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8: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媒体发展历史来看,媒介的每一次发展都直接推动社会文化形态的变更。而每一次媒介文化形态的变更,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媒介文化形态的更替还带来了媒介内部文化格局的适应性调整。在媒介生态系统中,每种媒介形态根据其特点,都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共同支撑起整个媒介生态,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发展,它必然会长期影响其他一切形式的发展,旧的媒介也会在竞争发展中蜕变出新的媒介,从而形成共同演进的局面。“纵观历史,世界传媒业经历了由报纸‘一枝独秀’到报纸与广播‘并驾齐驱’,再到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然后是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强相争’,如今又进入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种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多媒体融合并存’发展阶段。”媒介融合指当前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具体来说,在技术上,数字化、网络化使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形态的媒介内容都可以转化为数字形式来传输和存储,并依托互联网在同一平台上呈现,从而模糊了不同介质之间的物理界限,统一为某一数字终端的“融合媒介”;在市场上,媒介融合使原来分立的媒体之间、广播电视与电信业间呈现市场边界消融、日益一体化的趋势,媒介集中化的趋势加剧。媒介融合给各类媒介的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是一体化又蕴含着同质化的极大风险。媒介融合形成的“杂交的媒介生态”,打破了媒介之间原有的边界,使他们无法简单地概括与区分。比如,过去电视台主要提供声像,而在网络化、数字化的媒介平台上,所有采集的信息被电子化地分解为更便利快捷利用与再利用的信息,电视新闻可以同时出现文字、声音和移动图像不同组合的多种形式,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媒介彼此间身份意识模糊,同质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电视的内部,电视形态日益分化也改变着其在大众心目中的既有形象。如手机电视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业务聚合于手机移动终端,携带方便且集通讯与传媒特性于一身,成为了理想的个人信息终端;IPTV(网络电视)则融合网络与电视媒介,可直播或点播音视频节目,并进行即时互动,还可享受网络游戏、订票、缴费、查询信息等电子商务服务,是理想的家庭信息服务终端。人们惊呼“电视不再是电视了”,电视作为现代文明的记录者和见证者这一文化身份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已经日益模糊。
二、电视文化当代认知中的几个维度
目前,电视仍然是人们了解大事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力最大的“第一媒体”。但是,电视媒介如何从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克服同质化的危险,弥补形态分化的不足,进而通过自身的有效传播,凸现自身的文化身份,从而在文化自觉的实践中还原并重构甚至超越自身在大众中的印象,需要从电视文化的角度确立如下几个维度。
1.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在当代媒体融合的语境下,电视以直观的影像画面和电子媒介的制作、传播方式给观众构筑了一个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第二重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已经完全突破了电视的原有局限而进入千万普通家庭生活的概念,变成了以人的活动时空为转移的完整意义上的第二空间。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无不如影随形地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的点滴密切相关。它以影视画面语言为艺术载体,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在广义的电视屏幕上幻化为逼真的视觉和空间的真实,呈现为影像“场”的多维的立体空间,这一时空通过电子光波直接送进了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送进了观众日常生活的中心。观众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参与观赏,参与审美,甚至参与了制作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全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审美文化形态,电视的独特之处首先来自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说,电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高科技催生的一种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感知的文化行为。因此,电视文化成为了全媒体时代的一支突出的文化力量,在精英文化、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交互作用的整体文化环境中,确认电视文化的身份,首要的就是要认定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者。
2.精神文化的倡导者
当然,大众文化本质身份的确认,并不能排斥电视文化本身的审美创造。当代中国特定的审美文化语境、特定的国情和体制又决定了中国电视文化,并非单纯的大众文化文本,而是现代大众文化与国家主导文化以及社会精英文化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他者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电视审美文化面貌。此外,按照文化三分法的论述,从内在来看,任何一种文化都可以分为精神、物质、制度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文化位于文化的内核,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文化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宏观的环境还是内在的分析,电视媒介的第二个文化身份,应该是精神文化的倡导者。尤其是在全媒体时代,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受众的市场日益细分,更需要强调精神性对物质性的警惕与超越,对制度性的选择与突破。
3.地域文化的守望者
在媒体融合的当代背景下,人们了解外在世界的方式日益多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对于扎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人们来说,全球拼贴式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舶来品和娱乐品被消费的,倘若要使全球文化真正在道德和价值意义上被本土人士接受和参与,它必须与本土的价值观结合并对其进行叙述,才能使相对遥远的事件和问题找到本土的意义关注点。因此,从国家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电视文化还应扮演地域文化的守望者这一身份。当然,地域文化在这里有两重含义:在国际、国内比较中,地域文化强调的是国内传统文化;国内地域比较中,凸现的是多样的、丰富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电视媒介通过对独特的民族风景、传说与环境、历史与现实的表现和重新创作,传达出独特的民族历史感和命运感,促成了人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三、电视文化的当代教育传达
当前,经济全球化、传播网络化、媒介数字化等趋势不断加强,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电视文化的身份承受着多样的冲击,需要重建新的文化架构。如何有选择地吸收外在媒介文化的精华,如何有效地把握内部裂变所带来的文化撕裂,需要我们从电视文化的当代传达中所确立的精神立场,采用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模式入手,予以一一理清,从而有效发挥其基本的教育功能。
1.平民化的精神立场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经由多种传播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深入社会各个角落,面向最广泛的大众,因而,其“民间艺术”的特征日益明显。当前,尽管受到了新媒介的冲击,但相比较而言,电视因其最接近、最方便,以及影像语言的直观、易读和类似于“说书”方式的娱乐世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成为了最广泛的世俗民众文化娱乐的首选。从电视媒介“深度介入生活”的审美特质来看,电视具有十分明显的私人化空间色彩,这种色彩推及开来就是个人的—家庭的—民族的,它最喜欢也最善于通过一个个“个人”来体现其内涵。当前,电视成为了一种日常化、家庭化、真正深入“民间”、走进大众的审美文化新样式,并被赋予了电视将艺术行为融于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感知的极具渗透力和普泛性的文化品格。
2.多元化的表达方式
媒介融合意味着对同一事实的多种不同观点的多样集中传达,电视文化的传播需要适应多样的表达,并从中确立起自身的主体价值。在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媒体不仅分流了传统电视最具购买力和成长性的受众,而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民意空间。从长远来看,伴随着全媒体成长的一代,将对传统电视的单一产品形态、单向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传播内容无法接受,多媒体形态、互动传播、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新一代受众心目中的媒体标准。因此,电视文化只有针对特定的受众,开展传播对象的细分,采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构建起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格局。
3.本土化的叙述模式
篇2
关键词:山地形态;规划规律;形式美学
Abstract:Themountainousregionisasortofspecialgeographyform.Inordertoplanandconstructthisareawemustknowitsspecialfeaturewell.Theorderlyingintheplanistobefound.Exploretherulestoestablishtheformaestheticsofmountainousregionplan.Bytheanalysisoftwomountainousregionmiddleschoolexamples,trytofindthewayinmountainousregionplanning.Theformaestheticsofmountainousregionplanisannounced.
Keywords:mountainousregion;planningorder;formaesthetic
建筑崇尚形式美,规划也应如此。
“在建筑师的构思中学校是个整体,秩序受到建筑观念的极权主义影响,完全淹没了特定地点或者特定建筑群的需求……整体存在秩序,但是局部不可能有秩序。”[1]
我们定义的有机秩序是,在局部需求和整体需求达到完美平衡时获得的秩序。
山地是一种特定的自然形态,世界上有1/5的面积为山地,有约50%的人口依靠山地资源生存,而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
特殊的地理、地质状况凸现了规划、建筑的区域性,也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规划、建筑特色。探索区域自然的规划、建筑本质,有助于对全球化中地域文化研究的丰富。
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建筑规划布局应体现山地特殊的地形地貌,突出其轻灵多变、自由和飘逸的格局,避免大面积开挖以节约土石方,凸显山地建筑和城市的别具一格。
1形式美的诉求
山地与平地的不同表现在地形上,体现在建筑布局、构图关系上,平地多寻求轴线、对称和严整,具有一种形式的格律美,多体现在“线”性关系上;而在山地地域,为结合自然、融入自然,建筑在空间组合上应顺应地势发展,具有小、巧、灵的形散而神不散的韵律美。由于山地的起伏与高差关系,在空间视觉角度上,可感受和体验其顶面,总体布局和组合可较直观地反映出来,因而多体现一种“面”的关系。
形式美的原则具有普遍意义,但对于不同地区的建筑和规划,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不能说山地规划就没有规律可寻,没有章法可依。山地规划群体布局应重视顺应坡度而获得的第五立面组合关系。
我们努力寻找山地规划中潜在的秩序美,以求得规划的和谐,建立建筑与基地地形的整体性,而可视的“面”状关系是切入点和路径,面的体验更直接、更容易感受整体,从而更易得到认同。
2探索规划形式美的实践
为此目的,我们尝试在山地规划实践中探索这种特殊性中蕴含的规律性。
2.1重庆万州二中双河分校规划。
重庆万州二中现校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区,属重庆市重点中学,有“万州的清华”之美誉,学校师资力量强、规模大,为适应其日益发展的需要,加强周边辐射作用,顺应万州区教育发展规划,学校在万州龙宝镇双河口新征地14.41hm2用于扩建分校。
分校整个用地南北高差约70m,北有现状高山,西有杨柳河蜿蜒而过,地块东西向稍长,南北向较短。分校规划建制100个班,建成后将作为万州二中的高中部。
为较好实现功能分区,减少土石方开挖,在人性化范围内设计校园各级道路。规划中考虑北侧较高地块靠东区域作为教学区,布置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作为校前区对景(图1,2)。
从学校主入口方向看教学楼气势雄伟,这样进入学校后拾级而上即为教学楼主体;西南临主入口布置运动区,设置400m标准运动场和体育馆,利用地形高差,运动场较低侧在校前区方向,故架空作为停车场,解决校前广场车辆停放问题。
进入校前广场后向西设计为一条南北景观大道,道路一侧布置办公楼、图书信息中心,尽端布置科技实验楼,在建筑与景观大道之间设置科学名人雕塑与小品,充满学术与礼仪气氛,临杨柳河一侧,由于景观优越,布置教工生活区。在教工宿舍与科技实验楼、体育馆之间,设计了学生及教工食堂、学生宿舍,这样生活区既相对独立又临近学校后校门,解决了生活用品的进出通道问题。
教学区、运动区分临景观大道两侧,科技实验楼位于景观大道西侧尽端,东侧尽端设计有一个巨型雕塑及英语角,这样在平面规划布局中即形成一个钥匙形状,教学楼群设计成一把“锁”形,两者结合意为开启智慧与科学殿堂的钥匙(图3),整个规划结合地形高差,分区合理,既创造了形式之美又寓意深刻,形成了一个生动、和谐、有序生成的山地中学新意象,在竞标中一举中标,受到多方好评。
2.2重庆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区规划
万州区行政中心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由于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区人口急剧增多,为发挥现有土地效益,万州区决定将行政中心迁到长江以南,建设江南新区,为适应城市发展,万州教育规划相应作出调整,决定万州三中整体南迁,在江南建设新校区。
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征地14hm2,规划100个教学班。新校建设用地南北方向地形呈W形,呈三山夹两谷状,东西方向临两条城市主干道,两条干道之间高差约40m。地势高差变化大,地形地貌复杂,用地条件为特征明显的山地。
在整体布局中,我们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变不利为有利,巧妙布置各类建筑用房,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新校规划呈一条“鱼”形(图4,5,6),建筑之间的道路呈鱼骨状,发散形的路网系统顺应了山势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建筑的朝向与山地之间的关系,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形式美。
由于用地东侧临城市干道为城市公共绿化带,故景观设计呈鱼背上的鳍形,鱼头一侧在用地的最北端,考虑到北端零星用地规模小,又与主校区以溪谷分隔,交通联系不便,故将生物园地布置在此,鱼身部分布置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及学生食堂等建筑,教学区沿山体走向布置,呈自然开阔的扇形,图书馆临溪谷布置,溪流从旁穿越,尽显幽静之美,办公楼布置在主入口位置,对外联系便利。学校主入口布置在用地南端,从主入口拾级而上,利用地形设计了不同高差的叠水等景观道,山头上布置科技实验楼,作为标志性建筑而正对学校主入口,在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一侧设计为学生生活区,布置食堂、学生宿舍,并临近学校北校门;“鱼尾”部分设计为运动区,从整个新校用地来看,只有这一侧较为平整,土石方量小,故作为体育馆、游泳池、田径场用地,规划为体育运动区。
因为山地地形限制,万州三中江南新校在规划上讲究自由开放式布局,校园整体顺应地体坡地走向,建筑多呈吊脚设计布置,其曲线形规划恰似跳动的鱼儿。
3结语
山地是一类特殊的地形,区别于平地,在规划中自有其可寻的规律特点,我们应努力探索山地布局中的形式美,创造另外一种和谐、自由的规划,避免无目的的散乱、无原则的填挖。
建筑师通过使一些形式有序化,实现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是他精神的纯创造:他用这些形式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意识……他以他创造的协调,在我们心里唤起深刻的共鸣,他给了我们衡量一个被认为跟世界的秩序相一致的秩序的标准,他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的各种运动;这时我们感觉到了美。[2]形式美蕴涵于规划之中。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业管理;环境建设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已不是单纯的“住房机器”,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选择商品房的重要指标。这不但对开发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物业管理也是一项挑战,加强环境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
1自然环境建设
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越来越小,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为人们创造接近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变得非常重要。在物业管理前期介人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应该站在业主及使用人的角度,因地制宜地对物业的自然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尽可能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条件,以提高整个小区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1.1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利用地形地貌可创造出不同的景观,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们走在小区内就如同走在自然风景中,带来视觉的偷悦和心情的舒畅。
1.2树林植被的充分利用
树林植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美化环境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开发环境建设中应加以充分利用。可利用树林植被组织视线、分割或联系空间,也可作为特殊的标志或建筑物的装饰,制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让人产生回归自然的感觉。
1.3水源河流的充分利用
利用建设区的河流水源创造出来的“小桥、流水、人家”,不再是枯燥的人文环境,而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清新环境。
2人居环境的建设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这种追求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人居环境的建设是每个物业管理公司的首要目标,并且要以人为本,满足居住着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要求,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2.1室内人居环境的建设
2.1.1介人规划设计物业管理企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居住空间的设计提出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强调住宅的可改性,满足不同业主的要求,并对设备管道的布局进行审核,使之布局合理,方便日后管理。
2.1.2介人装修设计为了克服开发商提供毛坯房由业主自行装修造成的弊端,建设部专门发出禁止交付毛坯房,现在开发商卖的房子大多是带装修的,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很多房子都存在装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了居住环境质最。在前期介人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可对装修材料的质量及装修的合理性进行监督,提高装修质量。
2.2室外人居环境的建设
2.2.1绿化管理绿化是提高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绿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创造优美的景观,让居民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而绿化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只有精心养护,细心管理,才能达到绿化和美化功能,使小区内花香草绿,空气清新。
2.2.2噪音管理物业管理中的噪音主要由交通噪音和建筑施工及装修噪音。对于后者可以通过施工时间的限制得以防治。对前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车辆的引导,解决道路不畅、交通堵塞问题,这是减少交通噪音的有效手段;二方面是加强小区的封闭式管理,限制车辆的出人,可以有效避免噪音的产生。
2.2.3消防管理物业管理中要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加强消防管理。一是要层层落实消防工作,形成一个整体性、全方位的防火网;二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减少火灾的发生;三是对辖区内的员工和住户进行消防培训,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知识,增强住户消防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2.2.4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物业管理要注重人的要求,应经常举行画展、摄影展、艺术欣赏等活动,培养小区的文化氛围;举行群众性社区活动,如: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大家庭”的亲近和睦的温暖感觉,增进小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3健康环境建设
健康环境建设主要是对住户健康保障的建设。
3.1医疗保健体系建设
物业管理应建立健全医疗保健体系,为住户提供如特约医生上门诊疗、预约体检、特约专家门诊、手术等服务,并定期开展与健康相关的免费咨询活动,以保障住户的身体健康。
3.2家政服务体系建设
家政服务是物业管理的一部分,物业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家政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住户提供各种专业家居清洁、家电维修保养、家居灭虫、代订各种报刊杂志及保姆、钟点工推介等便民服务。
3.3公共健身设施建设
物业管理中要加强对小区现有的公共健身设施的维护保养,并根据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结合小区的现有条件和住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新建健身娱乐设施和场所,丰富小区住户的业余文体生活。
3.4社区老人活动建设
针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物业管理应积极进行社区老人服务与活动设施配套建设,组建模特队、义务巡逻队、歌咏队等老人活动队伍,开展丰富多样的老人活动,丰富小区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人“老有所乐”。
4环境保护建设
物业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建设主要是指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建设。
4.1水污染的防治
物业管理中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生活污水,为了做到减少水污染,一方面是要节约用水,这是防治水污染最有效、最经济、最合理的措施,不但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费用;二方面是采用合理的治理方案,加强对废水的末端处理,使其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4.2垃圾的处理
随着生产的发展,小区城市化的加剧,垃圾的产生也日益增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对小区的垃圾处理提出了新要求,在管理中,应设置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有用得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垃圾要做到日日清,并且每天要安排清洁人员定时对公共区域进行打扫,保持小区的清洁。
综上所述,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做好环境建设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提高小区的环境质量,从而提高住户的居住条件,改善小区的居住质最,为住户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良好的文化艺术素质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在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关键在于发展自我思想意识与情感意识,不断通过自我学习,以多种学习方式完善自己,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美协活动、美术基本功的学习交流、继续教育、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认为需要提升的文化艺术素质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能认识到各方面素质完善的重要性,并意识到通过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业务能力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素质,但他们还是偏重于专业学科技能方面的素质完善,而对其他学科知识认识和了解较少。其实,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一个更广阔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本质要义,而不仅仅在教学中进行片面的知识传授和简单的技能说教。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文化艺术素养决定美术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升的文化素养有: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养、学科教学技能、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交流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具备合理的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素质结构,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追求自我完善与自我奋斗的基础,是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顺利开展美术课程教学的保障,能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认知能力提供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性。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完善,造就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新时代美术课程的设置对美术教师文化艺术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求美术教师不断关注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美术教育改革动向。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潮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我完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来自好的习惯,日积月累的文化知识学习可以增长智慧,丰富内涵修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形成一种高效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另一方面需要深入民间生活,多接受传统美术方面及其他学科方面的新信息,多参加学术性的交流活动,如美术教学活动、美术采风活动、民间艺人交流活动等,形成一种善于反思、批判和研究的思想行为方式,在交流学习活动中拓展艺术视野,激发创造意识,健全自我人格魅力,展现出紧跟时代的优秀美术教师风采。
二、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毋庸置疑,教师的职责在于育人,教学是教师实现育人的组织和策划手段,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人才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应该思考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所能带来的效益,如果不考虑效益,教学就会变得盲目而无意义”。美术学科的教学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与创造精神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美术教师队伍。因此,重视提高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是美术教育前进的动力。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组织能力包括:美术竞赛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业余培训组织能力等,而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提高的教学能力包括:多媒体教学与制作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学示范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等。粤东中小学美术教师只有掌握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素质,引领美术学科的发展动向,整合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学科领域的资源数据库,创造更大的美术教学空间。
三、结语
篇5
[论文摘要]手机作为当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其传播学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手机媒体,并将其与传统媒介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重点研究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通过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手机作为大众媒体体现“媒介补偿理论”本质,并探讨手机发展的趋势。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已经会自觉利用结绳等活动来传递、交流信息,到了纸质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交流已经突破了疆域的限制。电子时代的到来,无疑更加迅速地推动着传播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电影等电子媒介的运用和普及,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度乃至跨洲际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接受。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更近,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尽管电子媒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似乎大有取代传统电子媒介地位的架势。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在互联网时代,电脑已经被公认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几乎把人类之前一切媒介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人们成为受传于一体的主动的行为体。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到此似乎已经完备了,这种理想的传播媒介是否已经停止了人类对更新更好的传播媒介的期待呢?事业并非如此,正在人们对互联网的讨论方兴未艾之时,手机这一新型的通讯工具横空出世。
手机(mobilephone,cellphone)是蜂窝电话的另一个俗称,手机从1980年代初推出,十年后迅速扩散到一般用户市场。蜂窝通讯是通讯与电脑结合之后能提供的多种服务之一。无绳蜂窝电话相对于现存有绳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明显优势就是移动性增加和功效增大。美国着名媒介理论媒介家保罗·莱文森把人的功能分为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媒介,即便是强大如电脑这样的传播媒介,几乎把之前人类一切媒介的优势集于一身,但它也没能彻底地解决人类随时随地接收、传达信息的困难。直到手机的出现才从根本意义上把人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过去的电子媒介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单向地发送或接收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介将人的“说话”和“移动”功能整和起来,直到手机的出现才完美的做到了这一点。有了手机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说话和书写、虚拟世界和物质世界任意选择其一,可谓鱼和熊掌都可兼得。
手机在很好地弥补了电脑不足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在和互联网结合后,手机更是体现出它胜过电脑的优势,和旋铃声更加人性化、个性化,既悦耳动听,又避免在公共场合竞相查看是否是自己手机响的尴尬;发短信使人们在接收处理信息过程中不必“说话”,即保护了隐私,又节省了话费;收发电子邮件的功能使人们摆脱个人电脑的束缚;摄像功能使人们能够抓拍并即时把瞬间形象发送给他人;而新型手机甚至可以下载和播放歌曲及电影,几乎囊括了MP3和电影的功能。由此可见,手机几乎把先前一切媒介的功能集于一身,手机更是把电脑的优势自然的承接过来,并更好的弥补了电脑的不足。难怪有人说如今的手机早已超越了作为通讯工具的功能,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仅就中国而言,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的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
保罗·莱文森是美国着名媒介理论家,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remedialmedium)这一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媒介补偿理论”为我们研究媒介历史以及媒介理论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媒介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媒介形式本身就已经改变了人类历史,媒介塑造和控制人类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式。这就是着名的“媒介决定论”,其本质是“传播的主导性媒介影响历史性社会的发展”。
1979年,莱文森提出了不同于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的“人性化趋势论”。莱文森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而“人性化趋势论”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补偿性媒介”理论的基础之上。他在《数字麦克卢汉》里面说:“人是积极驾御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这种媒介演化理论可以叫做一种‘人性化趋势’的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认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不难看出,“人性化趋势”理论在于说明人们可以选择和发展媒介和技术,用以维持生发展自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媒介发展到今天,“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手机,被很多人认为的“第五媒体”正粉墨登场。手机对于互联网的优势不言而喻,以往依赖电脑接收、传送的新闻、图象等信息,现在可以用手机来完成。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影响作用下的人类社会称作“地球村”,而真正把村民们从座位上解放出来的是手机,手机在握,“地球村”村民们就可以信步环游全球了。从互联网到手机,可以清楚地看到手机对于它先前媒介电脑功能上不足的弥补,再反观媒介发展的整个历史,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正是对先前媒介的补救和补偿。
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或多或少代表了技术悲观主义,而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则代表了技术乐观主义,它强调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手机的运用和普及的确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然而,科学技术能不能始终在人的理性范围内发展,我们还得以手机为例,手机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骚扰短信,摄像头偷拍别人的隐私等等。风靡2004年的国产电影《手机》的导演冯小刚就说过:“朋友和陌生人的手机声常常骚扰人,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疯狂的话语泡沫。”这部电影的原着小说作者刘震云也谈到:“手机像手雷,承载着太多的谎言,有可能爆炸,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都有其为人服务,促进人发展的一面,但其潜在的危机也不容忽视。技术乐观主义是否正确,说到底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试金石来检验:任何新媒介、任何技术的发展是不是利大于弊。
注释
[1][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史诗性;战争影片;文化语境
[作者简介]赵佃强,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当代文化、文学及电影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时国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当代文学和影视评论。
战争为史诗性电影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即“悲剧性、大场面和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把这些要素通过艺术的手段转换成史诗性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苏美史诗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所在,因为苏美两国非常成功地通过电影的形式把战争这种素材转换成了这样一种史诗性的艺术作品。
苏联是二战的重要参战国,直接面对了人类史上的这场空前浩劫。为了配合好国内的反法西斯宣传,艺术家们都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股洪流之中。不仅战时出现了很多的战争纪录片,而且战后直至现在都在不断地拍摄二战电影,这些电影努力塑造出了伟大的苏联形象,契合了俄罗斯民族的心理需求,是一种合理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美国同样是二战的重要参战国,它也需要和前苏联一样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保持同样的节奏,讴歌美国人民不怕牺牲,坚决和法西斯斗争到底的伟大决心,这对鼓舞美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同样具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美苏两国极为相似。除此之外,苏美两国史诗电影的产生还有着其自身的一些更为深层而独特的原因。
对苏联来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深层的内部文化推动力。独具特色的二十世纪俄国宗教哲学奠定和重塑了俄罗斯人的精神世界,为史诗性电影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宗教哲学有三种不同倾向:一是宗教宇宙论,强调宇宙万物的神性和对造物世界的神化改造;二是基督教人本主义,把人类及其社会历史作为哲学思考的核心和出发点,特别关注人的存在和命运、人的自由,人与上帝的关系等问题;三是“纯粹哲学派”,强调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或概念把握,而是一种生命体验,是存在自身中的直觉。从中我们不难推定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史诗性电影中的三大要素可以非常自然地从对“宇宙、人及生命体验”的思考中得出,因为这三个概念可以分别对应“宏大的历史背景、英雄人物、悲剧性”。
俄罗斯诸多伟大思想家始终都在思索俄罗斯传统思想中的此种基督教真义。索洛维约夫虔诚地指出:“俄罗斯思想,俄国的历史义务,要求我们承认,我们与基督的宇宙大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要把我们民族的天赋和我们帝国的一切力量,用于彻底实现社会三位一体。在那里,三个主要有机统一体中的每一个――教会、国家和社会,都是绝对自由的和强大的,而且与另两个密不可分;它不会吞噬或消灭它们,而是无条件地巩固与它们的内在联系。使上帝的圣三位一体这个真实形象在尘世重现,这就是俄罗斯思想的真谛。”显然,索洛维约夫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基督色彩的“普世之爱”,它坚决地要求俄罗斯人抛弃个人主义观念,坚强地团结在一起,用爱支撑起俄罗斯民族不屈的脊梁。在二战期间俄国面临亡国灭种的民族危难时期,这种“普世之爱”表现得非常突出。1942年4月举行的苏联作家协会会议上,很多作家在面对残酷的战争现实时,同声呼吁文艺工作者应关注战争给苏联人们带来的苦难,而人道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此为人们所重视。正如吉洪诺夫所指出的那样:“人性、人道主义是我们文学的传统和首要的特征。它是我们理解人们的痛苦并寄予同情,因为它对人的内心世界和战争带来的变化具有强烈的兴趣――这对我们来说,正是苏维埃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俄罗斯民族所认同的这种人道主义与西方世界的那种肤浅的人道主义观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恰如别尔加耶夫认为的那样:“在俄国,由于其宗教始终具有追求绝对和终极的性质,所以人的因素不可能通过人道主义的形式(即舍弃宗教)得到发掘。但在西方,人道主义已是穷途末路,生命垂危,危机四伏,西方人正在一筹莫展地寻求摆脱它的出路。迟到的俄罗斯,不能重蹈西方人道主义的覆辙。在俄国,只能通过宗教天启发现人,即只有通过揭示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人,揭示基督心中的人,才有可能发现人。这就是俄罗斯的绝对精神。”这种从基督立场上来揭示人的本质为后来的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所进一步证实,苏联“解冻”后文坛上兴起的带有基督色彩的人道主义潮流迅速地波及到了苏联电影的拍摄。例如,在苏联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雁南飞》、《士兵之歌》、《一个人的遭遇》、《士兵的父亲》等就明显地摆脱了“日丹诺夫”的消极影响,引导了苏联二战题材影片拍摄中的人道主义潮流。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人道主义所关注的“人”,总是被作为人类的代表,作为人的集体本质。而人的命运总是被以某种方式想象为人类的世界历史命运。我们不难从前苏联的诸多史诗战争电影中体验到上述的具有浓郁的俄国特征的宗教情绪。
纵观苏联二战史诗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极少刻画美国式的孤胆英雄,而非常注重表达一种集体主义话语,绝大多数英雄人物都具有明显的人民性特征,这就使得苏联电影基本摆脱了自由主义色彩,从而使得影片具有了一种厚重的现实主义感,而不像好莱坞影片那样难以遏止地会彰显出虚幻的个人主义。例如,《战斗中的列宁格勒》、《雁南飞》、《坚守要塞》、《热雪》等优秀影片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而这种思路的来源并非是导演和制片人所凭空杜撰出来的,探究起来,其仍然可以追溯到宗教传统影响下的俄罗斯思想。俄罗斯思想向来重视对秩序的维护,即对神与上帝的皈依,而排斥散漫的个人主义。这种强烈的秩序观念使得苏联二战史诗电影达到了一个别国电影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苏联二战史诗电影中很少看到垂头丧气、一蹶不振、颓废萎靡、充满幻灭感和消极怀疑主义的人物的原因所在。用别尔加耶夫的话来作个总结无疑是再好不过了:“凡相信俄罗斯使命而又只能相信它的人,过去和将来都会认定这个使命就是创造性地达到宗教综合,生活和意识中的宗教综合。”
美国则是一个移民国家,历史极为短暂,在宗教和文学等很多方面还不够生成像俄罗斯那样厚重的传统,这些都使得美国文化很难在自身内部衍生出悲壮的史诗风格。美国电影带有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息,这是众所皆知的现象。即使像二战这样的悲剧性素材同样也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商业文化的侵袭。在二战期间,为了有效地配合政治宣传,美国电影界赶制了许多有关二战的电影,但很多影片的市场反应都不尽如人意,这其中有一些独特的原因。一、“好莱坞”文化的影响。好莱坞非常注重影片的商业价值,而那些执意不走商业之路的制片商则往往惨败而归。这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好莱坞电影制胜的秘诀在于“从民间大众的历史和现实意识出发生产影像”, 但很有意思的是,好莱坞文化又不仅仅奉守一种绝对纯粹的金钱主义观。毕竟,观众无法漠视“二战”这个具有深刻悲剧意义的概念,同样,如蓝爱国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仅仅看到市场和金钱的密切关系,而忽视了市场意味着广大人群意识形态中心的复制和表达,那么,市场难以形成,更何来壮大。”“好莱坞从来未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遗忘自己的历史文化主题,不管是在理性的意义探讨还是在非理性的意义探讨上,它总是离不开这种文化主题,并始终将这种主题的表现和传达作为工业化时代好莱坞的基本使命去完成。”的确,好莱坞文化就似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只有技艺高超的导演才有能力自由地游走其下。二战提供了创作史诗性影片的绝佳素材,能够将其搬上银幕同时又能带来可观的商业效益,相信这是每一个好莱坞导演的梦想,无疑,斯皮尔伯格堪称其中的佼佼者。斯皮尔伯格既能拍出像《侏罗纪公园》这样十足的商业影片,又能“立地成佛”拿出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震撼全世界的二战影片。二、观众因素的影响。好莱坞电影制片商非常注重观众的接受反应,众多的电影公司拍摄了大量的战争影片――如厄尔・谢恩曾经作过统计,“在1942年至1944年好莱坞战争片的生产的持续高峰期中,有1/4的故事片(1286部中的312部,占24%)是关于战争的。”但这数字的繁荣并不能证明美国战争影片的真正成功。美国当时拍摄的许多战争影片在市场上铩羽而归的现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战后,美国电影商在拍摄此类影片时就非常注意吸取这个教训,在好莱坞商业文化的精心包装下,美国不断地推出史诗性影片,将之推广到全世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如《野战排》、《珍珠港》及《拯救大兵瑞恩》等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需要理解而且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好莱坞的商业化操作为何会成为其史诗电影产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化语境,要明白这一点就不得不先了解新教伦理与美国精神之间的深刻关系。所谓“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清教” (Puritanism),是自十六世纪起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的各改革教派的统称。它的主旨实质上与文艺复兴运动是一脉相承的,它彻底动摇了传统神权统治的基石,是一场使神圣的宗教世俗化的运动。这种世俗化的运动在欧美确立了一种新的宗教精神,即一切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精神。好莱坞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正是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一个象征,它之所以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借助电影这种可视性艺术的独特影响力,美国人迅速地向它之外的世界有效地宣扬了美国精神――个人英雄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以及超越一切的自由和民主等等。正如马丁・S・德沃金所认为的那样,“历史上最大规模娱乐工业所缔造的、并当作商品的那些‘好莱坞明星’,把银幕上的美国人形象演成都是最有魅力、一帆风顺、凌驾一切而成为横扫世界的新大众文化的主要人物。”二战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美国的民族自信心,使得它想当然地认为只有自己才有能力来引导整个世界。基于这样一个理由,美国人通过不断拍摄二战影片来向世人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强化全世界对于美国光荣历史的记忆。这是苏美两国史诗战争影片的一个根本性区别所在,当然同样更是美国的独特性所在。
[参考文献]
[1] [俄]索洛维约夫等著.《俄罗斯思想》.贾泽林、李树柏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第285页.
[2]转引自[美]马克斯・洛宁.《苏维埃俄罗斯文学》(1917-1977).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08页.
[3][俄]别尔加耶夫著.《自由的哲学》.董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4]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第96页、第96页.
篇7
【论文摘要】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历史,历代画伦均有论述,使山水画的透视法更加充实、完善、科学,随着山水画艺术的不断发展,适当借鉴西画透视法及其他艺术形式,来增强山水画的表现力、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的重要环节。
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做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的表现出来,使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客观存在的物象,即使是同样大小、高低,在一定的视域范围内也会产生这些视觉变化,是有它一定法则和规律的。西画多采用焦点透视如同相机,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收人镜头的物象如实的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物象就不能摄人了。中国绘画在透视上有它独特的处理方法。它遵循透视的基本法则与规律,又不拘泥于一般的法则、规律。画家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地一个地方,也不受一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移动立足点进行观察,各个不同立足点所看到的内容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进画面上来,使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更全面更生动,这种透视方法叫着“散点透视”,也叫“动点透视”。山水画能够表现出“咫尺千里”的开阔画面,便是中国山水画对透视运用的要求。绘画的透视法在中国传统上称它为“远近法”。
中国山水画透视法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文献上很早就有出现。战国时荀况在《荀子.解蔽》篇中有一段记载:“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从山下望木者,千初之木若著,而求著者不上拆也,高蔽其长也”,这就把透视上“近大远小”的法则讲出来。lw881.com而直接论述到与绘画创作有关系的透视法,在画论中较早谈到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宋宗炳的《画山水序》。其中有一段提到:“且夫昆仑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间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坚划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把透视上的远近大小、长短、高低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唐代王维所著《山水论》中提出处理山水画中透视关系的要诀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陷如眉(,色),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可见当时山水画家是重视并运用透视规律的。到了宋代,由于绘画的发展,画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绘画技法上的各种经验,对透视也做了进一步的论述,并给山水画家提供了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具体方法。如北宋郭熙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后来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从宋代不少山水画作品中可以看出,画家在透视表现上的确花了不少的精力,作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因此,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从古代的绘画作品来看,隋唐以前,对透视上产生的一般变化,还未能达到表现的水平,如汉代的作品,我们不但在画像上,即从壁画上看对远近、前后的关系,尚不能很恰当的表达。本来是前后关系,在有的画像石中却把它表现为上下的感觉。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隋唐以前的山水画,往往是“人大于山”,现存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中,确实存在这个不合透视法的情况。由于不断的实践,古代画家逐渐提高了对透视的理解与表现的水平。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已能够把平远、深远的透视法结合起来表现。宋元时期对透视法的表现,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在传统上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以下仅就中国山水画常用的几种透视法作以略述:
现象不那么明显。“平远”所看到的对象,一般不是很高,象山林蔽泽,林霏云烟之类。平远的透视法在生活当中最为常见,所见大地多在平夷的土地上,所以古今的绘画作品中采用平远透视表现出的作品最为常见,如宋董源的《寒林重汀》、郭熙的《案石平远图》等。古人平远法应用最多的尚属元四家中的倪珊,因其长期生活在太湖一带,所以作品多以平远形式出现。
一、高远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效者是也”。以上两种说法,其共同观点都说高是自下向上看,是一种仰视。宋代范宽等大家用此法表现的很多,如《溪山行旅图》等,主要突出雄伟、高大、气势磅礴的景物,仰视的高远,应该是远而高,达到高山仰止的艺术效果,突出“高”的形式感。
二、深远
郭熙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这是站在山前或山上远眺,并要移动视点,绕过前面近山,才能见到山后无穷无尽的景色,落到画面上就出现山重水复,使人望之莫穷其迹、不知其为几千万重的艺术效果。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这种方法宜于表现幽深的意境,既是“境深要能曲”,又能“境深尤贵明”。
三、平远
《林泉高致》中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又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清费汉源从水墨渲染方面论平远:“于空阔处、木末处、隔水处染出皆是”,也有人认为要画平远,当以“云烟平之”。“平远”就是在平视中所获得的远近关系。正因为视线的平,致使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要突出得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平远接近于焦点透视。只是由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具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取近少取远,或取远少取近。又如在画面上将视平线放得很高(或在画外面)等等,才使画面上的透视。
四、迷远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迷远”。他说“迷远”是:“烟雾膜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迷远的特点就在“仿佛不见者”。所谓不见,即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中所说“灭点”去校对。绘画上的一般透视法很难概括“迷远”。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有数里远的感觉,甚至仿佛有数百里之遥。只要内容题材需要它把景物表现得无穷远,则运用迷远的方法就可达到这种视觉效果。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均是迷远透视法的体现。上例画面,如果只靠近大远小,或近低远高来表现很难出现“仿佛不见者”的妙境。
五、阔远与幽远
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近岸旷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元代黄公望所说的“阔远”是“从近隔间相对谓之阔远”。其二者所说的意思是相同的。宋人、元人所说“阔远与幽远”,均无特别的道理。如所说“幽远”,完全可以在前面的“迷远”中包括。因为“幽远”是“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这与:烟雾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没有根本的区别。
篇8
关键词:低俗节目;传统文化;审丑时代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672-8122(2011)01-0169-01
一、“中之言”与“审丑”时代
《诗经・廊风・墙有茨》中有言“中之言,不足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中之言”自卫宣公及其子等人典故引申而来,可以引申指那些伤风败俗的事情及言论。此语于两千五百年前始用文字记载,用通俗的话语来告诉人们最起码的廉耻观 一某些代表着伤风败俗的“中之言”是丑陋的,不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讲述。然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大众媒体所呈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却在逐渐沦落。特别是近年来,频繁亮相于黄金时段的相亲节目也因其大胆出格的言论,成为学界和业界诟病的对象。《非常勿扰》、《为爱向前冲》等节目纷纭突显,马诺、凤姐……一个个“审丑冠军”粉墨登场。这些所谓的现场交友真人秀节目正是以贩卖“中之言”作为其特殊的卖点,开启了庸俗婚恋和“中之言”话题的炒作序幕。“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话题被奉为电视婚恋节目的至圣圭臬,将传统文化伦理观中的道德置于不顾,频频挑战电视受众的忍耐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电视荧屏开始进入庸俗时代,这是一个由强势话语引导能力,且表达趋向比较单一的平民群体构成的时代,平民化的表达者的将金钱、性等话题作为公开表达的核心内容,成为大众媒体“审丑时代”的典型。
二、“不可道也”与“奇技巧”
具有社会普遍认同的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弘扬和展现,而能够阐述普遍观念的方式却不止“低俗”这一种方式。当今的媒体似乎只认准了这个“奇技巧”,把低俗炒作当做获取受众注意力和吸金的圭臬。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尊重文化的礼仪与修养,儒家中也有“君子慎言”的警言。大庭广众之下,谈论某些关于私密、过于敏感的话不仅有伤风化,而且对于听者和观者而言,都是一种品德上的玷污。电视媒体可以影响、熏陶甚至改变受众,但绝对不允许电视媒体一味迎合受众心中那一丁点的低俗欲望。
电视情感节目正在转变它的运作思路――从关注情感问题来解决社会上存在于年轻人中的恋爱层面的弊病,转移到以吸引眼球的低俗炒作为内容。曾经有学界的专家指出,“在电视情感节目中,感情成为娱乐的核心元素,‘娱乐,则开始向‘愚乐’转变,而‘愚乐’则是与人类文明进步不相协调,会培养人的无聊习惯,降低人的素质,挑战人类的良知,让人鼠目寸光,人格猥琐,境界低下,心胸狭隘,精神萎缩。”
三、“虚拟环境”与“镜鉴效应”
媒介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实际上它不仅反映了现实,而且对现实具有强化、放大、扭曲或夸张的效果。电视情感节目的现实意义在于不仅将与人们感情相关的信息通过艺术化、故事化和场景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和还原,而且通过场景、对白、故事和人物形象的展现实现人们对情感梦境的现实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也是受众心愿的满足。
篇9
未来教育,唱主角的不再只是取决于教育信息和教育产品,而是人;未来的教育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也将与今天不同,将出现微组织化、个性化、特色化,甚至未来一多半的教育教学也将是多元化的。这些新型的教学组织关系需要人脉教学网络将其“链接”。从课堂教学个性化、特色化角度看,教学信息永远都是不对称的,更何况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教学研修时代虽然已经来临,但它在网络媒体方面内容传播的影响已经成为话语权的一极。因此,在个性化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研修中,只有找到有用的教育信息,才能创造出价值。1.通过“在线学习”形式,形成多维立体的学习声纳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并且能够上网,就可以开展泛意义性质的网络学习、交流,整理相关信息资源。2.通过多方信息整理、加工,融合自己的观点、想法,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发现教育自为的道路。3.广泛的阅读量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沉淀后经整理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自媒体教学个性化研修的发展是网络教育的一个新高度,它高于网络培训机构、高于普通的网络教研会议等简单形式,可以在研修者的亲力亲为中形成个性化的网络自我研修教育和教学交流的旗舰。4.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净化”“自提升”的功能。即在评论、转发教学资源或教学信息时,能够更理性、更谨慎;或者是对网友的资源、观点进行质疑、辟谣,当然也包括对科学知识正确认识的事实澄清。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微信公众平台、皮皮精灵等。网上海量的资源、公开课,更是让我们接触到不一样的课堂。常言道,要让自己的地里不长杂草,那就要种上庄稼,并且勤加管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产力,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二、自媒体个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与应用
教师教学自媒体研修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媒体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品牌的认知度和教学品牌的信度与忠诚度,其终极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粉丝”,并为目标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教与学服务和优质化的教学产品,从而打造教师自身的核心教学竞争力。教师教学的自媒体研修拼的是教学品牌,是教学个性化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学生学习的忠诚度、美誉度。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的打造显得加倍重视,因为随着教学质量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逐渐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溢价效应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使教师自己的从业口碑广为传播,从而在其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忠诚度上具备更多的话语权。质量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和应然,教师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渠道,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粉丝”,这就像“苹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样,教师与自己的课堂学习粉丝“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聚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样教地理的”“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地理教法”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地理”的话题。因此,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需要渐进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并把这种自媒体研修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融汇于自己的备课、说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评析,以及地理课题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动中。教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所在。尽管课堂教学的脸面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但支撑课堂教学内涵的仍然应该是大脑,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理性。以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的自媒体研训培育和个性化专业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对于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新课程,全面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特质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积淀,是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谓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学识学养、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来影响学生群体化、个性化、特色化成长的专业理念、态度和能力水平等。这里的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是从教学一线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教师教学专业实践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鉴于此,笔者除在新华书店购买《小组合作教学》《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课程文化》《课程管理》等新教学理论著作进行理论学习“充电”外,还凭借网络电子书报的强大平台,积极链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论新教育、李镇西的博客等,实时学习新教育理论思想,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在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中,要积极开展自媒体自助式“五学”:“专家引领学”“课题研究学”“带着问题学”“同伴互助学”“上网‘淘宝’学”。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个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专家引领——联合助学——行动实践——同伴互动——研修反刍——成果彰显——群体共振(进)”的地理教学思想研修运营机制;同时,形成地理教师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成长的“四个一”地理教学思想研修模式:一个好的成长定位,正确树立自我研修进步的标杆;一个好的课题,用于个体研修的抓手,课题要对地理教育教学起到“能引领、有内涵、成体系”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研修成长网络,为地理教师自媒体个性化研修、幸福成长助力;一个好的自媒体教学理论研修氛围,以营造优良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进步平台,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师助威鼓劲、摇旗呐喊。
(二)自媒体集群式(团队式)研修自媒体集群式研修,也称团队式研修,即个人研修者依托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理网络研修团队的集体智慧力量,研修者参与其中,或网络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学课件,或集体研修某一个地理课题,或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开学地理第一课进行磋商,或就一个具体的地图教学问题展开研讨等形式的研修。这种团队式研修,可以让研修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技能技巧。如星韵地理群中,江苏常州一中李万龙教授的“幸福地理”和电子白板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户外活动与地理”、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赵伟杰老师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动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徐艳老师的“以矿石为载体的中学地理社团建设探索”、江苏省溧阳教研室贺丹君老师的“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微设计”培训等;四川钟天平老师的“Word地理画图群”面向全国地理教师的Word制图技术动画模拟辅导;蓝月亮YY频道约请全国著名的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十大好题、十大差题”讲座、交流并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青睐刊载;同时YY频道组织的2014高考试题风云榜“经典、困惑”评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教学考试》的鼎力支持并刊载;中教网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老师为龙头开展全国地理高考试卷的评析系列讲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师的热爱;星韵地理学堂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冯丹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陈丽娟老师、人教社编审丁尧清、湖北省特级教师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陈竞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孙峰等就学生社团、地理八年级教材解读、微课视频的分段播放技术、中学地理课堂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地理与生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节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追随、发问、交流和捧场,并且这种形式的培训和访谈都有极强的地理教育教学“”“吸睛”磁力场作用,很受全国地理教师的喜欢。而这种培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行政培训的空白。
(三)自媒体个性化(特色性)研修1.参加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如笔者参加的“江苏在线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且能上网,你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江苏学习在线”学习内容新颖、丰富,有16000多门课程,包括工作、生活、修养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苏学习在线”进行注册,然后进行实名认证,尝试看看,说不定你对它会感兴趣。“人教网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等,引领着全国中小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网站里有面向教师的“同步教学资源、教材培训、教学园地、高考专栏、个人专辑、专题探讨和地理学会”栏目,内容丰富,极大地补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对教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斐然;有面向学生的“同步学习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生作品、地理人物、学习指导、解题指南、复习指导”栏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地理科学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自办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汇聚了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证案例、课件、动画、教学感悟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内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内容,这种在线式的网络研修,既有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师共性教学的需求,图文并茂,动态生成,深得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喜爱,“E刊”鼓励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学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学“味道”。2.自媒体地理教学随笔、散记撰写梯度开发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教学者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识视角的不同等,人们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亦有所差异。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积极而旺盛的理论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获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导,并指导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师就在网络里开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网页,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变成“网络铅字”分享给网友。在互联网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研讨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新媒体。我们就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等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我们的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在教师教学研修中的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全球数亿网民、数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如王树声名师工作室、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靖江市严侠华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蔡明湿地文化研究、扬州市朱雪梅名师工作室、常熟名师大侠沈国明、南粤女侠冯丹、沪“大地之鹰”王亚东、写在人生边上的孙德勤、一支笔鲁爱华、福建涟水陈立新博客、淮南朱庆龙、甘肃康庆琪、瓜山居士杨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龙城帅哥胡星荣、镇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运、prezi坛主司林刚和阳兆卫、风靡全国的“小苹果、大中国”之四川罗春等,他们都是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中学地理教学大佬、新俊,他们是全国地理教师的楷模,他们以自己优秀的地理人生行动和理念感悟引领着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学的新自媒体时代,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教学者,人人都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及教学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上有许多热情的教师,他们写博客、建群、开讲座、做课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导一切愿意学习的教师。网络既是学习平台,又是展示平台。记录点滴感悟,和广大网友进行思维碰撞。网络,让我们发现自己,发现同行者。苦闷,不只是我自己;快乐,你有,我也有。自媒体个性化教学网络研修,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走在前进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动选择,又有团体的无言督促。如蓝月亮中学地理教研YY频道中的陈国祥老师就在与广大青年地理教师的交流中用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引导青年才俊们去思考自己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内蒙古白絮飞教授以案例教学理论引导青年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备课设计;吉林杨剑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课件设计思想指引着青年地理教师的个性化自媒体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荣老师以其扎实的地理基本功竞赛业绩和理念与青年地理教师们交流竞赛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师用实例地图融汇于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等等。
(五)实战性自媒体研修在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中,在地理教师QQ群、博客群里,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感受地理教师成长性教学研修的“新空气”。大家以地理教科研论坛研修为互动平台,尽情地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对地理教学,或者就一节地理课、一个地理观点进行讨论,发表充满“地理味道”的个人见解,以弘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网络研修新风尚。网上集体备课时,共享无极化网络资源。由于新教材需要教师对新课标有较深的理解力和吃透力,教师们对新教材的备课产生或多或少的疑惑。于是,这些地理教师依托自媒体网络,本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实行“主备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学单元‘主体’,学重难点,学进度,并最终形成电子个案共享”备课方法。大家在网络集体备课时,就怎样使地理教学更有“地理味道”制订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教案范例,并留出电子教案纸张的一部分作为其他教师个性化教案的补充,以适合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实际。网上论坛里,交流相互间的问题与思考。地理教师创设具有“地理味道”的网络论坛活动时,大家分别在BBS里开设不同的网络研修主题,采用回帖或跟帖的方式在网络中进行对话和交流互动。研修活动分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对共性问题,每次由主研教师提出一个最近的研修专题,大家通过网络课堂积极开展诸如“动态地理课堂问题生成研究”“二氧化碳的是是非非”“为什么在内陆城市的夏季经常可以‘看海’”等研修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地理课堂“会诊”;另一种是在“斑竹”的带领下,大家在新浪、百度等网上注册博客,实现智慧共享。同时共同自觉抵制和屏蔽网络流言蜚语,净化地理网络教学研修空间。网络平台中,切磋教学课录制成视频,共同剖析着自己的“经典”案例。在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中,通过语音视频方式为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者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流”服务,自觉过滤掉教学品牌渠道拓展中的冗余环节,让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如2014年7-8月间的“台风为何扎堆来?”问题,大家经过网络检索、研讨后发现,历史上亚太地区10天内3个台风连续登陆的情况的确少见,但今年的七八月份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高峰期,所以也不算太奇怪。利用周末或假期,牺牲休息时间,有组织地参与QQ网聊,进行交流,碰撞思想。如2014年8月2-3日,笔者等众多地理教师在星韵地理QQ空间中集体参与了由重庆市地理学会、星韵地理和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共同举办的“山城论道:2014年星韵地理年会”的互动,聆听了王建力、杨华、李万龙、冯丹等教授、名师的前沿讲座,分享了“长江口口”等星韵网友的精彩视频报告等。
篇10
【关键词】手机短信 消解性 复制性 杂糅
大学校园短信文化作为一种年轻的校园文化,已深入到高校的各个角落,有可能引起校园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对短信文化的分析研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领域。本文将运用美学相关理论审视大学校园短信文化,以寻求这一文化的特征作新的尝试。
一、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基本类型
青年大学生通过手机到底在传递什么样的短信呢?通过收集校园短信,我们根据短信的目的和用途,将短信内容分为四大类。
(一)联络服务类短信
这是大学校园短信文化的主要内容,据调查,有71.9%的大学生发短信用于联络、沟通信息。具体包括青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商业服务网点定制,由服务商及时发送给手机用户关于股票、天气预报、新闻、QQ服务等信息。这类短信是由商业服务网点定时发送给手机用户的,带有赢利性质,手机用户每接受一条短信,发送方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另外大学校园的师生之间也可通过手机来互相传递各种服务提示性日程安排、通知、邀请等信息,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二) 娱乐搞笑类短信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幽默短信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虽然并没有多少的信息传递,但很多“短信一族”却无可救药地喜欢上幽默短信。也许是单调枯燥紧张的大学生活需要这么一些幽默调侃类的短信来缓解压力,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心情变得更加愉快。
(三) 祝福传情类短信
通过手机短信与家人亲戚或同学朋友相互沟通交流,解疑释惑,发送祝福,传递真情。这些短信也许没有见面时那样诚恳,没有电话中那样热情,也不象电话稍纵即逝太易赖账,但却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合适的一种表达方式。
(四)人生感悟类短信
青年人涉世不深,但人生感慨并不少,从国际风云变幻到身边琐碎小事,从公众人物到老师同学同事,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对象,反映的是对人生、世事、社会的感触、体验、领悟。
二、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审美特征
高校内年轻的“拇指族”以灵动的情思和幽默的睿智积极参与,不拘泥于传统语言规范,力图打破语法限制,颠覆传统话语形态,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独特新鲜、幽默风趣能准确反映年轻人心态的话语表达方式,展现其独特的个性色彩。使校园短信文化成为了游走于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精灵,具有多元开放、快捷易逝、消解深度、躲避崇高等的审美特征。
(一)复制性
虽说校园短信文化产生高校校园内,但也离不开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的影响,复制性仍是它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于两方面:
一方面,大学校园手机短信的制作就像一条工业流水线,各大网站都聘有专门的短信,他们按某种统一的模式大批量“生产”短信提供给用户消费,甚至他们的报酬也是以短信的点击率来计算的。另一方面,这种复制也体现在短信的传播过程中
(二)世俗化
手机短信从其语言形态上讲,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往往成为一种共识性的具有流行色彩的社会符号,一种新兴的文化。同样的,校园手机短信文化在当前急剧变动的社会中,加速瓦解着大学生传统精英文化的功能,日渐走向世俗的边缘。具体表现为:
1.亵渎理想和躲避责任
理想曾经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字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奋斗“修齐治平”的理想人格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历来的人格要求。
2.反讽崇高和嘲笑道德
“英雄”“榜样”曾经是主流社会的话语系统中的基本概念,甚至有人认为对崇高的追求和对道德的趋向是人的一种本能。对于许多问题,大学生越来越懒于作哲学层面的思考,逐渐失去形而上学的特征。在这里,先行者的崇高与超越,殉道者的悲壮与执着,思想界的深沉与睿智好像都与自己无关。同时,躲避崇高,是对市场经济中人的自我意识的理论表征。
(三)消解性
如果说现代主义致力于建构,崇尚结构主义;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致力于解构,崇尚解构主义。即“消解”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它力图打破语法的严整限制,以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不确定性来颠覆传统话语的整体形态。这种“消解”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消解”深度
后现代主义主张削平深度或消解深度,追求一种平面感;主张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文化游戏。故短信文化的平面化或无深度性也就成为必然,短信世界是一个没有中心、平面化的世界,无数能指在其间漂浮。
2.“消解”主体
“消解”主体意味着打破逻各斯中心主义,否定权威和绝对真理,对意识形态与各种等级制度以及生活常规加以瓦解。将各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就是为了烘托发送信息者本人藐视这些高高在上的“名人”,在虚拟的世界中任何人都不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
3.“消解”艺术
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对于艺术的“消解”是多方面的。
首先,消解了艺术与生活的区别。现代科技与富裕生活使原来只有艺术家才能参与的活动日趋平民化与大众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通青年学生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态势。其次,消解了经典与普通的界限。手机短信虽是一种商品,但它要获得接收者的认可,就必须站在民众立场,运用民间语言,反映民众心声,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青睐,加以传播。
4.“消解”主流
在中国历史的大多数时段中“学士”都有依附于统治阶级,充当统治阶级这张“皮”上的“毛”的传统,往往对主流文化持认同的态度,并着力宣扬它的合法性,这几乎成了知识分子的一种传统。今天的大学生,在其他渠道上似乎依然维持着这种传统,但在手机短信中,有对主流意识进行调侃和消解的倾向。
(四)游戏性
人总是想利用自己的过剩精力,来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进行无功利的自由活动――游戏,从而满足精神的某种需要,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学生对手机短信的创作与传播的目的占相当比率的是为了娱乐,因此短信文本避免对人生价值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沉重的现实生活的体察,以一种和游戏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往往以一种轻松诙谐的语言来表现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这使得大多数短信文本都成为一种无厘头式的游戏作品。
(五)杂糅化
手机短信尽管是由短短70字构成的文本,但非常重视作品的形式因素,极力寻求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学因素的融合,把词汇、声音、符号、空白等因素充分揉合在一起,呈现一种不受任何语言规范、文体规则等限制的自由自在的美学特性。
1.打破传统的语言规范,创设新鲜话语形态。
2.揉合多种艺术形式,形成文符交叉的独特文本。
3.杂揉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一种,是在工业化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不仅以其经济、方便、快捷、含蓄等独特性昭示着一种新的交流媒介的兴起,也以其独有的文化功能让广大的青年学生获得一种自我心灵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超越感。基于此,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无论创作传播方式还是思想内容都折射大众文化形态自由恣意的美学特性。
参考文献
[1]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 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3] 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J].中国青年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