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0:1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多样性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多样性论文

篇1

学校体育发展情况和社会价值取向影响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从文化角度来分析,文化具有传递、继承、辐射以及创新等功能。大学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同样具有健身、育人、导向和创新等功能。

(一)学术功能

体育文化的学术功能,与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相适应。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在体育院校和体育科研部门才能体现出体育文化的学术功能,而现在,由于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不断涌现,许多高校也对体育科研给予了高度重视,由于是一些综合性的高等院校,更加注重对体育科研机构的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对大学体育文化学术功能的一种拓展。

(二)导向功能

大学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体育文化的特殊性导向功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与国家、集体及校园利益相一致,又要把校园体育行为引导到体育建设目标上。体育在长期的教学、训练科研以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育价值观念,并不断进行升华,在为校园体育行为提供参照的同时,也引领校园文化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交网络交际的频繁,大学体育和日常生活逐渐融合。“终身体育”“全民健身”“健康第一”等思想观念的提出,促使大学体育文化对社会体育潮流或多或少起到了导向性作用。

(三)竞技功能

体育是竞技比赛的一种表现,因而,大学体育文化也少不了竞技功能。尤其是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对体育文化竞技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更好的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出本校体育项目的特色。将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强本校的体育项目竞赛的实力,同时也为创建独具特色的大学体育文化营造出了良好氛围,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创新功能

大学校园是体育历史文化的“储存室”,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加工厂”。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体育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它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促进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在创新中得到了发展。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体育新技术、新观念等不断涌现与推广,促使大学体育的发展也多姿多彩。

二、文化多样性环境下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反思

高校体育文化在展现当代体育发展的总体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素养。在当前多样化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不仅要与世界体育文化、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要体现出本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特色,发挥出高校体育主导文化的作用。

(一)坚持普适性与特色性相协调统一

在现阶段文化多样性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体育文化普适性与特色性的相互协调统一。首先,高校体育文化要坚持其普适性,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气息,保证高校体育文化与社会体育文化的协调;其次,作为高校体育,又要体现出其自我的特色,凸显个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同时,也要正确处理高校体育文化多样新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体育文化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形式各样、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高校体育文化要挖掘出自己的特色,并要保持。但是很多高校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仅仅突出了几个比较占有优势的体育项目,忽略了体育文化多样化的特点。还有些高校,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发展实际,将把整个学界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了风向标,盲目发展,未能体现本校特色。这些极端思想与行为都不够正确,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二)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也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真正体现出素质教学的内容。过去,我们在教育中过度重视文化课成绩,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正处于向素质教育转型的时期。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文化也应该与这一指导思想进行接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素质教育中,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体育兴趣,自觉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1.彰显体育精神。国与国,校与校、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在体育比赛中,有利于形成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提升集体的凝聚力。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

2.培养竞争合作精神。体育精神能够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将来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同时,体育项目中的团体合作性,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形成协作配合的意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契机。

3.塑造学生性格。体育竞赛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塑造学生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的性格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三)尊重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

篇2

关键词:自然遗产;文化多样性;对话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逐渐融为一个地球村,这大大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和政治合作,也为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人类群体的和谐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随着人与自然问题的日益激化,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越来越多的人强调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以此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要点来促进该宣言的有效实施,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提出了“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的行动要求。以下,本文将从自然与文化对话的四个阶段出发,分析自然遗产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从历史角度来看,自然先于人类和人类文化出现,人类各族群的文化都是在自然的根基上绽放的花朵,而并非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自然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即我们所熟悉的“丛林法则”,它强调的是“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起初,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被动地去适应自然环境,人类文化就是在这适应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便是自然与文化的第一个对话阶段。显然,在此阶段,双方的对话主动权掌握在自然手里,人类文化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自然。最终,人类各族群的文化深深地烙上了自然的印记,自然世界的多样性同样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态度由原先的恐惧转变为敬畏。人们凭借对自然的了解克服了对自然的恐惧,但是自然对他们而言,依然是神奇而充满力量的。人们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适度改造自然而不试图征服自然,人类文化和自然展开了第二阶段对话。与第一阶段的被动适应不同,在此阶段,文化与自然的对话处于互动状态,东西方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所提出的。在这一时期,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无穷的文化原材料,人类各族群从中各取所需,建立和发展族群内部文化。虽然每个族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也与其他族群的文化形成互动,共同源于自然而又一齐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追求。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各族群文化愈是独特,就愈能显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阶段,人们凭借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向世界发出征服口号,不能幸免的自然成了人类征服的对象,而且是最主要的征服对象。征服自然所带来的让人们遗弃了原先对自然持有的“天人合一”理念,人类文化变得野心勃勃,充满着对自然的侵略气息,这便形成了自然与文化的第三个对话阶段。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人类文化掌握了双方对话的主动权,它向大自然发起进攻,人们试图征服自然,使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改变。但是,人们忘了自然才是文化的“根基”,本末倒置的做法只能让人类文化的发展源泉枯竭,强制自然按照人类意志发展所带来的后果是对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自然多样性的破坏进一步导致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处于优势的族群文化成了这一时期人类文化发展的标准模式,它以强势的姿态迫使其他族群文化向其看齐,人类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了一体化的僵硬发展态势,这打破了人类文化应有的多元局面。

在现代社会,世界的全球化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日益标准化,这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贫乏危险,人们开始认识到尊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唯有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方可确保多元化的世界视野,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协调,自此,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成了国际合作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与此同时,人们重新定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理念的价值再次被人们所认识,保护自然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了国际社会的共识,人类文化和自然进入了目前新的对话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对话。可以说,第四阶段是对第二阶段的回归,但较之于第二阶段,人类文化和自然的对话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在这一时期,西方哲学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的观点逐渐被人们认可,自然与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成了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从多样性自身而言,它也包含了自然与文化相互尊重、良性互动的对话前提。

篇3

一、以“有效课堂”为主题,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技能培训和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把德育课堂打造成“有效课堂、活力课堂”。在第五周,全组老师为陈xx老师打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这一课。陈xx老师也非常投入、认真。在本校、职专进行了多次磨课,最后在xx的展示获得了市教研员周xx老师的“完美的一课”的高度评价。在第十九周,我们又开展了教学评价研究,陈xx老师为组员做了《多元评价学生》的讲座,对新课程下职高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开展了有益的探讨。

二、积极开展“学为中心”研讨,全组成员共同参与研究,逐步推广“学为中心”活动。

在期初,教研组积极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县、校有关“学为中心”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端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路,把“学为中心”落实具体教学行动上:如第十三周,林明贵老师、张明飚老师分别执教《文明交往》、《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华文化》。林老师亲切理性、注重生成教学,张老师擅长启发、富有亲和力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19周县文化课调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我组李世际老师再次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这节《构思创业项目》打破传统,独辟蹊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受到与会领导、老师一致好评。

三、继续开展基本功磨练提升活动。开展“换主题换地点换形式不换人”的系列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备课、说课、上课的有效性。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案例评选、论文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组织参加校展示课活动。通过发挥名师引领、骨干带头,带动我组整体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的提升。

(2)积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参加市里在文成的市德育理事活动,更好地拓宽教研视野和思路,促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3)鼓励教师人人参加论文撰写,全面提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本学期教师的论文数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陈xx老师的《中职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在xx省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教学设计《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获县一等奖;冯xx老师的论文分获省三等奖和县三等奖。黄xx老师的论文《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实践意识的评价——中职政治课教学创意评价主题研讨活动设计》获县三等奖;《运用刑法武器依法制裁犯罪》获县三等奖;《中职政治课教学,催开人文教育的绚丽花朵》获xx市职成教论文(案例)评选三等奖;学生论文《“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获xx市二等奖、县一等奖。

(4)开展”以学定教“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活动,提高课题结题质量,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供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教研组课题《学为中心模式下小组合作的开展》顺利结题,

篇4

论文摘要 简述了景观多样性、旅游地形象建设的涵义和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意义,并指出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设计当中。 

 

近年来,旅游地的形象建设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热门课题。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者发现,旅游地的形象是吸引客源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树立正确的旅游地形象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当前,运用景观多样性原理来指导旅游地形象建设是一种倍受瞩目的创新方法。 

 

1 景观多样性与旅游地形象建设的涵义 

 

1.1景观多样性的涵义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应用范围广泛、沟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学科,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1]。景观多样性主要研究组成景观的斑块在数量、大小、形状和景观的类型、分布及其斑块间的连续性、连通性等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有密切的关系。景观异质性指景观的变异程度,多指景观类型的差异。 

1.2旅游地形象建设的涵义 

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该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2]。所谓旅游地形象建设,其内涵就是旅游地经营管理者为了树立本地良好的、鲜明的旅游形象,增强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最终的目的是使旅游者形成对该地的良 

好的、突出的印象,从而招来尽可能多的游客,最终获得更大的效益。 

 

2 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意义 

 

旅游地的形象建设运用景观多样性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旅游地的形象不仅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并能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1)维持旅游地的生态稳定。即维持旅游地景观形象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对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趋避性。 

(2)利于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建设。景观多样性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本身也是生物多样性存续的重要场所。保护景观多样性是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运用景观多样性原理建设旅游地形象利于旅游目的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利于旅游地形象的特有性建设。根据景观多样性的原理来确定旅游地土地镶嵌体的生态优化系列是否具有美学、生态和人类旨趣的相对重要性。 

(4)利于旅游地的交通建设。斑块间有廊道沟通、连接,交通条件易于到达。 

(5)利于旅游地形象的美学建设。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能保证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这能使旅游地景观的美学效果达到最高水平。 

景观多样性的存在对保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确保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缓冲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干扰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多种多样生态系统并存,才能构成异质性的景观格局,保障景观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3 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的体现 

 

旅游规划者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这一基本模式来描述景观结构,有的还提出了缘[3]。斑块指在外貌上与基质有所不同的一块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从旅游地形象方面讲主要指自然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如森林、湖泊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的现状或带状区域。从旅游地形象角度讲,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交通廊道有3种类型:区间廊,指旅游地与客源地及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方式、路线;区内廊,指旅游地内部的通道体系;斑内廊,指斑块之间的联络线,如景点的参观路线。基质是指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一般指旅游地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社会特征。缘,又称边缘带,主要指整个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带或旅游斑的外围环境,其作用集中在边缘效应上。 

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地形象建设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设计上。 

(1)斑块的规划设计。旅游地的斑块设计应遵循区外集中式、区内分散式和与环境融为一体式(生态化)的原则[4]。旅游目的地斑块的设计要与旅游地的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与天然景观共生程度高,做到人工建筑与天然的斑块相协调。充分实现其生态化,并注意与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气息损伤生态旅游地景观形象的原有文化内涵和特色,忌一切扭曲文化形象的景观污染事件发生。 

(2)廊道的规划设计。旅游地的廊道设计应遵循利用现有的自然通道、道路过客量与环境容量一致和回避生态敏感区的原则。旅游地的区内廊道的设计要避开生态脆弱地带,尽量选择生态恢复功能较强的区域进行,并尽量利用或选择自然环境中现存的通道,如林间小河岸、滑雪道等。并注意合理组合,互相交叉形成网络,以便延长游客的观赏时间;区间廊道的设计应考虑道路所通过的客流量与环境承载力的潜在关联,尽力使道路所通过的客流与区内环境相一致。在道路施工技术上尽量利用接近自然无污染的材质如卵石、沙子、竹木等,而少用或不用水泥、矿渣、沥青对环境存在影响的建材[5]。 

(3)基质的设计。旅游地的基质设计应遵循适当注意突出背景特色和通过基质-斑块的递变构建新的旅游景点的原则。旅游地形象的基质设计在于以基质为背景,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构建多样性的、异质性的旅游景观格局,从而对旅游区进行景观功能分区和旅游生态区划;并分地段进行主题设计,策划旅游产品形象,以体现多样性决定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和主题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原理。 

 

4 结语 

 

景观多样性原理在旅游的形象建设中运用主要集中在斑块、廊道和基质的生态化设计当中。在旅游地形象建设中运用景观多样性的原理能够达到自然性、稳定性、多样性、观赏性、通达性、和谐性的目的。 

 

5 参考文献 

 

[1] 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张安,任黎秀,丁登山.论旅游地的设计[j].社会科学家,1998(4):41. 

[3]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 (美)约翰·欧姆斯比·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英)曼纽尔·鲍德-博拉.旅游与游憩规划设计手册[m].唐子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刘琴.景观生态学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3):26-28,19. 

[7] 蔡伟斌.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1):62-64. 

篇5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两岸四地的词汇问题、词典编纂和语法的差异与融合。主办方邀请到了目前内地两大相关词典,即《两岸常用词典》和《全球华语词典》的主要编纂、管理人员,就词典编纂的缘起、过程、主要理念,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今后工作的目标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比较深入的探讨。《两岸常用词典》大陆方主编李行健、副主编王铁琨以及主要编写者仇志群、徐复岭等参会,而《全球华语词典》则有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周洪波等人与会。

除词汇与词典问题之外,与会者还就其他比较广泛的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有一些问题是以前的研究中没有或很少涉及的,比如湖南师范大学曾常红的海峡两岸学术论文标题用语异同的比较,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郝琳的两岸对外汉语教学政策、策略和方法异同的比较,中国传媒大学何伟研究团队的两岸语音韵律差异及识别的实验研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苏金智的香港法律语言用词研究等。来自澳门的程祥徽用格律诗的形式记录了大量港澳地区特有新词语,更是别开生面、引人入胜。

会议期间,代表们就两岸四地现代汉语的差异及对比研究等相关议题展开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提出了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理念:

第一,在研究中应当强调和突出层次性。山东大学葛本仪在发言中,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着重提出了这一点。葛本仪实际上是把层次性作为一种宏观的思想和原则提出,同时也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两岸四地现代汉语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叠加构成的相当复杂的集合,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应当而且必须从不同层次的划分入手,否则就只能流于粗放和粗疏。

第二,在多样性基础上进行倾向性的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储泽祥基于两岸语法对比研究提出这一重要的研究思路。所谓多样性,是要全面考察两岸四地某一或某些语言现象的全部形式和用法,以求取得全面的认识;而倾向性的选择则更多地体现了这方面研究的特点。两岸四地诸多语言现象的差异主要并不表现在有无区别,而是多少之别,因此无论差异还是融合,都只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换句话说,通常都表现为一种倾向性。因此,抓住了这样的倾向性,实际上就等于抓住了差异的最主要方面。

第三,关于语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问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苏金智立足于香港法律语言研究提出了这一问题。现有的研究中,语料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来源复杂、同一性较差,这样自然不利于得出准确客观的结论。就香港的法律文书而言,一是内容丰富,涉及的语言现象众多;二是稳定性强;三是规范性强。因此可以作为香港书面语言的代表性语料。如果把以上几点作为两岸四地语言对比研究的语料选取原则或重要的参考依据,相信一定会使目前的状况有所改观。

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0.前言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音乐的多样性,随着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强化民族意识的培养,民族文化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深化到我们基础的素质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最直观的心灵感悟来升华学生的民族情感,使学生在体会千年文化积累和生活底蕴的基础上,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使之得到传承和发扬。论文参考。

1.高中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目的和意义1.1学习民族音乐是时代的要求在外来的流行音乐不断“入侵”的今天,很多中学生特别是正处于审美观形成期的高中生对欧美和日韩等流行音乐趋之若鹜。他们可以对国外的音乐流派侃侃而谈,对流行音乐的乐手如数家珍,然而谈及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民族音乐,他们却几乎是闻所未闻。民族音乐的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历程,每一段代表性的音乐都奏响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因此,在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无论从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是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角度上来看,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同时开展民族音乐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要选择。[1]

1.2学习民族音乐是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理念,离不开美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点,能够通过音乐独有的沟通性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从而陶冶性情。优秀的民族音乐奏响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的奋进精神,通过这种音乐的熏陶可以使我们从中领会作者的深刻情感,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高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具体措施2.1树立“民族音乐观”的教育理念“民族音乐观”的培养和形成,是音乐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成果。现行普通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基础素质教育格外重要。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来增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敏感度,同时加强对民间音乐形式及乐器等方面的认知,从中体会深邃的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受劳动、生活与习俗在渗透在音乐中所形成的强大感染性。[2]

2.2以提高民族主体意识为主导在基础音乐的教育过程中,要确立民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欣赏能力与接受能力的不同,对教授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调整,尽量采用不同风格或形式的教学方式,来丰富音乐教育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形成一种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3]

2.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音乐文化在肯定国外音乐美学价值的同时,引导学生正视我国自身的民族音乐,并重新引导学生审视民族音乐的真正价值所在。通过音乐教育的启发,开拓学生审美观发展的新方向,在这个充满了竞争和利益的社会中,让学生静心聆听纯朴的民族之声,重新审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定义,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性情的陶冶,将中国一路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传授给学生,指引他们未来的发展。[4]

2.3、1介绍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歌

民歌,顾名思义起源于民间,是最贴近人民生活和劳动的音乐形式,是民族音乐之声。通过民歌的学习,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尚情操,理解民歌的创作背景和它优美的旋律。论文参考。

2.3、2感受、理解民族乐曲

通过对民间乐器的认知,感受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所凝聚的民族智慧财富,很多乐器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通过对乐器的认识,增进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2.3、3学习戏曲音乐

戏曲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不仅仅通过曲调而且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丰富文化的传播。正当外国人把热情投入到中国传统戏剧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也应该增进对这门博大精深艺术的了解。戏曲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更具历史性和深刻性。论文参考。

3.结语民族音乐之所以举足轻重,取决于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民族文化代代相传的纽带。一首首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曲调,又或者是带有写实性的作词,都是民族音乐得以存活于民间并传承了几千年的缘由。民族音乐是流淌着的民族文化,是冲刷心灵的清泉,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摇篮。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将为学生打开音乐殿堂里另一条华丽的走廊。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对民族音乐深刻内涵的理解和挖掘,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工作,势在必行并将长期的开展和探讨下去,为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23.

[2] 张慧.浅谈中学自然科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北京教育,2009:55-56.

[3]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78-79.

[4] 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89-91.

篇7

【关键词】雅思写作;讨论型议题;备考建议

一、雅思写作评分标准

雅思写作评分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写作任务反应情况、连贯与衔接、词汇资源、及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一)写作任务反应情况

要求“全面地回应各部分写作任务;就写作任务中的问题提出充分展开的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得以充分延伸的以及论据充分的论点”。首先,要“全面”回应,不能遗漏给定的写作任务。其次,要做到“准确”回应。要找准题目的主题,并明确对写作者提出的相关要求。然后,对于自己提出的观点要做到充分“展开”――不能只是给出观点而不做相关阐述说明,或者在阐述时的论点没有相关的论据做支撑,或者即使有论据但是不充分因此无法对观点进行延展。在整个篇章上讲,必须遵循相应的议论文结构。

(二)连贯与衔接

要求“衔接手段运用自如,行文连贯; 熟练地运用分段”。要能够通过语法、词汇和逻辑等多样的衔接手段使整个篇章语义连贯。比如,语法上要懂得综合运用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等,词汇上要懂得运用重述和搭配,逻辑上要懂得运用语境、语用来实现隐形连接。需要注意的是,与中文议论文不同,以雅思为代表的英语议论文在连贯上必须借用相关的明确的衔接手段,不能采用中文“含而不露”的表达手法,在衔接上应当体现明显的逻辑关系。每一个段落应当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句子之间逻辑关系分明。段落之间各自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任务,因此要做到分段合理、分明。

(三)词汇资源

要求“使用丰富的词汇,能自然地使用并掌握复杂的词汇特征; 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词汇资源不仅要看其丰富程度,看单词量大小,还要能够熟练区别使用同义词、近义词,并且熟悉不同词性的词形变化及其搭配,更要看用词的得体、地道和准确与否,在不同的语境、语体下的用词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水平的精准性。

(四)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

要求“完全灵活且准确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语法结构;极少出现轻微错误,且仅属笔误”。丰富多样且准确的句型句式体现了一个ESL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基本掌控能力。要求不仅会使用各类复合句,还要考虑语境和语篇各方面因素,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作出表达,而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语法能力而生硬地拼凑各类句型句式组成文章,也不能为了句型“高级”而一味追求“长难句”,使得文章生涩别扭。

二、讨论型议题要求

(一)任务反应情况

第一是审题,容易无法找到不同观点所涉及的共同的核心问题所在,即使找到了但是无法“自圆其说”,无法找到相应的论点和论据支撑自己展开论述;更或甚者写到最后绕得太远导致跑题。比如在上文所举例子中,双方观点涉及的核心议题可以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否应该给孩子自由”。那么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应当紧紧围绕“规矩”和“自由”两种方式各自能够让孩子有所成长的“理由”展开。一方面,支持父母应当给孩子设立很多规矩来约束他们的行为的人认为,规矩能够清晰分明地告知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可以尽量避免孩子犯错或者受到伤害;规矩在孩子行为习惯等方面有立竿见影的约束效果。另一方面,支持应当给孩子自由的人认为,孩子有充分的自由之后可以“试错”,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体验到教训,从而可以发自内心地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孩子的品行有着积极地塑造作用;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规矩。总之,切入点要大小适宜,太小则无话可说,容易陷入细节,显得论述牵强;太大则显得假大空,无法落到实处。

第二大问题则是,论据不充分。习惯喊口号,通篇在讲道理。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文章的实证性较差。有的考生即使知道使用相关论据,但囿于词汇量较小,也无法顺畅表达,显得文章例证单薄,有时甚至因词汇量小导致所选事例不足以支撑论点,甚至造成论点偏离主题。

(二)连贯与衔接

第一,主要受中西思维差异影响,考生在行文时不习惯使用旗帜鲜明的衔接词和衔接句。导致句子内部、句子之间、段落之间逻辑性差,或者彼此孤立,让读者摸不清头脑,不知所云。

第二,不清楚英语议论文“总-分-总”的行文结构,每段开头和结尾也无明显的主题句、支撑句和总结句。整个文章结构松散,前言不搭后语,导致论证缺乏力度,难以叫人信服。

(三)语言基础

词汇资源太少导致论据不足,语法错误较多直接影响论证表达。因属于常规写作基础问题,在此不过多赘述。

三、备考建议

(一)积累大量素材。雅思大作文写作任务涵盖了家庭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与生活、社会现象与现实问题、人类与大自然、文化与传统、现代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等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需要考生运用大量事实性的例证进行论述,因此必须使用丰富的写作素材并对其进行加工。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备考期间,考生可通过新闻报刊和各类原著积素材,这样才能在考试时做到厚积簿发。

(二)训练逻辑思维。写前构思的质量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高低,很多中国考生很难实现高分的原因不在于语言质量低下,而在于逻辑思维和论证思路偏差较大。建议考生系统地集中性地进行构思训练,要能在较短时间之内迅速找准文章的中心议题和切入点,并且迅速扩展开来,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可被充分展开的各个分论点。

(三)加强改写训练。语言基础方面,在确保正确、地道的基础上,进行词汇和句子的改写训练,有助于提升句子的多样度。在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积累多种表达方式,并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语用环境。

四、结束语

雅思写作能力培养非一蹴而就,需要考生长期不断的积累和训练,本文提供了相关策略上的备考建议,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篇8

罗杰弗莱(RogerFry,1866-1934)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早年从氓博物馆学研宂,M于欧洲鉴藏圈的顶级鉴定大师,后来兴趣转向现代艺术,成为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主要诠释者和现代艺术批评最卓越的实践者。他提出的形式主义美学观成为现代美学史的主导思想之一,著有《贝利尼》(1899)、《视'觉与设计》(1920)、《变形》(1926)、《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1927)等。《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首次在中文世界里将罗杰弗莱的重要文章汇于一集,其中有对后印象派极富影响的辩护,也体现出他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理论从学院化、教条化的倾向中拯救出来的努力,反映了他对艺术教育、博物馆业、建筑、设计艺术的多样兴趣。

     本书既为考察弗莱的艺术批评思想提供了重要文献,也为当下围绕艺术与审美经验的讨论提供了检验的机会。列奥施坦伯格(LeoSteinberg,1920-2011)是美国著名文艺复兴艺术史专家,20世纪铖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之一,著有《文艺复兴艺术及现代健忘中的基督的性征》《米开朗琪罗敁后的绘画》《莱奥纳多永远的最后晚餐》《遭遇劳申伯格》和《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等。鉴于对美国艺术界的巨大影响,他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Greenberg)、哈洛德罗森伯格(HaroldRosenberg)—起,被誉为美国“文化三伯格”。《另类准则:直面20世纪艺术》是他的艺术批评文集,涉及对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当代艺术家的研宄。这些批评显示了他敏锐的目光、精确的观察,还有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学的主题分析的超常能力,堪称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的卓越范本。凭借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Fried,1939-)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著有《聚精会神与剧场性: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1980)、《库尔贝的现实主义》(1990)、《马奈的现代主义》(1996)、《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1998)等。作为晚期现代主义理论家的代表,弗雷德努力捍卫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价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开始深入批判极简主义艺术的破坏性。《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汇集了弗雷德批评生涯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以及划时代的论文《艺术与物性》。这些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仍在为人们矣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提供理论资源。而全书的长篇导论以及新近撰写的“中文版序”,则涉及了包括其批评思想演变、与格林伯格的分歧等广泛议题,为我们深化现代主义研究、反思当代艺术批评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罗伯森(JeanRobertson)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海隆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史教授,克雷格迈克丹尼尔(CraigMcDaniel)是印第安纳大学海隆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美术系主任。他们两人合作出版的《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艺术潮流的-个简明的概括,分析f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艺术范围的急剧扩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一个主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分析了当代艺术家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中文译本根据英文第二版译出,包含对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地理背最的艺术家(包括将近2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材料、理论观点和风格方法的分析。在时间上,它正好构成了影响深远的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的-个姐妹篇,从而将现当代艺术史研究推进到当下。

篇9

关键词 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多样性创意思维 创新意识

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出现转变,从国际艺术设计教学趋势来看,向多元化全方位方面发展,即从过去单一技法和造型训练转向掌握对创意思维的培养。国外对艺术设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成熟,伦敦艺术大学服装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对前沿学科有着独到精辟的分析与见解;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提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体现工程与艺术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在教学体制上实行双轨制,一方面对艺术理念培养,训练学生艺术表现的审美感悟,另一方面是作仿工艺,制作产品被厂商订购,直接投入工业化生产。

我国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与同类国外院校相比,学生基础理论较扎实,但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单一缺少创造力与想象力,创意思维显得苍白许多。

一、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特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科学与艺术、人文与理工相融合、实用和审美相统一交叉性的学科,具有文理互补式的教学特点。

为适应国际与国内办学趋势和社会需求,国内一些工科院校纷纷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虽然办学历史不及一些专业艺术院校悠久,但工科院校创办服装设计学科有其自身特点与优势,教学特色体现艺术与科学、人文与理工结合。作者对长春市内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近千名学生进行调研,结合教学与调研数据结果表明:由于工科院校在艺术类招生中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虽然是文理兼招,但理科学生比例数较大,工科学生富有研究与探索精神,理性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较强。但相对来看在创意思维方面明显不足,形象思维较弱,缺乏多样性创意思维,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单一。

二、多样性创意性思维特征与形式

(一)创意性思维概述。

创意是新奇独特的一种创造性意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创意是一种意识,一种意念,一种前所未有的、超束缚性的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二)多样性创意思维形式。

服装创意是一个复杂过程,创意性思维是一种高水平复杂的思维形式,具有独创性、敏捷性与综合性等特征,是多种思维形式复合运动,多样性创意对服装设计来说是如此重要,它包括:发散与辐合、正向与逆向、横向与纵向等思维形式。

1.发散与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指在构思时由某一出发点向外扩展,由点到面达到广阔无垠的境界,从而找出更多更新的设想和创意方法,在服装设计构思阶段常常采用,构思是具体实施设计方案的开始,是设计师运用发散思维,对服装整体造型全方位的思考与酝酿过程,在服装设计构思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它强调放开思路形成一个发散网络,是一种求异思维对问题寻求不同独特地解决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与多层次进行发散思维,将头脑中记忆表象加以拆分、解构、重组、取舍形成新的思维焦点,产生服装设计思路。而辐合思维是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按照“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设计方式,对发散思维提出的各种设想进行筛选、评判与确认,发散思维是提出问题而辐合思维是解决问题。

2.正向与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从思维方式来看,人们依据各自的、习以为常的分析事物方法来对待外界事物,按照一定常规去设计的习惯性思维活动;逆向思维是违背常规的思维方式,把平时思维方式逆转过来思考问题,在人们正常创意范畴之外反其道而行之,起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服装流行趋势和流行周期变化就是一种逆向流行过程,当人们崇尚装饰华丽、造型繁琐的服装,当这一服装风格达到顶盛时期,人们开始反思从简约朴实中体验一种清新艺术境界,形成简约的设计趋势。从锥子裤到喇叭裤,是由一个极端流向另一个极端,服装里外置换;衣服前后更换;把纽扣设计到背后,它打开服装设计师灵感宝库的钥匙,帮助设计师另辟蹊径,以错位和倒置的创意性思维营造出一种视觉上异乎寻常的新奇,使服装设计者有了更多更大的想象空间。

3.横向与纵向思维。

横向思维从事物发展中的某一横断面进行比较分析,利用横向思维对中西方服装发展史同一时期的服装现状与不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吸取精华应用到设计之中。如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大师高田贤三,将西方嬉皮风格与日本传统服饰相融合,他在法国开设的小店,成衣以对比明快色彩为主,传统日本图案与西方舒适自由的穿着效果有机结合,令西方人大开眼界,他提出超大尺寸和多层次穿着以立体裁剪为基础的西装设计方法,打破西装严谨与呆板式样。纵向思维是侧重事物发展中的某一历史阶段的比较,了解其发展的规律来分析现状预测未来,从广阔的宏观世界到神秘的微观世界,从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到传统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如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他具有艺术家独特气质凭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丰富想象力,将服装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设计出富有变化的服装样式,在服装结构上任意挥洒,释放出无拘无束的创作激情,借助于材料质感、色彩与图案设计,使服装设计扩展到一个前人从未涉足的未知世界。

三、结语

以上多种创意思维开拓了现代时装设计思维模式,服装创作中运用多样性设计思维起到出奇制胜地艺术效果,为现代服装设计开辟新的源泉和无限发展的空间。增强学生创意设计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目的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平.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生态 湿地 城市湿地公园 植物景观

Abstract: the wetland ecosystem of mankin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Urban wetl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landscape unit nearly natural spac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From the planning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combining with trees, flowers, and learn to learn ecology related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key points.

Keywords: ecological wetland landscape plant of the urban wetland park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生态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就是水体与绿地的建设与保护。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它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2]。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一旦城市湿地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开始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3]。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功能。

1湿地及湿地公园

1.1 湿地的定义及分类

湿地(Wetlands)的英文原意是过度湿润的土地。《拉姆萨湿地保护公约》1982 年3 月12 日修正后对湿地定义的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湿地是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的绿色空间,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4]。

湿地的类别有很多,其中《湿地公约》的分类方法较为常用,它将湿地分为两大类: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5]。天然湿地包括多种类型, 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 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湿地公约一般将湿地分为三类: ①海洋/ 海岸湿地。分为12 类, 主要有: 浅海水域、河口、泻湖、盐湖、滩涂; ②内陆湿地。分为20 类, 主要有: 河流、湖泊、沼泽、泥炭、冻土; ③人工湿地。分为10 类, 主要有水产养殖、灌溉地、盐池、污水处理池、水库。

1.2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其分类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6]。

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荣成桑沟湾国家湿地公园;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北京的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湿地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和污水净化需要。城市湿地公园按其功能可分为生产型湿地(养鱼塘、稻田、沟渠等)、水利型湿地(水库、水坝)、生态保护型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湿地部分)、环保型湿地(污水处理区)、游憩型湿地(生态展示型、仿生型湿地)[7]。

1.3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与意义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首先,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其次,湿地在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屏障;另外,湿地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还具有降解过滤污染物的功能,使当地河流下游区域受益总而言之,各类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8]。

湿地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充分利用湿地渗透和蓄水的作用,降解污染,疏导雨水的排放,调节区域性水平衡和小气候,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其次,这将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接近自然的休憩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们了解湿地的生态重要性,在环保和美学教育上都有重要的社会效益一定规模的湿地环境还能成为常住或迁徙途中鸟类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此外,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可减少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的使用,降低城市绿地的日常维护成本。2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种植设计是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很多湿地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已经遭受了破坏。通过种植设计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是湿地公园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9]。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景观、以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能要求,特别是生态保护区域对原有湿地植物进行保护和对已遭受破坏的植物生态结构进行恢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处理措施。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湿地公园现有植被类型和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的前提下,进行湿地植被种植,既考虑保证湿地生境的多样性,又追求营造出不同季相及林相变化的湿地植物景观,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湿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湿地植物是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过渡类型,具有适应于半水半陆生境的特征。

2.1 植物选择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湿地植被规划要以湿地的功能类型为依据, 进行湿地植被种植, 尽量保护现有的植物, 既要保证湿地生境的多样性, 又要能营造出不同季相及林相变化的湿地植物景观, 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整体的植物选择中要遵循“地带性”原则。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之前要对该区域自然植被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确定该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比例。选择时尽可能的选择本地植物种类, 既经济又实用, 还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和破坏。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以生态效益为首要目标, 既要有较大的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又要满足湿地群落内植物健壮生长的生态要求。植物配置以多样的植物群落, 能产生更好的湿地植物生态环境景观为主要目的。在污染较重的地方, 应以抗污性强的树种, 能吸收污染物质和净化水质的植物群落类型, 以减少污染物质对湿地环境的破坏性。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要以乡土植物为主要植物, 并根据该立地条件引入野外不同的植物种类, 以丰富湿地植物群落的营造, 发挥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功能和生态作用[10]。

2.2 植物景观设计

公园内的植物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水上丛林、人工湿地植物观赏区、休闲森林植被区。水上丛林区主要采用缓坡护岸的方式,植物在种植形式上形成“乔木+ 湿地植物”的水陆结合配置方式[11]。此外,大型乔木的种植不但可以净化水源,还可以为水生生物提供多样性的生存空间,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水生植物观赏区,主要采用观赏效果好的菖蒲、鸢尾(Irisgevmanica)、玉簪(Hosta plantaginea)等耐水湿的植物和芦苇、荷花(Nelumbo nucifera)等净化功能强的植物一起搭配。在湖心小岛上主要种植水杉和鸡爪槭(Acer palmatum),地被主要种植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鸢尾、睡莲(Nymphaeatetragona)等观赏植物。此外,在人工浮岛上种植鸢尾、美人蕉等植物。休闲森林植被区除了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体外,林下可增加玉簪、蝴蝶花(Convallaria majalis)、紫萼(Hosta ventricosa)等耐阴湿植物;路边或草地中间可布置一些观花地被植物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蛇目菊(Sanvitalia procumbens)等;滨水低湿地带可以种植水生鸢尾、美人蕉等,并配以成片的开花地被植物,形成突出季相色彩和林面倒影水面的景观效果。

2.2.1 景观设计要点

在营造湿地植物群落时应该表现植物群落的美感, 体现群落营造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时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性及造景功能, 对植物的配置有整体的把握, 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具有较强的预见性, 使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在春夏秋冬具有不同的景观, 以丰富群落的美感, 提高湿地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同时要根据城市湿地不同的环境条件而定,以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来满足城市湿地公园不同的生态景观要求, 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 满足各种植物的生态要求, 从而形成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 与周围环境组成和谐的统一体[12]。

营造湿地公园植物景观时,应突出植物群体美,强调远观,成带状或大片栽植,形成一定规模,展现群落整体美。比如在营造水港沿岸的植物景观时,可以采用早园竹和旱柳大面积片植,充分展现其群体美,形成优良景观;如果过分强调植物种类的丰富,则会使景观显得杂乱且没有重点。应注意远、中、近景的协调搭配,避免过多主体,有时只需一种或几种植物,便可形成优美的天际线,构成宜人的景色[13]。要利用远山、水面、地被等各种处于不同空间层次的景观元素,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想像,以远山为背景,堤岸柳树为中景,错落栽植勾勒出丰富的天际线;近处水面中形成柳树的倒影,恰如一副优美的水彩画,给人虚实结合的美;游人所到之处都可以欣赏到地被和路边植物带来的美景。

每一个城市或地区文化的发生、存在和发展, 都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主体的创造意识、文化创造行为以及民族地区间的文化认同意识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地域文化具有各异的价值观、发展理念和特色, 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精神原则。每个城市湿地公园都应有其特色和个性, 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根据原有植被现状, 结合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该区域的城市湿地公园, 发现、挖掘、选择该城市湿地公园最具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作为重点,并通过设计进行强化, 进而营造有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特色的湿地景观, 形成美的意境景观[14]。

2.2.2 地被植物在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地被植物在湿地景观中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地被植物一般是指低矮的植物群体,铺设于空旷场地或适于阴湿林下和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覆盖地面的多年生草本和低矮丛生、紧密的灌木等[15]。地被植物的应用极为广泛,除用以覆盖地面、保持水土外,又具有美观的枝、叶、花、果等,有多样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景观效果,给人们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野生地被植物应该满足植株低矮、覆盖力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无公害、便于管理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目前在湿地公园中应用较多并且已初具规模的地被植物有芦苇、芦荻、芦竹、蒲苇、野茭白、香蒲、二月蓝、野菊、美女樱、白三叶、狗尾草等, 这些正处于良好状态的地被植物, 在湿地公园中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对这类地被植物应加以保护,使其组成相对固定的植被群落, 可以减少人为干涉所增加的养护成本。当然, 对于狗尾草这类繁衍较快, 易形成侵略的植物应注意控制其种植面积及其生长规模, 以防止其泛滥, 取其有利的一方。

我国地被植物种质资源丰富, 其野生资源适于大面积栽植, 自播能力强, 管理粗放, 抗性、适应性强, 养护成本低, 在园林中直接应用, 既能突出本地特色, 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以丰富园林景观, 改善生态环境,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对于野生地被植物的筛选, 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1)可以露地栽培; (2)植株高度低于1m; (3)覆盖力强, 生长迅速;(4)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5)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 (6) 便于管理, 无公害。如玉簪(Hos taplantaginea)、二月蓝、蒲公英、野菊、堇菜类(Violaspp.)、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 is )、点地梅类(Androsace spp.)等都是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

3 结束语

在湿地公园中,城市湿地公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人们对人工化的园林景观司空见惯时,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丝清新感。

在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 如何延续传统园林中的理水手法以更自然化的理念创建更富自然野趣的观赏活动空间, 将成为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 要顺应自然规律, 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自然过程, 既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前提, 又要以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为核心, 融合艺术的原理进行湿地植物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 1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 2 ]麦雷格・S・坎贝尔,迈克尔・H・奥格登. 湿地与景观[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 3 ]吴江,周年兴,黄金文,丁正山. 湿地公园建设与湿地旅游资源管理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以江苏、上海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J ]. 人文地理, 2007 (5) : 124 - 127.

[ 4 ]周建东.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研究[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2) : 11818 - 11821.

[ 5 ]潮洛蒙,李小凌,余孔坚. 城市湿地的生体功能[ J ].城市问题, 2005 (3) : 9 - 12.

[ 6 ]王凌,罗述金. 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 J ]. 中国园林, 2004 (3) : 39 - 41.

[ 7 ]周武忠. 园林美学[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 8 ]李尚志. 水生植物造景[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 李湘萍等. 江苏湿地植物群落学特征及分布和演替规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1)

[10]黄成才,杨芳.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8:26~29

[11] 李学伟. 城市湿地公园营造理论初探[C].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 包青青.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 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J].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 14] 王晓文, 曾从盛. 城市湿地景观建设及原则[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3: 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