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人物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6:1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千古风流人物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千古风流人物作文

篇1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至“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贤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一老者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的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能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是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为圣,圣者之圣。纷争之春,多事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教育的投入,对文化的贡献: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材乎!

篇2

每一位不朽的人物背后总有最普通、最真纯的东西在支撑,苏轼也不例外。从某种角度上说,苏轼的一切荣辱都源于他与生俱来的率真性格、赤子情怀。知子莫若父,正如苏洵在《名二子》中说道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洵为爱子取名之时,便看出了他的率真的性格,也为苏轼提出了最中肯的人生忠告。

成也率真,败也率真,外露的苏轼在那个内忧外患重重,党派纷争激烈,朝野起伏动荡的北宋王朝中,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造成的;从他自身的内因来看,则可以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因为耿介、率真、执着,无论是新党执政还是旧党得势,他都不肯屈从与退让,怀着“满肚子的不合时宜”,坚守着自己的主张与原则。这一切也注定了他一生宦海沉浮,失意坎坷。

然而他在《定风波》中言道:“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用他的率真、豁达笑对人生不幸,看透荣辱、彻悟成败。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用通达,消解人生所有痛苦。用旷达,超越外物的束缚,放下名利得失,回归了赤子的本真。因而始终保持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与旺盛的创造力。在艺术的海洋里尽情挥洒着他的率真与才华。

正如苏轼在自评时写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平生功业不仅是他经历的磨难所赐,更是他率真的性格所赐。他率真的性格成就了他刚柔相济的文学风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对历史人生豪迈深邃的思考;“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是他愿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豪情。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散发着一种笔势飞腾,词彩壮丽,姿态横生旷达的豪气。而这些作品中的旷达的豪气正是他率真坦荡、毫无芥蒂的性格的外化。

篇3

一、回归课本,挖掘作者资源

中学课本的许多作者多大有文章可做,他们能够为我们提供多方面的素材。他们中有革命导师如恩格斯、,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科学巨人达尔文、华罗庚等,诗人作家更是浩如烟海。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选择,就能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回归课本,运用文章内容

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中,“‘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又如福建考生的《风雨任平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这两篇文章均成功运用了语文教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回归课本,课外延伸迁移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来看,积累的来源有有两个方面:书本(课内外阅读)与生活实际。回归课本不是说就不能脱离课本,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积累时不能囿于书本,而忽略了生活这个渠道。事实上,读懂“生活”,从生活实际中积累语言,更加不可偏废,由课本辐射开去,可以衍生出许多素材。这些子素材可能是教材已经涉及到的,也可能是教材没有涉及过的。如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课外补充阅读《小木屋》,掌握其优美精当的比喻运用;学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这种延伸有一定的限制、目的,难度较大。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实现了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也为学生素材的积累提供源头活水。

四、回归课本,培养积累兴趣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可以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中训练学生掌握语言的方法。

1.熟读成诵法

让学生多背,并教给学生熟读成诵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基本方法如下:主导词背诵法,教师提醒,学生跟背;提纲背诵法,按文章提纲背诵;手抄与背诵结合法,让学生在摘抄中记忆。

2.摘记法

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把一些优美词句摘记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习惯。

3.归类法

篇4

关键字:语文 审美 措施

语文课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有的文章中着重带给学生一种自然美,有的旨在传递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的精神和文化。高中的语文课堂就是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时利用文字资源,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审美培养的第一步。高中教材收录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有优美的环境描写还有很多丰富的人物生活。对于现代的散文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讲解,在阅读中给学生描绘一幅美丽的场景图,或者借助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展现一些图片,视频或者声音等。在讲课时不仅仅可以图文并茂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感染力还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这些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朱自清的这篇散文给当代学生就展现了一副优美的荷塘景色。因此在老师讲述这篇文章时,可以提前收集不同时间的荷塘的照片,通过不同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不同的荷塘的美。同时,在讲课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自己描绘所想象到的美景,这样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感受,即审美感知力。当学生自己了解景色之后会有自己对荷塘的理解,然后再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两种感情的对比让大家领会书中的意境。之后,通过对创作背景的讲解,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以作者的思维和立场去体会作者的心情,感受这些景物。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让老师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有趣味,让学生从内心中去理解这种美,让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逐渐提升。对于一些古典的诗歌或者文言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某些有点睛之笔作用的词、句的推敲,讲述使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美的意境,感受到传统文化中不一样的韵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讲解时可以营造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气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讲解时就可以对传神的句子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这样意境磅礴的句子进行重点赏析。可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想象,自主感受从而领略苏轼的情怀,感受苏轼赤壁的情感,感受那种不一般的美。

2、培养学生的对美的鉴赏能力

对美的鉴赏力是体现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感知美的内容,这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前提。高中生,已经具备自我思考能力,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鉴赏时不仅仅根据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和自身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在一起。不仅仅让学生发现美,感知美,通过对美的鉴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想象能力。对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离不开分析,通过联想分析加深对美的了解,再结合对景物不同角度的联系,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同时感受到美,完成一次对情感的体验和升华。

2.1、善用教材引导。

不同的文章,鉴赏时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有的旨在刻画人物形象,有的是为了渲染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时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如荷花淀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旨在表现丰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因此大篇幅的运用语言对话描写。鉴赏这篇文章时,就要引导学生能够揣摩简单对话中深刻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心生活,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精炼的笔墨。

2.2、重视想象力

想象是鉴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很多文字中的意境美是老师无法用语言简单描绘出来的,因此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交给学生合理想象的方法,还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借助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3、 拓展阅读面

广阔的阅读面时培养审美能力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丰富的课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3.1、提高阅读兴趣,在读书中积淀审美

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好文,不仅仅可以给枯燥的高中生活增加情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名人事迹的激励下,努力向上。或者可以通过饥饿疗法,设置悬念让学生们带着好奇或者问题去阅读,这样不仅仅可以体会文章的涵义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渴望,从而在不断阅读中提高审美情趣。

3.2、在作品中树立正确审美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友,不只可以通过读数树立正确的人身观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从好书中升华自己。

4、结语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课程,是高中生活调色的重要环节,不仅仅让学生在知识领域取得收获还可以在审美,人生观等等方面都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建军.“班班通”环境下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1,12(2)22-23

篇5

一.综合性学习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自2001年综合性学习首次列入新“课标”以来,综合性学习试题作为重要的组成模块逐步而广泛地进入到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之中。如2009年福建省中考《考纲》就首次将综合性学习列为其考试内容并对其要求进行了说明,今年基本延续了去年在综合性学习试题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根据设置的情景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根据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重视语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但鉴于测题命制时间短而经验不足,命制者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地位认识不明等问题(是否是对语言应用与积累知识的重复考查),部分试题的命制在这两方面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根据中考要求,综合性学习试题命制的出发点往往有二:一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试题需要架设成系统的语言情境,为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形成独立观点提供全面的内容。然而现实是,部分试卷在设置考题时,将《考纲》中完整的要求割裂开来,变成了对单独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查,综合性学习题变成了单纯的语言积累和运用题,变成了语文常识题,造成考题的命制无法承载起对考生在综合性学习能力方面要求考查职能的结果;二为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部分试卷的材料测试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存在一定距离,特别是一些设置了按情境写话的试题,其答案并非口语交际语,而是加工过的“书面口头语”,将这种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会让人对说话者的语言能力产生质疑,进而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阻碍作用,所以对于这类命制的试题是值得商榷的。

要改良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地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命题的根本,而并非考查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点。而且应当把重点放在考查对学生分析综合与表达应用方面的能力,而并非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的能力。通过对更高层级能力的考查,关照到较低层级能力,以期达到《考纲》中对各项能力的综合要求;另一方面,当知识上升为学生的能力之后,方能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地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合适的解决。部分地区的试卷就很好地关注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今年的湖北襄樊卷: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2分)

(2)在参与此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

②讲风流人物故事。

③ 。

④ 。

(3)在“排风流人物座次”时,假如你把诸葛亮排在第一,请说说你对诸葛亮重要精神品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解。(2分)

(4)在襄樊的历史舞台上,活跃着众多的风流人物,请你简要写一个他们在襄樊留下的传颂千古的故事的名称(必须包括人物和事件)。(2分)

该卷第一、二题通过对班会活动总结和活动计划进行出题,注重考查学生获取与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现有信息形成自身观点(拟写主题语)和作出假设(补充活动)的能力。第三、四题则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文化常识和地域文化经验(诸葛亮故居),由课内扩展到课外,考查学生整合多种知识资源作答的能力。值得指出的是,第三题对诸葛亮精神品质的理解,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测量,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重在对考生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

二.口语交际题在曲折中蛇行

个人语言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变化,由过去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开始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鉴于口语交际在信息互动中的重要地位,现代化进程对其的影响首当其冲,因而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新“课标”对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作出如下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以考试形式而言,纸笔测试能否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高效测量,如下几点值得我们深思:首先,纸笔考试难以涵盖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传达出的全部信息。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互动过程中信息的表达由有声语言(占20%)和无声语言(占80%)来传达。其中无声语言包含受众对施话者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分析理解,然而中考在命制语文试题时,不管从何种角度(测试内容、测试材料、测试形式)都很难对这些无声信息进行充分观照。其次,中考口语交际题的题干和题肢的语言选择往往流于书面化。部分口语交际题并没有考虑语言交际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倾向于书面化的题干与题肢语言,在考生临场答题时容易造成一定的误导:使考生更倾向于使用书面化的口语而非现实中的口头交际语。最后,考场环境可能阻碍学生营造答题所需的语言情境。考场暗含一种严肃、紧张的环境氛围,而多数口语交际题更倾向于让学生架构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语言情境,这种矛盾的氛围对考生的答题无疑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障碍。

如何减轻客观因素对口语交际题造成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中考试卷的一些命题趋势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可参照的经验。

从总趋势来看,在测试形式上由客观题向主观题过渡,这一趋势由2009年的中考口语交际题数量为分水岭。2008年的口语交际题还以客观题居多,而2009年主观题居上,在数量上超过了客观题,2010年这种趋势依旧明显。究其原因,主观题因其所具有的开放性,不像客观题对答案有明确指向,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这样一方面尊重了考生自身语言的习惯,另一方面体现口语作为一种交流介质在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中所扮演的丰富角色。

从试卷个例来看,福建莆田卷等部分试卷运用录音设备为测试工具,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为纸笔考试惯常的以语言文字或图表来进行测试的形式,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福建莆田卷为例,其听力材料由标语、新闻稿、人物对话三篇听力材料构成。材料内容围绕家乡的城市发展,对“90”后的评价等问题进行,因为这些多为考生耳熟能详的事件,不仅不易对考生的理解产生陌生感而影响做题,而且可能会激发考生的阅读兴趣,对作答产生积极效应。值得肯定的是,福建作为典型的南方(闽)方言区,是我国汉语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用播放录音的方式对口语交际题进行考查无疑对当地普通话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以这种方式进行口语交际题的考查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物质条件,如需要给每一个考场配备多媒体播放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非全国每个学校都承担得起,因而这种方式的推广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三.题干语言应体现人文关怀

语文试卷在命制和评价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存在主观性。在测试形式上,中考语文试卷主观题在题量上一般多于客观题;在测试材料和测题命制上,阅读文段的选择与题干的设置存在着命题者的主观性;在测试主体上,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主观的逻辑推理过程。如何尽量减轻主观因素对于考生临场考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相对测试形式和测试主体的不确定性,对题干语言的修改更具操作性:一般情况下,表述语言严肃的题干会加深学生的紧张情绪,表述语言亲和的题干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综观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客观选择题多采用较为冰冷和命令式的题干词语,而具有亲和力的词语主要出现在主观题内,如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阅读等部分。这种区别一定程度上是由主观题答案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正是由于主观题答案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考生充分调动其提取信息和推导出假设和结论的能力,而亲和性的语言往往对考生在临场发挥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作文题为例,比较传统的作文题在题干末尾一般会有如下要求:“文中不得(不能或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不得抄袭”等字样,以命令性祈使句置于试卷末尾,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学生与阅卷者串通作弊,以保证中考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出发点是好的,但类似的句子会加重考场的紧张气氛,使得部分考生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临场发挥。

2010年部分中考试卷注意到并开始有意规避此类问题。如福建厦门卷使用了“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或虚拟名称替代”的语句,湖南益阳卷使用了“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的语句,同为祈使句的题干语言,厦门卷和益阳卷对学生答题提出要求的同时在细节上体现出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篇6

但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不足:

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认识模糊;课程设计简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地评价体系;活动开展次数不多;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对探究的意识强调不足。部分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未纳入考试范围,不影响学生成绩、自己的业绩;有的则图轻松,习惯于旧的教学模式“一言堂,一锅端”,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资源不够重视,总想一手包办;还有的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忽略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学生头脑中除了硬性的作业外,没有搜集、筛选资料的作业的概念,认为这是教师额外强加的任务,自己做与不做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因此部分学生找到资料,其余学生的资料大都成为复制品。

这样的情况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自然没有体现出课标精神。那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㈠、激发兴趣,增强综合性学习学的欲望

法国文学家法郎士先生说过:“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性学习自主性、实践性很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只能成为形式。因此,必须增强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欲望。

1、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不少学生反映,综合性学习花的时间、精力太多,弄得大家疲惫不堪,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是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仍抱着唯教材是举的观念,不把教材提到的内容做完就不放心。实际上,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上大多是一个话题,给予教师和学生很大的空间,当中提到的内容只是一种提示,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当地教学资源的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内容,选择范围。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背起行囊走四方”这次综合性学习,教材提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是家乡的风土人情,可以是各地的名胜古迹等。在活动的选取上,不必面面俱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中一项,甚至只了解本地的一口井,一棵树也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习的效果出发。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追寻人类的起源”的综合性学习中,喜爱故事的学生可以搜集、交流世界各民族在传说与神话;偏爱历史的学生可以研究古猿是如何演化成人类,善于想像的同学右以大胆想象人类起源的另类说法……

学生确定主题后,教师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单纯地追求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否则这种指导缺失,很容易造成上课热热闹闹,下课稀里糊涂的现象。如开展“到民间采风去”这一活动,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就选择最不费事的“认识方言”这一项,因为本县各个乡镇都有“土话”,结果课堂上就变成了“你说我猜”大比拼,气氛特别热烈,但是对于本次活动要求发现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法、语汇等方面的差异则无暇顾及。

2、精心设计活动流程,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注重学生最后“作品”“成果”质量的高低,但更注重活动过程。可以说,没有实践活动过程,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便不复存在。因此在确定好主题之后,老师要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参与兴趣等,精心设计活动流程。利用现有教科书拓展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宣读知识、展示图片实物;可写调查报告、研究笔记;可作口头报告,主题演讲;可自编小报,自版文集。一般来说,把课堂教学设计成情节型的、活动型的,因为综合了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手法,学生更有兴趣参加,学习效果更好。电视上很多大家喜闻乐见的栏目和表现形式都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展现,如“幸运52”“开心辞典”“快乐大本营”“辩论赛”“戏剧小品”等。还可以从规定的语文学科课程中每周挤出1-2课时(也可二周实施一次),时间地点不限(可以在教室,也可以走出室外,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对各种知识进行整合,将书本知识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正遇上春天,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明媚的春光,吸吮着窗台上盆盆怒放鲜花的阵阵香气,看看翠绿欲滴的叶子,轻轻触摸脚下的泥土和小草,景语成情语,情语化文语,效果极佳。

设计活动流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应该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不能局限于对某一技能的活动演练,不能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项能力上下功夫。例如,有个老师在组织教学“古诗苑漫步”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朗诵古诗”训练上。作为“语文课外活动”这样的定位也未尝不可,但是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就显得单一狭隘了。还有的教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

3、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关注语言形式,那是文本固有的,是静态的。靠嘴巴的讲解,靠板书的分解,靠学生的书面作业,有一些效益,但渠道狭窄,信息封闭,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显得单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网上信息的即时获取,影音文件的和谐配合,学生作业的投影展示,CAI课件的灵动形象,与原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不可同日而语。有个老师在网络教室教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每个学生前面都有一台已经上网的电脑。学生上网搜索,锁定“千古风流人物”,自己崇拜的风流人物之图片、故事马上就能看到。然后再从中分析这些人物的优缺点,从而更全面的了解了人物。同时仿课文写法,键击屏闪,一段作文成了页面;接着“网上邻居”互相交流,你一段,我一段,精彩极了。

(二)、坚持活动评价

“积而不发则淤”,综合性学习中充满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甚至是自我创造,这样收获的学习成果最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能力,也最让学生珍惜。对学习成果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启发,互相交流、开拓视野、增长新知,尤其是对下一步的学习产生心理需求上的内驱力。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小集体取得的成果,而忽视了每个学生是否参与创造成果的过程,这样就容易导致个别的优生或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用自己的结果来代替其他同学的结果,从而忽视了合作的成果。时间一长,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参与综合性学习时,袖手旁观、敷衍了事的现象。因而,教师要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多样化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成果推介,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生催生发展与深化的持久动力。在进行活动时,教师要力争做到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立足活动过程,设计活动主题及评价指标。

(三)、大力挖掘课外学习潜力

篇7

“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亦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李式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清新与明媚如同春日的黄莺穿柳,白鹭登天,将轻灵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独上高楼的青涩江南女子,将一眼隐隐的凄怨化为一汪美丽的池水,滋润、迷醉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向往之。”这里所引用的是高考语文作文中出现的精彩句子,而这样一些语句在考生作文中不断涌现,成为了一道亮丽而又令人振奋的风景,充分展示出考生平时学习时熟读而诵的勤奋和执著、理解知识的深刻和灵活、迁移素材的熟练和机智。由此,我们可以由背诵在语文学习别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做些由意义的思考。

背诵是训练语言和升华语言的必经之途,古人亦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性的名言,比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近几年来,背诵文章这一很好的学习方式一直沿袭下来,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只有养成背诵的优秀习惯,才能在学习中获取重要的信息,对学生而言,才能写出如下面的这样出色的文章:“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北京考生《细雨闲花皆寂寞 文人英雄应如是》)

“操千曲却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背诵是一种创造活动,它可以外化我们对所背文章的内在的理解,传递出浅尝辄止所不能获得的真知灼见,这是一种升华。背诵同时获得了这种创造带来的乐趣和愉悦,我们可以想象那些考生在熟背经典文章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语言的创造性的愉悦。“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善始之用也。魏征有言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凡君子欲展鸿图之志者,必求善终,亦不忘善始。盖若无善始,纵有善终,亦有憾于始也。直如属文之时,若无凤头,徒有猪肚、豹尾,亦难尽善也。”(江苏考生《善始之论》)看看这样的文字,我们会感慨背诵的价值在于它能打造真正的语言,语言大师、自誉为“两脚踏东西方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先生曾指出: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脱口而出而后已。学习汉语也应如此。从其他角度看,背诵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记忆能力。美国一位著名大众演说家曾说:“好好发展我们的记忆力吧。一般人只用了百分之几。背诵好文章越多,你的记性愈好。”没有好的记忆力,是很难在信息时代去做好学问、开创事业的。

篇8

蒋炜康

中国的文字“遂使种族隔阂为之洞穿,语言限制为之超越。久而久之,一切同化浑忘,三四万万之众,明明由东西南北多族所合,却竟共一历史记忆,莫不自以为黄帝子孙。” ——梁漱溟

第一天,文字的伊始。

扉页上,盛荷随风摇曳,夸张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似盛开却又有几分凋零,花蕊于风中肆意飞扬,大有梦随风万里之感,蝶不甘寂寞飞向那一行古朴的墨迹“衣上酒痕诗中字”。如画境般的封页映入我的眼帘,伸手去触摸那白纸皮,一股震撼的感觉,如书上所说的那样“在汉字里我触摸到了文明的温度”一股暖意袭来,久久不绝…….

由书中“文字的伊始”中讲到的,无论是仓颉见鸟漫步于沙洲之上,留足迹而创字,还是《淮南子》中惊天动地的“天雨粟,鬼夜哭”,都将文字的伊始写得那样传奇。但,又何尝不是那样?文字,我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底蕴之载体,本就传奇,本就魅力深远!

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徜徉在“倾蓝紫”(作者)构建的文化海洋里,伸出掌心,感动着掌心化雪的每一滴温存,丝丝入扣于心间,哪怕只获一丝感动亦为我所求。

第二天,竹里安禅处,生涯一印灰。

当年华老去,逝去的一切终将成灰,梦已成空。灰是伤感,孤寂的载体,难怪李商隐会在《无题》中写到:“春心莫共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作者将相思的情愫描绘得那样伤感。“相思成灰”,我未曾体会那种滋味,是初恋时的辗转反侧,还是离乡奔赴远方的点点离人泪,亦或是遥望孤月,苦等征人,由青丝变白发,却落得一具白骨的惨状。我不知道,但这四字,却印在我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炼得离心成死灰”的感叹,短短七字,道尽多少辛酸?看完这一节,遥望天际,嗟叹一声,“灰”?不懂,但若能“灰”之前,珍视那掌心的小幸福,感动每一次平凡境遇。哪怕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份真诚亦是美好!何必苦等成灰?

窗外,斜阳,依旧...

第七天,人在舟中便是仙

今日读到“人在舟中便是仙”看那由一撇一捺构成的“人”字,心中不禁感慨,为什么会这样?作者笔下的人,是过程,是行为载体,更是生命的象征。精妙之言,不觉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人者,过程也”。这是我在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书中所述的人的过程如《淮南子》说人的精神,受之于天,形体,受之于地,承于地,而人的孕育过程——“一月而膏…..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八月而动,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如此这般生命孕育的过程,实属不易。怀胎十月,诞下子女的伟大人性由此彰显,平凡却又高深的人生真谛意在于此。

过程是那样美好,行为同样被人所称颂。甲骨文的“人”字向一正面立地之行,双肩担负道义,脚踩大地之道,便是一种正直豪迈的象征。俗语云“铁肩担道义”,我想这便是真实描绘吧!“两人为从”的感觉亦是美好。

设想一下,二人携手共赏天下之至胜,在花前月下,把酒言欢,岂不快哉?两人共酌一壶清茶,在藤椅上听风声摇叶的婆娑,看漫天的云卷云舒,好不快活!“三人成众”,众字本身就是一种关系与责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的感觉,在孔子的口中,又有了一种从众学习之感。

我感到于“人”字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永恒,数千年其蕴未休,像一坛老酒,虽历久而弥笃,承载诗人摇曳的千年的梦,虚幻却真实。生命之未绝,源于人类自身不断的繁衍生息,传承着一代又一代,本身就是一种伟大,那种伟大似天机不可道破,你我却心知肚明。荣启期一句话道出此中真谛:“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实乃精辟之言。

人字的深意,让我倍感温暖与亲切,自豪于为人之乐。

窗外,深阑人静,孤鸿影飞,遐思不绝......

第十天,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

读到“水”字,倍感亲切,来自湖区的我,从小就与水为伴,儿时映像中,水是活物,是夏日里玩耍嬉戏的欢愉,是唯恐避之不及的汹涌洪水,是一道道佳人的微笑,是家乡富饶的象征。读书此处,却发现水之精妙,意义远大于其本身。

水是灵动的。曾见一高考作文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想必就是这种感觉吧。水的灵性在于它滋万物,润世泽,诗经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苏轼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灵性的水引发智者的深思,那“水击三千,抟扶摇而而上者九万里”的气势磅礴,那上善若水的智慧谒语。那“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滔滔奔流,又何不是载着人的梦想航向远方。

水的本真境界在书中体现的那样淋漓尽致,我想我们需要像水一样,纳百川,纵使山再高路再崎岖,也要杀出一条血路,奔流入海的大气磅礴;更要学习像水一样润泽万物的奉献精神,还有那上善若水的胸怀!

新晨,沐浴第一缕阳光,又是美好的一天!

第十五天,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终于看到书的最后一章节了,兴奋感慨之余,也感受着这书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雨的感觉是美妙的,想必曾久旱的西南地区,那里的人们的愿望便是逢一场甘霖吧!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滂滂沱沱,诗情画意,好不快活。有还是那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

篇9

它是清风明月的诗意人生,它是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它是诗人出塞的豪情,它是剑客跃马的痴狂,它是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它是仰天出门的洒脱身影,它是精神的图腾,它是生命的绝唱。

这段文字豪情四溢,文采飞扬,读起来荡气回肠。它触摸到了语文生命的质感,而其本身又是一段“语文”的华章。

春来笔名“洞庭一扁舟”,自称“读点书,写点文字,游点山,玩点水,做个幸福的教书人”。读书作文、游山玩水,如此雅好堪称清福。此等清福是语文教师所应该享受的吧!“一叶扁舟,半蓑烟雨”也是一种超凡境界吧!

春来是个富有才情的文学青年。他的文章,行云流水,舒展自然;他的授课,才情并茂,兴致盎然:有这本《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为证。有这样的青年做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事业的一种“偏得”。他的文章和授课,可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示范。语文教师本应如此,可事实并非如此。一个游泳教练,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因此才有教师写“下水文”的说法。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能“下水”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关于这一点,春来有自知之明,他说:“作为老师你能妙笔生花吗?你能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吗?你能笔走龙蛇、深谙书法吗?你能出口成章、口吐莲花吗?从未见过不会唱歌而去教人唱歌的人,不会武术而去教人站桩的人。”

才情得益于读书。在应试教育中挣扎了五年之后,他开始广泛涉猎教育学、哲学、史学、美学、语言学、逻辑学,博览群书。“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这方面他深有体悟:“每一次阅读、每一次思考,都是一次人生的打磨,人生就在这样的打磨中,晶莹剔透、光彩熠熠。”他在读书中反思教学,不断超越自己,把反思与感悟诉诸文字,笔耕不辍。

身教胜于言教。在他带领下,仅高二一个学年,全班学生读书达上百部,《理智与情感》《爱的教育》《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眨眼干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呼兰河传》《爱的教育》《行者无疆》《生如夏花》《生活如此无奈,你要足够淡定》《方圆之道》《人间的事・也会出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文学与文学之外的浩瀚空间里,他指引了学生仰望星空的眼睛。

更为可贵的是,在读书与教学中,他不断追问语文教育的真谛:在无休止的语文教育争论中,有谁关心了生命呢?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

一首诗,可以让一个人喜欢上语文。

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绝望的心开始乐观。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可以给学生一生的回忆。

我们不能忽视语文跳跃着的鲜活的生命。

他的语文教育观念逐渐明晰起来,他把语文教育视如生命形态,提出了“生命语文观”。他呼唤生命的语文,呼唤语文的本真状态,呼吁把人的发展写在教育的旗帜上。他主张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他主张上课要生动、随心、自然、大气,不拘泥于技巧,营造课堂语言场,再现文字生命的精气,让学生任意徜徉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他坚持开展系列语文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更广阔的听、说、读、写天地。坚持课前五分钟演讲、举办读书报告会、创办班刊《雏凤清声》,引导学生在语文天空里自由翱翔。

同时他又强调,读书,是不需要“跪”着的。千古风流人物,皆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卓立于世。我们何时才能告诉学生,要站成人的姿势――高昂着你的头颅,挺直你的腰杆。

大体看来,《十年非常语文梦:孤舟话语》是一部教育叙事之作,富有文采,而又充溢着追问的激情。作者重新审视自己从教经历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和重要事件,把思维触角伸向语文教育生活的深层,凸显了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中蕴含的非凡意义。

如上所言,春来是一位富有文才和追问激情的青年教师,本书又是教育叙事之作。也许正因此,其才情胜于哲思,文采胜于推论。尽管如此,仅仅十年的从教阅历,竟然积淀下这洋洋20万言的著述,实在值得称道。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课堂 应用

语文学科的外延即是生活,因而生活的点滴变化也会反映在语文教学之中,在封建的农耕时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成就了古人吟诵诗书的学习方式。而如今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在不断提醒着语文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而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课堂就是时代的折射和投影。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使教师如虎添翼,使学生更好地感知社会人生,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炫目的光彩,可使学生在枯燥的文字之外,以另外的方式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的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具体生动地使学生获得表象,加深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扩大课堂容量。因此,充分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可弥补传统教学技术手段的不足,使语文教学效果有质的飞跃,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做法的总结:

一、应用多媒体,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

老子曾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对纷繁的世界进行描绘时,单纯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语言文字达不到的地方,才是音乐和美术,而教材中很多对声音、场景、人物的描绘使人缺少直观的感受,而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带给学生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各方面的感受,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如学习话剧《雷雨》《哈姆莱特》时,组织学生观看同名电影,使学生直观感受人物台词的魅力,体会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并探究演员对角色的演绎和表现方式,加深对话剧主题的认识。

又如学习《琵琶行》时,对于诗中所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及“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描绘的情形往往一头雾水。而运用多媒体播放琵琶名曲却科使学生豁然开朗,较好的理解诗歌主旨并可获得文字和音乐的双重美感。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对文学作品意境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且最新的选修教材中古诗歌和散文的阅读鉴赏成为独立的一门课程,更加重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但中国传统古典诗词比较注重意境的创设,妙在“欲语还休”,朦胧与含蓄是其显著特点,而且古诗词的写作年代较为久远,与现代的社会环境差异较大,因而整日习惯与手机和电脑为伍的当代中学生理解起来颇费周折。而在古诗词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文字配上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与诗人的共鸣,从而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在课件中加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镜头,可使学生真实领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壮烈,播放电视剧的片头曲,使学生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澎湃与激昂。

又如教学柳永《雨霖铃》时,在课件中加入表达离别之情的传统中国画,并运用flash手段使其活动起来,形成有画面有情节的短片。画面上有夕阳、晚风、芳草、杨柳岸等古色古香的画面,而衣冠高古的诗人在离别他的情人,活色生香,可使学生深入体会送别诗的意蕴,并和《再别康桥》相比,加深对其他离别诗的理解。

一些有意境的小说散文也可应用同样的方法,如《荷花淀》《边城》等。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口语表达与应用的训练

口语表达与应用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长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轻视。但是,口语训练与书面语训练是语文学科的双翼,只有二者同等强大才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的介入可把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训练结合起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

如进行朗诵和演讲训练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朗诵作品,并让学生跟读,仔细研究诗歌的情感起伏,以及如何处理诗歌的情感变化。然后把学得的方法运用到自己朗诵的作品上去,并录音,比较自己的朗诵和经典朗诵的差距,反复训练,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演讲训练的方法与此大同小异,只是要求学生自己写演讲稿而已。

又如进行辩论训练时,先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大专辩论会的辩论录像,学习优秀选手辩论的方法以及一些辩论技巧,然后要求学生写辩论词,在班级内部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阅读对写作的迁移、延伸

唐代诗人杜甫认为人生应“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说出了文章内容的两种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于每天埋头苦读的中学生来说,行万里路的直接体验生活的方式虽然可取,但在直接体验的范围和方式上,局限性太大,因而学生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是间接体验,而通过多媒体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容量较大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为写作积累材料,并可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时代气息,避免学生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积累大量素材,写作文时便不愁无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