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0:2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改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改革论文

篇1

1.1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3结语

篇2

(一)目的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要求学员必须满足军事岗位职业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适应作战训练需要和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能打仗、打胜仗”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

(二)针对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贴近部队、贴近作战和岗位实践的需求,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和新理论。这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好任职教育的“脉点”,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和部队发展需要,提供“定单式”课程和“量体裁衣”的教学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三)实用性

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岗位需求,以岗位任职需要为目标,课堂教学与部队需要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能打仗、打胜仗”需要相结合。任职教育要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要优化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结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任职教育需求。

二、任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教育。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结合任职院校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任职教育改革。

(一)制(修)定适应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军队院校教育正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这是世界军事教育发展的潮流。因而,为适应新的承训任务,在总结学历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的规律特点,构建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优化课程总体设计。任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同时将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结构更利于课题式教学与学员岗位业务能力的形成。任职教材要从过去的一本书、一个教学内容提升为一个教学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一是要系列化,建立和开发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任职教育特点、紧密结合任职岗位需求,面向教员与学员的各级各类系列教材,实现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其二是要立体化,实施主教材、网络课件、学习光盘、习题案例教程、试题库、教学支持网络平台等一体化配套建设,对多种教学媒体教材的创作应统一纳入到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开发中去,多种教学媒体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学员,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实现以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

(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以教研室、教学组、课题组为组织形式,以日常教学活动与专项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教学难点重点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教育转型和任职教育的特点,统一思想,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贯彻以学为主、突出实践,面向岗位的“课题式”教学理念,把课程改革与部队维修改革相结合,因才施教,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学员自主选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

(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培养教员综合素质

篇3

(一)高等教育多元化、特色化

从主办机构看,美国大学主要分两种类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公立大学是联邦、州或市政府投资举办,其中联邦政府举办军事等特殊院校,州和市政府办综合性或专门性大学。私立大学是指个人投资举办的大学,私立大学又可分为盈利性大学和非盈利性大学。私立盈利学校需向政府纳税,税务以外的收益不受制约。私立非盈利大学不向政府纳税,因此学校的全部收益都要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基于卡耐基高校分类法,美国大学被分为以下六种: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四年制本科学院和大学、两年制大专学院或联合学院、专业学院和印第安部落学院,不同层次的大学根据其定位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所不同。美国大学一般都致力于特色办学,并不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或是“一流大学”。如博士学位授予学校主要侧重于研究,科研在学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者治学,高度自治

在治学上,美国高校的大部分校长都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长期工作经验的。新颖的办学理念和富有特色的办学规划一直是他们秉承的宗旨。许多著名学府也是同样,各具特色,鲜有雷同,并都成为它们的制胜法宝,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工科见长,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以培养IT人才见长等等。经营管理上,美国高校大部分实行董事会管理制,即由董事会负责经营和管理中涉及的所有问题,特别是筹措办学经费问题,使学校既可以按照办学特色规划教学计划,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运营,如开办新的学科,高薪聘用新人才,学校获得经济利润等等。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还能不受政府干预地自主确定规模、结构。

(三)成熟、权威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由自愿参加的私立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得教育部或民间性质的高教认证委员会认可的机构)认证的一种高校自我管理手段。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质量保障机制,也成为了学生选择学校的参考指标,因为学校只有通过了认证,在校学生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如贷款、助学金),他们的学分在转学时才能被承认和接受。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利益关系,全面、客观、准确、动态评价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反映公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不断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高

基于教育部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是3460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8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含独立学院292所),高职院校1321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830个,其中高等学校548个,科研机构282个,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这样的数字相对于中国13.54亿的人口总数来说,普通高等院校数量太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口比例太小,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我国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是目前存在的更为严重的问题。在教学方面,学科管理不当(基础学科不扎实,实用学科不突出,前沿学科无领先优势);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安排不恰当,片面强调大而全;教学模式简单落后、培养方法固定死板,灌输式和填鸭式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思考、研究、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检验方式是只看成绩和证书,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发生变化———取得学分万岁、拿到证书平安。因此,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并未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二)盲目追求“大而全”,特色优势弱化

中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习惯于追求“大而全”,导致目前的高校,不管什么层级、什么类型的院校,都设有文科、理科、工科、经济、法律等大学科,且专业齐全并谋求协调发展。这种目的和愿望是好的,但是却因此出现了许多院校主业不精、辅业不行的现象。国家确实需要一定数量的综合型大学,但是更需要的是大量特色突出的专业性高校。在中国,成功的特色院校也有不少,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京审计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但是这些特色并没有成为本学校的主流办学理念,更多的是特色院校逐渐被合并、更名而失掉了原本的特色。同样,在高校里的特色专业,也因上述原因逐渐失去特色和优势。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有趋同化的倾向,这种现象是极其危险的。

(三)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

中国的绝大多数高校,是套用国家行政机关的层级性管理,自身尚未建立起符合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规律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者是官员、政客,而不是学者、教育家,管理机构臃肿庞大,造成运营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学术自由受到限制,过多行政力量干预教学、科研活动,学术研究被行政化、官僚化、低俗化。教师受制于不合理的评职机制,为职称“仕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职称论文和书籍,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现象也“应运而生”,正常的教学、科研受到影响。总结起来,僵化的体制影响学校高效发展和师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是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学校管理层的官员压制学术,用各种方式占用和侵吞了本应批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资源和经费,另一方面,教师、学者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受到腐蚀,为追逐权力、利益,煞费苦心去经营权术,无心教学和科研。

(四)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不科学、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还不科学,评估方法也尚待完善,缺点具体表现为简单划一、政府管控、静态僵化。全国各大高校类型众多、起点不一、专业特点和优势不同、发展速度也不一致,用同一个评估去衡量,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原理,有失客观、公平、公正,也不能全面反映每个高校的整体实力、专业优势,更不利于高校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全面发展。比如“211工程”虽然是政府主导的评价体系评估确定的高效工程,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实施至今,批评声音不绝于耳,简单划一的评估标准和不适当的操作,使一些实力平平、学科无特色、专业无优势、毕业生就业前景黯淡的高校,因为某一条件符合,跻身于该工程,而一些综合实力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高校,仅仅因一个条件不符合被排除在外。这一工程的评估体系无法与国际通用评估标准接轨,也对社会形势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趋势缺乏灵敏反应,无法指引大众对高等教育产生正确的需求和期望等。YUWAISAOMIAO域外扫描

三、中美高等教育对比后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启示

(一)适度加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着重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高校数量是中国为提升国民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工作。为此,首先,要坚持稳步、适度、有序的原则,保持合理的增速步伐,做到既不急速冒进,也不畏首畏尾、停滞不前;其次,要防止徘徊在低水平的办学层次上,要创建以本科及以上院校为主的高校;再次,要突出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师资力量和科研总体水平必须有相对优势;最后,要合理地分析和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加大建校力度,使西部、边疆地区、人口大省、二三线城市成为新校的主要建校地点。在扩大高校数量和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中国高校多年扩招,事实上已经是降低了门槛,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学校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对未达到培养目标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求将其不合格科目重修或延长学年。第二,学校更要深化教改,使教研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可以被广泛使用于实验、讨论、独立作业、学术活动、考察观摩之中。第三,培养学生完成学习类型转变,向研究型学习、创新型学习和实验试验型学习方向转变。第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研究,在注重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五,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的、简单的资料汇总式的研究,要使师生积极参与,综合运用科学模型和合理假设,通过系统论证、实际调查、实验试验、实证分析等方法进行独到性、创造性的创新研究。第六,科研人员要拓宽视野,加强区域性、国际性的合作交流,借鉴世界名牌大学的办学经验以及教学、科研方法,总结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情的办学方法。

(二)以多元化、特色化办学理念为主,培育特色院校和骨干专业

中国的高等教育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了,必须要基于我国的社会需要,以多元化、特色化为办学理念,重点建设一批具备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特色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要改变现状开拓创新,就要做到:第一,如今名不副实的综合型大学改回到原本的特色院校;第二,将学校盲目设立的以及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和水准的学科、专业进行整合、改进,甚至是摒弃掉;第三,对特色院校和特色专业给予支持,比如,扩大招生规模、增加硕博点设置、重点扶持特色专业,在课题申报、经费审批、教学评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第四,鼓励和支持具备特色的私立学校,例如大型企业或民间组织、团体、个人等根据市场需求所创办的民办高校。

(三)建立符合教育和学术研究规律的高校管理体制

改变高校管理体制僵化、低效的现状,就要求高校管理必须要“去行政化”。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的贯彻落实,改变行政权力主导高校运行的局面。首先,要实行教授治校、专家治校,保障学校高度自治,确保学术自由,成立完全由教师、科研人员组成的教务委员会,对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研究和决策。其次,要改变原有的教师考评体系,更侧重于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特色、讲授方法以及原创性研究成果等。再次,要精简高校各个部门及人员,避免机构臃肿,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学校重视教学和科研,保障教学科研人员掌握科研资源和经费,使资源能够合理充分地运用到学术研究上,避免教师看重权术而轻视学术的现象在校园内出现。

(四)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

篇4

1.1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一直还是以运动实践为主,在理论教育方面缺乏系统全面的知识教育。原因在于,本身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这一块分配的教育课时数就比较少,加上以运动实践为主,在理论知识的讲授方面就显得相对的缺乏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的职业方向,真正选择出一个好的对学生实用的理论教学内容。

1.2体育教学与职业特性联系不够紧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一直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技巧为主,没有很好的将体育教育和各专业特色联系起来,使得体育教育没能很好的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实践当中去,让学生学而不能致用。许多的高职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两者的培养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体育教育方面与学生的职业特色结合起来,注重体育教育的侧重点,而不是盲目的照搬硬套教学模式。

2提高职业能力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只是需要培养学生必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培养学生能够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适应职业岗位的前提之上,未来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途。

2.1满足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需求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势态凶猛,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对体育教育的价值理念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目标,因此该如何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改革,使得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职业之中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同时使得企业拥有更好的人才,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社会来说,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在企业的生产时间管理中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应对各个岗位上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新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学生们意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也越来越强,因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的满足学生们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项目。将体育教育融入到职业技能之中去,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还可以让学生能够协调好个人和社会之间的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在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之上,还有效的将学生的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满足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需求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满足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综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实际生产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当今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身体素质和熟练的职业技术操作能力。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与专业身体素质融合的前提上,还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重点培养,最终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目标达到其整体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职业体能以及职业素养所需的要求。

3提高职业能力背景下的高职体育的改革

3.1以职业特点为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综合性教育也越来越强,设置的专业类型也越来越多,专业之间的特色也各有千秋。为了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今后的从业道路上能够更好的适应自己的职业,就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育教育来说,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每个专业的特色所在,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特色的职业体育教育教学方案。因此,不能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案,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生产实际,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3.2以实用性为核心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在生产实际中的职业适应性。由于在职业技能操作方面不同的专业的要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同之处表现在对体力方面都要求能胜任本职的工作所在,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专业对身体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我们把它称谓“特殊身体素质”。不同的职业对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不尽相同,这种特殊身体素质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管理操作中体现出来的,同时也体现了不同职业的特色之处。这种特殊身体素质也是学生胜任所从事工作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特殊身体素质,就要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后从事职业的特色所在,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方案,争取在每一项职业体育教育的项目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培养所需职业的特殊身体素质,最终帮助学生实现特殊身体素质的培养,也完成学校设置课程的初衷。

3.3以职业保健为指导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将来大多数都可能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工作量大、时间长久且任务繁重,要求的身体素质也相对比较高。长时间的职业劳动可能导致职业病的产生,因此对于高校来说,一定要教授好学生一定的职业保健知识,将体育教育和职业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养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保健意识,从而能长久健康的从事自己的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职业体育教育的教学方案上一定要细心的规划,教学内容上一定要联系各专业实际操作的情况来制定,通过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来矫正学生们在今后的职业操作对身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长期进行计算机工作的专业的人员可能会产生背部、颈椎方面的职业病,因此可以通过头部和腰部的扭转练习加以矫正,对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员,比较容易产生静脉曲张,因此可以通过慢跑和倒立等体育锻炼进行矫正。

3.4以终身体育锻炼为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体育教育对于学生们将来保持一个健康的职业身体素质和养成良好的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之后,由于繁重的劳动工作,导致自身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实际出发,根据各专业特色不同,挑选相应的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来培养学生们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以保持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来应对本职的工作。至少让学生们熟练掌握一两门与职业特色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来矫正由于职业本身带来的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3.5以体育教师队伍改革为先导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创新改革在利于学生的同时,也对老师们的体育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老师们在体育运动训练和技巧上有一定的要求,还需要老师们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对于不同专业学生从事的职业特点有熟练的了解,从而能够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职业操作中产生的对身体的不利影响进行矫正补偿,这也就要求体育老师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与学生专业的相关信息。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要整顿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提高体育教育老师的的教育教学水平,最终达到高职院校职业体育教育的目标。

4结语

篇5

新课标改革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在教材的编写中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新课改下的教材与传统的教材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仔细地分析新课改的要求,不断地解放传统的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此外,语文教师要牢牢地掌握住新课改的全局,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习惯、教学方式以及行为策略等,构建新型的教学课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处于新时代下的初中学生受到经济多元化和文化相碰撞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兴趣、爱好、言谈、举止都渗透着时代的气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存在各种问题,素质教育一直未能真正实施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交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彻底地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

二、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评价的合理性

新课改要求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综合性。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显得过于形式化,很多语文教师难以掌握合作学习的精髓,不敢对语文基础知识点拨的太多,又不能深入地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合作学习也处理得扭扭捏捏,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下降,语文教学质量严重降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而不是任何情况下都盲目地运用此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当是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完成,不是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用心去体会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感受。教师与学生要共同探讨学习内容,某个教学内容应该怎么样去教学会收到最好的效果,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哪些环节由教师来讲,哪些环节由学生来自主发挥和实践,这些都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探讨。此外,教师合理地评价对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应当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发展,课堂评价应该要抓紧学生的心理。成功的语文课堂评价是具体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围绕着学生而调整教学计划。学生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体,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语文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积极性的评价,但不意味着一味地包容和赞扬,有效地课堂评价应当是发自于教师的心声,这样的评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更好发展。

三、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设计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教师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和谦逊的态度,给学生留作业。所留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发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发地学习,愉快地接受。这样,学生才容易产生做作业的欲望。作业设计要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作业进一步激活、扩展。作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学习语文的目标之一是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包括积累、背诵、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交际的能力等,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作业,多角度转变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造句练习、写作练习等,通过灵活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培养科研型和创新型的教师

篇6

近年来,基础教育在不断进行改革,高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加大,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挑战。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如何培养高素养的语文教师,对高师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现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该课的开设水平直接关系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如何适应语文新课改的需要,如何实现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是业界必须探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围绕新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高师现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具体的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二、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普通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独立的思想,开放的理念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学科。语文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因此,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为了考试,为了分数而教学。而应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把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师在教育理念、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应有开放的观念,这样才能跟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课的内容涉猎相当广泛,也就要求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广博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杂家”。除了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书的目的。那么如何育人呢?如何让学生认识假恶丑,真善美?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在课堂上的思想道德渗透,教师具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发掘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中学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只有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语文教师的作用非同寻常。

(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一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听,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一人讲的兴趣全无。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老师讲多少备多少,根本不去独立思考,更没有钻研、探究能力。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试想这样的教学如何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能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去阅读、思考、探究,进而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并逐渐分析解决问题。根据现代文学课的自身特点,可以采用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教师的讲授大多按照概述时代背景—简介作者生平—分析其代表作—总结艺术特点,以及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这一单调模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这样设计,比如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阅读其代表作,教师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课上同学们共同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养成独立搜集整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需要备课了,相反教师需要更精心地准备,才能提出建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更要能够提出独到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课下付出更多的心血。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才能引导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高校现代文学课的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师的“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这完全是以教师为主体。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合格的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与审美能力。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目都是现当代的名家名篇,如鲁迅的杂文、老舍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的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主要从美读和随写两方面来阐述。

1.美读现代文学课主要是讲授文学作品,那么讲授作品的第一步就是读,而且是美读。例如讲徐志摩的诗歌、朱自清的散文,教师就要透过文本读出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艺术美;讲的戏剧,学生要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走进每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先示范朗读,通过读挖掘出作品深刻的思想美;讲巴金、茅盾的小说,通过学生课下的细读体味出作品独特的人性美。教师要把教学当作一种审美活动,从作品中寻找美、发现美,带领学生徜徉在作品的诗情画意中,使学生陶醉在作品的美妙境界中。这样,同学们就会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追求。

篇7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课程替代;创业能力

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一些院校对学生创业成果进行认定,并将学生的创业业绩进行课程替代。在课程替代的产业教育模式下,一些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采取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一、课程替代的发展

根据已有相关资料,最早提出课程替代的院校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在2005年电商创业发展初期,就有学生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各种创业尝试。在实践活动中,一些学生在创业上取得较好成绩,能以创业人才(学生老板)的身份毕业,但由于其忙于创业实践活动,正常的教学活动会受到干扰,而成为创业表现优秀、学业表现不佳的“另类学生”。虽然这类学生不但能解决自身就业,还能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社会对其评价颇高;但在校内却面临着因挂科,而不能毕业的处境。随着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创业表现优异、完成学业存在一定困难,成为校园创业学生的一种常态现象。高校与社会对创业学生的评价出现难以协调的双重标准时,如何对创业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成为影响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创业学生进行充分调研后,该校提出“创业业绩可替代课程学分”的教育理念,在评价学生学业时,创业业绩成为评价学业的另一个标准。为深化创业教育开展,该校随后还开出了创业班,在创业班,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是创业业绩;而在非创业班,学生的创业业绩也能申请替代课程学分。在课程替代导向下,该校创业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其在校学生创业率、毕业生创业率、学生创业成功率、校园创业氛围、培养的创业人才(学生老板)等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在该校的带动下,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职院校也以课程替代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各校在课程替代上的具体举措不同,但其核心理念均为“创业业绩可替代课程学分”。在各高职院校的实践过程中,课程替代也逐渐完善。

二、课程替代的改革举措

(一)课程体系上,从预设性课程到形成性课程转变。当前教育体系下,高校大多数课程基本上都在学期之初就安排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授课计划,在哪个阶段上什么课程都有明确规定,且通常情况下不会作修改。但在课程替念下,课程体系相对较灵活,会根据学生实际创业需求作相应的调整。课程改革与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应该是基于生成性的课程理念,而不是预设性的课程理念。在生成性课程理念下,课程替代更强调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生成性。(二)教学方式上,从校内封闭性向校外开放性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其主体特征是封闭性,大多在课程内完成所有教学过程。课程替代的教学是开放性的,鼓励学生从事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充分了解市场、融入市场,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效。课程安排上,不局限于理论课程。若理论教学只是为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准备,则其对学生所起作用非常局限。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课程替代强调隐性知识,注重实践教学,倡导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三)评价方式上,从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课程替代将创业视为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提出“创业业绩是学生评价体系一部分”的教育理念,创业学生可申请创业业绩来替代课程学分。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替代初期,淘宝信誉可用来替代课程学分。与传统的教学注重理论学习不同,课程替代鼓励对创业学生施行“业绩评价导向”,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创业实践与学业学习间的矛盾。从评价维度而言,课程替代评价体系除理论教学外,还综合考虑学生创业情况。在各试点院校的探索下,课程替代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课程替代初始阶段,学生淘宝信誉是课程替代的主要标准,随后,各大电商平台的创业业绩均被纳入评价体系,开始由单一的淘宝信誉认定方式发展到多电商平台的营业额与利润等多元认定。

三、课程替代的内在优势

(一)“以生为本”。理念调动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课程替代充分考虑了高职学生不擅长应试教育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可行性。课程替代鼓励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极大地调动了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由从前的散漫无序到如今的忙碌充实,实现了学生的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课程替代肯定大学生创业行为,让其“名正言顺”。目前,很多高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在点燃学生创业热情,而是在打压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高校甚至有时成为创业者的绊脚石。不参与创业实践,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模拟”的创业实践教学有其局限性,高职创业教育要产生实际成效,必须鼓励大学生从事“实战性”的创业实践。课程替代模式下,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积极性得以加强。在采用课程替代的某高校,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比例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根据课题组调研,某试点院校首先在某专业采用课程替代后,该专业约有30%的同学主动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该校随后在全校范围内推出课程替代,全校学生踊跃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在课程替代模式下,学生的创业意愿被激发,能主动参与创业。课程替代模式下,高职学生内部动机得以提升;在创业实践中获取的物质财富则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外部动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二)“创学结合”。模式在高职创业教育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下,学业与创业两者存在难以协调的矛盾。随着时展,学业的涵义和方式已发生变化,学习知识不一定要在课堂内、在教室里才能进行。创业是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实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实习实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实际操作层面,开设过多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地位势必会被削弱。在学业考核上,课程替代以“业绩评价导向”来评价学生,缓解了创业学生在学业上的困扰。除理论学习之外,课程替代综合考虑学生的创业情况。创业需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程替代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去从事真实的创业实践,为高职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比较可行的实践模式。(三)“业绩导向”。考核使创业教育成效在实际教学中能被考核当前,大多数创业教育在目标中都表达模糊,成效难以量化。根据对国内十余所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分析显示,大多数高校都将创业精神培养作为创业教育重要目标,但创业精神评价指标较模糊,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予以衡量。课程替代以创业业绩出发,将创业教育考核量化,能够看到现实指标。课程替代改变了创业教育的评价模式,体现了一种突破。当前,创业教育普遍倡导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但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却很难予以衡量。当前,我们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主要采用理论考核,通过修满课程学分、理论考试成绩等来予以体现,课程替代尝试认可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创业成绩。创业成绩如何界定,应将学生在创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如营业额、个人收入等)和社会效益(解决他人就业、发挥创业示范作用等)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维度。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将创业人才培养寄希望于创业课程的开设,但只依赖于理论课程的创业教育其成效不高。开设过多的理论课程,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没有胆量创业,也没有创业能力去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因此,在课程替代模式下,教师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所需教的内容,学生也明确知道自己所需学的内容,师生之间的创业教育能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创业实践需要时间与精力,课程替代鼓励学生去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为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四、结语

根据笔者对各试点课程替代院校的创业学生群体(包括在校学生与毕业生)的调研显示:课程替代普遍被创业学生认可,认为其能解决学业上的困扰;能采取课程替代的学生,其综合能力较强,从统计学角度而言,这部分学生在目标规划、时间统筹、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非创业学生。在教学模式设计上,课程替代以实践教学作为主导,突出学生的创业成果。在管理创新上,课程替代拓宽“学习成果”外延,增强创业教育可评价性。其对当前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观念进行了突破,体现了弹性的教育思想与能力导向的教学理念,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但其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很多新挑战。在一些人看来,课程替代功利化倾向严重,过于看重学生的创业业绩;课程替代侧重于结果导向的评价结果,教学的过程难以监控;课程替代只是提前将教室变成了商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关注等。为了促进创业教育发展,课程替代自身需不断完善,以适应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作者:余雅晶 徐玉成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婷.高职创业教育“分层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5):56-57.

[2]张婷.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6):112-113.

[3]徐玉成.高职创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8-21.

[4]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60.

[5]PolanyiM.TheStudyofMan[M].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57:12.

[6]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7:165.

[7]肖龙海.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践路径———兼论企业家精神教育[J].教育研究,2011(4):56-59.

篇8

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复杂工程,需要顶层设计、系统集成、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连,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兴起必然催生新的职业岗位需求,改革的关键在于推动教育与产业之间、教育与创新创业就业之间、教育与社会融入能力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创业能力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在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五个方面强化培养,达到与理论对接、与实践对接、与国家需求对接、与国际视野对接、与未来发展对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个宏大话题,本文谨就创业创新视域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性举措: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把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青岛市人社部门的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2年底,青岛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54898人,平均1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5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成效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证书是继学术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院校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愿望,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需求,在观念上实现几个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来指导教学方案设计、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业是充满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不仅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精力体力,还需要敏锐的市场感觉和开拓奋进的企业家精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然成为时代风潮,职业教育自然不能自隔于风潮之墙外。创业企业要面对来自市场营销、法律、财务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除了素质型、技能型课程的设置之外,也应设置创业辅导型课程模块并设置相应学分,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选修学习相关课程的机会。作为朝气蓬勃代表未来的民族下一代,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应该更突出创新性要素和创造性色彩,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创业类课程。此外,创业过程中要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在正常课程体系之外可以开设一些课外创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创业创新教育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有机结合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果说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商业模式驱动或者新兴技术驱动型,那么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在创新幅度相对较小、实践特色更强、与特定行业和实际操作技能相衔接的领域发生,需要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企业实际经营运作有更多了解。因此,职业院校要从实践需要出发,积极采集行业发展信息和需求预测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学各个基本环节,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平台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运营活动,降低对创业的陌生感。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良好的需求预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从而在在校进行职业教育学习期间就可以对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面向未来需求进行创业、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究竟应该如何走有比较明晰的规划,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开拓思路,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创业创新实践及孵化平台

除了课程体系设置和校企合作外,还需要开拓思路不断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在这方面,可以拓展思路展开不同尝试。一是把90后学生对于网络前沿应用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势与传统产业转型有机结合,联合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创新投资基金或者奖励基金,把企业相关的创新需求信息释放出来,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践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展开创新创业活动,探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开门办学,依托当地的高新区、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及各类特色产业集聚区共同构建专业化、特色化的众创空间,打造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又顺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孵化器,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拓展创业孵化形式,尝试对创业团队实施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导师辅导制并引入创业股权激励等措施强化导师积极性,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支撑系统,为团队提供技术来源、创业辅导、财务咨询、贷款风险补偿等服务。三是在学生中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树立创新创业标杆团队或个人,邀请明星创业者或者成功创业的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演讲交流,为学生注入更多创业创新热情并带来更多外部信息,充分利用学校的组织平台和组织资源帮助学生优化创新创业思维、拓展视野和人脉资源。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新常态下驱动职业教育的新引擎

篇9

1.1个人能力目标定位

美术学中,个人能力分为两种:一是独特的审美能力,二是不凡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主要指的是不俗的审美理想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观察敏锐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而美学中的创造力往往是最为简单却也是最为复杂的,可能一个不经意间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独特新颖的,但也有可能挖空心思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这就需要创作者寻求美的规律创造美,然后再以作品的形式将其创作出来,这或许就是对美的最佳诠释。

1.2审美情趣目标定位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从主观兴趣的角度出发,以自我的眼光来审视审美对象,并对其作出富有个人情感的评价。审美情绪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个人爱好、兴趣差异以及审美角度的差异。然而,生活方式、地域特征、民俗风俗以及性格差异也会造成审美情绪的差异。而高校美术教育的宗旨是通过改革培养学生高雅、别致的审美情趣,真正体现艺术之美。

2教师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美术教育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临摹好的作品,虽然这样的练习可以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应付学校的考试,但却埋没了学生的创造力。往往极具个性、独特创新的作品得不到认可,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只会埋没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因此,美术教育内容的改革,应在扎实学生基本功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创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1增设跨学科课程,增加选课量

面对社会的新形势,各大高校不得不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开展有益于美术生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而传统课程的单一、教学内容的不合理需要彻底被,从课程内容上要增设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课程数量上,需要增设选课量,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许多高校在美学课程的设置中对美学鉴赏的课程设置极少,导致四年大学时间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们要注重人文美学课程的开设,倡导学生在主修专业美学课程之外,也要积极选修舞蹈、文学、音乐等极富艺术特征的学科,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2拓展创新思维能力,开设思维训练课程

创新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优秀的美术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注重学生课堂上的临摹习作,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作品模仿性强而缺乏自主创造力。我们需从两个方面来改变这种现状:一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随机的训练,如作一些反应生活的画作。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对生活审视的视角也不同,那么画作表现的形式肯定也是各具特色的,这就很好地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例如,老师可以临时起意进行一些头脑风暴训练,其规则就是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构思自己的作品,然后将作品的构架,以及作品阐述的意义表述出来,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之后,互相进行点评。这种暴风式的思维训练过程是极其有利于开发大脑,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

3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变为多样化

篇10

教育创新的灵魂在教师。“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因此,造就高水平的高等会计教育教师队伍,是建立和培育高质量的高等会计教育资源、实现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创新、提高高等会计教育水平的关键。

当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师队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学科知识欠缺,体现在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脱节;专业知识分工过细,体现在会计教师、审计教师、财务管理教师专业整合不够;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体现在多数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没有亲历过会计业务实践,或者实践经验不够丰富;运用外语工具的水平不高,体现在不能很好地利用外语工具进行高层次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和联系实际不够,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选择上落后于现代电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水平的高等会计教育教师队伍,除了应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会计业务实践经验外,还应能将会计与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熟练运用外语进行高层次的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并能不断深入探索会计教育教学理论,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进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允许高校会计、审计教师有机会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得到实践锻炼,丰富其实践经验。同时还应进行政策调整,允许注册会计师和财政、审计部门专业人员到高校从事会计和审计教学工作,让他们丰富的会计实践案例成为高等会计教育中鲜活的培训内容。此外,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对从事高等会计教育教师进行入门资格限定,注重选拔培养、培训高等会计教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高等会计教育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治国理政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创新驱动靠人才,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选拔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更是“育”人。21世纪是我国会计事业充满机遇、竞争和挑战的世纪,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要面向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始终坚定贯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高层次会计人才队伍这一目标,制定国际化的高等会计教育规划,通过学历教育和后续教育,通过加紧实施会计领军人才战略工程,通过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的业务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业务人才,促进会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时代赋予高等会计教育的历史使命。

三、创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互通渠道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必然联系。高等会计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其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到会计工作中去,接受会计业务实践的检验。因此,在高等会计教育中,要加快推进渠道创新,开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互通渠道,畅通“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请进来”,就是除了从事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师外,要创造条件、出台政策,从外部请进来具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专家,不仅为未来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提供“聆听大师,对话前沿”的机会,也会促使专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从丰富的会计实践中提炼出更加符合时代特色的会计教育教学理论,更好地推进高等会计教育深化改革。

“走出去”,就是除了课堂教学外,要创造机会,让从事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师和未来的高层次会计人才能够深入到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机关、会计机构的会计业务现场,通过真实的会计业务,消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促进会计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双提升。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互通渠道,实现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业务实践三方面的资源整合,让理论、案例与业务产生碰撞,形成高等会计教育教师和高层次会计人才多思、善学、实际工作能力得以提升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