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英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3:3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英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饮食文化英文

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文菜单 翻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95-02

1.引言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饮食行为、观念、技术以及产品的综合。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为了方便国外游客在中国用餐,弘扬中国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中文菜单的英译工作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2.1观念上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异。中国人崇尚“民以食为天,民以味为先”的生活理念,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的调和之美。因此,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时的精神享受,整个饮食活动体现出强烈的感受性。而西方人则认为饮食仅仅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的一种方式。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的含量,而不是食物香味形的完美。

2.2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人们为了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以他的字“东坡”命名的一道菜。相比之下,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的多,往往一目了然。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为例,光看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烹饪方法来命名的。

3.《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基本翻译方法和其文化传递

3.1翻译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高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外国游客的服务接待水平,北京市旅游局和北京外办联合编辑出版了统一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对2753种菜名进行了英文翻译。纵观《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其翻译方法力争做到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对等,力求最大限度地传递菜品的文化信息。笔者总结出了以下五种奥运菜单英译的方法:

(1)直接列出原料(主料为主,配料为辅,常见于冷菜)

e.g 白领鼓扣鸭掌 mushrooms with duck webs

姜汁皮蛋 preserved eggs in ginger sauce

(2)烹饪方法/刀法+中心词(常见于热菜)

e.g 鲍鱼红烧肉 braised pork with abalone

木耳肉片 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black fungus

(3)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

以人名为主

e.g 麻婆豆腐 Mapo to fu

东坡肉 Dongpo pork

以菜肴的发源地为主

e.g北京炸酱面 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

川味小炒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 Sichuan style

(4)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在其后加注释

直接用汉语拼音命名

e.g 烧卖 shaomai 饺子 jiaozi

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加英文注释

e.g 锅贴 guotie (pan?鄄fried meat dumplings)

元宵yuanxiao (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 Festivals)

(5)舍去原菜名中的比喻形象,意译出原意

e.g 夫妻肺片 pork lung in chili sauce

蚂蚁上树sautéed 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

3.2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反复强调,“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将语言内容和文化内容分开来处理”(苏珊・巴斯内特,2004)。从翻译的本质上来说,“翻译是在接受语种寻找和原语中信息尽可能接近、自然地对等话语,它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尤金・奈达,2004)。中国的许多学者与苏珊・巴斯内特观点一致,也都强调了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如“四喜丸子”这道菜是人们对喜庆的表达,在《中》这本书中将其译为 Four?鄄Joy Meatballs (Meat Balls Braised With Brown Sauce),既突出了菜名的喜庆特点,同时又在后面的括弧里面加上了制作的方法和配料,在介绍菜名的过程中也传递了中国饮食文化。

所以,中国菜名的英译在保证意义对等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中国菜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否则,翻译便失去了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的功能,既是对菜名汉语原语言的扭曲,也是对英语目标语言翻译的破坏。

4.结束语

中国菜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翻译,菜名的翻译不仅要真实准确地传递菜品信息,也必须最大限度的把菜品中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信息向外界做一呈现。它不仅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换,更是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译者不论采取哪种译法,既要注重菜的实质,也要考虑到外国人的认知和心理,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使他们在了解菜肴原料和做法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奈达 (Nida,E.A), 泰伯 (Taber, C.R.). 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 2001,22,(6):56-57.

篇2

关键词:吃喝动词 汉英对比 文化差异 形成原因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国际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紧密相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以期使我们的国际通识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际通识课程中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国际通识课程中,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比语音、语法更容易受时代变迁、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以及思维观念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人类任何语言的词汇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是民族语言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将词义与文化关系作为教学重点。认识、挖掘词汇中的民族文化蕴含也是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词汇文化蕴含意义差异的理论依据

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方面,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相同的自然生理构造使人们具有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共性,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各个民族都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又具有一种天然的文化共性。另外,人类各个民族都在从事着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生产活动,所以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文化共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正是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亦即汉英文化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由各民族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特定民族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特征鲜明的生产生活习俗惯制等文化特征,自然会使得人类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个性。由此,便使得人类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荣成为必要,也使得汉英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这便决定了人类语言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共性。再者,由于人类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具有同一性,语言也就具有了符号学中所谓的“所指的同一性”。而人类在语言表达手法、修辞方式上亦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作为民族文化核心要素的语言,无论在其形式与内容上都必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而语言的重要要素――词汇,也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下面以英汉吃喝类动词为例进行说明。

三、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形成的原因

(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河谷型和山岳型自然生态环境,其内聚、封闭和排他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地域文化的内聚性使中国先民世代群居,和睦相处;地域文化的封闭性使中国先民代代相袭,重土难迁;地域文化的排他性使中国先民血缘至上,宗亲唯尊。这些由地域文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特征,便是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不仅使汉民族自古便养成了敬天崇地、重土难迁的生活习俗,也使中国文化自古便打上了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深深烙印。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因素,汉民族具有的“饮食本位观”的鲜明文化特征,自然也会渗透到本族语言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较,汉民族是在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词汇术语最多的民族。汉语中的饮食词汇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渗透力强,载义丰厚,除直接表示饮食意义外,运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在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可以用“牛饮”这个动词。这是因为“牛”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对“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显然,“牛饮”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中国大陆型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形象而清晰地显示着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鲜明特征。而在英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却用“drink like a fish”。显然,这是因为英国四面环海,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海洋型文化决定了英语词义的文化走向。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和物化形式,无论是其表层结构还是深层内涵,无论是在词汇语音还是语法修辞上,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特定民族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模式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烙印,这自然也是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意义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汉民族传统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民族偏好分析思维。如:吃喝类动词“品”,其基本意义是直接表示对食物的“品尝、体味”,但在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汉民族习惯于传统的综合思维,将“品尝”这一事象的各种属性及与其相关的各种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因此还引申出以下常用文化引申义“鉴别”。第二,汉民族传统侧重于形象思维,依赖于直观经验,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表达思想。例如,吃喝类动词“咬”的基本意义是指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东西。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由于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咬”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生动而形象的文化引申义。例如,汉语中的常用语“咬耳朵” 中的“咬”就已经不再表示“咬”的基本意义,它在这里指的是:“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第三,汉民族传统习惯于一种呈螺旋形的思维方式,而英美民族则习惯于运用一种主要呈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吃喝类动词“食”的基本意义应当是:“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但是,在对“食”的理解和日常运用上,由于受汉民族传统的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引申义。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的“食言”一词是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与汉语“食言”表义相似的英语短语是“eat one’s words”,但它却并不是表达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而是直接表示为:收回说过的话,指当面认错道歉。

汉英民族价值观念的不同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与英美民族传统的天人相分是汉英文化在宇宙价值观上的基本差别之一。比如:在汉语“吃”的基本义“把食物放入嘴中经咀嚼咽下”的基础上,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导,人们在日常运用中又使“吃”派生出“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的文化引申意义。例如,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代口耳相传、父子相袭的常用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对于自然强烈的依赖性,也鲜明地坦呈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第二,汉英民族文化中人生观的差异。英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执着进取,然而好走极端;在伦理上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自私欲念;而对物质享受,尤其是对饮食,相对而言则较为平常。所以,在英美文化中饮食文化显得相对贫乏,其相应的饮食语言也显得相对单调,尤其是其中的吃喝动词的文化引申义更没有汉语那么丰富。而汉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正心修身、忍让服从、克己复礼;在伦理上表现为权力至尊、忠孝为上。由于个人命运与宗族群体国家息息相关,因此,个人的身家性命就显得格外重要,若随意毁伤,则为不忠不孝。而与个人身体性命相关的物质生活,尤其是饮食也就被特别看重。

(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经千年积淀,历代沿袭,便会发展成为群体约定俗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习俗惯制。具体而言,几乎每个民族的习俗惯制背后,都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以及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事件与活动情节,它们都会投影式地保留在各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之中。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这类民俗语言词汇,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文化习俗惯制。比如:在汉语中,有“吃小灶”一词,表示享受特殊照顾;而在英语中没有,在其他民族语言中也很少见到。这一词汇广泛使用于中国时期,那时,公共食堂是大锅饭,但是当一些干部来检查工作或其他特殊人物来时,就区别对待,另设“小灶”款待。后来,“吃小灶”的词义泛化为某人享受特殊的待遇。

结语

英汉吃喝类动词词义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差异,是我们在国际通识课程语言学习模块中的词汇研究与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而归纳、对比其民族文化差异,探寻并解释造成其民族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便是把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到词汇教学之中,以消除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上的鸿沟。注重词义中的民族文化差异不但能促进语言的有效学习,也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使国际通识课程的目标得到最大实现。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 耿龙明,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文化因素 市场营销 影响

近年来,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因此,在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企业来说,重视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应对消费者的价值观的转变,为企业的可续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市场营销中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语言文字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社会的演化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个体思想、文化发展和信息沟通的最直接的工具,也是文化的根本载体。受地域的影响,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语言的表述存在差异,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就必须了解掌握当地的语言文字,充分重视对语言文字的研究,这对于理解消费者价值观、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通讯联系、洽谈合同、产品推广和广告投放,有着重要的作用。[1]要搞好营销必须十分注意语言文字的适用性。例如,我国一些商品的主要顾客如果是少数民族,因此商标标签上的文字应该使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力争让所有顾客群体都能够看懂。

(二)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是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中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形成往往建立在当地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之上,它渗透到每一个、每一个家庭、不同社会群体、不同消费习惯的各个方面,给人们树立了道德准则和禁忌,这些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差异,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需求偏好及购物方式的差异。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产品销售的成败与否。

(三)审美偏好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由于各地消费者的民族习惯、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和格调偏好,所以不同的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特性必然有不同的要求,在进入新的区域市场之前,应充分考虑这些方面,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爱好。

(四)风俗习惯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代代相传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消费者的一种消费形式。它在衣、食、住、行、用、时间、空间、数字、颜色、图案、物质、文化、友谊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心理特征、道德伦理、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成功的营销活动总是与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风俗习惯的了解、分析、研究相联系的。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等民俗民风,才能制定出适宜的营销策略。[2]

二、企业营销在文化因素差异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在语言文字方面,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各地区语言文字的特点。营销活动中,应由精通当地语言文化的人士参与。保留当地文化精髓和创意。注意当地人使用生僻的成语和俚语,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二)在方面,企业的营销决策人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要重视这些宗教的要求和禁忌,要利用宗教为其服务,而不是让宗教成为其拓展市场的绊脚石。例如,当地的某些宗教节日将是推销商品的旺销时机;宗教组织本身往往在经济事务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企业要占领市场,就不得不根据产品的特点,迎合不同教派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只有这样企业业务经营才会成功。

(三)在审美偏好方面,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的消费水平很高,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具有精美外包装的产品,因此,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繁,新的消费方式潮流的更替速度加剧,此时企业可以在产品的奢华设计和高档商品的销售规模等众多方面多加考虑,而有的地区经济发展平缓,当地人们的消费提倡“节俭观”,这些地区对高消费商品、后续服务、信用消费等方面起了抑制作用。又比如,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某些数字往往也有不同的偏好,我国许多地区的人们传统上喜欢双数,讲究成双成对;而也有些地区偏偏爱好单数,认为单数是幸运数字;我国不少地区认为“6”、“8”、“9”是幸运的数字,认为“4”、“7”谐音不吉利;因此在制定相应营销策略时,经常要与数字打交道,比如商品价格,商品编配、广告投放、合同签订等,都不能忽视这些细节。

(四)在风俗习惯方面,最行之有效地方法就是“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包括品牌本土化、技术本土化、人才本土化等等。本土化对于企业的营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克服由于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引发的种种误解,并利用当地人才的良好人际关系,迅速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这就大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综上所述,面临不同的区域市场与截然不同的文化习俗时,企业必须加深对我国文化的共性认识,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因素带来的消费差异,突破文化环境的障碍,积极寻找有利的市场机会,把各地文化因素融入到企业战略发展和可持续性经营中去,只有减少因文化因素而带来的营销风险,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营销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篇4

一、影片名称的隐喻

影片名称“大鱼”的多重隐喻已为人所知,本文据此探讨这些隐喻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最直观的是,爱德华讲述的故事中有一条黑色的大怪鱼,它不会被任何人钓到。爱德华说:“有些鱼人们抓不到,不是因为他们壮硕敏捷,而是因为它们拥有别的特质。”这里的鱼可以理解为文化:文化是自由的,是没有国界的,也是不可捉摸的。

其次,影片的英文名“big fish”可以通过“big fish story”的语境进行理解。“big fish story”是美国俗语,意为有趣的或夸张的童话,弥天大谎。这一名称暗示了爱德华讲述的奇幻故事是不真实的,或者说是经过修饰的。事实上,承载各民族文化意象的神话传说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来的,而这些传说正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它们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最后,大鱼也可以指代爱德华本人。影片中爱德华读到百科全书里“养在小鱼缸里,金鱼就会一直维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多空间,金鱼就会数倍化地成长。”这句话时,认为自己在艾许镇里是“小池塘里的大鱼”,因此要出走寻找更大的世界。这一隐喻暗示了文化不能固守一隅,而需要在交流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主人公的经历与美国文化

《大鱼》作为一部美国奇幻片,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文化的特点。爱德华的传奇一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美国梦”,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自美国宣布独立以来,美国人深信只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奋斗就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影片中的爱德华正是这样一个乐观并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的人。他心中虽有畏惧,但仍旧提起勇气走到女巫门前。他不满足于自己在家乡艾许镇的成就,满怀雄心抱负探索镇外的世界。他偶然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绿草如茵的丰都镇,却不打算在这世外桃源中安度一生,而是对镇民说:“我还没准备要落脚在任何地方。”他为马戏团免费干活三年之久,仅仅为了获取他心爱的姑娘的消息。他用尽一切浪漫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姑娘。他在他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仍旧乐观地面对一切。美国文化深深地潜藏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正如爱德华的一生笼罩在为自己编织的梦境中。

但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美国梦”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和幻想。资本主义世界更多地是在为人们编织一个个梦境,让人们沉迷于虚假的满足之中,而缺乏实现梦境的现实路径。我们应警醒这样的美国文化。

三、作为文化载体的影视画面

画面作为视觉符号,是电影语言符号的表现载体,也是影视文化的载体。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对影视作品而言,“能指”指电影画面,“所指”指电影画面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与内涵。因此,电影画面往往有其内在的含义,即文化的体现。通过分析电影画面,可以解读电影中包含的文化内涵。电影《大鱼》中,当巨人卡尔出现在艾许镇时,导演并非直接将他的真容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是通过几个镜头――墙上的洞、巨人偷羊羔时的影子和大手等,让观众想象巨人的身形。这种充满悬念的画面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危机与冒险。当爱德华从阴森的树林中来到丰都镇,画面色彩由灰暗变成亮绿。这种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爱德华“绝处逢生”的惊喜。这一系列画面不止与美国文化中的乐观色彩有关,也与中国文化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概念产生交流。

影视画面之所以成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因为电影的制作者本身便是某个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必然处处体现该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影视作品即是某种生活方式的荧幕展现,同时它也加强并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音乐与文化

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部分,无疑具有文化的属性。包含在音乐中的文化属性必然外化为具体的音乐形式。电影《大鱼》的配乐在这种意义上讲,正蕴含着美国文化。《大鱼》的配乐由好莱坞著名电影作曲家丹尼?艾夫曼创作,并于200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配乐或优美动听,或紧张诡异,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暗示作用。当爱德华内心忐忑地走向女巫的房间时,音乐颇为诡异,有着明显的节拍,好像他的心跳,又像他一顿一顿的脚步声。当女巫打开门蓦地出现时,声调立即变高,符合爱德华瞬时惊恐的情绪。这是美国悬疑文化的体现。爱德华坐在马戏团的观众席时,音乐节奏欢快活泼,则表现出他离开丰都镇后准备探索世界的愉快心情。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正像音乐所描绘的那样。这正是美国文化的体现――年轻人应该出游世界去冒险。当爱德华追求他的爱人珊卓提普顿时,音乐是梦幻轻柔的,体现了美国人对浪漫爱情的向往。音乐是人类世界共通的语言,它不受时空限制而为全人类所理解。这些与画面内容相符合的配乐能够帮助受众理解人物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影视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篇5

是不是只有成人才需要饮食文化呢?对于靠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他们需不需要饮食文化呢?年轻的妈妈是否考虑过宝宝也需要良好的饮食文化呢?

别做这样的妈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母亲一边哺乳,一边看电视;或一边哺乳,一边吃饭,全然不看孩子的眼神;还有的母亲随便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嘈杂喧哗的公共场所给婴儿哺乳;更有甚者,明明孩子正香甜地吃着奶,却因母亲有事,不管孩子吃没吃饱,强行扯出孩子口中的……凡此种种,均会有碍母子情感的交流,影响孩子对母乳营养的吸收。所以,每一个哺乳的妈妈都要切记,不要做出如上的举动。

为宝宝营造饮食文化

事实上,婴儿同样需要良好的饮食文化。那么,哺乳的母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别边看电视边哺乳 母亲的低声细语对婴儿的听觉是一种刺激,尽管婴儿还听不懂母亲的语言,但却能从母亲的音容中分辨喜怒哀乐。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婴儿在吸吮乳汁时,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注视母亲的面孔,潜意识中想和母亲交流。但如果母亲一边哺乳一边看电视,就忽略了与孩子情感交流。宝宝接受的是电视里嘈杂的声音,却听不到来自母亲的柔声细语,看不到母亲温馨的微笑,无疑会阻碍母子情感交流。

哺乳时别发脾气 母亲的生气、发怒,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都是恶性的心理刺激,有的孩子甚至被母亲的发怒吓哭。

别在嘈杂的环境中哺乳 正如成人进食需要良好的环境一样,婴儿也需要有一个相对适宜的进餐环境。因此,母亲在给孩子哺乳时应尽量选择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相对安静的环境。光线太强,对孩子的视力将是强烈的刺激,而光线太暗,又给人以压抑感。过于嘈杂、喧闹的环境,不仅不利于进食,更有碍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同时,环境过于杂乱,易导致婴儿注意力分散,不利于集中精力吸吮乳汁。

篇6

众所周知,大众平民是民生新闻受众的主体,他们对媒体信息的判断能力不高,如果民生新闻的品位和格调滑坡,必然给受众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视媒体在办民生新闻栏目时应不断强化新闻的引导功能,正确把握好迎合和引导的关系,在关注家长里短、百姓疾苦的同时,进行道德伦理的弘扬、人情风俗的展现和扶助弱小的呼吁,积极倡导健康和谐的社会理念和社会风尚。

2008年,吉安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在街头如实记录下了这样一组镜头:一位青年男子当街殴打自己的母亲。这一新闻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人们纷纷谴责这一虐母现象。随后,栏目组与市精神文明办联手,就此事在社会上展开了大讨论,同时派出记者采写了两条母慈子孝,体现家庭亲情的新闻。第五天,当记者找到了那名殴打母亲的青年时,这位不孝男子已是悔恨得泣不成声。针对这种情况,栏目组采制播出了《儿子的忏悔》和《母亲的心声》两条新闻,给急于知道结果的广大受众作了交待。儿子殴打母亲――亲情大讨论――感动亲情――儿子忏悔――母亲的心声,通过连线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子打母这一新闻上,吉安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他们先后策划播出了六条新闻,不仅批评了不良道德行为,而且让百姓看到了社会的主流,看到了亲情的可贵,最终促成了一个家庭的和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通过这组新闻,我们看到了民生新闻正确引导舆论的力量。正是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使得这种引导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如何在广大受众感兴趣的身边事、琐碎事中发挥电视民生新闻的引导作用呢?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要注意民生题材的选择。民生新闻题材广泛,在众多的原始素材中,记者和编辑应该具有一双慧眼,采编时应避免对实际生活缺乏指导意义的琐碎事情进行报道,而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对民生和民众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件上,只有这样,民生新闻节目才会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才能对民众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其二,要加强民生新闻的主题策划。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民生新闻应该加强主题的策划。民生新闻来源于生活,其原始素材虽然鲜活却难免琐碎,在众多的新闻碎片中,记者和编辑必须具备去“碎片化”的能力。要学会策划,学会从一家一户的琐碎小事中跳出来,对群体的利益诉求进行凝练,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民生化的引申和解读,从而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其三,要注重民生节目报道形式的创新。民生新闻与传统的时政新闻、经济报道在报道方式上有所不同,由于民生新闻是以服务民众为宗旨,因此,民生新闻更注重民众的参与。在报道方式上,民生新闻节目要善于运用群众参与、现场采访、追踪报道、专家访谈等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报道,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引导,在引导中服务。

篇7

关键词:外语考核;文化渗透;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223-02

如何正视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如何探寻一系列培养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核心话题。我国高等学校英语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与实践的脱节、理性与技术之争、英语课程教材内容陈旧、不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忽视师生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忽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同时现实中高师院校很少甚至没有对中小学英语的衔接,理论与实践脱节。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改变现有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提倡应用型教学。本课题所说的“大学考试”一词,指的是大学考试成绩是否全面反映学生水平,对于真正验证学生能力有欠缺。“实践教学”主要指技术和能力。如何提高高师院校英语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促进师范生职前专业发展,是每一所高师院校所负担的重任。本研究将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部分教师与现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与田野研究观点出发,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辅以问卷调查,进一步探讨大学考试与教学实践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找出相应对策。

就目前的大学外语考试而言,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考核主要是笔试,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实际的交流和应用,但由于受到师资和教学条件的制约,要使学生真正能够很熟练地应用一门语言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英语测试中涉及的文化方面的知识主要是出现在阅读理解这个题型里,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从理论上讲,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信息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和品质,通识化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视野,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学外语测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围绕这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出现的或者渗透着文化的信息,例如,对欧洲的时间观念、价值观念的介绍,非语言交际在世界各国的不同表现,国外的女权运动,宗教、政治以及大学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使学生对别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在2012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了关于文化方面的问题,快速阅读里涉及了诚信的问题,深度阅读里提到了单性教育和混合教育的问题,作者提出单性教育在英国的教育体制中还是应该提倡的,因为这种教育形式更有利于男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听力题型里经常会听到涉及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这样的内容。美国和亚洲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经常遇到的,比如个人主义,注重隐私,强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对时间的重视,以工作为重心,热爱健身,喜欢变革和生活中的改变,注重物质生活,不拘理解,坦率诚实等,大学英语文化测试在国内的实践与研究刚刚起步,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大学英语文化测试原则,测试内容和测试比重。为了解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现在对文化教学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要求和态度。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一是学生的语言能力高的并不代表其文化能力高,学生的文化能力普遍偏低。二是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65%的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是造成跨文化交际沟通的主要因素;81%的学生现有的英语教学中有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但是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文化能力,而且,他们一致认为文化知识的积累对求职和工作将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从实验结果看,学生的文化能力和他们语言能力不是同步提高的,因此学生的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需要分别培养;随着外语界对于文化因素的意识提高,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有所涉及,但比重还要加大;学生已经认识到文化差异对沟通的重要性,也迫切希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了更好实施文化教学,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选材方面可以选一些具文化特色、反映文化差异的材料,并且注意系统性,能够反映文化的不同内容,从日常行为、风俗习惯到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方面;同时,在设计练习时,也要遵循贯彻文化教学的原则,尽可能地为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鉴于文化和语言的存在紧密的联系,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内容,文化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也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助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出国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在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广,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更加苛刻和严格,学生在学校就要为就业做好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未来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对就业的考虑,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对文化能力的考查,大学的英语教育更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实际所需能力的培养。

总而言之,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对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一般来说,目前的大学英语测试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听力、阅读、写作、翻译四个方面的掌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和测试都在面临着改革,一方面,英语学习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大学的教科书和试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英语水平超出了英语四级甚至是六级的水平,这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进行调整,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也需要补充到授课内容当中,就文化教学而言,现有的教学大纲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大纲规定的目标是“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为用英语交流信息这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标,但我们不能保证实际交流过程中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的得体性和使用的正确性;语言交流是非得体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很多都和非语言因素有关,比如眼神、语音、语调、手势语,而这些因素又和文化密不可分,在实际的交流和语言运用中还会有很多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沟通失败。

文化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有四种类型:说教型、经验型、泛文化型和专门文化型。第一,说教型,这种授课方式的特点是课堂信息量大,比较适合传授属于认知内容的知识性信息,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第二,经验型,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感官经验,强调只有从实际经验中才能学习到真正的知识;第三,专门文化型,单一文化,第四,泛文化型,涉及多种文化。在这四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组合成四种教学形式:一是说教型和泛文化方法相结合,包括阅读语言材料、讨论、演讲、事件分析;二是说教型和专门文化相结合,包括语言提升训练、阅读大量的语言材料、搜集文化背景知识;三是经验型和泛文化方法相结合,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训练、热点事件分析、自我评价;四是经验型和专门文化相结合,包括语言训练、专门文化知识讲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解释词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首先,情景模拟表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表现人物特点,是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非常有效的手段。角色表演需要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语境,考虑到例如文化习俗、人物关系,语言和行为表达的得体性。学生在表演之前需要搜集资料,排练,这个过程会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并意识到文化存在的差异,为学生将来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很好的锻炼。其次,学校或社团会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社团的活动如圣诞节晚会,文化节等都是文化传播的机会,学校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交流沟通,可也可以学习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例如西方人不同的行为方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模式。另外,开展与文化知识有关的讲座讨论,介绍英美文化的各个侧面内容,课堂教学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看原版的英文影片,必要时对文化差异进行讲解,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和英文原版小说,并做读书笔记,这对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增强了语感,写作能力也会提高。让学生对看过的电影或书籍在课堂上通过做报告或演讲的形式锻炼口语。

本文对文化教学对学生测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文化教学做了分析和总结,但在实际文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现在强调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但文化教学要取得效果和进展,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本身应该具备足够多的文化知识和阅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有相当多的英语教师没有出国的经历来真正体验,因此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准确;另外根据具体不同的授课内容,教师在教学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情景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毕继万.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国外语,2005,(3):66-7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篇8

试验结果是这些中国老师似乎对英国学生的评价并不高。

在学校教了四个星期的课后,这些中国老师说,英国慷慨的福利制度让学生缺乏雄心壮志以及纪律的约束。

这5名中国老师是参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个纪录片,对比东西方教学方法以及结果的一部分。

他们接管了由50名十几岁青少年组成的一个班级,四周下来,这些中国老师的结论是,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行为与英国优惠的福利体制有直接的关系。

BBC将从本周二(4日)开始播放这期由三部分组成的纪录片。

文章说,教中文的魏老师表示,如果英国削减福利将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魏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即使不工作,也可以从政府那儿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

魏老师说,在中国,学生们知道他们必须要努力学习,来养家糊口,因为没有福利做依靠。

她还说,如果政府削减福利,那就会迫使人们去上班,那时他们的看法就会改变。

还有一位李老师说,当她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她期待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做作业,但没想到当她走进教室时却发现有些学生在聊天、一些学生在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她不得不强忍着怒火才不至于发作。

她说,只有一半的学生比较听指挥,而另一半天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教科学的杨老师则说,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人都很守纪律,但是在这里教书则非常具有挑战性。

杨老师不明白,为什么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单项乐队(One Direction)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的消息时哭着离开了教室。

杨老师还对英国的所谓针对个体化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提出挑战。

她表示,这里的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个体的能力来制定的,但是在中国只有一个教学大纲,一个统一标准,学生要么被淘汰,要么胜出,全凭学生自己。

篇9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知识引入 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媒介,学习语言,必然离不开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果仅仅就语言教授语言,只是围着词汇、语法转,是无法学好英语的。只有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通过英语文化背景与语言教学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英语学习的跨文化交际目标。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知识的关系

著名伯语言学家弗里斯指出,语言与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无处不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体现,它的使用总是受到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一个具体的词汇还是某一个短语的使用,都负载着相应的文化,当文化发生变化的时候,语言也会随之改变。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对其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才能更加准确自由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一国语言根本不可能抛开该国文化,学习语言的同时,必然也要学习该国文化。离开该国文化的学习,就难以真正学好语言。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引入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等文体,都包含了一定的历史、教育、文化等内容。这些背景知识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高职学生做好英语阅读理解的基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逐步积累相对丰富的文化知识,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不至于碰到不熟悉的单词时,只能靠猜词义以至于无法准确把握课文的意思。可以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交流活动,必然进行语言交流,而不同文化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一些文化习惯与文化禁忌,是交流中必须注意的地方。如,英语国家大多不喜欢别人询问他的私事,对别人的称赞要及时说谢谢,但不应该过于当真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做好文化知识的引入,可以让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有礼有节。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比普通高校稍差,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可能一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多年英语学习成绩不好,使这些学生难以对英语学习产生很大兴趣,严重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针对这样的学生,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知识,通过对异域文化的介绍,既可以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使其更好地学习英语,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好奇心的带动下,有兴趣学习英语。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引入的策略

1.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引知识引入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恰当地在课堂中安排相应内容。这样做,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实现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学习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引入那些更有效的文化知识。高职学生来源不同,其对异域文化的兴趣与接受程度也会表现出不同,每过一段时间,老师应该对前段时间的文化知识引入情况进行了解,以掌握学生的反应。不能着急,坚持潜移默化,逐步丰富,使学生逐步习惯这种教学方式,进而实现语言知识学习与文化知识学习的相互促进。

2.科学安排文化知识引入途径

英语学习中,可以引入的文化知识有很多,但如何通过恰当的引入途径,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一是可以结合高职英语教材,引入背景知识。可以是围绕高职英语课文中的圣诞、万圣节等节日的篇章,引入英语国家的相关节日知识背景。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某个短语、某句名言,引入相关的文化典故或知识点,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如,在讲到西方国家某些风俗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视频,让学生了解了相关背景知识后再学习课本内容。三是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让老师可以轻易地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如,在对话练习环节,可以通过语音、视频、动画等手段,创造一个个逼真的对话环节,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不知不觉得到更多锻炼。四是通过开展中西方文化对比来强化学生印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显著的,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文化对比,可以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知识。

3.将文化知识学习融入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课堂学习效果巩固的关键,要将文化知识学习融入课外活动,不断增强高职英语教学效果。一方面,要适当增加高职学生的课外英语阅读量。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英语原著,这些原著蕴含着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在阅读原著中学会英语语法、拓展词汇量,而且可以了解到英语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观看英文原声影视作品,排练英语短剧。这样做的好处是巩固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同时,提高他们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水平。一个短剧,从编剧到最后的演出,需要学生自己写台词,自己想,自己说,其效果比简单的一个情境对话要好得多。而且原声电影,原汁原味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跨文化的交流技巧,了解真实的西方文化。

四、结语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知识学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文化知识引入实践,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切实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弘,张燕.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西安外国语学报,2001.9.

篇10

[关键词] 电影音乐;文化传统;《甜蜜蜜》

おヒ弧⒌缬耙衾钟氲缬爸密切关系

サ缬耙衾质亲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通常,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关系分为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两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音画同步,即用音乐来复述、强调画面的视觉内容,音乐与画面的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用音乐直接表现画面的情绪、气氛,由此产生了音画对位的结合方式,即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所呈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截然相反,通过对比,反衬,烘托出画面的内容。这种结合方式有利于音乐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影片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ゴ拥缬耙衾钟氲缬暗墓叵道纯,它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管什么样的电影音乐,对其进行评价,并不是以音乐的音响效果为标准的,而是以是否体现了影片的总体构思为准绳。电影音乐首先应该是属于电影的,它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符合电影的观念和需要,无论是主题创作音乐,还是资料性音乐,都必须与影片风格统一,与叙事节奏相辅相成,与电影其他的元素相匹配。电影音乐的结构形态语言以及长度,都必须由电影的要求来决定,而不能离开影片孤立地强调音乐的表现性和完整性。总之,电影音乐必须是为电影的整体要求服务,并自然地发展和分寸适当地存在。只有设计自然,在审美主体不知不觉中起作用的电影音乐才是电影音乐的上乘之作。

ザ、电影音乐具有对人物文化传统的表述功能

ピ诘缬耙帐踔,音乐和视觉影像时时刻刻都在描绘着特定民族的风俗、信念与习惯,传达着知识、艺术、道德与法律的信息,暗示着一种历史的与人文的气息。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形或无形地受到自身民族文化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文化具体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一个群体的心灵状态、习惯与性格特征,是一种物质上、知识上、精神上的生活状态的整体显现。作为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整体,文化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一种从学习中得到的行为方式,也是所有的社会成员共有的。因此,一部影片对人物文化传统的表述实际上是对一个民族集体性格和生活方式的表述。

サ缬耙衾侄匀宋镂幕传统的表述往往是以音乐主题的方式实现的。音乐主题是影片音乐的“核心”部分,是描绘人物形象最突出、最富于乐思的旋律与节奏。美国电影理论家迈克尔•拉毕格在《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中说:“一种特殊的管弦乐法或特殊的音乐节拍贯穿整部电影是由角色、场合或情绪所设定的。”电影音乐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不是理性的诠释,而是感性的刻画,是通过感性的节拍、旋律、节奏以及不同器乐音色的特点来描写人物文化传统与性格特征的。在电影音乐中,不同的乐思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与立意,不同的乐器拥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与特性,这种旋律的立意与特性不仅能够突出人物情感和性格的特质,也能为某些场面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文化与民族的氛围。例如在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影片《廊桥遗梦》中,导演在两个主要的场景里通过收音机传递出来的、有声源的意大利歌剧音乐交代了女主人公弗兰西斯卡的出生地域、文化背景和人物的兴趣、品味,并通过歌剧音乐刻画出主人公内心那种多情浪漫的性格特点以及她美好的个人理想与沉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影片中这对男女之间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具有人物性格上的依据和可信性。

プ苤,一个完美的电影音乐主题的灵感应该首先来自于电影故事文化内涵的启发,来自于电影人物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性格的影响,应该展现人物的文化传统、性格特征与行动发展的脉络,突出一个民族集体的、一个人物个体的心理与情感变化的轨迹。

ト、电影《甜蜜蜜》的个案分析

ビ沙驴尚林吹,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97年度十大佳片之一的《甜蜜蜜》是一部典型的运用音乐来表现一个时代文化、一个民族文化与历史特征的优秀影片。这部影片将现代钢琴音乐、双簧管音乐和流行歌曲融为一体,并着重运用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于内地的邓丽君的歌曲来贯穿影片的故事情节,生动地描绘了李翘与黎小军之间动人心弦的爱情旅程,刻画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独特言行与性格特征,并富有韵味地传达出两个人物之间的感情变化与矛盾冲突。

ピ谟捌《甜蜜蜜》中用钢琴演奏的舒缓优美、恬静动人的乐句,主要是用来表现影片中人物内心美好的憧憬、纯真的思念以及愉快的心灵感受;用双簧管演奏的、具有孤独悲凉、忧郁伤感色彩的旋律,主要是用来表现人物离乡背井的迷茫、生活失意的痛楚、无奈分手的伤感和客死异乡的悲哀;而邓丽君演唱的流行歌曲则在影片情节发展的过程之中贯串始终,用来表达男女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心境与悲欢离合的情感历程。如果说钢琴主题和双簧管主题注重表现的是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那么,邓丽君的歌曲所表现的重点却是人物的趣味、爱好与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

ビ捌《甜蜜蜜》一共选用了邓丽君四首经典的爱情歌曲《甜蜜蜜》《泪的小雨》《再见,我的爱人》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来传达人物复杂的情感流程。其中,歌曲《甜蜜蜜》的三次重复运用不仅使这首歌曲成为揭示影片主题立意的音乐,还表达出一种令人回味深长的情感效果。第一次出现是在黎小军与李翘骑自行车的段落中由李翘情不自禁地哼唱出来的,歌曲传递出人物之间一种烂漫的初恋感觉,那连贯运动的摄影机镜头、慢速叠化的诗意画面以及由轻松的人声演唱到抒情的器乐演奏的转化,传达出一种甜美温馨、悠远情长的美妙情意。歌曲第二次出现是在李翘与黎小军经常幽会的527客房中,当时,李翘的情绪非常低落,显得心事重重,黎小军感觉到了李翘的那种疲惫与冷淡,在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中,他用干涩的声音哼唱出了《甜蜜蜜》的曲调。歌声完全失去了歌曲本身具有的欢乐甜蜜的韵味,而展现出人物尴尬矛盾的内心活动。此时,他们已经走到了甜蜜爱情生活的尽头,面临着情感上的艰难抉择。歌曲《甜蜜蜜》的第三次出现是在影片的结尾处,那是歌后邓丽君与世长辞的日子――1995年5月8日,经历了种种的磨难与艰辛,李翘终于移民美国成为一名导游小姐,黎小军也在纽约的一家餐馆当了厨师,就在他们再次偶然相聚的时刻,《甜蜜蜜》的歌声又一次响起,强烈地表达出人物甜蜜快乐、情意如初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影片导演为了突出表达主题歌曲唱词中的那种涵义与意境,在音乐结构的编织与安排上的匠心独运。

ビ胫魈飧枨《甜蜜蜜》相比,歌曲《泪的小雨》没有被重复地强化使用,而只是作为一种背景音乐运用在1987年除夕的那个雨夜,李翘与黎小军贩卖邓丽君录音带的场景之中的。歌曲里的绵绵细雨与大年夜的倾盆大雨遥相呼应搅乱了他们卖录音带挣钱的如意盘算;歌曲中失去爱情的泪水与现实中生意清冷失败的泪水使他们明白了现实生活的严酷无情。歌曲中的情与现实中的景的密切交融表现出人物在一种艰辛凄凉的困境中回天无术、欲哭无泪的酸楚心境。歌曲《再见,我的爱人》是一首略带忧伤、感情炽热、缅怀旧情的流行歌曲,被用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旧情重燃的段落中,一方面表现出黎小军与李翘对已逝情爱的珍视与向往;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他们那种真情难耐、爱心依旧的内心感受。另外一首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影片之中是作为表意性非常强的无声源音乐出现的。男女主人公是歌后邓丽君的崇拜者,当突然听到邓丽君英年早逝的消息,无疑在他们的心底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此时,《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歌声四起,歌曲亲切委婉、韵味动人,唱出了他们对歌星邓丽君的真情真爱以及李翘和黎小军之间爱心不变、思念如初的感情。歌声配合着人物在纽约街头情绪低迷的漫步,表现出人物心中的一丝酸楚与一片诗意,从偶像生命的陨落到人物分分合合、失之交臂的情爱周折,让人们得到一种人生如梦、生命无常的感叹,体味到一种充满着酸甜苦辣的未了情缘。

ヒ缘死鼍的音乐和她的形象作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背景来塑造人物形象是影片《甜蜜蜜》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在影片中,邓丽君的歌声不只是贯穿在影片的听觉表意系统之中的一段一段音乐,而是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历史、文化、趣味、爱好特征的元素来刻画人物形象,并将这些独具时代与文化特点的歌曲融入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知、相爱的行动之中和故事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港台的流行音乐文化随着经贸交流的增加而逐渐流入内地,邓丽君的歌曲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大众音乐在80年代广泛地流行于内地。她的歌声表达着生命的真实情感和时代的节奏氛围,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是内地社会中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而黎小军和李翘正是这些普通人中的一员,他们对新生事物感受最快,反应最敏锐,成为这些通俗音乐文化的主体听众。并且,他们在多年的生活中培养出了对歌星邓丽君崇拜仰慕的感情和对她歌曲的由衷喜爱,他们两人这种相同的兴趣与爱好、共同的背景与感受是在一种复杂的历史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成为他们性格发展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共同点既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活动,也影响着他们对爱情的看法,成为男女主人公之间心灵碰撞的缘由和情感共鸣的基石。在影片中,邓丽君的歌声一方面表达出了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印象,造成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另一方面成为表现这对质朴平凡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化的音乐语言,透过这些委婉动听的爱情歌曲,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兴趣与爱好、品味与修养,凸显出人物社会背景、历史文化和生活经历对人物内心的深刻影响,从而生动鲜明地创造出人物的形象特征。

お[参考文献]

オ[1]姚国强,孙欣.电影声音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オ[2][美]迈克尔•拉毕格.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M].卢蓉,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オ[3]郑洞天,谢小晶.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