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9:0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渔猎文化景观
包括赫哲族椴木图腾柱、工具和钓鱼和打猎钓鱼和打猎的文化活动,鱼皮革,即使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的布绣花长袍,赫哲族紧身裤和床上用品的特点,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的生活模式。不一样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也包含在里面。不管赫哲族、鄂伦春族、钓鱼和狩猎文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然是空白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
在黑龙江西部广阔的草原,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但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还有国宝丹顶鹤动物等。一些蒙古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饮食文化的特点,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
分布在该地区的朝鲜,满族,达斡尔族,等等,他们喜欢汉族农业社会,但与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弯曲康”满族历史悠久,韩民族服装,等等,有一定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空。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在日常参与服装、民族首饰、种族和宗教文化。允许游客体验中原不一样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有很多的促进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为目标,一步一步,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良好的民族文化和传播在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政府政策帮助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在中国,执行非常到位,此外,政府高度重视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上升。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依赖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和丰富。中国的黑龙江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不仅在黑龙江省的固有优势的荣耀和祖先的遗产也是利用好政府的政策发展旅游业。建立人文气氛和依赖的特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自然观、民族文化,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当前地区环境需要加强,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朝鲜、满族、达斡尔族民族风情,如村庄、可以依靠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区域发展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三、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
篇2
一、现阶段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1、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的功能在削弱
工人文化宫的在以往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文化活动,从教育培训到娱乐功能再到各个协会无所不包。但是现在工人文化宫的功能在不断的被分流,特别是在社会兴办各种层次的培训,家庭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增加,多种媒体正在不断的兴起,正不断的冲击着工人文化宫的功能。工人文化宫的市场正在不断的萎缩。当然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来,工人文化宫的功能也是在不断的缩减,之前少数民族活动文化展览和技艺的展示和传授不断的在文化宫中出现,但是随着大宗传媒的出现,很多电视、广播成为了人民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窗口,造成了工人文化宫功能的逐步缩减。
2、工人文化宫本身阵营在缩减
工人文化宫本身阵营的缩减不仅体现在文化功能的不断缩减也表现在工人文化宫的数量和人员不断缩减。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工人文化宫开办各种第三产业和经济实体,原有的文化宫的建筑几十年没有改造。文化宫的硬件设备完全落后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方面的软件也是缺乏,现阶段很多职工文化专业已经在高校逐步的取消,专业性人才缺乏,老一辈的工作者逐渐退休,新鲜血液补充量较少,严重制约了文化宫的专业性发展,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的专门性人才更是缺乏,导致了身处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宫在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指导。
3、运行机制落后
在市场经济确立后,如果工人文化宫还是依旧沿用传统经营模式,专门依靠拨款来维持势必会被市场淘汰。文化宫的这种现象并不能说文化宫没有了市场,有的文化宫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被淹没有的却像乘风破浪,总结其原因就在于运行机制落后,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
二、工人文化宫在繁荣民族文化的措施
工人文化宫要在繁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正确的策略,首先文化宫要能够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予以发展。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相对经济资源而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更是它的资源优势。文化宫要利用民间歌舞、戏曲、剪纸、刺绣、民居、岩画和民间故事、民间文学、宗教艺术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潜在的资源优势,文化宫要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
1、文化宫首先必须有自己的经济支柱
文化宫要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例如开发文化旅游展演,既发展了文化又增加了经济收入,逐步探索一条以文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另外国家对文化宫要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对文化宫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为文化宫的良好发展提供优质的土壤和气候。
2、文化宫要形成独特化的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宫要依托自己的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大做文章,开设民族文化发展道路,例如与各大旅行社联合在剧场开设少数名族演出专厂,让来桂林旅游的游客欣赏到地道的民族风情,开设少数民族展览,让市民在休闲之余领略名族文化。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的生态保护。
3、树立民族文化精品意识,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文化宫要由教育娱乐转向大众娱乐和技能学习转变。首先文化宫要突出娱乐休闲性,开发与少数民族技能和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授和展示表演,突出少数名族文化特色,让人们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进行休闲,让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例如可以在少数民族绘画技艺、工艺品制作、织染工艺等方面下功夫,增加文化宫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
4、文化宫要密切和民族特色的企业联系,扶持特色企业文化建设
篇3
1.要有危机意识。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虽然丰富多样,历史悠久,但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文化遗产已经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害,甚至濒临消失;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不具可再生性。因此,要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意识在学生之中牢固树立,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采取科学吸收的态度,从而传承好、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
2.形成产业意识。
目前,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多以自发形式存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改变这一现状较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民族文化遗产作为品牌来经营,形成民族文化产业意识,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的宣传手段相结合。同时结合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对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度和知名度。
3.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随着文化旅游等服务性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逐渐作为产品进行开发和经营。依托于民族传统文化兴起的服务型产业只有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达到保护和继承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过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文化破坏现象,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时要树立适度开发、重点保护的意识,不能单纯地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
4.树立创新意识。
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要保护好传统的民族文化免受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流失,更要在保护的同时,树立创新意识,对传统的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将现代文明精神和传播手段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相比传统的媒体设备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再如,云南的纳西古乐是比较典型的民族音乐,近年来,与古乐器结合所演奏出的悠久古曲就成为传唱的佳话。
二、如何将艺术教育应用到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
1.建立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
相比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大学就已经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课程,其中以民间文学课程和民俗学最具代表性,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但归根结底,由于受到灌输性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认识,只是简单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文化,这种思想是十分片面的。因此,新的教育理念要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格局,倡导从本质上认清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不能盲目崇拜和完全吸收。
2.在教学中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
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时,通常注重艺术概念、时代特征的阐释,对具体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的并不深入。如此一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只是局限在理论层次,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将直观的传统艺术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其艺术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在民族乐器、风俗习惯、寓意内涵等方面。只有通过直观的教学形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内涵的真谛。
3.增设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
要将我国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专业在高等院校中普及开设,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技能、科学技术等课程纳入教学范围。此外,在课程结构设置上也要多样化,在重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还应该将课程广泛涉猎到汉族文化以及国外优秀传统文化中,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在不断的融合吸收中,才能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结束语:
篇4
1.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从广义上看,主要指在民族地区发生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一切教育活动,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民族性”和“文化性”[3]。民族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是特殊与普通的关系,而且也具有教育所具备的各种价值。教育思想与观念也同时与其他教育群体的思想理念相一致。因为民族教育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都符合教育所具备的各种构成要素。如教育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活动,通过一定的理念与思想去影响人,通过特定的环境、媒体、关系、方法、手段形式去完成教育活动等。这些众多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形成了固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教育理论观、学校观、教学观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对几百年来形成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人们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形成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又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又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理论观的形成,既有对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来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又有在原教育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如随着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资源发生变化后,教学设计理论的思想与任务虽然没有变,但它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有人强调,教学设计理论与观念的形成是教育技术的创新,实际并不是创新而是对传统教学设计的发展,我们是在做同样的事,完成同样的任务。正如已故教育学家李秉德先生所说,这是一种“三岔口”现象,争来争去我们是一家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又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形成,也是对教育理论的新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经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以改善学科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达到优化学科知识体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过程[4]。这种整合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发展。传统教学是指将多种教学资源与学科课程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去实施,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民族教育中,教学者在不断地采用这种教育思想与理念。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在民族教育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从而指导民族教育的新发展,当然,民族教育也必须做到与大教育的新发展同步。思想、观念滞后不仅会影响到民族教育的发展,而且会使民族教育落后于同时代的其他各类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还突出表现在新的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如绩效理论、混合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虚拟学习理论、信息素养理论、微课程理论以及TPACK理论(技术能力、专业学科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在当今时代,这些理论指导着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
2.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信息化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几百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的教与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传统的教学环境,教与学场地(教室),从孔子(前551—前479)和孟子(前372—前289)时期就开始创办和应用,“一人之上,众弟之下”。在孟子故乡山东邹县的陈列馆里,看到孟子授课之堂,一间教室里,多个长条桌、长条凳排放整齐,与现在的教室保持一致,并无太大变化。课桌、椅、黑板、讲台构成了传授知识的场地。所以,传统教学环境(教室)的最大功能是“容纳”,最大弊端是“封闭”。一所学校,只要有能容纳下所有学生进行学习的教室和完备的教室条件,就可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但对于传统的教学环境而言,信息的封闭又是它的最大弊端,外面的信息进不来,里面的信息出不去。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环境、条件、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知识的传授不可能出去,也不允许出去。教育信息化只用了10年时间,打破了“围城”现象,虽然教与学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信息技术把封闭的民族地域与外界联合在一起,把封闭的教学环境与外界联系在一起,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得到与现实世界比较贴近的体验。
3.教学资源发生了变化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教学资源由两大资源成份构成,一是人力资源,二是非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人员,非人力资源是指构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多种教学媒体(如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网络环境等)。这两大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资源(非人力资源)除了黑板、粉笔、教科书和各种教学仪器、挂图、教具外,再无其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学活动,但由于其本身的功能有限,不能更大地发挥其支持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和弥补了传统教学所不能产生的作用,起到深化教学内容的作用。海底世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世界,处在草原深处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没有见过海,他们学习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文字到文字。信息化教学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把外部世界引进课堂,使学生看到与课程内容相一致的海底世界,从而他们得到的知识便是直观的、完整的、正确的,而不是模糊的、错误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只有老师,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老师不在,唯一的传播源失去,教学活动就可能中断。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改变了资源的获取形式,将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变成了一个学生面对无数个老师和专家。学生坐在电脑前,可以访问许多老师,随时随地获取他想要的知识信息。这种改变,经过了漫长的年代,现在终于实现了。
4.教与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与学方式与方法,决定着获取知识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条件再好,技术再先进,没有很好的实施方法与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方式方法不仅决定着质量,而且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与效益。教育信息化由于改变了教学环境构成、资源条件以及知识信息的传播与获取通道,因此教与学的方法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用多媒体资源去深化教学内容,如何用网络环境去优化教学过程,如何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如何使用虚拟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学生开展创新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从学会到会学。这些问题都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教与学方法与方式改变同教学效果改变的关系。有一年,笔者一行三人赴美国布隆斯堡大学考察。该校语言文化系系主任让我们校长为学生上一节对话课,通过对话了解中国的文化。课堂内容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学生向我们问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情况,十几位同学提出了如农民得到了什么实惠,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让我们感到很惊讶。第二段是学生让我们品尝他们亲手烹饪的中国菜。在与同学们的交谈中得知,在我们到达前十天,老师就布置了这个作业。同学们上网下载了中国菜谱,亲手进行操作学习,可以说明网络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方式。第二个例子是在2013年1月北京的一次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学术会议上,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西部地区的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下有一所小学,姐弟两人,弟弟淘气,学习不好,在分班时爸爸为弟弟报名上计算机班,姐姐上了传统班。半年后发生了变化,弟弟的学习成绩超过了姐姐,弟弟还向姐姐讲述了许多通过电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这一类实例在中国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有很多。
二、用完善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信息技术在民族教育应用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根据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断创新应用方式,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方法,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民族教育教学的资源,才能不断促进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1.克服几个不足,增强几个理念在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实施十多年的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经过了多个阶段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如在经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计算机教室的安装、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创设,以及校园网、“校校通”等硬件环境建设之后,使学校不同层次地具备了信息化教学条件。同时中小学教师也先后参加了如计算机操作、信息资源设计研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硬件、软件、潜件(人力资源)条件上都基本具备,但却存在着使用率不高、使用效果不佳、使用人次不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拥有,轻应用。将教育信息工程看作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关注设备的拥有和数量的多少,在教学中的应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2)重发展,轻效益。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太考虑国家投入的成本效益。(3)重建设,轻效果。不考虑学校自身的地域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互攀比,你有我也要有,但使用效率低,使用效果差。(4)重使用,轻管理。教师的使用积极性高,教学应用效果也好,但管理水平差,维护条件弱,设备损坏率高,能正常使用的设备有限。(5)重新的,轻旧的。注重新设备的使用,有新的就不用旧的,有白板就不用黑板等。这五重五轻不克服,将会严重影响到教育信息化、民族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2.关注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任何信息的交流都要靠不同形态的符号语言来完成。民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也要靠各种民族信息化资源来完成。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双语教学中汉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藏+汉、维+汉、蒙+汉等双语教学形式。学生使用民族文字教材,教师用民族语言授课,同时加学一门汉语文课。在新疆有些学校,除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课程用汉语授课外,其余课程全部用民族母语授课。在藏族地区,除了开设汉语文课外,还开设藏语文课。凡是使用全国统编汉语教材和使用汉语授课的课程,应该开发、引进、下载汉语课程的信息化资源,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靠信息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还可通过新型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他们对汉语的学习。(2)双语信息资源的建设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使用的文字教材大都是区域性的统编教材。如藏语教材,是由教育部设在青海省的藏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一编写出版,提供给、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中小学使用。多年来编审委员会只负责文字教材编写,配套的信息化资源基本没有。在信息化开展十多年的今天,这一现状必须得到改善,即国家、地方和学校相结合,加快与双语教学配套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力度,使少数民族学生像发达地区学校的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学资源。(3)校本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许多教育专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克服国家统编课程的诸多弊端,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边远农牧区,通过对多元文化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可以帮助边远农牧区学生加强自身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且有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对彼此的民俗民情和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5]校本课程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也应该得到重视。虽然校本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学校的影响,差别很大,不可能形成统编性教材,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由少数民族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如电教馆)、学校和教师共同策划、开发建设,也可以采用几个学校协作开发的形式完成。
3.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第九章民族教育中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第十九章又指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6]针对少数民族地域特点,设计开发适合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天网卫星传播、地网有线传播和目前正在发达地区实施的云技术的教育应用,以及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这四种网络传播形式可根据民族学校的不同地域特点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其优势,择配设计,真正为少数民族学校“校校通”的实现作出贡献。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55-0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积极发掘传统道德新的时代价值,努力将其有机地融入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整体框架中去,构建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文化。2005年2月19日,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1]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经过历史的过滤和积淀都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道德文化。因此,探析各民族道德文化,从中继承和发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传统道德文化,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从藏族传统文化看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丰富性
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特点鲜明的社会公德文化、婚姻家庭道德文化、职业道德文化等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社会公德文化
社会公德作为一般行为准则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的道德价值、道德理想的某种共识性体现[2]。藏族的社会公德,逐步形成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定夺是非、管理社会生活的功能,它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藏族人民注重社会公德。据《王臣记》记载:“松赞王凭借着那写作俱便的善轨文字的方便,在十善法戒的基础上,制定出敬奉三宝、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效法上流、善用财食、有恩当报、斗秤无欺、心平无嫉、不听妇言、和言善语、任重量宽等十六条正净的做人法规。”[3]尽管这一法规熔道德、宗教和法律于一炉,表明道德的阶级性,但许多内容是很好的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文化
青藏高原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空气稀薄的独特生态区域,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生命”之称。藏族就世代繁衍生息于其间绵延着巍峨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天寒地冻的世界屋脊之上。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大自然磨砺出藏族罕见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勇往直前和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和品质,使藏民族有着惊人的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耐力和韧性,从而维系了民族的繁衍,同时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藏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这种刻苦刚强、坚忍不拔的民族魂,只要剔除附于其上的消极因素,在藏区现代化进程中是强烈的助推力。
3.家庭美德文化
婚姻家庭道德是婚姻家庭关系的直接反映,它不仅规范了家庭成员的基本行为,使其婚姻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爱情升华,家庭幸福,而且也使其整个民族有着良好的道德风尚。
夫妻地位平等。在藏族地区实行婚姻自主、婚姻自由。藏族传统强调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是藏族家庭地位平等的感情基础。而这种以爱慕为基本出发点的观念不仅是夫妻团结家庭和睦的可靠保证,也是藏族道德中的积极因素。
孝敬父母。在藏族传统社会的道德中,孝敬父母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中就有许多孝敬父母的格言,如:“子母相见如仇敌,父母责备白眼翻。永世受罪解脱难,这种人落地狱间。念此应以孝为先。”[4]
要善待子女。藏族传统道德认为教育和培养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善待。所以在藏族家庭对子女的善待更重要的是教子女怎样做人。这些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做人的希望,在《礼仪问答写卷》和《萨迦格言》中体现得非常明显[5]。
4.宗教道德文化
藏传佛教对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支撑和强化作用主要表现为积极的鼓励和消极的威慑。积极的鼓励使得人们在有生之年不顾成败地去履行其道德义务。人们在平时的“积善积德”观念中得到鼓励。
如众生平等、慈悲行善、忍辱无争、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等。藏族生态文化认为,不仅要尊重人类社会中一切人的生命,还应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存权。大自然有其生命特性,人对所处环境其它生物的保护,便是保护人类自己。出于对自然的崇敬,于是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走遍藏区到处都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自然也有神圣的动物、植物。无论是僧人还是普通人,都是自然区域中一个普通成员,应该尊重保护区其它生物的活动,与其同生存。这样一种观念和行为便有力地保护了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时代价值
民族传统道德,是指各民族过去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中仍发生作用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规范[6]。传统道德观念与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而同步发生变化。相反,它作为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思想仍然会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仍然会通过观念来影响并支配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促进民族内部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有利于提高民族成员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反映和调整社会成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它依靠人们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维系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蕴藏着大量的道德评价、道德典范和道德理想,如在个人道德方面,有诚实守信、谦虚有礼、富有同情心等。在家庭道德方面,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幼有别等。在宗教道德方面,有爱国爱民、平等团结、乐善好施、倡善弃恶等。在社会道德方面,包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济危扶贫等。这些道德标准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这使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成员能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自觉塑造道德形象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维护和完善社会主流道德准则和规范。
2.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了民族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团结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7]。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在现代社会,除了用法律维系利益关系上的公平与和谐,民族传统道德对于调节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共同的道德文化促进了本民族内部的紧密团结和同心协力,它可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与冲突,消除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从而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形成谅解宽容、和睦相处、友爱向善的人际关系,构筑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当然这种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制的道德准则,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但有些内容也是合理的、有利于社会安定的。
3.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道德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对道德规范的遵循保证了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能够相互谦让,从而使社会生活保持健康有序。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生活经验的积淀,融会在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和传统的行为习惯中,在生活的交往中直接表露出来,处处起作用,并且比一般的伦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广泛性、适用性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对社会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感情、信仰、仪式、教义这些具体的手段和途径给人们施加影响,以保持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其社会规范和社会稳定,每个社会都制定一系列制度、法律、措施来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督。但这些手段并非可以运用于所有的场合,有许多的行为选择是在独处的时候,这是上述的措施不能到达的地方。而传统的道德规范可以监督人们的行为,因而控制了许多不正当行为并避免其发生。
但是,道德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一旦形成,经久不衰,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尤为典型。当旧的社会制度消灭之后,旧时代传承下来的道德的一部分属于阻碍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腐朽道德,这一点是毋庸讳言的。那么在面临这种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其展现出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传统伦理道德呢?
三、继承、扬弃、创新: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原则
对待传统伦理道德,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发展的根本问题。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8]这就为我们学习、借鉴历史和传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为此,必须要以坚持继承、扬弃、创新的原则来提升我们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
1.坚持继承原则
在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可以跨越社会形态的道德规范,这类道德文化是可以被直接承继下来,用以构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如在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反映社会公德的文化: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高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必须正直和有恩当报等等;体现努力进取的职业道德文化:藏族人民在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却表现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品质;展现团结和睦的家庭美德的文化:夫妻地位的平等、孝敬父母、要善待子女,等等。所以,在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这些反映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尊老爱幼、追求真理、诚信和童叟无欺的内容,这些均属于同现代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冲突的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无疑可直接纳入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之中。
2.坚持扬弃原则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以农立国的宗法制古老的中国发展起来的,因而突出地表现其两重性。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则更是如此。
少数民族传统优秀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就藏族来说传统优秀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已经逐渐融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熔炉之中藏族优良的思想道德传统;体现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的藏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作用的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学艺术[9]。在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内容都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但我们要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有精华就有糟粕,有优势就有劣势。藏族传统社会道德的核心是藏传佛教道德,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在本质上是相悖的。如藏传佛教道德主张的是消极人生,积极出世,把现实人生视为苦,且把其根源归结于前世所造之恶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则是民族精神文化中的惰性力量,与现代化建设是对峙和冲突的,从根本上说,不能将其纳入新道德之内,必须将之弃之于社会主义道德之外。
3.坚持创新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在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便是民族文化自身生命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吐故纳新,顺应变化,自我调节变革的结果,是传统价值观与现念交合转化的新生态。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只能根据自身因素和现代社会建设的要求并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
四、少数民族道德价值体系重构的基本思路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价值走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当下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要夯实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统摄地位和掌控力度的坚实基础,从而为多元文化成长和发展提供恰切时代的风骨气韵及坚强有力的基本价值支撑,以便创造更加洁净朗润的文化生态环境,减少和消除各种污染和毒化带来的精神畸变和观念毒瘤。在少数民族地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少数民族道德文化发展就是要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符合先进文化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就是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建设;就是要倡导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改革开放这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统摄少数民族传统道德,并加以提炼、改造、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道德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10]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它的内容始终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改造传统道德,推动道德进步,关键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步。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破民族地区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提高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改造和发扬光大获得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3.培育少数民族的现代道德意识
如同藏族传统道德文化一样,大多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也有消极入世、积极出世、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既不为名,又不为利,忍受艰苦,与世无争的主张,并且大多数虔诚的少数民族信教徒的心愿都主要不在现世如何致富,而是如何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经过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淡泊名利、不讲物质利益的道德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讲物质利益、不追求经济效益的道德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影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培育以讲求经济效益,敢于竞争和冒险的,以重视现世、讲求奋斗的现代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2]李资源.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J].思想战线,2004,(6).
[3]杨明.藏族传统道德探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4]中央民族学院编写组编.藏族文学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46.
[5]刘俊哲,等,著.藏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24.
[6]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8]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篇6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婚俗 旅游开发
少数民族婚俗是地区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为体现民族文化内涵内涵及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以少数民族婚俗这根红线将地区内的资源穿连组合在一起,成为该地区旅游的“点睛”之笔,提高旅游文化亲和力的同时,丰富本地区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
一、少数民族传统婚俗的内涵及功能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民族及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婚姻习俗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发掘出该民族文化根源,还可以梳理出它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在科尔沁草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尔沁婚礼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草原上战争的印记,还处处留有草原漫长的游牧历史。婚礼中使用的马、蒙古包、勒勒车、服饰、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婚礼上吟诵的祝赞词和演唱的叙事民歌,无不表现出了科尔沁草原独特游牧文化。在进行婚姻仪式的过程中,祭天、拜火等特殊的方式,直接借鉴于科尔沁草原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婚姻使这些行为附上了神圣二字,从而产生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是在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在旅游利用开发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功能。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因它的不可复制性,是民俗旅游开发特色和重点项目。很多旅游者到一个民族地区,有的专门是为观看该民族婚俗表演的,而有的更是为了亲身体验。游客的到来,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二是继承和发扬功能。少数民族婚俗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传统的生活,但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正逐渐被取代、消失。本地居民通过旅游开发中的参与,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游客通过婚俗表演及直接的参与,能更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精髓,使其得到更大传播和发扬。
二、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舞台化倾向严重
婚俗文化旅游开发晚,又在明显的利益驱使下,多数回报甚少,甚至影响了地区文化的旅游形象。如在西南彝族区,模拟“抢婚”遗俗的仪式,搬上舞台,编排了舞蹈《抢新娘》,在登上舞台初期曾有过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舞台化的婚俗表演节目毕竟同现实民俗之间的距离太大。而且,这种表演一日数场,日复一日,没有固定的演员,很多不是本地少数民族,他们只为报酬而敷衍了事,台下的旅游者对演员毫无感染力的表演,产生“审美厌倦”,更谈不上满足游客求异、求知的欲望。
(二)游客参与性比较差
一般来说,对婚俗旅游的开发利用中,有两种普遍的形式:一种是博物馆,以图片及文字为主,通过讲解让游客了解,没有参与性可言;另一种是婚俗表演,这是最普遍也较为泛滥的利用模式。这类模式开发中,有的地区也融入了游客参与的环节,但仅仅是邀请少数游客上台扮演新郎或者新娘,大部分游客还是作为观众来欣赏演出,无其他的参与内容。在旅游区编排的婚俗表演中,一般新娘由当地居民担任,邀请旅游者扮演新郎来参与表演。还有一种较为完整的婚俗表演,也会邀请一名男性旅游者扮演新郎。这类表演中,除了少数男性旅游者可以直接参与婚俗体验外,其他游客尤其女性旅游者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者观赏者,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
(三)商业气息浓厚
婚礼作为人重要的人生礼仪,不仅有严格的程序,而且有其自身的严肃性。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从保持其原生性及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婚礼中很多程序和礼节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婚俗的旅游开发利用中,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设计旅游项目,有的甚至胡乱编造,任意杜撰一些婚俗内容。不分场合与内容,片面投游客所好,只选择婚礼中表演性以及娱乐性强的部分展示给游客。只为利益,使得婚俗表演及其他衍生产品中,渗透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导致婚俗文化向表演化、低俗化方向发展。此类表演可能只满足了游客一时的新鲜感,但对于这种没有内涵、没有真实情感的表演难以产生兴趣,形成不了长期的旅游吸引力。
三、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策略
(一)婚俗文化的静态开发
旅游必须通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或实景,或物品、或建筑等来展示,给游客具体的感受。通过建立民族婚俗博物馆和婚俗文化展览馆等形式“原貌复现”婚俗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其发展历程,开发一个民族婚俗历史寻访游,提供高水准的导游服务、专家讲解和纪念品。科尔沁婚俗旅游开发中,应建立科尔沁婚俗博物馆,完整的讲述科尔沁婚俗形成发展历程,充实孝庄产业园的内容,可开发满蒙联姻寻迹游等旅游产品,举办各类婚俗节庆活动。利用现代旅游会展这一平台,展示科尔沁婚俗嫁妆、首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科尔沁物质型旅游产品附加值。
(二)婚俗文化遗产动态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与其它文化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优势在它能使旅游者参与到其中,给游客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开拓游客的视野,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活的价值。因此,在婚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更加深入挖掘婚俗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者制造广泛参与婚礼过程的机会,让旅客亲身参与到婚礼的过程。科尔沁婚礼中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组织游客参与真正的科尔沁传统婚礼,就是邀请游客主动深入草原牧民家里,以宾客的身份参加婚礼,不改变婚礼原有的形式和过程,自然而然地融入迎亲、喝喜酒、拜火、唱歌跳舞等活动中。对游客来讲,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使他们身临其境,从游客变成“亲友”,融入到真实的草原婚俗氛围中,体验做一回“科尔沁蒙古族”的感觉。
二是吸引年轻人到科尔沁相识、相爱,举办独特的婚礼。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希望有一生难忘的相遇。针对年轻人这样的心理,可以以“敖包相会”为主题,举办大型相亲会;针对广阔的婚礼市场,可以尝试将霍林郭勒市“草原婚礼节”中注入更多的科尔沁地域特色,转变为独具特色的真正的“科尔沁婚礼”,吸引年轻人来科尔沁举办特色婚礼或者度蜜月。
(三)婚俗文化的衍生商品开发
旅游纪念品开发是传统旅游产业衍生的一种开发模式。各式各样的婚俗商品,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传统性、观赏性以及很高的纪念价值。少数民族婚俗内容丰富,涵盖了本民族居住、服饰、饮食、宗教、歌舞、礼仪等方面,这也是对游客的吸引力所在。如科尔沁婚俗中使用的很多实物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新娘缝制的烟袋、新娘佩戴的头饰、新郎穿的长筒靴、佩戴的弓箭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内涵,具备纪念意义的同时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必将受到游客的欢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品种单一、没有特色、品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可以依托本地区或本民族婚俗文化特色,挖掘其内涵,设计、制作高端旅游纪念品来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位。
(四)婚俗文化资源的酒楼开发
旅游业中,餐饮业是重要的开发内容,突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才会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婚俗旅游开发中,可通过设立以婚俗文化为主题的酒楼,将民族文化概念进行全新的策划和创新。婚俗文化型酒楼的设计上,科尔沁婚俗酒店可以建成蒙古包式,把婚俗文化渗透到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服务、甚至名字雅号,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游客得到婚礼上游客的礼节,“情”、“景”的穿插,让游客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例如可以设立一个以诠释满蒙联姻作为主线的酒楼,在设置上复原清初科尔沁草原片断和婚嫁盛况的博物馆,用草原生活具代表性的多个场景讲述孝庄及其嫁到清朝皇宫的科尔沁女子的故事,再现历史上科尔沁草原的生活方式,将人们带进自然、带进历史、带进传统。
四、少数民族婚俗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开发建议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时, 要注重抓好旅游文化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强调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之间是相互依托和共生的,婚俗旅游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纯粹的“婚俗旅游”应该是不存在的。在开发婚俗旅游过程中,应将婚俗文化融合到本地区自然资源和其他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丰富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吸引力,发挥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体综合效应。
二要体现文化的时代内涵,重视文化的市场形式。通过婚礼过程和细节来体现其文化性。
三要反对浅层利用和开发。婚俗文化的创新和开发必须以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尊重文化的原生性。
四要注重文化的整体重塑。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有其优秀的内容,,也有糟粕之处, 开发时要客观再现, 保持文化的整体性, 但同时要进行现代诠释和整体塑造,既注重原生态, 又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
五要吸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参与, 保证文化的持续性。就地吸收和培养部分本土人员参与婚俗表演,,创造出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不仅展现本民族婚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活的形象, 从而保持其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额尔德木图 孟和. 科尔沁文化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 J].社会科学家,2000( 1) .
[3]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J].求是,2002(1).
[4]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2)
[5]科尔沁博物馆.科尔沁文化志[M].2008
[6]斯琴塔娜.原文化让科尔沁旅游魅力四射[N],新华网.2010.
[7]于光远.旅游与文化[J]. 望,1986(14).
[8]王丽梅.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Z]新西部(下半月)2007(8).
[9]李左人.论少数民族婚恋习俗的旅游开发[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2).
篇7
关键词:彝族文化传播,城市形象,火把节,西昌
本文通过分析凉山彝族火把节节日庆典如何塑造并传播“月城”西昌的旅游城市形象,来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一、文化传播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一)文化传播的涵义
文化传播就是以文化信息为媒介内容的传播活动,它是传播的特殊范畴之一。从广义上来看,它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部内容的传播,新闻传播、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等等都包含在文化传播之中。但从狭义上来看,主要是指对以精神文化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的传播活动,研究文化传播的特殊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传播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凉山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及其现状
凉山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发育程度高且传播形式多样化,凉山州儒教、道教、本土宗教交流交融,彝、藏、苗、蒙古等各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人类留下了灿烂文明结晶,如藏彝文化走廊、南丝绸之路等。凉山州地区由于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小,保留大量的彝族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艺术,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和民俗。自2001年以来,凉山州开展民俗文化资源调查保护工作,收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的实地调查和申报材料。凉山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目前,已建立了四个国家、省、州、县的目录系统。
近年来,凉山州积极举办国际火把节传播彝族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彝人制造、山鹰组合等彝族歌手获得全国性比赛大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较大反响。凉山州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一座春天气息的城市”、“月城西昌”壮大凉山旅游业,极大地促进了凉山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2012年4月27日,被誉为“云端上的高速公路”雅西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全长240公里、总投资超过206亿元的高速公路是全球高速公路中的奇迹。对于凉山州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
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的认知和公众的印象,城市的形象的核心是文化魅力。西昌市通过火把节来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塑造和传播西昌市的旅游城市形象
在21世纪,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是否具有自己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和保持,能创立和维持城市的独特性,增强城市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能力。城市文化具有聚集和整合功能,能创造消费需求,能创造品牌效应,能够建城市旅游资源。i
(一)西昌市借助彝族文化传播来塑造、传播西昌市城市形象的方式
西昌市以往以“航天城”(卫星发射基地)出名,而近十年为了城市的发展需要,西昌市开始大力开发它所蕴含的彝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选美活动选出“月亮女儿”作为西昌市的形象代言人,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大肆宣传,还在市区扩建、兴修各种休闲娱乐旅游场所。西昌市通过彝海结盟塑像(小叶丹塑像)、火把广场、民族风情园、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凉山民族体育场、邛海—泸山风景名胜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等建筑物即静态造型文化来展现彝族文化、传播彝族文化,充分展示了彝族人民的风俗特色、信仰和智慧。
西昌的城市形象被定位为文化旅游型品牌城市,西昌是彝族文化的载体,彝族文化是西昌的灵魂,并通过每年举办为期一周的彝族火把节节庆活动来聚集目光以达到塑造城市特色、宣传城市形象的目的。火把节作为西昌市的文化行为符号,在正面意义上促进了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二)西昌市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城市文化保存城市记忆、明确城市定位、决定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西昌市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昌市通过火把节有效地传播了彝族文化,使凉山地区彝族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得到了展现,有效地保护并传承了丰富的彝族文化资源。使全国各地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充分了解和认识了彝族文化的精神实质。
(2)西昌市通过火把节传播彝族文化,活动期间凉山州内各族人民都融入其中,使彝族文化与汉族、藏族、苗族等各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融合,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民族更加平等团结,并给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大凉山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文化与经济是紧密相连的。西昌市举办火把节节庆活动来传播彝族文化,可以对经济产生互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和文化共同发展。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西昌市的经济发展。
(三)西昌市进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对于城市形象塑造的构建意义
近年来,西昌市的旅游节庆逐年增多,促进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树立了西昌市旅游的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1)提高了西昌市城市的知名度,它有助于吸引新的游客及相关投资。
成功的节庆活动能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城市形象,提高居住环境和文化地位。“火把节”活动,加强了西昌市作为宜居城市品牌。提高西昌市的知名度。使昭觉这样没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服饰的县城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
(2)改善了西昌市的基础设施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节活动将在西昌市举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星级酒店从1995年的15个增加至45。在2010年,旅行社数量从15到32个。西昌青山机场1975年开航,机场能够起降c—130、安124和波音747等大型飞机。西昌交通便利,与成都之间有民航班机。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当地的旅游专列将被打开。几十年来这个城市的公路建设和4.1亿元,新改建油路487公里,等级公路1320公里。实现了省道全线绿化,辐射各区县、乡镇公路为网络的现代公路交通体系,打通了通往滇、川、藏三省(市)边界的山门,与此同时,雅西高速公路也顺利通车。
篇8
【关键词】大传媒时代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传播
2013年,国务院把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负责著作权管理等。这一改革的出台必然给传统传媒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也必然会加速广电和出版行业的重组,拥有资金和融资优势的多元化经营大传媒集团有望通过跨行业、跨媒体迅速做大。
一、传媒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大传媒时代已经到来
大媒体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整合。各种媒介形式统一为某种目的服务形成合力。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两天后直升机寻找空降地点的经典案例。最先是传统媒体的广播了“寻找空降点”的消息,然后经过互联网的信息提供,最后经报社记者的有效传输,这样把传统媒体收音机、新媒体互联网、报社记者组成了三位一体的信息通道,快速有效地将“大平头”传递到救灾者面前,为减灾赢得先机。在这次灾难救助过程中,政府信息前所未有的公开与透明,各种媒体介质齐上阵,在信息、稳定人心、抗震减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宣传引导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2008年对于中国媒体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后来应对突发事件与灾难救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新媒体力量锐不可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指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新媒体的出现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心理需求的特点,数字技术的进步推进了这一需求成为现实可能性。
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
(一)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形式多样化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10个少数民族。同我国其他地区一样,黑龙江省世居的众多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的、保存相对完整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形式纷繁多样,既有经过整理定型的口头文化、以体型动作表现的为体态型文化,也有经过反复推敲、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造型技艺文化,还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饮食、习俗节令等综合类文化。各类传媒方式几乎都可以从这些文化中吸取素材、创作灵感和技艺,而丰厚的文化遗产搭配媒体的平台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
1.网站
目前,黑龙江省内还没有专门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站,相关的内容散见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科研院网站之中,如黑龙江文化产业网、黑龙江民族研究所等。与之较为相关的是黑龙江文化产业网站,于2009年6月开通,主管单位是省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办公室,主办单位是省文化建设促进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等单位提供技术协作,由黑龙江省翰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运营。网站主要担负宣传、介绍、推广本省文化产业,产业政策、搭建本省文化企业联盟、组织和举办各类相关展会和活动等职责,成为整合产业资源,汇聚国内外相关信息、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和产品的平台。
2.影视制作
影视传媒一直以来是少数民族文化保存的重要手段,因为相对较为传统的媒介可以较好地保存和传播各类文化遗产。比如纪录片等数字化技术对于保存本色文化较为稳妥。新世纪以来,如电影等形式能够潜移默化地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近些年我国影视界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蓬勃兴起,并逐渐走出国门,为外界所认识和接受,如影片《玛的十七岁》向人们讲述了生活在红河哀牢大山深处17岁少女玛的一段美丽的青春故事,呈现给观众一个非常真实的云南和不加任何修饰的少数民族生活。其中演员几乎全部是非职业演员,女主角是来自红河县一中的一位地道的哈尼族高中女生,大胆采用的哈尼族语对白极大地增加原生态的异域文化感。影片不仅获得国际电影人的高度赞誉,美丽的哈尼梯田、真实的民俗风情同样带给观众极深刻的印象。类似的电影还有取材于中国哈萨克族牧民的家庭生活和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的《美丽家园》、讲述花腰彝族古老婚俗以及由其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的《花腰新娘》、以云南少数民族传奇故事为题材的电影《别姬印象》以及描述蒙古族女人命运的《图雅的婚事》等先后在国内外播放、参赛、获奖,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影视作品制作极大地利用了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每一部片子都具有浓郁的黑土特色,获得了外界众多的肯定和各级别的奖项,迈向了新的高度。可惜的是黑龙江省影视界却鲜有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出现,这样的差异不能不让人遗憾和忧虑。
3.以微博为代表的新传媒
大传媒时代已进入产业运作的加速阶段,更多力量开始主动建立独立的新媒体经营平台。以网络媒体和智能移动终端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未来发展前景看好。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之后,短短几年,微博的信息从个人的生活琐事至体育运动盛事,再到全球性的灾难事件,它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网民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利用微博进行成功运作的第一案当属红河。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居住着哈尼、彝、布朗等10个世居少数民族,拥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2011年之前它们同众多民族文化一样还没有形成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1年,云南红河州委宣传部与腾讯微博联合了《红河州“我要去红河”歌曲(词)作品征集公告》,活动最高奖金额为1万元,获奖者可同时获得红河五天免费游。整个活动全部通过微博开展。作为全国首次“微博征歌”活动,消息一经传播便得到了全国博友的强烈回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作为第一首微博创作歌曲“我要去红河”抢占“全国首支微博原创歌曲”品牌,网络点击总量突破2000多万人次,创2011年国内新歌收听最高纪录,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营销双年最高大奖――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旅游营销事件,并两度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红河州以此为契机整合各方力量,以音乐营销、节庆宣传、影视传播、宣传画册、新闻媒体等多层次、多形式全力打造出了“哈尼文化、彝汉交融文化、锡文化”三大文化特色。红河微博征歌的成功开启了微博政务的“宽域时代”,同时也给我们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三、传播和发展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一)思想重视,蓄势待发
发展才是硬道理,但是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厘清传播和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既包括文化本身的价值,也包括传播和发展文化的产业价值。在气候寒冷、生活条件低下的生活环境中,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造就了粗犷彪悍、质朴豪爽的民族气质和品格,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伴随着东北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从文化消费视角来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掘。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无论经济还是社会发展发面都存在着诸多约束,这样的宝藏开发工作只能由外部力量完成。由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缺乏足够的了解,外部世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上的真正魅力缺乏共鸣,在思想上、感情上难以产生文化认同感,更不用说真正去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了。所以,要做到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清除思想误区和障碍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选择合适路径,开拓多元化渠道
从整个民族文化传播发展的角度看,以云南的成功经验来说,以专业团队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进行有效的营销策略选择是必然的路径。单就传媒角度来说,目前的宣传力度还不足。首先要有单独的民族文化宣传平台,利用专门专业的网站进行全方位的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其次,利用各种媒体形式特别是新媒体更多地开展互动活动,吸引和号召全民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从而达到了解和喜爱的目的;三是加大投入进行影视、影音制作,打造精品扩大推广。每年黑龙江省有很多国际级别和国家级别的盛会,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洽会等,利用这样的机会把民族文化介绍给全国和全世界,是一举两得的。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较多的尝试,目前需要加强的是推陈出新打造精品,深厚的底蕴跟专业的打造同等重要。在电影制作上,寻找传播角度和突破点是一个关键。电影《香巴拉信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一部以全国劳动模范、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为原型的影片,故事演绎了一段新时期的“邮缘”――乡村邮递员和百姓之间深厚的缘分。整个影片并没有过多介入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但是观众在影片中除了被人物的高尚人格和情操所感动之外,也可以时时刻刻欣赏到美丽的民族风光、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无形中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三)保护为主原则,原生态与市场化结合
利用媒体对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与发展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政府及相关组织不仅要照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感情,还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发展负责,减少不良影响。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行为监控机制,强化网络法律法规。
二是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要注重社会效益。把少数民族文化当成产业来运营本身是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但是文化产业除了具有经济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文化权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产业开发绝对不能唯利是图,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也要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是防止民族文化的过度“失真”。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原发性与独特性。在当代社会,城市生活中的压力与浮躁使得人们更加向往质朴天然。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形态本身独特奇巧、内涵与形态都独具一格,这是其魅力之根本。但是这样的本色文化未必适合媒体的要求。因为在制作传播过程中,制作方往往会根据影像制作标准和达到吸引大众眼球的目的,对文化本身进行加工甚至再加工,致使文化本身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也失去了传播和发展的本来意义。所以在媒体进行编排时,应充分尊重并尽可能展示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品质。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与开发模式研究》,项目号:11B041)
参考文献:
[1]白雪,张广才.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
[2]李松.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战略性思考[J].人民论坛,2013(3).
[3]朱子娟.浅析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实现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2(31).
[4]周志懿.大传媒时代[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5]张燕.大众传媒语境下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播问题探讨[J].现代传播,2010(8).
[6]杨雪.电视广告传播与民族文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档案;高校;开发利用
一、少数民族档案对少数民族地方院校的意义
少数民族档案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军事、历法、医学、教育等方面发展情况的记录,它内容丰富,记录载体和表现形式较为多样,既有文字记录的文书档案,也有服饰、劳动工具等实物档案。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53个少数民族乡,其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2%。全省共有31个少数民族,其中17个为世居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这些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异常丰富,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族社会实践档案。
发展科学文化、开展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做贡献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职能。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关注学校本身发展之外,应关注本地区民族社会实践活动,将科研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整理本地区民族历史及现行档案资料,用以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等,弘扬民族文化,繁荣文艺创作。这样一方面对学校自身研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文字语言等方面以及文艺创作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将地方少数民族档案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提供依据和经验成果,将少数民族档案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如对地方旅游业发展)体现出来,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及整理利用民族档案方面的优势
据《少数民族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分析》一文对研究少数民族档案的论文发文作者及单位统计,发文量最高的是高等院校(教学单位、图书馆、档案馆等),占发文总量的89%,这充分显示高校在民族档案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而发文作者所在单位按区域来看的话,作为少数民族大省的云南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可见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为少数民族档案的研究提供了资源的优势。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对于收集民族档案尤其是本民族的档案资料先天具有优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一方面作为图书馆,开发研究档案资源的科研能力较强,有利于克服重藏轻用的弊病,一方面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档案的熟悉程度强,便于与少数民族地方交流,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档案的收集。
少数民族档案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正规的档案管理部门重在全面收集,而高校则有条件成立专门的有侧重点的少数民族档案库室,甚至可以保存既具有档案价值又有文化文物价值而档案局不便管理的档案实体,如面具、铜鼓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年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文化展览馆,该展览馆收藏了少数民族档案260卷,除文献档案外还有“水书”、“马尾绣”、“鼓龙鼓虎长衫龙”等实物档案,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如成立于2008年的凯里学院苗侗文化博物馆,既收藏各类文书的原始档案(以锦屏文书为主),也有三千余件实物档案,如苗族侗族的服饰织锦、苗族的银饰剌绣蜡染品、苗族侗族歌曲及生产生活用具等。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族档案
(一)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展开各种方式的收集与整理。与普通高校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在收集民族档案方面有显著的地域优势。如有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处于无文字状态,在收集这类地区的民族档案时,可根据其特殊性采取一些特殊的收集方式,如深入当地进行现场访谈,用录音或影像记录,形成口述档案。对于这种情况,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档案收集者就可以利用自身了解当地语言文化习俗等优势,深入开展收集工作。与专门的档案馆相比,高校对于地方民族档案的开发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少数民族档案的整理工作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专业的档案工作者一般较难在各方面有所涉猎,而高校工作者分属于各类专业,并且更具有科研能力,对于民族档案的整理就更具有科学性。如少数民族档案中有一类是少数民族原生档案,大多由少数民族语言构成,普通的档案馆员不能具备阅读能力,在分类分编时会存在一些困扰,而高校中多有专门研究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者,更加擅长整理研究少数民族档案。
(二)定期与各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文化宗教管理部门联系,深入调研,获取少数民族历史档案以及现行档案。高校要发挥善于调研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配合学校老师的科研方向,利用科研经费,对一些急需的档案进行赎买,对暂时征集不到的,进行复印、拍照、拓印等。如笔者所在铜仁学院图书馆,2008年成立了专门收藏地方文献档案的地方文献特藏室,其收录的重要内容就是地方少数民族档案。因此,该馆定期抽调馆内具有专业知识和老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馆员深入区县, 摸底了解,多方征集,既与当地的文化宗教管理部门联系,及时获取民族档案资源,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进行亲身实地考察,收集第一手的民族档案资料。
另外,该馆的目标是既重收藏也重编研,将档案信息从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使其潜在的信息价值得到提升,为更多科研者共享。因此,该馆组织馆内外专业人员对收集的少数民族档案进行统计、分类和整理,数量形成规模后还编制了便于查询的检索工具。
(三)形成有特色的资料中心。作为非专业和专门的档案收集部门,高校在收藏少数民族档案上不可能做到档案馆一样全面,而且也没有必要进行资源的重复建设。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丰富馆藏的前提下,注重特色,将部分特有的民族档案文献资源与技术资源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资料中心,除了收藏之外,将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形成更加便于查询检索的虚拟数字馆。
如贵州民族学院建有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内容包含世居民族文化藏品、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古文献资源、水书、傩文化研究资料、贵州世居民族研究文献和贵州人民七个方面,其有的古老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如“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等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档案资料有约五万余册,将这些本地民族档案资源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数字化,为高校和社会研究人士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资源和更为便捷的检索方式。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M].贵州:贵州民族工作知识手册:2007(4).
篇10
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创建了独到的文化体系。大众化是被社会大众接受、认可与使用的过程,也是通过大众化的措施来完成现实力量大众化的过程。理论被中华民族所认可,是中华民族革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但应看到不管是经典还是当下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都是用汉语来表述,并受到来自当地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制约,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必须亟需破解文化层面的束缚,实现文化上的融通与交流。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大众化;内在逻辑
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是当下大众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有利于全面发挥理论对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成为摆在社会大众面前的现实课题,但是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如何突破文化桎梏,让理论更接地气,在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水平。[1]
一、大众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内在诉求
属西方文化,是典型的西方社会理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发展壮大,就需要在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并从中汲取养料,不断推动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全面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效应。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其都涵盖人类性成分,实际上,人类性蕴含在民族性内,永恒性存在时代性中,普遍性存在特殊性内。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讲,实现大众化就需要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少数民族气派。[2]同时,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人直接借助信息化产品,跨越时空交流,不同文化在融合中实现碰撞。少数民族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日益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与冲击,大肆采取各种方式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吸收借鉴西方文化有益元素的进程中,如果不关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到西方负面文化消极影响,进而被西方价值观所诱惑,淡化民族意识、国家意识与政治理念,失去民族精神信仰,对本民族以及国家失去信心,尤其在当前矛盾日益明显的社会发展转型阶段,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时,就会激发消极情绪,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与提出挑战,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大众化进程中,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历程。[3]
二、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在发展的进程中,彼此间相互学习、借鉴,在实行多边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拥有独到的文化,这些文化逐渐发展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财富,尤其是少数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形式,也发展成大众化工作载体。少数民族原本的习俗、语言、活动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实现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在推进大众化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这一民族性自身的表现呈现出多面性,整体来讲,少数民族地区在全面推进大众化在传播媒介、形式以及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带有显著的民族性特点。
(二)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时代性
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理论解决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大众化不是孤立过程,既是实现知识普及的过程,也是顺应时展的现实诉求,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特色[4]。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进程中,要全面研究出现的新情况,紧密联系国家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同时,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工作,要纳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实现小康社会建成目标中,并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民生与文化等事业中。只有努力实现将大众化工作和广大少数民族实际利益加以紧密衔接,才能赢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欢迎与认可,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工作。
三、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大众化的因素
(一)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要高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处在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较为盛行,宗教属于精神层面,对个体的“三观”的形成将发挥直接影响,尤其是在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所有的内容都融入了宗教印记。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宗教能为广大信仰者提供精神动力,而其消极的一面表现则更为明显,宗教从本质上来讲,崇尚唯心主义世界观,消极性在所难免,尤其是宗教中倡导的神权、宗教以及鬼神等多个方面的理念,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外来思想明显排斥,这势必会对科学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产生较大的阻碍。[5]
(二)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束缚,以及传统理念的限制,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受教育水平一直处在低端水平。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少数民族群众主要是依靠农业来获得微薄的收入,同时,受到传统理念的制约,教育发展的阶段及发展水平不高。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导致其认知水平不高,在对理论的理解与认知上处在浅层,这不利于其自身素养的提升,也就谈不上将知识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再者,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教育的滞后、认识能力低等多个方面的束缚,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群众只会说民族语言,这样与外界交流就存在诸多困难,也不能很好理解先进的理论,自然难产生认同感。[6]
(三)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接受新事物时,容易出现犹疑心理,进而阻碍了对新生事物认知。少数民族群众在接受理论时,也存在这一现象。少数民族群众在接触、学习与实践理论的过程中,经常遇见多种文化,这样就会遇到不同文化间的转化问题,这一文化转化工作如果不到位,就会出现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就会形成认同鸿沟,并对当地群众对的认知与倾向性产生一定影响,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不能全面深刻理解,不利于在少数民族地区早日实现大众化。
四、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大众化的举措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
保障与改善民生既是全面提升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声望与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赢得群众认可,并接受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重点是受教育权、文化权、社会保障与生存发展权。加快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社保、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并能一起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让其在民生的改善和提升的过程中去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7]并且,也要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与内地相比,仍旧处在相对滞后阶段,出现就业、医疗、分配、教育等广大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能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支持与认同,为全面推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发挥建设性作用,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度。社会发展的实践成效表明,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进中国化,需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满足群众的现实诉求,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理论的力量,并指导人民群众接受、认可并信仰,实现对的价值认同与理论追求。[8]
(二)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
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中,呈现出独到的民族品格与发展历程,长期存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建构了浓郁的宗教氛围。宗教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象,呈现出多个方面的特点与功能,比如凝聚整合功能、生活习俗功能等,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需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并使其参与到大众化进程中,发挥宗教多个方面的作用,为大众化构建多种载体,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宣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基本工具,是文明成果传承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身语言,语言也发展成少数民族重要特征。在语言中往往融入深层次的民族心理内容。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语言载体、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背后,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需要多种文化的对接、碰撞与融合,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需要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还要看到理论本身是逻辑性强的科学理论系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般的群众很难理解其深厚的内蕴。少数民族群众由于受理解能力、知识储备等的束缚,很难准确、全面理解理论实质,这需要实现语言的通俗化与大众化,也就是让理论的少数民族语言载体要贴近生活与实际,用朴实、质朴的语言来演绎深邃的理论,适合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思维习惯与接受能力,进而突出大众化语言文化诉求。在一定层面上来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就是要突出通俗化、具体化与形象化,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总之,语言载体与汉语、少数民族语言存在较大差异,语言文化与结构存在差异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底蕴存在明显差异。[9]语言载体如何转变为少数民族语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语言的文化转换并不是进行简单的对等翻译,要真正实现文化转化,将语言载体内的文化意蕴能呈现在少数民族语言中。
(四)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大众化的民族特色
首先,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低层次阶段,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也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发展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大众化,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养,让越来越多的人能理解并接受,进而科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进程,为全面提高大众化事业发展水平,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0]同时,也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推动公共教育优质资源的优化配置,缩小地区差异,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政治修养,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其次,赋予大众化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需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与文化,全面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部分,能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自信心与凝聚力。在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过程中,适当增加民族特色方面的内容,组织富有民族风情的活动,将理论融入到文化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同时,也要注意在全面推动大众化进程中强调方式方法,要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采用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并适当融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开展好民族观等方面的教育,让其能主动接受并认可,进而转化成自身的价值观或思想理念,提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感召力与吸引力。[11]同时,在民族地区加快推进大众化历程,也是全面尊重其风俗习惯,发挥科学性优势,在加强开放性文化特质宣传的同时,将理论融入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中,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优化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快大众化历程。因此,必须赋予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提高大众化在民族地区的融通效能。
总之,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需要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推动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进程。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呈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点,还要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中束缚大众化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传统宗教文化的冲击与淡化、低文化素养难产生认同感以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文化隔阂,因此,破解少数民族文化束缚,推进大众化,不仅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工程建设,奠定大众化基础,还要正面引导宗教力量参与其中,着力推动语言的文化转换,最后,发挥教育的强大推动力,赋予大众化民族特点,提高大众化发展水平,更好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效用。
作者:刘艳玲 单位:吉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江红,李年鑫.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传播[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4):72~74.
[2]徐贵权.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的承接与拓展[J].理论探讨,2011,(6):18~21.
[3]胡相峰,赵国付.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选择的方法论[J].研究,2012,(5):84~91.
[4]张书军,高乃云,向往.民族地区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思想研究,2014,(1):122~128.
[5]张燕.内蒙古民族地区大众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3~25.
[6]张强.浅析川南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J].贵州民族研究,2011,(5):17~20.
[7]张秀文,郝俊宇.浅议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发展的措施[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3):59~62.
[8]郝慧婷.青海藏区当代中国大众化问题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0~31.
[9]刘珍珍.少数民族地区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