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1 15:15: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钟表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钟表文化论文

篇1

新课标的推出,对教学模式表示了较高的关注,希望通过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要想提高教学实效性,就要做好教学模式的选择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模式的选择应立足课堂教学实际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是保证课堂教学积极效果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要想保证教学模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达到促进教学发展的目的,就要立足课堂教学实际,充分发掘课堂教学潜力,选择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2.教学模式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

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既要保证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使教学模式能够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换句话说,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配套,不然就无法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为准。

3.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符合教学规律

考虑到高中化学的实际难度,以及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同整个教学过程综合在一起考虑,使教学模式能够符合教学规律,达到促进教学发展的目的。所以,教学模式的选择应在充分了解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以追求实效性为主要目的。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新课标推出以后,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对现有教学方法创新成为了保证高中化学整体教学效果的关键。目前来看,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创新过程中,应积极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做到立足传统教学方法,在继承中进行创新,使教学方法能够满足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2.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如人教版《化学.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的第一部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材内容虽然简化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概念,没有出现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计算例题与练习,但在“学与问”中出现了相关的问题(计算),并且我认为学生也很有必要掌握这部分知识,也就是说教学中有必要下功夫让学生掌握它。

3.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注重实效性

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基于这一目标,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实效性为主要出发点,使创新后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三、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应正确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从高中化学教学来看,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化学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高中化学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较多,单纯以讲解的方式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概念。为此,只有依托实验教学,以生动的实验实例,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化学元素和概念的理解。目前来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正确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重视课堂实验的作用

为了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编制详细的实验教学计划,积极开展课堂化学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上都能有所提高,满足教学需要。

2.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结合在一起,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定实验内容,保证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实验教学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目的。

3.对重点化学原理配以相应的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考虑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讲解重点化学原理时,应配以相应的化学实验,使学生能够对化学原理有更加直观的印象,达到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理解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重疾险重疾险定义重疾险保障功能

2007年4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会,引起广泛关注和诸多争议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终于敲定,从4月3日起,中国保险行业开始执行统一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及《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这是我国针对重大疾病保险建立的第一个行业规范性操作指南。至此,我国成为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后第四个制订并使用行业统一重疾定义的国家。

一、重疾险的起源

重疾险是重大疾病险的简称,1983年在南非问世,其根本宗旨是为了给疾情严重,花费巨大的疾病治疗提供经济支持,最先由外科医生马里优斯·巴纳德提出,起因是当他看到许多病人在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或其他重大手术被救活后,却因承担大量债务使生活陷入困境,因而无力维持后续康复治疗而再度面临生命危险,随后他与南非一家保险公司合伙开发了重疾保险,此后重大疾病保险被陆续引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

重大疾病险对于那些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国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被保险人支付高昂的重疾治疗费用,即使是在社会治疗体系比较成熟完善的国家,重大疾病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保障也可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因而逐步得到广泛认可和肯定,市场潜力巨大。

二、我国重疾险定义的出台

1995年,我国内地引入重大疾病保险,随着其保障范围逐渐扩大,保障功能日趋完美,已发展成为人身保险市场上重要的保障型产品,但随后实施过程中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原因是大多国内保险公司对产品的设计都是“各自为政”,而对于赔付标准和原则大部分移植的是国外数据,造成重疾险产品定义混乱,订立赔付标准不符合我国临床医学标准,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争议,如2006年2月,深圳6名重疾险投保人以“没有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告状某知名保险公司,要求撤销合同,全额退保,引起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信用危机,不久之后又有25名投保人再次状告该保险公司,集体要求退保,由此,制定统一的重疾险行业标准已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重大疾病保险中的疾病定义与医学发展紧密衔接.减少各保险公司独自操作带来的争议,也为了便于消费者比较和选择该险种,2006年4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专门成立了重大疾病定义办公室,经过了一年的努力,2007年4月3日,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对外公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要求,各保险公司启用行业统一的重大疾病定义,按行业相关规定开发和管理重疾险产品,并要求8月1日后市场销售的所有重疾险产品必须遵照新定义使用行业统一的重疾定义。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深入了解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自行积累重大疾病保险的经验数据,着手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健康保险发展的数据难题,促进重疾险产品健康发展。

三、制定重疾险定义必须考虑的因素

保险合同关于重疾险的定义与定价基础是相对等的,保险公司必须对重大疾病作出明确规定,才可能在发生保险理赔时,保持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具有公平一致的判定标准,从而才能真正保障被保险人利益,最大程度维护保险人的诚信。因此,规定重疾险定义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1﹑重大疾病定义必须依据现代医学的科学定义。重大疾病保险所定义的“重疾”指的是严重的、可能造成死亡的、显著加速生存者提前死亡的,直接影响生存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的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死亡,或在死亡之前的某个生理过程中体现,因此,重大疾病保险和健康险有本质区别,这是重疾险设计初衷。

2﹑重疾险是以经济救助为宗旨。重疾险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因罹患重大疾病而使经济陷入困境或无力支付后续治疗费用的病人支付高昂的重疾治疗费用,使他们得到充分的治疗,获得生存下去的希望。

3﹑重大疾病的定价基础。重大疾病的定价基础是重大疾病的风险发生率,而该风险发生率的确定必须与合同中规定的重大疾病的定义及其限定条件相对应,必须客观、明确,避免主观性的模糊概念并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重疾险风险发生率的确定是对符合重疾定义及其限定条件的重大病疾的实际赔付的长期数理统计和科学计算而得到。

4﹑便于消费者准确了解产品。我国重大疾病保险是在起步阶段,但其产品形态和保障功能与国外重疾险发展成熟国家非常相似,它包括重疾险所涵盖的重疾定义,重疾种类和限定范围,使重疾险中疾病定义与医学发展紧密衔接,减少了保险公司独自操作带来的差异,便于消费者准确深入了解该产品,使得重大疾病保险在我国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

四、重疾险定义及保险功能

1、重疾险定义。重大疾病保险是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并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时,给付保险金的健康保险产品,其目的是为病情严重、药费巨大的疾病治疗提供经济支持。重大疾病保险产品是健康保险中疾病保险产品的一种,该保险产品只有在被保险人发生符合重疾险定义的风险事故时,保险人才履行给付保险金义务。重疾险所承保的必须是真正“重大的”、能够明显地影响寿命和生活方式的疾病。这也是为什么在“重大”疾病定义中加入了一些限定条件,甚至除外责任。例如在临床医学中,一系列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如果符合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就可做出临床诊断,但是,某种疾病处于不同的阶段,其对整个身体的影响可能截然不同。如部分原位癌,虽然也称为“癌”,但它的治疗和预后与其他阶段的恶性肿瘤大为不同,大部分均可临床治愈,必须能真正体现重大疾病保险的宗旨与意图,合同中的重大疾病必然不同于临床的诊断,必须能真正体现重大疾病保险的“重大”,被保险人因此而得到的补偿才是合理的、公平的、有依据的。

2、重疾险保障条件。重疾险保障的“重大疾病”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治疗药费巨大,此疾病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药物或手术治疗,需要患者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二是病情严重,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庭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3﹑重疾险保障功能。重疾险保障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为被保险人支付因疾病,疾病状态或手术治疗所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二是为被保险人提供经济保障,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被保险人家庭经济困难,以维持其正常生活和后续治疗。

4﹑重疾险保险金给付判定标准。从重疾险的起源、目的和它所承担的主要保险责任来看,重疾险保险金给付的判断标准为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是否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或实施了约定的手术,与被保险人发生的其他医疗费用无直接关系。

5﹑重疾险对“重疾”种类明确规定。此次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根据成年人重大疾病保险的特点,对我国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作了明确表述和统一规定。这25种产品所包括的都是一些对我国人群威胁较大的疾病,如癌症、心脏病、中风等。

6、重疾险确定六种必保疾病。为何6种疾病必保?因为在重疾险所保障的多种疾病中,发生率和理赔率较高的疾病主要集中在6种,这些疾病对重疾险产品价格影响最大。因此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充分发挥重疾险的保障功能,本次特别规定重疾险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大器官移植手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规范》范围内的其他疾病,保险公司也可以选择使用,但必须符合此次统一的定义要求。

五﹑规划重疾险的理由

1、重疾险是一张保活的保单。重大疾病保险,是一张保活的保单,它的生效并不在于生命的终止,相反地,它与被保险人站在同一个阵线,共同对抗病魔,当被保险人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时,只要凭籍医师诊断书及相关文件就可以申请理赔,被保险人可以利用这笔理赔金,得到最有利的治疗,从而延续宝贵的生命,彻底消除了以往许多消费者认为重疾险“保死不保病”的质疑。

2、保障内容包括了25种对人们威胁较大的疾病,其中6种高危疾病为必保疾病。根据医学资料显示,恶性肿瘤(癌症)﹑脑血管疾病(脑中风﹑瘫痪)、心脏疾病(导致心机梗塞﹑冠状动脉旁路手术)﹑糖尿病(引发肾衰竭)﹑肾炎﹑慢性肾衰竭是现代人群中的高发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66%的人死于疾病,30-45岁患重大疾病的机率超过50%.而重大疾病保险正是承保这类发病率高的疾病的。因此,重大疾病保险几乎可以说是一张人人用得到的保单。

3、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在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下,除一部分可以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外,仍有许多部分必须自费,例如指定用药、检查费差额,还有病房费用差额等,这些都是不给付的部分;尤其在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新的医疗技术或是药品都不在社会保险的给付范围内,当一个人一旦不幸罹患了重大疾病,就意味着必须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由此而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如果再加上失去工作能力,病人的基本生活将立刻面临危机,更不用说是维持后续治疗了,在此种情况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理赔正好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使被保险人不仅可以获得新生的机会,而且更可以避免家庭经济崩溃,这是目前的社会保险、终身保险、储蓄保险所无法做到的。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文化因子;表达

年限比较长的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体现出当地的风土民情。建筑有时像一面镜子,去可以反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我国一些古建筑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些建筑的结构与外形可以看出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建筑是地域文明的象征,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遭到了拆除,其被一些风格雷同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这对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应该具有当地的特色,这样也可以增加辨识度,否则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

1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概念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建筑设计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其可以体现当地的风土文化,也可以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水文环境,还要结合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行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体现了设计师的聪明才干,其具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设计雷同的现象。将地域文化因子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充分的展示出设计师才能,建筑是人类脑力与体力结合的成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的地域特色,使其更具辨识度,而且外形特异的建筑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

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受到当地居民思想、心理、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可以体现出更多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求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对其特殊的要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的推动建筑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动力。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 建筑设计中增加地域文化因子的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结构与类型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类型也越来越偏重于现代化的风格。在有的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在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味的模仿发达城市的规划方案,忽视了自身地域的特色,使得我国建筑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建筑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一定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创新的理念,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还要多引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建筑方案。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建筑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引用了大量国外的文化与建筑风格,虽然城市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却缺少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当地的地域文化受到了压制,建筑雷同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素,可以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特色与个性,使外地游客更了解当地的地理信息与历史进程。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精髓与灵魂,具有特色的建筑也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可以成为一大旅游景点,有的年限比较长的古老建筑已经标记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设计师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设计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 地域文化因子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措施

3.1 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 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建筑设计者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和艺术家,可以将人们所想、所看、所表达的用形状建筑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件有关地域文化的建筑作品都要细细斟酌、尽善尽美,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相融合,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总结以往建筑经验,搜集民间特色信息,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子,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当地文化的作用。建筑设计的质量与设计师的素质与水平有很大关系,建筑的构思来源于生活,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信息、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的需求进行综合设计,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与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单位引进了大量外国先进的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注意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使建筑体现出地域特色,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解运利.论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借鉴[J].才智,2011(09).

篇4

(一)理论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知识结构、掌握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基本上都是使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来打击差等生的学习激情,二来抑制优等生的发挥;

2.教师未能充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得教学效果始终难以提升;

3.一些教师未能把握好教学进度,在某些重要内容的教学上显得比较笼统。

(二)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1.部分学校对化学实验课不够重视,减少实验课的课时或是只开设比较简单的实验课,学生只能通过强行记忆的方式掌握实验操作、现象以及结论,教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也是照本宣科,缺乏创新,甚至有一些教师怕麻烦,直接放实验视频;

2.学校的不重视,使得学生也难以重视化学实验,也不愿积极主动操作实验,实验能力弱,知识的吸收效率也不高。

二、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分析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多观察和关心学生,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长处,进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对于学习起来很吃力、接受新知识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积极引导他们找到学习入口,掌握学习窍门。如在讲解燃烧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是不是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需不需要其他条件呢?……”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和争辩。如对于有氧气参加的像燃烧这样的剧烈反应,有的学生就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否所有的物质都会跟氧气发生剧烈反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也可以通过举例或是做小实验的方式回答学生的问题,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学生主体,精心设计教学

1.精心设计讲课。

在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时要确保精讲重点和难点知识,巧妙设置疑问,解答疑惑,创造利于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保持在运动和活跃状态。这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很轻松,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如化学元素符号的教学,在上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记忆周期元素表的前二十位。此后每天教师都在黑板上写出4-5个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让学生记录下来并记忆;当二十个元素符号都写完之后,在上课前教师就可以将元素符号和名称写在小纸板的两面,要两两对应,然后在课堂上动员学生一起做“接龙游戏”,测验学生的记忆情况。也就是说,当学生学习到元素符号这一章内容时,学生早已掌握元素符号了。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质的化学式的记忆也采取这种做游戏的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记忆效率。

2.精心设计练习。

主要是课堂上和课后的练习,在设计练习时,教师要找准重点,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同时还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的练习能够有效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有关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准备好食盐、小汤勺和透明玻璃杯,选择两位学生上讲台做小实验。由学生A往装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添加一汤勺食盐,学生B观察玻璃杯中现象,并将现象告知台下的同学;接着学生A再向杯中添加一汤勺食盐,直至学生B观察到杯中有沉淀物时才停止添加食盐。鉴于已经学习了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有关知识,这个时候教师再提出问题,学生就能踊跃回答,“杯中为什么有沉淀物出现?如果一直添加食盐会出现什么现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化学知识,这样一来,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3、精心设计测试。

测试是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情况的有效检测,可以在当堂测试,也可以下堂课测试。测试的形式可以是笔试,也可以是提问式,测试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打分或打等第。测试的内容也要有针对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学生容易得高分或是优秀等级,学生高兴,自然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更浓厚了。时常检测不仅能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三)落实课后反思,提升专业水准

教师要注重并落实课后反思,回顾课堂教学的情况,总结还存在的不足以及有效的教学方式,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听了其他教师的公开课之后,也要积极总结、反思和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确保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此外,教师也要强化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的知识库,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最新、最有价值的知识。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行为转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 教师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的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从根本上实现由机器型的教书匠到艺术型的教育家的转变。

2. 转变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当然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是少不了的。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3. 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动”起来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之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老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告诉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而学生之间互相纠正与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让课堂效果好起来。在应试教育中,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的高低,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于是考试成了老师的指挥棒,分数成了学生的存在价值。这样,人为地加大了师生的双方心理负担,严重违背教育发展规律。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彻底摒弃惟分论、惟升学率论,由看谁的课讲得好,到看谁对学生指导得好;由看谁对问题分析上得透,到看谁的学生学习效率高。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到最优化的过程。

4. 明确拓展目的,有序施行拓展的过程语文学科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每次拓展教学的目的都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叫学生看课外读物、查资料,要让学生懂得这次活动要读什么书、了解什么内容、怎样读。比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查阅古往今来石拱桥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资料,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材料,让学生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进而感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次拓展活动的目的就是掌握有关石拱桥的知识,培养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拓展过程也很明确。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桥梁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搜集、查阅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自然能达到预期效果。再如《桃花源记》一文,教师适时补充《桃花源诗》和袁中道的《再游桃花源》,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其目的在于补充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见解。学生带着这个目的去比较探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在组织拓展教学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确目的,有的放矢,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适时有序合理地进行拓展 。

5. 活跃学习氛围,培养自主拓展的学习习惯 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语文的拓展教学活动是很感兴趣的,在自主拓展的过程中积极性也很高,但普遍存在不会拓展、不知道怎样拓展的问题。我国学者庞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要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拓展学习的习惯,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训练:

(1)每次拓展活动的难度不宜太大,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完成,使他们树立“我能学”的信心。

(2)在课堂的拓展活动评价中,多肯定学生的优点,树立他们的成就感,达到主动“想学”的目的。

(3)在日常训练中加强方法指导,有针对性地去完成一些具体拓展任务,逐步训练能力,达到“会学”的程度。

篇6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民族文化;表现

1.园林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意义及价值的精神层面的物质,是不断总结历史,并加以艺术升华的结果。园林景观设计者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并适当引入相关因素,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形象气质,还能使设计本身更具底蕴。通过引入民族文化因素,园林景观的“美”将得到极大地延伸。民族文化不是几个简单的意象符号可以代表的,也不可单纯认为源自民族内部的文化就是所谓的民族文化。事实上,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少不了变化、糅合以及创新:某些文化的特征可能会逐渐减弱,而并非消亡,只是承载方式,还有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某些文化虽然由国外传入,却具有鲜明的本土特I生。以上说明,民族文化元素是不可以局限地归纳为若干符号、人物或者器具,而是应该在宏观方面予以把握。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本国民族文化的某些重要特质可能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2.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表现民族文化

2.1了解民族文化

了解民族文化指的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首先要明确将要表达的民族文化内容,然后再对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后选择能够较好表达出民族文化精髓的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园林景观中更好地表现民族文化。特定的历史时期将会形成特定的民族文化,所以,要根据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历经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我国民族文化不仅表现方式多样,在文化内涵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对历史时期进行精准的确定是客观需要的。另外,要深入了解该时期的文化精髓,可从政治背景、文化名人、重要文化作品等角度人手。了解民族文化,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才能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2.2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审美观强调自然和人为景观的有机结合、浑然天成。植物、建筑以及其他物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实际上如此精心安排还是为了构建出一个自然和谐的世界。一切看似未经人工雕琢,而是自然形成,却能有效唤起视觉上的美感。所以,园林景观的构建要巧妙结合人工技巧,从而保证一种自然美感。人工技巧和自然要素的有机结合与进一步升华,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民族文化的传递以及各国人民情感的沟通。

2.3讲究实用

体现民族文化是园林景观的—个重要功能。园林景观设计时,不可置物品的实用性于不顾,换而言之,一方面要考虑相关的文化含义,另一方面还要立足实用。如石凳、长椅在安排距离时,要充分考虑实用性,如果仅仅重视形体上的美感,而忽略了实用价值,那么它们将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无法称之为成功作品。立足实用,才有机会表现出民族文化精神层面的内容。

2.4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占地面积、采光需求、视野范围等要素之间关系,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想要把握好宏观布局和细节布置,需要以科学的事先考察为基础。一部分设计师的想法出人意外、天马行空,也极为符合大众的审美观,但是具体操作时,却很难实现,也可以说不具备实现的可能性,不能符合当时当地环境和人文的特点。所以,园林景观建设中,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2.5追求意境

意境美可以被认为是园林景观的一种设计方法,它能够利用相对有限的视觉条件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也就是意境深远。意境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与民族文化共同的追求。园林景观设计时,通常重视暗示性的作用,即通过含蓄委婉且富有想象力的构造方式以实现新颖别致的效果。一些设计中的事物往往看似具有矛盾性,这种方法比较冒险和前卫,和传统设计原则是不相符的,然而,如果运用得当,有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3.案例

深圳万科第五园虽是住宅小区,但其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非常优秀的,万科第五园的身上有徽派元素和晋派元素的影子。但是,它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营造出了适合中国人审美观的园林景观。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的粉墙黛瓦、青石铺就的小巷、密集的青竹林、富有文化色彩的石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得到了继承。万科第五园这样独特的园林景观表现手法,容易让居住此地的人产生共鸣和归属感。中国民族文化以现代的手法得到提升和进化。

篇7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这一问题具有强烈的全局性。中央作出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各地对于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都积极地进行组织开展,将新农村文化市场进行培育,且效果都较为明显。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究。

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全新涵义

广大群众通过歌舞表演等形式将自身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行持续的满足,就是群众文化,其与社会文化具有较为本质的差别。民间是群众文化最为主要的来源,我国较为广袤的农村地区所形成的群众文化,具有民间特色浓厚的特点。群众文化在建构群众精神层面的同时,也是农村在发展过程当中逐渐构成的历史文化体系。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群众文化当中的歌舞表演改变了以往较为被动的局面。而当前歌舞表演可以被广大群众进行有效利用,将个人精神层面的情感进行主动和积极的表达。群众在参与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在对群众文化进行享受的同?r,其自身的文化情趣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升。

三、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乡风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工作的进程当中,最不能够忽视的就是农村地区的乡风建设工作。乡土气息浓厚和文化特征极强的地方性是我国农村地区独有的文化特点。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的风俗习惯也极为明显。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到,在部分乡风较为原始的群众文化当中,还有赌博、和封建等恶劣因素存在,给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群众文化应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平台,将歌舞表演作为其载体,将和谐美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在我国农村中进行构建,对我国乡村和谐文化氛围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高效地开展歌舞表演活动,将正能量带到广大群众当中,避免传统的愚昧思想给农民带来不良影响,切实地保证农民对于歌舞表演以及群众文化的体验,使得新农村建设的特征可以被农民较为深刻地理解和感悟。

(二)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建设新农村的工作过程当中,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也可以带动农村地区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国农村地区相关文化部门要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在此过程当中,还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切实将我国农村地区旅游、教育和群众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把握新农村建设与群众文化歌舞表演之间的联系。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当地的文化产业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构建,群众文化歌舞表演在满足农民自身对于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将农村地区的公共利益进行切实提升。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当中,离不开相应的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将社会的导向作用进行高效发挥。要想将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有所发展,就必须要持续完善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审美能力。我国农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可以被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认识和认可,群众文化歌舞表演的参与人数也就得到提升,对于农村地区的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对我国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的继承和保护都有着切实的促进作用。

篇8

[关键词] 影视文本 话语标记语 字幕翻译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19.030

一、话语标记语的特征和作用

1.话语标记语的特征

语言学百科词典(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1987)将话语标记语定义为“认知的、社交的、表达的和语篇范畴内的一整套语言项”。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是在互动式言语交际中从不同层面上帮助建构持续性互动行为的自然语言表达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话语标记语指书面交际和口语交际中表示话语结构以及连贯关系、语用关系等的所有表达式,这一定义就包括联系语(比如因果连接词、对比连接词等)、插入性结构等独立成分。(何自然,2006:147)

话语标记语来自各种范畴,包括动词(look),副词(now),介词短语(in particular),习语(by and large),叹词(well),并列连接词(and),从属连接词(so),还有无法归类的表达式(ok, right)等。从音位系统上讲,话语标记语短小、缩略,形成独立的语调单位,不和所在的语段融为一体。音调一般偏低、不重读,后面常常稍作停顿。从句法上讲,话语标记语一般出现在句首,大多为句首位置左侧插入语,不构成句法结构的一部分,和句法结构关系松散。即使出现在句中,也是插入性的,与句法结构分离。省略话语标记语不会使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从语义上讲,话语标记语不具有命题意义,不影响真值条件。尽管种类不同,话语标记语在与具有一定命题结构的话语的关联上表现出规律性,组成说话人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通常编码语用而非内容意义。(Watts,1988:246)

Mascheler (2002:2)指出话语标记语必须在其发生的语境中具有元语言意义。换言之,话语标记语不是指向语言外世界,而是通过元语言手段指向语篇本身(语篇性话语标记语),指向会话参与者的互动(人际性话语标记语),或者指向参与者的认知程序(认知性话语标记语)。

2、话语标记语的作用

(1)话语操控权

Lakoff (1985:3)指出:话语标记语本身听上去没有权势,但实际上话语标记语给予说话人发挥权势的方式。所以说话人经常使用话语标记语来实现很多不同的话语功能。这叫做“语言的政治”(politics of language):

我们总是急于通过语言手段和其他手段表达我们建立亲密关系、平等关系和友好关系的愿望,而我们日常交谈的大部分言语(包括亲密的话语)总是涉及权势的分配和使用。

除了通过调节和控制他人的口头行为来施展权势,说话人还可以使用话语标记语作为语言性的面具,来实现隐含的目的。

(2)语境化提示

社会语言学家Gumperz在1982年提出“语境化提示”这个概念,认为它们是“一组信息形式的表面特征,说话人和听话人分别运用这个手段来暗示和理解活动的性质、语义内容以及每个句子与之前和之后句子的关系。”(131)。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衔接手段,通过指出命题之间的关联帮助参与者作出会话推理,所以是一种“语境化提示”。

话语标记语出现在因说话人或话题改变而使话语衔接出现断层的时候,以及话语出现添加、口误和自我修正等时候,能够为听话人在理解话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 actually, as I was saying,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mean to say that等单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路标,使前面的话语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指出听话人应该怎样认识前面话语的贡献,为听话人理解后面的话语作铺垫,并保持听话人的兴趣。熟练使用话语标记语使说话人有效操控语境化提示,将语言使用置于语境当中,有目的地进行交际。

(3)顺应性管理

H·lker (1991:77)指出话语标记语“具有一定的情感功能或表达功能”。由于人的认知力、语言表达力等的局限性,说话人有时很难将前后话语即时地整理成一个有序而连贯的整体。为了组织和管理话语,说话人常常需要借助语言或副语言手段。

Vershueren(1995:339)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过程受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是交际者在做出符合语境的顺应性选择时表现出来的自我意识。他把话语标记语称为“元语用意识标记”,能够在说话人建构话语时指出语篇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关系,标示说话人对话题内容所持的态度或认识属性,或说明说话人话语的来源。

Romero—trillo(2006:640)指出话语标记语是“口头交际中需要用来构建互动关系的、填补语篇和认知空档的因素”。话语标记语是进入会话结构,有助于保持会话继续进行的自我调节因素。会话参与者彼此发出信号,使彼此与会话状态保持同步,即对听话人和说话人的交际做出符合语境的判断和解释。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语来维持参与双方的面子,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通过提示、推导和反馈,共同实现会话目标、策略和理解的动态磋商。

总之,会话参与者既能利用话语标记语操控对方,在会话中占据上风和权势,同时也能共同协商、协调建构话语,保护彼此的面子和感情,产生委婉的、缓和的、调解的效果。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能反映语言对语境的顺应,展示使用者各种主观现实,体现会话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级关系、权力关系和亲疏关系)。

篇9

【论文摘要】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受到技术理性和标准的挑战,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正名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为逻辑切入点,探讨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并指出语文课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但是在“新课标”下,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语文工具化,用技术理性和标准来肢解文本之非审美现象又起沉渣。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功能被严重扼杀,文本所及之人文世界的审美功能乃至人的“生命世界”微妙、丰富和活力大打折扣。 

基于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教育方法的长期积淀、现行考试评价与导向机制的种种“泥淖”对语文学科审美功能的冲击与扼杀;基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培养“完人”,让语文学科担负起“成人”的教育目标,为语文学科 的“人文教化功能”正名已迫在眉睫。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人”。而语文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发挥工具作用外,更重要的还要担负起“润德”、“启智”、“成人”、“教化”的审美功能。 

具体言之,语文学科正是凭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文本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审美空间结构昭示着其审美特性,并实现着其人文价值。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 

 

1.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同时也应该是抒情的艺术。《课标》和《大纲》对于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规定,即“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并“与文本展开对话”。如此说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即与文本展开的对话仰仗于品味、感受语言,这就使得语文文本阅读成为一种体验式的阅读,或者就是在语言品味基础上主体心志的“入乎其内”。 

文本是情感符号的结晶。从文本的创作来说,情感易使作者产生创作的冲动,是联结艺术形象和主体情思的红线。从文本的接受来说,只有以情动人,使阅读主体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震动,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体验效应。例如,在诗歌文本阅读中,我们应该懂得,诗人追求对应于时代诗情的主体建构,“我”既是时代的代言人又作为主体心态外投的独特情感范型在文本中得到凸显。这是一种以主体来洞察万物和传递诗情的方式,主体精神在重建着世界秩序,“自我”的意志和力量浸染着物象,客体为主体所强烈地干预、征服和主宰。因此,郭沫若的《天狗》就是“自我”即主体的理想建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内容就是在平静祥和与祝福表言下主体的矛盾与分裂。 

2.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这种审美情思对于文本而言,实际是一种阅读空白,仰仗于主体审美想象的认同性或求异性参与与填补。在这个意义上,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就是缪斯展翅高飞的羽翼。主体心理场强烈充沛的情感体验易于激发思想,引发想象的纵情驰骋;大胆丰富的想象,又有助于开启情感的闸门,并使之得到形象贴切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情感体验是触发审美想象的原动力,审美想象则是情感体验的强化剂。 

优秀的文本都是真实独特的审美情感与大胆丰富的审美想象的自然融合体。父亲在爬过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背影”需要主体认同性的审美想象参与,并进行富于人本特性的空白填补,明确这就是爱子情深(朱自清《背影》);八九岁的小女孩在漆黑的夜晚挑着小桔灯在山路上伴“我”行走的情景,同样需要主体的审美想象参与方可领悟出这是成人都难以做到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冰心《小桔灯》)。

3.多采的人本性。文本的写作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捕捉、创造过程交织进行。在这个意义上,文本正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体验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存在,是作者理性与感性、情思与形象在瞬间猝然结合的产物。因此,文本的阅读价值需要也只有主体的参与认知才能实现。所以,人本性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之一。 

 

二、语文学科人文精神内化的实施策略 

 

方法取决于对象的本质规定性。语文学科真切的主体审美体验性、丰富的主体审美想象性、多采的人本性等特性要求人文精神内化需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美读,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审美体验性。“美读”是感知语文文本的主要方式,是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读者如文中人物,文章“如出我心”,文句“如出我口”,抑扬顿挫,吟咏诵读,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文章的美感。就如要读出李白“缘愁似个长”的满头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满江愁、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的满船愁一样有意蕴、有味道,从而让学生走进情感艺术的殿堂。 

2.指给学生文本阅读的门径而不是“填鸭”,突出语文学科的审美想象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这种愉悦感 是一种自由的舒畅的感受或想象。唐代诗人杜牧《读韩杜集》曾用诗句描述过这种体会:“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他愁苦烦闷之时,吟读杜甫诗韩愈文,渐感舒畅愉悦,这种感受或想象如那美丽的女麻姑,用那柔嫩小手在痒处搔摸一样。语文教学中,教师“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驰骋想象,“自求得之”,“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美的欣赏,充实自己的经验,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审美想象性是增加语文教学的吸引力的关键之一。 

3.文本分析坚持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多采的人本性。首先,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人看,而不是某个思想观念的代码。比如对《小橘灯》结尾“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中“好”的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只能理解成小姑娘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要让她预言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恐怕有点强人所难。其次,也要把欣赏作品的学生当常人看,而不是全知全能的圣人。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完全投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完全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而应尽量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人,我们很容易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热血青年身上找到保尔的影子。新课程强调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觉地受到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化和提升,决不是一厢情愿地把他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逆反和背叛,从而影响整个汉语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再次,要把文学作品当作满含着人性的精神产品,而不是完全理性化的观念体系。文学欣赏的着眼点应该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决不可引导学生用政治、历史、哲学,甚至实用(比如完全从考试的需要出发,肢解作品)的态度来对待文学,动不动划分人物的阶级成分,界定事件的政治性质,在人物的惯常行为中“提炼”哲理,而应该多发掘作品中的鲜活的人性,用以感染学生,熏陶品格,丰满人性,达到“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 

[3]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48. 

[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8-90. 

篇10

关键字 海报设计 文字图形化 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世界,很多的招贴海报在设计时,不仅把文字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纯文字形式的招贴海报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这一画面构成要素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显了。另外,文字在海报设计中除了表意的功能之外,文字图形化的创意设计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而且这类文字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报版面的整体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本文就平面海报画面中文字图形化的特性与艺术表现手法谈点看法。

一、文字的图形化的概念阐述

要研究平面海报画面中文字图形化的特性与艺术表现手法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相关概念。

1.文字图形化设计

什么是文字图形化设计?有人认为。文字图形化设计就是将“语言文字”转换为视觉图形语言,将文字的表意转化为图形的意象表达。。也有人在《文字图形化设计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变》中认为:所谓文字图形化设计,就是以文字为主要元素进行创意设计的图形式样,是以“图形”面貌出现的整体。笔者认为,“文字图形化”就是将文字笔画做合理的变形搭配,使之产生类似有机或无机图形的趣味,从而强调字体本身的结构美和笔画美,使受众更能理解海报设计的意图。

2.对文字图形化设计理解应强调的几点

首先,它强调文字设计中字与图结合,形成新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是要在文字设计中结合相关的图形元素,形成意象化的图形文字,要把文字与图形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重新构成文字的新的概念。缩小了文字本身的内涵,赋予它特定的含义,或重新来诠释它的字面意义。把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

其次,它强调“形”与“意”是拓展与限制的关系。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不是设计者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夸大或缩小文字的本意,随意排列和组合文字的结构,而是要求设计者将文字的“形”予以“图形化”,将文字的“意”作为创意的根本,以“形”变的方式来拓展“意”,以“意”来限制“形”的蜕变,它使文字的内涵在“形”变中显得既不失本意,又更耐人寻味;它使文字的内涵在“形”变中揭示得更充分、表达得更丰富。

再次,它强调要让文字符号具有“阅读”和“欣赏”的双重功能。文字的图形化设计最直白的解释是将文字这个“读的符号”变为具有视觉传达效果的“看的形体”,使文字符号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具有信息传递、阅读的功能。二是具有图形魅力、满足视觉审美的欣赏功能,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拓宽文字的表现空间。

总之,汉字图形化设计就同我们现在常见的汉字意象化图形创意的思想是源于图形创意的思想而发展一样,就是把文字本身当作一种图形来对待,再根据文字本身的内涵进行图形变化的延伸的创意设计。汉字的意象化创意就是利用现代社会高科技,现代化的元素符号在汉字结构上的再图形化、再创意化,让人们树立对已有的汉字熟悉的基础上进行形象变化后的另一种含义,这就是“旧字新意”。

二、平面海报中文字的图形化特征

1.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视觉接受的可读性

(1)可读出文字的本意

在做海报的文字设计时要做到通俗易懂,使人易认、好记;不能为设计而设计,忘记了文字的最根本特征――表“意”,受众只有在看得懂这是什么字,读得懂文字的“意”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图形化的新视觉艺术效果。

(2)可看出文字的图形化视觉艺术

文字图形化设计的整体视觉艺术效果要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从而才能达到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如果一个文字经过图形化设计,文字变形后图案变得错综复杂,画面眼花缭乱,没有重点,就会使画面失去美感,失去海报设计应有的艺术性。

2.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产品需求的鲜明个性

个性化的设计是海报的生命。海报中的文字设计要服从广告所宣传内容的要求,要能与其风格特性吻合,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诉求效果。

根据文字字体的特性和海报文字图形化的类型,笔者认为常见的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种鲜明个性风格:

(1)端庄典雅。字体优美清新+格调高雅,此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女用化妆品、女用饰品等广告主题。

(2)坚固挺拔。字体造型富于力度,给人以简洁爽朗的现代感。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个性的字体,适合于家用电器、仪表、摄影器材等广告主题。

(3)深沉厚重。字体造型规整,具有重量感,庄严雄伟,给人以不可动摇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工程机械、大型运载车辆等广告主题。

(4)欢快轻盈。字体生动活泼,跳跃明快,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儿童用品、旅游产品等广告主题。

(5)苍劲古朴。字体朴素无华,饱含古时之风韵,能给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回味体验,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传统产品,如生产历史悠久的名酒等广告主题。

(6)新颖奇特。字体造型设计奇妙,不同一般,个性特别突出,给人一种强烈的独特印象和刺激感,这种个性的字体适用于创新产品或流行产品的广告主题。

3.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视觉形式的美感性

文字在视觉传达中,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一组字形设计良好、组合巧妙的文字图形化的画面,能使观众看后感到愉快,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美感。相反,字形设计丑陋粗俗、组合零乱的文字,使人看后心里感到不愉快,视觉上也难以产生美感。

4.海报中文字图形化应具有设计作品的独创性

我们在做海报时应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文字图形化应极力突出文字设计的个性色彩,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在设计时要避免与现有的字体相同或相似,更不能有意摹仿或抄袭。在设计特定字体时,一定要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编排上进行探求,反复琢磨,这样才能创造富有个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都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

三、在海报设计中文字图形化的视觉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法

对平面海报文字的创设来说,关键是探究海报中的文字除了准确的把握海报内容的思想外,应如何来表现这些文字的特性;探究哪些方法的视觉艺术表现力比较强。哪种艺术表现手法适合于哪类海报内容。

1.笔画替换法

笔画是文字构成的基本元素,根据笔画的结构走势,把文字的部分笔画或全部笔画用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图像或图形来代替,使其字中见画,画中有字,使画的生动与文字的概括相结合,使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设计时应注意文字笔画与图形结合的艺术性、整体性、和谐性。(如图1)

2.文罕重构法

文字重构法根据海报的主题意义。将文字打散、重组,夸

张文字本身的图像性来组成图形,使文字的形式具有强烈的“表现性”,极富视觉情趣,让人印象深刻。如图2中作者在海报中将“0”和“1”两个数字重新组合排列,乍看似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但退之远观,整体是一个张嘴开怀大笑的形象,结合标题,让人明白,创设者是用文字重构的方法,生动展现人们迈人2l世纪时那种兴高采烈、踌躇满志、自信愉悦的情怀。这种趣味生动的数字重构,极富视觉魅力。

3.字形同构创意法

字形同构是通过将相同的或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字笔画与形的共生、形的渐变组合,而相互沟通、相互转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文字图形化视觉效果和新的形象的创意方法。这种同构是一种共生同构,笔画与笔画之间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彼此相互借用、相互衬托、相互依存,使文字的图形化得到一种超越。同构文字的奥妙往往潜藏于字形中,不易被人察觉。我们设计的时候会对文字的字形笔画进行重叠、交错、共生同构,形成一种新的文字图形创意。这种不同寻常的文字设计语言,独特的表现手法,已经成为设计师正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觉创意手法。(如图3)

4.文字解构法

海报设计中的文字的解构是根据设计的需要,对文字笔画、结构整体性的否定,对其进行破坏、肢解,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视觉形态,从而减弱文字的阅读功能,强化文字图形化的视觉魅力。但这种解构设计不是对文字随心所欲的破坏和肢解,而是经过精心设计,打破传统的设计原则和形式,创造一种新的设计视觉表现。

5.笔画减少

在抓住文字的主要的字形、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减少部分笔画,破坏字形的完整性、结构的严谨性,强调对文字笔画结构局部特征的表现,创造一种文字图形化视觉的残缺美。但这种笔画的减少,不能影响字形的存在。要使其结构不散,令文字仍然具有一定的识别性。(如图4)

6.笔画拆解

汉字本身的组合构成点线结构间力的相互牵扯,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而笔画的拆解则是对这种有机体的破坏,对汉字的点、横、撇、捺,一笔一画进行了彻底的肢解和结构的打散,再对拆解后的文字笔画进行新的组合排列。(如图5、图6)

7.再造“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