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6: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梅州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85-02
1.1 博大精深的文化。 梅州历史悠久,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梅州自古为人文秀区,人杰地灵,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造就了丘逢甲、黄遵宪、 宋湘、丁日昌、张弼士、李惠堂、、曾宪梓、林风眠等一大批中国著名人物;孕育了23名梅州籍两院院士、227名大学校长、474名将军。梅州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客家文化底蕴深厚 ,梅州是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有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客家山歌、广东汉剧、花环龙、埔寨火龙、席狮舞、五华提线木偶等一批国家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梅州市共申报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81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4项;梅州市还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个,"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个;梅州市申报公布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1个,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29人、市级67人。此外,梅州还有千年古刹灵光寺、万福寺、神光山、千佛塔等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
1.2 丰富多彩的客家菜和客家小吃。客家菜属于粤菜的三大流派之一。客家菜的特点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讲究鲜嫩;突出主料,原汁原味;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讲究搭配,讲究效用,多用药材调理阴阳,清降补泻。 梅州客家菜品种丰富,特色名菜有:客家盐h鸡、梅菜扣肉、客家酿豆腐 、酿苦瓜、客家盆菜、、开锅肉丸、客家娘酒鸡、客家咸菜焖猪肉、客家萝卜丸等;梅州客家特色小吃有:客家腌面、蕉岭三及第汤、清明{、、发{、味窖{、百侯薄饼、大埔算盘子、仙人{、笋{、丰顺捆{等。客家美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最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1.3 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 梅州历史悠久,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客家传统民居类型多样、民间艺术和民间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客家传统民居有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和中西混合的骑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著名的客家民居景点有:南华又庐、故居、长乐学宫、丘逢甲故居、花萼楼、承德楼、石寨土楼和花螺墩围屋等。代表性的客家民间艺术有: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木偶戏、平远船灯、兴宁杯花舞、鲤灯舞、丰顺埔寨火龙、花环龙、席狮舞、大埔广东汉乐等,其中,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调优美,歌词通俗易懂,在客家地区广为传唱。传统节庆活动主要有:元宵节"闹元宵"、正月二十"补天穿"、端午节挂葛藤、六月六敬公王、七月半"扛仙师"和年底入年挂等;现代节庆活动主要有: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梅县金柚节、平远脐橙节、丰顺温泉文化节、大埔汉乐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是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1.4 古村落资源丰富。 古村落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大量古建筑,古村落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村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梅州历史悠久,古村落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梅州认定的省级古村落达46个,中国古村落5个。梅州古村落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已开发利用有:梅县南口镇的侨乡村、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梅县区桃尧镇桃源村、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和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枰村等。
1.5 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梅州市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目前,梅州市拥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大埔县百侯镇和丰顺县八乡山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6个:大埔县百侯镇、大埔县茶阳镇、大埔县三河镇、梅县区松口镇、梅县区水车镇茶山村和蕉岭县南w镇石寨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梅县水车镇茶山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梅县松口镇、大埔县茶阳镇、大埔县三河镇、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蕉岭县三圳镇芳心村、蕉岭县南礤镇石寨村、兴宁市石马镇刁田村等。这些名镇名村都富有较好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是展示客家文化和客家民俗的重要窗口,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
1.6 根据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题小镇。 最近,梅州市《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正式定稿。未来15年梅州将依托生态资源和客家文化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为特色,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具有强大集聚能力、带动能力和文化感染力的国家养生休闲产业创新区,《规划》中明确了重点项目的分布,根据各地特色打造旅游主题小镇。五华横陂镇老楼村建设足球运动小镇、平远差干镇围绕五指石景区建设地质观光小镇、大埔高陂建设陶瓷文化小镇、梅县松口规划丝路文化小镇等。通过打造旅游主题小镇,使梅州乡村旅游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提升和完善,形成种类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
2.梅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开发形式单调,丰富度不够,还停留在浅层次开发阶段。 目前,梅州乡村旅游的开发形式主要有梯田、农家乐、休闲农庄(农场)、观光花果园等,缺乏高端乡村旅游俱乐部;缺乏富有文化内涵的农家乐;缺乏高端的乡村意境体验旅游产品,跟北京怀柔区"虹鳟鱼一条沟"的农家乐的创意还有很大差距。现在,梅州乡村旅游主要还是利用乡村自然美景吸引游客,对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还不够深入,各级政府还不够重视,对客家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挖掘、整合和宣传包装还远远不够,要搞好乡村旅游,应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今后梅州乡村旅游应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还要重视客家文化景观的设计和布局。
2.2 缺乏整体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处于散点开发状态。 梅州乡村旅游点大多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形成的,发展乡村旅游的自觉行动还未全面形成,目前,梅州市大部分乡村旅游点还没有编制规划,更缺乏主题形象鲜明的乡村旅游策划,还没有形成片区状态。今后,从大的层面讲,梅州市应大力推进粤赣闽"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旅游合作品牌建设,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根据市场需要灵活组合多种旅游产品,精心设计客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把粤赣闽客家地区各镇(村)旅游点组合到一起进行旅游开发。从小的层面讲,梅州市各县(区)、各镇(村)应该做好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编制规划,还要做好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策划。目前,国内乡村旅游片区开发比较成功的有黄山乡村旅游、宏村、婺源和皖南乡村旅游等,梅州乡村旅游可以向上述这些乡村学习借鉴。
2.3 旅游产品趋于雷同,缺乏特色。 目前,梅州市各镇(村)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大同小异,旅游产品趋于雷同,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影响了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城市,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对城市居民最有吸引力,因此,应该寻求和开发具有浓郁地方乡村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尽量做到"一村一特色",避免雷同,避免各镇(村)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4 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与创意 目前,梅州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旅游产品,在创新与创意方面还远远不够。在创新方面梅州市可以向浙江省永康市中山村学习取经,永康市中山村,依托全市最高的五指岩,每年在重阳节举办农民艺术节,连续举办了18年,但是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旅游经济效益,直到2003年,中山村改变招数,请专业攀岩队伍表演攀岩,让游客体验攀岩,吸引了大量青年游客,这年重阳节门票收入增加了一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此外,梅州乡村旅游还要大力开发富有创意的旅游产品,例如,开心农场、瓜果花卉节、捕鱼节、采摘节等,让游客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
3.结语
梅州市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旅游业是梅州市重点打造的产业,梅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梅州广大乡村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 ,但目前,梅州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梅州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CCTV《致富经》栏目组.专家指点乡村文化旅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7.
[2] 谢小康.梅州旅游研究文集[C].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8.
[3] 庄伟光,邹开敏,符永寿.论广东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J].新经济时代,2012(5).
篇2
关键词:语文科 中考 题型 备考策略
在全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广东省梅州市的中考语文考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不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同时还是研究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基石,所以语文水平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学习效果考察的重点。在升高中的语文考试中,教育部门已经减少了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关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阅读量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必须充分研究考试的重点,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以保证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一、语文科升高中考试背景分析
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复习内容繁多,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考前复习必然会降低复习的效率、事倍功半。事实上纵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总结出其命题类型和发展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中考语文的命题类型:
第一,基础题(25分)。这一部分包括拼音、病句、联词写话、默写和综合探究五个方面,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以及学生的审题能力。
第二,文言文阅读(12分)。这一部分包括选择和翻译两个部分,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语言词句的理解能力、简单应用能力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第三,现代文阅读(33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主旨把握、文章归纳总结、信息整合和文章欣赏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判断能力。
第四,作文部分(50分)。这一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所占分值最大的一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主体把握能力,不但要正确审题还要做到不偏离主题。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中考语文采用的120分制的形式,学生要在120分钟的考试时间里完成所有题目,间接地考查了学生的自我心态调整、合理分配时间以及合理取舍的能力。
二、语文科升高中考试备考策略分析
1.基础题
顾名思义,要做好基础题必须加强自身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基础题全部都是一些小的知识点,所以只能靠长期的积累和被动才能够完成。同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尽量不要出现笔误的状况,否则便没有得分。
2.文言文阅读
因为加入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核,所以必须转变复习思路,不能一味地背诵实词、句子的翻译,而是要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加以理解。传统备考中考生往往只注重文言文的背诵而忽略了理解,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稍微换一下词语的情境便不懂其意思。只有将每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翻译理解了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面对陌生的文章时才不会无从下手。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特殊词汇的积累,例如2014年《西京杂记》中出现的“乳母”等特殊称谓以及地名、官职名等。
3.现代文阅读
虽然现代文的出题类型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依然要做到各方面并重,同时要把握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例如,在面对议论文的时候首先便要划分出文章的论题、论点、论据,从而才能够有条理性地进行解答。
4.作文
首先,作文的选题一定要正确。就作文立题方面来说,多以战胜困难、战胜自己、渴望美好等积极向上的内容为话题,还要求考生善于观察美、关注社会、提升自身修养等。比如,近八年来出现过的作文话题有“冲过风雨”、“关注”、“书到用时”、“渴望”、“战胜自己”、“发现”、“美”、“父母与子女”。其次,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多积累美文片段、真实案例等。
总之,中考语文备考要把日常积累作为基础,把培养自身的灵活运用能力作为关键,把背诵作为辅措施。
综上所述,中考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综合性考核,每个学生都应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尽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以上是针对近年来广东梅州市中考语文的普遍情况做出了一套系统的备考策略。在实际复习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玮 新教材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考与策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彭毅 语文中考备考策略撷英[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126-127。
[3]钱明燕 初中新课程阅读、目标及考评三维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篇3
关键词:客家 仪式音乐 办古事
五华“扮古事”,亦有人称“扮景”,亦有人称“飘色”,是广东梅州客家人为纪念宗族始祖诞辰的民间传统仪式活动,是客家人的古老礼俗之一。五华“扮古事”活动,主要活跃在安流镇、水寨镇、梅林镇、棉洋镇等地,至今在这些乡镇都普遍盛行。在这些山区农村,村民们以同姓氏族为单位,由乡绅或长老牵头,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以上纪念“仙师”、“法师”等诞辰的“扮古事”活动。据学术界调研,扮古事是由客家先民在明朝期间从中原迁徒传入五华县,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一、客家民间传统仪式音声研究的意义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仪式活动是最为古老和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有自己的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并按它自己特定程序、由特定人员执行,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客家地区历来有“尚鬼信巫”的传统,其源头来自古代百越民族的共同传统。从本质上讲,客家传统民间仪式活动是维系其民系文化传统的一种方式,也是其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研究客家传统民间仪式行为,对我们探究这一地区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客家传统民俗活动、仪式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贯穿着音声。音声在这些传统民俗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可以表达、增强参与者的共同意愿和信仰,同时还可以在仪式中起到渲染仪式氛围和与仙神“通灵”的作用,把在场参与者、信仰者引入到另一个灵性空间。因此,研究传统仪式时,对其音声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二、客家民间传统仪式音声研究的研究现状
客家民系形成发展历史久远,客家文化带有鲜明的迁徙文化特征,蕴涵着极其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客家文化的研究约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有:明代徐旭曾的《和平氏族谱・旭曾丰湖杂记》,清代温仲和的《嘉应州志》,黄遵宪的《书林太仆客说后》等,其间还有国外的学者艾特尔(EJ.Eitel)的《客家人种志略》(1867年)、《客家历史纲要》,皮顿(Ch・Peton)的《客家源流与历史》(1873年)等等。近现代以来,客家文化的研究主要从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开始,包括罗常培著的《从客家迁移的踪迹论客赣方言》、巫秋玉、黄静著的《客家史话》、王东著的《客家学导论》、房学嘉的《客家源流探奥》、丘权政著的《客家的源流与文化研究》、陈之平著的《客家源流新论》、谢佐芝编著的《客家渊源》、罗可群的《客家文学史》、胡希张、莫日芬等的《客家风华》、谢重光的《舍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房学嘉的《客家民俗》与《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等专著。这些著作主要从论证客家民系的形成及源流开始,至今已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互相交叉渗透,对近千年的客家历史进行了文献上的梳理和归纳,对客家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统研究。然而在这些成果颇丰的研究中,有关客家“扮古事”仪式的记载并不多,据现有的资料表明,有关客家“扮古事”仪式主要的研究成果仅有:肖艳平的《“妆古史”仪式探析》、冷剑波的《客家民俗“扮古事”初探――以五华安流为中心》及雷聪的《福建连城民俗“走古事”的客家文化内涵分析》,而且这几篇论文,学者们是从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出发,考察仪式的内容、结构、过程、功能、变迁等问题,对于不可或缺的音乐,却无人问津。
作为客家文化艺术典范和代表的客家音乐,近几十年来也出现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如胡希张、余耀南的《客家山歌大全》,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的《客家风华》,温萍的《客家山歌探胜》,冯光钮的《客家音乐传播》,王耀华老师的《客家文化艺能》,周青青的《中国民歌》,苗晶、乔建中的《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胡希张的《山歌大师汤明哲传》、《山歌大师周天和传》、《山歌大师陈贤英传》、《山歌大师余耀民传》等。时至今日,音乐界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成果,这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客观的说,在客家研究全面展开的大潮中,音乐研究是极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客家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方面,更显其苍白。据现有的资料表明,有关公开出版发行的粤东客家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非常薄弱,有关“扮古事”仪式音乐研究方面的成果更是尚无一例。
当然,如果不局限于客家仪式音乐的研究,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中国仪式音乐研究的丰富硕果。例如,曹本冶的《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沈恰的《贝壳歌―基诺族血缘婚恋古歌实录及相关人文叙事》、杨民康的《贝叶礼赞―傣族南传佛教节庆仪式音乐研究》、薛艺兵的《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张振涛的《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等等。他们给我们的仪式音乐研究指明了方向,给了我们重要的指导。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课题:《客家民间传统仪式音乐研究:以五华“办古事”为研究对象》,项目编号:13KYKT02。
参考文献:
[1]曹本冶主编.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篇4
职业技术院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内容及途径
职业技术院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容中国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做到为社会提供语文能力较高的高素质工作者,还要承担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所以好的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育要努力做到着眼于提高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的前景,这与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内容的设定密不可分。让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自然的引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才能使得学生在已有的生活情境中融入更丰富的语文知识。职业技术院校语文应用培养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技术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判断是否真正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标准准则之一。第二,职业技术学院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重点从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方面进行课程教学,在教学流程中渗透历史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历史背景,从而提高对语文教学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以及写作的能力。由此看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引入历史内容是必不可缺的,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也应该重点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课堂引入历史文化两个方面进行开展。
职业技术院校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时,要向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以及技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而不只是培养以语文知识为基本的研究性学生。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强调的是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和相应的核心课程以及课程计划、课程流程互相融合,促使各个实践环节得到完好的展示。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院学的教学途径存在两个现象,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对语文篇目进行够过度的剖析,使得学生对于一些肢解内容很难理解,导致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程式化的语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必能达到预期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效果。其次,语文课堂应具有较高的实践性,而这种实践能力则需要在丰富的语文背景下高效进行,但是目前课堂的情况是缺乏语文与实际和生活之间的联系。针对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的弊端,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现状紧密相连,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课堂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可以使融入生活的语文文化更易于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语文应用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提高学生与老师的共同认识也是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老师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老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进行分析与总结。二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为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提供了有力途径。
结论
篇5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工费,构成,影响因素
0.前言
工程造价即是指建设项目经过分析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各个阶段,完成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及其他相应的建设工作,最后形成固定资产及所投入的费用总和。确定工程造价的重点是根据施工图计算建筑物的工程量,然后通过套用预算定额来确定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进而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计价方法计算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最后得出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按我国最新的分类标准可分为直接费、间接费和其他费用三大部分。免费论文。直接工程费又包括定额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构成)、其他直接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的使用对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影响,有效管理控制好人工费,对整个工程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对工程造价管理中人工费的构成与控制进行分析。
1.人工费的构成方面
人工费,作为工程直接成本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是人工消耗量和预算工资单价之乘积,一个建筑安装工人(现场生产工人)一个工作日在预算中应计入的全部人工费用。内容包括:
⑴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工人的基本工资。
⑵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⑶生产工人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女工哺乳时间的工资,病假在六个月以内的工资及产、婚、丧假期的工资。
⑷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⑸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徒工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2.人工费的计算与取值
2.1 计算参照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长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各地区的人工工资单价组成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其中每一项内容都是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政策文件的精神,结合本地的行业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通过反复测算最终确定的,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以预算工资单价的形式确定计算人工费的工资单价标准。按照与预算工资单价同口径,人工费用中不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近年来,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有利于劳务分包的实施,各地开始对不同工种的工人采用不同的工资单价计价。
建设部以建办标函[2006]765号文要求开展建筑工程实物工程量与建筑工种人工成本信息测算和工作,之后以建标造函[2007]44号了有关会议纪要。各地陆续开展了此项工作。开展人工成本信息工作是引导建筑劳务合同双方合理确定建筑工人(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基础,是建筑业企业合理支付工人劳动报酬和调解、处理建筑工人劳动工资纠纷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中评定成本的依据,对维护工程建设各方合法权益,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所的人工成本信息的作用和水平与预算工资单价是有所不同的。在实际预算时,取值不能低于最低工资单价。以广东省为例吧,广东省劳动保障厅2008.年《关于调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劳社〔2008〕34号,从2008年2月19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
一类:860 元/月,8.3 元/小时 (广州)
二类:770 元/月,7.4 元/小时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三类:670 元/月,6.5 元/小时 (汕头、惠州、江门)
四类:580 元/月,5.6 元/小时(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
五类:530 元/月,5.1 元/小时(执行四类标准的市所属部分县(县级市)
其中加班加点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工资待遇,不包括在最低工资标准口径内,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此进行折算。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年工作日=365-104(休息日)-10(法定假日)=251(天)
月工作日=251÷12=20.92(天)
月工作时间=20.92×8=167.4(小时)
劳动者所得月工资在剔除规定的三类工资待遇项目和缴纳个人最低住房公积金后,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这些规定,是工程造价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后来的定额预算制度改革,简化了上述做法,实行“定额人工工日不分工种、技术等级一律以综合工日表示”,同时采用统一预算工资单价。
2.2、人工费的基本计算方法
1)人工费单价=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1)
这是在'综合工日'及统一工资单价情况下的表达(分项工程单价).
2)人工费单价=∑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2)
这是区分工种,实行不同工资单价情况的表达(分项工程单价).
3).人工费=∑工程量×人工费单价 (3)
这是'单价法'计价下,单位工程的人工费计算的基本表达,只能得到人工费用额.
4)人工费=∑∑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上述公式表达是将人工费单价(算式2,区分工种)简单代入算式3.
=∑[∑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这是首先做'工料分析'(可以得到单位工程需要的各工种工人的工日数量),区分工种(工资单价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情况的表达.也即'实物法'计价.
5).人工费=∑∑∑工程量×人工消耗量×预算工资单价
3.影响人工费的控制因素分析
人工费是建筑施工企业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建安工程产品而消耗的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人工费是由价格和消耗量两个因素决定的??构造为数学模型如下:
式中F为人工费,Ji为各类人工工日单价;Li各类人工消耗的工日数。工日单价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会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及建筑队伍的稳定性。免费论文。工日消耗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人工费的控制要则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成本中的工资含量来实现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的人工费一般占总成本的10%左右,工程类型不同这一比例也有所不同。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归纳起来有五方面的影响因素。
3.1建筑工程的特征
多指建筑工程的类别、规模、建造环境、施工技术特点等。它影响到施工生产对人力的要求,比如需要施工人员的数量、技术水平、工种构成、工艺要求等情况,这些方面反映了工程施工的劳动密集程度,同时也是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标准的依据(主要影响工日消耗量)。因此根据不同建筑工程的特征合理地制定和配置劳动力计划,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人员的劳动特长,节约工日消耗,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3.2企业发展状况
指建筑施工企业为进行施工生产所具备的技术装备条件和专业化程度,以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资料。显然,建筑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人工费比例降低。企业状况对工程成本影响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
3.3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职工物质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有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项目建设的重要经济杠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工资支出,同时还可以缩减单位产品的各项费用。在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条件下,职工工资水平,首先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及由此形成可供企业自行分配的盈利水平,其次决定于个人在生产劳动中所作的贡献。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施工企业在分配上有了较多的自主权,工资水平就必然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
3.4人员素质
应优化员工素质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和文化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施工技术、设备,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装备水平,广泛推行流水作业,工序作业不间断,实现均衡连续作业,以一定的投资取得较大成效,这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人工费成本的根本途径。
3.5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一是靠项目经理的素质和项目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二是靠创新管理、科学发展;三是靠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四是靠广大干部职工的通力合作,团结奋斗。免费论文。因此,要强化项目管理,创新管理,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设项目经常流动转移,要从一个施工段到另一个施工段,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里所需工种和人数一般都有差别,我们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单项工程的施工周期,使建设工作分期分批进行,避免过分集中,合理、节约地使用劳力、材力,提高劳动时间的利用效率,以同样的工日消耗,完成尽可能多的建安工作量。
4.结论
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的管理控制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我们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策划项目建设,合理确定并控制人工费,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求取得较好的人工费控制效果和综合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军霞.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2.
[2]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调整广东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粤劳社〔2008〕34号).
[3]廖小建,杜晓玲.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快速编制技巧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德国不莱梅大学 教育理念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而国际教育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环境和理论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高教改革的方向。因此,分析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把握中国高教改革的时代特征,并在吸取国际教育理念精华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德国能在当今强手如林的国际环境中,经济长期保持强势,与德国高等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德国有多所世界著名学府,均有数百年的历史和先进的教育理念[1]。这其中就有不莱梅大学(Bremen University)。
二、德国不莱梅大学
不莱梅大学位于德国不莱梅州的不莱梅市,这是一座有着54.9万人口,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不莱梅大学是一所古老的大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84年,最初是由不莱梅中学发展而来成为高等学校,1971年不莱梅大学正式成立[2]。
上世纪70年代是德国高等院校的建校,在众多的学校中,不莱梅大学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中形成了独特的“不莱梅模式”,并因此在德国的高等学校中享有盛名。所谓的“不莱梅模式”,体现了不莱梅大学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开展多学科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合作,注重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不莱梅大学也因此而不仅在学术领域,而且在商业和生产领域均负有盛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变革,今天的不莱梅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并成为德国著名的7所大学之一。被称为德国西北部的科学研究中心[2],它是1580名科学家的科研基地,19000名学生的学习场所,318名教授和一千多名雇员的工作地点。
三、办学理念和特色
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一直以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与其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特色有关。为确保德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德国的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注重实践过程,重方法训练,重能力培养。
作为德国著名高等学府之一,不莱梅大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贯彻和实施了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
1.国际化
国际化是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色。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教育环境,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趋向国际化、多元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这在不莱梅大学也有充分的体现,不莱梅大学面向全世界招收学生,目前在该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多达2000多人,这其中,中国留学生大约800人。
另外,不莱梅大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活能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跨国人才。不莱梅大学在全世界有超过25个合作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免费出国学习的机会。
2.校际交叉教学
德国高等教育十分鼓励校际合作创办专业和开展科研,充分实现校际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不莱梅大学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创办校际交叉专业,尤其是一些新兴专业。如数字媒体专业就是是由四所学校联合招生授课的,这四所学校是:不莱梅大学(University of Bremen)、不莱梅应用科学学院(Brem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不莱梅港应用科学学院(Bremerhave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和不莱梅艺术学院(University of the Arts)。学生可以从各个学校选择有关课程。这种独特的校际合作,充分进行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数字媒体专业把计算机科学和设计、自然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全方位地综合体验数字媒体专业的各个方面。
3.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冯・洪堡特(1767―1835)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3]。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因此,不莱梅大学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
不莱梅大学提出了“基于研究的教学项目(Research-based Teaching Projects)”,充分体现了教学密切联系实际,重实践技能和方法训练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求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就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老师也会在此期间开设专题讲座,内容也是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展开,引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向,并帮助学生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课题必须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团体的分工合作才能圆满完成课题研究。在此阶段,学生要显示出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还积极提倡所谓的“学术自由”,在课题研究期间,指导老师几乎不给学生任何限制,而是提供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基本上由课题参与者自行完成。
不莱梅大学的高等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所谓的“实践导向(Orientation to Practice)”和“社会导向(Responsibility Rowards Society)”。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产学研合作,几乎所有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课题都来自企业和政府部门,课题研究围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充分利用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财经资助和实践场所,以及学校内部的科研资源。实践证明,不莱梅大学的这种科研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标有“Made in Bremen”的不莱梅大学的科研成果在德国卓有影响,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不莱梅大学校园里专门开设有一块名为“Technology Park”的企业园地,有超过320家企业进驻其中,成为德国西北部著名的产学研高科技产业中心。
因此,德国的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因为他们不仅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懂实践,懂技术,了解企业的运作,具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制特点
不莱梅大学实行三年制本科、两年制研究生的制度。
三年制本科实行欧洲大学的学分转换制(ECTS――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每个学生必须修满180个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30个学时。此外,本科阶段还包括一个学期的国外学习经历,一年时间的课题(Project)研究工作。学生毕业后获得的学位是Bachelor of Science (B.Sc.)。
两年制硕士要求申请者具有相关专业的本科文凭,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和相关的申请材料。硕士的第一学期是常规课程学习,第二、三学期进行硕士课题研究,第四学期撰写硕士论文。研究生毕业颁发的学位是Master of Science (M.Sc.)。
四、课程设置和要求
不莱梅大学的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个阶段,配合学生在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和需要进行合理设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开展专业学习。课程一共包括八个模块。
1.预修课程
作为国际化的大学,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英语水平。这个模块就是为刚入学的学生进行语言学习而开设的,主要是语言课程。
该模块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初学者的专业方向定位。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中作出选择,为自己随后的大学学习和专业方向进行定位。
2.基础课
基础课都是必修课,主要是专业概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对专业的手段、技术、概念和方法有一般性理解,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进入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3.理论分析
该模块是有关专业的历史、理论和文化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历史、文化和理论背景。
4.专业技术
学生在这个模块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5.设计
这个模块教授学生利用专业技术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是与专业技术课程相对应的综合实验环节。
6.应用
介绍专业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7.工程实习和毕业设计
工程实习是为期12周的专业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切实了解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真正体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有关理论或设计的专门课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要求至少进行一个课题的理论研究并得出结论,或解决一个具体的专业问题。
8.选修课程
这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学校提供的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中自行选择,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着眼点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培养功能的调适[3],这与不莱梅大学的教育理念可谓不谋而合。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另一方面出现了诸如学术成果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难以向产业化转化,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找工作困难的后果[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燃眉之急,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对我国高教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次的德国之行使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不莱梅大学的发展现状,他们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教学方法使我深受启发,其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兴国.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教育探索,2006:8.
[2]Introduction of Bremen University.不莱梅大学网站,uni-bremen.de.
[3]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4.
篇7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尺度
中图分类号:F590.3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4000107
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理论引入我国并逐渐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也成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自此在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保护也被提上了政府工作日程。2004年4月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指出:“在民族民间文化形态保存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特色鲜明的民族聚集村落和特定区域,分级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了“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确立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截至2011年8月,全国已建立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如何建设好实验区并将建设经验推广到全国,是当前文化生态保护理论需要加紧研究的课题。本文拟就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尺度及其进展作一梳理。
一、文化生态的基本内涵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指出,生态学理念被引入社会科学中研究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学就是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和由这种适应性所导致的文化习俗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的学科[1]。墨菲则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2]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文化生态主要研究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以及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3]。美国地理学家苏尔开创了人文地理研究的“文化生态学派”,提出既要重视研究人类文化塑造地球表面的过程,即文化景观的创造和变化过程,也要重视气候、土壤、河流、植被、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并提出“环境响应”(environmental response)理论,即一个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其产生不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刺激,而是来自于后天获得的文化。这实际上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一个特定文化对生存环境的响应[4]。
文化生态理论的提出来自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学科,对于早期的研究,批评者认为,文化生态学未能充分考虑到人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通常在“小型地区”进行,其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较大地区,不仅需要研究过去,而且应该研究变迁[5]。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文化生态研究的理论及其应用有了较大拓展,影响也相应扩大,而我国国内尚处于初创阶段,基本理论研究和构建显得薄弱,应用研究却走在前面[6]。
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适宜的研究尺度是明确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范畴的基础。尺度是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7]。根据文化生态现象的时空表现和演变过程,笔者认为,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尺度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二、宏观研究尺度:
文化多样性研究在宏观层面,研究者强调文化生态的系统性,把文化本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或者存在状态,从文化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类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等内容。
第一,生态系统论。方李莉把文化比作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并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对人类文化整体而言具有结构。她认为,现代性造成了文化生态的失衡,解决文化生态失衡需要提高文化自觉[8]。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9,10],具有生态性[11,12],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13]。
第二,生存状态或精神状态论。研究者认为,文化生态是人在融合了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状态。它不仅着眼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14],倡导“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15];它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人民大众的心理状态,其核心为社会公理[16]或者是区域性的精神生态[17]。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延伸,它体现在对人类(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强调,以人的审美理想体现着人们的灵魂和民族的心声[18]。
从宏观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19]。它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保护;二是某个民族的某类文化或特定文化事项赖以生存的条件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生态,应注意做好“保护和建构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的适应机制、建立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机制、文化生态建设与自然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等方面工作[20]。三、中观研究尺度:
区域文化生态研究把文化生态作为区域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加以研究,既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涵,也给文化生态保护实践工作提供了指导。对特定区域空间文化生态及其保护的研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特别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成为政府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区域文化生态
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目的,就是揭示使不同区域各具特点的特殊文化特征和模式的起源,并非要得出能够应用于任何文化-环境区域的普遍原则。对区域文化生态调查可分三个步骤:首先,必须分析物质文化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运用某种特定技术来开发某一地区时涉及的行为模式,三是确定开发环境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模式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影响[21]。可见,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关键是与生产手段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司马云杰也认为,区域文化生态研究的重点是人类文化行为,研究环境适应的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22]。
文化地理学认为,任何文化都带有该文化形成地域的地理环境的印痕[23]。现代文化生态学立足区域,探讨区域文化群落与其地理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其内在规律[24]。江金波以此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粤东北客家民性及其生态成因与文化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25]。角媛梅认为,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就是以梯田稻作为中心的哈尼族生活与环境相协调的人地系统,其由森林生态子系统、哈尼族村寨文化子系统和梯田生态子系统所构成,在空间上形成了特殊的林-寨-田的结构[26]。
(二)外因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文化生态保护的影响是目前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旅游与文化生态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商业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生态[27]。张中波以丽江古城为例认为,旅游开发导致古城文化生态失衡:古城本土居民的大量外迁、旅游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商业氛围的加重和文化氛围减弱等[28]。李文兵认为,在旅游背景下,经营者、管理者、游客是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的三个切入点,文化生态演变路径为社区旅游参与-物质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村民旅游感知-精神文化变迁-制度变迁。文化生态演变趋势为:(1)物质文化演变表现为古村落村民居住空间转换,古村落经济结构转换,(2)精神文化演变趋势表现为宗族文化,(3)风水文化的相关仪式以及传统民俗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4)制度文化演变表现为建立在现代法制基础上的制度文化保障功能得到加强,民主氛围增加[29]。四川白马地区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大众旅游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冲击[30]。
对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学者提出原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次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再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31,32]。王维艳等认为,泸沽湖摩梭本族人口表现出低速抑或负增长趋势,“计生”、外出打工、旅游经营制度及过度旅游开发等文化生态因子正在对摩梭母系文化的存续构成潜在威胁[33]。
刘壮讨论了地震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羌族生活、生产方式、民众的文化心理等文化生态各方面的影响[34]。苑焕乔认为,城市化所致的人口大幅下降、传统意识淡漠,使得京西灵水村“秋粥节”文化环境急剧恶化[35]。
(三)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文化生态理论指导下的文化生态实践。它的建设,是根据同一性质的区域文化特点,选定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在价值观和民间信仰以及诸多文化具体表现形式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人群聚落空间予以特别的关注,使这一特定地区的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健康传承[36],这是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37]。应在多层面整体推进:在环境层面,着力于对建筑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整治;在经济层面,注重对其经济活力的培育,积极营造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商业氛围;在社会层面,通过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借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城镇或村落衰退带来的种种内在问题[38]。文化生态的保护,不是简单划定数片“生态文化保护区”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对抗“现代性”的当代生活世界中逐步形成文化自觉,需要在无形的制度建设和有形的技术支撑下实现广泛的居民参与[39]。要把文化生态保护与自然生态保护结合起来[40]。然而,在文化生态区保护过程中,文化主体存在若干问题:传统生活不复存在、民族文化迷失、文化传承人的危机、留守人口比例失衡,因此应加强民族文化主体保护[41]。
(四)民族文化生态研究
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文化生态,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联[42]。杨建华等将西南文化生态圈内的诸多文化群落分别划入到相应的亚文化生态圈、文化生态丛、文化生态簇所构成的文化生态层级体系之中[43]。学者们提出了若干保护方略,如“文化生态园”模式[44]、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45]、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等。以文化生态村和生态博物馆的方式保护乡土聚落和文化遗产的做法,在国内越来越多。但生态博物馆不只是一群建筑,而是一个社区,它所保护和传播的不仅是文化遗产,还包括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原住民的文化启蒙和教育引导。尹绍亭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由当地民众自觉参与的、自主经营、管理的中国乡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46]。有学者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两个成功模式:一个依托景区的发展模式(贵州仙人洞村),一个是原生态文化村寨的发展模式(云南南碱傣寨),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村寨特点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47]。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三种资本之间的良性循环需要两个重要条件:良好的社区参与、良好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方案[48]。四、微观研究尺度:
文化生态因子研究对具体文化因子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迁予以研究,从整体上探讨文化生态保护与开发。各种民俗、民间工艺、传统音乐、口头传说等都是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对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浩瀚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造物观念、造物与环境的关系、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结构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49]。潘鲁生等倡议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计划”纳入全民教育领域,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建立指定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域,设立文化旅游的景点,建立民艺资料馆所,设立民艺研究机构,在有条件的都市科研院所设立民艺作坊,吸引民众参与,体验民间生产、生活方式[50]。河洛大鼓作为一种曲艺形式,其发生、发展、衰败的每个环节都反映着河洛文化的生态状况,因此应从河洛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考察寻求保护策略[51]。挑担、砍柴、走纸寮作为闽西传统时期的主要劳动生产方式,以及与这些劳动相关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52]。客家“好歌”文化生态变迁:形式由集体性的山间劳动变成娱乐休闲;内容由爱情生活变为现代化发展;方式由即兴演唱发展到专业化创作;以及多媒体技术运用、团体组织表演等。客家山歌表现形式丰富,并融入文艺创作、民族旅游,但这种变迁丧失了固有的独特韵味[53]。学校教育、自我教育以及生活模式教育三个方面,为云南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54]。有研究认为,传统音乐舞蹈艺术,对其保护主要有三种观点:(1)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2)对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借助市场力量保护,走市场化道路;(3)对于有些口头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据其形态特征决定特殊的保护方法,即活态传承[55]。
对于微观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有人提出合理旅游开发[56]、“师徒父子”传承[57]的方式,还有一些针对某项文化事项的具体研究,如对“唱新闻”的内容与形式加以发展和创新[58]、对上党梆子要保护好戏曲小生态的活态特征[59]、洮岷地区“花儿”的文化空间保护[60]、非文字生活世界发掘[61]、女书及女书文化的原生态环境保护等[62]。
五、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简评
(一)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应以宏观尺度为指导,立足于中观和微观尺度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然而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宏观研究尺度。因此,需要在现实的空间内和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可操作的技术手段,开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审视文化生态研究的三个尺度,笔者认为,应该以宏观尺度为指导,以中观和微观尺度为基本立足点。其原因如下:一是遵从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原始内涵,二是研究尺度的可操作性。文化生态保护对象是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是特定时间和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文化生态保护必须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文化生态保护主体是社区居民,只有文化凝聚力较强的社区居民才能真正参与区域文化生态保护。三是现实需要。无论是自然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从整体出发的文化生态保护,都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之一。因此,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开展具体研究是我国文化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
(二)文化生态保护原则
文化生态保护强调三个原则:(1)整体性:文化生态保护整体性首先是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即并不单纯保护文化的符号、语言、规范等,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全面保护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既涉及自然环境,也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其次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即互相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2)针对性:区域文化生态差异性明显,环境和文化生存之间的互动带有鲜明的地域性,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和保护。首先应针对不同类型文化生态开展类型化研究和保护。如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特色文化村寨、以自然景观为核心的特色村寨等。其次,针对具体文化因子开展个别化研究和保护。区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因此,应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保护方略。(3)参与性: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是生产、生活于特定环境中的社区居民,也是保证文化活态生存、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的基础。应加强对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参与意愿、参与路径等内容的研究。
(三)文化生态可持续利用
一是应采取分层次的开发模式,即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层次开发:对音乐、舞蹈、戏曲等表演类遗产应优先开发;对工艺、美术类等生产性遗产重点开发;进行产业化开发,对仪式、节事、习俗类制度性遗产控制开发。
二是应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旅游开发可能会给文化生态保护带来消极影响,如过度性开发、商业化污染、社区参与不足、居民迁移、文化涵化等,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功能分区的方式,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就是供旅游者观赏游玩的旅游规划区,“后台”就是远离旅游者的规划控制区,目的是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的传承,严格控制开发。
(四)多学科综合性研究
文化生态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汇集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文化哲学、社会学、艺术学、民族学、旅游学、民俗学、建筑学、规划学、历史学、文学、传播学、博物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各学科研究尺度和向度各有不同(参见图1)。图1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学科分布图
因此,研究方法也应呈现多学科特点。文化生态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民族志法等,随着相关学科的介入,抽样调查、跟踪调查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应得到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深入研究,如GIS、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库等。
概言之,文化生态系统涵盖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文化生态研究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这对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运用多学科研究手段和方法,又要使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36-42.
[2][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3]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 [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4]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22(5):625-634.
[5]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6):19-25.
[6]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11-24.
[7]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8]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9]高建明.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82-85.
[10]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1):93-97.
[11]李学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论析[J].理论学刊,2004,(10):118-120.
[12]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7.
[23]《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课题组.山东省文化生态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
[14]严俊杰,黄正泉.“两型社会”的文化生态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63-66.
[15]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105-111.
[16]王长乐.论“文化生态”[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9,(1):47-52.
[17]吴圣刚.论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1):111-114.
[18]徐张杰.“文化生态”及其“价值标准”的相对性浅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22-124.
[19]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109-112.
[20]段超.再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62-64.
[21][美]杰里・D.穆尔.文化学家的文化见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8.
[2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200.
[23]黄成林.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1995,15(4):299-307.
[24]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84(4):119-124.
[25]江金波.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6]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0-103.
[27]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7):52-53.
[28]张中波.文化生态视野中的文化遗产型景区旅游开发研究――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C]//2008年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29]李文兵.旅游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生态演变机制――以张谷英村落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11):98-102.
[30]连玉銮.白马社区旅游开发个案研究――兼论自然与文化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5,20(3):13-17.
[31]林美珍,吴建华.文化生态: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J].福建地理,2004,19(2):22-25.
[32]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26(1):66-70.
[33]王维艳,林锦屏,李强,等.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孤岛”及其文化生态透视――兼论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的保护[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21(1):18-23.
[34]刘壮.从文化生态看5・12地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2009,(6):6-10.
[35]苑焕乔.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70-73.
[36]刘魁立.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当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9-12.
[37]陈淑.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析[J].中国博物馆,2008:(3):97-101.
[38]张松.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3):27-36.
[39]张松.历史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2009,(6):94-96.
[40]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文化遗产,2010,(4):24-30、66.
[41]王晖.文化生态问题中的文化主体保护[J].求索,2009,(2):96-98.
[42]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6-10.
[43]李建华,夏莉莉.文化生态层级理论下的西南聚落形态――以大理喜洲聚落为例[J].建筑学报,2010,(S1):55-57.
[44]李阳.辽宁锡伯族文化生态资源产业化保护与利用[J].文化学刊,2010,(6):124-128.
[45]周庆行,曾智,刘燕.论以文化生态为依托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经济模式构建[J].生态经济,2006,(1):44-45.
[46]尹绍亭.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理论与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2.
[47]王国祥.民族文化生态村:当代中国应用人类学的开拓・探索实践之路[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135.
[48]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2007,(4):49-58.
[4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7.
[50]潘鲁生,唐家路.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纵横谈[J].山东社会科学,2001,(2):104-106.
[51]刘英丽.从文化生态视角看河洛大鼓的兴衰与重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3(5):158-161.
[52]王维娜.劳动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化遗产,2009,(2):134-140.
[53]刘晓春.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艺研究,2008,(2):92-99.
[54]汪瑶.对红河州石屏县的两所学校和富民县小水井村苗族唱诗班的考察――从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看云南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4):78-80.
[55]汪瑶.对云南文化生态环境构建的初步探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2):59-62.
[56]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57]杨广敏.海峡西岸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民间文化传承人的培养机制与经验[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1):75-81.
[58]孙悦湄.宁波象山曲艺“唱新闻”文化与社会生态研究[J].艺术百家,2010,(6):152-158.
[59]李春沐.“上党梆子”的名实之辨与戏曲文化生态[J].晋阳学刊,2008:(6):120-121.
[60]郝苏民,戚晓萍.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政府主导与“非遗”关系――以西北“花儿”的洮岷流派(南路)流行区KPT村为个案[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5-13.
篇8
【摘要】古村落民俗旅游日渐走热,为人们青睐。本文以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分析其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思考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的生态特性。在文化生态理论内涵的理解下,探讨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性建议,提出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明确古村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内涵、优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等几点启示。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吴中区古村落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9]俞万源,李海山,刘远清.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化――以梅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 26(1):66-69.
篇9
[论文摘要]公务员薪酬制度是社会薪酬制度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却又相对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已稳定运行10余年,在推行公务员制度和保障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在运行和管理中也逐步暴露与外部环境不相适应的结构性障碍因此,考察公务员整体薪酬现实状况,并揭示其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薪酬,作为评价个人价值的经济尺度,是组织用来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而公务员薪酬制度是社会薪酬制度体系中一个不可分割却又相对特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直接关系到公务员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公平的价值目标,更是政府吸引优秀人才、稳定公务员队伍和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保证,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在1993年实施的薪酬制度改革中,机关与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相脱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薪酬制度体系。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体系已稳定运行10余年,在推行公务员制度和保障社会稳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公务员薪酬制度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结构性障碍和问题。因此,考察公务员整体薪酬现实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公务员薪酬制度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务员整体薪酬的现实状况分析
1993年,在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同时实施了第三次薪酬制度改革,其主要目的在于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经过10余年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在稳定公务员队伍和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公务员整体薪酬状况主要表现为:
1.工资水平稳步增长。工资水平是用来衡量员工个人价值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经济尺度。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公务员工资水平也不断稳步增长。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要求公务员工资水平保持合理比例的增长,同时,也为公务员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另一方面,自1993年建立公务员制度以来,国家分别在1997年、1999年、2001年1月、2001年10月和2003年连续5次给公务员加薪,折射出对提高公务员队伍薪酬待遇的重视程度。从行业平均工资水平看,国家机关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及社会团体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巧大行业中的排名也从1995年的第12名逐步上升到2002年的第7名。
2.工资结构趋于合理。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公务员薪酬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1993年的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中,我国在总结40多年来实行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和以职务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符合机关特点的职级工资制度,迄今已稳定运行十余年。职级工资制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四个部分构成,结构合理,综合体现了影响工资的多个因素和成分,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构成职级工资的主体。职务工资是根据公务员职务高低、责任轻重、工作难易程度和职务贡献确定相应的工资标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级别工资则按公务员的能力和资历确定工资标准,公务员的级别共分为巧级,一个级别设置一个工资标准。基础工资按照大体维持公务员基本生活费用来确定,各职务人员均执行相同的基础工资,旨在保障公务员的生活质量。工龄工资按公务员的工作年限确定工资标准,主要体现公务员的积累贡献。
3.地区薪酬模式呈现多样性。我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的薪酬制度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地方政府开始不断探索更具公平性和激励性的薪酬改革模式。当前,在现行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下,我国不同省市之间的公务员薪酬模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中央集中管理和领导下,具有独立财政权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自主、科学而合理地制定相适应的薪酬改革模式。各地区在制定各自的薪酬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薪酬杠杆的激励效应和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功能,以期达到提高行政效能、吸引和留住政府急需的稀缺人才及反腐倡廉的目的。因此,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公务员工资现状等因素,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基础上,部分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的公务员薪酬改革模式,目前,由于我国市场化程度还不是很完善,已在部分地区实行的薪酬改革模式有所区别,内容丰富多样。如图表所示。
二、公务员薪酬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在我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稳定作用,使国家公职人员顺利过渡为政府公务员。但公务员制度建立并稳定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人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现有的公务员薪酬制度在运行和管理中逐步凸显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结构性障碍,人员激励不足,难以体现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导致优秀专业人才大量流失的局面。根据人事部对1998至2002年21个部委抽查的结果表明,4年间流失本科以上公务员达1039人,占同等学历公务员总数的8.8%,其中,经济、法律和技术部门人员流失尤其严重。
1我国公务员薪酬制度还未被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法制化建设,无论是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确定、增长的原则、调整的依据、薪酬制度的运行和控制等均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如美国早在1962年颁布了《联邦工资法》,1970年和1978年又先后颁布《联邦工资比较法》和《文官改革法》;日本有《国家公务员法》;德国的《联邦工资法》等。而迄今为止,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没有以法律形式系统、完整地表述出来,由于无一套成型的公务员工资法出台,因此在工资的设计、调整、福利增补上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这反映我国用法律来管理国家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进程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近年来,政府连续5次给公务员加薪引起很大争议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工资的调整水平、调整程序上均缺乏客观依据和法律规范,导致人们对公务员加薪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
2.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相对偏低。
公务员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其身上也形成了较多的人力资本,因而,公务员工资水平是人力资本形成和运作的内在的必然要求。就我国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现状而言,从纵向看,自1993年以来,公务员工资水平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从横向看,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根据中国统计数据显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001年第一次达到社会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在15大行业中排名第7位。而2002年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仅17.1%的受访者认为现阶段中国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偏高,48.2%的受访者认为其工资水平适中,另外34.7%的受访者则认为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阶段公务员工资水平仍处于中等偏低的区位。尤其对于公务员系统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公务员岗位而言,目前的制度工资水平难以反映岗位所承担的职责、工作复杂度和相应的价值贡献,无法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和人力资本的价值,工资水平缺乏外部竞争性我国加人WTO之后,公务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将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人才竞争将越发激烈的今天,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对偏低的现状将不利于吸收并留住优秀人才,不利于保持公务员系统的稳定性和先进性。
3.公务员内部薪酬分配中平均主义倾向较严重,无法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和激励功能。
公务员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和福利三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薪酬制度中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其中,工资在薪酬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薪酬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按劳付酬原则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的职级工资制中,主要依据职务来计量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从横向看,因工作系列的不同使得担任同一职务的公务员在承担责任、工作复杂性和能力以及贡献上有显著不同,相应的在工资分配上也应有所区别。但现行的薪酬制度忽视不同工作系列对知识、能力具有不同要求的客观现实,简单地以职务作为标准来衡量公务员的工作量,客观上导致了薪酬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官本位”意识。其次,从纵向看,工资标准的起薪点(指基础工资)过低,职务之间的级差太小,很难体现对生活成本、责任风险、职务贡献的补偿意义。基础工资是用来维持公务员基本生活费用而确定的,而目前,经过连续加薪之后,公务员的基础工资标准从1997年的50元上升至2001年的230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提升相比,该标准仍偏低。从职务级差来看,同一档次的不同职务工资差不超过250元,一般在70-80元左右;同一职务工资档次的级差最高差额为120元,最低差额是12元,平均在30-40元之间,职务间的级差非常小,一定程度的平均化现象仍存在。实际运行中,根据2001年广东省统计局等单位对该省市机关公务员工资状况的调查,公务员工资差距正逐步扩大,高级公务员的工资太低,差距没有拉开。以2001年10月公务员工资调整后的标准计算,公务员中正厅级的基本工资最高才1911元,而一名普通科员的基本工资最高也有895元,仅相差1.1倍,这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职务级别在履行职务上的劳动差别,职责与报酬不对等,加剧了平均主义倾向,不利于工资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此外,职级工资结构过于固定,缺乏必要的弹性,无法体规同一岗位公务员之间在能力和绩效水平上的差别,直接导致“干与不干一样”、“干多与干少一样”、“干好与干坏一样”,平均主义倾向严重。公务员薪酬分配制度欠缺内部公平性,这不仅难以发挥出薪酬分配的激励功能,还会引发优秀的专业人才流失等负面效应,必须加以改革。
4、以职级工资为主的薪酬主系统与以奖金、津贴为主的薪酬辅系统倒挂,弱化薪酬制度的宏观调控管理的职能。
工资、津贴和福利三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薪酬结构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工资居主导地位,构成薪酬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津贴是对工资的重要补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弥补各地区物价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基本生活成本的差异;二是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津贴可满足公务员保持与当地企业相当层次人员的相近生活素质而产生的诉求;三是对于在特殊环境和特殊岗位上工作的公务员所付出的额外劳动的补偿,福利是公务员薪酬制度的必要补充,它解决的是公务员的生活负担、共同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从实际运行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差距,地区之间公务员的收人差距正在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机关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省与最低省在2001年的平均差距达到近3倍;而即使在同一省不同县市、不同部门之间的薪酬也极不均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2001年广东省统计局的调查,同一地区不同单位的公务员执行不同的工资政策。以广州市为例,从职务看,广州市机关公务员正厅级至副科级平均比广东省直厅局单位公务员相应职务要高出1000元左右;在市直机关和省直机关各单位中,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别也很大,税务部门单位正处级月平均工资比档案部门单位正处级要高出1000元左右;即使同在广东省,工资政策也各不相同,并相差悬殊。梅州市公务员的工资只相当于深圳的几分之一。根据薪酬结构进行分析可知,薪酬不均衡集中表现在以职级工资为主的薪酬主系统与以奖金、津贴为主的薪酬辅系统倒挂,由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放的制度外工资收人在公务员总薪酬收人中所占比重过高,从而导致地区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薪酬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机关的基本工资基本能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制度正常运行,但基本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名目繁多,标准和渠道也各不相同,据调查,经济发达地区的总薪酬收人一般要比其基本工资高出几倍。这使得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制度性的工资收人对公务员尤其是发达地区和权力部门的薪酬总收人影响很小,大大弱化了国家薪酬制度的宏观调控力度。
5、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运行机制尚不完善,欠缺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对于其他行业,公务员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既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掌控者和管理者,又是社会公正和公平的维护者。公务员的工资支出属于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而这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财政税收。因此,公务员的薪酬水平的确定涉及到财政再分配的公共问题,应经过科学测算。目前,以美国、日本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务员薪酬水平的确定上建立了完善平衡比较机制:由薪酬调查部门定期跟踪企业中相同或类似的岗位的工资水平,以此为依据,对公务员的薪酬水平进行动态调整。可见,在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公务员的薪酬水平的决定已经市场化。我国原则上规定公务员工资制度的运行应遵循正常增资原则、平衡比较原则和物价补偿原则,即公务员工资标准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增长和物价指数作出相应的调整。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并未完全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的评估机制来及时调整公务员工资标准。一方面,当前公务员工资标准的调整水平、调整程序和调整时间缺乏法制化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务员工资标准也应随之调整。但在1993年至1997年间,公务员的工资没有调整过;而在1 999年至2003年间,则连续4次调整公务员工资,以“小步慢跑”的形式弥补公务员工资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无论是调整标准的确定,还是调整程序和调整时间都没有通过科学、公开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证,法律依据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公务员系统建立的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大体持平的工资决定机制已经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暴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人,我国国民经济中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使得该规定已存在诸多不科学的因素,表现在:第一,目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经济的比重正逐步降低,其对社会工资水平的代表性显然不足;第二,按照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集体、外资、私营等经济形式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仅将公务员工资与国有企业相比已经缺乏实施比较的客观的现实依据;第三,从工资比较内容看,仅就平均工资进行比较,过于笼统,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对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的运行机制加以改革,逐步建立起法制化管理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民主监督机制和调控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科学、合理和公正的公务员薪酬制度运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