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护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22:1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男性护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男性护士论文

篇1

一、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空间

为了更好的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首先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基础文化设施。即展览厅、宣传廊、培训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档案室、老人活动室、文艺创作室,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建有广场、艺术中心和室外活动场所。在这些基本设施具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使之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人才管理,提高专业人才素质

把全县有表演、艺术、文化方面才能的人员全部建档管理,组成全县人才信息库,定期组织这些人才进行专门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发展和传播方面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从而更好的为全县經济大发展做好宣传。同时强化文化馆内部机构人才的管理。目前文化馆专业人员比较缺乏,特别是高级创造人才、导演策划人才尤为缺乏。所以要求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各类人才的进入,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破格录用,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可以给予重点奖励。这些政策措施,既符合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使文化馆工作高效运转,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能。

三、全面动员,全民动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文化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首先要推陈出新,更新观念。随着新形式的发展,旧的思维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式的需要,已不适应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旧框框,势应新形式,充分发挥文化馆各类辅导人员齐全的优势,善于挖掘人才资源的潜力,利用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方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反映现实生活、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指导群众业余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把群众文化工作真正搞得风风火火,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以势应新形式的发展。第二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服务于民,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给文化馆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文化特色村建设的开展给文化馆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良机,群众有各种文化生活的需求,或传统的,或现代的,或艺术的,或娱乐的,这就为文化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及时掌握群众的文化生活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主动深入基层,上门服务,及时反馈信息,无论办班辅导活动,还是展示演出,送节目下乡都要力求精益求精,把最好的作品展现给群众,真正为全县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切实做好非物质遗产和古文化旅游的开发

做为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高跷秧歌、武术、民间鼓乐、民间唢呐、农民画、民间快板等,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及时挖掘和有效保护,更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做为陵县还有两处古迹,一处是唐朝颜真卿所书《东方先生画赞碑》,因颜真卿曾经在平原郡(今属陵县)做太守,其石像和《画赞碑》现存陵县文博院。《画赞碑》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另一处古迹就是被誉为“智圣”的汉武帝太中大夫、文学家、滑稽大师东方朔的故里就在陵县神头镇。其汉墓群连绵如山,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这两处古迹无不散发着古老的文化底蕴。

五、以文化馆为带动,积极组织好各种文化宣传活动。每逢节庆日,县里都会举办一些大型节目,宣传党的好政策,教育人们不忘党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我县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把节庆日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文化馆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文化馆要不断引进综合素质高的文艺创作人才,策划编排好节目,合理配置与充分开发具有县区域特色的文化潜力,使文化馆充分发挥其先锋带头作用。使其真正做到加强我县文化交流、促进我县区域经济发展。

篇2

【论文摘要】 总结154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提倡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重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分三种类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瘤。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化,无任何特异性,且症状与炎症轻重及病理改变常不一致。有些患者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脓细胞却无什么症状,而有部分患者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的临床症状却很重。绝大多数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常因各种症状而烦恼,其实这些症状有的根本不存在只是心理负担过重,人为的想出来的。Lewin D 1960年指出,心理性因素可能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产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可能就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1]。Miller[2]通过对218例CP患者的治疗后发现,情绪紧张和抑郁是CP发生、发展及迁延不愈的一个潜在因素。这是因为CP多发生于青壮年,此年龄段正是性活跃期,从解剖生理学看,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性腺,又是内分泌的靶器官,神经内分泌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前列腺的功能。由于青壮年期的雄激素水平较高,前列腺分泌功能旺盛,在正常的性心理和有规律的性活动时,前列腺的分泌和释放保持相对平衡。反之,性心理功能的紊乱、性生活过度或长时间抑制,则会出现前列腺经常、反复或连续不断的充血,而反复慢性充血正是产生CP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前列腺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多疑、失眠多梦等。有时伴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尿频、尿急、腰背部和会肌肉紧张痛。这些症状的存在,使患者始终认为自己所患的CP没有治愈,但在复查前列腺液时无异常。分析前列腺炎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如下原因:

①前列腺炎的症状隐蔽顽固,具有长期性,易使患者处于焦虑状态,丧失治疗信心;②前列腺炎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下腹及会,易与患者性功能相联系,加重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逐渐出现性功能减退及功能障碍等;③随着性病的蔓延及媒体和某些医疗机构对性病的夸大宣传,患者误认为前列腺炎是性传播疾病,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④多数前列腺炎患者属内向型性格,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一旦罹患CP,患者会不同程度出现性心理因素的变化,甚至使原有的性心理问题加重。

因此,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心理治疗技术对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所以治疗前列腺炎首先要树立信心,然后采取综合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失。我科2年来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54例,合并前列腺增生67例,年龄19~70岁,有明显郁忧症状23例。

2 护理问题分析

2.1 前列腺炎患者身心障碍的原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患了病以后,不愿和亲朋好友讲,心中的痛苦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别人的心理支持。患病后,讳疾忌医,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许多前列腺炎患者往往会自动地将病变与性功能、肾、性病等联系起来,久治不愈,又担心影响肾功能,担心增生、肥大、癌变,许多人对前列腺疾病缺乏基本的认识,不少人因社会误传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在有性功能障碍后往往影响家庭稳定,夫妻关系紧张,有严重的内疚心理。抑郁失落感:当患者反复就医失败后,往往出现抑郁失落等情绪,甚至严重到人生价值观,在工作中不求上进。许多前列腺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负担和人格特征的改变,心境低落、情绪波动。可以为微小的过失而过分自责,也可以怀疑自己患有某种性病或不治之症,甚至有自杀倾向等神经精神系统机能紊乱表现。尤其是久治不愈的患者这些症状使慢性前列腺炎变的复杂难治或容易复发,成为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国外多学者认为80%以上的前列腺患者会出现某种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

2.2 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特点 腼腆害羞:男科疾病多与泌尿生殖及性有关,患者很难为情谈及病情或让人检查。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年岁大、较成熟、信得过的医生进行检查和个别指导。隐瞒病情:这就是由害羞派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患者虽急于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往往羞于启齿或担心别人笑话而隐瞒病情。忧郁悲观:表现为情绪的抑郁,对自己及任何事物都失去信心,反复述说自己的病情、即使疾病不严重,也认为不可能治愈。焦虑多疑:在治疗过程中,有患者显露出焦躁不安,发无名火或不理睬别人的冷漠态度来反映焦虑状态。总以为医生隐瞒病情、医护人员的正确性和医生的水平;重视周围人的言谈话语,总爱怀疑别人是在议论自己。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感情的投入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护士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让患者体会到护士具有同情心和责任心。

3.2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当患者向自己袒露心灵时应严格为患者保密,尊重患者的隐私。

3.3 建立良好的医患交往场所,病房应安静整齐,同一类患者最好住同一病房,病友间可以交流治疗、心理、预防复发、饮食经验。

3.4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医生、护士要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对患者一视同人,耐心细致,在患者心目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形象。

3.5 要明确告诉患者前列腺炎是可以治疗的常见病,尽管目前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效药,只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综合治疗的耐心,有克服不良习惯的决心,积极系统治疗多数前列腺炎是可以治愈的。

3.6 明确指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的发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前列腺炎症一般不累及不影响男性激素的分泌、代谢,也不会诱发前列腺增生。

3.7 明确告诉患者前列腺炎并非都是性病引起,不一定影响性功能。前列腺炎并不等于性病。

3.8 疏导启发患者“依情易性”增强其自我调节能力,将精神注意力从疾病上转移向其他方面,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爬山、散步、跳舞、打球,锻炼宜从小运动量开始,以身体适应为度,争取长期坚持一项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焦虑情绪。

3.9 护士要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迅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有利于开导患者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3.10 治疗期间要教育患者戒酒、少抽烟。忌食辛辣之物如:姜、蒜、辣椒;多食冻豆腐、海带、海产品、蜂蜜等含锌丰富的食品。平时不要熬夜和过分疲劳,要重视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受凉特别是足底受凉。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的性接触,包皮要经常外翻清洗,去除污垢。

参 考 文 献

[1] 王怀秀.男科疾病中的心理学问题.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4):61.

[2] Miller HC.Stress p rostatitis.Urology,1988,32:507-510.

篇3

(1)心理护理:①病人术前多有紧张、恐惧心理,表现在担心术中出血多、疼痛,术后影响饮食、发音和美观等。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安慰病人,让病人有安全感。②帮助病人了解手术意义及预后、手术费用、手术风险性。③指导病人术中配合,避免用口呼吸,预防误吞。如有不适可举手示意。

(2)病人准备:术前1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男性病人嘱刮胡子。血常规、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者,感冒鼻塞者,女性月经期间,局部口腔溃疡者暂停手术。

(3)环境准备:手术在门诊单人治疗室或专用小手术室进行,手术前需进行空气消毒,降低手术感染率。室内应舒适、安静,使病人身心放松,配合手术治疗。

(4)用物准备:灭菌手术衣、手套、口罩、帽,手术包,X线平片,局部,0.2%氯己定,生理盐水,牙周塞治剂,遵医嘱备特殊材料如人工骨、组织再生膜等。

手术器械准备齐全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必要条件。护士必须熟悉各种手术过程及各种器械的名称和性能,还要了解不同医生对各种器械的使用习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做好配合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

(5)调整医生、护士与病人位置,使病人仰卧在手术牙椅上,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台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

(6)协助局部麻醉:递1%碘酊棉签及局部,协助扩大手术野。

(7)术区消毒:0.2%氯己定20ml嘱病人含漱1min,协助医生用1%氯己定消毒棉球消毒手术区(包括口唇周围半径5cm的范围)。论文百事通

2术中护理

(1)巡回护士打开无菌手术包。

(2)洗手护士:洗手护士穿戴无菌手套,配合手术护理。

铺孔巾:注意与手术区域相连形成一个无菌区且方便手术者操作为宜。

保持术区清晰:左手持强吸管,随时吸除口内及术区的积血和唾液,防止积血和唾液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吞咽反射造成呛咳危险,保持术区清洁无血。吸引器必须保持通畅,用蒸馏水抽吸冲洗吸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腔。

手术部位冲洗:递0.2%氯己定与生理盐水给医生进行交替冲洗,及时清除术中刮除的结石及炎性组织。

协助压迫止血:不要用纱布用力擦伤口,以免损伤软组织。

协助龈瓣复位:用湿纱布压迫,使之与根面贴合。

协助缝合:递缝针线,护士借助持针器(或弯血管钳)协助过针、剪线、止血,以提高缝合速度,避免发生脱针事故。缝合完毕彻底检查口腔内是否有残留的缝线头、小敷料、缝针等,并及时清除,防止掉入气管、食管发生意外。

上牙周塞治剂:待医生用纱布拭干伤口表面,递牙周塞治剂敷于伤口处,并协助用湿棉签或湿棉球在牙周塞治剂表面轻轻加压,长宽要盖过伤口。操作完成后要仔细检查渗血及黏附情况。新晨

清理用物: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确保无误。用湿纱布清洁病人唇周血渍,揭去孔巾,撤离手术用物。

3术后护理

篇4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故又称为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PCI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易被病人接受,由于冠心病高龄病人居多,具有发病快,病情重,常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及危险因素等特征。本院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成功完成了5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56例,男性40例,女性16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所有患者均有较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改变,有或无心肌酶改变,均有15年以上的吸烟史,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患者未出现临床并发症。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对其他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应该提醒医生行相关处理论文格式范文,以及考虑术前的特殊准备,完善术前药物准备。术前访视患者,认真听取患者提出的问题和疑虑,了解其心理感受,巡回护士应根据其不同心理情况,有的放矢的实施心理护理,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2]。对于急诊患者,应反应迅速,备除颤仪、临时起搏器、气管插管用物,确保各种抢救仪器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及时、正确使用。 2.2 术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突然发病,且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室对于患者而言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加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预后的猜测等心理,会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做好如心理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更应关爱患者,聆听其主诉,告诉患者自己将会陪伴其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可采用交流、抚摸等关爱方式,让患者消除陌生感,以便取得手术预期效果。 2.2.2 术中配合 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操作程序,备齐手术需要的物品、器械、默契配合医生手术,密切观察患者心电波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并处理。特别是开通血管时,警惕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一旦发生灌注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患者入住监护室,并进行心电监护,护士应该注意心电示波上心率、心律变化。拔鞘管时应该注意防止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心动过缓,拔鞘管前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因疼痛或紧张诱发严重心律失常。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痛,胸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及各项指标。术后常规吸氧,以确保血氧饱和度﹥0.92,有利于减轻心肌损伤[3]。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械,使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3.2 抗凝剂应用护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出血倾向等,皮下注射海普宁后可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减轻皮下淤血,尽量减少并避免更多次静脉注射论文格式范文,若发现并发症先兆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2.3.3 穿刺点及肢体护理 术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侧髋关节需制动,伸直24h,鞘管拔出后加压包扎6h,可给予远端肢体活动和皮肤按擦,还可以指导患者做足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根据病情需要帮助患者适当更换,使其术侧卧位,以防患者腰酸背痛,密切观察术肢末梢血液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情况及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 2.3.4 饮食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进食低盐、低脂、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3 小结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最大限度保护心脏功能[4],抢救濒死心肌,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监护,配以熟练的抢救措施,可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1金海君,朱艳华,马玉民,等.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19(7):25-26.2邹静荷,汤群英,黄景文.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60-1061.3沈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缺氧性损伤及其吸氧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902-903.4陈韵岱,宋现涛,吕树铮,等.12小时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现状分析.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2005,13:5-8.

篇5

【论文摘要】:幼儿男教师历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性简而言之决定于我国当前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我不禁要问:幼儿男教师何时登上了历史舞台?当今社会幼儿男教师的生存境况又是怎样?他们面临着怎样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又是怎样在社会不理解的大环境下工作和学习?他们的发展前景在哪里?赖以生存的职业价值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将一一探究,并力图做出解答。

一、幼儿男教师是时代的产儿

幼儿教师与护士一样,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只有女性才能从事的职业。这种观点无疑是偏激的,也是错误的。但是要彻底改变社会对它们的看法,却并非易事。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注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渐意识到幼儿教师单性别化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诸多不和谐之处,认为男性在幼教工作中可以弥补幼儿园中“阴盛阳衰”的状况,对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发展等多方面都可起到女性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于是社会上开始出现鼓励男性加入到幼教行列中去的声音,幼儿园的大门也开始纷纷向男教师们敞开,越来越多的幼儿男教师由此诞生。私以为,幼儿男教师这项职业的出现并非出自偶然,而是时代的产物。

其实,幼儿男教师在中国早已有之。上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界就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学前教育奋斗的有志之士,陈鹤琴、陶行知、张宗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理论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张宗麟先生更是有着“中国第一位男幼师”的称号,他在对现实学前教育状况不满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前往陈鹤琴先生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做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并于1926年到1928年间先后发表《幼稚教育概论》等数十篇论文和译著,震动了中国教育界。张宗麟先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他的事迹无疑为当今社会的男幼师们树立了楷模。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张宗麟先生那个迷茫和探索的时代已经过去,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社会主义虽然只处在初级阶段,但国家重视教育,改良政策向教育倾斜,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充分发展壮大。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里最基础的部分,它的发展和建设理所当然地被提上计事议程。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21世纪最关键的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于是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喷薄而出。许多女性开始从事幼教工作,并一度占据了幼儿教师头衔的主导地位。

可是随着幼儿的主体地位的越来越被重视,如何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了所有幼教工作者头疼的问题。逐渐地又有人开始反映许多男幼儿具有女性化倾向,矛头直指幼儿园教师性别单一化问题。人们开始觉察到幼儿园里应该拥有一定比例的男幼师。因为“男性有阳刚之气,其外表刚毅、果断,若揉合了女教师的耐心、细致、温柔、能歌善舞、富于表现力等优点,将会使幼儿园茶馆暖气以来的‘阴盛阳衰’现象逐渐得到平衡、调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男性在电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套使用、名目繁杂的体育设施方面将大有用武之地。或认为男教师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对幼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或认为男教师会对幼儿的性别意识起到积极影响;更有甚者称其为“为儿童的精神世界补钙”。总而言之,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男性开始打破传统的思想偏见,逐步迈向幼儿教师的行列,肩负起培养后代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了学前教育研究领域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幼儿男教师的职业价值和职业尊严

客观地讲,幼儿男教师在社会的呼声是越来越高的。许多大城市的幼儿园和家庭都认识到男性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都欢迎男性前来担任这一职业;绝大多数学者也都呼吁广大热爱学前教育的男性青年参加到这一工作中来,共同为学前教育和幼儿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从长远的角度上看,这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幼儿男教师们却遇到了诸多困难。他们一方面被人们用空洞的褒扬抛向高空,一方面又被现实的重力拉回地面——可谓结结实实地摔了个“重伤”。在对武汉市内几所幼儿园里仅有的六名男幼师的一项专项访谈中,作者发现六名“园宝级人物”均或多或少对现实有所抱怨,而抱怨的最关键问题还不是事先意料中的低薪问题,而是社会对幼儿男教师这项职业的认同感问题。

有着两年工作经验的李明(化名)告诉我,尽管每年的年终评选他都会有奖项归入囊中,但是他由衷地感觉到“我的职业价值在世俗的眼中是一文不值的”;“从而我的人身价值也似乎因此贬值”;“感到很没有尊严”;“等到真正工作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社会上更多的是对幼儿男教师这项职业的嘲笑和讥讽,绝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

这样的现状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尤其是当作者满怀豪情地采访一位“武汉市先进幼儿教师”的时候,听到他这样说,心里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幼儿男教师这项职业是社会需要的职业,但在它为社会服务的时候却遭到社会无情地鞭笞。究其原因依旧是传统社会观点的束缚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教育孩子是女儿家的事情,社会、包括家人对男性从事幼儿教育的角色认识不足。这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以至于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如恋爱、婚姻、社会地位……同时,人们心理普遍存在着学校等级制度,认为从幼儿园到大学,肯定是越高级越好,学校的老师水平也理应是一层比一层高;反过来,幼儿园里的老师就被认为是能力和水平低下,自身修养不够了。

我们说,职业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这项职业是否为社会所需要,同时社会和周围人的眼光以及他们对待这项职业的看法也正是职业价值的侧面反映。幼儿男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受限的现实状况,仿若有人在他们背上贴上了一道标签,这对幼儿男教师这项职业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正如前面所说,幼儿男教师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三、幼儿男教师的发展前景展望

如今,21世纪即将迈入第九个年头,学前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各个领域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进步之一便是幼儿的地位日渐被抬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主体性地位,还了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本来面目”。可是,在幼儿的主体性越来越被社会认可的时候,人们对于幼儿男教师的关注程度却并没有因此而递增,相反,似乎还有削弱的趋势。“以人为本”的口号喊了几十年,却仅仅局限在了学生这个主体上面,却没有涉及到学校、幼儿园的另一个主体——教师,特别是男教师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悲的现象。

也正是由于不关注导致了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国内迄今为止没有系统的培养男幼师的方案和理论;对男幼师的生存状况、园外生活、社会和心理问题等关注极少,致使国内没有一所培养男幼师的专业学校和有关的院系设置;而一些学前教育专业中男生招生名额又有限,招进来之后又不与女生区别对待,不能合理地利用男女性别特点因材施教,譬如教男学生跳女性化的古典舞蹈、穿女性化服装等等,都是由于对他们自身特点分析不够所致。

总而言之,幼儿男教师的前进道路依旧是曲折的,要想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认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G533.40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029-01

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中,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教师群体的功能也是由其一定的结构特质决定的,只有当结构体系趋向合理、和谐共生时,教师群体的育人功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核心力量”才能得以有效凸显。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反之,幼儿教师结构不平衡,对幼儿的成长,对幼儿园的建设,以及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分析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问题和对策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分别为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现状与成因、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不平衡引发的问题、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对策与建议进行论述,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可以清晰的知道本篇论文的大概内容,在现有的教师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让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达到优化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目的,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现状

1.幼儿教师性别结构调查情况。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据包头市教育局幼教科统计的数据,2009年该市妇联幼儿园共有(3 )所,他们分别是新时代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迎宾幼儿园。目前这些幼儿园中无一名男教师,可见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2.学校培养数量少。作者所调查的三所师范大学是培养幼儿园、小学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性别结构来看,目前,三所师范大学女生比例较高,男女生比例在总体上出现结构性的失衡。

3.机关法律法规对幼儿园教师女性化关注不够。《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五条和三十七条中这样表述:“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

二、幼儿园教师性别不平衡引发的问题

教师是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最先遇到的“权威”,教师是孩子思想及行为的引导者,集体中每个孩子对老师的追随又进一步巩固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因此,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一)不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性别角色是在一定生理基础上,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位置,及其被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男女性别角色构成社会群体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生性别认同的榜样和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媒介。

(二)不利于儿童的社会交往。首先,必须承认自然赋予女性在抚育幼小儿童时独特的心理及生理优势。女性对孩子的潜移默化有着更强的渗透力。女性更多的使用委婉语,考虑自己说话的后果,更多的流露温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氛围。但女性处事时容易以感情为依据,在对儿童的教育中容易失去理智,如溺爱,包办代替。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容忍儿童的依赖。第二,男性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区别于女性。男性独特的行 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基础。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赋予男性更强的社会性,因此,男性在儿童眼中是权威的,也是可依靠的。

(三)不利于儿童知识领域的拓展。男幼师偏重史、地、哲。从教育内容上看,在知识的传授上,男幼师某方面的知识面比女幼师更为开阔,而且,在史、地、哲上男性往往精于女性,这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四)不利于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遇到女老师在一起说话毫无顾忌,背后议论别人是非,对待工作喜欢嫉妒,处理问题有时小心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有异性在周围时,男性或女性更多的表现为爱表现自己,特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在异性搭档工作时,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工作上会更细心,工作热情会更高,性别上的优势互补能体现的更透彻。

三、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建立相应的男性幼儿教师培养体系。比如,一些男性幼儿教师生对于在上舞蹈课时穿着紧身衣服,跟在女生后面跳芭蕾舞,就感到十分别扭,是不是可以开些武术、棋类的课程,让男性幼儿教师有选择的机会。

(二)更灵活、更人本的幼儿园用人策略。1.重视男性幼儿教师;2.创设良好的男性幼儿教师成长环境。

(三)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引导。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他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四)男性幼儿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男性幼儿教师要坚定自己作为一名男性幼儿教师的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传统的职业性别界限正在被打破,出现了许多男性冲击女性行业的现象,如男保姆、男护士、男幼儿教师等,男性进入这些职业,不仅给这个行业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以其独特的省份与特点,冲击女性在这个领域的垄断地位,作为男性幼儿教师要乐观地看到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男性幼儿教师这一职业一定能够更好的生存、发展下去。

(五)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广泛重视。男教师不愿意幼教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舆论的压力,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尤其要加强电视、报纸等热门媒体的传播,广泛深入宣传男教师加入幼儿教育事业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促使人们尽快改变传统观念,是男性和女性一同承担起这项事业,促进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平衡。

篇7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1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8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7岁。均行食道吞钡或胃镜检查,其中食管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15例,轻度曲张3例,无明显曲张1例。有呕血或黑便病史10例,腹胀3例,有手术史3例。外周白细胞计数减少,(2.5~3.6)×109 /L,血小板计数(25.5~93.5)×109 /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6例。

1.2方法

1.2.1分流手术:即用手术吻合血管的方法,将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连通起来,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血液直接分流到腔静脉中去。可分为非选择性分流、选择性分流(包括限制性分流)两类。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包括脾肾静脉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等。此术式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效果好,但肝性脑病发生率高,易引起肝功能衰竭。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旨在保存门静脉的入肝血流,同时降低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代表术式为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该术式的优点是肝性脑病发生率低。限制性门体分流的目的是充分降低门静脉压力,制止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同时保证部分入肝血流。主要术式为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侧侧吻合口控制在10mm)和门-腔静脉。"桥式"(H形)分流(桥式人造血管口径8~10mm)。

1.2 断流手术:即脾切除,同时结扎、切断冠状静脉,以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临床上常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2结果

分流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分流达到止血的目的。其中行脾切除6例,分流手术13例,术后出血停止或无再出血。11例曲张静脉消失,8例显著改善。

3讨论

门静脉高压症多见于中年男性,病情发展缓慢,常有肝炎和肝硬变病史,症状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2]。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左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脾脏,程度不一,大者可达脐下。早期肿大的脾脏质软、活动,晚期活动度减少。脾肿大多伴有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以下,血小板计数减少至(70~80)×109/L以下,并逐渐出现贫血。呕血、便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致命的症状,大约有59%的病人会发生大出血。咳嗽、恶心、呕吐、用力、撑物或排便或食硬质食物常是出血的诱因。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一旦破裂,立刻发生急性大出血,血色鲜红,也可有柏油样大便,出血不易自止。病人可因出血量过多而发生失血性休克和肝昏迷。在诱发第一次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中,嗜酒和肝功能失代偿最为重要。近年来有人提出判断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可能发生出血的指标中,内镜检查发现曲张静脉直径增大和静脉壁呈现红色征者最为危险,此外肝功能分级、腹水量多少、胆红素高低、白蛋白量、凝血酶原时间等也都与出血可能性有关[3]。根据统计,首次大出血的死亡率可达25%,在第一次大出血后的1~2年内,约半数病人可以再次大出血。

从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是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问题,包括第一次出血的预防、急性出血的处理和再次出血的预防。黄庭教授总结了国内外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特点:在西方国家常规手术逐年减少,常规手术中以远端脾肾分流术为主,很少施行急诊手术,基本上不做预防性手术,TIPS和EST、EVL治疗增多,肝移植逐渐成为主要的手术选择。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部分分流术为主,80年代以后则以断流术为主要术式,90年代以后断流、分流联合手术增多。同样基本不做急诊手术,但预防性手术在我国仍有一定比例。根据我国的临床经验,病人第一次出血死亡率高,通过临床各项辅助检查对病人发生出血的可能性预测估计,lunwen. 1KEJI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对肝功能良好、出血可能性大的病人仍主张施行预防性手术。肝移植的目的是治疗终末期不可逆转的肝病,而并非门静脉高压症。国外肝硬化多为酒精性肝硬化,病人难以彻底戒酒,病变不断进展,所以肝移植效果良好[4]。而我国肝硬化中75%为肝炎后肝硬化,15%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合理治疗,肝功能可保持较稳定状态,加上经济条件和肝移植供体来源等具体情况,肝移植暂时还不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主要选择。除了肝移植术能够彻底的根治本病外,其余的各种治疗方法目的都是姑息性的治疗措施,目的是尽量减少肝功能的损害,预防和治疗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社会性别理论让人们从社会意义方面重新认识性别,而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有助于调整以往受刻板的性别模式规约的社会关系,并优化其秩序。鉴于学校教育与性别文化建构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针对阻碍大学生树立社会性别意识的因素,提出了在文学与文化教学中培养与形成大学生社会性别观念的途径。

一、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一说是西方女权主义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采用英语语言学范畴中的词汇“gen-der”,表示性别的社会构成,标示受后天习得的性别规范和行为,以区别于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生理性别”(sex)。后者所指的自然的性别差异,已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本质主义的性别刻板模式,其不良后果“造成截然不同的社会性别分工,它的宿命性质使得性别身份具有某种神秘的(尤其对女性而言)悲剧色彩,像是男女不平等、女性永世不得翻身的自然基础”

这种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在中西方的文化观念里均有根源,并随着各自的文化经典著作和思想的传播,深深地浸染于人们的传统思维里。被基督教社会奉为经典的《圣经》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奠基石,其中的《旧约·创世纪》里说,人类的第一个女人夏娃,是上帝为亚当找到一个适合的帮手,用男人亚当的肋骨造成的,她不仅是为男人而造的,并且应当依附于男人;后来因偷吃了禁果,并且诱惑亚当一起犯下原罪。因此,女人成为人类堕落的根源,从而由上帝安排,承受生育之苦的处罚和通过繁衍后代得到救赎。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里,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wWW.lw881.com古代女性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而从古至今,传统观念里的重男轻女思想也是根深蒂固。这些腐朽的传统思想沿袭至今,多多少少还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性别观念。

现代女权主义思想对性别歧视在文化观念中进行了追根溯源,对性别作出了社会因素考究,其理论来源和结论正如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第二性》中论点: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社会)造成的。它明确指出,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在角色、态度、价值、关系等方面受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观念所影响,这种观念往往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遭到歧视,并影响妇女行使自己的权利。社会性别的提出,让人们重新认识性别,即对性别有一个社会意义方面的新观念,从而调整以往受刻板的性别模式规约的社会关系,并优化其秩序。

二、社会性别分析视角的作用

在当下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和秩序的优化进程中,妇女问题与环保、人权、贫困、能源等问题是同处在一个层面上。社会性别的提出,有助于丰富推进妇女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法。社会性别视角的目标是推进性别平等,在当前妇女处于弱势情况下,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另一方面,它也反思男性在社会活动中受男性本质的种种规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社会性别视角不仅从政策上和行动上推进性别平等,促使妇女参与决策,而且还体现了一种民主化、多元化的现代意识。因为“它更关注的是两性的关系,关注的是妇女和社会的关系”,超越了孤立的女性问题。利用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具体问题,其角度就会更广泛,其批判力量更具针对性。而在教育领域的各项工作中充分运用这个视角,不仅能引导青年男女学生培养健康的性别观念,全面发展他们的个体生命,而且,还能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以平等待人、尊重差异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社会问题的积极而向善的人生观。

三、阻碍大学生树立社会性别意识的因素

首先,从学生们自小就接触的经典童话故事来看,其中受褒扬的女性多为美貌善良、谦虚温顺、乐于牺牲自我的形象。如灰姑娘是因为被打扮得美丽耀眼而受到王子的追寻,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默默地等待王子的拯救,美人鱼为了爱王子而不惜失掉自己的声音和生命,等等。这样的传统阅读文本让男生女生们形成一种看法,女性要等着男性来唤醒,而男性可以主宰世界并拯救女性。在学生们的性别基本感觉里,男孩是力量型的,是救助者;女孩是柔弱的被救助对象。在教科书等阅读材料方面,有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教科书中也含有不少性别偏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女性的省略、忽视、刻板化和歪曲等方面。很少涉及女性的人生、理想、事业等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学生长期在具有性别偏见的教材影响下,又缺乏教师平等的性别观念引导,很容易在意识观念里忽视女作家和有丰富内涵的女性人物形象,而把自己置身于趋于单一性别的一片“男色”的天空下,对于自身和他人特别是异性的价值评判和存在状态就很难形成两性双向参照的考虑角度。

其次,教师的性别刻板观念也是制约学生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副作用之一。在幼儿园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老师通常会给男孩子扮演警察、医生等强有力和救助的主体,而多让女孩子扮演被伤害者或护士等被救助的或起辅助作用的人物,却很少让他们互换角色。史静寰评论说,“成人是在无意识当中扼杀了孩子这种反传统性别角色的一种尝试的愿望,硬把它纳人到传统性别规范中去。”这种误导一直延续到大学。有一部分大学教师仍持传统的性别定型观念,如认为女生比男生更适合学语言,因此鼓励女孩把英语、汉语等当作职业目标来学,以便将来做老师、秘书或译员等;而鼓励男生把语言当作工具来学,为将来做管理者、医生或律师等打基础。体现在教学上,教师会无意识地对女生的语言学习要求比男生更高更严,从而间接地造成性别因素对学科教育的影响。这样,学生从小到大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内化了的单性传统性别观念。

四、社会性别观念的培养与形成途径

(一)学习和理解社会性别理论。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来自西方的性别理论时,一方面要指出其指导意义在不同的文化疆域里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能排除对舶来理论的陌生感,同时对该理论有一个更为具体的了解。比如说,该理论的普范性观点在于:“揭示了一个根源性的东西,无论中国也好,世界也好,我们看到的男和女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指生理上的,而是一种社会上的。”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本土化需要来向学生引进这一先进的理念。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结合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来讲,好让学生对理论减少了隔膜感,而与现实更为贴近。

(二)改变教师刻板的性别观。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的教师很容易表现出不尊重性别差异的不公正性别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性别教育进行培训。如在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学法培训课程中安排有关社会性别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师社会性别知识和能力,锻炼其洞察教学中性别偏见问题的敏感性,从而使教师有能力对教科书中带有性别偏见的内容重新阐释,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对教材在性别观念方面滞后于时展等欠缺作出弥补,引领先进的性别观,确保学生受到健康良好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另外,还应鼓励教师选用消除性别偏见或编写体现两性平等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教材。

(三)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法解读文本。在教学中引进性别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无疑是让学生获得一个以全新的性别观念重读文学经典和文化现象的科学分析视角。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重新解析被埋没、被压抑、被曲解的女性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还从社会性别角度揭示男权思想对两性心智发展的负面影响、反思男权中心意识主导下的文本评价尺度,从而还原一个消除性别偏见、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文学历史天地。

(四)以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和分析文化现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批判的思维能力,而不光是被动地接纳概念知识的传授。可以用具体的案例、调查所得的数据、影音材料,或者让学生亲自到课堂外面去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现象等方式,让其接触和目睹真实的现实。

(五)建立两性互为参照、合作探讨的和谐氛围。既然社会性别理论矛头直指社会性别本质论对人性的强制性规约,那么受性别本质论僵化的文化角色就包括男性和女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建立两性互为参照、合作探讨的和谐氛围,共同关爱男性和女性的精神健康,不仅解构和反思父权社会意识形态下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而且要分析男性在社会性别受男性本质的种种规范而遭遇的巨大压力,从而指导男性和女性,从种种荒谬的、陈腐的、褊狭的旧性别观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达到两性共同发展自我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合作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著.文化、教育与性别:本土经验与学科建设[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篇9

1 临床治疗

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肠癌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晚期,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36~70岁,平均53岁,包括结肠癌7例,直肠癌12例。

1.2 治疗方法:贝伐单抗静脉注射推荐剂量为5mg/kg体重,每两周给药一次,首次静脉注射时间需持续90分钟,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则第二次输注时间可以缩短至60分钟,如果患者对60分钟的输注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那么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用30分钟的时间完成。

毒副作用:本组患者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高血压,出血,血栓,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反应等。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做好心理疏导,初次用药前,患者因对化疗药物缺少了解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也因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而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积极与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药物信息,治疗方案,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消除顾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

2.2 治疗期间的常规护理:治疗前应先了解患者的血象,肝肾功能,药物过敏史,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大小便常规,心脏功能等。给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有无过敏反应,如:瘙痒、呼吸困难、发热、寒颤等,如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也可在用药前行抗过敏治疗。

2.3 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3.1 高血压:高血压是贝伐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4%,严重高血压发生率约11%[1]。贝伐单抗引起的高血压通常为可逆的,且与剂量有关,患者通常可以耐受,或用常规抗高血压药进行对症处理[2]。如果患者的高血压没有得到控制或出现高血压危象,则应停药。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血压一过性升高,给予对症处理及减慢输液速度后血压降至正常,后未再出现血压异常情况。

2.3.2 出血、血栓:护士在治疗前需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鼻衄、咯血、呕血或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心肌梗塞等,教会患者自我监测、出血或血栓的可能征象,如疼痛、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心率加快、胸闷、胸痛等可能提示肺栓塞的症状,视力的变化、新发的剧烈头痛、困倦、头晕等提示可能的脑栓塞;有动脉血栓栓塞史和65岁以上的患者发生血栓的危险性会增加;另外异常的凝血史,惯于久坐而少运动的生活方式,化疗,吸烟等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所以应鼓励患者根据体力适量活动避免久坐,本组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

2.3.3 胃肠道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化疗前可预防性地给予止吐治疗及其他预防性措施。如:看书、听音乐、上网与家属或其他病友聊天等方法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如果发生恶心、呕吐,应立即清理呕吐物,并予温开水漱口,以减少不良刺激。饮食宜丰富多样,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丰富维生素等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鼓励多饮水,定时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胃动力药或缓泻剂。如开塞露。本组4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2.3.4 心脏毒性:贝伐单抗对心脏有一定的损害,应定期检查心电图,另外,胸痛、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主要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护士应了解以上表现并给予相关指导,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在通知医生的同时,立即给予50%酒精湿化持续吸氧,取半坐卧位、双下肢下垂,控制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并予心电监护,严密临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本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心脏毒性。

3 小结

贝伐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正在逐渐的应用于临床治疗,通过对19例肠癌患者的护理,使我们认识到掌握贝伐单抗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提高化疗护理的质量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因病例数较少,更多经验需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1] 李洪波.彭枫 贝伐单抗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四川肿瘤防治 2006(01)

篇10

[论文关键词]胃癌;围术期;整体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胃癌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加强手术配合,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方法:对32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结果:除3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切口延期愈合外,其余2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手术及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3∶1。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50~60岁年龄组。胃癌多发于胃窦部,约占50%,其次为贲门部[1]。早期发现并手术治疗效果较佳,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科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32例胃癌患者行根治手术,加强围术期的整体护理,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05年2月~2006年2月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36~75岁,平均58岁。其中,18例患者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及呕吐、黑便;9例伴有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幽门梗阻;2例出现胃穿孔症状;2例呕血;1例仅有轻微上腹深压不适及疼痛。本组患者由于加强了围术期的整体护理,除3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切口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的切口都一期愈合,很快康复,住院天数为15d左右。

2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2.1术前指导与健康教育

由于胃癌的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易被忽视,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患者突发癌症,精神紧张、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在心理和躯体上受到双重折磨,此时最需要亲人、朋友、医务人员的关怀和体贴。手术医师和主管护士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前指导和健康教育,针对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性格、职业等特点,运用通俗易懂、精练简明的语言,讲解手术方法及其可信性、疗效及手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从而使患者消除疑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指导内容:术前禁饮食的时间、皮肤准备、过敏试验、术前配血、指导有效咳嗽的方法、胃肠减压的目的及术中配合要点、术后禁食、伤口出血等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方法,以及不舒适的对策,其目标使患者和家属配合手术及护理。因此,做好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2.2术前准备

2.2.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与患者做好交流,耐心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让患者或家属去访问曾做过这种手术的患者,以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术前检查协助医生进行严格的全身检查,做好各种常规检查。例如:血尿粪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心电图、胸透、出凝血时间、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胃镜等。

2.2.3皮肤准备术前1d给予皮肤准备,备皮要彻底,范围要规范,上到连线,两侧到腋中线,下到耻骨联合。备皮完毕应用肥皂水清洁备皮区,更换干净衣服并做好皮肤过敏试验。

2.2.4控制饮食术前1d流质饮食,术前12h禁食、禁饮。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者,如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应予以纠正,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2.2.5胃肠道准备手术日清晨放置胃管,防止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呕吐、误吸,减少手术时腹腔污染。合并幽门梗阻者,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术前3d每晚用300~500ml温生理盐水洗胃,以减轻胃黏膜水肿,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2.2.6术前配血一般胃癌患者都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症状。术前营养支持非常重要,术前配血、术中备用,对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术后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7呼吸道准备指导患者戒烟,患者术后因伤口疼痛而惧怕咳嗽,易造成肺部感染。必须做好思想工作,讲解咳嗽、咳痰的重要性,指导有效咳嗽的方法。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常规护理包括:①生命体征的观察。进行24h床边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护。②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质并记录,防止引流管脱落。③用镇痛泵的患者应注意不要误将导管拔出,3d后由麻醉师拔除。④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抗生素。

2.3.2护理清醒6h后,给予垫枕头并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次晨患者病情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切口张力,减轻腹痛,也利于腹腔引流。

2.3.3饮食护理术后胃肠减压量减少,肠蠕动恢复,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管当日可少量饮水或口服米汤。如无不适,第2天进半量流质饮食,每次50~80ml,第3天进全量流汁,每次100~150ml,如无不适,可进半流质饮食。食物宜温、软、易消化,少量多餐,逐渐过渡到普食。

2.3.4预防并发症的护理①注意导尿管的护理,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弯曲受压,每日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拔管前试行夹管,每隔4~6小时有尿意时开放,训练膀胱舒缩功能。②呼吸道的护理,掌握有效的咳嗽方法,注意口腔护理,给予超声雾化,每日2次,减轻患者咽喉部疼痛,使痰液易于咳出。③早期活动,除年老体弱和病情较重者,其他患者术后第1天坐起做轻微活动,第2天在协助下,可下地床边活动,第3天可在病房内活动,患者活动量应根据个体差异而定,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预防术后肠粘连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④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有:术后胃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梗阻、倾倒综合征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注意观察胃管引流的色、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查明原因,给予对症处理。

2.3.5术后心理护理关心理解患者,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

3出院健康指导

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及时指导患者加强综合治疗,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树立长期治疗的决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告知肿瘤手术的成功并不能一劳永逸,一定要定期复查,定期化疗,以获得彻底治愈。胃癌手术后1年内,每隔3个月门诊复查,第2年每隔半年1次,以后每年1次,化疗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