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22:4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核心;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篇2

[关键词]工科院校 导师制 三位一体 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贾绍宁(1981-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毕全超(1981- ),男,吉林农安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结构力学;王媛丽(1988-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及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2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高校职业与创业耦合教育模式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14108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15-03

14世纪起源于西方的导师制,经过浙江大学的引入进入我国,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导师制逐步凸显出其局限性,已经不符合高校人才培养及发展状况。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简称学院)基于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在工科院校采取学业导师+人生导师+社会导师“三位一体”的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对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和指导,全面提高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三位一体”导师制基本实践

(一)以“三进”模式发挥学业导师人才培养效应,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业导师的素质水平至关重要。鉴于目前多数高校师资同化、“近亲繁殖”的现象,学院在学业师资培养模式上,采取投入人才资金“引”、拿起法律武器“卫”、集中岗前培训“育”、选送人才外出“学”、提高生活待遇“留”、开展思政教育“激”、立足本职岗位“炼”、赋予重大任务“压”、参与科研项目“训”、进行专业竞赛“培”、大力评选表彰“促”、选拔创新人才“用”等方式,调整学业导师结构,盘活学业导师资源,提高学业导师能力,培养学业导师情感,开发学业导师潜力,发挥学业导师效应。

1.组织学术沙龙,“培训”学生锻炼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高校作为建设人才培育基地,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学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新时期,只有更新学术交流理念、提升学术交流质量,才能为高校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组织学术沙龙是学院在改进学术交流方式、提升学术交流质量方面采取的有效尝试。学术沙龙一改传统的“你说我听”报告式学术交流模式,采取定期组织、全员参与、形式多样、广泛涉猎、定向讨论、畅所欲言等方式,为学术交流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畅所欲言的环境,更有利于专家、教师、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

2.赋予科研攻关,“培养”学生树立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当今社会,具有创新思维是人才评判的重要标准。创新之精神,在于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学院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过程中,坚持“以专业为基础、以兴趣为引导、以科研为手段、以成果为目标”的指导方针,采取科研信息“公开”、研究教师“公开”、科研任务“公开”、报名流程“公开”、选拔人员“公开”,研究进程“公开”、研究成果“公开”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树立开拓创新精神。

3.参加专业竞赛,“培植”学生开发快准细实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上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注重社会的合理需求、彻底摒弃“校本位”的僵化思想,以“快、准、细、实”为培养方针,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院通过学生自由组合结团队、层层选拔赛创意、专业老师指导巧安排、与兄弟院校交流学方法、以赛代练提水平、现场观摩换理念、比赛结果促斗志等方式,结合各个学院自身的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加专业领域内的交流合作,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以“三化”模式提升学工干部思政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愿景的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培养人才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高校学工干部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要。鉴于目前多数高校依靠辅导员抓思想工作,单打独斗、教书育人“两层皮”的局面,学院在学工队伍培养模式上,采取进行理论辅导举“旃帜”、投入资金引“才子”、集中交流培训谋“路子”、赋予职责任务压“担子”、鼓励继续深造出“点子”、请名师现场辅导教“法子”、组织技能竞赛比“脑子”、开展工作例会扶“梯子”、提供教学任务开“口子”等方式,使人生导师成为学生的“六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员、政治法规的解说员、学习风气的督导员、师生之间的联络员、心理问题的疏导员、公寓生活中的服务员),实现育人工作点面结合,提高人才质量。

1.开展“三项教育”促“内化”。学院在抓好思政队伍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着力在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育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性上下功夫,以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以正气歌聚集正能量,以新办法占领新阵地,积极开展学“三史”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学习党史,坚定永远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校的高尚情操,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育实践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学习地方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依托学校厚重的人文社科学科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张家口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和人文厚重“古色”文化的整理、挖掘与研究,继承与弘扬了张家口优秀文化,推动了老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学习校史,凝练和弘扬学校精神文化,进一步挖掘、凝练、培育、传承和弘扬“建院”精神文化中的群众路线思想,为创建特色鲜明建筑大学提供精神思想保证。

2.实施“五知五帮”促“深化”。学院紧紧围绕“育人”这一根本,秉承“人本、和谐、服务”的原则,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实施“谁带班、谁负责;谁上课、谁负责;谁首遇、谁负责”的“三个第一责任人”制度,要求学工队伍在组织学生实践过程中深入开展“五知五帮”(知学生学习状况,帮学生找准方向;知学生家庭困难,帮学生走出困境;知学生行为习惯,帮学生规范言行;知学生个性特长,帮学生树立自信;知学生专业兴趣,帮学生规划发展)亲情育人主题特色实践活动,以“三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偏差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采取经济上帮困、精神上抚慰、成长上引领等方式,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五心”(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就业创业信心留给自己),学会与人交往,积极融入社会,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3.增强说服诱导反“西化”。学院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通过抓典型、抓先进、发挥人才导师的重要作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感恩,积极进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丰富“五红”(讲红色传统故事、看红、唱红色革命歌曲、发红色短信、记红色名言警句)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教育激励学生坚持“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实现自我人生规划、具备自我心理疏导能力和调整能力、增强面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学会破解矛盾,反对西方自由思潮。

(三)以“三化”模式发挥社会导师功能,培养学生适宜社会的职业素质

进入21世纪,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提高,充满机遇的经济形势也充满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高远协调的自我发展、严谨细致的逻辑思维、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快准细实的工作作风、雷厉风行的工作干劲、精通专业的职场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校友、典型、专家等社会导师的综合功能,全方位培养学生适宜社会的职业素质。

学院综合采取了“看、听、问、访、合”等方式,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观察企业运作模式;聘请创业人士讲解创业经历,拓展创新思路;组织二级学院举办专业双选会,和用人单位面对面交流;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走访用人单位,了解社会和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打破自我办学的固定模式,和企业联合,共建合作平台,推动校企联合发展等,加大社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

1.“细化”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学生个人前途和家庭福祉。细化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个人奋斗方向,增加成功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职和谐。

学院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广泛实施“GPS导航”(生涯辅导(Guidance)、能力提升(Promotion)和就业服务(Service)三者有机结合)加“六个一”(指导学生制订一份自己的就业能力提升计划,提供一份求职费用补助,至少与学生进行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至少给予一次求职简历指导,至少开展一次面试技巧培训,至少推荐一个就业岗位)工程,激发学生职业发展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生涯管理能力,帮助莘莘学子圆了自己的成才梦。

2.“优化”社会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直是高校发展命脉所在。优化教学资源是高校履行教育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的基本内涵。

本着“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学院积极引进社会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在“协调、结合、渗透”上下功夫,努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鼓励“学”,提高社会导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导师的育人功能;实施“带”,鼓励学生走进企业,通过社会导师传帮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强化“树”,通过社会导师树立先进典型,注重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落实“创”,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科研、社会实践和学生社团活动;确保“实”,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使学生的职业意识扎实有效地落到实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3.“深化”学校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高校由规模扩张转向实现内涵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经济建设所需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学院本着“以为地方区域发展和建筑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指引,促进学校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校企共建实验室,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以设备、场地、技术为投入,与企业建立实体合作;和企业签订协议,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将实验、实训、实习结合,教学内容与职业目标对接,建立现代教学工厂;联合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通过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0级学生中试行“三位一体”导师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现学生整体素质大幅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并对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向研究生教育专硕与学硕相结合的二维培养模式的过渡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

(一)学生学习风气大有好转

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高,班级凝聚力强,学习风气浓厚。学生“坐得下来”,所有的班级都自发组织学生晚自修,学习自主性、自律性强;“静得下心”,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拓展不仅有广度而且有深度;“学得进去”,学生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学习态度端正;“学得深邃”,一半以上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班级不及格率在2%以内,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一级的一次通过率高于其他班级20个百分点,毕业班的计算机通过率达到100%,考试风气正;“用得到位”,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热情空前高涨,在省级以上相关专业刊物中十余篇,实现了近几年本科学生零的突破。

(二)学生动手能力稳步提升

在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强,实验数据翔实、准确,实验效果好;学生专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积极参与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对所学专业和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参与和专业相关的生产实习活动意识强,实习经历更加丰富,且在实习过程中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宣传等社会服务活动。

(三)学生就业质量整体跃升

在实行“三位一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班级中,学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被用人单位普遍看好;一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远远超过学校平均就业率;大部分同学签约中建一局、中建三局等中央直属大中型企业,就业的层次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研究生入学比率显著提高,占毕业生总数的10%。

[参考文献]

[1]廖怡华,刘岚.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专业成长导师+辅导员”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王萍霞.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辅导员+班导师”育人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所有各项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一所优秀院校必须做强、做硬、做特的建设性工作。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高职院校校园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所共同创造的文化现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特征:其一是文化的社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性质决定了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社会基层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需要行业拉动、社会参与,其本身的开放性决定了校园文化不可能脱离社会和社会文化孤立地生存和发展。其二是高职院校本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相对于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要差一些,因此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人文素养的教育。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理念要适应主导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相一致。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构建“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

社会理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参与意识和人生反思意识,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生哲学文化的结合。这种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培养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其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要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确立“以德治校”的思想,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否则将会与我国的教育目标相悖。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学生的社会理性文化的受教育程度如何,直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来,关系到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益,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实践理性文化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求真的文化,这种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整个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素养,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适应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用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区别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种求美的文化。它在缓解心理紧张,消除身心疲劳,密切人际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分感性化的校园文化也会消磨大学生的意志,消解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感性文化的审美指导,使校园感性文化具有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把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

社会理性文化、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三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的,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各有所异,其中,社会理性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的方向,具有显著的社会性和方向性;实践理性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则具有核心地位,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化,它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理性文化的正确引导下一种有益的补充,起舒缓情绪的作用,通过实用感性文化的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注重内涵,突出重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面貌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念水平高低的标志。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创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校风,突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

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风气。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并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校园理念,突出现代高职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一股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2.抓住契机,整合资源,打造校园精神文化品牌

抓住契机是开展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坚持实践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已任,在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积极健康的校园思想文化下功夫,抓住契机,热情疏导,密切注视校园文化的思想动态,瞄准社会热点,及时抓住各种萌发的热情,并适时地应用形象化辅助手段,将这种热情引导到一个美好的、崇高的境界。例如,紧密围绕形势和任务,确定纪念活动主题,根据时事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的方式了解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热点大家谈”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参与过程中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新生入学作为一种契机适时对新生进行校风、学风的教育。一个人每到一个新的环境都会留下深刻而远久的印记,因此,我们在迎新生和军训期间,对学校的学风、校风加以渲染,突现校魂,使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创办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为契机,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创新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味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平台,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求新意、求精品,不断拓宽主题;突破传统,积极开展更多的反映时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整合;以第二课活动作为创新文化活动的平台,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贴进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事事关心”的氛围。在校内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大众化、规模化和精品化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注意挖掘企业的潜能,力争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媒体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制度文化是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的构造和设计体现了人的价值目标和审美意向,同时这种环境创造出一种境界和氛围,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环境育人”的作用。整洁、优美的校园可以创造出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信息的、充满人文信息的文化环境。因此,在学校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其物质文化的营建,以利于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充分重视校园规划和内部硬件文化建设,比如花园里要有温馨提示的绿色文化、校园中要有形式多样的墙壁文化、道路旁要有内容丰富的板报文化、标牌文化等。

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最重要的是校风建设和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教风是主导、学风是主体。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要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而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培养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课本知识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学必须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养成的育人功能,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尤其在学生社团的组织管理上,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防止学生活动流于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一般而言,高年级学生思想相对沉稳一些,对事物的感知有一定的理性基础,可以开展诸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论文宣讲会、校园文化广场等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方面的活动;而低年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维活跃,感性意识强烈,对他们开展诸如歌手大赛、接物比赛、祭奠烈士、周末智力苑、学生连一角、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讲座等行为道德方面的活动。这样就使校园文化活动兼顾到学校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并多开展学生喜欢、时间容易分配、受场地制约因素少、学生便与流通的活动,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又可以增强交流,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味。

3.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网络文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的共享特点,可使青年学生在电脑前畅游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展览馆、歌剧院,参观世界一流大学的科学实验室,这无疑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增强判断能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无全面地享受有益的网络信息,建设“红色网站”、网络社团,网络校园等。使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和环境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改善。

4.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发挥着导向作用。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特有的导向作用,以身为教,带动学生确立“知识就是价值和财富”、“献身科学高尚”等基本价值观念,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会引导学生形成勇于进取、甘于奉献的品质。

5.依托学生社团组织,逐步塑造特色校园精神

篇4

关键词:高铁经济;产业结构;联动发展;政策扶持

注: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项目编号:201610378051

项目名称:高铁经济效应对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

1引言

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至今日,一张从东到西、由南至北的高速铁路网正在全面铺开,全国各地加速挺进“高铁时代”。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其速度快、舒适性强、运输量大等特点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效益。从长远看,高铁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史官清和张先平认为,高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极化效应、通道效应、互补效应和网络化效应四个方面。李想、杨英法认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正面效应,也具有负面效应,需要正确利用,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而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本文认为,“高铁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铁经济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2高铁经济效应的表现

“高铁经济”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和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对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影响

短期来看,高铁的开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出行的舒适度。从长期来看,其对于区域整体的交通建设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高铁为辐射点的交通网络格局正在形成,正在实现其与公路、航空运输的紧密对接,因而要坚持功能创新与功能疏解有机结合,做好各运输线路规划、站点设置,完善连接高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资金保障、安全保障、技术保障和环境氛围打造,进一步提高高铁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运行通畅”交通网的步伐。

(二)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高铁经济无疑会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一方面高铁的开通拉近了各区域之间的距离,促进生产要素流通的同时,也加快推动了各区域合作与开放升级;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出发点,在客运站周边建设新城区,使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尽快对接融合,从而把中心城区做大做强。同时,高铁对于开拓旅游市场空间,加快培育旅游经济也有显著优势,其不仅降低了游客的交通成本,增加旅游出行规模和频率,而且改善了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因此,要充分依托当地的生态文化优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管理与服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对餐饮购物、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服务业需求,促进消费型服务业的提档升级。尤其要突出打好红色文化、绿色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王牌,以高铁站点为中心,以旅游大巴、汽车租赁、公共交通为载体,迅速实现旅游目的地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衔接转换。

(三)对沿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影响

高铁能极大改善沿线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沿线生产和消费要素流动的同时提高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使区域资源得到系统有效的利用和开发。通过识别与发挥区域优势职能,带动地区职能的分工,推动区域系统职能组合。各城市优先发展各自优势产业,然后以高铁为纽带促进非优势产业互相流通,同时以产业分工为具体导向,加快区域生产的分工协作,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同时也避免了同质化竞争。为保障区域合作的开展,需要有配套的制度予以保障,因此要结合沿线区域具体情况,适时制定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互联互通、产业对接互补和生态共建共享,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往、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高铁经济效应呈现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为主,通过各类要素的流动,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主导部门的优化发展。如果区域间资源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对强化区域发展的协作关系有重要意义。长期来看,区域各主要城市的协同发展,更有利于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3高铁经济效应在京沪高铁定远站上的实例研究

位于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青岗村境内的定远站是京沪高铁的一个车站,是京沪高铁安徽境内四个客运站之一,同时也是安徽境内唯一停靠的县级站,于2011年7月1日伴随京沪高铁的开通正式开站运营。高铁通车后,从上海到这里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周围城市蚌埠18分钟就能到达,同r合定连高铁项目的规划,为将极大的拓展定远的交通通达度,方便定远及周边县市人民的出行。为配套高铁建设,定远县总投资约2.7亿建设了双向六车道公路连接县城与高铁,从县城到高铁站2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为旅客实现“零换乘”,同时为了拓展高铁定远站的辐射范围,定远县积极与邻近兄弟县市进行磋商。

高铁新区的建设也正在紧张的进行。高铁带给定远的是长远的发展,为了提高新区的建设档次,定远县委托上海市发改委的一个专家组对高铁新区进行规划,希望设计出一套与定远现有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吻合的方案。定远依靠靠近南京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南京都市圈已将定远纳入经济发展范围,积极引进南京、上海等的项目,为定远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同时依托高铁经济效应,定远正积极打造现代农业和观光旅游经济。定远一直是农业大县,基于自有的农业优势以及国家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将给定远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在观光旅游方面,定远正在积极开发金山滴水寺和中九华寺等历史古迹,同时保持与周边县市的紧密交流,借助它们的优势产业吸引更多人才与企业,进一步促进自身和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

4应对高铁经济效应的建议

为更好的利用高铁所带来的机遇,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要积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同时制定合理具体的制度予以保障。

(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修建高铁对于建立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有着十分显著的突出效果,城市自身的知名度与城市形象将得到提升与发展的机遇。因此要把握机遇,建立城市的影响力,创造一个崭新的城市形象。在积极有活力的城市形象的基础上,要更好的利用黄金期发展旅游业。高速铁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从而更好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增加了客流运输量,所以要积极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以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扩大了旅游业的辐射面,从而吸引更多国内外的游客,更好的利用客流运输量的增加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要更好的融入周边经济圈。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到周边城市的时间,因此要加强同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以及技术、经济、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形成了同城效应,加强分工协作,合理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集聚,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的形成。虽然在现阶段,高铁建设可能会有一定的“虹吸效应”出现,但是随着区域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相对发达的区域可以利用积累起来的品牌优势做强总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先期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营造较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发展后来居上,打造新的增长极点。同时主动抓住高铁带来的区域发展机遇,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这不仅有利于区域间分工和协作,还有利于形成比较好的区域经济协作发展效益。

(三)政策保障

为充分保障高铁经济的落实与发展,政府应该将高铁经济带纳入相关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沿线区域高铁经济带的发展,同时促进高铁沿线城市之间以及沿线城市与其它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及支持沿线城市完善高铁沿线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增强人才吸引力,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优化经济建设的软环境。同时要统筹考虑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发展、产业布局、城镇建设、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和开放合作,加快出台支持高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何白女.武广高铁对郴州经济的效应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8)

[2]卢燕,余斌,韩勇.基于客流结构的高铁经济辐射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1)

[3]曾光.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应对――以江西为例[J].城市经济,2015(8)

[4]张座铭,付书科,易明.湖北高F经济效应综合评价及政策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6(8)

[5]汪建丰,翟帅.高铁经济效应对区域发展机制转型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11)

[6]柴小春.高铁对沿线城市经济效应的影响[D].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