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23:2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人们在日常的劳动和生活中对生活经验的升华,是社会习俗和民族精神的结合,也是民族心理的表现方式。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代表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还与当今的文化相契合,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与现代尊老爱幼的精神文明风尚一致,也能通过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形式体现。
一、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在德育教育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国小学教育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是目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各小学使用各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弘扬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形式,即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宣传为教育手段,通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自然形成美德。
2.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目前小学教育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个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宣传,还有些学校专门开设国学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对学生进行专门教育。
3.小学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当中,蕴含在中国的文化典籍和日常生活当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九九重阳登高思乡之情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完满和隽永都在古代诗歌中体现;人们在清明节时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在端午节时回味古代诗人的情怀,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但小学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显得过分“刻意”而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久而久之,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门学科,而并不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
二、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权威他人”,心理学研究显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程度甚至超过父母,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盛行,则学校教育的主力――小学教师,其群体本身就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和师表管理,鼓励教师以身作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如,鼓励教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读,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在教学中能够用到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并且研讨应用方法;严格规定教师在校的行为举止,务必使教师本身做到行为礼貌、举止得体,禁止教师在校吸烟、饮酒,给学生作出品德修养榜样;指导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弘扬从校园延伸到家庭中去。
2.利用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包含在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作品当中,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小学教育值得应用的一种方式。学校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艺术类教育,如,在美术课上开设国画艺术作品赏析和作画专题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由自主地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又如,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另外,艺术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传统民族舞蹈、教学生演奏中国传统乐器,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获得关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利用生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之一,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实践于生活,因此,要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将课堂局限于学校,而应该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拓展,使学生通过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感悟。另外,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交流,请家长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多提及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方面,如,“食不言、寝不语”的生活习惯教育,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小学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1.学生能够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传统文化教育中蕴含着许多哲理性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如,“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展现了友谊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三字经》以朗朗上口的韵律阐释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等。很多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宣扬“读经三年终身受用”,虽然具有做推广的夸张性质,但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品德修养发展的影响,确实是能够持续一生的。
2.学校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必然不是那些刻板、老旧的方法,单从教育过程来讲,学生能够提起兴趣,学校教育也更加高效;另外,传统文化教育蕴含在语文知识教学当中,则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行为本身产生新的认知――在校学习并非单纯的知识、能力学习,也是传承文化、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学校教学的效率自然会提高。
3.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虽然小学学校教育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但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却是学生毕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小学学校教育的效果将影响到学生成为社会人之后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接受到比较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则学生的品德修养更高、价值观建构则更为合理,当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值得期待的,因此可以说,在小学教育阶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文化的实际表现形式来看,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强调教师以身作则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生活教育等方式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并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叶小钢.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关键在于美育[R].中国艺术报,2014(03).
篇2
论文摘 要:历史教育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不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实现历史教学的目的。
一部中国史,是一部中国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包罗万象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如不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去内省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及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必将成为迷惘而失落的一代。同时,中国要想雄立于世界之林,必是凭借文化的崛起去包容、去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每一个中国人所承担的责任与追求的目标,更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们所秉执的首当其冲的付诸于实践的理念。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历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适应力,是我阅读了有关书籍之后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将一些浅知陋见陈述如下:
一、深入挖掘,学生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知识
知识是文化的一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知识宝藏。这一点无处不体现在中国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述完后的“文化”课时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这些知识,组织学生思考、探讨、交流,最大限度地汲取这些文化营养,充裕自己的头脑,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适时的启发。
如讲到“文字的演变”时,书上列出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在此可引导学生思考:在此期间文字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不难发现,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逐渐被拉平,方形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同时,教师可列举出更多的文字来说明这一变化特点。
讲到古代历法时,可让学生背诵至今沿用的24个节气,辅以农业生产安排说明,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他们认识到古今文化并非割裂,而是有继承性的。
又如在教学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时,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观念至今仍有教育意义,摒弃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一大损失。
二、拓展延伸,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之要点
关于传统文化,教材中并无专题讲述,很多传统文化之精要需教师在讲解中有意识地加以渗透,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点点滴滴融入一章一节的授课中。
如讲到春秋战国诸子学说时,可引言:这一时期的百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儒、道学说的萌芽,之后历代思想家对其不断补充、阐述、辨析,使儒、道学说得以充实和发展。
如讲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时提到的“中医”,教师可阐释: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医学、医术,中医里运用的一些观念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同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它跟西方的医学、医术不尽相同。当今社会,随着西医在国内的引进和传播,传统中医的精华逐渐被国人所抛弃,这是令每个从医者深思的事。
如讲到古代书画艺术时,可补充: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写意,即注重得意忘形或得意忘言,关注字体、人物的个性或作品的思想性,这是同西方对艺术的写实所不同的一种境界。
又如讲到明代北京城的布局时,可揭示: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建筑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是一切政务和权力的中心,在整个封建社会长河中,皇权巩固则社会稳定,皇权旁落则社会动荡,以皇帝为中心的观念已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补充和揭示需教师辅之以阅读相应的书籍与材料,教师要有“一桶水”方可满足学生杯水求知的渴望。
三、品评分析,师生共鉴中国传统文化之作品
文字与图案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我们可以一观古人之生活样式及社会场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字或图画数不胜数,除去那些折射着人性光芒的思想典籍之外,为数较多的便是不少渗透着个性与思想的艺术作品。古人素有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作风,他们习惯且善于把自己的感受与观点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提炼自己的品性,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中国历史教材展现了为数众多的古往今来的国人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书法、雕塑等,无不显示了泱泱中华繁荣而灿烂的艺术史。有意识地对这些作品进行品评与鉴赏,继承已逝去的艺术家们的传统个性,是使中国传统文化之光辉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提,也是充实和活跃历史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秦汉时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句、宋朝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清朝扬州八怪的绘画作品等,均可作为课堂师生共鉴的材料。鉴赏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表现方法去品评、赏析,而且要激发学生思考作品本身所蕴蓄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而深邃的,几本初中中国历史教材无法将其全部涵盖其中,只能将初步的历史文化现象展现于师生面前,更多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摩与搜寻课外阅读材料,进而理解、消化、整合、升华。作为教师,应率先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触摸中国传统文化之脉搏,形成自身的传统文化之品格,以应对当今瞬息万变的各种文化现象,推动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林存光,《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7年02期
[2]张庆;论中学历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左玉河,李文平;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4]李长莉;社会文化史的兴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篇3
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篇4
论文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提经典的今天,让国学经典重新散发光芒,重视国学教育,认真对待和尊重传统.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新时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之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与“生人”,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和而生”的价值体系,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社会在内的群体和谐.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此种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今世界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争端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为本的道德哲学,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积极意义。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着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商品意识的泛化,面对着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价值迷惘和“自我”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发展以国学为切入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古代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但是,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当时教育部颁布废除经学科的命令,从此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诵读传统经典在各级学校教育体制中消失。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损失。国学被抛弃后,出现了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信仰缺失等严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国学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重振国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国学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国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9O年代国学再次掀起。当前,我们既需要对围学进行重新反思,又需要不断对其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而国学的现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国学经典读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名扬四海的童蒙教材也不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礼仪,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名字及思想十分陌生;语言表达缺乏古风的典雅,变得浅白粗俗。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伦理道德滑坡、民族精神家同失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觉悟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学教育,忽视中华文化在建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是极不相称的。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重智轻德,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旨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围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关于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的东西:给知识;给方法;给视野。其中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80后”、“9O后”这代的学生。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讲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这里的“悟”便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
篇5
。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
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篇6
关键词:现代服装设计;中国元素;传统文化
“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其中包括面料(如:丝绸、棉、麻等);色彩(如:红、橙、黄、绿蓝等);装饰纹样(如:牡丹花、龙、凤等);款式(如:旗袍、中山装、立领等)以及镶嵌和刺绣等中式工艺。然而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表达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最爱从传统的中国元素为出发点,并使中国元素成为其设计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材料和为其提供服装设计时的灵感。随着设计师对中国元素的不断运用与挖掘,出现了很多具有民族美和现代美的完美服饰,并充分体现了“中国风”这一时尚领域的民族特色。然而在现代服装设计的时尚领域中,由于外来文化和精神的不断冲击,使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断发生改变,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特色在不断地被人们遗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笔者作为一名现代服装设计师,对现代服装设计中结合中国元素,使现代服装具有传统性和时代性综合的特性服饰设计,并实现现代服饰与中国元素相结合,充分体现中国元素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
1.1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有“衣冠王国”的美称,不同时期的服饰都有着突显时代的典型设计和民族风俗。在古代中国,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服饰的设计被刻上了儒家的“烙印”。然而儒家的思想指的是礼仪仁道,并讲求中庸之道,在这种思潮之下,中国人的服饰都有着平等、美好、整齐、含蓄、端庄的民族特点。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着典型的中国文化,服饰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个多姿多彩的生命体,传达出时代的灵魂,并且能清晰明亮的反映着历史文化。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每一件衣服的图案、布料以及款式不仅能反映出各种各样的民族风情、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还能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与特色。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已成为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宝贵素材,并能充分体现传统文化与服饰艺术相融合的个性,以便用服装反映中国的灿烂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
1.2传统服饰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服饰往往有一种含蓄、端庄、典雅的美感,其与西方服饰的风格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引起的。中国传统服饰风格通常是强调对称、强调线形、手工纹饰,为了突显中国人的含蓄、内敛的性格所导致的。中国传统服饰还体现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从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出当时中国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并讲究服饰和季节、环境等因素相协调。同时,服饰的款式调配应与衣服的面料、色彩以及图案和谐匹配,并充分体现出穿衣者的身份、地位。中国传统服饰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意蕴,并在中国服装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中服饰设计是中国人民伟大的智慧的结晶,并在历史的长河中触发着“礼仪之邦”的中国蓬勃发展,为下现代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特点
2.1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色彩是刺激视觉神经的重要指标,鲜亮明快的的色彩搭配不仅能体现出穿衣者的个性与气质,还能体现穿衣者的审美能力以及配饰能力。色彩犹如一个聪慧的人一样,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如:大红色代表着激情、勇敢、爱心;紫色代表着高贵、富裕;绿色代表着充满生机、环保、青春等等)。中国服饰色彩是源于传统的无色,是民族文化色彩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传统的色彩,搭配出独特、优雅的现代服饰,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的精神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还能实现色彩明快对比又和谐统一的理念。
2.2图像特征。传统中国的图案特征主要从两方面突显,一方面是从其内涵来说。传统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点,体现民间的风情、民族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友好相处,都表现出了人们心灵的最深情感的真实性和抽象性。无论是八吉祥、暗八仙还是民间的吉祥图案,从其形式来看,他们的形象不但具有原有的自然景象,还有抽象的符号特征,其成为了人们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标志和人们灵魂和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从其内容来说。传统的图案在服饰上都会用线条描绘和色彩渲染,使其形成一定的规律和款式的图样花纹。图案源于生活,因此,为在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师可以利用自然、人物形象以及植物动物来取材,并结合自己主观的意象来创造出更美的图案。
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1中国传统色彩带给现代服装设计的惊艳。色彩最能吸引人的眼球,不同的色彩能体现出穿衣者的独特个性,更能传达其内心的情感。民族色彩则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以及审美的重要体现,能直观地表现出一个民族服饰的特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可见,中国元素中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设计师不仅要把民族色彩作为一门语言融入到其设计中,更要巴民族色彩的精神以及灵魂更生动形象的体现在现代服饰中,从而达到中国元素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内涵的传递,让人们在选择服装的时候能感受到中国博大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现其个性的同时表现其爱国之心。如:大红色被广泛的使用在服装设计中,其红色不仅能体现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当今社会提倡人们实现“中国梦”的激情,还暗含着中国人民对喜庆、吉祥的追求,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审美特点与心灵真实的情感的特征。
3.2中国传统面料的运用。面料是服装的基础,面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款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纺织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形形的面料供现代服装设计选择,但是也无法抵挡传统的中国服饰面料的魅力,如:丝绸、棉、麻等传统面料都有着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现代服装设计增添浓厚的民族风情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增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弘扬传统的中国文化。大部分现代设计师都喜欢运用丝绸和棉等面料,其能充分体现中国人民的朴素美,以及对服装设计的创新,并造就一批既时尚又具创新的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服装品牌(如:木真了、江南布衣等时装品牌)。
四、结语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现代服装设计师的充分融合,使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延伸。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服饰的文化价值以及特点,对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论证了中国元素给现代服饰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成就,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和传承,让现代服饰在赶上潮流的同时,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现代商业-2010(36)
[2]期刊论文.传统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图案美中的运用-大江周刊(论坛)-2011(2)
篇7
音乐教学活动本是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性与文化性的课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重视,对音乐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区域音乐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音乐学毕业论文致谢,欢迎阅读赏析!
音乐学毕业论文致谢
历时三个月的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大学生活在这个季节也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作为×××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音乐学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回顾在×××大学(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所在的大学)的求学生涯,感慨颇多,有过疑惑,也有过迷茫,但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
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感慨万千,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老师(改成自己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雄阔,思想深邃,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音乐学专业领域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音乐学专业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特别是音乐学专业学术上的新概念,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时我还要感谢所有音乐学专业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特别是—××老师„„(此处列举具体需要感谢的音乐学专业老师姓名)。在音乐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这些老师给予了我很多的教导和很大的帮助。
篇8
[关键词]驻徐高校 大W生 国学素质提升 彭城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68-02
中国古代自孔子起,就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夫子兴办私塾,古代书院更是受到学者的重视与推崇。①王中云等人在《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②中强调,从本质上说,国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很强的学问。书院的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国学素质的重要形式,然而就徐州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徐州史学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两汉时期历史开展,但对于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生的国学素养提升联系的重要性仍然有所欠缺。因此,笔者拟从徐州国学文化团体的发展为视角,以徐州彭城书院开展的各种与大学生群体互动的国学活动为例,对现当代驻徐高校大学生的国学素质提升加以研究,以期总结书院式国学文化发展的经验,推广到其他类似书院的国学文化团体。充分利用徐州国学文化资源,加强国学文化建设,传承国学精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新时代价值观念的融合,使得年轻一代能够增强文化认同感。
一、徐州国学文化团体发展历程
为复兴国学,弘扬传统文化,实现自己文化报国的志向,2007年5月1日,汉风联合徐州和全国众多高校以及文化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在徐州市户部山上创办了以复兴国学为己任,以“学术研究、文化传播、思想交流”为宗旨的徐州第一家现代书院――彭城书院。彭城书院是一家公益性质的现代化书院,自2007年开办以来,书院始终秉持“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理念,弘扬中华经典、倡导全民阅读。它先后获得“全国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讲坛”“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周年纪念日,徐州市孔子学会成立大会暨祭孔大典在市区文化城举行。王希龙任市孔子学会会长。市孔子学会成立后,主要开展孔子研究,以儒学为核心的国学研究、宣传与普及;以国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普及;组织、开展文化及宣传活动;举办培训班等。
2015年3月22日,徐州市国学研究会在彭城书院成立。来自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驻徐高校,以及徐州学术文化界的100余名教授、专家、学者、国学爱好者作为首批会员参加了大会。彭城书院院长、著名文化学者汉风先生当选国学研究会会长。徐州市国学研究会是我市唯一一家在民政部门和社科联正式登记并得到批准的、专门从事国学研究与推广的社会团体。
二、彭城书院与驻徐高校大学生互动的国学实践活动
书院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教育组织,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兴盛于明清,绵延千年,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具有社会教化、知识传播、学术传承等多种社会文化功能。③
近年来,徐州地区“国学热”得益于汉风先生首建的彭城书院。每到周末,书院总是挤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学员。开办7年来,书院已面向社会开设各类公益国学讲座1200余场,惠及听众20余万人次,100余位教授、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学友前来做义工。“我们坚持开门讲学,做的是复兴国学的事业,希望学员能在这里体味到国学的博大精深,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先生说。
汉风先生对《中庸》的解读注重学术与文化、伦理与道德、审美与思辨、历史与现实的多重结合,彰显出独特的风格,曾应邀在全国各地开设《中庸》讲座数百场,在江苏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庸》公修课三年,反响强烈。汉风先生还在“周日国学讲坛”开设“《中庸》会讲”系列讲座。
2015年4月29日下午,一场由彭城书院精心打造与倾情奉献的“华夏古韵,中国梦想”主题活动,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受学院邀请,汉风先生携书院的老师与国学班弟子,通过舞台讲解与表演的形式,再现了中华的古典文化。在书院国学团队的引领下,大学生们身临其境,领略了华夏文明的端庄、自然、幽静。从汉服华章、古乐意蕴、茶道精神三个篇章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浓厚韵味,体会了华夏古国的精髓。
此外,“徐州传统文化学院”是彭城书院与中国矿业大学为推动市政府“舞动汉风”文化工程建设,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国学素质的新举措。“徐州传统文化学院”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彭城书院的传统文化教育优势,为徐州乃至全国培养传统文化师资,推动徐州文明建设与市民道德教育大发展。
书院教学比较灵活、创新,定期开办中国传统文化讲坛,举行文学笔会、远足游历、诗歌吟诵、二十四节气茶会等国学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学素养,使其“明德”“亲民”“止于至善”④;使其“内求诸己”;使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⑤。
为有效推动徐州高校大学生国学素质的提升,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培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才,每年面向高校学生和社会青年招收一届中华传统文化高级研修班,俗称国学班。国学班学制一年,利用周六、周日上课。书院为他们开设的课程有四书五经、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诗词楹联、园林建筑、戏曲音乐、佛经道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感性认识,书院还特地开设佛学体验、园林鉴赏、音乐欣赏、文化游历等体验课程。学生在修完书院规定的全部课程,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由书院颁发的非学历毕业证书。
三、书院国学实践对提升徐州大学生国学素质的重要意义
与大学课堂枯燥单调的国学知识教授相比,书院此类国学实践活动在真正提升大学生国学素质方面具有许多优势。现在的大学国学教育太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涵养、境界与思想的培育。教育在功利的指挥棒下,远离了它所应该呈现的鲜活的生命本体,“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几度提倡,但在大多数时候仍然被忽略。⑥回归传统,孔子的教育理念既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和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培育。⑦彭城书院教学模式就像孔子提倡的那般,倡导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理解和力行,这三个过程是递进的,最终要在生活中力行来达到人格的完善。
具体而言,书院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兴复书院和国学,大力推动社会教化事业往往成为书院的主要任务。在古代,众多地方官员以各种方式和途径支持和促进书院的发展。比如,张伯行曾以书院为讲坛传播国学文化,当时著名的东林书院,在张伯行讲学、督察的情形之下,成为传播程朱理学等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⑧诸如此类,书院作为传播传统国学文化载体的例子,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比比皆是。
汉风先生曾精准地指出,在当今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精神空虚之风气已经逐渐蔓延到大学校园的时代,大学生更应当从传统里寻找文化的依恋,聆听古圣先贤的教诲,做一个超越时代的智者,为自己营建永恒的精神家园。
正是深刻觉察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走向,汉风先生创办的现代彭城书院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积极探索当代国学素质教育的“书院――大学学院”的新模式,对徐州高校大学生乃至更多的社会人士国学素质提升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书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活动,使得大学生充分调动了自觉性和主体性,使得大学生尤其是驻徐高校的大学生努力追求外在形象与内在国学素质文化的有机统一,致力于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价值目标,激励驻徐大学生自身的国学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努力践履和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
书院通过丰富和拓展大学校园的国学文化传播途径、活跃社会实践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之间的国学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中,真切感受国学文化带来的魅力。同时,它还拓展了大学生广博的胸襟,推动了驻徐高校大学生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文化的整体出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国学文化。
更具体来说,书院的国学实践活动使得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在现当代国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认真发觉和体认经典的实质。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加强恢弘的国学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古代圣贤的思维方式、国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国学经典的写作技巧与精髓,正如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庸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是当代大学生提升国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国学素质内容包含博雅两方面,国学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意义还不仅仅局限在“博”的层面,书院还注重讲授传统艺术知识,在另一层面上培养了大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使他们感受传统艺术美的隽永魅力,丰富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对当代生活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在此基础上,为构建真善美相统一的大学校园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⑨
总之,“书院――大学学院”的实践国学文化的新尝试,有利于弥补现代大学国学教育体系的不足,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操守雅正、经世通的社会创新型人才。
注释:
①翟艳.浅析中国传统私塾教育的现代价值[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2-5.
②骆兵,王中云,赵骞,骆嘉.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8):32-35.
③李建国.试论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演变及其教学特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04):8-11.
④武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校训中的大学之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74-78.
⑤张劲松.论书院的大学特征与大学精神[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4.
⑥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J].教育研究,2003(09):10-13.
⑦许进良.浅析孔子的教育理念[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S1:7-9.
篇9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跨文化交际”已成为大学英语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突出英语的强势,忽视英语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思想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刻认知本民族文化,才能从深层次上认知文化的内涵,理解外来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之间的异同,具备较强的文化鉴别力,洋为中用,实现真正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正如柯杨所说:“在自己的国家做主人,尊重传统习俗,是自尊和自爱;到国外去做客,尊重他人的习俗,是文明和教养”。笔者认为,应该把中国文化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大学英语教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推介主流文化,形成“中西合璧”。这样既可以培养大学生世界公民的健康意识,又能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使文化自觉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然而,如何做到中西合璧,文秋芳曾阐述英语教材的三条重要编写原则,即“以人的发展为依据;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言而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应为中国外语教学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更要首先分析、理解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予以阐释,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内容。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即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本研究将从文化内容方面尝试予以解读。
一、关注修身:“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传》中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与义”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准则。《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充分体现了“立人之道”。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人格培养、人际和谐等,诊释了仁与义的含义。编者还把立人的篇章作为各册书的开篇,凸显了“立人之道”的重要意义《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开篇《以生命相赠》意境深远。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进人大学,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大学生活,与其说是环境的改变,不如说是新生活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对这种挑战成为最关键的环节。《以生命相赠》讲述了越战期间越南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姑娘被炸伤,生命垂危,急需鲜血。一个小男孩克服死亡的恐惧,勇敢地献血,因为“她是我的朋友”。该篇以“为了朋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爱莫大焉!”结尾,实为点睛之笔。英语中有句谚语:“战争是死亡的盛宴”。这个故事发生在残酷的战争期间,在特别的背景之下,这个作品震撼人心是可贵的友情,是人性善良的光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仁与义”的体现。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对人性及人际关系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会启发大学生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建构人性,注重亲子关系,把家庭价值放在人性情感的层次,作为“立人教育”的根本内容。家庭中子女对父母感情的自觉培育被视为“人性的根本、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孔子通过‘仁’开始塑造、形成和影响中国人的心灵。人或仁的根本建立在日常生活即与家庭成员的情感关系之上”阎。朱熹把“仁”释为“爱之理,心之德也’。“仁”的本义与爱紧密相关。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的《善良之心永世相依》描写的是父子情,虽然父亲腿有残疾,但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课文中朴实而真诚的叙事表达了爱的主题,让人们体会到一种用大爱做小事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遗憾的是作者在父亲去世后才感受到这种大爱的境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是爸爸帮我保持平衡”。年少无知时的作者无从理解父亲的爱,更没有意识到父亲残疾外表下的“气质神韵”皆缘于善良之心,缘于辛勤工作、快乐生活的人生态度。随年龄的增长,作者开始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审视自己。觉悟的过程体现了成长的过程,也是作者学会爱的过程。这位身有残疾的平凡父亲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的勇气及其刚毅和高尚的品格,给读者留下的是要有大爱才能有大德的思考。编者把“爱”与“善良之心”即“仁”联系在一起,引发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更深人地思考“爱”的内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每册都有情感、沟通的话题,如“不只是文字”(第一册)、“沟通问题”(第二册)、“社会问题,’(第三册)、“文字的力量”(第四册)等。这些文章阐述了尊重生命,关注生命,关注修身,强调塑造人的情感心理。选取《羞怯的痛苦》《享受幽默—什么东西令人开怀?》作为第三册和第四册的开篇,把情商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修养提升到了更高的地位。这两篇文章分别以羞怯、幽默为话题,对羞怯的不利影响、幽默的益处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能让大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人的生命是美好的,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感来看待生命。学会理解他人,既保留自身的独特,又能正视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努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与人交往中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气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有“个性”是“君子”形象,能够“不同”是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就是要协调“不同”,“和”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之间如何共处。西方文化与此一致,既崇尚开放、张扬的个性,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又强调“主体间性”。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协作精神,在个性不同的团队里,更须建立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关注自我发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文以载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很多选文都体现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周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以自强?那就是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给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忠告,比如:“把过去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锁进记忆的角落里不再去想,才有可能自信和乐观”(第二单元主题“记忆与遗忘”);学习外语“在读、写、说、听思想传统的交流技能之外还应该加上第五项技能:文化意识”(第三单元主题“没有言语的交流”);“把上大学看成一个美妙的实验,要学会改变自己”(第四单元主题“新的开端”);“倘若你在思想上给未来抹上惊恐的颜色,你的行动就会受到制约”(第七单元主题“生活的选择”)。这些文章选编在第一册,有助于学生熟悉大学学习和生活,顺利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新的面貌步人人生的新阶段。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在倡导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同时,强调大学生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与理性的头脑。在多元价值并存、人们热衷于追求富与成功的今天,学会如何正确地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反映的精神实质及其折射出的文化价值取向。学完第一册第九单元《快乐的圣诞节》一文,学生可能会在热衷于过“洋节”、过多地进行炫耀性消费的时候停下来,理性地思考圣诞节这个神圣的宗教日子所承载的非商业性的文化价值,正如文中所说:“圣诞节应该是对他人表示爱心和良好祝愿的时候,它应该是为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做善事的时候”。第二册第八单元《把时间花在为钱苦恼上》呈现的金钱哲学“尽量挣,尽量省,尽量给”同样发人深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伊莱亚斯》故事则引发学生思考幸福和金钱的关系。类似的选文还有第二册第九单元《年轻人的消费行为》,学生通过学习能了解作为社会高消费的成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消费。对于沉酒于电脑游戏、忽视学习的学生来说,第四册第八单元《如何从容使用时间》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时间就是金钱,应该节省,应该理智地花,不要浪费或者丢失”。这种时间意识言简意赅,引人深思。当下各类媒体追捧正使球星、歌星、影星、畅销书作家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春偶像,第四册第五单元同时选取《运动员应是行为榜样》和《运动员不应是行为榜样》,使学生慎行、明辨和思考,在大学学习中大学生既要注重个人成长,又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册第七单元《永远不会听到的毕业典礼演说》及其评论《大学:一个宽恕一切的世界吗?》同时出现在课内阅读,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相同的问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引导大学生换一个角度思维,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告诉学生要认真规划未来,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比如第三册第四单元“择业规划”所选三篇文章对大学生择业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指出没有人能预见自己的未来,理智比机遇和命运更重要。要打造未来的事业,“有些事是你现在就能做的”;第四册第四单元《关于创造力的培养》指出具有创造性是“通向光明前程的关键”;第四册第六单元《风险与你》使读者对风险这个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问题的关键不是要彻底避免风险,“而是要理智地管理风险”;第二册第三单元《生而成功》“任何事都不可能由别人来教你,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靠自己去发现”。高等教育是大学生人生的宝贵经历。要在四年后充满信心地走向社会,每个学生都应该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会成长,比如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断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三、关注自然与社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不仅关注学生修身与自我发展,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突出了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意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宋、明时代更进一步阐发了这种天人互动的观念,强调“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很多选文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休戚相共、血脉相连的一体。人投人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能使人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并选择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第三册以《新生之旅》为题讲述“旅游的快乐”这一主题,认为旅行会改变生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来理清头绪,来尝试新的思维和行事方法。进而指出人的成长要通过贯穿于一生的自我改造,将来的很多旅行将会具有自我改造的意义;经常旅行,以便不断进步。这些理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诊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编者的选材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更让他们相信天地之美的力量:“美能启真、美能储善”,同时又与作者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如当代著名作家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网。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恩,追求仁者、智者的生活,塑造情感,不断完善自己的生命。
《庄子·齐物论》论述宇宙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选取了一些关于动物的话题,让学生在人与动物的比较中反思人类应该从动物身上学到什么。如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物的玩耍》讲到“动物能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怎样协调适应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怎样和自己群体中的其他动物相互交往”;第三册第六单元《人和动物的好斗性》则开篇就指出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作者描写了竞争的残酷、人类战争的罪恶,流露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之情。忧思之余,作者对人类的明天寄予希望,指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将人类的敌意和好斗性通过建设性活动和非暴力的竞争发挥出来。人类肯定是所有动物中最好斗和最残忍的观点似乎颓废、悲观而又消极,但掩卷深思,可以感受到深藏在作者心中的恰是对生命的热爱。人自诩为“万物之灵”,应该懂得如何尊重生命、珍重生命。
“天地与我一体,万物与我同根”。人类关注自然也是关注自身的未来和发展。《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第十单元《未来农耕》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面临严重破坏的现实,学会改变对农业、食品和整个地球的看法,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第一册第六单元《神秘的世界》又使学生懂得了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岁月里要追求进步,不断创新,探索发现更多的奥秘,为人类造福;第四册第九单元《科学技术)太快了吗?》
篇10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 道德素质
当今在校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部分学生存在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这种状况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因此,探讨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及其解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弱化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种情况反映在高校中,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弱化:
1.对传统文化中“立志”与“志向”认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精神空虚与颓废现象。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强调人要立志高远,如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不被重视,一些大学生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心理浓厚,重“自我设计”,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欠缺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的自觉,缺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这样的大学生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难以担当振兴中华之重任。
2.对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承受“挫折”能力低和心理脆弱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为主导的,它铸就了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学生处于自我心理发展时期,他们中不少人存在着心理敏感、自卑或自大的情况,很难正确面对自己成长中的欠缺与不足。此外,一些大学生面对各种竞争压力时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结果导致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
3.对传统文化中“谦让”和“宽恕”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较普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际紧张现象。谦让就是“谦虚、礼让”,我国传统文化素来就以谦让为美,以谦让为品德标准。宽恕有两层含义,一是宽大仁恕,二是饶恕、原谅。传统文化把宽恕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强调宽恕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文化转型时期,东西方文化交融带来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日趋复杂,其人格特点与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和谐的方面。加上当代大学生不断强化自我意识、私人空间等原因,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出现了交往偏执、社交恐惧等人际交往失调现象。此外,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温恭谦让、宽恕等做人准则被个人利益至上、自由主义等思想所侵蚀,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部分学生感到不知所措,不能把自己融入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4.对传统文化中“礼仪”知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行为举止礼貌欠缺的现象。“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能使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们相互尊重爱护,和谐相处。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大学生基本素质较差,如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与故意伤人、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目无师长、举止轻浮等,高校中不乏各种违法违纪的事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
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正因为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出现内心迷茫和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反传统甚至反道德。因此,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首先,传统文化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可以启迪我们教育学生要胸怀天下,为造福人类而立志成才。立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2005年8月13日,总理在中南大学调研时勉励大学生“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学习做人。学生们要懂得一个重要的道理,这就是作为天下的人,要想着天下的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立志,还要立大志,要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立为人类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大志。其次,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孟子说“大丈夫”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是孟子所宣传的理想人格的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又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盲目的力量,这需要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以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充分利用和挖掘传统文化关于人生理想的宝贵资源,会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2.发扬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品质。刚健自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人文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自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倡导的人格品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和“夸父追日”等故事,其核心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奋斗不息精神。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虽然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压力等像洪水一样,冲击着大学生们的心理。而且有好多同学已经倒在了它的强压之下,在自己心理的阴影里画圈圈,痛苦不堪。自强不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力,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3.承继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做人处事原则,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今天常常把一个人人际关系的状态称为人脉,人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人脉的形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不仅在漫长封建社会而且在激烈竞争的今天,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传统文化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提供了人际关系的准则,同时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方法论原则。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要关心他人,也就是要“爱人”。作为孔子伦理思想核心的“仁”,其核心要求是“仁者,爱人也”。而爱人不只是爱亲属,还要爱别人,要做到与人为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到人际关系难处,存在着社交恐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仁人君子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找到克服恐惧的方法。
4.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关于礼仪礼节的宝贵资源,提升学校的人文风气。基于人有不同的德性,如果人人率性而为,随意行动,社会秩序就会难以保证有序化。于是传统文化注意用礼仪来统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礼仪、礼节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有维护管理秩序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提倡赋予现代意义的礼仪观、礼治观,这些对学校管理活动的规范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来制约学生的言行,如规定上课下课学生应该起立向授课教师致礼,学生见到老师应该问好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场所张贴一些有关礼仪礼节的知识和常识,开设关于礼仪礼节问题的讲座或论坛,使礼仪礼貌的知识和常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讲礼貌、和谐有序的校园风气。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举措
利用和借鉴传统文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和切实落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办法和途径。
1.让学生多读古典书籍。我国古代众多的文人大都有着高尚的人格品节,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崇高的人格思想的真实流露。司马迁正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著精神,陶渊明淡泊明志、弃官归隐、追求人身自由的品格操守,屈原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都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有着突出的表现。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过程中,去自觉地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精神,使这种人格精神对其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各高校可以从大学新生踏入校园伊始,统一向各新班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大学四年应该读的古典文化书籍,并开设有关书籍和经典解读的选修课或讲座,还应该通过思政课、寝室文化、班集体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熏陶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境界。
2.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当前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普遍在通识课程中设有传统文化课程,但是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某一部分给予学生系统的讲解,还是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此,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依托有关专家学者、出版部门联合编写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另一方面,必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相关课程的设置。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课程范围应包括古代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的思想,以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为主旋律,以发扬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为重要内容。
3.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必须运用校园文化传播的各种形式(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学校可以规定某一期黑板报或者校报的某一版必须是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并组织评比活动;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征文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多开设一些选修课,这是高校应该做到的,也是有能力做到的。
4.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起表率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由此,要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首先必须在教师中组织学习,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重视“言教”与“身教”合一,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孔子主张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孟子说“吾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强调领导者的示范形象作用。为此,要注意发挥高校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表率作用,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