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2:38: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州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婺州南宗从创建孔氏家庙始,后经历朝历代不断拨款修葺,至清末年间遭焚烧破坏,到民国初期重建已有880多年的历史。正如刻在家庙门柱上的对联“脉有真传尼山发祥燕山毓秀,支无异派泗水源深桂水长流”所说,孔子的后代们在燕山(榉溪山名)一带像桂水一样源远流长。婺州南宗的发展将儒家文化在江南之地进行着广泛的传承,同时也经历着文化的变异和演变。
(一)儒家文化在婺州的植入与传播
早在春秋战国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就已经被称为“显学”。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取得了“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儒家文化的这种影响明显表现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的黄河流域。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儒家文化是何时进入的呢?在吴越贤者的《越绝书》以及赵晔的《吴越春秋》中都提到了子贡这个人物,二书称赞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并认为“子贡被认为和孔子是唇与齿的关系,相去不远,其角色就是亚圣”[3](135)。由此可见,儒家文化早在春秋时期已经进入了浙江一带,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南宋时期,孔子后裔的一支定居婺州榉溪,由此奠定了中国孔子的第三圣地——婺州南宗。婺州南宗孔氏家庙的建立对儒家文化在当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直接的联系,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当地人的文化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潜移默化作用。婺州南宗确立之后,孔氏后裔们秉承孔氏家族的理念,传承孔子儒学文化,对内忠孝持家、教儿育孙,对外开办学堂,教授邻里。据《榉溪家谱》记载,“杏园书塾当时由山东曲阜携带的书籍文物均珍藏于此,评事公端躬和松阳县丞孔挺公曾在此开檀教学”。[1](65)此外,婺州南宗的孔子后裔们还以儒家精髓思想命名建造了多个建筑,警醒自己和后人们谨记先人教诲,如“九思堂”“学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九思堂”取自《论语•季氏》,孔子所倡导的“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在榉溪建的九思堂以及学忍堂、九德堂、上宗祠等均是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仁”、“义”、“礼”、“孝”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孔氏后裔们以“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治隆平”[4](170)为宗旨,人人都恪守着儒家的“礼”,传播着“仁”,促进了南北的区域认同,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吴越文化语境下,婺州儒家文化的发展和变异
吴越文化指有人类活动以来存在于先秦时代吴、越立国地区的一切文化现象,主要是存在于江、浙、沪地区及皖赣之一部分。吴越文化的地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海润泽了江浙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主要特征是“工商皆本、求新求变、崇文重教、务实趋利”[5](1170)。而儒家文化则是存在于北方的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其文化特征是:“重农抑商、尊礼重教、守成求稳、重义轻利”。[6](74)两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交流,而随着孔子后裔的南迁于婺州、衢州,儒家文化与吴越文化开始更加密切的联系,碰撞和融合。婺州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学术繁昌之地。宋元以来,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之学,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以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北山学派,都对中国文化的演进产生过深远影响。[6](74)孔氏南渡使之得以“近圣人之居”[7](519)。榉溪孔氏与婺州学者的交游广泛而密切,他们对榉溪孔氏十分敬仰、评价很高,对婺州南孔士人的学养、品行、忠义精神与诗礼文化推崇有加。据《磐安县文化志》载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宋濂为丹山书院山长孔克英(榉溪人)撰写墓志铭。孔克英系孔子55代孙,元朝学者,宋濂曾在金华山听其讲学,并说道“缙绅方满座,而府君扬擢古今,陈义甚高者,盖忻然无倦色”[1](65)。在儒家文化与吴越文化相濡以沫的几百年间,它们相互影响具有吴越特色的大儒辈出还涌现了南宗永嘉学派、永康学派等多个学派与学说体系。他们所倡导的“义利双行”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已经不是儒家文化或者是吴越文化的单纯体现了,而是在吴越文化语境下儒家思想文化在发展传承的同时也经历文化的变异。这种变化更适应吴越的文化语境,更符合当地民众的精神诉求,同时这种变化何尝不正是儒家文化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婺州南宗不但克服了文化横移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现象,也没有产生“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的现象,同时儒家传统文化在保持正统性的同时又表现出与吴越本土文化和谐共荣的独特性。正如先生所说,中华文明体系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儒家文化和吴越文化这两支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它们互相存在,互相撞击、互相融会、互相补充,从而成就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刚柔互济、绚丽多姿、绵延不绝的特性。[8](70)
(三)婺州南宗与衢州南宗、曲阜阙里的区别与联系
曲阜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婺州南孔与衢州南孔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南迁的,孔子四十八代嫡孙衍圣公孔端友受封定居衢州,而因为父守墓的孔端躬定居婺州榉溪。同为孔子圣地,为什么衢州南宗被人广泛关注而婺州南宗却鲜有人知呢?众所周知,儒家文化强调“礼”,且“礼”在国家秩序方面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家族中表现为长子嫡孙制。孔子的嫡派后裔们有一个世袭封号,世袭封号西汉元始元年开始,当时汉平帝为了张扬礼教,封孔子后裔为褒侯。到宋仁宗至时期改封为衍圣公,后代一直沿袭这个封号。而历代衍圣公都成为孔氏家族的核心。同为孔氏后裔的两支孔氏族人分别定居衢州与婺州,而衍圣公孔端友无疑是朝廷与社会认同的儒家的核心。南宋时期从孔端友到孔洙衢州共有六位衍圣公,他们希望南宋统一国家、收复失地,“具言陛下食不重味,居不求安,思雪大耻,图复故疆之意”[9](91),可见其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衢州南宗的这种重要地位在元朝建立之后、孔洙让爵时期发生改变,之后衢州南宗经历了200年之久的家道中落,直至明初南宗复爵。但是衢州南宗始终与国家的历史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也还衢州南宗一个倍受关注、广为人知的南孔圣地的盛名。除了身居深山、地理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之外,婺州南宗的孔氏后裔们恪守“礼”道,恪守“兄友弟恭”的先人教诲,不争名夺利,儒家思想的“谦”、“和”或许是婺州南宗不被人知的深层人文原因。婺州南宗如榉溪的流水一般默默地流淌,传承着儒家文化,默默地支持衢州南宗的孔氏正统。正如婺州南宗孔氏家庙的对联中所说—“支无异派”,同是孔氏后人的婺州南宗和衢州南宗两支派系之间一直保持着联系,同时也与曲阜阙里保持着血脉相连的沟通。据记载,“榉溪孔氏曾先后6次前往曲阜谒林,清朝乾隆皇帝赴曲阜祭孔,衢州婺州也各派代表参加大典”(见榉溪孔氏家庙内前言介绍)。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孔济中一行北上谒林,曲阜宗长孔思凯《赠孔济中还南稿》诗云:“派出尼山本一宗,孙枝绍祖德修同。金衢岁久成家业,湖海心诚谒圣容。祖宴醉归槐市月,春衣香惹杏檀风。还期南北同思勉,宦泽书香万古隆。”[9]婺州与衢州的孔氏后裔们不仅在孔氏家族事务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方面也有着深刻广泛的交流。其中许谦、吴师道、黄溍、胡翰、宋濂等婺州的名儒们与衢州的学者最为密切,他们的交流推动了儒家文学在江浙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婺州南宗与衢州南宗以及曲阜阙里的频繁交往,促进了南北文化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密切了同宗共祖的孔氏亲情。
二、婺州南宗:“活”在古村落中的儒家文化
篇2
文化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不变的主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融入到发展文化旅游的潮流中来。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力量,因而发展旅游产业必不可少地就要强化文化建设,将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建设有机结合。在两届中国西部博览会上,甘孜州以文化旅游展演和文化旅游招商为亮点,把甘孜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展示了甘孜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甘孜州的这些推动文化旅游的举措与2011年10月份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部分决议――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不谋而合。甘孜地区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但是,由于甘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忽视在发展文化旅游时遇到的瓶颈问题。
一、文化旅游
从广义上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概念众说纷纭,学术界对文化旅游概念的不同定义就会引申出不同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类型。在众多的学者的定义中我比较认同湖北大学马勇的说法,他认为:“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与文化上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它包括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他将文化旅游确定为一项区域旅游规划类型和活动,将文化旅游的过程看成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的过程,它包含哲理味功能、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意义和民族与宗教情感功能三个方面。
二、甘孜州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甘孜州境内不仅有贡嘎山、稻城亚丁、塔公草原等顶级自然风景区,而且有甚为壮观颇具垄断性、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甘孜州是藏族传统三大区域(卫藏、安多、康区)之一康区核心,是川滇藏三省区正联手打造的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的核心区,是“茶马古道“的中心;是康定情歌的故乡、英雄格萨尔王的故里,是藏彝文化走廊,是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泸定桥、德格印经院、德格阿须岭、格萨尔王纪念堂和丹巴古碉群等人文景观蜚声海内外。康巴歌舞以独特魅力受世人注目,丹巴、新龙、石渠真达和得荣锅庄以及甘孜踢踏、巴塘弦子、色达藏戏、九龙彝族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深受中外游客赞誉。这些都极具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三、甘孜州发展文化旅游面临的挑战
甘孜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区域内文化资源评价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文化资源的内涵和精华挖掘不够深,导致开发出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层次偏低,形式过于单一,多以文化观光为主,缺乏游客的广泛参与。甘孜州在发展文化旅游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基础设施
甘孜州改革开放比较晚,加之交通和信息的相对闭塞,使其经济发展被相对边缘化。经济和发展观念的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保护有余而开发不足,严重制约着甘孜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是基础,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必然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相对较差。首先,交通可进入性差一方面直接导致文化旅游资源难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出现游客到达甘孜州必要而安全的道路不畅的现状。其次,景区内电力、通讯不畅,各种服务设施极为落后,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限制了景区各项服务能力的形成,制约了甘孜州旅游国际化、便利化水平的提高。还有,文化的展现和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只有高规格的载体、高档次的场所才能集中展现文化的高质量和高品位。甘孜地区现有的文化设施规模较小,档次偏低,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展示场所缺乏,各种文化的精粹和各个民族的风情难以生动、全面地展示给游客,从而很难增强游客的视觉震撼和切身体验。
(二)旅游资金投入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甘孜州经济实力不强,加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本身周期较长,使得它的文化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档次低,也很难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成片系统地开发,造成文化景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开发出的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体验性的产品不多,开发模式单一,产品雷同现象严重,缺乏独特性、多样性。这种模式化的旅游产品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乏,更严重的是甘孜地区各种文化的精粹与魅力无法深入地展示。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和打造,没有形成“主打“产品,许多具有很高价值的文化精华没能及时的转化成旅游产品,必然很难形成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旅游品牌,大大影响了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另外,地区内部分文化资源还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范畴,缺乏对文化特质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为经济优势。
(三)宣传营销战略
甘孜州在宣传营销文化旅游方面总体上仍然比较滞后,虽然宣传康巴文化、木雅文化等民族文化的丛书和其他宣传品的反响很好,但是影响的范围还是很小,并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尤其在针对潜力无限的海外市场上缺乏系统的品牌战略,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缺乏龙头引爆项目,难以产生轰动效应。缺乏品牌竞争力就会使得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缺失,难以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缺乏强大的市场支撑,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优势就不可能充分的发挥。没有现代营销理念,缺少对产品进行细化分类、组合,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只能停留在低层面。
(四)从业人员队伍
甘孜地区发展文化旅游面对的人员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引高文化素养的人才,二是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文化旅游的核心问题是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高文化素养的人才更好地理解当地文化精髓,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开发出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文化旅游产品,让其留连忘返,取得较好的口碑效应。文化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会严重影响到旅游服务质量,最终必然导致整个文化旅游服务体系经营管理不善。
(五)文化资源开发规律
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其自身的规律,一般情况下,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的周期长,投入大。因为文化资源的开发需要通过创意化、形象化、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包装,这样才能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再通过市场的运作才能转变成为商品赢得经济效益。甘孜地区的民族文化开发成为文化旅游资源也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这又给甘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了一个挑战。
四、甘孜州文化旅游升级的建议
旅游业是以生态和文化为主要资源的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关联度很大的产业,旅游业的本质就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甘孜州应该抓住时代机遇,进一步加快步伐,通过各个方面的提升来加快文化旅游升级。
(一)各种渠道融资增加文化旅游投入
文化旅游是一个科技文化含量高的旅游活动,在开发阶段需投入的资金较大,相对的回报收益也大。尤其是在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伊始,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文化资源的动态保护方面需要大量的先行资金投入。甘孜州改革开放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融资以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集资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国家的补助和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充分调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参与到建设中来,为甘孜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大打区域联动发展牌
这里我强调的区域联动发展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甘孜州应与毗邻的云南滇西、、青海玉树等地建成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大区域联动,加强与这些地区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共同推出大香格里拉文化游,建成西部特色文化旅游大环线,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综合文化旅游产品,以增强竞争力,相互配合,共同发展。还指甘孜州内部各个文化圈层既要保持各自的独特魅力,又要寻找到更好地结合点,打破各自传承,各自发展的局面,加强整合,进行整体营销,形成大文化旅游的区域优势。
(三)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模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将甘孜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观注入民族文化的内涵,予以文化包装,开发出满足游客求新求异心理的文化旅游产品。对文化旅游资源予以发掘整理,要在弘扬甘孜州民族文化的同时,突出特色,不断创新,创造出精品文化旅游纪念品。根据不同的文化主题,精心设计出不同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丰富景点内涵的文化演艺和拓宽产业边界的影视旅游是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成功尝试。它们在丰富景区内容,提高景区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以及吸引游客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1世纪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是全球性的竞争,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甘孜州首要问题是着力建设好管理和服务队伍,建立和健全文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人才引进、留住、发挥作用的机制。一是重点培养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用型人才,重视并重点培养熟悉市场规则的文化创新人才。二是努力建设适合文化人才发展的环境,支持文化创意群体,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吸引更多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才共同建设甘孜州的文化旅游产业。三是制定切实可靠的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培养计划,加强在岗和岗前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以期培养出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管理、规划、导游和服务人才。
(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营销宣传手段
文化旅游作为消费品,肯定是离不开品牌、包装、营销三方面的精心策划。因此必须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然后创新出相应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形成与之配套的宣传方式。这需要甘孜政府建立健全旅游宣传工作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各方联合、市场运作的宣传格局。重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强化国内外的整体促销;充分利用传统渠道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在电视、网络上形成宣传阵势;对印刷广告、影视广告、实物广告、户外广告、人员推销等进行整合;重视景点门票的设计;利用中国西部博览会等直接的联系方式进行宣传,促进甘孜文化旅游的营销宣传,加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动态地将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
文化资源所蕴涵的文化的、精神的、科研的价值已大大超过狭隘的经济价值,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它的形成和保护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破坏迹象比较明显时再采取保护措施,就难以挽回了。在进行甘孜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各种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保护及传承,避免因遭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丧失了其原有的吸引力。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断的修订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重视实施规划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才能保持甘孜州高品质、高品位的文化旅游魅力。将政府的主动保护、企业的责任性保护以及社区居民的自发性保护相结合,做好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把握和平衡好文化与旅游共生互赢。
五、结语
篇3
作者:余芳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在电力企业中直面客户层的营销文化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在最外层的,这一层虽然是最底层最简单的文化组成,但是其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对电力企业的日常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直接是企业的形象层。在这一层的电力营销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服务文化,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的联系与沟通,维护客户与企业固有的关系,并且进行潜在客户的开发,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企业的收益。程序流转层。程序流转层也就是营销文化的中间层,这一层主要是营销方案的制定以及现场的侦查活动。在这一层的营销之中有着相关的制度以及行业的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营销人员特别注意的,在这一层的营销文化需要有专业的行业素养以及个人服务热情,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对于客户的服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够出现失误。因为可能一个失误的出现都直接会影响最后的投入运营,造成客户对企业的不满意,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营销文化核心层。营销文化的核心层也就是营销文化体系的最内层,这个层级是整个营销文化的最关键的地方,直接是营销文化的形成的地方。在这个层级中,需要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做一个有效的引领,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让企业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信念而凝聚起来,在心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宇宙,从而在工作的时候信心百倍又充满活力。当然这个层级的文化也是整个电力企业营销文化的灵魂部分,它能够积极的推进企业的营销,在获得企业利润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也是一样,营销文化的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企业文化分析,准确定位营销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虽然有的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但是企业文化就像是一种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文化内容。所以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文化的准确定位。营销文化需要根据个性化、差异化等不同的因素来进行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所处的地域,企业的历史背景等等,从而让营销文化有个好的定位,具有深厚的内涵以及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总体来讲,在电力营销文化的定位中在除了坚持优质服务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化的电力营销口号,在这些口号中需要有感恩、感谢一线员工、感谢客户、创新、高科技、尽责等等文化因素,从而让企业营销人员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信念与企业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构建电力营销文化体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电力营销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作为铺垫,从而更好的发挥营销文化的作用。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应该建构三层的电力营销文化,通过对核心文化、流转层文化以及外层文化的构建,让企业内部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企业的员工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构建中,在核心文化层需要引导企业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企业内部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还有奋进感,从而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在流转层文化的构建中,需要培养出一流的营销队伍,提高整个营销的方案制定能力,提高业务质量;最后在营销文化的最外层应该构建起客户的文化,优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让营销文化充满员工的内心,从而更好的给客户带去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打造营销品牌,增强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品牌效应不管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一个好的品牌总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让员工的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有自信。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品牌文化的创设,不断的树立典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此来增强企业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并且在营销团队之中,还应该树立典型,对于那些营销做得好的员工要进行奖励,让他们去主动积极的帮助其它的员工,一起来让企业的营销做得更好,从而不断的增进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取得效益,这是当今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认真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的营造企业的营销文化,为电力营销创造良好的氛围,组建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繁荣。
篇4
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是顺应杭州女装的迅猛发展而策划举办的一次大型行业性论坛。杭州是一个历史人文、山水秀色极其丰富的城市,具有最典型的江南风格,正如白居易所描绘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的人文山水孕育了温婉秀媚的江南丝绸文化,这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气质。正是杭州这份独特的女儿气质,孕育催生了独具江南风韵的杭州女装,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杭州女装逐渐在国内服装界浮出水面,杭州女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杭州女装具有“清新而不张扬,休闲而不轻浮,婉约又融合着时尚”的独特风格,这一点已经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杭州女装产业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杭州市政当局看到了这一趋势,为发展这一与杭州的城市品格相适应的都市型工业,培育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杭州市政府顺势提出打造“中国女装之都”的战略,决心塑造“中国女装看杭州”的城市品牌。为此专门成立了女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杭州女装发展战略。自从2000年杭州女装整体亮相北京引起世人关注之后,杭州女装整体形象的打造就如火如荼,2002年,一系列的活动依然异彩纷呈:
杭州女装整体形象活动的打造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也取得很大的成效,杭州女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杭州女装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想再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建立在中国服装界的强势地位,从而实现打造“中国女装之都”的战略,就必须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奠定“中国女装之都”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杭州女装发展的根本是什么?文化。服装品牌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才是女装发展的根本。因此,在杭州女装的整体形象热烈塑造之后,在一系列的感性活动之后,理性的整合势在必行。因此,为了对杭州女装整体形象系列活动的整合,杭州女装产业领导发展小组决定,举行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要从深层次来探讨杭州女装产业的发展根本。 大型行业论坛的商业运作挑战,深度挖掘论坛的商业价值
按造杭州市政府的一贯作风,任何经贸活动都应该按市场化来进行运作,杭州西湖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就体现了杭州市政府的市场化思维。市政府要举办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同样要进行市场化运作,市政府只作适当的支持,主要经费由市场解决。因此,首届杭州女装文化论坛就交给我们来策划承办。
我们接到市政府的有关批文时,已经是10月底,而举办日期就定在12月21日(这一天正好是杭州女装发展工作会议举办一周年)。从经费的筹集到策划承办,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一般市场化运作的大型公众活动,准备时期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这还都会显得紧张,而我们只有不到两个月,准确的说,是40天!而我们必须在短短的40天内寻找到赞助商,并组织策划整个活动,其难度可想而知。
的确,我们面临着两个关键难题:一是接近年底,多数企业的宣传预算基本用完,要拨出经费赞助难度相当大;而且,10、11月杭州举办得轰轰烈烈的西湖博览会,各家企业游走于会场展馆之中,已经精疲力竭,因此企业年底参与公众活动的热情锐减,我们能否寻找到肯积极赞助本次论坛的企业,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在年末,文化名人档期一般都比较紧张,如不早点联系,恐怕就很难邀请到合适的文化名人来参与论坛,而要确定主讲的文化名人,就得首先寻找到赞助商,毕竟预算约束着我们的选择啊,所以寻找赞助企业的时间更加紧迫。
时间真是刻不容缓!虽然我们策划过很多活动,但象时间这么紧张的公众活动策划还是头一次,真是对我们策划组织能力的极大挑战。经过讨论,我们立即成立了“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组委会”,并很快明确了论坛的基本思路:以“霓裳寻根”为本次论坛的主题,提出“文化是女装发展的根本”的鲜明主张,通过不同领域文化名人交叉碰撞,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杭州女装文化,从而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同时要通过媒体的广泛参与,让一般大众参与到杭州女装文化的讨论中来。11月1日,我们拟定了基本的策划方案:会期为一天,邀请5名文化名人、服装专家作为论坛的主讲,中午进行30分钟的女装秀,会场容纳200—250人左右,浙江、杭州的各大媒体均在邀请之列。当然,这只是一份初步的策划方案,具体的执行方案必须根据赞助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整。
由于这是一个学术味较浓、行业性的论坛,之前还没有类似的商业化操作,所以,我们只有仔细研究本次论坛,精心策划,挖掘出它的商业价值,才有可能将本次论坛办好。通过连夜讨论,我们拟定了本次论坛的赞助方案:
一、首届杭州女装论坛的冠名权。我们深知,论坛的主要经费来源只能来自论坛冠名的企业,而要争取到企业冠名这么一个文化论坛,一方面冠名企业要与论坛有一定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是必须要明确列出冠名赞助企业的赞助权益。经过反复讨论,我们挖掘出冠名企业获得的18条权益:
(1)论坛由冠名企业独家冠名
(2)建议论坛新闻会在冠名企业举行
(3)将冠名企业列入协办单位
(4)冠名企业针对本届论坛如需作主题推广活动,活动组委会可适当配合组织并商议相关管理费用。
(5)电视台对冠名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电视专访
(6)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西子霓裳》栏目设的本次论坛专题节目予以报道
(7)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教育科技、影视文化等频道对本届论坛都有新闻或专题报道
(8)西湖明珠频道《文化动态》全程跟踪报道
(9)钱江晚报《杭州女装文化大家谈》大幅报道本次论坛
(10)中国服饰报予以报道
(11)中国女装网(suite-dress.com)女装文化论坛专栏予以报道
(12)冠名企业派代表参与名人女装文化论谈专题
(13)论坛专题VCD中出现冠名企业简介,并向冠名企业赠送8盘VCD
(14)论坛会现场悬挂冠名企业条幅四条
(15)论坛主讲台背景展示上予以冠名企业名称出现
(16)论坛会现场投影屏播放冠名企业概况(播放资料由冠名企业提供)
(17)赠送论坛会看板广告二块(免费设计看板广告两幅)
(18)赠送会刊纪念册封面、封底广告,并向冠名企业赠送会刊8本
看着这洋洋洒洒的18条赞助权益,我们都不禁感慨,原来一个学术论坛居然也具有这么大的商业价值!我们有信心把这次论坛的商业化运作成功。
二、论坛会场看版广告。我们开始能够想到的,就是冠名赞助。受体育运动比赛商业操作的启发,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在论坛现场也放置看版广告呢。我们的与会代表都是杭州的女装生产流通企业,这么多企业云集一堂,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那么,作服装企业生意的企业,应该对这些企业客户感兴趣,这绝对是一次向企业客户展示形象的绝好时机。而且,我们方案当中,将广泛邀请各大媒体进行跟踪报道,透过媒体的辐射,这些看版的广告价值就不仅限于会场,而能够扩散到公众当中去。而且,看版广告的费用也比较合理,比刊登一次报纸通栏广告还低(根据会场看版的位置,我们把看版类型分为A、B两类,A类为10000元,B类为5000元,一共20块左右),但效果却远远超出通栏广告,而且针对性极强。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把这些看版推广出去。
三、论坛会刊广告。作为一次较高规格的行业论坛,应该为与会代表准备有关的书面资料,通常的论坛会刊都是给与会代表发一些打印复印资料就好了。我们一开始也是这么考虑的,毕竟这样比较节约成本嘛。但我们一位同事提醒我们说,我们可以参考西湖博览会的做法,西湖博览会的会刊都有大量的企业在上边作广告,我们也可以呀。真是个好主意,要知道,我们运作论坛的经费主要靠市场筹集,必须尽可能大地挖掘它的商业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印刷精美的会刊,编辑进去杭州女装的发展、历史文化、服装营销、女装品牌案例,让它成为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刊物。这样,不但提高了本次论坛的社会效果,给女装企业代表提供了借鉴,同时也能够弥补一部分经费。而这本会刊因为密集在大杭州服装圈子里,在上面作广告不但针对性很强,而且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大,所以应该具有相当大的广告价值。 锁定三类企业作为赞助目标
由于时间紧迫,我们许多工作必须同时进行,而最关键的就是赞助经费的落实,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过讨论分析,我们将目标锁定在以下几类企业:
一是杭州女装企业。毕竟这是杭州女装企业的一次盛会,比较容易获得杭州各界的关注,因此,杭州女装企业参与赞助宣传自己的需求有一定的基础;
二、服装流通企业。包括大型百货商场(其中女装销售是百货店的重要销售主力,因而吸引众多女装企业进入应该会有帮助,所以是一类重要的赞助商)、服装批发商城(如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等,他们的主要客户就是服装企业,众多服装企业撑起了服装批发市场使之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商铺,而女装企业更是他们的主要客户群体,所以服装批发市场应该会是我们寻求冠名企业的主要目标)。
三、纺织面料企业。纺织面料企业是杭州乃至浙江地区的一个重要产业群,地处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面料集散地,在服装的产业链中,纺织面料企业处在服装企业的上游,服装企业就是纺织面料企业的客户群。所以,在这么一次有众多女装企业参加的集会上宣传展示自己,恐怕要比参加一次大型展览要有效得多。因此,纺织面料企业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
锁定赞助目标后,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工,一方面要广发传真,另一方面要主动接触企业,各个人员负责的目标企业划分得非常清楚。而对表现出意向的企业要花大力气进行深入接触。一切工作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是我们的心始终在悬着,因为毕竟时间太紧张了,即使寻找到意向客户,企业也需要一个决策的过程,所以时间真的是非常的宝贵。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某服饰广场——从顶峰到谷底
正当我们在加紧准备的时候,11月3日,我们在去联络一家服装批发市场的路上,收到公司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一家叫“衡圣(化名)”的公司打电话来,不知什么事,我们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打电话过去,找到他们的企划部经理,原来就是某服饰广场——我们很早就有过接触的一个客户,这是一家由香港衡圣(化名)集团投资的经营服装批发零售的高档服装批发市场。恰好我们要去的地方离某服饰城不远,我们迅速办完事情,就直奔某服装广场。一问才知道,是他们香港老板看到我们的赞助方案后,比较感兴趣,就叫企划部跟我们联系。因为某服饰广场今年9月份刚刚开张,虽然招商的效果比较满意,但开始的几个月内市场的人气还没有形成,所以他们也需要借助各种活动来提升某服饰广场的知名度,从而增强商户的经营信心,因此他们对赞助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比较有兴趣。香港企业家果然是跟内地企业的观念不一样,能够看到赞助这么一次行业盛会的潜在价值,我们向他们申明了这次论坛的意义,并谈了我们拟定的赞助方案,他们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冠名赞助涉及金额较大,需要报经董事会讨论,但他们非常爽快的先定下了两块看版。我们交流得很愉快,并在企划部经理的陪同下,走访了广场内的几家服装企业,之后约定我们回去后给他们发来有关赞助的权益问题,他们董事会再仔细考虑一下。我们迅速将整理好的赞助方案文本传了过去,第二天他们就电话过来表示同意进行合作(独家冠名赞助),并要求我们就不要再与其他企业联系了(当时我们在同时联系几个比较有可能的企业)。得到这个答复真是令我们欣喜万分,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我们当然满口答应,然后按照他们的要求立即着手准备合同。我们当时真是感到万分幸运,全公司上下士气高涨,在这种气氛下,我们放弃了其他努力,工作的重心立即转到策划执行的具体事务上去了。一切似乎都那么顺利,我们甚至想,刚接到批文的时候高估了策划承办本次论坛的难度,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困难。但是,事情从来就不可能那么顺利,我们把合同文本提交过去之后,双方就一些具体事项又进行了多次沟通。正当我们满怀希望,不断敦促对方签订合同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隐约感到事情有点不妙。一个星期后,对方的答复证实了我们的担心,由于香港衡圣(化名)集团与杭州合作伙伴的特殊关系,杭州的合作伙伴不同意赞助本次论坛,虽然香港衡圣(化名)集团也做出了比较多的努力,但还是无法扭转杭州合作伙伴的意见,衡圣(化名)集团方面只好对我们表示歉意。 东方文化园——柳暗花明又一村
某服饰广场让我们经历了从顶峰到谷底的震撼体验,同时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紧迫,现在只剩下一个月时间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们之后又陆续与其他单位进行了联系。但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料到的,难度非常大。一家有一定知名度的服装企业表示,举办女装文化论坛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惜时机不合适,因为他们公司今年已经完成20002年的计划,如果女装论坛放在明年春季,他们公司一定会全力赞助,因为这的确是服装企业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跟服装品牌非常吻合的一次公众活动,但今年就没有办法了。冠名企业的寻找陷入了僵局,当然,看版广告倒是取得一些进展,经过我们的努力,获得了杭州解放百货女装部的大力支持,购买了一部分得看版;凯喜雅丝绸也预定了其中的两块(A类),杭州金富春纺织也给予了支持(预定了两块B类看版),总算筹到了一部分的经费;同时浙江航民集团(一家主要从事纺织印染的企业集团)也对我们会刊进行了大力支持,这样可以弥补一些基本的费用。我们到现在还庆幸,由于对论坛的广告价值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挖掘,总算在冠名企业还没有眉目的时候,通过看版和会刊,获得了一些经费(一般论坛还没有想到论坛现场和会刊的商业价值)。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冠名企业依然没有落实。我们只有在继续寻找,当然,原先其他业务同时在进行。事情往往在你看起来没有希望的时候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转变,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公司一位同事提起,他曾经跟杭州东方文化园的营销副总谈起过论坛的事情,当时他就说可以合作来作这件事。不过由于我们的思路一直局限于服装、纺织与流通企业,根本没有想到其他企业,也就没把东方文化园考虑在内。现在提起,对啊,不一定非得是纺织服装类企业啊。我们办的是女装文化发展论坛,本身就是一次文化活动啊。东方文化园也是能够跟我们的论坛主题相吻合的啊,为什么不能让东方文化园来冠名呢。再进一步分析,东方文化园内的太虚度假酒店正在紧张建设中,预计今年要开张,把论坛放在东方文化园举行,对东方文化园来说,不是能够把将要开张的太虚度假酒店以及东方文化园推向市场吗?我们立即跟东方文化园的副总(瞿总)取得了联系,跟他说明了我们的想法。瞿总听了的确也很感兴趣,就让我们到东方文化园去一趟进行详谈。第二天是星期六,天还下着蒙蒙的细雨,但是,这个消息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于是我们一早就驱车赶往东方文化园。谈过之后,瞿总又带我们参观了东方文化园,包括佛教区、道教区、儒教区以及养生区,走在东方文化园里,我们发现这里已经浓缩了东方文化的精髓,整个建筑、文化氛围都非常适合举办一次文化论坛。整个格调非常吻合“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到了这里,我们才发现,其实由东方文化园来冠名,称为“东方文化园·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这样我们的整个论坛将完全渗透进去了文化的味道,要知道,杭州女装文化,必须汲取中国乃至东方的文化滋养,形成自己的文化特性,才能够建立自己的文化风格。而在浓缩了东方文化精髓、深刻体现东方文化经典元素的东方文化园探讨杭州女装文化,真是一个绝佳的创意。没想到,一个偶然居然成就了一个绝妙的策划创意。我们与东方文化园方面对在东方文化园内举办“首届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达成了共识:在东方文化园举办杭州女装文化发展论坛对双方来说是一次双赢的合作。当然,东方文化园的太虚度假酒店目前还在施工当中,不过他们计划中定于12月28日正式开张营业,只要加紧速度,是能够保证12月21日顺利举办论坛的,东方文化园的承诺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论坛成功有望。经过与东方文化园董事长徐关兴的进一步沟通和讨价还价,我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双方决定采取“现金赞助+实物赞助(酒店租赁、餐饮供应等)”!
方式进行合作,东方文化园保证加快太虚酒店的施工进度,确保本次论坛能够顺利进行。在与董事长进行沟通的当天就迅速签下了合作协议(我们已经不能够再拖了,何况我们也担心夜长梦多啊),支票星期一就开出。至此,赞助商的寻求工作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的论坛也就有了保证。本次论坛市场化运作的意图也算是有了一个交待。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多方协调与论坛准备同时进行
在我们积极寻求论坛赞助的时候,我们的内部策划协调也在同时进行。因为一开始我们就认识到,时间紧迫,不可能一点一点来做,必须寻求赞助与内部准备同时进行。因为赞助落实之后才进行准备工作,肯定是无法顺利举办的。所以,我们在拟定赞助方案的同时还拟定了论坛的策划执行的详细方案,方案细致到每一天该做什么,该完成到什么程度都有详细的规定,确保所有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一方面,拟邀请的媒体确定之后,我们进行了多次的协调与确认。因为媒体众多,所以协调的工作量也比较大,往往是白天刚与一家企业谈完,晚上又得与媒体人士进行详细沟通,同时也听取媒体对本次论坛的意见与建议。最终我们把浙江省、杭州杭州市的媒体基本协调完毕,这也保证了我们给冠名赞助单位的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与女装领导发展小组、杭州市服装协会、杭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共同协作,选定、确认候选的主讲人,经过通过各个方面关系的多方协调与联系,最终我们敲定主讲人为:包铭新: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中国时装评论委员会副主席;何水法:全国百杰画家之一、知名文化人;何赛飞:著名越剧、电影、电视剧演员;李超德: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张辛可:中国时装评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2月20日,我们部分员工为了布置现场,从早上一早一直工作到12月21日凌晨一点,早上7点又得起床负责接待与会代表,表现出可贵的敬业精神。而在确定东方文化园作为本次论坛的赞助单位之后,东方文化园的全体员工也体现出非!
篇5
关键词 周杰伦 流行歌曲 传统文化 文化符号
周杰伦的歌曲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特别是他的几首具有“中国风”的歌曲。如《东风破》、《发如雪》、《七里香》、《夜曲》、《青花瓷》等等,其旋律、内容、歌词表达的情感、歌词中韵味,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一些。我把它概括为“文化符号”。下面我就以这几首歌为例,分析周杰伦歌词中的文化符号。
首先,周杰伦的歌词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富有古典诗词的审美的意境。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最早的一首《东风破》歌词富有一种古典意韵:“孤灯、离愁、漂泊、思念瘦、琵琶的琴声幽幽……”这些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语汇使萧瑟、孤寂的哀伤之情表达得含蓄内敛,让人离愁纷飞,黯然神伤。不由得想起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而歌词内容表达的又是当代青年的恋情,将宋词的意境与现代元素融合,让人产生时空交错的遐想,意味悠长,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
《发如雪》运用填词的形式,句式整饬。前后基本押韵,“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我”在“狼牙色的月光下,举杯孤酌”,不由得回忆起往事的沧桑,表达了对前人的无尽的思恋,再加上极具周杰伦特色的演绎,使人听后发出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为人间尚存的痴情而感动。
新歌《青花瓷》的古典意韵更加浓厚。青花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青花瓷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中国瓷器中的珍品。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其中的“可参造化”是指在制作这种瓷品时,“雨过天晴”的这种颜色的难得,据说要得到这种颜色。除了对炉火的温度要求非常高之外,还对天气有特殊的要求,就是在瓷器出炉的那一瞬间必须是烟雨天。这样瓷器上的绘画才具有特定的效果,才会有特殊的韵味,这样的瓷器因其稀少而价值连城。由此可见烟雨对于天青色的重要性,可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歌词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釉色渲染仕女图、宣纸上走笔、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临摹宋体落款”,其中的“仕女、宣纸、汉隶、临摹、宋体”等等,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再加上整首歌词描绘的类似于唐诗宋词中意境: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一对天各一方的恋人,在雨打芭蕉声中痴情等待着。即使是在描摹山水时也不能忘情的男子……所以说歌词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态的艺术表达形式。是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艺术体裁。
其次,是周杰伦的歌词中传统的爱情观和现代爱情观的比较和融合。“情”一直是流行歌曲的表现的核心,是流行歌曲的精髓。包括友情、爱情、亲情,而周杰伦歌词别是对恋情的描写,更能吸引现代的青少年。流行歌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心理、生理的发育期,对人生、爱情与社会有他们自己的独特思考,由于他们涉世不深,自然也会有一些困惑,在困惑之中需要寻找到说服自己的答案,而周杰伦的歌恰好成为其心语的外化和表达的一种方式,其中尤其是对爱情的表达。
周杰伦歌曲中对爱情的演绎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歌词内容的时代感强,敏感反映社会变更时期人们的情感体验。富于现代感和时代气息。这种时代气息主要是通过和传统的爱情观的比较中获得。
现代社会的开放,人们对爱情的游戏态度越来越明显。“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现代爱情观在青年中的广泛流行,使纯真的、痴情的、真心的爱情永远存在童话中。而这种纯真的爱情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青年们憧憬、向往、或期待的一种情感。周氏歌词中表达的对爱的痴情、思念、珍重、忠贞……,这种唯美的情感恰恰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加上他们对周杰伦个性形象的熟悉或偏爱,周杰伦情意绵绵的对歌曲的演绎,使他们在聆听、吟咏中唤起一种情感体验。勾起他们对美好情感的回忆、联想甚至幻想等等。
如《青花瓷》中“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从中可见忠贞的爱情:即使在工作中,但心里、眼里、满脑子都是恋人的美好身影《七里香》中“爱如雨水连绵不绝,思念如落叶般厚厚一叠,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窗外的蝴蝶如诗里纷飞的美丽章节,我把永远爱你写进诗的结尾”,诗一般的语言将浪漫的甜蜜的爱情具体化了《夜曲》中“失去你泪水混浊不清。失去你我连笑容都有阴影”,甚至连“风”也在嘲笑“我”的伤心,“我”的心“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我用凄美的字型,描绘后悔莫及的爱情”……从这些描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拥有爱情幸福甜蜜,失去爱情黯然神伤、思念如潮的,对爱情坚定不一的痴情男子形象,而这种感天动地的浪漫爱情,正是现代青年所渴望拥有的,也应证了他们对爱情的定义: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从周杰伦的歌词中。他们找到了表达其心语的外化形式。
第三,是歌词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周杰伦歌词中用类似于叙事的文学形式,描写生活情节与生活碎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通感等各种修辞手法。赋平凡的事物以鲜活的新貌。传达出了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味,使歌曲的意象更加丰富,情感更具体可感,让听者能在稍纵即逝的音乐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这首歌就是以叙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爱情故事:抒情主人公故地重游,一盏孤灯、一壶因思念而难以下咽的烧酒,恍惚中对往日温馨浪漫的甜蜜爱情的回忆,因失去爱情的痛苦、懊悔,对恋人难以忘怀之情。其中甚至还有细节的描写:我躲在门后。假装恋人还在屋里。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他们爱情的浪漫、调皮……,总之,这些歌词,从周杰伦的忧伤、低沉的嗓音传来,象橄榄一样,越咀嚼越有意味。
又如《青花瓷》中以“天青色等烟雨”起“我在等你”。二者比较,突出“你”对“我”重要性及“我”对明知不可等的“你”的幽幽思念之情。“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新鲜草莓,你说你舍不得吃掉这一种感觉。”这里运用通感,初恋的滋味和秋刀鱼的滋味、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草莓联系到一起,写出了初恋的甜蜜、温馨、酸涩及令人难以忘怀。
篇6
关键词: 加藤周一 “杂种文化论” 传统 现代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东风几乎蔓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文明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对待本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对于外来文化应当采取何种态度,是我们不得不加以思考的共同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学者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文化问题的理解。
加藤周一(1919―2008)是日本现当代著名学者、评论家,他学贯东西,对文化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日本文化的认识尤其深刻。加藤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观点独到,在日本影响颇为深远。本文试图在文化论的范畴内对加藤周一及其文化理论进行剖析,阐述杂种文化论形成的背景、过程、意义及影响,并联系当前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二、杂种文化论的时代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进驻,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宣告结束。在反法西斯同盟诸国欢庆胜利的同时,历史上首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针对本国文化思想体系的、深层次的反思。二战的失败几乎粉碎了日本人固有的价值观,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时期内,坂口安吾、桑原武夫、川岛武宜、丸山真男等学者纷纷撰文,分别从思想、文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彻底否定日本旧文化,一边倒地展开了批判,甚至认为日本传统文化都是封建遗毒,是影响今后发展的障碍,这种思潮成为了当时日本文化论的主流。然而,1955年以后,日本学者却一改十年以来对于本国文化的消极理解,对曾经遭受猛烈批判、几乎体无完肤的日本文化传统重拾信心,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杂种”论也形成于当时,这显然是事出有因的。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展开分析。
1.政治动向
可以说,整个五十年代,甚至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国际政治时局两大事件的影响。这两大事件分别是对日和约的缔结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逐渐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苏开始了为期数十年的冷战。在这样的背景下,1951年,由美国主导,48国于旧金山共同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前苏联、印度等众多国家被排除在外。尽管旧金山条约只是西方国家片面的对日和约,但日本却藉此成功地在政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条约签署后第二年,日本被占领状态宣告终结,随着政治实现独立,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重新趋向正常。而几乎与此同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给日本提供了莫大的机遇,由于美国本土距朝鲜战场遥远,美军驻日基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日本的政治地位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日本进一步摆脱战后不利状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经济动向
朝鲜战争在提高了日本政治地位的同时,在经济上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战争过程中,日本作为美军补给基地,前后共计生产了约24亿美元的军需物资,日本经济得以从战后的萧条状态重建并逐步复兴。日本政府在1955年的经济白皮书中宣称,日本经济状况“已非战后”。此后,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政治独立、经济腾飞,对于战后的日本而言是划时代的巨大变革,这种巨大的变化很自然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日本文化论方面的体现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三、加藤周一及其文化观的内涵
按照日本的纪年方法,1955年为昭和三十年。正如前文所述,自昭和三十年开始,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好转,社会日趋安定,国际交往增多,日本知识阶层对于本国文化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藤周一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在当时而言颇为大胆,因此倍受瞩目,至今仍是日本文化论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1.杂种文化论的形成
加藤周一1919年生于东京,是日本战后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学者、评论家,作为一名战后第一时间走出国门的旅欧学者,在法国、英国长年的留学生活经历使加藤较早地建立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说,东西方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比较文化论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是最终促使加藤文化观形成的原因。
1955年,加藤周一在著名的《思想》杂志《日本文化的杂种性》,文中称,其留学归国后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有两点:其一,日本有着如同水墨画一般、与西欧风格迥异的古典美;其二,日本同时又是一个烟囱林立的工业化国家,这幅现代化的景象又使日本显得与其他亚洲国家格格不入。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日本无疑更为深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加藤指出,日本文化并非西方文化,更不是殖民地化的西方文化,而且,日本当时并未处于一味西化的过程中。加藤周一在文章中还指出,传统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是构成日本文化的两大要素,换言之,日本文化本身就是这两种要素不可分割的混合体。就这样,加藤以其一贯的明快文体敏锐地指出,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的典型,宣告了“杂种文化论”的诞生。
需要说明的是,与汉语相比,日语的“杂种”一词较为纯粹,作为一个中性词,并不含有贬义,这一点加藤周一本人也曾言及,“杂种”也好,“纯种”也罢,都不含有褒贬之意。尽管如此,公开主张本国文化是“杂种文化”,仍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2.杂种文化论的内涵
历史上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近代以来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换言之,近代以来,一种不受任何外来文化影响的独立文化注定是不存在的。加藤周一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把文化界定为纯种文化与杂种文化的同时,对这两种文化的概念与标准作了说明。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纯种文化,并不是完全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其与杂种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纯种文化具有外来文化无法撼动的根本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是该国固有的、非外来的;外来文化对纯种文化的影响只限于细枝末节,或是锦上添花。
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文化很不幸地从本质上就被加藤界定为杂种文化。然而,按照加藤周一的观点,杂种文化与纯种文化之间似乎除了名分不同之外,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杂种文化自有其优秀之处,纯种文化也并非尽善尽美。因而,日本文化虽属杂种文化,但日本人大可安之若素,无需为此抱有劣等感。在加藤看来,部分学者自古以来想方设法否认甚至攻击日本文化的杂种性,试图为日本文化正名,使日本文化纯化的种种活动实际上并无意义。
四、杂种文化论的意义及其引发的现实思考
加藤周一提出日本文化“杂种”论的观点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其观点正是对前一段时期的日本文化论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修正。一如前文所述,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知识阶层普遍认为日本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而加藤除了指出日本文化系杂种文化外,却几乎没有对日本文化本身作出任何价值判断,可以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前人观点的一种反应。何况,我们按加藤文中的逻辑不难解读,在他看来,日本文化是具有某些积极意义的。显然,这给当时正逐步走出困境的日本人重拾对本国文化的信心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
当然,杂种文化论的意义绝对不止于此。对于过往的文化运动,加藤周一也作了很好的总结,他有如下一段评论:“明治①以来复杂的文化运动的历史,一言以蔽之,正是知识阶层对于(日本)文化杂种性的反应,是一部文化纯化运动的历史。”②日本文化之所以称为杂种文化,是因为其中同时存在两种要素,那么,漂白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并使之纯化,无外乎两种途径,其一是去除日本文化中传统文化的要素,其二则是去除日本文化中的西方要素,即现代化的要素。加藤周一明确表示,两者皆不可行,任何一种尝试都难免失败的后果。不难发现,前者将导致文化全盘西化,而后者极端保守、盲目排外,甚至更为危险――有倒向极端民族主义的可能,二战中的日本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近代日本的文化论就这样一直在两种倾向中恶性循环,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加藤的论断指出,切断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是存在的――承认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停止无谓的纯化运动。无疑,加藤杂种文化论的主张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即在“冲突―认同”、“冲突―抵抗”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以外,开拓“冲突―并存―融合”之路。
反观中国近代的文化思想,西化和复古两种思潮也曾长期斗争,与日本一样,未能走出误区。即便是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对于西方的外来文化曾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同时,在特定时期内,对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又予以全盘肯定。而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也曾长期持否定态度予以批判。诚如叶渭渠先生所言,全面否定传统,将失去判断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失去文化根基;全面否定外来文化而墨守陈规,则传统不能再生。整合两种文化资源,恰当处理其相互关系,是当前文化全球化环境下的重大课题,加藤周一先生的观点至今并未过时,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产生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逐步好转的特定时期,促使当时的日本人对处于被遗忘边缘的本国文化进行了有益的再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加藤周一杂种文化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其可贵之处在于,为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指明了一条不偏不倚的公平道路,时至今日,对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我国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注释:
①明治:日本年号,1868―1912.
②原文为:“明治以来の}jな文化\婴s史は、もし一言で言うとすれば、このような文化のjN性にする知R人の趣らの反辍つまりその化\婴s史にほかならない。”引自加藤周一《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一文,笔者自译.
参考文献:
[1]加藤周一.jN文化.v社文,1956.
[2]青木保.日本文化の淙.中央公社,1990.
篇7
【关键词】拉丁美洲;文化外源性;印第安文化;基督教文化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是集自然存在、社会历史存在和精神存在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依其发生、演变、形成的不同机制与构成的不同要素可分为三大类型, 即元文化、原创型文化和衍生型文化。
元文化是指生活在相对狭小、单纯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组织或在此基础上演变成的国家组织,其内部使用相同的语言文字,尊奉同样的,实行同一的谋生方式等。史学界公认的世界古代四大文明, 即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化、底戈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化、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都属于高级元文化。
原创型文化是指由若干不同质、不同级的元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而生成的复合型文化。当今世界格局分为文明,其中中华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文化就属于原创型文化。
衍生型文化是指由原创型文化与元文化接触、碰撞、创生而形成的复合型文化。包括日本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拉美文化和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由于其复杂性和融合性属于非常典型的衍生型文化。
一、拉美文化的印第安渊源
拉丁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因此印第安文化长期处于独立状态,与外界尤其是较为发达的欧亚大陆的文化缺乏交流。15世纪之前,印第安逐渐形成了三大文明中心――位于中美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的玛雅文化,位于北美墨西哥一带的阿兹特克文化和位于秘鲁一带的印加文化。这三种文明成为印第安文化的瑰宝,但由于其分别处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和高原地带,彼此也缺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印第安文化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直到15、16世纪,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方侵略者的枪炮下,渐渐地衰落或消亡。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以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烟草、可可为代表的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使其成为世界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以太阳神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及各种浮雕、壁画让人瞠目结舌,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以鹰羽冠为代表的民族服饰,色彩鲜艳、做工精巧,为世界民族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纳斯卡荒原巨画为代表的令人不解的“斯芬克司之谜”,至今仍让人感到神秘莫测,激励更多的学者去探索和破译。
二、基督教文化等对印第安文化的冲击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欧洲殖民者对拉美的入侵,中断了拉美印第安土著文化的单质演进,使拉美社会从原始社会后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突然跳跃到封建――资本主义社会。随后,欧洲基督教文化明显占了上风,而印第安文化遭到野蛮的摧残和撞击。然而,印第安文化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不仅保存下来,而且还对外来文化产生“反作用”。与此同时,欧洲基督教文化也表现出自己的“弹性”和“宽容”。
土著民族是遭受欧洲殖民扩张强烈冲击的原美洲文明的幸存者。他们受到上述扩张的严重损害,但后来为构成现代民族社会而重新进行了种族的整合。虽然土著民族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与过去完全不同。幸存的土著民族已不可能恢复其原有的印第安文化,因为其文化本身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且他们自己还要努力适应各种已经与此前完全不同的客观条件。
以土著居民为主要成分的一些拉美国家,其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将其继承下来的、并经常出现对立的印欧两种文化传统整合到国家生活中。一方面,欧洲文化的贡献在于:各种技术工艺、制度和意识形态内容已渗入土著人的文化遗产中,但这是以土著人重新确定其生活方式和改变其价值观为代价的;另一方面,古代土著文化财富虽然遭受损害而收缩,但某些成分还是顽强地保持下来了,例如语言、社会组织形式、和价值观。此外,还有民间知识、独特的艺术风格等文化遗产,它们现今有时仍被作为确定民族特性的手段而得到发展。
除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拉丁美洲传统文化还先后同亚洲文化、非洲文化等长期冲突、碰撞、磨合,结果孕育出了一种新质的“混合文化”(卡彭铁尔语),实现了文化转型:“印第安美洲的文化犹如一条彩虹,在这条彩虹中可以分辨出在这个印第安――非洲――拉丁美洲大陆同时并存着的七种文化的颜色,即西班牙文化、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伊比利亚人文化、美洲黑人文化和全面混血人的文化。”文化外源性成为现代拉美文化的典型特征。
三、拉美文化外源性的影响
拉丁美洲经济的长期不发达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历史事实。即使是现在,尽管拉美少数国家进入了中等发达状态,但就整个地区而言,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不仅无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暴露出许多社会问题,仅每日生活费用在2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就高达1.59亿。许多学者曾对拉美不发达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影响很大的解释理论,但这些“药方”最终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医治”作为一个整体的拉美地区的不发达“症状”。
拉丁美洲长期难以走出不发达的状态,显然并不在于这一地区缺乏如资源、劳动力、资金等物质上的必需保障,而在于从独立以来很长时期没有突破外源性文化的束缚,没能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相一致的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拉美国家可以拥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外在形式,但西班牙留给这块土地上的文化遗产却很难产生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真正的资本主义精神。马里亚特吉指出, “西班牙的文化遗产不会使拉美人清楚地体会和懂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之间的所有差别。资本主义的道德、政治和心理因素似乎没有在这里找到适当的气候。资本家,或者更确切地说土生白人地主,只有利润观念,而没有生产观念。冒险精神、创业的劲头和组织能力,这样一些真正的资本家的特征,几乎都是我们所没有的”。
此外,在现展中,拉美很多国家面临着同样一个难题:即实际上很难从内部产生和发展先进的文化科学,而只能主要依靠外来成分弥补自身结构的严重不足。这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无不与拉美文化外源性相关。拉美国家目前这种独特的模式既是殖民地历史的遗产,又是拉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特别是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阶级结构妨碍了新的文化科学的形成,造成文化园地的贫瘠。
四、结论
外源性文化对拉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成为具有拉丁美洲经济长期难以走出不发达的主要根源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拉美地区走出不发达的状态首先在于走出文化精神上的不发达。文化思维的多样性会造成政治思想的多元化,多样化的政治思维的碰撞会造成社会团体的分裂,社会的不安定性就会导致经济的停滞。只有逐渐形成自己的一种崭新和独特的拉美文化,像中华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基督文化一样,既独立自主与时俱进,又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才能使政治和谐,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参考文献:
[1]【墨】斯坦利・S・斯特因、巴瓦拉・H・斯特因:《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遗产》,21世纪出版社,1984年。
[2] 洪学敏等:《美洲印第安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 陈光孚选编:《拉丁美洲当代文学论评》,漓江出版社,1988年。
[4] 欧亨尼奥・陈・罗德里格斯著,白凤森等译:《拉丁美洲的文明与文化》,商务印书馆,1990。
[5]【美】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6] 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著, 白凤森译:《关于秘鲁国情的七篇论文》,商务印书馆, 1987年。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宴飨;文化;礼仪;乡饮酒礼
一、宴飨文化概况
礼乐文化发源于原始社会,经过长期的发展,至西周,成为一种成熟的、系统性的文化形态,它包括建立在奴隶制等级制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包括哲学、政治、法律)和文化价值系统(包括伦理道德、艺术、行为方式)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其核心是礼乐。西周初年,处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奴隶主贵族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节仪、行为习惯和规范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制度化、条理化,成为维护奴隶制的重要制度和思想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周礼”。
周礼中各种礼节和行为规范,如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的规范来规定“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史记・礼书》),由此可以看出,礼的规定范围很广,社会和个人中的一切无不囊括。
礼乐文化中的代表为宴飨文化,宴飨文化最集中体现在宴飨诗中。宴飨诗,一般是指那些专写君臣、亲朋欢聚宴享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比如《小雅・鹿鸣》、《鱼丽》、《南有嘉鱼》等篇目均属这一类。从性质上看,它与我国古代宴飨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周人重礼又重德,一般来说,宴飨诗是按礼的要求写宴飨,更强调和突出德的方面。宴飨诗不但突出了礼乐文化的道德实质,而且展现了它鲜活的外在形式,为我们保留下礼的动态原貌。例如:《小雅・鹿鸣》本为宴群臣嘉宾而作,表现按礼待宾的殷勤厚意。其别写道对于德的向往和赞美:“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二、周代乡饮酒礼探究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比较盛行的一种礼制,也是周代盛行一时的饮食礼仪。据杨宽论证,乡饮酒礼起源于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这种礼节主旨在于尊长和养老。众多的学术界探索者们都认为饮酒礼是体现着尊老敬老,并与祭祀、乡射礼相关的饮食礼俗。
第一节、乡饮酒礼的形成和仪式化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比较盛行的一种礼制,《仪礼》中有关于乡饮酒礼的记述,说明它早在西周时期在我国已经广泛存在了。乡饮酒礼是一种在地方举行,以宾贤、敬老、谦让为主要内容,推广教育、教化的礼仪制度的礼仪。乡饮酒礼与选举、教育以及教化、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周代诸侯国每三年一次,由乡老及士大夫选举贤能,带领众人以礼相待,最后由诸侯把这些贤者献给皇帝,以得到任用。
在西周初年,所谓“乡饮酒礼”只是乡里百姓的饮酒聚餐活动,尚未演变出某些比较仪式化的礼仪,先秦时的“乡饮酒”活动是乡民的欢宴节和饮酒节,并无繁多的仪节。从根本上来说,“乡饮酒礼”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宗法制度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家庭公社成员之间的牢固的亲族血缘联系,是这种血缘联系与社会政治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固结的产物,它的确立期在西周。在西周后期,由于政治的分散,权利的下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的松弛淡化了,“乡饮酒礼”的举行形式不再按照礼制来进行。于是,乡饮酒礼逐渐演变成一套象征性的仪式和可行的礼节。
第二节、乡饮酒礼的形式
在周代,按照礼的规定,各种宴会都有规范的节仪。如《仪礼》所载的“乡饮酒礼”就有“谋宾”、“铺陈”、“迎宾”、“拜至”、“拜赐”等二十四节程序,这些程序无一不用礼制规定,这些相关的礼节制约着参加乡饮酒礼上的人们。据《左传》的记载,参加诸侯国朝聘宴飨的人都必须知道并遵守有关的礼节,无论是问答辞令还是赋诗言志,都要按照严格的礼的规定,如果不慎失言、失坐或失态,都被认为是有辱君命、有失身份的事。
在《仪礼・乡饮酒礼》和《礼记・乡饮酒礼》等篇中,饮酒礼的主要礼节有:谋宾、迎宾、献宾、乐宾、旅酬、无算爵乐、宾返拜等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要逐一进行,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上述各项礼节中,以进酒献宾最为重要,它是表示对宾客尊敬程度的标志。这些礼节是十分繁琐的,根据文献资料证明在西周到战国这一历史时期,这种形式的乡饮酒礼已非常盛行,并且十分平常自然。许多文献都证明,人们不仅在饮食生活中要尽礼,而且其他一切也要依礼办事,礼是政治、思想、道德的总规范。
第三节、乡饮酒礼的作用与意义
宴飨礼是周代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饮酒礼是宴飨礼仪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不同场合的具体礼仪细节也有所不同,但其普遍施行于上层贵族,甚至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周代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
第一、贵贱尊卑,维护统治秩序
在周代,礼乐制度是一切活动的依据。宴飨礼中所描写的饮酒的程序和仪式,是严格按照礼乐的要求和规范而进行的,反映了礼仪的周备,表现了礼制的发展。宴飨礼突出的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特点,是对“和”与“德”的追求,是对“亲亲”与“尊尊”的体现,是周代礼乐文化的显著特征。
《礼记・乡饮酒义》中行迎宾礼时,把宾、介、众宾分为三等;行献宾礼时,对宾有“献”、“”、“酬”;饮酒作乐、旅酬以及撤俎之后,彼此劝酒,不计爵数,是为了使人尽兴,安乐而不混乱。这样乡饮酒礼就成为在基层行政组织中分别贵族长幼等次的礼节。
第二、增进感情,制造乡里祥和气氛
礼仪具有稳定社会结构的功能,乡饮酒礼是一种敬老尊老的礼仪,它的举行能够保持乡里的团结和祥和。乡饮酒礼体现了乡里长幼贵贱以来规范礼。《礼记・乡饮酒义》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待,……所以明养老也,可见乡饮酒礼,既有教民‘养老’之意,亦含训民‘尊长’之义。”
在周代,宴飨的过程中有明确的年龄界限,这种严格按年龄大小区别饮食好坏的原则,在先秦文献中有较多的记述,后世趋于消失,这可能与后世有了按辈分区别尊卑的原则有关,尊老只能通过大体上划分年龄层次来实现,乡饮酒礼的尊老原则便是来源于此。
结语
宴飨礼仪是周代统治者用来维护巩固政治统治一种“礼制”,记载了古代宴飨诗的程序仪式,以礼制的形式告戒人们要遵循宴飨礼仪,重在突出宴飨能够联络情谊,具有巩固统治的功能。
乡饮酒礼创始于宗法制度时期,延续于宗法制度废弛,但宗法组织依然存在,社会尚需要这一礼仪来维持封建阶级的统治。当封建礼教淡化,乡饮酒礼只能具有敬老尊贤和维持宴飨的正常秩序等等的功能,对于后世自然还有极大地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纵野:中国饮馔史(第一卷),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
[2]姚伟钧: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古典 文化 传统 诗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人文素质的底蕴。古典文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应用,展示了古典文化的力量。在周杰伦的歌词中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唯美的境界,让我们在聆听流行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精彩。
一、古典的意象增加了词曲的诗意
(一)雨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意象,雨总是牵起古代文人的情思。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出了春雨的姿态,将雨与落花结合,展示了一种自然的原始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意境的美。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曾写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时的雨寄托了诗人的一种思念,雨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妻子的款款深情。而在周杰伦的歌词《七里香》中则写到;“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这时的雨寄托着一种爱和思念,雨成了一种流淌的方式。提起雨,就让我们有种湿漉漉的感觉,仿佛是一种动态的忧伤,静静地淌。在他的《青花瓷》中这样唱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烟雨江南的画面,让我们想起了江南小镇的烟雨朦胧,增加了神秘感。仿佛雨中断桥上白娘子与许仙的相遇。在他的《千里之外》中写到:“你从雨中来,诗话了悲哀。”古代的文人看到雨总想作几首诗,晏小山与情人离别时曾写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雨渲染了一种悲哀,就像现代诗歌中戴望舒的《雨巷》那样,一种字里行间流淌的哀伤,诗话了一种意境。
(二)月
月,是中国古人的思念的寄托,明月千里寄相思。从远古神话中的嫦娥奔月,每年中秋人们都赏月吃月饼,这已成了中国古典的传统习俗。北宋时期的坡在《水调歌头》中曾这样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的阴晴圆缺成为了人世间离合的象征。而在周杰伦的《东风破》中写到:“旧地重游,月圆更寂寞。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月亮虽圆,但是心爱的人不在身边,月圆更寂寞。而在他的《发如雪》中这样写到:“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好像是李白酒醉时的“举杯邀明月”,歌词中将月写得如此完美,将古典诗词的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将月与回忆融合呈现出唯美的画面。《青花瓷》中:“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月色晕开了结局,将月色动态化,不仅将月色皎洁无暇的美展现出来,更增加了一份朦胧与神秘之感。
(三)、花
落花,最易惹起古人的情思,晏殊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一种事物的凋零,是一种无奈。落花,多是在秋季,人们往往面对着凋落的花瓣而伤感。而在周杰伦的歌词中也有对落花的感慨,《花海》中:“静止了,所有的花开。”《东风破》中:“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这是所有人的无奈,我们无法左右花开花落,只能任其绽放任其凋零。《红楼梦》黛玉葬花,因其不忍花的凋落而将其埋葬,《葬花吟》中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烟花易冷》中,虽然写的是烟花,但是也表达了这种意境:“烟花易冷,人事已分。”周杰伦的歌词将古典诗词用现在的文学形式阐释出来,配上和谐的音乐展示了“中国风”歌曲的独特魅力。
二、古典风格的独特运用增加了文学性
(一)运用典故
《兰亭序》,是中国古代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与朋友聚会时。流觞曲水,怏然自足之情怀。而周杰伦的歌曲《兰亭序》用现代的语言将古代行书的气势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添加了现代流行元素,用现代散文诗的手法书写,使意境更加唯美。“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这种文学形式的运用不仅满足文学爱好者对于文学的情思,更使得歌词有诗化地境界。《青花瓷》中的写到的:青花瓷、宣纸、仕女图、汉隶、绣花针、山水画等等,这些都是古典文化元素,他的歌词是现代元素与古典元素完美的结合体。让我们的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古典文化的意境,感受歌词中所展示的画面感。
(二)化用诗词
《台》中,“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让人们自然地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孤寂之感,那种凄凉是渗透进人内心的悲伤。“北风乱,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断。”让人想起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歌词《兰亭序》中:“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就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原来万紫千红开遍,是这般都赋予断井残垣。”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有的繁华都化为三千东流水。歌词中:“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就像王实朴的《西厢记》中写到的:“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在当今这个传统文化被忽视的年代,周杰伦的歌词为人们展示了一种“中国风”,发扬了传统的古典文化,增加了民族的自信心,展示了中国民族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歌曲。
周杰伦开创了一代“中国风”的歌曲,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地结合,让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感受着古典文化的内蕴,增加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提高了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在现代元素中挖掘古典元素,在古典元素中创造现代元素,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宋诗词名篇鉴赏辞典》/天人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9.
篇10
关键词:荆州旅游;楚文化;楚文化旅游;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75-02
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国家首批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胜古迹众多。但荆州地区的旅游业刚起步,旅游潜力远没有被开发利用。荆州只是作为游客的一个过境站。本文通过对荆州地区现有旅游状况的分析和对荆州地区楚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研究。以楚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荆州市旅游业如何推介自己的特色旅游。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帮。
一、荆州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比较优势
1.1 纵向比较优势
ゾV菟淙挥幸恍兄名度的旅游产品如荆州古城墙、荆州博物馆、关帝庙、盆景园、章华寺等,但没有像北京的故宫、陕西的兵俑、桂林的山水等享誉世界、唯我独尊的拳头产品。松滋水风景区、石首天鹅洲湿地、石首桃花山、洪湖、监利瞿家湾等自然景观也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景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宜昌等地比较更是缺乏优势;三国旅游资源并非为荆州所独有(例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襄樊),且“三国旅游热线”没能真正热起来;水文化资源由于资金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其开发严重滞后,与周围城市的水文化资源相比明显落后;红色旅游在湖北本省也有不少优秀的经典线路,但荆州开发红色旅游受资源和本身旅游业落后等限制。
ツ敲,荆州最具特色的、“唯我独尊”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什么呢?荆州作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的楚文化资源是荆州独具特色,“唯我独尊”的优势资源,其他旅游资源无法与之抗衡。荆州发展的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水文化旅游、红色文化主题旅游等都是适应旅游业发展文化旅游的需要,但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发展更应该作为开发重点。
1.2 横向比较优势
ナ紫龋相比较于襄、宜、随地区,秭归区,武汉区,荆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荆州作为楚国的发源地,楚文化中心区域中的中心,有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享誉全国的知名度。荆州楚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其他几个地区。
テ浯危荆州楚文化的可感性也是襄、宜、随地区等所不能比拟的。众多的遗址、大量的出土文物、“古化石”的地方戏曲等等。这些是荆州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基础优势。
ピ俅危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临武汉、黄冈、与赤壁,南接岳阳、张家界和湘西凤凰,西邻“长江三峡”、神农架和重庆,北靠襄阳古隆中、武当山。沪蓉高速公路贯通荆州,万里长江奔流而下,是一个天然的旅游集散地。良好的区位条件也是荆州市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必不可少的条件。
プ詈螅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对文物古迹、风俗人情、古建筑、宗教文化和特色村镇等人文类旅游资源感兴趣。相对于楚文化其他的几个地区,荆州旅游业处于刚起步阶段。荆州旅游起步晚给荆州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可也使荆州在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上具有了可以大刀阔斧开发的可能。其他几个地区的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形成自己特色,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会对已形成规模的原有旅游资源造成冲击。
二、现状分析
ゾV荻猿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畏首畏尾的情况,虽然前几年提出了纪南城遗址公园建设项目,与英国一家旅游公司的引资数亿欧元的协议签约。由清华大学制作的规划是以楚都遗址纪南城为中心,占地2万亩修建楚王城、楚王宫和楚人街等楚式建筑,再现楚纪南城故城的古朴繁华风貌,实地展出漆器、青铜器、丝织品等楚国工艺品及其制作工艺。但时至今日还没有能够得到落实。
ゼ湍铣堑钠灯当坏练从吵鼍V菔卸猿文物及遗址的保护力度补足,从侧面反应出了荆州对纪南城的资金投入不足,开发滞后。纪南城资源未能得到开发,未能给荆州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反而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而旅游工艺品发展依附于荆州旅游大环境的发展,所以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开发力度不够,工艺品的发展就受到制约。
ツ壳熬V莸姆鹿沤ㄖ和纪念建筑大多是明清风格或三国主题建筑,但也有寓意楚文化精髓的建筑。例如金凤广场的“金凤腾飞”城标,荆州古玩城里的雕塑――楚人崇凤。楚人崇凤,视凤为至尊、至善、至美的神鸟,惯以凤鸟为图腾。荆州古城以金凤腾飞为城标,既鲜明生动地体现了楚地先民们尊凤崇火的历史渊源,又突出展示了如今古城人民意气风发、拼搏腾飞的精神风貌。但体现楚文化主题的建筑少而分散,文化内涵突出不够。多年来,荆州虽然对部分景点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和整理,但由于对景点缺乏统一的筹划与包装,突出楚文化特色和优势不够,使部分景点显得空洞无物,缺乏观赏价值和文化品味,难以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问题根源
3.1荆州对开发、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未形成强大共识。政府的开发力度不足,社会重视不够。楚文化主题旅游政策扶持少,缺少社会支持。
3.2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没有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不能突出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发展优势。即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开发、发展无科学完善的理论依据。
3.3管理机制不健全,楚文化主题旅游无健全的体制管理。
3.4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制约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
3.5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市场有待拓宽。即荆州楚文化主题旅游无知名度。
3.6缺少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3.7缺乏氛围,缺少韵味。
四、荆州市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4.1依托周边大中城市
ゾV葜鼙叩拇笾谐鞘薪隙,大中城市具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线网和通讯网络,较完善的旅游服务机构、服务体系和产业体系,舒适的购物、娱乐环境,为楚文化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荆州要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发展只剩的同时,必须与武汉、荆门、随州、襄樊、宜昌等城市相互配合,整合楚文化主题旅游的资源。即增加了这些城市的内涵也扩大了荆州自己的知名度。可以大大减少开发成本、增加游客数量。
ハ喽约中、统筹协调、形成整体优势
ゾV莩文化遗存相当丰富,由于诸多原因,不可能凡是有楚文物、遗址的地方都搞一个楚文化旅游景点。在进行专项楚文化旅游开发时,应做到相对集中。某些文化藏量较少、偏离旅游交通线较远的楚文化遗存,依据可移置原则应相对集中于楚文化的富集地区,尽量扩大每一个楚文化旅游景区的楚文化藏量。文化旅游资源有些是不可移动的,如古建筑、大型遗址、城址等,有些是可移动的,如出土文物、传世文物、民俗歌舞等,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原地开发,而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向不可移动的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集中。对可移动的楚文化进行相对集中开发,可以使分散的楚文化整合成更具吸引力,更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各楚文化旅游景区在内容的设置安排上,要统筹协调,切勿各自为政,搞小而全式的重复项目。小而全式的做法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不仅不能提高荆州楚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恰恰相反,会削弱它的吸引力,降低楚文化旅游的品位,破坏楚文化旅游专项产品的整体形象,所以应统筹规划,协调合作,各具特色,这样才能提高楚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发挥出整体优势。
ゾV菔卸约湍铣且胖返目发就很好的考虑到了集中优势资源开发的原则。
4.2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系统开发
ノ幕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相比更强调主题明确性、特色的鲜明性、产品的系统性。楚文化旅游专项产品就是要向旅游者尽可能多地展示楚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楚文化是我国先秦时期在长江中游地区成起来的既与中原文化有密切联系又有自身独立个性的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一种古老的文明,因此楚文化不能泛化,它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当然,楚国文化中一直被后代保留、传袭下来的民俗亦应纳入楚文化之列,它们是楚文化的活化。旅游决策行为研究表明,与旅游者所在地文化差异越大就越易于被选择,楚文化旅游开发的特色性,就是以发掘楚文化的个性文化为目标,为旅游者营造一种异域、异时、异族的文化风情氛围,将处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旅游者吸引到楚文化旅游中来,特色性尤其显得重要。这种特色性不仅应体现在游览的具体内容上,还应体现在旅游项目的编排、旅游接待、娱乐等旅游活动的各方面,全方位地营造出一种楚文化氛围。文化本身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它由许多的子系统组成,在设计楚文化旅游景区时,应注意楚文化的系统性,根据各地楚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构筑不同小主题的具有特色的若干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的楚文化旅游产品系统,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楚文化风采。
ダ硭程逯疲强化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コ文化主题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转变观念,明确思路,特别是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开发中的主导推动和综合协调作用,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强领导,组建荆州市楚文化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并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优惠政策、有效整合楚文化旅游资源、发挥资源规模效益上,按市场化的理念和市场经济规律推动楚文化旅游开发,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楚文化主题旅游开发。 ヌ乇鹗亲プ》⒄埂岸跷魃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挖掘荆州楚文化特色、在总体规划布局和整体运作下,最大限度地整合自己的旅游资源,形成系统集成效应,大限度释放旅游潜能,展示旅游魅力,打造荆州市楚文化旅游名片。
五、整合文化资源形成精品名牌
5.1 加大楚文化主题旅游项目策划和包装力度
ノ绕“楚国故都,文化荆州”的旅游发展主题的发展思路,按照“先于游客,先于市场”的思路,对楚文化主题项目立足“起点高,定位高”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精心构造使其成为融合文化和旅游双重性质的最能代表荆州自身楚文化,最能形成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精品。
5.2 加大楚文化主题旅游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
パ裼衅放啤⒂惺盗Α⒂杏攀频拇笮吐糜纹笠导团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发建设荆州楚文化旅游品牌景区。例如,、纪南城遗址公园与熊家冢遗址的开发。
加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全民招商”的思路,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拓宽招商渠道,有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项目有效落户。
六、广泛宣传
6.1多种媒体方式对外宣传
ダ用报刊、杂志专刊,制作荆州风光和“楚都荆州”的专题光盘以及旅游画册等全方位的开展宣传促销互动,进一步扩大荆州楚国故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6.2举办各种荆州楚文化特色的文体活动
ダ如,在高开全国性的屈原、庄子、“荆河戏”等等学术研讨会;以屈原为切入点开发荆州端午专题活动;承办“荆楚小姐”乃至“中国小姐”等有影响力的跨省性的全国性的文体活动。
七、结束语
ケ疚奶教至司V菘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优势与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对荆州楚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论述,指出荆州旅游开发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荆州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的基本原则,针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包括开发优势、产品、宣传、以及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圈内城市合作等相关问题,最终得出本文。以期能为荆州市如何推介“楚文化”主题旅游问题提供参考。
おげ慰嘉南祝
[1]Cooper, Chris.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Beijing : Higher education yukon press , 2004.
[2]Holloway, J. Christopher. Marketing for Tourism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3]Ernie Heath Geoffrey Wall. Marketing Tourism Destinations: A Strategic Planning Approach.[M] Wiley
[4]晏昌贵. 略论楚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建设[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3).
[5]郭清霞,李娟文,郭康松. 湖北楚文化专项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理,2000,(03) .
[6]谭白英. 楚文化与湖北旅游业发展[J]. 江汉论坛, 2003,(02) .
[7]魏峰群. 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探索和思考[J]. 旅游科学, 2006,(02).
[8]易德生,吴艳荣.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
[9]李培军. 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思考[J]社科纵横, 2008,(07).
[10]张卫星,艾 佩. 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J]生态经济, 2007,(04).
[11]王松青. 荆州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途径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23).
[12]周 来. 荆州古城旅游特色创新浅析[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3,(03).
[13]卢小琴. 关于荆州旅游开发的思考[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02).
[14]翁文先. 荆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状况初探[J]. 山东纺织经济, 2007,(04).
[15]朱 珠,但 强. 试论楚文化旅游现状及其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6,(03).
[16]李 艳. 基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荆州旅游资源的整合[J].魅力中国 , 2010,(17).
[17]徐 涛,肖 璇. 湖北楚文化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几点构想[J]. 理论月刊,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