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1:2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洛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河洛文化论文

篇1

(一)河洛大鼓的发展

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洛阳方言为载体,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兼顾视觉与听觉的民间艺术。在表演的过程中一边说唱、一边表演,观众不仅可以得到一场视觉盛宴,而且可以收获听觉享受。可以说河洛大鼓是洛阳琴书和南阳鼓儿词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洛阳琴书的优雅,同时融入了南阳鼓儿词的通俗,因此,河洛大鼓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河洛大鼓表演所需的设备极其简单,舞台布置也少了现代表演中所饱含的奢华。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个钢板、一面书鼓便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舞台,并不需要太多的现代化乐器伴奏,可以没有伴奏直接开始表演,也可以简单地以秦琴、三弦作为伴奏,质朴的舞台设置、简洁的伴奏、通俗易懂的说唱、熟悉而又亲切的腔调都传递着一种劳动人们的质朴,透露出洛阳人民的直爽。河洛大鼓主要通过说唱的方式讲述人们生活中的小事,也讲述古人历史,更多的且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讲述历史发展中的那些英雄豪杰的历史传奇。不仅可以娱乐大众,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渗透美好的传统道德观念。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摒弃了家乡方言,遗忘了此类古老的民间艺术,使得河洛大鼓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逐渐被世人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河洛大鼓的文化价值

河洛大鼓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河洛大鼓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诸如民族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语言学价值等,并且其传承已经受到威胁。首先,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河洛大鼓以说唱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而讲述的故事大多数传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德行。举例而言,河洛大鼓中有一个叫作《慈母经》的曲目,用生动形象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再比如一名为《酒色财气与名利》的曲目,用质朴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健康的人生追求。其次,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所谓的民俗是指民间风俗,包括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河洛大鼓中的《朱买臣休妻》曲目,讲述的是朱买臣的妻子嫌贫爱富,强迫朱买臣休掉自己,然后再转嫁给一个比较富有的石匠的故事。故事生动形象,使人们在听表演者说唱的过程中既能够对该地区嫁娶方面的一些风俗有所了解,还能向人们传递传统嫁娶观念。又比如《兰老汉拾钱》曲目,这个尤为简短的故事包含了当地关于丧礼的一些风俗习惯。由上述例子可以得知,河洛大鼓的民俗价值不可小觑。除此之外,河洛大鼓还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价值。河洛大鼓说唱时以洛阳方言为主要载体,而洛阳方言中的诸多词汇存在着古音的痕迹,腔调与众不同,语法也不同于现在的普通话。因此,河洛大鼓一方面使听众在欣赏该艺术时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洛阳民俗的质朴,另一方面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二、河洛大鼓的生存现状

河洛大鼓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较为有名的河洛大鼓大师,往往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甚至有些表演者只要上台,无需多讲便能使现场观众欢呼雀跃。当时由于一些地区比较偏远落后、经济欠发达,河洛大鼓是人们少有的娱乐方式之一,所以受到追捧,还有些地区办丧事或者喜事都请大师来进行河洛大鼓的表演。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人们被眼花缭乱的各种表演所吸引,逐渐开始追求奢华的表演,从目前河洛大鼓的发展来看,其生存环境令人担忧。河洛大鼓的发展和传承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原因大体涉及三方面:其一,缺乏优秀的领军人物;其二,缺乏优秀的传承人选;其三,缺乏变化和创新。河洛大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到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当时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说唱表演者,如今这些表演者大多已经年迈,无法再继续登台表演。而近年来,学习河洛大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数量无法保障,人员的表演质量也就无从谈起。河洛大鼓缺乏优秀的继承人。河洛大鼓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不仅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记录了河南洛阳的一些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河洛大鼓以洛阳方言为载体,以生动形象的故事为讲述内容,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听众倍感亲切,这是河洛大鼓受到人们喜爱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娱乐方式单一,部分人因单纯的喜欢而选择学习河洛大鼓的表演,部分人因河洛大鼓表演可为其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而参与学习。现如今,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喜欢这种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河洛大鼓简单的道具和单一的表演方式决定了要想切实学好河洛大鼓,务必要靠勤奋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而有天分又肯努力学习河洛大鼓的年轻人则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在当今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岗位可供年轻人选择,这些岗位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靠表演河洛大鼓带来的经济效益多得多,种种原因导致学习河洛大鼓的人逐渐减少,而现在能够欣赏河洛大鼓这门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使得河洛大鼓的表演者缺乏表演机会,无法获得丰富的表演经验,这些因素造成的结果就是河洛大鼓缺少优秀的继承人,使这门艺术濒临失传。河洛大鼓缺乏变化和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不被社会淘汰,人们只能加快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河洛大鼓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娱乐诉求,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无法使其喜欢上这门艺术。如果想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促使他们去了解河洛大鼓进而喜欢上河洛大鼓,就必须改变河洛大鼓的传统表演模式与表演内容,使其蕴含现代气息,实现河洛大鼓的传承与发扬。

三、河洛大鼓的保护和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政府是进行河洛大鼓艺术保护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河洛大鼓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政府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因此,可以利用政府这一特性,制定一些针对河洛大鼓这门民间艺术保护、发展和继承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得对河洛大鼓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提升自愿保护的层面,而是提升到法律的层面,对河洛大鼓艺术实施强制性保护。现如今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各种媒体,对河洛大鼓予以宣传,使人们逐渐了解这门艺术。还可以通过组织诸如河洛大鼓的历史发展、河洛大鼓的文化内涵等有奖竞猜活动,举行大型免费表演的形式,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关于河洛大鼓这门艺术的知识。另外,政府需要加大对河洛大鼓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河洛大鼓大型表演竞赛,这样的活动既可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河洛大鼓,又可以为新一代河洛大鼓传承人提供表演机会,使他们积累更多表演经验,为传承人的培养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奖励那些在河洛大鼓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使更多的人意识到政府对河洛大鼓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以此提高大众对河洛大鼓艺术的保护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河洛大鼓艺术的传承及发展事业。

篇2

1数据处理与网络构建

1.1数据搜集与处理从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ACS、BIOSISPreviews以及S大学网上人事考核系统,搜集S大学D学院教师于1998~2009年发表的期刊合著论文997篇,其中不包括独著、与非本学院教师合作论文、会议论文与专利。每篇论文合著人数为2~5名,比例分别为64.62%、27.34%、7.64%、0.40%。1998~2009年D学院教师共174名,分别从1~174进行编号,涉及合作者共129名。D学院3个系分别为化学系(记为A)、生物系(记为B)和环境工程系(记为C),参与合著的教师A系59名、B系61名、C系9名。包括了整个学院超过74%的教师,可以看成学科群的主要部分,对这一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刻画出整个学科群的结构特征。建立D学院教师和论文数据库,根据每篇合著论文的作者情况,在Excel中按照年份建立合作关系邻接表,使用Matlab转化成邻接矩阵,采用Ucinet及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图,并结合Matlab计算网络结构指标,与学院领导及主要学科带头人确认实证结果,通过深入的访谈以了解影响合著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

1.2网络构建以n=129名教师为顶点,以年为单位,结合每篇合著论文中出现的所有教师,任意2名教师i、j所在行列交叉处各增加1条边,构造当年加权合著网络Gwt=(gwij(t)),t=1998,…,2009。逐年累积后可形成累积加权网络Awt=(awij(t)),t=1998,…,2009。对Gwt和Awt分别进行阀值运算。若gwij(t)>0,则gij(t)=1;否则,gij(t)=0,可得到当年无权矩阵Gt=(gij(t));若awij(t)>0,则aij(t)=1;否则,aij(t)=0,可得到累积无权矩阵At=(aij(t))。所有网络均为无向网络,无权矩阵表示i、j之间有无合作关系,加权网络表示i、j之间合作多少次,2个顶点间的边记为(i,j)。

2网络结构特征

2.1度特征顶点i的度ki(加权度wi)为与i相邻的边的条数,即顶点拥有的联系数或邻居数,可直观反映顶点在网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

2.2连通性网络中能够相互可达的顶点组成联通分量,C为联通分量个数,其中,顶点数最多的称为最大联通分量或巨元组(GC)。常用顶点间相互可达程度及所需最少步数(即距离)刻画网络连通程度,顶点i和j间的距离记为dij。对于连通网络。

2.3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和边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导致地位或作用的重要程度[18]称为显著性,可用中心性指标、聚集系数和边中间度来刻画。度中心性指每个顶点的度占最大可能度的比例,记为Cid=di/(n-1),Cid比ki更能反映顶点的显著性[17]。接近中心性考察某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距离有多短,距离短的顶点越多,说明这一顶点与其他许多顶点都“接近”,在整体中的中心性高。

2.4网络紧凑性与传递性紧凑性指顶点间联系的多少,以及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围绕某些特定点组织起来的特征,可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来描述[18]。网络密度D=m/[n(n-1)]指网络中所拥有的边数占最多拥有的边数的比例,表明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根据顶点的不同中心性指标,分别定义度中心势、接近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来反映网络凝聚力的大小。

2.5层次性可以用社群分析和k-核分析来讨论网络的层次性。社会网络表现出社群结构,即组内密度高、组间密度低的现象。有多种方法划分社群[20-22],通常采用Newman等[23-24]提出的快速算法。定义Q=∑i(eii-a2i),其中:eii为社群i内部联系数;eij为社群i、j之间的联系;ai=∑jeij。Q>0.3时,认为网络有明显社群特征。拥有至少k个邻居的顶点组成的子网络称为k-核心网络,使用k-核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高凝聚力区域,k-核塌缩是网络核心涌现的过程,塌缩序列指k值增加1时损失的顶点数与比例。

3静态网络分析

3.1整体网络特征整体特征主要涉及网络的规模、紧凑性和连通性。表1列出了A2009整体特征。由表1可知,平均每个顶点与5~6个顶点合作过,平均合作次数为30~31次,网络密度不高,紧凑性较低,传递性一般,距离分布中3出现的频率最大,任意2个顶点平均通过3~4个顶点可达,网络不具有小世界特征。

3.2社群分析使用Girvan-Newman快速算法对A2009划分子群,Q>0.3时,可划分为5~58个社区(Q值从0.328~0.502,Q值为0.502时分为11个社群)。说明网络存在明显的社群结构,学科群虽然初步形成,但研究领域有待凝聚。图1为A2009被划分为5个社群(Q=0.449)时的情况。图1中,出现A系和B系2个大的学科群,但A43、A53、A126和A27、A59、A72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C系通过B165和B166这2个顶点与B系连接,B153属于A系为主的学科群。当划分为11个社群时,A2、A45和A51通过B162与B系其他4个顶点形成一个子群。说明学科主要以系为单位,已初步形成跨学科合作,但未成为主流。表2共包括23个顶点,其中14个顶点属于A系,9个顶点属于B系。A6、A10、A15、A18、A42、B85、B153和B164等8个顶点3种中心性都很高。12条中间度大的边中,有6条(A5-B164,A10-B164,A13-B164,A13--B95,A45-B162,B165-C171)连接不同系,这些边可认为是弱连接[27],对不同群体之间起着关键的知识与信息沟通作用。

3.3k-核分析对A2009进行k-核分析,生成了有向3k-核心网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129个顶点组成的合著网络中,sk-核(s为阶数,s=1,2,…,7)包含的顶点数依次为129、106、78、54、37、19和9个。7k-核的9个顶点学术联系最为紧密和活跃,均来自于A系,6k-核只有1个顶点B153来自B系,5k-核有18个顶点来自B系。塌缩顶点数分别为(23,28,24,17,18,10,9),核塌缩序列为(0.178,0.217,0.186,0.132,0.139,0.078,0.070),3k-核和5k-核塌缩速度较快,表明网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3.4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的显著性表征其在学院内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边的显著性指合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表2列出了Cid、Cir、Cib、Cic、Cijb排名前10的顶点和边。

4网络演化分析

4.1合著情况演化合著的顶点数与人均合著论文数的逐年演化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当年参与合著的顶点数从1998年的17个增加到2007年的71个,随后有所下降。图3(b)中,当年人均合著论文数小于2篇,累积数量持续增加到7篇。当年参与合著顶点数与合著论文数的增长可分为1998~2000年和2004~2007年快速增长、2000~2004年持平以及2007~2009年下降4个阶段。在进一步访谈中,学院领导及相关学科带头人认为其中2个增长阶段与人才引进、科研奖励政策实施及科研项目增加有关,2009年稍有下降,主要是强调论文质量的结果。

4.2度特征演化Gt和At的密度、平均度、度-度相关系数逐年演化情况如图4所示。图4(a)中,Gt和At的密度总体上随t下降,G2000和A1999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之后趋于缓和。图4(b)中,〈kt〉在均值2.8(标准差0.4)附近波动,尽管Gwt出现2次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顶点增加程度超过了边增加程度。图4(c)中,〈wt〉呈增加趋势,但G2005~G2007略为下降,是参与合著顶点数增加较快的结果(见图3(a))。图4(d)中,所有rt为正,累积网络呈现典型的同配性,Aw2002和A2003分别达到最大,后续年份同配性逐年下降,说明度大顶点与度小顶点合作趋势不断增加。

4.3连通性演化A2008及之前的网络都不连通,A2009形成了全连通网络,网络连通性演化如图5所示。图5(a)中,Gt的连通分量数呈增加趋势,A1999和A2000达到最大值8后,最终减少到1。表明巨元组之外合作增加,网络是由1个核心演化为多个核心,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图5(b)中,At网络效率上限(以每年实际参与合作顶点数nt作分母)、下限(以最大顶点数n=129作分母)总体上都在增加,最大效率E2009=0.3395,表明网络结构对信息与知识扩散的促进程度在增加,但效率仍然不高。

4.4核心区域演化对At进行k-核分析,最高阶k-核的演化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k-核的增长包括阶数的增长和顶点数的增长,At最高阶k-核先是顶点数增加,然后是阶数增加,是一个间断跳跃的过程。最高阶k-核所有顶点全部为A系,而且十分稳定。图2(b)中的9个顶点,A13、A15、A81和A84等4个存在于A1998的4k-核中,A6、A18、A76、A82存在于A1999的4k-核中,A3进入A2000的6k-核中,而且一直保留到A2009的7k-核。表明由于累积优势,主要学术骨干在学科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领导的作用,学院合并未产生新的高阶核心成员,同时其他成员难以成为学术骨干,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团队搭建、科研项目与经费的获取等方面。

5结语

篇3

关键词:和谐文化;图书馆;参考咨询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54—02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人类文化的存储中心,精神产品的聚集地,更是社会文化的传播窗口。因此,图书馆在进行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这既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身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的“心脏”,是读者服务工作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一步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是基于图书馆的WEB网页由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员或专家以现实的或者虚拟的信息资源为参考源回答读者提出的有关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一系列问题。是图书馆在网络化发展的环境下专为特殊用户打造的特色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也是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主要服务方式是通过本馆网页建立虚拟咨询台,面向所有利用本网页的信息用户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并且服务对象逐渐社会化、服务内容广泛化、服务方式网络化、服务工具现代化。这不仅增加网站网页的服务功能与范围,而且还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异步服务模式

他是目前网络环境下最简单、最流行的一种服务模式,同时也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所采用的参考咨询最早的模式,其顾名思义就是:图书馆的用户提问的问题与参考咨询员回答的问题不是同时进行的。目前异步服务主要通过常见问题解答(FAQ)、电子邮件、BBS公告板系统等方式综合使用来完成的。

(一)常见问题解答(FAQ)

常见问题解答(FAQ)其实就是图书馆设计的一个有关读者常见问题解答的数据库。在我们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参考咨询人员经常会遇到很多用户向你提出相同的问题,为了方便读者能够及时方便的使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人员将在日常工作中或者对用户进行调查时发现的共性问题或者用户在使用图书馆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问题答案编辑成图书馆的专门网页,放在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上并进行网络连接。一个检索方便、内容全面且问题解答清楚详细的FAQ数据库是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种服务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读者只能被动的接受图书馆提供的这种服务,而在读者遇到没有FAQ提供的问题答案时就会感到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二)电子邮件参考咨询服务

这种服务方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飞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这种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本的电子邮件咨询服务,一种通过电子邮件和咨询表格结合进行服务。基本的电子邮件咨询服务一般是在图书馆网站的主页上设立一个电子信箱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公布一个图书馆参考咨询的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参考咨询人员发送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所要咨询的问题,然后咨询人员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问题的答案传送给用户。另外一种是电子邮件和咨询表格结合的方式,可以直接向咨询专家进行提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填写图书馆特定的咨询表格和咨询的问题,咨询专家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电子邮件把答案发送给用户。

(三)BBS电子公告板系统服务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他很类似于我们平时各种公告板,是图书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资源可显示交流的一种服务系统,他其实是在网络上开辟了一块“公共”空间以供用户进行交流和讨论的平台。BBS可以根据不同内容把图书馆需要服务的分成若干个公告栏,每个公告栏都以一个能够书写的文本格式的公共电子版组成,而且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该公告栏和接收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入任何公告栏并发表相关信息和浏览其他读者对该问题的各种看法和观点,同时各个读者之间还可以进行单独或者群聊的方式对一个问题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另外,读者还可以针对有关图书馆的各种问题向参考咨询人员进行咨询和讨论,并能得到积极地响应。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BBS公告栏举办各类知识讲座、有针对性的培训、新闻公告、提供在线帮助。BBS公告栏目前不但成为读者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的重要中心,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信息沟通与反馈速度,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符合和谐文化建设的宗旨。

二、同步参考咨询服务模式

同步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也称实时交互式服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效果,能够实现“面对面”交流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参考咨询模式。这种服务方式真正达到了用户提问和咨询员回答的即时性,他不仅使参考咨询员更清楚的知道读者的需求,提供方便快速的服务,节约了读者的时间,而且也进一步拉近了读者和图书馆的距离,增加了图书馆的亲和力,扩大了图书馆在读者中间的影响。目前主要采用的形式有:网络聊天室、网络白板、网络视频会议、QQ、OICQ、网络电话等等。这种实时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缩短了咨询时间,加速了读者与馆员的相互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同时他虽然能够使读者快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却受到网络带宽以及文字输入的限制,实时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聊天式参考咨询。它是基于“网上聊天”技术或WEB联系中心软件技术,有图书馆员在虚拟聊天空间“直接”面对用户的一种同步的或实时的交互式参考服务。它突破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它,人们可以在任意时候获取或提供信息。由于当时的聊天软件只能传递纯文本文件。而后出现了一些改良的聊天软件。如网络会议、网络大师、报告厅、网站管理员等。

(二)即时短信服务。它是在网络聊天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服务,它提供共享信息的环境。诸如AOL和ICQ这类的即时短信传递软件,更方便咨询员与用户同时浏览网络信息和文件。但用户和馆员必须同时安装此软件。

(三)网络呼叫中心服务。通过电话或者聊天与用户交流,同时传递相关页面。这种功能方便咨询员与用户同时在浏览图片和文字材料的环境中进行讨论。利用同步信息交流和共享网络信息的环境,如同面对面的参考咨询,咨询员可以在演示并回答的环境下回答用户的提问。有专门为图书馆参考服务设计的这类软件,如:虚拟参考服务孵化器。全天候提供即时信息的同步参考咨询为参考咨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是拓展参考咨询服务时空的一个便利而有效的方式。

三、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

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读者咨询问题的层次及难度增加,再加上受咨询人员能力的影响,单个图书馆感到要完全满足读者的咨询需求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了适应和谐文化建设的需要和为读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一个图书馆利用网络和其他图书馆或者相似的科研机构进行网络协作,共同为读者提供服务,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担责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读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图书馆的合法用户,他都可以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而图书馆的咨询人员无论你是哪一个图书馆或者科研机构,无论你是在家或者是在办公室,只要你能够上网你就能为分派给你的用户解答咨询问题。网络化协作的参考咨询服务的口号就是“全世界的图书馆员联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作,为所有用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设立了参考咨询部门,同时也开展着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但是有很多图书馆读者还是感觉到自己咨询的问题得到答复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咨询服务质量不高,而且有的图书馆服务对象还仅仅局限于自己本馆的用户,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下一步进行认真的解决,以便逐步达到和谐文化建设的要求,为建设和谐图书馆、和谐社会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雁.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2]秦波,兰芬.Library2.0条件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情报,2009,(5).

[3]程欢,戴起伟.My Library系统特点及其应用于网络教学的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篇4

中国古都学。古都是历史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都和文化》中提出,该学科“研究我国历史上所有的都城的形成、发展、萧条以至于破坏的演变过程”,探明其中的规律。该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论证古都兴起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指出古都发展的经济基础,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论证古都演变之规律,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其中,“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这项研究内容中涉及了古都文化问题。史念海先生这本著作中还有《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中国古都和文化》等论文,可见先生非常重视古都文化研究。城市科学。其有很多分支学科:城市建筑工程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等,是以现代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的研究中应该包括城市文化,甚至要关注城市历史文化状况及演变。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学科,也是研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人文要素与一些自然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空间组合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当今城市。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中虽也涉及文化要素,但却只是诸多要素之一,并不是主要之要素。

在城市考古学、城市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城市研究的学科体系———城市学。该学科是在钱学森教授于1985年的倡议下建立的,不过只是作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层次上的学科。他后来又提出“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倡议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山水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结合起来。这样,历史文化的内容便包涵于城市学理论之中。近年来,我国还出现了以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学,例如北京学、上海学、香港学、西安学等,这主要是受国外城市研究学术思潮的影响。其中北京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北京城市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综合体的形成、演化、发展的基础、规律和特点”,研究目的则是“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提供应用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学者们还指出,北京学不应仅泛泛论述北京现有市域范围内有史以来客观存在的各种事实和现象,同时应“深刻地揭示这些现象和事实形成的原因、发展变化的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问题实质,以及对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产生的影响等”。据此可见,北京学、上海学、香港学、西安学等也包括历史文化的内容。前所提及的城市考古学、城市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基本都包含文化要素。然而由于这些学科是与其他相关要素相结合对文化要素进行研究的,所以缺乏对文化要素尤其是历史文化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的具体阐释。很明显,这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非常不利。为促进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笔者特对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总结,主要包括:1.探明城市历史文脉,揭示城市文化禀性与精神风貌;2.彰显城市文化特征,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借鉴;3.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城市经济建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够深化对城市以往发展规律和当前城市特征的认识,同时对于城市的和谐与持续发展有所裨益,由此可见,其究任务的繁重和作用的重大。

二、有关“历史城市”之界定

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以“城市”为依托的,此“城市”不是乡村聚落,必须是历史时期形成,具有一定的发展史。这是以往常常使人困惑的难题,也是在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必须首要明确的问题,学术界对于必须是“历史时期”这一问题已经基本意见一致,不过对于我国城市起源的时间,学者们看法尚存在分歧。有原始社会晚期说,此观点提出,中国城市的雏形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龙山文化时期出现的古城[9]。但那时的“城”尚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原始先民筑城“所以自守也”,仅是防御性设施。《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可见“市”在我国历史上也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市”并非稳定的商贸市场,仅是以物易物的场所而已。《六韬》曰:“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不过其中提到的“市”位置是在宫中,显而易见并不是一般而言的商贸场所,考古学者在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发掘中亦没有取得城中有“市”的资料和证据。《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西周都城丰镐的规制,其中明确提到“前朝后市”。另外,依据《周礼•司市》,周代已有专门管理市场的机构,其职能主要是“去盗”、“止讼”、“除诈”、“均市”、“平市”等。“市”有“大市”、“朝市”和“夕市”之分:“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揆诸史实,“城市”最早出现于西周。那时,“市”已经是“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这一地理实体能够容纳不同阶层人群聚居,是一个地区的核心,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功能。由于“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者曰都”,所以中国古代的都城比城市出现早。夏朝初年夏禹所建都城阳城是中国古都学界专家论定的最早古都,遗址位于今天河南登封王城岗,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组所公布的研究结果,其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据前述还可概知,在西周初年我国最早的城市—丰镐出现之前,还存在一个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修筑城址(或称城堡)与夏商奴隶制社会时期建成都邑之漫长发展时期。

以上所述是总体来讲我国城市的起源时间,而每座城市的产生年代是各不相同的,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学术界一般将清朝覄亡的1911年作为历史城市研究的时间下限,对于大陆城市而言,也可以定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为与当下有关问题直接相衔接,有一些学者把时间下限定在当今亦无不可,这可以根据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具体问题而定。此外,在“历史城市”的判别标准即“历史城市”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可以借鉴现代城市科学的一些内容。城市科学、城市地理学都明确论述了现代城市的定义和现代城乡界限的划分问题。城市科学关于“城市”的主要观点如下:城市可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是区别于乡村的社会组织形式,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城市要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以及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而城市地理学则将“城市”定义为:城市是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科学和城市地理学都认为现代城市须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具备多种功能。

反观城市史学界对“历史城市”的定位,这样的具体内容在其论述中比较缺乏。有的学者描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还有的学者指出:“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也是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历史城市学者常运用一种看似无奈的历史城市标准:凡历史上曾作为县一级政府驻地的聚落,即为历史城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曾对这一标准提出批评,陈先生指出,“历史城市”的确定采用这种行政标准明显有问题。20世纪40年代初,陈先生曾在江西东北的一些地方居住过,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进行说明。有一座非常小的横峰县城,当地有民谚:“小小横峰县,两家豆腐店,堂上打屁股,四门都听见。”然而因为是县治所在地,横峰被列为“历史城市”。可是距离横峰不远的景德镇,只因不是县政府驻地则被称为“历史集镇”,即便其是“四大名镇”之一。汉口作为明清时期武汉三镇之一,虽然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才成为县一级的夏口厅,从汉阳县管辖下脱离出来,但是马正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中却将汉口与汉阳、武昌并列为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城市进行论述,陈先生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不过,马正林教授此举依然是按照行政等级确定“历史城市”,因为到清代末年汉口毕竟升为县级行政建置,马教授在书中也并未确立一个既具学理性又切合实际的历史城市判定标准。

根据以上所述,本文参照现代城市科学的现代城市定义,结合我国历史上城堡(城址)、都邑(都城)、城市发展演变史实,来界定我国的“历史城市”,具体为:我国的历史城市,是从西周建立以来由军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业作坊、坛庙庠塾等五类功能性设施组合形成的拥有较多官民集居之大型地理实体。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功能。上述界定虽然没有要求“历史城市”具备县级以上治所或分封时代王国以上都邑的条件,不过却要有军政衙署,也就是具备行使统治管理职能的机构;对容纳的人口数量和聚落规模没有定量规定,却有定性要求;虽然没有强调必须有城墙,但是指出必须有军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业作坊、坛庙庠塾等设施,也就是说不管城市级别高低、规模大小,为发挥城市的作用,必须“五脏俱全”。

三、关于城头山古城址并非中国最早的城市问题

前曾述及我国学术界由于对“历史城市”的判定标准认识角度存在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了很多不同见解。有的观点指出“中国城市是与西方城市平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还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湖南城头山古城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将这一见解展示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较大的反响。然而,城头山古城址是否为我国最早的城市,尚需探究。笔者坚信此说不确,特就此问题进行论证。

(一)湖南城头山古城址是否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古城遗址尚需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论证1991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位于湖南北部澧县车溪乡南岳村的城头山古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当时的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600-4700年。早于河南安阳后岗古城址、登封告城镇王城岗古城址和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古城址等,因而曾被学者论定是我国最早的古城址,而且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然而,1995年河南郑州西山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的古城遗址,约距今4800-5300年,还有文章指出其年代据C14测定为距今5450-4970±70年间,其筑城年代比城头山古城址早,为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处版筑夯土城址。可是,湖南的考古专家后来又对城头山古城址进行了几次发掘,提出其城墙修筑过四次,而第一期城墙的建成时间距今约6000年。这样,我国最早的古城址就被论定为湖南城头山古城址。不过,我国史前古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原发现为时更早的古城址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古城遗址是否为湖南城头山古城址尚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更深入的研究论证。

(二)新石器时代古城址并非城市按照当今城市科学权威的意见: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承担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地理实体。这是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那么历史时期的城市同样应该具备。但是,“城”虽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产生,但是那时建城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和防御的目的。同时这类古城址规模都不大,例如前述城头山城址,其平面略呈直径310余米的圆形,面积约7.6万平方米。并且这些古城址都以窖穴、房屋为多,还有墓葬、陶窑等,功能性设施很单一。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表明,这类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还只是原始先民居住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聚落,而并非城市。西周的都城丰镐当是我国最早的城市。

四、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包含的内容很广,涉及的时段也很长。一座城市产生以来,在该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并与之相关联的文化事件和现象以及遗留的文物遗迹均在其研究范畴之内。笔者提出几点原则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城市历史文化研究要充分关注城市兴起和发展所依存的地理环境与伴随城市兴衰演变所产的环境变化;另外须紧密结合城市考古学和城市史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科学有关当今城市发展动态与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唯有如此,方可使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深厚而广泛的根基和前瞻性动力,从而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既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创新性,又符合时展需要,有用于世。

(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第一层次,属基础性的,也就是探讨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我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国土面积广阔,由于历史进程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就其大者而言便有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滇黔文化、荆楚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陇右文化、新疆西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关东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区。尽管这些文化区都是华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可各有区别于其他的鲜明特色。所以城市历史文化研究须注意:城市形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其历史文化便都一定程度带有该地域文化之烙印。另外还要明确,在不同地域文化区内,其文化状况又有更下一级的分异。以三秦文化区为例,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不同区域的文化就明显有差异。属于长江水系的陕南秦巴山区,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对其影响更多一些;晋北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文化影响更大一些;而关中地区则为长安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所以,在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便应当注重研究三秦文化尤其是长安文化及其对西安城市文化的影响。而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便要结合荆楚文化尤其是江汉平原之地域文化。在三门峡地区,因属中原文化大区内之河洛文化亚区,还属河洛文化亚区之虢文化区,所以应把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和虢文化结合起来分层次进行研究。第二层次,属主体性的,也就是探索城市区域内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嬗变。不仅包括现存的,而且包括历史上出现但现在只有遗迹和余韵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就其大者而言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包括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城市规划等)、服饰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和祭祀活动等)、歌舞竞技等。第三层次,属升华理念性的,也就是研究制度文化和理论观念等。即以第一、第二层次研究为基础,把城市所属地域文化和城市主体文化相结合,进行理念层面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取得更深入的认识,获得理论性成果。以城市规划为例,既要厘清陈明历史上的规划内容和实施情况,也应揭示阐明古人制定该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思想观念。应当加强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研究工作与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第三层次是两个范畴。倡导对城市历史文化主体部分相关问题进行升华性研究,仅是研究具体历史文化现象和事件。此处则是倡导对城市历史文化这一学术领域整体研究工作进行理论探索,其目的是促进这项当前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期该领域理论性的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

20世纪50年代之初,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侯仁之先生在论文《“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中,指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要以复原、总结历史时期城市所在地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为切入点,方可探明城市起源、城市性质和其发展演变等一系列问题,这奠定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先生与浙江大学陈桥驿先生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进行中国古都学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时,不仅注重研究地理环境及其变迁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还注重研究历史文化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这为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增加了新内容。笔者近年来以这几位前辈学者在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探讨方面所获创见为基础,提炼概况出“环境—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思想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在约50年的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总体而言,“环境—文化理论”仍在进一步建设中,不过该理论体系内涵的一些要点已逐渐明确。主要有:———影响历史上都邑城市兴衰发展及其功能、形态形成与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特色及其嬗变。———关于地理环境,不仅包括地貌、气候、植被、海岸线、河湖等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政治、经济、民族、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环境;不仅注重其微地理特征,还注重其宏观地理形势;不仅关注它们的渐变,更关注它们的突变。———关于区域文化,主要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等,且具层次性。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处于基础层次;建筑文化处于中间层次,体现城镇景观特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处于最高层次。———探寻历史时期都邑城市兴废演变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将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及其嬗变结合起来,进行时空交织、人地关联的综合研究。

篇5

【关键词】 北魏;洛阳;都城

受汉文化影响的北魏孝文帝接受了李韶等大臣的“洛阳九鼎旧所,七百彼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的建议,于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太和十九年,“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1]北魏洛阳城在洛阳的历史变迁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中国的历朝古都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北魏都城洛阳的相关研究成果不少,现按研究内容作简要概述。

一、城市规划布局的相关研究

北魏洛阳城是在东汉、曹魏、西晋首都洛阳的基础上加以改建的,城址相同,所以对北魏洛阳城遗址的研究往往涉及汉魏时期,以期作完整研究。关于北魏洛阳城的城市规划布局的研究主要包括城址、城垣、形制、金墉城的相关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前,研究成果较少。建国前,劳干《北魏洛阳城的复原》,依据《洛阳伽蓝记》、《河南志》以及正史、考古等方面的资料,复原了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图,这是关于北魏洛阳早期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随着20世纪50年代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发掘,太学、灵台遗址被发现,金墉城和洛阳小城的位置得到确定。此后的1962年、1972年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基本探明了大城垣墙、门阙、街道、护城河和金墉城的范围和布局,东北角的殿台仓厩等遗存,还探明了永宁寺和宫城的范围。70年代中后期以来,对汉魏洛阳城的考古工作逐渐深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主要包括汉魏洛阳城外郭城、城垣、城门、水道、金墉城、太学与灵台遗址、出土器物等的考古发掘和研究。[2]考古工作的深入对于北魏洛阳城的认识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学者们通过对北魏洛阳城城内建筑和外郭城布局的研究,提出了北魏洛阳城是中轴线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基本认同北魏洛阳城的形制具有上承汉魏、下启隋唐的作用,在古都研究中地位十分重要。[3]

另外,对于北魏洛阳城的规划布局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城市的结构之上,开始从城市的水利、环境及景观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研究更加饱满。王铎《北魏洛阳城规划及其城史地位》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不仅探讨了城市的形制,而且对北魏洛阳城的功能分区规划以及城市水利、绿化、城市景观的规划进行了研究,研究视角得到延伸。[4]随后刘曙光、金大珍等也对北魏洛阳城的形制与环境、水利等做了相关研究。2009年谢美婧的硕士论文《北魏洛阳城的营建》从气候变迁的角度,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3D―MAX技术,综合古建筑学、古地理学、古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北魏迁都洛阳的经过以及都城的原貌进行了新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

二、关于里坊制度的研究

里坊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历来很受学者的青睐与关注。赵福茹《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浅识》认为洛阳里坊的不规整排列和分布以及坊墙的出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墙最终被突破。张剑《关于北魏洛阳城里坊的几个问题》利用墓志资料,着重探讨了北魏洛阳里坊的辖县及坊里与乡里、里坊居民等相关问题,并对北魏洛阳城里坊数目等问题进行考证。张金龙《北魏洛阳里坊制度探微》,对里坊命名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发现洛阳现存的乡、里名称反映出其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承袭晋制而向隋唐变迁的趋势。其《北魏迁都后官贵之家在洛阳的居住里坊考》,认为官位相从、聚族而居、等级差别、四民异居是里坊分布特点差异的主要原因。赵海丽《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里坊形制》,贾文慧《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里坊布局特征》都以《洛阳伽蓝记》为资料,分析了影响里坊形制发展的因素,并对北魏洛阳里坊的结构布局进行了相关研究。李久昌《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指出北魏洛阳里坊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里坊布局益发棋盘格状化,里坊分区益发等级化,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里坊管理益发严格化,与市场结合益发紧密化。这是北魏洛阳城的创举,里坊制度自此基本定型。可以看出,对于北魏洛阳城里坊的研究从最初的里坊规划布局等基本问题逐步深化,开始探讨影响里坊布局的原因以及北魏里坊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不得不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三、关于佛寺石窟的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魏洛阳城内佛寺众多,要完全了解北魏洛阳城,对于城内佛寺石窟的研究必不可少。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永宁寺上,这与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的详细程度有很大关系。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佛教寺院,1963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对永宁寺遗址进行初步勘查,随后对寺院的木塔基址和南门门址、西门门址等进行了发掘。[5]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关于永宁寺的研究成果也逐渐丰富。霍宏伟《洛阳北魏永宁寺建筑艺术及其历史地位》,探讨了永宁寺周边的建筑布局和环境,认为它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狂热宗教崇拜的典型代表和社会畸形现象的具体表现,但同时也是北魏时代的精神财富,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水平。[6]杨鸿勋复原了北魏时期壮观威严的永宁寺。[7]对于之后研究永宁寺提供了十分直观的形象,意义重大。此后钟晓青《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探讨》从永宁寺构架及结构出发,对北魏中后期木构佛塔的设计、技术及风格演变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张驭寰《对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的复原研究》,利用考古和文献,从十五个方面进行推测,复原出塔的式样,并指出塔高110米是接近实际的。可以看出九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永宁寺的考古发掘、建筑结构等基础性研究上。

此后的研究越来越宏观,视角也更加多样化。薛瑞泽《读〈洛阳伽蓝记〉论北魏洛阳的寺院园林》从寺院园林的植物、构成、文化特色进行了论述,指出寺院园林的昌盛与北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是密不可分的。王铎《北魏洛阳的佛寺园林》从佛寺园林产生的背景、社会功能、园林类型、园景构成及其文化艺术特质,阐述了佛教文化在北魏洛阳园林空间中的巨大作用。一些硕士论文也开始研究该领域,并且具有一定的价值。2008年石媛媛《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的佛寺建筑》,从建筑史、宗教史的角度对洛阳佛寺的分布规律、形制布局、建筑特色进行了总结和分析。2010年刘加全《北魏洛阳永宁寺研究》,不仅对北魏洛阳永宁寺的物质层面进行了梳理,而且从政治和权力的文化层面上研究和认识永宁寺,使人们对永宁寺的敏感地理位置、惊人的高度、佛塔功能的转变等问题有了全新的理解。

四、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

北魏洛阳城在孝文帝迁都后一度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大都市。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于古都洛阳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王珍对北魏洛阳城“里坊市制度”和“市的设置”等问题的探讨,描述了北魏迁都洛阳后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景象,并且指出繁荣的原因是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改革,但是随着政治不稳定和战乱的到来,这种繁荣很快衰退。[8]这是较早关注北魏洛阳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此后袁成铎《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后期洛阳的经济和文化》,以《洛阳伽蓝记》为基础,对北魏洛阳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还原,为我们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段鹏琦《从北魏通西域说到北魏洛阳城――五六世纪丝绸之路浅议》,对北魏洛阳在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论述,肯定了北魏洛阳城发达的社会经济和重要的国际地位。[9]张振玉指出由于受地理条件、时代原因以及城市本身所负担的特殊历史任务的影响,北魏洛阳城市经济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手工作坊分布合理,利于管理;商业生产围绕统治阶层,出现单一化趋势;寺院经济独树一帜;对外贸易发达。这些都导致了洛阳城市商业的畸形发展。[10]还有一些研究以《洛阳伽蓝记》为基础,对北魏洛阳工商业、城市居民的饮食、城内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关于北魏洛阳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五、总结与展望

北魏洛阳的研究,是古都洛阳研究的一部分,相比于汉晋以及隋唐时期洛阳的研究,北魏洛阳城的研究成果稍显单薄。以上综述和回顾,限于篇幅,很可能挂一漏万。但可以看出,北魏洛阳城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很多研究还是停留在城市的规划和空间结构的研究上,而没有很好地揭示出城市结构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间的深层次原因。北魏洛阳城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它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空间”,有很多的因素包含其中。(2)由于史料的限制,对于北魏洛阳城中佛寺、社会经济等的研究往往以《洛阳伽蓝记》为蓝本,虽然这些研究可以还原当时洛阳的一些面貌,但仅仅从此出发,尚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今后的研究还需要结合更多的文献以及考古资料来进行。而且大多数的研究还只是还原当时的市场状况,对于背后原因的分析缺少系统的论述。(3)关于北魏洛阳城佛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永宁寺,而且侧重于对佛寺建筑结构、布局、特点的研究。近年来虽然也有一些文章开始探讨寺院经济、寺院园林以及佛寺繁荣背后的社会原因,但是还远远不够。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论述时应该考虑南北朝大环境、鲜卑民族自身特色、统治者的态度、佛教宣扬的精神及其传播方式、士族文化等因素。

当前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于洛阳来说也是一次机遇,《洛阳伽蓝记》卷五就有宋云、惠生出使西域的详细记载,可以说北魏洛阳城也是丝路上的重要一环,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点。另外对于北魏洛阳文化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北魏作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汉化的过程对于都城的形制、结构以及都市经济和文化、里坊规制、寺院建设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也是今后研究中需要注意的。相信经过学界的共同努力,今后关于北魏洛阳的研究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高和发展,这对于洛阳古都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洛阳市文物局、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汉魏洛阳故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李久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王铎.北魏洛阳城规划及其城史地位[J].华中建筑,1992.2.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北魏洛阳永宁寺西门遗址发掘纪要[J].考古,1995.8.

[6] 洛阳市历史协会.河洛文化论丛第一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7] 杨鸿勋.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J].文物,1992.9.

[8] 王珍.略论北魏首都洛阳的工商业[J].史学月刊,1984.6.

[9] 洛阳市地方志委员会.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10] 张振玉.北魏首都洛阳城市经济[J].华夏文化,1997.4.

篇6

关键词:花卉旅游;乡村产业;第三产业;经济转型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2505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减少[1,2],虽是国情决定的特殊性,但是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仍需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花卉产业作为一项占地面积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的优势产业,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3]。中华民族崇尚自然,寻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处,对花草树木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形成了丰富的中华民族特有花文化,花卉被赋予了人格化内涵。中国地域辽阔,花卉品种资源丰富,为花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花卉景观

花卉景观是指由花卉组成的园林景观形式,花卉景观主要包括花坛、花境、花池和花台、花丛、花群等类型,目前花卉旅游项目中较常用花坛、花境、花海3种形式。

2.1花坛

花坛是指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4]。花坛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按照花坛表现的主体内容分为花丛式花坛(盛花花坛)、模纹式花坛、标题式花坛、装饰物花坛、立体造型花坛、混合式花坛和造景式花坛。按照花坛所使用的植物材料可以将花坛分为一二年生花卉花坛、宿根花卉花坛、球根花卉花坛、专类花卉花坛、灌木花坛、蔬果类花坛以及混合式花坛等。按照空间形式可分为平面花坛、斜面花坛、高设花坛(花台)、立体花坛。按照花卉的栽植方式可分为地栽花卉花坛、盆栽花卉花坛、移动式花坛(花钵)。按照观赏期的长短可分为永久性花坛、固定性花坛(半永久性花坛)、临时性花坛(季节性花坛)、移动性花坛。

2.2花境

花境是指模拟自然界林缘地带各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以宿根花卉、花灌木为主,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式的自然式花带,表现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景观[4]。

花境按照设计形式可分为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境、对应式花境;按照花境所用植物材料可分为灌木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专类植物花境、混合花境;按照花境颜色可分为单色系花境、双色系花境、多色系花境。

2.3花海

花海景观是一种开满鲜花的自然景观或者园林景观,传统上是指由密集开花的草本或木本植物组成,常采用大面积种植的方式,营造繁花似海的效果。随着发展的连续性,“花”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花海景观定义扩增为观赏植物具观赏价值的部分大量集群式地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所营造出的景观[5]。

花海的类型根据运营模式可分为花海景^休闲型、花卉科普观光型、花乡生态度假型、主题花园游乐型和花卉产业博览型[6]。

3花卉旅游与花卉产业

3.1花卉旅游

花卉旅游以旅游市场为前提,以花卉资源为依托,是一项以满足人们观赏、游览、疗养、保健、科研、观摩以及学习花卉知识等方面需求为目标的新兴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卉旅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花卉生产参与型、花文化旅游型、花卉观赏游憩型、花卉保健疗养型、花卉科普教育型、花卉饮食购物型等[7]。

现代花卉旅游活动主要分为3类:①花卉旅游节庆项目。是指以花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其经济和社会效应在中国花卉旅游产业中占重要比例。②花卉生产基地改造的旅游景区。是指在适合花卉栽培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花卉资源包括本地品种和外地引进品种,改造方式包括部分加工和全部更新。③花卉市场,是指面向个体消费者的花卉及园艺用品售卖交易的场所。

3.2花卉产业

花卉产业是指花卉生产与贸易业[8]。花卉产业除包括常见的花卉,如鲜切花、盆栽花卉、观叶植物、绿化苗木、草坪等产品外,还包括花卉种子和种苗、专用花肥、育花基质、园林机械等辅助产业,以及花卉产品直接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等行业[9]。花卉产业是世界各国农业中唯一不受农产品配额限制的产业,近十多年来,世界花卉业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长[7]。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在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十大行业中,花卉产业被列为第二位。

花卉产业形式主要分为两类: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花卉旅游营销发展模式[10]。花卉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是指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较紧密,花卉旅游已经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特征。花卉旅游营销发展模式是指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不够紧密,花卉旅游仅表现为旅游营销措施,产业化特征不明显。

4花卉旅游产业发展案例

花卉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为三种模式: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路径模式[11]。

2017年2月绿色科技第3期

蔡妤,等:基于产业转型的乡村旅游花卉景观营造原则探讨园林与景观

4.1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花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为基于已有花卉资源,结合花卉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花卉旅游是花卉产业的衍生物。

4.1.1荷兰Keukenhof公园郁金香花展

库肯霍夫公园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近郊Lisse小镇,自1949年第一次作为开放空间式的花卉展示公园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每年3~5月,700余万朵的郁金香及风信子、洋水仙等球根花卉在这里竞相开放,公园占地32 hm2,园内步行道总计15 km,是世界上最大的郁金香花展。

(1)景观打造。库肯霍夫公园整体以英式风格为主,高大的乔木、蜿蜒的小径、青翠的草坪、幽静的水池,突出郁金香的景观观赏效果[12](图1)。荷兰每年大约培育30亿个郁金香球茎,自2006年起库肯霍夫每年布置不同的主题,例如2008年的主题为库肯霍夫中国年,2015年的主题为纪念荷兰画家梵高(图2)。

(2)产品打造。公园的主要营业收入除了门票和餐饮外,还包括花卉及特色旅游纪念商品。园中的花艺与插画等作坊,设计师和艺术家们以花为主题的创作作品等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产品。

(3)节庆打造。库肯霍夫每年还举办艺术展览,以其大量的艺术收藏而闻名,在园中布置了数百座雕塑及艺术品,是荷兰最大的雕塑公园。

4.1.2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庄园

法国的是世界上薰衣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最富盛名的是VALENSOLE平原和LUBERON山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花期―采后―加工―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创意链条。

(1)景观打造。法国薰衣草种植面积达14000 hm2以上,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紫色薰衣草,宛如紫色海洋。

(2)产品打造。针对薰衣草的药用、美容、健身、养生等多种功效,开发了众多的薰衣草相关产品,提升其附加价值,薰衣草食用品、薰衣草干花制品、薰衣草精油及其衍生品、薰衣草工艺品等均为产业链中的重点产品。薰衣草产业链条的最高端――香水与化妆品、法国葡萄酒、法国时装并称为法国三大精品产业,举世闻名,薰衣草产业已经成为法国创意农业的名片。

(3)节庆打造。每年的6 月到10 月,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节”及嘉年华陆续开始。瓦朗索勒是最经典的普罗旺斯小镇之一,每年7 月的第三个周日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薰衣草节,小镇的居民会穿着传统服饰,拿着薰衣草产品和农作用具在小镇上表演游行。

4.2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

文化―花卉―旅游产业模式为基于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催生花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旅游产业。

4.2.1日本东京都恩赐上野动物园

上野公园位于日本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公园,面积达52.5万m2。上野公园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

(1)景观打造。园内樱花数目多达1200棵,代表性的樱花品种(染井吉野)。每年樱花花季时,上野公园樱花大道的绯红云朵,早已在鲁迅笔下化为国人对日本樱花的第一印象。花开时节在夜间灯光下观赏“夜樱”,是日本人赏樱的独特方式。

(2)产品打造。以樱花为主题的各种商品,包括樱花为原料制作的美酒和饮料、食用品、香水和护肤品、小饰品等。

(3)节庆打造。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为“樱花节”,也称作“樱花祭”,己有100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来赏樱的游客络绎不绝。

4.2.2中国河南洛阳牡丹

洛阳主要牡丹参观景点有“王城公园”、“西苑公园”、“国色牡丹园”、“白马寺”、“白园”等。宋代时期牡丹栽培中心移至洛阳,由于掌握了牡丹的习性,管理得法,宋代洛阳牡丹栽培远较唐朝长安普遍,不再是皇室贵胄的专有物。牡丹开遍洛阳,俨然成了洛阳的象征和代名词。

(1)景观打造。洛阳牡丹遍植全城的大街小巷、公园(图5)、厂矿、机关、学校、宾馆。中州大道两旁的花带中盛开的牡丹更使中外宾客一进入洛阳就感到“花城”的浓重气氛。

(2)产品打造。牡丹艺术作品,包括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作品,有历代的木、砖、石等雕刻作品,还有历代的银器杂件、刺绣等作品。至今牡丹画家不计其数,牡丹剪纸全国有名,牡丹食品、牡丹化妆品发展势头强劲,牡丹盆花已成为人们节日装点的首选,洛阳水席“牡丹燕菜”也广为人知。

(3)节庆打造。每年的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自2004年起,洛阳市利用洛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山水景观,逐步开发、形成了“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旅游节会产品。

4.3旅游―文化―花卉产业发展路径模式

旅游―文化―花卉产I发展路径模式的前提是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挖掘当地花卉文化,推广花卉种植栽培,助推花卉产业。

4.3.1日本北海道富田农场

富田农场位于富良野地区,农场规划12 hm2,是一个私家农场。富田农场是北海道最早的花田之一,原来仅仅种植薰衣草的农场,在这几年主人的打理下,增加种植了金盏花、罂粟花等,逐渐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彩虹花海(图6)。目前已成为富良野地区,甚至整个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农场,每年花季从4月开始,直至10月中旬结束。

(1)景观打造。农场划分了6个观花区域,花人之田,主要观赏加州罂粟、姬金鱼草、金盏花等;幸之花田,主要观赏不同品种的薰衣草;春之彩色花田,主要观赏冰岛罂粟、细香葱、东方罂粟等;秋之彩色花田,主要观赏鼠尾草、波斯菊以及醉蝶花等;彩色花田,主要以紫色薰衣草为主,搭配其他六色品种,宛如七色彩虹;传统薰衣草田,富田农场最初保留下来的熏衣草田。

(2)产品打造。花卉观光为主,延伸花卉产业链,加工制作花卉相关产品,如干花、精油、香水、香皂、香草冰激凌等这一系列产业链,在丰富园区旅游产品内涵的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园区花卉产业的效益。

4.3.2中国台湾大溪花海农场

大溪花海农场位于中国台湾的桃源县,是台湾北部最大的花卉农场。大溪花海农场总占地95 hm2,已开发面积约17 hm2(图7)。大溪花海农场所属土地19世纪曾栽种过香茅,供生产香茅油,后改为种植绿茶。2011年左右,大溪花海农场的构想逐步产生,透过许多对于香草有心人士的努力与沟通,经过一年多的转作计划与环保工法的整理,正式成立大溪花海农场。

(1)景观打造。大溪花卉农场主要包括四个主要观花区域。“紫色梦幻区”,种植近2 hm2的薰衣草、鼠尾草等紫色香草花卉。“彩虹花田区”,种植各色花卉,而且四季都会更换不同的颜色和花卉。“风情万种区”,种植多年生的灌木植物。“天国之丘”,一颗树坐落在大片的花田里。

除了花卉外,在山丘上还有座“小牛仔牧场”,在这里不但可以和小马、小羊、小兔子等小动物们亲近、喂食,还有一个“小蜜蜂生态屋”,小朋友可以在那里亲眼看小蜜蜂们是如何酿造花蜜。还有南欧浪漫文艺风格的“梵谷之家西餐厅”,西班牙红色调且多功能的“香氛工坊”。在香氛工坊旁的是种满各类香草的“艾丽斯香草园”,兼具植栽教学及贩卖花卉盆栽的“花海育婴房”。

(2)产品打造。在大溪花海农场里除了有花海农场独家开发的欧式香包、植栽、手工饼干、熏衣草午安枕等DIY活动,还可以享用高级香草料理,或优雅的下午茶,也可以进行庭园烤肉等活动。

5乡村花卉景观营造原则

5.1花坛――点缀式

花坛通常具有几何形的栽植床,因此属于规则式种植设计,多用于规则式园林构图中;花坛主要表现花卉群体组成的图案纹样或华丽的色彩,不表现花卉个体的形态美;花坛多以时令性花卉为主体材料,因而需随季节更换,保证最佳的景观效果。气候温暖地区也可用终年具有观赏价值且生长缓慢、耐修剪,可以组成美丽图案纹样的多年生花卉及木本花卉组成花坛。

花坛景观季节时效性强,可以快速形成景观效果,但是苗木替换成本和养护费用较高,目前在园林中主要承担景观点缀功能。在乡村景观中,花坛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装饰重要节点:乡村景观中花坛适宜应用在重要的节点展示区,如园区入口、广场中央等,起到点景作用。在节庆期间使用,起到渲染节日氛围的效果;②融合地方文化:花坛的图案应结合地方文化,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③降低灌溉成本:植物宜选择较耐旱植物,减少灌溉次数;④优选色叶植物:为降低苗木投入量,可以选择花期长的植物材料,优先选择观色叶植物。

5.2花境――镶嵌式

花境的种植床呈条带状,或为直线或为曲线;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呈现自然式的斑块混交,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花境内部的植物配置存在季相变化,每季至少有3~4种花为主基调开放,形成鲜明的季相景观;花境以多年生花卉为主,一次栽植,多年观赏,养护管理较为简单。

花境景观丰富自然,季相变化明显,一年种植多年可用,养护管理相对粗放,符合我国崇尚自然、提倡节约型园林的需求,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在国内广州、杭州、北京等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已经逐渐投入使用,但由于设计手法相对复杂,施工精细,在乡村景观中尚未得到有效推广[13]。在乡村景观中,花境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保证多年可观:植物材料宜选择宿根植物,搭配低矮灌木,形成混合花境,降低苗木投入次数;②优选节水耐旱:花境应选择耐旱耐贫瘠植物材料,如赛菊芋、荆芥等,保证可以在不需要人工养护的情况下正常生长,降低养护成本;③突出乡野趣味:花境适宜布置在节点区域的小路两侧,结合两侧地形,形成野趣园路,增加乡村景观的乡野趣味性。布置在节点道路环岛区域,依托岛状花境,形成道路转折处的视觉焦点;④营造特色景观:花境在道路两侧呈线性布置,形成节点性花廊景观。也可以直接采用花境形式布置园区,例如加拿大温哥华的布查特花园,打造乡村景观特色,形成常年可观的花境观赏点,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5.3花海――斑块式

花海的种植床一般呈现斑块状,种植床面积较大;花海的植物主要由单种花卉或者同属花卉不同色彩的品种搭配而成;花海内部植物材料花期集中,同品种或不同品种同期开放,形成壮丽的花海景观。

花海景观近几年来倍受国人青睐,但是当前中国的花海景观,无论从旅游还是农业角度而言,都是一个新兴产业,花海景观的规划设计和营建方法尚处于模仿国外案例的初始阶段。

(1)融入地方产业。乡村景观中的花海植物宜结合当地的产业链,优先选择与农产相配合的植物材料,如油菜花、向日葵等,推行“亦农亦旅”的发展模式,避免出现“花开欢笑短,花落忧愁长”的“潮汐”现象。

(2)保证节水耐旱。花海景观面积较大,灌溉成本较高,应优先选择耐旱植物材料,可以满足“靠天吃饭”。

(3)延长观赏花期。最大限度的延长花海的观赏花期,通过配置不同花期的花卉品种、选择二次开花和多次开花植物达到延长观赏期的目的。

(4)高低复合配置。可以选取高低不同的两种及多种花卉搭配种植,此开彼落,延长花期,加强花卉群体的观赏效果,增加人工群体的生态稳定性。

6结语

乡村经济的转型和环境面貌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两大核心目标,花卉旅游是促进经济转型、改善乡村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花卉旅游以花卉景观为主体和骨架,各项相应活动开展为血肉,结合地方产业链,以提升乡村景观项目的生命力,推动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娟,王健,任.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Σ叻治[J].北方园艺,2014(9):214~218.

[2]张培.现状、动力、趋势:我国休闲农业旅游近20年的发展轨迹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3):45~49.

[3]吕丹.花卉产业的建设与发展[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红河流域发展论坛论文集――专题一:红河流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蒙自: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红河州人民政府,中国通信学会,2016:4.

[4]董丽.园林花卉应用设计(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42.

[5]符木,刘晶晶,方翠莲. 中国花海景观的缘起、发展和现存问题[J].园林,2016(2):12~15.

[6]高亦珂,符木,刘晶晶,等.中国花海景观的复合化模式[J].园林,2016(2):22~26.

[7]谢云,王小德,孟明浩,等.临安市花卉旅游业发展前景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2005(2):65~68.

[8]刘燕.中国花文化与花卉产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S1):87~89.

[9]杨利平.浅谈花卉产业概况[J].农民科技培训,2012(3):23~24.

[10]周武忠.中国花文化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08(6):79~84.

[11]向宏桥.国内外花卉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旅游论坛,2014(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