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3:1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酒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红花子;红蓼;鞣花酸;黄酮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FructusPolygoniOrientalis.MethodsVariouschromatographictechniqueswereusedtoseparateandpurifytheconstituents.Theirstructureswereelucidatedonthephysico-chemicalpropertiesandspectraldata.ResultsFourcompoundswereisolatedfromFructusPolygoniOrientalis.Theirstructureswereidentifiedas3,3′-di-O-methylellagicacid-4′-O-β-D-glucopyranoside(Ⅰ),3,3′-di-O-methylellagicacid(Ⅱ),taxifolin(Ⅲ),andquercetin(Ⅳ).ConclusionCompoundⅠwasisolatedforthefirsttimeinpolygonaceae,compoundⅡwasobtainedfrompolygonumorientaleL.forthefirsttime.
Keywords:FructusPolygoniOrientalis;PolygonumorientaleL.;Ellagicacid;Flavonoid
水红花子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健脾消食、化痞散结、清热明目、抑菌等作用,主治痞块腹胀、颈淋巴结核、消渴、胃痛、疝气和产后腹痛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脾肿大等[1]。药理实验表明其醋酸乙酯部分有较好的抑瘤效果。因此笔者对该药材醋酸乙酯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
1材料与仪器
药材经辽宁中医药大学翟延君教授鉴定为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成熟果实。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UV-265-FW型自记式分光光度计;IR200红外分光光度计;Burker-ARX-300型核磁共振光谱仪;Angilent1100seriesiontrapmassspectrometer;LCQ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2方法与结果
2.1提取与分离水红花子10kg,粉碎,75%乙醇多次提取,回收溶剂得乙醇浸膏。将浸膏混悬于水中,相继以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数次,得石油醚部分、醋酸乙酯部分(215g)和水溶部分。醋酸乙酯部分经反复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石油醚-醋酸乙酯4∶1为展开剂)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
2.2结构鉴定
2.2.1化合物Ⅰ黄色粉末(丙酮-甲醇),mp.296~298℃。UVλmax(MeOH)nm:246.4,368.0。IR(KBr)cm-1:3369(OH),1748(C=O),1609,1578,1488,1440,1415,1363,1247,1195,1174,1088,984,915,757。1H-NMR(DMSO-d6)δ:7.82(1H,S,H-5′),7.55(1H,S,H-5),5.07(1H,dJ=7Hz,H-1″)3.22-3.71(m,糖的次甲基),4.08(3H,S,OCH3-3′),4.05(3H,S,OCH3-3)。13C-NMR(DMSO-d6)δ:158.5(C-7),158.5(C-7′),153.0(C-4′),151.7(C-4),141.9(C-3′),141.8(C-2′),141.1(C-2),140.3(C-3),114.3(C-1′),112.9(C-6′),112.3(C-5′),112.0(C-6),111.7(C-5),111.3(C-1),61.8(OCH3-3′),61.1(OCH3-3),101.4(C-1″),77.4(C-3″),76.6(C-5″),73.4(C-2″),69.6(C-4″),60.6(C-6″)。LC-MSm/z:515(M+Na+),331,316,299,237,228。其光谱数据与文献[2]对比,确定化合物Ⅰ为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3′-di-O-methylellagicacid-4′-O-β-D-glucopyranoside)为首次从蓼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2.2.2化合物Ⅱ黄色针晶(甲醇),mp.331℃。UVλmax(MeOH)nm:247.2,374.8。IR(KBr)cm-1:3278(OH),1725(C=O),1612,1579,1488,1352,1286,1213,1175,1107,1069,990。1H-NMR(DMSO-d6)δ:7.49(2H,S,H-5and5′),4.04(6H,S,2×OCH3)。13C-NMR(DMSO-d6)δ:158.6(C-7and7′),152.4(C-4and4′),141.3(C-2and2′),140.3(C-3and3′),112.2(C-6and6′),111.7(C-1and1′),111.6(C-5and5′),61.1(OCH3-3and3′)。EI-MSm/z(%):330(M+,100)。其光谱数据与文献[2]对比,确定化合物Ⅱ为3,3′-二甲基鞣花酸(3,3′-di-O-methylellagicacid)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构见图1。
图13,3′-二甲氧基鞣花酸结构式(略)
2.2.3化合物Ⅲ黄色粉末(醋酸乙酯-丙酮),mp.220℃。UVλmax(MeOH)nm:290,327sh。IR(KBr)cm-1:3431(OH),1637(C=O),1519,1472,1363,1271,1165,1137,1119,1085,1020,997,812,778。1H-NMR和13C-NMR数据与文献[3,4]中花旗松素基本一致,故鉴定为花旗松素。
2.2.4化合物Ⅳ黄色粉末(甲醇)。UVλmax(MeOH)nm:255.6,375.4。IR(KBr)cm-1:3293(OH),1671(C=O),1616,1514,1430,1362,1316,1245,1212,1166,1096。1H-NMR和13C-NMR数据与文献[5]中槲皮素基本一致,故鉴定为槲皮素。
3讨论
化合物Ⅲ(花旗松素)是水红花子的一个重要成分。药理研究表明[6],由于它能抑制和激活多种酶,在调节脂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作用广泛,且含量较高,建议将它作为水红花子质量控制的一个指标性成分。
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属于鞣花酸类化合物。据文献报道[7]此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突变、抗氧化、抑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和凝血等作用,其有良好的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545.
[2]柳润辉,陈丽莉,孔令义,等.乌桕树皮中的鞣花酸衍生物[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5):370.
[3]杨国勋,宋蕾,李奎莲,等.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5):338.
[4]AgrawalPK,AgarwalSK,RastogiRP,etal.DihydroflavanonolsfromCedrusdeodara,A13CNMRStudy[J].PlantMed,1981,43(1):82.
[5]陈德昌.中药化学对照品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69.
篇2
【关键词】文化不可译;辜鸿铭;论语
近年来,中国经典典籍再次成为翻译的热点。但是由于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起源和其发展史不同进而造成了其各自的生活习惯、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等的差异,这就造成很多文化不可译现象。“仁、礼、孝”是孔子提倡的重要的伦理思想,其中蕴含很多深刻的道理,是翻译的一大难点。
1 文化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
文化的可译和不可译性是翻译界一直争论的焦点。中西方在民族心理、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宗教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大,文化空缺现象尤为常见。李华田就指出造成文化不可译性是因为目的语所处的文化传统中缺乏源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源语的等值词语。张永萍也指出文化不可译是因为“与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造成的”。
1.1 “仁”的不可译性
“仁”是孔子提倡的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论语》中。在不同背景下面对学生对“仁”的提问,孔子根据其资质、天赋给予不同的解释,这就给理解“仁”的含义和准确翻译带来困难。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3)
Ku’s: Confucius remarked, “With plausible speech and fine manners will seldom be found moral character.”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
Ku’s: The same disciple mentioned above asked, “What does a moral life consist in?”
“The moral life of a man,” answered Confucius, “consists in loving men.” [4]
“仁”是一种品德,仁德,品行。在辜鸿铭的译文中“仁”多用moral为中心词,意思是道德,事实上,“仁”的文化内涵丰富,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综合,这样翻译缩小了“仁”的内涵,给读者一种误导,以为道德就是“仁”的全部内容,这也是文化不可译的体现。
1.2礼的不可译性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12)
辜鸿铭: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n the practice of art, what is valuable is natural spontaneity.”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辜鸿铭:If, in government you depend upon the moral sentiment, and maintain order by encouraging education and good manners, the people will have a sense of shame for wrong doing and, moreover, will emulate what is good.
对于“礼”这一核心词汇的翻译,辜鸿铭选用了“art”和“manners”,“礼”在此主要是指礼仪、礼教,因此无论是“art”,严格的艺术原则,还是“good manners”,良好的习惯都与孔子所提倡的“礼”一种完善的行为准则相比都略显片面,但是在英美文化中没有对应的文化现象,因此要想找到与“礼”完全对等的词很难,这也是文化不可译的一个体现。
1.3 孝的不可译性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2.5)
辜式:A noble of the Court in Confucius’ native State asked hem what constituted the duty of a good son. Confucius answered, “Do not fail in what is required of you.”
“孝”是儒家伦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辜鸿铭将“孝”翻译成“good son ”,好儿子就是永远不要违背父母对你的要求。这是孔子认可的孝的本质,这样翻译简明扼要,很容易得到西方读者的认同,又不失中文的本意。
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辜式:Another disciple asked the same question. Confucius answered, “The difficulty is with the expression of your look.”
这里的“色”是指脸色,儿女孝敬父母重在敬。在本章的翻译中辜式直译为儿女脸上的表情,这样翻译给读者带来一种困扰,因为不能理解这孝和表情难有什么关系,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个简单的字或词就蕴含有深刻的意义,这是英语无法比拟的,所以译者只能退而求其次,把字面意思翻译出来,这也是文化不可性的体现。
结语
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但是随着中西文化信息的交流越发频繁,文化翻译也将逐步找到新的契合点,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要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辜鸿铭先生的《论语》英译本虽有不足却在西方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也为后世译者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雯. 翻译中不可译性原因探析及对策. [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9
篇3
预约采访时间是上午九点钟,北京的冬天有些寒冷,昨天赶了一夜的车程来到北京,章乃华的脸上有些许的倦意,但眼神依然是闪耀而有力的。“有什么问题,问吧。”很干脆,这也许是做惯了管理工作的人身上特有的范儿,绝不废话,有什么就说什么。
“您的厨师生涯有些不同,应该算是很早就进入了管理岗位,而且是对雷迪森这样的大品牌酒店进行全面管理您是怎么做的这个成功转型?”
“这是最初的目标决定的,作为厨师的职业规划通常有3个,学厨造诣深而成这个行业的顶级大师,由后厨到前厅的成功转型,既了解后厨,又懂得前厅管理,对自己是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再者就是自己开店当老板。而现在的我,是选择了第二种路。
梦想照进现实,学厨是另一次起航
眼前的章乃华目光很坚定,可以看的出,对于当初的这个选择,章乃华是早有准备的。“从我第一天踏上学厨这个道路开始,我就已经为我日后的职业做了规划。我是那种要干就必须干到最好的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松懈过。”
其实最初的章乃华并不没有想到当厨师,“这好像跟很多人都一样,因为厨师这个道路在我们那个年代总是觉得是最脏最累的活。我没有脱俗,也是这样认为。”章乃华笑说。
1981年,中国正进入一个考大学的黄金时期,很多人选择了考大学这条路,而章乃华也想进入他从小的梦想――军校,当一名出色的军人。但是,章乃华的父母,还没有完全摆脱“”的阴影,那场刚刚过去的风暴刻在他们心上的伤痕实在太深太深,他们坚决不同意儿子去上军校。章乃华与大学无缘,而是成为县税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可是读书深造的念头,始终在他心头。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又决定重返校园。1982年夏天,时年仅18岁的章乃华考入了浙江省商业厅下属的浙江商业学校(即现在的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旅游与烹饪专业。他开始与烹饪结缘。
“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考进了这个专业,但最初却并没有想到以后就是从厨,可是这个念头很快就在我的学习中转变了。慢慢地,我开始明白“民以食为天”这句老祖宗的古训的真谛。最简单的,一个人的衣服可以很长时间不换,打了补丁也能穿,可是一个人如果三天不吃饭,那他连生存下去都困难了。吃的事儿确实比天大。”
既然决定了学厨,章乃华开始把“学厨”作为他人生路上的另一个起航。对于烹饪,从最初肤浅地认为是“烧菜技术”,到如今已深刻理解并为之奋斗的“烹饪艺术”,章乃华用了二十多年的求知经历去体验和亲证。
抓住机遇,成功源于第一棒
1984年夏,章乃华毕业分配进入杭州国际大厦酒店工作。时值酒店正处筹备建设阶段,在酒店总经理鲍力军先生亲自安排下,拜浙菜大师金次凡门下潘晓林大师为师,在一年半时间的拜师学艺过程中,深得金,潘二位大师亲授真传。
“没想到的是,机会会来的那么快。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章乃华回忆说,在杭州国际大厦酒店临近开业半年前,他突然接到酒店通知,让其回到酒店,负责厨房的筹备工作。这时的章乃华怀揣了在学校和跟师傅学的的扎实功底和满腔的工作激情,工作的干劲和拼劲大家有目共睹。很快,章乃华便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1986年9月16日开业的前夕,章乃华被正式任命为厨师长。为了改良当时酒店的菜肴质量,章乃华完全抛开业余时间,开始到处请教,师傅和同行是第一条路。“师傅会不遗余力地教我,但是当时在请教同行时就会是碰壁,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吃饭的饭碗,但是,我决定把脸皮厚下去了,无论如何,也要学会东西。”于是,章乃华开始到处挖掘,自己花钱到不错的餐厅试吃,一遍不明白,再吃,两遍不明白,再去,直到把它钻研出来为止。只要杭州有新餐馆开张,这个餐馆也绝对少不了章乃华的影子,他会第时间去考察和品尝,摸索菜肴口味,寻求新点子,并带动其他同事一起参与研发新菜肴。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杭州国际大厦酒店的餐饮开始在杭州圈子里声誉雀起,名声日隆,年轻的章乃华也于1987年破格晋升为正科级干部,参加技术职称考核获得二级厨师证书,时年仅22岁成为了酒店的总厨长。
随着烹饪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成熟,章乃华在经营管理上也开始展露手脚。巩固招牌菜肴引进钻研新口味提升经营效益成为章乃华乐此不彼的工作动力。1988年童乃华策划了杭州国际大厦酒店第一届火锅美食节,自此之后,国际大厦火锅香遍杭城整十年,每年火锅节,众食客排队候餐的场景引为佳话,《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省市媒体开始大篇幅报道,章乃华慢慢体会到了烹饪给他带来的工作乐趣。那是一份份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比赛,激发前进的源动力
1990年5月,浙江省举办的烹饪大赛,章乃华被派去参加比赛。第一次参加权威性专业比赛章乃华有些紧张,但是却仍胸有成竹,因为他已经为了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当然,这也需要一点点天赋。”章乃华开玩笑说。
在强手如林的赛场上,章乃华现场烹制了杭州传统名菜清汤鱼圆,以及珊瑚桂鱼创意花色冷盘“秋实”,获得了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一举获得烹饪全能第二名在浙江烹饪界崭露头角。同时,由于其出色的烹饪水平及敬业踏实的工作表现,章乃华荣获浙江省新突击手的荣誉称号。同年11月,章乃华和省内的烹饪精英们代表浙江省青工代表团烹饪队,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全国青工技术大赛,经过三天比赛,以综合文理论成绩99.5分,操作菜肴作品什锦拼葵花组碟,热菜清汤鱼园,锦绣鱼丝,规定原料自选热菜青椒肉丝等,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能,一举获得大赛个人总分的第二名,同时获得了全国烹饪技术能手的称号,并荣膺“全国新突击手”的荣誉称号。
时年26岁的章乃华在其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中获得了丰硕的成绩和回报。在那年,他还在老师潘大师的引见下,拜会了老师的启蒙大师――中国烹饪大师人民大堂中国御厨孙应武大师,经过孙大师的悉心指导,让章乃华受益匪浅,最重要的,也让他的技艺和经营步入了另一个更神秘的领域,即国宴菜肴设计,组织的学问,同时也更激励着他向更高的山峰攀越。
1991年5月,章乃华第二次获得“浙江省新突击手”的称号,同时荣获“浙江省百业青年标兵”荣誉称号;1993年,被评选为“浙江省商业厅劳动模范”。而杭州国际大厦酒店餐饮部在他的主理下,连续五年在浙江省商业系统所有酒店中取得最好的经营业绩,1993年,章乃华被国家人事部国内贸易部授予“全国内贸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诸多的荣誉带给章乃华职业上的成就和自豪感,但也让他深深感觉到自己在日新
月异的变革时代对理念知识的缺乏,传统的酒店业理论知识已跟不上快速发展现代酒店业发展,特别是随着外资酒店业在杭州的落户,其规范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标准和理念更是冲击了传统的餐饮市场。于是在1986年夏天,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章乃华利用业余时间报考了江苏扬州商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边学习边工作的过程中,章乃华在众多专业刊物上发展了多篇关于酒店经营和烹饪技术的论文。随着专业和理论知识的不断提升,章乃华于1997年被聘为“省职业技术鉴定所”鉴定师,从1998年开始,被聘为浙江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和烹饪专业讲师,酒店管理与烹饪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委员。此时的章乃华已经从纯粹的烹饪能手和经营管理人才,在专业理论培训和指导方面展示出自己的才华。
稳扎稳打,重力迎接二次机遇
1995年杭州国际大厦开始兴建五星级新楼,加盟雷迪森品牌。雷迪森是世界闻名的高等级酒店管理集团,总部位于美国,酒店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北欧。
和最初一样,章乃华再次肩负重任,被派去参与杭州雷迪森酒店的筹建工作,这对于章乃华是太大的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章乃华开始负责酒店前期经营定位,担负很多筹备前期繁琐的事情。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章乃华伴随着国大集团的领导参观考察了国内国外诸多国际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包括顶级的国际酒店,与多家著名国际品牌酒店管理公司进行合作洽谈,最后成功引进了国际酒店业排名前十位的卡尔森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旗下高端品牌RADISSON。
回忆起这段经历,章乃华感慨:“这是工作至今最辛苦的两年,也是最有收获和值得回忆的两年!”这两年,收获的不仅是开阔的眼界和国内外职业经理人的作风,更是让自己深入地了解了国际品牌酒店的经营管理标准,从硬件要求到软件需求,这对以前工作和专业重心一直在烹饪技艺上面的章乃华而言,更像打开了另一道职业的窗户,见到的是更为广阔的全面酒店管理,更专业更规范的酒店经典经营理论。“我至今仍深深感谢杭州雷迪森广场酒店的第一任外方总经理MR RICCA和餐饮总监SHARK,是他们教会了我职业化三个字和国际化酒店管理的标准”章乃华说道。
从1999年底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的试营业,一直到2005年章乃华用全部的身心去诠释了职业酒店经理人的风采。章乃华成为雷迪森酒店的餐饮总监,也是浙江省旅游业界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在国际品牌酒店担任总监一职的中国人,也让他开始从全年度的经营预算,季节和节日期间产品营销策划活动和推广,员工的管理和梯队建设直至细节的菜肴原产料的品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等开始全面进行管理工作,对于重要客户关系的建立,章乃华开始亲力亲为,对团队员工的培训,章乃华更是以身作则,亲自授课,严谨安排培训计划和课程,在菜肴的出品上,章乃华亲自操刀,大胆引进在当时的杭州还鲜为人知的鲍翅燕等潮汕菜和风靡京城的谭氏官府菜。同时,章乃华开始引进纯正西餐,并将西餐的精华转嫁到中餐烹饪出。
由于一直擅长的是中式烹饪,章乃华之前对西式酒水、咖啡、西餐等知之不深,但强烈的好学心促使他对自己进行强化培训。而如今的章乃华已对红酒和咖啡有着自己独到和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红酒文化犹如西餐文化,艺术与优雅的结合是西餐的精华,所以在菜肴制作过程中,章乃华一直注重将西餐的优雅高贵与中餐的淳厚古雅相得益彰地融合在起,中餐西吃,中餐西做,文化在烹饪中得到体现,也让宾客享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
这么多年酒店管理,章乃华认为,对于餐饮经营者最重要的是,始终持着一种“前卫”、“时尚”的思想但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的经典内容。章乃华对烹饪技艺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工作理念是:一旦你成功了,别的人也会跟着你走。正是凭着这样的创新信条,在酒店开业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杭州国大雷迪森广场酒店的餐饮成为杭州及浙江省高档餐饮的代名词,其中的夏宫餐厅更是成为杭城高端餐饮业的第一品牌。在2C03年的圣诞节,章乃华带领整个餐饮团队创造了单日营业额84万的业绩,引领着杭城及浙江餐饮业界的新潮流。期间,章乃华成功主理接待了世界五十届旅游大会,接待了澳大利亚总理霍克等一系列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和人物。
求知、传继,是永不停歇的脚步
此时的章乃华已在烹饪界享有一定声誉,但求知的欲望却从未停歇。2001年7月,章乃华赴奥地利国际旅游管理学院进修酒店管理,2002年春天,由集团派往韩国汉城大饭店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培训,次年应韩国汉城大饭店邀请,章乃华率团主理为期一个月的日韩世界杯中国美食月,饮誉汉城。2003年9月远赴荷兰参加荷兰皇家餐饮协会荷尔中厨协会讲学培训;2006年6月,又赴泰国、新加坡酒店访问学习,与东方文华、半岛酒店、四季酒店及香格里拉酒店的业内同行进行交流学习。章乃华说“我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或国家,就按捺不住去酒店考察的想法,哪十自是静静地在大堂吧喝一杯咖啡。我喜欢去不同的酒店去感受不同的酒店氛围,感受酒店时尚的潮流和动态”。直站在酒店业和烹饪业的潮流尖端是章乃华对自己的要求。
章乃华在不断获取专业荣誉的同时,也着手开始培养和指导专业上的后续人才。一些不错的后起之秀在章乃华的培养中不断涌出如吴伟忠、赵理光、谢军、王伟、喻潮钢等。章乃华的弟子在多次全国性大赛中荣获殊荣,更有众多弟子在实际餐饮管理工作中能独挡一面,而现在,章乃华一直致力于浙江餐饮和烹饪业的发展,作为中国烹饪协会浙菜经营与技术讲师团的兼职讲师,也担任着浙江省教育厅专业指导委员会中职教育教研组组长,为发展中国的餐饮和烹饪教育默默工作,为众多的餐饮和烹饪界人士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