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5:2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文化论文

篇1

1.实现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教育相结合。高校食品文化艺术节不仅是食品文化传播的窗口,更是食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比如,大学生们用各种日常食材为原料,手工制作出一件件精真的艺术作品,通过亲手制作蛋糕、水果拼盘等,有力地宣传了中华美食文化,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知识的普及、理解和传承。

2.实现院企合作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例如,湖南农业大学食品文化艺术节一直遵循“打开门来办活动”,依托“学研产”良性互动的办学优势,充分挖掘与学院联系密切的企业资源,十三年来,邀请国内近二百家食品企业前来活动现场展示校企合作产品、企业产品,同时举行人才招聘。不仅为企业做出良好的宣传,促进了院企合作和双向交流,扩大了活动影响力,而且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和创业机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二、现状与问题

1.活动涵盖面受限,育人内涵拓展不够。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离不开“食品文化”和“食品安全”这两个核心主题。但随着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校对食品文化育人的内涵和活动形式缺乏深入的挖掘,食品安全和食品文化艺术教育尚未真正深入人心,问起大学生对有关“食品文化”或“食品安全”的理解时,发现他们往往只知其形而不知其魂,深谈则不知所以然。活动缺乏系统的文化内涵,往往局限于一些粗浅的层面,比如只涉及食品原材料的 文化、食品加工的文化,忽略了与之相关的食品器械、食品典故等关联文化,而整个活动的各个版块之间联系性也不强。另活动中设计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内容较少。这使得大学生通过参与专业文化活动的学习效果并不深刻,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局限。

2.活动参与面受限,育人效果凸显不够。高校专业文化艺术活动育人的效果不应仅仅局限在主办高校,而应该带动其他相关院校和单位部门,产生广泛的育人效果,起到弘扬食品文化,宣传食品安全的实质作用,拓宽社会影响。而在现行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往往是由某一高校牵头来主办,举办地点往往局限在高校校园内,影响到了活动规模,也直接影响了活动的参与面和育人效果。加之,高校主办方经费有限,组织实力较为单薄,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和社会群众参与少,使活动规模、活动地点、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参与面受到了限制,未能使食品文化艺术节的效果辐射到校外乃至更广的范围,导致社会影响力受限。

3.学生能力提升受限,专业性指导不够。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学校园生活相对沉闷的状况。大学生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带动性的群体。高校食品文化艺术活动本身既含有丰富的专业元素,又含有活泼的文化艺术元素。因此,高校食品专业文化活动往往是在高校辅导员老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实行由大学生群体自主策划、筹办与参与的模式,这使得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快乐性、民主性。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由于专业教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设计缺乏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和有效的专业指导,活动模式多泛而不精,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使大学生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延伸不够。

三、对策与建议

1.寻求多方支持,实现强强联合。同一地区采用强强联合的方式筹办一场专业文化活动能够扩大其影响效果,单一高校可以和同一性质高校或含有相同专业的高校联合举办专业文化活动。高校更可以将每一届的专业文化活动以项目的形式上报地方教育厅,以省级专业文化活动项目进行开展,针对面拓宽到全省高校大学生,宣传效果也会增大。同时,多个高校合作可以争取更多方的赞助方合作,确保资金支撑并逐渐扩大规模。

2.挖掘文化底蕴,实现内涵延伸。把握时代背景,抓住高校自身的特色背景环境,着力熏陶文化氛围,是加强专业文化活动人文艺术性建设的重要点。食品安全的教育则应该挖掘时代热点与大众的关注点,例如,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食品文化艺术节中将世博会的各大展馆与艺术展结合等,用大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达到育人效果。此外,随着精神文明意识的逐渐深入,每所高校都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构建符合时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而在以往的食品专业文化活动中,较为缺乏的是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食品精神文化和关联文化,食品文化不仅仅是食品原材料、工艺的文化,烹饪工具、烹饪技巧等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选择主题时,应注意选题的精读和广度,不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或者某个方向。配合性地挖掘关联文化同样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加强专业指导,实现“学”“、玩”结合。专业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以学生的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紧紧围绕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展开,实现专业文化特色和活动育人紧密结合。那么,应将专业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实现全程指导。活动应使尽可能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参与筹办,还参与引导。同时,专业的内容、思维、视野和标准应贯穿其中。从专业的角度去筹办活动,才会使大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专业内涵,提升和巩固专业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娱乐性的活动内容也应该进一步探索:以节日食品的制作与创意为内容的专业实践活动,以娱乐游戏、节日食品分享馈赠、诗文吟诵等为形式的文化熏陶活动等。只有运用专业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举办活动,才能真正做到大学生“学”与“玩”的结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最佳育人效果。

篇2

第一类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名花。这一类名花首先是中国原产或特产,其次深受群众喜爱、品种类型多样,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这一类的名花大约有18类,包括我们熟知的玫瑰、芍药、牡丹、玫瑰、桂花等等18种。

第二类名花栽培的历史也很悠久,但栽培品种比较少,应用范围也相对少一些,所以第二类名花也有几十种,例如栀子花、报春花等等。

第三类名花我们称之为“近代名花”,近代名花的栽培历史一般来说也有两百年以上。虽然栽培历史不长,但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甚至有一些是濒危植物,这也是把它们划为中国名花范围里的原因。第三类名花大多都是现代名花。

我们这里讲的名花实际是观赏植物的统称,是一个广义的花卉概念,所以银杏、竹子也算作中国名花。《中国名花》课程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种类,包括草本、木本,有一些栽培历史悠久的,也有一些近代的名花。我选择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名花,来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首先介绍的第一种名花就是梅花。梅花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应用历史最悠久、花文化积淀最深的中国名花。梅花在中国的应用历史有5000年,栽培历史大约有3000多年了。根据历史考证,梅花的诗词歌赋书画是历史上最多的,在全宋词两万多首词中,梅花及与梅花相关的有1120首,占全宋词的5.6%。;全宋词咏花词有2208首,其中咏梅花占1041首,占全部花卉的47.15%。《全芳备祖》记载植物有120种,梅花诗有186首,词有81首,排列第一。赏花在宋代达到极致,而成为以花文化造园的典范,宋代的张镃就有如何赏梅的26种赏法,日本人看了张镃写的赏梅的描述后,完全按照张镃的赏梅在日本静冈建了一个丸子梅园。

梅花的花期非常早、傲雪盛开。千百年来,她一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梅花的精神是从梅花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演化而来的。梅花也是李属中唯一具有芳香的植物,她的香味也对人的身体非常有好处。梅花作为一种木本植物,她的品种繁多、类型丰富,我国栽培的品种现有320余个,已经登陆的梅花品种有318个,还有许多其他的变异的品种,一些新的品种也在不断产生。

同时,梅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中国对于梅花在世界上的研究是名列前茅的。梅花是中国第一个植物国际登陆的花卉,我们中国也是第一个完成花卉全基因组测序和精细图构建的国家。现在基因组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就花卉这一方面,之前全世界还没有一种花卉完成它全部基因组的测序,而中国成为了第一个做到的国家。

梅花的另一个特点是浑身是宝。首先梅花的用途广泛,可作专类园梅园、盆景,可以做切花、干花,鲜花可提取香精,果实可鲜食与加工,梅酱、梅酒、梅茶都是梅花人人皆知的经典副产品,梅花的干花、根及核仁还可入药,它的木材坚硬,是很多名贵工艺品首选的材料之一。梅花的所有部分都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作用。

我为大家介绍的第二种中国名花为月季。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月季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有52个城市将他选为市花,1985年5月月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第五位。

月季原产于中国,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神农时代就有人把野月季挖回家栽植,汉朝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时更为普遍。由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适于蔷薇生长,所以中国古代月季栽培大部分集中在长江流域一带。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药用用途的记载,但中国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最早为王象晋的二如堂《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由此可见在当时月季早已普遍栽培,成为处处可见的观赏花卉了。这比欧洲人从中国引进月季的记载早了约一百六十多年。

月季的自然花期8月到次年4月,花成大型,由内向外,呈发散型,有浓郁香气,可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月季的适应性强,耐寒、耐旱,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月季栽培容易,可作切花,用于做花束和各种花篮,月季花朵可提取香精,并可入药。也有较好的抗真菌及协同抗耐药真菌活性。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之一,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我为大家介绍的最后一种中国名花就是银杏。银杏,是我们北京林业大学的标志性植物,也是北林的象征。每到秋日,金光灿灿的银杏大道就成为了北林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成为了北林学子合影留念的圣地。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为落叶大乔木。4月开花,10月成熟,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外种皮肉质,被白粉,外种皮肉质,熟时黄色或橙黄色。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的果实和叶子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 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米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以生产种子为目的,或作园林树种。栽培区常用实生苗、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可提前在8-10年生时开花结实。各地栽培的银杏有数百年或千年以上的老树。朝鲜、日本及欧洲、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银杏的种子可供食用及药用。银杏性平,味甘苦涩,有小毒;入肺、肾经。明代《本草纲目》中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说明银杏果在治疗咳嗽、哮喘、遗精遗尿、白带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通过对白果药用成分分析得知,果肉内含黄酮、内酯、白果酸、白果醇、白果酚、鞣酸、抑菌蛋白及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有些人喜欢用银杏叶片泡水喝,这有一定的危险,银杏叶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较长,会危害心脏健康。

篇3

关键词: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化

从中国的传媒市场来看,电视媒体经历了初创、升级阶段后,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曾经在传媒市场中称霸的电视媒体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强大冲击,而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收视率,频道之间的品牌竞争开始受到足够重视。

电视频道品牌化是指有稳定地品质、独特领先的电视频道理念、鲜明的个性标志,并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较大的影响力、较高的知名度、稳定的收视群体的电视频道。???电视频道品牌化包含了外在标识和内在特质两方面的含义,包括电视频道品牌意识、频道定位、频道内容、频道包装推广等。品牌就像是一个电视频道的外衣,标志着电视频道的品味和文化。

一、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化现状分析

1.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化特征

作为地方性的电视媒体,它们的收视覆盖范围比较小,但是目标受众却相对集中,有鲜明的特点以及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消费能力。

(1)地方性、现场感。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播出尽量贴近市民的生活、贴近现场,这是中小城市最具优势的外部资源。无锡新闻频道抓住受众关心民生新闻的心理,开办了《第一看点》、《八卦阿福》、《超级调解》等栏目,每天能够收到许多观众的热线电话和现场参与电话,节目组总在第一时间赶至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下午三四点发生的新闻事件,在晚上六七点的新闻栏目中就会展现给观众。这种高度的现场参与感使得无锡新闻频道在无锡地区几乎与110、119等热线具有同样的知晓度。

(2)个性化、现代感。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往

往根据受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需求差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发挥个性,办出符合现代都市人口味的栏目。无锡经济频道突出频道的"青春"个性,注重年轻人个性、青春、活力的体现,频道栏目内容以"时尚"为主,符合当代青年的口味,受到了广大时尚青年的好评。

(3)忠诚度。中小城市品牌化的电视频道具

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吸引受众反复收看,凸显受众对它的忠诚度。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以泉州方言节目为主打、以闽南人文为特色,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宗旨,汇集了《新闻相拍报》、《咱厝人》、《泉州讲古》、《学说泉州话》等精品节目,融信息、知识、娱乐、服务为一体,内容和形式贴近闽南人的文化取向,富有文化亲和力和地域亲近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和追捧。但是,由于中小城市电视频道规模相对比较小,实力弱,城市电视频道的品牌化建设中常常存在一些缺陷。

2.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化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⑴频道定位模糊。本来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应该突出与央视、省视电视台的差异化,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但是中小城市电视频道通常甚少考虑对受众的定位、节目的定位。有的中小城市的电视频道看到电视剧定位的电视剧频道受到受众的追捧,就在自己的频道中设置电视剧栏目;看到以娱乐定位的娱乐频道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就在自己的电视频道中加入娱乐栏目……这样就使得频道定位模糊,频道内容混乱,没有一致的风格,对受众而言像是"鸡肋"。

⑵内容抄袭跟风。有的中小城市电视频道抄袭跟风当下流行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创新可言,使节目内容陈旧,没有可视性。就像沈阳电视台体育频道曾经模仿CCTV-5,以播报体育赛事为主要方向,期望获得关心体育的受众的青睐,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原因在于人们普遍关注具有时效性和精彩性的顶级体育赛事,而央视体育频道购买了95%以上世界顶级赛事在中国大陆的独家播映权,地方电视台享有的赛事转播权有限,所以地方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体育赛事缺乏新颖独特性,直接导致收视率低、入不敷出的现象,最后使得整个电视频道的运营陷入困境。

⑶品牌建设重形象宣传,缺乏品牌管理维护。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建设初期会下很大的力气吸引人,使得电视频道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由于后期管理维护越做越不理想,许多好的节目到一定高度就走下坡路,电视节目缺乏内容的新颖、充实和长远的目标,陷入重复、敷衍的怪圈。

二、中小城市电视频道的品牌化建设

全国现有2000多家电视台,3000多个频道,当频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频道都想凸显自己的特色,但又不得不在内容上趋于相似的时候,电视频道就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识别系统来彰显它的吸引力----"做品牌"就成了一个路标。

1.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

大多数中小城市电视频道的电视人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只是局限于单个的电视节目上,忽视了对整个频道的品牌塑造。

⑴把握频道的传播影响力,树立正确的效

益意识。电视频道品牌力只能从受众那里感受得到,只有受众对它产生信任、满意,才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由稳定的受众收视率,吸引广告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建设必须重新认识当前流行的媒介传播理论,分清品牌经营与招牌经营的区别,只有把力气花在培养受众的忠诚度,提高收视率,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上,才能在收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⑵树立创新意识,正确认识宣传推广的重

要作用。中小城市品牌电视频道的品牌建设要突破老思路,避免与央视、省级电视台的强项竞争,应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与构思,勇于打破常规,形成自己的品牌意识,建立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2.为电视频道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

塑造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关键的一步就是对他们进行鲜明的、准确的定位。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为自己定位:

⑴按中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定位。中小城市电

视频道还有很多可作为的空间,因为比起国家大事,许多受众更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与自己相关的事。所以,应该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电视频道。

第一,立足本地,贴近当地受众。中小城市电视频道的定位要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这就要求他们服务本地受众、体现当地文化、做足本地特色。通过对本地区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当地社会形态的了解,分析,将这些社会形态融入到节目内容中,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贴近市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传达他们的心声。珠江电视频道是全国第一家用粤语方言播出的电视频道,是广东观众眼中的"自家人的频道"。珠江电视台无论是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还是曲艺节目《粤韵风华》,无论是资讯节目《相聚珠江》还是竞技节目《厨神争霸》,无论是三农节目《摇钱树》还是民生新闻栏目《630新闻》、《今日关注》,都是取材于"粤"、服务于"粤"、以"粤"为本的节目,拥有一大批忠实观众。"本土化、地域化"的品牌频道特色不仅是珠江频道争夺广东电视市场的利器,也为未来中小城市电视频道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示例作用。

第二,服务本地,培养忠实受众。当然,光是吸引受众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提高他们对频道的忠诚度。中小城市的电视台具有服务本地区民众的便利性。做好服务这一块,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就能培养更多的忠实受众。电视频道可以开设服务栏目,为受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也可以亲近百姓的生活习惯,引领百姓消费;还可以为受众提供当地的一些供求信息,求职热线等一系列栏目,吸引受众反复收看,提高受众对电视频道的忠诚度。

⑵以人为本,按受众需求定位。一般说来,相同年龄层次的受众有较大的兴趣重合度,他们往往会对同一类节目产生相同的爱好与兴趣。无锡经济频道就将频道的节目收视受众进行了年龄层的划分,它的主体规模受众是18-35岁的在校大学生和已经工作的社会白领,这样,它就将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在"对时尚、流行元素领域充满热情和敏感的受众",推出一系列以"时尚"为主题的《逛街》栏目或以青春活动为主题的明星访谈栏目板块,建立了一个强势而专业的品牌电视频道,受到时尚人群的欢迎。

同一职业、文化程度的受众一般也具有近似的收视取向,例如儿童喜欢卡通节目、家庭主妇喜欢电视剧等。所以应当确定频道要针对哪一文化层次的人群。例如大连电视台体育频道定位于对体育赛事忠诚度极高的受众,直播在大连地区进行的各种体育赛事,转播世界篮球顶级赛事NBA,以体育赛事支撑频道的主框架,同时还引进了一些其他的娱乐元素。根据受众的文化层次来定位使得大连电视台体育频道拥有明显的收视人群和稳定的收视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明显,所以电视频道要想进行品牌化建设,不能设想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就必须抓住某一群体的需求来大做文章。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做得比较成功的济南电视台的女性频道。济南电视台的女性频道确定了"女性特色"的频道定位,他们以都市女性的目光来进行频道的定位,针对女性的情感困惑给予理性的分析和解答,为女性的情感生活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济南电视台女性频道由《心有千千结》、《小冬夜沙龙》、《男说女人》、《红粉剧场》、《女人私语》等板块组成,涵盖了家庭、婚姻、男人、女人等热门话题的讨论,还增加了从男性视角发现女人等各种不同的节目内容。这一针对特殊人群个性需求的定位做法使得济南电视台女性频道的收视份额和收视率不断攀升。

⑶按节目内容定位。频道节目的内容必须是集中、专一、有特色的,而频道的风格正是形成品牌的关键。对于中小城市频道的风格而言,它往往是与当地区域文化相一致的,频道风格更贴近区域文化的风格。宜兴电视台城市生活频道以区域文化属性和民众对信息的贴近性需求为出发点,以宜兴市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进行栏目特点的定位。

频道内容体系设计其实就是形成类型节目的组合,它主要要求节目的组合应该体现有机组合的艺术,要主次有序,搭配适度。既要保证黄金时间重点栏目的收视率,又要考虑不同收视群体非黄金时段节目的配置,使整个频道的节目有张有弛,浑然一体,节目之间相辅相成,既有主次又无冲突。

3.频道的品牌化包装推广

⑴电视频道CIS设计。品牌形象鲜明的电视频道应该有独具匠心的CIS设计,使人过目不忘,例如,杭州电视台台标用的是杭州的特色之一-三潭印月,尤其是水墨画的设计风格和点睛之笔,显出杭州古城的雅意,显得文化底蕴十足,令人回味悠长。江苏电视台的标志采用红色为主调,构图简明,蕴意深刻。该标志创意来源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摄取了汉字中"人"的象形特征。并巧妙的将汉语拼音"JS"融入到"人"字中去。在看似简洁中描绘出一幅长江与运河交汇的盛大画卷,赋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更容易使受众记住频道的品牌特色。

⑵打造名牌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和知名度直接关系到频道品牌的塑造。主持人可以是大方严谨的、也可以是风趣幽默的,最重要的是应该与所主持的节目风格保持一致。例如徐州新闻频道《大卓说事》栏目的主持人没有任何浮夸的装扮,以本来朴实、认真的面目出镜,说着一口徐州方言,与徐州受众话家常、聊生活,深受徐州百姓的喜爱。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各种活动凝聚人气,比如推出主持人画册、挂历,组织主持人与观众见面,提升主持人的知名度,获取观众的好感。对中小城市电视频道来说,举办大型活动是自我形象宣传推广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恰当时机,举办大型路演,电视台栏目主持人登台献艺,邀请观众参与互动游戏,由主持人现场派发奖品,这样既提升了主持人的名气,又加强了频道的宣传。

⑶频道的品牌化推广。频道就好像一件产品,在建立起品牌后,还要进行市场推广。中小城市的电视频道必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自身的推广宣传,给受众以充分的了解,不断引起他们的关注,才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电视频道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举办歌唱大赛,主持人选拔赛、平民选秀等,既提升了企业形象,又提高了电视频道的亲和力,既对自身做了宣传推广,又提升了电视频道的美誉度。还可以采取横向联合、跨媒体合作的方式等。

由于时代的需要,央视、省级卫视的凭借实力步步紧逼,中小城市电视频道品牌化建设已处于箭在弦上的必发趋势。城市电视台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媒体和强势平台,虽然它有着资金、技术的不足,但凭借它在服务本地、宣传造势等方面许多独特的优势,打造品牌频道,在竞争中也能争得一席之地。

篇4

海南国际旅游岛是中国与国际接轨前言化的象征,该地景区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其品牌视觉设计需要根植本地地域文化进行建设和提升,景区品牌的视觉设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是一套系统的、严格的视觉体系。它主要是品牌在建设初期的标志设计、VI视觉设计的导入与执行、终端系统形象的建立等。具体包含品牌的标志设计、VI设计、广告设计、网站设计等诸多方面。海南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海南国际旅游岛品牌形象则是对海南省多元文化的集体结晶。各类景区品牌通过其系统的视觉设计所呈现出的外在形象,能使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对品牌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知与评价。

(一)海南景区项目的导入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发,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该地著名景点主要有天涯海角、南山寺、鹿回头、南湾猴岛、火山口、文笔峰、美丽之冠、博鳌、东坡书院、落笔洞等,目前大部分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其品牌形象不完善或不统一,跟不上国际旅游岛的发展节拍。在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坚持“战略性设计”的原则,即“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确的概念传达、独特的识别记忆”。[3]故景区的视觉形象建设需要重塑或者提升,使之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品牌的形象亮点。

(二)学生主体需求的关注

1.以兴趣为前提的合作团队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景区品牌的不同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师台上教、学生台下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中找寻自己的兴趣方向,并组成兴趣小组,将全班座位按小组重新分区安排,方便小组成员之间学习探讨、分工以及合作完成各项任务。以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适当设问引导,参与到各组的讨论,听取学生的意见,鼓励小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积极争辩,有的问题先在小组内部找到解决的方法。2.以能力为本的项目教学围绕景区品牌项目为方向,学生建立项目兴趣小组后,以游客、设计师和决策者的视角去景区进行具体品牌实地调研、问卷调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挖掘本土的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等,继而根据景区目标市场、竞争品牌、差异重点、风格形象进行景区品牌定位,再制定出景区品牌的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和品牌视觉推广等项目技术路线。目前,学生通过课程的引导、学习和探讨,自发挖掘和设计的主要景区项目有:“鹿回头”景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落笔洞”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小组分工后,学生积极性较高,“鹿回头”景区设计小组的同学发现这个老景区门票不高但游客呈现下滑减少的局面,经过调研和分析获知该景区虽然有相关的形象设计,但是整体形象不系统不完善,没有主题诉求,同时导向性不强,没有形成鲜明的品牌印象。考虑到“鹿回头”是本土家喻户晓的爱情传说,故景区形象以黎苗文化和情爱文化为品牌定位的切入点,进行核心元素的挖掘、提炼和重构,展开品牌形象系统的重塑。而“落笔洞”景区设计小组的同学发现这是一个未开发的景区,但是“落笔洞”的传说是海南家喻户晓的传说,需要以此为方向,从景观开发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同步进行积极的设想和创建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同学们驾驭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不管是创建品牌形象还是重塑品牌形象,在后期的设计成果评价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和证实。3.以互动为模式的探讨交流以该课程中局部的具体内容为基础展开平等提问、讨论、交流。如品牌调研中的问卷调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进行“鹿回头”景区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落笔洞”景区品牌视觉设计策略的思考;通过优秀案例讲解、案例实践的形式帮助学生对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加深体会,提高学习效果,它可以使学生对看似深奥、枯燥的课程内容充满学习和挑战的激情。每周各小组指派一名成员,用PPT的方式在讲台上讲解、演示汇报一周的工作进程,同时将遇到的问题和下个周期的任务提出来,其它小组扮演客户方和游客从各个角度提出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在各组方案进程的交流互动中,教师只在最后的总结中,将不同的意见作综合的比较,让各组找到最适合本组的建议,教师的意见不再是标准答案,其作用主要是引导各组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以角色互扮为形式的身份体验各小组同学是本组项目的策划设计者,也是其他小组项目的客户决策者、旅游观光者,在整个景区品牌形象设计课题中互相扮演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视角提出各种尖锐客观的问题,而项目组同学必须根据问题给出中肯的答案。学生实地景区考察,以不同的身份去体验景区给人留下的心理印象,以此锻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不同视角看事物的能力,提升设计思维。

(三)海南地域文化的挖掘

海南地域文化是指在海南岛境内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共同构成的综合因素,包括海南省北纬18°的海岸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少数民族民俗特征、海洋文化特征和现代时尚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独特性的特点。出色的景区品牌视觉设计是本土地域文化与设计艺术的巧妙契合体。地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根基和底蕴,有生命力的设计元素来源于地域文化的提炼。只有挖掘到海南地域文化差异性,才能让景区品牌形象具备独特识别性、艺术创新性、系统规范性等特点,才能让旅游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留下独特、有序统一的视觉印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地域文化的挖掘中,比较突出的有黎苗文化、疍家文化,同时鹿回头、大力神、黎母说、椰子说等民间传说也赋予了海南岛地方色彩。这些深层的地域性元素就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地方精神”“地方意识”“地方认同感和归属感”。旅游者来海南景区旅游本身是一个心灵放松、感知景区品牌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的过程。因此景区品牌形象设计必须深入提炼地域文化,挖掘出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体现景区特色的独有元素。

二、教学效果与评价

以“海南地域文化为根基的景区”为中心的品牌视觉设计实践教学研究探索与实验,是教师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应该说品牌视觉设计项目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学实验效果与评价如下:

(一)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本次景区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以“鹿回头”和“落笔洞”为2个主题方向,以海南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为切入点展开。这两个主题方向在景区调研分析和景区品牌策略定位后,每个同学创作出了不同的景区品牌视觉的方案,体现出在总目标定位后,设计思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特别是“鹿回头”小组在集体调研分析和定位后,出来了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

(二)学生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强

通过强调师生之间、设计小组之间的沟通与探讨,学生与景区机构之间的交流,学生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品牌策略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增强。“鹿回头”景区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小组的王晓婷同学,在参与小组景区的调研和定位中确立为民族气息的情爱文化,设计系统要素的设计中突出表现吉祥物,并设想了一些婚礼、情人节等活动在景区展开以提高人气,同时根据活动主题选用不同色彩的彩球,运用编织、捆扎、缠绕、镶嵌、粘贴、空飘等方法,而构造出不同的平面、立体的文字和图形。如拱门、迎宾短柱、球链、爱心、寿桃、星星、桌上花、路边花、吊饰、卡通人、巨龙、心心相印等来活跃景区气氛。该课程结束后,该同学专门学习魔术气球的设计和制作,以创建某品牌魔术气球进行创业,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赛事活动、景区、商务会展、公司活动、婚庆等场合市场推广。体现出课程对学生能力的促进和积极思考的延续性。

(三)品牌视觉设计体系观念和团队精神提升

《品牌视觉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涵盖了标识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VI设计、网页设计、商业插画设计等前期课程。要求学生以品牌为方向,具备全局和整体的设计思维。在各设计小组共同调研、策划、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对于景区品牌视觉设计的项目流程和项目体系观念增加,景区标志、景区导示系统、景区吉祥物、景区纪念品、景区网站等可以系统全盘考虑。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根据课题有了工作日程安排的观念,也改善了以往自己闭门造车的设计模式,互相提问互相点评互相促进,同时团队精神得以提升。

(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在品牌视觉设计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教学必须适应时展、市场需要,在7周教学时间中按品牌形象策划(20%)、品牌设计定位(20%)、品牌形象要素设计(30%)、品牌应用与推广(15%)、品牌提案与评估(15%)5个周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和周期小结。设计小组每周汇报方案进展的时候,教师和各组成员都及时做好记录和评分,再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分析及时调整方案。本次教学实践最后的环节就是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品牌视觉设计教学教改研讨会。在教学过程评价中,90%的同学对本次品牌视觉设计教学表示满意,在学生评价中前三名都是将设计定位于海南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案。不同目标课题的小组从景区案例调研分析和地域文化挖掘分析之后,展开了景区标志、标准色彩系统、导示系统、交通设备视觉形象、公共服务设施、区吉祥物、网站、景区户外广告、纪念品等方面的形象设计。在教师的集体评价中,效果最好的是“鹿回头”品牌视觉设计组。本组同学最后形成了4个比较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特别是王杰同学设计的鹿回头景区形象,把黎锦元素和黎族船型屋元素作为创意源点,从创意源点展开以“鹿回头”景区标志为核心的系统设计,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整体形象系统。景区标志(见图1)以黎锦图案构成鹿的造型,色彩采用大面积鲜艳的绿色和和小面积橙色搭配,体现本土黎苗族的自然风光生态之美和爱情文化的葱郁;该景区导示系统(见图2)以船型屋的造型和元素进行导示牌和警示牌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特色的旅游线路图,导示系统功能突出且有地域特色;同时景区交通工具视觉形象、公共服务设施、吉祥物、品牌网站、户外广告、纪念品都以鹿回头景区标志风格为核心,进行系统延展,着重体现鹿回头公园的黎族文化、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给游客以温馨的情感氛围和审美感受。与之相比,“落笔洞”品牌视觉设计小组中有2个方案视觉冲击力则不是很到位。从根本上来说,通过师生评价,效果最好的都是将设计定位于民族文化、体现地域特色的品牌视觉设计。应该说本次海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景区品牌视觉设计实践教学研究的探索获得成功。

三、结语

篇5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共同作用的结果和内容,追求真善美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追求,民族文化产品是文化的延续,自然也包含着真善美的境界,审美功能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功能。民族文化产品源自民族文化,在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产品,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产品的支撑,同时民族文化也直接影响着文化产品的审美。以民族歌舞为例,自然、朴素、原生态是少数民族歌舞产品的共同特征,这是民族歌舞与众不同的特征,也是在此类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上开发文化产品的优势所在,相关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自然也保留了这些特征,民族文化产品中所保留的民族元素塑造了民族文化产品的别样美感。这种美感在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快节奏、喧闹的城市压力生活反衬下,更凸显了其纯真质朴,从内在上迎合了民众对自然纯真的审美追求。同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民族文化产品也会在原有美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以加强文化产品的审美。以贵州的文化产品《多彩贵州风》为例,该产品在贵州境内民族文化艺术采撷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舞台艺术进行改造,最终使得作品形成了朴素、华丽、原始的美感,在原有美感的基础上增加其可审美性。[4]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对象是民族文化产品,突出产品特色,强调产品功能是市场营销的主要工作,因此基于产品的立场,在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中把文化和审美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是十分必要的。

二、深层消费价值:民族文化产品引领文化关怀

民族文化产品是在民族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虽然有民族属性,但民族文化产品同样有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如市场性与非市场性、价值的非消耗性、效用和价值难以估量等特征,但和其他产品一样,民族文化产品同样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顾客需求特征来调整自身的定位,并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市场营销环节进行相互协调,使各个环节围绕顾客需求来进行活动,顾客对民族文化产品的价值需求便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所需要强调的价值取向。消费者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正是由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在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中必须强调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性,把文化作为市场营销的主要价值导向才能使潜在的目标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清晰的认知,以此来满足消费者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逐渐成为民众消费的重要项目,对大众消费者而言,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别样的民族风情和民族韵味,和大众消费者所经常面对的主流文化有所不同,民族文化产品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民族文化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可以使消费者认知民族文化,这是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消费的普遍心理。另外文化产品的消费往往是消费者表明自身身份地位的标识,现代社会中,不同的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往往会根据产品定位选择消费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产品,与民众对温饱消费的需求不同,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是民众在温饱之上的消费,通过民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来使自身精神感到愉悦和满足是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消费的基本要求,因此强调其中的文化内涵可以满足相当部分民族文化产品消费者对产品的共同价值需求。市场营销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市场,特别关注“顾客需求”,以满足顾客需求来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也就是“如何给予满足”的思考方式。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并不是想消费、使用和取得产品本身,而是通过消费、使用、取得产品,获取一定的利益。产品又分五个层次:中核利益、产品形态、产品属性、售后及未来的可使用性。其中,中核利益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对民族文化产品而言,民族文化是消费者对民族文化产品最关注的问题,民众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方向便是民族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在市场营销中突出文化自在情理之中。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源自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在信息量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很容易做出决策,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无处不在,剧增的产品信息使得消费者对于各种产品选择无所适从,特别是文化消费产品,从源头至过程在信息传递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很容易混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因此突出文化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点是民族文化产品市场营销的关键。在民族文化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强调文化价值也可以使产品与目标消费者更准确快捷地发生关联。

三、“眼球”消费价值:民族文化产品刺激审美需求

审美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产品与人的关系是微妙的,富有审美观感的产品往往更容易刺激人的眼球,更容易和人的情绪达成良好沟通,刺激人的消费行为发生。一句话,审美是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基本需求,也是其消费行为发生的主要动机之一。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主要是为了达成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产品的审美则是消费者精神愉悦的原因之一。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受时代、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从时展来看,虽然文化以经济为基础,但一直以来两者都是以平行线的状态保持发展,并无太多纠葛,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审美文化开始受到多方关注,经济审美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随着德国学者提出“审美经济”概念以后,审美经济便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审美经济时代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了经济活动中审美要素的更多干扰,审美也因此为消费者消费增加了产品新体验和新的消费理由。审美经济形态下文化产品的发展自然也表现出了审美对文化产品消费的影响。在审美时代中,民众的消费行为表现为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消费行为受消费对象的审美所影响,文化产品的消费同样也不例外。从文化产品本身来看,审美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因此文化产品的开发自然也延伸了文化的审美,但是由于文化产品并不具有审美这一种特性,还有娱乐性、使用性等特性,如果在文化产品中其他特性超出了产品的审美特性,或者消费者更关注其他特性,则产品的审美特性便不能为产品的持续生命力提供支撑。一旦产品的娱乐性或其他特性完成,则产品也随之终结。如果文化产品能够恒久追求其审美品质,文化产品也将超越时空和环境条件限制延续其产品生命。文化消费所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精神满足,因此文化产品的发展必须吻合民众的审美心理,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才能使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审美需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民族文化产品源自民族文化,和大众消费者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文化产品中蕴含着民族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和大众的审美观是不一致的,民族文化产品的审美功能可以使消费者在原有的审美观念上带来新的元素,并在这种审美观念的持续影响下,提升消费者的审美能力。主观上的审美需求及客观上带来的审美效果促使审美经济时代下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产品的审美性。消费者需求是市场营销的方向,消费者在审美方面的需求要求民族文化产品在市场营销上要突出其审美功能。四、市场营销价值:民族文化产品引导文化消费与审美消费市场营销是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综合过程,在这个综合过程中,产品是逻辑起点,没有产品的配合,市场营销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以民族文化产品为起点的市场营销同样也结合产品的特性来进行。文化和审美是民族文化产品的基本功能,文化和审美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也必须服从产品的民族性,在此基础上来对民族文化产品进行营销。民族文化产品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是产品的基本特征,市场营销必须突出产品的特性,并在营销过程中服从产品的文化和审美的民族限定性。[5]从审美方面来看,市场营销的过程是在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对产品所进行的定位、包装、营销的过程,加强产品的可审美性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工作。民族文化产品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市场营销在产品包装和美化方面的良好基础。而民族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意识奠定了产品营销在美感上的基调。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强调文化价值对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效果达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市场营销本身而言,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使消费者对此产品与彼产品区别开来,尽快锁定目标消费者,并发生交换行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无论是营销策划或营销策略制订都是以此为出发点,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审美意识是其与其他文化产品区别开来的特殊之处,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性和审美性的强调可以使市场营销的产品区别效果更加突出。民族文化是产品的特色之处,民族文化是民族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民族文化植根于民族肥沃土壤,拥有勃勃生机,经过时间的打磨,民族文化历久弥新,形成了顽强的生命力。在民族文化基础上开发的民族文化产品也因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勃勃生机支撑而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市场营销对民族文化产品的文化性强调可以使营销过程的合理性得到强化,并因为民族文化的浸润,而使民族文化产品的营销形成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市场营销形成持久的文化效应。

四、结束语

篇6

病理实验室的工作环境一直受到多种化学品的影响,其中以甲醛、二甲苯和DAB影响最重,要想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就先要了解这些化学品对病理实验室环境危害的程度。

2化学品安全存放要求

化学品存放应以2011年国务院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依据,根据不同化学品的性质与特点建立相应的存放模式,同时对每种化学品建立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让操作者更容易、更直观的了解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安全防护、泄漏处理等情况。

2.1一般化学品存放要求

化学品区域要独立,不能和其他物品混放,其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在存放区域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志。化学品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日晒,还应隔绝火、热、电源,并注意防水。

2.2特殊化学品存放要求

2.2.1易燃易爆危险品

病理实验室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有乙醇、二甲苯、甲醛,该类化学品存放必须有独立的危险品仓库,坚决不能整箱堆置存放,必须拆箱分类存放于专用的化学品防爆柜中,并于防爆柜外部醒目位置张贴其相应的MSDS,并配备灭火装置。该类危险品的存储温度不能超过30℃,应在存储位置悬挂温度计由专人进行监控并记录。平时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存储量适量即可,不提倡过多储存。

2.2.2腐蚀化学品

病理实验室常见腐蚀化学品有盐酸、硝酸,对于该类物质的存放应放置于专门的强酸、强碱储存柜中,并于箱体外侧张贴MSDS。该类储存柜采用进口的聚丙烯(PP)材料,耐酸碱强度高,也易于清洗,很多从事实验室防护设备的公司均有出售。该类物质必须与碱类物质、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不能混存,因该类腐蚀性化学品易挥发,以免发生反应造成危险。

2.2.3剧毒或致毒化学品

对于该类物质病理实验室比较少见,如氧化汞等。该类物质从安全角度考虑作者不建议病理实验室存放,本院是由药剂科联系专门机构进行存放,使用时由专人送至病理实验室,用多少取多少,用完后送回专门存放点存放。

3化学品的使用

化学品在使用时根据需要量领用,不能随意领用。在领用时要严格遵守双签名的原则,由科室负责人和化学品管理员审核签名后领用,并将使用情况详细记录于化学品使用记录表。使用过程中未使用完的试剂放置于托盘中,同时根据试剂在MSDS中的理化特性贴上相应的化学品标示。对于配制的试剂要配备相应的存放容器,并在容器醒目位置贴上标示注明其试剂名称,配制日期和有效期。对于过期试剂或失效试剂按照废弃液体处理流程处置。

4化学品防护原则及措施

4.1防护原则

病理实验室针对化学品防护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病理实验室规划设计还是个人防护物品配置都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因为这关系到工作场所的环境保护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可忽视。

4.2防护措施

病理实验室的防护措施要从两方面来阐述:病理实验室的整体规划设计和个人防护措施。

4.2.1病理实验室规划设计

病理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要严格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并建立相应的缓冲带,同时要制定标本接受流程、取材工作流程和制片工作流程,将工作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污染较大的区域要适当的增加空间,这样有利于稀释空气中挥发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于空气污染区域要配置相应的空气净化系统,以降低空气中毒性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如在取材室要安装配有标准排风系统的取材台,而制片技术室要安装通风柜,使包埋、染色等易接触有毒化学物质的操作能在通风柜中进行。对于易挥发的有毒化学物质要密封保存并加强相关区域的通风,一般要求室内与外界空气的更换次数不少于2次/h,某些特殊的室内(如取材室、标本储存室)通风至少要换进空气6次/h,有条件的单位可以使用环保试剂替代,不过相对成本会提高。取材后的标本应储存于独立的标本存放室内并配备冰柜,可有效的降低取材室的甲醛浓度。工作区的温度控制也要有相应的要求,根据P2实验室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18~27℃,温度过高,会加剧挥发性化学品的挥发。

4.2.2个人防护

(1)要加强个人的防护意识,对病理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危险意识不能松动。

(2)在防护物品配备方面要齐全。在接触化学品的过程中,口罩、帽子、手套、防护衣是必备品,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配备防护眼镜、活性炭口罩、防酸手套以及独立洗眼台。

(3)员工必须定期体检,可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要加强监督,由病理科负责人组建监督小组,针对科室内部人员工作中的防护问题进行自我内部监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南京组建的病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对于很多单位工作环境中甲醛、二甲苯严重超标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效果往往要好于科室内部的自我监督,南京的组建经验值得在很多地方推广。

5化学品泄漏处置

病理实验室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化学品倾覆的事情发生,导致化学品暴露在外部。当少量泄漏时,操作人员穿好防护物品,并用干布或吸水纸吸干已暴露的化学品后置于黄色垃圾袋中,交废物运送处由专门机构集中处理。泄漏物较多时,要根据化学品处置流程与原则将泄漏处置分为初期应对、抢险救援和后期处理三个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建立规范化的化学品泄漏处置流程。本院目前使用的化学品泄漏处置流程见图7。

6化学品废弃处置

病理实验室的化学性废弃物比较多,这些废弃物如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直接通过下水道进行排放。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医院的相关责任部门不具备该类废弃化学品的处理资质和能力,这就带来了如何处理这些废弃化学品的问题。目前,病理实验室产生的化学性废弃物主要来自组织固定、组织脱水、制片染色这三个环节,由于接触环节人员较多,作者建议指定专人负责病理实验室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废弃液体放置于专门的密闭有盖的化学桶中,且最大存放量不能超过该桶的2/3。在化学桶外侧要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和试剂成分。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化学废弃品不能混合放在同一个桶中,因为目前很多处理机构只能处理单一类型的化学品。当化学桶达到最高存储容量时,由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从病理实验室将其收集,用专用收集车送至专门机构作无害化处理。

7总结

篇7

3年来,频道基本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且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已经成为河南电视台“一大多强”发展战略中举足轻重的核心组成部分。《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今年是频道实现质的飞跃关键的一年,是频道3年战略规划发展关键的一年,破茧成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我个人觉得,在这众多的事情中,频道的文化建设应该是助推频道腾飞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今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频道确立的两大支柱为品牌和人才。在新的一年,频道将着力加强品牌化制度管理、频道文化制度管理和最佳人才制度管理,并将频道文化建设作为年度重点来抓,这充分体现了监委会对频道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只有在继续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同时,打造独具特色的频道文化,用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模式使频道的形象力、观众忠诚度、团队执行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频道文化是频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频道文化是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频道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频道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

频道文化是频道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频道文化对频道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频道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频道文化是一种“黏合剂”,可以把频道员工紧紧地黏合、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的、步调一致。第二,频道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导向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频道核心价值观与频道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频道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与重要方法,从而把频道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使频道更快、更好、更稳定地生存与发展。第三,频道文化具有激励作用。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频道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员工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经营能力及活力,增强频道的整体执行力。第四,频道文化具有约束作用。频道文化包含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管理本身也体现着频道文化。在频道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频道文化、频道精神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免疫功能。约束力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看一个企业的员工是增值的资产还是负债的资产。人才是频道的资产,在频道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战略规划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用频道的文化将频道员工的最大潜力激发出来,并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能力的平台,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被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全体员工众志成城,心往一处聚,劲向一处拧,才能发挥1+1>2的作用,最终促进频道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

频道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频道品牌核心价值,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为中心,着力加强频道人文环境塑造和高执行力团队精神的塑造。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是频道的重要资产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完善频道的星级员工评选制度、季度评优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对优秀人才的奖励制度,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增强优秀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榜样,促使其他员工向优秀人才看齐,形成“比学赶帮”的频道人文环境,促进频道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

二是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频道的发展与每位员工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3年来,在监委会的正确指导下,全体员工披星戴月、上下齐心,才有了频道的骄人成绩。频道的发展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只有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增强每位员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每位员工的行动都以频道的长远利益为准则,才能促进频道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是频道应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业务培训。频道针对员工的工作经验、工作岗位以及工作特色,组织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开阔眼界,打开思路,让员工及时接触到电视行业最近、最新的传播思维和业界理念,并依据频道实际,研究出适合频道发展的特色栏目,制定出适合的频道编排思路,促进频道整体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谱写频道新发展、新篇章。

四是频道应重视并鼓励各方面的创新。《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创新是频道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强有力的保障。频道员工在实践中,针对本岗位特点,会有一些好的建议和创新,频道应给予一定的空间,在经过论证后,允许其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试验,并以最终的结果作为是否采用的标准,鼓励员工多创新、多实践,从而达到频道资源的最优配置。

全体员工应建立频道一盘棋的理念。频道经过3年的发展,在广告创收、收视率、覆盖率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与频道各个部门齐心协力、紧密合作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日常工作,只有各个部门相互信任、互相依存,才能切实保障频道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才能为频道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了好的频道人文精神做依托,频道的高执行力团队精神可以从下面的几方面入手:

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人的一生工作的时间是最长的,如何让员工在频道中找到家的感觉,直接影响到工作的热情,最终会影响到工作的执行力。李波总监在2007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的《加强创新提升品牌打造全国一流电视剧频道》的讲话中提出“着力营造家庭般工作环境,打造激情频道、实力频道、和谐频道”的要求,已经足以看出频道和员工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因此打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找到归属感,是一个团队拥有执行力的前提。通过塑造一个温馨的办公环境、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频道员工的力量,提高频道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帮助员工养成追求完美的习惯。完美是一种习惯,做事力求完美,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更能培养一个良好的执行力。当人们看到一些制作精良的工艺品和艺术品时,都会在感到惊叹的同时,也幻想自己拥有这样的技能该多好,并且对工作能够产生一种树立标杆的想法。适时地组织员工到节目制作好、策划思路好、经营理念好的地方和频道进行考察学习,将有助于员工见贤思齐,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提高执行力。

确立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沟通机制。目标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当一个个目标实现时,能够给整个团队、个人带来工作的成就感。员工或团队执行起工作来也就十分愉悦,团队的执行力也就能够提高。目标首先要设定合理,合理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执行者才能够理解和执行下去。但人的能力和素质又有差异,因此目标设定时,一定要和执行的人员(团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确认目标理解的同时,更要倾听执行者认为执行过程中的难点,并协助执行者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所以,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沟通是提高团队执行力的保障。

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奖励执行力优秀的员工是整个执行力提升的基石。频道目前已经建立了星级员工评选、优秀党团员评选、业务骨干外出考察学习等激励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频道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波总监在2007年频道战略发展年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进一步提升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为员工创造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这必将推动频道团队执行力的整体提升。

在激励的同时,健全频道的监督体制也很重要,这样有利于员工养成良好的回馈工作习惯。人是有惰性的,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一个人始终如一地具有良好的执行力,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良好的执行力,这是不现实的。安排的每项任务都要明确监督者和汇报的时间,保证每个时段的任务都能够完成,从而保证整个任务的完成,也保证了整个团队拥有良好的执行力。

今年,频道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我们相信在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团结合作下,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频道文化,凝聚团队力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频道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台领导交给的光荣使命,跻身全国一流电视剧频道行列。

篇8

网络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生活特征。网络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日益成为当代人独特的生存样式,毋庸置疑,它所蕴含的独特价值理念会对道德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首先,网络社会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得人类技术理性无限膨胀而价值理性失落。数字化高科技产生的神奇功能吸引了人们的全部注意力,引致人们对它极其崇拜与敬畏,丧失对价值世界和人文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其次,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掩盖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真实面目,极度膨胀的人的主体性掩盖了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这些状况都会导致道德意识的淡薄。此外,网络化使虚拟学校和网络课程得以产生,学校不再是人们系统学习知识的唯一场所,并且虚拟学校和网络课程以其形象、便利、内容广泛等优势,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者,日益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瓦解着教师的权威。这种情况加大了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难度,使德育环境日趋复杂。而价值多元化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以致产生了需不需要道德教育的困惑,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面临着可有可无的危险境地,道德教育被各种技术教育所压制。道德教育衰微而技术教育兴盛,越来越功利化的教育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的话来说是“失真”的教育,即失去本真意义的教育。因此,网络社会当中德育的困境虽是事实,但并非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趋向,并不意味着将被社会所淘汰。相反,由道德失范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意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社会的网络化和多元化不可能取消道德教育,它们改变的仅仅是教育的环境,冲击的是不适应新环境的德育模式。

二、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学校德育的重心也要发生相应的转移,而传统德育模式严重束缚了我们的德育观念,使高校思想品德与现实脱节,陷于困境而不能自拔。弊端之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等于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素质是知识、能力、信念的综合统一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学习过程而言,被教育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需要、动力系统和知识系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起着关键的制约作用。因此,道德教育要取得实际效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力系统,调动其知识系统,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自身的成长需要、认知水平相符合。但在现实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往往只注重价值观的灌输,即思想信念教育,而不太注重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都不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最终影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弊端之二: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等于“灌输”。在长期实践中,“灌输”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形式化、固定化,变成一种以强制性和封闭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法,给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弊端。首先,反复的灌输使高校思想品德内容出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重复,一方面造成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混乱而枯燥,另一方面使德育的切入点与教育对象的认识起点不同步,造成教育主客体的矛盾与分离,无法调动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其次,灌输的封闭性使德育目标一成不变,不能客观地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趋势,与现实脱节,成为束之高阁的理论。最后,最关键的一点,这种自外而内重复性的灌输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仅把学生视为客体,作为施加影响的对象,这种缺乏情感体验、意志考验和行为表现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模式注定收效甚微。弊端之三: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等于课堂教育。高校思想品德的理论性比较强,这一点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也加大了高校思想品德的教学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往我们只注意在讲解上下功夫,向课堂要效果,把理论当成具体的知识来剖析,努力再现理论的抽象过程,使高校思想品德变成了“满堂灌”的课堂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重“知”道,不重“体”道,面向“理论”而不是“现实”,是一种“知性德育”。“知性德育”从道德的理性能力出发,把德育视为智力训练,用虚构的、抽象的道德材料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把德育变成了知识教育,把道德学习变成了概念学习,结果使德育脱离现实,成为一种与社会无关,与生活无关的思维活动,缺乏实践性。事实上,德性的发展不是在个体独自的抽象道德知识中进行的,而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交往、互助进行的。因此,德育不应当脱离实际生活沦为抽象的课堂教育,与生活相背离的德育是病态的、无效的道德教育。

三、新形势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与基础

以上我们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了造成思想品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我们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得出高校思想品德过时,道德教育已无必要的结论。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所处的困境是传统的德育模式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其根本原因并不在道德教育本身。现代社会充满了选择与冲突,尤其在网络数字时代的电子空间中,在这里时空被压缩,控制和干扰主体自由活动的各种障碍都已消失,是一个高度自由的空间。面对无数多的可能性,怎样保持自我,摆脱不知所以、依附顺从的生存发展困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的任务不再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些已有的知识和规范,期待他们的接受与遵从,而是要指导他们学会判断、选择和创造,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人格,实现人格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是人之为人不可缺少的,如果主体性缺失,人就难以在成长和发展中主宰自己;同时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主体性的良好发展也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可见,主体性人格不但是现代人在高度自由的社会现实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而且是人的本位性人格,对人本身的完善与超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作为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用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发扬人的主体性。随着现代生活交往规模和交往领域的无限延伸,人的公共空间不断得到扩大,道德的公共性和社会合作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形态的这种变迁必然会引起伦理价值方面的相应改变,社会学家帕森斯就认为社会的复杂性必然会带来价值普遍性的提高,普遍性的伦理已经成为构筑现代生活的道德基础。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开拓全新的道德视野,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从传授道德知识转向培养道德实践能力,这样公共道德不仅是一种伦理价值,而且内化为一种人格,使之得到自觉践行,从而保证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往与合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装置拆除危险组织协调安全环保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年代久远的一些化工生产装置,由于产品落后、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就要报废拆除。尤其是对易爆、易燃、有毒的化工装置的拆除不同于其它机械设备,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易爆、易燃、有毒、易污染环境等等,拆除时一定要考虑周密,拆除前做好准备工作,组织合理,协调好各个部门,做到万无一失,一但出现事故要有相应的措施能及时解决。

一、成立指挥部门

易爆、易燃、有毒、易污染环境化工装置的拆除具有拆除难度大、危险因素多等不利因素,为加强拆除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确保拆除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需成立装置拆除工程指挥部,负责整个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

工程指挥部下设:工程指挥组;安全管理组;后勤服务组,具体负责拆除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组织协调、施工进度及后勤保障。

二、工程概况

装置位于厂区内,依次拆除的设备主要有水裂解、流化床、氯甲烷等四套装置。设备内残有物料有强腐蚀性,如盐酸、液碱等,有能够麻痹人的中枢神经,汽化过程容易造成人员冻伤的氯甲烷,有毒性较大可致人死亡的甲醇。同时,部分设备动火拆除和清洗危险性较大,因此,拆除施工的难度和危险因素从来没有遇到。在此次拆除施工中,要提高队伍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绝对服从指挥,禁止蛮干、乱干,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管理队伍,保证现场管理有条不紊。加强施工队伍的组织,抽调精兵强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做好现场隔离,加强安全防护,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和氛围。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施工机具的准备,满足施工中的工、机具需求。做好劳保着装的准备,保护好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拆除施工的顺序及方法

此次拆除施工本着的由外及内、由西向东、由低到高、先易后难原则,听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工厂拆迁施工的管理规定,强化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拆除施工的效率,使拆除工程圆满完成。

1.设备的清洗:组织施工人员按照工程制定的设备清洗方案,严格协助清洗过程中的操作顺序及要求,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保证不落一台设备,不留一点隐患,保证清洗完的设备台合格。

2.设备拆除:所有设备的拆除都需要按照工程的拆除方案规定的程序及方法进行。具体办法如下:(1)拆除施工前,将所有的塔、罐、容器及物料管线必须先打开人孔,然后用手锯在最低点断口,进行分析确认,测报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施工。拆除施工时,要按要求对含有污染物料的设备及材料进行分解,并将分解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处理,确认清除达到安全环保指标后方可按要求外运,以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对残存的废触体等固态污染物设备、管线,要按要求进行现场设备封闭后进行水解等无害化处理后再按相关程序处理。(2)施工前,组织人力将现场的可燃物进行彻底清理。大型设备拆除前应先检查拆除范围内地下管网走向及地上井口位置,在地下管网走行的地面范围内,禁止停放大型吊车或大吨位拖车,以防止造成地下管网的损坏。地上井口位置要加以覆盖并设立明显标记,防止大型车辆压坏井盖。(3)设备及储罐容器的拆除。设备及储罐容器拆除前,先将相连管线断口,所有断口全部用盲板盲断,待分析合格后方可拆除。设备的拆除原则上采用整体拆除。较大设备可解体的进行解体拆除。储罐及其它容器拆除前要对容器内进行分析,合格后可动火拆除的进行解体拆除,禁止动火的进行整体拆除,所有需清洗的设备,拆除后将管口封闭,运至相关部门清洗。

3.管线及钢结构拆除:管线的拆除。所有物料管线全部使用钢锯断口,在拆除前,必须经有关人员确认,并分析合格后进行拆除,原则上不动火拆除。存有物料的管线,先用广口桶将物料盛装后集中堆放,然后用手工使用钢锯拆除。无物料管线,如需动火拆除,提前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确认批准后,并具备动火条件方可动火。在拆除管廊上于生产系统平行的管线需要配合吊车进行拆除,以防止管线拆除过程中碰到运行管线。钢结构拆除。钢结构采用解体拆除,所有钢结构拆除必须在塔设备,管线拆除后方可进行,拆除前须经有关人员的确认,同意后方可进行。

五、安全施工组织与措施

1.安全施工组织。本项目施工实行安全施工层层负责制,从工程指挥到每个施工人员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层包保制,做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证安全。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巡视,检查施工人员是否保证安全施工,有无违章作业。作业班组安排兼职安全员,负责本班人员的安全施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遇严重违章人员立即制止并上报工地负责人。

2.安全施工措施。(1)进入现场前,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中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机具,并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登高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根据拆除设备不同,针对不同情况,合理佩带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眼睛、防酸手套及胶鞋等)(2)拆除现场无车间工艺人员指挥及监护不得作业。高空拆除时如无操作平台或可以依附的作业面,要根据现场情况搭设脚手架或作业平台。拆除施工中严禁交叉作业。施工机械要经常检查,保证设备完好,严禁带病作业。

六、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组织与调整,保证施工人员数量及作业时间。合理安排人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拆除及外运两不误。施工机械随时调整,充分满足现场拆除施工的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保持机械完好,发挥机械施工的优势。

篇10

【关键词】文化商品;中国武术;文化元素

引言

文化商品指的是文化生产个体或者集体通过脑力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用于商业交换并借此获取商业利润的,以具象的物质形态呈现或者以抽象的劳务形态呈现的文化劳动产品的总称〔1〕。由此可知,文化商品通常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式和无形的劳务形式两种形态,如电子光盘就是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而少林功夫剧演出则是典型的劳务形态的文化商品。要想对文化商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只关注物质形态的文化商品难免有其片面性和表面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劳务形态出现的文化商品倾注更大的关注度,拒绝将文化商品仅仅视为一种庸俗的产品来兜售,而是需要探讨商品背后凝结的高尚的人类精神劳动和精神创造,即在文化商品的消费中使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得以增值而非用完即扔、只图一乐。武术不仅是一种可以用于防身自卫的技击体系,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在今天仍然有发扬光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文化商品的视角来看,当今武术文化商品虽然取得一定的可圈可点的发展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因而制定出武术文化商品的发展策略,则是当今武术商品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大力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当今社会信息的快速化传播和社会思想的高速化更替,使个性化理念的出现、消费时尚的形成和思想火花的冲撞更容易发生和蔓延;文化武装起来的人们也逐渐抛弃过去独守自我精神家园的生存状态,在激烈的财富竞争和能力比拼中不断树立起不同于以往的生活标杆和消费指标。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文化被人们咀嚼后迅速被新的文化需求所抛弃:层出不穷的消费热点如饮食消费、运动消费和节日消费等轮番上阵,表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换代新潮。众所周知,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见证域外武技项目在文明古国安家落户,受到贵宾待遇的同时,中华民族的固有武技――中国武术也走向了边缘化,以至于国内权威媒体曾经以“练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为题来折射中国武术的边缘化境遇〔2〕。消费者在热烈追捧这些域外武技(跆拳道、空手道、合气道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将此项目作为国技的国家意识形态,因而,受到挤压的不单是武术技术,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愈来愈多的拳种随着掌握此技术的老艺人的故去而成为空谷绝响,成为文化的记忆。放眼全球,持续高温的全球功夫热,使中国武术作为神秘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吸引成千上万的外邦子弟加入习练的队伍,然而这种风景国外独好的表象掩盖不住他国武术习练者对武术文化知之甚少或竟无所知的真实面纱,只重技术传播而忽视文化传承的中国武术很难再在异国他乡开辟更大的消费市场。因而,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在当今社会要想不被历史潮流抛弃,必须要求所有关心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人不遗余力地探索和传承武术的文化内涵,彰显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文化价值。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旨归,以市场经济为契机,将中国武术打造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化商品,借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才能够催生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武术文化消费奇迹。

2 武术推广应注重从技术到文化的转移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储存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储备。“武虽小技,却能传道”,武术自始至终由技术和文化两个部门组成。和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同根不同质,一方面中国武术包含有可以通过刻苦习练而掌握的技术,也有必须经过理性思考而获得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正因为武术有如此博大的文化含量,才成就门派林立的天下武林,世人才得以管窥武术技术变化多端和文化多姿多彩之一斑。但是,如果丢弃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中国武术武将非武,与真实的武术将相去甚远。带有传统文化基因的武术虽然赢得广大习练者和学士文人的青睐,然而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依然“酒香湮没巷子中”,中国武术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商品而存在〔3〕。武术在其开辟消费市场和扩大消费场域的活动中,往往只是重视武术技术的传播和传承,忽视了武术精神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单纯注重技术传播的武术推广仍然缺乏文化商品的概念,更缺乏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商品早已经渗透在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的认识,同时也难有开发武术文化商品将是今后武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的紧迫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制造业的进步,大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提高文化修养的迫切需要,这极大地推动着文化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文化消费市场的快速壮大。与此同时,广大武术文化消费者对于武术文化商品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事实证明,忽视文化传承的武术注定要被时代潮流所遗弃,缺乏文化商品观念的武术发展只能是数量上的无意义的重复。因而,从器械制造到服装生产,从课程内容到课外活动,从教学录像到文艺演出等方面的武术推广都需要注意从技术单打独斗向文化占据主角的方向转移,并在多次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前提下发展出契合当今时代脉搏的武术文化商品。

3 武术表演需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文化商品的流通更多的是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而呈现,在此过程中人们得到的是审美的感受、文化层次的提升,被消费的文化商品并不因为人们的消费而减其价值,相反文化商品会在一次次的被消费中不断增值。因此,在商品充斥大众视野的时代,文化应该与消费结成稳固的联盟,唯此才能够保证文化的增值和商品的永续流通,文化也才能借助商业的平台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市场经济中的武术表演,一定要全力展示武术的文化内涵。消费社会中的中国武术表演,要重视中华武术文化的全面整理与弘扬。一出好的武术表演节目要表现出文化瑰宝的气度、彰显民族的哲学修养、宣扬民族传统、符合时代精神、描绘武术精彩的技击场景等〔4〕。不仅如此,卖座的武术表演节目应该是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和时代风尚的文艺作品,具有高密度的文化因子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事实表明,在武术表演中最容易和惯常进行的就是武术搏击场景,不可否认,武术技击场景是武术文化的根本,然而过度注重打打杀杀场景的再现必定会削弱武术文化露面的空间和机会。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存压力的考量使武术表演借高超的武术技术展示而魅力四射,大受消费大众的喜爱,而文化缺席的武术表演已经在事实上造成消费人群之于武术认识的片面化和表面化。要使武术文化商品的时代价值得以显现,就要在武术表演中适量增加武术的文化成分,增添武术表演的文化元素,扭转武术表演单纯注重技术展示的一贯传统和惯性思维,将每一场武术表演都打造成剧情丰富、观众喜爱的功夫剧作。

4结语

作为文化商品的武术,在当今社会要想不被历史潮流抛弃,就要求所有关心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人不遗余力地探索和传承武术的文化内涵,彰显武术在当今社会生存的文化价值。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旨归,以市场经济为契机,将中国武术打造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文化商品,借用有效的促销手段,才能够催生市场经济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武术文化消费奇迹。从器械制造到服装生产,从课程内容到课外活动,从教学录像到文艺演出等方面的武术推广都需要注意从技术单打独斗向文化占据主角的方向转移,并在多次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前提下发展出契合当今时代脉搏的武术文化商品。要使武术文化商品的时代价值得以显现,就要在武术表演中适量增加武术的文化成分,增添武术表演的文化性,扭转武术表演单纯注重技术展示的一贯传统和惯性思维,将每一场武术表演都打造成剧情丰富、观众喜爱的功夫剧作。

参考文献

〔1〕张丹枫?郾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商品〔J〕?郾考试周刊,2009(5):11-13?郾

〔2〕曹春宇?郾风中少林:中华武术振兴与繁荣的典范〔J〕?郾武术科学,2008(1):31-33?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