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护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7:3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血站护士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血站护士论文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将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反映给教师,实现二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互动式教学,能改变课堂中教师占课堂主体的现状,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也能得到保证,因而是一种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的互动式教学有如下几个特征:(1)互动式教学模式打造出动态的课堂,促进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密切。(2)互动式教学营造了一种社会化的环境,为学生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3)互动式教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互动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品读中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文章的需要,教师可以创设带有感性色彩的生动场景,让学生融入情境中,感受到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本的优美之处。例如,在学习描写优美自然风光的文章时,我会利用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读一小段文中的句子,然后通过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营造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美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最后,我还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觉得最美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激情就被激发出来了。(2)创设一些富有动作性的互动模式,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作文交流、演讲比赛、话语表演、生活体验交流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在学生写完作文之后,将写得比较优秀的作文大声朗读给所有学生听,并让学生举手发言评价,在其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水平。总之,我认为,要实施好小学语文的互动式教学,就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激发学生想发言、想互动、想表现的欲望,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

篇2

关键词:服务质量;护理;无偿献血;献血反应;血流不畅;献血意向

为了减少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充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12年年初我站通过加大对采血护士就静脉穿刺技术、与献血者交谈技巧、礼仪形象、献血反应观察及护理常识等护理业务培训力度,着实提高采血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各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均比2011年度有较大数量的下降而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向明显增多。以下通过2011年和2012年献血反应、血流不畅及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向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阐明优质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2012年在本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47702人,年龄18~55周岁,初次献血者19511人,发生献血反应26人,血流不畅89人,再次献血意向18836人(仅针对初次献血者)。多次(2次及2次以上)献血者28191人,发生献血反应14人,血流不畅43人。

1.2方法

1.2.1用采血袋,按标准操作规程采集200ml或300ml或400ml全血,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献血者是否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心慌、晕厥等献血反应的情况,及时对症处理,记录相关过程。

1.2.2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血流情况,若有采血过程中呈滴注状或中断即血流不畅,及时处理,记录相关过程。

1.2.3对献血者进行咨询,是否有意向再次献血,记录其意向。

1.2.4比较加大对采血护士就静脉穿刺技术、与献血者交谈技巧、礼仪形象、献血反应观察及护理常识等护理业务培训力度前后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血流不畅以及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向的人数和比率。

2 结果

3 分析

3.1 2012年献血反应人数、血流不畅人数比例明显较2011年少而再次献血意向人数(仅针对初次献血者)比例明显较2011年多,说明优质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对献血者给予及时、有效、正确护理,可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促进了献血者再次献血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对血站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工作、保障血液临床供应以及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应将初次献血者作为无偿献血中护理工作的重点对象。有资料表明献血量与献血反应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献血量达到350ml时出现献血反应的比例最少,说明献血反应与量关系不大[1],不同性别的人群献血反应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献血反应的发生与献血次数有关。从表1来看,无论是献血反应还是血流不畅导致停止献血中初次献血者出现的概率远远高于再次献血者。笔者分析认为:①初次献血者看到较粗的针头、加上恐惧和怕痛的心理,常会造成精神高度紧张;②初次献血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惧,加上对献血知识了解少,有思想顾虑,心情高度紧张,也有的当看到别人献血或发生反应时,自己尚未采血即晕厥;③初次献血者有不同程度的多疑、恐惧、怕痛, 怕传染上疾病;④初次献血者缺乏献血经验,抗压能力较再次献血者低,有的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献血前休息欠佳、饥饿、献血环境不理想、人员拥挤、声音嘈杂、空气污浊、气温较高、献血等候时间过长,使献血者心情烦躁,或医务人员态度欠佳,语言生硬,穿刺技术不够熟,穿刺疼痛等各种因素均可能引起献血者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短暂意识丧失,由此引发献血反应。初次献血者是否有再次献血的意向是关系到能否充分保障临床用血的需求及建立一支相对固定的自愿献血者队伍的关键,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将初次献血者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对象。

3.3无偿献血工作中的优质服务不可忽视。血站的护理工作有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服务对象不是患者而是众多无偿献血的健康公民及"血液"这一物品。献血者和受血者能否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关键在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其过程包括献血前的咨询和体检、献血过程中的护理和献血后的护理。首先,我们的护理工作人员要树立人文关怀、彰显服务理念,主动、热情、礼貌地接待他们,要做到热情、 方、百问不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们理解献血不仅可救助他人也有利于健康,并使他们懂得一个人献血,个人、家庭、社会都受益的道理,并向他们细致地讲解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使献血者充分认识到健康的公民适量献血对身体有益无害。 献血前仔细询问献血者的饮食及睡眠情况,防止空腹献血及疲劳献血。空腹者可饮白糖水2~3杯(约300 ml),吃些为他们准备的小点心、面包等,防止因血液粘稠引起的血流不畅。对首次献血者应特别注意心理护理,采血过程中可多与其交谈,以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因高度紧张造成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不畅。其次,让献血者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及意义,取得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减轻其心理压力。用我们的耐心、细心、贴心和真心换取献血者的爱心。使处于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健康适龄公民都能加入到献血行列中。 采血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的操作技术,穿刺时应做到"一针见血"。如遇血流不畅给予处理后仍不能改善,切勿反复穿刺,应立即拔针。再次,整个献血环境要整洁干净、温度适宜,切忌用生硬、消极的语言及态度刺激献血者。总之,让他们有个愉快而顺利的献血经历,为再次献血树立更好的信心。遇到献血反应时,医务人员首先要沉着、冷静,更不能慌张,要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让献血者及其他者献血者放心,并给予解释,说明这种情况是常见的,不要有顾虑,并非身体状况有问题,这种情况无需治疗,适当休息即可自行恢复。同时避免引起其他献血者的连锁反应[3]。

参考文献:

[1] 郭建设,刘巧,周珊.400ml献血者的献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4):114.

[2] 罗毅文.献血反应与无偿献血[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12,2(4):31.

[3] 孙爱红,陈晓建.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1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