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3:5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弘扬传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篇1

论文摘要:电影《赤壁》中置入投壶、跳鞠、剑舞、书法、绘画、茶艺、音乐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使人们在观赏电影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对于传承与弘扬悠久的华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恢宏的影片气势再现了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盟赤壁廖兵的历史事件。“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尽管并不在影视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取材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影视创作仍然数不胜数,其中,还有许多杰出的创造”。可以说电影《赤壁》就是如此,作为一部华语国际大片,它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影片在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宏大叙事中以现代影视手段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影片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有着娱乐的功能,它也能够起到传承文化、教育大众的作用。《赤壁》的编导组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世人,使观众在领略电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为其间所蕴含的诸多传统文化元素所熏陶。譬如影片《赤壁》中设置了周瑜和诸葛亮、关羽、张飞、鲁肃等人投壶的一个场景。投壶是我国古代一种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聚会游宴时采用的一种游戏娱乐方式,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更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士人中风靡一时。电影《赤壁》中在曹、吴两军剑拔弩张、大战将至之际,展现周瑜和诸葛亮却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投壶游戏,影片中周瑜说敌人越是张狂,就更需要专注,心静就可排除杂念,将箭投入壶中。并通过张飞的鲁莽言行作为反衬,来表明一个道理,越是在危急的关头越是要保持头脑冷静,惟其如此才能有补于事。影片中此一幕,既再现了投壶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又使人在观影后产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跋鞠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同时,由于这一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所以古代兵家又把它引入军事训练中,如影片《赤壁》中就有曹操将跳鞠运用到士卒的日常训练里,厉兵袜马,准备攻打东吴的场景。两汉以降,跋鞠依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下层人民所喜爱,比如众所周知的《水浒传》中宋徽宗就颇为喜爱鼠鞠,而高休也藉此技艺侧身贵胃。现代足球追根溯源,其源头就是中国古代的墩鞠,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足球联合会的确认。中华文化水阔源长、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将墩鞠这一古老的活动搬上银幕,鲜活生动、淋漓尽致地将之展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穿越历史的时空,领略这一尘封已久的运动的风貌,感受丰饶厚重的华夏文明。

剑舞也是为世人所熟悉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古人把习剑与舞蹈两种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充满杀伐之气的铿锵之技转为摧刚为柔的婀娜乐舞,使得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司马迁《史记》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现代出土的汉墓中,在许多汉画像砖上都雕刻有剑舞的图案,显示这一舞蹈技艺在当时已经十分兴盛。汉以后剑舞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例如耳熟能详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述剑舞的诗句:“耀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骆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舞剑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说明剑舞这种文化娱乐形式在唐代日臻完善。在影片《赤壁》中,梁朝伟扮演的周瑜身形矫健、姿态优雅,时而矫如游龙、气贯长虹,时而飘若浮云、灵巧轻盈,舞姿既英武豪健,又柔婉缠绵,刚柔相济,将剑舞这一技法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舞蹈是流动的雕塑,影片中周瑜的剑舞造型就如同一个个优美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使观众在获得审美偷悦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剑舞这一桂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

中国的汉字不仅能够表情达意,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怡情悦性,具有审美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注艺术,成为妮紫嫣红的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献奇葩。在电影《赤壁》中导演也巧妙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置入其间,影片以张飞习书和小乔练字将之呈现出来。张飞不仅是一员晓勇善战的猛将,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张飞擅长书法,这在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其八分书,字体端庄刚直、遒劲有力,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电影《赤壁》中借张飞习书一幕展现出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而影片中也多次出现小乔伏案挥毫的镜头,还有影片中周瑜以隶书体写下“平安”2字的特写镜头,一点一划间都向观众传达出这一传统文化的迷人神韵,在潜移默化中入人深切。电影《赤壁》中不仅展现书法艺术,也包蕴绘画艺术。绘画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千百年而光华夺目,芳馨远播,《赤壁》电影中反复出现小乔风情万种的人物肖像画,在传情达意,演绎故事的同时也触发观众对这一不朽的中华文化艺术的无限遐思和神往。

电影《赤壁》中也蕴含中国的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茶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饮茶不仅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而且它是文化的一种表征,由饮茶而衍生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人们通过煮茶、品茶或酬宾交友、谈玄论道,或颐心养性、陶冶情操,历代文人墨客都笃爱茶艺,茶艺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中小乔只身独赴曹营游说曹操,席间她谈茶论艺,论茶、茶具、水质、水温等对于煮茶的重要性,并言茶的色、味、韵等茶道,以精辟的言语阐述茶艺茶道。在屋外“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却于室内营造出一种“小楼明月调筝”般幽静雅致的环境,侃侃而谈,展开了一番关于茶艺的解说,虽然影片中安排这一出戏是要表现小乔为了拖延时间,有利于孙、刘联军的进攻,以论茶艺而与曹操周旋,但观众从小乔之口中也获得了一些茶艺的基本知识,影片通过林志玲扮演的小乔的言谈,用电影艺术的形式重新诊释了茶艺这一传统文化,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华夏茶文化裨益良多。

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音乐艺术极为辉煌灿烂,也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演奏琴的名家圣手,魏晋时期稽康临刑前弹奏的一曲《广陵散》成为音乐殿堂的千古绝响,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城楼气定神闲地弹奏古琴而吓退司马鼓大军的“空城计”一幕,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电影《赤壁》中多次出现周瑜演奏古琴以及他与诸葛亮谈论琴艺的场景,周瑜弹琴的节奏时而急管繁弦,紧促迫切,如万马奔腾:时而又舒缓婉转,轻柔澄澈,似小溪流水。影片中借助弹琴节奏的缓急来表露战场态势波诡云的变化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心情。与此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这一传统乐器追魂摄魄,动人心神的优美旋律,使观众浮想联翩,沉醉其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周瑜练兵时校场外牧童悠扬的笛声,不仅深深打动了在场操练的每一个士卒,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导演将紧张的军事训练赋予一种诗意的安排,使得电影故事情节开阖自如,张弛有度。在电影《赤壁》中音乐不仅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揭示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使人对编导的运思巧妙扼腕服膺,而且影片也营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广大的观众为之击节赞叹,同时激发起对中国古典音乐浓厚的兴趣,在现代音乐风靡一时,人们翁然风从的情况下,这无疑对于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继承弘扬颇有好处。 电影《赤壁》不仅展现了诸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它也将深邃的人生哲理蕴育其中,影片对于真和善给予热情的讴歌与赞美,对于丑和恶给予无情的鞭挞与唾弃。影片高扬着正义的旗帜,在孙、刘联军大败曹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意蕴上进一步延伸,生发出深沉的哲理思考。尽管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人们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但胜利的获得历经坎坷艰辛,来之不易,正如在影片中周瑜望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情沉重地说“大家都输了”,虽然寥寥数语,音调低沉,却言简意赅,振聋发绩。因为残酷的战争无情地剥夺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千百万人遭受兵资之苦,即便是对于交战取胜的一方,也无法体会到获胜后的那种轻松喜悦,只是心头升起莫名的怅惘与凄凉。影片结尾以小乔不希望萌萌成为战马,表达了广大人民摒弃杀戮,呼唤和平,企慕安宁的强烈愿望。儒家宣扬“和为贵”,反对杀戮、反对残暴、反对战争,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影片《赤壁》隐寓拒绝战争,渴望和平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传达出这一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理念,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中华文化中有许多为人世代秉承的民族精神,如对于“仁”“义”“智”“勇”“情”等高尚品质节操的颂扬和倡导,电影《赤壁》也将之毕现无遗,使之不仅成为供人娱乐的一部商业大片,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部文化大片。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渴慕的优良精神品质,仁爱也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千百年来影响深远。电影《赤壁》中有“仁”的体现,如刘备兵败新野,在曹操大军的追赶下携带着大量的老百姓逃难,虽然情势万分危急,但始终不忍舍弃,使他们落入虎口遭受涂炭,刘备怀抱要解人民于危难之间、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除黎庶于倒悬之苦的信念,宁可付出再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即便是腹心之臣诸葛亮相劝也不听从,凸显了刘备的仁爱精神。同时影片又以曹操的凶狠残暴,如杀孔融、杀蒋干、杀使者、故意传播瘟疫,对比突出刘备、孙权一方的仁爱。电影《赤壁》中有对“义”的宣扬,如孙权与刘备暗中定下计谋,借军中瘟疫流行之际刘备出走,来制造孙、刘联盟瓦解的假象以迷惑曹操一节,以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对刘备的误解、责难、非议来突出表现一个“义”字,正如赵云所言,为正义哪怕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宁可壮烈的死也不需要苟且的生。影片中以关、张、赵3人与刘备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来张扬“义”。影片也拍摄刘备夫人在身陷敌阵后为不使赵云受到拖累,能够更顺利地救出少主人而毅然投井一幕,借以反映她识大体,顾大义的思想。勇敢、威猛,一直以来是华夏民族崇尚的精神,电影《赤壁》中也彰显“勇”的精神,关羽、张飞、赵云以及甘兴等将领和众多普通的士卒在赤壁之战中虽然敌众我寡,但都是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前赴后继、气壮河山。还有孙权射虎一节,也是在危难之际突出勇的精神,“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勇敢才能够在绝境中求生存。影片中还有“智”的体现,无论是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的计赚蒋干、抑或孙尚香的卧底曹营、小乔的智斗曹操,无不表露出华夏民族的睿智和人们对于智的崇尚。再有就是电影《赤壁》中对“情”的赞誉,影片中小乔之于周瑜、孙叔材之于孙尚香,或情深似海、或意重如山,皆都大大地书写着一个情字。此外,影片中还有周瑜在刘备军营里以编草鞋的稻草为例,说明只要团结一心,同仇敌汽,就会无往而不胜,从而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精神,一种不畏、凌然不可侵犯的高尚气节。这些都是华夏民族优秀的精神和品质,影片中加以浓墨重彩地讴歌、宣扬和彰显。

篇2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 文言文复兴 原因

论文摘要:新课改语文教材中得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文言文的大量增加,本文从文言文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中学语文本身学科的性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及国家实现文化领导权四方面就文言文复兴的原因就行探究,以期引起中学广大师生对文言文教学、学习的重视。

新课改形式下,中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实现了序列化。新的语文课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不仅增加,题材多样,而且课文中的分布呈现多样化,灵活性。面对新教材中大量文言文的涌现,教师有些迷惑不解不知所措;具体什么是文言文,头脑中没有明确的概念,新课改教材内容要求时代性,设置大量文言文还有没有必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一、文言文复兴运动是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大量涌现的前提背景之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对与白话文而来的,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音律工整,而且不使用标点,包含了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其次,文言文复兴运动促使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现成为可能。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塑民族精神的需要

面对青少年贫乏的精神世界,低浅的人文素养,脆弱的人格操守;面对不管是文化断层。市场经济还是科技进步或者唯物史观的的原因的“道德真空”“道德迷茫”,我们不能不为祖国的未来担忧。梁启超先生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泽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面对“汉堡”文化,“圣诞节”文化。“情人节文化”的狂轰滥炸,我们年青一代明显的缺乏抵抗力,免疫力,究其原因之一,对本土文化了解的匮乏。文言文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中大多是宣传“论义理之信忠孝节义”等地任务传纪片段,而对国家的忠诚,对父母长辈的孝敬恭顺,对朋友的侠肝义胆,面对强大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勇气等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不管为了什么目的的都要坚持和宣扬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文言文是符合教材内容时代性要求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对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以苏教版六册为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各方面得以体现:

替父从军,远征报国的《木兰诗》,表达古人美好情感,骨肉情深的《水调歌头》《人琴俱亡》等作品,对于今天人与人感情的淡漠,为了一己私利,夫妻反目,父子对薄公堂,等不亲不敬不孝现象,为了名利不惜作假的“吴老虎”等假老虎事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希冀学生能够分辨是非,正确的看待社会现象,塑造其良好的人格精神情操。钱理群教授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史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中国文学史上,在文学上有造就的前人,不但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也为后人留下了高尚的人格榜样。相信古人的爱国精神,治国,以天下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强调将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中国最可贵的精神传统之一,能够教育与感染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包括广大的中小学生,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我们同台湾一脉同宗,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师,教育学生,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言文在那中学语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现是有其意义的。

三、文言文的大量涌现是中学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一颗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一个窥视人类心灵的港口,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而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得大量涌现,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祖先,认识历史,认识自我,从中寻找民族精神的根。正如德国威廉二世认为:“学校最根本的是缺乏国家这个基本观念,我们必须把德语作为文科中学教学的基础,应该培养出富有民族精神的德意志青年,而不是希腊青年和罗马青年”。任何削弱汉语语言地位夸大别国语言作用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的。

四、牢固掌握“文化领导权”是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复兴的深层原因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文化”,这句话虽说偏颇,但却指出了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作为“保存先人的成就,并使继承的后代适应社会一种既定存在的形态;若没有传统文化,现代人绝不会比类人猿更高明,”只有传统文化的时代承袭才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借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力成长,因此我们最大的问题并不在要不要传统文化,而是在于能否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能否把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掘出来。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得复兴是宣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实现“文化领导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语文教材中得复兴是具有时代特征,现实意义的,是文言文复兴运动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文化领导权”所需要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2]《中学生语文教学方法》.北京出版社,摘自《要有“死记硬背”之功》.

[3]夏之莲主编.《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437页.

[4][美]尼克松,王观生译.《1999年:不战不胜》.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0页.

[5]《传统文化如何为大国崛起所用》.载《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 10月22.

篇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深邃而广搏,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其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贵和持中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人轻神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实用精神,重德尚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2]。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3]。从中医专业基础教育及中医学来源来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学好中医的基础[4]。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5]。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传统中医文化促进医德形成。

2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虽然“中医药存废”之争已经硝烟散尽,各高等中医院校不断发展,招生人数也不断增多,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但实际上中医事业的发展却遭受着极大的困境,其前途让人堪忧。如今,中医药事业发展迟钝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跟当前的中医教育相关。

2.1教学模式的改变

由于招生人数大大增加,现在的中医教育已不再是曾经“师带徒”的模式,而是更多采取了大规模院校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上看,中西课程安排比例的改变,面对学习古代文化和现代科学的矛盾,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方式来回归中医教育的本原。

2.2传统文化的缺失

中医学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学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让中医学繁荣昌盛[6]。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已建立抽象逻辑思维模式,当面对深奥难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他们往往陷入迷惑。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特别是中医经典理论教学的薄弱,使中医的教育需要更多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来传承。

3中医学教育事业的出路

3.1政府:加大中医文化教育投资鼓励中医学发展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何使其昌盛而不是衰败,政府应该首先担起重责。加大教育投资,充分肯定中医学存在的必要性。政府应提出一些保护中医的政策,加大对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及产业的投资。让中医走出国门,孔子学院已经在很多国家设立,她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针灸医院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学。这让我们看到中医的美好前景。

3.2高校:改革教学机制优化专业主干

高等中医院校应将办好中医类专业放在突出位置,应突出中医院校的自身特色,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西医院校的教学模式。遵循中医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教学机制。中医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为更好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好文化基础。优化专业主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进入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以及中医科学性的专门教育,请有经验的中医专家讲述中医学的特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提高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从传统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医学三字经》等的学习为出发点,进一步学习《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然后进入《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的学习,由浅入深,逐步进入中医学的殿堂中,将文学作品中的医林人物故事、汉字中孕藏的医道哲理、诗词中隐现的医药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对学习中医的兴趣。

3.3中医学子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文化认同;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87 -02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文化认同的问题。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会对整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与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影响。加强并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文化认同的认知

文化认同(cultrual identity)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具体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成人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被接受、传播。

早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 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the core crisis)是自性危机(identity crisis)。”其中“identity crisis”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认同危机,认同及认同危机中最重要的即文化认同危机。

二、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大学生是中国形象、中国标签的代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不论对于大学生本身完整人格的塑造,还是对社会的影响力、国家的竞争力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第一,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社会人”的前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其个人的行为习惯及其文化行为习惯的养成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一切外在文化现象都与内部认同体系有着密切关联。只有人们头脑中拥有某种文化的认同,才能够做出符合其文化的判断、抉择或者决定,因此,“文化现象往往是潜在于人们头脑中认同的再现。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事物,都可能存在潜在的信息底模,即人们的文化认同”。可知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人”之前,必须具有正确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文化认同是大学生个体成为“文化人”的过程。首先,作为完整的个体,必须拥有文化认同才具有完整性。因为认同不单给个体行为制定了规范,提出了要求,而且同时也给个体营造了一个外在的文化氛围。其次,个体的文化认同一旦形成,其意识、行为、信仰等方面就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个体会通过文化的识别来取得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文化认同也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是个体获得文化群体感的途径和方式。这种文化的归属感,是大学生之所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所必需拥有的。

三、大学生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中国,在社会转型期为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飞跃,政治愈来愈民主化,文化愈来愈多元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处于蒸蒸日上的态势,各种外来思潮、价值观、文化的涌入极大地冲击了国人原有的文化认同,使国人包括大学生在内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导致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贫乏。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时,传统文化被选择的比例并不高。传统书籍、传统的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已不再被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抛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受国家地位、影响力、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所影响,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所致。这种不是真正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受国家、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出现的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值得关注与有效的引导。

(二)盲目追求外来文化

出生于“90后”“95后”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与认同感不了解,对外来文化容易产生盲目的追求。高校在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不稳定的态势下,学校对大学生文化感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们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现象。当代的大学生在追捧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的同时,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表现的越来越淡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追美剧、韩剧,知晓国外的经典名著同时,忘记本民族的名著经典,对于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承,比如对豫剧,脸谱知晓的越来越少。对于中国的传统习俗,使用筷子,贴窗花,制作中国结,吃饺子被外来的像使用刀叉,放上圣诞树,品尝星巴克,吃日本料理、韩式烧烤等文化现象所动摇。

(三)文化认同缺失

在网络多媒体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在文化领域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部分大学生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辨别文化能力不强,受舆论错误的导向,易造成文化认同缺失现象。利己主义,个人自由至上,洋品牌的使用,殊不知,这些都是西方国家实行的文化渗透政策的后果,各种文化冲突、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引发的文化失当行为对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递正能量发展都有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四、提升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对策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尚未成熟,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认知模糊,最终往往影响到他们的行为选择。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撞影响到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缺失,从而引发各种危机,开展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尤为迫切。

(一)大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着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 。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国情教育、理想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加强青年对社会主义必胜,实现全国人民中国梦的信念和信心,运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学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把青年教育、青年理想和青年的成长与成才融入到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凝聚力量、激发活力。

(二)培育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弘扬民族精神

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历史、地理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魅力与实质,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对于西方文化中可以补我所缺、为我所用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创造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等,要具备五千年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敢于敞开胸怀,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地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文化精髓、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三)引领文化现象,重塑文化认同

随着近两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得到国人的重视,孔子学院、汉语热、百家讲坛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现象的兴起,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与积极地干预,将这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广泛向学生宣传,借此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变空洞的说教为实际的面对面交流。不要过分抑制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好奇,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制作板报向大学生描绘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让大学生有自去了解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差异与相同,理性地吸收与传承中国的文化,对外来文化中优良的部分也要吸收与借鉴,不能全盘否定与拒绝。

(四)多元文化背景下,建构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过去社会时期,个体的文化认同不需要学习,便自然而然能够形成,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原先的文化认同与个人信仰、价值观提出质疑,文化认同危机出现。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建立正确的文化认同对学生的教育必不可缺,可是从社会到学校各方面缺少了对大学生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干预。提倡学校教育应随着社会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不同个体发展的区别建立文化认同教育体系,实行多梯度、多角度的针对性教育,进行整体衔接,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五、结语

大学生个体文化认同的培养是长期的教育过程,光靠学校或个人自身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家庭、社会、个人自身共同的引导和帮助。社会可以适当地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及网络等各种媒介对个体进行文化的传播,做出努力,才有可能在激荡的社会形势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文化这样一个“软实力”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重塑他们曾经不稳定的或错误的文化认同感,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娜.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王雪韵.多元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2.

[4]沈伯寅.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王永明,李宴群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构建文化安全体系[J].理论探讨,2010.

作者简介:

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德育;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精神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现实矛盾的影响,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充分发掘和发挥中华传统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无法估量的积极意义。这是我们在高等教育中落实“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需要。深入研究大学生道德潜在的危机及其动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

1.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积极面。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的调研、讨论和评价始终没有停止过。大家的普遍认识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当代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是积极、良好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敬业勤业等基本道德原则是推崇的,道德要求是强烈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社会,很多大学生希望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有健全人格”的人,“向往崇高”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第二,他们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第三。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趋于客观。危机与竞争意识增强。在行为准则和生活态度上,呈现务实、宽容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立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2.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消极面。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其道德观念日趋模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种以“新派”自居的言论和行为,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惘,是非、善恶难以分清。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寻求感官刺激,行为轻率。第二,其道德评价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考虑自己多、考虑别人少,讲求权利多、讲求义务少,要求别人高、要求自己低。第三,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第四,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有人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归结为“四重四轻”,即“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

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形成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的消极负面影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德育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为此,高校必须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育的不竭之源

传统文化足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除了物质因素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着精神、价值、道德修养的追求。人类社会总是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而前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历史是对人生经验的概括总结,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当然有阶级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人类共性的一面,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头活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尊重现实。文化传统的继承性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就是遵循着这种继承性,来学会适应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并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将其逐渐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内在精神支柱的一部分。教育有责任训练我们青年的心智和才能,但更有责任将我们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最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传给青年一代,培育良知,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从中汲取营养。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儒、佛、道的终极目标如何,都强调人自身道德的完善与完美,都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

钱穆先生说:“中国文化之内涵,主要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合于理想,有意义、有价值、有道德。这样的人,就必然要具有一个人格,中国人谓之德性。中国传统文化最看重这些有理想与德行的人。”一个具有完美的传统理想德行的人,是个有道德的人。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许许多多优秀的东西,如“刚健奋进”、。发愤忘食“、”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进取精神;”变则通“、”唯变所适“的变革精神;”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人生规范;”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格;”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气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经世致用“、”济世之穷“的积极用世思想;主张”利民“、”富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始终保持高尚情操的乐观主义精神;”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热爱劳动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中最优秀、最宝贵的东西,这些思想和传统美德,经过改造,都可以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教材和道德修养的标尺。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德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三、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

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界定两个概念,坚持三项原则,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1.界定两个概念。其一,中国道德精神指道德文化传统,传统是一种内在精神,中国道德精神是从中国道德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有生命力的、能够而且必然与时代道德融为一体的那种精神,不可将其误解为具体的古代道德、古代文化。而炒作旧文化、复兴旧道德只能是迂腐的倒退,不可能与现时代接轨。其二,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与借鉴外国、异域的道德文化精华不矛盾。更与道德建设之时代感和创新追求不矛盾,它只与一味西方化、守旧复古化格格不入。我们的态度应是,在坚持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汲取发达国家先进东西的同时,积极重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对中国特色、中华民族之精神风骨积极传承、发扬光''''大,以此来创设中国化的德育环境。

2.坚持三项原则。高校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立足现实古为今用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首先,要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落后内容,系统而深入地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其次,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科学对待人类文化,要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正学懂弄通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实质,并通过身体力行,使传统道德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和行为技能。

3.构建”三个课堂“育人体系。要着力构建以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校园文化)为辅、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为补充的”三个课堂“育人体系。

第一,要寓教于知,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主导功能。华中科技大学将《道德经》引入大学课堂,作为一种道德素质教育探索的新形式,已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生感染最深、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之一;西安文理学院在选修《周易》讲座的学生中调查,“有87%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很大”,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易》为自己心灵开启了一扇窗户,对自己的一生将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竹。当前各高校纷纷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或讲座,可以说找准了高校德育的切入口。

第二,要寓教于乐,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熏陶功能。通过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如“唐诗宋词欣赏”、“古代名著名篇导读”、“百家论坛”

等学术讲座,增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拓展学校育人途径,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举办各种文化节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成长。

在校园自然环境、文化设旌、场所构成的物质文化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物质条件。第三,要寓教于行,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培育学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中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集体活动场景,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意志;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求是务实、乐于奉献的中国道德精神。

参考文献:

[1]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工部学生处。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

[2]胡贵禄。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5(4)。

[3]张伟强。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中国市场,2007(1)。

篇6

论文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提经典的今天,让国学经典重新散发光芒,重视国学教育,认真对待和尊重传统.以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新时挥更大的作用。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之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与“生人”,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和而生”的价值体系,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社会在内的群体和谐.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此种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今世界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争端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为本的道德哲学,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积极意义。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着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商品意识的泛化,面对着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价值迷惘和“自我”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发展以国学为切入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古代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但是,民国元年(1912年),中国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当时教育部颁布废除经学科的命令,从此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诵读传统经典在各级学校教育体制中消失。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损失。国学被抛弃后,出现了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信仰缺失等严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国学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重振国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国学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国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热,9O年代国学再次掀起。当前,我们既需要对围学进行重新反思,又需要不断对其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而国学的现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国学经典读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名扬四海的童蒙教材也不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礼仪,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名字及思想十分陌生;语言表达缺乏古风的典雅,变得浅白粗俗。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伦理道德滑坡、民族精神家同失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觉悟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学教育,忽视中华文化在建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是极不相称的。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重智轻德,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旨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围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涵养新时代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关于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的东西:给知识;给方法;给视野。其中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80后”、“9O后”这代的学生。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讲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这里的“悟”便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

篇7

一、传统文化缺失严重

(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回顾历史,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对修身治国、立身行事、倡导人格修养等十分详备成熟的理论,到儒、道、释多种思想潜移默化,到唐诗、宋词、元曲的各个流派,再到,曾经辉煌几千年、传承不断的文化到今天居然断流了。这种断流,在我们正要和将要继承发扬文明的下一代——学生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为了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笔者就近选取了洛川县旧县镇和永乡乡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及结果(见下表)。

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出来,学生喜欢的仅有春节和元宵节的热闹和其乐融融。不知道历史遗址的大有人在,对民间艺术的漠然,对文学名著、传统经典更是知之了了,这不能不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忧心忡忡。在我们生活方式不断西化的同时,在西方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逐渐的被淡忘甚至遗弃,很难想象,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的后代还能听到、看到多少我们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的缺失

从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到高考制度恢复,再到前些年的应试教育,今天的素质教育,因为衡量学生成才的标准表面在不断变化,然而究其实质,发生的变化微乎其微。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考试的压力,不得不重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越来越被淡化了。从此“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退出了我们的启蒙教育课堂,青少年语文教育的面貌大为改观。语文课本一度在厚古薄今的文化思潮影响下,古汉语的篇幅屈指可数,语文课变成了一堆夹缠不清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作文不是议论文就是说明文、记叙文,结构无比清楚,学生写来,不过是一种陈词八股而已,至于儒家经典,即使拿在手中,也是不知所云。

二、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反思

(一)历史方面的因素

中国文化注重文以载道。二十世纪初期的虽然使文学走入平民间,使白话文成为当时乃至今后的主流,但无疑也给了传统文化致命的一刀,它割断了文言文,也割断了文言文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文艺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哲学,孟子“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开阔苍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对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当前教育体制的因素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太上皇”,虽几经波折,仍能够稳坐“宝座”。担负民族兴亡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的兴亡在于教育。我们一面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文乃百科之母”,但一面又对“重理轻文”束手无策。很多人在学生时期成为学习的奴隶、成绩的奴隶,毕业以后,更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洞察、对自我价值的定位,有人说,我们是用培养少数天才的方法去残害绝大多数的学生。那么,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中缺乏什么?那就是人文性!整个社会缺乏人文气息、缺乏人文关怀。而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比比皆是。相反,我们很多人几乎一辈子都不用的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却在不断提高,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不断流失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应对策略

(一)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近朱者赤”,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获得审美感受,体现人文气息的校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建筑、人物雕塑等,还可以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就学科而言,语文课是最有可能融合传统文化的学科,可以通过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结合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使学生在比较撞击中逐渐培养独力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先哲们进行精神对话、心灵沟通。

篇8

关键词:孝文化;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其中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创新、弘扬孝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系统。以孝文化作用于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新农村居民的素质,有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中国传统孝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构建和谐家庭,能有效促进社会的稳定。

一、研究综述

孝文化的冷遇与中国社会的高速老龄化激烈碰撞,中国社会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反思。如何对孝文化进行重新建构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在进行孝文化内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学者们对于孝文化的构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丁成际《论传统孝道的当代建构》中认为新孝道要注意处理好四个原则性关系;陈建华在《传统养老困境下的新型养老文化建设》指出道德与法律并重、物质与精神兼顾、自助与互助并举是建设新型养老文化的内在要求;潘剑锋的《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强调要构建农村孝德培养的社会机制,加强个体自律,提高农民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农村现代家庭道德建设,建立农村养老管理机制;李忠香的《弘扬新型孝文化构建和谐新农村》则强调在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构建上强调提倡“厚养薄葬”,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并重、摒弃愚孝,同时指出要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孝文化的长效机制和奖惩机制。哈尔滨市专顾委社会法制专家组在《倡导新孝道及运作实施的建议》中则强调在新型孝文化的构建上要着重处理好关系,即孝与忠、社会政治化的孝与家庭伦理化的孝、孝心与爱心、孝精神与孝样式、家庭孝与社会孝、孝慈互动与代际和谐、尽孝与尽量、一般孝与特殊孝。关于“孝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者关系的期刊论文还有:张晓琼和牛磊在《论我国传统孝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一文中,发现在历史上曾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我国传统孝文化在现今新农村建设中仍具有值得挖掘与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功效(2009.12);赵艳粉在《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指出,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应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1);姜雪和何顺畅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孝文化建设研究》中指出必须加强农村孝文化源流、优质资源、新农村建设中弘扬孝文化的必要性以及践行孝文化的策略、举措与基本形式等方面的研究(2012.6)。关于“孝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者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有:山东农业大学杨力新《孝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以鱼台县为例》(2009.6);华中师范大学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2012.6);河南理工大学赵艳粉《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研究》(2012.6);大连交通大学邹方枚《新农村建设中的孝文化作用研究》(2013.6)。这几篇硕士论文对于孝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涉及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农业推广等学科领域及专业,分别从不同专业角度提出了对二者关系的看法。通过近几年关于孝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文章发现,我国的学者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孝文化的内涵、孝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等。但是,研究角度偏重理论,实践性不强。首先研究角度偏重对孝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研究,或是分析孝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其次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内涵与认识的方面居多,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真正结合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这类课题往往结束在理论成立即可,提出孝文化传承与新农村建设策略的颇为少见。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量表

在寿光市纪台镇李家村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2份,其中男性40人,女性52人,平均年龄38.2岁。《孝道认知量表(FC)》,分为尊亲恳亲、抑己顺亲、奉养祭念、护亲荣亲四个因素。共有52个项目,采用并不应该(0分)、有点应该(1分)、相当应该(2分)、非常应该(3分)四级评分标准,得分越高,孝道认知越好。《孝道行为量表(FB)》[2],分为尊亲恳亲、抑己顺亲、奉养祭念、护亲荣亲四个因素。共有52个项目,采用并未做到(0分)、有点做到(1分)、相当做到(2分)、非常做到(3分)、情况不合(9分)四级评分标准,其中有情况不合被试需剔除,剔除的标准为回答“情况不合”的次数多于15次,除此以外,得分越高,孝道认知越好。

三、调查结果

(一)子辈对孝的认知各成分的平均数(M)与标准差(SD)

将被试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发现在孝道认知层次的四个维度上,男性子辈的平均分皆高于女性子辈的平均分。同一性别在不同维度上,平均分亦差别较大,其中抑己顺亲维度得分较低。奉养祭念维度得分较高,接近全选非常应该(30分)。

(二)子辈对孝的行为各成分的平均数(M)与标准差(SD)

将被试根据性别分为两组,发现在孝道行为层次的四个维度上,男性子辈的平均分皆高于女性子辈的平均分。同一性别在不同维度上,平均分差别较大。另外子辈对孝道的行为平均分要远低于对孝道认知的平均分。

四、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表一,子辈对孝道的认知与常模相比,女性子辈在尊亲恳亲、奉养祭念维度均高于常模,在抑亲顺亲维度低于常模,护亲荣亲维度接近常模;男性子辈在四个维度均高于常模。这一结果表明,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传统的孝道文化仍然深深扎根于我们现在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至于女性子辈的抑亲顺亲维度低于常模主要是因为农村女性出嫁后不再和父母一起居住的原因导致。根据表二,子辈对孝道的行为与常模相比,女性子辈在抑亲顺亲和护亲荣亲维度低于常模,奉养祭念维度高于常模,尊亲恳亲维度接近;男性子辈在尊亲恳亲、奉养祭念维度高于常模,抑亲顺亲维度接近,护亲荣亲维度接近常模。这一结果表明,“奉养祭念”在农村无论是从认知还是实践的角度都是“厚死”的重要一部分,农村的大环境中仍然对于祭祀过世父母看的十分重要,另外,护亲荣亲维度男性和女性子辈得分均不高,因没有进一步对其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但可以推测农村种棚的男性和女性对其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较低,认为没有很好地“光宗耀祖”。对于纪台镇李家村来说,最近刚刚经历了一场新农村房屋改造,由原来的砖瓦房改为楼房,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楼房在分配的过程中均以家中的儿子数为主,不以宅基地为主。例如,家中有两个儿子,只有一个宅基地的可分配得两套房子,而家中没有儿子,有一个宅基地的(父母去世,女儿嫁人),只有经济补偿,无房屋补偿。通过楼房的改造分配方案,我们也不难看出,村庄的社会生态环境仍然是以父权为主,家中的男性子辈负担老年长辈的住宿问题,而女性子辈不再负担。所以通过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孝道认知的抑己顺亲维度,女性得分仅为9.36分,而男性得分为18.22分。无论是孝道认知还是行为层面,男性子辈的得分均高于女性子辈,这一差异的意义虽不明确,但有主要促成因素分析如下:李家村虽然经历了村庄改造,但村庄里大部分劳动力仍以种棚卫生,属于从父辈种棚,传给男性子辈,男性子辈结婚后仍然种棚这样一种模式,所以男性子辈承担了更多的传宗接代、奉养父母、依顺父母以及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任务”。而女性子辈结婚后进入到了“新家族”,更多地和新家族的男性子辈一起承担起赡养公婆的任务。通过对表一和表二两个表比较可以发现,子辈的孝道认知得分普遍高于孝道行为,说明很多方面是子辈认为应该做的,但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做到的,所以在预测个人的孝行时只靠孝道认知是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想有效预测孝道行为,还需结合环境因素、子辈性格、父母性格等。另外,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子辈的护亲荣亲维度得分普遍不高,应该注意提高农村年轻人的自我效能感,在农村种棚或者种地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不一定像古代“高中状元”才能光耀门楣。

五、结语

由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在孝道认知方面普遍觉悟比较高,说明传统孝文化在人们生活中能起良好正向的作用;孝道实践方面比孝道认知方面差强人意,这需要倡导新农村孝文化践行主体自律,并构筑新农村孝文化的培养机制,完善新农村孝文化的保障体系等方措施来重建孝道,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光辉,杨国枢.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359-361.

[2]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湖南社会科学[J].2006,6:143-147.

篇9

【关键词】孝;和谐社会;建设

一、孝及孝文化

正如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阐述它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样,孝也是人的德性之根本。回望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一定能够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这样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

对于孝文化的概念界定存在几种说法,笔者较为同意台湾学者杨国枢在其《中国人之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肖群忠先生也这样说过:“孝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文化,种种家庭中自然生长的伦理意识,与我国自古以来以家庭为本的宗法制社会相结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意蕴的传统孝道,沿袭后代,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和政治规范。自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所以说,国家将孝道立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与尊重。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是的,孝悌乃人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到,其他的品格也就无从谈起。

二、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首先,孝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和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传统孝文化对于整体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孝文化进行调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的发展,都需要以孝文化为理论依据进行传承。只有每一个家庭中的诸多关系得到和谐发展,整个社会关系才能有序发展,家庭关系的融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文化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及伦理依据;其次,孝文化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道德规范。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子女长大成人外出打拼事业或是组建自己的家庭后,“空巢老人”随之出现。这类人群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给予空巢老人心灵上一个温暖的家?这时,利用孝文化缓解“空巢老人”这一问题,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道德层面上的规范,是孝文化的特殊作用。最后,孝文化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文化参考。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很多年,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解决,而孝文化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提供了文化上的参考。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培养人人尊老、人人敬老、人人养老的孝道观念,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想内容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不能保证老龄人口的生存问题,就会产生尖锐矛盾,一旦矛盾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利用孝文化规范这一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没有停歇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孝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克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的侵袭,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树立和谐社会风尚。孝德、孝道和孝行的长期持续的推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成为和谐、和睦的文明之邦的代表,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1月.

[2] 张云风.漫说中华孝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3] 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年9月.

[4] 孙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孝文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篇10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留学生;高校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高速发展,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日益凸显,在国际的交往当中也有了更高的话语权,令国外的许多国家所向往。近几十年间,特别是在我国在国际奥运会上,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吸引了国外的留学生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学国的璀璨文化知识和涵养品德。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教育更是受到了留学生们的青睐。中国传统的体育是指中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传承发展下来,益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的体育锻炼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各个时期、不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文化传统知识。传统的体育文化教育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蕴含着古代文人义士的思想精华,更值得人们去学习和领会。

一、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的教学课程当中,留学生的课程教育是国家教学课程当中的重要一部分,是传播国家的文化传统、人文素养、扩大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尽快走向国际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上扩大认知和认同。因此,在大力倡导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对留学生进行体育传统教育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我国具有5000年的传承文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包含着人生的哲理。例如太极拳,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运动。易于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但是,太极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刚柔相济,相互融合。从其动作的要领、姿势和展示的形态以及其打法和发挥的威力,都是值得去学习和反思。更值得留学生去认真的思考和体会。从中能够体会到我国体育的传统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起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的将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其都认同中国。令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更好的发扬出去,传播出去。

2.提升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留学生教育是项国际化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民族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知识层面和生活方式的融合教育。留学生在各高校的学习过程当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当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本质习惯,能够增进对当地国家的认同感和接受其传统的文化内涵,从而将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将国家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机遇,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当今,是大力倡导和发展留学的时代,是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我国要把握时展的旋律,奏响时代的凯歌,利用这一机遇扩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3.推动国际化教学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国际化的发展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留学生教育将是推动时代融合重要桥梁。留学生既能够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够了解国外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融合。这也将是我国进入国际化轨道的重要纽带,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关键要素。留学生教育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准,适应国际化潮流的方向,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提高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意义

21世纪以来,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融合发展,高校的教育也呈现出融合之势,留学生的队伍不断壮大,对留学生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提升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声誉。我国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传承,形成了特色的体育精神,例如中国的功夫,在国际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深受外国友人的推崇。但是,他们都是在膜拜功夫的暴力,对暴力的崇拜或是种可以宣泄的工具,不能够理解其内涵。因此,要通过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转变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误解,转变思维,充分诠释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树立体育大国形象,提升国家的体育文化声誉。

2.便于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随着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成为社会上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是国家文化交流、传承的重要媒介。例如中国的武术这类项目,学校要对留学生专门开设武术课程,提升他们对武术的内在认可。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在各地得以推广,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国家地位的提升。3.促进对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和“道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讲究身心和谐统一的关系。对留学生的教育要从本质上进行教育,让其深受文化的熏陶,思想随着学习发生转变,摒弃本国的思维束缚,对国家传统的体育文化形成认同感。

三、结语

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来中国的留学生数量只增不减,留学生队伍必将随之不断地壮大,对留学生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的方法,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提升国家传统体育文化的地位、推动国际化教学发展的步伐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留学生教育的目的。

作者:余丽华 吴京彦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军.论对留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体育社会科学,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