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与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20:2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饰与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饰与文化论文

篇1

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上装的样式变化多,从结构上看,以对襟、斜襟、大襟、圆领、立领、连袖、直身为主要样式。从领型上看,上装多立领、圆口领、V字领。从衣袖、衣身结构来看,连袖、直身是衣服的主要特点,衣服一般以棉、麻织面料为主。下装包括裤和裙,裤子是比较普遍的下装,在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中,男子以裤子为下装,裤身、脚口的长、短、肥、瘦各不相同,比较有特点的结构是其中的大裤裆结构,裤裆又宽又长,这种结构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跨”。裤子一般由棉布制作而成。裙子也是最普遍的一种下装,裙的类型有长裙、中裙、短裙,从造型上来看,还有喇叭裙、节裙和筒裙、A型裙等,形式多样。

社会文化包括一个社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宗教、习俗、道德标准在服饰上的折射。

(1)宗教在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的一些民俗活动中,传统的原始宗教仪式在特殊的日子里仍然被保留着,在服饰的式样和服饰图案中也蕴藏着一些宗教意识。反映在服饰上的宗教意义,其形式各不一样,从服饰中可以看到,有的是以图案形式对宗教意识加以记录,使人们在着装时通过图案代码被唤起一种熟悉的情感,进而思考它的宗教意义,正如贡布里希所说“对符号的使用,是人类克服不完善的回忆发展出的一种手段”。在一些服饰图案中有表现“有超自然威力”的动物、人物纹样,如苗族的“祖灵”和“万物有灵”的图案,在当地苗族服饰中很常见,并与口头传说故事相结合,这便使图案被保留得更完整,加强了苗族人对崇拜物的感情,使图案与意义紧密相连,再加上在有宗教意义的节日里,音乐、舞蹈、牺牲等内容渲染着宗教气氛,引起情感的兴奋以增强宗教的信念,更加强了苗族人对图案的记忆。

(2)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标志指的是社会中不同性别、不同地位、不同支系、不同职业的人,用服饰来加以区别。性别不同,服饰就不同,这是服饰中最普通的现象,而且最显而易见。酉阳地区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男女装在材料的使用上区别不明显,而在服装的造型装饰和佩饰上,男女服饰各有千秋。男装造型比较简洁、整体,以宽肩、直线外轮廓造型为主,强化男性的体型特征。女装的件数较多,上装、下装、裙子、围腰,层次丰富,变化多样,以塑造柔美、婀娜的女性形象。从服装的装饰上看,有些男装运用了一些装饰材料,如图案、穗子、宝石、金属片等,而几乎所有的女装都使用各种不同的装饰,如花朵、图案、穗子、宝石、金属片等。服饰的社会角色标志还反映在不同支系服装的区别上,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在服饰上整体风格一致,局部造型、装饰、色彩、材料有些不同。形成民族不同支系的主要原因是民族历史上的大迁徙。在民族迁徙过程中,部落被分散、割裂,以致定居点不一样,不同区域文化影响加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习俗和服饰。酉阳地区的苗族由于支系不同,其服饰、语言、习俗就不完全相同。据清朝史籍记录,苗族服饰由82个支系组成,现在统计的苗族服饰有130多种,分黔东型、湘西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四大分支,各分支里又有一些小分支,可谓支系繁多。

(3)民俗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就是民俗。从它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来看,“民俗是文化系统中组织层面的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文化的自然延续去节制社会成员的生产、消费和人际关系的协调”。①服饰根植于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是毋庸置疑的,民俗生活对服饰的创造和传承有直接的关联,民俗生活中也不能缺少服饰的参与。在苗族民俗中,刚出生的小孩用绣着蝴蝶图案的布包裹,而蝴蝶是苗族的“祖灵”象征物,用绣有“祖灵”的布作襁褓,是希望孩子得到“祖灵”的保佑。在民族的风俗中,遇上过本民族传统节日,人们都会特意打扮,着节日盛装,以增强节日的喜庆气氛。同时,节日活动也是人们展示服装的最好机会,如苗族女子过节时会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绣有各式图案的盛装。在当地一直保留着这样的民俗——“谁的刺绣图案精致,缝制的衣服美丽,表明她就是一个心灵手巧能干的姑娘”,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得到异性的青睐。

人们通过服饰的创造、变革,表现个性的释放和对美的追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出“艺术的努力是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感情”,其观点对后人的影响较大。说明服饰的艺术性应该从服饰审美和艺术创作两方面来考察。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是从社会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反映出来的,即人创造服饰的行为一方面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一方面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审美意识在心理学方面的反映是指个人的动机与需求、自我概念、印象、知觉与个人服饰行为的关系。人们利用自己独特的文化,去改造、利用其生存环境,从生存环境中获得自身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营养,来维持本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巴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是历史上形成的以整体民族为概念的统一服饰外观,服饰的创作并不涉及或很少涉及自我概念等个人需求,即使是适应人的需要而创造,也是指有共性的人的身体的需要。所以反映在服饰审美观念中的个人愿望不占主要地位,反映在服饰审美观念中的社会性特征最明显,是社会背景下的审美。人们通过对服饰的创造、变革表现对美的追求和对社会规范的认可,反映在服饰的造型、色彩、材质以及人的整体着装形象上,便是个人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规范或某一民族群体保持一致,便穿着某一民族认同样式的服装,于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统一的民族服饰面貌。另一方面,从服饰制作上来看民族服饰的艺术性,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包括对原材料的加工和服饰制作工艺两方面的内容。传统服饰面料由棉、麻、丝、毛纤维纺织而成,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手段非常丰富,包括服装定型工艺(做百褶)、百纳布工艺、扎染、蜡染、印染、刺绣、镶花、织锦、编织、编结、首饰制作等,不同的工艺技术均产生出魅力不同的效果。

符号学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巴渝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从传统服饰的符号化中进行符号解读,构成对符号的诠释过程。巴渝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的样式、色彩、材料、细节、装饰等方面无疑是一个符号系统,并系统地指涉该民族传统文化。

“符号学”是20世纪初由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到20世纪60年代,才成为一门科学受到重视。“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②“符号学”是研究人类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构建了语意的三角关系,并研究语意的性质和规律。语意的三角关系是:符征(signifier):是形式,可感知的;符旨(fignfied):是符征所指涉的意义;指涉物(referent):是符旨所指的物。

从语意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个具体的形式一方面传达该形式代表的物,另一方面传达该物所表达的寓意。符号是传承和负载信息的媒介,是认识和表达事物的中介,它表现为有意义的符码。符号概念的外延很广泛,设计中的符号是一种非语言符号,但是它与语言符号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符号学理论不仅被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也被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产品设计、音乐、舞蹈等领域。

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的理论把符号分为三类:一是图像性符号,即利用符号形式和所表达的意义有共同特征,来指涉对象。如酉阳地区土家族织锦中的“老鼠嫁女”图案,图案中,“老鼠嫁女”的场景直接来源于生活,指涉民间的婚俗,表达该民族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指示性符号,即利用符号与表达意义之间存在“必然实质”的因果逻辑关系,构成指涉作用。如苗族人着节日盛装时佩戴的各种银饰,表达福贵、吉祥之意义。三是象征性符号,象征性符号与表达意义之间无必然或内在联系,但社会约定俗成使其具有意义并互相传承。如,土家族织锦的“万家八锦”几何图案象征福贵;苗族服装刺绣图案中的“蝴蝶”象征祖先;等等。

对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设计与创意,展现区域性文化元素,这是在全球化高度竞争下胜出的关键,即通过新的思考,将传统文化资产里的元素转换到现代生活中。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袍衫为主要形式,以H型、A型轮廓为主,上装配下裙、多层衣、多层裙、连衣裙、上装下裤、上装下裙再配围腰等的服装外轮廓,其细节变化比较丰富,我们首先可以从款型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当代设计手法结合,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如图1(作者:唐雪芮)。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内部构造的方式较多,从形式来看,各具特色的领型、袖型、袖头、腰线、门襟构造、内部分割线、下摆、口袋、裤腰、裤臀部造型、裤裆、裤腿、裤脚口、细节等元素,都可以被当做设计资源,重点是把这些元素与设计个性、设计理念结合起来,如图2(作者:尹立)中的服装是借鉴传统服装的领型、袖型,经过一定转换设计的女装。

巴渝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点最多,对传统服饰图案的借鉴,可以是传统服饰图案原始样本的运用,也可以是对传统服饰图案的打散重构、重新组合,根据设计师的设计风格、设计要求而定。重点在于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至少保持传统图案一个单位的结构特点和色彩特点,这样才能保留住传统图案所传递的原生态文化内涵,如图3(作者:廖拉)对传统服饰图案的采集、图4(作者:白薇)和图5(作者:余秋雨)对传统图案的现代运用。

篇2

(一)“师尊生卑”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很多教师中都存在着,化学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岁数较长的化学教师。在化学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基本都是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讲解,没有尝试着走到学生中间位学生讲解。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摆脱“师尊生卑”的观念。其中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要做演示实验与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没有那个必要走向讲台。这些化学教师在课堂上抱着这种观念,将化学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他们很少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而提问也多是“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给学生的形象也是十分的威严,让学生感受不到一点亲切感。

(二)课堂教学方法上缺乏服务意识

虽然课改在执行,但是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填鸭式”的方法用的较多。“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服务意识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自顾自的做实验,偶尔插上几句解说,中间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也是自己做自己的,不与同学交流、也不与教师交流。而教师也不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主动的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服务意识。

(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随着社会对知识层次要求的提升,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无形之中增大。教师为了达到教学效果,逐渐倾向于使用高压的教学方法,最后组建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从而产生情感上的隔阂。不管是从课堂上还是课外,化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都非常的少。课堂上,教师采用“一言堂”的方法将各种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后批改学生作业时,不分析学生对错的原因,不与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学生知识的漏洞。

二、提升化学教师服务意识的对策

面对教师的服务意识的缺乏,应该积极的进行改变。但是中考、高考这些制度我们无法改变什么,我们中有从我们身边想办法。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缺乏服务意识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与保守。因此,应该从思想观念上着手,改变传统的观念,特别是“师尊生卑”的观念,确立全新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学生应该尊敬老师,但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不是表面上所表露出来的畏惧。在教育中教师必须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的人,所以要注重服务理念和职业伦理,也就是要特别强调服务或奉献的专业道德。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性的化学教学中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在“走进化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试着转变自己的观念,让学生去感受化学的魅力。

(二)改变对学生的“服务态度”

光有理念还不行,还需要实际的行动。这就好比一个宾馆,只有好的服务意识还不行,还必须将服务意识渗透到行动中才可以。学生到学校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成绩和名次,他们还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等等。例如化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多一些微笑;将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引入到课堂中,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当学生对某个化学概念或者是某个化学反应等不了解而提问时,化学教师应该不管这个题目的深浅程度都耐心的倾听;对于学生的作业要仔细的批改,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条件是否正确,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是否正确,方程式的书写是否存在未配平的现象等等。

(三)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力

教师既然是服务者,而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那么学生就应该具有选择的权力。在这种选择的压力下,教师会被迫放弃那不合时宜的师道尊严,主动的对学生的需求、成长进行关注,从中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观念、方式是否有缺陷,是否需要改进。当教师在改变中获得学生的回报的时候,也主动的进入服务者的角色。当然学生并不都是理性的个体,因此这个选择的权利也只能够是相对的。

篇3

伦理文化;教师幸福;德性;师德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101-03

幸福与德性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价值。教师幸福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价值追求,是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职业理想的教育主体状态,也是实现自己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相统一的心性能力。这种心性能力是基于德性的心性能力,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

一、教师幸福的伦理内涵:基于德性

教育是关涉人幸福的事业,它影响着人的活动。教人怎样向善,怎样追求幸福的生活,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人类的幸福事业做出贡献。而教师在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要想教会别人怎样幸福,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追求、享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因此,教师幸福影响着教育幸福的实现与否。伦理文化中的幸福与德性有内在的统一性,德性是我们获得幸福的内在品质,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的幸福也是一种具有德性的心性能力,有其内在的德性要求。

(一)教师幸福以教师伦理为前提

涂尔干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身存在的职业伦理。”①教师要在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追求幸福。首先,教师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需要基于德性的价值判断。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哪些是幸福生活所需要的,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这些都要基于教师个人的价值判断。其次,教师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同时,要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教师不仅有物质需要、社会性需要,还有精神需要,教育幸福的获得是建立在这些需要满足的基础之上,只有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都得到满足时,才能体验生命价值的意义。而且教师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的同时,要将自身统一与教育之中,用教师伦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加强教师道德修养,不断内化和升华自身德性幸福能力。

(二)教师幸福以德性为内核

教育是教人追求幸福的精神事业,人的精神性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道德生活的追求和完善,教育工作者在这项精神事业中承担着维护最高伦理标准的责任。②所以说,道德教育从始至终都应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教育则是一种德性的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教育,是教人获得幸福品质的教育。③

以德性为内核的教师幸福要凸显公正原则。教师公正是教师伦理生活的重要原则,其有两个层面的德性内涵: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它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公平、教师对同事的公平等人际关系中。教师在对待他人尤其是学生时,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是指教师政策对教师自身所体现的公平原则。“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基本公正的社会中,不懈努力、奋发进取、创造有为、立德立功时,人生幸福就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实现的”。④以德性为内核的教师幸福不仅仅需要教师自身凸显公正原则,还需要社会和国家政策对教师体现出公正原则。国家教师政策的制定要以公正原则为基本价值取向,要让教师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更加自由地行使权力,享受幸福,从而保证教师幸福的实现。

以德性为内核的教师幸福强调:教师要担当拥有的道德责任。石里克指出:“责任感像是自己被欲望驱使一般而开始自由行动,有了主动去行动的动机,并且情愿因行为有错而受到责备。”⑤教师只有意识到自由承担的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时,才能不遗余力地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一旦教师有了自觉的责任意识,就可以在没有任何外力约束的情况下,自觉地去完成教育工作,还能激发教师创造幸福的动力,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促进教师、社会和学生德性幸福的共同实现。

二、教师幸福失落的根源:德性缺失

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把教师当作“完美”人物的化身,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在教师身上体现。并且伴随着教育复杂程度的加深、社会与家长要求的提高、教学压力的增大、社会分配差距的拉大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逐渐阻碍了教师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导致教师幸福的失落,但更深层的伦理根源也值得我们去探寻。

(一)教师缺失追求内在幸福的心态

罗素曾指出:“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出现种种不幸,这些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可能源于当下的社会制度,而另一方面则源于个人的心理。”⑥个人心理对个人的幸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个人的不幸就是因为自身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待职业所体现出来的错误态度。教师幸福是客观物质需要和主观精神需要的统一,教师幸福是在正确的世界观、伦理观基础上的一种积极追求,消极的、不合理的追求只会使得教师离幸福越来越远。

一些教师奉行享受主义,认为教师职业不能让自己得到物质的满足,从而忽视了教师职业带给自己的精神享受。一些教师奉行节欲主义,他们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是因为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对职业意义和生命意义的体悟能力不高。一些教师渴望幸福,但是他们只是消极地等待幸福的到来,他们在现有的条件下等待着外在政策的变化,等待着与自己内在尺度相符的条件和对象的出现,以使自己不需努力就能获得利益,从而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些教师之所以不幸福,就是缺失了追求内在幸福的积极心态,他们奉行着享乐主义的幸福观、节欲主义的幸福观以及消极等待的幸福观,而这些都是被动的、外在的、即用即无的,都不能促进德性修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育生活之中,只感受到了各种压力或仅有的一时幸福,而没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和长久的幸福。

(二)教师缺失以德性为主体的幸福能力

教师幸福能力包括广义幸福能力和狭义狭义幸福能力,广义的幸福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这是教师追求幸福的客观条件。狭义的教师幸福能力主要是教师内在的主体性心性能力,即德性幸福能力,它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品味。⑦伦理文化中,幸福是一种德性幸福,只有具备德性能力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幸福。虽然在全面的人性观下,德性不是幸福的前提,也不是幸福的全部。幸福也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人如果缺德或者无德,他的幸福将是空洞的,他也会因为缺乏创造和享用幸福的心性基础,逐渐丧失追求幸福的主体性能力,不会真正感到幸福。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师德问题,比如幼儿教师的虐童事件、小学校长的事件、大学教师的论文抄袭事件等等,不同层次、不同待遇、不同的教育对象,但他们都同样因为道德的缺失而犯下不能弥补之错,对他们而言,幸福太遥远。而且实践也表明,物质需要的不断满足、工作报酬的不断增长、教学技能的提升不一定能让教师感到幸福。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影响着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教师德性能力的缺席也成为制约教师幸福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幸福的回归路径:重塑德性

通过探寻教师幸福失落的根源,在伦理文化中,我们需要通过确立积极的教师幸福观、提高教师基于德性的幸福能力这两个方面来从内部提升教师幸福感,还需要构建以幸福为取向的师德建设体系,为教师提供一个进行师德修养公正和谐的环境,从而切实提高教师幸福。

(一)确立积极的教师幸福观

教师的职业特性赋予了教师积极追求幸福的莫大权利,只有教师积极追求幸福,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追求幸福,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幸福。因此,教师要树立积极的教师幸福观,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的教师幸福观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教师只有通过自觉履行职业义务、承担道德责任,以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重,才能实现自己对幸福的高层次追求。其次,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还需要注重精神生活。教师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和责任使命,把教书育人看成是一个幸福的事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发挥师爱的德性能力,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幸福生活。再次,既要关注当下幸福,又要领悟教师未来幸福的意义。教师幸福寓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学生成才之后,而且这种长远的幸福的获取,是教师幸福的最终目的。最后,既要做一名会享受幸福的教师,又要成为一名会创造幸福的教师。石里克曾提出:“任何时候都要为幸福做好准备的道德原则,他认为人们应力求成为值得享有幸福的人。”⑧教师职业本身就蕴含着莫大的幸福,教师要做的就是学会享受幸福和创造幸福,教师要在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二)提高教师的内在幸福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成长着,追求幸福是一个人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在生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教师幸福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指出:“教育是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劳动职业,那么只要我们选择了它,就应该不会为任何沉重的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整个人类幸福而做出的牺牲。”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认识教师职业意义,自觉承担职业使命即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启迪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引导学生领会爱、希望、公正和善良的价值,给予他们追求幸福人生的精神食粮。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境界。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从古至今,教师就与清寡和奉献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教师职业不能让你发财致富,让你物质上很富有,但是教师职业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树立德性情怀和人文情怀。因此,教师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走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自觉提升自己的德性修养,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发展。第三,教师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幸福、享用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德性的获得不是道德知识直接转化而来的,而是在道德实践中将自己的价值理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内化而来的一种心性品质。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主体实践的能力,并在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对工作的乐趣,从而获得幸福的感受。

(三)构建以幸福为取向的师德建设体系

构建以幸福为取向的建设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师德建设要将教师的置于主体地位。在师德建设中,不管是目标的确立还是制度的制定,都要体现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自由和平等原则,关注教师的需要、愿望、利益,确立其主体性地位,激发教师主体性力量,从而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和,体现生命价值。第二,师德建设要将公正和民主作为基本的价值选择。教师幸福的获得,不仅需要自身做到公正原则,还需要外在的政策和制度对教师体现公正原则。在师德建设中要实现教师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体现公正、民主、透明的原则。这种公正和民主精神将会成为影响教师道德行为的规约力量,为教师幸福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师德体系建设要注重对教师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师德建设的本意是为教师道德成长和专业生活质量提升服务的,而不应该成为教师的负担,要体现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理解和尊重。师德体现建设要内涵于教师的真正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觉进行德性的培养,自觉地在实践中内化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从而逐渐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追求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教师幸福也需要在不断的追求中获得和享受。在物欲化的今天,教师幸福逐渐失落和迷失,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幸福意义,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与教师幸福的关系,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影响,积极追求幸福,学会享受幸福,不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进而引导和熏陶学生德性的养成。

注释:

①[法]涂尔干.付德根,译.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2.

②檀传宝.走向新师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③冯建军,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6.

④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55.

⑤石里克著.伦理学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39.

⑥罗素.走向幸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7.

⑦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2).40-41.

篇4

关键词:跨文化;个体文化;主观幸福感;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33—02

前言

幸福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时代的人们普遍关注并为之苦苦探求的。幸福最早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范畴的话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甚至是柏拉图时期。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对幸福这一课题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幸福”一词现在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围绕幸福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文学、哲学、精神卫生、心理学、生活质量以及老年社会医学等领域。近些年,文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成为了重要的研究主题,其原因是幸福感的定义当中包含有内在的文化根源,没有超越文化价值观的幸福感判断和评价。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心理学是主要从人的内心体验来描述、测量人的主观幸福,并研究幸福发生的内在规律等。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备受重视。研究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从哲学层面上升到了科学层面,先后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取向。其中,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Diener(1984)和Argyle(1989)等人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正性情感超过负性情感,占据情感体验的优势地位,从而使个体能从整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许多研究者都已经证实,主观幸福感包含三个独立的维度,即认知维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美国心理学家Diener总结了主观福感所具备的三个特征:评价者内定标准的主观性的特征,认知判断及情感反应评估的整体性的特征,以及对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进行长期测量的稳定性的特征。

研究者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非常多,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以及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关系及社会支持。研究者发现,青少年所感受到的家庭氛围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学习和工作环境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会因为年龄层次的不同而不同,中学生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与在校学习过程中所受到的挫折和困难以及获得的愉快和满足关系紧密;青年人的幸福感与工作学习的负荷量和从中获得的满意情绪关系紧密;中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只与工作学习的负荷量关系紧密,从中获得的满意情绪对他们的幸福感影响不大;而老年人,尤指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的老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不受工作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对幸福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的性格上,性格外向的人相对生活满意度较高,积极情感较多,因为他们性格开朗、活跃、好交际、喜欢融入集体当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遗传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被研究人员证实,研究者们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即使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幸福感水平都会高于在同一家庭中成长的异卵双胞胎。性别对幸福感的影响差异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对美好的生活女性的积极情感体验强于男性,对于生活的不如意或挫折等女性的消极情感体验也强于男性,但是女性和男性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水平是相当的。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者通过个体研究发现,青年人在主观幸福感的多个维度上都高于老年人。人格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经历和体验积极或消极的生活事件,人格也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态度,被研究人员认为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最有力指标之一。

二、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通常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大致上讲,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

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都能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则认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文化是对个体或群体存在方式的描述。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将时间作为重要平台,同时也存在于历史和时代中,社会、国家和民族是其重要平台。因此文化就是人们在这种存在过程中的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不仅描述群体的外在行为,也描述个体的心灵意识和感知方式。

(二)文化的分类

Hofstede将文化划分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被看作是群体中的一分子,总是参照群体来给自己定位,服从于群体的意志,群体的规范优先于个人的目标,个体的主要目标是维持和提升与他人的和谐关系,甚至不惜为此牺牲个人的利益。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我被认为是自给自足的统一体,独立于周围人际环境,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个人的思想、选择和感觉,个人的目标优先于群体的目标。因此,在个人主义文化的国家,社会结构比较松散,人们注重追逐个人目标的达成。个人主义也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竞争取向。

篇5

针对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考查情况与复习基本现状,将问题链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复习中。依据“问题链”的分类、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以"问题链"模式组织化学基本理论复习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问题链;教学模式;化学基本理论复习

一、问题链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当学生遇到问题和挑战时,学得最好。一个好的问题必定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急迫想要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心理困境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问题教学的相关理论

“学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所有问题解决必定以对问题存在的认识为开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学科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新课程深化改革化学学科倡导以问题为引领的教学,以问题解决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思维水平向着高水平发展,笔者依据“课标”以及“考试说明”,在高三复习课中尝试采用了问题链教学模式,将每个考点分解并设计成富有层次性和一定思维容量的问题链,用问题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和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二)问题链的概念界定

所谓“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出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知识点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相互关联而又逐步递进的问题。从形式上看,“问题链”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上看,它是问问相连,环环紧扣;从目标上看,它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是师生双方围绕环环相扣的问题的情境,进行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共同学习。

(三)问题链的分类

从各个不同的维度,“问题链”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比如按其教学功能分,可以分为以旧引新性问题链,巩固性问题链,理解性问题链,归纳性问题链等;从呈现方向看可以分为正向链,逆向链,双向链;从适用过程看可以分为导入链,衔接链,发散链;从问题表现形式看,可以分为图表链,图文链等等。但是在高三的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往往不是某单一类型的问题链,而是多种类型问题链的综合运用。

(四)问题链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中学化学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立足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教学时应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特征、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在设计化学教学“问题链”时,应充分体现基础性、有序性、情境性、开放性、多维性和整体性等原则。

1.充分体现基础性的原则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者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已知。”问题链设计的基础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认知体验展开问题线索,要处理好问题的“障碍”和“基础性要求”的关系。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学生的努力能解决问题。问题设计的跨度太大,学生总是答不上来,会有受挫感,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计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专注度就会游离课堂之外。通过设置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出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探索的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问题设置可以宽泛,留足学生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程度可以高一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问题设计的台阶铺设得更多一点,综合程度小一点,要有梯度和递进。

2.问题设计有序性和整体性原则

问题链是教学环节紧紧相扣若干个小问题的集合体,服务于教学内容的落实,因此问题要围绕一个中心整体呈现。问题表述要简洁、明了,可接受性强,避免填空式、习题化的现象,保证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流畅性,避免把学生和教师框死,造成教学过程的僵化。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地组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有有序性。问题的综合性体现在问题设置要有较大的思维容量,从内容呈现上来说,要能将不同模块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同一模块中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的整合,对知识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3.具有情境性的原则

问题链的设计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其中包括所涉及的科学事实、化学知识、化学思想和方法的真实性,在“问题链”设置过程中,要把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模型、分类、比较、类比等)和化学思维(如守恒、绿色环保等)渗透在其中,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在落实三维目标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问题链的设计要在真实或接近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问题情境的来源丰富,如已有的经验、生活和生产实际、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化学史实等,使学生更加理解所学内容的现实意义,学会利用书本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知识的生活化,趣味性。

除上述原则以外,问题链的设计还应兼顾教学过程多样性、开放性和分层性,问题链的呈现形式多样,课堂上的问题链大多可以用教师叙述、幻灯片、讨论等形式(如实验观察分析、概念辨析、类比迁移等)。问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而有所收获,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学优生从中感到挑战,学困生从中感受到激励,从而让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问题链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复习中的教学实践

在高三化学基本理论的复习中,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难度差异,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高考的考试要求层次等方面综合分析,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链,以满足化学理论专题复习的需求。笔者在高中化学基本理论复习的教学实践中将“问题链”教学模式构想如下:

教学案例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问题1:工业上可以用氨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其反应原理是什么?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上述两个反应究竟哪一个可以用于检验,理由是什么?

问题3:2NH3+3Cl2=N2+6HCl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你有什么事实依据吗?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问题4:如何用下列表格中键能的数据计算2NH3+3Cl2=N2+6HCl这一反应的ΔH?

问题5: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6:归纳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的角度有哪些?

问题7: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请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并从物质能量角度画出能量图。

学生作图展示:

问题8:假使该反应是需要催化剂的,请在第二张能量图基础上画出有催化剂时候的能量图。

问题9:请归纳总结键能角度、物质能量角度、活化能角度计算反应ΔH有什么异同?

问题10:我们已经推导出2NH3+3Cl2=N2+6HCl是自发进行的,那么8NH3+3Cl2=N2+6NH4Cl这一方程能自发进行吗?如何判断8NH3+3Cl2=N2+6NH4Cl这一反应的ΔH?

问题11:上述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这一类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问题12:你能设计特定的装置来证明有电子转移吗?

问题13:你认为同学所画的装置图有什么优缺点?

点评归纳学生的装置图后投影展示(见下图),并按下图组建装置演示实验。

问题14:该装置中的电极名称是什么?电子如何移动?盐桥的作用是什么和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如何?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反思评价】:这一节课的设计主要以问题链为推手层层推进,以递进链为主,辅以发散链,将原本看似没有太大联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反应的方向,能量变化的原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化学的内容用氨气和氯气的反应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不同模块之间的有机整合。问题的设计具有综合性,这符合高三学生的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画出不同类型的原电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能量变化的原因分析也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并且巧妙地应用了盖斯定律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课堂内学生一直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另外高三的化学课堂以做题讲题解决问题为主,相对比较枯燥,此处还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还能增设课堂教学的兴奋点,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的保证。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课堂氛围较好,复习效果也不错。

教学案例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例:已知某二元酸H2A,其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

问题1.H2A是强酸还是弱酸?

问题2.NaHA的水溶液呈性。(酸性、碱性、中性)

问题3.写出NaHA溶液中溶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问题4.在温度25℃时:

①得0.1mol/L的NaHA溶液中c(H+)=0.01mol/L,该条件下HA―的电离度:______

②判断0.1mol/L的H2A的溶液中c(H+)______0.11mol/L(>,

③计算HA―[]H++A2-的电离平衡常数。

④若要使溶液中c(A2―)=c(HA-),应控制溶液的PH=______

问题5.在25℃下,加水稀释NaHA溶液,下列各项如何改变

A.n(H+) B.PH C.KW D.c(A2―)

E.c(H+)/c(HA-) F.c(A2-)/c(H+)

问题6.在温度25℃时,0.1mol/L的NaHA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水②0.1mol/L的NaOH溶液③ 0.1mol/L的Na2A溶液,画出溶液的PH随着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图。

问题7.求a点(PH=7)时c(A2-)/c(HA-)的浓度之比。

问题8.25℃时,0.1mol/L的NaHA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HA-)>c(H+)>c(A2-)>c(OH-)

B.c(H+)=2c(A2-)+c(OH-)

D.c(HA-)+c(A2-)+c(H2A)=0.1mol/L

问题9.用NaOH调节上述溶液PH=6时,计算上述溶液中c(A2-)的精确值。

问题10.用0.1mol/LNaOH滴定20ml0.1mol/L的NaHA溶液:

①画出滴定曲线

②最好选用什么做指示剂?

③c点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④e点的溶液中.c(Na+)c(HA-)+c(A2-)(填,=)

【反思评价】:这一节课的问题链设计以“聚焦问题链”为主,紧紧围绕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一中心,以“发散问题链”为辅,从弱电解质电离的平衡移动,平衡常数的计算,中和滴定,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等各个角度设计问题,以H2A这种酸及其酸式盐、正盐为载体,贯穿整节课,精选题目优化问题链设计。从课后笔者对学生的访谈来看,用H2A这一酸来设问,首先打破了学生对原有的熟悉的酸的认识,有了一个崭新的问题情境,不再有炒冷饭的感觉。其次学生认为这节课的思维容量明显增加,经过问题链的持续驱动,将相关的知识基本“连成线,结成网”,基础知识整体框架和脉络更加清晰。

四、结束语

高中化学基本理论部分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元素化学物部分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意识和探究能力。笔者应用问题链教学模式开展基本理论复习后,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针对不同专题的基本理论如何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问题链,是今后的教学中持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篇6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中日对比 体态语 客体语 环境语

非言语的Nonverbal一词,是指在交际过程中,为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而伴随言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的不属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范畴的方法和手段。 又被称为“不是语言的语言”。非语言交际指不需要使用言语就能发出和接收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不像语言只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属于社会心理学,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音调等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来辅助说明。非语言交际就是交流的双方利用身体的特征或者自然环境给交流对方传递特定的意思,表示言语之外的情感。在交流中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在意对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等,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对于非语言的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例如美国的玛娇丽・F・瓦格斯把非语言分为9类,分别是人体(身体特征、皮肤、体形等)、动作(手势、姿势等)、眼睛(视线、眼神等)、副语言(声音的高低强弱等特点)、沉默、体触行为(接吻、拥抱、握手等)、对人空间、时间、色彩等。显然,玛娇丽・F・瓦格斯的这种分类归纳并不能完全涵盖非语言的范围。纳普(M・knapp)将非语言分为7类,分别是人体的传递行为(例如表情、视线、手势、体势等)、身体特征(体形、肤色、毛发等)、 触摸行为(握手、拥抱等)、副语言(如声音的特征、咳嗽、哭声、发话间隔等)、空间因素(如体距)、个人物品因素(如服饰,化妆,随身物品等)、环境因素(如家具、灯光、温度等)等。美国的K.W.back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际以及有声的非言语交际等。毕继万将其分为4大类,将姿势、身势、面部和手部动作、体触行为等归类为体态语;将沉默、话轮转接、非言语声音等归类为副语言;将化妆、衣着、肤色、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等归类为客体语;将空间,时间、距离、灯光、颜色、标志等归类为环境语。

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有很多,人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衣着服饰、声音暗示等都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都是非言语交际的有效手段。例如人们高兴时会眉飞色舞,忧伤时会愁眉苦脸、悲痛时会嚎啕大哭等等,这些情绪都是通过非言语手段表达出来的。又例如我们在说话时往往同时会借助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有时这种动作会起到强化言语信息的作用,有时则起到弱化言语信息的效果。例如你送给小孩礼物时,他若真的不想要,就会说不要,同时也会伴有摇头、扭身、眼神漠视等行为;而若他很想要却碍于大人的说教,虽然嘴上说不要,但是眼睛会一直盯着看,并使劲扳着手,这就是弱化了他的言语内容。所以非言语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使言语信息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弱化或补充言语信息的内容,还可以代替言语手段来表达信息。西方学者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对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做了研究,伯德惠斯特尔认为:文化背景相同的两个人在交谈时,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仅占35%,非言语手段传达的信息占65%。梅拉比安也认为,两人在交谈时,非言语占93%,语言本身仅占7%。由此可见,在交际中,仅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往往需要非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效果,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非语言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交流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nonverbal communication”,对非言语交际的正式研究普遍认为始于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1872年)一书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各种心理活动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此后,逐渐出现了大量研究非言语交际的作品。例如伯德惠斯特尔的《身动学入门》(Introduction to Kinesics)、霍尔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戴斯蒙・莫里斯的《人类行为观察》(Man Watching)、洛蕾塔・A.马兰德罗和拉里・巴克的《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朱利叶斯・法斯特的《人体语言》(Body Language)等。而关于跨文化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可谓始于美国的莱克・布罗斯纳安著的《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言语交际对比》,它第一次直接对中英国家的非言语交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对比研究。

在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方面,代表作为李庆祥主编的《中日非语言交际研究》(2008),它是研究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前沿丛书,其中收录了25篇论文,内容分为概论篇、分论篇、音声语篇和教学篇等。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对比方面,概论篇中有卢涛的《日本非语言交际研究概述》、毋育新的《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比较研究》和吴宏的《日本人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日本文化――兼谈中日非语言交际行为之差异》等论文;分论篇中主要关于手势、表情、副语言等方面的论文,其中关于中日对比的有倪秀梅和姜峰的《中日手势文化比较――以手指动作为主》;教学篇中有赵春利的《对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和樊军的《日本文化中的非言语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等论文,主要是关于日语语言教育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另外,有王秀文著的《日本语言 文化与交际》(2007),主要论述了中日文化差异与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副语言及交际功能等。铁军编的《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中,以五种基本色为中心进行了中日对比。

另外,关于体态语对比研究,期刊论文方面有孙鹏的《从体态语看中日两国文化差异》(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4));有桂玉植和倪秀梅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日体态语对照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3));王连娣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视角下的中日手势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 林燕燕的《体态语语言表现之中日比较――以“喜”的面部表情为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赵平的《从灾难中的笑容看中日非语言交际》(日语知识,2012(09));张晓梅的 《论中日手语中表情与口形的作用》,(才智 ,2011(19));张淑婧的《关于中日谈话节目中附和表现的使用实态》(2010);王冠华的《关于面部表情描写的中日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所进行的调查》(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4)); 程放明、刘旭宝的《体态语的中日语言表述异同》(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 硕士论文方面有李江冰的《“肢体语言”的中日对比》(2009)、向金枝的《中日体态语对比研究与对日汉语教学》(2016)等。

在服饰色彩方面,有马兴国的《中日服饰习俗交流初探》(日本研究,1986(3));张祝平的《中国国服丧失原因浅探――从近代中日服饰变化比较说明》(历史教学,2002(11));钱国英的硕士论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颜色词的异同》(2005);刘容的《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使用的差异――以服饰、礼品为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4));李的《日本服饰搭配中日对照》(1-8),(日语知识,2008(10-12)、2009(1-4));杜君林的《中日空间概念中“内”与“外”的对比分析》(科技风2010(6));魏娜、蒋翔云的《浅析中日两国的传统服饰文化间的差异――以旗袍和和服为例》(学理论 2012(21));白玉兰的《中日时间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2));苗M的硕士论文《中日服饰文化对比研究》(2014);陈颖超的《中日两国“白色”异同研究》(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谷秋实、吕园园、王芳的《小议中日服饰色彩禁忌》 (萍乡学院学报,2015(2));张欢的硕士论文《中日英における空gを表す方法の照研究D「在、「で、「onを中心にD》(2015)等。

综上所述,我可以看出,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比较研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研究的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无论是期刊还是硕士论文数目都不算多,相关的著作更是少之又少,并且各年份的论文分布相对分散,规模较小。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重点在体态语对于和服饰色彩的对比,主要是关于姿势、身势、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的对比研究,还有关于中日服饰色彩方面的比较研究。少数文章关于副语言的比较研究,但是论文数量非常少。其他方面的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基本是空白的。总之,关于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发掘的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也亟需进一步构建,中日非言语交际的对比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学者们今后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J].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杨全良.非言语交际简述[J].外语研究,1990年版。

3.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版。

篇7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中国元素;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其中包括面料(如:丝绸、棉、麻等);色彩(如:红、橙、黄、绿蓝等);装饰纹样(如:牡丹花、龙、凤等);款式(如:旗袍、中山装、立领等)以及镶嵌和刺绣等中式工艺。然而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表达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最爱从传统的中国元素为出发点,并使中国元素成为其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材料和为其提供服装设计时的灵感。随着设计师对中国元素的不断运用与挖掘,出现了很多具有民族美和现代美的完美服饰,并充分体现了“中国风”这一时尚领域的民族特色。然而在现代服装设计的时尚领域中,由于外来文化和精神的不断冲击,使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断发生改变,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特色在不断地被人们遗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笔者作为一名现代服装设计师,对现代服装设计中结合中国元素,使现代服装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综合的特性服饰设计,并实现现代服饰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

1.1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不同时期的服饰都有着突显时代的典型设计和民族风俗。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服饰的设计被刻上了儒家的“烙印”。然而儒家的思想指的是礼仪仁道,并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思潮之下,中国人的服饰都有着平等、美好、整齐、含蓄、端庄的民族特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着典型的中国文化,服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体,传达出时代的灵魂,并且能清晰明亮的反映着历史文化。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一件衣服的图案、布料以及款式不仅能反映出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还能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与特色。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宝贵素材,并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相融合的个性,以便用服装反映中国的灿烂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

1.2传统服饰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服饰往往有一种含蓄、端庄、典雅的美感,其与西方服饰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引起的。中国传统服饰风格通常是强调对称、强调线形、手工纹饰,为了突显中国人的含蓄、内敛的性格所导致的。中国传统服饰还体现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从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当时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并讲究服饰和季节、环境等因素相协调。同时,服饰的款式调配应与衣服的面料、色彩以及图案和谐匹配,并充分体现出穿衣者的身份、地位。中国传统服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意蕴,并在中国服装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中服饰设计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的结晶,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触发着“礼仪之邦”的中国蓬勃发展,为下现代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

2.1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色彩是刺激视觉神经的重要指标,鲜亮明快的的色彩搭配不仅能体现出穿衣者的个性与气质,还能体现穿衣者的审美能力以及配饰能力。色彩犹如一个聪慧的人一样,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大红色代表着激情、勇敢、爱心;紫色代表着高贵、富裕;绿色代表着充满生机、环保、青春等等)。中国服饰色彩是源于传统的无色,是民族文化色彩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传统的色彩,搭配出独特、优雅的现代服饰,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能实现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的理念。

2.2图像特征。传统中国的图案特征主要从两方面突显,一方面是从其内涵来说。传统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点,体现民间的风情、民族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都表现出了人们心灵的最深情感的真实性和抽象性。无论是八吉祥、暗八仙还是民间的吉祥图案,从其形式来看,他们的形象不但具有原有的自然景象,还有抽象的符号特征,其成为了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标志和人们灵魂和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从其内容来说。传统的图案在服饰上都会用线条描绘和色彩渲染,使其形成一定的规律和款式的图样花纹。图案源于生活,因此,为在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师可以利用自然、人物形象以及植物动物来取材,并结合自己主观的意象来创造出更美的图案。

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1中国传统色彩带给现代服装设计的惊艳。色彩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不同的色彩能体现出穿衣者的独特个性,更能传达其内心的情感。民族色彩则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以及审美的重要体现,能直观地表现出一个民族服饰的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可见,中国元素中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设计师不仅要把民族色彩作为一门语言融入到其设计中,更要巴民族色彩的精神以及灵魂更生动形象的体现在现代服饰中,从而达到中国元素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内涵的传递,让人们在选择服装的时候能感受到中国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现其个性的同时表现其爱国之心。如:大红色被广泛的使用在服装设计中,其红色不仅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当今社会提倡人们实现“中国梦”的激情,还暗含着中国人民对喜庆、吉祥的追求,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特点与心灵真实的情感的特征。

3.2中国传统面料的运用。面料是服装的基础,面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款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形形的面料供现代服装设计选择,但是也无法抵挡传统的中国服饰面料的魅力,如:丝绸、棉、麻等传统面料都有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现代服装设计增添浓厚的民族风情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增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弘扬传统的中国文化。大部分现代设计师都喜欢运用丝绸和棉等面料,其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朴素美,以及对服装设计的创新,并造就一批既时尚又具创新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服装品牌(如:木真了、江南布衣等时装品牌)。

四、结语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充分融合,使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延伸。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以及特点,对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论证了中国元素给现代服饰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成就,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和传承,让现代服饰在赶上潮流的同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商业-2010(36)

[2]期刊论文.传统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图案美中的运用-大江周刊(论坛)-2011(2)

篇8

论文关键词:市场细分,消费心理,中式服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服装特色的服饰文化正逐步在设计界崭露头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源自生活,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在时尚舞台上显示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是设计灵感的宝贵源泉,成为服装设计风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为依托的中式服装品牌无论是在款式的多样化、服装的品牌化以及市场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比于国外品牌,国内服装品牌在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方面、在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运营水平方面都显得略逊一筹,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终端消费需求为着眼点细分市场,充分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成功运作中式服装品牌的关键。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细分市场是熟悉市场的前提。市场细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的变量也很多,营销学上比较常用的重要变量有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等,不同的细分变量有着不同的细分结果,营销人员一般要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细分变量。细分后的市场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达到性、实际价值性和行动可能性四个特征[1]。由于人口统计变量的易衡量性和其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用频率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常用人口统计变量区分消费群体,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装市场,初步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为基础细分市场,分析每个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生活态度、消费方式等方面的调查,进一步找出将消费者分群的内在因子。以下分析均运用SPSS Statistics17.0进行统计分析。

1 以人口统计变量细分市场

1.1细分市场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性别、收入、年龄3个代表性人口统计变量初步细分市场,问卷发放400份,实际回收394份经济论文,有效问卷394份,频数分析结果如表1:

表1人口统计变量频数分析表

 

性别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53

38.8

38.8

38.8

241

61.2

61.2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计

394

100.0

100.0

年龄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18-25岁

34

8.6

8.6

8.6

26-35岁

111

28.2

28.2

36.8

36-45岁

184

46.7

46.7

83.5

45岁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计

394

篇9

关键词:哈尼服饰;旅游语境;展演意义转化;设计传承

一、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服饰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哈尼文化作为红河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发哈尼民族风情和梯田生态景观,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种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态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台。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饰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压迫事项。

1.文化资本与消费符号

在持续的旅游接触中,哈尼服饰进入了本地人与他者共同构建的旅游场域中,成为本地人与他者双重视角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义。哈尼族以前的服饰首先是满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深入,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成为一种展演性的文化符号存在,以此在市场交换中赢得经济回报。在舞台表演中,服饰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单独的哈尼服饰展,更多的是作为歌舞表演和接待来宾时的道具。还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饰出售和出租。传统服饰在旅游展演中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哈尼族的文化资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谋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饰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抱怨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值得。

2.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

服饰作为外显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它不仅是外来者的一种观察角度和认知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当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

当地的哈尼族认为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饰,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来。游客也认为他们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妇女的服饰。游客判断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项也主要是从服饰出发。服饰作为民族身份,在传统语境中与旅游语境中是有区别的,传统语境中,服饰代表的是民族的内部认同。我们穿着相同的服饰,我们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而旅游语境培养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觉意识,服饰作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确证,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协商的,是在两者的互动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语境对哈尼服饰的影响

1.旅游与哈尼服饰的复兴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来就受到强大的汉文化的包围,涵化现象已比较严重。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装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与求学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再穿民族服装。而在旅游的展演场景中,服饰是首要和必须展示的事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无论是官方视察还是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穿上民族服装,甚至会从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只是为了“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一点,好看一点”。

2.旅游与哈尼服饰的改变

第一,服饰形式的变化。展演中一套服饰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着褂子以突出姑娘们的窈窕身姿;绑腿不打了,换成了长筒丝袜。为了适应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装的基础上,形制上做了简化:褂子的袖口缩小了,裙子与围腰合二为一。首饰用买来的铜铝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银饰,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各种装饰品。改动后是服饰只适用于展演场域,与日常生活场景无关。

第二,服饰功能的变迁。服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其独特形制与艺术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内在驱使的艺术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内部创造、欣赏和实用这种艺术品,它在维持族群认同与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进入旅游场域后,服饰作为民族艺术品成为商业性的为外在的消费世界而创作的,它向外界呈现了一种民族形象,作为族群边界界定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饰为了吸引游客目光获得经济利益为初衷,传统服饰的财富、地位、角色和伦理规范等诸多文化意义转化为哈尼族性标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丽的指称符号。

三、哈尼服饰在的运用与传承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它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如影相随,颇具时代精神;现代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对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髓。哈尼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却包含了古老文化内涵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意义,蕴藏着丰厚的智慧,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两者可以相互发展,并行不悖。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途径,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启~扇全新的大门。

注释: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的意义阐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9-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施为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皮埃尔・布迪厄,康纳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邹洪颖,和晓荣.少数民族艺术在旅游业中的保护和利用――以丽江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思想战线,2006,(6)

作者简介:

篇10

论文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笔者认为,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本文就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问题展开比较深入的论述,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民族舞蹈教育中学生民族意识的提高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加强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必要性分析

一个民族的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是在劳动人民的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明的洗礼,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各个民族都会以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喜悦之情。民族舞蹈表演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加深各民族间的联络与感情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通过民族舞蹈的教学,在学生思想上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渗透的途径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来加强对舞蹈教育中民族意识的渗透工作。

(一)学习民族舞蹈,体会民族风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在其舞蹈表现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就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中国各民族的舞蹈是各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如果不能亲自表演一下民族舞蹈,仅仅依靠耳听目看,是难以全面体会各民族风情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让学生们接触并逐渐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舞蹈,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各民族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能够极大的加深学生的民族意识。但是,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当注意不要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疲劳以及思想上的厌倦,而是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来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笔者认为,学生只有在对祖国各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其对我国各民族的热爱。

(二)提高对民族舞蹈的鉴赏能力,提高对祖国舞蹈文化的认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舞蹈教育开始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调动起学生学习民族舞蹈的情绪。比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将我国各民族舞蹈展现给学生,可以选择那些节奏感明显的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服装等具体因素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欣赏民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的向他们讲解这种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一民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民族风情。

颜色绚丽、款式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也应当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奇、色彩之艳以及花样之繁,已成为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长河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珠,与此同时,我国各民族所传承下来的音乐以及舞蹈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以及不懈的追求。我国的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淡雅、清新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所有这些都带给人们艺术的享受,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思想以及优良的民族传统风俗。这些成为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接受本民族的民族旗帜和神韵、强化民族意识的生动教材。在进行舞蹈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民族舞蹈来介绍其民族的特色服饰。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理解民族舞蹈、加强民族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有充分领会民族音乐的内涵,才能确立所教授的舞蹈的主题思想。考虑到有些学生在对文字、歌曲内容的理解上没有那么深入,所以在选择歌曲时,不能一开始就放难度较大、不好辨别的乐曲让学生们欣赏,要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对学生实施教育。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得到肢体上的能力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了解并掌握更多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对服饰和对音乐的欣赏、感受,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特有的民族风情和民族审美心理自然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加深了学生们对各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了解,从而引发出更高的学习欲望。

三、结束语

民族舞蹈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自信心,这是书本学习过程中难以替代的。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在世界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得到了众多的赞美与肯定,使得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同。所以说,我们应当重视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并促使学生将这种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现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是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国际意识以及开放的思想,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与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红.《在民间舞教学体系中延伸民族舞蹈文化——谈民族地区专业舞蹈院校的民间舞蹈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