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1:1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宅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宅文化论文

篇1

咬文嚼字杂志社编写的年度语文档案《咬文嚼字绿皮书》,“山寨”荣登2008年年度流行语的第一名。《咬文嚼字》对“山寨”的解释是:源自广东话。最早冒出来的是“山寨手机”,那是一些用低廉成本制成的仿冒名牌产品的手机。此后语义逐渐发生变化,除了用来指冒牌产品之外,还可指“民间的”、“非正式的”。

2008年年底,央视《新闻30分》连续几天对“山寨”报道后,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新闻联播》:“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评论家说,“这是国家级电视台首度关注网络时代所形成的草根文化,也意味着由这一新兴词语所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第一次进入官方视线。”这一评论确立了“山寨”现象的“民间属性”。在开始讨论之前,有必要把“山寨”的来龙去脉交待一下。

早在2003年前后,发源于深圳、广州等南方城市“地下工厂”的“山寨”手机就开始“崭露头角”,只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被称为“山寨”,它们在大众眼里是盗版和假冒产品。2006年,台湾芯片商研制出廉价的手机芯片后,小型小规模手工作坊生产的巨大效益显现出来,“山寨”手机开始风靡手机市场。2008年6、7月份,各大网站建立“山寨手机”的专题,“山寨”一词迅速蔓延开来,并迅速在各个行业开疆拓土:康帅傅方便面、云碧饮料、斯大舒胃药、旺子牛奶、周佳牌洗衣粉、NLKE运动鞋等等。有意思的是,伴随着褒贬不一的各类评论兴起的,是在“文化场域”刮起了一股“山寨”飓风:“山寨春晚”、“山寨《红楼梦》”、山寨《百家讲坛》、“百谷虎”山寨网站、“山寨诺贝尔奖”、“山寨明星”等等,“山寨”和“山寨文化”瞬间成为充斥大众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热词”,并且迅速“招兵买马”,各种文化现象,只要与“仿制”沾上边,都被归为“山寨文化”。

“山寨”脱离经济行为的语境进入到“文化场域”之后,“山寨文化”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山寨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有人说:“山寨文化”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马上激起了“山寨帮”的反对:“山寨的魅力更在于它的文化属性,山寨文化的本质即是对权威、正统的反叛与制衡。”2009年“两会”,倪萍递交封杀“山寨”的提案,事后回应:“我实在看不下去到处都在抄袭”。马上有网友纷纷撰文表示反对,说“倪萍大姐,其实你不懂山寨”。属于“山寨文化”的“山寨艺术”的核心理念是攀仿,性质是剽窃,行为是重复。重复带来的是文化的趋同,而文化的形成和演进需要的却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山寨”文化和“山寨”艺术是冻结创造和窒息文化的社会现象。双方争论的焦点,并不在急于给“山寨文化”下一个界定,而是集中在“山寨文化”的属性和各自所站的价值立场上,先给“山寨文化”来一个价值判断,然后再确定它是什么。由于文化产品的原创和不可复制性,由此带来的知识产权纷争,不能不引起重视,“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讽刺”。

一个词语,只要在网络时代具有一定的认同基础,就能迅速扩散开来,这也是新媒体文化时代“命名”的特点――“贴标签”效应。“山寨文化”这个词具有很大的黏附力和开放性,大众赋予它的含义,囊括了几乎所有机械时代的复制、模仿、拼凑、恶搞、解构等等这些具有后现代特征的词语,但又不仅止于此,各种文化现象只要搭拉上其中一点,就被贴上“山寨文化”的标签。除此之外,民间力量刻意的“山寨文化”行动说明有其民间的文化认同感。问题是:“山寨文化”这面大旗,何以能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而争论的各方,均站在不同的价值立场上发表截然不同的评价。从“山寨”的命名和其“招兵买马”的速度,以及引起的文化口水战来看,“山寨文化”在当代“文化场域”的意义,并非知识产权的缺位那么简单。

对“山寨文化”更深入的分析则从当代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环境出发。因为“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模仿的产品均是高档的品牌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可以购买到外型酷似品牌的电子消费品,意味着“山寨”培养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新拿来主义”,其核心是“为我所欲”,满足自己的炫耀性消费。这种解释对于“山寨”电子产品如手机之类或许说得通,但是却难以解释后来兴起的“山寨文化”现象,波德里亚的符号经济理论和马克思的物神理论只能解释物品的“山寨”,却不能解释“文化场域”的“山寨”,其中并没有炫耀性消费的成分在里面。也有人认为“山寨文化”彰显的是一种缺失创新内核的暴富倾向,“山寨”可以泛指一切制作粗劣但功能强大、着意模仿但难得精髓、创意无限但细节欠缺、占有欲旺盛但求知欲衰退、什么都有但又似乎什么都不好的社会、文化现象。“山寨”成为中国独有的现象源于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阶段,我们最熟练和最有能力做到优秀的也就是复制的工业产品,我们复制出的文化产品依然是工业产品。

这些观点高估了“山寨文化”的野心,也低估了“山寨文化”的原创爆发力。“山寨文化”并不是要寻求一种暴富、利润或者工业生产,仅仅是一种姿态。80后作家蒋方舟所说或许更贴近“山寨”的实质:在“山寨”问题上我认为还不能用“文化”这个词,最多是一个词汇。但作为词汇又没有官方来定义,所以它真的就是一种现象。我去年6月自己拍了《百家蒋坛》,当时还没有“山寨”的概念,就是觉得好玩。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就是民间一种情绪性的调皮,我喜欢用恶作剧和鬼脸来看待“山寨”,这样会让我觉得更有趣。蒋方舟所说的这种情绪性的调皮,是对谁闹的情绪?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从未有过“非主流”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发起这样极端的大规模的消解和挑战,甚至这种“非主流文化”能够受到大众如此的热捧,“山寨文化”的泛滥必定传递了当代中国“文化场域”的某种信号,才使得这种“非主流”的后现代草根文化有着如此巨大的消解力和号召力。“山寨文化”现象,需要更贴切中国当代文化现实的解释。

一个“场域”是由各种权力关系交织而组成的,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从场的角度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思考”。讨论“文化场域”首先考察方面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按照场域内各派的力量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这个体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文化生产机制,也即其内在的工作方式。

“文学场域”的文学生产是“文化场域”最重要的文化产品输出基地,就以文学生产机制为例来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文学生产主要由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统管统制,表现为由国家包办文学产品的创作、出版、传播甚至批评接受,从原创作家到发行渠道到宣传评介,形成一条垂直的生产线体系,这种“一体化”的组织方式,建立了相应的高度组织化的文学场域。这种高度组织化的文学生产体系单一而严密,垄断了“文学场域”的文化生产,民间的原创文学作者如不能进入这条生产线(加入作协成为会员),基本上很难在文学场域发挥自己的原创力,充其量只能将文学充当一种业余爱好,“文学场域”在整个“权力场域”中处于被统治地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旧有的文学生产机制开始向市场化转型,“文学场域”的国家意识形态逻辑逐渐向市场的商业资本逻辑转变。虽然文学生产机制向“经济场域”倾斜已久,但是官方意识形态的手并未从“文学场域”完全退出,隐形的仍然是从国家意识形态统管文学领域,显形的则是以控制文学产品的出版和传播代替了以往的高度组织化的生产机制,具体手段表现在严格控制书号的申请和书市的流通渠道。这无疑提高了进入文学场域的门槛,在这个“场域”之内,各种权力关系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其中最活跃的力量会个别地或集体地寻求提高它们的地位,“并企图将最优惠的等级体系化原则加到他们自己的产品上去”。经济力量取代政治力量成为支配文学场域的最活跃最主要的力量之后,在最关键的资源上仍然受制于“政治场域”。按照商业资本的逻辑,某一方面的成本(买书号和打通发行渠道)提高了,其他方面的成本就会降下来(减少原创成本),以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原创工作室,以低廉的价格,召集各路以同一个笔名发表系列文学作品,文学生产变得和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没有什么区别:无论前前后后有多少工人参与生产宝洁公司的产品,“飘柔”、“潘婷”等品牌仍然属于宝洁公司,工人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按照“经济场域”的逻辑来看,这种文学生产方式满足了利润的最大化,但是“文学场域”还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文学生产以及文化生产与其他物质产品的生产不同的是:文学和文化产品的原创性是不可复制的。这也是声讨“山寨文化”的人们一个重磅理由,对“山寨文化”口诛笔伐最厉害的群体,往往是注重原创力量的文化工作者。但是问题的根源并不在“山寨”帮的“盗窃”“复制”行为,而是“政治”和“经济”的力量在“文学场域”的争霸大战中,发展成了一种畸形的文学(文化)生产机制,这种生产机制的后果,就是最大限度地压抑了民间的原创力量。

不仅在“文学场域”,整个“文化场域”的文化生产机制也大抵如此。尤其当以网络和手机为主的新媒体的力量兴起之后,国家意识形态对新媒体文化的控制并没有减弱。网络设有网警,在人气旺的社区甚至设置“敏感词”,所有的内容不经过过滤不能传播开来。大小网站和论坛必须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否则随时有关闭的可能。影视的审查制度并不轻松,所以老孟的“山寨春晚”也只能在网络上断断续续看到,因为没有取得在电视媒体的播放权。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力量牢牢把握“文化场域”的最底端,使之不至于倾斜的太厉害;而在最,经济资本的力量在最大限度地侵入“文化场域”,以获取最大的利益。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间的原创力量呼之欲出,却苦于找不到渠道,“文化场域”基本上被“政治场域”和“经济场域”伸出来的两股力量占据,网络等新媒体为民间原创力量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势必要在“文化场域”挤占一个小小空间,展示民间的“文化资本”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国家意识形态在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上,仍然相当薄弱。“政治力量”在“文化场域”原有的保护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是一个不完全为“国家意识形态”占据也不完全市场化的场域,因为没有和市场化相配套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导致了文化生产机制的不完善和畸形发展。

2006年,胡戈制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无极》,标志着对“文化场域”展示“情绪性的调皮”的开始。胡戈的“馒头”在网络拥有众多的支持者,源于观众对《无极》的不满。随后,“恶搞”风风行网络,这种“恶搞”情绪的扩散还和当时的一系列文化事件有关:先是草根出身的郭德纲以相声成为大众追捧的偶像;接着是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赵丽华被网民封为“梨花教教主”,其诗作也被“恶搞”为“梨花体”在网络遍地开花;随后是下半年低成本投资的《疯狂的石头》的“疯狂”走红,以致2006年被媒体称为“草根年”。这些看似不相干的文化现象,却预示着一种“情绪”正在民间酝酿:对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产品的不满。《疯狂的石头》的成功无疑给人提供了启发,一群稍显叛逆又熟稔网络制作技术的青年们高呼:“每个人都能拍电影!电影花大钱能拍,花小钱同样能拍,名导能做的事我们同样可以做到”。

“草根”们的志向显然不仅仅在于“恶搞”。2008年,当山寨手机挤占各大卖场的台面,网媒纷纷制作专题时,“山寨”这个词迅速进入大众的视野。“山寨”这个词在广东话里是“野路子”的意思,其内涵正好与草根们耳熟能详的《水浒传》的“侠义”精神相吻合,这与民间的“文化草根”们一拍即合,一股迅猛的“山寨”风迅速在“文化场域”刮起。“山寨”与“恶搞”不同,“恶搞”带有解构色彩,仍然以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为素材,加入拼贴、剪辑、挪用等手法,带有被动意味;“山寨”却化被动为主动,虽然仍带有解构色彩,重点却是在模拟和仿制。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凭空出现的。2008年,在“山寨百家讲坛”之前,出现了《百家讲坛》学者阎崇年被掌掴事件,网络众说纷纭。这个事件很自然地就被部分网民们解读为抵抗《百家讲坛》的“文化霸权”。“山寨百家讲坛”的制作人韩江雪在他的博客里写道:“什么是文化霸权。就是只能我说,不能你说。我很反对读者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不满,阎崇年不应受此侮辱。可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弱势的读者又能有什么方法或渠道表达自己的思想呢?”韩江雪曾有过想上《百家讲坛》而被拒绝的经历,于是他开始制作“山寨百家讲坛”,工作是非常严肃的:“请了一个当导播的朋友,就开始拍了。一共拍了两天,每天讲8小时。两天就花了近两万元,再往下拍我就倾家荡产了。” 他承认自己制作的“山寨百家讲坛”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是“上不了电视台”的,只能放到新浪或搜狐网站的视频栏目,换取点击率或者名气。韩江雪被“逼”上“山寨”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文化产品能够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如果中国能有几百、上千家电视台,《百家讲坛》是名家讲坛还是百姓讲坛,就不会被人诟病了。大家可以各有特点,各显神通。”而主要是发泄对文化产品流通渠道被管制的不满,他因此被媒体冠以“非暴力抵抗文化霸权”的光环。

2008年冬天的“山寨春晚”是另一起标志性的事件。每个省市每个单位年年都办“春晚”,如果老孟发起的“春晚”不是打着和“央视春晚”叫板的口号,恐怕也没有那么大的轰动效应。关键是,他叫板的是“央视春晚”,这一下击中了多年来被央视的“联欢晚会”弄得审美疲劳的人们的神经,当《市民欲办山寨版春晚叫板央视》的新闻稿一见报,各类媒体大军蜂拥而至,“PK央视”“颠覆传统”“草根文化崛起”等词语迅速占据重要版面,网民连连叫好。老孟创办的CCSTV(中国山寨电视)网站开通之后,半个月内就收到了700多个节目应征。“山寨春晚”不能赢利,曾几近流产,这是一桩“赔本”的生意,它的姿态和标志性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的内容。

与“山寨百家讲坛”和“山寨春晚”的高成本制作相比,媒体与设计专业出身的大学生“蜀山少侠”花费20元制作的“山寨红楼梦”完全是“低成本”制作,甚至没有抱多大的期许,只是一种尝试和娱乐。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热炒的新《红楼梦》很不对他的胃口,所以不如自己动手,大胆挑战所谓专业电视剧。此外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春节晚会照例”不好看,于是一家人拍电视剧来耍。令他没想到的是,“山寨红楼梦”居然在网上“火”了。

种种“恶搞”“山寨文化”现象,有商业性质的和非商业性质的,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作品传播的信源、信道、信宿三渠道均依赖网络,作品源于网络,通过网络传播,最终由网民接受。借助IT技术和新媒体的路径,“恶搞”和“山寨”得以在新媒体时代畅通无阻。“山寨手机”、“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春晚”、“山寨红楼梦”等等都借助了新媒体的便利,得以迅速传播,“恶搞”网站、“山寨”论坛等新的“山寨文化”思路不断涌现。新媒体文化所具有的娱乐属性,为山寨文化产品打上了“娱乐”的印记,这恰好和民间文化的特性相吻合,这使得“山寨文化”一开始就以一种“恶搞”、“娱乐”、“狂欢”的面孔出现。

颇具意味的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山寨文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传统媒体倾向于“山寨文化”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强盗文化;作为“山寨文化”的发源地, 网络媒体更倾向于构建理性、中立的价值平台。

篇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计划放权、财政让利”这一创新体制(吕炜2002,p.102)的推行实施,各级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渐进式改革中所积累和新生的各类矛盾与风险,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益显化,并呈加速态势。在诸多矛盾和风险中,地方政府因推进经济发展、防范与解决金融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形成的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及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地方债务压力首先源于日益固化的财政缺口。改革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国企亏损的责任,加之庞大的具有刚性特征的办公和人头经费支出,地方财政支出负担沉重。而财政增收相对滞后,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同时,为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推进经济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或直接或间接地借入内外债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债务责任和还本付息压力,财政压力因此逐渐加大。

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加剧了地方债务压力。1996年来,各地在化解日益积聚和暴露的地方金融风险,如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信托投资公司与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违规经营所形成的巨额不良资产,以及解决它们对社会和个人的巨额债务兑付困难时,基本上采取了财政化的风险转移模式。这一模式与波兰等经济转型国家在化解金融风险中的成功举措(海尔,1999)不谋而合,有利于有效转移金融风险,维持地方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但其“转嫁”性质,却使地方政府在短期内面临集中的债务承接压力。

此外,近年来各地逐渐进入外债还本付息的高峰期,而外债偿还基金等准备又严重不足,各地外债偿还压力较大。庞大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更加大地方债务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形成的债务压力,如不能有效缓解,将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稳定。

减缓地方债务压力的措施,除继续保持经济增长、扩大税基、开辟税源并厉行节支外,在中期内还需寻找替代性的稳定缓和机制。依托不断发展的金融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将债务债券化,建立地方财政债务资金的流转机制,不失为一种值得探讨和推行的举措之一。

二、现状的剖析: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化的可行性

地方政府债券,又称地方债、市政债券,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债务管理方式,它具有双重创新特性:既是财政管理与债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创新。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完善债务管理方法和债务流转机制,形成宽口径的地方财政债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运作地方政府债务,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内在的结构缺陷是资本市场相对发达,而货币市场不发达;资本市场中,股票市场发展迅猛,而债券市场相对滞后。在发达国家作为重要金融工具的地方债,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地方债务的债券化,是地方政府完善对地方经济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目前在中国进行地方债的发行与流通试点,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首先,地方政府发债动机强烈,债券的内在品质较高,这是地方债发行的有利条件。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债的动因主要有二,一是缓解迫在眉睫的债务压力。通过发行地方债实现行债务“掉期”,不失为一种现实明智的选择。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地方债偿还的长期性(最长可达20—40年)和灵活的提前赎回能力(FrankJ.Fabozzi等1998,p.351),能充分缓解地方债务压力,有利于地方财政灵活安排与调度财力分配。二是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较之其他债务压力缓解方式,地方债务债券化的显性与隐性成本较低。以地方金融风险的财政化转移模式(即向中央银行借款)为例,中央银行再贷款年利率为3.24%(2002年2月21日调整后),而同期进出口金融债券的发行利率仅为2.11%,中长期国债利率也不到3%。地方债因风险高于国债,其发行利率可能略高于国债,但仍低于再贷款利率。因此,地方债发行成本低于中央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地方债较高的内在品质,主要源于趋于成熟的税收担保条件。

其次,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市场条件正逐渐具备。日趋市场化的多样化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发行制度,以及日渐规范完善的债券交易流通市场,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初步发展,中国债券发行渠道不断拓宽,品种日益增多,除柜台和交易所发行外,银行间市场异军突起,成为债券发行的主战场;债券现货、回购等交易日益活跃,流动性增强。同时,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实力雄厚、资信良好的债券发行中介机构也迅速崛起。现有债券发行和流通市场的规范拓展,为地方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成功“先例”和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三,地方债的市场需求巨大。这种市场需求主要来自金融机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资金充沛,证券投资需求稳步上升。据统计,到2001年底,各商业银行的存差高达两万余亿;证券类资产(主要是国债和金融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已由1997年的不到4%,上升至2001年的18%。保险公司在投资渠道偏窄和存款利率降低的不利格局下,也急于为高达2000亿元的保险基金寻找证券投资途径。由于法规限制,也基于稳健经营的需要,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谋求稳定的高收益证券投资组合中,对债券与基金情有独钟。但现有的债券、基金品种和发行规模,远不能满足其需要。其他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也迫切需要新的债券品种,以解决债券投资面狭窄的现状。

三、方案的设计:尝试性的分析

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入债券两大类型。前者以税收权与税收收入为担保,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债务资金项目的收益来支付债务本息,以市政公司债券(也称“岁入债券”)为典型代表(FrankJ.Fabozzi等1998,pp.348—349)。本文的探究,以一般责任债券为主。

(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

1.发债主体、方式与中介。结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限定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政府。省级财政部门制定地方债的发行计划和预算方案,管理债券资金的周转和分配,掌握还本付息的总体状况;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不作为发债主体,其债务资金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进行统一管理。地方债应采取公募发行方式,以体现透明度原则,接受纳税人群体的公开监督。为方便于批量交易和托管,地方债应以记账式债券为主,以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行面向个人的凭证式债券。

地方债的发行中介,可由人行各地大区分行组织承销团,承销团成员可以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但以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为主比较合适,并由发债主体确定最终承销商。对发行规模较小的地方债,则可在经人民银行和证管机关许可后,由地方政府选择区域性金融中介如地方证券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承购包销。

2.发债审批与评级。国内地方债的发行审批工作应由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三个部门共同管理:证监会制定全国统一的地方债管理办法,授权各地证管办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财政部负责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各地的指标分配,监督各地财政部门对债务资金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则负责地方债的发行组织工作。鉴于地方政府债券可采用区域化发行,人总行可授权各大区分行进行发行的操作,对于竞价发行的地方债,人民银行还需组织招投标工作,负责招标的全程管理与监督。

同其他债券一样,地方债也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因而存在信用等级差异以及信用风险。国内地方债的评级,可以参照国际成功经验,从地方政府的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财政收支水平和结构、地方财政管理和行政效率、地方财政负债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与定性界定;由证监会依照评级结果,给予审核,批准符合信用等级的地方债发行。

(二)地方债的流通与市场监管

发达、活跃的流通市场是债券发行市场的有利条件之一。要实现地方债有序的流通交易,就必须建立严格的债券登记结算管理制度。根据现在的制度规范和已有的市场条件,可以将该类债券纳入中央债券统一登记结算管理系统,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管理。同时,建立、完善地方债的二级托管制度,由信用度高,经营管理规范,债券交易与管理经验丰富的商业银行担当二级托管人,提供地方债的托管服务和债券清算业务,为债券流通提供基础条件。地方债的流通,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的交易方式。目前可以商业银行的柜台交易为主,面向个人与机构,发展柜台市场。对资质好、信用等级高的记账式地方债,应允许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也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与回购交易。

西方国家对地方债的市场监管,主要从地方债的信息披露制度、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等方面进行。未来中国地方债的潜在风险,可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地方政府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以及地方性债券市场的管理缺陷。后者属于技术性问题,通过完善信息技术条件、规范发行秩序、增强监管经验和手段等途径,比较容易克服;而前者则会在债券发行与清偿、债务资金预决算与执行等环节削弱风险自控能力。因此,需要建立财政部对债券资金预决算的管理制度,证管部门和人民银行对其发行和偿付行为的监督制度,以及面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在地方政府的债券资金预决算管理上,可供考虑的思路如下:首先由地方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年度内偿债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等部门核定各地债券存量的上限,供地方政府确定年度内债券存量余额水平,以确定年度内债券规模和债务收入的增量;在财政年度决算时,总结、调整当期债券资金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年度财政收支节余较多时,可将上一年度的财政节余资金,适当地进入下一年度的债务偿还预算。

参考文献:

1.吕炜:《经济转轨的过程与效率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汉斯耶尔格·海尔:《转型国家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可能性》,《当代财经》1999年第11期

3.FrankJ.Fabozzi等:《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3

[关键词]三宝千户侗寨;旅游开发;文化展演

[中图分类号]F5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4-0056-02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

三宝千户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北端,古州盆地中部,都柳江上游。它处于榕江县城北约3公里的车江万亩大坝中,不仅是中国侗寨地域最大、人口最多、最密集、历史文化较为悠久的侗寨寨群,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榕江侗族萨玛节及侗族琵琶歌的核心保留地。

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为三宝侗寨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宝中心区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三宝旅游客源市场以国内为主,主要来自贵阳、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江苏、广西等地,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对外宣传,扩大知名度,开发海外市场。

二、三宝侗寨的旅游开发

三宝侗寨的旅游开发始于2000年,榕江县委、县政府利用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了 “天下第一侗寨”品牌。

政策优势: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贵州省民族经济“十五”计划及2010年长远规划中明确将旅游作为贵州省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省政府作出了把“黎平-从江—榕江”旅游区作为省三大旅游优先发展区域之一的决策,榕江县委、县政府也作出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抓的决定。

资源优势:景区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丰富,沿河的护提古榕分布相对集中,连线成片,三宝侗寨山水相依,与古榕群有机融合,这是开发利用最基本最有利的前提条件。

区位优势:三宝侗寨具有良好的对外交通联系,东距桂林324公里,北距州府凯里173公里,西距省会贵阳367公里,距榕江县城仅3公里,2005年黎平机场通航后,大大增加景区的可进入性。两高(高铁、高速)的建设也将为这一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三、旅游展演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

从客观经济效益分析,旅游业投资是整个国民经济中“乘数效益”最大的产业,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资可以带动与旅游相关行业的数倍投资,同时促进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大幅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榕江周围的道路交通设施也得以改善。榕江至从江、榕江至黎平、榕江至凯里、榕江至三都四条出县公路的改造,加强了进人景点、景区侗族村落村级公路的建设,确保四季畅通。黎平机场的开通,两高(高铁、高速)的建设将使各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更加便捷、安全,促进游客量的增加。景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使旅游活动更加舒适,并使风景名胜区可接纳更多的游客,游客量必将有大幅度的增长,从而达到拉动内需,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实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保护项目,使风景名胜区更具品位,旅游吸引物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成游客人数的增加和游览时间的延长。

据统计,2002年三宝侗寨旅游人数为5.5万人次,随着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知名度的提高,游人逐步增加,至2007年,游客达到13.58万人;预计到2015年,游客将达到23.8万人。

四、三宝侗寨旅游业现存问题和建议

(一)三宝侗寨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资料,三宝侗寨2000年游客量5.0万人次,2002年游客量5.5万人次,2007年游客量13.58万人次。但三宝侗寨的旅游基础还不够雄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不高,旅游市场尚未真正形成,接待能力、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根据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等要素分析,尚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传统侗族建筑景观不够突出,民居的维修翻建缺乏指导措施和统一管理,对传统风貌和原生文化的环境氛围有一定破坏。三宝千户侗寨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有许多不满意之处,古民居面临着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的真实性造成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古侗寨原有风貌。三宝千户侗寨景区现状仅有局部开发,景区旅游线路短小,景点单一,萨玛祠及赖家大院等重要建筑年久失修。村民的建筑杂乱无章,人畜混居,垃圾乱弃,基础服务设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景区的环境卫生和旅游开发。

第二,由于古建筑均为木结构,建筑密度很高,道路狭窄,防火能力薄弱,而且古村寨供电线路老化现象严重,极易引发火灾,对古民居产生极大危害。游客的增多,虽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附带来一些旅游公害,由于古民居绝大部分属私人所有,使游客和居民难免产生一定的矛盾。

其三,随着三宝千户侗寨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游客量迅速增加,旅游管理能力与旅游发展不平衡,造成了游览面积过小与游客量过大的矛盾,使游客在旅游旺季过于饱和,旅游压力明显,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足与落后,旅游内容也较为单一。而且景点少,景区规划不合理,景区承载量等问题也显现出来。

其四,景区内目前仅有一个三宝鼓楼,侗族文化缺少诸如戏台、花桥等传承载体。侗族文化底蕴丰富,保存完好,但挖掘、整理滞后,未能形成市场。

篇4

关键词: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温州南瓯明园住宅小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小区地上总建筑面积14.9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24万平方米,1040户;公建建筑面积1.736万平方米,包括中心会馆、幼儿园、小学、商业用房、小区服务用房、公共配套设施。地下建筑面积3.169万平方米,其中地下汽车库1.55万平方米,半地下汽车库0.83万平方米,共计停车数627辆;自行车库0.75万平方米,每户平均7.2平方米;设备用房294平方米。

南瓯明园小区住宅部分建筑划分为A、B、C、D、E五个区,其中A、C和D区是小高层住宅,B区是多层住宅,E区是高层住宅。它是集自然、生态、艺术、人文于一体的新型生活居住区,整体建筑新颖、户型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本工程考虑设置较完整的智能化系统,拟按建设部《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二星级标准设计,建成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住宅小区,兼备多媒体信息服务、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系统,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管理有效和适应未来信息化的良好生活居住环境和工作、学习环境。

二、设计原则

根据温州南瓯明园智能化系统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本工程设计原则:

1.实用性:系统设计使小区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

2.先进性:系统设计技术先进,使小区智能化系统达到目前国内较先进水平。

3.可靠性:采用弱电产品具有成熟性、安全性、可靠性,使整个系统能长期正常运行。

4.经济性:系统设计先进可靠同时,考虑产品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经济实用。

5.集成性和可扩展性:系统设计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具有可扩展性,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三、设计依据

1.有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

2.建设单位的意见与要求

3.温州南瓯明园建筑设计及有关技术资料

四、智能化子系统配置

本工程弱电系统拟由以下智能化子系统组成:

1.信息服务子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

(2)通信网络系统

(3)结构化布线系统

(4)有线电视系统

2.安全防范子系统

(1)小区访客对讲系统

(2)小区家庭住户报警系统

(3)小区电子巡更系统

(4)小区周界防范系统

3.信息管理子系统

(1)四表远程自动抄表、计费系统

(2)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3)小区公共广播系统

(4)小区电子公告系统

(5)小区公共设备管理系统

(6)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

4.多媒体教学系统

5.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由强电工种设计)

五、信息服务子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实现小区信息化的基础。

本工程设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每家住户及管理用房、商铺、小学、幼儿园等提供计算机局域网接口。用户可通过局域网平台进行Internet接入,实现电子信箱、网上电话、电子商务、网上教育、家庭办公、VOD点播等多种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可通过局域网与各用户进行信息交流,进行网上信息,网上自动缴费,网上查询等,实现小区物业智能化管理。

1.系统设计

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三级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系统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在中心会馆一层设置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内设置1000M核心层交换机,构成小区1000M主干网。

(1)小区住宅部分

住宅区在A、C、D、E区各楼地下层弱电井和B区各楼底层物管用房内设置计算机网络墙柜,内设置100M/1000M汇聚层网络交换机。在A、C、D、E区各楼地下层各单元弱电井和B区各楼各单元底层门厅设置计算机网络墙柜,内设置10M/100M接入层交换机,构成1000M到楼、100M到各单元、10/100M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2)小区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分别在一层设置计算机网络分中心,内设置100M/1000M汇聚层网络交换机,在各楼层弱电井设置计算机网络墙柜,内设置10M/100M接入层交换机。构成1000M到楼,100M到楼层,10/100M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中心会馆汇聚层100M/1000M网络交换机设置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内,在楼层弱电井设置10M/100M接入层交换机。构成1000M到楼,100M到楼层,10/100M到用户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核心层交换机支持VLAN的设置和三层路由交换,小区物业管理、小学、幼儿园等各部门可根据需要单独组建小型局域网。小区计算机局域网系统通过单模光缆与城域网相连接。

2.系统设备选型

核心层交换机选用Cisco公司千兆模块化交换机Catalyst4507R系列,汇聚层交换机选用Cisco公司Catalyst3550系列,接入层交换机选用Cisco公司Catalyst2950系列。

3.计算机信息点设置

(1)住宅(商铺)每户设置1个计算机

信息点。

(2)值班室、变电所、停车场管理用房等服务用房每间设置1个计算机信息点。

(3)管理用房每8平方米设置1个计算机信息点。小学、幼儿园每个教室设置3个计算机信息点,教师办公室每8平方米或1张办公桌设置1个计算机信息点。

本工程共有计算机网络信息点1676点。

(二)通信网络系统

本工程设有有线电话通信系统和移动电话覆盖系统。

1.有线电话通信系统

(1)系统设计

本工程电话通信系统全部采用市内直线电话通信方式。

在中心会馆一层电话总机房设置3600门电话电缆交接箱,作为整个小区电话交接中心。小区电话通信网络系统采用2根通信电缆HYA-1800x2x0.4由就近电信分局引来。

a.小区住宅部分

在A-2楼、C-5楼、D-2楼、E-2楼的地下层弱电井和B-3楼底层物管用房各设置1个电话交接箱,作为A、B、C、D、E各区的电话交接分中心。在A、C、D、E区各楼中间单元地下层和B区各楼1单元一层物管用房或门厅设置电话交接箱,作为各楼的电话交接点。在A、C、D、E区各楼各单元地下层和B区各楼各单元一层设置单元电话分线箱,各住户电话引自单元电话分线箱。

b.小区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分别在一层设置电话分中心,设置电话配线架。在各楼层弱电井设置电话配线架,各用户电话分别引自楼层电话配线架。中心会馆电话配线架设在中心会馆电话总机房内,各楼层弱电井设置楼层电话配线架,各用户电话分别引自楼层电话配线架。

(2).电话信息点设置

a.住宅(商铺)每户设置2个电话信息点。

b.值班室、变电所、停车场管理用房等服务用房每间设置1个电话信息点。

c.管理用房每8平方米设置1个电话信息点。

d.小学、幼儿园每个教室设置1个电话信息点,教师办公室每8平方米或1张办公桌设置1个电话信息点。

本工程共有电话信息点2041点。

2.移动电话覆盖系统

地下停车库、电梯轿厢内由于屏蔽效应可能出现移动通信盲区,在中心会馆一层电话总机房内设置中国通信移动、联通、小灵通的移动电话基站系统。信号由各移动公司经室外光缆引来,构成覆盖小区地下车库、电梯轿厢的小区内部各移动通信网。

(三)结构化布线系统

结构化布线系统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布线具有高速、宽带的传输能力。

小区住宅部分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分别单独布线。小区公建部分的小学、幼儿园及中心会馆计算机网络、电话系统考虑用户信息点布置的灵活性,采用综合布线,在楼层配线架上计算机网络信息点与电话信息点根据需要可进行互换。

1.系统设计

(1)工作区子系统

a.小区住宅部分

每户设置家庭信息箱,户内暂按1个计算机网络点,2个电话点考虑。计算机信息点设在书房,没有书房的户型设在主卧间。电话信息点一点设在客厅,另一点设在书房或主卧间。

计算机网络信息点采用超五类RJ45插口模块,电话信息点采用RJ11插口模块,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安装高度底距地0.3米,与电源插座外沿水平距离0.2米。

考虑今后用户装修时信息点的扩充,家庭信息箱留有放置扩展模块的空间,用户可根据各自的需要通过家庭信息箱扩展模块进行扩充布线到各房间信息点。

b.小区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中心会馆的计算机网络和电话信息插座均采用RJ45插口模块,并采用86H暗盒及墙型面板,安装高度底距地0.3米,与电源插座外沿水平距离0.2米。

(2)水平(单元)子系统

a.小区住宅部分

每户家庭信息箱考虑1根计算机网络进线,2根电话进线。从各单元的计算机网络墙柜到家庭信息箱,再从家庭信息箱到各计算机网络信息点均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对绞线(UTP)。从各单元电话分线箱到家庭信息箱,再从家庭信息箱到各电话信息点均采用HBYV-4×0.5型通信线。各线缆沿C型金属桥架及DG管敷设。

b.小区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中心会馆的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系统水平布线(从楼层墙柜到信息点)均采用超五类4对非屏蔽对绞线(UTP)。各线缆沿C型金属桥架及DG管敷设。

(3)管理子系统

a.小区住宅部分

在每个单元设有计算机网络墙柜,作为单元管理系统,内设有110型铜缆配线架,10/100M接入层网络交换机,管理每个住户的计算机信息点。每楼设有楼管理子系统用墙柜,内设置光纤连接装置,100/1000M汇聚层交换机,110型铜缆配线架,管理各单元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点。

每个单元设有电话分线箱,管理至每个住户家庭信息箱的电话通信线。每楼地下层或一层设有楼电话交接箱,管理至每个单元分线箱的电话通信线。

b.小区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中心会馆在每层弱电间设有管理间子系统,各设有1台墙柜,内设有110型铜缆配线架,10/100M交换机,管理至用户端的每个计算机网络及电话信息点。在110型铜缆配线架上通过跳线转接,可实现计算机网络与电话信息点的互换。

在一层设有管理子系统,内设置光纤连接装置,100/1000M汇聚层交换机,110型铜缆配线架。管理至每个楼层的计算机信息点。

在一层设有电话配线架,管理至各楼层的电话通信线。

(4)主干子系统

a.小区住宅部分

为方便布线和管理,在A-2楼、C-5楼、D-2楼、E-2楼的地下层弱电井和B-3楼底层物管用房内各设置光缆连接装置作为各区光纤转接点,中心会馆至各区光纤转接点均引1根24芯单模光缆,从光纤转接点分别引1根6芯单模光纤至每幢楼管理墙柜汇聚层交换机,再从每幢楼管理墙柜各引2根超五类4对非屏蔽对绞线(UTP)至每个单元墙柜接入层交换机,

构成小区主干网。

电话布线主干系统采用HYA型通信电缆。主干路由为:从中心会馆至A、B、C、D、E各区电话交接箱分别引HYA型电缆,各区电话交接箱分别引HYA型电缆到各楼的电话交接箱,从各楼的电话交接箱分别引HYA型电缆到各单元电话分线箱,构成小区电话主干网。

b.小区公建部分

从中心会馆计算机网络中心核心层交换机机柜分别引1根6芯单模光纤到小学、幼儿园一层汇聚层交换机机柜,从汇聚层交换机机柜引2根超五类4对非屏蔽对绞线(UTP)到各楼层接入层交换机,构成各楼计算机主干网。

从中心会馆电话总机房电话交接箱分别引1根HYA型通信电缆到小学、幼儿园一层电话配线架,从电话配线架引HYA型电缆到各楼层电话配线架,构成各楼电话主干网。

(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是小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中心,设置在中心会馆一层。计算机网络系统设有19”网络机柜,1000M核心层网络交换机、光纤配线架、防火墙、服务器等网络设备。

通信网络系统在中心会馆一层设有3600门电话电缆交接箱。

(6)接入网系统

小区计算机局域网系统采用24芯单模光缆与因特网相联。通信网络系统采用2根HYA-1800x2x0.4通信电缆与就近电话分局相连。

2.系统设备选型

家庭信息箱:箱内包含两部分内容,多媒体接线箱和后面要叙述的智能控制箱。本工程选用智能天工-21C的产品,箱内由多媒体接线模块和控制模块组合而成。其中多媒体接线模块具有如下配置:

(1)数据配线模块,提供2进8出RJ45插口出线通道。

(2)语音配线模块,提供3进8出RJ11插口出线通道。

(3)4路射频分配模块,提供1进4出有线电视分配通道。

(4)12路接线模块,提供12条内部连接通道,可与其他弱电系统连接。

(5)留有扩展空间。

(四)有线电视系统

1.系统设计

本工程有线电视系统按1000MHZ邻频方式双向传输要求设计,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组网。

用户终端电平按64±4dB设计。

(1)小区主干网部分

有线电视系统信号通过12芯单模光缆,从市有线电视网引来。小区有线电视中心设在中心会馆一层有线电视机房内。在整个住宅小区设置3个有线电视光节点,分别设在中心会馆有线电视机房、C-5楼、D-2楼,三处光节点的有线电视信号均通过室外4芯单模光缆从中心会馆有线电视机柜引来。

中心会馆处的光节点将有线电视光信号分成5路射频信号通过SYWL-75-12型同轴电缆分别引至B-2楼、E-2楼、小学、幼儿园及中心会馆有线电视分中心的电视前端箱内。B、E区的有线电视分中心前端箱将信号放大分配后,通过SYWL-75-12型同轴电缆引到本区块各楼有线电视前端箱内。

C-5楼处光节点将有线电视光信号分成7路射频信号通过SYWL-75-12型同轴电缆送到C-1~C-7楼各楼有线电视前端箱

内。

D-2楼处光节点将有线电视光信号分成5路射频信号通过SYWL-75-12型同轴电缆送到D-1~D-4楼有线电视前端箱及A-4楼有线电视分中心前端箱内。A-4楼有线电视前端箱将信号放大、分配后,通过SYWL-75-12型同轴电缆引到A区各楼有线电视前端箱内。

(2)各单体部分

a、住宅部分

各单元分别在中间楼层弱电井内或走廊(B区),设置有线电视单元分配器箱,内设置放大器、分配器。单元分配器箱设置位置为:多层住宅B区设在三层,小高层住宅A、C、D区设在六层,高层住宅E区设在五层和十二层。单元有线电视分配器箱信号通过同轴电缆SYWV-75-9从各楼有线电视前端箱引来,在单元分配器箱内有线电视信号经过放大分配后,通过同轴电缆SYWV-75-9引到单元各层每个住户的家庭信息箱内。家庭信息箱通过SYWV-75-5将信号引到住户有线电视插座。

每户家庭信息箱用1根SYWV-75-5电缆引至在客厅设置1个有线电视点。家庭信息箱内设有可扩容的分支器,用户装修时可通过在家庭信息箱内设置的分支器进行有线电视点的扩充。

b.公建部分

小学、幼儿园、中心会馆在中间楼层弱电井设置分配器箱(内设分配器、放大器),信号由各楼前端箱通过同轴电缆SYWV-75-9引来,经过放大分配后,将信号通过同轴电缆SYWV-75-5送到各房间有线电视终端。

每个教室设置1个有线电视信息点,会议、活动、娱乐、休息场所每自然间设置1个有线电视信息点。

本工程共设置有线电视信息点1193点。

2.系统设备选型

a.系统选用设备与部件具有双向性,其视频输入与输出电缆特性阻抗均为75欧姆,能满足VOD点播等双向传输的要求。

b.室外同轴电缆选用SYWL-75-12型,室内同轴电缆选用SYWV-75-9及SYWV-75-5型。光缆选用室外4芯单模光缆。

c.家庭信息箱内提供1进4出有线电视通道。

六、安全防范子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为住户和小区物业管理提供小区及住户室内各种安防报警服务,来人身份识别服务,非法入侵报警服务以及保安巡更管理等小区安防综合信息管理。

(一)小区访客对讲系统

本工程设置小区联网式黑白可视对讲系统。住户和物管中心均可可视来访人员形像,进行语音对讲,遥控开门。

1.系统设计

在每幢楼各单元一层入口处及地下层入口处均设置电控安全防盗门锁,并在防盗门处设置可视对讲门口机,在每个住户入口处设置可视对讲室内机,在中心会馆物管中心设置可视对讲系统管理主机。各单元可视对讲门口机具有感应卡和钥匙开启单元门电控锁功能,来访人员可进行数码按键,按门牌号呼叫住户,也可按键呼叫物管中心,在住户无人时进行留言。可视对讲室内机可以可视来访人员形

像,对讲开门,管理主机可与单元门口机来访人员及对讲室内机进行三方通话,可视来访人员形像。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采用总线方式联网,每个单元入口门厅处设置单元门口控制箱,内设置电源及总线节点通信控制模块。单元可视对讲门口机通过1根视频线(SYV-75-5),1根通信线(cat5eUTP8×0.5),1根电源线(RVV2×1.0)与单元门口控制箱相连,电控锁通过1根控制线(RVV2×0.5)与单元门口控制箱相连。在每个楼层公共走廊设置可视对讲分线箱,内设置视频分配模块和信号隔离器,各分线箱通过1根视频线(SYV-75-5),1根通信线(cat5eUTP8×0.5),1根电源线(RVV2×1.0)与一层各单元门口控制箱串接。每户家庭信息箱设置可视对讲和联网功能模块,通过1根视频线(SYV-75-5)和1根通信线(cat5eUTP8×0.5)与楼层分线箱相连。各户内可视对讲机通过1根视频线(SYV-75-5)和1根控制线(RVV4×0.5)与家庭信息箱智控和联网功能模块相连接。

各单元门口控制箱之间通过1根通信线(RVV/V4×1.0)和1根视频线(SYV-75-5)以总线方式进行串接,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设置可视对讲主机,主机通过2条总线对小区可视对讲系统联网管理,其中A、D、E区各单元门口控制箱连接为一条总线,B、C区各单元门口控制箱连接为另一条总线。

2.系统设备选型

考虑到LonWorK网络在传输距离、节点容量上比RS485网络优越,选用基于LonWorK技术的智能天工-21C产品进行设计。

(1)可视对讲室内机:选用黑白型,带对讲话筒和遥控开门。

(2)单元门口对讲机:带摄像机和感应卡读卡器。

(3)单元控制箱:带门口机供电电源及LonWorK接点电路。

(4)家庭信息箱:带一块12V,3A电池,用于对讲开门备电,遇断电自动启动后备电源。

(5)楼层分线箱:带一进二出视频分配器及信号隔离器。

(6)管理主机:带黑白显示,三方对讲功能。配有发卡机,LON数据采集板,LON网络路由器,LON网络信号匹配总线信号分割器,安装基于LonWorK网络的总控管理软件。

(二)家庭住户报警系统

本工程设置小区联网式家庭住户报警系统,为住户提供非法入户报警、紧急情况求救报警、煤气泄漏报警服务。报警主机设在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通过单元门口控制箱内总线节点控制模块,与前述可视对讲系统集成在同一主机平台上,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1)系统设计

每个住户客厅入口附近设置1个红外报警探测器,在一、二层及顶层次顶层窗户、阳台处设置红外栅栏,在客厅及主卧室各配置1个紧急按钮,在厨房安装1只煤气泄漏报警探测器,在客厅设置1个警笛(也可利用室内机的喇叭提供警笛声音)。户内设置1个智控键盘,与可视对讲室内机合为一体设置在住户进门处,每

户家庭信息箱中配置探测器防区扩展模块和门铃、警笛模块。智控键盘可对各报警进行设防、撤防。

在地下停车库设有紧急报警按钮,在住宅楼物管房设有智控键盘(与室内可视对讲机合为一体设置在房间进门处),附近设有智控箱,内设置防区扩展模块和门铃、警笛模块,各区地下停车库紧急报警按钮信号分别就近引入各区住宅楼物管房内智控箱进行控制。

在可视对讲系统连线的基础上,单元分线箱与家庭信息箱之间的通信线(cat5eUTP8×0.5)可将探测器防区扩展模块及门铃警笛模块接入安防总线。各报警信号经楼层分线箱进入各单元门口控制箱的总线节点控制模块。再经小区室外安防总线进入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的管理主机。

2.系统设备选型

本系统选用基于LonWorK技术的智能天工-21C产品。

(1)报警管理主机:与可视对讲系统进行集成,构成小区家庭安防系统。系统安装基于LonWorK网络的总控管理软件。可编程设定不同防区类型及报警、接警方式,可进行警情记录、警情查询。

(2)智控键盘:可按键操作进行设防、撤防。带液晶显示,可与管理中心进行信息交换,可查询报警记录。

(3)探测器模块:与各类探测器兼容。

(三)小区周界防范系统

本工程设有小区周界防范系统,包括小区周界报警系统及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主机设在中心会馆的监控中心内。

1.系统设计

在小区周边有围墙或栅栏的地方安装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实现对周界布防。报警区域在总控主机电子地图上显示,主机同时联动报警模块报警,以便保安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小区内共设置11对主动红外探测器。

在小区东面及北面被水包围不设围墙的周界处,设置黑白固定摄像机。在小区二个主要出入口(南入口、西入口)设置固定黑白摄像机。在A、C、D、E区各单元住宅电梯内设置电梯专用针孔摄像机。对小区周界及电梯进行监视,并具有图象记录、复核功能。小区共设有22台固定黑白摄像机,38台针孔摄像机。

监控主机设在中心会馆的监控中心内。设有1台主机1台矩阵切换控制器,3台9路硬盘录像机和2台16路硬盘录像机,1台4路硬盘录像机,7台20寸黑白监视器。系统可提供20防区报警输入,配有1个控制键盘,用于周界报警设防、撤防。

各红外探测器通过信号线(RVV4×1.5/V)接入主机,摄像机离主机300米以内,通过视频线(SYV-75-5/V)引入硬盘录像机;300米以外时,4个摄像机中心设一光端机,先通过视频线(SYV-75-5/V)将摄像机信号接到光端机,再用光缆将信号线引入主机。

2.系统设备选型

(1)硬盘录像机:选用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带有报警输入口。

(2)矩阵切换控制器:64路输入,8

路输出。

(四)小区电子巡更系统

本工程设在线读卡式电子巡更系统,总控主机设在中心会馆一层监控室内,与小区可视对讲系统,家庭住户报警系统集成在同一主机平台上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本工程巡更系统利用对讲系统单元门口机复用为巡更点,不需额外投资,实现读卡式在线巡更功能。保安巡更人员的卡号通过中心的读卡机输入电脑内。保安巡更人员在巡更过程中,现场总线将各门口机读卡器采集到的巡更信号传送回物业管理中心监控室,小区总控主机实时显示巡更信息。

中心主控机可通过巡更软件进行巡更路线设定,巡更排班、统计及实时管理。小区共计巡更点:70点。

七、信息管理子系统

(一)四表远程自动抄表、计费系统(水、电、煤气、纯净水表)

小区设有将各住户及公建用房的水、电、煤气、纯净水表数据自动抄送到中心会馆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的功能,避免入户抄表。

考虑到水、电、煤气各部门的独立性,水、电、煤气、纯净水表各自设置一个远程自动抄表网络系统,相互独立。

1.系统设计

整个系统由总线结构组成。

多层、小高层在各单元一层或地下层设置水、电、煤气、纯净水采集器各1个,高层每单元设置2个,分别设在3~6层及11~12层。电表采集终端设于各单元电度表箱内。从各采集器到每层各住户表箱信号采集端接口采用线缆RBV6×0.3相联。

各单元各系统采集器分别通过二条RS485总线(RVVP4×1.0/V),接到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数据集中器上,其中A、D、E区为一条,B、C区为另一条,各系统数据集中器通过多串口卡接入抄表主机,主机与小区计算机网络相连。

从住户处采集的四表数据传送至管理中心主机,由管理软件实现记录、核算、统计、打印,并提供查阅和联网付费功能,用户可通过小区局域网查看煤气、水、电表等的使用状况。

2.系统设备选型

(1)信号采集器——可接12个表或16个表或24个表;

(2)信号集中器——可连接60只以上采集器,数据可直接传给电脑;

(3)多串口卡:8路以上;

(4)主机:PentinmⅣ以上,32M内存,20M以上硬盘空间;一个冗余的串行口(通讯用);一个冗余的并行口(接打印机)。

(二)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

1.系统设计

在小区南入口与西入口处设置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进行管理。IC卡由物管中心读卡机授权发卡,与单元门卡共用。实现开门、车辆进出、巡更一卡多用。

系统对临时用户提供临时IC卡进行管理。口的情况,设置两套出入口管理系统,并设置一个管理室,管理二套出入口系统;小区西入口车道出入口处设置一套出入口管理系统,并设置一个管理室。

在车道入口设置非接触式入口读卡器、自动闸门机、车辆检测器(地感线圈),出口处设置非接触式出口读卡器(收费读卡器)、自动闸门机、车辆检测器,组成停车场管理系统。

出入口处管理室内设置该系统电脑主机,内设置系统管理软件,主机与管理中心通过小区局域网联网。

2.系统主要设备功能:

(1)入口控制机:可进行入口处读卡、显示与控制。

(2)出口控制机:可进行出口处读卡、显示与控制。

(3)管理用主机:可对入口、出口进行管理。

(4)管理软件:安装在现场管理计算机上,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

(三)小区公共广播系统

小区内设有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包括背景音乐广播和消防应急广播二部分。背景音乐广播用于在节假日、早晚等特定时间播放音乐、调频广播及事务广播,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可迅速切换至应急广播。

在小区主要道路、中心花园、绿化带等处设置落地式草坪音箱(20W),广播机房设置在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

室外广播分为A、B、C、D、E、中心花园六个区,物管中心可以根据各区的实际需要分区进行广播。

广播机房设有三套音源(五碟CD机,全逻辑控制双卡座和AM/FM数码调谐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混音前置放大器、定压放大器、分区器后,通过FS-2×2.5线缆,分6路与各区草坪音箱相连接。

考虑到小学、幼儿园广播的独立性,各设置一套独立广播系统,机房分别设置在小学、幼儿园一层广播机房内。广播机房设有三套音源(五碟CD机,全逻辑控制双卡座和AM/FM数码调谐器)的输出信号。小学、幼儿园内各教室及活动场所、教师办公室设置壁挂式音箱(5W),用于事务广播、课间音乐广播及紧急广播等。

(四)小区电子公告系统

1.系统设计

在小区南入口及西入口处各设置一个宽4米高3米的LED室外显示屏,用于小区的文字信息、天气预报,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各种广告、股票行情。

LED显示屏整体由室外双基色φ12像素点组成的模块单元组成,大屏幕显示屏暂定4×3平方米。

南入口处大屏幕的控制主机设在中心会馆物业管理中心管理室内,西入口门卫处大屏幕的控制机设在西入口门卫处,控制机通过通信线与大屏幕相连。物管中心控制主机与西入口门卫处控制分机通过局域网联网。

2.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a.显示屏与计算机CRT同步,实时显示CRT上的文字。

b.系统能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调整显示屏的色彩和亮度。

c.系统软件具有一定的编辑方式,显示时间可任意调节,画面可循环显示,可自开机到关机全自动播放。

d.软件支持文字、股市、天气预报等多种信息。

e.显示屏至少能显示16×16点阵,24×24点阵或更大点阵的汉字,并能选用多

种标准及美术中英文字体。

(五)小区公共设备管理

1.对小区道路照明、小区泛光照明实行分区定时开、关控制及回路状态显示。

在各道路照明、泛光照明配电箱内设置交流接触器,并在配电箱附近设置现场输入输出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对各交流接触器的触点控制,来控制小区道路照明、泛光照明的开与关。现场控制器通过通信线与中心会馆物管中心监控室的控制主机相连,可通过计算机操作,对道路照明实行控制,并可监视各回路的状态。

本工程参考智能天工-21C产品进行设计。现场控制器是LonWorKs节点,可集成在小区LON网络总线上。现场输入、输出控制器选用WT-761、WT-762,分别可提供开关量输入与输出。

2.对给水变频泵进行监测。

给水变频泵需带通信接口,从通信接口将信号接入中心会馆物管中心监控室,对变频泵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进行监视。

3.对高层、小高层单元电梯进行监测。

高层、小高层电梯需带通信接口,从通信接口将信号接入各区物管用房内,经信号转换器转换后,接入中心会馆物管中心监控室,对电梯进行监视。

(六)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

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是将设置在小区中心会馆物管中心管理室与消控、监控室内各种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操作使用平台上,使各系统的信息及功能得到充分利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例如:根据接到住户报警信息,保安人员根据系统电子地图信息与报警信息指示的住户地址信息出警,并及时与住户联系。又如:系统可根据采集到的电表数据对每户用电进行统计换算、记录、实行网上收费,定时将信息发送到各家门口机显示屏上等。

本工程采用西安协同数码公司的SYNCHROFMS(2.0)小区综合信息物业管理系统软件,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集成。系统运行在小区局域网上,支持BACnet、OPC、LONWorks等协议。

主机和SYNCHROFMS(2.0)服务器设在物业管理中心管理室内,前述各系统主机上的信号通过小区局域网集中到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主机上进行集成,实现小区智能化管理。住户可通过小区局域网,获得SYNCHROFMS上的信息。

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包含如下信息:

1.小区住户信息(可视对讲、各种报警)

2.住户表计运传信息

3.小区保安巡更信息

4.小区电子公告、通知信息

5.小区车辆出入口管理信息

6.小区安防信息

7.小区设备管理信息

8.小区电子地图信息

这些信息构成了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的主要部分。

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集成的具体要求与实施将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由西安协同数码公司在SYNCHROFMS平台上深化、开发。

八、多媒体教学系统

小区内小学的所有教室、幼儿园部分教室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设置扩声、投影装置,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施统一节目源的多媒体教学,也可通过VCD、

笔记本电脑进行单独教学。

九、机房设置及线路敷设

(一)机房设置

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电话总机房:设置于中心会馆一层,面积60m2。

2.有线电视机房设置在中心会馆一层,面积15m2。

3.消控、监控室:设置于中心会馆一层物,面积60m2。

4.物管中心管理室:设置于中心会馆一层,面积100m2。

(二)线路敷设

各建筑物单体之间室外管线采用浙江八方联通电信公司的多孔高强度栅格式地下通信管,埋深大于0.7米。各建筑单体内垂直管线原则上通过弱电井垂直桥架敷设,B区各楼没有弱电井时,穿钢管敷设。住宅部分水平走线穿DG管在楼板内暗敷。公建建筑水平走线则沿桥架在通道吊顶内敷设,由桥架到各信息点的线路为穿钢管暗敷。

(三)与小区外联系的管线有:电话通信管线,有线电视管线,计算机网络管线,均从东洋路引入到各弱电机房。通信电缆由邻近电信分局引来。

十、电源、防雷、接地

(一)电源

1.除电视机房外,其余弱电机房双回路供电。

2.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消控、监控室,物管中心管理室设置UPS不间断电源装置。

(二)防雷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当建筑物受到雷电流直击情况下,信息系统仍能正常工作。本工程弱电系统必须做好防雷,在不同场所,设备中配置电源避雷器、信号避雷器等。

(三)接地

1.各弱电机房均采用1根不小于50mm2的铜芯导线作为专用接地线,引至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后,接至基础接地装置。由于本工程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在弱电机房内均要有接地端子箱,各弱电机房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2.住宅及公建建筑在弱电竖井内设置接地干线,采用40×4铜排。

十一、结束语

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了南瓯明园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专家评审会,特邀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专家。建设单位领导及当地建设局、信息化办公室、电信、广电等部门专家也参加了会议。大家认为该设计科学、先进、完整,总体上达到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二星级标准。专家们也对个别子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注:由于篇幅关系,信息点统计表和设计图纸略。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篇5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

第一章排水砂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内容

本工程软土地基排水处理可采用打排水砂桩,长度以穿透淤泥层,间距1.3米,正方形布置。

1.材料:本工程采用的袋装砂井,直径7厘米,滤水沙袋采用土工编织布缝制,其渗透系数布小于5×10-3厘米/秒,抗拉强度不小于150牛顿/厘米2,具体指标须提前向沙袋的生产厂家提出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拟采用型号的沙袋桩)。。

2.设备:拟进场2~3台砂桩机。负责运输施工设备进场的机械为30吨平板拖车3辆,30吨汽车吊机1辆,(打砂桩需备二辆自卸汽车运砂)。

3.人员:采用沙袋桩施工,施工班组约需要50人。设备运输装卸工为10人。

4.施工用水电:施工用电为150KW,施工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两者均由建设单位提供。

5.收锤标准:袋装砂井均按穿透淤泥层至不透水层1.0米。

6.进度计划:每台砂桩机每天可施工1000延米。

二、施工组织设计

1.进场组织

根据项目部的网络计划,提前准备进场的施工机械、材料、人员;在公司基地进行进场前相关设备的检修、保养、维护,施工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培训,本工程特殊工艺要求的学习掌握。在接到项目部的通知后二天内,组织相关的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拼装施工。

2.塑料排水桩施工流程

塑料排水板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根据项目部提供的有关基线,测量出各桩位的定点,并与项目部一起联系监理工程师与业主代表进行基线与桩位的复核、签证工作。桩位确定后指挥桩机进入施工地点,调整桩机的位置、桩架的垂直度。并将砂桩通过导管从管靴穿出,与桩尖连接贴紧管靴,并对准桩位,然后开动震动砂桩机上的震动锤将沙袋桩插入土中,在插入到标高后拔出套管,从地面上20厘米左右处剪断沙袋,并移动桩机到下一个桩位继续施工。

3.袋装砂井施工:

袋装砂井施工工艺流程

该工艺采用现场灌制砂袋的方法:现场灌制砂袋每组需要3人配合,先扎紧袋尾,一人固定袋口与漏斗结合部,一人灌砂,一人抖动砂袋,使砂袋灌制需要长度。穿桩鞋、栓砂袋、压套管、提砂袋、拔套管、放砂袋:由于砂桩机震插套管和提升砂袋做双向运动,套管焊在横梁上,提升砂袋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一端穿在机架顶端的滑轮上,所以套管穿上铁鞋后,插管机压迫横梁插孔,同时带动砂袋提升,待达到设计深度后,砂袋底端刚好离开地面,与套管顶端的插袋斜口在同一高度,前一组砂袋刚好利用自重下至孔底,剪断砂袋栓绳,将砂袋头进行埋设保护。

三、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准备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²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每周一次的工程例会制度,及时调配施工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协调调整各施工班组、施工工序、及各交叉施工工艺在施工时的交叉作业顺序,及时解决各相关工艺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²在项目开始施工前,项目经理必须领导项目部合理地编制好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劳动力、成品、半成品等原材料、机械设备及其零配件的采购、运输进场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并报请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备案。

²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和图纸会审纪要及图纸更改通知测量放轴线、桩位,桩基的轴线和标高测定完毕,并经过自检,及甲方和监理人员复核无误后,方能根据测定轴线放出桩位线,桩位用短木桩或短钢筋打好定位桩,并用白灰作出标记,便于施打。施工时均应经常检查桩位,使桩位偏差不得超过5cm,确保桩位偏差在规范以内。

²正式施工前必须先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以确定桩长和贯入度等指标,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试桩后,应根据试桩情况以及地质条件,编制配桩计划,根据配桩计划和实际打桩情况确保施工连续进行,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等影响工期的现象。

²根据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第GJQP-07。00-98号文规定;项目部对顾客提供的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和数量清点,所有进场的砂桩袋,必须认真检查其规格尺寸及其外观质量;并填写《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进货检验记录表》,对残损、短缺、缺陷、不适用等情况应加以记录,并及时向顾客报告和办理签证确认手续。坚持质量不合格的砂桩袋不得卸入施工现场仓库的原则,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²在工程的施工与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有关条例。遵守当地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条例。

²转移打桩机时应注意场地是否能满足打桩机行走的承载力,场地是否平整平坦,场区范围内有无架空障碍物(如架空高压线、施工用架空电缆);以确保打桩机安全地在施工场区范围内自由移动。

²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批准的施工程序与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严格认真作好现场原始打桩记录和填写有关的原始记录表格,并及时交监理工程师及甲方签证,避免出现漏桩现象。

²应根据具体沉桩的桩的长度,合理选择机型、锤型和机架高度。注意排水砂桩的技术性能,所有砂袋均应按设计要求对每批进场的产品抽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仓库。砂袋在装运和储存期间,要包上厚保护带;在施工现场存放要注意防晒及泥浆、灰尘污染或其它物体的碰撞损坏。使用前应进行复检。

²在打桩过程中应经常用线锤及水平尺检查打桩架,保持桩身垂直,其垂直度偏差按进入深度控制≤1.5~2厘米/米(1.5%~2%)。力戒打偏桩。施打过程中要采用定载震动压入的方法,每根桩应连续施打,一气呵成。

²在施工中应保持沙袋桩入土的连续性,发现断裂应立即重新施插。

²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映给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甲方,并会同有关单位的技术人员协商处理。

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人操作必须严格遵照机械操作使用规范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盲目操作。

2)电工要负责检查导线的绝缘情况,特别是的动力线和配电箱、集装箱的引入线部分绝缘是否可靠。

3)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施工安全的管理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和酒后上班。

4)班组人员要相互照应,明确岗位责任,提高安全观念。贯彻落实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第二章真空预压固结淤泥层

一、工程内容

场地真空预压重点是厂区道路及排水渠箱的管线行走的沿线,真空预压加固区域,以各分块的边线向外各加宽约2米(以满足埋设密封膜沟的要求),使之形成平整场地。处理后的地基能满足基坑自然放坡开挖要求;真空预压施工前,要对前阶段铺设的砂垫层和袋装砂井进行检查,要求铺设砂垫层厚度0.5米,袋装砂井埋在砂垫层内20~30厘米。在上述工序符合要求后,安装真空管,铺设上层砂垫层,并将砂垫层上部整平,再铺设二层厚0.13米的聚氯乙烯密封薄膜。

1.材料:聚氯乙烯密封膜约平方米,中砂立方米,4寸镀锌铁管米,4分镀锌铁管米,4寸镀锌铁管接头个,4寸-4分镀锌铁管三通个,四通个,4寸镀锌铁管双向开关闸个,PVC胶水等材料一批。

2.设备:拟进场施工用JS45型水射泵台,备用更换设备JS45型水射泵台。设备进场运输拟采用东风15吨大货车3辆,8吨汽车式起重机1辆。

3.人员:监测人员5人,施工班组共有约人,起重工人。

4.施工用水电:施工用电为150KW,施工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两者均由建设单位提供。

5.验收标准:真空度稳定在80KPa三个月以上,土体固结度≥80%。

6.进度计划:进场,安装真空管、真空机,挖密封沟,铺密封薄膜等准备工作约需要12天;试抽真空到80KPa需12天,抽真空预压90天,卸荷30天。整个工艺要求约142天

二、施工组织设计

1.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程序:

真空预压施工前,应充分作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检验沙袋、聚氯乙烯薄膜及中粗砂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并将检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在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始进行真空预压的下一步施工。主要施工步骤有:测量放线铺设主支滤排水管铺设上层砂垫层砂面整平铺设聚氯乙烯薄膜施工密封沟设置测量标志安装真空泵抽真空预压固结土层

本真空预压工程共个真空预压单元块,计划共使用7.5kW真空泵台,设计总容量预计达120kW。为确保真空预压工程的供电,发电机和供电网络布置,配电方式为电缆分路馈送,即在发电机棚内,设置多回路配电箱,用截面积为的五芯橡皮铜芯软电缆沿围堰送电至各用电点,而所有的控制箱均要考虑雨季防水与漏电保护装置。

1)测量放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12单元块测量放样,用木桩(每20米1根)或小竹杆(内插)和白石灰放出各加固单元边线的准确位置,并用红漆在木桩或小竹竿上,并标出砂垫层顶面的标高;木桩与小竹竿之间也可用红尼龙绳连接。

2)铺设主支滤排水管:主支滤排水管分为主(干)管和支虑管。主管为4寸镀锌铁管,支虑管为2寸镀锌铁管,外包土工布滤水网。主管和支滤管间采用变径三通、四通连接,同管径的对接采用丝扣连接。全部吸水管均须埋入砂层中,并通过出膜器及吸水管与真空泵连接。在挖密封沟的同时,可进行主(干)管和支滤管的加工、连接和安装埋设。进行此道工序的同时,应将露出砂垫层表面的塑料排水板头埋入砂垫层中。

3)按照设计要求,在真空预压范围内铺设砂垫层,共需砂垫层立方米,采用含泥量少于5%中粗砂,一次铺设0.25米厚。,摊铺方式采用人工分块摊铺平整。

4)为保证真空预压加固效果,两个相邻单元块之间,须开挖真空预压密封膜沟,单元块内要预留2米间隔不铺设砂垫层。密封沟布置在各单元块的四周,在真空预压施工中它主要起周边密封的作用。根据密封沟的位置,可分为加固块外侧的密封沟和两单元块之间的密封沟,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断面。密封沟施工采用液压反铲挖掘机结合人工开挖,在铺设密封膜后,密封沟还要用淤泥或粘土回填。

5)在完成上述两项工作后,应先拣除砂垫层表面的尖棱小石子、尖锐贝壳及其他杂物,并人工细平砂垫层表面。待埋设完真空表测头及其他观测仪器后,用人工将二层聚氯乙烯盐用薄膜分层铺放覆盖整个真空预压单元块。然后将膜体周边埋入密封沟内,用淤泥、粘土回填密封沟并压实,再向上修筑密封水围堰。

6)出膜连接与真空泵系统安装:真空主管道通过出膜器及吸水胶管与真空泵连接。出膜器的连接必须牢固,密封性可靠安全。

7)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即可开始抽真空及抽充密封水膜。开始抽真空以后,加固单元块内膜下真空度会持续上升。当其膜下真空度达到并稳定在80KPa以上时,即进入真空预压工程的正常预压阶段。根据我司的施工经验,在试抽真空二十五天左右,即可进入正常真空预压阶段。

8)真空预压卸荷验收当真空预压加固单元块在膜下真空度达80KPa的条件下连续抽真空三个月,或地基固结度Ut≥80%时,即可以停机卸荷,交工验收。

三、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²铺设上层的砂进场前,需取样送质量工程师认可及相关质量检测鉴定单位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允许进场使用。

²抽真空的时间,与土质条件和竖向排水体的间距密切相关,达到相同的固结度,间距越小,则所需时间越短,在工期较紧时,可适当采用较小的间距,在工期要求不严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大一些的间距,以降低费用。

²加固区内要求达到的平均固结度,一般不得小于80%,如工期许可,应尽可能采用更大一些的固结度作为设计要求达到的固结度。

²真空预压的效果和密封膜内所能达到的真空度关系极大。根据国内一些工程的经验,膜内真空度一般可维持在600mmHg柱高左右,相当于80KPa的堆载压力。

²真空预压的总面积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外缘所包围的面积,且应超出建筑物基础外缘2~3m。每块薄膜覆盖的面积应尽可能大,如需分块预压时,每块间距不宜超过2~4m,且每块预压区应至少设置两台真空泵。

²真空预压的密封膜应采用抗老化性能好、韧性好、抗穿刺能力强的不透气材料。密封膜热合时宜用两条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5mm。密封膜宜铺设3层,覆盖膜周边可采用挖沟现铺、平铺。

²在铺设聚氯乙烯密封膜时应注意在真空加固块的四周,密封膜四边应保留有足够的3~5m富余压边条。

²在抽真空过程开始以后,膜下真空度在预期内达不到80KPa,则需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处理。如可起用备用出膜器加泵以加大抽真空能力,或仔细检查、修补密封沟等,从而确保真空预压能达到设计效果。

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作业前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人操作必须严格遵照机械操作使用规范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盲目操作。

2)电工要负责检查导线的绝缘情况,特别是的动力线和配电箱、集装箱的引入线部分绝缘是否可靠。

3)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施工安全的管理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不准穿拖鞋和酒后上班。

篇6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一、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指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遵循中国建筑美学的审美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而构建的新型住宅小区。

1.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是既适应生态环境,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建筑,还具有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低污染、无毒、无害、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体现人格化的设计,拥有良好的和有益健康的通风。这才是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居住空间。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应是体现高效、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且具备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达到人、建筑物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1.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特点

一是提高绿化率。既然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那么环境的绿化应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这种环境绿化并非简单的栽种草木,而是结合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生物工程学、城市环境规划、水资源等学科,妥善地处理好生态平衡并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重视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我国在建筑施工中,多数采用粘土实心砖,既减少土地资源又影响生态环境。三是节约水资源。这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构建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四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并将生态设计引入住宅小区设计中。五是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这项工作虽不是住宅建设的内容,但它属于绿色环保、住宅物业管理工作。

1.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功能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具有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变地区气候和减少污染物总量的功能。

1.3.1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发展新型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其内容涵盖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同时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可以确保城市自然生态过程的整体性及其连续性,避免或减少城市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维系和改观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1.3.2改变地区气候,减少污染物总量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充分利用墙面、窗台、阳台、走廊等空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蔬菜等作物。一方面可达到吸碳制氧,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改善区域气候的功能;另一方面可减少城市喧嚣的噪声,还可以吸纳灰尘,此外将建筑造型的形体美置于花草和树木中,既使人们产生极佳的视觉效果,又可以使室内外空气清新宜人。

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要求

2.1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绿化系统

2.1.1合理布局

根据国家建设部有关规定,住宅小区绿化率要达到35%以上,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达到70%。另外,绿地位置最好设在建筑物的南面,充足的阳光对阳光性植物、开花植物十分有利。背景绿地可设计一些耐荫草坪、低矮灌木和球类植物,而大片集中绿地不宜设计在建筑物的北阴面。小区出入口是小区的窗口,最好采用园林景观和绿地景观。绿化地块尽量连片成大块状,尽量避免细而狭长的条状绿地。应在块状边缘留出较宽的绿地,营造高大、浓密、厚实的防护景观林,起到防噪、防尘的作用。

2.1.2地面绿化

住宅小区地面绿化不仅具有降低地面热辐射、降低噪声、吸附尘粒、净化空气等作用,而且有实验证明,地面绿地系统具有吸滞放射性物质的功能。可明显减少和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在绿化布局上,应统筹考虑住宅小区的规模、造型特点、性质以及在建筑群中所处的地位等诸多因素。

2.1.3空中绿化

住宅小区空中绿化,实质上是建筑立体绿化。例如,墙面和阳台的垂直绿化不但可缓解住宅小区建筑形体占地与绿化用地之间的矛盾,美化环境,减轻空气污染,而且可起到降温和节能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采用外墙面培植攀缘植物,如栽种常春藤、葡萄藤等,既可遮住夏季的灼日,又不影响吸收阳光。同时墙面因绿化层作为保护层,可以起到阻风挡雨,减轻墙面因冷热剧变产生变形的可能。

2.1.4室内绿化

室内绿化可以充分调节空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美化居住环境。由于人类花费在室内的时间通常高达70%以上(欧洲人一般为80%)。其绿化植物的选择必须考虑环保因素,使用不会对人体有害的观花或观叶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2.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水环境建设

水环境在住宅小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住宅内要有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以供给合格的用水和及时通畅的排水。住宅小区内要有室外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在小区内还必须有景观水体,以及水景等娱乐或观赏性水面。大面积的绿地及区内道路也需要用水来养护与浇洒。这些系统和设施是保证住宅小区有一个优美、清洁、舒适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

2.3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气环境建设

2.3.1室外气环境设计

a.合理选址

居住小区的规划选址应尽可能远离工业及其他污染源。

b.充分利用植被

通过种树植被来营造和改善小区气环境,是最有效的措施据科学测定,小区内种树能有效地为居民提供新鲜的氧气调节量,净化空气,还可对建筑外墙起遮阳作用,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

c.引入自然通风

一般情况,住宅楼应最大限度地面向主导夏季风向展开,需要时还可留有适当的开口部位或体型设计上形成放洞,使流动的空气易于穿过建筑群,形成穿堂风。

d.保护小区气环境

在创造良好的生态气环境的同时,保护好小区的气环境也是建筑师的重要职责。在住宅小区内常见的如餐饮、商业网点、地下或地面汽车库的尾气废气、小区的垃圾收集站及居民厨房的油烟排放等,均是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居住环境的污染源。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2.3.2室内气环境设计

a.注重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要改善住宅室内气环境质量,主要靠通风换气。通风不仅能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气体,还能调节室内气温和湿度。为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良好标准,应将阳光引入室内以杀菌抗霉,并尽可能利用房间开窗来调节室内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b.室内装修使用环保型材料

现在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都使用木芯板、多层胶合板,或购买密度纤维板制作的家具。这些板材中大量使用粘合剂,而粘合剂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它的释放期长达3—15年,从而导致了室内有害气体的超标。同时,家庭装潢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及部分保温材料在老化过程中还会散发出苯类挥发性气体,有些色彩鲜艳的石材中还存在放射性物质超标的问题。因此,在室内装修设计时应采用环保型装修材料,防止室内气环境的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

2.4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建设

2.4.1生态小区室外声环境建设

造成室外声环境污染的噪声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及社会噪声。从住宅使用功能来分析,住宅是有安静要求供居住的建筑。

2.4.2生态小区室内声环境建设

生态小区项目开发前期在选址及场地设计中应使居住区远离噪声源,同时应对周边噪声源进行测试分析,当规划设计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人工降噪措施。如:间隔声屏或种植树木等,减少外部噪声对生态住宅小区的声环境的影响。

2.5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建筑材料的要求

建筑材料尽量多选择绿色建筑材料。绿色环保建材不仅产品本身无污染,其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负面影响也小。建设采用的建筑材料中,3R材料的使用量宜占所用材料的30%。建筑物拆除时,材料的总回收率应能达到40%。小区建设中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2.5.1绿色建材选择要点

a应选用生产能耗低、技术含量高、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b应选用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c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d应选用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e应选用无毒、无害、无放射性、无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污染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f应采用已取得国家环境标志认可委员会批准,并被授予环境标志的建筑材料和产品

三、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的新观点

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可以在小区中采取水、电、能源独立自供。具体做法为:收集雨水,使雨水汇集到房下的储水槽,通过净化送到厨房,使用后经净化再冲厕所或浇灌植物,通过循环利用来节约水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用蓄电池将电能储存起来,在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及时为电器设备供电。

住宅建设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在我国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从小区规划方面考虑,应该在小区内部严格控制场地,可以采用立体式人车分流,避免场地的交叉干扰。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绿化是重要的一环,在种植方面,乔木一直被普遍列为住宅小区主打植物种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药用植物群落的应用,选择适当的药品植物布置在小区环境中,既美化了环境,又有利于小区用户的保健。

四、结语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最佳利用,充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的关系,关心环境保护和建材资源的回收和有效利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的建筑居住环境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启明、聂筑梅,《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和评价》

篇7

关键词: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顶板;绿化设计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相应的对于公共环境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空间形态的三维化发展已经成为高密度都市环境发展趋势,一体化的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与运输网络正在呈现出交错式发展,由于寸土寸金的户外空间的有限性,地下空间发展则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因此,建设中则广泛应用了地下车库顶板的构造,但是,在考虑到建筑物荷载的基础上,在户外空间的功能具备和设计美观则是景观设计人员的一项挑战。

1 地下车库顶板景观的阐述

地库顶板的景观的具体概念并不明显,从结构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其主要是指具有明确的边界线的建筑物之上,且与地面景观衔接的造园活动。其中,能够体现出现代人们考虑场地功能和建筑结构的特点,进行生境条件的共存地发展地下空间的要求,另外,还应该考虑到建筑结构的荷载对于屋顶花园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习性的植物材料,为了满足园林景观的丰富化,采用一定的技术艺法。

个小区的景观风格、档次和效果都受到园林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在越来越紧张的区域空间及城市格局的影响下,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中,充分利用小区空余面积则是开发商的首要任务,这样能够有效形成和提升相应的绿化面积,所以,开发商重点利用的区域就包括地下车库顶板景观。地下车库顶板景观比地面的景观绿化受到的制约性因素则更加多,一方面受到相应的整体顶板承载力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受到空间的限制。所以,现代景观设计中难点之一就是通过合理的景观配置和空间布局来进行相应的地库顶板的绿化景观设计。

2 车库顶板绿化设计及施工的主要问题探讨

分析常用的顶板绿化形式如下,一是,大型的乔灌木树种应用在顶板荷载较强的屋中,在承载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枝繁叶茂的景观设计,能够更好表现出错落有致、层次感强的空间布局;二是,点式种植方式则更多利用在对于车库顶层的承重墙、梁和框架柱方面中,这样点缀式的绿化设计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一定层次的盆景式的精致景观能够通过简单的绿色进行点缀,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使得对于顶层的负荷有所降低。但是,为了更好保证施工以及设计的美观性和安全性,还应该在设计和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下述问题。

2.1 在满足荷载情况下进行设计顶板绿化思考 顶板荷载问题则是在进行车库顶板绿化设计中首要考虑问题,也是影响到顶层车库顶板设计的重要因素,为了使得景观的欣赏性和层次性进一步提高,应该对于现有的景观布局进行不断的丰富,空间格局和景观配置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一切都应该在负荷满足的情况下进行。总体来说,各类植物重量、滤水层的重量、排水、种植基质层的重量等构成了顶板的荷载量,上述负荷应该在设计过程中予以充分重视,还应该有针对性分析不同结构的承载力影响情况,比如,应该在承重墙上放置相应的重量较大的景观,如花架、亭子等,应该在柱子和梁上防止相应的景观花卉和盆景,这样,不同承载空间就可以更加合理利用,满足空间搭配和合理布局的要求。

2.2 顶板的排水及防水问题探讨 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顶板的防水性和植物的透气性问题。通过把一层过滤层设计在顶板中,能使得植物的存活率有效提高,合理引导水而进行顶板外的排除。相关的有针对性的透气性设计应该在了解不同植物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防水设计,比如,对于喜光喜水性植物来说,可以尽量保证泥土中的含水量,使得排水量降低,这在透气性提升的同时非常重要。所以,为了使得不同植物的排水与透气更好的以满足,控制排水系统可以通过阀门或是隔板得以实现。

3 车库顶板绿化设计空间设计与布局方式问题思考

3.1 动静结合 为了能够让观赏者在听觉和视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可以有效采用相应的动静结合的手法。曲廊景墙和叠石构洞山嶂等方法应用在较大的顶层设计空间内,就可以形成比较好的“园中套园”的效果,这样就呈现出多层次的观看和欣赏角度。在有限的顶板艺术空间巧妙的实现“静”的特点,能够在在咫尺之地而去坐观静赏景观艺术,使得园林空间的早晚、阴晴、明暗、虚实、对比和层次都能更好被人们所领悟。

3.2 大小空间的转换 不同花卉进行车库顶板空间的分割,可以使得不同空间的布局和搭配得以充分展示,尽管存在车库顶板其空间较少的情况,但是,这种大小空间的转换能够起到很好效果,比如,空间的流动性能够通过花架形成帘幕或者利用藤蔓植物的隔断而展示出来,可以利用景观形成倾泻而下的瀑布,而后可以慢慢汇成一条小溪的情况。另外,为了有效避免缺乏一定的层次感以及传统空间布局单一问题,相应的“穿越”之感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的转换在设计顶板中形成。

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宅男宅女;现象研究

通识教育理念是培养健全健康的社会人,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化理念,使得大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社会,而健康的身体要素是基本保证。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网络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我国高校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逐渐浮现,日益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

1 通识教育的源起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国高校在观念上基本赞成在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很多高校仅限于通选课的开设,是对国外大学通识教育的一种外在形式的模仿,使得中国大学中通识教育进行有些偏颇,如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较肤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于随意、通识教育的认可度较低、通识教育主体积极性不高、通识教育机制趋于僵硬等,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背景下,简单的片面的开设通识型的课程,而不断削减专业课程的学时,最终可能得不偿失,实际执行的可能只是“通识教育”这个名词。片面的追求形式上的通识教育的改革,而忽视实质上的通识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难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人才。本文所讨论的高校“宅男”、“宅女”问题即是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及时面对的问题之一。

2 “宅”现象的出现及对我国我校学生的影响

“宅”是近2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新词,目前已经成为“足不出户”的代名词。高校大学生一直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由此,当“宅一族”也成为继“月光族”、“啃老族”等新鲜族群之后的又一特色社会群体后,高校大学生中的“宅男”、“宅女”也日益浮现。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运动,更愿意宅在宿舍看电视、上网,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由此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在201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高校体育科研人员的调研结果令人忧虑: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连续20多年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持续下降:肺活量下降了近10%,中长跑成绩下降10%多,立定跳远成绩下降1~3cm;学生或者过重或者过瘦,近视率接近90%等等。

3 高校学生“宅”现象产生的原因剖析

3.1 中国应试教育体制是导致高校“宅”现象的根本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呢?中国的应试教育似乎注定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注定只是配角,文化课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从小学、中学开始,老师、学校就在不断给学生、给家长灌输着这样一种思想:挤出一切时间来提高成绩;而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反倒会被视为是喜欢玩的“坏学生”。高考的压力往往让学生无暇顾及体育运动,进入大学后,一直紧绷的神经突然得到放松,很多学生的作息生活变得毫无规律,常常是凌晨睡觉中午才起床,并且网络几乎成为了课余生活的全部,很容易造成身体素质下降。因而,在现代网络高度发展的平台上应运而生的高校“宅”现象似乎是应试教育天生就会带来的弊端。

3.2 高校大学生培养体制和生活模式是导致高校“宅”现象的现实原因

由于高校课程改革和本身课程设置的特点,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应该是靠着那一周那两节的体育课出来活动一下身体,其它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逛街、吃饭、玩电脑上,连出去走走都是一种难得的户外活动。而在目前的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都是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而三年级以后就不再设置体育课程,仅仅在大学本科毕业时安排一下毕业生体能测试。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各种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奇大无比,再加上网络购物消费的发达,促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宅男,日本动漫文化之类的流行更是让一部分人成为“宅”人。

4 高校学生“宅”现象的反思与应对

近年来的奥运会,中国的运动员得到了很多金牌。在专业运动员培养的越来越好的同时,普通大众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与法引起人们得关注。思想和文化的转变才是根本,固然“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我们需要加强潜移默化的力度,尽快让大学生、家长、学校、整个社会都重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中国需要的是能真正撑起一片天空的脊梁,而不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杀只鸡都会晕倒、整天宅在床上看动漫的文弱书生。契合我国应试体制的现实,高校应该将体育课程的考核贯穿于大学生4年的培养计划,并且增加课程教学的学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运动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健康体制的社会人。让所有人切实感受到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做我们能做的,让子孙后代能够感激我们而非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

参考文献

1 钱志刚,祝延.通识教育: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高教探索,2012(6)

篇9

关键词: 基础文明教育;校园文化;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20-01基础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和交际的各种行为处境中所应有的品行和礼仪。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智慧和优越的化身,但由于其复杂的生活环境,近几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持续滑坡,上课迟到、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已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当代大学生生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很大的差异,这对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笔者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与老师走访、学生交流,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一到大五1383多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1.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62%的学生在教室课桌上看到课桌涂鸦,其中包括情感宣泄类、恋爱通告类、异友类、考试答案等;27%的学生曾因觉得"好玩"而参与到课桌涂鸦的行列。79%的学生将垃圾随手放在课桌上,没有将其带走的习惯。"无人灯"、上课睡觉、课堂上吃东西、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小学生都知道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大学校园里反而变得常见。这反映出大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出现大幅度滑坡,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2.遵纪意识薄弱

在被调查者中,高达81%的学生在临近考试之际选择长期占用自习室固定的座位备考,由此造成其他同学没有座位可用来复习备考;此外,校园内盗窃事故频发,5%的同学曾有过在校园内被盗窃的经历,包括电脑、手机、自行车、钱包等;大学城以及兄弟高校安全事故亦是频发。

3.勤俭节约意识淡薄

"90后"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家长过分的宠爱往往表现为对其经济上的支持,由此造成大学生勤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不计后果。在餐厅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剩饭剩菜被遗弃。此外,大学生彼此间的生活攀比也时有发生。

4.诚信意识薄弱

我校制定了严格的考生考试行为规范及惩罚条例,一经发现有考试作弊行为,立即取消其毕业学士学位证书及大学期间评优评先资格。即使如此,考试作弊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更为甚者,部分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寻找,撰写论文时随意更改实验数据。有的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而伪造病历内容,求职时伪造简历,随意更改成绩,毕业后还贷欠费时有发生。

5.综合素质总体不高

调查结果表明,26%的大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以宅在寝室打游戏、看电影为主,37%的学生表示自己曾参加过一些课外活动。调查发现,学生大一时参加各项校级、院级活动积极性较高,热衷于加入校内各个社团,但大二以后(包括大二)学生们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骤降,更多的则选择宅在寝室。这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管理、团队合作、组织等综合能力便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写到:"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丽至,不为而成。"大学对于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诚信监督机制明确,校德校风良好的大学必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简要谈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基础文明综合素质。

5.1利用学生会等各种学生组织团体,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防止"二八"现象的出现。"二八制"即20%的学生参加80%的活动,这些能力突出的20%的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校级院级等80%的各项学生活动。而大部分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造成"二八"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校学生会、社团、院级学生会等应多举办各种特色活动,组织方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同时举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活动,增加活动类型,尽可能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锻炼。

5.2建立大学校园中的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对学生的行为、心情等都有较大的影响。良好的自然校园环境可以更好地陶冶情操,如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前面的空地上、广场中布置一些雕塑,它们或具有纪念性意义、或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大学校园的"隐形"教育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5.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班级和宿舍为重点,具体到个人。发挥班级、宿舍的作用,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如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学习、科研小组,晚会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出节目,在班级、宿舍形成竞争中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5.4从思想上入手,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在一个校风优异的学校里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的精神浸润到他们的言行中,深入到他们的头脑和心灵,直至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校作为医学院校,一直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严谨求实态度,德才兼备的医学生。老师以身作则,将诚实守信、大医精诚的思想渗入到学生的大脑中,校园中的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激励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文化的驱动力作用。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只是一种单纯完成物质功能的活动,更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形式,是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通识教育场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这种校园文化理念深深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行动中去,影响大学生终身。参考文献:

[1]刘晓萍大学生养成教育刍议[期刊论文]-绥化师专学报 2002(3)

[2]阎华荣大学生养成教育初探[期刊论文]-琊台学院学报 2003(1)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07

作者简介:

篇10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所属民族、地域的不同各种文化发展又各有差异,其中以汉族的文化为发展的主流方向,这里我就以汉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典型居住文化“四合院”的发展历史为主,来说明民族文化对于环境设施的影响。

中国民居由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造,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征。以汉族为例,最典型的建筑就是——四合院。

我国最早的四合院建筑形式出现于西周时期。其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用法极为灵活,四合院的大体分布为大门、第一进院、大堂、第二进院、书屋、住宅等,两侧有厢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门相连接。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自四合院问世以来,因其外封内敞的空间正符合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所以在各地普及开来。在漫长的历史中,其自身不论是从建筑外观还是到室内地格局分布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深厚美学意蕴。其中以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等地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从发源地陕西到荆楚的汉阳长沙;从巴蜀到燕赵故地,四合院的院落式住宅,几乎成为各地住宅的基本模式。只不过因环境,气候,生活习惯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如:东北四合院的常用单扇门,而不是我们常见的中国传统的双扇门、堂屋背后设“倒闸”作为贮物间。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主要以走人为主。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学中做北朝南的说法 ,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它的主要用途是来宾客或家中辈分较小的人用来居住。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在北方还常常用来饲养牲畜,也有用来做厨房的,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

有些地方,为了使院落更加美丽大方,还专门点缀一番——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影壁”。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会有一些植物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以达到装饰的目的。也有一部分影壁,上面绘上各种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轻松写意的文化气氛。如果是在农村则多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四合院院内,有用石板铺的,也有砖铺地的和鹅卵石铺地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做种树,栽花之用,以作为庭院的点缀装饰,这也正是四合院结构的一大特点 。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各个房间的的坐向决定了它们在宅中的地位。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带的长辈们居住。 北房一般习惯建三间,其中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重大节日时设供祭祖的地方,每到此时总会在堂屋摆案起香,而另外两侧多做卧室。在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制度下,东侧为尊,是正室居住的地方,西侧为卑,则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这种后罩房的格局在古代的封建家庭中是常见的,但四合院这种居住形式发展到现在,后罩房这种分割已经被取代。

以北京的四合院来说,自从元朝正式建都于北京,元朝统治者开始了对都城的大规模规划和改造,可以说北京的四合院就从那时起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并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胡同文化”。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的街通就是老北京常见的胡同。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四合院在当时的规模和基本形态。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不断完善且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这种大型院落一般是有些身份的人才可以住,一般的人大多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有内外宅之分。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人们常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道门就是指的此门。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在四合院的建造和居住当中,对于风水是极为讲究的,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其中还包含着“五行相生相克”的迷信色彩。除去风水学说对四合院的影响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甚至主偏房的布局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生活、美好事物、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置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词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作品,即是主人性格,抱负的表现,又使得整个庭院充满了文化气息。

四合院作为一种早期的住宅,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是民族文化与建筑艺术结合的最好考证。

参考文献如下:

[1]庄裕光.古建春秋.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

[2]王其钧 中国古建筑语言.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

[3]萧默编著 《建筑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