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1:2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国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国文化论文

篇1

首先,美国文化。数千年前,在北美大陆就生活着很多印第安人部落,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白人的到来使印第安人找到大量的屠杀,印第安人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但印第安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消灭,而是伴随着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建立而保存下来,并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当然,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主流文化是传承欧洲基督文化,但与之并存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移民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并没有因受到强势文化的侵袭而改变或融合。而是以原生态的形式存在于美国各种民族之中。文化的多样性是美国文化的主要特征。

美国文化中的普世主义是对欧洲普世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欧洲宗教改革和美国历史的直接产物。它不仅影响着美国人的世界观,也影响着美国政府对外文化战略的制定。美国普世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本体,一个先验的、超时空的、一元的普遍价值体系;而这个普遍价值体系的中心就是美国。正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其第一任就职演说中说到:“美国自由民主的观念好比种子,随风落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它将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宣扬美国赖以立国的价值观。”

美国“天定命运”的文化观念起源于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主义传统。当时从欧洲到北美寻求新生活的清教徒们认为他们就是基督教义里所说的“上帝的选民”。他们欲在北美大陆建立一个伊甸园式的国度,并使它成为一座照亮世界的“山巅之城”。这种源于基督教义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影响着北美殖民地的人们。建国后,美国人至始至终认为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的使命,负有拯救世界于苦难的责任。纵观美国历史,美国历届总统都强调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的民主国家,要承担领导并保卫自由世界的责任,要在全世界推进和增强民主价值观。

美国文化是一个大熔炉。美国熔炉的融化力是巨大的, 它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消融能力。而犹太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便是它的中介融合意识。这种具有一定实用主义色彩的兼容精神与美国文化的特点类似, 这使得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影响成为可能。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 主流社会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少数族裔也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 整个社会处于乐观之中, 犹太移民的美国梦想也随之高度膨胀,同时也加速了他们的同化进程: 其中一些人走出了狭隘的犹太社区而融入了更为广阔的美国社会。昔日引以为荣的犹太传统无法再给予他们以动力,很多犹太后裔为了梦想的顺利实现, 开始主动隐藏自己的身份。结果, 美国犹太后裔的犹太性逐渐内敛了, 他们面临的问题已经变成了犹太的延续性。特别是对那些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后期犹太移民而言, 他们身上往往承载着几代犹太移民的梦想和期待, 面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冲击, 特别是当美国梦中的美国主流文化价值因素与自身传统文化产生激烈冲突时, 初始的恐惧和敌意逐渐淡化, 本来就善于妥协的他们在矛盾与焦虑中接受了这种异质文化的侵入。这种对异质文化侵入的默认必然给他们传统身份的文化属性带来某种程度的文化变迁。面对具有巨大文化侵蚀力的美国主流社会, 在表现出本能的传统坚守时, 随着对美国主流社会的逐渐深入, 他们对美国主流文化之于犹太传统的侵蚀问 题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妥协和容忍, 自身犹太性呈现出了逐渐弱化的一面。

篇2

关键字:3D 动画大资本模式

1.美国动漫的探索与发展

⑴布莱克顿与科尔

1895年,电影放映机的发明,对动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多年后,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正式诞生,动漫进入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初,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美国人布莱克顿偿试了动画的最新探索。1906年,布莱克顿用粉笔画以“逐格拍摄”的技法拍摄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后来,他又用这种方法,同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融叠、重复曝光等电影技巧,制作了《闹鬼的旅馆》、《奇妙的自来水笔》等动画片,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这些是美国最早的动画。

1906年后期,法国有科尔运用摄影上的停格技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系列影片《幻影集》,生动反映了影像之间的变化。1908—1921年间,科尔共完成约250部动画短片。他的动画片注重以视觉语言来探索动画表现的可能性,而忽视故事和情节,具有鲜明的个人创作倾向。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摄影技术将动画与真人动作相结合的先驱者。科尔因此被奉为现代动画之父。

⑵麦凯与赫德

另一位早期伟大的动画家是麦凯。他是第一个注意到动画艺术潜能的人。他从儿子把星期天连载漫画剪下做成手翻书游戏受到启发。1911年,麦凯做成自己的第一部动画影片,内容取自他的著名漫画作品《小尼摩》中人物及故事情节,他亲手绘制原画并为之着色。1914年,麦凯推出动画史上著名的代表作《恐龙葛蒂》。

1913年,美国有巴瑞在成立的动画公司里将连环画以动画形式放映出来,人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在银幕上“”上起来,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在当时,观看这样的动漫作品成为一种时尚。

1914年美国人赫德发明透明的赛璐珞胶片,用以取代原先制作动画的动画纸。至此,动画家可以把这种动画形象与背景分开,活动的形象和背景单独绘制,把背景当做衬底与画有活动形象的透明赛璐珞胶片叠在一起,进行逐格拍摄。这是传统手工动画制作颇为经典的制作方法。这种动画制作技术的改进,使动画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奠定了动漫产业化发展的基础。由于动画制作技术方面的不断探索,比如逐格拍摄法运用、赛璐珞胶片的发明、电影拍摄技术引入动画领域以及像布莱克顿、麦凯等一大批富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动画家的出现,动画制作技术和创作理念基本成熟,动画从此进入初步发展时期。

⑶弗莱雪兄弟的动画

20世纪初期,弗莱雪发明“转描机”,借助这种设备,可以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转描在赛璐珞胶片或动画纸上,大大提高了动画的表现力。1916年之后,弗莱雪兄弟俩一起创作了《从墨水瓶里跳出来》、《小丑柯柯》、《大力水手》系列片,这些利用转描机制作的动画片很快风靡世界。

⑷动漫明星——菲力猫

1919年,一个可以与后来的“米老鼠”相媲美的动漫形象——菲力猫登上了动画历史舞台。这位动漫明星诞生在由导演图·梅斯麦孕育的动画片《猫的闹剧》中。梅斯麦学习麦凯创作恐龙葛蒂的技巧,,赋予菲力猫易喜易怒的独特个性,并以特殊的移动方式为菲猫设计了几款“招牌”姿势和表情,使之成为美国连续10年最受欢迎的动画明星。同时,菲力猫唱片以及菲力猫儿童贴纸等商品热销于儿童市场。菲力猫形象的风靡和商业上的成功也吸引了众多动画从业人员加盟动画制作行业,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动画家。动画片生产数量急剧增长,一些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卡通明星相继出现,预示着美国动漫发展的另一个崭新时代——动漫产业时代的即将到来。

3.美国的动漫特点

⑴丰盛华宴的视听觉:美国动画片在画面处理、音乐配置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这不仅体现在直接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像的三维动漫作品中,也同样体现在手绘二维动漫中。随着3D不断发展和对电影各方面技术的吸纳,美国动画片的视听冲击效果越来越富有震撼力。

⑵走在世界前列的动漫技术:美国动漫作品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电脑技术和电影特技的全方位运用。美国动漫的电脑制作在娱乐领域具有无可比拟地位和强大发行策划能力,创造了无数经典动画片的美国娱乐巨头迪士尼与苹果公司旗下拥有最先进电脑技术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结为合作伙伴,签订了制作电脑动画长片的协议,迈出了美国动漫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使用,为美国动画异彩纷呈的画廊加上浓重的一笔,开启了美国动画创作的崭新天地,也进一步形成了美国动画的特色。

4.美国动漫的产业模式

⑴大资本模式

美国动画的制作成本很高,动画影片动辄耗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制作成本高。动画片制作包括动画片的剧本、形象设计和分镜头以及具体制作,其工作非常繁复,工作量也非常大。②宣传推广耗资巨大。美国动漫市场运作模式基本上遵循好莱坞电影模式,利用各种媒体发动宣传攻势,预告片,全球同步上映等,因此推广方面所费资本很高。

⑵商业化运作

作为高成本的回应,美国动漫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美国动画片在播出环节即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高额市场利润。而这种局面的开创,是和美国动漫的商业化运作分不开的。①在故事设置方面严格遵循商业电影的模式。②整合营销的推广模式拓展出广阔的商业空间。

总之,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在不失审美水准的同时将娱乐性放在首位,以夸张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以及由高科技合成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烹制出一席视听享受的丰盛华宴,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同时广泛施展各种商业策略,打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产业经营模式。这些特点既为美国动漫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动漫业的发展走向提供了创作上的启迪和模式上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米高峰等 影视动画的“影视性”表演与“动画性”表演[J] 电影评介2010.12

[2] 周 著 试论动漫企业在产业人才培养中的角色[J] 学术论坛 2010.12

[3] 米高峰等 试论美国动画的价值观输出与文化传播策略[J] 中国电视 2011.05

篇3

1目的

水彩画的写生成功率很低,满意之作就更少了。画好一幅水彩画写生是要付出很大劳动的。一幅好的水彩风景写生表达出一种意境、一种情调,溶汇了作者的情绪在内。我画写生的目的十分简单明确:提高观察力,训练眼和手,迅速抓住大自然中瞬间光和色的变化,掌握规律,锻炼户外色彩表达能力,同时解决构图、调子、用笔等诸多问题。关于写生,我认为不可过分地强调真实,那会使作品变得淡而无味。如果一幅写生能解决一点点问题那便是莫大的收获了。

2画幅大小和时间

由于写生目的的明确,也因此就牵涉到了一个时间和画幅大小的问题,因自然光线变化速度极快,所以作画时间我控制在一到二个小时,甚至半小时。WWW.133229.COm时间过长,光线变化了,生动的第一感觉也就消失了。因此画幅我由原来的对开,4开规格大小的水彩纸改为现在的16开乃至32开写生,原因是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内画得更完整一些。

3选景

在选景过程中,我常常像考察者探路似的利用一整天的时间把当地的风光仔细地“搜寻”一遍,并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和地点,这样在下一阶段写生时就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再去找景了。在作画前,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静思片刻,仔细地回味自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瞬间,让它在我的脑海内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才下笔,做到心中有数,我体会到,写生时既要激动,又要冷静,既要有对生活对大自然的激情又有艺术思维的沉稳。有人说传统写意中国画是讲究“心手双畅”的过程,而对水彩画者来说,可能有时你并不能“心手双畅”,你面对的是把冲动的情感先放一放,去考虑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地方用干画法,什么地方用湿画法的作画过程。

其实我觉得,画到一定程度,绘画的对象已经不再是第一位的,而重要的是对物象的重新编排,该怎么画的问题。歌德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只是生活的奴隶,而应该是美的创造者。

4水彩写生中的技术问题

水彩画的用笔和中国画没有什么区别,一般使用狼毫和羊毫笔为宜。大中小号的笔都要准备齐全,另外,再准备一两支大羊毫或者小板刷。水彩画颜料市面有多个牌子可用,在使用前不要挤出太多,以免干硬不易溶解。

作画时,颜色要调足,使之够用,避免不够再另调同样色调。每笔都要蘸色饱满,画出的色彩效果才能透明润泽。画法上,一般常用干湿混合画法,即先用湿画法画出天空、云雾、江湖……,而后在湿画的基础上用干画法塑造物象,使画面层次丰富,色彩效果饱满和谐。总之,水彩写生用笔必须大胆、肯定、概括、简洁、不拖泥带水。

5水彩默写

篇4

【关键词】不似之似 形成与发展 思想来源 展望

一、不似之似的形成与发展

初始期,中国画画面的不似之似的特征有其渊源而繁复的发展历程。从上古到魏晋是不似之似的初始期突出似。夏商时兴起的人物画是推行教化的工具,一种纯客观性直露而无味只是单层次的以形写形。至晋代人物画日趋成熟,顾恺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绘画重在传神写神通神,他评画更是以神为中心强调物之神即不似。山水画论中,南朝宋的宗炳受道佛影响提出物神以外的宇宙之道是一山一水之性灵,是以山水之灵通宇宙之道。那么为人画像或画人物画当然也必须以传神为重。顾恺之论画以传神为美也就自然而然了。从此人物画有了正确的道路和目标。接着山水画花鸟画等也都提出传神的标准。传神遂成为中国画不可动摇的传统。至齐梁时代谢赫总结绘画的美学原则树立了六法论的观点基本上是在顾恺之的画论中综合概括提炼而得出的。就是不似之似由人之传神到物之传神又到笔墨传神,传神的不似之似成为中国画的第一要义。

发展期,宋元是不似之似的发展期,突出不似。宋元画重视主体情意的寄予,这源于唐诗的兴盛,以情绪为先以物色留后,景中要有寄寓的情意且受佛禅影响,形成境生于外的理论。宋代文人画论家正是以如此意义的诗入画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也有“枝干虬内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盘郁”的浓郁深邃,回味无穷。133229.cOm

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都因创作实践中画境笔墨的日益丰富而使画家能更好的传情达意至不似。其实传主体之情意和传客体之神是不可分隔的。苏轼在后期曾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不差毫末。纵观苏轼画论可知他推崇的是文人意志趣味与专业功力兼备的大家正格。联系上下文可知不求形似正是不舍形似。他不求的是毫发无遗的形似追求的有所提炼概括取舍的简洁夸张突出本质的形似,绝非本质的形似。

成熟期,首次提出不似之似的是石涛。“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石涛是画论的集大成者,《玉几山房画外录》中还录有石涛题《松图》句云:“画松一似真松树,予更欲以不似似之。真在气,不在姿也。”不似之似有其繁复的渊源在继承宋画的基础上发挥了米芾墨戏的聊以自娱和元画引书入画的挥洒写意;至明清大家的笔墨在章法越发奇奥的同时也兼有经董其昌痛斥浙派纵逸,重平淡质朴。齐白石盛赞石涛诗云教鬼神泣的笔墨正是这种与山川言的化笔,它完备的超越了滞形拘法的似,纵情放意的不似而达到了兼化两者的不似之似是真似。不似之似是中国画造型的最高原则,也是绘画中最为传统的部分,然而形象的不似之似得之于它的思想来源以及画家的修养气度,品德品行多个方面。

二、不似之似的思想来源

作为在场的艺术品和不在场的艺术的本源是相互贯通的,两者横贯于一个中间,中间使两者疏而区分,也使两者一体亲密。这个中间也就是不似之似。

(一)想象。不似之似靠想象而生,绘画之所以不居于技术行列,主要靠心思。依靠目去观察事物,这就需要想象去补充,因而中国画的想象在绘画创作中是极为重要,也是表达出不似之似境界的必要根据。

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存在于想象者的思维之中,眼不可见,但想象者如果是画家,便可以把想象的东西画出来,为目所见,但是想象中的事物也不可能也不必都画出来,要以最能表达自己理想情感的一部分入画,使想象中的事物变成目见中的画上事物。通过对生活的能动反映在观念中产生艺术形象的活动以及通过物质材料的运用把观念中的艺术表象外化为实际存在的可为感官把握的艺术形象,即形成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绘画艺术中是离不开想象的,中国画中的典型特征不似之似更为现实。

(二)迹化。不似之似的思想来源想象反映在画面上即为迹化。中国画的审美标准是自然全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本身就有无限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天地为至美,这种美是现成的。所以画家只需跟随自然,本样呈现即可。

三、不似之似的最终目的

画是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形为中心,写形只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而不似之似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画家通过想象,以现实为基础进行创作,最后达到传神的境界。

(一)传神之境。艺术的优劣等次皆以传神为标准。若以皮相的眼光看,人有胖瘦高矮等外形的区别但这不是人的本质。最早提出传神的是顾恺之,他的《论画》中重视的也是“尊卑贵贱之形”,而不是“服章与众物”。所以如果说一个人的形体是第一自然那么从形体中所显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气质风度等就是第二自然。只有第二自然才是生动的。但第二自然又是无法具体指陈的,更不可触摸的,只有靠感觉而知。然而人的生命和艺术的生命只能存在于第二自然中,因而传神论的产生标志着艺术已进入自觉阶段而达到传神之境则是画家写形的最终目的。同样也是不似之似的最终目的。

(二)澄明之境。以画家的感觉想象入画,达到传神的境界后,从画中可以看到实际上的事物,还能够看到画家的内心世界,画家的精神气格人品修养这才是不似之似的最高境界。山谷曾经说过:“一丘一壑,自须其人胸次有之,笔间哪可得?”刘熙载《艺概》有云:“学书通于学仙,练神最上,练气次之,练形又次之。”书如此,画亦然。修养精神气格皆藏于人之胸次,画出的作品更加不同。

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修养气度,品行德行,同时画家也通过自己的绘画,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传达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从而进入自己心灵的澄明之境,从而达到了“不似之似”的最高境界。同样画家的造诣越高相对于作出的作品就会气韵天,震撼人心。画家作画也升华为一种更深的境界,即是画家与画匠的本质上的区别。

四、对不似之似的展望

不似之似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之似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前人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似之似正是前人对中国绘画创作方面的整体精辟的概括。中国画发展至今继承了前人对不似之似的绘画要求,无论是在花鸟或在山水人物方面发展到至今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古人对中国画不似之似的理解上,不似之似的传统固然应该继承但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同时我想应该同时去思考以下几点:

1.怎样去创新发展中国绘画,发挥中国画不似之似的特点及优势,接受西方绘画的精华融入中国绘画中使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领域。

2.不摈弃不似之似的基础上研究新技法新风格,做为一名中国画的继任者做创新的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画家。

3.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我们应去思考中国画怎样融入到时代之中去,应该是赶超时代而不是被时代所摈弃。

西方画家的最高要求是要做大自然的儿子。中国画家要物化把大自然变成自己然后画出自己。一心放在似上就不会忘记写自己的情怀。似与不似之间即手中笔受人的思想控制,画成之后使人看出是某物但又不绝对似某物,更重要的是在某物上看出画家的情怀意识修养即看到画家自己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仅写意画如此工笔画也如此。故言妙似是物不似是情即人与物化大自然和人合一,见物又见人既不欺世又不媚俗妙就在这其中。

篇5

当前我国的煤炭市场疲软已经有目共睹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这一疲软现状的存在使得我国很大一部分煤矿企业运营不景气甚至出现停产的状况,这一疲软现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一定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顺应时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是当前煤矿企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煤矿企业的腐败问题是造成煤矿市场疲软的一大诱因,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有助于促进煤矿企业的和谐与稳定

在煤矿企业中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使得廉政的理念深入到人心,继而会使得企业的职工和干部之间的距离得到进一步的缩短,有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整个煤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尤其是在当前煤矿经济市场疲软的当下,通过这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更能够使得企业的职工感受到公平与尊重,继而提升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有助于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文化相当重要,企业文化中廉政文化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得以繁荣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煤矿企业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更应当积极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将廉政的理念深入到企业每一位职工的心中,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增添精神食粮,这不仅仅是煤矿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整个时代进步的要求。

(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煤矿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当前我国的煤矿市场疲软现状有目共睹,如何在此背景下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生存之力是当前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通过廉政文化的建设与开展能够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使得企业的竞争实力得到机枪,这样的一种文化建设能够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给予较多的关注,能够为企业职工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企业职工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好地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效益,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还能够为企业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继而提升企业的社会地位,真正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

二、如何加强和完善煤矿企业廉政文化建设

(一)分层次进行,整体性推进

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职工自身的文化层次不一样,其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一样,因此在对其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宣传的时候应当分层次进行,要做到因材施教,一样要注意针对性,真正做到统筹兼顾,要使得煤矿企业领导自身的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有所提升。使得煤矿企业在市场疲软的背景下真正形成良好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同时还应当注意层次性,要逐步引导廉政文化走入煤矿区的家家户户,使得广大的煤矿企业职工对廉政文化有所了解,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使得煤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使得煤矿区的廉政文化建设的有良好的营造。

(二)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监督工作

对于当前我国煤矿企业而言,其在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进一步加强监督就会显得各位有必要,使得廉政文化建设乃至煤矿企业发展的所有环节都能够得到监督,使得所有环节的实施都能够保障企业的利益以及职工的权益,使得煤矿企业的权利得到有效地平衡,避免出现权力集中的现象,更不应当出现权力垄断的状况,特别是煤矿企业自身在对人才进行选拨的时候更应当注重监督,一定要选择那些有廉政品德的人才担任,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这样的一种监督工作不仅仅是在煤矿党政部门中进行,还应当积极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要使得企业所有的职工都应当有相应的监督权利,要有相关的制度对监督权利进行保障和落后,使得煤矿企业自身的运行和发展更加公开和透明。

(三)积极开展多样性活动激励和倡导廉政文化建设

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来说,应当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对煤矿企业的廉政文化进行宣传,要积极营造全企业共同维护廉洁的良好氛围,相关的纪检部门应当对煤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加以支持,要对其中出现腐败现象严惩不待,对那些支持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以及对腐败现象加以举报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要真正保障企业的职工自身享有监督的权利,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多种多样的方式将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凝聚煤矿企业职工的反腐败之心,加强煤矿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

三、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现代性;多元;跨界;文化中国

什么是“现代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整体性变迁,人们的生活世界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而在此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转变背景中,作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精神,“现代性”便成橹泄学界讨论任何问题都无法回避的知识背景。

这一名词在当下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频频出镜,影响几乎已经辐射到了整个学科研究领域――自90年代以来,可以说,绝大多数现当代文学研究著述中都使用到了此概念。然而进入实际运用中,这一概念却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统一的标准,往往显得大而无当,指代模糊不清,且常常被泛化、乃至被误用,如温儒敏就曾批判过当下学界对“现代性”的过度阐释[1]。这一问题甚至体现在了海外汉学界对“现代性”概念的研究中,一如论文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2]所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一种对“现代性”的“本质性的拜物癖”现象。

针对这一学界现象,美国罗福林(Charles A.Laughlin)教授以消除现代性研究中简单的二元边界为主旨,凭借一种广泛比较的全球性眼光,取鉴多元,听取各方声音,主编了一本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众说纷纭的现代性》的论文集。论文集中汇聚了北美汉学界12位年轻学者的论文成果,从小说、戏剧、电影和文学史等多个视角,探讨中国“现代性”的迷思,展现了中国文化生产者所开拓出的与西方经验所不同、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特有的现代性。从该论文集中也可以管窥美国汉学界现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路。

一、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关于“现代性”的概念,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谢立中教授曾专门著文《“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3],来一一阐明“现代性”(modernity)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现代”(modern)、“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化”(modernization)等词的界定问题。谢立中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在西方文献的实际运用中,这几个词的涵义常常是模糊不清,互相混淆的。可以说,“现代性”这一范畴在西方近两三百年的发展积累过程中,几乎已经可以用于包含所有的东西。对于究竟什么是“现代性”,研究者们都基于自身的立场和语言背景,而引发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由此可见,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不可能的,而且研究者无论侧重哪个方面,都会有片面化之嫌疑。

因此,当代学者纷纷开始尝试从多元的角度解读现代性,甚至产生了“多元现代性”(mutiplemodernities)这一新概念。“‘现代性’作为一个能包容各种异质因素的观念,它的使用可以说打破了多年来人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元论文学史完整图景,各种差异、悖论、矛盾得以发掘呈现。”[4]正是因为现代性具有“不断更新”(continuous renewal)的本质,才能使得“现代”这一概念能够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中,与“传统”分裂开来。

然而往往在此类对于现代性的认知中,因为理论本身非一元化的特质,导致“现代性”最终被当成了一种可无限推广的知识体系,即被称作是“无边的现代性”的理论隐忧。在此类研究中,甚至还产生了许多自相矛盾的悖论。例如类似于60年代兴起的许多“革命样板戏”的“现代性”意义,在今天的文学评论中,有批判和“红色经典”美称两种评价并存的讽刺性对比。[5]

故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多元的现代性”的研究到底该如何展开,是一个值得人思索的话题,这也是罗福林论文集所尝试解决的问题。

二、论文集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众说纷纭的现代性》论文集缘起于200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的一次题为“有争议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的视角”的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的不同议题和学术报告都显示了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二元法研究方式,从概念和方法论上重新架构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的核心观点认为,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不应该再被各种传统的分野所束缚,历史的宏大叙述和日常经验的对立,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中国本土与海外侨民的对立,城市和乡村的分解,性别的区分,社会阶级的差异,甚至不同文学体裁之间的区分,所有这些二元分界都是可变、可商榷的,是应该被重新审视的,并意图探索各种传统二元分野中的互动和流动性。论文集分为“重写文学史”,“日常生活的末日启示录”和“全球资本下的道德主体”三个部分展开。

作为一本论文集,本书最重要的思想倾向表现在罗福林教授所撰写的前言及文集选材、编撰上,虽然本书中收录的所有论文,可能并没有完全表现出罗福林对中国文学的整体认知和重新整合。但是此论文集的诞生,仍体现了一种具有启发性、值得继续的尝试。尤其是罗福林教授所作的序言,更是对北美汉学界中国文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作出了精彩的论述。

在序言中,罗福林着重强调“现代性”这个词在1989年之前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很少使用,它是个来自于西方的名词;同时因为受到对西方的推崇,在中国,“现代化”与“西方化”的意义往往不自觉的被等同了。借用爱德华.萨义德的理论,罗福林指出因为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有东方主义色彩的运动(强调西方文化霸权,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惯性思维),以及五四一代相关的理论造成西方汉学界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时的特殊心理,形成了双重“东方主义”[6]的认识局面。因此便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要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及其现代性,同时避免将现代性与西方化等同,避免受到西方霸权文化的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众说纷纭的现代性》论文集告诉我们,或许应当拓展视角,将文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加以全球化的眼光来进行解读。例如本部论文集中,各位作者的研究范畴十分多元,无论是现代性理论、研究现象,还是含有现代性因素的文本以及现代性文化(城市、影像、流散文学)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重写文学史”,罗福林借用了这个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盛行于中国学术界的概念。无论是中国学者还是海外学者,“重写文学史”的目的都是为了打破以五四文学传统为正宗的“经典”书写模式,来重新拷问、思索和发掘那些在历史书写过程中长期被忽视、低估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进而重建动态的文学世界。文学史需要被重新审视,但是该“如何”重写则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所在。

在这一部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借用弗洛伊德的“拜物癖”理论,提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起,在美国汉学界所迷恋和依赖的几个重点大词汇中,“现代性”是最突出的一个。文学现代性常常被定义为一种始于五四时期的一场与“传统”的裂变。这些研究往往接纳欧洲的理论结构,总是事先假设中国存在一种庞大、并且坚如磐石的中国传统,然后,再把这一传统与现代文学相对立起来,而无视中国文学中存在的真实文本。此外,由于是以西方的文学经典为参照系,早期汉学家不得不时常为他们所研究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充满“次等作品”而发出嗟叹,忧国忧民的感叹中国的伟大作品少之又少。

而杨晓滨(Xiaobin Yang)则是从中国学界对“后现代”这一热门概念的讨论出发,揭示出这类对于中国“后现代”先进性的鼓吹,其实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对于“现代性”的戏仿和解构,仍体现出一种历史目的论的旧有观念。因此,杨晓滨在此后提出用“后毛邓”理论,来强调中国式的“后现代”在全球“后现代”话语中独特性。

“重写文学史”也体现在用颠覆性的视角和理论来挑鹬髁鞴勰睿而女性主义研究就承担了这一作用。如杜林(Amy D.Dooling)对白薇与文学左派的研究,不仅使那些被公众和学术遗忘的作者重回历史的舞台,也纠正了我们对中国现代妇女的认识。杜林认为以白薇为代表的女作家标志着妇女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中逐渐发挥作用的开始,因此,她更强调“创作的女性”,而不是“女性的创作”。她的研究强调的是从现代性出发,重新思考,甚至重新定义什么是女性,展示了在男权社会中”新女性”如何形成的过程。梅根・费里(Megan M.Ferry)的论文则阐释了现代文学是如何借“女性主义”,把女性作家整合到民族、国家话语之中的。邓津华(Emma J.Teng)则试图在她的论文中跳出中国内地文学的范围,在更广阔的地理观念上探讨什么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到底是一个政治、文化、语言概念,还是一个种族概念?有“中国性”的中国台湾、海外华人社会、非中文的华裔文学到底算不算是“中国文学”?她的论文几乎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新兴中国流散文学之间的界限。

所有的作者在本节抵制、解构了那种对于本质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痴迷,即所谓“中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经典”、“华人”或“新女性”。这种反本质主义的实现本身,可以说是从某种层面上实现了“重写文学史”的目标,而不是组建成另一种拥有“另类”外表的现代性。

本书的第二部分从历史的宏大叙述中拯救对“日常生活”的表现,同时也结合了1989年以来文学创作和日常体验中所折射的末日感。人们对清末以降文学创作与活动的研究与书写,常常局限在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中,或者过于强调物质基础的决定作用,重视“大历史”的书写,而忽视了个人的、私人的、日常的经验。在论文集中看来,历史一样可以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张恨水、张爱玲等人的创作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对20世纪末小说的研究就体现了这种在现代性中发掘世纪末情怀的意图,他在“历史小说”中看到的就是一种历史的重复性或毁灭性。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的论文则研究了留学生话剧《大流放》新颖、怪异的表现形式,以及导演借助表面肤浅、戏谑的形式所表达的对个人危机和文化冲突的深刻思考。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台湾电影和戏剧也常常表现历史大背景下的个体经验。柏佑铭(Yomi Braester)的论文则探讨了赖声川、蔡明亮和杨德昌电影中的台北市――与城市一起拆毁的不仅仅是集体意识,更是对身份的毁灭。但另一方面,当公共空间和私人领域的分野消亡,当城市的公共与私人的边界不再分明时,可渗透性提供了另一形式的重建。与这部分其他几篇论文相呼应,吴文思(John B.Weinstein)的研究强调李国修和他的“屏风表演班”其实是在以笑和幽默来应对后“解严时代”台湾那些惊人的发展和变化,并再次说明在李国修看似轻松的系列喜剧中,缓缓呈现的其实仍是不可忽略的末日景象。

本书第三部分更进一步表现了对于日常生活和个体行为的关注。这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将个体作为道德与非道德的竞技场,关注对那些边缘化的、不合常规的个体的书写。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个体的选择可能符合历史的走向和发展,更可能与历史的发展相逆;个人对道德价值的认知可能与社会、国家认可的道德价值相左。王玲珍(Lingzhen Wang)的文章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充满自传色彩的创作,认为这一时期的写作以“消费性”为手段,共同表现了一种重新定义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探求自身欲望和主体性的特点。魏若冰(Robin Visser的研究关注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都市小说中所展现出的私人与公共领域的伦理道德困惑、变化与暖昧性。桑禀华(Deirdre Sabina Knight)则以个案研究的方式重读了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从启蒙和人文主义的视角来审视许三观的道德困境。

本书的三个部分共同体现了西方汉学界中国现代性研究的多元性,历史、虚构、民族、流散、性别、情感、日常生活、历史……的边界被打破。通过跨界,多重话语在这里对话、融合、共生,有着鲜明的跨文化、跨学科、跨语际交流的特征。在论文集中,为了避免跨界中“无边的现代性”情况的出现,罗福林和论文作者们选择使用一个与历史无关的标题――“文化中国”去将这些离散的现象捆绑在一起。

可以说虽然学术背景、出场语境、问题意识、研究方法等仍存在着差异,但在以对话与交流为主调的当代,打破观念性、时间性、空间性的自我设限,寻求跨地域、跨科际的学术整合,早已成为一种必须而且可行的研究路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众说纷纭的现代性》这一论文集表现了一种新兴的现代中国的文化研究景观的轮廓――一种不再仅仅是补救或补漏的术语定义,而是代之以概念重构,挑战或颠覆了传统的假设和框架。总之,正如罗福林在前言中所说:“这个会议主要是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来绘制和协定这些边界,对我来说,这件事本身就是打开这一领域历史的新一页。” 虽然论文集中所提及的关于现代性的问题可能尚有很多仍然悬而未决,而且所谈论的中国现代文化的源头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文集总当前的讨论已经为制定了进一步如何解决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试金石。

⒖嘉南祝

[1]参考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06期,第110~118页。文中提及对现代性的“过度阐释”会导致三个“危险”:一是现代性被当作可无限推广的知识体系,其理论向度被无休止的夸大和扩展,成了“无边的现代性”。再者,这类现代性探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主要是意识形态批判,文学不过是这种批判的材料或通道。其三,现代性研究中被反复引证的某些基本概念会在不断重复的论述中定型成新的简单化的模式,进而束缚对复杂丰富的文学史现象的想象力。

[2]见罗福林《中国现当代文学众说纷纭的现代性》论文集中第17页,福格斯所作《现代性的修辞和恋物癖的逻辑》(The Rhetorics of Modernity and the Logics of the Fetish)一文

[3]谢立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温儒敏:《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06期

篇7

关键词:历史视野 美国 文化扩张

历史上的很多事实都可以证实,美国从十九世纪以来就不断地进行文化扩张,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美国霸权的形成。因此对美国文化扩张进行分析,可以更详细的了解美国文化扩张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内容以及影响等,深刻的揭示出美国在全球过程中所实行的文化战略,为我国相关部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美国文化扩张的原因

在大多数美国人的观念中,美国就是上帝所选择的特殊国度,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对全人类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才让美国人在潜意识中有了不断扩张的欲望和野心。就其为何要进行文化扩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天赋思想根深蒂固。从始至终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有着神赋予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要把上帝赐予的土地创造成完美国度,然后再把本国的思想传到其他国家中,而且他们觉得这并不是一种扩张,而是一种正义性和天定性的行为。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各个国家之间越来越密切的贸易往来和彼此间的分工合作也促进了美国近几年来的文化扩张。就当前所流行的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文化产品传播的资金和成本。

(三)他国思想存在。总的来说,本国或本民族人民对于自己的文化应该有着十分强烈的归属感,因为这才是一个民族想要进步的灵魂。但是对于一部分国家而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他们不得不开始依赖国外的产品,所以很多的国家也因此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样的发展现状就为美国文化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历史视野下美国文化扩张的具体内容

美国文化的扩张当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经济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等,所以想要更深入的理解美国文化扩张的内涵,就需要分别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认识。

(一)美国经济文化的扩张

对于经济文化的理解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其一是具有经济特征的文化;其二是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文化问题;其三经济和文化之间的活动合作和关系。上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美国对拉美地区就已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技术援助了。在1942年,罗斯福总统批准了援助拉美计划,还设立了专门的事务所。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仍然进行了大量的对外经济援助。首先是战后救济阶段,主要是在杜鲁门执政时期,主要援助计划有马歇尔计划、对土耳其和希腊的而援助和《共同安全法》的颁布和实施等。遏制阶段主要是出于埃森豪威尔时期,共同安全成了对外援助的基础,这个时期从最初的经济援助扩展到了军事方面的援助。在肯尼迪总统执政时期,对外援助法得到了第一修改,修改案也得到了国会的通过。本次所确立的援助法案名称为《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援助的相关规定;对外军事援助的规定;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具体执行准则和规定。在这个法案颁布的第二年,经济援助首次超过军事援助,这些都是美国进行经济文化扩张的重要表现。

(二)美国思想文化的扩张

思想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通常情况下被称作观念。美国思想文化的扩张是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来实现的。就以广播电台“美国之音”为例,这是美国官方开办的电台,也是政府直接进行管理的电台,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战争,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也是当前影响力最大的广播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该电台主要是为自己国家提供了很多内外政策相关的服务,而且也争取到了舆论支持。在之后的冷战时期宣传产主义,以及后期对美国文化、思想和经济制度的宣扬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美国之音”就是美国进行思想文化扩张的工具。

(三)美国政治文化的扩张

政治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政治文化是属于政治社会的范围之内的,它主要指的是对政治问题的看法、态度和信念价值等总体方面的倾向。在美国政治文化扩张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布坎南总统首先提出了“我们国家的生存法则就是扩张”,然后美国就以拉美地区进行了文化渗透,扩大了在当地的影响力。美国的政治文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地点。最开始是在拉美地区,其次是亚洲地区,二战后则转移到了苏联地区。尽管美国的政治文化扩张给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经验,但实质上它还是一种文化侵略行为。

(四)美国大众文化的扩张

在美国众多种类的文化扩张中,大众文化的扩张是具备持续性的。大众文化扩张主要是借助于电影、互联网技术和报刊等手段把本国的文化和思想价值观念进行输出。大众文化扩张包含民间的和政府的输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视节目的出口是英国的齐备,尽管美国电影的产量并不高,可是它的播放时间却占了世界的电影播放时间的一半,另外美国的饮食、服饰等文化也在被更多的人所模仿。

三、Y语

由于在美国的发展过程,天赋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人从思想上就有了扩张的欲望。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真实事件可以反映出美国长久以来在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宗教文化、思想文化和大众文化方面的扩张。因此从历史角度分析美国文化扩张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董小川,辛兆义等.论题: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扩张[J].历史教学问题,2012,(05).

篇8

重来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曦,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长辈中有许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为夫妻的,其中有些夫妻的恩爱程度让人十分羡慕。嘘寒问暖、彼此关照这些简单的词语是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恩爱程度。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不能割舍、不能缺少和必须存在的情愫。

再看看东坡居士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篇9

关键词: 美国 多元文化主义 种族 人种 移民

在英语中,表示“多元文化主义”的词汇有3个:一个是Multiculturalism,即多元文化主义;一个是Cultural Diversity,即文化多样化;一个是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多元化。《美国文化与思想史百科全书》是这样解释“多元文化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是用来描绘现实和思想及其活动的术语,20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开始流行。哈佛大学图书馆“Multiculturalism”条目下竟然有750项之多,可见多元文化主义问题在美国所引起的重视。

1.从种族角度出发看“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创始人、著名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是最早提出应该解决美国人种和种族问题的人。他在1924年发表的论文集《美国的文化与民主:美国人群体心理研究》中认为,美国很难成为一个民族熔炉,因为绝大多数美国公民是与本种族内或本范围内的人结婚的,这就很难形成一个通常所说的熔炉式的新种族;即使出现新的种族,旧有的种族也仍然与新产生的种族共同存在。一般认为,是卡伦提出了“文化多元化”的观点。但是,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观点当时并没有得到多数美国人的赞同。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宽松和亚裔、拉美裔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文化多元化的观点发展成为多元文化主义,并成为流行的观点。

美国种族差别、种族矛盾、种族歧视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多元化社会是美国人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现实。内森·格莱泽着重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实在性,他认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有3种:第一种是“温和的多元文化主义”,主要强调美国主流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压迫;第二种是“转变的多元文化主义”,其核心是重塑由美国占支配地位的人种和种族所构成的全部历史和文化;第三种是“转变的多元文化主义”,所反对的“添加的多元文化主义”,它强调在美国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少数民族中的伟大人物。显然,这种多元文化主义是从横切面上考虑美国社会的,是对美国主流文化的抨击,是从人种、种族、性别、民族等多方面考虑美国社会的构成。这是当前研究美国多元社会的主要趋势。

2.从人种角度出发看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正是移民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一般认为,白人、黑人、黄种人,以及拉丁美洲裔人在文化传统和特质上存在人种、种族等重大差别。由于欧洲移民是自愿来到美国的,因此他们融入美国文化不是问题。而其他民族则完全不同:土著印第安人是被征服的,非洲黑人是被当做奴隶卖到北美的,而来自亚洲的移民多数也是被迫离开母国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被歧视的命运使他们面临“强迫性的多元主义”。

所谓强迫性的多元主义,是指那些被歧视的民族和种族难以被同化或者说是客观现实造成了那些被歧视的种族保留着他们原有的文化特色,从而使美国呈现多元文化色彩。彼特·基维斯托把强迫性多元主义分为如下3种:

(1)印第安人面对的是“抢夺性多元主义”,因为欧洲移民从他们手中夺取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并杀害了绝大部分的印第安人。1887年,美国政府曾颁布《印第安人财产法案》,但是,大部分印第安人都没有能够因此保留住自己的土地;罗斯福政府于1934年颁布了《印第安人重组法》,力图加强和改善与印第安人社会的关系,并希望印第安人加入到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当中来;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则相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终结政策”,要断绝与印第安人部落的关系并取消保留地。当然,这种政策最后以失败告终。总而言之,如果印第安人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种,那么印第安文化的保存不但有印第安人自己的原因,更有美国政府政策的原因。

(2)来自非洲的黑人面临的是“等级多元主义”。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黑人的地位并没有完全改善,歧视黑人的现象和根源依然存在。由于取消种族歧视制度,黑人孩子有权利与白人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但很多白人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与黑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另一方面,黑人本身出现了等级分化的现象,他们的贫富分化越来越明显,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中心区的黑人受教育机会少,贫穷,工资低,享受政府福利的人多;而那些进入政府部门的、成为中产阶级的富有的黑人基本上与白人享有同等地位。从调查看,美国人为文化的保留和发展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核心问题。

(3)来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移民则面临“寄居者多元主义”,因为亚洲和拉美移民既不是土生土长的,又不是自愿来到美国的,而是由于经济、政治原因被迫来的,带有族居或寄居的特点。其中,拉丁美洲裔人在美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在最近的几次总统选举中,拉丁美洲裔人的取向对总统候选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统候选人为了争取拉丁美洲裔人的选票而用西班牙语演讲。尽管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在文化上比黑人更接近白人传统,但毕竟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亚洲和拉丁美洲部分还是不容忽视的。

3.从移民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是针对美国社会现实中多种文化并存现象而产生和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白人社会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文化地白人社会的反抗所造成的。美籍华人学者毕洪兴认为,多元文化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与美国当代两种长久以来就存在的重要思潮密不可分:一个是“本土主义”,另一个是“分离主义”。他认为,本土主义的排外思想在美国从来没有停息过。多数人从是从经济利益出发考虑这个问题的,因为移民的到来使美国人面临工作岗位的竞争、生存空间的大小等等问题。

所谓分离主义,是以美国种族和种族主义的存在为前提的,主要是有色人种,包括黑人、黄种人,讲西班牙语的移民对美国种族主义的反对和反抗。分离主义主要包括两种思想:一个是从意识和政治观点出发的分离主义,另一个是从社会出发的分离主义。前者主要是对某些阶级和集团的社会制度不满或愤恨,因而要求自助和自决;后者主要是希望自己居住的语言和文化环境能够与自己相一致,使自己感觉舒服,希望保持自己和后代的文化特质不受统治地位的文化威胁。有些分离主义者认为自己是文化多元主义者,但文化多元主义并不等于分离主义。他们是以一种矛盾的心理看待分离主义的。他们既反对文化同化主义者提出的限制移民的主张,又担心分离主义者意味着反对团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满足于生活在自己本种族的小圈子里,不奢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他们的初衷是有色人种要反抗白人种族主义及长期追求自我保护目标,这正是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涉及种族、移民、人种等诸多因素,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认识和定位关系到对美国多元社会的认知。总而言之,多元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美国政府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在语言和教育方面等问题上多元化的现实,但是至今还没有出台一个明确的政府政策,因而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国际观察,2005,4.

[3]韩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史林,2006,5.

[4]Horace Kallen,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Studies in Group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eople,Boni and Liverright Publisher,New York,1924:37,43.

[5]Gary Gerstle,American Crucible,Race and N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and Oxford:349-352.

[6]Nathan Glazer,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10-11.

[7]Perter Kivisto,Multiculturalism in a Global Society:36-37,55,62-64.

篇10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广博深湛,种种美的观点如何附加在现代的设计当中,以表现绝美的中式情怀,而不是单纯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简单堆砌,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广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国际有着重要意义。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誉为"第八种文化",广告因为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和民族性,因此与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密不可分。广告只有服从、融汇、折射民族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运用本民族最为贴切而生动的元素,穿透人类共通的心理和文化因素,打开深藏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才能被消费群体接受,才能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纵观广告业发展的百年历史长卷,广告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从产品的特点定位(USP理论)到品牌形象定位(CI理论)再到受众心理定位(PSYCHLIGICALPISIONNONG理论)直至文化心理沟通,这条主线清楚地反映出在广告诉求重点的转移过程中,广告的文化含量在逐步增加,文化品位的地位日益变得举足轻重。如今的广告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叫卖或是告知,而是包含着更为丰富内涵,具有着更多社会功能的社会公器,一则优秀的,打动人心的广告一定包含有某种文化精髓的因素。

在现代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融入到其设计作品中,中国风的设计在国际上越来越收受到欢迎和追捧。中国传统美学广博深湛,有周易的极简之美,委婉的模糊之美,老庄的天然之美,种种美的观点如何附加在现代的设计当中,以表现绝美的中式情怀,而不是单纯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简单堆砌,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广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国际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越来越多的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出现和运用,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风的广告设计在让世界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了深深地宗族认同感和家国温暖。

在现代广告设计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在招贴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中唐以后,中国美学的艺术观念的显著变化,根本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从总体趋向上可以看中国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形成: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重视古拙苍茫的气象,推崇冷意荒寒的意味;易宁静精澄代替楚莽阔大,易平和幽深代替激昂韬利,易淡逸素朴代替绚丽堂皇,正如理论上对境界的重视,强调妙悟而贬斥技巧等。这些思想和因素都可以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有所观照。

现代广告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可是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广告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任何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讲求的是在细细审视中的独特品味,他所要求的时效性让它必须一目了然,简洁明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简约是终极的复杂,最简约的设计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已经在中国未然兴起。纵观现代成功的广告往往是构图概括集中,形象简练夸张,用强烈鲜明的色彩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主题,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现代的广告设计越来越走向的是一种简约,大气的表现方式,任何艺术,都不能说明一切,特别是像广告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一以当十”。

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艺术技巧的标志,特别是广告艺术,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是从一切侧面来再现现实。选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强调形象的特征)、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项用恰当的技法),而这一切,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的运用和表现,也恰恰是我国广告设计者构思时的主要手段。以静凸现动,以余白凸现主题,是靳先生海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以凸显主题之凝重强烈,使之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同时,靳先生“用墨以啬”而使主题“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获得夺目之感。

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设计美学还包括十分广大的部分,东方生活所蕴含包容的设计元素是博大的,绝不仅仅是现今流行的京剧脸谱、大红灯笼,旗袍……中国式的设计美学远没有拿出一些元素那么简单。就像日本的设计是理性、细腻的,德国的设计是稳重而精致的,美国的则大气而开放的,这和各个国家的国情不无关系。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包括建立传统文化专门研究与推广机构,提高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导向地位等等,才是中国平面设计作品中国式设计美学形成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