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0:22: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土文化论文

篇1

1.1藏族民居(1)青海藏族概况:藏族占全省人口的24%(2010年),是由古代吐蕃族群发展而来,进入青海的吐蕃人同青海地区土著的羌人、鲜卑吐谷浑人及汉人等交错杂居,长期融合形成今天的青海藏族。藏族素以牧业为主,兼营少量农业和手工业,游牧文化是藏族文化的主要内容。青海藏族中绝大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少数人仍信奉古老的苯教。按藏族语言划分,青海除玉树地区以康巴语系为主,其他地区均以安多方言为主,这主要是受巴颜喀拉山的影响。巴颜喀拉山主峰海拔5266m,不仅划分出黄河和长江源头水系流域,而且也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交通和信息地交流,逐渐形成康巴和安多的藏族语系区。(2)聚落特征:①类型多样:青海地域广阔、地理自然环境多样,加之藏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藏族相对其他民族聚落类型多样,基本包含青海东部农耕聚落、南部山地聚落、中部游牧聚落三种类型(表1)。青海东部河湟农耕地区藏族多生活在脑山及高山地区,这里海拔多在海拔3000m左右,多从事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由于位处脑山及高山之间,地形多变河谷纵横,建筑依山就势,聚落整体形态灵活且松散。仅在一些河谷台地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聚落相对紧凑,但是依然受到山地地形的限制,民居建筑之间参差错落。青海南部藏族聚落多分布在大山山谷地带,受青海南部整体海拔高度的影响,即使聚落是在河谷谷底,但是海拔也多在3600m左右,与山顶海拔多为5000m相比,落差将近2000m,高落差与小的水平间距,使得山体的坡度较大,约50%的坡度,因此聚落形态受地形地貌的限制极为明显,属于典型的陡坡山地聚落。受到大山的阻隔这里多交通不便,加之高海拔冬季严寒,常有大雪封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致使聚落之间较为分散,只有沿同一河谷居住的村民相对联系较为紧密。青南山区藏族聚落整体上呈现规模小、形态松散的特征。严格来说牧区的聚落概念一定程度上是牧民的放牧点,牧民帐篷流动性极大,同时牧民固定式住屋变动性也较大,不同季节住居存在使用和闲置两种状态。从牧区放牧点较为集中的部分游牧点来看,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和自由,可以说是聚落形式完全与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一致,除小面积的居住空间以外,聚落中大面积的空间均为牲畜圈,各家院墙的形式也从农业区高大院墙变为低矮的牲畜院墙。聚落以外即是广袤的草场,聚落中看不到类似农业区的密集巷道和树木,唯有远山、牛羊和草场。②上寺下村:不论是东部农业区聚落和南部山区聚落还是牧区藏民游牧点,在聚落附近不远处往往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佛教寺院,形成藏族聚落典型的特征即“上寺下村”。有的村落紧邻寺庙,寺庙居于高处,居民区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位置,两者之间相隔一段距离,这与回族、撒拉族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有很大不同。③宗教设施鲜明:藏族聚落中“佛塔”、“经幡”、“玛尼石堆”等宗教设施十分普遍。虽然有些村落距离寺庙较远,但村中的佛塔必不可少,这是藏族聚落的重要标志。经幡在牧区表现为,用色彩丰富的“风马旗”组成的宗教图案,往往会把大量经幡布置在村落附近的山腰处,经幡规模庞大甚是壮观。玛尼石堆在石材充足的地区如青南山区分布较多,有的玛尼石是在道路两侧山体石壁上雕刻,有的是在村头入口处堆放。(3)住居形态:①形态多样。与多样的聚落特征一样,藏族民居类型相对其他民族最为多样,东部农区以庄廓民居为主,中部牧区以帐篷和土木房为主,南部山区以碉房民居为主(图2)。庄廓是东部农业区藏族民众普遍的一种居住建筑类型。从跨地域建筑视角看,庄廓是我国青藏高原藏族碉房建筑与黄土高原生土合院式建筑的一种结合,它集藏族碉房的厚重规整与汉族合院民居的院落空间双重特质于一体,呈现出西部游牧文化与东部农耕文化的融合,是青海特有的一种民居类型。藏族庄廓内院空间规整没有过多的空间转折,且内院植被种植较少,这与汉族、回族、撒拉族内院花园式庄廓不同,这主要是受到草原牧业文化的影响。作为游牧民族帐篷是藏族广泛使用的一种流动性居住建筑类型。黑色牦牛毛编制的帐篷作为一个家庭中核心的生活空间,可满足必要的住宿、饮食、储物等生活要求。与固定式民居不同的是,帐篷民居“地为床、天为被”逐水草而居,是一种流动的家。帐篷其构造形式相对简单,主要由牦牛毡布、绳索、支撑木柱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家庭人口数量和具体功用帐篷的大小分为不同的规格,大部分牧民家庭用帐篷尺寸约为长7m、宽6m的长方形的平面形式。除大型的牦牛毡帐篷以外还有一种是行旅帐篷,空间较小一般长宽仅2m左右,可满足1~2人使用。从帐篷结构上看,其结构形式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很好地满足了游牧生活的要求。土木房多为牧区藏族冬季牧场的一种建筑类型,它具有冬季使用和夏季闲置的特点。冬季游牧民从海拔高的夏季牧场,转场到冬季牧场,在冬季里帐篷的使用率降低,海拔较低相对固定的土木房即成为冬季游牧民主要的住居建筑。该类房屋空间较小,往往紧邻草原溪流,周围配有大大小小的牲畜圈。牧区中土木房的分布也极为普遍,是游牧民除帐篷以外的另一种重要住居类型。碉房为多层民居,一层常做为牲畜间及杂物房使用,二层由主人房、起居室、厨房组成,在房屋北侧墙面外侧设置旱厕,三层多为老人房或者佛堂使用。从传统结构形式来看,为获得安全的建筑受力,一层很少开窗且空间封闭、低矮,二层开窗不是很大且多集中在南向,三层窗口较大可获得日照采光也最多,三层加之有露天阳台,空间使用率较高。②佛堂:虽然藏族居住建筑类型多样,但其中居住空间多会设置佛堂等宗教空间。佛堂紧邻卧室,内部供奉佛像等宗教信物,佛堂也常作为起居室。碉房佛堂多设在顶层,庄廓的佛堂多设置在正房一侧,而帐篷空间有限,佛像等宗教信物多放置在帐篷的中轴线上,与帐篷入口相对。③宗教设施:藏族不论碉房还是还是庄廓,宗教设施必不可少。住居院落中常见的宗教设施有煨桑炉、经幡旗杆、中宫等。煨桑炉、经幡旗杆多与中宫组合,放置在内院中间。中宫多是长宽3m高0.7m的方形池台,地下埋设宗教信物,中宫体现出藏传佛教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宫这种宗教设施多出现在东部庄廓民居中。④独立旱厕:藏族厕所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不同。从事游牧的藏族是不建厕所的,从事定居生活的藏民也是多属牧业地区或半农半牧地区,人的粪便被认为不洁之物,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一般会将厕所布置在室外。受到藏族“洁净观”文化习俗的影响,厕所一般相对独立与建筑以外且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1.2回族民居(1)青海回族概况:据统计回族人口占青海全省总人口的14%(2010年),主要居住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地区。青海回族的来源有多种解说,主要认为元代从阿拉伯等地迁入,也有明朝时期从中原南京一代移民而来,元代是青海回族定居及初期活动的时期,明代是民族形成时期。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宗教始终成为一种凝聚力量,规范着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回族有独特的生活习俗,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社区组织,与其他民族有着明显区别,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2)聚落特征:①围寺而居。青海回族多从事农耕,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川水和浅山地区,川水地地形相对平缓,但在浅山地区地形变化相对较大。聚落形态以清真寺为中心做放射状发展,形成典型的“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②高耸的礼拜塔。从聚落天际轮廓线来看,聚落最高的建筑即是清真寺的礼拜塔和大殿屋顶。③“尚绿”的建筑色彩。色彩在穆斯林建筑装饰以及生活服饰上特色鲜明,不论中式歇山顶还是阿拉伯式穹顶的清真寺,屋顶颜色多采用绿色。(3)住居形态:①院内空间较为宽松。回族多在北墙单面建房,院落空间围合程度不高,因此院内空间较为宽大。②正房多“一”字形为主。居住房屋在院内空间布局多以“一”字形为主,根据具体需要在正房东西两侧建有厢房。③屋顶形式“平坡兼有”。在门源至平安地区多以缓坡屋顶为主,在华隆至同仁等地多以平顶房屋为主。④净房。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净身是每个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宗教习俗。

1.3土族民居(1)青海土族概况:土族是青海特有民族之一,人口约20万人,占全省人口3.6%。青海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另外在乐都、门源、同仁县等地也有土族聚居区。土族的起源众说不一,代表性的看法是,土族是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吸收了汉、藏诸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土族先民信奉多神教、苯教和道教,元明以后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土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种,但其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字,其文字多使用汉文和藏文。(2)聚落特征:①半农半牧。土族先民多从事游牧,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交流,学会种植后从高山游牧迁居到脑山地带,转变为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2]。②依山傍水。土族的聚落依山傍水,“依山”多是指脑山地带,“傍水”多是指山间河溪。③宗教景观。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聚落中宗教设施也是构成土族聚落特征的重要元素。(3)住居形态:①封闭紧凑。土族庄廓平面形式多采用合院形式,居住空间占据较大比例而庭院空间相对较小。②缓坡悬山屋顶。平中带缓、双面放坡以及悬山屋顶的构造形式是土族民居的主要特征。③角楼和坡顶门楼。角楼的设置主要是考虑粮食的储藏,门楼受到汉族坡顶建筑的影响多为坡顶,有直接镶嵌在庄廓墙上的单坡门楼,也有高于院墙的双坡顶门楼(图3)。

1.4撒拉族民居(1)青海撒拉族概况: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分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也有分散在华隆县甘都镇及其周边州区,在循化以东甘肃积石山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青海省撒拉族人口有10.7万人,占全省1.90%。撒拉族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元朝初年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突厥乌古斯部落分支,迁徙经新疆、河西走廊定居于青海循化县境内。经过长期发展与汉、藏、回、等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3]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园艺业,多数人家都有大小不等的果园,所产的冬果梨、核桃、葡萄等驰名甘青。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礼仪、习俗上均带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2)聚落特征:受到伊斯兰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撒拉族聚落特征同样具备“围寺而居”、“高耸的清真寺”、“尚绿的建筑文化”等伊斯兰民族聚落特征的基本要素,但从撒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依然具有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河谷绿洲。撒拉族聚居的河谷谷地的川水地区,犹如一片绿洲,聚落形态沿河谷呈带状发展。②形态紧凑。撒拉族在伊斯兰“围寺而居”的聚落形态的基础上,更强调聚落的紧凑和对空间的充分利用。③聚落类型较为单一。与藏族人口多分布广聚落类型多样的对比来看,撒拉族聚落类型较为单一,基本为紧凑型川水聚落形态。(3)住居形态:与类型单一的聚落相比,撒拉族住居空间形态却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篱笆楼。撒拉族传统住居建筑二层是使用当地柳条编制成篱笆,然后敷抹上草泥做围护墙面,当地人称之为“篱笆楼”。②内院园林化。撒拉族并不像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庄廓内院设置中宫,而是在院内种植花木、果树用于观赏,庄廓入口也常设砖雕照壁,并由月洞门链接入口和内院。③空间形态丰富。撒拉族住居院落形态相对青海其他民族民居变化较大,其庄廓平面形态并不十分规整,趋向自由组合的方向发展。④“凹”字型住居平面。撒拉族民居正房平面为凹字形,但凹处上面是带屋顶的,撒拉族将这种带屋顶的凹字形住居形态称之为“虎抱头”。[4]⑤正房空间开敞。与其他民族正房空间感不同,撒拉族正房空间是联通的,中间常不设隔墙(图4)。

1.5蒙古族民居(1)青海蒙古族概况:据统计2010年底青海蒙古族人口9.9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75%。青海蒙族族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默勒乡、海晏县的哈勒景乡和托勒乡、门源县的皇城乡等地区。蒙古族进入青海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东返,灭西夏占领河湟地区蒙族族由此开始进入青海。青海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农业区的部分蒙古族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青海蒙古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蒙古、藏族都有祭俄博(敖包)、转山、转湖等传统习俗。(2)聚落特征:①聚落松散。青海蒙古族相对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并不多,以至于没有出现类似汉族、藏族等人口较多的大型乡村聚落,蒙古族牧民多分布在牧区,以乡镇为单位分散居住。蒙古族农业方式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受生产方式的影响青海蒙古族聚落形态极为松散,在牧区即使在较为集中的乡镇,民居之间也多由牲畜圈、草料间阻隔,聚落空间宽松及形态自由发展。②放牧点。每户牧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草场,在草场的端头是牧民的定居点,定居点沿道路两侧分布,每户之间相隔大约300m左右,每户的草场并排相联平面布局形态呈现鱼骨状发展。(3)住居形态:青海蒙古族多以蒙古包和土木房为主要住居类型,在东部河湟地区散居的蒙古族也多采用庄廓作为居住建筑,从民族特有民居类型来看,“蒙古包”仍是其典型代表。蒙古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住宅类型,它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蒙古牧民游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青海牧区往往在同一片草场同时存在藏族的帐篷和蒙古族的蒙古包,说明两种民居形态均能很好的适应高原草原的自然气候环境,但外观上两者又存在较大差异。藏族使用牦牛毛编制帐篷形状多为长方形,蒙古族多为羊毛毡为材料的圆形毡包,两者居住习惯、建造工艺各不相同,体现出民族文化在住居形态的重要影响力。

2民居建筑文化多元共生的成因分析

基于以上多元民族建筑文化的分析,青海乡土民居建筑文化具有典型的多样性特征,多样性背后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宗教文化三个方面。

2.1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多样如前所述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是民居类型生成的主导因素,青海地域广袤、土地类型多样,这势必形成风格多样的民居类型。青海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庄廓、碉房、土坯房、帐篷等,它们都是基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资源环境所做出的适宜建筑模式,[5]这也是高原特色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应该说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人们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模式,青海高原多样的地质地貌类型必然形成多样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又导致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根据青海土地类型,分为草地、耕地、林地、水面等,受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气候地貌条件有较大差别,由此形成了畜牧业、农耕种植业、以及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历史的长期演变发展中,各民族逐渐适应了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环境,形成各自相对成熟的生产方式,各民族各居其位、各得其所,构成高原地区多元民族聚居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正是因为每个民族从事着对方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利用着其他民族不善使用的种植技术,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和睦相处、互通有无的社会关系。

2.3民族宗教文化多样青海世居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他们信奉着不同的宗教文化,这在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汉族兼信儒、道、佛三教,藏族、土族和蒙古族多信奉藏传佛教,而回族和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多为全民信教,按照教义的要求,他们的生活模式、社会关系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宗教为纽带形成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各个民族均拥有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设施,用以强化民族身份实现民族内在的凝聚力。纵观青海各民族宗教及民俗文化,他们拥有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审美情趣以及生活方式,这些都基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立。

3结语

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融合

乡土文化是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发端、流行且长期积淀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生态文化的总和。

最早的知识产生于乡土沃野之中,人类的原始教育起源于乡土教育,而乡土教育离不开乡土文化。各地在自身的历史长河中,必然会形成有地域特征的乡土文化。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探讨这种本土文化,去开垦、培植这块百草园,这是优秀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乡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适合当今时展。乡土的就是特色的,把乡土文化穿插在语文教学中,是契合地方特色发展战略的选择。浙江省文化积淀深厚,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积极开展“种文化”系列活动,以此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把乡土文化引入语文教学,符合浙江省文化活动的战略方向。要增强地方特色竞争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而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挖掘整理、丰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题材,正是语文教师借助三尺讲台,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

二是助推新一轮课程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乡土文化进入课堂创造了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广泛利用校外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新课标中也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因此,开发乡土资源,整合生活资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将课本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让乡土文化成为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三是传承发扬民族历史文化。目前,中小学生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统一的教材,而本土历史文化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加上学校环境相对独立,学生大多埋头读书,社会接触面相对狭窄。许多学生虽然来自本地,但对本地的风土人情、基本概况并不十分了解。没有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就谈不上有意识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本土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本土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在知家乡中爱家乡,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四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走近家乡的山水,走近家乡各种民俗文化,感受体验本地的风土人情,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得到阅读等能力的培养,而且也必能增强其对本地人文地理的求知渴望,由此进一步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中融入乡土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

二、乡土文化是优质的课程资源

浙江省龙游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富,其历史沿革、民俗文化、典籍篇章等方面的收集整理都已有一定的成就。地方志上记载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记载着历史长河中文人墨客的佳作名篇,这都是语文教学鲜活有力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下面就此简要分析。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可考史料,夏商时龙游为越地,春秋称姑蔑,后属越国,具有“浙西文明发源地”之称。秦始设太末县,是浙江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龙游历代人文荟萃,素有“儒风甲于一郡”的美誉。南朝徐伯珍,箬叶学书,淹通经史,成为传颂佳话;唐徐安贞、宋刘章、汪应辰、余端礼等,亦官亦儒,立业著书堪称典范;宋末元初民间天文学家赵友钦,《革象新书》巨著影响至今。由于人杰地灵,古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唐代著名诗人杨炯、宋抗金名将宗泽曾任县宰;加之山水隽秀,顾况、孟郊、李商隐、罗隐、陆游、杨万里、徐渭、郁达夫等众多文人儒士均在龙游留下了笔墨行迹。

文化灿烂,艺术纷呈。龙游的姑蔑文化、商帮文化、石窟文化、龙文化等底蕴深厚,特色明显。龙游县是婺剧主要发源地之一,越剧、睦剧、木偶戏、马灯戏等都有流传;龙舞、狮舞、貔貅舞,采茶灯、马灯、小脚灯等民间舞蹈、灯会名噪省内外;《范宰相与鸡鸣堰》《十殿九塔》《吆牛小鬼勿是人》《蛮娘哭嫁女》等民间故事、歌谣则别有风味。

名胜众多,景观奇特。龙游境内山水隽秀,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颇具特色,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多处。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其宏大的气势、科学的结构、精美的修饰、扑朔的谜团,使之赢得了“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美誉;集元、明、清建筑精华的民居苑,是全国两处古建筑异地保护单位之一。这些景观为组织学生开展调查、采风等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乡土文化内容

1.课堂导入就地取材。成功的课堂导入往往有先声夺人、事半功倍之效。利用身边的文化现象比较切入,更贴近学生生活。如学习《雷雨》这篇剧作时,引电视剧《梦回春谷》作为导入,因这部电视剧是2006年在龙游民居苑拍摄的,就地取材,且两部作品情节有相近之处,写的都是大宅门的家族恩怨,极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师生互动不忘乡土。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及时穿插带有乡土特色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中营造兴奋点。如《五人墓碑记》一文里,有“以大中丞抚吴者”,中丞毛一鹭原名毛汝麒,在文中的形象并不光彩,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可他却是龙游人,课堂上抛出这一事实无疑具有极大震撼力,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还可以把相关史料作为辅助教材,让学生对毛汝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3.课外作业引导探索。改进以考查学生知识点为目的的作业形式,“更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内容由课本延伸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应用中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如学了李商隐、陆游等人的诗作后,把相关诗人抒写龙游的诗文进行整理,由学生比较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达到“教”是为了“学”的目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乡土文化气息

1.语文知识积累整合方面。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小巷,各种招牌、横幅迎面而来,其中很多充满了地方文化特色。看到“姑蔑食府”,可引导学生认识“姑蔑”一词的由来;看到“千古之谜――龙游石窟”的广告牌,听到 “龙之游,人之居”的县歌歌词,可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及虚词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城市的店名、招牌等作一番评点,评选出最有意思的公共文句等。

2.古诗文感受鉴赏方面。根据文言文的作者、体裁等相关性,将本地的相关文章作为必修课文的辅教材。如在学习碑文或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等文时,引入韩愈的《徐偃王庙碑》,因为徐偃王是龙游人的先祖。在阅读中,体味家乡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把孟郊、李商隐、陆游等抒写龙游的诗文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在感受本地悠久璀璨文化的同时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3.语言文字应用拓展方面。新课标提出“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就要求学生写作要开阔视野,尽可能地做到有感而发。对学生的作文,提倡抒真情、表实意。游览了龙游石窟,让学生用自己的笔描绘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千古之谜;看过了荣昌广场,亲身体验了龙游灿烂的历史,让学生写一写今天安居乐业的生活;还可走近祖辈、父辈,家乡的老、老艺人,了解本地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历史进程中感人的事迹,让学生写写家乡生动感人的故事、村庄历经的沧桑。

(三)开展各种语文活动编纂乡土教材

1.编纂配套教材。在掌握本地文化典籍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相关性强的乡土素材纳入教案中,并制定目录以方便补充和查询。如此不断完善,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辅教材。若条件成熟,则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大成果编印成书。

2.搜集整理资料。乡土文化资源很多是散落零碎的。充分利用学生分布广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搜集整理乡土文化素材。可利用节假日有计划地走访古桥、古镇、庙宇等遗迹,对姓氏宗族、祭祀庙会、歌谣以及民间舞蹈等作深入了解,搜集方言特色较浓的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结合随笔,让学生把搜集、调研的成果作为家乡园地栏目定期撰写。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素材,拓宽了知识面。

3.开展特色活动。除教师上课穿插乡土内容外,为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定期为学生提供展示乡土文化成果的平台。课前可开展以“说家乡、爱家乡”为主题的讲演活动,可把精华内容在校园网上张帖,还可邀请本地的老党员、老艺人到学校举行乡土知识讲座或表演。到学期结束,把精华文章整理成班上的《家乡集萃》,供大家阅读。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如此,语文教学也必能成为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构架了。

参考文献:

[1] 余绍宋.龙游县志[M].语丝出版社,1999.

[2] 陆民.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

篇3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被提出,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别,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仅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别,其文化内涵、保护理念与实践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8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建议以特殊的指导原则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表明,文化景观和其他两类遗产与以往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评估体系与保护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文化景观的认定与评价就有其独特之处:

1. 在物质上,文化景观涵盖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在特定背景和具体自然基础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文化景观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相关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强调景观的历史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种可延续的记忆属性。也就是说,文化景观的价值更多倾向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不同的文化景观,可能记载了某一地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态。

2. 在非物质方面,文化景观更重视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联系。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通常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大要素,两者不仅精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质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这种非物质的影响往往决定了景观的物质形态。

二、郧西县上津古镇文化景观概况

上津古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来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镇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于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录。

1. 物质文化景观遗存

(1)南北交汇的自然景观

上津镇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绕,金钱河绕城而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长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叠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长堤柳岸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够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长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约300米的金钱河畔,景观主体是长约500米、宽6米的金钱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敌、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宽大防止河水侵蚀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丝曼舞的独特风景线。如逢春雨纷纷,堤畔柳丝如烟,飘渺朦胧。清代诗人王霖曾赋诗赞美道: “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

除了长提柳岸之外,上津镇还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桥古洞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上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这些自然景观。

(2)“南船北马”的漕运商埠城镇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上津古镇还遗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镇聚落景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之一。

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畔,金钱河自北向南巡城而过。因水而聚,是中国古典规划原理中最为重要的选址要求。水利万物,靠近水源,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实际需求。另外,堪舆学认为,水为财富的象征,滨水而居能够带来财富。的确,在南船北马的封建时代,水确实能够带来财富。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运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古代城镇大多规划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镇也不例外,金钱河为上津古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作为一个因商而兴的古代交通枢纽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数量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聚落景观。

①古城墙

早在北魏时期,上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得以营造。作为湖北省仅存的县级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墙、城门。

现存上津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年至嘉庆三年进行了大规模修造,后又于清顺治七年进行修整。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夯土墙包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②商号、货栈旧址

作为重要的商贸中转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处商号、货栈旧址。这些商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临街分布。上津古镇现存的商号货栈均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墙为生砖砌筑,外抹混合谷壳、桔梗的生土。封火墙较矮,粗壮敦实。上覆黑瓦。

③商业会馆旧址

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上津地区商帮云集,这些商帮在上津建立多所商业会馆,规模较大的有武昌馆、山陕馆等。其中现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陕会馆。

(3)中西交织的宗教建筑遗产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邻上津县旧址。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门房、礼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镇是鄂西北地区天主教较早进入的乡镇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开堂以来,共有22位神父坐堂传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期间,上津天主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现存教堂建筑主体为1984年李新富神父筹资按原样重建,呈哥特风格。其中教堂石质大门为清末原物,门框上书“耶稣圣心,上天之门”,门框石质细腻,书法隽秀,可以遥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整体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门房和两侧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墙黑瓦。

②佛爷洞

佛爷洞坐落于金钱河西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时期,由于上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上津古城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宗教活动也日益兴盛。故而在上津古镇周围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佛爷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爷洞为金钱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处天然岩洞,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岩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爷洞主体结构。历史上,佛爷洞屡毁屡建。建国前,佛爷洞仅存僧舍一间,时期,佛爷洞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毁。现存佛爷洞建筑为2004重建,砖瓦结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城隍殿、土地龛。主要供奉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城隍、土地、猪大王,具有民间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

(1)刺绣工艺

上津古镇传统刺绣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还是图案纹样上都高度凝结着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结晶。上津刺绣的图形纹样,风格朴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传统刺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刺绣的主题和内容大多为鸳鸯、狮、虎、花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希望的图案。刺绣作品图案没有定式,大都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作品也有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为大胆和跳脱常理,也不失为是创作者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刺绣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各种吉祥的纹样是许多普通的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刺绣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2)竹编艺术

上津镇竹编农具整体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点,主要器形有菜筐、箩筐、竹篮等。菜篮是上津最为常见的竹筐样式,主要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筐口一般呈椭圆的形状,且纵向直径较长,较为粗糙简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篮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担式,因上津地处山地,多水路,为方便行走,大多数竹篮有肩带可斜跨。有的菜篮口沿低,沿边有双耳,用宽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绳钳制两耳交汇处,用扁担前后挑,既实用又省力。箩筐的容积大,多以竹和藤两种材料混合编织,口型接近正圆,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篮的竹篮口为椭圆形,有的接近长方形,类似船状,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闹火龙

“闹火龙”是上津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亦是当地居民迎庆新年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镇上居民自发组织舞龙团队,穿梭于古镇的每一条主要干道,火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用烟花对冲火龙,游行结束后火龙基本烧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镇新年“闹火龙”的传统体现在“闹”字,这是因为上津古镇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有金钱河环绕,新年舞龙意在祈求河神、龙王庇佑,为镇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镇“闹火龙”气势恢宏,舞龙队伍繁复庞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艺十分复杂,逐渐由单纯的祈福活动演化成集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需要传播,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的承载之物,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宣传才能培养和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将文化市场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更进一步说,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养文化消费观念,使人们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才能使社会走向一个消费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养人们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延续文化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学会消费文化,从而化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商品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商品的创新设计能够更好地宣传与发扬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商品的开发应该基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内涵,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继而对商品进行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上津古镇将商铺作为开发传统文化的载体,上津有着约一里长的明清古街,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古老街道。两旁民居为四合院结构,和谐而温馨。四合院内古色古香,飞檐斗拱,一进数重。然而,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却缺少了旅游观光的气息。商铺的开发是以当地土特产招牌吸引观光者,从而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这样既能全面地展现上津以及我国的历史古建筑风貌,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据上津土特产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做出的实地调查,在建筑风格上,对古镇整体外观及展示区,保留其原有风貌,同时将破坏部分进行修缮与复原,展示区和品尝区与整体的古建筑风貌相协调,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真实生动地再现明清时期的场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优化,店铺内部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装饰具有上津特色的符号或图案,这种物化的形式可以成为当地民俗、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时,根据上津古镇的特色,将店铺内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统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产的包装以仿古防油纸作为材料,环保简洁。以细麻绳简单密封,古朴自然。在设计样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样配以地方特色浓郁的食物缩影,将古镇美食与中国传统美食融合,既凸显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装设计,以古朴设计风格为主,外部处理为精细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装上简单的密封绳与古镇的古朴自然之气质不谋而合。而在酒的销售与储藏容器上选择了陶坛,陶坛的特殊结构能使空气中的氧进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应,而且,陶坛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去杂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镇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应着重思考的课题,做好上津古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与商业旅游的结合是上津古镇向外推介的重点。在保护上津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游客参与其中,以旅游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业为其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这样一种以过程和活动为对象的客体可以从静态的保护及活态的传承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实现其保护与发展。“静态保护”主要以影像、录音的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和可再生资源,即通过科技产品的形式来表现和再现的过程。此技术是以生活化复原手法,将群众的创作情境与自身情境相融合,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以达到共鸣效果。可复制性是变相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这样不仅能保持文化的传播功能,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状态。同时,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形成一种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例如,通过利用计算机制图、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将上津火龙工艺制作过程真实再现,通过视觉的展现和观众的交互,最终实现了解上津火龙工艺的目的,创造“上津火龙民俗博物馆”文化机构,全面展示火龙历史、制作工艺,并针对火龙灯会的表演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创新,将其引进课堂,通过数字化技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这为传承“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上津古镇的“非遗”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绝不能脱离项目和传承人这个传承主体而独立存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四项主要计划之一的“活着的人类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极高造诣的一类人)”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给予他们官方承认,创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工作的环境,积极改善传承主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传承后人,使得后继有人。建立“上津非遗传习所”等文化教育机构,这样可以给上津人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鄂西北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为“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打造一个社会实验基地,树立借鉴文化遗产资源改造环境、脱贫致富的样板。设立地方民俗传承中心、地方戏曲表演教育传承中心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机构,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国历史人文版图上的特色,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一个出秦入楚的“休闲旅游古驿站”。

五、结论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新型遗产类型,已被广泛认知。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工作上也具有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上则更为突出。概括而言,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做到如下三点:

1. 尊重自然,整体协调。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对文化遗产开展全面保护工作。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在全面保护其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产品开发。

2. 元素继承和产业设计。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在于将生产寓于保护当中,以活态保护替代静态留存。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利用过程中,应对当地文化遗产进行甄选、提炼,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生产链条。

3. 概念推广、综合利用。在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规划和发展定位,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乡土,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为表现,乡土文化为内涵,发展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体现遗产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张昕:《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篇4

1.1基于实践与研究,提出儿童游戏与教育的关系

张宗麟认为“社会是因为有孩子而成立,孩子决不是因为社会才能生长”,认为儿童应该有自己的社会,倡导在幼儿园开展社会教育,构建幼稚园社会课程。认为“幼儿是富有游戏性的,儿童生活大半在游戏中”,社会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游戏的契机与形式。作为幼儿主要生活内容的游戏,是与社会生活相互融合的。符合幼儿社会生活的游戏既能满足幼儿获得愉悦的动机,也能帮助幼儿通过游戏了解社会(如“拉小黄包车”等)、融入生活。因此,张宗麟认为,幼稚园的教育应该是富有游戏性的,在张宗麟为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制订的课程中,游戏不仅是一项独立的课程内容,而且还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并认为“此科包含最广,举凡幼稚生活动,倘属自发者皆属之”,阅读、表演、歌唱、图画等活动都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最佳方法。此外,由于幼儿的社会生活知识并不是靠传授的,而是“自己找得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指导幼儿获得这类知识的方法,而“幼稚生的获得知识完全在工作中、游戏中得来,那么指导幼稚生的工作、游戏也就是指导其怎样获得知识”。因此,游戏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是幼儿获取社会知识最好的方式。

1.2基于国情民性,置办富于童趣的游戏设备

张宗麟认为,教育不能与社会实际情形分离,幼儿园的设备和玩具也应符合儿童需要,适应当地情形。在设备配置上,钢琴、自行车、唱机、跳舞是西洋人人皆会的,所以幼稚园采纳这些为必须设备;然而在中国,如果也设置此种设备,必不能充分发挥其功用,唯有钟、鼓、萧琴之类皆可采为幼稚园常用设备。在玩具取材上,张宗麟一方面认为“利用日常用品以制成者,儿童必爱之”,如火柴杆、肥皂、萝卜、棉花等物品不仅获得容易,而且儿童非常熟悉,取之可以教各种常识,做成玩具时,可教图画手工;另一方面,认为“利用废物制成者,既省钱,又可爱”。在玩具的制作上,张宗麟认为“无论何物能经过师生合作而成者,愈有意味”,幼儿因为各种能力的原因,不能做成精美的物品,然而可以从旁协助教师,例如由木匠制成的玩具,师生可以合作用油漆装饰它。不管是由幼儿自制的玩具还是师幼合作制成的玩具,均能引起幼儿参与和创造的兴趣,更加富有意义。在玩具的玩法上,在教师的指导之外,还“应该让儿童自己发明玩的方法”,不仅可以为幼儿在游戏中、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力提供空间,也是对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尊重。

1.3依据社会习俗,选择适宜的民间游戏

张宗麟十分重视民间游戏的作用,不仅大量收集儿童喜爱的民间游戏,而且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相当数量具有教育价值的民间游戏。他认为幼儿在学校所学的游戏,“到了家里就不会去做的,同时,他们整天玩他们愿意玩的东西。这些玩意儿,或者就可称为民间儿童游戏。”民间游戏源于当地社会和当地民俗,广泛流传于民间,游戏的材料和内容简便易得,且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民众性、娱乐性与历史传承性的特点。因此,相对于其他游戏而言,民间游戏更贴近特定地区幼儿的社会生活习俗,便于幼儿从中理解并内化相应的社会习俗,且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对幼儿进行社会生活教育的较好形式。

2张宗麟本土化游戏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2.1幼儿教育应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路径

张宗麟在进行幼稚教育本土化探索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对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敏感,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幼稚教育的现实情况,从国情出发改造中国的幼稚教育,以本土化的思路解决幼稚园儿童游戏发展中的问题与困境。21世纪,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国文化交流高度频繁、交流范围及其宽广,全球化己成为时代必然。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幼儿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客观上要求幼教工作者树立全球化的意识,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警惕模仿移植的旋窝。张宗麟及老一辈教育家的实践经验警惕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引进和借鉴外来文化,要基于中国国情将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使其更具有本土性,从而对中国幼儿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曾有学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必须“走得出去,又回得来”。“走的出去”,就是要向相邻学科乃至于全部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学习,要向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学习;“又回得来”,就是要将所学的这一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成为学前教育观念不断成长的营养成分。

2.2幼儿园应创设符合国情与童趣的游戏设备

合乎国民性,是张宗麟设定玩具的标准之一,要求幼儿园的玩具应摒弃单纯从外国进口等奢侈风气,从本民族特性出发,配备符合国情与童性的游戏设备。张宗麟依据国情指出,“吾国社会虽恶,然而可以采为幼稚园之教具者甚多甚多,静心而求之,各地皆有最优美之材料,宝藏无穷,采用不尽,且不必乞灵与舶来品也”。[6]因此,借鉴张宗麟先生余萍张宗麟本土化游戏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启示儿童游戏本土化的探索经验,幼儿园也应在充分发掘中国传统玩具(如秋千、竹剑、木马等)的同时,鼓励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一起节约资源,带动家长将家中废弃物品放入幼儿园以供师幼一起变废为宝,制作幼儿熟悉且有价值的玩具设备。

2.3幼儿园应重视民间游戏的开发与运用

篇5

一、注重实践活动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化的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参与实践,接触实际问题。

1、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根据周围的事物编成数学应用题,经常有意识地这样做,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数学化的思想,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起联系。

2、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联系现实中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意识,学习数学化的思想。数学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实际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教学中做到概念从实际引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生数学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化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教给思考方法

数学化的思想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教师在注重给学生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的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1、在解题过程中教给思考方法。学习数学的核心是解题,学生开始学习数学就要和解题打交道。?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具体的解题方法,而且能够和应该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包括数学化的思考方法。教师有意识地把数学化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出来,并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动画创作;动画形象;本土文化;民族特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然而文化发展却恰恰相反,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更多是朝着民族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对于动画制作来说,我们应当使国产动画的形象更加本土化,使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被创造出来,这将有助于国产动画业的快速发展和推进。

一、国产动画本土化的历史及现状

现在缺少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形象是我国动画产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像白雪公主、奥特曼、变形金刚、机器猫等等这些深受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动画形象基本都是产自国外,我们每一个动画工作者应当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正是由于国产动画中十分缺少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这将使我们许多不愿看到的后果不断的显现。随着全球化的经济正在不断的推进,科学技术上的现代化也正变得越来越迅捷,面对这种难以预测的情况,身为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人员,我们更有责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挖掘和传扬,塑造出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动画形象。

近些年来,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正在不断的涌现出来,像《大闹天宫》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风格的作品在被不断的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语言审美。风格造型等等,大多是参照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识形态而来。在立足传统、注重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等方面,当时的动画制作者对这些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随着美国和日本等动画强国的崛起,我国的动画对于自己的定位越来越迷失了方向,最终导致连自己的传统都放弃了,失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和市场。从表面上这好像市场的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但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缺失造成的,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对本土文化的教育缺失。

二、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于和平、人文情怀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希望更好地把科学与情感精神结合到一起。而且由于人们物质的不断丰富,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正变得越来越高。我们需要用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把人们也精神生活也提高一个层次,不能把积攒了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丢在了脑后,我们要维护好文化生态关系。

在动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去吸收借鉴传统文化中某些极具代表性的东西。随着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好像取代了动画,实在不然,文化原创和艺术原创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为更好的保护动画的原创性,我们可以从我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符号中获得新的思想和创意,并以此作为市场的主导方向,引导观众,从而构建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作为华夏后裔,我们有责任利用好丰富而宝贵的传统艺术资源使动画事业得到发展,从而使我们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动画方面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然而真正优秀的动画作品依然很少,至于那些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动漫作品就更少了。尽管存在这动画技术和市场等局限因素存在,但本质上还是在于动画的造型问题上,这也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利用的问题。社会各界和动画创作者对我国的动画造型艺术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比较匮乏的,对于剧本的解读、形象的塑造、造型语言等研究不够透彻,缺乏对动画艺术的认知,还远远达不到足够的艺术水准。

三、本土文化对于国产动画的发展起到的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创作具有本土特色、民族特色、中国风格的动画艺术形象是一种落后和陈旧的表现,偏离了世界潮流发展的轨道,在当今动画艺术创作领域普遍存在着这种文化态度显然是极其错误而的。在20世纪中叶,我国有部门专门研究传统艺术,特别是具有较强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类,比如年画、刺绣、皮影、剪纸等,研究的切入角度主要在于艺术造型语言。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造型语言,我们应当对其深入研究,用传统文化塑造动画形象,把传统的文化符号转化成受当代人喜爱的动画形象。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了几千年,艺术语言比较恒定,且观众基础非常好。我们应当利用现代的科学手段重新解读传统的形式,并让其在市场之中融合,可以从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经济的回报。

如果在动画创作中我们只是照搬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那么不可能创作出与时代接轨的作品。如果我们把中国水墨画、剪纸、皮影等照搬到动画形象中,那会使得我们进入模仿抄袭的怪圈。作为创作者,我们应当对这些传统文化加以提炼进行再创作,创作出具有现代的意义的动画。

四、总结:

传统文化当中有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这为我们创作现代的艺术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于创作动画形象也是一样的,它在很多方面指导着我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当深刻深刻思考我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我们既要把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好,同时也需要利用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转化成动画的艺术形式,丰富今天的文化生活。我们要挖掘民族本土文化,将其转化成动画资源,同时将动画教育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完善,作为一项文化系统工程去发展动画艺术。

参考文献:

[1] 刘小林,钱博弘.动画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期

篇7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信息素养;读者教育

1引言

城市信息化是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根据国家信息化规定的要求,城市信息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2)城市的信息技术得到开发和普及;(3)城市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4)城市信息服务体系高度完善和健全;(5)城市信息教育,尤其是信息高级人才的培养及信息应用的普及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6)城市的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科学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技术得到充分的重视。可见,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人既是信息的利用者又是信息的开发者,因此,人的信息素养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以广西柳州市的信息化建设为例,从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情况出发,探讨如何发挥图书馆在提高市民信息素养、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给予与柳州市有相似性的西部地区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2柳州市信息化建设概况

柳州市地处祖国的西部、广西的中部,辖区面积5307平方千米,总人口183万,是广西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基地,是全国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和全国八个“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2001年又被确定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并于2002年初步完成了“十五”信息化规划,制订了《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规定》《柳州市管网建设管理规定》等政策法规;信息化项目的策划工作也取得了进展,初步完成了柳州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总体建设框架、柳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城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数字化柳州”信息工程四个信息化重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十五”期末,上网人数已经达到30万,市区上网普及率达到30%。因此,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为推进城市的整体信息化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3柳州市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

有关信息素养的定义很多,被人们引用最多的是1992年,Burnhein,Robert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指出的:“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的认识和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能力包括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交流信息等各种能力,信息能力依赖于信息技术水平和检索策略的高低;信息道德是懂得与信息相关的法律道德。在本文中,我们对市民信息素养的调查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

3.1调查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由于市民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不同,因此他们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从这三个方面设计了10个相关问题,基本能反映市民信息素养的情况。调查问卷是在柳州市4个城区随机进行,当场发放、当场回收,而个别访谈是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随机进行。由于18岁以上的市民开始对城市信息化有明显的影响,所以调查年龄限定在18岁以上。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答卷157份。

3.2调查对象概况

年龄:18-25岁有68人,26-35岁有47人,36-49岁有29人,50-59岁有9人,60岁以上有4人。

职业:大专以上的在校学生49人,占31%;在职人员68人,占44%;其他40人,占25%。

说明:在被调查市民中,以年龄为18-45岁、大专以上学历的市民居多,在职市民与个体户市民比例适中,调查到的老年人偏少。因此,被调查者的年龄、学历与柳州市市民的整体情况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调查得到的结果略高于柳州市市民信息素养的实际水平。

3.3调查结果

3.4结果分析

3.4.1市民信息意识不强。从调查结果看出,虽然绝大多数的市民从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途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信息,但超过一半的市民对信息的概念只知道一点,而近三分之一的市民居然不清楚信息是什么。这说明柳州市民的信息意识普遍不高,尤其是年龄大的市民的信息意识更差。在调查中,年龄大的市民调查起来比较困难,许多人都不愿配合,这恰恰说明年龄大的市民的信息意识淡薄。个案访谈中,当被问及“你对信息素养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如何的呢?比如说,你是否知道信息素养包括哪些内容”时,不少市民表示连“信息”一词都不了解,更加不用说“信息素养”了。表示知道一点的大部分是大学生这个群体,其他调查者表示不懂或处于模糊状态。这说明市民对于信息素养内容的了解微乎其微。

3.4.2市民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近一半的市民不能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获取信息的途径方面,大多数市民主要通过报纸、电视获取新信息,只有少数通过网络获取新信息。个案访谈中当问及“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很缺乏多方面的信息,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处获取”时,很多市民表示确实这样,有时候想了解某方面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急需的信息都不知道从何处获取。有上网条件的市民想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但是不知道如何查找,对于搜索工具极其陌生;而无上网条件的市民只能从书刊、报纸和电视等媒体上去获取,但往往不能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说明柳州市民的信息技术、信息素质的培训和辅导、特别是信息检索与利用教育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市民仍然使用传统方式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4.3柳州市的信息基础设施较好,市民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强。调查的数据表明:柳州市有4/5的市民能接触到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鉴于我们的调查范围较小,这个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柳州市的计算机普及率较高,网络环境较完善。同时调查数据也说明柳州市有2/3以上的市民利用计算机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差。一半的市民具备信息的甄别能力,对于获取的信息,能够进行筛选,去伪存真。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比获取信息的能力强,只要能获得信息,大部分人能很好地利用。

3.4.4市民的信息素养与知识水平成正比。调查结果证实:市民信息素养与知识水平有很大关系,在被调查的8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市民中,其信息素养明显高于其他人,这也证明了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与其的知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知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知识水平越高,信息素养越强,知识水平和信息素养水平成正比关系。

3.4.5市民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多数市民没意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缺乏终身学习的思想,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根据柳州市公共图书馆有关统计数字和工作人员的经验估算,虽然近年来图书馆读者的到馆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主要是大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比率增多,而普通读者的到馆率仍然低得很。

3.4.6市民信息道德观较强。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民的信息道德较强。与此同时,访谈中,对于“您认为网络提供的信息或者说通过网络来获取的信息可靠吗?还是别的途径更可靠呢?”此类问题,很多市民认为网络信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诸如网络黑客、黄色信息等都有碍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即便如此,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快、便捷等特点,人们还是更愿意从网络上获取信息资源。但是,很多市民也表示了他们的愿望,就是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安全监督和管理,使市民获取的信息能够可靠、准确,这也说明了市民的信息道德观较强。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大多数市民能够以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但仍希望出台相关的法律道德标准。

4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发挥图书馆在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由于市民既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受益者,更是城市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因此,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对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书馆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1提高在校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是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像柳州这样的城市,由于高校比较少,而柳州又是广西的工业重镇,柳州市高校中相当多毕业生就在柳州就业,因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提高市民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比一般市民的信息素养较高,但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图书馆应重点抓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形式,如:(1)加强高校中“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教学;(2)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系列专题讲座;(3)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各种在线培训;(4)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结合所学专业,主动获取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4.2提高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

社会市民是城市的最大群体,因而提高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柳州市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较低,信息意识、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能力都亟待提高。相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范围更为广泛。由于社会市民面广、流动性大,难以相对固定,信息素养教育难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手段,因此从事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难度很大。如何确定符合社会市民特征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是图书馆进行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问题。

4.2.1根据读者特征,确定进行社会市民信息素养教育的施教内容。根据社会市民的特征,图书馆可将社会市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初次到馆的读者,对这部分读者进行图书馆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涉及图书馆的布局、馆藏和服务介绍、联机目录使用等。第二层次是经常到馆的读者,培训内容涉及网络搜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网络资源导航、文献传递服务、馆际互借、各种专业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等。第三层次是研究型读者,培训内容涉及学术信息的检索、评价,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各种科研立项、课题咨询等。

4.2.2采用多种手段提高社会市民信息素养。为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市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应结合信息咨询服务,成立专门的信息素养培训中心,并根据社会读者的文化水平、工作性质、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信息需求、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社会市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如:将本馆服务项目、开放时间、规章制度、部门设置及馆藏资源布局、图书馆基础知识、基本的检索工具等内容制作成读者教育演示文稿,进行用户教育。演示文稿既可用于不定期的读者培训,亦可放在网上供读者自行浏览,或配上解说词和音乐在图书馆大厅的大屏幕上反复播放,供读者随时观看。也可以给市民免费提供利用图书馆的小册子,分发“怎样查找图书”“期刊分类表”“图书基本大类表”等专题宣传品;印制图书馆用户手册,普及网络入门知识,提供主要搜索引擎和著名站点的网址,提供网络信息查寻工具和获取渠道,帮助初涉网络者学习检索方法。同时要切实做好导读工作,采用多种方式(如:现场咨询、E-mail咨询、实时在线咨询等)解答市民读者的咨询问题。另外,根据市民的不同特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指导他们掌握查找与利用文献信息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运用信息的能力和调研能力。

篇8

关键词:现代图形;平面设计;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65-01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而这无疑也是现代设计的宝贵财富与资源优势。历代文人、工匠、艺术家为今天的设计活动留下了丰富的设计经验,也为今天的设计师能设计出更加丰富的作品提供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典范。这就要求现代设计师在运用传统思想、文化、艺术时,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运用方法上,都应该充分尊重其内涵,做到合理、有效地运用。须知造型形态的偶然契合有时并不等于内容意义上的吻合,对于好的传统文化应该尽可能多的理解与把握,为现代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思维方式。我们要研究、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且是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而非闭门造车,更不是死搬硬套,是要运用一切可用的国际化资源,发掘自己本土的文化,做适合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设计。

在现代设计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尤其高度重视设计的本土文化发展,并成功的使其设计品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如德国设计的严谨、实用;芬兰设计的人性化与自然主义等;日本的现代设计则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取长补短改良自身,即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又保留了民族文化特色。因而,无论从国际市场竞争,还是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看,深入挖掘、发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风格特色,都将会是发展当代设计的关键。

而缺乏正确引导的设计很容易蜕化为企业、市场牟利的工具。近年来设计领域“中国风”盛行,这原本是好现象,但市面上许多打着“中国风、民族风”招牌的产品不过是通过对产品添加肤浅的、所谓民族特色的传统符号,实际只是经济利益驱动下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表面化借用甚至是曲解和误读。我们需要的不是“中国符号”而是“中国味道”。当代设计不应只满足于对传统符号的简单借鉴和对传统形式的因袭,而是应该从理解传统设计的思维方式的角度,从设计品中体会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作品的理解。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设计所的丰富内涵无疑能够更加准确的把握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而且设计的形式、风格、装饰这些从来都不是无根的存在,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史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而没有内在观念支持的设计更是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持续。设计所承载的内容或是要表达的信息、以及所针对的受众群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着作品相应的设计风格、特征及演变趋势,也最能代表和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所以要研究文化自觉在现代图形设计中的表现,还应该同时研究文化自觉在传统图形设计中的表现,毕竟文化从来都是不间断,审视、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加清醒的看思考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只有深入的了解认识传统设计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才能对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各种应用、表现,做出科学深刻的理解和有效的现代转化。也只有不断适合于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传统设计思想、文化才会有更广阔的生存及发展空间。

晚年的先生因焦虑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人究竟能不能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而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说,“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当前,亟需倡导、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精神,并以这种文化自觉的精神反思与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越是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对非物质生活的重视程度就越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种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复兴的呼声一直居高不下。

王受之先生也曾说过:“所谓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因此,今天的设计师不应该以盲目、机械的态度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盲目是因为无知、疏于了解;机械是因为缺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理念、设计资源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在现代设计中予以重视。 正如李砚祖先生所说的“民族艺术和传统是包括现代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母本和源泉。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一方面需要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扶持,借鉴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则需要立足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民族性的往往既是世界性的也是现代的。”加强文化自觉观念,不断探索传统优秀设计资源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对接与转换,于西方文化冲击下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认同,都将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

篇9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期间最重要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平台,是大学生创造性完成科研或工程问题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对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概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过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在我国处于资源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应发挥本专业的强大优势和积极作用,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论文(设计)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可以针对社会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为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专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以重庆工商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虽然历年毕业论文(设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经验,但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

1.面对就业压力和专业技能的欠缺,学生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安排上与学生求职时间冲突,加之当前颇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论文(设计)的准备中。同时,由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制图软件使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技能而降低了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自我要求。

2.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不够重视

由于高校教师具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没有太多精力关注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一些具有博导、硕导资格的教师,更是由于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过程以及较多的科研课题,完全淡化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工作中的地位;个别专业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不能够有效地进行指导。同时,由于毕业论文(设计)没有与教师的职称晋级、评奖评优等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

3.由于选题的问题,毕业论文(设计)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具有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问题,但在选题中,部分题目与实践相脱节,使得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大打折扣。

4.管理上存在漏洞,机制上不够健全

学校及学院虽然制订了诸多规章制度,但大都是对阅读文献、格式等方面的要求,而忽视了对毕业论文(设计)起关键作用的指标和标准,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新形势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途径

1.加强师生对毕业论文(设计)重要性的高度认识

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统一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前提。应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培训会、宣讲会等方式,使师生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的关键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即将走入社会、与行业对接前的重要实战训练。因此,指导教师不但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对于应用性极强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也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专业培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但是顺利毕业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是专业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认识到,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可以作为求职材料中的亮点,是反映一个毕业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缩影。

2.夯实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础性工作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过程。(1)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要对学生深入开展专业认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知道如何学好本专业,树立对专业的信心;(2)大二、大三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思维,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等理论课程,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规划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手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诸如,3S技术、规划制图以及3D技术的教学实践;(3)大三、大四阶段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查阅文献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只有大学各个阶段不断地积累,才能为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尤其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要结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发展等问题进行选题,这样不但问题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综合的专业思维能力。在选题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负责,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2)在选题的支撑上,要尽可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校学生创新科研基金项目、规划策划大赛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3)在研究尺度上,以小尺度为主,一方面要通过大量调查问卷的一手数据和官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找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另一方面收集研究区域的基础数据,对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制订研究区域的发展规划方案。总之,通过对选题质量的把关,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4.制订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制度

规范科学的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制度存在空白或漏洞的问题,应该积极完善各项有利于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高的制度或机制。(1)适当调整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针对目前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生求职时间严重冲突的问题,建议对论文写作的时间期限进行适当地调整,可以考虑在大四上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题目选定、开题等工作,寒假前完成初稿;(2)组织专家对选题进行把关。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后,邀请学院内部专家进行题目筛选,方可允许学生进行选题;(3)严格实施二辩制度。对于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必须实施严格的二辩制度;(4)实施指导教师奖惩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作为指导教师的晋级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3):99-101.

篇10

2014年岁末,著名学者冉云飞的最新著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出版,书中荟萃了他十余年来有关巴蜀历史文化的观察与思考。作者根据历代野史笔记,参以正史,辅以诗文,饶有趣味地爬梳巴蜀历史文化。在整部著作中,作者以文化学者的视野,列举种种案例,沉思家国历史,追忆和探寻沉潜的文化,唤醒人们对故乡的怜惜与保护之情。

在著名学者冉云飞心中,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则是一种双重的不幸。“在经济利益至上的风气席卷下,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唯有对文化家园有所坚持的文人,用笔墨复活了自己心中的故乡。”

面对故乡的文物被毁、古器被盗、老屋被拆、江河被污染等逐渐“沦陷”的现象,冉云飞先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查阅大量史籍,足迹遍布巴蜀大地,去追寻文化兴废,重新梳理巴蜀文化的历史钩沉,其著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问世,再度让人们看到了那些渐行渐远的文化。

面对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冉云飞说:“既然我无法阻止那些破坏与变迁,但我可以凭借地下古物、纸上文献、自我经历,来建构那过去或即将消失的故乡,聊以慰藉众多像我一样的受伤者。”

“我的故乡已沦陷”

无法还原的吊脚楼和龚滩古镇

在有识之士看来,那些旧的历史遗存,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传统――但若以社会的发展来看,许多我们想保留的东西,却又未必能够保留下来。

冉云飞的老家在重庆的酉阳,深藏在渝东南的崇山峻岭之中,那里是神秘的北纬30度线穿过的武陵山区。作为诗人,他用美国诗人兰斯顿・休斯《黑人诉说河流》的名句,来称颂故乡那条约一千二百里的河流酉水:“我知道河流像这世界一般古老/比人类血脉中的血流还要久远……”

“任何一个民族的定居,在对水源的选择上都是十分慎重而考究的,逐水草而居原非游牧民族的专利,围绕武陵山区而言,对我们土家民族来说,鄂渝湘的酉水流域是永远的故乡。”

重庆境内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镇――龚滩,是冉云飞家乡的骄傲。古镇坐落在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凤凰山麓,拥有1700多年历史。这里蕴藏着土家族的许多精神及物质文明,历史悠久的冉家院子、西秦会馆及不少寺庙,都是难得的活着的文物。

古镇中最典型的文物,莫过于举目可见的吊脚楼。吊脚楼的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杜甫入蜀时曾写道:“仰凌栈道细,野人半巢居”。古巴蜀地区多是瘴疠沮洳之地,且森林茂密,气候比现在还炎热,因此必须有底层房屋架空的巢居,才能最大程度地摆脱当时的环境对身体的伤害。后来,随着平原地区气候日趋干燥,人口越来越稠密,森林砍伐得厉害,巢居的形式便渐渐式微、衰落,只有在山区或一些需要人们爬坡上坎的大城市,还残留有巢居的影子――这便是今日之吊脚楼。

在重庆、涪陵、万州等长江沿线城市,以及乌江沿线的小镇如龚滩等地,尚有吊脚楼的余韵风采。但随着建筑材料的变更,建筑式样的西化,大城市偶存吊脚楼样式,与原来的吊脚楼韵味已经相去甚远。只有在渝东南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才多少保留了吊脚楼这种“建筑活化石”。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堪称“活着的土家族建筑博物馆”的古镇,在现代化的建设大潮面前竟然毫无抵抗之力――在下游修建的一座水电站,注定了原来的龚滩古镇被淹没的命运。早在2006年,龚滩古镇就已经被拆迁,并在下游3公里处进行了复建。虽然有关部门宣称“修建水电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并且古镇会按照原样进行复建”――但那1700多年累积起来的神韵,只怕早已在搬迁过程中损失殆尽。

为搜集家乡那些即将消失的人间爱物,冉云飞曾跑遍了这里的山路,“无法阻止,真有追之莫及的伤怀之痛。”冉云飞痛心地说,如今像这样喊着‘大开发’的口号,冠冕堂皇地“为了发展经济”,而罔顾保护传统文化的行为,并不鲜见。在有识之士看来,那些旧的历史遗存,才是真正原汁原味的传统――但若以社会的发展来看,许多我们想保留的东西,却又未必能够保留下来。

成都的“病态”

我们的精神家园怎么了?

“曾接纳穷困杜甫的草堂门票愈来愈贵,草堂也愈来愈豪华,甚至还有人准备在草堂里建商业地产,名曰草堂二号……”

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沉沦》一书中,从众多的例子可以看到,在当今的巴蜀大地,但凡可贴上“历史文化”标签的元素,似乎都已被开发打造出来,成为吸引一拨又一拨观光客的噱头,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明积淀,也在指缝间悄然溜走。

冉云飞认为,作为四川乃至大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近年来也逐渐走上了文化“沦陷”的道路。作为2000多年来城址都没有多少变动的城市,成都以山水之胜、风景之美而驰名天下,历来吸引着各路人马频繁出入,他们在或短或长的羁旅中,不忘将他们所看到的蜀中景致传达给友人,展示予读者。但纵观如今来到成都的各路旅行者,似乎都得到了统一指令,那就是导游们手中小旗子的指挥。一大帮人闹哄哄地跟着导游,纯粹是走马观花看热闹,那简单的三言两语,短短的十多分钟游览时间,怎能体会那些古老的建筑、书画甚至草木里记载的岁月风华?

更令人痛心的是,成都这些年的改造,悄无声息之间就毁坏了许多好东西。太多的打造、开发,让这座原本纯粹、安逸的天府之国,到处充满了铜臭,那些慢悠悠的休闲时光,也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夜生活”里变得一塌糊涂。

冉云飞把著名的宽窄巷子称为“成都最后的孤儿”,曾几何时,这“孤儿”作为有百年多历史的孑遗而如此沧桑多难,身历数朝,愈发显其不可多得的风致。人们行走其间,旧日风物、人物掌故联袂而来,动人心怀。可是如今,这“最后的孤儿”也被狠心的父母给典当、卖掉而拆毁了。各色商铺、各种酒吧会所五光十色的浮华,让那最后一丝沧桑的味道也荡然无存……

冉云飞在书中还重现了杜甫草堂的兴衰:“公元759年冬,杜甫从甘肃同谷出发来到蓉城。第一次看见繁华的成都,冬天里还有绿树,一个逃难的穷人,得到当时成都要员严武的扶助,在离市中心远点的地方安身,于是他在浣花溪筑茅屋数间,成就了后世天下闻名的草堂。老杜在浣花溪写下了他穷愁一生中最快乐的诗篇……但如今,曾接纳穷困杜甫的草堂门票愈来愈贵,草堂也愈来愈豪华,甚至还有人准备在草堂里建商业地产,名曰‘草堂二号’……”

阿坝的窘境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冲突

“我们必须天然地利用现有环境,进行科学而适度的开发,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保护传统文化,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头等要事。”

中国的旅游胜地大多位于西部,而西部的旅游核心地非阿坝州莫属。从上世纪1990年开始,冉云飞就开始探访阿坝,这里是他最钟情的地方――神奇的九寨、上天的黄龙、醉人的米亚罗、自然之子牟尼沟、生物天堂卧龙、雪山女儿四姑娘、赏心悦目的黄龙大草原、“羌族生活博物馆”桃坪羌寨等,无不闪耀着令人称奇的魅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些令人心醉的风光与人情,让我此生不忘。”

然而,到了新世纪后的2011年冬天,当冉云飞再一次深度探访九寨沟,却发现与十几年前的记忆大相径庭:沟口再也不是简单清净的山与水,而是绵延数里的宾馆、饭店,河边的山坡上,树木被砍伐得厉害,郁郁葱葱的原生态样貌已大不如前……说到这里,他笑道:“幸好当年的冬天人少,九寨沟没有人山人海,否则,我那大包小包的九寨之行就真的太‘造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