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0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课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文化课程
在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下,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尽快地做出成效,也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过分追求专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公共课程边缘化甚至取缔,导致了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的错位。
一、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解读
对人文素质的含义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认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品质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理和个性得以提炼,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奠定基础,最终高质量地实现自身价值。教育部的16号文件,其中较大的篇幅在阐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和信品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样做一个人才。
高职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学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在人文气息的接受中能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环境下的工作与生存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学会协调参与及其合作的能力。作为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人文素质的缺乏,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要。所以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双核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得通过公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熏陶。
二、高职公共文化课现状
我国较多的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升格而成,建校时间不长,历史文化积淀不深、浓厚的人文环境较为去缺乏,有些学院甚至完全忽略了人文教育。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相应的增加了公共文化课程的课时,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就业的双核能力还没有等同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偏差
对课程认识的偏差,是导致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市场的功利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硬能力的培养,有些方案甚至完全不具有前瞻性。在课程的安排上任意削减公共文化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课时数,例如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文化课程时候,大多开设的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或者《学生礼仪》等课程,却删去了重文化素质训练的《大学语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误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使高职教育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机构抑或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相混淆,同时也带来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人为高职毕业生文化底蕴差,基础不牢的负面影响。
(二)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学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师资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据笔者的调查,发现较多的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相当不合理。比如在师资的引进、专职教师的培训、内部师资调整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很多公共课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学校对资金、设备的投入和分配又较少的倾向于公共课程,所以教师缺乏内动力,缺少教学创新的动力,不愿意去进行教改和科研能力的薄弱。接受的新事物较少,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这些都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多的来自于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恰当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公共文化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唱独角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些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完全不适宜新时代的教学观念、抹杀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难以发挥公共文化课程所蕴含的人文底蕴的功能。最终导致学生对本来就枯燥的公共文化课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更加不重视公共文化课程。
(四)考试方式单一
很多公共文化课程在期末时都属于考查课程,平时也没有较规范的教材,期末的时候大都只是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一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功利思想,认为平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与期末考试内容无关,所以上课也就不太认真。这就也是导致公共文化课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措施
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得知,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由此我们不得不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聚焦高职的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通过课堂,拓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能力本位”升格到“人格本位”。最终实现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得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所以高职院校还得强化公共课程的师资水平,加强其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例如可以通过内部师资人才的整合、让教师参加进修或者相关的培训,重构公共文化课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区分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目的的不同,明确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针对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公专业课与共文化课与以及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自觉开展课程改革;学校也应该制订合理分配方案,将资金设备的投入较多的倾向于公共课程,同时还应该建立公正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目的是唤起教师的热情,激发他们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最终具有较强的职业归属感。
(二)人文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的改革不能抛弃人文素养,在改革中必须始终渗透人为素质,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所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很多,如通过课堂知识传授和校园环境的熏陶,课堂知识的传授最终内敛为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气质修养的形成,同时再将学生内敛形成的素质通过社会实践的浇注。最终形成学生内在品质修养与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应将人为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三)人文教育与公共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公共文化课其人文因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专业教学加以选择,内容要少而精,并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学生传统的偏重记忆,同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增加动手实践、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主动研究新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适当的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的双核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使公共文化课程的内容,绽放人文教育的风采。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必要的人文知识教育和熏陶。
(四)教学手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不断的改变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法。如可以通过讨论法、案例法、模拟演练法、自学法等, 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由此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加大授课内容的信息量,方便快捷地了解前沿动态,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打开学生的视域。
(五)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
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融合,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玩味人文学科的真谛,同时也能够感受公共课程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主、自律、自强等多方面能力。
篇2
关键词:英语专业;中国文化;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80-03
一、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一)英语专业学生的“去中国文化”化
从专业性质来说,英语专业学生首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学好英语语言和文化,因此他们往往将之视为自己唯一的学习目标,认为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学习无关紧要,甚至还会影响英语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全盘接受英语文化,却与中国文化渐行渐远,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这种中英文化教育的严重失衡,已经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化的问题,即英语专业学生对中文及中国文化越来越漠视甚至反感,这不能不引起英语教育者的反思和重视。
从课程设置角度来说,由于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高校未曾开设英文讲授的中国文化课。已经开设的中国文化课也大多是选修课,不仅课时偏少,采用大班授课,而且多是外聘教师采用汉语教材和汉语授课,因此不受学生重视,结果形同虚设。
从教材配置来说,英语专业的教材和阅读材料大都以英美文化为内容或背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文化当然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英文介绍少得可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和陌生。
从师资力量上来说,用英语教授中国文化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精通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要系统深入把握殊为不易,加之中国文化中有很多独特的概念,用英语准确表述和讲授难度较高,导致了高素质的中国文化教师的缺乏和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从测试导向来说,英语专业学生主要面对的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侧重对英语基本技能方面的测试,八级考试虽有综合知识测试,但只侧重于英语国家方面,没有任何测试中国文化知识的部分。在测试的导向作用下,师生自然就会轻视中国文化的教学和学习。
从对中国文化本身的误解来说,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中国文化是中国学生的母文化,因此对他们来说就是与生俱来的知识,无需系统讲授和学习。然而从实践来看,并不尽然。不知孔孟者都大有人在,实在让人瞠目结舌。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中国文化掌握之少、之浅,常让人痛心疾首。
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化的现象的出现,不仅完全背离了我国培养英语专业人才的方针和目的,也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二) 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的概念由从丛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指的是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包括英语水平较高者,在跨文化交流中不能用英语正确、流利地表达中国文化,显示不出应有的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这几乎已成为很多英语专业学生的通病。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中国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互动过程,交际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对交际对象有清晰的理解,还取决于能否与其进行文化共享和影响。如果交际的一方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内涵,就必然会影响到交际的必要性和交际过程的互动性。英语专业学生如果不能保持自我的文化身份,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到位,当然也就无法向交际对象介绍、解释或者传播中国文化,而没有了这些,交际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真正的内容,所谓的交际过程自然也就举步维艰了。
二是英语专业学生由于主观上不注重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或者由于客观上接触不到英语表达的中国文化,导致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结果即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本身内容略知一二,也不能用英语将之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如宗教思想、中医中药、武术兵器、风俗习惯、传统节日、名胜古迹、佳肴菜系等话题时,就会更加力不从心,常常是不知所措或者词不达意,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为必修课的必要性
(一)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英语文化而放弃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和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黏合剂,就丢掉了民族之魂,终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英语专业学生每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如不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能对中西文化进行客观理性地比较,就很容易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而抵制中国文化。《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因此,必须在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让他们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树立其振兴中华文化的使命感。
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积极地输入异域文化,也要积极地输出本土文化。如今,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持续升温。短短几年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显示了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也使我们急需大量能够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是中英文化相互推介的纽带,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然而在国外中国文化热方兴未艾时,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却日渐冷落中国文化,出现了中国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中国文化基础薄弱的英语专业学生很难胜任文化传播的任务,培养兼具中西文化修养,能够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优秀人才,已经刻不容缓。
(二)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人才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基础,《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具备良好中英文化素养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课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知识,提高他们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的能力,能弥补其知识结构的缺陷,补长其语言表达的短板,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要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提高对外介绍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中国文化课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和文化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吸取异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能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精髓,并且能够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中国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如林雨堂、、梁实秋、钱钟书、萧乾、王佐良、杨宪益、许渊冲等,不仅是熟稔英文及英语文化的大师,更是精通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巨擘,他们在推介、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英语专业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大纲》还指出,“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中国文化课能够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帮助他们丰富知识结构,扩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陶冶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增加人格魅力,使他们成为兼具精深的学术知识和迷人的人格魅力的国家建设人才和中外交流使者。
(三)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
根据木桶理论,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的盛水量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若要木桶盛水量增加,就必须换掉短板或加长短板。对我国很多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知识匮乏已成为他们知识结构中的一块短板,日益妨碍了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中国文化课可以通过优化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补偿这一短板。
首先,中国文化课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解决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专业课中避不开的文化冲突问题。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对语言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至为关键,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中英文基本功,还要对中西文化因素有一定的了解,缺乏相应的中国文化知识就会成为翻译水平提高的瓶颈,使翻译教学和学习事倍功半,而中国文化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其次,中国文化课可以为英语文化学习提供对比参照体系。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英语国家概况、英美社会与文化等课中的英语文化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语文化的本质特征。但比较的前提是学生要对中英文化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文化这个参照物一无所知,就谈不上有效的中英文化对比。
再次,中国文化课还可为科研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选项。中国文化课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研究领域,开阔思维空间,形成较宽的学术研究视野。比如对中国文化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就可以将中英语言、文学、文化等交叉研究,丰富研究空间和研究思路。
三、结论
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忽视已引起学生在文化认同、表达能力、人文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中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中国文化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1]陈建平,杜军.英语专业教学不可忽视的一课:中国文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7).
[2]陈智淦,王育烽.高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设置的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篇3
论文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便必不可少。《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因素,从多方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进行文化导入,发挥出这些文化因素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多维立体的西方世界,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并逐步地运用英语进行得体自然的交际。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明确地指出了大学生们应该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且能用英语进行灵活得体的交流。这必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文化意识。
顺应形势的需要,《新编大学英语》应运而生。该套教材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编写,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听、说、读、写、译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选用的语料也具有规范性、知识性,同时兼具时代性和趣味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文化因素,从多方面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的进行文化导入,发挥出这些文化因素的功能,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多维立体的西方世界,正是教师们应该着重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二、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失去了其包含的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前苏联语言学家朱利·洛特门说过“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因此,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我们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文化导入,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充分了解语言内容背后的文化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而语言交际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则。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由此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而作为文化外在表现的语言,在其本身的特点和使用上无不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交际中语法错误往往能够被容忍,语用失误却容易产生误解。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森认为“母语国家的人在与外国人交谈时,对外国人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往往采取宽容的态度;相反,对违反谈话准则的行为一般则认为是态度无理。”由于汉英文化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母语即汉语的负迁移影响,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了解,只是依赖于汉语文化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不仅自己望文生义,也会因为交际不当使对方造成误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将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对汉英文化的异同进行比较,对于不同于母语文化的英语文化特征着重指出,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特征加深了解,从而减少母语文化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
此外,学生学习了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识、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知识,也能使他们知识面得以扩大,视野得以拓宽,最终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以优化。
三、文化导入在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大学英语并非英语专业,其教学课时相对有限,而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大学英语里的文化教学不可能像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英美文化课那样面面俱到,而是应该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恰当而有效的进行导入。以下是笔者在进行《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教学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方法结合课文进行的文化导入。
(一)文化差异对比
因为汉英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了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对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和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干扰,要克服这种干扰,只有去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汉英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且重点是差异和冲突。
以第四单元“择业规划”为例,作者在分析了当今学生找工作的误区之后,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其中提到换工作的观念,作者指出“换工作和改职业在任何年龄都会发生”,并鼓励学生如果发现选择的职业不适合自己,可以马上重新开始新的工作。在这点上,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中国换工作是否也和欧美一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是否在任何年龄都可以重新开始。在激烈的讨论中,汉英文化的差异性也得到了分析。因为中国文化重视群体,强调“大一统”思想;相反,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因此两者也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虽然也换工作,但换工作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不仅包括本人,还有其他许多周边因素,而欧美人相对换工作就比较简单,因为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本人的发展。
又比如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社会问题”,通过如今很多孩子脖子上挂的钥匙体现出美国家庭模式的转变,即由以前的丈夫工作、妻子在家照顾孩子这一类型转变为夫妻双方都要工作,而孩子无人照顾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家庭经济支出的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的后果。这一现象在中国早已发生,即所谓的双职工家庭,且如今中国家庭的另一新现象是父母都外出打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通过这些类似的对比分析,学生对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能够加深,文化敏感性也可以得到提升,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自发地运用文化差异对比分析去了解英语文化不同于汉语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是文化导入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二)课文背景知识介绍
在上每一个单元之前,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需要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一般包括一些相关的地理常识、历史背景、政治经济以及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知识。这是因为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描述所产生的背景,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是文化导入的必需部分。
以第九单元“音乐”的阅读课文《甲壳虫乐队》为例,甲壳虫乐队作为西方音乐文化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其音乐作品包含了那些急切需要被公众倾听的声音,具有从英国当时文学领域导入的工人阶级的现实主义风格,一直被认为当成引导摇滚从流行音乐走向严肃艺术的标签,影响了欧美的一代年轻人,时至四十年后的今天仍能找到遗留的痕迹。通过对甲壳虫乐队的成员、音乐作品、音乐风格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的介绍,学生对欧美摇滚乐的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文化导入的辅助作用也得以体现出来。
(三)多媒体手段
在信息发达的当下,多媒体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各种视频、音频以及最新的语料都能通过多媒体手段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起到的教学效果也事倍功半,文化导入也不例外。
第二单元“神话与传说”主题非常有趣,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幻灯片来给大家讲述自己所知道的神话传说。或者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有关于神话传说的影片,然后进行相应的讨论。
同样,第七单元的“旅行的乐趣”,可以给学生欣赏一些欧美国家的风情,并适当的导入相关的旅游英语表达方式。而第九单元“音乐”还能让学生学唱一些简单又好听的英文歌曲,因为歌曲往往带有比较明显的文化风格和特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实践
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输入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的实践,使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例如第五单元“语言”,课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学习语言的故事,在分析完课文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英语的感受用英语互相交流,讨论学习的难点。多数学生均表示“中国式英语”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可是明知道使用不当,也很难改正。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便面临话在嘴边却苦于无法恰当表达的局面,笔者根据这个也是众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通病,指出“中国式英语”形成的主要根源在于对英语文化的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借机强调了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分析了之前错误表达的文化根源,同时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表达,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篇4
(一)大纲的设计
1.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要明确:该课程作为表演专业(音乐方向)的学科基础选修课程。要使学生初步掌握涉及广东音乐文化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岭南音乐文化的认识,加深对于广东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突出:课程的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主要内容涉及粤曲、粤剧、粤乐三大音乐品种,梳理三大乐种的基本概念、音乐特点,结合音乐名家和名作的赏析,对实际音乐问题进行分析。
3.课程教学内容(含重点及难点)清晰:教学中分为五个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重难点为:广东音乐文化的范围与渊源;第二章广东的粤曲文化,重难点为:粤曲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三章广东的粤剧文化,重难点为:粤剧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四章广东的粤乐文化,重难点为:粤乐的发展、名家简介、精品赏析;第五章如何更好的学习与传承广东音乐文化,重难点为:学习的方法与传承的意义、措施。
4.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适当:把课堂的教学和欣赏实践结合起来。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要求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布置一定的复习和思考内容,要求多听、多想、多实践。另外,本课程的考试可采取开卷或闭卷方式进行。也可以课堂讲授的具体问题为基础,结合自己的表演或欣赏实践,写出相应字数心得体会。
(二)教案与课件的设计
在教案中,要根据大纲的内容安排具体的章节,考虑到授课效果,在授课之初要明确课程名称的所指。此文所指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不单指一个乐种或整个岭南音乐,在这门课程中只涉及粤乐、粤曲、粤剧三个乐种,虽然,这种授课内容未必全美无缺,但考虑教学对象和学时的要求只能做这样的取舍。在教案的内容上,应该要包括如下几个主要的问题:1.教学的目标及要求;2.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3.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4.思考及复习。在课件的设计方面,考虑到受众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求要突出直观、明了和可操作性等问题,大量理论和文字的部分不应该过多的出现在教学内容上,要试图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比如图片、音响、影像等资料去阐释比较枯燥的部分。另外,如果能够加入动手或实践的环节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采取何种形式去实践,是演奏、演唱还是其他外出实地采风?这些都有待研究。
二、课程的思考
(一)关于《广东音乐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课程的开设是大学的基础。作为一个地处广东的地方高校,《广东音乐文化》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如果中文系有广东历史文化等课程,艺术系就应该有与之配套的广东音乐文化课程。从时展对个人的要求来看,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一份自豪感和归属感,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民族文化都不了解,怎么能了解别人国家的文化。从高等学府走出去的人,最终是社会国家的希望,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没有国就没有家,而走出国门,个人影响的却是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二)关于表演专业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开设的一点思考
篇5
妈祖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妈祖,原不是神,上确有其人。据《天妃显圣录》《敕封天后志》载:姓林,名黩,也叫黩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的一个渔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去世,时年28岁(实岁27岁)。妈祖,被视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榜样而千古传颂:“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墙一信风。”--这是宋代黄公度的诗句;“巨浸虽稽天,旗盖俨中流。”--这是宋代刘克庄的诗句;“桅樯出火海浪破,神鬼役使忘险艰。”--这是元代洪希文的诗句;“洪涛巨浪帖不惊,凌空若履平地行。”--这是明成祖朱棣的诗句。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无疑是妈祖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诚然,妈祖本身没有什么经典著作,历史留下的只有一大堆神话传说。但神话既是科学蒙昧时人类的某种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是人们在同自然和命运搏斗中所产生的愿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应当承认,也必须承认,神话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迷人的神话。而妈祖神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从海外评价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的“土特产”,她自然也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
妈祖,同神州版图的许许多多地名关联在一起,成为祖国统一和的一条精神纽带。传说香港的香炉峰是由于妈祖庙的流入港而得名。澳门之所以被西方人称为“妈阁”(MACAU),就是由于葡萄牙人初登岸见到妈祖庙殿阁即以之为名。澎湖列岛则由于“屿中曰娘宫屿,其状如湖,因曰澎湖”,其首府马公市也是由“妈宫”间转而来。总之,从祖国东北的丹东至南海群岛的许多地名,都与“妈祖”有关。此外,以天妃宫或天后宫为乡、村、寮、街、巷、澳、路命名的则不能悉计。
妈祖,在中国和平外交史上享有特殊的美誉。15世纪初郑和七次下西洋,前后历时28年,访问了亚、非两洲近40个国家和地区,靠的是祖妈精神统率数万人的意志,才能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在世界航海史和外交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中日友好关系的厉史更是同妈祖密切相关。自15世纪至19世纪,中国的使船和琉球的学者、商人都是以妈祖为护佑而频频往来于两国之间,而长崎的自然航标野间岳(娘妈山的日译),则堪称历史上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门户。
妈祖,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纪录。
妈祖,对推动中国近代商品经济发展起着重的作用。由于中国海运贸易与妈祖信仰息息相关,所以中国沿海沿江的许多港口、商埠的开发,也是以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开始传播为标志的。各地天后宫保存的清代以来的碑刻,都记载着极为丰富的有关海运贸易和商港开发的珍贵资料。
妈祖,这一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炎黄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瞻拜妈祖,已成为许多华裔、华桥和台湾同胞寻根谒祖的美好寄托,因此有了今天的“妈祖热”。
妈祖文化不仅是上述所提及的思想文化,妈祖文化的全部还应包括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建筑、服饰等等。可以从各个领域去探索、研究。
二、妈祖文化与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汉族一个系统分明的支派。
客家民系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闽粤边区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卓越贡献。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属于绵延千里的大山区,条件极为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因而受外界的冲击和影响较小。千百年来,他们虽然也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前进,但在客家人的这个文化圈内却始终保留着一些古代的文化特征,诸如信仰习俗等。他们一方面保留中原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又吸收新鲜的东西,使之互相渗透、融合。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任长汀县令,为缩短运盐路程,沟通汀潮经贸往来,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接受了沿海一带崇祀盛行的妈祖信仰,从此妈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哩即母亲,把妈祖喻为母亲以上的祖辈之意)。妈祖是民众对这位海上女神的俗称呢称,天后则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赐的封号。在客家地区,妈祖信仰和福建沿海及广东潮汕地区一样,十分普遍。可以说,几乎每县都有妈祖庙(宫)。在长汀城区就达6座之多。此外,庵杰(龙门)、古城、策武、馆前、水口、濯口、铁长、羊牯等乡镇也在汀江或其它河边建有妈祖庙(天后宫),尽管规模不一,但建筑风格却大同小异,妈祖信仰还启遍及城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家民俗文化现象。妈祖信仰和妈祖庙宇作为载体,对于了解客家人外传、海交、商贸、民间信仰、居民迁徙、会馆组织等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可以认为,研究妈祖文化是研究客家大文化圈中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去理解、去探究,应该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去发掘。三、汀江与妈祖
汀州天后宫,是汀州群众为纪念聪慧、善良的海上女神林黩娘而建的庙宇,它寄托着汀州民众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妈祖“升天化仙”的祖籍地湄州岛,后人建祠奉祀,这是陆地上最早的妈祖庙。妈祖原是一个地方的民间神,为什么会成为远近闻名至高无上的海上女神?以历史观点考察。总的来说应与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也与科学不发达,民众有迷信思想以及历朝皇帝出自统治的需要不断给妈祖加封有关。
“客家母亲河”汀江,是福建省四大水系之一,是福建省第三条大江,是唯一通往外省的航道。汀江发源于宁化治平赖家山将军凹,流入长汀境内大屋背、赤凹背、上廖、上赤、庵杰,穿过龙门,流经新桥、大同、汀州镇、策武、河田、水口,左纳南山河,右纳濯田河、再纳武平县桃兰河,经武平县店下,再经羊牯的回龙,直通上杭,经永定县峰市入广东,在三河坝与梅江汇合称为韩江,主流在澄海县入海,全长328公里,其中福建境内285.5公里,长汀境内153.7公里。“汀江自古以来便有舟楫之利”,一度号称“上河三千,下河八百”。到了宋代,汀州已建成相当繁荣的城市。
古代,汀州没有公路,交通极为不便。汀州各县市和外界经贸往来的通道主要是靠汀江航运。汀江沿岸居住的客家先民的生产、生活和汀江有着密切的关系,妈祖信仰和汀江航运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年间,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出任长汀县令,打通了汀江、韩江间的商业航道,使汀州与广东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大大加强。但汀江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有险滩27处,“三百滩头风浪恶”。州县吏和商贩们在潮州了解到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有祷必应的传说,很自然的接受了妈祖信仰,并按潮州“三圣妃”宫的样式在长汀自建一“三圣妃宫”以求得妈祖庇护。
四、研究妈祖要有正确的导向
篇6
【关键词】艺术类 中职生 学习自信心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9-02
自信心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自我意识不断成熟的标志,而且还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新疆艺术类中职生缺乏文化课学习自信心,影响学习专业课程和整个中专阶段的学习成效。所以如何有效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学习自信心成为老师、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职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可谓见仁见智,但实际效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我们认为之所以实效不尽人意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缺乏对学习自信心现状实证性的调查研究;二、从现象到表象,未能从自信心的实质、结构提出方法和策略;三、提出的方法和策略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没有充分结合学情、校情。
针对以上弊端,本研究使用访谈、问卷等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艺术学校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的1069名学生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信心各因素呈上升趋势,但各因素增长速度不均衡,在16岁以后出现下降趋势。2.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自信心总体水平略高于男生。3.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
结合新疆艺术学校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经验和系统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策略和方法:
一、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是自信心的核心组成部分,最早由班杜拉所提出。在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中尤为注重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因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根据班杜拉所提出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四因素,我们从以下四方面提出提升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成功的自我直接体验。个体的亲身体验对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的失败将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甚至出现习得性无助感。所以适当地增加个体的成功概率,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逐渐形成自我效能感。例如:部分同学在课堂上不敢发言,这时可以通过降低问题难度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逐渐养成其自我效能感;2.树立榜样示范作用的替代经验。部分学生在没有体验到成功经验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榜样或示范者的行为,从而获得间接经验,形成自我效能感。例如:当一位低自信者看到一位和自己年龄相近或成绩相当的同学取得文化课考试的好成绩时,就会增强他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引导低自信者向榜样学习;3.反复的言语说服。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直以来成效较低。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之所以低效是因为言语说教的效果容易被困惑的情境和难以处理的问题所征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能仅仅说教,应该反复、经常性地建议、劝告、解释,并且需要穿插一些典型的案例说明;4.积极情绪的唤起。班杜拉在一系列的实验中证实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但是高度的情绪会妨碍行为和态度。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绪唤起时,必须注意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为学生提供成功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自我表现在自信心形成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自我表现是指个体的认知、行为、情绪、态度、信念表露,即个体在认知方式、动作行为、交往方式等方面的自我表达。自信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自我表现力、欲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自我表现,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依据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并非任何自我表现都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自信心。斯金纳认为:“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和操作。人类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相应操作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产生关键是强化,强化的产生加强和减弱行为的次数。”从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中,我们可以明确任何行为的产生必须有相继的强化。如欲通过自我表现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那么必须在自我表现后进行一定的强化。强化方式有正强化、负强化、一级强化、二级强化等。在学生强化方面我们常用正强化中的二级强化,即呈现使其情绪、状态、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积极、愉悦的强化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提供的强化物就是为学生提供有较多成功机会的表现自我活动。此举取得较好成效,值得提倡。例如音乐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为了提升同学们的专业学习自信心,可以在期末考试时把考场设在演出大厅,让学生们犹如现场演出一般,在紧张的氛围中取得成功,从而提升专业学习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独立是指个体具有独立的思维、判断、意识、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本次问卷的编制过程中,我们也得出独立性是自信心的重要维度,并且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独立性影响着个体自信心的发展。所以在自信心培养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传统做法较多采用理论宣讲、讲授,实际效果不尽人意。这里我们介绍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情景再现法。情景再现法是直接呈现情节发生的情景或采用一定媒介复原情节发生背景的一种方法。之所以采用此法是因为:教育知识具有间接性,即教育知识多以间接经验积累为主,而不是直接体验获得知识。所以在部分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情景再现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培养其独立能力。即使部分情景不能再现,也可采用多媒体还原的方式。
当然除了情景再现法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适合校情的具体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切忌空洞的理论说教、讲解,以免造成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
四、关注个体及性别差异
教育应然是因材施教的过程,但因对教育本体的误读,学校实然成了加工各种部件的工厂。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同样沿袭加工厂的功能,采用“一刀切”模式培养所有学生。这也是培养自信心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位学生都是独特发展的个体,在整体、阶段、个性、学习风格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即是个体独特性的实证。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的发展特征,针对其不同特点进行有效培养。另外在本次调查结论中发现:“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发展总体的性别差异显著。在自信心总体得分上,女生(3.9561)均略高于男生(3.4529)。除独立性这一维度性别差异显著外,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表现这三个维度均不显著。”这也提示我们在自信心培养过程中不仅注意性别差异,还应该注意男女在自信心结构各维度的区别。总之个体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简单、一成不变的培养方式,而需要辩证的、发展的、多元的培养方式。
五、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以上概述了从学校角度提出的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四种措施。依据我校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仅从学校层面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收效不佳。学生不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一个社会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等因素对其影响也极为重要。所以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需要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和谐一体化教育理念。
首先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是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学生身心能否积极、健康成长,家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呈现起落状态,特别是在假期过后尤为明显。经过我们的访谈和调查得知:父母的教育观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父母总认为自己孩子既然就读中职学校,文化课学不学无所谓,关键是学好专业课,有一技之长。这种观念无形中抵消了学生原有的自信心,造成文化课学习自信心起落的反复。所以教师和学校需要及时纠正部分家长对中职教育的错误观念,多贯彻终身学习、多元学习、文化是专业学习的基础、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保障等理念。其次抵制错误的社会言论。作为社会体的学生无形中受到社会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其学习自信心的下降。目前影响艺术类中职生学习自信心提高的观念有: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中专毕业根本就找不到工作;中专毕业混个文凭就行了,读书没有什么用;只有成绩差或在普通中学读不下去的学生才会去中专读书等。针对以上错误的社会言论,我们可以举德国高质量的中高职教育例子击败这些错误言论。加强对中职教育的有效宣传,特别是凸显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让家长称赞、社会公认,这样流言蜚语不攻自破。总之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必须依靠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上是我们培养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课学习自信心的经验。当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不能削足适履,寻找适合校情、学情的培养方法和措施才是有效培养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美] B.R.赫根汉,马修・H.奥尔森,郭本禹等译.学习理论导论(第七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4]兰艳秋.浅淡中职生自信心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1年第6期.
[5]李辉.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信心培养[J].《教学研究》,2009年第4期.
[6]王雪琴、周娟仙.基于心理渗透:中职生自信心培养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39期.
[7]张雪梅等.关于新疆艺术类中职生文化学习自信心现状的调查研究[J].《艺术教育》,2014年第1期.
篇7
论文摘 要: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源头,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也面临全面更新和优化。本文在了解大学生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当前旅游文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教学评估。
旅游文化课程必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确保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如近几年持续的生态旅游热,支撑其发展的文化基础(生态文化),仍处于零散状态,急待研究、整理并充实到课程内容中。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没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课程内容仍以传统的、历史的文化为主体,对现代旅游有关的其他文化没有或很少涉及。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程序。近年来我院在进行《文化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主要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式创新:
1.问题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结合教学材料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分析与争辩)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式常见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前后(4人)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或派代表发言)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多种方式并用。更可以和其他教学方式交叉使用,例如讨论式可以是探究式教学或问题(课题)式教学中的一个环节。
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学材料应是广义的,它包括教材、资料、图表、录像、课件、采访、野外观察中获得的信息。在讨论中师生共同依据系列问题,为解决问题而研究有关信息,在研究、思考与交流中又会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或师生共同得出某种结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或重要规律。讨论式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之收获,才有创造之可能。
运用讨论式教学时,需避免放任自流与偏离主题的局面,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教学进度,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主导。首先是讨论题的质量,讨论题要富于思考性、前瞻性、难易适中、切中要害、不能是无关紧要或漫无边际。其来源可以是教师拟定;或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拟定。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准备,最好提前布置课题,在各自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三是发扬民主,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包括错误的观点、方法。教师参与讨论,但不要过早做出结论,而是适时引导捕捉有利于深入解决间题的沦点,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2.案例讨论式
管理案例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摸索,哈佛商学院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完整案例教学和管理系统。到上世纪20年代世界旅游发达的国家已将案例教学引入了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并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的旅游教育培训中,有的院校在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引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但是,在《旅游文化学》课程中尚未得到普及推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的案例数量也远远不够。许多旅游院校的《旅游文化学》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课堂授课的灌输方式,教材的编写仍然未能很好的利用系统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对于《旅游文化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许多专业院校都没有现场模拟教学基地,学生对旅游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及教师,而旅游文化学的案例是实践经验的浓缩,是大量典型事例的概括和提炼。案例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获得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提高实务技能。
3.参与式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主动地积极投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的根本特征表现在主动性和参与性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即时情景,给学生创设场合渲染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之中,参与到学习的各种环节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获得知识,而且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如果学生上第一堂课,老师介绍课程内容时,只讲课程体系和内容如何系统和严密,这样实际上把学生定位在只能被动学习的位置上。但是,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包括一些正在进行科研的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表现自己的参与潜力。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学问"起源于"学习、问难",知识的掌握不是靠"教"而是靠"问"出来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入一些包括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索更好的答案。这些习题,有时则在课堂上讨论。不同答案的讨论和争辩,使得同学思想更为活跃,掌握知识更深入。
二、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
这门专业选修课,从开设之日起,一直以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最新的教学手段,力争以直观的方式解读中国旅游文化。教学内容既规范又新颖,信息量大且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教学方法灵活,且极具启发性和互动性;能以散而不乱技法,娴熟、轻巧地驾驭着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制作精美的课件,文字、图像、声音、动态和谐、统一,能使抽象的旅游文化现象,演绎得直观、生动;条分缕析的图标设计,使纷繁的旅游文化现象变得简约而条理分明;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已经摆脱了传统的一个老师满堂灌的做法,比较注重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资料;形象而深刻的语言艺术追求,激发学生在美的陶冶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能主动的学习。
《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内容、方法和作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为更好地总结经验,建立可行、有效的旅游文化教育教学模式,笔者对今后课程改进的建议如下:(1)申请增加课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增加景区、旅行社的实训内容,将《旅游文化学》课程直接搬到景区讲授,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零距离”,使学生首先对该专业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2)开展小班教学,每班最好20人左右,保证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3)增加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广泛参与;(4)更好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增加影像资料的播放;(5)邀请一些专家做旅游文化专题演讲。
参考文献
[1]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篇8
“基于学科的信息门户”(SubjectBasedInformationGateways,即SBIGs,本文简称为学科信息门户)又称为基于学科的门户(subject-basedgateways)、学科索引门户(subjectindexgateways)、虚拟图书馆(virtuallibraries)、信息交换所(clearinghouses)、学科树(subjecttrees)和寻路器(pathfinders)等[2]。它曾经是“提供可检索和可浏览的因特网资源目录的联机服务系统,集中于某一相关的学术领域,提供对经图书馆工作人员遴选和按学科组织的因特网资源的利用”[3]。在开放式数字信息服务环境下,“学科信息门户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4]。学科信息门户按照某学科(专题)用户的要求对网络中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了更有针对性、更深入的揭示,在给用户“指路”的同时提供更专门、更专深的信息检索服务,有助于专业用户在本领域的“信息超市”(informationsupermarket)中选择高质量的资源和获得“一站式检索”(one-sitesearch)服务,从而保证用户获得“所得即所要”的信息。正是由于学科信息门户具有这些优于搜索引擎的特点,新的学科信息门户近几年在国外不断涌现。在国内,2001年底正式启动的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theChineseScienceDigitalLibrary,简称CSDL)也已建立起图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信息门户。笔者拟对学科信息门户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已有的学科信息门户的改进与新的学科信息门户的开发提供参考。
1尽可能全面地收录本学科资源
一个好的学科信息门户所指引的有关资源应尽可能地涵盖本领域重要的资源(涉及资源的内容、时间、地域与语种范围),如表1中的INFOMINE的记录达到了12万余条;收录的资源类型宜多样化,以方便用户对某一专题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即建立一个不仅收录各种形式的因特网资源(网上可以公共获取的全文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书目、指南、邮件列表、电子公告板、新闻组、机构、会议、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网站链接等),而且囊括馆藏实体资源(包括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等)的集成化系统,实现两种资源在同一界面的无缝存取(seamlessaccess),并将其整合为易检易用的有机整体,即“hybridlibraries”(复合图书馆)。基于用户利益而管理的复合图书馆:人文科学复合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模型(MAnagingthehybridLIbraryfortheBenefitofUsers,简称MALIBU)[5]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严格选择资源
从总体而言,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选择必须有一套符合该学科特点、既定用户需求、服务宗旨、规模及经费支持等方面要求的资源选择标准。就单个资源而言,在内容上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客观性、唯一性、新颖性、完整性与针对性(所指引的网址要尽量接近主题内容,尽量减少用户点击的次数);在形式上要考察信息的格式(是否是标准的或常见的格式,如图像文件的常见格式有.jpeg,.gif等),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考虑用户访问本网站采集的资源时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连接方式等要求),导航是否清晰,排版结构的美观程度以及资源的可存取性与可用性(指向的资源地址正确,链接资源的原始网址以便用户访问到最及时和最权威的信息,注意被链接资源的注册要求、收费规则、知识产权声明与特殊服务规则等;优先选择网上免费资源,当网络用户与镜像站点的“电子距离”比原始站点更近时,要链接镜像站点以便于用户进行更有效的存取)。
表1中的ADAM,AHDS,SOSIG,EEVL,EELS,OMNI和MathGuide都强调要选择学术性资源,Biz/ed则注意选择来自非盈利机构网站的资料。SOSIG提供的每一种资源都经过研究图书馆员和学科专家的选择与描述,这些资源有:电子期刊、数字化图书、报告、论文、书目、教育软件、电子新闻稿、邮件列表和重要的社会科学机构的主页。LII选择与评价资源的标准是:选择最适合公众和图书馆用户需求的资源,不收录没有信息内容的纯商业性站点,而且,每一种资源都经过图书馆员对其价值进行的评价。
3对资源进行高质量的元数据描述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它对信息资源或数据对象进行描述,目的在于使用户能够发现、识别、评价资源,并对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定位和调用,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有效管理和长期保存[6]。
学科信息门户对资源的描述应该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元数据与标记语言,元数据元素中的“主题”描述要利用国内外著名的分类法与主题词表。例如,澳大利亚要求学科信息门户全部采用已有的元数据标准,如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C)、MARC和澳大利亚政府查找服务(AustralianGovernmentLocatorService,简称AGLS)等元数据以及自己独有的元数据元素进行标引,并支持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latformforInternetContentSelection,简称PICS)。INFOMINE的记录以HTML语言表示,主题标引使用《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LibraryofCongressSubjectHeading,简称LCSH),记录还可以转换成MARC格式。LII的每条记录都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资源名称、URL、摘要、主题词、记录创始人与时间、记录修改人与时间,其中摘要由LII工作人员撰写,使读者在进入一个网站前便可了解其主要内容。LII链接的基本是资源的原始地址,对工作流程、著录项目与规则以及注意事项均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因而能够保证资源描述的质量与一致性。而GEM采用的元数据元素有:资源题名、描述、级别、GEM主题标目、ERIC叙词、资源类型、格式、权限信息、日期、语种、出版者、创建者和编目机构。AHDS采用21个元素,Agrigate则有30多个元素,包括DC的15个基本元素、管理核心元数据(AdminCore)和AGLS中的若干元素以及该门户特有的元素(如记录加入Agrigate数据库的时间、Agrigate批准者、Agrigate评述日期、Agrigate用户级别等)。
采用的元数据需要容纳学科信息门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类型的数据(比如,GEM收录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有特色的资源类型),包括传统的数据类型(图书、期刊、文件等),也包括内容对象组合(例如由若干文本、图像和音像组成的课件)、内容对象资源集合(图书馆、网站、数据库等)、资源集合知识组织机制(例如分类表、叙词表、语义网络)等[7]。4构建合理的分类体系和尽量运用受控词表
分类体系是对学科信息门户收集的资源实施分类组织和用户进行浏览与检索的依据与桥梁,其科学性十分重要。学科信息门户可以采用已有的文献分类法(包括综合性的分类法与专业或专题分类法),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与目的对已有的分类法进行适当改进,或者采用自编的分类法。在分类体系的构建中,分类表的展现应力求简单、明了,尽可能将所有的一级类目展现在一个页面;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方便的超链接功能,对具有多重隶属关系与相关关系的类目设置合理的参照系统。
受控词表的运用既可以保证资源描述的准确性,还有利于实现本专业的深入检索。例如,GEM建立的叙词表是一个多层次结构的术语体系,提供比某一术语更广或更窄的术语及相关术语间的链接。SOSIG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叙词表以助用户限定检索,该词表以英国Essex大学开发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电子词表”(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ElectronicThesaurus,简称HASSET)为基础。Agrigate采用CAB国际农业词汇(CABInternationalAgricultureThesaurus)进行元数据创建、主题浏览和主题检索。LII采用国际通用的LCSH进行标引,但又将LCSH中的部分主题改为更符合公众特点的主题名称(例如,将LCSH中的主题词“electronicmailsystem”更改为“e-mail”)。它遵守Z39.50与MARC标准,使得它具有与其他学科信息门户之间实现互操作的可能性。笔者通过网上调查,将国内外重要学科信息门户采用分类法与受控词表的情况整理成表1。
表1国内外重要学科信息门户及其采用的分类法与受控词表
附图
注:①上表中的“无”系指没有利用现有的主题词表;②表中的简称依次为:LCC指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ERIC指EducationResourcesInformationCenterDescriptors,AAT指Art&ArchitectureThesaums,EI指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的Engineering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Codes,NLM指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Classification,MeSH指MedicalSubjectHeadings,CAB指CABInternationalAgricultureThesaurus;③BIOME对于不同的大类采用不同的分类法。
5定期更新与维护
学科信息门户的更新与维护包括三个方面:①信息资源的更新与添加。由于网上站点的增加与更改频繁,学科信息门户要真正成为因特网信息的深层组织工具,必须及时更新其收录的资源,这也是保证学科信息门户质量的最重要的后续工作。②学科信息门户中信息资源的安全。要注意对资源进行备份与保存。③服务器的完整性、功能与持续服务的保障。如果用户经常遇到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或有的功能失效,就会失去对该学科信息门户的信心。英国著名的“发展欧洲研究与教育信息服务”项目[8](DevelopmentofaEuropeanServiceforInformationonResearchandEducation,简称DESIRE)在其手册中对学科信息门户服务器的要求及硬件与软件配置做了详细规定[9],可供参考。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学科信息门户创始计划也制订了类似的规定。为此,一方面,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不断追加新的网络资源,及时剔除错链、死链,保障整个系统在结构上为一个活的系统;另一方面,必须改变目前因追求高质量而过于依靠人工参与的状况,充分利用网上自动漫游、自动跟踪、自动分类和自动标引技术,采用人机结合的工作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之前和建设过程中就要考虑易于维护的问题。LII的资料每周更新,有工作人员负责新资源的追加和保持资源链接的有效性。据该门户网站的介绍,它们的“死链”从来不超过100个。同时,鼓励用户根据LII的标准推荐新资源,设立了“本周新资源”、“更多新资源”和“上周新资源”栏目,资料更新比较及时。而瑞典工程学电子图书馆(EELS)由于人工编制索引慢,跟不上网络资源变化的速度而不得不停止使用,计划在以机器人编制索引的AllEngineering[10]基础上开创一个新的门户。
值得注意的是,学科信息门户的更新与维护要考虑用户的需要与反应,比如设计用户调查表,听取用户评价意见,根据用户需求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及时对词表和分类体系进行调整,还可以鼓励用户推荐资源或参与维护(如WWWVirtualLibrary,Agrigate和EELS)。EELS还设计了详细的用户评价调查问卷(userevaluationquestionnaire)。EELS的调查问卷设计得非常具体,可供其他学科信息门户借鉴。其问题包括综合性问题(工程学是否是你感兴趣的主要领域、你介入工程学领域的主要原因、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使用WWW的情况、使用WWW的目的),EELS使用中的问题(EELS的界面是否令人悦目、导航功能是否容易使用、你使用过EELS的哪些功能、使用EELS数据库的原因、为什么EELS对你用处最大、EELS的帮助功能如何、EELS的检索结果与你的期望是否很接近、EELS中的资源是否满足你的质量标准、请告知你需要但EELS没有提供的服务、你希望EELS中的文献描述更详细还是更简略、EElS中的分类是否便于你查找文献、从你的经验看EELS最有用之处和最没用处是什么、EELS与搜索引擎相比较的优势何在、你希望EELS提供什么功能以使其对你最有用处)以及学科信息门户使用的可行性(你希望诸如EELS类的学科信息门户提供搜索引擎所不具备的哪些功能、你认为WWW上的质量保证是好事吗、你认为EELS提供了有用的服务吗、你希望一次检索应该返回的记录数大约是多少、请对EELS提出更进一步的评论意见)[11]。而GEM每年都提供一个详细的评估报告(evaluationreports)。
6重视互操作性
学科信息门户中各信息源数据库与信息平台差异可能很大,为了在统一的界面中使用来源各异的网络资源,学科信息门户必须具有异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间良好的互操作性,具有跨门户检索的能力。
学科信息门户互操作的实现有赖于学科信息专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合作、国家间的合作以及跨语言与跨文化问题的的解决。SOSIG便是图书馆学专家、信息科学专家、计算机科学专家对图书馆应用、实践与数据库技术有机结合的结果,旨在为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大学教师和图书馆员提供世界范围的因特网资源的快捷而高质量的检索,一投入使用便备受欢迎。有些国家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合作已经超出本国的范围,如澳大利亚的虚拟工程图书馆(AustralianVirtualEngineeringLibrary,简称AVEL)已开始与英国爱丁堡工程学虚拟图书馆(EEVL)合作,拟将合作扩大到东南亚和我国的香港特区,并打算与EELS开展跨门户的检索。化学学科信息门户的合作面更广,澳大利亚的MetaChem已经与德国的化学信息门户合作,并打算与英国的BUBL和美国的IsaacNetwork互通。
为了提高互操作性,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IsaacNetwork[12]采用DC作为元数据,以Linux作为平台,以Lightwe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ol(LDAP)[13]和WHOIS++作为信息查询与交换协议,而以代号为RFC2651的通用索引构建协议(theArchitectureoftheCommonIndexingProtocol,简称CIP)[14]作为索引编制与互换协议。通过该门户,用户可以对SOSIG、BUBLLINK、EEVL、EdNA、MathGuide、GeoGuide、OMNI等近20个学科信息门户进行跨门户的检索。同样由NSF资助的“全国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数字图书馆”(SMETE)项目则将多个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作为整个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和服务渠道,允许用户通过该门户体系检索和调用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与服务[15]。自1999年9月开始,NSF和英国合作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共同发起的“国际数字图书馆创始计划”(InternationalDigitalLibrariesInitiative)资助了为期3年的“IMesh工具套(TheIMeshToolkit)”项目,IMesh即“因特网学科信息门户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CollaborationonInternetSubjectGateways),该工具套适用于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的构建[16]。
为了便于新建和已有学科信息门户之间的交流,澳大利亚于2000年组建了“澳大利亚学科信息门户论坛”[17],并制订了一系列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标准,包括“澳大利亚学科信息门户论坛技术考虑:技术、规范与标准”、“澳大利亚学科信息门户最佳实践核对清单”、“发展澳大利亚学科信息门户的国家框架”和“学科信息门户软件的要求”等[18]。
7运用相关技术
学科信息门户的运作仅靠图书馆的理念是不够的,要涉及到大量的实现技术,如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虚拟专用网(VirtualPrivateNetworks,简称VPN)技术、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简称VLAN)技术、虚拟数据库(VirtualDatabase,简称VDB)技术、通用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简称CORBA)技术等。例如,利用虚拟专用网技术可以解决学科信息门户信息共享的安全问题。信息推送(push)技术通过信息机制,在用户初次使用时设定所需的信息后,能通过推送(push)或网播(net-casting)的方式把网上相关信息送到用户面前。这种基于push技术的Internet信息检索技术既为用户搜索、浏览网上的相关信息提供了快捷入口,又为学科信息门户在广域网内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了便于用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索,学科信息门户在建设中可以提供多种格式的元数据,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不同元数据之间的转换工具,如从MARC21转换到DublinCore,从DublinCore到EAD,GILS,USMARC等,英国图书馆与信息网络化办公室(theUKOfficeforLibraryandInformationNetwoking,简称UKOLN)在其网站中对这些转换工具做了导航[19]。SOSIG采用了自动标引、分布式编目、镜像等先进技术。LII目前采用快速的、灵活的、功能强大的网页索引系统(SimpleWebIndexingSystemforHumans-Enhanced,简称SWISH-E)。GEM采用Siderean软件公司的具有分面检索技术的Seamark检索引擎。学科信息门户建设可利用已有的运行可靠的软件或使用较多的软件,如由JISC和英国电子图书馆项目共同资助的“基于学科的服务中的资源组织与发现(ResourceOrganisationAndDiscoveryinSubject-basedservices,简称ROADS)”软件已广泛应用于SOSIG,OMNI,ADAM,EELS,EEVL和Biz/ed等学科信息门户中[20]。
8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变化除了需求量上的增长外,还表现为信息需求复杂程度的提高:用户成分逐渐多样化、复杂化,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国别、信仰的人士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同一个用户在学习、娱乐、工作等不同的活动中也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希望有一个系统能直接、深入、有效地支持其检索、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帮助其建立个人的数字图书馆(personaldigitalIibrary,简称PDL)。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学科信息门户在提供信息浏览与检索等基本服务的同时,还要利用网络新技术,跟踪用户需求,主动地为用户提供新资源通报、信息推送与定制服务。学科信息门户还必须利用可视化等技术增强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注重帮助功能的提供,体现对用户的人文关怀,注意尊重与保护合法用户的权利与个人隐私。
EELS的功能除了浏览与检索外,还有方便的帮助功能和新资源通报(What''''snewinEELS)服务。LII创造了一个普通用户易于使用的界面,用户可浏览所有的主题,其检索功能也非常强大:用户可以在基本检索中选择检索所有字段或只在资源题名、主题、描述、URL字段中检索;选择进行词根检索或非词根检索;对输出结果可以选择只显示题名或显示完整记录;高级检索还支持布尔逻辑检索。但由于开发的时间较早,LII忽略了用户定制等服务。2000年始由NSF资助的美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theNationalScienceDigitalLibrary,简称NSDL)非常注意数字图书馆的交互性与个性化服务,已建成的SMETE不只是一个网上的信息存储场所,还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数字化学习空间,用户可在此进行信息浏览与检索、下载、定制个人文件夹、获得适合其需要的资源推送服务、发表评论以及与同行交流等,真正为用户创造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存储与服务空间。CSDL已能把用户需要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有机地集成在一个统一的系统里,并开通了分布式参考咨询系统,聘请30多位中国科学院前沿领域的科学家和资深的咨询馆员为知识导航和咨询专家,为用户向专家交流咨询提供了平台[21]。这些都是新型的学科信息门户应该具备的。
以上的优化对策是就单个学科信息门户而言的,从总体上看,学科信息门户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有待改变。这种不平衡表现在地域分布、学科分布与语种分布等方面。医学与健康科学、工程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信息门户很多,而音乐等学科的信息门户很少。有影响的学科信息门户主要分布在美国与欧洲,澳大利亚的学科信息门户近几年也发展较快,其国家图书馆已经建立了农业、教育、人文科学、法律和舞蹈等学科的信息门户,在建的还有“澳大利亚音乐”(MusicAustralia)。英国StAndrews大学图书馆和Heriot-Watt大学图书馆分别整理了一个收录50多个学科信息门户的列表[22-23],其中没有一个是我国的,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学科信息门户可通过推出英文版、采用国际标准(如DC,Z39.50,OAI等)和参与国际学科信息门户建设的合作项目来加速其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黄如花.网络信息组织:模式与评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KirriemuirJ,BrickleyD,WelshS.Cross-searchingsubjectgateways:thequeryroutingandforwardknowledgeapproach.[2004-11-23]./dlib/january98/01kirriemuir.html
3WhatisSubjectGateway?[2004-11-23]./html/subjectgateways/subjectgateways.html
4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化建设.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3(1):88-94
1ManagingthehybridLibraryfortheBenefitofUsers(MALIBU):ahybridlibraryforhumanitiesmodelsformanagementandorganisation.[2004-11-23].
10"All"EngineeringResourcesontheIntemet:aCompanionServicetoEELS.[2004-11-23].
11DESIRE:DeliverableD9.3-Appendices.[2004-11-23].
12IsaacNetwork.[2004-11-23].
15NationalScience,Math.,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ucationDigitalLibrary(SMETE).[2004-11-23].
16TheIMeshToolkit.[2004-11-23]./toolkit/
17AustralianSubjectGatewaysForum(ASGF).[2004-11-23].
18AustralianSubjectGatewaysForumStandards.[2004-11-23].
篇9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有27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有25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有21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有19例,患有慢性宫颈炎的患者有19例,要求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有9例。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9.1±2.0)岁;观察组60例患者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8.5±2.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类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对症护理及日常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是: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具体情况,并了解患者实际需求,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其眼神、肢体动作等,若发现患者有难言之隐,则应及时主动与其交谈,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1.2.2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需接受会阴处清洁、灌肠、导入尿管或手术后接受阴道填塞、留存导尿等护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许多患者心理上会产生不适,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舒缓患者紧张情绪或过激情绪,从病情康复角度劝导患者,促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证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病情。
1.2.3随访调研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随时进行走访调查,反复查看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从微小处入手为人性化护理创造条件。并且,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之前病情,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关心患者身心健康,并做好完整记录,以进一步做好患者术后康复引导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
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97.5±1.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8.2±1.8)分;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为(89.8±1.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87.9±2.5)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妇产科是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之一,这就对妇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术前或分娩前会位的清洁、灌肠、导尿管的导入等,术后或分娩后导尿管的留置、引导填塞等。部分患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产科护理抱有抵触情绪,这就对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妇产科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医护人员应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详细地讲解手术知识,引用成功案例,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为后期手术奠定基础;术中护理人员应最大限度减少暴露,动作轻缓,使患者生理疼痛、心理负担减少,以获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强化护患交流:产妇分娩或手术的临床操作中,直接与护理人员接触较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建立信任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提高预后质量的同时,减少护患纠纷。
②实施预约服务:人性化护理强调预约诊断和治疗的服务,有助于节省就诊时间,并给予更加体贴、周到的护理服务,使护理效率大幅度提高,满足产妇的多样化需求。
篇10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ab科技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文章通过对ab科技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进行剖析,并对ab科技国际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ab科技;国际化;战略
一、ab科技经营现状
深圳市ab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最早致力于汽车诊断、检测、养护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2002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8196),是国内同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ab科技成立之初,主要依靠全国各地办事处的业务员推销其产品,由于国内汽车电子检测设备制造起步较晚,而ab科技是国内首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当时,国内市场几乎是空白,只有少量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而大量进口汽车维修厂、汽车维修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急需检测设备。因此ab科技的产品受到大家的欢迎。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引起其他竞争对手的瞩目。近几年来,ab科技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然而,市场竞争实质是实力的竞争。由于跨国企业的进入、国内电子行业巨头的转产和其他民营企业的发展,ab科技在产品价格、营销手段、技术创新等方面优势逐步丧失,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
二、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性
ab科技如何走出困境,只有实施国际化战略。与此同时,ab科技走国际化路线实际上是由市场格局决定的。ab科技制造的产品是汽车维修检测设备,属于专业设备,不是可以大量卖的消费类产品。而我国大概拥有的车辆2000多万辆,美国约2亿辆,日本8000多万辆,国内的汽车数量目前只占世界7亿总数的3%,对于ab科技而言,97%的目标客户在国外。面对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走出过国门在国际范围内寻找更大的成长和盈利空间,从事国际化经营,是企业的可选之路。如何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的格局之中,在更宽广的舞台上最大限度获取所需的资源和增长机会,已经成为ab科技下一步战略规划的重点。
三、ab科技国际化道路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差异不够重视
ab科技在确立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则是文化无法融合的风险。这包含了企业文化的不同和跨国、跨地域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国外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绝不可能仅仅是一小部分领导参与便可以完成的,必须需要大量的从总部到运营层面的人员的积极参与才能成功,企业必须面对突破文化障碍的艰巨挑战。
(二)人才问题
与国外大公司相比,ab科技存在国际营销知识匮乏,现有人力和技术资源等在ab科技发展成国际化大公司的道路上已成为瓶颈。技术人员的匮乏,产品的缺陷,如制造不稳定、工业设计薄弱、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不足等问题严重困扰着ab科技的国际化战略。国外制造商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透露给公司,而公司的资金有限,因此在国际市场开发过程中,ab科技仍要面对很多困难。几个oem项目已开始启动,而ab的工业设计能力、工程师的沟通能力一直不能令客户满意;如何协调工厂生产保证机械产品供应,这是从举升机产品推出以来就一直摆在面前的问题;销售额急剧增加,如何改进欧洲缓慢的支付体系,缓解总部资金压力等诸多问题困扰着ab科技,严重地影响了ab科技国际化的进程。
总之,人才问题是ab科技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最大障碍。目前ab科技不少海外管理人员只是有外语专长,但缺乏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际上很难有效实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甚至还造成了公司商业风险的增加。如何迎合各国复杂严格的认证体系,如何融入当地复杂的法律体系,使当地工作人员对公司运作方式理解并接受,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创建核心竞争力,使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
ab科技战略规划中指出,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对x-431、举升机、四轮定位仪、拆胎机、平衡机和清洗六大核心产品的技术开发和资金投入,形成ab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三年内,这些核心产品争取达到世界一流和世界第一。以诊断产品为例,目前全球诊断产品每年的需求量为25万台,ab年销量已达到2万台,与bosch、spx差不多,而snap-on由于在美国市场有优势,其年销售量达5万台。据业内专家预测,由于ab已进入美国市场,并在积极开拓,加之欧洲等其他国际市场的良好表现,ab的诊断产品将在三年内达到世界第一。ab“核心产品,全球第一”的战略,意味着ab公司的经营模式由过去相对“粗放”开始向“集约”化转变。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ab将对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对于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进行了削减,加大了对六大系列核心产品的投入。此举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使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管理、技术、市场、人才和企业文化五个方面。
(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ab科技经营的两种主要产品为:汽车诊断产品(x-431超级电眼睛)和汽车机械产品(举升机)。ab科技除了这两个产品外,就再没有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放到国际市场参与竞争了。产品结构显得有点单薄,应着手优化产品结构。ab科技随着研发实力
的增强,应逐步将零配件和售后服务这一块的市场吃下来。与此同时,ab科技应确立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市场驱动研发,通过对全球化技术资源的获取和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摸索出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和r&d(知识产权、标准、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之道,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三)打造全球成本领先能力
从表面上看,目前ab科技竞争优势的核心部分正是低成本制造能力。但同时应该看到,ab科技的这种低成本制造能力主要得益于我国已形成的大规模、低成本的配套资源,而更底层的基础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属于区位优势的产业集群效应不仅能为ab科技所用,同样也能为跨国公司利用。当跨国公司利用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这种区位优势后,ab科技的竞争能力将被极大地削弱。因此,ab科技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通过获取核心技术与提高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在研发、采购、生产、分销等价值链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成本控制。实现从以廉价劳动力资源为基础的低成本制造能力向以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为基础的全球成本领先能力转换。
(四)人力资源
ab认为:要想成为一流的公司,一定要找到一流的人才,要找到一流的人才,必须用一流的薪酬体系。ab留住人才的策略将包括:采用西方一流公司的薪酬和培训体系;成立“工程师俱乐部”,提供工程师到英国、德国等分公司常年进修机会。目前,研发仍然是ab最重要的一环,占总员工10%的研发人员,“占据”着公司60%的人工成本,由此可见研发在ab公司的重要地位。公司为充分调动开发、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选拔优秀人才,将组建“牛顿俱乐部”和“百万俱乐部”。这两个俱乐部作为群众性组织,将在各自相关的领域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作用,团结大家,再创辉煌。特别是“牛顿俱乐部”,通过经常组织研发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解决各产品线的疑难问题,一定会成为公司研发人员献计献策、提高自己的园地,成为所有研发人员向往并争取加入的团队。
(五)跨文化管理
ab科技实施国际化战略,企业内部不同国籍的职员往往拥有不同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影响,消极和积极的方面共存。既然文化差异不会消失并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所以ab科技解决文化差异的关键是:如何制定和运用正确的文化战略来利用文化创造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