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7 05:3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铁路履职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铁路履职报告

篇1

一、积极参加学习,努力提高素质

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履职,我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学习,学习党的十精神,学习人大依法履职的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了解掌握人大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增强了我的政治敏锐能力和政治鉴别能力,提高了思想理论水平,对如何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如何提出代表议案和建议等代表履职所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系统的了解,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增强了使命感,群众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代表意识,为履行好代表职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调查研究,确保提议符合群众愿望

三年来,我始终坚持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努力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及时了解本地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在每次人代会召开之前,我都要深入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咨询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了解本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为出席人大会议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酝酿、起草、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做好准备,为在人大会上充分反映本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做好准备,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行工作。

三、积极提建议,依法行使权利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都积极参加人代会,积极提建议、参加小组讨论。审议议案,并投好“神圣的一票”,会议表决严肃认真。

篇2

开工建设的7个项目包括:成都至贵阳铁路客运专线、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织金至毕节铁路、织金至纳雍铁路、铜仁至玉屏城际铁路、小碧至白云铁路和贵阳北站,在我省境内建设里程共666公里,总投资约830亿元。

7个铁路项目集中开工,在我省铁路建设史上绝无仅有。贵州重建西南铁路大枢纽地位的日子已经在望!

省部共谋合力聚

如何找准和解决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

总书记明确指出,贵州要把交通、电力、水利等作为建设重点。

铁道部部长对贵州有着清楚的认识:“贵州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突出,之所以经济发展长期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不便,无法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西部与中部、东部的差距主要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运输成本极高,进不来、出不去,能源资源难以转化为商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

“十一五”未过半,出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调整,我省紧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作出“交通引领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7年起,我省全面着手对全省快速铁路系统的规划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2007年8月完成了《贵州省铁路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和《贵阳经盘县红果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贵阳至成都快速铁路规划研究》、《贵阳至长沙铁路客运专线规划研究》等研究报告。随后,又联合云南、四川、重庆三省市开展了西南地区四省市的铁路网规划研究工作。一年后的10月13日,贵广铁路项目建设在广西灵川县拉开帷幕,这标志着贵州向快铁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9年3月4日,我省与铁道部在京签署《铁道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贵州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更加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把快速铁路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的决心。纪要的签署一下扭转了贵州相对边缘化的整个局势,为构建贵州省在西南地区陆地交通枢纽地位,下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2010年8月,新任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履职。两位主要领导形成共识: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施工业化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条件来支撑。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说,要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我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大力度、适度超前。铁路具有大能力、全天侯、节能环保等比较优势,我省将把铁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

在铁路、公路、水利三项基础设施建设中,我省把铁路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是立足于贵州的现实的。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的态度很明确:贵州必须集中力量先把铁路搞上去,力争五年规划三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共识就是合力。有了合力,发展才会显示出它本身的魅力。

格局空前大路开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贵州各族人民的期盼,新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履职后的第17天,即赴铁道部洽商。对铁道部领导表示:“对于贵州来说,抓铁路建设,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贵州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现在抓的是瓶颈,我们决心很大。”

省长赵克志对“快”字的诠释很直接:“贵州铁路建设要率先跨越式发展,着眼于谋划10年,规划5年,突破3年,明年就要有新气象。”

深受感染的部长当即表态:规划上所有的项目都可以提前,只要贵州做好前期工作,铁道部立即安排开工建设,开不了工,就是铁道部没本事,咱们说话算数。

省部领导随即签署了推动加快贵州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包含20个项目的规划可谓规模空前,成贵铁路、渝黔铁路、黄百铁路、铜玉铁路、贵阳至郑州铁路、黄桶至河口铁路等,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覆盖贵州所有的市州地。有媒体称这个纪要“含金量极高”,原因是本次规划铁路在贵州省境内的总规模达4759公里,总投资达3990亿元。

纪要表明了我省加快铁路建设的迫切愿望,我省新提出的所有省际干线和省内城际铁路均在纪要中得到体现,而且项目建设时序均有所提前。这些项目实施建成后,我省铁路网络将实现客运快捷、货运强大的现代化铁路系统目标。

推动贵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铁路网络呼之欲出。

跨越发展,快字当头。部省纪要签署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一股强大的合力在全省上下迅速形成。

纪要签署两个月后,贵州历史上首次铁路建设大会在贵阳召开。在会上连说的四个“空前之大”,无疑是贵州铁路大建设的战前动员令:铁道部对贵州铁路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空前之大,将要在我省开展的铁路建设工程规模空前之大,全省上下抓铁路、促发展的决心空前之大,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空前之大。贵州一定要用3到5年时间打好铁路建设大会战,创造出铁路建设新的奇迹。

12月23日,“快动作”发生“化学变化”:20个铁路项目有7个同时拉开帷幕。这样的“快”字作风,与3天后贵州与央企在北京签下2929亿投资大单的举措形成强烈呼应。

高铁时代呼啸来

7个项目开工之际,贵广、长昆两个“十―五”期间开工的客运专线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人们真切地感觉到,快铁、高铁正呼啸而来。

7个项目同时动工,令贵州人激动,也令一直关心贵州铁路建设的激动,他一连用3个“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来表达他对此次开工项目的认识:成贵、渝黔铁路建成后,北与西成、成渝高铁和兰成、兰渝铁路,南与沪昆、贵广高铁和黔桂铁路相衔接,将在贵州境内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铁路网,对推动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设织金至毕节等三条铁路,对完善贵州境内铁路网布局,适应沿线资源开发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推动毕节试验区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建设贵阳枢纽小碧至白云铁路和贵阳北站,接入沪昆、成贵、贵广、渝黔等高速铁路,构建贵阳环形市域铁路交通,衔接地铁和城市公交,将形成现代铁路客运综合枢纽,对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篇3

            站南在2018年一季度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部署,针对营商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在着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第一季度工作推进情况:

1、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各级执法队伍人员公仆意识明显提高,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要求全面落实到执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执法环境明显净化。

2、营商环境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整治、查处措施更加有效,营商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

3、站南广场及周边市容管理常态化。

(1)在区执法局大力配合下,对站南五交化区域背街巷乱堆乱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从根源上清除五交化区域安全隐患。

(2)联合铁路消防和蓝鲨执法人员,对站前商家店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增强商家安全意识。

(3)对胜利广场、宏孚商务酒店、渤海明珠大酒店等11家企业单位进行垃圾强制分类,并跟踪督导,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利用站南广场广播系统等资源积极开展垃圾强制分类社会宣传,强化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

(4)主动报告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5)联合发改局对火车站周边饭店、商户明码标价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的文明指数。

4、 为优化营商环境,站南开展加强机关工作纪律活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在活动中,重点查处了在岗在位、迟到早退、履职尽责等情况。 通过此次整治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第二季度工作计划:

继续强化市容管理,树立文明的城市形象。

1、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

2、积极主动认真处理益治理平台、智慧城管、网络诉件的工作。

3、协助胜利广场硬件的改造及周边整治。

4、协助执法局对站南周边广告牌匾集中整治,做到整齐划一。

5、在站南重要路段建立“路长制”和“网格化”管理相结合的日常城市管理模式,全面强化主要路街、重点路段市容环境综合管理。

6、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建立健全文明城市长效机制。

篇4

[关键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内控;

构想

国际资本市场大力强化内部控制。在一些发达国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仅在理论上发展迅速。而且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秦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以重载煤运铁路为公司主体的上市公司,在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独特性,因此构建适用于大秦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较强的不可借鉴性。这就需要对铁路运输企业的内控现状、内控所具有的行业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合理构建大秦公司科学、适用的企业内控体系。

一、铁路运输企业内控现状

(一)内控观念落后,理解存在误区

铁路运输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个计划经济堡垒,长期在“重安全、重生产、轻效益”的经营思想作用下,各级企业的管理者不太关注对投资成本与效益的控制,也忽视了对资金、人力资源等的合理调配。但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引人以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的取消,市场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的风险在逐步增大。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正逐渐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二)多级分散的管理制度,容易使内控制度存在差异性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普遍实行二级管理制度,生产部门是车、机、工、电、辆等设备维护和营业部门,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是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等部门,董事会和监事会一般只存在于公司制企业中。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都只从自身的理解和管理需要出发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整个企业的内控制度缺乏统一性、完整性。

(三)忽视财务风险管理

虽然铁路运输企业制定了投资集中管理、债务集中管理以及收支两条线等制度。但都只是片面的从制度上就事论攀的加以约束。还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四)会计控制的核心未得到充分体现

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全国铁路“一盘棋”的特点,各企业间的收、支、利分配、关联企业交易、工程投资建设等财务会计信息往往与经营、投资实际脱节,部分会计业务的处理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均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铁路运输企业内控所具有的行业特征分析

(一)铁路运输路网遍布全国,各企业具有联合作业的经营特性

各企业间存在着财务工作上的结算和分配、业务经营上的协调与合作、投资上的集中和分权等特点。因此内部控制就应该相应地具有更规范的业务流程统一性、更高的工作协调性、更严格的责任授权等特点。

(二)铁路运输市场属于服务市场。它不生产物质产品,而是以物体的位移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由于生产与销售的同步性,为降低经营风险,应考虑将内部控制重心前移至“生产销售过程”。例如对客户进行详细的资料管理。其中包括对用户的资信等级评估等。

(三)铁路运输企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投资数额大、建设周期长,业务投产缓慢,投资建设时,需要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合理进行项目评价,才能保证投资收益。因此,内控就应该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并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各环节成本,才能减少投资风险。

(四l铁路运输企业具有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对于建设高度集成化的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优势。例如覆盖全国铁路网的TMIS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DCS系统(铁路运输组织调度指挥系统)等,对于内部控制的支撑包括:运输生产组织控制、运输收入控制、财务会计管理、网络信息的沟通共享等。

三、大秦公司内控框架体系的构建

大秦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28日,由国有铁路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2006年7月27日完成了公开发行3,030,303,030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的工作。目前该公司为太原铁路局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仍普遍存在铁路运输企业内控所具有的行业特征。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大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体系应该由完善内控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督机制五个方面来组成。

(一)完善内控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主要包括: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和风格、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风险评估委员会)、责任授权和划分的方法、人事政策和实务以及内部审计。这里笔者将从完善大秦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多级性控制系统来进行阐述(见下图)。

1 第一级控制系统:所有者权益的利益保障系统。大秦公司应按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确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目前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很严重,作为能够控制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是内部人在缺乏相应约束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目前大秦公司已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决策机构,如何充分保证决策层发挥监控与监督的作用,确保决策层有效地核心控制地位,应是第一级控制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o

2 第二级控制系统:公司决策和经营目标控制系统。要使内控制度顺利实施,首先应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综合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高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等。其次是培养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哲学。管理层对于经营风险的态度和方式、对于会计方法、会计估计的选择,都深深影响着内控的成效。长期被计划经济束缚的铁路企业,尚未全面、有效地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因此,大秦公司决策和经营目标控制系统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公司管理层的任用和培养。

3 第三级控制系统:预算执行和业务控制系统。铁路运输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需进行层层分解作为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具体的控制方法是通过预算、责任会计和评价等体系,以确保企业销售目标、产品服务质量目标等多级目标的实现。由于大秦公司管辖区域较大,所属单位较多,要达到对业务的有效控制,首先应该对设备维护部门制定各种业务的维护程序,并做到适时的调整与修改;其次应精简各业务流程,提高内部效率,实现知识资源企业化,摆脱对骨干人员过分依赖的局面。

(二)风险评估

企业的销售、生产、投融资等都存在风险,经营管理层应该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决策层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时,应广泛听取财务、建设、计划、生产等各部门

人员的意见,还可以考虑建立预警系统来加强对财务运营的预警、预报。

大秦公司应针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目标,结合公司实际境况,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活动,相应保证这些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运行。风险评估工作应分两个层面进行:公司层面整体的风险评估和流程层面的风险评估。

1公司层面整体风险的评估

公司层面的风险评估主要关注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所面临的全面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资产安全风险以及财务风险。这一层面的整体风险评估采取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确定风险对策、评估风险控制结果四个步骤。

2流程层面的风险评估

流程层面的风险评估起点应该是确定重要会计信息、业务流程以及应评估的经营场所。

(1)确定重要会计信息:通过分析大秦公司的各项财务信息,在完全不考虑对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的情况下(即假设完全没控制),对重大错报、漏报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2)确定重要业务流程:对业务流程的了解是内控评估的基础。通过了解和记录业务流程。能够明确各种内控工作,以及确定内控方面的潜在不足。将重要会计信息和生成这些重要会计信息的业务流程对应起来,确保所有重要的会计信息都能与业务流程对应,确保所有的重要业务流程都纳入工作范围。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控制活动主要包括资本性支出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成本费用管理业务、收入及收款/结算业务等。

大秦公司应结台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大秦公司应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2授权审批控制

大秦公司对主要的经济业务应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并制定常规授权的权限表,规范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授权。

常规授权:公司对战略层面和运营层面的重要事项(流程)应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机制,对日常运营应遵循公司授权审批体系。

特别授权:当公司制度指定的经济事项授权审批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长期不能履职,可以通过特别授权赋予其权限。经上级领导审批后转授其他人员。

3流程控制活动

大秦公司应按各个业务循环建立健全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应涵盖各主要业务循环,为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台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合理保障。

(四)信息和交流

通过信息机制可以及时向管理层报告有关公司经营成果是否达到其既定目标,还可以将有关信息及时适当地给予适当的员工。使其能够高效高质地履行责任。

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公司内外信息的筛选、核对、整合

大秦公司应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2公司信息对内对外的沟通和反馈

大秦公司应建立明确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同时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3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

大秦公司应充分利用覆盖公司内部的TMIS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DCS系统(铁路运输组织调度指挥系统)等信息系统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信息的沟通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途径。

4建立有效的反舞弊机制

大秦公司应建立反舞弊机制。坚持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五)监督机制

按国际惯例,内控的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强和落实:

首先,要规范会计控制的内部监督。大秦公司要加强内部会计机构及人员的建设,从会计部门内部的责任分工、对账及复核、审批制度方面进一步健全会计控制的内部监督。

其次。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控系统中的监督与评价作用。当前大秦公司的内部审计局限于基建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方面。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增强内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除了隶属于财务总监领导下的内审部门,还要在董事局层面下设内部审计委员会,并对内审部门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并且要注重与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配合,共同来促进企业内控的完善。

三、大秦公司内控体系构建的工作思路

考虑大秦公司管辖区域较大,所属单位较多,且各单位的业务性质和管理重点不同,人员素质有别,现行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应基于以下思路开展工作:

(一)针对经营业务特点,分别设计控制制度

从铁路运输业务和管理方式看,大秦公司所属的各单位存在较大差别。大秦公司各单位中车务、机务、车辆、工务、电务、建设等系统的业务性质各有不同,分别从事客货运输、铁路运输设施维修保养以及基建等业务。为此,在确立公司内部控制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指导各主要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力求将公司的总体要求与基层单位的具体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防止出现内部控制范围上的空白,又避免造成内部控制内容上的烦琐,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以达到内部控制过程的高效率、低成本。

(二)为确保工作质量,选择试点先行实施

为确保工作质量,积累实施经验,慎重起见,应首先选择大秦公司计财部(公司本部)和一个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试点单位,在公司初步确立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评价标准后,率先推行。一方面检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评价标准的质量,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另一方面为其他单位的推行探索适当的途径。

(三)针对员工认识差异,分别采取培训措施

为增强公司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提高公司各级领导对建立实施内控体系重要性、严肃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公司应针对各类员工的认识差异及其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担任的角色,分别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彻底解决观念认识问题,以保障内控实施规划的有效推进。

篇5

在内河水运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省政府做出“水运强省”的战略安排后,广东海事这个推动的力量将变得更加强大。“质量强局”和“‘五精’基层海事处建设”,正在将广东海事局推上辖区水上监管、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推动广东水运上台阶的崭新境界。

一度兼任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并有着广东省政协委员身份的广东海事局梁建伟局长,对广东乃至整个珠江水运充满期待。在兼任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期间,梁建伟全力推动珠江“通上游、畅中游、优下游、连支流”的系统工程。在过去几年的广东省“两会”上,作为省政协委员的梁建伟一直也在为广东的船员人才培养和权益、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络提升、江门拆船业转型升级、广东游艇业政策扶持鼓与呼。

有着深深的珠江水运情结,并以一个“交通人”和“海事人”深感自豪的梁建伟局长,对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表示振奋和欣慰。“这是广东从水运大省迈向水运强省的一个进军号”,“也为我们海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梁建伟局长在接受《珠江水运》记者采访时表示。

创新监管,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监管是航运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广东内河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必将给海事安全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比如船舶增加,航行密度加大,安全事故更易发生,包括对船舶对桥梁的安全威胁;还比如,船舶对水域污染的可能性加大,等等。对此,梁建伟局长表示,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科技含量,确保“安全发展”是我们一直以来使力的一个方向。这其中包括优化水上监管布局、抓好安全隐患源头治理和加强水上应急能力建设。

梁建伟局长说,广东海事分别针对海区、港口、珠江水网、内河干线、封闭水域的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监管方式。在珠江口等重点水域,建立了直升飞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和海巡船艇相结合的立体监管模式。佛山、肇庆、云浮海事局积极探索水上安全监管新路子,在分类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工业电视监控系统(CCTV)、甚高频通讯系统(VHF)等手段,以“两个长效机制”(即船舶VHF报告制和船舶抽查制)为主体的动态监管模式。

引导航运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督促航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从航运源头管理环节把关。推动船型标准化,按照国际公约以及国内法规的要求,对单壳油轮以及老旧运输船舶的淘汰进行海事监管。进一步突出对珠三角水网、琼州海峡、珠江口、南北航线粤东段、桥区水域等“五大水域”,以及高速客船、客滚船、危险品船、渡口渡船、砂石运输船、施工船等“六类船舶”的监督管理,抓好安全隐患治理。

针对广东经济发达,在建跨水桥梁十分众多、容易引发通航事故等情况,广东海事建立了“一桥一档”数据库,还专门制定了《 广东海事局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目前该规定已作为广东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力争尽快列入省政府规章或省人大地方性法规制定计划,在全国率先通过地方立法加强对桥区水域的安全管理。

为改变珠三角水网航行图、航行资料缺乏现状,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充分发挥海事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优势,联合通航管理部门,历时两年多时间编写了《珠江航行指南》,填补了珠江航行公用资讯的空白,为珠江水系船舶航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西江是珠三角及周边城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同时又是广东通航条件最好的‘骨干航道’”。广东年危险品运输1.7亿吨,一旦发生事故污染,危及取水口,将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为此,广东海事努力提高内河溢油处置技术能力,先后建设了高明水上溢油设备库及工作船码头、云浮水上溢油处置救助工作船码头,并投资新建水上监管与防污专业工作趸船6艘。此外,还开展了《内河干线溢油应急体系研究》课题研究,并在西江下游下陈河段举行了“佛肇两地海事保护西江饮用水源水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

深化服务,助推“转型升级”

针对《实施意见》中重点强调的“转型升级”,梁建伟局长表示,广东海事将围绕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建设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内河港口物流化发展以及优化运力结构,着力从积极维护航运市场秩序、不断提升水运通关效率、大力提供海事专业服务,以及帮扶内河航运企业和航运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服务。

具体而言,将进一步完善船舶登记制度,解决外商独资船厂建造中船舶融资的抵押登记问题,帮助中小航运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短缺困难,为航运企业特别是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环境。健全船舶安全检查信息网上公开制度,为航运市场提供具参考价值的运输船舶安全状况信息。优化办事流程,为广东现代化船舶修造业、船舶绿色拆解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大力扶持游艇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充分履行海事口岸管理职能,借助电子口岸、网上审批等技术平台,营造高效、便捷的水上物流通关环境。开通24小时全年无休的服务窗口,确保船舶进出口岸查验“零待时”,大大降低货物滞港时间,提高货物清关效率。协助各级政府优化水路口岸资源配置,大力支持口岸对外开放。简化临时开放口岸审核手续,有效解决外籍船舶进入非对外开放水域或码头问题,提高口岸物流效能。提供海洋测绘服务,高质量完成港珠澳大桥桥区施工水域的扫海测量、广州港出海航道北段扫海测量等项目,为桥梁、港池、航道的通航论证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提供航标导航服务,推进地方专用航标接收力度。加大航标巡检力度,及早修复航标,为船舶航行给予航海安全保障;提供海上安全通信、公益广播等服务,使船舶及时掌握最新的航行安全资讯。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引导船员劳务市场健康发展,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出台船员管理便民政策,大力推行船员考试无纸化,切实提高船员考试培训和发证的效率。搭建船员培训就业与再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及时的信息交互支持和周到的政府公益服务,引导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家庭人口通过船员就业脱贫致富,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转行、渔民转产、军人转业,通过培训考试成为船员。扶持船员教育事业,联系有关基金组织为航海教育出资,重点发展广东省内河船员职业教育,为我国船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履责尽职,协力“水运强省”

根据《实施意见》,广东将通过整合资源、改造老旧码头、清理整治简易码头和临时作业点等形式,沿西江、东江、北江和榕江、韩江等水系干线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建成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港区,到“十二五”期末内河港口年通过能力提升至2.5亿吨。同时,实施珠江门户战略。重点开展广州南沙港区至西江干线3000吨级通道研究和建设,优化珠海高栏港区至西江干线通道,力争到2020年形成西江干线至珠江口港口群两条主通道。使珠江口港口群成为珠江水系通向港澳和世界的重要门户。

篇6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保障发展和规范管理的艰巨任务,我立足**实际,依靠班子的集体领导,团结带领全局同志,围绕工作目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区国土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现就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思路、履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作如下述职报告,请同志们予以评议:

一、理清思路,以谋篇布局的思维把握工作全局

当前**区正处在新一轮发展之中,国土工作既要深刻领会好省市精神积极用好政策争取支持,又要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了深度思考“**要发展,我们怎么办?”这一问题,促使国土工作自觉融入经济建设发展大局,在牵头抓总谋篇布局上,我们确定全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按照“主动介入、跟进服务,用好政策、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出争取报批土地2000亩、土地开发3000亩、土地收益3个亿、违法用地零问责等量化目标,同步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提升工作水平。目前倒排时间往前看,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都得到了超额完成。在工作推进效能上。实行月重点工作安排、周行政会审等督查安排制度,14个职能部门、24个乡镇国土所都明确了岗位职责,制定量化事项,责任到人,月底对照检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避免了工作交错、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发生。坚决刹住“办事难”和“办事拖拉、互相推诿”的不正之风,营造热情干事的工作氛围。

二、立足增智,以学以致用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良好的精神状态、精通的业务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始终把提高自身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及时组织并参加市、区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和党员学习活动,坚定自己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念,以“坚定信念、注重实干、自觉奉献、严于律己”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和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在业务学习方面: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带着疑问学、带着问题研、带着履职思,了解和把握了国土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切入点、热点和难点,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务实和科学的态度来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积极主动向区领导汇报工作,听取指导性意见,深入乡镇、企业调研,帮助破解用地难题,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干职工学习,注重用行政会、月例会等形式,引导大家注重思考、破解难题、狠抓落实。

三、围绕中心,以时不我待的干劲狠抓工作落实

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决策,坚持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做表率;在探索保障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全力保发展,破解瓶颈难题取得新成效。

2012年市政府下达我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200亩(农用地960亩),在用好区计划的基础上,多次赴省、市争取政策支持,共上报7个批次项目用地,总面积3448亩(农用地2775.87亩),其中争取广铝项目用地申报省级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指标1291亩,确保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2012年出让土地40宗,实现土地收益5.39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收益3.72亿元。

(二)竭力守红线,国土资源保护得到新加强。

构建区、乡、村三级耕地保护机制,完善以保护基本农田为重点的耕地保护责任制,全区93.51万亩基本农田落实到图、地块、村、组,建立了基本农田巡查制度、基本农田动态监管等保护措施。加大土地开发力度,提请区政府高位推动,稳步推进60亩以下集中连片的后备资源开发工作,分解下达各乡镇土地开发复垦补充耕地任务3330亩,将完成任务情况与乡镇用地指标分配、建设用地安排挂钩。目前已实施土地开发项目19个,可新增耕地2673.5亩。

同时大力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合力执法”监察机制,铁拳整治“两违用地”,执法监察工作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由重事后查处向重事前防范转变,由单一执法向多部门联动执法转变,土地违法得到有效预防、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对破解“执法难”和构建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惠民生,维护群众权益迈出新步伐。

规范征地行为,严格落实征地补偿标准和养老保险等优惠政策。2012年征收土地27宗,面积2120.7亩,支付征收土地补偿费4929.2万元,收购土地6宗,面积58.3亩,支付收购经费875.2万元。按时保障了省、市重点工程抚州电厂与铁路专线、抚吉高速连接线、广银铝业等工程用地,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

加强地灾防治。及时完善群测群防体系,预警预报13次,发放避险卡232份,明白卡65套,发送地质灾害预警和宣传等各类短信16次累计近2500条,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补助经费3万元,全区实现了多年无重大地质灾害发生和人员伤亡事故的目标,成功创建了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

(四)着力强基础,国土管理能力得到新提高。

坚持把基础性工作和信息化建设作为迅速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一项关键任务来抓,取得重大突破。一是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以展坪乡试点经验为基础,在全区各乡镇全面铺开,年底将按计划完成所有权确权登记内、外业工作。二是认真开展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更新汇总。核实全区遥感监测图斑222个1709.26亩,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在土地报批、卫片执法、土地开发等地类的认定上得到有效利用,为下年度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启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三是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完成了网上用地报批系统、土地供应系统、矿业权审批系统和视频会议室建设,添置GPS测绘、影像和网络设备,保障网络维护、图件制作、数据备份的运行,为规划、复垦、报批等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基本完成。上顿渡国土综合楼、嵩湖、太阳等7个乡镇所办公楼建设全面竣工,已完成21个国土资源所办公楼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内部管理制度都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身体力行,以警钟长鸣的意识扎牢廉政篱笆

作为单位负责人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我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第一,在廉政上,能够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和关于党员干部有关廉洁自律的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自己所做廉政承诺。在人事方面、重大开支决策等敏感问题,坚持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在财务开支上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在处理行政事务中,按程序办事,做到科学、公正、严格管理。践行了“五不让”的承诺。第二,在严管上,做到严字当头先示范。在对外交往上,以事业为先;在对内管理上,以制度管人;在互相沟通上,以情感互理;对工作标准要求上,既求最好,也求更好;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并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使全局上下凝聚成“心齐、气顺、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第三,在律己上,深知“打铁先保自身硬”的古训,生活中自我约束,努力做好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保持一份做人、做事的平常心,要求自己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篇7

这几年,海外市场成为中交集团打造国际化企业的重要战略市场。自实施大海外战略以来,中交集团着力转变海外业务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管理体系、构筑管控支持平台,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经营业绩取得了不断攀升。

但是,随着中交集团的不断壮大和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及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公司的一举一动均会受到竞争对手和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中国企业的软肋——合规经营成为击败或压制中国企业的“制胜法宝”。为保障顺利实施大海外战略,中交集团建立并实施了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海外业务风险管理。

合规经营的需要

受自身原因、市场环境及合规监管等因素影响,中国海外业务面临合规经营的重大挑战。一方面,目前中交集团业务遍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但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市场营销环境不够规范,加之集团员工合规意识薄弱,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全面,生产经营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当前海外合规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世界各国及一些国际组织对企业合规行为愈来愈重视,多方联合对企业的不合规行为进行强力打击。美、英等发达国家制定了《海外反腐败法》,对企业合规行为进行约束,联合国相关国家签署了《反腐败公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关国家签署了《国际商务交易活动反对行贿外国公职人员公约》,世界银行集团了《诚信合规指南》;世界各大多边发展银行(MDB)也签署了协议,对发现在多边发展银行资助的发展项目中从事欺诈腐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实行交叉制裁,被一家多边发展银行制裁的企业可因同一不当行为遭到其他签约发展银行的制裁。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企业损失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市场声誉,更有可能丧失市场。

因此,建立海外业务合规风险防范体系,规范海外市场经营行为,不仅是中交集团防范海外合规风险的需要,也是其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参与市场公平竞争,保障中交集团可持续发展,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必要条件。通过建立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使中交集团海外业务满足境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际组织有关规则的要求,防范重大合规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保障中交集团“大海外”战略的实现。

基本思路

为建立适应自身经营业务特点的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中交集团首先认真研究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世界银行合规要求、国际合规惯例以及国际最佳实践,对集团合规管理现状进行了细致分析;对从事海外业务的有关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多次召开海外业务合规专题研讨会,找出风险较高的业务流程及环节,分析集团现有合规管理工作与有关要求及国际最佳实践的差距。针对采购、投标、合同、付款、捐赠与赞助、业务招待、员工行为和第三方管理共高风险领域,分别对业务流程、业务内容、控制措施、人员情况等管理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管理现状与最佳实践进行对标,找出了合规管理的薄弱环节,参照最佳实践提出了改进方向。例如,在第三方管理方面,国际调查研究指出“使用第三方是导致产生腐败贿赂行为的最常见因素之一,其中以聘用具有政府背景或由政府指定合作方的风险最高”,集团根据最佳实践,增加了对任何新聘用或已有的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合规尽职调查的流程,建立了第三方合规风险评估标准,根据风险大小进行分级管理。

中交集团构建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工作思路是:通过深入调研与全面对标,找出合规风险较高的业务及关键环节。建立合规监督机制,设置独立的合规管理组织体系。梳理并设置合规审批权限,实施合规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员工自查、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查、合规官审查和合规官交叉审查组成的四道合规管理防线,形成全员参与、职责清晰、全程监督的合规管理格局。 整体设计

在深入调研及明确思路的基础上,中交集团借鉴国际最佳合规管理实践,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联合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对海外业务流程与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针对合规管理关键环节,建立了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海外合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了权责分明、流程清晰的海外合规风险控制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了集团识别、应对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的能力。

1.构建海外合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

制定了《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办法》等9项办法及配套操作流程指引,确定了海外业务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政策、工作体制与机制。办法首先对合规管理内容、合规职能组织体系,合规官的履职,任免、考核和培训,合规工作信息传达与沟通,重大合规风险上报与应对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其次,办法针对海外业务员工行为、第三方聘用、采购、投标、合同签订、业务招待、捐赠与赞助、业务付款共八个高风险领域,设置合规审批、审查等预防控制程序,形成制度与操作流程紧密衔接、配套使用的体系性文件。

为了保证办法的可操作性,每一项办法均配有操作流程指引。在操作流程指引中,针对每一个高风险领域,详细规定了控制环节、控制目标、管理职责、控制措施、实施步骤,以及信息传递路径,确保按照办法规定实施合规管理。

设立包括决策层、经营管理层、职能部门直至海外办事处的合规管理组织机构,赋予各层次机构应负的职责与权限。在集团、集团所属单位及海外分(子)公司、办事处三个管理层级设立合规官。合规官按照合规风险管理职能报告路径,就重大合规事项向上级合规官进行独立汇报和沟通。组织机构的设立遵循独立性原则,承担合规风险管理职能的部门和人员不得承担市场营销、采购等可能与其合规职责发生利益冲突的职责,保证处理问题时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2.综合运用内控措施控制高风险事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综合运用授权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等内控措施办法进行合规风险防控。例如,业务招待管理,按照事项和金额设置合规审批权限,进行合规审批权授权控制,随着招待金额的提高,审批层级由两级直至增加到五级,通过多层次把关防范违规行为;业务招待必须事前申请,进行预防性控制,防止发生违反业务招待合规基本原则的行为;业务招待报销必须审批,进行发现性控制,及时监控招待是否符合申请事项。

多种内部控制措施的综合应用,使每一个高风险领域都形成了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的合规控制机制。

四道防线

1.明确员工合规职责及行为合规要求,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第一道防线。

一是将员工行为合规作为集团的一项基本政策,细化行为准则,签订合规声明,落实员工合规责任。

二是把好高风险岗位员工的聘用关。招聘高风险岗位员工时进行合规背景调查,对新入职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人诚信等基本信息进行严格审查,面试环节增加个人诚信、合规意识方面的考察,并向其说明公司的合规政策。对高风险岗位员工的选拔和任用,纪检监察部门需签署廉政鉴定意见,本人签订合规声明和廉洁从业承诺。

三是进行合规培训,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培训,使员工能够全面准确理解合规要求,知晓违规责任及处罚后果。

四是建立员工合规操守考核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强化员工合规意识及合规义务的履行。

2.对高风险事项进行合规审查,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二道防线。

对高风险事项进行事前合规审查,从源头上防止发生违规事件。例如,招聘高风险岗位员工时,要对候选人进行合规背景审查,了解是否有违法犯罪、受到行业禁入限制等情况。选择合作方时,要进行合规尽职调查,了解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营商环境、公司受益人、董事及高管情况、在市场的声誉以及诉讼等情况。进行业务招待前要进行合规审批,审批时要充分考查礼品和款待的价值是否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正常标准;礼品和款待的场合、对象、频率、接受者的职位和社会地位是否符合业务招待的基本原则。

3.设置合规官,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三道防线。

中交集团将合规官作为合规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在集团及所属单位及3人以上的海外分(子)公司、办事处设合规官,合规官主要职责,一是负责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合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和应对方案;二是对第三方聘用、采购招标、投标、合同管理、业务招待、业务付款等审批事项中高风险环节进行合规审查;三是受理违反合规管理的内外部投诉和举报,对违规事件组织调查等。此外,集团各级合规官均具有就重大事项直接向上级合规官报告的权利。合规官的设置,明显提高了及时识别、预防合规风险的能力。

4.构建合规交叉审查,建立防范合规风险的第四道防线。

定期抽调合规官对海外各单位进行合规交叉审查,既对合规管理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也对合规官的履职情况进行审查。

通过以上四道防线,对合规风险防范于未然,保障海外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成效

篇8

关键词:施工项目; 物资管理;问题分析

Abstract: Material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of the key, but also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projec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problems, summarize and review for the future work, will have a positive guiding rol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Material management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项目物资管理,是对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是项目管理中一项举足轻重的重要管理的活动,他不仅是项目物资部门的专业管理,更是项目决策层和各部门必须关注的重要事项,同时,也是各岗位人员需共同参与和监督的综合管理内容,只有全员参与,才能有效构筑项目物资管理合理、有效运行。材料物资在铁路、公路项目施工管理成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工程材料费占总投资的70%-80%左右,物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物资价格的高低、材料的节约或浪费,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盈亏。 因此,物资管理工作已成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也是项目盈亏的主要关注点;成为了施工企业降低成本支出的首选内容,同时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根据本人多年来的项目物资管理实践,就项目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与大家探讨:

1、项目部的机构设置不健全

因为多数工程项目中标价偏低,项目经理要获得效益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最大限度的压缩项目管理人员,以减少的管理费来弥补人工费的亏损。于是项目管理人员中兼职偏多,施工员兼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兼试验员,出纳员兼材料员的情况比比皆是。特别是物资管理部门,人员偏少,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兼职过多等情况造成现场施工管理的缺失和浪费,甚至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项目部人员配置参差不齐,有些资质不真实

由于人力资源的缺乏,项目部物资管理人员配置普遍存在低职高聘,资格不真实的情况。建设部及各行业设置了许多的执业资格限界,在施工管理队伍中,执业资格考试难度偏大,限制了许多从业人员正常的履职工作,因此,为了应付甲方的检查,上至项目经理,下至一般管理人员不是张冠李戴,就是身兼数职。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实行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后90%的项目经理难以通过考试而获得执业资格;而可以通过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基本上是高学历的非建筑公司人员,这些人对组织现场施工基本上不行,但对应付这种考试还是手到擒来。二是因为工程项目均为低价中标,所以项目经理从节省费用出发,就是压缩项目的管理人员。除了施工员必须真实外,其余的基本上以兼代管或找个“本本族”挂职。很少有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规模标准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物资管理工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好的,不仅要懂技术、懂生产、懂经济,还要有一定的物资管理专业性知识及良好的思想素质。非物资人员,不懂物资管理是干不好物资工作的。纠正人们对物资工作误解,发挥物资部门职能作用,势在必行。

3、 缺乏细致的成本预算和控制分析

目前项目管理普遍前期准备工作严重不足,导致成本预算脱离实际。例如有些施工项目为保证工程进度匆匆备料,材料进厂不能合理堆放、验收,领用制度不健全,节约、奖惩措施不力,导致材料二次搬运浪费,保管费用增多,使材料总成本上升;还有的企业材料采购、领用、保管等手续不严密,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规章制度的状况长期存在。

项目内部只有通过计划管理、计划采购,掌握货源与需求,以最少的资金占用和劳动消耗保证供应,才能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物资消耗定额是指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工作量、合理消耗物资的数量标准。它的确定是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现场写实、技术查定等方法进行的,它是项目有计划组织生产的依据,是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是衡量物资节约还是浪费的标准。项目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现行物资消耗定额,使定额既具有现实性、可操作性,又具备先进性。在具体操作中,要重点抓限额发料、超定额领料审批、修旧利费、废料回收、限权领料等工作,使之真正为施工生产服务。工程实际造价与工程量清单不符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建设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基本上以此为基准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固定总价合同,对于工程量清单漏算的项目和图纸隐含工程量的风险都转嫁给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不得不在施工中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工程调概、索赔和技术变更的报批。

4、监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造成材料购进、使用、库存帐实不符。

铁路、公路施工项目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工程管理人员流动频繁。因此,许多单位会计部门对材料费用的核算过于简单,很多项目对各种材料不设“库存材料”科目核算,而是在材料购入后一次性全部计入工程成本;有些单位虽然对部分材料设置了“库存材料”,但是形同虚设,施工地点的分散使得会计、审计人员难以经常深入工地实地核查,出入库手续不健全,造成帐实不符,不能对材料成本控制起到应有的经常性监督作用。0 k" X2 G& A3 J$ v9 U

5、工程签证验收(或索赔)不够及时

项目施工中难免会发生清单外的费用,有的是因业主工程变更发生的;有的是为了安全施工采取的必要措施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发生后均需要施工单位找业主代表及时办理工程签证手续,为工程费用的索赔或工程结算积累第一手资料。但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他们或缺乏索赔的意识;或是由于项目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之间相互推诿;抑或是由于业主代表的推脱而耽搁等到工程决算时才发现需要签证的东西一大堆,尤其是隐蔽工程量,不是当时没有计量,就是计量的程序不符合要求,现在谁也难以说清了,最后只好不了了之,吃亏的还是施工单位。

6、施工方案与施工实际不符

由于业主在施工招标时,基本上采用低价中标的原则,对于技术标的编制质量和水平基本上没什么兴趣。所以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基本上由编标专业人员坐在家里面闭门完成。他们将其他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直接拿过来,然后调换一下工程名称和工程概况,再填上新的编、审人就算大功告成。可想而知,如此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还有什么针对性可言,对指导现场施工还有何意义。所以,大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在完成审、批的程序后,就被束之高阁。

7、计划工期与实际进度不符

计划工期与实际进度不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受建设单位招标工期不合理的限制,施工单位据此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无法用它指导和控制施工工期;二是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不严,当施工进度出现偏差时,没有及时有效的采取纠偏措施,使得问题积重难返,致使施工总进度计划没有起到指导施工和控制工期的作用。

8、工程验收资料与实物不符

多数的项目施工单位在完成分项工程后,没有按照工程质量验收程序的要求,进行真实的自检、自评,而是由资料员坐在办公室里,在工程即将隐蔽之前按照检验批合格的标准要求,编制自检、自评资料,然后报告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工程隐蔽验收。若项目监理机构如实的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进行实测,其检验的结果很难与施工单位的自评资料相吻合且不符合检验批的合格标准。若就此令其局部停工整改肯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因此,一般项目的检验方式会进行一下调整:保证项目一定要确保;而对于一般项目的检验,则以督促施工单位认真落实“三检”制度为主,同时加强监理的现场巡视检查,即在过程控制中完成一般项目的检验。

篇9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总理、张德江副总理及张毅书记、王正伟主席、齐同生常务副主席等中央和自治区领导同志近期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和国务院第165、173次常务会议、自治区党委第26次全体(扩大)会议、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国庆节放假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预防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强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事故起数同比上升,较大事故超控制指标进度,尤其是8月份连续发生多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这些事故暴露出个别地区、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没有依法履行规定的审批核准和安全评估程序,存在未批先建、先建后批、未经批准改变规划设计的现象;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工作不落实,设备和工艺陈旧落后,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培训职工,也未能根据规章配备安全设施,有的配备了也不使用;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年度目标攻坚阶段,各项生产加快,加之国庆节假期临近,人流、物流频繁,安全生产任务更加繁重。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领导重要批示指示及有关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切实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工作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在认真梳理、查漏补缺的基础上,再动员、再部署,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不断深化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对道路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铁路桥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切实巩固和提高专项整治成果。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站场、农村客运车辆和重点路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载超限、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庆节期间,自治区境内堵车超过2公里的公路收费站,应临时取消收费,加快车辆通行速度。要加强煤矿监管监察工作,严格停产整顿、复工复产、技术改造、关闭退出矿井和生产矿井的巡查督查,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行为。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防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流散或泄露。要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大对湖泊湿地等旅游景区监督检查,严格游乐设施设备、架空索道、游客总量的管控,达不到安全要求的,一律停止运营使用;合理疏导游客,防止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公安厅关于深入推进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工作意见的通知》(宁政办发〔2011〕115号)的要求,加大易燃易爆和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推进“三合一场所”、“九小场所”和建筑消防设施大排查、大整治,从重从严整治隐患,从根本上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强化督促检查,落实施工备案制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从业人员和单位的准入管理。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检验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措施,落实实时监控手段,不断提高重大危险源单位的本质安全。

三、强化“三大责任”的落实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要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企业法定代表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通过达标创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标准和规程,实施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工艺装备安全管理,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开展危险因素辨识,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安全防护装置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强化作业过程控制,开展作业前风险分析,严格危险作业许可和交叉作业管理;规范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新进、转岗、离岗后重新上岗人员的安全培训,强化特种作业和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完善监督检查责任,强化对管理制度、规程、标准、要求及作业现场的整体受控状态的监督检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政府行政首长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切实落实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认真组织研究部署,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抓检查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职。要紧紧盯住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隐患和问题较多、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地方和单位,深入厂矿企业的生产一线,检查督促企业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工作。对监督检查不力、政令不畅通、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导致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将对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篇10

(一)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技术标准,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承担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执行现场带班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一律经严格考核、持证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二)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各级政府要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严格落实行政首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履职报告和点评制度,健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组织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安委会主任要由政府行政正职领导担任。

(三)强化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把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关闭和取缔非法以及不符合安全条件、存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不断探索创新与经济运行、社会管理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健全与项目核准、用地审批、银行贷款等方面相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机制。

二、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基础

(四)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产业政策,强化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核准,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制度。实施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五)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监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分析,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安全监管监察和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各级政府要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动态全程监控。

(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各类企业、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三大工业区、出口加工区和有条件的镇、街整体达标。对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企业,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审、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七)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切实抓好煤(矽)尘、热害、高毒物质等职业危害防治,切实做好职业病诊断、鉴定和治疗。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落实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强化职业危害申报,对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三、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

(八)加大交通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力度。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劳动车辆安全管理,严格驾驶人资格准入,禁止客运车辆挂靠或变相挂靠运营。规范机动车辆驾驶员培训考核、机动车辆维修企业的管理,严格落实机动车辆登记检验、强制报废、回收管理等制度。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严厉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酒后驾驶、高速公路违规变道、违规停车等违法行为。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违法行为通报、客运驾驶员“不适岗”名单公布制度。认真开展道路、桥梁、隧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管理。继续强化铁路、农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强化校车安全监管,推进校车安装GPS,做到动态监控在线率100%。

(九)加强消防领域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加强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落实建设项目消防安全设计审核、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

(十)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优化化工企业布局,严格控制城镇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加快城区高风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普查评估,开展地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设施安全整治,继续推进化工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改造。

(十一)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实施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落实充填开采标准和规定。突出抓好矿产资源整合,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和机械化铲装作业,加强高阶、高陡坡、排水设施的整治及对火工材料的储存、使用和管理。

(十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建筑工程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工程等不法行为。持续开展起重机械、高大模板、深基坑、吊罐、脚手架等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重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十三)加强渔业生产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推行60马力以上渔船公司化、协会化安全管理模式,完善海上渔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商渔船通讯互联机制和海上搜救联动、奖励补偿机制,推行渔船自动识别、渔港视频监控、渔船管理信息化等系统建设,推行渔船防碰撞自动识别系统的作用,力争年底前实现动态监控在线率达100%。严厉打击“三无”船舶和渔船、农用船、自用船非法载客载货行为,持续开展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以及重要设施安全综合治理,继续实施渡改桥工程。

(十四)强化其他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切实加强烟花爆竹、民爆物品、旅游安全、液化气安全、渔业生产、职业病防治、学校安全、特种设备、电力、冶金、有色等行业领域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人员密集场所、大型集会活动等安全制。

四、大力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十五)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事故预防、先进技术推广、宣传教育、监管能力等投入。企业在年度财务通牒中必须确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完善落实工伤保险制度,提取一定比例的工伤保险基金专项用于工作事故预防,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十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企业必须加快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系统和装备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金安”系统。

(十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遏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项目的建设和延续。加快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鼓励尾砂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对技术设备落后、构成重大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予以公布,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关闭。

(十八)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信息平、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加快推动江阴工业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调研和前期筹备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落实预案报备制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推动应急管理示范单位建设,鼓励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五、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和安全文化建设

(十九)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督促检查、行政问责、区域联动等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法制教育,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跟踪执法和联合执法。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各镇(街)、人民政府(办事处)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责任,切实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惩治措施。依法严肃查处各类事故,认真落实事故,认真落实事故查处分级挂牌督办、跟踪督办、警示通报、诫勉约谈和现场分析制度,严肃追究事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二十)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各级政府要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常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新闻媒体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公益宣传,中小学要普及安全基础教育。加快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街道和安全社区,,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和安全发展示范镇街创建活动。

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

(二十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依法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充实基层监管力量,落实监管人员、设施、装备和经费.重点加强镇、街基层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镇街、三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要明确承担安全监管职责的机构,配备和监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监管人员。村居、社区安全监管任务可由农村“六大员”和社区服务相关人员承担。

(二十二)加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把安全生产考核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