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2:4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文化比较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梁氏的这段话极精当得概括了西方文化的特征,科学的精神也就是求取真知的精神。迥异与重“真”的西方文化的是以道德作为文化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牟宗三在《中国哲学十九讲》中认为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是在生命,因为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重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德为中心的,这是学者们的基本共识。与西方文化重客体的“真”相对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却看重主体的“诚”,认为诚实是重要的美德。对于“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重要性,我想通过对儒家两部重要典籍《大学》和《中庸》以及《孟子》的分析进行说明。《大学》的《“经文”章》这样写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诚”的重要意义,也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异同。“诚意”是由知识论到价值论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我们可以把“格物”看成是认识论的,而“致知”则可以看成是属于认知论的,从“诚意”开始转入了价值论,“诚意”是进入儒家道德人生进路的第一步。没有“诚意”“正心”的功夫,就不会有后面的“修、齐、治、平”。如果我们稍加细心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西方文化的终结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起脚点,因为西方求“真”的文化的功夫正是在“格物”“致知”上。《大学》在解释“诚意”时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就是要以真面目来对待自己,做一个真实的人。只有首先做到不自欺,才有可能会不欺人,这正是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欲人”的道理。一个人要做到“诚意”就应该“慎独”,就是谨慎对待自己的独处,因为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是真我显现之时。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又讲“吾日三省吾身”实际也是在讲如何“慎独”的问题。“四书”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从此也可以看出。《中庸》里论及“诚”的地方也很多,从二十一章到二十六章都是在讲“诚”的。《中庸》认为圣人可以由真诚达到明德,这是其天性,而贤人经过努力也可以由明德而达到真诚。只有达到了天下至诚才能尽人性、物性,才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为参。只有真诚能感化万物,与神灵相交感,甚至认为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
《孟子•离娄章句下》则在天道与人道的关系上讲了“诚”的重要性:“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这样就将天人格化了,通过“诚”使天道和人道贯通起来。在孟子这里,“诚”被认为成宇宙万物的最终实体,也被认为是道德主体的最终实体或称之为道德本体,“诚”即是仁体本心。孟子在艺术领域,儒家讲的是“有德者必有言”,要求艺术作品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于是便有了“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等说法,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修辞立诚”。虽然不反对润色语言,但更看重真情实感,修辞是为了立诚。如果没有作者的真诚在,再优美的语言也只是巧言令色。我们在欣赏陶诗、苏词时也是在欣赏陶渊明、苏轼的人格。直到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时往往首先关注的仍是这个人是不是诚实,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通过对“真”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与“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化的关注点在自然,在知识,而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焦点在人事,在道德。
篇2
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起源和特征
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为目的的人类社会活动。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交融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形成具有各个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分类主要是以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娱乐类。
1.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制约。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如同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一样与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同样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多年来的历史证明,哪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振兴,那么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就得到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多方面特点。
1.2.3 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1.2.4 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2.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它们是随着历史发展先后出现且并列平等发展的两个文化系统。在1840年以前,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并没有明显的冲突和融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和国际间往来不断加剧,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更为频繁,特别是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扩张,使两种文化开始正面交锋,日益冲突和斗争。由于这两大文化本体及其存在环境的巨大差异,所以它们在交流中的对立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
2.1.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八卦、五行等理论,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的斗争等观念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
2.1.2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上。
2.1.3 在体育形态、内容、手段上。
2.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互补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需要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2.2.2 中西方国家对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相互移植。
2.2.3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中,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中国所认可。
三、两种体育文化对立统一的辩证认识
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认识两者是政治经济地理等生存环境差异下的矛盾存在。这种矛盾存在体现了人类体育文化的丰富和世界体育文化的非成熟发展状态。
篇3
[摘 要] 本文从三方面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西方文化的导入和渗透 广告语言 体态语言 时间观念
随着中国加入WTO, 随着全世界正在向“地球村”的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更加密切。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体会英语语言以及某种行为的深意和微妙,而很多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恰恰取决于你对这种微妙之处的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和精通商务往来目标国的语言,更要掌握和精通它的文化。因为语言和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首先找到多个恰当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表象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切入点也应该是商务活动中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中西文化在广告语言方面的异同
广告不单纯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甚至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各国间的商品流通日益频繁,一个重要的促销手段―广告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广告词作为广告的载体,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很难把我们推向世界的产品的广告译得合乎西方的文化背景。相反,如果没有英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很难体会英文广告的深意和微妙。比如:汉语的广告语言中最常见的就是谐音和双关。我国的黄河冰箱的广告词“黄河冰箱,领鲜一步”中的“鲜”就与“先”谐音。另外,我国的茅台酒的广告词“国酒茅台,世界之醉”中的“醉”也用了“最”的谐音。台湾一家钟表店的广告是“一表人才,一见钟情”,这里连用两个双关成语,突出刻划了钟表的端庄俊逸,让人一见钟情,产生非买不可的购物欲。英文广告比较洗练、含蓄,也经常运用比喻、象征、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其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难翻译的是双关。 广告英语还经常采用头韵(alliteration)、元韵(assonance)、押韵(rhyme)、假韵(consonance)等韵类增加广告词的音韵美。为了我们更好地理解英文广告,下面就一条英文本土广告做一分析。
这是一则“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广告。
Its sound is as unique as its shape./Its brakes are as unique as its engine./It’s not built to be something to everyone./But everything to someone. 这则广告词中前两句运用了Parallelism 结构(“平行”,汉语中叫“排比”)。这一结构使用的规则就是用相似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近的意义, 作用就是使句子本身更有韵味。那么借助于这一结构,表达了保时捷汽车的声音、外形、制动和引擎都是独特的。另外,这则广告词中的前三句,还运用了头韵(alliteration)“Its”,读起来琅琅上口。这则广告词中后两句运用了复合词的调换,第三句中的 “something”和“everyone”在第四句中换成了“everything”和“someone”。通过这一微妙的复合词的调换,传达了保时捷汽车与众不同、精益求精的技术。这两对复合词是这则广告词的亮点。
另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前些年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产销两旺,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看好。究其原因,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这种比喻有一个典故。原来暹罗国(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又数量不多,被看成一种稀罕之物,仅供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了处罚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了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的赐物,大臣又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着,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white elephant”喻指“庞大,但无用的东西”,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了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失误和损失。
二、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异同
在表达数字方面,中国人常用食指表示一;食指和中指表示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表示三;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表示四;五个手指表示表示五;大拇指和小拇指表示六;食指和中指与大拇指捏在一起表示七;大拇指和食指表示八;食指弯曲表示九;一个拳头表示十。英国人在表达一至五时,和中国人的手势是一样的。在表达六至十时,他们用两只手。比如:他们用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和另一只手的食指表示六,其他依次类推。而美国人却用大拇指表示一;大拇指和食指表示二;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表示三。在篮球比赛时,我们经常会看到美国人用这样的手势表示“三分球”。四和五依次类推;从六到十他们也是借助于两只手来表达。由此,我们知道中、英、美三国在用手势表达数字时是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还有其他的不同。中国人常常用“翘直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赞赏之意,在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旅游者常用“大拇指竖起,余指握拳朝上,大姆指朝向手体右方”表示搭便车。但是在希腊,此种手势则有污辱和轻视对方之意。中国人通常用“双手掌心朝外,举至头部位置”表示投降,而英国人则用这一手势表示让观众安静,希腊人认为这种手势含有侮辱人之意;要想确认:您是在叫我吗?中国人常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美国人用手心指向自己的胸口;要表示“到这儿来”英国人和美国人通常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将食指向内屈伸;中国人则是伸出手臂,掌心朝上或朝下,然后屈伸手指;希腊人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而大多数欧洲人认为希腊人的这个手势表示让人离开。
中西文化在体态语言方面的冲突更是屡次发生。几年前,欧洲的水手下船游泳,他们游到了东地中海的。这时,由于语言不通,站岗的希腊士兵用“手和前臂形成一个弓形,然后前后摆动整个手臂”这个手势示意他们过来接受检查与盘问。水手们以为是让他们赶快离开。于是,士兵们越是摆动手臂,水手们越是使劲往远处游。最后,士兵们以为这些人一定是偷渡者或不法之徒,只好开枪射击了。如果多了解一些跨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幕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三、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方面的异同
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时间观念有所不同。总体说来,北美和欧洲的德国人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美国人视时间为一项重要的资源,他们经常会说“时间就是金钱”;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对于预约不迟到亦不早到,迟到和早到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对于美国人和德国人来说,如果确因有事让人等了5分钟,必须做出解释。欧洲的意大利人时间观念不强,赴约常常迟到,认为这是“风度”。迟到者往往以交通拥挤等为理由,无须多做解释;在英国,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要为客人做准备,客人去早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会使她难堪,最好是晚到10分钟;非洲的埃及人的时间观念也不强。如果埃及人说:“稍等,5分钟”,就意味着要等半小时;在南美洲的巴西迟到1小时,也是司空见惯的事;中东一些国家,预约都是大概时间,按约定时间前往,常常要等上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对时间的感觉是“看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在时间安排上也比较随心所欲。
中西文化受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影响具有诸多差异性。除了以上提到的,在其他诸多方面都有可比性。所以教师应通过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为学生在将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排除语言及文化障碍,为顺利实施商务活动奠定良好的语言及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辜正坤:难以相融的中西文化,《北大访谈录》,200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4
论文摘要: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出发,阐释了导致中西文化差异的三大主要因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成因,结合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强调了中西文化比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相关策略。
1引言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各国掀起了学习热潮。目前,中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英语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过去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用,己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要达到“学以致用”,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是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并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促进学生对语言本身的掌握。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作为特定思维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无疑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语言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对文化的保存、发展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而文化是语言的培养皿,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诞生、发展而成。文化因素决定着语言的具体使用,语音、词汇、句法等的选用也都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和文化不能孤立存在,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只有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恰当地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对学生有效地习得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3中酉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因此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需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国和英美国家分别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即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单从语言结构上看,语言中许多理语、典故、格言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个国家的语言能折射出这个国家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特征。英汉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但总的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三大因素导致中西文化差异。
3.1地理环境因素
中英两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人们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这就必然导致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难免反应到语言当中去。在中国,对夏天的形容应该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所以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对“夏夜”美丽温婉的描述感到费解,更不能领会他在第18首十四行诗中把心爱的人比作“夏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ure"。这是因为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显著的特征是烈日当空。而英国位于北欧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温和舒适,是最宜人的季节,所以才导致中国人与英国人对“夏天”的联想截然不同。另外,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农业有关的词语,如竹篮打水一场空,骨瘦如柴,对牛弹琴等。而英国四周环水,海岸线很长,渔业发达,故英语中与水产、船舶相关的词语很多,如fish in the air, miss the boat, clean the deck等。
3.2历史文化因素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能从语言中看出使用这一语言的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而英语文化往前追溯与古希腊,罗马有着密切联系。不同的历史进程对语言的表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点在传统表达,即历史典故、俗语等方面尤为突出。人们常会在不经意间运用具有其民族文化特色的表达,如中国人会说“空城计”、“东施效肇”、“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些源自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成语习语,而英语中则会说道“He’s a Shylock","white elephant", "Black Friday”等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由于民族渊源的不同,在英语和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如英语中的one’ s hair stands on end与汉语中的“怒发冲冠”相似,但前者源于对一个犯人表情的描绘,意义侧重因“恐惧”而导致头发竖立,而后者意指因发怒而使头发立起来。同样是头发直立,英语中表“俱”,而汉语中表“怒”。
3.3宗教信仰因素
人的宗教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们对人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和核心的一部分。这一点也不可避免地体现在语言当中。英美国家主要信奉基督教,而作为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圣经》可以说是西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书籍之一。英语中有不少源自《圣经》的表述,如Donout as Abraham, wise as Soloman, Lot’s wife。此外,西方人膜拜上帝,教堂和神职人员在他们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也有许多与之相关的词语。然而在中国,主要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汉语中有大量关于“佛教”“佛”的表达,如“五体投地”原指佛教中最恭敬的礼拜方式,现形容非常佩服别人,“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源自宗教的典故成语,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极大地丰富了英汉词汇的表现力。
4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较
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理解其相关的文化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并与汉语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在英语学习中用英语思维,将英语学“活”,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在方法和内容上都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针对课文内容涉及的异域文化,教师应在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或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包括相关的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并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演示(如PPT、讲故事、演短剧等),然后再由教师点评并补充相关内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俗,学生只有在了解目标语文化,同时与母语文化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两者存在异同,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2)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根据主次对其进行或详或略的随文解说,并将其与相关的汉语文化进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Text A中的句子“he put the final seal on my happiness(他使我沉浸在十全十美的幸福之中)”,其中的put the seal on something有“使成定局;使某事继续有效”的意思,此时教师可通过其中的核心词“seal”的原意—印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即如果在某书面材料上加盖章印表面与之相关的事己获批准或已经生效,这样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短语。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内容相关并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受到英语文化环境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汉文化差异。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真正习得第二语言。
(4)由于缺乏目标语的真实环境,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英语文化的渗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按阶段、有重点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英语原版影视资料,多读一些英语杂志、报刊、文学作品,多听一些英语材料,以使学生丰富英语文化知识。除此之外,还应协助学生开展英语辩论赛、英语沙龙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篇5
析“中西合璧”要用中国文化底蕴作为自己的根基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西方艺术 中西合璧
论文摘要:经济需要国际化,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文艺上,我们强调中西合璧,怎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呢?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有效配置,发展有中华文化底蕴的现代艺术,发展根植于本土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达到人们心中的认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国和世界的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西方艺术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不仅影响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也逐渐影响我国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只有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尽管也历尽沧桑,却始终绵延发展、传承不绝,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全世界人民景仰的目光。
艺术是文化的灵魂之所在。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高峰迭起,美不胜收:百花齐放的戏剧艺术,笔墨造化的书法,以神似取胜的水墨绘画,巧夺天工的宫殿、园林。自古文艺不分家,瑰丽璀璨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中西文化的交流从未间断。中华文明曾传播、辐射、影响到东北亚、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曾不断地从世界各国文明中吸取营养来丰富发展自己。在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出现过汉代班超通西域,唐代玄类西行印度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经,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无数动人佳话。
但由于古代中国社会制度上表现出的闭关自守、故步自封,近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势力的强烈打击。觉醒后的中国大量引进了来自西方的技术和观念。西方的艺术思潮也汹涌地席卷这中国大地。以来,中国文化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进攻和挑战,在传统与现代、中化与西化之间,也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之间长期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文化的冲突与紧张关系,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开始研究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努力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利弊长短,从不同的文化立场出发为中国文化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西方艺术起源于何处?文艺复兴期间有一幅名画叫《维纳斯的诞生》,刚从海洋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站立在一只蚌上,两位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时辰女神拿着花斗篷前来迎接,天空下着玫瑰花雨,海面微微泛起波澜。这大概就是西方艺术诞生的隐喻。
西方的艺术历史也非常久远:神话传说、祭祀、狩猎、生育、史前洞穴……沿着时间的脚印巡礼西方艺术,可以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原始绘画也充满了抽象、象征的意味,令人想起印象主义和现代的某些画风。
直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才使西方艺术重新。达芬奇、提香、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天才重拾希腊精神,将西方艺术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近代由于西方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素描、速写、水粉、油画工艺等多个门类的出现证明了西方艺术蓬勃的生机。艺术也进人了商业生产,使用的艺术设计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等等进人了人们的生活。
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以美术为例,其实“美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五四文化运动时期,“美术”(Fine art)才由一些启蒙思想家译介过来。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繁荣,人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探化,美术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掀起了学美术的风潮。各个省市都有专业的美术高中或初中,这些专业学的都是素描、水粉、油画等西方美术,学习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的寥寥无几。大大小小的美术辅导班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学校里出现“哈韩”、“哈日”的流行词汇,音像店里清一色的通俗流行歌曲,而诗词歌赋却几近退化。
其实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称之为“问题”可能有些严重了,改称“现象”或许更合适些。特别是很多的大学生、年轻白领们,满口的‘`YSE"OR"NO",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张口就来,但一问到什么老庄、孔子、朱熹、慧能则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用提什么“有熊氏族”了。
篇6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篇7
在国际医学期刊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国外的,问什么呢?中国学者研究水平也不低于国际水平啊。这是之前以为找医学研究论文的学者问的,之后经过对国内外医学期刊英文论文的比较分析,归结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医学期刊英文摘要被动语态使用的过于泛滥。
(1)由于国内医学写作信息滞后,国内英语和翻译学者仍以为科技英语的特点就是被动语态多,而且偏颇地认为用被动语态比主动语态显得更客观。因此,中国广大医学生、科研工作者、医务人员写英文论文时自然首选被动语态。
(2)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9《文摘编写规则》要求用第三人称,不可以用第一人称,汉语的无人称句译为英文就往往选用被动语态表达。
(3)被动语态滥用也是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英美人强调个人价值,认为如果一项研究工作值得写成,就不能含糊其词,作者应当理直气壮地说:“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并认为过多使用被动语态是虚伪和懦弱的表现。相比之下,以谦虚著称的中国人的表达更为含蓄、间接。
目前,国际生物医学界倡导尽量使用主动语态,为了国内医学期刊论文能更好的被国际医学期刊收录,我们应当与国际惯例接轨,更好地进行国际医学学术传播和交流。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0 引言
在语言的交流当中,理解对方的语言不仅是对于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对其内容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理解和梳理,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在英汉的翻译当中,要求译者能够掌握两种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进而减少文化差异、思维习惯等对译文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其积极的影响。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目的是让另一个群体了解相关的知识,采用直译,还是意译,也要根据所要翻译的资料来定,文学作品尽量要采用意译,科技文献要采用直译,当然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尽量在不改变原作者的意思的前提下。符合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讲资料原汁原昧的翻译。
1 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和近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体系,构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也能够反映出大量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及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og.(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the blue―eye boy(红人)、green hand(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等。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 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如果回答“谢谢”,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不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义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my pleasure.”(我很乐意。)或“Don’t mention it.”(没什么。)以上例子表明,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
2 价值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Value System),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指令性的作用。
2.1 谦逊在中西文化中的地位不同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喜欢谦虚内敛。所以,在中国,人与人相处,习惯于卑己尊人。比如,在接受别人赞誉时,与西方人反应不同,总是说成“做得不够”或“没什么”,给人的感觉是受之有愧。同样,写文章的标题总爱用浅谈、略论、试论、浅析等。中国人在谈论自己的事情时,通常表现自谦或自贬,力图达到“自我”或“超我”的境界,这种贬抑自我的做法令英美人十分费解。按他们的习惯,听到别人赞扬时应表示感谢或赞同,这样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们鉴赏力的尊重。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论文标题中的“初、浅、试”之类的谦辞,译成英语时可不译,以避免误解。相反,在论及有关对方的事情时,中国人总爱抬高对方,也是贬抑自我的一种方式。汉语中的敬辞很多,如“大名”应译成“your name”,若将“大名”译成“your great name”,英美人会认为那是讥讽或挖苦。
2.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同
西方文化最重要的观念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其具体表现是自立精神(self-reliance)和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o翻译“American dream”实际上要对美国人不依赖世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个人奋斗的精神进行诠释。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忠”、“孝”,是一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强调整体利益和顾全大局的文化。中国人崇尚“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而英美人信奉“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汉语说“闲人莫入”,首先着眼于他人,英语却说“The employees only”,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中国人非常注重等级观念,汉语通常以职务称呼人,如,李科长、张市长等。英语里除总统、教授、医生等为数不多的头衔称呼外,绝大多数人之间以名字相称。由于这种文化差异,“这是陈科长”一般不译成“This is section chief Chen”,而译成“This is Mr Chen,our section chief”。
3 地理环境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会体现在语言中,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英汉翻译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再如,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所以人们见面爱谈论天气。“Lovely day, isn’t it?”(天气多好啊)。而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则会说,“去哪儿啊?”“吃饭了吗?”。
4 结语
中西方国家因各自受其地理环境及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文化特色。虽然中西方国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形成的。当前,在全球经济形势下,中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只有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找出两种语言共同的精神本质,才能进一步促进两种文化、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要首先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词语翻译、谚语、习语翻译、句子翻译的影响,才能为英汉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增进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便达到英汉翻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 爱情 死生观念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是相同历史阶段辉映于欧亚戏剧天空的大师。16世纪90年代,中西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两部以追求爱情自由不惜献出生命为主人公的经典名剧,那就是莎士比亚的青春爱情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汤显祖的至情传奇《牡丹亭》。它们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盛演不衰。由于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尽管两剧都是描写方爱情的典范,却体现不同的情态。《牡丹亭》深情执着、含蓄温柔,《罗密欧与朱丽叶》清新明艳、热烈奔放。归根溯源,两部剧作的人物形象是造成两剧不同爱情形态的主要原因。
杜丽娘与朱丽叶出身富贵,青春美妙,本应该尽情享受美好青春,但最后都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爱情自由的追求者。她们的性格形象鲜明,抗争精神彻底决绝,显示出比其它角色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两人的塑造从文学渊源上看无甚关联,但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从两人的爱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出的不同特征,我们能一窥中西传统文化在女性角色身上的投影,在爱的缘起、爱的表达、爱的结局等方面,杜丽娘与朱丽叶表现出明显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爱的缘起的本质区别
陈寅恪的情论曾这样论述:“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30~131.)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杜丽娘对于柳梦梅的爱,起源得非常荒唐,抑或无“理由”。
杜丽娘游园,无非是要为自己的青春找个寄托。而她游园最终所感受到的,是满目春光里的衰败与凋零;她看见的是冷漠的人生宿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面对满园的春光,她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她咏叹着春光明丽,她哀悼着锦绣年华,心灵深处对于青春的无法安放的无奈感令她无法释怀。丽娘的情思刚被撩起,却由于没有一个可以释放爱情的对象,终归化为空无,于是“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她并不是先有爱的对象再产生爱,而是先有了爱,再产生爱的对象。满腔情思千万绪,人间却无赏花人。此种境地,才是杜丽娘爱情缘起的最苦处。所以对于杜丽娘来说,爱人是谁、长相俊丑、出身哪般实际上并不重要,只因那柳梦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走进了她的梦里,便有了爱。杜丽娘有至情,似爱柳梦梅,实际是自恋,甚至仅仅是爱上了感情本身就可以让她在后来那般奋不顾身,死生相随。
与之相较,朱丽叶的爱情由来就显得“合理”、“自然”很多。她并没有凭空为自己设定一个爱人,也没有急切地期盼爱情,将爱情的追求与生命意义等同。直到与罗密欧相识在家族的舞会上,罗密欧的英俊深情深深打动了朱丽叶,她才与之坠入爱河。同时朱丽叶对罗密欧的爱也有精神层面的理由:两人都有进步的思想,认可人性自由的理念,笃信真爱无敌的信仰。所以他们一经相遇就山盟海誓、义无反顾——这与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第一次见面(无论梦中还是现实),处处透出的男女的需求就更不相同了。
二、爱情表达的异曲同工
朱丽叶她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文主义少女。她的爱从最初的羞怯回应,逐步发展为热烈似火的献身激情,以至毫无顾忌的身心结合,继而在期待与幻灭的交织中,义无返顾的走向身死情永恒的终章。她的爱激情四溢,充满了宗教式的狂热,爱情的表达方式更是大胆直率、温柔明朗。例如朱丽叶阻止罗密欧向月亮起誓:
“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我指着什么起誓呢?”
“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话,就凭着你的优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会相信你的。”
连月亮都被直接排除在两人世界以外,在朱丽叶心里,爱的象征、崇拜的偶像只有一个罗密欧。这与这与西方人爱情表达直接精确、热烈排他的特点完全吻合。朱丽叶完全不顾家族世仇与宗教束缚,坦然地追求爱情,享受爱情、捍卫爱情,并最终以生命祭奠爱情,可以看出: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急迫而且充满信心、斗志昂扬地向封建伦理道德、宗教的禁欲主义宣战;个性至上、爱情自由的价值理念已经深入进步青年的灵魂。
而《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表达方式更富层次感。杜丽娘的人物象形鲜明而复杂,在她身上温婉与刚强,活泼与苦闷,叛逆与软弱得到了统一,也惟其如此,她才那么地真实与可爱。作者真实细腻地描写了她的抗争精神的发展之路。杜丽娘作为名门宦族的小姐,她长于深闺,从小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嫩脸娇羞,老成尊重”。《惊梦》中的杜丽娘仍矜持温顺、娇羞无限。直到梦中幻景,现实难寻,杜丽娘才甘愿选择自我结束这“如花美眷”般的生命,将自己的一片深情永远留在这梦中的春光里。
但杜丽娘的死来只是她抗争之路的开始。杜丽娘她的游魂主动与柳梦梅再续梦缘——热情、大胆地向柳梦梅示爱,以“魂魄”的身份和情人“幽媾”。为情而死去,也为情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回到现实阳界的她,又坚定面对父亲对她爱情的百般阻挠。最终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感动了皇帝“敕赐团圆”,与柳梦梅成婚。这正是作者借杜丽娘对儒家重孝道和礼教的传统封建思想束缚的华丽突破,是社会、观众对生死至情与人欲合理的肯定与褒扬。
可以说,莎士比亚提倡婚姻自主、人性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既有本能的冲动,也有破坏和毁灭原有思想体制的冲力。而深受陆王心学、李贽“童心说”等“异端性批判”影响的《牡丹亭》,渗透着东方文化对本体的探寻和感受的深情抒发——不是对人生、对世界的破坏、冲击,而是深情脉脉中的情理和谐。朱丽叶的爱大胆热情、明朗纯粹,这是人文主义思潮涌动下的水晶之恋;杜丽娘的爱则是深情含蓄、执着坚定,而这正是明代进步知识分子突破封建礼教的“至情”宣言。
三、爱情结局的匠心各异
朱丽叶与杜丽娘“生而复死” 与“死而后生”的结局,均凝聚着两位剧作家精心的构思,可以说是匠心各异,难分轩轾,展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朱丽叶对待爱情热情决绝、勇于承担,然而命运的捉弄又显得那么令人无法抗拒。罗密欧因她的假死悲痛欲绝,服药自杀。看到身边死去的罗密欧,苏醒过来的朱丽叶觉得生无可恋,终也拿起短剑自刎。杜丽娘的为情而死并没有成为她爱情的结局,相反,汤显祖要用她的“至情”反抗当时社会的“至理”。于是杜丽娘的鬼魂浪漫地与柳梦梅再续梦缘,更为了与情郎长相厮守而还魂复活。接下来的她在现实世界中, 大胆而坚定,缠绵而执着:家宅之中,深情申诉;金殿之上,慷慨陈词;历经劫难、终得团圆。
朱丽叶的“生而复死’鲜明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死生观念对莎士比亚的影响。首先就是所谓的“死亡与救赎”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说,罗朱之死与基督之死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他们的死亡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悲剧结局——他们用肉身的死亡交换了精神的解脱,死亡成了具有净化审美意义的某种仪式,借由次,真爱的力量得以升华。罗朱殉情还因为他们均秉承着基督教的“彼岸意识”。他们相信由生入死只是一瞬,信仰爱情而又拒绝缺失——这必然会让他们不自由毋宁死的“生”态度。只要充满激情,寻找到爱的光辉,死亡的阴影就不再寒冷。莎士比亚的艺术审美创造,使“灵魂窥见了坟墓后面的光辉”,“在地上获得被揭示出来的天堂”。(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5.)
反观杜丽娘的生而求死,只是一种解脱的形式——死亡的彰显正是她解决宗法伦理牵绊进而自由追求爱情的起点。也就是说,丽娘“为情而生”的前提是必须要先“为情而死”,不破不立。而这种死亡,更像是朱丽叶的“假死”。与朱丽叶的真正死亡相比,杜丽娘的“死”仅仅是一种手段,死亡不是归宿。生命空间扩大化和对人伦世俗的执着性才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汤显祖生死观的核心。正如汤显祖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这种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看似荒谬,但只要它的最终指向永远定格在“生的眷恋”,那么就永远会被作者、其他知识分子、广大读者观众接受。
中国戏曲倾向于圆满、团圆的结局,“至情”在貌似合理的情节中得到和谐的胜利。但归根结底,杜丽娘不是在今生而是在来世(复活可算再活一次)才找到幸福。这也可以算是皆大欢喜中的一丝苦涩回味,既突出反映出了汤显祖在儒家、禅宗、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特殊文化心理,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中国文化看待生死的世俗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蒋晗玉)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 [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袁行霈.中华文明之光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87-397.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17-525.
篇10
关键词:动物词汇;翻译;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12-0038-002
动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赋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发展的相似性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趋同性,中西方对某种动物的突出特征往往有着惊人的共识,从而对一些动物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在翻译上也是相同的。由不同生活的地域性和生活习惯等,中英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
寓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了障碍。
一、动物词汇与文化意义
廖光蓉在《外国语研究》中提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等;三是联想, 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没有联想的作用,就不可能有词义的引申。“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cultural image) 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地说,就是指词汇的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 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 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动物词汇亦是如此,它蕴含着各民族丰富而深厚的文化风情,深刻地反映着各民族哲学思想和文化心态。
二、相同寓意的动物词的翻译
1.直译法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西方人们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李秀萍在《动物名词中的中西文化内涵之比较》也指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无论在音系、形态,还是在结构上可谓千差万别,语言的使用者也分局在地球的东西两半球。尽管如此,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不少的重合之处。同时,动物的自然属性也是一致。这是一种文化重合(cultural overlaps)现象。”例如:狐狸(fox)比喻狡猾;驴(ass)比喻愚蠢;猴子(monkey)比喻顽皮;狼(wolf)比喻凶残等。例如:He was completely foxed. 他完全被骗了。Make an ass of oneself行为愚蠢而受人嘲弄Get up to monkey business顽皮。这些是直译法。
2.同义借用法
然而,英汉两个民族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部分英汉习语里的动物名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况:(1)汉语褒义,英语贬义(2)英语褒义,汉语贬义。首先谈谈第一种情况:有些动物名称在汉语中代表褒义,而在英语中代表贬义。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得动物含义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由于“龙”蕴涵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语义,因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中含有龙的成语也应有尽有,如:龙争虎斗、龙飞凤舞、车水马龙、乘龙快婿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 深为英语民族厌恶。不仅如此,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比如“hen mother is a real dragon”指的是她的母亲对她管教过严,隐含有令人讨厌的意思,“亚洲四小龙”就被译为four tigers in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in asia,以避免“dragon”一词在英文化中不好的联想。这种翻译是同义借用法。例如, 作为农田耕作的主要力量,“牛”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一直受到广泛重视,牛的所作所为还时常被拟人化,用以形容各式各样的人, 如“老黄牛”、“孺子牛”、“牛脾气”、“牛劲”、“倔牛”,等等。英国的情况则不一样。在英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一直是马,因而相应地出现了许多由horse构成的习语,Kantan, David在《Translating Cultures》中举出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体壮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地辛苦干活)汉语中人们把老虎看作百兽之王, 用“虎”来表示勇敢、凶猛、威严,如:虎视眈眈、猛虎下山等。而英语中雄壮威猛的形象当首推lion, 如as bold as a lion。在进行应汉互译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中的老虎和英语中的lion可以互换,例如:拦路虎可译为a lion in the way,置身虎穴可译为put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虎头蛇尾,可译为come in t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在这些译法中“老虎”变成了“狮子”,
3.褒贬互换法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贾德江在《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中提到,可怜的fish 与给人带来富裕的鱼。fish与鱼的文化内涵在中英文化中更是大相径庭。汉语中鱼和“余”谐音, 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而英语中fish 含有贬义色彩, 一般用来形容不好的人和事,因而a poor fish , a loose fish, fish in the air 应分别译成“可怜虫”“生活放荡的女人”“水中捞月”。
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dog”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宠物,被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休顿o米夫林在《美国传统英汉双解学习词典》提到,在英语中owl( 猫头鹰) 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 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 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成语as wise as an owl即是一例。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 猫头鹰) 进宅, 无事不来”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 人见人怕。绵羊在汉语中表可爱温顺,而英文sheep象征愚蠢、怯弱。如:follow like sheep(指人盲从),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a black sheep(败家子,败类)。
不同的民族文化造成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寓意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的状况,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影响。只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表达出动物词汇的正确涵义,才会促进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汇通。
参考文献:
[1]廖光蓉.英汉文化动物词对比[J].外国语研究.2000(5)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樊清华.英语中动物词汇的翻译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