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3: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体制改革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体制改革论文

篇1

关键词: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从管文化到办文化――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对文化生产和流通领域直接、严格的管理。传统文化管理体制过于强调文化作为思想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忽视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和趋势。面对新的文化发展形式和要求,原有的文化体制不断暴露出种种不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了文化发展应有的进程。原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政企不分、管办不分,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许多国有文化生产单位按行政领导或少数所谓专家的喜好进行生产,缺乏活力,缺乏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实现政府身份和职能的转变已成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要实现文化经营单位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制,必须首先实现政府从“管”文化向“办”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调控”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文化行政部门只承担审计、监督、规划等行政职能,把政府职能与文化生产功能分开,文化企业单位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转制。为了实现政企分开,需要建立一个国有资产授权机构负责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这种文化资产公司承担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通过该机构行使国有文化资产出资者权利和法人产权,这样实现了所有权、财产权、监督权分离,从而明确了投资主体与产权的关系。在实行政企分开的同时,必须转变政府的事业角色,把一些事务性、技术性的职能下放给文化事业单位,扩大它们的自,实现政事分开。加强文化领域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发挥群众文化组织在提供文化服务、活跃文化市场、规范行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二、脱官入民――实现文化产业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政府直接办文化,国有文化单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文化单位的运行经费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文化和市场是完全隔离的两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新形势,一些国有文化生产单位逐步被边缘化,有的甚至难以为继。文化事业单位依靠政府财政的全额或差额拨款,则成为一段时期以来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这种单纯、僵化、凝固的生产管理机制,一方面使政府长期背着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使文化事业单位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活力,使文化生产队伍庞大而臃肿,表演形式亦缺乏变革,趋于单一和老化,已远不能适应多样化、新型化的市场需求。

这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文化经营单位实现企业化转制后,要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文化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实现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需要健全的内部经营机制。就外部环境而言,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文化管理职权,制定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等。就内部环境而言,当前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树立文化产业观念;树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树立竞争、风险、人才、法制、效益等观念。二是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变。随着文化企业产权的流动和资产的重组,各文化产业部门可灵活地选择租赁、股份、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甚至拍卖出售。选择哪种经营方式要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经济成份或投资主体责权利的合理划分,有利于优化经营机制,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三是实现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要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用人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为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的文化人才提供合适的舞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以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的用人环境,留住和吸引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的专业人才,确保优秀人才不流失。

要坚持用市场的思路和办法,激发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活力。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生产。文化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营销,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都要面向市场。要认真分析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努力生产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叫得响、卖得好的艺术精品,特别要形成有自主创新能力、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文化品牌;用市场手段盘活文化资产。鼓励社会力量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盘活国有文化单位的沉淀资产,解决国有文化单位“捧着金饭碗讨饭”的问题;用市场手段搞活文化融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坚持国有文化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方式,大胆吸收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支持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

三、由点到面――建立“文化特区”实现文化体制改革探索方式的转变

从改革的路径选择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要充分借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采取先试点、再推广,逐步推进的方式。为此,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艺术的特殊发展规律,认识到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建设文化特区要具备四个特色:

(一)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文化试验区。作为提升中国文化发展自觉性和科学性的战略平台,文化特区建设以新的理念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并以文化为先导和动力,激活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和一体化发展,使特区制度、管理、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全面提升。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综合配套先行区。建设全方位多领域综合配套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在市场准入制度、审批制度、文化投资融资政策、文化事业改革、公益文化运营改革、人才政策、文化国际化、文化走出去、文化监管、文化微观组织等方面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把特区打造成在大中华圈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文化发展高地、创意产业集聚中心、文化艺术先锋区。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争取允许民间资本在特区进入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网络视听服务等目前受限的文化领域;创新准入机制,争取特区在文化领域拥有较为独立的行政许可权,进行行政许可事项改为“注册制”、“登记制”或“备案制”的改革试点;实行区域进入无障碍制度,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国内任何电台、电视台、报刊社等文化单位,均可在特区设立分支机构。创新文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文化社会组织的审批注册制度与双重管理制度。改进文化企业创业环境,修订或废止阻碍企业公平发展的政策规定。

(三)文化开放合作前沿地。在保障文化安全和文化前提下,在文化开放合作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的探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双向的文化开放合作格局。打造跨境文化合作区、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基地、文化国际化窗口区。深化国际文化合作,推进人员往来、文化产品进出口和文化活动交往便利化改革,赋予特区更大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审批权和文化交流自。推动建设特区文化圈,实现特区与周边城市在文化资源、文化分工、文化市场的共享与合作。

(四)中华文化形象展示区。依托地方特色历史人文、现代文明元素,把特区打造成中华文化集中展示、传播基地。将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特色文博业、文化旅游业和原创艺术.以会同古村为切入点,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民间博物馆群”、“艺术收藏品展示交易中心”、“原创艺术基地”。依托地方文化产业园,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实验基地”,打造成数字出版产业基地。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强有力的工作把文化体制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向有明,王玉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07).

篇2

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中,企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高度重新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培育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1确立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财力资源是生产的一大要素,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何谓理财,简言之就是应用财务机制,实施财务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做到开源导流,搞活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我们曾历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如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过去,可以这样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是不存在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依附政府的行政职能而生存,企业的生产经营几乎完全由国家确定,用钱的多少由国家财政部门核定拨给,一切赔赚由国家财政担当,企业的任务就是按国家的指令安排生产经营,无论谁经营好坏都有饭吃,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无财可理,唯一的财务观念就是,按国家财政的指令性要求使用自有资金。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职能也将向高层次和科学化转变。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经被完全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彻底分离,政府职能从企业脱出,企业职能将完全回归。在国家“保大放小”宏观调控格局之下,为数众多的企业都将面临自择生存之路的严峻考验,不可谓不触及企业的灵魂。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内部营运资金的界限完全淡化。资本金制度在企业的建立,形成企业资金来源渠道,资本结构多元化。企业资金筹措、收进、付出,不再定格于国家财政规定的极限之内,而完全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调控。这对于企业内部理财的“内功”无疑将是最大的考验。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是一帆风顺,企业往往遭遇不测的概率增大,诸如资产的总量失衡、营运效率低下、经济效益滑坡,有的甚至走入资不抵债的绝境等等。能者生存,败者亡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客观产物。严峻的现实迫使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去面向市场的变化,盘活存量资产,确保资本有效流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不言而喻,经济环境越是复杂纷纭,企业理财活动越是备受关注的重心,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将日趋突出。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完全走上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长期形成的单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必须转向商品经营与资产经营同时并重的经营方式上来。由此,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必须转移到以营运资本为核心,投资决策为重点上来,重新构建企业的成本、质量、效益、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新机制。这将延伸财务管理的活动环境,大大丰富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为财务管理机制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过兼并,改组后的企业集团,规模日趋庞大,内部机构复杂,经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既要各司其职,但又要始终保持协调一致,才能保证统一目标的实现。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管理机制,而这一纽带作用正是通过企业的理财活动来实现的。总之,定位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也是总结长期财务管理实践而形成的理性认识。市场经济发展迫使国有企业“移髓换血”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策略、经营方式都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发生变化,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当好企业经营拓展的先行官和坚强后盾,已成为客观要求。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财务管理在现代经济中的性质和作用,转变观念,树立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经济核算思想,完善财务管理运作的手段,使企业真正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总体要求健康发展。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投资决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了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目标只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置和资本的有效运用,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课题。近几年一些国有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都进行了多种方式的资产重组与资本经营的大胆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失败者,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资金投向“主配角”关系错位,至少是决策障碍,形成事与愿违,出多入少或有去无回。现实就是如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已呈多元化格局,单一的经济活动的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要在竞争中活得下去,或比别人活得更好,管理者们的眼光就必须随时觅寻和盯住新的经济增长点,适时调整投资方向,把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向能为自己带来丰厚回报的优势产业(产品)开发方面。显然,投资决策成为企业理财的核心问题。

剥去商品、资产的外壳,任何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无不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营运、回收等保值增值的价值运动过程。企业管理不仅关注商品生产和商品的营销,更注重资本的流动和周转,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资本化运动的质的含量更显得重要。资金运动表现出其不间断性的特征,并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时间段上,有其不同的经济内容。但企业任何一个时空阶段的资金存量(从物质载体上表现为资产存量)总是有个合理的度,并保持着相互之间的最佳比例,这个比例必须与市场的需求变化相适应,才能盘活资金(资产)达到保值增值,这是财务投资决策的理论依据。投资决策是关乎企业目标实现的最高战略决策,其作业点应摆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国家产业政策,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衔接。

二是进行经营项目的科学论证。充分估算投资项目的总成本,资本回收期限,目标效益等,以确定资金需求量和筹资渠道,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三是资本投资运行的风险分析。市场变化对企业经营的拉动,单个企业资本营运又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投资目标最终能否实现的客观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的理财部门必须跳出闭门算帐的土围子,面向市场调查研究,为投资决策提供充分依据。

四是制定投资规划。投资规划是企业投资行为的指导纲领,投资规划包括企业的投资目标、投资总量、投资成本、投资效益、配套措施等。企业投资规划的作用就在于指导、调控投资行为按正确的轨道运作,确保投资目标实现。

总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将作为彻底独立的经济主体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企业的投资行为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按上级意图安排资金的被动行为,企业投资也成为决定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份额的重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占有市场的份额越大,企业从社会平均利润中获取的利润额就越多,企业就越有活力。因此,它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这样说,投资行为导向着企业的命运,现代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投资目标而奋斗。注重科学投资行为内在的巨大能量,摒弃以投机取巧,甚至钻国家产业政策的空子来谋求一时之利的心态,是一个成熟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所应有的本质特征。投资决策体现企业的根本利益,是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决策,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

3建立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对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的管理。

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内部管理的显著区别之一。资本投入决策与资本营运管理的内涵是以市场为背景,以资本投入决策为中心,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调控为手段,对企业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活动实施价值管理。显然,随着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转轨变形,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新型机制。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应以价值数据信息为网络,连接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考核各个内部管理分系统,发挥既服务又监督两重职能作用,推动企业内部各部门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但又相互有机联系地运转,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从这一基本要求出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应包括收集企业内部资本运行及资产存量信息;组织资金效益分析;制定存量、成本、效益分析模型;进行财务决策方案论证;内部财务反馈等。

首先,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企业总目标及构成项目,收集归类各种财务信息为财务决策和分层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其次,对各类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和组合,通过可行性论证,制定财务决策预选方案。

再次,制定与决策方案相配套的管理调控措施。调控措施要体现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又要符合统一和协调的要求。财务决策包括企业筹资、融资、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等,其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须经企业最高管理层审定后付诸实施。

篇3

一、文化工作完成情况

㈠出色完成全市重大文化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开封文化软实力。

精心参与组织承办 “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活动。参与组织4500件文物及展品参展、600件拍品拍卖、80篇论文学术交流,为群众鉴宝1000件、300人次,完成了市博物馆改造、宋都御街牌楼的修缮工程。依法征得伊朗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馆藏精品参与展出,元青花瓷、明仇英《清明上河图》等国宝文物精品,让国内外来宾和开封市民大饱眼福,引起省内外媒体网络广泛关注。通过首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把七朝古都开封建成一座享誉海内外、集收藏活动与收藏经济开发为一体的有较大影响的收藏文化发展基地,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切实抓好新郑门遗址“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开封地下构成的“城摞城”奇特景观,是世界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非常少见的。为进一步发展宋都古城的历史风采,在市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积极主动地抓好项目开发的各项工作,组织制订详细科学的考古发掘方案,提供充足的专业技术材料,邀请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与澳大利亚裕万责任有限公司投资方广泛接触谈判,签订了项目合作意向协议书。“城摞城”博物馆的项目开发,对丰富开封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品位,推动我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认真做好第25届花会文化活动组织工作。组织举办了菊会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和菊会大型文艺晚会,举办花会文化活动20个。特别是开幕式大型鼓舞表演《万人千鼓庆菊会》,汇聚市属五县五区1000名鼓手、1000面盘鼓,擂响开封,激越豪迈,营造了强烈的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新成果。

全力组织好“文艺精品”《清》剧的进京演出活动。接到市委、市政府复排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晋京演出的任务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清》剧晋京演出作为文化系统的中心工作,相关领导及全体演职员牺牲春节长假,不分昼夜组织排练,加工提高。3月7日、8日,在首都北京天桥剧场为全国“两会”演出,受到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赞誉,宣传了开封,展示了开封文化风采,《中国文化报》以整版篇幅宣传报道了演出盛况。 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彰显良好势头。

篇4

5月27日,中国报业协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议暨中国报业经营管理高峰论坛召开,论坛对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成果奖和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论文奖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本次会议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报业杂志社承办,来自全国党报、地市报、行业报、都市报以及地方报协的理事、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是中国报协历届理事大会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成果奖和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论文奖的评选重点是考察各报社在推行创新管理体制下,管理水平、办报质量、经营效益、发展速度等方面的成果,从全国经营管理较高水平的报社中择优评出。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传媒集团有限公司5月28日在拉萨举行成立及揭牌仪式。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首家国有文化试点单位,传媒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12年1月,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正式批复同意成立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注册、人员架构等前期工作。

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整合了报社的经营资源,优化了经营部门,组建了广告传媒公司、物流发行公司、网络科技公司和文化旅游公司,公司业务将覆盖报纸广告经营、物流发行、报亭运营、信息传播和文化旅游等领域。

国际传媒

《华盛顿邮报》陷入空前困境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报道,华盛顿邮报公司公布了其第一季度的收入情况,来自报纸部分的收入形势最为严峻。这一部分在该季度损失了2260;5美元,较之以前下降了8%;特别是在印刷广告方面,总收入降了17%。

与此同时,报纸发行量下降:周日版邮报销售量下降了52%,平日版则FN了近10%。

同时,数据显示,《华盛顿邮报》的Social Reader的月平均用户(MAU)从1740万下降到920万。这是邮报吸引Facebook用户从邮报上阅读和推荐文章的一个应用软件。这个应用程序是公司最有前途的新产品之一,是公司吸引新的年轻用户而实行的一种特殊经营方式。

电子版推动美国报纸发行总量增长

5月1日,根据美国报纸发行审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上六个月的时间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报纸的读者数量都有所增长。从全国范围内看,在618类报纸报告中显示,电子版及印刷版报刊的平日发行量上升了68%;同时,在532类报纸报告中,周日发行量上升了5%。

平均来说,目前电子版报刊的发行量占各类报纸发行总量的14.2%。据《纽约时报》报告显示,其发行量升幅73%,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子版发行量上升的推动。事实上,在《纽约时报》的平日订阅者数量上,电子版用户已经超过了印刷版订阅者。

趋势苗头

传统媒体一季度广告市场创近5年新低

来自央视市场研究(CTR)的调查显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传统媒体刊例广告同比增长仅为1.4%,创近5来新低。

电视媒体在第一季度虽然仍保持着强势传统媒体的态势,但广告刊例花费增幅较去年同期增长17%大幅回落,仅为1.9%。

电台媒体虽以同比增幅9.9%继续领涨传统媒体,但较去年同期39%的迅猛增速也呈现出大幅回落的态势。报纸方面,受广告资源量减少侣%及地产、交通行业广告投放低迷等因素的影响,报纸广告较去年同期跌幅达6.3%。但在互联网品牌、电信运营商的高增长带动下,邮电通讯业整体快速增长,该行业进入报纸广告投放TOP5榜单。而杂志广告投放增幅最快的仍是个人用品行业。

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降至30%

曾经作为主导客厅娱乐生活的电视现在却沦为摆设,行业机构艾瑞咨询获得的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面对个人PC、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的开机率仅仅为30%,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电视,电视已经成为客厅的一个摆设。而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也开始“老龄化”,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

彩电制造商一致认为,当前首要任务就是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旁边。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市场总监陈冰峰表示,云电视的出现会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然而事实上情况并不乐观。

CNN收视率跌至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

据美国《纽约时报》5月3日报道,根据尼尔森收视率调查的结果显示,去年对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来说注定是失败的一年。2012年4月CNN的收视率是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1年4月的数据显示,CNN在任意时段内拥有平均451,000名观看者,远多于同为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的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428,000名。但今年四月份,平均观看人数下跌至357,000,这是自2001年以来的最低收看人数。

CNN全球范围的大半财政收入源于它的收视费。根据SNL Kagan的媒体分析家德里克一贝恩(Derek Baine)的分析,他怀疑收视率的降低会导致CNN收视费将自今年开始出现减少。

地方传媒动态

江苏新华报业和台湾旺旺中时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就开展友好交流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从今年7月起,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旗下的《中国时报》《旺报》将每周报道一次江苏新闻,其内容由《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提供。双方今后还将互派记者进行经常性访问交流,并互派记者报道两岸重大活动。

台湾报业公会理事长、《中国时报》总监林圣芬说,由于工商业交流活跃,台湾与江苏有着特别的渊源,苏台媒体人也有着紧密的关系。台湾民众对江苏信息有很大的需求,两大集团的合作将促进信息在量和质方面的提升。(王晓映叶明生)

篇5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支柱型产业;对策

张家口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得基础和条件。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扶持、园区建设、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措施,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文化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做到政、事、企彻底分开,按照职能清晰、产权清晰、责任清晰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在微观运行机制上,一方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市口梆子艺术剧院与市艺术团重组整合为张家口演艺集团的步伐。对已无任何职能和业务的市电影公司,撤销该单位,资产划归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人员按照全额事业单位待遇分流至市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增强多元化供给能力,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改革政府举办文化活动和项目的组织承办机制,逐步做到集体决策、科学评估、公开招标、依法审计、全程监管,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培育和发展专业性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中介机构和文化类商会,发挥它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维护、行业协调、行业自律等功能。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扫除毒害人们心灵的腐朽文化垃圾,切实营造确保文化安全的市场秩序。

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首先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在财政上要逐步设立从业人员培训的专项资金,建立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金,开设文化产业突出贡献奖励基金等。要将这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安排纳入全市财政预算,并且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变化,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同时,要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龙头文化产业园区和一些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在税收上,要鼓励一些文化产业发展,如文化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也可以对一些该市特色的文化产业实施税收返还政策,如每年市演艺集团上缴的全部税款由市财政全额返还市演艺集团公司,保障其改革发展。在金融上,一方面通过政府贴息的方法,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调动和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及民间资金投向文化产业,积极向文化产业项目发放贷款,促其尽快成长;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建立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基金,制定无形资产评估质押贷款等办法。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

三、科学布局文化产业园区,构建文化产业集约体系

首先要根据我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目前张家口市依托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规划了蔚县民俗文化产业园区、中华三祖文化产业园区、泥河湾文化产业园区、鸡鸣山驿文化产业园区、元中都文化产业园区、大境门—堡子里文化产业园区等六大文化产业园区。其次要加强文化产业园区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税费减免、配套设施、投资融资、创业培训、中介服务等方面建立完善而稳定的产业政策服务体系,从而为园区内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次,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要遵循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是文化产业企业的积聚,而不是在文化产业园区内一些没有关联的文化企业的拼盘,因此文化产业园区的顺利、健康、持久发展,需要政府、园区和企业多层面按照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全方位地做好工作。

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张家口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这里不仅有距今约200万年前的泥河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开启中国5000年文明的涿鹿三祖合符会盟,还拥有着中国北方佛、道、儒三教并奉的宗教名山,和数量众多、年代跨度最长的长城,目前保存最完整、现存最大的古驿站-鸡鸣驿就坐落在我市。此外,张家口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蔚县的剪纸、打树花、东路二人台、口梆子等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该市创排的口梆子大戏《合符釜山》、二人台风情剧《魅力家园》、蔚县秧歌剧《剪纸谣》、尚义县二人台小戏《山路弯弯》等5台优秀剧目在河北省第八届戏剧节上获得各类奖项达64个,并全部获得优秀剧目奖,在全省名列第一。大型广场音乐诗画《大好河山》在2010年冀台经贸洽谈会上成功首演,获得台商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因此,要充分挖掘张家口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泥河湾博物馆,张北元中都博物馆,宣化区博物馆的建设,加强三祖文化研究,不断提升三祖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挖掘整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提升蔚县剪纸、张北草原等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通过举办节庆以及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相结合等方式推出更多更好的口梆子和二人台戏目,扩大音像出版,延长产业价值链。进一步加强张家口堡、大境门、怀来鸡鸣驿城等文物遗存的整体保护和开发力度,提高我市文化资源利用效率。要建立健全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和日常维护制度。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推出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国家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要全部得到抢救保护,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全部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设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采集等。

五、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

首先要完善文化人才的管理制度。形成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本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本。充分发挥我市在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同时要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用人机制的改革,营造人尽其用的和谐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众文艺汇演、县级大型文化活动中发现、选拔一批乡土艺术家、民间艺术传人等特殊文化人才,建立文化人才荣誉制度,发挥其带动作用。其次要创造聚集人才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聚集人才,发现人才。如张家口市蔚县的剪纸艺术可以通过举办剪纸艺术赛事或剪纸艺术展览的形式,聚集剪纸艺人,发掘剪纸人才。最后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快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党(工)委宣传干事和乡镇(街道)文化站专职人员。要逐步完善基层文化队伍培训机制,力争5年内将全市基层文化骨干基本轮训一次,切实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史征.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有效路径改革与战略[J].2012(2):121~122

[2]李建平.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学术论坛.2006(4):107~108

[3]李安.中国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J].企业导报.2009(12)

篇6

关键词: 非公有资本 公有资本 文化产业 市场管制

一、从立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立法上,立法市场管控严格

众所周知,文化产品多赋予了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同于其他物质产品的。那么正是由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这个特征,国家和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领域管控是比较严格的,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就是油然而生,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渠道相对窄化,从立法上,国家便将门槛设置在准入行列,这样是不利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也是不利于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的。

(二)放开相关市场,放松国家管制

我们必须清楚的有一个强有力的认知,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全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可以分为私人消费品和公共消费品两大领域。就文化领域来说,这一划分标准还涉及到文化产品的“公共性”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齐永峰①认为,文化产品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私人文化产品,即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低,且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文化产品,其生产和提供应由市场调节,可广泛向非公有资本开放;二是纯公共文化产品,是文化意义的“公共性”特别高,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或社会稳定,或与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这类产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以致“市场失灵”而无法提供,只能由政府进行干预和政府提供;三是准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其文化意义的“公共性”较高,但与国家文化和文化信息安不直接相关的文化产品,可以由政府和市场混合提供。

众所周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制一直都是比较严格的,主要是担心意识形态的问题突出。高度管制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意思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文化产业的产品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不同,具有商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②适当的放开市场,减少管制,并不一定会危及国家意思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有私营经济,而且私营经济的“发达”程度也都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应当放宽条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重要行业和领域,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单位,增强市场活力。③例如,放开经营主体的设立和产品的生产,而对产品的内容进行严格管制,规定不能出现的内容,对产品的销售进行监管,有行政主管机关对违反规定的经营主体进行处罚,这种模式可以比较好地兼顾适当开放市场,减少管制,从而并不会危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④除此之外,应当进一步提高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立法层次,加大对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保障力度。⑤

二、从执法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执法上,法律落实监督不够

我国有关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的确不少,但是明白的人都知道真正用到实处的却是少之又少。一项制度即便是在理论上非常完美,假如没有监督机制执行机制使其得以真正的运行和使用,那么这项制度就形同虚设了。一项法律的落实不是制定出来就完成了,真正的完成是在为当事人问题的解决,是真真切切的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去。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的法律法规是切实的没有落实到位,监管的严重缺失,未起到法律在制定之前和制定当时应有的预想。

(二)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监管

执法落实的不到位造成了非公有资本准入道路受阻,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不仅仅非公有资本准入成了难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艰巨的任务,而当前的任务是认真执法落实到位,实施积极的监督约束。法律的执行与落实需要双方的积极配合,一方面非公有文化投资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证明以及相关材料、准入资料,另一方面作为有着利害关系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主体而言,需要以市场投资主体、市场经营主体、市场从业人员身份投资文化产业领域,真正从法律法规政策角度来落实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平等的看待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不可偏废其一。坚持相信非公有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相信非公有资本对文化产业所带来灿烂辉煌的积极影响。

从执法的角度来看,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在法律法规上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首当其冲就针对利益集团而解决问题所在。重点就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和经营性文化资产管理改革两个方面,这涉及到文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和权力分割,尽快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⑥例如,杭州市组建成立市文化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与市文改领导小组合署办公,统一管理配置意识形态领域市属文化国有资产,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三统一,⑦杭州地区的尝试,可作为其他地区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建立责权明晰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借鉴。各地区必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等目标不断的改进自身发展,政府通过管理部门改革和利益部门整顿,希望在法律法规执行方面不再对非公有资本准入有所歧视,正视非公有资本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三、从政策扶持上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从资金政策上,国家扶持消极

国家财政资金和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既有不足之处又有断断续续的状态,从而使得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陷入迷茫僵局,这样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投资风险较大,运营过程是相当长的,这样也会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倘若有了国家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非公有资本会更有信心。

(二)引导资金投入,国家政策帮扶

为解决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国家应实施财政扶持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大规模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国家财政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建立文化产业基金,加强对非公有经济的财政支持。例如,韩国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基金”是值得借鉴的,“文化产业基金”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得到资金贷款,缓解资金压力。这样可以帮助非公有的资本在文化产业行业中生存和发展,使文化产业融资主体多元化,促进文化产业良性的发展。印度的经验也一样的说明私营文化产业需要扶助,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批准出售公营企业,鼓励外资进来,私营部门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活跃了。⑧通过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成果,有助于我国非公有资本准入问题,当然前提是认清我国国情,因地制宜的来学习和融入。

为了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鼓励非公有资本投资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政策针对性还不够强,有些内容不够明确,政策与法规之间又不协调。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对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税金减免等方面的帮扶,尽量减少非公有资本投资的政策风险,消除国内外私人企业不必要的顾虑。例如,对投资文化产业的非公有资本给予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务机关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其他经济政策,把一部分应收的税款事先通过法律和有关规定无偿地让予纳税人,使其实际缴纳的税款低于正常税收政策、制度规定的应纳税款的措施。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缓税,所谓的缓税实质就是政府在一定期间内予以纳税人无息贷款以促进纳税人经营、投资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以合法和法律不禁止的手段延缓税款的缴纳,或经营前期少缴,以后逐渐递增缴纳税款以间接筹资、降低资金成本,这更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即政府将财政上的一部分利益以间接的形式让渡给纳税人。政府并没有减少财政收入,更体现了公平性。

四、结语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一道曙光,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将会带动文化产业活跃于市场, 从而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是需要靠各个因素的努力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和胜利的果实。政府应该放开相关市场和放松国家管制,施法执法真正的落实到位,相关部门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管理,国家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有计划的进行中,文化产业将蓬勃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亮.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郭全中.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J].探索经纬,2013,(8).

[3] 杨吉华.过剩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7).

[4] 徐文燕.基于文化产业特殊视角的文化产业政策取向[J].现代经济探讨,2013,(8).

[5] 陈慧.从选秀节目看中国媒介产业文化现状[J].编辑学刊,2013,(2).

注解:

①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也是国务院制定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起草者之一。

①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② 秦珍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放松领域与加强监督规制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5期第37页。

③ 邹爱华:《文化产业发展需适当放开市场》,《人民网》2012年3月9日,来源:中国教育报。

④ 田宝会,田光:《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21卷第7期第75页。

⑤ 李宏源:《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主要障碍分析》,《经济前沿》2008年第11期第49页。

⑥ 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杭州市文化体制改革回眸》,杭州出版社2007年版。

篇7

论文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逐步增强,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议题。同样,高等教育改革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阐述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定义,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及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更是难以适应,因此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对策在于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的定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体系化的高教管理组织制度,是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及职责划分的体系与制度的总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有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及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不仅包含宏观的政府、社会和高校各要素间的关系与组织运行方式,也包含了微观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及内部管理体制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改革主要对教育机构进行重新调整和权限重新划分,确定各级教育机构和权限间的相互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运行更富有效率,具体目标是要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管理者与办学者之间的关系。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1.培养现代化事业建设人才的需要

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通过高等教育领域的体制改革,能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人才。现代科技发展的鲜明特点在于发展速度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加快发展与急剧变革的强烈趋势,同时又呈现出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主体的大趋势。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人才,一定要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极强的组织能力与过硬的协作能力。唯有适应如今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才能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因此,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高教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与发达国家竞争生存的空间,就更加需要依靠人才。高级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之所系,客观上就迫切需要培育出大批拥有先进技术的优秀人才,就需要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及质量、效益上有新的发展。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十分稀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教育供、需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出路就在于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彻底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

2.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

一定的经济体制会要求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自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高教管理制度与之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发挥市场对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高等教育是培育高等人才的专业机构,也应当走进市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下的那种等、靠、要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因而一定要面向市场进行自主办学。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难以跟上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还不相适应。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唯有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才能使高等教育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高等教育自身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如今,国际竞争的核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资金与人才的竞争,也不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是制度性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将教育资源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列入生产性投资之中。教育是一种全局性与主导性的基础产业,这一观点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共识。这就要求实现高等教育领域管理体制变迁,从而使高等教育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以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并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积极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1.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教育是一项提高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性活动。可以说,缺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就不会有高素质的人才及高度文明的社会。从高等教育管理上进行考察,应当全面实施科学化与人文化管理,不仅要做到尊重人,而且同时又要提高人的素质与水平,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以求达到在培养人的技术及技能的基础上塑造人的高尚品格。高等教育管理应当弘扬与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积极培养人类对科学求真精神的同时,积极发展人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2.实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和高校的关系是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部关系。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理顺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政府职能、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正是政府同大学这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的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以求实现二者的平衡和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和社会良性发展的过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不断变革,已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条块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但是,这仅仅是改革的初步成果而已,在现实工作中,要真正实现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关系的平衡发展,还迫切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这就涉及到政府职能与管理形式的根本性转变。为此,一定要使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走上一条法制化道路,让政府管理的权力与责任、政府和学校的相互关系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实现依法行政与依法办学,并让政府逐步从直接行政管理转向间接宏观管理。其具体内容有:凡是属于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所起到的只能是规范市场运作和发展市场的调节性作用,比如,高等学校的招生及毕业生就业、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凡是不属于市场起作用的领域,政府则应加强行政管理,比如,各类高等学校的设置标准制定等。同时,要不断调整与革新管理手段及方式,尽量减少各类行政审批手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战略规划、依法行政、政策指导和信息服务上,集中到各种间接调控手段上,使政府在管理高等学校的过程中能全面尊重教育规律及学术规律,实行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

3.实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

政府应积极促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高等教育这部庞大的机器在社会大系统的运转中变得效率更高和作用更大。对此,一定要实施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一种既符合教育规律,又能主动适应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机制:一是实现校内决策和校外参与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在现代社会中,高校的发展往往都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管是学校的发展,还是学校特色定位和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检验和确认,都难以离开社会参与。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更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高等学校要实现自主办学,就一定要与社会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校内决策和校外参与的结合,实现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二是全面整合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让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符合其学术机构的自身特点。当前,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学术机构与行政管理机构相互并行的新型管理体制,学术机构负责科研规划、课题招标、职称评定等学术性、业务性的决策和管理;而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后勤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如此组织分工基本符合高等学校运行之需要,但是要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应当继续整合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使高校的运行更加流畅,效率更为提高。三是实行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相互结合的新机制,在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分类增多、管理层次不断增加的新形式下,应当努力提高高校内部权责分配的科学化程度。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已成为十分复杂的组织系统,所以高校学校内部权责分配应当依照学校规模的大小、学科门类的多少、校园布局情况来进行划分,从而充分发挥校内各部分的活力,使高等学校内部的自主办学和社会外部发展更加协调有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实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发展目标,重点是通过改革创新以排除制约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各类障碍。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应当通过实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改革等形式,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彤.论联合办学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1).

篇8

关键词:中国 文化教育 师范生教育 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297-03

中国制造的困惑,令人汗颜的文化赤字,端午节被韩国人“申遗”,中医被冠以韩医,历来被世人公认的中国四大发明韩国已经着手强夺其中的两项……长此以往,不堪设想。因而,这几年“中国文化”再次热了起来,据统计2005―2007年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就有2 600多篇,从哲学思想探讨传统文化价值[1],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探讨和谐社会的建设[2],从文化战略高度谈文化精神支柱[3],阐述中国文化输出[4],阐述传统文化对自我完善所起的作用[5],谈传统文化精神[6]等,但是直接谈高校中国文化教育的文章很少。大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不懂中国文化,所有这些都谈不上。文化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主体无疑是今天的青年学生,即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尤其是今天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成为明天中小学的教师,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中国文化教育,其意义是深远而重大的。

一、“中国少年”文化危机

这里“中国少年”特指高校青年学生,此说取于梁启超先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目前巨大的文化赤字,要改写需要一个过程,青年一代能完成这个过程吗?现在的青年学生,不久会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成为社会的脊梁,能否担当起脊梁的角色,能否使中国具有永久的魅力和永恒的国际竞争力,掌握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基础条件之一。但是,目前教育系统在中国文化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较有限,特别是高校,尤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高校;青年学生传统文化几近断层,潜在的后果非常严重。

笔者曾经在一所师范类高校任教,该校没有针对所有师范类专业的学生设置任何文化教育或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必修课。笔者年轻,知识和教学经验都比较欠缺,但是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尝试性地针对全校学生开公共选修课《中国传统文化》,选课人数、学生教学中的积极配合、主动做服务工作等,使笔者感动和鼓舞:学生们对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是感兴趣的。考试时曾出过这样一道考题:读材料:(1)谈谈你的感受;(2)结合实际,谈谈师范院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材料1:据悉,2004年陕西省“中考”有一道填空题:“黄帝陵埋葬的是________”答案有宣统皇帝、道光皇帝、乾隆皇帝、嘉靖皇帝等等五花八门。

材料2:余曾和一位即将“高考”的学生谈及萧何墓,他问萧何是谁?余答:“萧何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的丞相。你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吗?”其(默然良久)对曰:“没听说过。那么韩信是干什么的?萧何为啥要追他?”吾愕然、忧戚,长时无语。

材料3:曾在教学中做过这样的测试:让师范院校的大学生们举出他们印象中最中国的东西,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的学子们,举例不过五个;另让学生举出咏月的诗、词或曲中的句子,教室里良久无声,问及原因,答曰:是实在不知道呀。

材料4:让大学学生知道最中国的东西是中国每一个高校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院校。

这几则材料决非杜撰,完全是真实经历,课堂教学中曾不止一次地谈到这几件事并进行过分析。考试方式是开卷,考试时间是一星期,个别同学连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将这几则材料分别当成了简答题;有的把第一则材料当成填空题,填着古代帝王的魂灵、嘉靖皇帝、秦二世等。并不是说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成为中国文化方面的专家,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不能挣脱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人,无论从那方面讲,多少应该有一点传统文化方面的常识,何况还是大学生,更何况还是将要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大学生。

本次共有259人选课,考试试题分为分析题和论述题,有259份有效答卷,学生的观点融于对问题的分析和阐述中。就高校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统计大体如下:107人“流失严重,了解甚少”;22人“传统文化被淡化”,18人“大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很有必要”,7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虽然只是学生阐述问题时的观点而非专门的调查问卷,也许正因为如此,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情况。传统文化流失严重是大家共同的看法。

二、文化危机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一)文化教育制度尚待健全

据笔者的手头资料,目前中国大陆似乎还没有高校具有中国文化本科或专科专业;直接以中国文化作为专业或研究方向的硕、博点,也比较少见。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将文化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但似乎过于强调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是文化的源头和根本,文化产业只是文化的一个终端和分枝,核心应该是文化事业,其次才是文化产业;而在文化事业中,文化教育应该是其核心的和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由教育的对象和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2003年7月,“中办”和“国办”转发了《、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常常喊教育是基本国策,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既然文化建设那么重要,既然有那么多人谈中国文化对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潜在的巨大意义,教育的对象又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教育系统应该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关注对象之一,遗憾的是,却缺少了教育部,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决策部门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教育部门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大的误区。文化建设要从根子上抓,要从基础上抓,空中楼阁式的文化终究效果不会太好,是要出问题的。

1.应试教育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笔者曾通过一次(同上)《中国传统文化》考试试卷,统计造成中国文化缺失严重的原因:63人回答“与教育体制有关”,其中,36人“教育存在片面性、存在漏洞”,7人“应试教育是主要原因”,6人“未将传统文化课开设为必修课”,7人“教育未从娃娃抓起”,7人“高校不够重视”。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教育的目的不是育人,而成了大大小小的考试。老师的待遇、荣辱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学生的优秀与否、甚至前途均与分数息息相关;家长对子女期望的目光也盯在分数上。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不要说学生不愿意看文化方面的书,即使愿意看,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更何况,就短期来看,文化的作用远没有外语那么重要。文化被搁浅了。素质教育也提了好多年了,效果甚微,青年学生中普遍出现了许多问题,思想迷茫了、心理脆弱了、头脑僵化了、精神缺失了、信仰多元了(即就是主流信仰没有了)等等,我们的教育体制出问题了。光喊“素质教育”是不大起作用的,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以调适。

要么改变应试的教育制度,要么调整应试的内容,或二者兼而有之。改变应试的教育制度,难度似乎要大一点。决不能取消考试制度,不通过考试去衡量人才和选拔人才,那又通过何种途径,推举似乎潜伏着更大的问题:公平问题、质量问题、机会均等问题等等。关键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应试有诸多的弊端,可以慢慢减弱考试的绝对权威,比如高考,一锤定音,为何不在一锤之外,添加更多的锤音(高中的所有成绩);不要赋予硕、博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分数线绝对否决权,这种“一刀切”似乎很公平,但背后却产生了不少问题。为何不能特招,给那些真正有所长的人发挥特长的机会,何必考研非得考英语和政治、考博非得考英语不可。当然为了确保真正的招生质量,可以辅助以复试和其他的考核方式。

2.政府对师范高校的中国文化教育缺少切实的扶持。政府教育投资应对中国文化教育有所考虑。政府在高校普及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长远投资,效果当下虽然看不到,但对国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从现在情势看是迫在眉睫。其一,直接进行财政拨款,逐步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倘若政府只顾拨款,而不管所拨款项的具体用途和使用效果,是不行的。拨款时,就要知道款的流向,确立使用效果,对使用效果好的高校加大投资力度,使用效果不好的高校,减小投资力度,但评估和验收的标准是确定、硬性的。其二,间接投资。现在网络很发达,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普及。政府可以建立专业的、官方的中国文化网站――决不同于娱乐文化网站。责令各高校知名文化学者轮番、定期进行文化方面的学术讲座(尤其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文化学者),给学者以荣誉,建立激励机制,甚至使津贴和此有点关系,使拿政府特殊津贴的人为政府分忧,使他们的文化和学术惠及更多的人。

3.政府对师范高校的中国文化教育情况缺少明确的要求。教育部应该将师范高校中国文化建设纳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体系”。既然纳入了评估体系,自然也对高校的中国文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对高校来讲也有了发展中国文化教育的动力和责任。

(二)师范高校管理层对中国文化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

从高校管理层来说,造成高校中国文化严重缺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没有进行中国文化研究的学术团队建设,没有用于中国文化教育的经费预算,对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没有任何的要求等等。

笔者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对中国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针对高校,展开有无必要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普及的重要性的大讨论,宣传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等等,只有认识到位了,才利于做其他相关的工作。二是解决教材的问题,即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内心深处认可它、喜欢它是真正实现中国文化教育的前提。三是师资问题。说句实在的,若要真正普及中国文化教育,这和教材一样,是个重要的关键问题。据笔者了解,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高校中国文化方面的专家可以说不是太多,全面熟悉中国文化并有教学艺术的教师也不是太多,甚至连高校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普遍也难以恭维。这是个大问题,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起来也是最棘手,最需要假以时日的问题。四是设施问题。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引进,教学手段的确改进了不少,教学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五是监测问题。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检测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包括监测机构的建立,监测指标的制定,激励机制的确立等。六是保障机制。含硬件和软件两大块。硬件,如资金和师资;软件是师资质量的提高,师资的学术活动等等。七是对学生有明确的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要求。例如,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必须修够中国文化方面课程的多少学分,要求每个大学生像学习《思想品德修养》一样去学习中国文化,甚至可否考虑用中国文化课代替思想品德修养方面的课程,因为前者的内容和意义是后者所远不能及的。当然这是一个尚待商榷的问题。

总之,对师范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意义,应引起师范高校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制定政策时应该有所考虑和倾向,从小处说,规定高校将中国文化开设为所有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从大处说,在高校普遍设置中国文化专业,成立学术机构以培养中国文化教育和研究的团队等等。

学校是传播、创造文化的重要场所,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蒙和教育的任务最重。全民启蒙,学校任重。到2030年,今天幼儿园的孩子就是社会上的基础劳动力;博士生就产生于今天的小学生,处长就产生于今天的中学生,大学生中会有司局长,博士后到时会当上部长。因此,如果学校还盲目地追求分数,还不做好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启蒙,后果非常严重。

让每一个学生知道最中国的东西是中国政府和各级学校的责任,关键是高校,尤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师范类高校。

参考文献:

[1]牟岱.从古代哲学思想延续看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特点[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瑾瑾.从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看和谐社会的建立――论中国文化的体系与构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增刊).

[3]魏波.中国文化的战略:寻找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王岳川.大国形象与中国文化输出[J].花城,2007,(5).

[5]毕重增,黄希庭.中国文化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6]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党的文献,2006,(1).

An Analysis About Educational Ques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Normal University

LI Hui-e

(Yunnan University,Faculty of Humanities,Kunming 650091,China)

篇9

〔关键词〕民营图书馆 专门图书馆 生存基础 发展方向

〔分类号〕G250

Living Base,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Non-state-operated Libraries

Zhang Guangqin

Department of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While the non-state-operated libraries (NSOLs) have many living bases for less governmental funds for the public libraries(PLs),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ies of the PLs with the fast increasing reading demands of the public,and the weak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laws for PLs in China. They have to face a lot of insuperable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The NSOLs must join in the service system ofthe PLs, which is the only right developing direction, with the consummated service system of PLs, the strengthene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nd the pressures of funds.

〔Keywords〕 non-state-operated libraryspecial libraryliving basedeveloping direction

随着民营图书馆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民营图书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本刊2007年第2期组织了一组反映民营图书馆问题的专题之后,其他专业期刊也相继刊发了几篇相关主题的论文,使得我国民营图书馆问题研究不断深入。在以前发表的文章中,笔者就民营图书馆的界定、类型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但其深层次的讨论与研究却未能进行,现就民营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1民营图书馆生存的基础

民营图书馆在最近几年内发展十分迅速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认清民营图书馆生存的空间与基础,能为我国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民营图书馆事业提供理论基础。笔者认为,我国民营图书馆存在的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经费投入的不足

虽然经济飞速发展,GDP不断增加,党和政府为文化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但落实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方面,最近几年的增长率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与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与适应,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图书馆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不相适应。一方面,国家在图书馆事业经费投放上的力度不足,必然使图书馆事业自身从其他方面寻找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资本进入图书馆领域创造了条件。表1是我国国家与地方对图书馆事业投资、增长率、公共图书馆年度总支出经费比较表。

1.2公共图书馆数量不足以及服务能力低下

经过建国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惠及民众的公共图书馆数量虽然逐年提高,但与我国基层人民的文化需求的增长是不成正比的。表2反映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以及人均购书费用情况。

表2仅仅从数量上反映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情况,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实际运营状况比表2所列之情况更令人堪忧。勿庸说处于最底层的社区、乡镇图书馆,就是县级图书馆的生存状况也是“满目疮痍”(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县级图书馆保有量达2 262所,总藏书量达1.64亿册/件,平均每馆藏书7.25万册/件,累计发证450万个(全国13亿人口),平均每馆持证读者数1 980人。全国县级图书馆当年采购新书462万册,平均每馆2 042册。以省为单位,县级图书馆平均每馆采购新书最多的是上海,为1.6万册,最低的是青海,为30册。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3册,最多的是上海,人均1.4册,最低的是安徽、河南、,人均0.1册。2004年,全国一分钱购书费也没有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有720多个,占同级公共图书馆的32%。从全国看,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存在一分钱购书费也没有的县级图书馆或同级少儿图书馆,包括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从区域上看,中西部加上东北地区,占了无购书经费县级图书馆总数的87.6%;从省市看,无购书费的县级图书馆占县级区划总数比重最高的省份在西部地区,高达80%以上[1],多么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面对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我们的公共图书馆在此种情况下究竟能起到多大的社会作用?在当前历史阶段,单纯依赖于公立图书馆,显然是不行的。因此,越是基层、底层的社区、乡村越是民营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空间。

1.3国家政策的弱力支持

我国政府在发展民营图书馆方面虽然没有出台过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法规,但在相关的规定、条例、规划中却屡有涉及,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营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为民营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弱力的保障。

1.3.1政策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全民文化建设,在全国文化发展政策中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包括民营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事业。

2006年9月14日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多处提出要发展民营的文化主体。“明确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支持民办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发展,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按照‘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要求,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加大“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在共建和谐社会的国家政策指引下,基层的民营图书馆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相信这些政策,必将在未来的五年内为我国民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政策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发展环境。

1.3.2法律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各类“图书馆法”,所以从法律上对民营图书馆的规范管理工作还是一片空白。但全国有一些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出台了自己的“图书馆条例”,为包括民营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997年7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就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并参加市公共图书馆网络。”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明确规定:“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图书馆或者以捐赠资金/文献信息资料/设备等形式资助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此后,湖北省、、浙江省等制定出台的公共图书馆条例或管理办法中,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可以说,各级人民政府在法律上对兴办民办基层图书馆(室)给予了重视与支持。2000年12月文化部、民政部颁布的《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管理暂行办法》等,也为民营图书馆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1.3.3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特别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发展,改革先当行。我国对文化体制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文化体制改革启示录》提出,我国一定要加强、加快文化事业体制的改革,加强其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的职能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创新机制,打破制约文化发展的障碍与矛盾,广开思路、大胆创新与进取。其中,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流动图书馆”项目被广为宣传。在此背景下,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如何引入创新机制、竞争机制、造血机制,亦应成为广大图书馆人思索的主题。民营图书馆的大发展,完全可以符合新的文化机制的建设要求;相反,民营图书馆也完全可以在全新的图书馆事业体制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1.3.4“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各级党委与政府将民营图书馆的建设也纳入到其考查考核的范围,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民营图书馆的发展。如宁波市委、市政府将“万家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2]。

1.4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所形成的阅读需求与现实的差距加大

赖以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公立的公共图书馆本身提供的社会服务,在种类和质量上,与人民日趋普遍化、多样化、个性化和高质量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个差距恰恰构成了民营图书馆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同时,连续数年的国民阅读率下降,为民营图书馆施展拳脚提供了舞台。

最近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5年)”数据显示[3],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其中,有84.1%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读书的作用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此数据是同项调查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1999年首次调查发现国民的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再次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调查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其原因时,选择“没时间”读书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这也是目前人们不读书的两个最主要原因。在“没时间”和“不习惯”读书的群体构成中主要为中青年。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现实是残酷的,数据是真实的。但它对我们图书馆事业来说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党和国家将图书馆定位于服务百姓的文化机构、读书机构、学习机构和信息机构,而对于公民阅读机构的图书馆来说,我们在国民阅读率不断下降的现实面前,是不是要勇于承担起部分责任呢?在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引入民营图书馆机制与服务,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另一个方面提高图书馆事业的整体效益呢?对于民营图书馆来说,现实也为它们创造了发展的好机遇、好条件。

2民营图书馆发展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民营图书馆虽然在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在图书馆系统内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在当前历史时期应该鼓励和支持,但它在创建、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也存在着诸多当前无法解决的困难。

2.1法律与政策扶持的缺乏

法律与政策的支持是民营图书馆发展的保证,政策与法律对民营图书馆的影响渗透到其注册、筹资、经营等活动的方方面面,但几乎所有类型的民营图书馆都认为在这一层面上的缺失使他们常面临无法正常开展活动。山东省“小河图书馆”在创建时遇到的困难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点。“本来我还打算到民政局去注册(按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但注册资金要10 000元钱,还要房产证,办起来很麻烦,而我也得赶紧回来上班。所以只能等到以后再注册了,好在无论是镇文化站,还是县委宣传部都很支持这件事,并保证说现在先开着,手续以后再补”。[4]同样,在民营图书馆经营过程中,因为法律与政策的缺失,使得极个别的民营图书馆成为非法集资[5]、借阅、贩卖黄色出版物的场所[6],使其正常、合法、规范的运转失去了制衡。

2.2资金保证的不足

如果说没有法律与政策的支持完全可以办一个“黑”图书馆的话,那么对以公益性为特色的民营图书馆来说,如何保证其正常运转就成为现实生存的第一要务。任何一个民营图书馆都认为资金问题是“天大的问题”,也是制约和阻碍民营图书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许多办得有声有色的民营图书馆最后常因为资金问题而关门大吉。

2.3专业人员的匮乏

一个图书馆办得好坏与专业人员的数量、素质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绝大多数民营图书馆而言,其工作人员基本没有图书馆学专业的学科背景。通过我们目前调研得到的不完全数据得知,目前尚没有一家民营图书馆拥有正规图书馆学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没有专业人员的图书馆,其专业服务水准、业务活动开展的质量是很难达到群众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的。

2.4业务水平的低下

因为资金、人员的匮乏,使民营图书馆的业务水平低下,许多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非常容易开展的服务项目,在民营图书馆里却无法进行。绝大部分民营图书馆业务仅限于普通的借阅服务,而图书馆内部业务工作的粗糙简陋及不规范,为其日后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带来了障碍与隐患。

2.5收费与公益的矛盾

资金是制约民营图书馆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对于民营图书馆来说,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支持自身的发展是其必由之路,这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理解与支持。但众所周知,随着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在业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在社会上引起公众的重视,得到免费的图书馆服务已成为大家的基本认识。民营图书馆在此环境中处于“收费”与“不收费”的矛盾、尴尬境地。不收费无法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收费又不符合图书馆行业的大趋势。这种“心理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图书馆正常的业务活动开展与管理工作。

2.6现代技术的应用不多

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它对图书馆存在形态将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是图书馆应对现实挑战的依靠。由于民营图书馆在上述诸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所以在业务工作与读者服务方面很难谈到应用现代技术。在少数民营图书馆中应用了现代技术,如计算机、网络等,但仅仅是把它们当作了上网的工具,将电子阅览室办成了“网吧”,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作为信息组织、传播工具的作用。

2.7资源的紧张

资源是一个图书馆存在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开展任何类型工作的根本。从当前民营图书馆总体状况来看,其资源在

数量、质量、系统性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问题。资源特色主要是以满足普通群众低层次阅读需求的图书、影像资料为主,很难发挥出资源引导、推荐的作用。

3民营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民营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也是我们研究民营图书馆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的发展方向、趋势等也直接决定着民营图书馆的建设与经营思路、方针和国家政策的确定。通过对民营图书馆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现状的分析,结合国外民营图书馆的发展,笔者认为,民营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必将走向国有化,成为公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1民营图书馆与公立图书馆根本性质是一致的

无论是民营图书馆还是公立图书馆,其基本宗旨都是保障公众的文化权益,原则上免费地为公众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追求知识的需求服务。这是由“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3.2资金的沉重压力

通过对部分民营图书馆的调研可以看出,所有的民营图书馆发展中最大的“瓶颈”问题是资金的压力。没有资金的支持,图书馆将不称其为图书馆。民营图书馆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弱势就在于资金自筹,这成为所有民营图书馆馆长最头痛的事情之一。民营图书馆的经费要么是靠主办人自己的收入支撑,如免费的私人图书馆;要么就是开展部分有偿的服务,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经费保证。但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一方面因其自身的组织性质决定了其难以获取丰厚的资金回报;另一方面也因国家政策的空白使其经营无法可依。随着图书馆业务活动的深入发展以及公立图书馆竞争力度的加大,民营图书馆的经营将越来越困难。

3.3行业规范与业务标准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本行业的各类政策与管理方法都将会越来越完善与健全。当前民营图书馆在人员素质、业务规范、现代技术的应用水平等诸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图书馆的新要求。图书馆行业准入制度的实现,更将给民营图书馆的发展“雪上加霜”。

3.4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

国力的增强、图书馆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终将导致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编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国家标准”。伴随着《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以及《公共图书馆用地指标》编制的完成,我国公共图书馆将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公共图书馆事业将进入健康发展轨道。到那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保证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方面将更加完善,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服务到最基层也将成为公共图书馆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

基于上述4个方面的原因,民营图书馆最终生存的广阔空间将被公共图书馆系统全部占领,其要想继续发展,只能融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之中,这是民营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民营图书馆发展的经验。

在此,我们还要看到一种现象,即可能出现的公共图书馆民营化问题。在我国仅仅出现了部分图书馆业务外包现象,而整体图书馆民营化这种情况尚未出现。可是在西方国家,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将其整体外包,使其民营化这一作法已经出现。但西方公共图书馆民营化的道路也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与试验中,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无论怎样,公共图书馆民营化未能根本改变图书馆国有的性质,它的投资主体依然是政府,只是经营手段发生了变化,故我们不能称之为民营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国新.数据链接.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2006(2):27.

[2]宁波海曙民政局.我区举办第三期“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 [2006-10-15]. .

[4]曹继华. 我开了一个乡村图书馆. [2006-10-15]. .

[5]党玉红,李钧德.河南读来读去读书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终审宣判.[2006-10-15]. ha.省略/jizhe/2005-06/07/content_4387560.htm.

[6]石首市华中希望读书社公开租售非法出版物和盗版影碟.[2006-10-15].省略/200405/ca472629.htm.

篇10

一、2007年中国期刊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2007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非时政类期刊的产业属性进一步凸现。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7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468种,其中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期刊5068种,社会科学类期刊4318种。期刊业已成为年产值超170亿元的一大文化产业。若加上广告、会展等经营收入,期刊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可以说,期刊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较强思想舆论引导能力、文化信息传播能力、社会资源聚合能力和文化市场开拓能力的重要文化事业和产业形态。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2007 年全国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808.71 亿元,其中报纸广告为 728.56 亿元,杂志广告为 80.15 亿元,报纸、杂志的广告经营额之比为 9.9:1,而2004 年这一比例为 11.3 :1,由此可见,虽然杂志的广告总量仍然较少,但其在报刊广告中的比例却在不断提升,报纸、杂志广告之间的不均衡性正在逐步改善。从增长情况来看,2007年报纸广告比去年同期增长 6.82% ,而杂志广告的增长率为 15.73% ,杂志广告增速是报纸的2.31倍。

当然,杂志广告的分布并不均衡,广告收入增长较大分别是机动车行业、体育健身类、社会新闻类、旅游休闲类、母婴类、城市生活类、健康类、财经类杂志,这些杂志的广告增长率大多在 15% 以上,其中,机动车行业增幅达43.0%,体育健身类增幅达39.8%。原因在于,2007年机动车消费增长迅速,广告需求旺盛;在奥运会之前,体育类产品消费成为时尚,故而体育健身类杂志广告走俏。相比之下,计算机行业和电子行业的广告增幅有所下降,显示出这类杂志的广告需求在减弱。

二、2007年中国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⒈世界期刊大会在京召开,中国期刊迎来世界目光

国际期刊联盟(简称FIPP)成立于1925年,是世界期刊业界自发组合的非政治性、非营利性的国际期刊行业组织。2007年5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国际期刊联盟主办的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期刊出版业精英汇聚一堂,把脉世界期刊业发展态势,共同探讨期刊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届大会以“杂志丰富你的世界”为主题,会议议题主要围绕“传统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商业与专业期刊:从传统出版业向多媒体的转变”、“提高期刊广告在整体广告中的份额”、“期刊从传统出版向媒体服务的转型”、“期刊高效发行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国家的期刊市场”、“期刊读者阅读品位和阅读习惯的变化”等热点问题展开。中外知名期刊的负责人,包括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麦戈文、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副总裁特瑞斯・阿德逊、美国赫斯特国际期刊集团总裁乔治・格林,法国桦榭媒体集团总裁奎洛特,日本小学馆总裁相贺昌宏,日本讲谈社副总裁野间省身,以及来自中国的《读者》《家庭》《知音》《时尚》《瑞丽》《故事会》《特别关注》《中国国家地理》等就各自的期刊运营交流了经验。

世界期刊大会素有“期刊界的奥运会”之称,此次期刊大会也是继1997年在日本举办之后第二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其他34届均在欧美发达国家召开。世界期刊大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体现了国际期刊界对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对富有潜力的中国期刊市场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中国期刊业与国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学习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对今后中国期刊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⒉整体转制,期刊经营体制创新迎来新曙光

2007年,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获得重要进展。机电商报社在2006年被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后,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小组审议,被批准改制为文化企业。2007年年初,改革方案获得总署批准,经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机电商报社整体转制成为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这年9月,机电商报社整体转企改制并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集报刊主办、出版、经营于一体的报刊出版企业,同时也是第一家实现整体转制的科技类期刊出版单位。卓众出版作为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独资设立的国有文化企业,拥有《机电商报》《农业机械》《汽车与驾驶维修》《车主之友》等1种报纸和10种期刊的出版权。

国内目前的科技期刊虽然数量庞大,但多数“大而不强”,或者由于分散在不同的体制内而成为“散兵游勇”,体制上的束缚,包括人才、资金、经营自的限制,严重制约着科技期刊的做大和做强。作为首家完成转制的科技期刊社,卓众出版的“试水”必将带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模式,为解决中国本土科技期刊在新环境下如何生存这个命题迈出了第一步。转制后的企业,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探索转变机制,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高新科技应用和集约化经营,重塑市场主体,实现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两个效益不断提高的目的。

⒊电子杂志持续高涨,《开啦》引领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子杂志”、“互动期刊”等新媒体业态从理念变为现实,并成为期刊新一轮发展的热点。2007年,电子杂志呈现双重格局:一方面面临着资金链断裂、裁员、易主、转型等经营“阵痛”,另一方面是更多的传统杂志继续推进电子杂志革命。2007年电子杂志中表现最突出是徐静蕾主办的《开啦》。其下载量已经超过7000万,阅读量突破1亿大关,并获得可观的广告收入。尽管业界有人对《开啦》充满争议,但其快速发展的局势无疑值得传统杂志反思。其实,《开啦》成名不仅仅是由“徐静蕾”的名人效应所带来短期内知名度的飙升,而在于她独创性的内容。《开啦》从第一期就陆续推出王朔、韩寒的专栏文章以及徐静蕾以记者身份进行的独家专访,另外它还成立了专业的团队来负责制作、营销和推广。可以预见,在专业团队的经营下,电子杂志凭借网络低成本传播平台所赢得的强大注意力,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⒋走出去经营再成热点,《中国新闻周刊》登陆日本

期刊传播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的著名期刊都已经发展成为跨国性的传媒集团。我国的《读者》《女友》《中国国家地理》《知音》等期刊虽然已经开始探索“走出去”经营的方略,但总体上困难重重,事倍功半。2007年5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的日文版《月刊中国新闻》在日本东京上市,吹响了中国期刊“走出去”运营的新一轮号角。《月刊中国新闻》在吸取中国同行的经验教训,参考美国同行的出版路径后,为《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选择了一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道路。《月刊中国新闻》确定了“日本腔原汁原味”的编辑原则,将原版文章打散,重新组织结构。日本刊物很讲究边边角角的新闻做法,将原版内容重新细化,以专栏形式增加背景式资料,帮助读者阅读。日文本身文风谦和,论述讲究谦和与客观,没有强加于读者的感觉。因此,《月刊中国新闻》编辑部先对原版内容进行自我消化,然后再以符合日本读者口味的形式出版。

中国国力的强大成为《月刊中国新闻》得以在日本出版的必然条件,中国的“声音”也越来越需要“走出去”。近年来,中日关系得到很大改善,尽管依然政冷经热,但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关注度却日渐高涨。日本主流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主流杂志(政治、时事、娱乐类)也都要关注中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大,这为《月刊中国新闻》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因而,中国期刊走出国门的条件逐步具备,如何运用多种语言符号,传播中国的声音,成为摆在中国期刊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2007年期刊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⒈期刊结构仍不够合理

期刊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模仿、盲目跟风品牌期刊,如《格言》《意林》走红后,一些诸如《智言》《箴言》《智慧》《妙语》《笑语》《意汇》《百花意林》等数十本类似刊物跟进效仿;《特别关注》成功后,出现了《特别文摘》等大量刊名近似的文摘刊物。另外一些期刊在编辑思想、栏目设置、内容稿件等方面变相模仿。盲目跟风导致期刊内容严重同质化,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巨大浪费。二是面向一些特殊群体的期刊,如针对农民、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性期刊依旧缺乏。如美国非营利组织AARP Foundation于1961年创办的主要为老年人服务的《Modern Maturity》双月刊,现已是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单期发行量达2000多万份。在我国,面向老年人、农村、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性杂志明显偏少。

⒉期刊“一号多刊”问题严重,新闻出版总署集中整治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5年颁布实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不得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出版不同版本的期刊,须按创办新期刊办理审批手续。但近年来,国内期刊“一号多刊”现象愈演愈烈,一些期刊由双月刊变成月刊,分为两个内容和定位完全不同的版本;月刊变成旬刊,成为三个内容迥异的版本;甚至月刊有变成周刊,分为四个版本。一些学术机构主办的期刊不按照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随意出版增刊,且未在封面注明“增刊”字样。或是以出版增刊或出版专辑、论文集等形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牟取钱财。此外,刊号出租、转让、期刊封面标识混乱、版权页表述不全面等问题较为严重,给期刊市场管理造成困难。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对全国9000多种期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出版规范检查。督促各刊社对照检查,规范出版行为。对于轻微不合格的期刊,要求限期改正;对买卖刊号、一号多刊等严重违规的不合格期刊,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当然,政府主管部门亦将调整刊号审批政策,适度加大刊号供给,制定更为科学的期刊进入和退出制度,以维护期刊业的健康发展。

四、2008年期刊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⒈期刊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广告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2007年我国期刊广告占广告市场总份额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巨大差距。如2005年香港地区共有752份期刊(包括多份电子报刊),据香港广告商会提供的数据,2005年香港地区广告市场总投放额为455.24亿港币,其中杂志拥有16%的份额。此外,法国杂志产业占有20%的市场份额,美国杂志产业占有广告市场15%的市场份额,日本也占有12%的市场份额。由此推断,我国杂志产业还将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杂志广告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⒉期刊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进程将加快

我国期刊从20世纪80年代不足3000种发展到今天的9468种,数量上的激增使我国成为期刊大国,但我国期刊中,发行量超千万册的仅《读者》一家,超百万册的也只有20余家。目前仅有《家庭》期刊集团一家正式挂牌成立的期刊集团,《知音》虽然已被批准成立期刊集团,但未正式挂牌成立,《读者》属出版集团而非期刊集团。这种状况与发达国家期刊集团发展形成鲜明对比。国外一些著名品牌期刊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具有跨国、跨地区、跨媒体兼并、规模滚动发展的历程,许多出版集团还拥有自己的电视台、电台、出版社等,而不是单一的报纸或者杂志。就发行量和总收入来说,国外名刊大都有上千万份或上百万份的发行量,美国《电视指南》发行量1500多万册,总收入全美居首,达到10亿多美元;法国《妇女周刊》总发行量曾达到2000万册,收入也达数亿美元;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的年营业收入高达200亿欧元。国内期刊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无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品牌期刊。国内大多数杂志社规模小,实力较弱,无法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国家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给新闻出版单位更多的自,鼓励意识形态不强的期刊进行改制和运营创新,此举将推进期刊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⒊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

虽然传统期刊在此前受新媒体的冲击并不很大,广告收入和经营状况还比较稳定,但新媒体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期刊市场的突破口,2007年电子期刊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今后传统期刊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一步朝“无纸化”方向发展,网络杂志、手机杂志和互动多媒体杂志等新型阅读市场将成为热点。目前各界对电子杂志发展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电子杂志已从早期的发行渠道为王,步入到技术和制作至上的成熟阶段,不远的未来电子杂志将取代传统杂志。也有人认为电子杂志“赚了眼球却没赚钱”,它虽然发展很快,却存在资金不足、商业模式不明晰、盈利模式单一以及公司治理不足等问题。但无论如何,电子杂志作为新媒体的一员,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众多元素,具有互动、直观、丰富等优点,而内容和品牌是传统媒体的优势,两者虽然存在一定竞争,但如果从内容扩展,进而增加媒体商业价值的角度看,两者的合作能够带来更大的共赢。

注释:

①张乐:《中国期刊业成为年产值超170亿的文化产业》,新华网,2007-11-17

②佚名:《美国杂志零售市场分析》,《世界经理人》[J],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