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4:2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

篇1

“创作”一词在辞典中有两层含义:其一指创作文艺作品,其二指文艺作品。因而,绘画创作既包含绘画创作过程,也包含绘画作品本身。就绘画作品本身而言应体现时代主旋律,实际上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或多或少地在作品中反映当下时代精神面貌与问题的某些特征和本质方面的首创性创作行为。几万年前,古人们在洞窟中或岩壁上,用粗壮而简洁的线条勾画出动物或人物的轮廓,充满了粗犷的原始气息和生活气息。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占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上帝和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当时有人说:“世界脱下破烂的旧衣,替教堂披上洁白的袍子”。Www.133229.coM中世纪的艺术正是以一种勇于牺牲的无私精神,把灵魂牢牢凝固在耸入云端的教堂的塔尖上。文艺复兴时期,在经历了封建教会势力一千年的统治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的束缚和奴役,人文主义的学者和艺术家提倡人性以反对神性,提倡人权以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人生依附,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更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现在,艺术更是以广泛的、多元的切入点关心、参与社会发展,关注诸多社会问题。

作为绘画创作的主体——艺术家,离不开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于是有人说:“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在某种方式上都是艺术家生活和工作其中的那个世界的反映”。这种说法明显是肤浅的、片面的。如果一幅绘画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和现实的这种亲近性,那么绘画作为一门艺术早就被摄影所取代。绘画没有消亡,本身就是一种证据,它说明绘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并不在于它和现实事物有一种相似性,并由这种相似性产生一种似真幻觉。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艺术教育中,过多地强调如何客观地如实描写,致使不少人掉进自然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些业已陈旧的观念和制度有没有扼杀某些天才!歌德曾经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的材料来工作才能使人了解;他也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着人世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为着较高的意旨服务。”毕加索有一次对他的友人克里斯琴·泽尔瓦斯说:“当我在枫丹白露森林漫步时,那一片翠绿使我感到难以承受,所以,我必须把这种感觉用绘画的形式发泄出来。是绿色在支配一切,画家作画只不过想快一点卸下他那感觉和视觉上的重负而已。”这起码可以说明,绘画创作源于主题世界的心灵和精神那种最内在力量的强烈追求,在这点上,古希腊的画家就已经注意到绘画并不是纯粹的模仿客观世界,苏格拉底的论述就是最好的证明。

绘画创作需要灵感,灵感究竟指什么?在艺术概论中是这样解释的:“灵感是指一种暗伏于创作者个体潜意识中的具有独特创造性的心理与思维活动。”也许我在这里阐述得过于繁琐、抽象。这种心灵感觉是如何发生并贯穿始终的,罗马诗人p.奥维德说过:“有一个神在我们心中主宰着。”这是因为从本质上说,创作是一种不可见的心理事件,它是极难考察的。毕加索遇见了一片翠绿,由于无法承受而必须用绘画发泄出来。可想而知,那片翠绿必然牵动了毕加索心灵深处的感受。有位画家曾说:绘画是一种“突然遭遇”。实际上,也是阐述客观世界引发的主观感受。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感受不同,即使是同一人在同一环境下也难于重复两次完全相同的感觉。思想、想象、感情和感觉属个体,任何人也没有直接进入到别人的心灵中去过。人们的心灵只能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考察,至此,有一些东西可以肯定,灵感的产生也有主体的思想、情感、观念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

绘画创作的过程在于它的不可预计性,凡能预计其未来效果的活动都不是真正的创作活动。在真正的创作活动中,如果开始并不知道最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甚至到工作临近结束时,仍然不知道其结果如何,只是凭直觉工作,渐渐地朝结束的目标前进,而并不知道它最后的形式是什么,这样的活动方能称为创作。马蒂斯是这样论述这一问题的,他说:“何时为创作结束,当所有部分建立起它们明确的关系,对我来说已不可能全部画一遍的情况下去补充一笔时,它就意味着完成时刻到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艺术家停止思考怎样去改善他们的作品时,就意味着创作活动的结束。

参考文献:

篇2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美国、俄罗斯,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注重阴与阳的辩证统一,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上与下、左与右、正与反、内与外、男与女等等。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而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国的文化不是两极,而是多极,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给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奠定了浓厚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来自欧美洲各地的移民,按照各族之间的意志和行为习惯构建起来的,因此在这两种积淀下面,中国与美、俄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与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相比,西方则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注重科学饮食,讲究营养,并且以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怎样才能让营养元素让人们更好的吸收,这是西方人所关注的。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中国人来说,菜肴的色、香、味、形、意都需俱全,菜色的搭配怎样才能够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境界这才是中国人所关注的,而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例如,在西方大国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相近,他们同样也很注重烹调的手法和方式,但是一旦涉及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因为过于注重营养,西方饮食几乎没有艺术可言。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在宴席上,人们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美国到俄罗斯,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只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牛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而中国就很讲究“五味调和”,即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 、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而此等原料若西厨烹制,则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清水煮蒜苗,完全没有融合的感觉,每种食材都像相互独立的菜。也是基于对营养的重视,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人多吃生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都生吃,这在肯德基、麦当劳里面是经常可以看见的,突然想起前不久我在麦当劳里面吃的那个鸡汁汉堡,里面的生洋葱真的很难让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接受,更别提他们的沙拉,很多种瓜果混合在一起加上一点沙拉酱,这对于吃惯了熟食的中国人来说,就好比一盘兔饲料。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聪明的中国人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调也更讲究营养却忽视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由于历史积淀的不同,受制度文化影响的不同,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用餐礼仪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先说俄罗斯,对于俄罗斯人,吃在气氛,至于有多少佳肴并不重要.在餐

转贴于

厅里就要有品位,环境和服务是餐厅最重要的环节.像中国沿街以吃味道为主的大排档是没有的.人们在餐厅里说话都是低声细语,绝对不能高声叫"嗨!结账!".餐具也很讲究,中低档的餐厅也会摆上擦得亮晶晶的刀叉.桌布是棉布的,从来没有塑料的,或一次性的.桌上都会摆好装盐和胡椒的小料盒,进餐的次序很重要,端上一道菜时,就把前面的一道菜撤掉,无论吃完了没有.客人用公共刀叉把菜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再吃,不能直接夹菜进口.大块一点的肉,要用刀切成小块,不能叉起一大块咬着吃.喝汤也要用勺,不能抱着碗喝.而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爱热闹的名族,无论是家庭日常吃饭还是朋友宴会聚餐都喜欢摆上一大桌,煎蒸炒煮一应俱全,吃得就是一个热闹,你给我夹菜我给你夹菜,表达的就是一个喜爱、尊敬之情,但是这些行为摆在俄罗斯就是极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一般而言,美国人的三餐既随便又简单。 早餐,往往是果汁、鸡蛋、牛奶和面包。 鸡蛋用热水冲熟或用电灶煮熟,牛奶从冰箱里直接取用。 午餐,多用半小时在工作场所匆匆食用。 进餐时,人们从自带的小纸袋里取出几片三明治、 一根香蕉,再冲上一杯咖啡,便是一顿午餐。 晚餐,常常是一两个菜,另有一些点心、水果之类。 有时,尽管晚餐菜单上有许多名目,但那仅仅是一些作料。 人们最爱吃的是牛排或猪排。而这三餐摆在懂得“吃”文化的中国人面前就会显得格外的隆重,首先早餐的种类就会多的让人眼花缭乱,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过桥米线、广东的干蒸烧卖、南方的馄饨等等举不胜举。而午餐和晚餐都是中国人的重头戏,鲁、川、苏、粤、浙、闽、湘、徽等菜系,各式各样的美味让人流连忘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吃一个大事情,像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如此草草了事是绝对行不通的。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中又以伦理德为主体。伦理道德注重于社会关系的协调,诗词歌赋注重于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因此,中国的酒桌文化也是特别的,作为酒桌上的食物,菜肴的色香味形意也是要经得起反复的推敲的,例如:闻名中外的满汉全席,它堪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

而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思想开放、生活节奏也很快,因此快餐文化在他们的领地发展得很好,西方人注重效率,只要有食物能够快速的将肚子填饱就够了,他们需要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喜欢的事情,因此菜色在他们眼中是无关紧要的。只要能吃饱,够营养就可以了,多半以馅饼、热狗(面包夹香肠)

汉堡包和炸面圈,其次是甜点、凉菜、通心粉、 冰淇淋以及各种无酒精的饮料因此出现了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一家肯德基、麦当劳的情景。事实上,经科学研究表明多次使用的高温油、烧焦或油炸过火的食物含可致癌的“苯并芘”,用过的油不宜再次使用,烧烤或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而肯德基都是以炸鸡、汉堡为主打,这些食物也是不健康的。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篇4

>> 大众叙事媒介构建国家形象:从特征、论证到文化逻辑 大众行动的逻辑:从勒庞到格尔 从谷歌到固锝:家文化的逻辑 恶搞:从媒介文化到媒介经济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国国家形象构建 从媒介的差异看叙事特征的异同 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 从媒介仪式看国家形象塑造 从战争逻辑到营销逻辑 Web2.0:从大众文化到专业文化 从会计文化的特征看发展 从叛逆到坚韧:“80后”媒介形象分析 当代大众文化:从“大话”到“山寨” 从“心灵鸡汤”到大众文化快餐 香港文化形象:从大侠到大学 从博客看中国女性在网络媒介中自我形象设定的特征 从Geek到大众 从精英到大众 从“人文”到“大众” 试论新媒介文化的批评标准与叙事逻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⑦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形象及其国家品牌价值在国际上被严重低估(参见葛洪《韩国形象,不仅仅是泡菜》,《国际公关》2011年第2期);据国内新闻媒体报道,“韩流”中的正价值形象,虚幻成分居多(参见《〈非诚勿扰〉韩国专场击碎韩剧梦:都是骗人的》,《武汉晨报》2012年11月9日)。

⑧[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全球化和文化》,王逢振译,《南方文坛》2002年第2期。

⑨[澳]格雷姆·特纳:《电影作为社会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⑩B16鞠实儿:《论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民族志和历史学的观点看》,《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B11B12刘康:《国家形象塑造:讲外国人听得懂的话》,《学术前沿》2012年第7期。

B13关于文化研究具体的演变可参见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等词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篇5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篇6

【关键词】 中餐菜单 翻译

Abstract :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的餐饮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中国餐饮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也面临着走向世界的问题。这期间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中餐菜名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中国美食能否为世界各地的朋友所接受,菜名的翻译是中国餐饮业走向世界所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恰当的菜名翻译不仅可以使外国食客正确的理解菜单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还能使中华美食在外国有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让中餐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华人来到新西兰,雄心勃勃地开了一家中餐馆。谁料想开业还没到三天,餐馆就被抗议者围了个水泄不通?究其原因,竟然是因为老板将其中的一道菜“红烧狮子头”直接翻译成了“Red Burnt Lion Head”。当地动物保护组织无法容忍中国人竟然公开叫卖狮子头。最后老板只有公开道歉并予以澄清,并把菜名改为了“Braised Pork Ball with Brown Sauce”。 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诞,令人啼笑皆非,我们可以暂且不考虑其真实与否,但是它的确反映出中国餐饮业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菜名的准确翻译。

1.中西餐命名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在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生产、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体现在菜肴的命名方面:中餐讲究“作”,菜肴的命名讲究文雅、含蓄和吉利,追求意境、富含寓意,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了部分大众化的菜肴以原料命名外,相当一部分菜肴是以创始人、景物、典故和传闻来命名的。例如:“西施舌”,“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等。这种命名方式中的菜肴名称与原料显然没有明显关联,即使是对此类菜肴不太熟悉的中国人有时也往往不知所云。而西餐注重的是“吃”。西菜命名往往直截了当,突出原料及烹饪方法、地名等。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pizza”“KFC” “fruit salad”等。 西菜命名的方式虽少了艺术性,但多了实用性,符合西方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认为翻译者必须把握好中西餐名的这一差异,熟知中餐菜名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了解中西餐命名的特点,这是决定我们做菜单翻译成败的关键。

2.菜单的语篇类型及翻译目的

要翻译好中餐菜单,作为译者还必须要理清中餐菜单的语篇类型、语篇功能以及翻译目的。英国当代翻译家、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将所有文本划分为三大类型:

2.1表达型文本( Expressive text) ,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私人信件等。

2.2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e Text) ,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等。

2.3召唤型/ 祈使型文本(Vocative Text) ,如通知、说明书、宣传广告等[1] 。

其中“信息型文本”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强调的是“真实性”。此类文本的读者关心的是作者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2] 菜单在通常情况下为顾客提供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菜名等方面的信息,从语篇类型方面来说属于典型的信息类语篇,其功能在于让广大海外顾客在中餐馆用餐时能够知道自己所要点的菜,并了解菜的主要原料、烹饪方式及味道等,当然这是中餐菜单翻译的最直接目的,其二是让广大海外顾客在品尝了中餐的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餐及中国餐饮文化的了解,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英译的菜单了解隐含在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那么菜单的功能便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此外,在翻译问题上,Rieu 认为“人们广泛认为翻译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目标语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同样的反映”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了解读者。我们首先要问谁是读者,了解读者的心理期待。中餐菜名英译本的读者主要是吃中国菜点的外国朋友,他们到中餐馆吃饭首先关心吃得是什么(原料) 和味道是什么(口味) ,然后是这道菜的作法(刀工和烹调方法) ,最后才是菜名的寓意(文化) 。因此菜谱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将中餐菜的原料,口味、烹调方法翻译出来,在此基础上再翻译刀工,最后才是文化寓意。[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中餐菜名翻译过程中,要尽量把菜肴的原料、口味烹饪方法等翻译出来,让客人一目了然,对于富含文化内涵的菜名,也要尽可能地将其中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外国友人对中国餐饮文化甚至是中国文化的了解。

3.中餐菜名翻译技巧及建议

3.1直译法的采用

普通的中国菜及家常菜制作方法较为简单,中餐中也常用直接命名法加以命名。这类菜肴的命名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菜的主料、配料、原材料的加工方式及烹饪方式等。这里所提到的主配料是指鱼类、肉类、蛋类、蔬菜、粮食、水果等。中式菜讲究的是色、形、味俱全,因此对于原材料的加工十分讲究,加工后的原料形状多种多样,有整体(Whole)、块(Cube)、片(Slice)、条(Strip)、段(Segment)、泥(Mash)、丝(shred)、丁(Dice)、卷(Roll)、末(Mince)、汁(Juice)等;其次是火候,中式烹调讲究用火,最常用的有:煮(Boil)、炖(Stew)、烧(Braise)、煎(Pan -fry)、炒(Stir -fry)、爆(Quick-fry)、炸(Deep-fry)、烤(Roast)、蒸(Steam)等。[4]

采用直接命名法命名的中餐菜名大致又可以分为:以菜肴的原料命名,以菜肴原料和加工形状命名,以原料、加工形状和烹饪方式命名等,对于这几类命名方式命名的中国菜,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外国人理解起来也不会存在太大障碍和困难。对于第一种直接以原料命名的我们可以直接译出其原料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料中既有肉类又有菜类的应该把肉类放在前面,如果没有肉类则应该把有特色的蔬菜放在前面,如此更能引起顾客的注意。比如:梅菜扣肉(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s), 鲜笋火腿(Ham with Fresh Bamboo Shoots), 白果虾仁(Shrimp and Nut)等;对于采用原料和加工形状命名的菜肴,我们可运用“刀功+主料+with配料+in 调料”这一模式进行翻译,中餐中的刀功上文中已经述及,在此以下列菜名的翻译为例加以说明:核桃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Walnuts), 茄汁鱼片(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 家常目块鱼(Cubed Flat Fish, home style), 箭笋肉丝( Shredded pork with bamboo shoots)等;对于以原料、加工形状和烹饪方式命名的菜肴,可用烹调方法+ 主料+ 刀工+ with 配料+ in 调料的方法进行翻译。例如:炒鹧鸪柳(stir - fried part ridge fillet s) 、酱爆鸡丁(quick - fried chicken dices in bean sauce) 、白灼海螺片( scalded conch slices) 、牛肉炖土豆块(stewed beef with potato chunk)等。

3.2意译法的采用

中餐菜名的命名讲究意境美,追求菜名的高雅、含蓄和吉利,力求通过各种修辞和典故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意境优美”的菜名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加以翻译,前来就餐的外国朋友肯定会被弄得一头雾水,他们很难将眼前的菜单与即将品尝到的美食联系起来。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意译的方式,必要时可加以适当的补充解释。

中式菜谱中,有些菜名讲求文雅,往往不直接以菜的原料命名,而是采用“芙蓉”、“翡翠”、“鸳鸯”、“如意”、“龙”、“凤”等词语,这些词实际上是指菜肴的某种原料或数目,如“芙蓉”为蛋清,“翡翠”指青菜,鸡鸭等称为“凤”,鱼虾等称为“龙”,“鸳鸯”则是指“要么味成对、要么色成双,要么形相合”。 有些菜单中,用一些代表吉祥如意的词来表达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营造了一种美满的意境和氛围。因此在翻译这类菜名时,要坚持“得意而忘形,避虚而就实”的原则,首先确定这道菜肴“实”之所在,千万不可信口便译,可采用意译将主配料和烹饪方式等译出即可。比如我们常见的:芙蓉鸡片(Fried chicken slices with egg-white), 翡翠虾仁(Fried shelled shrimp with green vegetables), 五柳凤翼(Stuffed chicken wings), 龙虎凤大烩(Thick soup of snake, cat and chicken)等。当然如“Snake” “Cat”等外国人所忌讳的动物最好不要出现在中餐菜单上,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对于那些以创始人、历史名人及历史典故命名的菜名,其中包含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避虚就实,否则就翻译不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此类菜名的翻译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直译菜名然后加以注释的方式。但是我们所译的菜名是出现在菜谱上的,菜谱的篇幅是有限的,不容我们作过多篇幅的解释,因此在解释时应该做到简洁明了。例如:东坡肉:Dongpo pork ( braised pork)A name after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poet Su Dongpo, who invented his special way of braising pork. See the story on the back of the menu。

3.3音译法的采用

随着中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有些音译的中餐菜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在翻译这类菜名时,就可以直接采用音译方式,这样既可以保留其原有的中国文化特色和风味特色,又便于外国宾客理解,这种翻译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和文化的传播。例如:云吞(Won ton), 豆腐(Toufu), 炒饭(Chow fan)等等。

当然,以上翻译方法的使用并非相互孤立的,是相互联系,可以合并使用。例如:麻婆豆腐(Ma Po Toufu—Bean Curd with Minced Pork in Hot Sauce);宫保鸡丁(Gongbao Chicken— Sauteed 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就是采用了音译+意译的方法。蚂蚁上树(Ants Climbing a Tree-- Fri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全家福(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则是采用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不难看出,以上翻译方法的合并使用,可以使得菜单的翻译结果更加准确,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结束语

中餐菜单翻译者的任务是使中餐能够成为中国文化的使者,使外宾在享受中华美食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促进中国餐饮业的世界化进程,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虽然在文章中总结了一些菜单翻译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笔者认为在实际翻译中,还应该结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以便达到更加理想的翻译效果,但是无论采用什么翻译方式,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翻译出既符合西餐命名习惯又能体现我们中餐特色的菜单。

参考文献:

[1]陈刚.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2]方梦之. 译学辞典[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乔平. 中餐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 (2) : 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