做账会计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2 09:4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做账会计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XXX选聘到职以来,积极为我镇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建言献策,对我镇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调研论证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我镇提供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工作期间,重点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带政策、带技术、带信息走村入户向农民宣传中央、文件精神,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新品种、新技术,面对面地帮农民分析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产。
二是认真抓好基础教育和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力度。本着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出发点,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业技术,同时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为重点,培训他们的技术能力,进一步带动全村科技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的专长,更好的为全镇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自聘任以来,举办农业科技服务农业技术培训班6期,无偿发放技术资料6000余份,为儒林方、水西方、圈子方等农业生产基地提供科技服务,受益农民达多达1万余次。有效地打为发展我镇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是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山大的多名农技专家分期分批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农技指导,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重点指导农民当前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推广农业科技应用和农业科技服务,解决了农业生产遇到的问题,农民得到了实惠,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新科技的热情。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坚持深入田头,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传授病虫防治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有关知识。先后组织实施了测土配方、畜禽防治等项长效与突击活动。
同时他对我镇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出的诸多合理化建议已被我们采纳,带来的前沿农业生产技术已使全镇成千上万的农民受益。下步,我们将通过徐坤教授进一步加大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沟通交流,通过其引进新技术、争取科研项目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2016年工作目标
1、农业调研:以打造“世界的菜篮子”为起点,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深入调研农业发展的特色与不足,确定适合我镇实际的农业特色发展目标。
2、基地建设:继续实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建设区域化种植基地、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形成规模化优势。
3、配套设施建设: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善农田水、路、电网,为生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高端农产品提供支撑。
4、科研方面:充分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引入科研项目2-3项。
三、2016年工作计划
篇2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在这孕育激情与梦想的松山湖畔,__理工学院隆重召开纪念__周年暨__年度共青团工作表彰大会。__书记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的学院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广大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
近年来,__理工学院团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扎实开展“12311”校园文化品牌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一校两坛三计划”体系,在思想引领、成长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绩。对此,团市委是充分肯定的。
五四前夕,我们召开了全市纪念__周年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号召广大青少年汇聚青春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共筑中国梦、同圆__梦!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__理工学院的同学们、青年朋友们提几点希望:
一、同心筑梦,坚定信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无数先辈艰辛探索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自觉学习党史国情,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与纵向的历史比较,形成理性的社会观察能力;要积极参加“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和实现路径,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共识,将青想与中国梦、__梦紧密相连,将个人追求与时代要求融为一体,汇聚昂扬向上的青春“正能量”,为再创“新__奇迹”奋勇前进!
二、激情追梦,脚踏实地服务__经济社会发展。当前,__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这既为我们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又赋予了我们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__、实现高水平崛起”的目标,潜心钻研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努力学习现代产业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和人文历史知识,以开阔的眼界,过硬的本领,积极投入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各显其能、各展风采。加强实践锻炼,主动深入农村基层、生产一线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从实践中求得真知、汲取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善,修小节育大德,多做关心集体、热心公益、关爱他人的实事好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三、携手圆梦,助力团员青年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一个个小小的青年梦才能汇聚成大大的中国梦。青少年的梦想就是共青团工作的方向盘,青少年的评价就是共青团工作的度量衡。希望学院各级团组织坚持以团员青年为本,主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认真研究当代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规律,精心呵护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梦,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搭建科技创新、创意文化和创业培养平台,为团员青年圆梦提供充足的养分、温暖的服务、公平的环境。各级团干部要按照“让党放心,让青年群众满意”的要求,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团员青年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维护他们的权益,支持他们创新创业,做广大团员青年的知心朋友。并肩携手,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篇3
一、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正确估价20*年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
20*年是我县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流通富县”四大战略,全力构建“颇具潜力、充满活力、凸显魅力、富有实力”的新*,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呈现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圆满或超额完成了任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5900元,比上年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200元,比上年增长23.3%;实际利用外资318万美元,出口创汇860万美元。可以说,20*年是我县近几年来经济发展态势最好、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完成50.3亿元,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60%。园区建设力度加大。入驻企业总数达到115户,累计完成投资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户,比去年增加14户,完成增加值5.7亿元,实缴税金279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和26%。沈阳机床集团*铸造项目顺利投产;隆达制铁完成了4万吨树脂砂改造项目;美麟集团完成了高级柞蚕丝改造项目,“美麟”牌蚕丝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二是商贸流通迅速兴起。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投资3亿元的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商住旺铺销售率达94.8%,入驻率达88.7%,吸引了包括美国、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于去年8月18日召开的东北土特产品国际贸易博览会·全国鹿业年会暨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开业庆典取得了圆满成功,进一步提升了*的知名度。交易中心开业以来,呈现出供销两旺的良好局面。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鹿城商厦项目基本完工。此外,金融保险、餐饮娱乐、社会中介、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发展较快,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三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6个试点乡镇和41个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出郜家店镇荣安村、安民镇志诚村、营厂乡礼泉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典型。全县发展经济作物24万亩,其中瓜菜13.5万亩,中草药材5万亩。鹿、牛、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7.2万只、25万头和856万只。绿色和无公害食品标识达到35个,被列为省“三品”整体推进示范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2个。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林地清理4.3万亩,植树造林5.2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村屯绿化81个;完成农建土石方831万立方米。对14个村实施了整体扶贫开发,投入扶贫资金920万元,受益贫困人口达到1.9万人。
(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责任落实,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引进项目283个,到位资金18.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8%。其中,一产项目93个,到位资金2.9亿元;二产项目108个,到位资金8.6亿元;三产项目82个,到位资金7.4亿元。一是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机制,继续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工作协调机制和县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充分调动各级抓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二是创新方式。以冶金铸造、建材、医药保健、绢纺服装、食品加工五个主导产业和鹿、牛、蚕、蛙等特色产业为重点,以日本、韩国、香港、浙江、广东、福建等国家和地区为主攻方向,以*籍在外人士为依托,多方寻找项目,了解投资信息,实行亲情招商、友情招商、以商招商。三是完善机制。在税收、土地、收费等方面尽最大程度让利于投资者,并且真正做到说了就算,定了就办。实行招商引资月通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制度,并定期召开招商引资调度会,研究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优化环境。清理收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用,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建立检查申报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认真开展行风评议,对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调查,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严肃处理,维护域外客商的合法权益。
(三)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一是继续推进经营城市工作。全县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9宗、35万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金1860万元。二是高标准改造棚户区。对党校西侧、解放路南北两侧等地段进行改造,共拆迁3108户、8.8万平方米,新增楼房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建筑6栋,是近年来棚户区改造投资最大、标准最高、效果最好的一年。三是高质量开发六安新区。完成六安路拓宽改造、消防指挥中心、中医院、六安实验学校等工程,行政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完工,体育馆完成基础建设。四是重点工程全面实施。诚信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178万元,工程已接近尾声;投资2500万元的寇河防洪二期工程基本竣工;辽西铁路工程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一次变电工程正式投入试运行;完成沈平线中修和303线拓宽改造工程。五是绿化美化工程全面展开。在城区主要街路、“两场一园”、物业小区和公路沿线村屯植树29万棵,种花20万株;集中人力、物力,对辽开线西段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民营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民创业,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县民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总数达1.1万户,从业人员达4.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户和1500人;实现总产值84.6亿元,增长42%;增加值18.2亿元,增长43%,占全县GDP的54%;实缴税金1.15亿元,增长33%,占全县全口径财政收入的64%,其中,实缴税金超百万元的民营企业达到17户,超千万元的3户,分别是隆达制铁1163万元,凯丰公司1119万元,凯帝集团1003万元。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二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认真落实了三项补贴等惠农政策,发放各类粮食补贴资金3199万元。集体林改革工作基本结束。累计完成林改面积2*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5.3%。三是启动了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由81项削减到67项。
(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市级科技立项22项,省级科技立项8项,申报国家星火计划1项;成功承办了、科技部、辽宁省、铁岭市送科技下乡活动。教育年活动深入实施。完成危房改造8所、4860平方米;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卫生适宜应用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项目(全省5家);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近25万人,参合率94.7%。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演出22场;筹办了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开业庆典文艺晚会,聘请国内知名艺术家到*演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投入网改资金45万元,对全县29个村屯进行了网络改造,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300户。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生育关怀工程;全面推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落实扶助人口800人;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8.81%,人口自增率控制在1.58‰以内。
(六)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县各类社会保障人数达到8.9万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978人。积极抓好民政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被评为全省示范县;城市低保的保障面不断扩大,农村低保的保障面在全市排在第一位。高度重视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954案次、6827人次。平安县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启动了“阳光警务”系列活动,全省农村消防工作会议在*召开,“三基”建设内涵不断深化。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煤矿、烟花爆竹、重点企业等安全专项整治,排除了安全隐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还不够强。在一些干部群众中还存在着怕担风险、工作拖拉、“等靠要”等现象,缺乏敢想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二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特色经济发展缓慢,支柱产业缺乏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三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进展不快,龙头企业普遍规模小、加工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四是招商引资质量不高。招来的大项目少,生产加工型项目少,对地方经济拉动力不够。五是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刚性支出增长过快,资金调度困难。生产建设资金短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六是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参保以及城镇折迁等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今年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县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强县富民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民营兴县、流通富县”四大战略,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我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要实现43.5亿元,比上年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680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850元,比上年增长18%;利用外资360万美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要在以下八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努力提高工业化水平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标准,高水平建设工业园区。加快特色产业工业小区建设,引进和发展一批土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使之成为与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相配套的加工基地。全县工业园区总产值实现21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14亿元,均比上年增长30%以上。二是加强规模企业建设。围绕冶金铸造、机械加工、矿产资源开发、绢纺、制药发展产业集群;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围绕中草药材、鹿、蚕等产品的精深加工,开发出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全县规模企业发展到83户,实现增加值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7%和32%。三是加大技改工作力度。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上技改项目20个。四是每个企业都要做好节后工业生产的启动工作。沈阳机床集团*铸造和隆达制铁要扩大生产规模,向产品的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美麟集团、金丹药业、天德制药、天宏药业等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二)以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一是加快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市场工程并投入使用。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市场运行机制,使交易中心的运营和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交易中心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要在适当时机召开交易中心业户大会,鼓励业户扩大经营规模,保持市场购销两旺的良好局面。要通过举办全国鹿产品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带动交易中心的商气和人气。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加快鹿城商贸大厦建设,完善附属设施并开业经营。深化商贸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转制企业经营方式,完成职工身份转换工作。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依法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开放、有序、诚信的大流通环境。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完成环东南旅游线路和诚信湖风景区规划设计;修建城子山旅游公路;完成城子山山城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开发诚信水库风景区旅游、寇河漂流、冰砬山六合塔休息长廊、营厂巨德湖度假村、柏榆解放沟千亩果树观赏园等项目。
(三)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先发展以鹿为主的养殖业和以中草药材为主的种植业,争取利用3—5年时间,把我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鹿产品和中草药材生产基地。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做大做强绿色农产品基地县品牌。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扩大美麟集团、金丹药业、吉达鹿业等企业生产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8家。充分发挥经纪人和行业协会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公益林管护、植树造林、封山禁牧和河道治理、湿地建设等工作。完成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村屯绿化60个,清理乱占林地1.4万亩。集中力量实施寇河治理三期工程,对诚信水库上游环境和碾盘河进行有效治理,争取省、市资金支持,着手准备省级样板湿地建设。四是抓好新农村试点乡(镇)村建设。整合资金,扶持壮大能够使农民尽快致富的主导产业,加快村村通油路、自来水、新能源以及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试点乡镇、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和移民扶贫工作;争取农业产业化扶贫资金,重点扶持15家龙头企业。六是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要从资金、项目、物资、技术等各方面做好春耕备耕的准备工作。要教育农民认清当前粮食收购的形势,尽快将农民手中的余粮变卖,加快资金周转。
(四)以项目年活动为重心,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我县招商引资的具体任务是:引进资金21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从我们周边县区来看,大家都把新一轮竞争的焦点放在招商引资上,竞相比政策、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要发展必须抓招商,抓招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切实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集中精力抓好抓实。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继续完善县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制度,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将招商引资任务分配到乡镇、部门、落实到人头。乡镇主要领导要拿出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抓招商,部门主要领导要拿出9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抓招商。年末,对未能完成任务的乡镇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不予评先选优;连续两年未完成招商任务60%的单位,班子成员及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不得提拔调动、晋级评优。二是进一步明确招商重点。要把主攻方向放在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工业小区、资源开发、工业项目上,围绕沈阳机床机加、秸秆发电、风力发电、神环工业酒精、泰通通讯器材及石灰石、珍珠岩、陶土开发等项目,力求上大项目、上生产加工型项目。要盯住深圳、温州、泉州等南方地区,跟紧沈阳、大连等省内地区,抓住长春、哈尔滨、四平、辽源等周边地区,开辟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新的招商领域,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确保引进一批重点项目。三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要采取小团队招商和举办招商会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研究运用以商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专业化招商等新的招商形式。四是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投资环境的竞争。因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没有休止符,服务就是软黄金”的理念,全力以赴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他们投资得放心、生活得顺心、经营得安心。这里,我要对各乡镇和各部门提出“三个不准”:第一,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政策、措施,不准以任何理由从中作梗、顶着不办;第二,对外来投资者,不准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设障刁难;第三,对外来投资企业,不准任何部门、任何人乱检查、乱罚款。上述三条要作为工作纪律,若有违犯,严厉查处。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按照建设具有北方特色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打造*城镇化的新亮点。加大六安新区开发力度,完成行政服务中心、体育馆、档案馆、气象观测基地等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寇河二期、大通街南段等道路建设工程,实施特色产业工业小区、菜市街等区域亮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诚信水库建设步伐,今年6月20日前实施大坝合拢截流。完成303线、沈平线、西东线改造和120公里村村通油路工程,修建振兴桥和大营桥等桥梁780延长米。辽西铁路全面施工。全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在城区主要街路、住宅小区植树2万株,完成六安新区、寇河公园二期及公路沿线村屯的绿化、美化工作,争取申报成功省级园林城市。
(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县的各项改革也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完善鼓励创业政策,激发全民的创业激情和潜能,培育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千方百计引进各地投资者到*创业兴业;千方百计鼓励*籍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到年末,民营企业增加值要实现24亿元,实际入库税金1.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26%。二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商业、农事企业和供热、供水等事业单位改革,将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面推向市场。三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规范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续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有效解决农田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工程管理不善等问题。
(七)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围绕科技进步,全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围绕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深入开展“教育年”活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食品药品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卫生院硬件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广播电视、文化广场、文化室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八)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蓝齐儿”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2021年工作总结
1.强化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结合全市企业用工实际,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若干意见》《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实施细则》。组建4个外出招工小组和外出招工协调工作小组,持续开展以工引工、外出招工、社会中介机构引进活动,目前招引外来员工27人。充分利用人社网络系统作用,扎实推进专场招聘、“2+N”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各类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2+N”各类招聘会92场,500余家企业提供2.56万个岗位,累计17136人参加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11385人,主园区用工净增3787人,增幅9.3%。二是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稳步推进创业培训,本年度共开展23期创业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690人,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及时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预计到2021年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700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不少于3000万元。三是兑现招工奖励政策。兑现以工引工及返乡就业人员奖励资金,鼓励企业老员工通过亲带亲、友带友、老乡带老乡等方式引进新员工,对成功介绍外乡或返乡人员来广稳定就业的单位或个人,在企业自主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1000元/人奖励。截止目前2021年度已兑现奖励资金174.7万元,补贴人数2821人。同时积极向企业宣传《人才兴企二十条》,鼓励企业引才引智、鼓励企业培优育强、鼓励人才扎根兴业。四是精准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举办现场宣传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建立新投产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帮扶联络机制。定期入企走访调研,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政策宣讲等服务。五是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根据户籍地将帮扶对象分解到乡镇社区,层层压实帮扶责任,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分类帮扶,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六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共开展39个班次,结业合格2284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班62个,培训系统上线2305人;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开班18个,培训系统上线855人,砀山县技能扶贫培训150人;2021年度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开展11个班次,参训学员542人。
2.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强化征缴扩面和优化转移接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万人,同比增长14.9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277人,同比增长4.19%;失业保险参保3.96万人,同比增长36.55%;工伤保险参保8.22万人,同比增长1.48%。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7.85万人,当年缴费人数为17.56万人,为符合领取条件的8.69万人发放了养老金,月发放率100%。长三角社保转移接续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二是规范参保。自2021年4月起,逐步规范社会保险参保,实行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险统一缴费基数并同时参保,使得职工社保全覆盖,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将逐步实现职工退休生活有保障、失业求职无担忧;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并推进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等合法权益;在用人单位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减轻用人单位工伤赔偿负担,化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三是建设基金风险防控体系。成立了社保数据对比领导小组,对各级疑点数据进行排查,联合公安、法院、民政、卫健四部门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对发现的数据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顺利迎接了省市多次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调整职业年金记账方式。根据省市要求,将职业年金缴费由记账方式调整为实账积累,计划从2022年起对职业年金记账方式调整期历年形成的记账金额安排3年分批进行消化。
3.加大推荐评选,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一是完成2021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今年我市事业单位计划招聘124人,涉及卫生、教育、农林水专业技术领域以及行政管理等88个岗位。经过公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目前116人进入体检环节。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今年新增技能人才3537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的149.4%,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771人次,占任务数(1090人)的70.73%,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90人次,占任务数(1800人)的93.89%,其中高级工271人次,占任务数(400人)的67.75%,技师27人次,占任务数(30人)的90%,新技工系统培养705人,占任务数(700人)的100.7%。三是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成功举办我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1名选手参加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组织参加宣城市“皖厨宣味·徽菜名城”首届烹饪技能大赛,共7名选手参赛,其中1名选手获得中式面点一等奖、3名选手获中式烹调优秀奖;4名选手参加首届长三角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选拔赛;3名选手参加安徽省第三届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四是稳妥有序开展网上申报职称评审工作。今年首次使用网上职称申报系统,为保障申报人员顺利上传资料,指导用人单位经办人员认真学习网上职称申报系统操作流程。目前共审核通过并上报了13名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五是多措并举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进一步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流程,积极组织工作站申报参与省厅开展的各种项目和活动。今年有三家工作站申报了科研活动资助经费项目,有四家工作站参加了全国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其中有两家工作站进入了复赛,有一家工作站进入了决赛。
4.规范行政执法,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用工管理趋于常态、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劳资纠纷大幅下降,在大大改善根治欠薪工作局面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市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是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稳步提升。组织参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培训班,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打造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高的调解仲裁队伍。推进信息化仲裁院建设,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案件受理、审理、监督统计等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推广应用全国“互联网+调解”平台,拓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仲裁申请多样化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今年以来案件办理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劳动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53起,涉及农民工1961人,涉及金额2607万元;排查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97个,排查存在拖欠支付隐患项目6个,及时责令限期整改项目5个,涉及农民工389人,金额1265.3万元。仲裁院已立案受理261件,调解结案173件,裁决结案73件,终局裁决5件,其他方式结案7件,仲裁结案率96.9%,仲裁调解率68.4%。全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平稳,全年未发生因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引发的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二、2022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招工引工方面。进一步完善招工引工政策,制定全市招工引工考核办法,完善招工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机制,鼓励引导重点临时缺工企业以服务外包的方式解决用工困难。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招聘会,2022年全年计划开展136场“2+N”招聘会,其中80场周三、周六现场招聘会、18场乡镇“夜市“招聘会,20场网络直播招聘(每月固定8号上午9点举行直播带岗),18场劳务基地及其他招聘会。突出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招聘,春节期间开展10场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3场网络直播招聘会,3场乡镇、开发区子园区招聘会,4场人力资源市场大型招聘会)。
(二)就业创业方面。在开展好常规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2022年计划培训农民工3000人以上,开展1-2期乡村振兴主题创业特训营,培训学员不少于60人,开展乡村旅游、品茶员等乡村特色就业技能培训班不少于3期,培训学员不少于180人。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22年,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上岗率不低于50%;新增实名制就业不少于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6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70%;创业担保贷款计划发放不少于7000万。
(三)人才保障方面。围绕广德市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积极组织广信农化等不少于3家企业开展企业自主评价,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筹备广德市第三届“广德工匠”评选活动,计划表彰、提名奖各10名。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荐优秀的乡土人才参加全国、省、市技能人才评选及技能人才竞赛,所有竞赛项目计划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加大乡土人才在技能人才评比中的比例。组织荣达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社会保险方面。扎实推进征缴扩面工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1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达到8450人;失业保险参保达到5.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到8.40万人。针对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参保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明显少于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从2022年起将积极推进职工全险种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全市职工全险种参保率。扩大协议医疗机构签订范围,简化转院流程,为工伤职工和企业创造更大便利。
篇5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激发广大群众创业潜能,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具体表现为三个“半壁江山”:一是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2.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9%。二是税收的“半壁江山”。去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1.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9%。三是新增就业的“半壁江山”。20*年,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人口6.9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52.9%。
当前,我市正处于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大开发、大投入、大建设进程,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重大项目的争取引进,一手抓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在办大项目、抓大投入的同时,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各地、各有关方面要切实增强责任感,通过制定更有利的政策措施,营造更有利的发展环境,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让民营经济在全市跨越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着力提升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质量水平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虽然速度很快、势头良好,但总体层次仍然不高,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占全省的2.3%和4.2%,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均注册资本分别占全省的8.1%、60%,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民营工业产值比重为25%。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求突破:
一要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上求突破。我市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行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产业附加值较低,整体竞争力不强。要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项目,努力构建具有较高效益、较强活力和竞争能力的新型产业结构。民营企业要准确把握全市跨越发展的着力点,主动融入临港产业开发,积极参与特色海滨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要在培植骨干企业上求突破。骨干企业是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优势的最集中体现。总体来看,我市民营企业单体规模还不大,缺乏有较强支撑力的骨干企业。2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民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亿元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量的28%。要在发展大企业、扶植利税大户、培育规模企业上狠下功夫,采取增加投入、技改扩能、资本运营等多种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要大力实施“民营企业腾飞工程”,加快发展一批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落实“微小企业成长计划”,推进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确保每年新增规模企业100家。要促进民营经济对外开放,加强与发达地区沟通联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靠大联强,引进合作伙伴,不断提高发展层次。
三要在提升创新能力上求突破。主要是“三靠”。一靠产学研结合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与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协作,努力在民营企业中建设一批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及时引进、嫁接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民营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二靠自主开发提升创新能力。鼓励支持骨干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搞好国内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的同时,努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技术工艺。三靠培养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引进培训并举,面向国内外抓紧培育一批民营企业急需的现代管理、科技研发、国际经贸、市场营销等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
四要在依托优势资源推进集约发展上求突破。保障民营经济平等享受土地、能源、园区等资源优势,促进民营企业适应要素资源紧张趋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走集约发展道路。要以现有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确保新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项目80%进入集聚区发展。积极引导民营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环保门槛,在扩大民营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的同时,提高民营经济在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方面的贡献。
五要在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上求突破。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从关心支持“能人”创业入手,引导民营企业经营者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尽快实现由小老板到大企业家的跨越。一方面要加强本土民营企业家的培养,大张旗鼓地宣传成功民营企业家的创业事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使更多的从业人士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另一方面,要加快外来民营企业家的引进,创造适宜环境,促进他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营企业家要倍加珍惜取得的业绩、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勇于超越自我,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束缚,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理念,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本领和能力,不失时机地把企业做强做大。
篇6
今天召开全区全民创业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全民创业工作和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区全民创业工作,具体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并表彰先进,凝聚力量,进一步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干部群众立志创业、投身创业、勇创大业,全力支持和推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突破。今天,市个私办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余礼生同志在百忙之中亲临会议指导并为我们作了精彩的讲话,既肯定了我们的成绩,又谈了感受,同时通报了情况,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要求。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市个私办、市中小企业局一直以来对我区全民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区委、区政府隆重表彰了100位百佳创业明星、20家先进个私民营企业、2个先进行业协会和21个个私经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4位“百佳创业明星”、个私民营经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服务个私经济的先进事迹。他们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是加快**发展的功臣。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广大民营企业家,向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会议作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加速崛起的战略部署以来,我区从四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个私民营经济发展。一是加大宣传舆论,激发全民创业热情。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业行为,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壮大投资创业主体,在全区上下掀起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热潮。二是打造服务平台,大力支持全民创业。成立了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恒茂华城商业街”、“三星大厦”、“华东商贸城”、“西上渝亭社区”、“十里庙村”、“铂仕创意中心”六个全民创业服务站,积极发挥行业协(商)会作用,针对各类创业人员积极开展了创业培训,打造了培训、信用和社会中介等一批服务平台。三是优化政务环境,全力扶持全民创业。出台了《关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强区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做强重点企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区百佳创业明星评选的实施方案》3个政策,实行了区领导挂点联系75家重点企业、73个重点项目和41个重点楼宇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速推进全民创业。设立了区中小企业专项资金100万元,发放小额贷款600多万元,鼓励、帮助、支持了一批骨干企业、支柱行业做大做强。随着全民创业的不断深入,个私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今年有5886人自主创业成功,带动17660人走上了就业岗位,个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17万余人,成为了扩大就业的主渠道;1-10月个私民营经济上缴区本级税收14865万元,对区财税的贡献已达67.9%,比20**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成为了财税增收的重要依托;1-10月个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51.4%,个私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5%,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后劲,在20**年度南昌市县(区)发展个私民营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中,**区名列第一名。
在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中,一批创业明星脱颖而出。有不惧生死、智勇双全、人民的忠诚卫士、侦破英雄丁志华;有兢兢业业、服务百姓、在平凡中走出不平凡创业之路的社区干部冯县保;有勤政务实、抛家为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村干部王保平;有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专心干事、成就事业的福利院院长谢小毛;有不畏艰难、不等不靠、从下岗到创业、用劳动换得殷实家业的艾坚;有立志成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复员转业军人、荣获“**区十佳青年”的企业家李剑清;有自强不息、创新理念、创业足迹遍布国内外的青年才俊、大学生;有十指打天下、编织七彩人生的巾帼创业标兵龚君红;有勇于挑战、大胆创新的实业家褚浚、章国清;有坚忍不拔、诚信立业、敢于拼搏的实业家许庆华;有下岗不失志、带头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楷模陶春华,等等。他们当之无愧是我区创业的模范,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全民创业,我讲四点意见。
一、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大力培育创业动力
推进全民创业,加快个私民营经济发展,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思想解放到哪一步,发展才能走到哪一步。当前,制约我区个私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还是思想障碍。从创业意识来看,城乡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思致富,或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创业活力不足,拼搏精神不强,全民创业热情不够高涨,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从创业主体来看,**人外出打工的能工巧匠不少,但自己做老板办企业的不多,做大老板的更是凤毛麟角;传统加工贸易型的个私企业占多数,外向型、科技型、集约型的企业比重还比较小,许多领域还是空白。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思想解放还不到位,崇尚创业、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还没有成为创业文化的主流。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在形式上,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创业。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都属我们鼓励和支持的范围,既包括本土创业,也包括外来投资创业;既包括支持国有企业,也包括加快发展个私民营企业;既包括兴办大企业,也包括兴办中小企业;既包括经营实业,也包括经营非实业;既包括实在资本和有形资产投资,也包括非实在资本和无形资产投资。在主体上,要加快壮大本土创业队伍。鼓励支持各种人才创办、领办企业、经济实体和社会中介组织;鼓励支持围绕特色产业或主导产业形成创业街区、产业集群;鼓励支持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复员转业军人和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不等不靠,实现自主创业;鼓励支持城乡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加工,带动千家万户自主创业,使更多的劳动者转变为创业者;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各种非农产业创业致富等等,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以机制创新为关键,大力激发创业活力
机制创新是激发创业活力的关键。要在全区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主创业机制,为此,一要拓宽创业空间。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不拘形式、不拘类型、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进一步放宽政策、放开领域、放胆实践,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打破更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壁垒,认真研究上级政策与**区发展的切合点,真正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优惠政策,拓展投资创业领域。二要培育创业载体。培育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扶持一批有市场、有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打造一批自主品牌、知名品牌,壮大一批有特色、有一定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创业社区、创业街、创业园,发挥一批协(商)会和中介机构作用,使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出来。充分发挥现有创业载体的作用。利用辖区现有的近30个专业市场、10条特色商业街、铂仕创意中心等载体,为创业者搭建更多的创业平台。今年,我区还在安义县凤凰山工业开发区内建立了1500亩的**工业园,日前,首家入驻企业--江西和强实业有限公司已举行了开工典礼,明年我们将争取省、市支持,在园区搭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欢迎有志之士来投资创业。三要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搭建一批服务平台,按照政府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以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资金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鼓励支持创业和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提高对个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加快建立和完善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发挥**担保公司和其他担保公司的作用,拓宽个私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适当扩大小额担保贷款的使用范围,适当放宽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条件。四要“引进”和“走出”双管齐下。筹备一批招商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理念,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加快机制创新步伐,把外源经济的效益充分发挥出来,以开放展**魅力;鼓励“走出去”创业,支持企业采取各种形式向外投资办厂、建立资源和生产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
,培植出口大户,优化出口结构,增强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三、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大力凝聚创业引力
环境是影响全民创业工作推进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几年的软环境整治,特别是通过“机关效能年”、“基层站所双百评”等活动,我区创业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是与创业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各级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但主动服务、创造还不够,在帮助解决个私经济发展的融资、用地等问题上还没有大的突破,“中梗阻”现象在一些部门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为此,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中之重,抓住干部创事业这个关键,全面营造尊重创业的文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一要营造尊重创业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宣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树立一批创业典型,以“典”带面,通过开展创业文化论坛、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理念,营造尊重创业者、敬仰创业者、宽容失败者的创业氛围,培育“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路、敢赚天下钱”的创业文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彻底摒弃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业的落后观念,让**的干部群众有机遇创业、有条件创业、有能力创业,主动投身创业实践,奋力成就一番事业,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二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为全民创业提供平等的、优质的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投资权益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和对基层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减少审批项目,减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三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执法执纪部门要依纪依法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实行“提醒在先、处罚在后”制度,理顺投诉机制,完善投诉处理办法,加大对侵害投资创业者合法权益的查处力度。要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执法扰民问题,进一步优化环境,树立少干预就是支持的思想观念,多指导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支持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建立和完善各种为创业服务的平台,真正为创业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和尽可能的优惠。四要营造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对本土投资者和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主要体现在: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及对其收取的各项规费方面,在对生产性重大项目统一调剂安排用地方面,对科技三项费用、进出口配额、出口退税、技改贴息优惠政策等方面一视同仁。
四、以强化培训为基础,大力提升创业能力
篇7
现在我代表局党组、局长室对全局2012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13年工作进行部署,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一、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也是《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之年,全局上下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保障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积极推进机关事务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和依法保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科学管理能力整体提升。2012年,全市大事要事比较多,我局始终坚持服务发展大局,保障机关高效运转,不断提升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水平。一是集中力量保障“三集中、三到位”。围绕市政务中心工程扫尾、装修改建、建管衔接、搬迁入驻、运行保障开展了大量工作,为打造“全省领先、全国先进”的政务中心和我市服务群众第一窗口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二是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倾斜重点领域,高效盘活资产,向置业集团注资房产约25000㎡,向沿海集团注资土地近57000㎡。三是切实履行市级机关总业主职能,积极协调相关项目的实施。市图书馆项目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工程计划,电子监察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短短两个月内顺利交付启用。四是扎实做好维稳工作,做好“两会”服务和全市各类重大会议、活动的保障。7.28事件和涉日保钓活动期间,突出维稳重点,联动各方,紧密配合,立体防控,保障有力,预案到位,确保了党政首脑机关的安全稳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二)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日益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精神,不断完善机关事务统一管理。一是后勤运行模式得到拓展完善。经过多年实践,市行政中心财务、餐饮、物业、会务、保安、绿化、保洁、停车、设备管理井井有条,文印、商务、邮政、银行、超市等配套齐全,社会化服务与自管服务各司其职,既体现了节约、集约原则,又确保了机关运行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市政务中心后勤管理参照行政中心设置,目前运行平稳,在建的市图书馆项目也将参照这一管理模式。二是国有行政资产管理井然有序。我市机关办公用房采取产权统一管理、使用统一调配、闲置统筹盘活模式,产权管理涉及市级机关118家单位28.9万平方米,所管辖固定资产总价值约15.47亿。统筹分配了市政务中心入驻单位、窗口办公用房,协调解决了市地震局、港口局、铁路办近十家单位的用房,还开发了行政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并逐步推广资产实物条形码管理。三是会计集中核算规模不断扩大。在市行政中心多年实践的基础上,设立了市政务中心会计核算分部,目前市级机关集中核算单位达到了53家,全年执行预算资金12亿元,会计集中核算服务规模位居全省第二,进一步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三)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成绩斐然。2012年是我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一年,超额完成了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资源消耗在2011年基础上下降3%、2.5%、3%的年度降耗目标。省内第一家启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能耗统计、远程监测、节能监管一体化监测平台,年底已有13个部门接入平台实时监测,市直307家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统计实现了网络直报。积极组织全市公共机构参与节能示范单位争创,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数量全省第一,全省节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参选国管局公共机构节能节水实践案例数量全省第一,占全省总数的20%。与市教育局联合评选并表彰了首批17所“节能示范学校”。市行政中心荣获省“节水型单位”,市政务中心荣获国家住建部“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
(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成效显著。2011年4月以来,我市按中央、省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2年围绕复核复查、违规处置和建立公务用车管理新标准积极开展工作,召开了全市违规公务用车处置工作会议,处置了违规超标车辆,对因工作需要确需继续留用办理申请和审核手续,对不符合留用条件的分批进行报废、置换和拍卖。县市区处置推进情况实行一日一报,所有处置车辆实行一车一档。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长效管理办法,以两办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市级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用制度规范公务用车管理。相关工作多次在全省督查巡访中得到高度评价。
(五)下属单位综合绩效全面升级。2012年是下属单位全面实行绩效考核的第一年。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人社局工作要求和我局关于下属单位考核的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绩效考核及奖惩实施方案,有效地调动了全员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两个机关幼儿园继续保持了省青年文明号的称号,多个课题和教研成果受到部、省级表彰;机关门诊部被评为市文明单位;基建服务中心(房管所)顺利接管新城小区物业管理工作。
(六)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再上台阶。依托“一评五制”、“三解三促”、“优提促”等活动载体,进一步优化了机关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密切了党群关系。健全了落实“一评五制”的组织机构、工作网络和制度体系,形成了局机关、下属单位、县(市)区一体两翼联动格局,我局有关责任追究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上进行了介绍;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局党组8名成员与秦灶8个社区结对,深入驻点调研、座谈、走访、慰问,帮扶资金5万元,解决多个群众迫切关注的民生问题。资产管理处参与“民心专列·民评效能”公开质询评,在“优提促”活动专项评议25个处室中得分第六;坚持深化机关文化建设,精心组织“2012读书年”活动,从整体上提升了机关后勤队伍素质;广泛开展创先争优,积极倡导全局创一流、争先进,“后勤要勤、更好才好”服务品牌荣获市市级机关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系统获省级以上荣誉18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奋斗和辛勤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局长室向全系统干部职工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2013年工作部署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推进之年。我局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引,以落实《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为契机,以倡导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机关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服务中心工作,落实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行政成本,保障机关运行,扎扎实实通过“六个着力”推动我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一)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根据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结合《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贯彻实施,加快推动我市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
一是要加快出台管理办法。紧密结合实际,立足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重于理顺关系、明晰职能、完善制度、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加强监督,尽快制定出台我市的机关事务管理办法,确保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有章可依、规范统一。
二是要切实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形成结构完整、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层级分明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切实用制度标准管钱、管物、管服务。特别是对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重点焦点领域,要进一步细化资产配置、办公用房、公车管理、“三公”经费、服务外包等一系列事务的配套制度,加紧制定各类定额和服务标准体系。
三是要逐步理顺工作关系。一方面,要加强对全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统筹管理,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和监督,努力推动全市各级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级机关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始终坚持将建设节约型机关、降低机关运行成本作为我们工作的主线,抓实抓牢厉行节约的各项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构建良好政府形象。
一是要继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表率示范作用。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机构参与国家节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以能耗监控平台为依托加强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分项计量及能耗分析;积极推广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新技术、新能源应用;强化节能监督检查,试行能耗限额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
二是要不断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切实巩固全市公务用车专项治理的成果,严格执行新出台的《公务用车配备使用规定》,切实抓好核编、购置、运行、报废、更新等每个环节,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流程,降低公务用车购置、运行经费。
三是要大力提倡节约简约政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要求,切实改进机关政风、文风、会风,切实加强对机关文件印制、会务规格、接待标准、节能节油节水等工作的监管。
(三)着力提升资产资金资源管理水平。“三资”管理是机关事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要从规范管理和提升效能双管齐下,切实提高管理的水平。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机关事务集中管理。继续深入优化“集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立足长远统筹规划市级机关集中办公楼宇的综合管理,全盘考虑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及今后的市图书馆和其他项目的后勤服务保障,逐步构建市级机关后勤服务统一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大平台、大管网系统。
二是要进一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突出统筹规划、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规范处置,加强办公资源的统一管理、调配和盘活。2013年对市级机关办公用房及相关资产进行一次系统盘点,并针对全市机关实际情况形成初步统筹方案;继续推进行政性资产数据信息库与资产实物条形码的一体化管理,提升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动态化水平。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在管理上从严,严格实施市级机关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机关经费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严格“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控制、规范使用机关运行经费;在服务上从优,努力为核算单位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四)着力转变传统服务方式。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加快从应由市场主体、社会机构提供服务的领域中撤退,实现由服务生产者向服务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一是要规范社会化引入机制。我市机关事务管理工作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比较早,市行政中心、市政务中心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要侧重于规范社会服务的管理,完善其引入机制、竞争机制、监管机制和考核机制。同时,立足优质服务和安全高效,加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界定,该放手的尽量放手,该自管的努力管好。
二是要加快引进现代服务理念。加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服务流程再造,加快对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M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步伐,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转变。
三是要切实树立服务品牌意识。“后勤要勤、更好才好”品牌经过几年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要进一步加强品牌铸造,努力提升其在全省机关事务同行业品牌中的竞争力和在市级机关服务品牌中影响力。要充分发挥优势,打造更多有内涵、有业绩、有口碑的子品牌精品,从而形成富有影响力的优质服务品牌系列。
(五)着力强化下属单位管理。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壮大实力,激发活力,积极推动各下属单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是要规范内部管理。切实加强下属单位的班子建设、内部管理和财务监督,推动事业单位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从各方面规范和加强下属单位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流程。
二是要提升竞争能力。机关幼儿园要继续打造名园、名师和家长满意工程,提高保教水平,做优做大品牌;机关门诊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争取有利政策,优化服务软硬件配置,打造好机关医疗保健服务平台;基建服务中心(房管所)要发挥长期服务机关的优势,抓好新城小区的物业管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机关办公用房、设备的维修工作,强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加强绩效考核。强化下属单位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考核分配,确保考核分配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增强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和考核分配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分配在加强队伍建设、激励人员成长、推进单位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六)着力加强机关队伍建设。面对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保障的能力水平。
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进一步深化“一评五制”,严格落实五项制度,强化绩效管理,优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落实“三解三促”,机关干部要定期下基层、下一线,与一线职工同劳动、共体验,真正沉下身子深入了解机关事务管理一线职工的工作状态和服务对象的真正需求,改进作风,提升效能。
二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和优勤廉”文化内涵,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精神,凝聚队伍,树立起蓬勃向上、积极健康、发奋有为的精神风貌。坚持“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六个一”全员素质提高工程,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篇8
春节的喜庆刚刚落下帷幕,县委、县政府就召开全县经济工作会议,这既是收心会,也是动员会;既是总结会,更主要的是安排会、部署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贯彻区、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全县经济工作,准确把握和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我们面临的机遇挑战,重点安排部署2010年全县经济工作。刚才徐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对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讨论的意见,我就今年经济工作的具体安排讲几点意见: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和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是巩固我县当前大好形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为实现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我们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扶持优势产业
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配置作用,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壮大我县经济总量。
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用工业的思想和理念改造农业,继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力争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6%的目标。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1.5万亩大蒜、5万亩土豆、1.5万亩番茄、0.5万亩草莓、1万亩黑加仑、5万亩瓜菜、1万亩林果业、5万亩油料、10万亩肉苁蓉为主的中药材和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十大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按照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要突出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继续做大做强畜牧业。大力实施奶业“12158”工程,实行产业化的奶牛养殖运行模式,促进奶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力争2010年奶牛养殖量达6000头;加大土鸡养殖规模,积极与泰昆联系,建立合作关系。继续推广“蓝森虫草鸡”品牌,打造养殖特色,争取养、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养殖户的利益,实现人均养殖60只鸡;加强建立养殖协会和无公害畜产品养殖基地,实施好世行贷款项目和草场围栏项目,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平原地区牲畜的舍饲圈养率,2010年舍饲圈养率达35%,年末牲畜存栏达到58.3万头只,家禽养殖达到480万只,畜牧业人均增收占到农牧民增收部分的51%以上。三要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坚持适地适树,在南部山区利用荒山荒坡发展万亩林果业,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北部沙漠发展以肉苁蓉为主的沙生产业,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造林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良性发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22.4万亩,封沙育林10万亩。四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农村“五好”建设和小康村建设,以奖代补,努力实施居民点规划改造和安居工程以及“133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338”工程即有条件乡镇每年规划改造1万亩条田;平原乡镇每年修建3公里防渗渠道、每年修建1条3公里以上的高标准沙石路面、每年营造8条高标准林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做好水利项目工程的申报、评审、立项及资金争取等基础性工作,年内力争完成5项集中连片改水工程的施工建设,使庆阳湖乡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老台乡二工河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东大龙口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国家级生态园小流域治理、城市防洪工程、老台乡盐碱地改良等项目立项;争取东大龙口水库工程调概列入国家计划,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八家地、贡拜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早日动工建设,并在年底交付使用,切实改善农业的基础条件。
加速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优化投资环境,夯实工业经济基础,逐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利用独特的农业产业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扶持发展一批重点企业。优先支持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整合资源,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推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新增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新增工业投资1亿元。首先建立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发展十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形成工农互动、良性发展的格局。重点发展土豆淀粉加工业,要积极做好天恒信土豆淀粉加工企业的建设工作。其次要加快发展以煤炭资源转换为主的高耗能化工产业,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技术投入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大中型煤矿、电石、PVC、石灰石、焦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使能源矿产加工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的、重要的增长点。第三要加快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和整合。引导庄子、小金牛等有潜力的小企业转变观念,以资产、项目和产品为纽带,积极同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改组、改造,强强联合、强弱联合、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四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城南工业园区是我县工业腾飞的平台,要按照“一年成骨架、两年建规模、三年出效益”的目标,加快建设步伐。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和贷款担保机制,争取在2010年建立企业贷款担保服务机构,解决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全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增效。2010年要按照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着力解决好县域内景区景点老化、旅游产品单一、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全县第三产业迅速扩张、发展的势头,逐步构造大旅游产业格局。一是要提高现有景区景点的档次。不断加强各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将千佛寺和东大龙口水上乐园、西大龙口水库作为201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争取在年内启动。二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要将北庭故城及西大寺做为我县的旅游精品强力推介,多方融资加快建设,力争在今年使北庭故城和西大寺开发有重大突破。并依托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引进一家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组建一个能够实质性推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旅游商品开发、特色饮食业、民俗歌舞娱乐业、旅游宾馆建设等旅游系列项目开发。三是积极与吐鲁番市对接,加速车师古道项目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中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国债项目,一手抓招商引资,争取车师古道开发项目尽早被国家立项。四是全方位开展旅游促销活动。邀请国内知名的历史文物专家,结合我县历史文化资源特点撰写出版宣传书籍;围绕我县硅化木、野生动植物等特色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年内围绕北庭故城及县域名人轶事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局,以推介我县旅游资源。通过一系列宣传促销把城市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营销有机结合起来促销,突出“北庭”旅游的整体品牌,提高县域知名度,从而推进我县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确保2010年接待游客达到29.83万人次,实施旅游收入达到6771.6万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15%。
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
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科学布局城市建设空间,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塑造出具有我县特色的城市形象,努力把吉木萨尔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商贸城市。2010年的城市建设工作,一是要在已经完成规划的基础上,做到高标准建设。吉木萨尔的现状,已经决定了城市建设规模,我们的建设目标就是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上要有长远眼光,树立精品意识,在遵守规划的同时,要把每一项建筑都要做成一件艺术品。今年,中心公园建设、几条巷道改造建设都要按照这个要求去实施。二要做到高效能管理。按照市场运营机制,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强对城区交通、卫生等方面的专项治理,促进城市管理上水平。三要做到高水平经营。我县财政能力有限,如何做到既要吃饭又要建设就需要我们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企业家的管理方式、银行家的融资形式来经营城市,走出一条建卖并举、以卖促建、滚动发展的路子,将所有城市建设项目公开招标,实行低成本、高质量建设。2010年城市建设计划投资1亿元,重点完成乌奇公路县城段及北环路东段改造工程,中心公园和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搞好乌奇公路县城段、老城南巷、民主巷亮化及中心公园的绿化等工作,完成东西两条沙河的县城段河道治理;努力争取文明路改造,庭州农贸市场高标准改造工程,搬迁建设活畜及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项目启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征地、房屋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预防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三、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后劲
国家已把明年定为“改革之年”,将全力推进各种改革。明年我县改革要突出重点,做好统筹协调,使各项改革措施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真正落到实处。
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我县属于投资拉动型发展的城市,要长期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一是提高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对一些事关我县长远发展的行业实行特事特办,力争留得下、建得快,早日发挥效益。同时围绕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做好招商项目的筛选工作,继续增加招商项目库的储备量。二是组织好农林水利、生态环境、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上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三是在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创新招商融资机制,瞄准市场投资需求,重点推出一批符合我县发展需要、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招商项目,吸引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在我县落户。五是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生命线,下硬功夫进行整顿治理。通过实施城镇建设、公路改造、城乡电网改造、通信建设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法制建设,积极倡导社会诚信,强化诚信为本、客商至上的观念,信守承诺,诚信待商,以公正民主的法制环境,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真正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认识,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继续实施招商引资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部门和单位,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认真兑现奖罚。2010年,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亿元的目标。
创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机制。一是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全县“十一五”规划编制进行整体规划,鼓励社会民间资金和外资依法参与我市经济建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水平。二是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对其在市场准入、税收、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等方面提供有利条件,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三是引导个体私营经济朝外向型、科技型和多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参与市场竞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
创新财税管理机制。一要进一步加强财税增收和税收征管工作,加大以税收、非税收入、国库收付制度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要继续实行财税超收分成奖励办法,调动财税部门和乡镇培植税源、挖掘潜力的积极性,确保明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目标。二要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效益性。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缴改革,加大政府采购覆盖机,提高资金利用率。三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农业、就业、社保、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加大财政投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篇9
一、分工负责制度
在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部长全面负责的前提下,院学生会全体成员均实行分工负责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主席从总体上负责全面工作和办公室工作计划。
2.副主席协助主席的日常工作,并具体分管各部的工作。
3.在分工负责的同时,加强团结,加强各部成员之间的配合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
4.各部部长负责本部及各系相关委员的工作,部门内部也实行具体分工负责制。
二、思想教育
在原有思想教育工作计划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成以理论为指导,精神为基础,能力为实践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神取向,最终实现"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根本任务。
1.积极配合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使我院学生干部起到表率作用
2.举办富有我院特色的科技文华娱乐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科技创新的实践舞台,培养广大同学积极探索、勇于求实的精神。
3.加强学院与各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支持和帮助各系(院)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同学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学风建设
在本学期,我们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作用,开展切实可行的促进学风建设的活动,引导广大同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取得优异的成绩,努力形成刻苦、勤奋、求实的学风
1.利用学生会各种宣传工具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发动,弘扬正气,努力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
2.定期组织各种座谈会,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交流活动,解决同学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3.围绕学风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四、文体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满足同学的精神文化要求,不断增强学院的凝聚力,提高全院师生的身体素质
1.组织开展校内活动,增强全院同学的素质
2.组织我院同学参加校运会,力争在上届基础上取得更好成绩
3.认真配合院里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
五.生活方面
本学期学生会将联合各系(院)对学生住宿和学生饮食方面加强治理,根据学校现在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院学生会结合后勤处,以院学生会组织系学生会为主体,各系(院)认真配合的方法,对寝室和伙食进行检查和监督,让学生在学校有一种家的感觉
1.组织成立伙食委员会,不定期的对伙食进行检查和监督
2.组织成立宿舍治理委员会,对寝室的住宿和卫生进行综合考评。
六、精神文明建设
本学期学生会将加强各系间的联系,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宗旨。通过各系创优工程提高全院同学的整体素质,加强我院的学风建设工作。
1.通过对宿舍成员思想、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考察,推出星级宿舍评选制度
2.展开学生教研工作计划,举办符合不同年级需要的、贴近同学生活的校园文化活动
3.探索新的学生治理机制,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七、毕业生工作
针对各系(院)的实际情况,院学生会尽力为在校毕业生多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使XX届同学文明离校,并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
篇10
一、“*”期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回顾和现状
“*”期间,全市积极探索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方向,逐步建立以养老机构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各种公共福利服务设施得到加强和改善,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和“三无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较好维护和保障。
(一)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完善。“*”期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新进展,变行业管理为属地管理,实现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保障程序不断规范,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20*年底,全市月保障人数达到2.6万户,6.8万人,月发放保障金57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有3.29万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体系,年发放保障金562.9万元。自2003年起,投资8036万元对100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目前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已达到69%,并初步实现由集体供养向财政供养的转变。积极构建以市慈善超市为龙头,以县(市)、区慈善超市为主体,以街道(乡镇)社会捐助站点为依托,面向困难群众的救助网络。通过开展“人人献爱心,帮助特困家庭过好年”、“每周救助一户特困家庭”、“福彩慈善助学”等一系列活动,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困难。
(二)社会福利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投资9251万元建设星光老年之家145处,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娱乐、康复的阵地。筹集资金4500万元建设改造市社会福利院综合楼、市精神病院门诊楼和休养楼。截至20*年底,市精神病院整体康复治疗病人1500多人次,住院病人好转率达90%以上;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孤寡老人139人、孤残儿童180人。2004年启动“明天计划”以来,对具备手术条件的94名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治疗手术,康复率100%。在开展社会化养老示范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大力发展日间照料和养老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养老机构为骨干,志愿服务和专业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期间,全市共发行福利彩票17.6亿元,筹集公益金6.16亿元。按照“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资助“星光计划”、“明天计划”、贫困小学及敬老院建设等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优待抚恤和殡葬管理工作成效明显。“*”期间,全市以认真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为重点,规范和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了医疗减免、医疗补助、住院按比例报销和大病救助“四位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较好解决了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实施义务兵家庭优待制度改革,义务兵家庭和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对无承包地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实行分级财政负担,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烈士褒扬工作,先后投资建设*战役纪念馆,改建*革命烈士陵园,扩建历城革命烈士陵园。2004年1月,*市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殡葬事业规范化建设成效显着,巩固和提高火化率,坚持殡葬改革,火化率保持在99%以上;积极宣传各项殡葬法规,清理乱埋乱葬,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改善殡葬基础设施,目前全市有殡仪馆7个、经营性公墓9个,其中市以及莲花山、章丘和平阴殡仪馆均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
“*”期间*市社会福利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社会福利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社会养老机构规模小、设施简陋、资金不足、服务水平低、护理方式单一;社会救助层次低、制度滞后、城乡差距大、系统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待完善;殡葬服务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面临迁移压力。二是社会福利工作社会化程度较低,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福利机构多限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积极性不高。三是社会福利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队伍尚未建立,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训练,服务和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环境和需求
“*”期间,*市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将得到切实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社会福利事业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综合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物质保障。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社会福利工作水平作为衡量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更加受到各方面关注。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解决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和谐*”、“平安*”等目标的确立,为加强社会福利事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科学、规范、高效的社会福利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福利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社会福利服务的标准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8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14%,每年还以3.2%左右的速度增长,但目前*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是10.2张,养老服务缺口较大。*市仅有市社会福利院和精神病院两家国有社会福利机构,供养能力有限,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人才和资金都比较缺乏,但要求寄养的困难群体数量相对较多。*市社会福利服务类的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处于发育阶段,设施、资金和人力都很有限,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不足,制约了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化的进程。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期间,*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要求,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城乡贫困户和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为工作重点,围绕发展社会福利服务,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解决广大群众尤其是孤残老人、儿童、低保户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作为首要任务,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而又迫切的需要作为拓展社会福利事业的工作重点,把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目标。
2.坚持福利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凡属福利项目,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凡属经营性项目,以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创办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扶持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突出解决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又要注重整体推进,既要依靠政府支持,又要坚持量力而行、防止包揽。
(三)发展目标。“*”期间,*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以国有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以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民救济和农村五保对象财政供养制度为核心,以医疗、教育、住房和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结对助困、社会互助为补充,以优惠政策相配套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起普遍的社会优待制度和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更好地得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享受到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四、“*”社会福利事业的工作重点
(一)以建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进一步规范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贫困家庭,分别纳入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各项专项救助政策,在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和法律等方面对困难群众给予救助。建立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保”的供养机制,确保五保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到2010年,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床位达到1.8万张,集中供养率达到75%以上,实现敬老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到位、档次合理、形式多样的总体格局,在*市基本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建立市、区两级一般救助和重点特殊救助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救助网络体系。
2.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按照网络化建设、一体化运作、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在全市进一步完善以市级爱心慈善超市为龙头,以县(市)、区级爱心慈善超市为主体,以街道(乡镇)爱心慈善超市(捐助站)为依托的爱心慈善救助网络。坚持政府推动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完善慈善优惠减免和扶持政策,调动和保护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各类城乡慈善组织,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慈善类民间组织的发展。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逐步形成自律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3.理顺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整合各级各部门的救助资源,在全市建立“一口上下”的救助工作运行机制。对救助对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纳入街道(乡镇)统一管理,由县(市)、区社会救助办公室进行审批。同时,统筹各有关部门救助资金,通过县(市)、区社会救助办公室和街镇(乡镇)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发放,避免重复救助,提高救助效率。
(二)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发展社会福利服务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规范社会养老服务市场,保障入住老人的合法权益;对个人兴办老年公寓给予政策性鼓励及资金支持,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多元化、社会化。以社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日间照料和养老机构。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前,投资5000万建成一处市级大型老年公寓,床位300张;每个区兴建3-5处老年公寓,每个床位60张,总床位数达到4110张;每个县(市)建一处以上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床位100张。农村乡镇建立敬老院逐步向综合性、多功能社会福利中心发展,并采取集中供养、院户挂钩、志愿者包户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提供福利服务。适应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投资6000万元,新建一处占地面积100亩、有300张床位的市属儿童社会福利院,为孤残儿童创造良好的康复、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强“星光老年之家”管理和监督,丰富社区老年人生活;继续实施“明天计划”,稳妥做好孤残儿童康复手术。深化国有社会福利企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推行殡葬改革,倡导文明新风。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反对“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封建陋习,巩固和提高火化率,提倡树葬,严防土葬回潮,推进殡葬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提高殡仪服务质量。加强国有殡仪馆技术改造,投资300万元改造粟山殡仪馆,达到年火化遗体能力12000具;整体搬迁莲花山殡仪馆,投资9000万元在东部新建1处年火化遗体能力达到13000具的殡仪馆,达到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加强公墓建设管理,投资8000万元在南部和东部分别建设两处公墓,满足殡葬需求。
(四)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各项优待抚恤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健全完善解决优抚对象医疗、生活、住房等困难的专项制度和措施,不断改善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以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目标,把各类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成为广大群众缅怀先烈遗志、继承革命传统的重要场所,成为培养青少年爱国感情、培育民族精神和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期间,投资8000万元进行烈士陵园规划和改扩建,逐步形成以*革命烈士陵园(*战役纪念馆)为中心,其他烈士陵园为基础,辐射全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五、“*”社会福利事业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社会福利事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协调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大事宜。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在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困难救助、社区福利服务、证书管理、中介服务机构培育、资金筹集等方面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及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加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在立项审批、资金扶持、设施保障和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社区服务业专项发展资金,对公益性的服务项目予以保障;对福利经营性的服务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对社区服务业中纯经营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良好,但初期运作困难的项目,可采用贴息或一次性补助等办法给予扶持。对符合有关条件的社会福利事业项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税收政策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关于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扶持资金,为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加快社会福利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国有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立面向本地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和救助管理站。积极发展民间社会福利机构,建立政府对公益性社会福利机构的评估和资助机制,促进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非营利组织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积极性。鼓励发展、规范管理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福利机构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 上一篇:学校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下一篇:森林防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