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一则范文

时间:2023-03-31 05:3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察日记一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观察日记一则

篇1

9月28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回家种一头蒜或泡一些黄豆,来观察它们的变化。

写完作业,我拿来一头蒜,剥去紫色的外皮,一个个象牙白的蒜瓣展现在眼前。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白白胖胖像一个水滴;有的弯弯的像一个月牙;有的又小又扁,什么也不象。它们拿在手里又硬又滑,闻一闻有一股刺鼻辛辣的味道。我找来一个装月饼的小盒,把它们洗干净,然后把蒜瓣尖朝上,根朝下,摆放在里面,再接一点水,让水没过蒜的一半就行了。

我看着蒜瓣们静静地泡在水里,不禁想:它们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变化呢?我期待着,盼望着。

观察日记二则

10月4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蒜泡下已经好几天了,它们果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起初,蒜尖上都裂开了一点儿小口,小口周围出现了淡淡的紫色,好像涂上一层薄薄的胭脂。有的蒜瓣已经从裂口里拱出了嫩芽,原本淡褐色的根部也滋出了细小的根。接着,嫩芽们争先恐后地破口而出,如雨后春笋般越长越高,并且你追我赶,好像在比谁长的最高。嫩芽的下端白里透绿,越往上就变成了翠绿色,就像一把碧绿的剑指向天空。下面的须根也由一点点的银芽变成了盘根错节的一大团,分不清彼此。

看着它们生机盎然的样子,我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们是在我的照料下才显得如此挺拔茁壮。

观察日记三则

10月17日

星期二

天气

一转眼,二十天过去了,蒜苗愈发显得郁郁葱葱。

篇2

今天,我学会了如何煮米饭。

你们不要以为煮米饭很简单,煮米饭其实有着一门深深的学门在里面。

首先,就是认米,一般来说,我们平时吃的米分为两种,煮稀饭的米和煮干饭的米。煮稀饭的米,比较短,比较圆,大体是一个橄榄球样子。而煮干饭的米,比煮稀饭的米长很多,而且比较细,大体上像一个玉米形状。

接下来就是淘米了,淘米可讲究了,可不是直接下水倒掉就好。淘米,需要先下水,然后用手在里面淘几遍,看看有没有坏掉的米,如果有坏掉的米,要拿掉。挑完这些坏的米之后,还需要用水再洗几遍米才能下锅。

篇3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之乐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积极识字、主动识字,深刻感悟汉字本身所蕴含的艺术性,并积极探究自主识字的方法。例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七》的导入,我巧妙地创设大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戴上各种鸟的头饰,伴随动听的音乐,绘声绘色地表演,我们唱着欢乐的歌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我们来到“动物园”、来到“丛林”、来到“天空”中,仔细观察漂亮的孔雀、锦鸡,认识会唱歌的黄鹂、百灵,还有翱翔在天空的雄鹰、大雁……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各种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学会了“孔雀”“锦”“鹰”“翱翔”“丛’‘鹂”“灵”等生字。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深刻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二、独立识字,从字典、生活中来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低年级字词教学的手段之一。指导学生查字典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是,查字典识字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字典的释义是概括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把从字典中与从生活中的识字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在工具书里认识字词,在生活中理解字词”,才能把学生引向识字的理解境界。例如: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我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词语理解的不太透彻。有一学生说:老师,课文中“骄傲”的意思我不太明白,词典中的意思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和课文内容不太相符。于是,我就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老奶奶”和“我”的表情、动作,再用几个思考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奶奶”的情感变化。(1)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去追问,她在想什么呢?(2)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些什么呢?(3)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7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她又想些什么呢?(4)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通过联系实际,学生很快就领悟到: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这样的词语教学将训练和情感熏陶相融合,情趣盎然,词语因此拥有了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意蕴。

三、写话练习,巩固字词运用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我们知道字、词、句、段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训练他们写话的能力。当然,学生不会写的字可以允许他们用拼音代替。例如:在教完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记两则》后,我就让学生学写日记,刚开始比较随意,有什么写什么,一句话也行,一段话也行。到二年级下册我就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每周写一则日记。这一则日记中必须有这一周学过的汉字,比如,学习了《找春天》,就让学生用“羞”“遮”“掩”“躲”“探”“嫩”“符”“触”“鹊”等汉字写一则描写春天的日记。学习了《雷雨》和《最大的书》后,就让学生用“压”“乱”“垂”“虹”“岩”“痕”“宝”等汉字写一则雷雨后的观察日记。学生通过这样的写话练习,深化了对所学汉字的认识。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1.开设“识字栏”

让学生把每天新识的字,在学习园地的“识字栏”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可以是图文结合的方式,也可以是音形结合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分享识字的成果。每天利用课前一分钟让学生读一读“识字栏”中的生字,每周进行一次评比,看谁识字最多,评出“本周识字大王”,以此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生字。

2.开展“识字”专题活动

利用语文活动课开展“动物王国”“植物基地”“蔬菜乐园”“水果园地”等识字专题,让学生在每个专题中写出相对应的物体名称,看谁写得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识字成果,并从中找出识字规律。

3.争当背诗、识字“小能手”

每周让学生背一两首古诗,并把题目写在卡片上,这首诗里的生字也写在卡片上,在每周五的早会课上全班交流,看谁背的古诗最多,积累的生字最多,谁就是背诗、识字“小能手”。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从不同的渠道去识字。

4.欣赏教室的美化环境,提高识字量

篇4

根据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个人和小组(班级分成四组,每组一本数学日记本)日记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学生书写数学日记。小组日记组员轮流记,天天交给教师批阅。个人日记按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地上交批阅。在日记里,学生原生态地表述自己的数学思考,亲历数学问题的发现、生长和解决。日记逐渐成为学生自由呼吸的“绿色氧吧”。同时,日记又以时空的穿越性,带着我走进学生的数学世界,在一个个惊喜、意外中,我渐渐读懂了学生的数学世界,明晰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个“绿色氧吧”更让我读懂了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数学学习。

1.培养数学观察。

“咔嚓……咔嚓……”又要剪指甲了,突然想计算一下每年要剪掉多少指甲。

我想,大拇指的指甲面可以看作长和宽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每次大约能剪掉1毫米长,大约一周剪一次……那么每个手指一年大约剪掉5平方厘米,10个手指就是5×10=50(平方厘米)。如果再加上脚趾甲,一年剪掉的指甲就有100平方厘米呢!

“哇噻!相当于一个手掌的大小啊!”算出这个得数时,我不由地惊呼了起来。

书写日记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同时促使他们主动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完善数学思维。

今天,老师在讲习题的时候,让我们用简便计算方法算出“1+3+5+7+9”的结果,我看了觉得太简单,便赶快地算起来:1+3+5+7+9=(9+1)+(7+3)+5=25。

谁知道老师说这是低年级学生的做法,还有更为简洁的方法,我这时才想起来为什么旁边画了表格图,原来应该这样做:1+3+5+7+9=5×5=25。

后来老师又问:2+4+6+8+10怎样计算呢?……

真没想到看似那么简单的题目中竟然蕴藏着这么有趣的数学奥秘!

从上面的日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整理知识的过程,当他把所学的知识用日记的形式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他思维的舞步就清晰、有条理了,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

3.促进教学相长。

老师,我今天做了一道数学题,不知道对不对,请您帮我看一下:一个正方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展开图?在姐姐的指点下,我一共画了11种,老师,一个正方体真的一共有11种不同的展开图吗?其中的规律又是什么呢?

篇5

8月20日 星期天 天气晴

今天,我观察了蚂蚁搬食,知道了只要不灰心,总会办好事的道理。

早上,妈妈带我去外婆家,也顺便去观察一下蚂蚁是怎样搬食的……

篇6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谈几点认识。

一、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写作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矗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就有了保证。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作文的能力。

1.丰富语汇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所以,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认真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积累词语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

2.理解词语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是,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只有理解了所学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它们进行表达。常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1)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文中插图等)或演示实验理解句子。(2)利用与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置换比较理解词语。(3)利用表情、手势、动作表演等理解词语。如"昂首挺胸"、"气喘吁吁"等词语。(4)利用生动形象的描述理解词语。除此而外,教师经常采用的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帮助理解或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都可以帮助理解词语。

3.概括中心小学教材的单元,有着各自的编排意图 每组课文,当提出一个训练项目时,就有一个写作训练项目与其相对应。要在阅读教学中,使两者紧密结合,来提高写作能力。如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项目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训练学生认识中心思想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表达方式等。该组写作训练项目就是要求中心明确,并用中心句来表达中心思想。在教学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时,就要侧重训练学生懂得什么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同主要内容的区别与联系等。

二、精心设计板书,促进写作能力提高板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精心设计的板书,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

1.借助板书,理清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借助线索式板书,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教学《落花生》一文,我设计如下板书:落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略)(详)

2.借助板书,突出重点。抓住主要内容,突出写作重点,做到有详有略、中心突出。我常采用词语式板书。教学《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我设计了如下板书:给颜黎民的信一、怎样读书1.不专看一个人的书(比喻)2.不专看文学书(对比)3.可以看哪些书(建议){}主要内容(详写)二、在上海看桃花三、同意把信发表四、指出写信人署的是假名}次要内容(略写)

3.借助板书,布局谋篇。在指导学生学写记叙文时,不仅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为比,我常采用提纲式板书,展示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事的方法。教学《捉鱼》一文,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捉鱼时间:春天星期天早晨地点:村东小溪人物:郭辰我事情:----筑坝捉鱼发生:发现牛吃稻秧发展:赶牛抓牛拴牛{扔、跑、踩、赶冲、抓、拉}赶走护秧结果:受到夸奖----重新捉鱼板书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不一一列举。

三、写作训练与实际观察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独立进行写作的基矗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良好观察力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的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面。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大体上我遵循以下的步骤进行:

1.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可以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的描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日出日落的场景、四季景色的不同等。学生独立写作的训练,也从组织学生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开始。我曾要求学生细致地观察本班一个同学的面貌,描述这个同学的肖像,要抓住这个同学的最大特点写,写的逼真,不说姓名大家就知道写的是谁。这种训练很有收效,同学们写出的片断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练习写作的兴趣。

2.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观察事物场景写短文是在观察事物的部分写片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我曾组织学生参观我较多功能教室、海洋动物标本展览等,引导他们实际观察。组织这种观察,教师在事前要制订更周密的计划,做好观察前的准备。观察前,也要把观察目的和要求给学生讲清楚,并要求学生观察中做记录,作写的材料。观察回来后,教师要启发指导学生按观察顺序与重点整理记录的材料,完成短文写作,选择其中写得较好的在班级朗读。

3.观察日常生活,训练写日记在学生有了初步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到小学中、高年级,我就训练与指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开始先要求学生写周记,然后每周写2至3篇日记,以写观察日记为主,写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事。最后要求学生每日写一则。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普遍都有明显的提高。

篇7

纵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册书都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册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因此,我认为在备课伊始,就要对单元主题及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一、备第一学段单元专题

低年段针对教材采取的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在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走进秋天”。在《秋天的图画》一课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上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做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达成了教学目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备第二学段单元专题

从三年级上册教材开始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内容。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导语还布置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任务,为课文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做好准备。每组导语都配有表现专题内容的背景图,用直观的方式更形象地揭示专题。如,第一单元,导语一开始就用诗一样的语言为学生描绘了五彩斑斓的儿童生活情景,点明主题,并用召唤性的语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配以精美的反映儿童生活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中。

(二)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本单元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教材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在《花钟》后又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还建议写观察日记。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口语交际”让学生说说最近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习作”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韵文。“宽带网”引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更多的发明与发现的故事。可以看出单元内各部分成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备第三学段单元专题

高段教材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现就五年级上册为例对以下几个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但专题的角度、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有的专题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注重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有的专题是从人物的角度提出的;还有的专题是从文体的角度提出的;有的专题虽然在前几册有类似的单元出现,如“父母之爱”,但本册教材在内涵上更加深化,不但表现亲子之间的浓浓深情,而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成长,表明严格要求、鼓励自立也是父母之爱。

(二)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本册各组的导语大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在语言叙述上,有的导语比较平实。有的导语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感染力,如第七组,“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

(三)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

篇8

一、理论基石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的主张和《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中所讲的“用生活来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习的知识库互相交融,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是相一致的。

作为教育者,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解决问题,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会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得到体现。

二、改革愿景

这几年来,我校通过课程改革和实施,以我校语文教师为主导,各科教师为辅助,改进传统的日记教学方法、写作方法,将日记教育与儿童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结合低中高三个不同的年段进行不同的日记引导。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日记兴趣,引导他们用一颗童心来探索世界;在中年级着力培养孩子感受自然和生活的能力,从观察和体验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在高年级引导孩子对社会的敏感度,使他们对社会时政、周边热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见解,努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小公民。最终力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我校学生培养为自信、智慧、快乐、敏锐的玉兰花少年。

三、摸石前行

1、大量阅读,积累丰富语言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校结合学校自身地理文化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玉兰诵本”,在每天的晨会推行“玉兰雅诵”,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诵读经典性的佳诗、美文。

为学生提供精选课外书,进行整班阅读,在年级中进行“读书交流会”,保证学生基本的阅读量。

引导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类生活日记,把阅读时的点滴感悟记载于日记中,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细化感情,训练思维。

2、学科联动,全面覆盖生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采取研究、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情境,创设愉悦的氛围,减少枯燥乏味地讲解与练习,让学生在日记的过程中享受生活、快乐,解决“怕日记”的问题。

日记写作以语文学科为主导,与各门学科紧密结合,如数学学科的“数学小日记”,英语学科的“英语小日记”,科学学科的“观察小日记”,体育学科的“运动日记”等等。综合化进行日记写作指导,还原了生活本色,还原了写作本色,学生天真、单纯、稚嫩、浅显,充满童真童趣的本色在日记写作中得到彰显。

3、把握教材,激发生活趣味

如:数学老师将生活情趣融入知识运用,为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走,我们去春游》。科学老师将知识探索融入趣味实践,为学生上一节室外的《找蚯蚓》。体育老师将健身自护融入知识性游戏,为学生上一节《逃生游戏》……

4、丰富活动,创造感悟素材

长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内容,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在每年的惯例“三礼”(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新“四礼”(节俭、倡廉等),“多节”(消寒节、百孝节、昭忠节等)系列礼仪民俗活动中,还原传统节日气氛,创设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汲取传统礼仪、节日的精华。

5、生活化环境,引导发现美好

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家”的环境。教师每年利用假期改善教学环境,大到

校园环境,小到教室布置,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童趣。

6、课程延伸,引导内容创新

借助语文教材,弥补教材中的写作训练不足,引导学生创新日记内容,跳出思维的框框。学完了故事型的课文,引导学生向家长、长辈收集故事,然后写一则“故事日记”;学完了写景美文,引领学生去读读写山水的佳作,走出家门去周边的名胜古迹走一走,看一看;学了诗歌,更可以当一当“小诗人”,写几首随性小诗。

7、信任鼓励,创设“感悟”大环境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愉悦的氛围,把微笑、、信任、激励带进教室。我校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与学生平等民主相处,真诚关爱他们,春风细雨般的话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

8、成果展示,丰富呈现手段

我校在呈现学生生活日记成果上,开发出了多种展示方式,极大地帮助学生建立了写作自信。

① 在班级定期举办《日记小报》,让孩子们以组为单位,动手涂涂写写,把小组成员近期较优秀的日记编入其中。

②在学习园地开辟“日记专区”,经常将班级中较为优秀的日记进行展出。

③鼓励家长试写与孩子相处的点滴所感而成的小日记。

篇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于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创设写作的情境

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思维的空间、活动的空间。

在教学生“写环境保护”一类的习作时,我从鹏博士多媒体素材库中,把一些有关“污水”、“空气污染”、“酸雨森林”、“受过污染的小河”等动画引用到写作情境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产生“一吐为快”的心境。当看到“从工厂里排放的烟雾”时,学生就联想到自家附近工厂、澡堂烟囱里排放的黑烟,他们在自己命名的作文题《还我一片蓝天》中写道:“看,我家附近澡堂里烟囱里排放的一股股黑烟像一条条妖龙在空中张牙舞爪,……”接着写附近居民受到了怎样的危害――人们淡忘环境;要发出倡仪,保护环境。有的写了《20年后的我》,长大后怎样治污染;有的写了《地球妈妈的话》,告诉人们不要乱砍滥伐;《假如我是发明家……》、《小鱼的自述》、《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假如我是城市美容师》……写出了自己大胆的想象。不少学生的习作在市区发表,杨淋同学写的《小纸团历险记》,获国家级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

二、用音乐渲染习作环境

运用与作文教学内容相吻合的音乐把学生轻松带入写作的情境中,使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想象、表达。

总之,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电教材料,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情必表、不吐不快之感。

三、利用一组声音,想象作文

利用电教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可以利用一组声音让学生根据声音的不同,编写一个故事或一件具体的事。我们可以从多媒体素材库中录下一组,按一定顺序并有内在联系的声音,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编成有一定情节的内容进行创造性作文,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总之,学生通过听也能把“看”到的合理地写下来,想象力很丰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四、巧用电教为课文续写结尾,推测以后发生的事

为课文续写结尾,推测以后发生的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俩(奶奶和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先让学生理解这一段话后,又让学生观看屏幕:奶奶怀抱着小女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呀飞……此时,我就让屏幕动画至此暂停,问学生:“小女孩会到哪儿呢?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到了我们中间,我们怎样和她相处呢?”学生们看着屏幕,思维活跃、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在说:“小女孩,快飞吧,快来到我们中国,我的奶奶也是你的奶奶,我的爸爸、妈妈也是你的亲人,我会带你一起游览那驰名中外、千年古寺、神秘地方――少林寺;游览那桂林的山水;欣赏那水平如镜的西湖、红叶似火的香山……我们一起打电脑、一起学习、一起逛公园,让你过得开开心心……”

五、再现真实情境

有些作文要求学生实地观察后或亲手做实验后把过程写下来,当时学生可能兴致勃勃,但常常因为沉浸在活动之中,而没有仔细观察,体验不周全,文章写得不够生动。可活动不能再组织,而利用多媒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把真实的生活情境拍摄下来,制作成课件,然后反复播放,直至学生看仔细为止,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留有想象余地。比如:我们组织学生去郾城县龙城参观了那里的桃花园,一路上,美丽的春景让学生乐不知疲,野餐中,学生们互相分工合作,亲手做午餐,赏花时惊喜,学生们在园中作画写诗、拍照、嬉戏……好不热闹。我们把这春游录上来,以便学生在写作时再回忆、再互说,以完善自己的写作。学生真正投入到了大自然的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家乡的可爱。在习作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此得到发挥,避免了以往春游只写这儿美,那儿美,无病的俗套。不少学生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春游中“赏花―作诗―论诗”的趣事;有的学生在习作中以诗表达自己赏花的愉快心情,做到了吐真言抒真情。

六、根据某一词义,提供一些和词语描述的景物特点

某一词义学生们理解后,可提供一些景物和这个词相照应,说明这个词的意思,如“今天天气真热啊……”为开头写一段话,出了太阳、空气、小草、动物们等在天热时的反应,再通过想象平时自己的观察,可以具体地描写出来。

七、条件作文

即教师也可在屏幕上给出动物、植物提要求、给方向或范围,让学生想象作文,如可以出示猫,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展开想象,描述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还可以由想到人的品质、追求、希望。

八、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幻想

幻想及想象力的升华。儿童喜欢幻想,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常常会使学生浮想联翩。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录音听童话故事,通过电脑看动画片、科幻片,启发引导学生写童话、写科学幻想,不少学生写《地球妈妈的话》、《水的回述》、《南郭先生逃走后》、《20年后的月球上会……》等等写得很成功。

九、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电教优势,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篇10

1.重视阅读,发展想象力

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能使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为了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对作者的经历、风格及所属流派有所了解,有利于理解作品的主题、特点等,从而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李白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想象非常丰富,月亮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色彩。

(2)把握情感基调。弄清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就能在阅读中定下想象的格调。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一开头就点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而文章描述的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中就流露了作者那隐隐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情。

(3)抓住修辞。阅读时可以借助修辞来展开想象,体会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及意境。如《明湖居听书》中白妞说书那段“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我们在阅读这段文字时就可以借助修辞感受音乐的美妙。

(4)重视积累。要培养想象力写好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广博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不断丰富词汇和积累材料。

2.细心观察,丰富想象力

协作和观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文教学中要培养想象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并帮助他们养成经常观察的习惯。观察训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

(1)指导观察大自然。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调动五官,多看多听。美丽的景色、壮丽的河山都能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2)借助课文插图及直观教具或制作的课件。课文插图和直观教具或课件能通过视觉直接在脑海中产生形象,丰富想象力。如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就可以利用文中插图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画面上是渭城附近的客栈,屋旁有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有正在饯行的主客双方及鞍马。授课时教师就要求学生口头表述画面的内容,根据诗句写一段文字,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描写自己与亲友送别的一个场面。

同时,应要求学生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弄清事物有哪些特征,然后展开想象,最后琢磨怎样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写成日记或文章,以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3.体验生活,充实想象力

生活经验愈丰富,学识愈多,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富。在作文教学中,要经常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要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会,到工厂、社区、农村、超市等地去感受生活,并要求写见闻心得。一方面通过具体的人和事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激发他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者的感情,另一方面则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此外还可以通过改编演出课文剧本来把握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领略生活是文学艺术源泉的道理,从而充实学生的想象力。

4.强化训练,巩固想象力

(1)用形容词描绘事物。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在运用形容词描写人或事物时必须具有想象力才能准确地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如用“灰蒙蒙、崔嵬、嶙峋、绮丽、瑰奇”等词写一段话描写自然景物,学生组织语句的过程就是展开想象的过程。

(2)改写、续写训练。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如将《皇帝的新装》进行续写、将《桃花源记》进行改写等都很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开创性思维。

(3)看图作文训练。看图作文要求在观察绘画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填入大量想象的细节。

(4)片段作文训练。提供一则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展开想象。这样的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