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6: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融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融合论文

篇1

[关键词]金融企业;文化力;核心竞争力;关系

企业文化力是评价企业在动态竞争中能力的重要因素,它集中地体现了不同企业所表现出的凝聚力、动员力、鼓舞力、推动力的不同特点,并能反映企业的个性特征,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总体上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企业文化力是区别不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值。

一、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性分析

当代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揭示了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企业优势根源的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理论流派,人们通常用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作为对企业竞争优势预期和判断的依据。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由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无所谓竞争优势,并由此得出经济学关于竞争优势外生论的S-C-P梅森——贝恩范式,将竞争优势的分析放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要素结合中进行。而以迈克尔·波特占主流地位的战略理论同样把竞争优势归结为外生优势,其核心是分析市场结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转移到企业的层面,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企业动态观、企业能力观、核心能力观等。这些理论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即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将竞争理论、管理理论更新的是企业能力理论,这是企业文化研究不断演绎和推进的前提。能力理论将知识所固有的性质作为企业的核心刚性,把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定为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及学习能力。在这里,企业作为知识集合体,企业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异、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彼得·德鲁克把知识看作是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各种流派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企业知识存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上,据以得出知识决定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并进而决定竞争能力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说是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有关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核心竞争优势取得与保持的一般原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企业无不期望获得制胜市场的长盛不衰的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融合,其标志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由此开始将企业核心能力的取得定义到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企业组织内部,其后在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中形成了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能力的战略观,后者更为强调企业的无形知识和能力方面。在我国的管理研究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实践作为过去10来年间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十大问题之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致力于研究本土文化制约下我国企业(当然包括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与内涵、培育与提升等问题,其中核心竞争力的取得和保持这一命题是讨论的中心内容。随着研究的延伸,人们似乎承认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假若一个企业能够在动荡环境中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认为这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所谓核心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保持,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各种环境中怎样形成并保持住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问题。

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统的概念,可以类似地用“连续统”的概念来描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在“连续统”中,企业总是在竞争优势的第一阶段,当其竞争优势尚未出现下降时,就转入其竞争优势的第二阶段…,直至第N阶段,从而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得每个循环的起点都高于前一个起点,每一循环的终点也高于前一个终点,由此一环推一环,不断往上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连续统,为企业创造整体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如何才能使循环不致中断,“连续统”的运行能够始终持续下去,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实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们将文化力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力而进行的有益实验。

三、金融文化力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和改造自我活动的产物,它由文化最基本的单位——文化特质聚合形成文化丛,由文化丛的系统联结形成文化模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文化不仅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业文化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形态和管理学属性,前者表明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微观经济的文化,后者主要说明它充满了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按照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分析,金融文化力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以金融企业的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对企业及企业成员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鼓舞力量、推动力量。其基本结构和包含的要素是:

1.金融企业知识。利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金融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哲学角度的知识和管理角度的知识。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管理的角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有关的是企业组织中累积性的常识、协调不同生产技能的有机结构和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尤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性知识。金融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他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金融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这些知识的特点是:专业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积累速度的加快;具有递增效益,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积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其具有的路径依赖性使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其他企业难以成功模仿;由于包含个人知识及企业共享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市场价值;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互补性知识中决定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因此,制度高于技术。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和利润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金融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大师托马斯E·L·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认为:日本企业的高效,是在企业中培育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品质,特别是树立了共同遵守的正确价值观,并能够把它保持下去,因而导致了“日本奇迹”的出现,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塑造了突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企业精神上。中国金融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汇通天下、信誉至上、法至精密等充满礼、仪、仁思想,迎合当时的需要、体现自己存在价值的金融企业文化。在建设现代金融文化时,我国金融业已经将其作为合理内核加以吸取。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已为所有企业所共识,将其作为塑造人、培育人、凝聚人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是否拥有忠诚于本企业的比较稳定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群体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植被和动物种群的不同,同样的道理,企业人文环境的优劣也必然决定人才群体的优劣,人才群体的优劣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反之,即使人才也会因环境不适而渐渐退化失去光泽。这是将其作为金融文化力构成要素的意义之所在。

3.金融企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导。管理科学发展到企业文化阶段已经根本不同于泰罗制、行为科学、理性主义管理,也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管理。倡导“以文化人”的管理观念,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在文化自觉的要求下,金融企业家会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的根源,这不仅是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管理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用文化主导的观点,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就像泰罗制以经济为主要因素、行为科学以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为主要因素一样,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都将主导因素强调为企业文化的培育。

四、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的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将核心竞争力比作一株成长中的大树,分为8大根系、7大主干、6大果实。8大根系是基础层,分别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7大主干是载体层,为企业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果实也被称作转换层,由服务、质量、成本、营销、技术、能力组成。可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多方配合,系统推进。而且,不同的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不同,如中海油的标杆管理、华为的技术为王、联想的刷新理念、格兰仕的比较优势,等等。那么,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与金融文化力又是什么关系?

1.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金融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整合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企业创新理论而得出的管理科学概念。它的特征是: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时代服务文化、竞争文化、金融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团队精神。

2.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金融文化力是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讲求综合国力,一个企业讲求企业力,有一个公式把企业力归纳成: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不论这个公式是否全面,但却已经说明了决定企业力大小的所有因素中都包含文化的要素。文化向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是当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特点。文化是一种力量,在企业运作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纽带和辐射6大功能,每个功能都与核心竞争力有关。导向功能的作用在于引导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化。凝聚功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功能形成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单纯依靠制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纽带功能可以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员工个人加工进行反馈,使企业及时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准确信号。辐射功能可以通过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传达给社会。这些功能综合所形成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金融文化力是金融企业知识整合的结果,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组成金融文化的元素至少应该包括金融企业价值观、激励机制、经营理念、服务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而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结果,它体现企业对现有知识存量的运用水平,植根于一个企业的文化,其成长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在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长期作用下形成。企业运用自己的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对各种人文理念进行整合,形成了在本企业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文化,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这种由知识整合所形成的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从文化的层面,甚至可以说文化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篇2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法律文化;法律传统

一、法制传统与现代法治关系的思路把握

(一)法律传统的内涵

法律传统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存在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与传统法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法律传统体现了从过去沿袭传承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的某种法律精神与法律文化,作为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性因素,它经久不衰,成为现代人们法律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传统法律却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建构的法律制度及所形成的法律规范,是过去特定时间限度内客观存在的法律文化,而在现代条件下它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

(二)法律传统的深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变化,法律传统逐渐形成为一种历史文化力量,深深地扎根于普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理、观念习惯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社会成员信仰和认同的载体。所以,法律传统不仅构成了新社会法律发展的历史起点,影响着当下社会法律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且制约着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长期发展进程,有形或无形地左右着该社会法律的未来走向。

(三)对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共通性的探究

从法律的可移植性来看,在法律文明包含着一些一般性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从法律文明的共通性来看,法律制度作为人类文化的形式之一,彼此间进行相互交流、融合和移植是可能的。因此,既不应忽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关注它们基于人类共性的相通性,并努力在人类文化的差异中寻求各种可能的互补,最终经由理解和化解而达于会通。法制现代化是以现代法治社会为价值取向的过程,反映了现代法治价值不断扩展的趋势。

二、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融合

(一)和谐价值取向下的纠纷调解机制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在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人的领域和自然界领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人对自然的总认识便是和谐。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于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均倾向于调解解决。由于调解机制可以为当事人节约纠纷解决的成本,减轻当事人以及司法部门的讼累,又可以防止矛盾激化,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关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能够产生出对商业交易尤为重要的信任感和减少风险的作用,因而成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作用的“社会资本”的宝贵部分。当代中国所独创的人民调解制度甚至还在世界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甚至在1980年9月拟定了《调解规则》草案,中国人独创的人民调解方式已被联合国法律组织接受为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之一。

(二)通过加强人权的保障。实现现代法治与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

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先秦时期文化仍可以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人权包括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和法治精神。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缺乏,而且相当丰富,中国缺少的法治精神。有待于从传统法律文化的人道主义、大同精神催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虽然没有法律权利的概念和法治精神,没有形成人权的概念,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寓含着丰富的道德主义和和谐观念,相信人的理性和判断,尊重人的价值。儒家思想中的人人爱我,我爱人人,道教中的“道”为天地入主宰的思想,佛家呼吁“泛爱众”普渡众生,这些不仅对推进人权。推行守法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统一和提升人权思想。传统法律文化主张通过道德教化提高人们的人权意识。儒家主张道德教化。尤其是对掌权者的道德教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说明道德教化的对象首先是统治阶级,然后推及普通老百姓,才会形成推己及人、上行下效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仁”、“礼”、“道”等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与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良好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必将能使人权理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现代法治中建立切实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择其要者必须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尊重。当前,在刑事立法上,采取了罪刑法定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改善监狱环境,提高刑事罪犯的服刑改造条件。在民商事立法上,切实保护弱势群体的诉讼权利,增加可执行性和操作性强的法律条款,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弱化弱势群体的举证责任。在诉讼程序上,则强调程序的公正性。在刑事证据立法上,立法对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的关注,加大律师查阅、介入案件的权利等等。

篇3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国家文明的传承,而文明的传承需要靠传播和继承文化来完成。一个国家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特色,弘扬本土的文化,让国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发光发热。英语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基础,它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工具,所以,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现代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改良的英语教育是一次大胆的突破,它给我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了新的前进方向。那就是立足于我国的本土文化,将英语教育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人才。21世纪的世界,英语将会是各国间进行交流与和沟通前提,如果将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那将会提升我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说,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但是如何加强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前首要关注点,以下是笔者就当前英语教育发展形势提出的三点建议策略:

1.英语教育中对教材进行创新

在对英语教材进行编制时,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和典籍作为英语教材编制的蓝本,对英语教材进行全新的编制,还可以用英语将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是典籍翻译过来,在内容上进行融合。

2.英语教育中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利用英语课堂讨论、课后发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如在课堂上对学生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讨论,课后学生可以收集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资料,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用英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交流,以达到转变原有英语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更好融合。

3.英语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普及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重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英语教育过程的始终,以达到二者更好的融合。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时,将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加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评价标准,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视地位,加大英语教育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达到二者最满意的效果。

三、总结

篇4

1.影视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消费需求日趋旺盛

近十年来,我国影视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影视文化产业政策不断依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对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释放影视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现代影视文化市场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以电影、电视节目、电视剧、网络视频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日趋健全,以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影视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不断得到培育,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我国影视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影视产业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影视产业领域的重要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传统电视产业尽管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但其增长速度依然明显高于我国同期国民经济增速:2010至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速为20.97%,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预计3628亿元,较2012年增幅预计为15.3%。电影产业方面,2003至2013年电影票房从9.5亿元增长至217.69亿元,年均增幅为37.59%。2014年1至2月,已实现50亿元票房收入,增长态势强劲。动漫产业方面,产值从“十五”时期不足100亿元,至2012年达759.94亿元,年均增长率30%左右,预计2013年产值比2012年增长34%。2011至2013年我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平均年增速为61.9%,其中2013年在线市场规模达128.1亿元,同比增长41.9%,呈现高速发展的局面。纵观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实际,可以看出在当前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影视文化市场建设、完善影视经济政策、提升影视内容质量、创新影视商业模式和新媒体影视用户持续增加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影视消费需求将持续扩大,影视消费总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2.新媒体发展迅速,影视消费方式渐趋多元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内容传播渠道得到极大拓展,除有线、卫星、地面电视网络外,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卫星数字电视网、地面数字电视网、数字广播网等都可直接参与影视内容传输。影视消费终端方面,除传统电视机和电影院外,各种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特别是可移动终端,日益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媒介,这些媒介因依赖技术的趋同而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趋势,受众可以选择任何终端设备获取同一影视内容。正是基于上述影视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加速推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领域催生出诸如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视频网站、3D电影电视、4K电影电视、IMAX等新媒体业态,这些新型业态具有传输及时高效、使用方便快捷、网络平台开放、内容产品丰富、价格基本低廉、受众能够积极参与等特征,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受众群体,影视消费方式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家庭电视和影院的状况而呈现多元化格局。以互联网、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引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4.282亿,网民使用率69.3%,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率为15.2%。其中手机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1.12亿人,增长率高达83.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性能和价格将朝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变化,移动视频用户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3G、4G、WiFi等移动网络的快速建立以及流量资费的持续降低,移动视频普及和利用水平将大幅提升;随着三网融合的积极推进,互联网电视将实现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影视消费方式将呈现新的局面。

3.影视产品新形态不断出现,消费对象日益增多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我国影视文化消费对象主要是电影院放映的电影、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和电视剧、音像制品VCD等,这些影视产品形态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间保持基本稳定,但是此种局面被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打破。技术变革为影视产品及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以微电影、网络剧、3D电影等为代表的新影视产品形态日益成为消费对象,并逐渐成为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以来,我国微电影加速发展,成为新的文化消费时尚。微电影通过微博、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改变和塑造着包括微电影在内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新媒体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潮流和方向。网络剧方面,近年来国内网络剧快速发展,视频网站正从“平台”向“平台+内容”转型,如凤凰宽频《Y.E.A.H》,优酷网《11度青春系列》《泡芙小姐》,土豆网《欢迎爱光临》,搜狐视频《钱多多嫁人记》《猫人女王》等网络剧点击量较高,市场经济价值凸显。2013年美国网络剧《纸牌屋》全球爆红,可以预见网络剧这一新影视产品形态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3D电影方面,我国3D银幕数量从2007年的82块发展至2013年超过11854块,3D票房近两年也占据全年票房的40%左右,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发展,4K电影、4K电视将成为影视消费的新亮点。

4.延伸影视产业链,衍生品消费渐成经济增长点

所谓影视衍生品,是指基于影视作品版权,依托电影、电视剧、动漫和电视节目等原创内容,创意、设计、生产的与影视内容密切相关的产品,其表现形态主要有图书、游戏、音乐、主题公园、文具、玩具、服饰和日用品等。影视衍生品生产属于周边产品开发,居于影视产业链的下游,是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影视衍生品并不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影视产品形态,但其源于影视内容,也是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影视衍生品创意设计、制作生产和经营管理逐渐纳入产业发展视野,并日益成为我国影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广州原创动力依托《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漫产品,积极开发电影、漫画书、主题开心乐园、舞台剧、文具、玩具、服装和卡通形象卡片等衍生品,衍生品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武林外传》依托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衍生出网络游戏、动画片、漫画书、话剧、京剧、电影、网络演艺、动漫人偶戏、邮票、玩具;《中国好声音》衍生出电视节目《酷我真声音》和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爸爸去哪儿》衍生出亲子装及同名电影等。《爱情公寓》中主角的恐龙睡衣、个性T恤,《后宫甄嬛传》中的“香薰”,《长江7号》中的“七仔”,《失恋33天》中的搞怪玩偶“猫小贱”,以及诸多热播电影、电视剧的影视同期书等,构成了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新亮点。总体看来,影视衍生品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但其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与国外影视产业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创意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和消费将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5.影视市场快速成长,消费价值取向多元化

当前,我国影视产业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新业态发展迅速、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内容供给日趋丰富、产业链不断完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此市场环境下,我国受众的影视消费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即在继续保持娱乐消费、时尚消费和从众消费等传统消费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受众的参与性消费、品牌消费和知识性阅读性消费逐渐凸显,价值取向多元并存,互融并进构成当前我国影视消费的整体格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的积极推进催生了影视参与性消费。当前,影视消费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影视内容的被动接受者。他们能够对内容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内容策划、制作和推介。受众的影响力正沿着影视产业链逆向延伸,受众可以作为生产创作主体介入影视产业本身。当前传统电视台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方式引导受众参与,微电影也改变了普通观众只能被动接受影视内容的惯性心理,参与性消费成为影视文化消费的重要价值取向。品牌消费是影视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当市场能够提供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时,消费者必然会有所选择,在此情况下品牌产品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影视品牌消费主要表现为:(1)对影视品牌人物的消费。如对影视企业领军人物、知名策划人、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所生产影视产品的消费;(2)对影视品牌企业的消费。品牌企业产品一般有质量保障,消费者付出时间、注意力和经济支出通常能得到相应的精神回报;(3)对品牌电视节目的消费。品牌电视节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受众在消费上表现为较高的忠诚度;(4)对品牌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消费。经典文学作品不断被影视改编,源于品牌对收视、票房和网络点击率是一种保障。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是指受众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对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影视产品进行的消费。收看电视节目,观看网站视频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阅读,并且影视媒介声音、画面和文本的全方位传递使得阅读更具直观性、可读性。《养生堂》《百科全说》《健康之路》等健康养生类节目,《百家讲坛》《世纪大讲堂》等讲坛类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复兴之路》《大国崛起》等纪录片,均为知识性阅读消费的对象。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需求增加,影视知识性阅读消费将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我国影视文化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国家和各级影视职能管理部门是我国影视产业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构,在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影视文化消费趋势,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为影视产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

(1)继续深化影视文化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特别是要改变当前党委政府部门重要领导同时担任相应企业重要职位的现状。

(2)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市场体系,鼓励各类所有制影视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影视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我国影视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3)推动传统影视产业和新媒体影视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度关注新媒体对影视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影视业态。

(4)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现资本、金融与影视产业的有效对接。

2.创新内容生产,满足影视消费需求

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是文化产业发展对内容产品的根本要求,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的影视产业更是如此。我国影视消费尽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消费总量明显偏低,其重要原因是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满足受众需要的影视产品。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提升影视产品质量,增加优秀产品供应,提升影视消费水平,已成为当前我国影视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影视内容创新主要包括:加强影视作品前期策划,做好选题工作;高度重视编剧地位,确保内容质量;影视内容雅俗共赏,避免低俗化;创新电视节目形态,增强核心竞争力;与新媒体高度融合,创新内容表现形式。创新影视内容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政策的支持配合。影视内容创新首先要在影视产业内部营造鼓励原创、包容失败的环境氛围;其次要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策划、编剧、导演、编导等人才的培养;最后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创作潜能。

3.重视衍生品规划,拓展影视消费边界

影视衍生品成为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国的影视衍生品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真正形成成熟完善的衍生品生产链条,衍生产品存在形式上简单复制、文化内涵嵌入型不强、不能形成持续性消费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充分发挥影视衍生品效应,提升衍生品消费水平,需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加强影视知识产权保护,为衍生品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企业高度重视衍生品生产,系统规划衍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注重影视产品及其元素的品牌塑造,增强衍生品核心竞争力;前期综合考虑多类别多层次的衍生品授权,有效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影视内容制作与品牌授权分离,衍生品营销环节品牌授权商、授权商和被授权商三方协同运作;建立完善的衍生品营销策略和运营机制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衍生品开发,影视企业依托影视走出影视,有效拓展产业边界,提升影视文化消费水平。

4.创新营销模式,引导影视消费需求

营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营销模式创新是引导新的消费理念、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影视消费趋势下,影视企业应根据市场环境、受众心理需求、价值取向等因素,创新营销模式和服务,提高影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拓展消费空间。目前影视营销创新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1)利用社会化媒体,创新影视内容营销。

影视企业营销团队通过创建有营销力的网络内容,让与影视产品有关的微博、微信、博客、视频和社交网站更具可读性和影响力,以此吸引用户关注,进而促进市场销售。

(2)运用版权营销,实现影视版权价值最大化。

版权不仅是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更是重要资产,对影视产品版权进行前瞻性地管理、开发和维护,实现版权的集约化运营,对于最大限度地盘活版权资源,实现版权资产的长尾收益,提升影视产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品牌营销,满足消费者需求。

著名营销大师布鲁克曾说“最高级的营销不是建立庞大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品牌符号,把无形的营销网络铺建到社会公众心里,把产品输送到消费者心里”,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营销,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

(4)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影视营销。

篇5

关键词:梁漱溟;东西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49-02

梁漱溟,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21年他的代表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问世,影响巨大。他在这本中发表了自己对于中西文化融合论的看法,对现代人看待中西文化融合现象起到了指引和借鉴作用。

一、梁漱溟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正是在当时西方文化不断进入中国,而中国文化却“无力对抗”的背景下完成的。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可以发现,梁漱溟先生有三个醒人的观点。第一,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的眷恋之情。第二,梁漱溟先生将世界文化分成了三大类:积极进取为特点的西方文化、持中调和为特点的中国文化、消极退后为特点的印度文化。第三,将振兴世界文化的任务落在了中国的头上。这三种观点在学术界也引起了格外的注意。“梁漱溟先生所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谓西方文化的特征为‘向前进取’、印度的为‘向后倒退’,中国的为‘调和持中’(大意,非直录原文)。泛泛地讲,当然可以备一说,但严格地讲起来,横说吧,每一种里都可能包含此三者的成分;竖说吧,每一种都可能经过此三者所经历的阶段”[1]。还有学者认为“梁漱溟的三大路向说就其根本而言是为了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2]。对于梁漱溟先生提出来的世界文化三大路向说这一观点上,虽然还存在批判,这种批判也影响到了“世界文化三路向说”是否能够成立,但梁漱溟先生的这种文化思维是不能因其论断能否成立而被忽视的。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这样说道:“我想但使中国民族不至绝亡他一定会对于这新化、故化有一番解决,有一番成就。又恰好这东方化的中坚,孔化是本地出产,佛化是为他独得。倘然东方化不值一钱固不必论,万一有些参酌之处,那材料不于中国而谁求”[3]237。并且这种文化的复兴,是人生态度的复兴。梁漱溟先生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尤其是孔家文化,尤为重视,他在书中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讲道孔家文化,认为孔家文化是要批判性地拿到现实生活中运用的。梁漱溟对孔家文化有着难解情节,认为孔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实梁漱溟先生还是一个未脱离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束缚的人,他并不认为西方文化是优越于中国、印度文化的,只是中国、印度文化成熟过早,不切事宜罢了。西方人所走的第一条路向迟早是要走到尽头,要转向第二条路向,第二条路向也迟早走不通,就要走上第三条路向,他认为印度文化才是最最高级。他的这种观点本身自相矛盾。他在书中前半部分将世界文化分成三大类,后半部分又将这三大类说成是三种阶段。就看他说第一路向走不通将最终走向第三阶段来看,这就属于了世界文化三阶段范畴中,就与他所说中国与西方文化是两条平行线,不可能有交点相背离了。仔细阅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会发现,书中前部分理论与结尾的结论互相矛盾。但梁漱溟在完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也只有二十几岁,个人阅历不够多,处于时代的局限性中,能写出这样的著作实属难能可贵。正如他在第八版自序中也说道自己观点存在不足的地方:“这本书中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尤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失、而大端已立,后人可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3]6。《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出版,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有着深远影响,他的独到之处并不是有着怎样的文化观点,而是他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史学界,并非非要把一个人的论断说出个对错,而是要看这种论断能否走得更远,走不远就加以改之,走得远就继续下去。

二、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看东西方文化究竟可不可以融合

秉受东方化的民族不仅仅只有中国,日本、印度、安南、朝鲜、缅甸也属其中。但日本早早就接受了西方化,一个东方的民族,在东方的土壤里,却采用着西方化,二化并用,不仅没发现有何冲突,反而用得其乐融融,是天资尚浅还是东西二文化都没有完全领会得到呢?印度、安南、朝鲜、缅甸,还没来得及采用西方化就被西方给占领了,可以说是在强迫之下采用了西方化。所以说东西融合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与西方的融合了。中国,唯一东方化的发源地,在这里也充满了西方化,对于吸收西方化可以说是有一个过程。起初,我们照搬西洋的科技,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搅乱了东方原有的文化步骤。之后,大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觉悟,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这种改革,也没有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安设在中国。最后,大家更有了进一步的觉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无尽的学习,不禁的反问,西方文化究竟哪里优于东方呢?西方文化有哪些特点呢?

早稻田哲学教授金子马治的演讲《东西文明之比较》中有扼要的一句答案:“西洋文明是势能之文明”。民国八年杜威先生的演说也只说西方人是征服自然,东方人是与自然融洽,此即两文化不同之所在。日本人助译的美国人闹克斯的书,他那里边所谈论的西洋人的文明精神,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自由。指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梁漱溟先生认为西方化有两样特长,一个是科学的方法,一个是人的个性伸展,社会性发达,即自由。既然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国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举几个例子来看看中西方文化有何不同。中西方的科学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在医学上来讲,西医是老老实实的指那一件东西,说血就是指人的血液,说气就是指人的呼吸,而中医却不然,说肝经有病了,也非真是肝病,是指一种现象为肝病耳。对于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上,西方是会用科学去解释,而中国呢,看到这种现象时,就会想到“雷公”、“电母”,上帝的思想反而在中国了。再看中西方的自由精神是有着怎样不同的体现呢?严尊卑与尚平等为中西两异的精神。中国“治人者”与“治与人者”是两个阶级,人生出来就已经分出所谓的尊卑了,并且要一直沿着这尊卑的路走下去。例如中国人除一面是皇帝的子民,一面他还是父母的儿女,他父母所属的东西,他父母怎样他,都是正常的。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讲的是人对那人的私德,没有人对社会大家的关系。西方一个人是“治人者”也是“治与人者”,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没有所谓的尊卑。又如西方人成年以后有自己的意愿,不以孝养老子为事业。西方人的伦理道德讲的是人对社会的功德,而且特别重视人对社会的关系。可见,西方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就是科学与“德谟克拉西的精神”。

那是不是我们与西方文化存在不同就意味着我们落后了西方呢?是不是我们就应该与西方相融合呢?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所说的是,只是我们走的路向不同,即使我们走的再快,也达不到西方所有的,因为目的不同。用以上的论述也可以知道,我们中国与西方在精神与方法上都是不相同的。这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又怎样能够融合呢?我们中国人有一点享受一点,而西方人像风一样向前追求,所得虽多,但可能从未从容安逸地享受过,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西方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讲究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而中国人不分你我界限,看不到冷漠。这正是梁漱溟先生对于中西文化能否融合的观点,他把西方人积极向前的状态视为后退的,而把印度人消极退后的状态视为前进的,只有中国人,持中、调和状态才是最完美理想的。对于一个已经理想了的文化,怎还能需要与其他文化融合呢。

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带来的现实意义以及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新内涵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后,在社会上的反响很大,西方人对于梁漱溟的东西文化观以及哲学思想是给予肯定的,他们认为中国学者已经对本国的文化开始思考探索了。“梁漱溟的文化哲学理论呈现出处于一个新的时代的开端和一个旧时代的结束的过渡性质。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化比较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体用’学说为代表的旧的‘范式’。另外,他还开创了一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对儒学研究的新境界,将以往肤浅的比较和解释深入到本体论和人类存在意义的层次。从这一点来看,梁漱溟的一只脚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开创者之一”[4]。虽说,这本书有些观点还站不住脚,有些矛盾,但学术界依然对梁漱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其现实意义不能被忽视。它现实意义的一方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永远不能被抛弃,只是要选择性的继承。另一方面,就像梁漱溟先生所说,讨论东西方文化融合问题,并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就拿到我们现在社会上来看,它仍然是一个热点。

用今时今日人们的眼光来看,我们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到底可不可以融合?街边大大小小的西餐厅,生活中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生活中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事物,只要是冠上国外进口的字样,不管是哪个国,都会被人们看作是极好不过的东西了。这种中西结合的现象已经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在不经意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是接受了这种西方文化的介入现象。现在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到处可见,即使是文化碰撞,在碰撞当中也都会出现文化融合,最重要的就是看人们怎样去选择了,选择中国式可以,选择西式可以,选择中西结合式可以。中西文化相融合,与其用融合来形容,倒不如赋予一个新的内涵,用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来作用与社会这样形容更加贴切。但我们肯定不是克隆一个西方在中国,只是吸取西方那种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加以运用与改造,这当然要结合现在的国情与现实的社会。现在许多学者也都认为,我们中国是要走上既有中国传统的孔教文化,又要有西方自由科学文化的道路。中西文化融合在梁漱溟先生那个年代,会被分得很清楚,中国注重伦理道德,西方注重个人主义,可能因二者注重不同,走不同路线,就被看作不能相互接触。而放到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出现大规模的融合了,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反应,不过这些反应也司空见惯了。东西方文化融合,定是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谷城.中西文化的交流[J].复旦学报,1986(2).

[2]邵长虎.论梁漱溟的东西文化比较观[J].哈尔滨学报,2004(3).

篇6

一、地域文化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在当今社会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细水长流的,需要长时间的积淀,而西方的快餐文化则看中眼前的视觉享受、身心愉悦和实在利益,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方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年轻人,所以在学前阶段就对其进行文化认同的培养很有必要。

其次,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舞蹈本身就是一项集运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再加上地域文化的熏陶,孩子能够从舞蹈中健康地成长。并且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舞蹈之中的好处还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体现民俗文化的舞蹈都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通过舞蹈能够了解许多的历史故事和生活常识。

最后,能够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学龄前的儿童总是能够为掌握一门新的技能而感到十分自豪,而体现地域特色的舞蹈往往能够获得家长和其他人的欣赏,在别人的鼓励中更能够让孩子们认为民族舞蹈是正确的、是优秀的,能够极大地提升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二、当前学前舞蹈教学地域文化融合的问题所在

当前学前舞蹈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不重视等等,更遑论舞蹈教学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了。当前学前教育二者的结合存在着下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对于地域文化没有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和刻意模仿。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仅仅去模仿所谓标准的民族舞蹈,将其传授给孩子们,而并没有真正地去研究本地的地域文化并且独创性地将其与舞蹈教学相融合,其实这种做法完全不能实现对孩子身心教育的目的。

其次,教师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有偏差,地域狭隘思想严重。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者,他们狭隘地认为地域文化就是指的是本地区的文化,而忽视了中国多民族的文化结合,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只注重本地的文化体现,不能够开拓孩子的眼界,促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当前学前舞蹈教学本身就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所以要加强地域文化与学前舞蹈教学的融合首先要解决学前舞蹈教学本身的痼疾。

首先,学前舞蹈教学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做事情之前先计划的好习惯。舞蹈教学活动亦是如此。明确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艺术感知能力、增强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刻的剖析。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绝不仅仅指的是本地的文化。教师应当研究多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将其融入到舞蹈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的舞蹈过程中既丰富了知识面,又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想教育好学生,教师本身的素质是必须的。

最后,将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形式来进行。开放式就是说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前者是说可以请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进行文化和舞蹈的教学和示范,后者则是说要带领孩子们多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带孩子们去欣赏本地的戏曲文化、去参加一些活动等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成长。

篇7

关键词:高校;景观;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32-1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大卫・乔丹曾说:“那些长廊和庄重校园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的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庭院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

一、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俞孔坚曾说过,景观设计是科学的,亦是艺术的。校园景观,就是在规划中通过廊架、小品、水石等相关素材元素进行设计展示,运用借景、组景、隔景等手法进行表现,形成富有美感又极具多元变化的一个空间环境效果。校园景观主要涵盖了校园自然景观与校园文化景观两大部分。校园自然景观一般是指校园的自然风光和地形条件;而校园文化景观则是指形成于人类有意识的重叠活动在自然景观之上的,它是同时具有精神性和服务性的双重功效。校园景观不同与其他的景观就是在于它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地方,它的目的性就要求校园中的景观必须具备深刻且影响深远的教育意义。

高校不仅是一个有机物质存在的综合体空间,同时也是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整体环境、特色内涵、生命力的有效表达手段。校园景观文化除了包涵校园内的建筑设计、景观绿化等具象物质形态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校训、学风、学习氛围以及规章制度与行为准则这种抽象形态的内容。在整体建设规划中需要加入校园历史、精神文化、办学特色等因素,从而使高校具有观赏性和精神性双重感受的作用。如今,高校大都设于城市中心或其边缘地带,因此校园人文景观的形成与所处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校园的文化和人文关怀需要通过营造景观空间环境来体现,使师生在严谨治学的同时,可以体验到具有文化气息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活环境。

二、 校园文化氛围和其景观环境的融合

校园里师者的言行是教育,同样一个健康向上、和谐稳定、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良好的校园景观文化对师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而,营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尤为重要。

(一) 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的内核

当今高校环境要求其校园景观融美观和教育意义为一体,不同的高校拥有其自身特色的高校文化理念,从而建多样性的校园体系是必要的。高校校园文化可称作是大学校园景观的内核,景观借助于各类基本辅助元素来阐述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譬如,多数高校环境里都包涵了水体这一空间元素,在中国风水学中,水代表着一种灵动与自然的感觉,以水为主体的区域景观往往给人一种充满灵气的感觉。众所周知,大学是文化集聚的传承之地,交汇的节点,创新的生长点,在校园景观规划中应将文化性、教育性与美学集于一体进行展现,校园文化灵魂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精髓内核。因此,如何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其景观设计相协调融合显得至关重要。

(二)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

校园景观是学校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景观文化设计须以在校师生群体为设计中心,以他们日常生活学习的行为习惯作为参考准则,从而形成一套完整、安全、和谐的供全体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公共空间系统。校园内部空间应合理布局,主要中心区域轮廓特征鲜明,标识导向牌醒目、主通道宽畅便捷,总体色彩对比明显。在设计学生户外学习环境时,采用半封闭式植物围合,并设置可休憩的坐凳、廊架等景观设施,以营造一种宁静、进取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楼靠南北方位的植物配置低矮灌木,使得楼内教室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校园室外景观设施必须以在校师生的情况进行考量设计。比如在湖泊水池边建设生态驳岸,设缓坡草地深入湖泊,而在水深处的桥梁、平台一定要设具有一定高度的防护栏,创造出“人景共生”的人文生态情境。因此,建立出有地域文化特色、富有温馨亲切的校园环境标识导向系统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 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意义

景观小品可以称为高校环境的“点睛”之笔,凸显出学校的历史和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校园内的景观小品从雕塑到亭榭、圆桌、坐椅应有尽有,植物景观作为校园内的独特之处,主要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为主,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充分形成山水―建筑―道路―植物等综合景观空间,让人产生一种美的视觉感知;尽可能的扩大绿化地带,在铺装方面应尽量选用渗水性较强的材料,这样既有助于排水,又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在道路两侧,应多种植可以遮阴的树身高大的树木――乔木,落叶与常绿乔木相互搭配,随四季而变化,应少做模纹花坛和模纹树篱。因而,植物种植的运用能够充分展示校园的人文风貌和自身文化特色,以这种可被感知的文化景观环境让师生们放松身心,释放情绪,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学习。

三、 结语

相比城市规划而言,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载体。面对未来,高校景观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在传统文化底蕴中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力求为广大师生创造出人性与个性相结合的高校景观文化,这也必然是未来高校景观设计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毛振海.现代大学校园人文内涵的解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

[2]宋瑾娜.高校校园人文环境的塑造[D].湖南大学,2002.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 专业建设 途径

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为一线服务的技能型人才。高职办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强,做到到岗即能上岗。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会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对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等企业核心文化缺乏了解,造成对就业岗位的不适应,产生了很多的苦恼和困惑。我们认为,是高职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校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造成的。因此高职教育只有在学校专业建设时就能积极的融入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我们要进行对先进企业文化传承,要把能为企业(行业)培养能力强的,有品位的学生当作自己的使命。在教学中将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还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有兴趣同学们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们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和建设时,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另外,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学生切身感受到专业知识、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兴趣,还有,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与职业责任,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内在动机。

二、深度融合先进企业文化的路径

(一)融合企业理念精神,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适应问题,还有如何快速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问题,以便能快速的适应企业的工作需要。为此,要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各企业家、技术总工等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使专业建设指导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先进企业需求,要想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要融合企业理念精神。通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理念,成立“订单班”等模式,实现高职教育与先进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将企业文化中优秀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及敬业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过程,并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加强和提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是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因素。学校应积极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企业文化素养,再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兼职,也可以安排一部分无工作经验的老师脱产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一线的有经验的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工作;还可以通过一些融合员工培训类课程来提高教师的企业文化认识。

(三)积极鼓励在校学生利用业余去企业实习锻炼。

企业实习是在校生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教育就是面向一线企业的,因此高职教育不能还是按照传统的以学校的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必须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校外)、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深度对接,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企业工作方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流程的了解,直接接受企业核心文化的熏陶。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内涵,丰富课堂内容。

(四)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活动。

企业文化要想能顺利融入到校园、深入课堂,需要积极进行宣传。不能停留在标语口号、物质摆放层面。文化的习得需要主体的参与和内化,因此应积极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宣讲活动、团队合作训练、职场模拟、技能大赛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职业化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活跃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褚朝森.接轨企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8月

[2]戴维海. 高职教育文化引进融合企业文化的认知与运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月

篇9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一、引言

用全面的眼光看过去的学前教育,呈现出忽略教师质量的问题,而且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给幼儿传授知识,而忽略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正由于师资水平不高,最终严重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但随着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各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度不断增高,其发展局面有所改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唱、跳、画、演等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舞蹈教学来说,这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前教育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艺术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发展。鉴于当前幼儿教育中,舞蹈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必须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制订适合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以此促进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发展。

二、当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当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发展情况,是因为舞蹈教学已经成了学前教育必不可少的一课,提高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质量,才能使舞蹈教学发生改变,不断探索出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幼儿真正走近并走进舞蹈艺术,学好这门艺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舞蹈教育也得到社会、学校及家长的重视,但由于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时间还不算长,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教学技术问题。从好的一方面说,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做到幼儿自身身体发育状况和舞蹈教育的结合,给幼儿舞蹈学习者“灌输”适合她们的舞蹈教学,在提供简单的舞蹈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注重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但从做得不够好的一方面来说,有些舞蹈教师专业素质不够,为了快速达到教学效果,在对幼儿进行“拉筋”等柔韧度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充分的保护措施,容易使幼儿受伤。再有很多舞蹈教育机构为了追求最后的舞台表演,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幼儿的技术教学,并没有让幼儿学到最本质的东西。除此之外,当前舞蹈教学内容过于统一而缺乏创新,地域文化不能很好地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出来。良好正确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形成良好体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只注重学习结果,忽略舞蹈学习的根本,不利于她们的健康成长。舞蹈教学也是为了让舞蹈文化传承下去,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将中国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将其融入舞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幼儿舞蹈教学是当今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一大问题。

(一)幼儿舞蹈教学着重点有偏差

通过对保定市15所舞蹈教学培训班50名优秀舞蹈教师的调查及自身舞蹈教学经验得知,现在的舞蹈教学机构大多着重基本功训练,总是关注基训课,忽略其他能力培养。在很多舞蹈教学机构中,无论孩子大小,统统从基本功开始学起,随之追求专业化技巧训练,这就是“重技轻育”。但是真正学习舞蹈,并不是单纯地“下腰”、“下叉”,并不是单纯地掌握这些舞蹈技巧。某些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宁可让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学习舞蹈动作,也不愿让他们了解更多舞蹈作品的背景和内涵,这些背景和内涵往往包含很多地域文化,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技巧,忽略文化的传授,则很难使地域文化在舞蹈教学中传承下来。

(二)幼儿舞蹈教学目的有偏差

根据幼儿舞蹈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得知,幼儿舞蹈教师大多采用“为了跳舞而跳舞”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某些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不仅呆板,而且使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被动致使他们“复制”和“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无法体会舞蹈原有的意境和精神,这种现象在舞蹈教学中是难免存在的。另外,一些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气质,而是为了迎合家长,带孩子考级、演出、比赛,希望孩子在舞台上表演出各种高超的舞蹈动作,或者单纯地为了获得奖项等。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国是很普遍的,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抑制了幼儿创造力的提高,而且严重阻碍了我国舞蹈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将地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对策

(一)请进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教学课堂

1.融地域特色文化于教学课堂。

舞蹈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既能反映一个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又能反映出该地区的地域特色。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因为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舞蹈形式,我们可以对各民族舞蹈进行分析,彝族有“跳老虎”和“烟盒舞”等,白族有“绕三灵”,傣族有“孔雀舞”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而这些舞蹈文化又与当地文化有息息相关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的。那么,在教学中将这些地域文化引入到课堂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各地区的地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该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由于这些地域文化是富有地区特色的,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陌生和新奇的,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起到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作用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请地方文化艺人走进课堂。

既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那么自然就存在传承地域文化的传承者,也就是文化艺人。我们可以请文化艺术走进课堂,让其给学生讲述当地的舞蹈文化形式,或者现场表演,甚至采用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这样既能让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更直接和透彻,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但是,为什么强调要文化艺人讲述,而不能由教师直接授课呢?这就是权威性问题,文化艺人生于该地区,他对当地文化的了解是最直接和透彻的,客观性较强,这样在保证文化真实性的同时,让学生走近地域文化。

(二)走出去――增强教学的社会实践性

1.参观当地地区,走进民族文化。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但这种文化对于异地学生而言是较陌生和抽象的,要对其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教师可以采取参观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直接来到当地,让学生感受这些地域文化,并搜集和记录一些与舞蹈有关的地域文化。还有,既然来到了当地参观,学生可以直接与当地居民交流,从居民口中搜集一些自己想了解的地域文化,并且进行互动,这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教师最好选取该地区正在举行民俗活动的时间出行,因为通常一个地区的民俗活动是以当地地域文化为基础的,这样能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地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同时,使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

2.保护地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

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既是该地区的瑰宝,又是我国各地区的瑰宝。地域文化应该被各地区的人接触和了解,但是这并不代表地域文化全部都是精华,它存在一定的糟粕。要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生可以在搜集当地文化之后,对其进行整合,并且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每个人的观点和认识都是珍贵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才能找出创新点,让地域文化的内涵更丰富,使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和创新。

四、结语

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是独特的,它既是自己民族的,又是全世界的。可以说,地域文化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资源,它是源源不断的,但是这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探讨,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精华融入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这对创新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至关重要。地域文化融入舞蹈教学中,不仅能够创新舞蹈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让地域文化走出地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吴明静.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探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2.

篇10

一、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

笔者按“问”者的身分加以梳理,通过表格,呈现这一部分内容。

《论语》120个“问”字,直接发问113次(因另有7个“问”字是在感叹句和叙述句中出现)。梳理整合表中的113次“问”,可以清晰地看出:谁“问”,“问”什么?(表中的“问”什么内容,有些部分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谁“答”,“答”什么?(表中的“答”什么内容,有些部分也是笔者提取的关键词或者概括)下面对113次“问答”作类化性地阐释。

1.诸侯君王卿大夫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政”,“答”的是“仁政”。从具体章节来看,除直接“问政”的篇章季康子问仲由、赐、求可从政?(6.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12.17、12.19),定公问: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诸(13.15)?叶公问政(13.16)以外,还有问孝、仁、拜神、弟子好学、患盗、陈(阵)等,但这些“问”都可以说是问“政”思想行为的关联,或者说是君王卿大夫以问“政”为目的而引发的“问”。

从孔子的回答来看,都是围绕孔子的思想核心“为政以仁,为政以礼”来回答。如“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孔子的回答与“遂行”就是明确反对卫灵公的“武治”治国思想,表达了“礼治”“仁政”的思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17)”孔子的回答赋予了“君臣父子”名分的道德内涵,要求各尽其职,各行其道,纠正不符合名分要求的道德思想行为。孔子针对当时存在的弑君、弑父,僭越的行为,仁德、礼仪人伦秩序的悖乱现象,发出了“正名”的呐喊。治国安民就是要君臣“正”,尽其职,行其道,而道就是“合礼”的“仁道”。孔子其他章节的回答也是围绕“仁道”“礼治”的思想来阐发的。

2.孔子弟子之“问”:概括来说,“问”的是“仁”,“答”的是“仁”。先来说“仁”,整部《论语》讲“仁”109次,而113次“问”中,孔子学生直接问“仁”的也有13次。如“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2.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2.2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3.1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17.6)”,还有其他章节问“仁”及孔子答“仁”的内容。孔子对弟子问“仁”有不同的回答,到底“仁”的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从孔子对学生曾参说的话可以推知“仁”的真意:“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吾道”就是孔子的整个思想道德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是“忠恕”。孔子对“忠”的定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对“恕”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5.24)而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所以概括说“忠恕”就是“仁”。

3.孔子及他人之“问”:概括说“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如“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3.4)”,孔子回答的意思是,礼仪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人的内心真正合乎于“礼”的仁德,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3.3);孔子入太庙(周公庙),每事问的懂礼行为及对周礼的恭敬态度(3.15);阙党童子不知礼的行为(14.44);厩焚,孔子问人不问马的“礼”问,“仁”问品德(10.17);曾子回答阳肤“为士师”的“哀矜勿喜”的“仁道”劝告(19.19);子贡回答公孙朝,老师(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19.22)。“文王武王之道”的“道”不就是包含“礼”“仁”为主要内容的“道”吗!而“礼”是什么?《论语》中孔子没有明确回答,我们可以参见《礼记》中孔子及言游谈及的“礼”:“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就是做事的准则)”,“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子游问所谓礼,恐怕就是指导人们抛弃坏的而保全好的行为吧?孔子说:“是的”)”。所以孔子及他人之“问”,问的是“礼”,答的是“礼仁”。

二、孔子的思想体系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9.8)”。“叩其两端”是孔子解决鄙夫之问的方法,在这里我把这种方法拿来,“叩其两端”——谁“问”,“问”什么?谁“答”,“答”什么?用来解决《论语》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问题,明晰孔子的思想体系。

由以上对120“问”中113次“问”什么?“答”什么?的整合优化可以得出: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包括恭、宽、信、敏、惠、忠、恕、孝、弟、知、勇、中庸等内容。从“仁”的思想体系出发,生发了孔子“仁政”的政治观:为政者应为民表率、礼让为国、诚信教民、举用贤才、具备温良恭俭让等美德;生发了孔子“仁爱”的德行观:忠恕贯之、孝弟仁本、恭敬合礼、谨慎言行、忠信交友、君子修为、中庸之道、博施济众等仁德;生发了孔子“仁教”的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不愤不启、学文修行等教育观念;生发了孔子“仁学”的学习观:学诗学礼、持之以恒、三人有师、不耻下问、学思结合等学习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