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4: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历史教学论文

篇1

很多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抱怨历史与我们太远,中学历史难教!我认为那些天天喊难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历史领悟透彻,没有用发现的眼光来研究历史的教学。虽然我们要承认历史是对过往的片段式的记录,是对过去时间的回顾与重温,中学的历史时间跨度确实很大,但这并不表明历史不在我们身边,并不表明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兴起,每一座城市都开始注重对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因此,我们教师何不因地取材,借助所在地现有的古迹、文物、历史人物开展案例教学,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难度,也可以放开学生的脚步,到生活中,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学习历史,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例如在讲授“”一节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社区的老、老革命,听听他们亲历过的,听听他们对那段民族抗争史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抗战的感性认识和进一步了解、研究抗战史的浓厚兴趣,在引发学生了解研究这段历史的兴趣之后,老师再顺势和学生一起分析的宏观背景,继而到整个中国抗战的背景和历史。这样由身边的微观而具体的史实案例入手,学生就会觉得教科书上的历史其实和我们自身密切相关,这样也就能产生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二、以历史体裁的课外书为依托开展案例教学

历史是一门人文内涵极高的学科,它的内容之丰富,跨度之长久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历史时不能只依赖教科书,要广泛的阅读史料,广泛的积累历史知识,从而为历史教学做好积淀,方便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点,更好地将历史教学内容串联成体。我们历史教师要承担起为学生推荐课外书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学历史,学会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历史。课外书中有丰厚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史实,这些拓展性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感兴趣的,而且这些故事比教科书中的故事更具备完整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学生以感性的眼光来洞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比如在讲解“明代中央集权制”一节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风靡一时的历史书籍《明朝那些事》,让学生提前通过看这本书来了解明朝的政治机构,政治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推进教学的进度,还可以在教学中一针见血地抓住重点,让学生轻松理解明朝集权的来龙去脉。

三、以人物传记为底本熟悉案例教学法

篇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依靠灌输,而应当依靠熏陶。通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在民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仅能够产生自信心与安全感,并且可以受到民主意识、人文关怀等人文精神的熏陶,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当重视构建和谐平等的人文环境,这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并重视完善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另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提倡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平等交流,从而使教学氛围体现出民主特点。这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师道尊严”与“教师权威”理念,并且摒弃忌讳民主与平等的陈旧观念,以便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创造良好基础。在此前提下,学生能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并与教师构建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关系,从而使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观与教育观体现出人文特点,并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

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元素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素养的提高

历史学科具有着人文性的特点,其内容涉及到了政治、艺术、科技、思想、经济等诸多方面,并且具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通过对这些人文精神培养资源与素材的挖掘并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具有着重要意义。在此方面,首先教师需要重视挖掘与整合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素材。人文知识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根基,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求教师能够重视人文知识的熏陶与教学工作。历史知识中具有着优秀且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教师通过对中学历史教材的把我、挖掘与整理,能够让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中学历史教育过程中。当然,这一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开展深入钻研,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为重要出发点之一来对教学内容做出精选,从而找到人文精神培养与历史学科教育的契合点,从而确保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精神教育氛围中使用最短的实践掌握历史教学内容中的内涵,并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其次,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当重视分析典型人物以及任务事迹,通过人物品质来对学生的精神和情感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篇3

(一)使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和历史知识初中的历史教学是离不开史料知识的。但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史料知识的运用一定要恰到好处。少量的史料知识无法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史料知识使用得过多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可能。只有将史料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规律和历史的本质。例如,在对清朝末期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史料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清政府所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体会近代中国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使学生充分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时空概念,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历史年代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和识别历史图表等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时,应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人类的社会是由低级向着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学会客观地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和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的需求作为根据,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史料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有效信息,并且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以及判断,从而充分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体初中的历史教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正文之外还包含了图片、阴影文字等一些其他的组成部分,其他辅助材料还包括一些音像制品。教材中的史料知识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一定的补充。但是不能一味地进行补充,课外史料知识运用得过多极容易淡化教材原有的材料,使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课外史料的应用目的是辅助教材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正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其思维方式正从具体思维向着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换,但是有一些时候具体思维还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初中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可以更好地去判断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同时,具体形象也会经常影响到初中生的思维,在对问题进行剖析和了解时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或者不能够突破感官经验的限制对现象的本质进行了解。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着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比较直观易懂的内容,例如故事和图片等。因此,在选择史料时,在满足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史料的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篇4

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历史教学服务,要灵活的把教师自身的讲述、演示和学生的观察以及问题的探究结合起来,创设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境和现象,尤其是要把历史现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入手,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能够展示个性的舞台。

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使历史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走进历史、理解历史,记住历史。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内在思维路径是得到历史知识的“同化”,也就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构架为平台来认识历史、分析历史,把一些历史现象进行归类以后进行整合,构建起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要巧妙地借助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的历史内容时,需要揭示这一历史运动的弊端,也就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危害,我就引用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谚语,通过这个谚语就能够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绝对平均主义的危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生动而深刻历史表象。再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这一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画一幅画或者讲一个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山顶洞人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天的?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能展现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为他们的才艺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

二、教学内容的学习上要体现生活化

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这些历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历史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选择那些能够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不但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还能让学生感悟到历史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首先要以社会热点和焦点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中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往往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最希望了解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社会热点和社会新闻,还渴望得到交流和倾诉。

篇5

关键词: 历史 三维目标 教学

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是由浅入深,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有落实“三维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

1、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之为“双基”。

学科基础知识——指各个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基本事实、概念、规律、规则、原理、定理等。

学科基本技能——指各学科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该学科所特有的操作技能。

知识和技能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把“知识与技能”列在三维目标的第一维,既肯定了“双基”本身半个世纪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肯定了“双基”现在乃至今后在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仍应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过程。包括:文本的认知发展过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强化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情感体验的内化升华过程。

方法——指学生在动态的、开放的思维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掌握目标达成时的最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方法也只能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并通过一定的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是从广义而言的,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兴趣、感情、意志乃至品格、个性等在内的心理特征,即非智力因素。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

态度——是指最根本的态度,是对人生的态度,涵盖了一个人对方方面面的正确态度,社会责任。包含着德育的全部内容。

价值观——指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定位,也就是生活理想,人生目的,亦即通常所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

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提出的“黑猫白猫论”也告诉我们,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情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走入“什么都搞‘探究’,否定接受式和观察、模仿学习;不顾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也没有具体目标,彻底放开,让学生凭空想象,无据辩论”的形式主义的怪圈。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方式,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前提。因此,课程目标特别强调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在这方面,课程目标特别提倡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如: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举办历史故事会、演讲会、讲座等;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与访谈;进行历史考察;仿制历史文物;鉴赏历史文物;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编辑、出版历史板报、刊物;举办历史专题展览;拟写历史论文、札记、社区史、家庭史等;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搜集各种历史材料;制作、填写历史图表和年表;学唱历史歌曲等。

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包括:记忆、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辩论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结构程序、不同的遵循原则、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获取手段。但无论怎样,历史方法的掌握都要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历史学习的许多特有的方法,带有技能性质的,如阅读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其他带有综合性的方法,如搜集与整理材料的方法,运用历史的

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迁移的方法等。历史课程目标强调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表明,新课程不仅关注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这种结果是如何获得的。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以好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注意以下几点。

①善于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②善于从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出发提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篇6

要创新历史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具有层次性和联系性强的特点,其中包含了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起因和结果、中外历史间的关系、历史和现今的联系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主分析历史和了解历史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去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在分析问题、概括问题、比较问题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历史教学理念需要创新

要想创新教学,离不开教师新的教学理念,这是创新的前提。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在当今历史教学中,还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是比较重视应试教育的,正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体验和发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宰者,只强调自己的教,而不重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的。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会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负担,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要在教学中树立创新理念。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手段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技术随时变化着的。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和内容都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而这些变换都需要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对教材钻研的主动性。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初中历史教师不管运用哪些教学手段,都要考虑到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另外,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可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有效利用校本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进一步探究历史资源,达到历史教学创新的目标。

四、师生关系要创新

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整个过程就是教师在不停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紧张和无趣,对历史教学毫无兴趣可言,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首先,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其次,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都要体现民主和尊重,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了解,共同合作探究。最后,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大胆想象、大胆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五、培养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篇7

为历史教学搭设平台新课改指出:有效的课堂应强化主体的实践与体验。历史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合作的过程。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应当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积极推进师生之间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互换角色。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由,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可通过小组讨论法、学生授课法、历史辩论赛、教材分析法等,给学生搭建施展自己天赋的舞台,尽情表现自己的才华。把枯燥的历史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情境教学中,给学生搭载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内因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不容假设,历史是一门严肃的人文学科,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历史观。首先要发挥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历史教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富有亲和力,学识渊博、讲课幽默、教学艺术较高的学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热情地投入勃勃生机的课堂。教师要教会学生尊重历史、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教师必须打破“唯我独尊”的传统观念,放弃权威性的发号施令,为学生创造一个能阐述自己观点的宽松环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只有在民主、自由无拘束的和谐气氛中,学生方能够自由地自主地探索疑问,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老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上的闪光点。特别是独特的见解和批判性的思维,老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固执己见的同学要晓之以理地启迪,要加以引导让其自己通过读书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巧用教学资源

为历史教学拓展平台历史是人类过去的记忆,包括人类过去的生产、生活、战争、建筑、文学,艺术等,历史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与教材,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全部。真正鲜活的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历史是蕴含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人文遗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效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用活课内多媒体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们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了平台。而借助多媒体声、光、色、像的特点吸引、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大量的历史知识,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特别文献记录片能真实地再现某个历史事件,剖析某些历史人物,提供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历史,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例如在讲解《第二次》时,播放电影《》片断,那一幕幕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场景,使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入在影片中,自然迸发出爱国之情,再结合文本阅读,使学生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这种教育效果是传统教育模式难以企及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会利用身边人文资源不光教师在教学中会利用教学资源,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身边资源学习历史。电视、网络资源是丰富而又便捷的教学资源。不仅老师会利用网络为教学服务,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利用电脑查阅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教科书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有限的,图书也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简单地用教科书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如“中华五千年”“中国皇帝传”等历史读物。这类读物篇幅短小精悍、文笔生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轻松学习历史。身边人文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历史资源。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带领学生拜访那些历史见证人、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让他们现身说法,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为学生再现真实的历史。每个家庭都经历了历史变迁,家庭历史就是国家历史的缩影。教师引导学生看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听长辈讲过去的事情。学生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学习历史,感受历史,不仅能够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时,课文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的事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学生没有兴趣。针对这一状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小记者访问自己爷爷奶奶,听老人讲述过去的经历,并记录,在课堂上开个故事会,让小记者讲述祖辈的故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所走过的艰难曲折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从而对我国取得的巨大建设成果加深认识。

三、借史育人

篇8

传统历史教学中,为了适应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差异,教学节奏进行得比较缓慢。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于微课教学的展开。微课教学要求时长较短,使得每位学生在微课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能够比较轻松地掌握知识点。

调查发现,教学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到十分钟,可以使学生一直保持在注意力相对集中地状态,因此我们建议将每段微课视频的播放时间设置在五分钟到八分钟左右的时长。由于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因此在选材上要注意精简、同时要能吸引学生兴趣。通过在开始时播放微课视频,开门见山导出主题和主要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缩短传统课堂的导入环节,提高课堂效率。而微课设置方式可以是一个题目或者是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点以及社会新闻、生活现象,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以名师讲堂的方式直接进入知识点的展示。

(二)微课教学选材内容单一,没有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现在虽然教师们对于开展微课教学的热情比较高涨,但是受备课条件和微课教学认知所限,教师通常只会准备一套微课内容,但是我们知道,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他们对于新知识点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同一套教学内容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对于学生整体的提升效果是比较小的,这就与我们实施微课课程的初衷相悖。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微课课程的选材上更加用心,需要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微课素材,即使是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受众不同、他们对于旧知识的掌握度和新知识的接受度也是不同的,针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调动学生兴趣,重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微课设置要更加灵活、内容要更加丰富有趣;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新课开始前先帮助学生梳理一遍以前的知识点,才能保证新知识学习的连贯性,那么在微课选材上就不能有过多新内容,要重在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连贯上,教学进度也不能太快。

(三)教师对于微课教学的把握能力不足,忽视自身课堂定位

推行微课教学以来,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部分教师以名师录制的微课课程来代替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整个课堂都是由一连串的视频贯穿下来,放映结束,一堂课45分钟也全部过去了。而学生对于视频内容的把握、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都被模糊掉了,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重点把握不清、甚至只是在瞧热闹,而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那么针对以上现象,教师需要找准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不能被微课占据课堂;教师在微课教学中的作用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微课视频的播放只能起到更好地呈现知识点和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因此,在微课引入历史课堂后,教师在前期需要谨慎细致的选择微课素材,课堂上也要在播放微课的同时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对微课中的知识点重难点有一个更加准确的把握,微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作好小结工作,帮助学生巩固在微课中学到的内容,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及时反馈和总结,完成对课程学习的巩固和升华。

(四)总结

篇9

现代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形象,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历史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历史教科书的历史照片、地图、图像等文献资料丰富,但是寻找起来不是很方便。多媒体丰富的视频信息功能和快捷的查找搜索功能,可以把历史教科书的历史照片、地图、图像等文献资料口语做成做课件,丰富的课件教学信息容量,快捷的演示效果,对于增加教学的密度,提高课堂训练的效果都是很奏效的。从多媒体快捷的查找功能中挤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优化教学过程,丰富学生的知识,都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内容既抽象又复杂,单单靠教师的只言片语表达清楚很困难,但是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变化过程,同时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也能够很清楚的了解和记忆,这就为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例如,“一国两制”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对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学生不是很了解,这就成为学习这一课内容的瓶颈。运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和的历史事件,通过画面,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对科学理解“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一国两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意义就跟容易理解了。使用多媒体使抽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变得具体,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有效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突破了教学重点、突出难点。

三、烘托教育氛围,渲染历史场景,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下的历史教学真实、感人的场面,具体强大的吸引力。强烈的历史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的历史年代,,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如短片电影镜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谱写了民族英雄颂歌。在历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还应该挖掘道德教育教材,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使用多媒体播放“”“”等悲惨的影视视频再现历史场景,历史故事,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氛围,更多了解关于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史诗故事,深深感染学生,生动的教育学生。英雄的故事感动了每个学生,看后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较好的实现了历史教学的目标。

四、使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10

(一)问题审视

以上案例中,历史教学依然没有走出知识教学的桎梏。Z同学所在学校的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L同学所在的南京某中学虽然已采用开卷考试形式,但是平时教学依然围绕历史知识点的资料收集展开,教学实践依然处于一种“考试为中心,知识为砝码”的惯性思维之中。两所学校都存在将历史教学简单等同于历史知识教学的倾向,这是上述案例所暴露的第一个问题。更为深层的问题在于:在此种知识教学模式的主导下,学生成了知识存贮的容器,花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的记忆,而历史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蕴在教学中得不到挖掘。比如Z同学认为历史教材本身对她来说具有教育价值,但是由于教师缺乏道德敏感性,很少就历史事件的道德内涵与学生进行讨论,而是就历史言说历史,更很少联系学生当下的生活。这使得历史教学的德育价值在教学中得不到体现,最终阻碍了历史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二)原因探析

要探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需要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考核方式入手。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以试题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依然是最为重要、最有效率的评价方式,而考试成绩依然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平时的教学以考试为目标,学习是为了考试等固化思维依然影响着教学实践,考试这根指挥棒依然决定着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根据笔者调查,受访学校平时的考试主要是教师自己命题,这些教师受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方式的影响,依然选择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作为考察内容,其中,对客观性知识点的考核仍然占据着最大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将学习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同时,客观性知识点在考核中作为答案容易辨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评价的效率。由于学校跟不上考核制度变革的步调,每逢全市历史统一考试,历史成绩就会集体大跌,暴露出了学校历史教师这种固化的应试思维对整个历史教学实践所产生的消积影响。在这种考核模式的指挥下,历史教学没有摆脱知识学习为核心的痼疾,更为重要的是,德育价值被忽视,道德意涵被知识教学消解,有违教育的最终目的——育德树人。

二、历史教育的德育价值分析

历史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良好德性的功能。

1.历史的存留蕴涵着人们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传递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这对于帮助学生反思当下的生活并建构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历史不是一堆关于已经发生了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承载着人类特定的价值诉求。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指出,其目的在于“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而“成一家之言”即史学家借史传递其价值判断。而历史对事件真实性的追求决定了,历史必然以某些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为基础。所以说历史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结合。历史不能脱离人而存在,人是伦理性的存在,因此,历史的价值判断中又包含一种伦理判断。伦理判断是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品性的有关“善恶正邪”的判断。历史的存留与传承必定承载着人的伦理诉求,历史教育可以通过向学生呈现历史上人类生活境况与历史故事传递丰富的伦理意涵。例如,初中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课中“百家争鸣”,不仅呈现了每个学派的思想主张,更暗示了每个学派都有其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儒家所提倡的“仁”与墨家的“兼爱”都有具体的道德意涵,至今仍有深刻的启示。

2.历史教育能打破时间的界限,使不同时期的人与事在同一平台上得以呈现。

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民族的历史,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从而获得一种历史责任感。个体通过回望自己的意义世界建构完整自我,每一个正在生成着的自我都离不开过去的经验,而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对民族过往的回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建构一种民族的集体人格。雅斯贝尔斯在《德国罪过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类需要审视作为整体民族中的自我,每一次人道的灾难都是整体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过。灾难幸存者之于死难者存在一种经由内心审判的行而上的罪责,这种来自内心审判的基础即是将自己作为人(或者说普遍理性存在者)本身去思考民族集体的人性。这种集体人格能够使我们获得存在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例如,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向学生讲述日军侵华时期我国百姓所受苦难、所有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抵抗日军侵略的故事,能够让学生获得民族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历史教育所培育的历史存在感与责任感是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

3.关于世界历史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世界公民意识。

全球化进程以及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使得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与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为此,全球化时代对传统的公民身份提出了新的要求:每个公民不仅要作为一国公民积极参与本国事务,而且还要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与此相适应,旨在培养负责任的并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各国公民教育共同关注的新的维度与亮点。世界公民教育要求学生不仅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且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相互宽容。而世界历史教育能够让整个世界各个民族的发展脉络在学生面前得到清晰呈现,在拓宽其视野的同时,培育学生对人类共同生活世界的关怀与热爱,培养作为一个合格世界公民所需的品格。因此,世界历史教育是培养世界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三、道德立场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要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让教师走出知识教学的窠臼,具备一定的道德敏感性;其次,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历史;另外,为了使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需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的特殊价值。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就教学内容来讲,历史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伦理价值,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道德教育读本。提高一线历史教师的道德敏感性,使其能合理利用历史教学中的各类资源,才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思考的平台。教师应有意识地就存在伦理争议的历史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判断,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道德理性思考自己当下的生活能力。例如在学习“”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解释当时社会整体的动乱,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恶在动乱中是如何被释放与展现,又如何摧毁了人的尊严与社会正常的伦理生活。提高教师道德敏感性的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建构德性的教学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本身具有道德性。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反思其教育是否是有道德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合德性的学校生活的一部分。

(二)将历史事件还原为生动的故事

历史,特别是人类早期的历史经常以文字而非图像为存储形式,所谓“历史感”即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通常使得今人对历史的理解过于模糊单调而不够丰满逼真。而现代影视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历史教育来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选择一些符合史实的影视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历史,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深刻的历史体验。影视作品能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故事在学生面前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世界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良好的契机;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以一种叙事的伦理角度让学生在移情中获得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例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就是让学生更深入、细致了解二战的优秀影视作品。

(三)让历史走进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