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4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与传统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任何一项人类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特定的精神或信念的支撑。科学事业也不例外,科学之为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古希腊先哲追问“世界的本原”和探究“万物的构成”;近代文艺复兴之后,人们转向探究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及其性质等问题,从而诞生了经典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等近代科学体系;在当代,科学更是将探索触角伸得更广,宏观上大至宇宙,微观上小至夸克,不仅探索物理世界,而且也探究心灵世界的认知奥秘。这些活动始终贯穿着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精神,这是矢志不渝的追问自然和探究万物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最基本地反映着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态度、品格和气质。一般认为,科学精神既包括对真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即“求真”精神;也包括面对现实,探索规律的精神,即“求实”精神。[5]按照这种理解,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能够肯定,那种主张“人本主义的极度发达必然导致科学精神的颓弱”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家思想并非先天地缺乏这些科学基因。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是后来的继承者们逐流于世事的更迭,逐渐放弃了科技向度,并非儒家文化本身存在缺陷。
竺可桢曾总结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近代科学巨匠的事迹,归纳出科学精神应包括三个方面:“(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依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则不屈不挠,只是问是非,不畏,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专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6]这里,他将近代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科技文化贯通起来。其实,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具有这种“求是”品格。但是,“由于把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看作了‘科学’本身,作为求知活动的科学以及它所包含的科学精神却恰恰在‘科学’的名义下被忽视了。”[7]其实,在《论语》中积淀着丰富的先人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气质和不懈不屈的坚毅品格。孔子提醒我们要做到以下四点: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做事不能固执己见,走极端,要虚怀若谷,祛除偏见。“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他提醒门人要保持怀疑的学问态度,如果只读书而不加怀疑和思考就很容易受骗,但如果只是空想或思考问题而不加学习则会缺乏信心,难成定见。在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时,他曾谈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在他看来,“违”其实并非大不敬,对权威和定见的质疑是智慧的一种表现。孔子是反对盲从与附和的,对颜回的表面顺从他曾表达过些许的不满意,认为他“非助我者也”。但是,通过对其私下与其他弟子的交流却发现,颜回还是有很多发挥的,能够“闻一以知十”,举一反三。“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怀疑精神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刺激人们去追问,有利于思想的创新。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即大家厌恶的东西,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爱的东西也一定要去考察。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原因,科学活动就是探究隐藏于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培养创新精神第一步就是要大胆怀疑,不畏权威。
而且,孔子提倡弟子要“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甚至要为了“仁”的实现而献身,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观点。在他看来,“仁”是人道的最高真理,一旦认为自己掌握真理,就要据理力争,就算面对老师也不能有所谦让。相比于生命,真理的价值更高。为求真理,不畏生死,敢于抛弃一切,是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在西方,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吾爱吾师,我尤爱真理”。纵观科学史,受到政治或宗教等外在压迫而仍然坚持科学研究、记录各种天文现象、扎实地收集各种数据的科学家比比皆是。在坚持和捍卫真理这一点上,古今中外的科技工作者是一致的。《论语》的微言大义能对治国安邦和为人处世提供指南和启发,殊不知,这些思想也同样体现着求是精神。首先,孔子告诫读书人要有志于真理。那种以吃粗茶淡饭穿破旧衣服为耻的人,不值得同他商议和交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其次,物质条件的匮乏不能阻碍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做学问搞研究要有这种甘于平淡、甘于贫穷的境界才能真正有所发现和创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知识分子应该有颜回的精神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第三,追求真理任重而道远,需要刚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格。正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敢于担当,为求真理和道义而不畏生死。正所谓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并且,在追求真理和道义的过程中务必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第四,求真之路还需要有实干精神,不能只想不做、只说不做。“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不能说的多,而做的少,应该少说多做,这样才能积累实力,不断进步。做真学问不能图慕虚名,“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要时刻牢记言语谨慎,工作勤劳敏捷。在学术共同体内,不要总是想着自己的研究是不是为人所知,要更多地想着我对别人的研究了解多少,我的研究和别人的差距在哪?对比之中找出差距,然后努力补足,提升自己能力才是关键。“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做事情要有一技之长才不至于为没有合适的职位而发愁,不断完善自身实力锻炼本领自然会为人知晓,以此来被共同体所接纳。是谓“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科研活动要尊重知识产权,讲究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和科研道德。一切研究和论证都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反对任何形式的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和弄虚作假行为。这些观点,在《论语》里随处可见。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如果一个人没有信誉,就像车子没有了轴承,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如何做到诚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信守约定、遵守规范,不做任性而为之事。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规范对于学问是必要的,无规矩不成方圆。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因为不端行为大多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做研究不能只求快,更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做不出真学问。
二、“博学务本”的研究方法
李约瑟证明,通常认为的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的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8]对此,他提出被后人称之为“李约瑟难题”的疑问:“为什么以伽利略为代表的近代科学———连同它对先进技术的一切影响,产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中国?”按照他的分析,近代科学从方法上区别于古代的是将数学与实验结合起来。[9]有学者曾指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所走的发展路径和西方大不相同。事实上,古代几个主要文明在这方面走的发展路径都是互不相同的”。[10]好比说,我们无法断言“向南走的人比向东走的人领先”“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10]其实,“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几个主要文明的科学技术都沿着自己的轨道缓慢地发展着,这些多样的科技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那个时代的科技精神,同样也受益于盛于其时的科技研究方法。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著作加起来就是希腊人知识的概貌。其实,“述而不作”的孔子同样也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这一点从《论语》中便可窥一斑。“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孔子自谦年少时“多能鄙事”,生活实践上的磨练,使他学会很多技艺。但是,他也指出不能耽溺于这些,所谓“君子不器”其实就是说人一定要全面发展才行,不能只有一种用处。所以,有人说孔子非常伟大,但是很难称他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论语•子罕》)他警示门人,要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后来,《中庸》发展了这种思想,将其提炼为一种方法论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这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逻辑推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12]但是,孔子也强调君子要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不能舍本逐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基础牢固地确立了,真理自然水到渠成。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孔子坚持的“博观约取”“务本生道”的方法论总纲。具体来讲,《论语》中有如下的求知方法或原则:首先,要重视学思结合。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对此,孔子有着切身的体会:“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其次,勤学好问,虚心向别人请教。“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第三,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第四,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叩其两端而竭焉”是一种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抓住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或者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找到符合中庸之道的解决策略。第五,要学会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科学研究内部道理都是相通的,有了举一反三的能力,遇到问题即可“触类旁通”。第六,要见贤思齐,深刻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不善者”作为教训是反思自身行为的一面镜子,要随时检讨自己,以人为镜,向贤者学习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过,孔子也意识到,在做学问、搞研究的过程中很容易走弯路,误入歧途,这需要多加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第二,要杜绝固执己见,走极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三,学问要循序渐进,遵循进阶过程。“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子张》)君子之道,哪些先传授,哪些后讲述,要像区分草木那样,做以区别和分类。第四,多闻多见,多交流,切忌闭门造车。“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第五,态度端正,实事求是,不可马虎行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反复强调要“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事思敬”(《论语•季氏》)“执事敬”(《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敬就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13]最后,务必要做好基础工作,不要好高骛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三、“以德摄知”的知识观
有学者论证,传统文化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传统文化和科学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本质上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追求的是以“仁”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求真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前者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这被总结为“以德摄知”的传统。[3]在《论语》中我们能够看到言传身教在求善问题上的作用,也能读出“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求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3]孔子提出“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这种“以德摄知”传统的确立,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因此之故,做学问要有更高的追求,为学不仅是为了求真、求知,更是为了成为君子,而且为学是成为君子的唯一路径。“孔子肯定了人只有借助于为学才能成为君子,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完善”。[14]在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之中可以看出,“问答的发轫与完成,始终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成就‘君子’的道德品行”。[15]这种“以德摄知”的知识观,要求研究者不断丰富见闻,提高综合素质。孔子将“有教无类”和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作为教育方针和目标,“对学生进行礼、乐、书、数、御、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关,射和机械有关。”
墨子曾这样称赞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墨子•公孟》)可见,孔子不仅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其实也有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孔子早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对大自然和动植物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要求学生学习《诗经》,不仅学习其中反映出的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同时也要学习其中所包含的各种自然知识。“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苗而不秀,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这反映当时人们对有些苗木不开花、有些开花不结果生物现象早有洞察。而且,孔子在谈到自然知识时,喜欢运用比喻,将其与一定的哲学道理联系起来。一般而言,我们只有对本体和喻体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做出恰当的比喻。孔子将自然知识、技术知识与政治哲理内在地打通,使之浑然一体。在《论语》中,不乏利用天文现象来进行道德和政治说教的例子。例如,“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从《论语》受众的角度看,这段话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日食和月食等自然现象的关注,能够根据对它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现象。又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北辰”也就是北极星,在这里将其用作为政治比喻,不仅反映了他对天文、历法和气象的了解,同时也能反映出当时一些天文知识(譬如,北斗星围绕北极星周期性地旋转等)普及程度。再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这反映了春秋时期人们的时间观念,不仅认识到时间的单向性或不可逆性,而且用它来诠释社会与人生的道理。《论语》中还涉及一些技术知识。例如,“《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一般对这句话的寓意理解是,学习和研究务必要互相商量研究,学习长处,纠正缺点。其实,这能够反映出当时手工业水平。一般而言,切、磋、琢、磨是针对不同的材质所使用工艺技术的分类。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把玉加工成器物叫“琢”,把石头加工成器物叫“磨”。这些专门的技艺孔子了熟于心,能够信手拈来打比喻。我们知道,传统技术多是以自然认知为基础的,而且认知与评价是相互融合的。加上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促成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则造成对看似无用的‘奇技巧’的排斥或轻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论理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不过,在当下技术革命的新背景下,传统技术的这些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观念值得再次重视。”[16]结语综上所述,相比同处于“轴心时代”的古希腊先贤,称孔子为自然哲学家并不为过。而且,《论语》也有资格成为反映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科技文化发展的代表性著作,其作为一种古代知识分子的综合文化背景,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西方一千多年亦曾发挥了积极作用。的确,中国的传统科技文化缺乏兴起近代科学的一些必要元素,以致没能独自发展出近代科学体系。正如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形成了不同的肤色和生活习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有着自己的本色、长处和优点”,也因此发展出了不同的科技文化类型。李约瑟曾说,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一方面使科学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也助长了科学萌芽。考察中国科技思想史会发现,像张衡、祖冲之、沈括、徐光启、李时珍等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其实未曾受到儒学体制的阻碍,在中国历史上也罕有屠杀科技发明者的现象。而且,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最早接受了西方科学技术,并将其积极地介绍给国人的也是儒士们。因此,企图割断历史,全盘否定儒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的做法并不可取。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符号;特色;分类;设计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3-01
提起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让人联想起京剧、武术、中医等,这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滴,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使无数中华儿女自豪,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则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在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的。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分类原则是以“源”或“体”来分,而不是如西方那样以“流”或“用”来分。将其按天、地、人共分两大类,一是天地和人得自然之符,简称自然符。一是人类对天地之符感受之后模拟出的人为之符,简称人造符。自然符是只那些能够体现天地之气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犹如天公以广阔天地为纸,以金、木、水、火、土为笔墨所书只宏伟之符。人造之符,是先哲们根据天人相应的全息原理,透过练功,采集宇宙之气和自身之气混合后再以纸、笔、墨为中间媒介发放体外,存于由各种曲线和直线组成的符形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民族性。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它是在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的。
设计,作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现代产物,是当下一种重要的日常文化形态。一件艺术品是某个历史时空中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因此,中国的设计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状态,肩负着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精神与魅力的重要使命。“物我交融”思想在艺术设计上的要求就神在象外、象在台外、言在意外,意思就是说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将客观事物形体和精神内涵做到会意在心、成竹在胸后,依照自己的观察体会即兴发挥,随意而就,洒脱自如,“以意写神”。现代设计中的承传、应用以及创新这种方法后,在设计领域的体现以及在设计审美上所追求的自然、意境和神韵的书卷气设计风格就是中国这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随着近年来提倡设计中国化的口号呼声越来越高,设计师们也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更是层出不穷。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的“祥云”火炬,传统动物形象的“福娃”,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运用了古代建筑斗兽造型元素的中国馆,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型活动对传统文化符号学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必要的,社会新思想、新观念的涌入对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完全背离传统会丧失民族个性,丧失文化气质,要想植根于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的符号元素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思维的深入,以符号学观点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符号,解读其形式、意义、传播、运用与再创造,让传统符号再现中国设计的民族个性,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比较散乱,它见诸与文学、历史、书画、民俗、科技、建筑之中,虽无完整体系,但不是没有理论基础,只有切实理解中国符号在现实中的实际意义与相应价值,理解文化符号的实际意义,取传统之形,传达文化之神,才有可能将中国的文化符号美学传承下去。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辉煌成就。现代设计的发展必须回归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与现代相结合,做到意与形的一致是标志设计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社,1985.
[2]云君著.文化符号才是制胜的力量[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才队伍素质;渗透;思考
中华优秀民族文化蕴含着多元丰富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内涵,对在校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要置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之下,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以期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概述
我们说的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文化积淀,集合了儒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等诸多中国古代的哲学伦理思想派别,并且可以概括为,“以儒家的人为本位、道德取向为主导,以墨家的功利和法家的权力取向为两翼,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合一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的综合价值取向系统。所包括的传统优秀价值思想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傲然民族气节;“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甘于为社会奉献的思想;“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傲尊严等。而这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最宝贵文化遗产,能够有效地融入于现代教材中,呼唤起在校学生潜意识中的品质道德情操,并且也是当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缺失原因分析
(一)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
以我国大三年级5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笔者得出调查结果如下:“将我国传统节日,诸如清明、中秋、端午等列为法定节日”有71%的学生持有“十分支持”与“比较支持”的态度,然而其中有65%的学生选择这一选项的原因是“法定节日学校肯定会放假,就能休息或者回家了”,而不是因为这些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有19%的学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有10%的学生持有“不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而对于“平时休息时间会不会听国粹或者其他地方戏剧”的问题,选择“偶尔会看”的学生占到了72%,而选择“不喜欢”的学生占到了19%,“十分喜欢”意见的学生只有9%。对于是否了解“老子、墨子、董仲舒”等古人事迹及思想的这道题目,有81%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只了解一点”的选项。
我们看到在校学生对古代思想内容与传统戏剧的态度较为冷漠,说明他们对这些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高,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力度是不够的。由于高职院校主张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许多院校通常会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忽略了用传统文化内容来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其次,由于多数高职生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在校学习与生活中较多时间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因此忽略了文化素质体系的构建。
(二)高职学生传统美德观念相对淡薄
我们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十分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应该得到传承的,然而却能够在诸多高职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例如流行于学生群体中的个人主义思想,缺乏对事业、社会的献身精神;在考试中作弊,抄袭论文等现象显而易见,而这些都明显违背了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明礼诚信”原则。
三、在高职学生日常教育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一)要科学认识与运用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首先要正确、科学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尽管其受到历史局限性因素而体现出滞后的一面,但是针对整体而言,是属于人类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许多方面都对现代社会有启迪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务必要注重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根据学校专业特色来开设选修与必修课,例如中国音乐鉴赏、中国文学史等。其次要立足于现代,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契合点,进行全新的诠释,对传统文化要赋予着新的内容。
(二)不断强化体现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
我们说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问题,并不是一件机械性、单一性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高职院校在日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打造校园的硬件环境,构建出体现文化的视觉氛围。校园中的走廊、花园是最能吸引师生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的生活角落中,例如用名人名言组成橱窗,用古典名句来美化建筑,能够让学生们在欣赏景物的时候汲取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其次要增强软件效果,学校可以经常播放一些古乐,通过社团来组织一些诗词朗诵活动,调动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进而受到其熏陶。
(三)开发传统文化课程,创新课题教学模式
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入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内容基本呈现出“大而空”的状况。而在就业背景下,我们可以理解学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但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让传统文化内容渗透于专业课程,实现“互补”的效果,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务必要上升到文化层次,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朝着活力、特色、高效的方向。曾经季羡林先生说道,“我们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最关键的准则是什么?——人们内心的和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高职学生内心世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务必要恪守“以人为本,文化立校”的原则,才可谓达到了最高境界与追求。
参考文献
[1] 游富英,刘妍,李欣.理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2期.
篇4
本届论坛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溯姓氏之源流,传华夏之文明,架宗亲交流之桥梁,谋两岸百姓之福祉,通过“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海峡百姓“百幅”书画展、两岸各同姓氏宗亲对接等活动,增进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汇聚两岸同胞共同力量,同促两岸和平发展,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自2007年以来,海峡百姓论坛已先后在福建福州、台中、福建泉州、台湾高雄、福建漳州成功举办。通过这个平台,两岸已有近百个姓氏团体进行双向互访,联谊交流,共举办闽台族谱展40多场,姓氏学术研讨会40多场。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等单位联合主办,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具体承办。
开幕式“闹”得喜气洋洋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与传统。
6月22日,第6届海峡百姓论坛在高雄举行开幕式。两岸不分党派、不分颜色、不分层次的1500多位嘉宾代表,齐聚高雄圆山饭店,参加论坛的启幕仪式。舞狮队将会场“闹”得喜气洋洋,多幅体现中华民族“祖训宗规”、“族训家风”的书画作品悬挂会场内,与会嘉宾充满浓浓亲情的发言博得热烈掌声,最后全场合唱一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把整个活动推向。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海外联谊会会长雷春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海峡百姓论坛凸显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主题。闽台姓氏的传承,真实反映了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两岸一家亲的客观事实。两岸同胞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源头活水,应把对宗亲血脉的认同,转化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行动,稳步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全国副会长杨毅周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延绵不绝五千年的重要因素,记录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基因,为中华文明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记录着两岸同胞的血脉传承,储存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两岸同胞共同的族亲认同。他说,2008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海峡百姓论坛已经成功举办5届。民对民、姓对姓、宗对宗的联谊活动,展现了“两岸同根,闽台一家”的强大亲和力,彰显了中华姓氏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加强了两岸同胞的宗亲意识,激发了两岸同胞的寻根热情。海峡百姓论坛,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海峡百姓论坛让两岸亲上加亲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表示,海峡百姓论坛轮流在两岸举办,让两岸民众“越走越亲、亲上加亲”,这在当前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阶段特别重要。今年5月13日,集合多家台湾民间团体的力量,“台湾百姓文化交流协会”正式成立,今后将为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参与海峡百姓论坛构建了平台。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荣誉会长庄亦贤认为,海峡百姓论坛创办至今,参与人数一届比一届多,以两岸宗亲热络交流的事实,生动诠释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论坛以两岸基层民众为主体,以姓氏血缘为纽带,成为广受两岸民间欢迎的交流平台。论坛先后促成480多万台湾同胞前往大陆寻根谒祖,其中不少人成功找到自己的祖籍地。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是本次论坛的台湾主办方之一,该会理事长郑昭明告诉记者,此次岛内有60多个姓氏的宗亲代表参与盛会,总人数已突破1000人。他将中华民族比喻成一棵大树,“台湾同胞根在大陆,到台湾发枝散叶,两岸同胞在文化、血缘上密不可分”。郑昭明认为,此次海峡百姓论坛的各项活动是真正深入民间,深入基层,尤其是21日在高雄师范大学举办的“姓氏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吸引了南台湾300多位高校学生参加,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已在年轻一代身上扎根。
成为两岸乡亲寻根的重要平台
姓氏的联结就是寻根活动,寻找血缘的源流,生命的底蕴,认同的归宿,以达到两岸一家亲的生命共同体的认同。为此,杨毅周提出希望说,寻根,还要向中原地区纵向延伸。我们的姓氏,多数源之于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在促使闽台、粤台姓氏对接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继续延伸,去寻找我们姓氏的最初起源,抵达最早的姓氏出生地,共同敬仰我们那些姓氏的先祖;寻根,要向青少年深耕。姓氏的联结,就是生命的传承。要加大力度教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知识,加大力度培育两岸青少年的姓氏文化认同,使中华姓氏文化的精神能够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扬;寻根,要向社会大众传播。可组织同宗同亲的姓氏,通过旅游、交流、访问的方式,努力开展寻根问祖朔源活动,让我们的寻根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广泛性和可持续性。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连续6届承办海峡百姓论坛,其理事长郑昭明表示,数百年来,台湾同胞返回大陆寻根谒祖之风连绵不断。论坛深入民间、深入百姓,促进两岸宗亲、文化交流,期待论坛越办越好,让两岸民众紧密相连。
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传统产业;产业链;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6106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各国家和地区都越来越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带来的资源储备压力,也能在极大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转变传统产业的原有增长方式,把文化内涵和创意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流通和产品消费,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的高层次方向发展。因此,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各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推动下,各地陆续出台了符合当地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机理,并对西安市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过程,并由此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经验启示。
一、文献回顾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学者们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时,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问题。Piore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使传统产业构建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而保持竞争力优势[1];Lawrence等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渗透性将创意渗透到工业产品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文化元素的创意设计,以高附加值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链的延伸[2];Richards把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旅游业中,认为这种结合产生的新产业模式的好处在于游客具有体验型,有助于个人效用的满足和经济发展[3];Christopherson认为手工业的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动作用有关,且对两者的就业有相互促进关系[4];Banks在研究英国产业发展时发现手工业发展能够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5]。
国内学者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问题。有部分学者主要讨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关系,如金元浦指出文化创意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改造、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6];王艳等通过对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关系的研究,认为新经济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革、资源整合优化,转化为新经济的因素[7];孙学文认为目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上急需 “上档次”,在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与其他相关传统产业相融合渗透,以文化创意产业去提高传统企业文化、引导传统产业发展、提升传统产品内涵、提升传统产业经营策略等[8]。更多的学者则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李运以宽窄巷子为例讨论文化历史街区发展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9];谢涤湘等以广州红专厂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如何通过挖掘工业遗产,延伸提升工业生产价值问题[10];荆爱珍等以河北省部分企业为例,分析了将文化创意融合于传统产品创新企业生产产生的效果,并提出两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11];郎富平等以浙江达利丝绸工业旅游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过程[12];李荣菊等通过对某动漫公司成功案例的分析,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可以促进产业升级[13]。
现有文献较少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二者如何互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两种产业的特点出发,结合西安市的区域特征,运用价值链理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的机理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典型案例的分析中,厘清两者在发展中的协同发展关系,总结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启示。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升级
改造的机理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已经突破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传统产品形态、产业形态、传播与流通形态和消费形态,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第一,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对传统产业原有价值链某些环节进行内容挖掘、技术融合和重组融合,升级优化其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传统农业经过创意改进设计,演化成为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传统工业经过加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新材料,改变优化生产工艺,生产出新型产品,如汽车款式的变化、布匹花色的复古典雅等。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不仅增加了制造业的附加价值,也使产业结构趋于柔性化[14]。传统商业经过创意性改造,成为现代化购物商城,并与饮食、娱乐相融合,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亮点。第二,文化创意产业还可以将传统产业价值链分解,打破原有价值链各环节,提取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通过建立新的价值通道,形成新的价值链。如将城市旧工业厂址建成工业博物馆、创意设计坊和体验坊,重现工业发展史和生产工艺流程;在传统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作坊(伏茶作坊,炼油作坊),让城市市民通过亲身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业生产的特点、增加农业知识等。
(一)内容创意――改变传统的文化元素设计
任何一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历史,都是其产业文化内涵积累演化的历史。任何文化的传承都需要物化、固化的载体,并通过物化与媒介化的过程进行有效的传播与价值消费,才能实现传统产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就是用创意去解读传统产业的文化,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和现代表达,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和需求等特点,改变传统产业产品的文化元素设计,实现传统产业蜕变式发展。
如在照金镇建设中,将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与“红色文化”融合,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增加观光文化、休闲农业、度假文化、养生文化内容,将农业活动与极具文化创意产业的旅游结合起来,综合二者优势协调发展。既满足了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愿望,实现了城市人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能够改善产业生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因此,为传统产业附加更多的文化色彩,不仅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形成产品差别化,创造经济效益,而且通过文化元素创意设计融合产业链其他环节,吸引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通过产业关联优化产业环境,整合产业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生产制造――改变传统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
生产制造是将设计、构想或理念转化为有形的产品,是内容创意的具体落实过程。它可以通过改变传统产品形态或产业形态和延伸产业链等途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文化创意就是将文化和创意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通过产品创意性研发设计,为产品融入丰富的文化创意和文化内涵,在原有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元素,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和效用的前提下改变其价值,用不同创意表现形式与创新意识给予人们丰富的想象,改变传统产品形态,使产品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给消费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思想上的充实,拓展消费可能与市场空间,进而使改变产业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文化要素通过与科技的嫁接融合,将会催生企业内部科技创新,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开发新的产品,赋予消费者感官上的震撼和功能上的享受,优化产业产品架构。
文化创意植入传统产业之中,使产业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进而传统产业形态发生变化。如传统工厂的旧址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博物馆展览业,传统的作坊式商业经过文化创意的改造可以变为符合现代商业模式且带有文化底蕴的商业综合体,传统农业经过文化创意内涵的挖掘植入,形成新的乡村旅游业态,延伸了原有产业的产业链。可见,文化创意元素和理念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逐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三)营销与传播――改变传统的传播与流通形态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一是新媒体和跨媒体营销渠道的不断涌现,并通过新的营销渠道提升和加强传统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度。因为与传统媒体营销渠道相比,新媒体营销渠道具有充分利用人们休闲时间,传播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信息传播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如随着微信交流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微信作为主要的营销渠道。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创新性地采用各种方式进入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跨媒体营销。跨媒体营销以其多种媒体的互联互补,形成了媒体平台的集聚效应,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受众的视听等层面,媒体之间的视听优势互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集聚经济效应明显。如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医疗,都是将传统的销售渠道与新媒体相结合,以文字、图片动态变化向分散的消费者传递相关信息。
文化创意的成果之二是广告创意提升产品与消费者的沟通质量。广告创意通过文字和图形的引入,唤起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和兴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内涵的想象和幻想,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实现产品或品牌被消费者选择的最大可能。因此,广告创意已超越了传统的广告,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和诱导购买,而是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洞察挖掘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意向和关注,带动消费者行动。
(四)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独特的创意元素和文化元素赋予产品新概念和新价值,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产生高增值性,并从3个方面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而改变传统的消费形态。
第一,通过增加精神消费需求比例,改变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当人们的物质消费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转向精神层面的消费,文化消费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人均GDP在3 000~5 000美元之间,文化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人均GDP大于5 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爆发式增长。如2014年西安市的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达到10 394美元,文化创意产业已具备了高增长的产业发展基础。西安市的文化消费群体大、消费意愿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消费正在由“精英消费”向“大众消费”模式转变,传统的物质消费习惯逐渐向精神层面的消费习惯转变,精神消费比例逐步超过物质消费比例,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
第二,体验式消费日渐兴起。根植于传统产业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养殖文化、工业文明等,往往由于历史久远或生产条件约束,无法以“活的”、趣味性的手段展示,仅能以一些静态或直观的产品表现,使得消费者无法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以想象、感受和理解相关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体验式消费,通过参与整个消费环节,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5个方面体验相关文化,实现精神属性和经济属性的结合,产生消费的“情感共鸣”,使大众消费需求发生质变。因此,只要实现生产供给符合消费者体验消费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可以达到提升传统产业的效应。
第三,消费偏好反馈效应不断增强。在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市场已演化为买方市场,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消费者对传统产业产品文化消费偏好增强,强化了其对传统产业生产的反馈效应。如消费者喜欢由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的产品,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微电影、微课堂、手游等新型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同时“倒逼”传统企业深度挖掘产业链中的文化资源,提供更多的产品与服务,向更多的方向和行业发展等。
三、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传统产业
升级改造的案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史虽不长远,却出现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案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本文选取西安市文化创意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3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每个案例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资源、条件和改造机理,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传统商业的升级――三桥老街
三桥老街位于西安市城西,自古以来就是商贸核心地带,一直保持较传统的商业服务功能,市井民俗文化丰富,集市型商业氛围浓郁。随着周围空间的拓展规划和现代商业的发展,昔日热闹繁华的三桥老街日渐衰落。
2014年,陕西旅游集团与沣东新城合作,基于三桥老街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以三桥老街为核心,以“老西安”为文化主题,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融入丝绸之路文化意象,开始对三桥老街进行改造,并定位为“西城往事三桥老街”。目的是建立一个园林型休闲古城镇,以包含历史事件、人文情感的典型建筑还原老西安的城市记忆。借用商业规律和商业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商业文化与文化商业。用文化创意产业改造传统商业,使商业和文化相互交融,提高在商业运作中的文化含量。
重新定位后的三桥老街采用集餐饮、娱乐、休闲、商务、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多元复合型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具有2 000年历史的三桥老街机理,萃取明清、民国、解放初期老西安最典型的文化符号和特征,基于现代服务业,打造古典与现代混搭、文化内涵与古今民俗相容,“讲老西安故事”,重现三桥历史上“长安西大门”和“西北第一大镇”的商埠繁华胜景。
今天的三桥老街已经聚集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多家中外大型商业巨头。既有展示西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的西城往事项目,还有表现澳门人文特色和欧陆古典气息的澳门施美兰广场,还有彰显现代建筑和现代时尚的保利国际广场、大明宫沣东国际、沣东CBD广场、搜宝中心、瑞典宜家家居等。2015年8月27日宜家家居开业当天进店人数逾4.5万人。三桥新街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画面再一次重现了千年前三桥商埠重镇的繁荣景象。
(二)传统工业的改造――“大华・1935”
大华纱厂始建于1935年,是近代西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纺织工厂,承载了西安纺织工业的历史,展现了近代民族工业在西安地区从无到有、从形成到兴盛的整个过程。1936年,更名为长安大华纺织厂,1954年公私合营,后改名为陕西省第十一棉纺织厂,因为经营不善于2008年宣布政策性破产。
2010年,西安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公司创造性推出“大华・1935”项目,主要对西安大华纱厂原生产厂区进行改造,把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旅游商贸等资源有效整合,最大程度地将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相结合,融合现代的灯光设计技术,重新发掘大华纱厂的文化元素,在创意中让老纱厂的历史更清晰,使游客在怀旧的空间里体验近代工业遗存的独特魅力。
“大华・1935”的博物馆、餐饮区、小剧场和购物区等建筑,均是在大华纱厂原有建筑基础上修葺而成,并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实验室、社交、自媒体、论坛、创客、定制等概念输入其中,制造一处跨界融合的体验地带。在这里,消费者可以通过具有工业文化气息的建筑、厚重历史感的Logo、各种主题产品,以及小剧场的表演享受属于大华纱厂独有的文化盛宴。大华工业遗产博物馆运用大华纱厂大量珍贵的历史实物和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透过大华纱厂70年的兴衰变迁,展现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近代民族工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让消费者了解西安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的艰难历程,产生对大华纱厂文化和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的怀旧情感。该博物馆是西安第一个工业遗产博物馆,其旧址已入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同时,游客通过现场体验织布、服装剪裁制作等传统纺织项目,走近纺织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体验曾经的纺织工人生活,感受那个已经远离的时代,以及现代交互科技所制造的活力与激情。“大华・1935”不仅为西安市众多近代工业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有益实践,同时,为旧工厂改造活化为跨界商业综合体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三)历史街区的升级――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仿古街是西安为数不多遗留下来的古街道,既有明清民居的特色,也有关中书院――明清时期西北第一高等学府。经过数百年的演化变迁,街道两旁的店铺不见踪迹,房屋街容十分陈旧,书院门已变成一个年久失修的古旧街区。2003年12月,书院门核心区开始大规模重新改造――这就是西安市第一条历史文化步行街――书院门仿古街。
书院门古文化街堪称西安的“雅集”,建筑风格与物品陈列充溢着文化气息。为重塑历史街区,仿古街采用陕西传统民居形式,以街巷、低层小院作为住宅的主要空间组织模式。许多传统的院落为西安市书画名家所设计,以加强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大量的街心商亭,经营着各类旅游商品。步行街中有古玩城、古玩街等,使文化街把有限的地域面积扩容,也产生了更多商业价值。书院门仿古街既是商业区,也是一个传统居民区,文化、生活、艺术在这里浑然天成。在这里,有街头地摊,有高雅之堂,有名人字画,有文房四宝。仿明清的关中民居建筑中,也有能工巧匠现场制笔、剪纸、皮影等民俗文化的展示。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新融合现代时尚元素,因此,仿古街之旅可谓是一次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深度体验之旅。这种融合在展现西安十三朝历史文明的同时,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西安市井文化生活。传统的老街区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将城市的历史、生活与商业融为一体,使得老街区在文化与商业的互动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像书院门这样植入文化空间的做法,是西安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再造中的一类,属于历史街区更新模式,是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街区改造的成功典范。和钟鼓楼一起被视作代表西安城市精神和生活样态的历史文化街区书院门,在创意改造后已变身为西安的“城市标记”。
篇6
关键词:选好角度 问题诊断 应对策略
近年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正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新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高考出题专家的青睐。2014年新材料作文一统江湖的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选好角度”(“自选角度”)是其最突出的特征。的确,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写作水平。有些同学由此就轻视作文立意,天马行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打了个“球”,难以切题;但也有一些同学畏首畏尾,仍停留在传统材料作文的审题水平上,放不开手脚。针对这种上述情况,我收集了班上同学们在这方面常犯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
一.断章取义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有位作家讲了一段大学时的经历:有年冬天滴水成冰,同学们冷得受不住就想办法弄来一些煤球,在宿舍里做了个简易煤炉。
深更半夜,我被浓重的煤气味儿憋醒,一时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马上意识到有可能煤气中毒,但发现同学们都在沉沉睡着,又觉得不好叫醒他们,就挣扎着从上铺爬下来,打开紧闭的窗户,然后才出门上卫生间。刚到门口,再也支撑不住,软绵绵坠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在凛冽的空气中睁开眼睛,慢慢爬起,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我说了晚上的事,七个同学一起笑我梦游。我极力争辩,复述着事情的细节,但都没用。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
很多同学立意为“事实胜于雄辩”。很明显,这个观点是从“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这一句提炼得出的,他们认为“选好角度”就是随便选上一个,况且这一句也是材料的尾句,按常理这样的句子往往是总结句,似乎符合老师所讲的“抓关键句”来立意这一审题技法。认真审视分析全材料,不难发现主要人物为“我”,事件的经过是“我”深夜开窗救室友,早晨将此事告诉室友,室友们笑我梦游,但大开的窗户可证明其真实。稍作归纳,材料的主旨即为要坚守本心(善良、仁爱、奉献等),不因外界而失去自己的本心。可见“事实胜于雄辩”已游离于整个材料的内涵之外了,属于“沾边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属于切合题意)。
因此,题目中所说的角度,决不能孤立地存在,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范围之内,在驾驭材料内涵的前提下选角度,抓关键句。
二.观点杂糅
例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有一部分同学立意为“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乍一看,切合题意,没有丝毫问题。一旦提笔构思行文,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按照这种立意,选材就既要紧扣“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又要体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绞尽脑汁,可发现这样的材料真是少之又少!难道是自己储存的素料过于贫乏?否也!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观点杂糅。“甩掉多余的顾虑”是站在整篇材料的角度立意的,而“做事要专注”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立意的。如果以“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立意,就只能取两者的交集。这样就无形中大大“缩小”了选材范围,写起文章来如茧自缚,当然材料就难找了。
因此,立意角度必需单一。怎样才能做到单一呢?
首先,找主旨(中心)。要从整体把握材料入手,读懂整个材料,认真分析归纳,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找主旨的方法很多,可抓材料的题眼(关键词句);可抓主要人物的主要动作行为;可概括主要事件;可挖本质,由果溯因;可化喻求本;可分层剖析,提炼观点;可异向求同,同向求异……
然后,立足全篇,细分角度。可从对象的角度立意,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为物,为景;也可从事件情节的角度立意……只要立足全篇言之成理,角度清晰单一即可。以上述材料为例,细分角度立意如下:从“儿子”的角度可立意为“放下心理包袱”“相信自己,发挥潜能”“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做事要专注”“虚心接受意见”“实践出真知”等;从“妈妈”的角度可立意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教育的真谛在于鼓励”;从“母子沟通”的角度可立意为“善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重“意”轻“我”
例如2012年湖北卷作文材料: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对高考作文来说,审题是第一重要环节,此招不慎,全文皆溃。很多考生害怕偏题,重在求稳。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归纳主旨,非主旨不敢下笔;如不能分析归纳主旨,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句。走题伤不起啊!这些考生这样做看似是赢家,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用上述材料的立意来进行比较便一目了然了。
该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始,以学生的扩展终,由个别到一般,话题的中心句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可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抓住话题中心的关键词“改变”,从“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隐显、因果等方面选取一点来写即可,这样立意绝对无可挑剔;
其实还可以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老师、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也是切合题意的。
1.老师:不要让传统文化(家书)退隐。
2.生甲:传统文化(家书)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3.生乙:可以改变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顺应潮流对传统进行改造;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
4.生丙: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5.生丁:除了传统文化外,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展、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
6.选取其中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立意: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书信)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进步不能漠视人文关怀。
有人戏言考场作文是考生“戴着镣铐在跳舞”,“选好角度”就是在减少这种限制的“镣铐”。过于重视审题立意虽稳,但明显缩小了自己的发挥空间,过于保守,不利于考生获得高分。
学生每个个体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对于很有思想,逻辑思维严密,喜写议论文,但文采稍逊一筹的同学来说,写“改变”“不要让传统文化退隐”“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喜抒情,文采飞扬的同学来说,“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如果让一个擅长写抒情散文的同学来写“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恐怕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少多了!
在构思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缺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男同学多喜欢科技方面的知识,如选“科技”这方面的材料应会扑面而来。女同学多喜古典诗词,“传统文化(书信)”的材料即可信手拈来。
即使同样写“传统文化”,有的同学的确认为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可选生甲衍生出的观点;有的同学可能就认为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就可选生乙衍生出的观点。只有这样,文章才能道理通透,独具性灵,情蕴文中。
篇7
地域文化是特定的人群在某特定区域通过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起来的,集当地人民的习俗、审美、情感、生活方式等于一身,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地域文化中蕴含着无限的造物法则和文化内涵,比如思维模式、语言、行为等被设计者提炼加以运用。
1.地方性文化的元素综合起来有以下几大类:
(1)地方建筑类
(2)地方著名人文景观类
(3)地方工巧艺术类
(4)地方日用器物类
2.文化元素提炼与升华
对地方性文化元素进行整理、归纳、提炼从而找到需要的设计元素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对地域文化元素提炼的过程中,要注意地域性文化在长年的历史岁月里积淀,包含宝贵的“精华”和腐朽的“糟粕”。在“精华”中提炼的元素可以是符号,符号作为提炼出来的元素在运用中达成相互理解,成为相互沟通信息的工具。元素也可以是种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定是符合现代人的习惯,或者能表达现代人的渴望的生活方式,把这种方式运用到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透过其传达与接受的互动性从而生成意义。要注意到的是,把地域性文化素材经过加工整理后进步的研究和分析形成题材之后提炼出来的元素不能直接地套用,而是要结合当下的设计语境重新诠释,在设计项目体现出来的是既有地方性文化的元素又加上了自己个人的理解和诠释,变成带有地方性文化元素的自己的语言方式,所以,这对设计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要做到帮文化元素提炼加升华。
地域文化元素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室内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需要所进行的建筑内部环境设计,它的出发点是人们的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它的目的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推动社会进步。就目前来说,中国室内设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国内室内设计中也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受大量的西方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的影响,各种盲目抄袭、模仿各种“主义”空间形式,将各种风格进行拼凑、组合,却忽视了各个地域的文化差异,忽视了室内设计应该有的创新价值,使得设计出来的空间环境变得大同小异并趋于模式化。
在国内这样的大环境下,地域文化元素的重要地位尤为凸显,地域文化为室内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源泉和素材,可以说是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之。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所表现为再现地方特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室内设计也不单只是提供庇护场所为目的,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室内设计慢慢发展成为一门眼学的学科,重点偏向于科技、艺术、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性学科,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在室内设计中通过对地域文化理解、消化接着提炼与升华运用到室内设计作品中,这也能将当地的地域文化
创作实践的方法得以弘扬与发展,使其在世界文化的大潮中具备具备甄别性,可以说室内设计与地域文化也有一层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好地域文化元素,形成地道的、回归的、地域的室内空间,能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室内设计中出现大同小异并趋于模式化的问题,同时把具有地域色彩的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播与发展。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广泛,表现出来的形式是涌现了大量的具有地域文化元素的室内设计风格,比如欧式简约式,美式田园,地中海式,中式,等等如是。
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席之地,就拿在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来说,常常追求同自然的和谐并能因地制宜,注重整体统,秩序和对称,强调含蓄质朴、虚实相生,相互补充,相互穿插才是设计的语言。在室内设计中重视写意造型的夸张省略皆以传神为目的。在中式室内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寓意象征手法,从装饰形式到室内外空间的组织:从装饰材质到装饰结构都富于精神内涵简约而富有内涵的设计都代表着文化的底蕴和带给人的无限遐想。中式传统的居室陈设以实用性陈设为基础,对室内装饰的最终效果往往起到种灵魂的作用。值得注意到是,在材料方面,也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大量使用木材,这与中国的历史的变迁,人文思想发展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陈设风格已成为东方的一大特点,它蕴含两种品质: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象征着深奥超脱的性灵意境。
以传统文化渊源和当代文明的发展来运用中国元素的传统设计的简约风格,强调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强调空间内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元素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也就是认真研究空间环境的功能与元素融合的布局把合理解决功能使用放在创意的第位,使设计表现和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空间与设计元素的相结合成为设计的主导者:在设计中则要求用最简洁的表达手法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将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是对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相融合的室内设计不是纯粹元素符号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简约设计的理念与传统元素融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精髓,准确的提炼地域文化元素,才能做到把地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有的放矢,这样的设计才能打动别人。
篇8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地域性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营造。首先简要概述了城市广场的起源以及发展该概况。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当今,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涌现出诸多问题,如大量挪用西方形式,重复的设计样式,更重要的是在城市文化地域特色这一方面的研究,丢失了本土文化的认知,缺乏必要的设计手法与科学的理论方法。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最后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综述对于城市文化广场的理解以及中国的广场文化传统。
关键词:地域文化;本土文化;人文
一、城市广场的概述
古希腊是城市广场的发源地,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西方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人们进行交往、娱乐、聚会等活动时城市广场始终作为其重要场所、同时它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种的重要景观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部落开始聚足而居,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村落。如在陕西临潼羌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就出现了早期室内外两种不同的空间用地。这种室外的公共性的空间,可以被认定是最原始的广场。
二、城市广场中的地域文化探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这种差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生产方式、民俗风貌、生活习惯等,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和而不同’是中国地域文化的特征,各种文化影响发展而又保存各自独有的形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地域文化的格局就己在宗族藩篱制度下显现出早期的格局。
三、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缺乏整体性规划,城市在大拆大迁的过程中许多历史文化记忆伤失;在功利性的驱使下,一些城市原有的文化在慢慢消失。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大多数仅仅只保存了标志性的建筑,使原有整体性的结构缺失,在保护了某一个或几个典型的建筑物后对其关联性的其他部分彻底抛弃,使原有整体文化形态沦丧、地域传统风貌轮遭到破坏。
四、营建城市地域特色广场的方法
著名景观设计师涌井雅之先生说过:“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所以当代的城市广场建设不仅在于技术性和科学性的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地方性、精神性和民俗性的地域传统文化内涵。因此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征元素,对广场空间、景观节点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其体现出原有的场地精神。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设计手法:
(一)景观轴线的设计
在广场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中,使广场轴线的设计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广场空间的秩序感而且可以突出其设计美感。在实际的案例设计中,可以借鉴苏州园林的布局理念,开合有度,将整个空间分为开端、发展、和尾声四个部分,有效组织的空间的秩序感,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空间的次序、连贯、变化等乐趣。
(二)地域特色景观的设计
运用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景观。在城市广场设计中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以此来加强整个广场的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增加本土化植物的使用率、使用当地特有材料、运用独有的历史遗迹、提炼丰富的人文景观等元素是广场地域特色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对比与融合
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多数广场为旱地广场,所以有必要把水这一元素引入广场设计当中,这样可以增加广场的灵动感和活泼性。水的特性在于它的可塑性,不同状态的水和场地的融合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水、陆之间的强烈对比性在于其水体的设计,将两者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呈现广场的设计理念。
(四)隐喻与象征
在广场空间和形式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其历史文化、符号元素等进行隐喻设计,给予其更高的意境。运用这样的设计方法可以为将来的城市广场设计传达出一种新的理念。
(五)传统元素的运用
通过传统造型元素的提炼对空间结构进行表现,用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传达传统美学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要求,同时在延续其传统的同时注入广场新的地域文化特色。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观念的不断革新,影响着新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当地材料和装饰符号的运用,有机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利用。
(六)色彩的运用
色彩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作用,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心理。所以在广场设计中,加大对整个广场色彩规划的要求,能明确的体现出规划用地的性质以及设计理念的传达。例如在市民活动广场中可以采用温和淡雅的色调,使人们的日常休闲活动能更好的融入广场当中;色彩鲜明,对比度强烈的空间场地则更多的适用于儿童,这样能使场地具有活泼的性质增加童趣。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时期,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不仅要着眼域内文化,还要兼顾其他设计要素,如生态,科学的设计原则,不能一味地使用过于模式化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要结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周围环境,深入地理解项目所在地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此加以提炼、抽象的运用到设计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唐奕.论文化广场设计[J].中外建筑,2000,02:16-17.
[2]鞠媛媛,R书利.浅谈城市文化广场设计[J].科技风,2008,01:188.
[3]郭凌,王志章.城市文化的失忆与重构[J].城市问题,2014,06:53-57.
[4]黄明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6.
篇9
[关键词] TRIPS协议;传统文化;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 G7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6-0012-03
由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反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中并未包含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定义及保护的具体范围。目前在TRIPS中关于传统知识的讨论、给予的概念也是狭义上的,其讨论的传统知识是可以产生新的技术发明的传统知识,而且现行专利制度并不是将专利授予传统知识本身,而是基于传统知识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二次发明。TRIPS协议保护的知识产权范围主要包括版权、商标权、地理标识权、专利权、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拓扑图)、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以及对协议许可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而对于TRIPS中有关传统文化与传统知识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第27条第3款(b)项第二句,该条款并不直接包括传统文化或是传统知识,而是关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在2001年《多哈宣言》的第19段,就将TRIPS协定第27条第3款(b)项的审议由植物品种保护扩展到TRIPS协定与CBD的关系、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并且明确了传统知识是新一轮贸易谈判的优先考虑议题之一。TRIPS协议第二部分第一节“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第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著作权保护应延伸到表达方式,但不得延伸到思想、程序、操作方式或数学概念本身。”也就是说,TRIPS协议旨在保护各种“智力创新”,而不涉及“智力源泉”(包括传统文化)。WTO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在智力成果独创性或首创性之上,即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必须是新作品、新技术、新知识。欧美文化在知识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和传播中,以各种“智力创新”的形式得到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周延保护;与此相反,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工艺、民间传说、土著礼仪及地方视听表演艺术等,则因为是世代传承的(不符合原创性要求)、依附部族的(不具有个人主体特征),无法适用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
二、TRIPS协议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相关利益平衡原则
(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的平衡
TRIPS协议签定主要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推动的,其中的“游戏规则”也是由大多数发达国家制定,满足的是发达国家的利益。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与该国的经济、科技以及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TRIPS中的知识产权强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极为不利,存在严重失衡现象。从表面上看来,TRIPS协议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相协商谈判之后制定的,但实际上,这貌似“公平”的协议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平衡”。
TRIPS中并未具体规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但是却包含有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的相关弹性条款。TRIPS协议的第一部分“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中的第七条为“目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利于促进技术革新、技术转让和技术传播,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的相互利益,保护和实施的方式应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福利,并有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在这一条款里,明确说明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实施应有利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的相互利益,并且有利于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据此,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相当于“生产者”,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生产或是再创造并取得利益的发达国家就相当于“使用者”,在发达国家使用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应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而不是肆意使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发达国家却利用其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提取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动植物遗传基因,以达到满足自身商业利益的目的。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司在开发土著居民的土地时,先开发原料,然后对这些天然资源进行所谓的“提纯”或加工,将其视为“发明”,并宣布他们对这些发明拥有知识产权。发达国家通过运用发明权利,直接或间接占有土著居民的生物资源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其行为非但没有得到发展中国家的事先同意,而且并未给予发展中国家任何的经济补偿,极大地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其中有关生物剽窃的案例数不胜数,在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中,有一种具有独特遗传性状的稀有长春花植物,这种植物可以作为药物用来治疗某些癌症。根据从紫长春花属植物中提取的长春花碱和豌豆碱制造的药品,对治愈何杰金病和小儿淋巴细胞白血病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据此,美国礼来制药公司(Elililly)把它开发成为药物,并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润——仅在1993年销售额就达1.6亿美元,每年从这些药品中盈利上亿美元。而马达加斯加(这些紫长春花属植物来源地)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利益。
(二)传统文化创作传承人与改编者、使用者、传播者利益的平衡
这里提到的传统文化创作传承人不是上文中提到的传统社区或是传统部族,因为之所以将传统文化资源的来源地定为传统社区或是传统部族,是由于很多传统文化资源是经过世代流传下来的,因此无法确定其真正的创作时间或是具体的权利归属,在这种情况下的传统文化资源处于公共领域,因此可以将政府或是传统社区、传统部族看作是该传统文化资源的权利所有人。而本文提到的传统文化创作传承人是可以确定的权利所有人,也就是说,有一些传统文化资源是可以确定其权利归属的,比如有些传统技艺或是一些传统中医药配方是由拥有该技艺或是知晓该配方的家族世代相传的,那么这些家族的后代便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人。
传统文化在经过改编后是否产生了新的文化类型,是否就可以否认该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人的权利与利益?笔者认为,虽然经过改编的传统文化和原始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同,但是经过改编的文化是基于原始的传统文化才产生的,因此不可否认传统文化传承人对此利用的贡献,经过改编的传统文化可以产生新的文化形式或是文化类型,但这并不妨碍传承人声明其对此传统文化的权利。改编者在对确定了该传统文化资源归属的传统文化进行改编前,应先征得该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事先同意,通过双方达成合意的方式取得同意后方可对此传统文化进行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改编者不应作出任何损害原传承人精神利益的举动,也就是应保持对该传统文化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尊重,也就是注重经济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双平衡。
传统文化资源在被商品化之前,其经济利益十分有限,主要体现的是精神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而通过产业化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后,就能体现其社会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传承人可以同意他人对其所传承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正当合理的利用,并且从中获取报酬。这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持续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其财产权。在传统文化传承人许可使用过程中,传承人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两者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既要严格保护传承人的利益,又要顾及使用者的效率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三、代表性国家对TRIPS中相关弹性条款运用的范例
(一)对TRIPS相应弹性条款的解读
弹性条款,又被称为灵活性条款,是法律规范中具有“弹性、灵活性”的条款,它大量存在于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中。国内法规范中的弹性条款一般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模式或后果的法律规则,法官在适用该条款时有自由裁量权,适用时既可以作扩大解释也可以作缩小解释。国际法规范中的弹性条款,是因为条约的缔结过程中缔约方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难以协调,但为了达成协定,谈判各方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达成的妥协结果。弹性条款是国际条约谈判、签订和履行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性和策略性手段。
所谓的TRIPS弹性条款是指TRIPS协议中为各成员方设定相应自,成员方可以以自身的方式对其进行灵活性解释和实施的条款。TRIPS弹性条款是为了平衡WTO成员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协调各成员方不同的国内知识产权制度而产生的,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不协调。如上所述,发达国家一直在推动国际上的知识产权强保护,而由于经济发展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如果在国际范围内实施知识产权强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诸多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在TRIPS协议中,很多规定都是由发达国家推动制定的,TRIPS协议中甚至没有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明确保护。在此状况下,就需要发展中国家积极寻找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并加以利用,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二)代表性国家对TRIPS中弹性条款的灵活运用
在利用TRIPS协议的弹性条款方面,发展中国家印度和巴西一直是处于“先驱”地位,为利用弹性条款做出了大量的努力,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也有着历史教训和经验,主要是传统知识与遗传资源保护方面。譬如,巴西对于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强制许可方面。专利的强制许可是为了解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专利药品的费用高昂导致很多贫穷落后的国家不断提高研发药品的成本费,使国内财政陷入严重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西政府运用了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设置了完备的强制许可制度。印度对TRIPS中弹性条款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平行进口方面,为了本国利益,印度政府充分利用TRIPS协议弹性条款,利用TRIPS中第6条有关权利用尽制度设计由本国自由选择的原则,制定出了最适合其利益的平行进口制度和相关出口规则,达到其预期的目的。
再如,非洲的突尼斯以及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突尼斯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突尼斯在其1966年《文学和艺术产权法》中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了相关的规定,并确立了以版权保护的模式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由相关部门与机构对使用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进行收费管理。1976年3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共同帮助之下,突尼斯制定了《突尼斯著作权样板法》,该法也独立地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了保护,由于整个立法中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个国际性机构的参与,这一法规的出台使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进入到国际视角,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94年突尼斯对其《文学和艺术产权法》进行了修改,使民间文学和艺术的保护更趋完善。非洲知识产权组织于1977年3月在班吉召开会议修改《利伯维尔协定》,并通过了《班吉协定》,签字国为喀麦隆、中非、加蓬、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和布基纳法索、乍得、刚果、贝宁、多哥、尼日利亚、塞内加尔。1984年马里加入这一组织,共有成员国13个。《班吉协定》由本文部分和9个附件组成,其中附件7以“著作权与文化遗产”为标题对民间文学与艺术进行了规定。非洲作为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各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亦是层出不穷,《突尼斯著作权样板法》和《班吉协定》的出台,对于整个非洲地区的文学艺术的保护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对我国运用TRIPS协议相关弹性条款的建议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意味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必须达到TRIPS规定的最低标准要求,遵守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同时,也应注重自身利益,不能忽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社会公共利益,一味追求对协议的严格高标准的实施。虽然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长足发展,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但我国科技水平基础薄弱,传统知识产权意识欠缺,TRIPS协议还是会给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中国是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因此如何在国际范围内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点之一。目前我国应充分利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来保护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
一是应充分理解把握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TRIPS协议中规定了各国应该采取“适宜的方式”来规制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而TRIPS中并未明确说明“适宜的方式”的具体形式,因此我国可以采取对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有利的措施来对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加以规制。例如采取事先同意机制、利益平衡机制以及披露传统文化资源来源地机制等。TRIPS中还规定了利益平衡机制,比如对于生产者和技术知识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对于这一点,可以将之转换成传统文化来源地与传统文化资源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平衡对其加以规制。还有防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原则,我国立法可以利用这一点对于其他国家盗用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加以规制。
二是应积极参与TRIPS协议多边谈判。一方面,中国要积极参与多边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制定,使其更适合中国自身的发展状况。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需要保护,不仅要在国内法上加强保护,而且要在国际上争取多边保护;另一方面中国应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增强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谈判地位和发言权,改善贸易大国操纵多边贸易体制决策程序的局面。中国不应一味地指责和抱怨国际知识产权强保护的不公平性,而应努力提高中国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将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到TRIPS协议中。只有对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予以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有效实现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权利人可持续性有竞争力的财产利益及精神利益。
[参考文献]
[1]冯晓青.南北知识产权保护:利益失衡及其利益平衡之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2005(3).
[2]古祖雪.基于TRIPS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J].现代法学,2006(4).
[3]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4(5).
[4]李明德.TRIPS协议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林鸿.论传统知识利益分配的实现模式[D].厦门大学,2006.
[6]吕炳斌.TRIPS协定中的传统知识问题——专利视角的探讨[EB/OL].国际经济法年会论文系列..
[7]孟云凤.TRIPS弹性条款的解释及其国内实施[D].厦门大学,2009.
[8]师华.从TRIPS协议弹性条款谈起[J].政治与法律,2003(5).
[9]吴汉东.论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对象[J].中国法学,2010(1).
[10]肖婷.刘华锋.透过TRIPS协议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3).
[11]叶盛荣.李旭莲.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博弈策略——基于知识产权之利益平衡机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12).
篇10
论文摘要:徽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工作中,可用“商务谈判三部曲”的视角来看待一些问题。包括时刻记住申明徽州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价值最大化,使之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建立对策克服一系列障碍等。
徽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拥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安徽省黄山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拥有着非常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与世界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有着不解之缘。近年来,徽州地区相关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围绕着徽州民间传统文化与艺术,也在积极推动着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工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保护工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作者试从谈判学角度,用“商务谈判三部曲”的理论对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一个论述,试图为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一、何谓商务谈判三部曲
“商务谈判三部曲”理论是谈判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是谈判者在任何商务谈判中都适用的原则。谈判的成功不仅要求谈判者熟练掌握商务谈判的专业知识,还要求遵循一定的步骤和科学方法来把握谈判的进程,因此专家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商务谈判三部曲”的概念,它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明价值
此阶段作为谈判的初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弄清对方的真正需求,主要的技巧就是多向对方提出问题,探询对方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也要申明我方的利益所在。结合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要在申报各项遗产保护、申请各项发展基金时应明确了解申请的具体要求,了解要想保护和发展徽文化知识产权需要怎样的资格和条件,并在初步沟通时就表明徽文化的各项价值,为“谈判”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步调。
(二)创造价值
此阶段为谈判的中级阶段,谈判中双方需要想方设法去寻求更佳方案,为谈判各方寻求最大利益。结合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来说,就是要求我们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去创造最佳最全面的保护方案、策划出最优最适合徽州地区发展的发展方式,使得保护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三)克服障碍
此阶段往往是谈判的攻坚阶段。谈判的障碍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谈判双方彼此利益存在冲突;另一个是谈判者自身在决策程序上存在障碍。前一种障碍是需要双方按照诚信合理的客观原则来协调利益;后一种障碍即需提高自身的前期准备,使决策顺利进行。结合徽文化知识产权护来说,就是要克服在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所出现的一切障碍,以促成谈判、申请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要谈判中谨记这三大谈判步骤,并有效地遵循适当的方法,就能够使谈判的结果达到双赢。现在很多商学院都在用“商务谈判三部曲”的理论教学生们进行商业谈判,事实上各界谈判的成功案例中都能看到“三部曲”的应用。那么如何发挥“三部曲”在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并使得效果最大化呢,下面将做具体阐述。
二、“商务谈判三部曲”在徽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应用
(一)申明价值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经济实现资源、科学教育资源。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分类、立项和申报工作中,突出强调徽州传统文化的各项价值。它们表现为:
1.历史价值。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徽文化的沃土,折射了徽州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水平和生活风貌。如很多徽州民间文学就记录着徽州历史的变迁:徽州的宗法制度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个典型;《抓壮丁歌》真实记录了民国年间的社会现实和政府抽壮丁的状况。基于还原徽州历史甚至中国古代历史的角度,将徽文化无形的文化沉淀和有形的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将显得十分重要。2.文化价值。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着儒家文化,保留了山越文化的遗迹,还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如徽州古建筑所体现出的水口文化就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休宁齐云山的道场音乐就是道教文化的体现等。总而言之,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容并蓄,展示了古徽州文化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古徽州人的聪明和智慧,对于现今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科学价值。古徽州所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为很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是现在历史学、宗教学、生物学、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歙砚,其制砚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就对科技史、工艺史的挖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徽派建筑的营造技术、设计理念、实用构造都为现代建筑学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享誉世界的新安医学无疑是中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4.审美价值。流传至今的徽州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项目都包含着强烈的审美要素。新安画派作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画风意境深远,让人印象深刻;徽剧、目连戏体现了徽州独特的原生态审美取向。这些艺术表现都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审美享受和欣赏价值,使观者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同时它们也为现当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如很多美术学院的学者、学生们就长来到山水徽州寻找创作的灵感。转贴于 5.社会价值。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打锣封山等习俗,传授于后人严禁砍伐森林树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意识;徽州古村落的布局构建和徽派民居的营建反映了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有机思想;徽剧《四郎探母》等宣扬的就是正义、孝慈的中华传统美德等。6.经济价值。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应当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保护、传承工作不仅要对日益落寞的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完善地记录、保护,也应对传承人的基础生活提纲保障,为保护和传承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发展的空间。例如徽州制砚、罗盘制作作为一种技艺,若将其制作过程予以策划展示也是可塑造的的文化旅游项目;傩舞、徽剧、目连戏等文艺项目文艺项目还可以发展特色演出业等。
(二)创造价值与文化创意产业
在保护徽文化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必须持续地促进传统知识成果转化成产品、效益,使之产业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二方面:1.探索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对传统知识文化遗产的发掘、整合、创新和发展,形成完整的独特的知识产权产品、产业。如将徽州三雕、制茶技艺、火腿腌制等具有实用性的工艺技术产业化、规模化,既实现了传统技术艺术的传承,又从另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城镇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2.积极推进徽文化传统知识产权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使得徽文化的发展同黄山市地域旅游经济有机结合。如大力发展歙砚雕刻的创意产业,形成品牌,推动传统知识形成特色新兴产业,同时可将表演道具或者表演内容纳入旅游产品、礼品的设计、研发行列中,这些丰富的产业衍生品也能够起到增加经济效益、扩大文化宣传的作用。
(三)克服障碍与保护对策的建立
徽文化知识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障碍,如资源枯竭影响了可持续开发、传统知识传承人老龄化与新人的培养面临窘境、行业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乏力等。面对这些问题,应着重从政府、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及传承人这四个层面来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的良好氛围,应采取企业主导、政府支持、群众响应的方针。具体表现在:1.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包括完善徽文化知识产权保密制度,防止传统知识泄密;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班、深入企业指导专利申请;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大力开展宣传普及活动;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2.进一步加强传统知识的保护管理:应成立相关行业协会,由专门人士对徽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整合,并建立民间民俗艺术技术目录和数据库以探索传统知识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形成以商标权、设计专利申请、工业产权等为主的多维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3.进一步完善传统知识遗产传承机制:针对传统知识遗产传承需要,抓紧培养新一代工艺人才和技艺大师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要力求对当地职业技术教育进行有力的扶持,为徽文化遗产的人才资源库打下保障。4.进一步探索实践为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立法依据:在借鉴吸收国际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成功典范基础上,也注意用心收集整理已有的徽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成功案例,为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以上都说明对徽文化遗产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开发工作中要时刻记住申明徽州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将其价值最大化,使之转化和产业化,同时建立对策克服一系列障碍,这样才能使得徽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 徐文.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