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22:3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访学期待;访学准备;访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50-02

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与内蒙古赤峰学院洽谈合作的TESOL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始于2014年7月,在双方不断努力与诚挚合作下现已圆满完成两年度访学计划,收获颇多。两校访学项目不仅给我校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专业强化平台,学术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得到增强,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作者就个人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经历进行回顾介绍,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个人留学所思所想。

一、访学期待

对于一名英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此次美国访学之行无疑是作者人生中宝贵的机会和难得的社会体验。根据院系教师技能大赛优异表现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以及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作者被选为2015年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人员。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作者心中充满着各种期待与憧憬,同时也立志不负学校及领导的期望及同事们的支持,充分利用此次访学机会提高自己,尤其在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方面。

1.走进美国大学课堂。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蓬勃发展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学习设施及环境,现有2万多在校本科及研究生攻读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3个月的访学使作者可以真正走进美国大学课堂,体验美国大学老师与学生构建的课堂模式,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思维模式,感受美国教育带来的学生成长与进步。从而总结归纳出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积极有效的一面,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教育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成长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应用于今后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跨文化知识掌握方面有更大的进步与成长。

2.融入英语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缺乏语言环境,都会陷入无可奈何的困惑与艰难。对于学生,最关键的影响是没有语言应用与交流的真实环境,学习语言的兴趣将会逐渐淡化甚至会产生排斥、反感情绪,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将是致命的。教学的成功来自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及共同努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前进的渴望,课堂教学将无法进行,教育的意义也不复存在。没有语言环境,语言学习将会变得枯燥、艰难,也失去了语言习得过程中流畅、地道、优美的语言特性。对于教师来说,虽然积累了许多语言经验与知识,但毕竟没有语言环境中所学到,也会出现以上烦恼。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环境匮乏的情况下形成的,比起在在英语国家成长学习的人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并且人文知识的切身体验也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成效,毕竟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此次美国一行将会是作者融入纯正英语语言环境,提高语言能力,尤其在口语与听力方面,这对于语言教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可贵的机会,是所有出国留学期望中最期待的。

3.体验异国风土人情。除了走进美国大学课堂及融入英语语言环境,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也是作者留学一大期待。这会对作者英语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除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阅历,有助于作者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国高等教育在学生培养与发展方面要重新思考与定位,课程也要进行调整。大学英语作为大学课程必选课及语言能力培养课程,在学生今后发展方面作用不容忽视,尤其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现在,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人才已经是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元素。所以大学英语承担的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是包括语言人文知识在内的综合语言应用课程。除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更应关注学生跨文化知识灌输,使语言与文化学习更好地融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及综合素质。因此留学期间能够体验异国风土人情,了解当地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充实现有语言文化知识,使学生受益良多。

二、访学准备

为了确保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计划平安、顺利、圆满进行,作者认真做了诸多行前准备工作,包括参加教育部2015“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赤峰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详解会,个人结合其他留学人的经验,做涉及海外学习生活的必要准备,尤其英语方面进行了两个月的强化练习,确保留学期间语言沟通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使得留美学习顺利进行。

1.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会。2015年6月3日,教育部“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报告厅隆重举行。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留学工作处副处长鄢智勇、留学服务中心出国处项目主管浦润楠、自治区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朱广元等出席培训会开幕式,全区24所高校的506名公派和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参加了该培训会。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内容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安保技能演练、心理讲座、健康与养生、中西医日常保健知识、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涉外礼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公派留学派出手续办理流程及有关规定等。此外,培训会还开展了欧洲及独联体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相关留学知识讲座。讲座人员均结合自身海外留学经历与大家分享了留学经验和体会,比如遇到的问题及给留学人员带来的学业和心理上的压力,并分析了问题原因;在国外要有安全意识,学会处理安全事故的方式方法,避免意外发生,做到“平安留学”。教育部的“平安留学”出国留学行前培训,是确保留学计划如期顺利进行必要环节。

2.学院留学手续办理指南。此次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项目是赤峰学院与美国该校合作开启的第二年。2014年双方签署了访学项目并派出了第一批访学人员,非常成功。今年,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此次访学项目,由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全程选派工作,包括学院教师出国留学手续办理及相关要求。学校在访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做了许多工作,并与对方院校多次沟通联系,确保访学人员基本材料准确无误送达对方,美方的入学批准材料如期到达访学人员手中,以便准时办理签证。这些,为访学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2.强化语言知识练习。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出国后所面临的最大烦恼莫过于语言沟通障碍。由于国内英语语言环境资源匮乏的制约,访学人员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准备往往不足,导致留学期间无法用英语准确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影响了他们主动学习、积极交流的积极性。此外,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惑及纯正英语环境的冲击也会导致语言沟通难以进行,这也是导致英语专业人员遭受语言沟通障碍的最大原因。因此语言对于出国人员来说再怎么准备也不为过。此次美国访学任务之一便是强化语言能力,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很难在3个月期间有明显的进步。因此行前有扎实的语言方面的准备才能迅速适应真正语言环境,才会最大限度地消除语言不通的困惑,积极自主学习与他人交流。

三、访学过程

1.TESOL项目课程。7月5日至7月31日在美国中田纳西大学进行了对外英语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学习课程可分为教育教学和文化教育两大内容,其中教育教学课为主干课。课程涉及广泛,包括英语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培养以及英语听、说、读、写模块教学等。其中教学能力培养课程从翻转课堂到批判性思维,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到小班个性化培养等方面讲解都十分详细,课堂上设置了许多讨论环节,对不同性质的英语课程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可行性的讨论,还涉及个人职业上发展方面。在文化教育课方面,主要讲解了美国文化教育、中西文化比较多元文化发展等。教育教学及文化教育课程的交替式的安排让老师们在紧张学习中体验到了轻松愉悦,同时又不失学习的凝重性及广泛性。

2.文化考察活动。8月1日至8月23日正值美国高校暑假时间,访学学校没有特别学习安排,让学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爱好选择自主选择,如文献研究、撰写论文或社会文化考察等。此期间,笔者对美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文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当地教堂礼拜活动、印第安原始部落考察、乡村音乐博物馆参观、西部牛仔文化赏析及美国内战遗址参观等。这些文化考察给作者的访学增加了更为鲜活更为立体的内容,让作者走出书本知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走进实践,真实地体验并感悟作为外来者在美国本土的衣食住行、所见所闻,让此次美国之行有了更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3.英语课堂观摩。8月24日至10月2日是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访学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以听观摩课的形式走入美国大学课堂,收获很多。作者根据个人学业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听了以下几种课程:文学影视欣赏、英国文学、文献检索、语言学、二外法语课、高级写作、阅读及语法课。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授风格,从中学到了诸多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及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融洽配合、积极交流。听选的课程类型及性质都有所不同,从类型方面来说部分是笔者目前教授的,部分是未来规划中所要开设的,还有一部分是笔者专业方向的延伸部分;部分是本科阶段课程,部分是研究生课程。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规律,本科生课程如语言学、文学等主要以学生听为主,教师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进行批判性思考,教师按时检查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研究生类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后研读任务。鼓励创新,课堂上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与批评。课堂观摩活动让笔者真实体验到了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其精华,应用于我,乃是此次访学真正意义所在。

此次访学是作者职业生涯中最为宝贵的历程之一,使笔者进一步开拓了眼界,教学理念得到了深化,对我院的英语教学改革也更有了信心。

参考文献:

〔1〕高靓.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篇2

【关 键 词】 美国;肯尼迪高中;语文阅读教材;协调性研究

【作者简介】 陈霞,广东省深圳市深大附中教师。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读”是其中最占分量的一部分,我国《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阅读技能,阅读需求应该往精深方向发展。如何选择语文阅读材料?如何科学安排阅读材料的先后顺序?如何指导学生把阅读纵深化?如何让语文阅读发挥“大用”?语文老师一直在思索这一系列问题。

借着参加深圳市教育局海外培训24期美国班的机会,笔者赴纽约培训两个月,走进美国纽约州的十三所中小学,近距离考察纽约的中小学课堂,感受中、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收获良多,尤其是长岛肯尼迪高中语文部的阅读课。

美国不实行全国材,甚至不实行全校材,每位老师都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教学材料,这种自由度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一线老师的信任,同时又可展示教育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虔诚度。长岛肯尼迪高中语文部制定了这份《肯尼迪高中9~12年级语文阅读指引》,该校语文教师就在这份指引下选择材料,不过,教师也可以不按指引选择,笔者在一个班听课时,发现该班老师所选用的霍桑的《红字》就不在此指引中。

当笔者把肯尼迪高中这份指引里罗列的作品一一翻译出中文名称时,心底不禁涌起敬畏:这是一份有智慧、有重量、负责任的阅读指引。这份指引,可以用几个协调来概括:

一、基础阅读与附加阅读的协调

纽约州的高中语文以阅读为重,语文课不讲字词句法之类的语法常识,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阅读全本著作,并撰写论文。肯尼迪高中也不例外,该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阅读指引最清晰的特点就是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与附加阅读,二者比例约为1:2。基础阅读多为古典文学,尤其是大师作品,例如莎士比亚戏剧、古希腊戏剧和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离学生的生活稍远,有较多的背景知识障碍,所以老师把它们作为基础阅读。附加阅读多为当代通俗作品,年代较近,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不会给中学生带来过多的阅读障碍。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基础阅读就是要阅读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基础阅读文本偏于艰深,阅读障碍过大,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设置丰富且稍微浅易的附加阅读书目,这是对基本阅读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我国越来越注重全民阅读,但从每年阅读调查统计数字来看,畅销书多为一些成功学、保健养生类的,中小学生热衷阅读的书籍也多为比较浅显的流行读物,甚或只读韩日漫画。我们的中小学阅读课程设置可以借鉴肯尼迪高中的思路,注意基础阅读与拓展阅读协调,让阅读真正发挥功用,使之成为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协调

与我国高中的阅读书目比较相似,肯尼迪高中的阅读指引侧重古典的经典文本,莎士比亚的作品有6部之多,占基本阅读的五分之一。除此以外,基本阅读还涵盖了古希腊经典戏剧和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厚重,在阅读和解读方面都颇有难度,在我国通常是大学中文系的阅读资料,而在肯尼迪高中是必读书目。附加阅读书目绝大多数是美国当代文学作品,主要体裁是小说,另外还有一些剧本和非虚构文学。笔者对美国电影特别感兴趣,看到附加阅读的作品目录时,忍不住会心一笑: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已搬上银幕或获得金球奖、奥斯卡奖等,如《十二怒汉》《抉择》《街头日记》《弱点》《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搏击俱乐部》《冷山》《末日危途》《德库拉》……其中,震撼人心的《十二怒汉》更是在影坛举足轻重的作品。这样选择的原因估计有二:一是难度适中,易于被学生接受;二是可借助影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品,拓宽了阅读的渠道。古典文本的厚重和现当代文本的鲜活协调,这就使得阅读资源获得了平衡。

三、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的协调

阅读指引一共列出83部作品,基本阅读部分莎士比亚占较重分量,除此以外,多为美国作家的经典作品。作为基本阅读,这样的安排比较稳重,促使学生阅读经典作品,保障了经典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这个特点表现在美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学阅读也不例外。细看肯尼迪高中语文的附加阅读书目,会发现该校颇为关注少数族裔和女性作家的作品,犹太裔、非洲裔、亚裔和美国裔黑人作家作品占了一定比重。例如《抉择》是犹太裔作家哈伊姆・波图克1967年的作品,《大披巾》是犹太裔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描写犹太人二战创伤及战后生活的作品,《自然》是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作品,《同名人》是印度裔作家拉赫瑞的作品,《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是伊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是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作品,《长路漫漫――一个童军的回忆》是塞拉利昂籍作家伊斯梅尔・比亚的作品,《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又译《我不是拉登》)是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的作品,《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

除了谭恩美的《喜福会》和在我国曾经畅销过的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其他少数族裔作家在我国还属于不太被关注的,但他们在美国却走进了中学课堂。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多为纪实作品,少数族裔作家在异质文化中思考少数族裔的生活现状,用文学传达少数族裔的生活挣扎和心理感受,这些精神追求和文化诉求获得了美国读者和社会的认可。立足本土,关注全球,这恰是印证美国社会的共识:在平等理念下融合各族裔,保持文化多元,促进文化融合,加速文明交汇,这正是美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来源。

我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侧重选择汉族作家的作品,而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有不少杰出的文学作品,如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伟大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作品《嘎达梅林》、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传》等,如果我们增加对本土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关注,对培养学生的兼容并包的素养应该是有所裨益的。

四、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的协调

奥巴马政府2011年提出“州共同核心标准”(“CCSS”,即“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在阅读标准方面,要求美国从小学到12年级,要逐渐用“信息性文本(Informational Texts)”代替“虚构文学(Fiction)”,帮助学生提升接受复杂的非虚构性信息(包括研究、报告、原始文献)的能力,要求小学的非虚构文学(Nonfiction)阅读要占学生阅读总量的一半,到12年级(即高中毕业班)时,非虚构文学阅读必须占据阅读的70%。CCSS推荐了托克维尔的名著《美国的民主》、旧金山联储2009年的《联邦意见》 (Fed Views)、美国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的《13423号行政命令:强化联邦环境、能源、和交通管理》等这些政治经济类的信息性文本。

何为非虚构文学?在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参考西方文学界的释义,以及综合中国作家莫言和评论家李敬泽的观点,非虚构文学的特点是基于事实(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的创作,但仍属于文学的范畴,只是较虚构的文学作品而言,非虚构文学更强调真实性、独立性、亲历感和现场感。

美国“州共同核心标准”对学生阅读非虚构文学的比例要求高达70%,这个要求引发了来自一线语文教师的质疑。针对质疑,“州共同核心标准”研究团队作出阐释性的强调:70%的非虚构文学阅读并非指语文课的比重,而是包括所有课程,如社会研究、科学等学科的阅读。尽管有其他学科分担非虚构文学阅读的教学比重,语文课必须承担一定分量的任务,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长岛肯尼迪高中显然已经响应了“州共同核心标准”的要求,阅读指引里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非虚构文学,如:《天使的灰烬》《奇迹创造者》《布鲁克林有棵树》《冷血》 (美国著名作家楚曼・卡波提的被视为“非虚构文学”的最经典作品)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狼踪》《长路漫漫――一个童军的回忆》《美国大厨》《玻璃城堡》《永恒美丽的背后――孟买地下城的生命、死亡与希望》。

这些作品,或自传体风格的小说,或回忆录,或学者笔记,或日记,或基于真实人物故事的创作,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素材的真实性,文本传达出亲历感和现场感,容易让中学生在这些非虚构文学中真正关注他人的世界,学会换位思考,体验多元文化,指导青少年培养志士情怀,形成普世价值观。这些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非虚构”,但手法风格还是“虚构”文学的特点,文艺性比较明显,离“州共同核心标准”强调的纯粹的“信息性文本”有一定的差距。笔者推测,那些倾向于信息性文本的非虚构文学阅读应该是社会和历史学科的责任了,而语文的阅读,从肯尼迪高中的阅读指引推荐的作品来看,还是关注了文学性,注意到了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学的协调性。

五、语文的文学性与工具性的协调

学语文到底有什么用?经常有人批评语文教学脱离现实生活,甚至有“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批评。所以,语文教学界应该明确“语文的用处”,勇于直面并解答公众的疑问。目前国内高中语文教材已经比较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单元训练题里设置了大量社会实用类的训练题,但教师在教材的使用上,多注重基本篇目,易忽略附录里的实用训练题。这不能怪中小学老师,因为目前语文教学质量考核手段单一,考试模式古板机械,不外乎在字、词、句、篇、主旨、手法分析的圈圈里打转,扼杀了语文的文学性。工具性容易被忽视,文学性被应试制度冲淡,怎样平衡语文的文学性与工具性?

肯尼迪高中语文阅读指引里有提供大量的各种体裁的文本,却不见生活应用文,更不见语法知识方面的材料。观摩该校语文教师的课堂,发现他们不注重语法讲解。肯尼迪高中的语文老师说他们的课外作业就是定时定量读书,写读后感或者论文,也有画图、写报告、做食谱、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作业。而课堂上,教师就是一个主持人,调动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课时,我注意到老师几乎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任由学生表述各种千奇百怪的观点,强调他们要自圆其说,然后要求学生撰写小论文。教师张贴在教室的学生作业,没有用红笔修改,没有用“√”“×”符号作的批注,只有赞同或中肯的建议。难怪学生们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因为无论他们怎么表达,都不用顾虑对与错,只需要让自己的观点建立在论据之上即可。

篇3

关键词:文化交流;钢琴人才;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73-02

任何艺术交流的深度都是文化内涵的交流,钢琴艺术的交流不是单一技术层面的交流。钢琴艺术在中国扎根、推广是文化交流的结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加强,不断促进我国钢琴艺术人才向着专业化、体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文化交流

钢琴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在各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的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如阅读国内外的相关书籍、观摩艺术交流活动、练量的国内外教学体系专业教材等等,通过交流掌握技术手段、开阔艺术视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来理解音乐作品,达到完善和提高艺术水平的目的。而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中外相关专业文献中,由于中西方不同文化为各国的专业文献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在对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专业文献学习中,除在技术和理论的学习和理解之外,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迥异。文化交流就是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渠道。钢琴专业人才在各种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理解不同国度的不同文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文化涵养,才能理解和感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在钢琴人才发展初期,重视阅读作曲家的传记,看作品的简要介绍,听作品的录音,通过读、看、听可以直接了解弹奏作品的创作理念、意图以及音乐表现的内容和形象,进而可以加强对技巧的掌握。这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是初步的和萌芽的,重点放在了解和掌握的程度上。目的在于明确作品风格、接近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完善弹奏技术,能具备刻画音乐形象的基本能力。不同的书籍和音像资料,介绍的文化内容之间会有异同,因此,越全面了解文献资料,形成自己艺术观念的时间就越快,激发二次创作的能力和水平就越高。所以初期的文化交流,是钢琴人才具备发展能力的奠基石。钢琴人才发展的高度,也是由这一时期涉猎文化交流的宽泛度决定。

在钢琴人才发展的中级阶段,钢琴人才对文化交流活动常常处于主动参与状态。这个时期,有些人才已经走向国外,有机会直接接触当地文化,开始融入当地的教育和演奏氛围中,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状态中。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钢琴人才,在地方举办的音乐节、学校主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和一些观摩活动中,也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国内外演奏大师的演奏和教学,通过更多的途径认识国外文化,开始中西方钢琴文化的全面了解。这个时候,钢琴人才得到发展的是文化精粹提炼能力,在了解中不断接受,在思考中不断研究,在演奏活动中不断体验。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有了更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主动性,基本具备了向深度研究和探索的认识能力。

当钢琴专业人才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其热衷的活动。其中各种专业比赛,成为钢琴专业人才参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国内外参与比赛,使钢琴专业人才有机会接触各国的大师和同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观摩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培育出的,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同行和老师的专业演奏、大师班的学习等,都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使其不断提升新认识,以达到对文化艺术层面的理解和提高,可以说,这一阶段钢琴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研究内容和视野更加深入全面。

综上所述,文化交流活动在钢琴专业人才成长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钢琴专业的人才,应该重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从而促进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二、文化交流在钢琴人才发展中具有推动性作用

(一)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文化交流对于钢琴人才而言是一种由理念和实践共同组成的活动形式,能够激发钢琴人才在学术领域有突破性的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扩展和完善钢琴艺术的新路径,在钢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中,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发展策略。

从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来看,无论在演奏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都给钢琴专业人才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视角。如:我国的一些高等专业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师,在留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有机会到意大利的专业音乐学院进行访学活动。在此期间,访学者通过观摩音乐会、参加大师班学习、举办和参与音乐会、参加艺术节和国际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文化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钢琴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通过这种直接的参与和交流,极大地增长了对异国文化艺术的理解和认同,达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再如:我国开创“协作钢琴”学科建设系统发展规划的新策略,也是借鉴于国外的学科建设思路。“协作钢琴”(CollaborativePiano)学科作为独立专业,于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创立,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协作钢琴”专业在美国已经非常普遍,意大利大部分学校也都拥有了协作钢琴系。“协作钢琴”作为钢琴演奏艺术的重要表演形式,包括钢琴与器乐、钢琴与声乐伴奏(PianoAccompainment),钢琴与室内乐(PianoChamberMusic)等与他人协同合作表演的艺术形式。在意大利“协作钢琴”学科专业中,我们能看到钢琴人才的发展,不再是以钢琴独奏这一单一的表演形式为主导存在,而是以钢琴声乐伴奏、钢琴器乐伴奏和钢琴室内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发展,使钢琴艺术呈现出日益丰富的表演形式,有效的推动了钢琴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系统化的复合型钢琴人才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文化交流所达到的目的不仅是专业人才水平的提高,还能拉动钢琴专业人才建立系统的发展规划。

(二)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文化交流因为地区和内容的多样化,而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各国文化通过交流,才能在世界传播。音乐作品风格、作品中的创作元素,都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所以,开放的文化交流态势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和的。从中意两国钢琴人才的学术交流来看,首先,双方都需要开放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才能使钢琴人才有机会和平台展示专业技能、学术理论研究等全方面的能力。其次,意大利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民族性,要求钢琴人才对“意国文化”具备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文化交流理念。对于意大利钢琴艺术文化的多样性,钢琴人才应本着“”的艺术发展理念来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用开放性的思维与心理来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从而鉴赏和感受“意国风情”带来的多元化的文化魅力。所以,文化交流恰恰推动了钢琴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发展理念。

(三)文化交流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文化交流通过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播是世界通用的方式,它可以冲破不同国家语言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各国文化不仅深受本国人民喜爱,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只有借助文化传播才能够扩大其影响。钢琴人才通过文化交流才有机会聆听各国的作品,才有机会进行巡回演出,才有机会让西方的文化、音乐、钢琴演奏大师来到中国,让我们中国的文化、音乐、钢琴作品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对此,我国的对外交流项目,给予了很大力度的资金投入,将文化单位、教育单位都纳入在资助计划之中,使钢琴专业人才的发展有了专属领域。正是在这种文化交流备受重视的政策实施中,才会出现中、外钢琴专家的走出去和请进来,这种讲学交流从另外一个角度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如:意大利钢琴家来京、津两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为双方了解中意文化、音乐作品、钢琴家演奏风格创造了良机。其中大师班的讲座,更是在钢琴人才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指导和引领的极佳作用,通过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些合作关系,在实践和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合作。再如:曾在意大利留学的学者以及项目组成员,在学习钢琴声乐伴奏艺术回国后,共同进行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力求集体攻关,拓宽研究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以达到在教学和实践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中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是与世界文化沟通的一个缩影,只有将文化交流和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才能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没有文化的音乐作品,没有文化的钢琴演奏人才,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精神的支柱和心灵的归宿,只有文化交流才能推动钢琴人才走进世界文化领域。

多种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推动钢琴人才发展的重要策略,而日益受到关注。无论是各个层面的讲学活动,举办国内外的专业比赛,还是演出交流等各项活动,都能达到不同文化理念的交流,从而促进钢琴专业人才技术水平和文化理念的提升。此外,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明确研究和学习方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能够迅速使钢琴人才的能力得到提升。钢琴专业人才通过交流能直观感受到异国文化的风格,不同演奏学派的特点,在学习和研究内容中有意识地选用其它国家演奏学派的经典曲目,在演奏中融入这一学派的文化要素,在不同文化的浸润中,深刻理解演奏学派的风格和文化理念。

由此可知,没有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了解和吸收多元文化,就难以归纳、总结、分析、提炼不同文化的精粹;没有文化的交流,就缺乏作品演奏中音乐层面上的丰富、演奏作品的内涵和音乐文献研究的持续发展。作为融汇文化和音乐的钢琴演奏专业,其发展也就难以保持勃勃生机。所以,钢琴专业人才就要在文化交流中,学习、展示、思考和研究不同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钢琴艺术人才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论音乐欣赏在高校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M].时代文学,2009.

[2]宋文里.当代文化心理学的缘起及其教育意义[M].民族教育研究,2010.

[3]李小诺.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

[4]论文化传承视阈下的高师传统音乐教育[M].大舞台,2012.

作者简介:

郝蓉蓉(1981-),女,汉族,内蒙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键盘系讲师,获乌克兰国立师范大学艺术教育钢琴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和艺术指导教学。

篇4

毛泡泡就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时,她考上了北京服装学院。

刚刚进入大学两三个月,新鲜劲还没过,2001年12月的一天,毛泡泡经过学校的公告牌,上面贴满了考研、讲座、托福的信息,毛泡泡被一则招生信息吸引住了脚步。那是丹麦服装学院的老师来到学校直接招生,有8个公派名额。

招生主要面向大二大三的同学,毛泡泡纯粹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去的,她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还没怎么见过外国人,反正是海选,借这个机会练练口语也好。

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其他面试的学生都是毕恭毕敬地按面试的套路回答问话,但毛泡泡彻底放开手脚,灵光不断绽现。面试老师问她来自哪里。毛泡泡说,云南。转念一想,老外也不知道云南在哪里,这样吧,拿一张纸来,我画个地图给你看。画得很有灵气,这让面试的老师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学生不一样。

其实他们看中学生的并不一定是专业能力,更多的是看情商是不是够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等是不是够强。于是在大一报名的学生中,只有毛泡泡被选中了。后来她想想,自己真是幸运哪。在面试的最后,老师问她想不想去丹麦,她毛毛糙糙地回复道:“我也不知道,丹麦好像太远了,我主要是来跟您聊英语的。”

就这样,19岁的毛泡泡走上了背井离乡的旅程,到丹麦服装学院学艺术设计。

毕业后,毛泡泡也没有急着去找工作。毕业后她有3个月的签证有效期,就想着去旅游。她喜欢梵高的画,一路游历到梵高的故乡荷兰。

毛泡泡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机会,但机会好像就是接踵而来。在路上,恰好有一个中荷文化交流的夏令营需要志愿者,毛泡泡在这个项目中找到一份短期工。更奇妙的是,在这份工作中,毛泡泡良好的沟通能力让主办方之一的荷兰埃文斯大学印象深刻。学校当时正要成立国际学院亚洲贸易系,有意聘请她任教,教中国文化与艺术。

毛泡泡因此留在了荷兰,成为埃文斯大学最年轻的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一位中国老师。

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荷兰的生活真是顺风顺水,毛泡泡甚至拿到了教职工的终身合同。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每逢年底交教学报告的时候,她就难堪了。碰到写文章和查看大部头的学术书籍,她的头就大了。平常人看书是从左往后,在她的眼里,书里的字呈发射状朝自己飞来,无法集中精力“抓”住它们。以前学习的时候,她口才好,在国外多接受视频教学,很少需要啃书本。现在需要交年底的教学报告,她开始是找同事帮忙,但到第三年需要交学术论文,她彻底没辙了。她有很多想法,却没办法写出来,只能画,可是画的东西怎么做成论文?

毛泡泡感觉心里想被一块石头压住了,爱说爱笑的她开心不起来了。论文写不下去,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抑郁之中去看医生。

医生安排了3次测试,确诊她患有阅读障碍。这是由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主要表现为阅读时易读错字、书写时常搞混形近的字,注意力很难集中。但阅读障碍症患者也有常人不及的天赋,例如纵观全局,将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视觉发达,对色彩、形状非常敏感。“阅读障碍能让你看到不同的世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你应该珍惜它。”在医生的帮助下,学校破例允许毛泡泡用画画的方式完成了论文。之后,毛泡泡彻底释然了,她在讲课的时候都是用图形来表达。

但在埃文斯大学待了7年后,毛泡泡还是回到了中国。因为男朋友想来中国,正好有一家荷兰的培训公司提供了外派到上海的职位,毛泡泡就此辞去了教职。

干了一年多,中国职场的文化氛围让毛泡泡不是很适应,她索性裸辞了。回到故乡云南的乡下,她晒着太阳,没事的时候就翻看自己的笔记本,里面用大量的漫画描述她对生活的理解。偶尔听到的一段音乐、路边的一棵植物、和猫咪玩耍的一个瞬间、与朋友一段有营养的对话……因为有阅读障碍,她从小就用这种方式去记录和感受生活。朋友赞叹说:“你太有创意了,复杂的事情居然能用漫画这么简单地表达。”

毛泡泡想,除了教书、培训,有没有一种更适合她这种人从事的领域呢?心血来潮之下,她就上网去搜索,还真让她找到了视觉传达这个领域。有一种叫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工作,将演讲人的故事内容、意境神态以同步手绘的形式转化成图画。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图像资源库,所有的图像素材都需要在1-2秒中抽取出来,1-2秒快速绘制在纸上,包括构图颜色等等的安排。这是一个结合艺术设计、沟通理解、即兴发挥的跨界工作,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更是未来表达与沟通的新趋势,世界500强的公司在开会中经常会采用这种图像同声传译的方式。

毛泡泡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一直做得最拿手的不就是这样的工作吗?她查询资料发现,全球从事这一职业的还不到200人。“这事儿,我也能做!”毛泡泡找资源、学习、买书,然后就找到了国际上最权威的机构美国The Grove Consultant(视觉会议之书机构)考取了认证视觉引导师的认证。

与更多的创意者同行

图像同声传译这个职业太新了,市场空间也非常大。有企业的设计部门开会,聘请毛泡泡现场做图像同声传译。毛泡泡来到会议室,看见两套设计方案的团队正在“死磕”,谁也无法说服谁。

毛泡泡听了半天,觉得有些争吵没必要,其实他们的想法有不少共通点,但互相都不知道。她根据双方描述再加上自己的提炼,把两种方案的关键点明明白白画出来,摆在一起。图画直观可见,有时比交谈更有助人际沟通,争吵很快消弭了,两个团队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拿出了一套更优秀的方案。

这家企业后来又请毛泡泡协助,拍了一组宣传片。视频里,画外音讲述部门理念,毛泡泡的笔随之跃动,天衣无缝地配合诠释一个个抽象的名词――团结、上进……她在电脑里翻出了这家企业原本的部门介绍,近百页的PPT,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谁看得下去?

毛泡泡现在是国际视觉引导协会董事和中国区传播大使,她为全球大师级人物做过图像同声传译,如彼得.德鲁克的女儿Cecily Druker、麦当劳前总裁Paul Saber等。

有很多人好奇地问毛泡泡,怎么做到边听边画的?毛泡泡说:“用图像隐喻描述复杂抽象的概念,对逻辑思维、空间感、画面感和讲故事的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和锻炼。通过专业训练,许多人都可以做到。”

于是在2014年,毛泡泡决定开课教学,为企业培训更多的图像同声传译师,“我可以帮助更多人通过图画的力量,迸发创意,高效沟通。”求学者五花八门,想学画的大学生、临近退休的阿姨、陷入中年危机的夫妻、寻求事业突破的培训师、渴望走进孩子内心的年轻妈妈……有趣的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绘画基础。

毛泡泡希望帮助大家引导出不一样的创意。第一堂课,她要求大家在48个长方形空框内任意发挥,添几笔,画出不一样的东西。限时两分钟,有学生抓耳挠腮,硬是“找不到灵感”;有的却接连画出信封、窗户、切糕……交流环节,看到别人的创意,有学生感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篇5

论文摘要: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注重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知识的教育。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随着对交际理论的研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对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正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外语教学目的不再仅仅锁定在传授外语知识,培养听、说、写这些语言运用能力上,习得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造就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式”外语人才构成了外语教育的更高目标。那么,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占有怎样的位置,文化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文化教学,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外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传统外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心理学的影响,语言和文化被截然分开,这种只重语言形式、完全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语言技能的外语教学使得学生对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交际中常会因违反说话规则或交谈双方不能进人同一文化背景而造成交际的失败。

发展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但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具备了交际能力。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离不开文化,理解一国的语言文字,必须了解该国、该民族的文化。

要想具备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贺习语,而且还要学习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我们说,不掌握语言定额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化的包容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音和语法的错误往往能被容忍,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如果不了解文化方面的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交际就可能发生障碍或失败。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此,在当今的大学外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语官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和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中国人送礼时往往会说:“有点小小的东西给你,东西不太好。”译成英文前半句“Here is some little thing for you"还讲得过去,后半句“but iYs not very good”就有问题了,外国人听了一定会想:“既然不太好你干吗要送给我呢?”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会说:“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T。”如果接受外国人送的礼物时也说“fm really ashamed of myself. You should not have spent so much mon-ey,对方一定会不高兴,因为这不是表示客气而是在批评他。这时应该说:"IYs so kind/nice of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t”美国社会学家G. R. Tucker和W. E. 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像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

1.了解知识文化存在的基础:目的语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

但学习这对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探究引起两种文化差异的根源:两种语言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切行为模式都是由思维模式决定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比如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能够战胜自然。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自然科学,人类凭借他们不断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此对应,东方文化信奉“天人合一”,“阴阳调和”,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西方人是非标准受宗教和法律影响较大,而中国人主要受道德影响。真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的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的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在西方,“老”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而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发现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从而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习者能更好的了解这种语言,加深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2.理解一些特定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促进对语言的把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体现着不同文化的个性和特点。对文化理解的欠缺常常会造成语言理解上的障碍。比如,"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它的字面意思是“运煤到纽卡瑟尔”,但如果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就会明白它的真正意思是“多此一举”,因为纽卡瑟尔是英国的一个产煤中心,运煤到纽卡瑟尔是多余的事。再比如,狗在汉语文化中往往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可在英语文化中,dog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lucky dog(幸运儿),jolly dog(兴高采烈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人),top dog(担任最高职位者),surly dog(脾气不好的人)等等,都没有贬义。因此,在教授语言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这些文化知识揉进去,避免学习者因文化知识不足而对语言产生错误的理解。

3.认识和研究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含义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例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进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使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肢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诸如此类的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常常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学习者对这些方面有所了解,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体会,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文化教育实施的方法

1.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赞密结合

跨文化教育虽然重要,当绝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语言实践的教学。要把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意识的把文化知识渗透到具体的词汇教学、语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文化有关的词语,涉及什么讲什么,重点是要讲解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除讲清其概念部分外,还要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以达到文化背景融人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注重差异比较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的差异应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对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必要解释,而且还应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掌握正确运用外语的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式把教材涉及的文化内容加以分类,如问候、称呼、介绍、致谢、赞扬、告别等日常生活及社会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某些英汉词汇由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英汉语言在比喻、联想及典故、谚语等运用上的差异以及英汉语言中一些非语言因素蕴含的文化差异等等。

3.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出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融入外国文化

篇6

一座城池,一个人。他在那里欢笑、在那里哭泣、在那里活着,也在那里死去。

(编 者)

作 家 档 案

也斯(1948~2013年),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原名梁秉钧,生于广东新会,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也斯曾从事专栏作家、记者、编辑及美术编辑等工作,20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70年代开始,也斯便参与编辑《中国学生周报》《四季》《文林》《大拇指》等,在港台两地出版的小说、散文、诗集共达二十多本,期间获奖无数,为表彰他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文坛的卓越成就与贡献,在第23届香港书展上,也斯获“年度作家”殊荣。

也斯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文化研究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神话午餐》《山水人物》《山光水影》《城市笔记》《越界的月亮》《在柏林走路》《人间滋味》,诗集《雷声与蝉鸣》《游离的诗》《食事地域志》《半途——梁秉钧诗选》;随笔集《昆明的除夕》《书与城市》,小说集《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布拉格的明信片》《岛与大陆》《剪纸》《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烦恼娃娃的旅程》,评论集《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香港文化十论》,摄影集《也斯的香港》等等。其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他译介法国、拉丁美洲小说及美国地下文学,撰写评论,积极推动艺术教育和文化交流,担任香港各文学组织及项目的顾问,为香港本地文艺创作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

也斯一生游走四方,但其作品讲述的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以及这座城市背后的故事。无论是散文、诗歌,还是小说,香港都是也斯写之不尽的题材。上世纪70年代末,他第一本用香港语言写香港事情的诗集发表,完全把香港诗歌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南来文人的影响中独立出来,使香港诗歌拥有自己的面貌。从那时起,他便与香港结下不解情缘。

诗人的空间——记杜甫草堂

也 斯

从这一道拱门看进去,两边的红砖墙好像一直往前伸展,前面,是迷蒙的晨雾、幢幢的树影,不知要通到哪里去。砖墙,都是赭红的颜色,墙顶和墙脚浅灰色,弥漫的雾,好像也是浅灰色。灰蒙蒙一片,当我们踏进去,就好像踏进了一个不同的空间。

那是肃宗上元元年,诗人经过长安十载营营役役的生涯,四年途中颠沛流离之苦,终于在这里,在浣花溪畔,在一株高大楠树下,建起一所茅屋,作为一个栖身之所。总得有个巢才行!我们的现代诗人说。但这可也不容易。筑室经营之赀,还得要人家帮忙。还问这个人要桃秧,问那个人要绵竹;问这个人要桤木秧,问那个人要松树秧,要绿李与黄梅,还有大邑瓷碗。全部有诗为证。我们的诗人有一个严格的构想,跟他精密的诗律相仿。不知那些友人送不送货?喏,这里是桃秧一百,请签收。然后诗人把这些树秧安排在这里那里:对称、并列、参差、呼应,好像他安排文字一样。想着这些几年结实、那些几年成阴。到了今天,真的只剩下零碎的文字了。我们迷迷糊糊的,按照文字去找寻那高如人长的四小松,不知到哪儿去了!去找高大的楠树,楠树其实当然一早已经在风暴中连根拔起了。只剩下一片若有若无的灰色,茫茫的迷雾。

走进这片迷雾,就可以走进诗人的空间去吗?抬头远望,仿佛是无穷的空间,极目不见尽头,但逐渐的,雾中若隐若现地见出了苍绿的竹影,寻觅的目光找到一个安顿,不致堕入无尽的空茫去了。我们这位辗转流亡、仓皇避兵乱的诗人,这位写《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写《北征》的诗人,来到这块土地,暂时筑起一所草堂。

当然,在那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时代,没有人可以完全自己作主。国家多难,民生多艰,每个人都漂泊不定,张皇不安。但流亡也是为了寻求暂时的安顿,焦虑也向往心境的舒闲。诗人至少是暂时在心中筑起一个草堂的空间,然后才会写出“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这样的闲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样的亲切,“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这样的舒展吧。走过一道桥,我们看桥下的流水,细细的纹理,树影的婆娑,在那一刻,仿佛也体会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境界。在廨内挂着的书法,写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句,木板窗格背后,仿佛一下子也转暗变为夜景,无声的细雨正悄悄地沾润万物。诗人这一时期的诗,好像特别灵敏,特别细致,特别与万物有情。一下子,我们眼前好像看见,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抬着锄头,提着酒壶,在这儿翻翻杂草,在那儿树下站站,“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他沿路走来,一草一木都认得清清楚楚,仿佛也是他的老朋友了。“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他后来也写了不少咏物诗,由于细察眼前的丁香、丽春、栀子、鸂鶒、花鸭,联想到许多道理。在自我的空间中过的是一种比较质朴的生活,无聊的应酬减少了:“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也好像是因为稍有余裕、有了空间,诗人除了紧迫的生活问题,也有余暇去想诗的问题,文艺创作与批评的问题。《戏为六绝句》是对当时轻浮势利的文艺界的批评,而《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更像是对自己诗作态度的撮要。我特别喜欢“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两句,那里面,对人生,对艺术,都留有余地。那“余地”,也是诗人的空间吧。

我在桥上稍立,我从屋中的窗户展望叶绿花红,我从碑亭那儿感觉雾重林幽,不禁意会:心理的空间和外在的空间,总有某种象征性的联系。诗人这时期的诗,特别多“房子”的意象:“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花径不曾缘客归,蓬门今始为君开”,等等。但这房子,不是像一些西方诗人笔下那样是私人的堡垒、自闭的空间,而像是个人心境秩序的一种外延,与外界交感往来的一个中介,不是像弗洛斯特说的“好篱笆造成好邻居”,而是“隔篱呼取尽余杯”;“力疾坐清晓”之余,也觉“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村夜》由“风色萧萧暮,江头人不行”,推到“中原有兄弟,万里正含情”。想到这里,我们当然会想起他最有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自己的茅屋为秋风吹破,令他从自己的处境:“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想到广大的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中国诗人对宇宙的观念,总像是从屋宇,从屋檐和栋梁开始的。诗人说:“天地入吾庐”,是从亲友邻里的往来,晨昏出入作息的规律,开始了对四方上下,往古来今的认识。诗人总喜欢从窗户和庭阶、登楼或是凭栏,与天地景物往来。诗人不也写过这样的句子吗?“江山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这里有一种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风采,个人与世界有一种友善而亲密的关系。正如我们在晨雾萦绕的早晨在草堂踱步,想到的,不是西方绘画那种固定的透视视点、对无限空间的无穷的欲望;而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那种俯仰回旋,处在其中,向往无穷的心,处处有所安顿。

但当然,我们现在走过的草堂,已经不尽是当日诗人的草堂了。诗人一株树一株树、一块石一块石那样建筑起来的草堂,吹倒了,塌坏了,后世一代一代的人,依照他们庸俗的审美、模糊的认识,依照政治或观光的需要,这里改动一点,那里补充一点,筑成了后世的草堂。就像诗人的诗,留下来,也有文字的隔膜、庸劣的注解、道学的诠释、政治的贬抑,他们也想把诗人变成他们的诗人。而当我们走过,仍看到大堂里有风派的题字,有伧俗的题诗,看来还要在那里放上一个时期,我们只好自己沿路漫步,在晨雾中忖想过去的草堂——诗人曾经为自己短暂地创造出来的那个空间。

走出门外,又看见守门那个“摩登”的红衣女郎、外面潮水一样正要涌进来的游客,再远一点的外面,市中正在做生意的摊档、营营的市声……我们又再回到另一个空间。

作 家 链 接

学者易为,文人难做

苏庆先

也斯罹患肺癌的消息已在文友中传开,但眼前的他,却丝毫显不出遭受病痛折磨的痕迹。记者在香港会展中心一间会议室里见到他时,他一身格子西服,头戴鸭舌帽,就那么温文尔雅地、安静地坐着。

也斯是香港名作家,也是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今年有些特别,他被书展举办方评为“年度作家”,并将在书展现场设立专区,以“人文对话”为主题,展示他的诗作、摄影作品、书评等,以及他与多名摄影家、艺术家及设计师的跨媒体合作。

他的获选可谓实至名归。因为正如有人说过的,在香港,你也许再难找到像也斯那样的作家,其个人的成长、写作经历和香港这座城市六十多年的发展如此紧密相联。

当年,父母抱着五个月大的也斯从广东新会移居到香港。双亲都是知识分子,“父母不懂带钱来港,只会带书”。也斯4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郁郁而终,他的笔名“也斯”,与父亲有关。他说:“我爸爸的名字中有‘斯’字,嗯,那么我就‘也’有‘斯’字。”这或许就是“也斯”的出处了。

与父亲的郁郁寡欢不同,他的妈妈很开朗,与其妹妹一边贴火柴盒穿胶花,一边念《赤壁赋》《李陵答苏武书》《长恨歌》,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就像现在唱卡拉OK,我当时觉得很好听”。他对文学的兴趣,就始于当时。

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毕业后,也斯在报馆工作了8年,做翻译,写专栏,专栏文章涉及书评、影评、艺术评论等,之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修读比较文学硕士、博士,写过不少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论文,例如卞之琳、戴望舒的新诗。回到香港后,他先后在浸会、港大、岭大教授比较文学,去年患病后,每周只上一天课。

在香港,有人说学者易为,文人难做,他却说:“现在做作家幸福,做学者辛苦。20世纪80年代我在港大教书,两年班不用考试,4月底学期结束,今日港大就不是这样了。”反而作家容易做。 当然这可能只是表面,实际上却是“现在年轻作者要出第一本书很容易,艺术发展局一定支持,你写的东西好不好都可以出版,这对作者是不是好事?放在书店,一个星期销量不行便下架,可能永远不见天日”。

有学生问他如何做个大作家,也斯回答:“不如你先做一个好读者。”他的作品《半途——梁秉钧诗选》曾获中文文学双年奖新诗组奖,《布拉格的明信片》也获同一奖项小说组奖。不过,他说自己以前鄙视文学奖,但看到作家越来越难做,也终于认同了,“但要将评审公开,让作者明白为什么得奖,比起三尖八角的奖杯或几千元奖金更有意思”。

对也斯而言,写诗是一种平衡自己的力量。“如果有时间静下来写诗,是帮你向内看,反省自己的生活。”香港新诗日渐式微,反而歌词精彩绝伦。他认为新诗并未过时,“林夕也是读新诗出身的,他也写新诗,因此写歌词修养便好一点。现在的词走向生活化,例如《囍帖街》,写得好的词我觉得也是诗,鲍勃·迪伦的歌词其实也是诗”。

篇7

“过去和现在甚至未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部电影也从侧面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博物馆的特性――博物馆决不仅仅只是用来陈列冷冰冰展品的建筑物,而是鲜活、生动、生气盎然的万花筒。

知识的殿堂

在电影里,本・斯蒂勒为了妥善处理这些复活历史人物的关系,拼命地补习历史知识,而博物馆的美女解说员正在撰写他的博士论文,两人日久生情坠入爱河――博物馆不见得都是滋生爱情的温床,但它确确实实是知识的殿堂。

1974年,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在西方国家已经达成共识,博物馆已逐渐从主要为专业人士服务的研究机构演变成了为大众服务的开放性学习、娱乐场所。随着人们对开放式学习模式的探索,“教育”在博物馆众多职能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现代博物馆起源的英国,博物馆已经取代教堂的地位,成为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化体验场所。英国有约2500家博物馆,在英国中小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参观英国的一些绘画艺术博物馆的时候,你经常可以看到一组组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围坐在名画周围对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

柏林国家博物馆馆长米歇尔・艾森豪尔说:“在博物馆,一个孩子可以观摩、探索一个近在眼前的实物展品。而这些知识通常只能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在学校的课本里。从这一角度来说,走进博物馆是补充知识的最佳途径。2010年,柏林国家博物馆就接待了34万多名学生。”

纽约是世界上博物馆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那里的百余座形形的博物馆犹如一组巨大的文化磁石,吸引着观光客络绎不绝地到来,每年的参观者逾千万。正如影片中络绎不绝的小学生参观团,来博物馆近距离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纽约几乎与大都会博物馆齐名,其占地10公顷,拥有22座建筑物,39个展览厅,收藏了3600万件植物、动物和矿物标本。博物馆不仅静态复原或者缩微了很多自然历史的场景,更动态地借助各种先进的影像技术,如球幕、IMAX剧院,把严肃认真的科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人们面前。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没有什么比一场奇妙的博物馆之旅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009年,国家文物局对全国2300多家博物馆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庞大的博物馆从业者中只有10.6%的人拥有全日制大学本科或以上学位,其中毕业于博物馆专业的更是寥寥无几。根据约2000位馆长的回复,中国近90%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学历是大专、中学甚至小学毕业。即使是在一成左右的拥有大本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中,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是从高校博物馆专业毕业的。而所有这些人从事的都是核心的博物馆工作,而非保安、清洁等后勤服务。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潘守永在出席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时说:“博物馆对其工作者在保护、管理和研究馆藏展品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中国在这方面的职业化水平如此之低,真令人心惊和心寒。”

这种现象在国外是不可想像的,欧美等国都在博物馆工作者的教育背景方面设定了严格的门槛。低于硕士研究生水平的人一般是无法从事博物馆核心工作的。在有着数百年博物馆发展史的欧美等地,馆长基本上都有博士学位,而中国目前只有不到20位馆长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在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女主角在给学生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在利用博物馆的资料钻研自己的博士论文。哪怕是小小的警卫,要想有所作为也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博物馆的工作对从业者的专业化素养要求很高。

潘守永指出,中国各地的博物馆收藏了各类大量珍贵的藏品,日常的维护、展示、归档等工作都需要绝对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是不可能正确管理这些物品的,更别提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向公众普及其文化内涵了。

生存之道

本・斯蒂勒惹了麻烦,遭到了被博物馆长解雇的厄运,岂料歪打正着,他为博物馆吸引来了汩汩游客,博物馆长立即又对他委以重任。欧美博物馆并不是全部都免费,但一定会想方设法吸引普通人走进博物馆。

意大利可以说是一个博物馆的王国,如果加上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城堡、教堂和名人故居等,总数则达到惊人的3000多家。意大利的博物馆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民众,其中包括延长开放时间、不定期免费开放、举办展览、与学校合作开展相关教学课程、推出家庭和团体优惠套票、出版相关书籍和组织学术研讨会等等。此外,许多博物馆还拥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博物馆的历史、藏品等进行比较详尽的了解。

法国最负盛名的几大博物馆均为国立博物馆,一般不免费,但门票收入远不及运营和修缮费用,卢浮宫每年门票收入为8000万欧元,但经营、维修费用却达到5.6亿欧元,因此政府财政支持和商业开发是主要经济来源。

在极其重视市场原则的美国,博物馆却独树一帜推行政府和民间共同赞助的双轨制,在美国,博物馆是货真价实的非赢利公益机构。美国政府通常会提供财务政策上的优惠,博物馆每年会收到捐款,只要向国税局提供合理的说明,这些收入不必交税。许多博物馆销售藏品的复制件、高品位的礼品等,多数州法允许这些商店免交或少交营业税。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经费,2006年是1.8亿美元,其中30%是自身的商业营收;26%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13%左右是会员会费;门票只占到12%。其会费与故宫博物院的私人会所大相径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全国有会员12.5万人,会费方面学生45美元,普通会员50美元,最高会员费2万美元。

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也一度有意让博物馆自食其力。但到了新世纪,思路却180度大转弯。英国文化大臣曾经表示,国家博物馆与美术馆免费开放,是政府关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英国”的承诺之一,“我们想要每个人都能够免费享受我们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的伟大收藏。”

2001年,在《增值税法》中针对博物馆特别增加一个补充条款:凡被政府指定的免费向公众开放其永久收藏的国家博物馆,返还其全部增值税。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返还的增值税每年可高达200万英镑至300万英镑。

篇8

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和新的教育发展形势。我校以“基础+能力+创新”为教学目标,以多样化分层分类教学为策略,立足基础课程,做好开发运用;发展拓展课程,做大课程规模;突出研究课程,做强实践创新:努力实现德育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的课程化,基本形成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学校课程体系。

一、夯实基础课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必修课程教学分层。基础课程系属国家规定课程,具有强制性和统一性。但由于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情感准备和学习能力倾向也有所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对同一内容学习的时间、速度、效果的不同。学校采用“二次分层、动态调整”的教学策略,通过基础强化、能力提高、学科竞赛、自主学习等分层教学措施,适时进行调整,加强学生学习竞争力,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进步的平台。

选修模块体现自主。模块化课程的设计,使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学生在选课中可以有不同的模块联结和专业发展。为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有利于学生多样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规划,我校制定了《学生选课指导方案》,编制了《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同时,还加强了选修模块课的教学管理,完善了模块教学策略。

二、丰富拓展课程,开发学生特色潜能

我校的课程结构设置与现有教学相统筹,在开足规定课程并优化其课程设置的同时,大力开发拓展类选修课程,为各类学生搭设不同的发展平台,拓展不同的知识领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我校制定了《校本选修课程实施意见(草案)》,成立了学校课程指导小组和学生选课指导小组,建立了学生选课导师制。学生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程修习计划,编排个人的《功课表》,并依据自己的《功课表》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通过实施拓展类选修课程,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提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成果丰硕。

拓展文化知识,提升艺术才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从知识拓展、智能发展、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等不同层面,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以提高修养,锻炼技能。我校根据实践经验和学生需求,开设了艺术类、语言类、科学实验类、手工类、技能类选修课程近百门。

培育精品社团,增长学生才干。根据自愿原则,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了校园主旋律。如今,我校有社团20余个,每年举行“青春附中”社团节,展示社团活动,并评出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学校培育了一批精品社团,历次获得杭州市优秀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了提升。

依托浙大资源,拓展活动空间。我校与浙江大学同源同根,受其熏陶和影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抓住机遇,进一步密切同浙大的联系,开展“共承求是学风,同育祖国英才”——浙大导师团牵手附中学子活动。这既让浙大教授走进了附中校园、走进课堂,又让附中师生走进了浙大课堂、走进了实验室,探索创新了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共赢。

三、强化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我校一直致力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探索,制定了《浙大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走出了一条“立足校情,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发展”之路。确立了“以课题实验推动课程建设,以课题研究带动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指导课题研究,培养科学精神。学校站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新课程结构模式。我们在采取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个别指导、网上培训及案例示范等方式培训后,倡导学生在学科教师指导下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同时,我们经过学校征集、自愿申报、考察论证等程序,选拔并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课题研究。

拄掘高校资源,提升研究层次。我校与高等院校、专家团队的实质性合作,使得大学资源为高中生敞开,不仅衔接了中学与大学教育,而且播下了未来科学家的种子。浙大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给予了我校强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大学教授、研究生团队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指导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成果显著。如李梦鸽同学的论文《数独的计数、分类与图案设计》在第四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获东部赛区一等奖并入围全国总决赛。我们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就拓展选修课的课程范围、教学内容、做好高中教学与大学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开辟更多的学习资源、挖掘学习潜能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与交流,为深化新课程改革,优化育人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专业规划开辟了多元化渠道。

开展社会活动,锻炼实践能力。我校结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在高二年级专门进行了课题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紧密结合本土文化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学生们走进大学实验室、少管所、福利院、敬老院、图书馆、超市、数码港、快餐店和会展中心等不同地方,触摸社会真实脉动。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增长了知识,还了解了社会,服务于社会。

构建德育课程,陶冶道德情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依据的新课程价值观,催生了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多元性。使德育课程化成为了可能。学校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以人的成长为核心的知识、技能和活动,构建成了具有育人功能的德育课程。在多元架构的德育课程化体系中,学生明辨是非、感悟道德、净化心灵,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同时,以“风雅附中”文化节、“世界附中”英语节、“数字附中”电影节、“感动附中”感恩节等构成的系列主题式课程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体验成功的广阔舞台,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9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灵活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职业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尽量挖掘英语教学中的素质要素,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而对新时代的挑战,外语教学必须全面适应这一发展的需要,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的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高科技时代要求更多高素质人才,所以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应从改变教育观念着手,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胆改革创新,以达到对学生高水平教学的目的。下面就是我对英语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读、写、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但是只保留在这个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交流文化、互通经济的重要工具,这是它工具性的一面。语言还具有人文性,它是人们思想、感情、意愿的表现形式,所以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情感意识中的思维能力,要使学生习惯于用英语语言去思考一切问题,这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英语语言的逻辑方法去考虑问题,让学生摆脱母语中的那些固有的东西的束缚,切忌遇到事情先用汉语考虑成熟再翻译成英语,要注重启动英语语言机制,熟练掌握英语的语序及其特征,首先达到熟练应用,再进一步达到深入思考的程度。二是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学习英语语言不仅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认识和了解西方世界,了解古老的英国的风土民情,了解发达美国的特征,使中国能更好的容入地球村。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必须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因为,运用逻辑形式来进行的思维活动,其特点之一就是概括性,就是从具体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本质的特征和联系。因此,加强英语训练的逻辑性,注意把英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多种联系,从性质、类型、因果等方面的关系对练习形式和内容进行组织、概括,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形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

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与应式教育不同,它是以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提高与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个人的智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在英语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是“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把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融进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也为学生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求高素质的教师,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

三、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符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当今英语教学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等内在关系可以说已经相当重视,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使用该语言是否得体,学生对语言的含义是否真正理解等问题。但是,对于使用该语言是否得体,学生对语言的含义是否真正理解等问题,在教学中涉及得甚少,这对学生真正学会英语是一个不小的障碍。笔者认为,在注重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对比,避免学生因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正像西方人不懂得中国人为什么要磕头,为什么要缠足一样,中国人对西方人的感情及言谈举止、风土人情等文化现象也不理解,因此,在学习英语时不仅仅在句子结构和语序上不习惯,而且对整个西方文化都是陌生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学生学起英语来就只能是呆板地、生硬地、机械地掌握一些语法结构,然后再对照汉语一句死板地翻译过来。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或所表达的意思不够完整,甚至出大错、闹笑话。你想用英语来解释或说明问题,就必须理解他们国家的文化习俗,他们的行为方式,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交际中的一切问题。不然你说的那就不是真正英语,而是汉语式的英语。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与英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也就是说,在学习英语时掌握该语言知识,只能保证造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了解有关该语言的文化知识,则可以保证使用英语更加得体。文化是语言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分析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英语话语的不同特征,扫清其文化障碍,以达到理解英语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语教学是学生吸取西方民族文化、国情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这不能简单地把跨国文化教学等同于对英美语言材料中文化的解释,因为这种解释的重点侧重于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上,而忽视了那些构成语言理解障碍的文化问题,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外族文化的能力。或跨文化的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授的学习的过程,或者只学习表面看到的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调整心理层次,树立对待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信念,并不断探索西方民族的文化内涵。因此存在于某个民族有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不同的心理素质的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现象,往往隐含在语言之中。因此,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英语就是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学会等值理解并熟悉一种新的民族文化,学得该语言蕴藏的精神财富,进而克服由于文化产生的交际障碍,培养出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英语教学,不仅在听说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同时也促进了读写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其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加了创造意识也就培养了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方法很多。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教师一定做到精讲多练,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坚持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解读教育热点》,中国人事出版社.

篇10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名著阅读教学四大名著研读

语文教学历来重视阅读,然而对于目前的中学生阅读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学生不热爱阅读;学生不热爱经典阅读;学生特别不热爱主要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传统经典阅读。这样的阅读状况,可能影响的不只是一代人的语言文化素养;从长远看可能将会影响到一代人的价值观、生活趣味、文化趣味和审美趣味。文学与生活是同构的,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一个人更好地理解生活与人生;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其它的各种知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特别是古典名著阅读,如何把名著教学落到实处,却成了当今语文课堂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基于以上背景,同时结合我所在外语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语文组开展了贯穿七年中学学习的“四大名著研读”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保留成为我校的传统项目。今天我想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语文名著教学和语文高效课堂,以高中《三国演义》、《红楼梦》研读为例,剖析原因,进行教学探讨。

一、走进“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效”字是关键。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发生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具有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了才能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指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让思想冲撞,让方法启迪。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高效课堂有三大系统。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是两者文化的形态和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课堂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灵活也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而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将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变为“惟学”,打造一个“阳光、开放、向上”的课堂文化。高效课堂的评价系统称之为“以学评教”系统。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么以学评教系统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它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从“高效课堂”角度评价一堂好课要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果、探究深度”。

曾经,“高校课堂”在教育这个海洋里掀起了一股热浪,涉及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总而言之,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二、文学名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现状

古典文学名著无疑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它们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因此,名著教学应该成为整个中学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1、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阅读文学名著能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能使他们感受独特的思想魅力,能使他们形成批判性思考。美国学者莫蒂默?阿德勒博士说:“一个成熟的人,他的心灵已因历尽沧桑而变得深刻与广博,显然比羽毛未丰的儿童更能了解伟大书籍。但在少年时期,在心智、习惯尚未僵化,尚未习惯于接受真文学与真思想之前,让他们在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接受一些伟大书籍中的优秀片段,将会产生很多益处。”通过把古典文学名著引进教学,能够展现前人留下的人文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促使他们思考尊严、使命、责任、理想等人生问题,对丰富学生的情感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文学名著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清代学者唐彪在其《父师善诱法》一书中也讲到“阅者必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识狭窄,胸中不富,作文无所取材,文必不能过人。”这些都说明了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历年的高考统计得分情况时,我们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题、古诗鉴赏题和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率较低。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加强文学名著阅读对语文高考提高分数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结晶,往往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细心品味、体验、感悟,能够感受作品语句所表达的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透过字里行间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这无疑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了最好的空间和材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增强。从写作技巧上看,著名文学家都是语言大师,他们驾驭文字的方式、谋篇布局的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段等无不为后人树立了写作的榜样,提供了极佳的范例。很多著名学者如朱自清、余秋雨能够挥洒自如,都源于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钟爱。

但是目前我们的高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们喜欢网络小说不喜欢名著,为什么规定我们必须读《红楼梦》?”“我们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书,为什么要求我们必须读原著?”这些是当下学生对阅读名著发出的质疑声,抛开该生对选修课的理解偏差不谈,其对名著阅读的抵触心理,真实反映了目前许多学生的阅读困惑:在动漫铺天盖地,快餐、速溶大行其道的数字化时代,学做人有处世宝典,学写作有写作指南,要娱乐有各种明星、各类游戏,要休闲有各种文化快餐,那还需要读名著吗?大多数名著都有影视版,还要读原著吗?快餐时代的阅读困惑确实成了名著阅读的最大障碍。

2、课业负担重,学生的阅读时间被挤占。

在一项调查问卷中,针对没有读过课外书的14-17周岁人群中,有31.5%的人表示是因为“因功课而没时间读书”,选择比例占各种不读书的原因之首。江苏省从2008 年起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科生加试题部分设置了15分名著阅读题。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可惜即使是像江苏省如此明确的将名著阅读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对于那些要考名著名篇阅读的文科生而言,却还是没有时间去读名著。学习时间长,作业多、教辅多、考试多,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安排好课业与课外阅读是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问题。

3、缺乏读书的氛围和必要的指导。

“放羊式”的课外自主阅读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方法指导。高考的压力棒下,教师只得追求分数的最大效益,观念上对于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缺少可操作的指导方法,难以进行有思考、有具体策略、有效果的阅读指导。

三、以名著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成功案例与作用

如何走出当下中学生名著阅读的困境,同时又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以名著阅读打造高效课堂,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校的一些成功做法。

下面我再来总结下名著教学对打造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首先: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这其中包括独立思考的阅读能力,有深度的阅读鉴赏力以及广博的阅读迁移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一言堂”的课堂局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古典文学名著的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主动查找相关的分析材料和评论性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展丌争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虚心面对学生质疑,决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例如:《红楼梦》的“悲剧性”毋庸置疑,作为一出中国文学史中旷世独见的大悲剧,学生的理解各异:“金玉良缘”的爱情三角崩裂;女性遭受迫害;封建大家族的没落;传统文化下的人性挣扎……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在拥有材料同时深入阅读,运用对比方法多角度分析人物,提出一些具有深思独见的研究观点,并将其表述出来,形成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这种研究成果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课题认识的深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所使用方法的是否科学,为他们进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古典文学名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名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我们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在名著研读的过程中我们处处可见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学生确立课题之后明确分工,收集、整理、筛选材料,对于课题内容、框架的互相交流、师生之间的沟通,PPT展示时演讲者与电脑操作者互相无间的配合,甚至还出现在班级中脱颖而出的小组得到班内其他同学的技术支持,以求能够在年级展示中获得佳绩。而这些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是很难做到的。

第三:名著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学生考试、竞赛。

阅读笔记、读后感、论文的集中写作夯实了学生的议论文的写作能力,对于如何谋篇布局、拟题能力、深化文章立意等都有了充分的训练,也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厚的的素材。

同时,名著阅读已正式纳入考试要求和高考试卷中。江苏省的2010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文科生在三年时间内读完十部文学名著,在语文附加题中有15 分的名著阅读题。例如:在2010年江苏省语文高考中,有一道6分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文学名著阅读的现实意义――高考得分也不容忽视。

而“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中每年对于名著尤其是四大名著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分值,例如:在团体决赛中曾有这样一题: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了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与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似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矛盾论》)这种“三叠”式结构方法是由我国古代的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来,具有民族传统的形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像这种强调以“三”为标志的情节安排还有不少,如――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三气周瑜”;

《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请你结合其中的一个实例,谈谈这种“三叠”式结构的艺术魅力。

可见学校的“四大名著”研读活动对于学生获得这项竞赛的胜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结语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让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能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习得过程,而文学名著是积累这一过程的载体。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将学生引入更辉煌文学世界的一盏明灯,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开启学生更广阔的精神世界,名著教学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语文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炳亭 《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 山东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