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7: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俗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代艺术与城市历史这个当然的文化载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历史中的民间文化更值得作为城市雕塑设计的出发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为艺术灵感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民间文化融入城市雕塑作品,可以使市民和当地民众有更加温暖的亲和感。城市雕塑可以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特征,文化背景相溶合。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人类历史的传承,传承城市历史的最好载体就是城市雕塑。城市雕塑不仅能折射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成为城市灵魂的主要承载者。在河南省济源市有一组《愚公移山》雕塑,就取材于济源市当地的神话传说: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以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代表人物。以愚公坚持不懈开山劈路的民间神话传说为基础,将古人的传统精神和当代人的精神结合在一起,把当地远古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战天斗地精神和刚毅、倔强的山民精神完美地呈现在雕塑之中。非常巧妙地融入了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愚公移山》雕塑很好的融合了济源的历史文化故事和现代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展示了济源人民顽强拼搏,开创美好未来的新面貌。因此,不仅当地民众广泛接受这座雕塑,而且《愚公移山》雕塑已成为了人们记忆这座城市的特征。
二、城市气质应在城市雕塑中提炼
城市气质是城市社会生活几十年上百年约定俗成逐渐成形固定下来的,它贯穿了一座城市的整个历史。城市的面貌特征、文化传统、习惯习俗等也成为城市性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城市所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一个城市有不一样的城市气质:北京庄严而稳重,上海智慧与包容,杭州精致而温柔,南京成熟与内敛。在城市雕塑中,要体现城市的气质,例如在河南省周口市的大铁牛像,它象征着奋发进取、勤劳有为,代表着周口人民分发进取和辛勤劳作的精神,已经成为周口人精神与气质的象征。它是一种社会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征,已超越普通的美学价值。深圳市“深圳人的一天”城市雕塑组,活灵活现地呈现了“经理打电话、清洁工扫地、路人看报读书”等人物和场景,组成了深圳普通市民的一天。
三、地域民俗文化应在城市雕塑被挖掘
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把它们融合到城市雕塑中也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民俗文化不仅反映着人们纯真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了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是传统精神与当代艺术、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种完美结合。将民俗文化中的神话题材融入到城市雕塑作品中,使人们看到雕塑就会通过联想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因此,充分挖掘蕴含当地民俗文化题材并在城市雕塑作品呈现,把当地民间传说及人文传统作为作品取意的基础和依据,使雕塑既具有当地传统文化的特征,又富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样,雕塑作品就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面的人的审美需求,人人都能接受。例如兰州的热冬果、牛肉拉面等,天津的吹糖人、租界的马车、磨粉和面等雕塑。沿着天津五大道上建造了许多带有天津民俗风情的雕塑,这些雕塑很容易把人们的思绪带到老天津时代,人们喜闻乐道这些好的雕塑作品。
四、结语
篇2
略论第二语言教与学中的文化因素
摘要: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瞩目,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一书从学习者、教师、教材三方面,探讨了文化在外语习得和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展现西方文化教学的前沿动态,为我国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第二语言 教学 文化因素
作者简介:姓名:王蕾,女,1980.8,江苏连云港人,广西民族大学0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篇3
关键词:《芒果街上的小屋》 文化元素 传递
一、引言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希斯内罗丝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以语言自然质朴、清新澄澈为特色。由于作者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位墨西哥裔的美国作家,而文中所描述的也是墨西哥裔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所以小说文化成分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小说充满了异域风情,墨西哥文化突出;其二,叙事环境以美国为背景,美国文化特色鲜明;其三,文中频繁出现墨西哥文化与美国文化相互碰撞及交融;其四,书中所描述的这一群体以西班牙语为母语,正文虽以英文写就但其中也穿插有西班牙语。由此,对译者而言,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达极具挑战性。
芬兰学者切斯特曼指出,译者需要促进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实现不同语域最大限度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1]小说以一种青涩稚嫩的口吻叙事,为了与原著的文风相契合,译者潘帕多采用异化翻译法。译者主要运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处理文化信息。
二、文化元素的传递途径
(一)以弥补读者文化缺失为目的,添加注释
小说译本加了50个注释,所以这是“知识性的接受”的翻译文本。“这种策略是坚持翻译文本的认知和批评功能外化的体现,并比较直接地解决了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2]注释可以给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充足的文化信息,直接传达缺失内容。
1.宗教文化的传递
墨西哥文化中存在着许多宗教文化现象,如Precious Blood,Voodoo(巫毒教)等,这些对于严重缺乏背景知识跨文化读者而言,理解易遇到障碍,影响书籍的可读性。为此,译者均提供了相关的解释,便于读者的理解和学习。
例:Her name was Guadalupe and she was pretty like my mother.[3]
她全名叫瓜达卢佩。她像我妈妈一样漂亮。[3]
注释:Guadalupe也是墨西哥圣母的名字。每年12月12日的瓜达卢佩圣母节(Guadalupe Day)是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节日。[3]
2.文学现象的传递
除宗教元素外,书中的文学色彩很浓重,主要通过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人物(如:Cinderella,Rapunzel《莴苣姑娘》,Cleopatra《克莉奥帕特拉》),书籍(如:The Water Babies《水孩子》,the Walrus and the Carpenter《海象和木匠》)、影视(如:Wonder Woman《神奇女侠》,300 Spartans《斯巴达三百壮》)等方面来传达。在篇章中,作者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音译人名、直译书名或影视名,但均在译篇的末尾注明出处、作者、故事梗概。
例:Today we are Cinderella because our feet fit exactly, and we laugh at Rachel’s one foot with a girl’s grey sock and a lady’s high heel.[3]
今天我们是辛德莱拉,因为我们的脚正合适。我们对着拉切尔一只套着学生灰短袜又穿着女士高跟鞋的脚大笑。[3]
注释:Cinderella,格林童话中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的名字。[3]
3.语言现象的传递
文章中西班牙语贯穿始终,并且西班牙语的使用均有其内涵的指向性。当小说中的人物需要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原始情感时,多运用西班牙语。对书中人物而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交流工具,而西班牙语则充满血肉而且饱含情感。对西班牙语的运用体现了他们对自身语言及文化的珍视。例如,在《黑暗里醒来的疲惫的爸爸》这一章节中,爸爸用西班牙语告诉埃斯佩浪莎爷爷去世的消息:“Your abuelito (grand-father) is dead”,“Estd muerto (he is dead)”.[3]书中注解了该句西班牙语的含义。文中对出现的西班牙语添加了注解,由此来提醒读者语言的转换,进而传达语言文化所蕴含的情感。
4.社会文化的传递
通常,读者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不仅仅局限于背景知识的限制,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思维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内容的确很让人费解,为此译者也为部分语句添加注释,将原文相联系指出书中所要表达的意味。
例:Someday I will have a best friend all my own. One I can tell my secrets to. One who will understand my jokes without my having to explain them. Until then I am a red balloon, a balloon tied to an anchor. [3]
有一天,我会有一个我自己的、最好的朋友。一个我可以向她吐露秘密的朋友。一个不用我解释就能听懂我的笑话的朋友。在那之前,我将一直是一个红色气球,一个被泊住的气球。[3]
注释:在这个故事里,气球是向外逃逸的象征,而“被泊住”的状态暗示了某种束缚,比如她与蕾妮的关系意味着家庭责任。
(二)以译文在目的语中的规范化为导向,灵活转换
例1. Not the way you can tell with Rachel and Lucy who have the same fat popsicle lips like everybody else in their family.[3]
人们可以看出拉切尔和露西是(姐妹),因为她们一模一样的雪糕似的厚嘴唇。[3]
例2. Then she was sorry and said I could stay―just for today, not tomorrow or the day after―you go home. And I said yes and could I please have a Kleenex―I had to blow my nose.[3]
然后她很抱歉,说我可以留下来,只是今天,明天或者以后――你就回家。我说好的,可以给我一张面纸吗?――我要擤擤鼻子。[3]
Popsicle 是一种雪糕的品牌,Kleenex是一种面巾纸的牌子。文中没有将其翻译为物品的品牌名,而是直接跳过表层名称翻译为事物实体。这种翻译方法很可取,它增强了文章的连贯性,使读者不受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的干扰。并且,在文后加注释,同时不会缺失文化信息。“尽管‘面纸’具有一定程度的语义模糊,却符合中国读者的认知程度。然而,为了降低译文中形成的语义模糊,译者为这一词加了一个注释。”[5]这种转换较为灵活地将有效信息翻译得既便于读者理解又不影响文章风格。
(三)以读者文化知识背景为参照,直接音译
例1. She wears dark nylons all the time and lots of makeup she gets free from selling Avon. [3]
她总是穿暗色的尼龙丝袜,化很多妆,那是她推销雅芳的时候不花钱得来的。[3]
例2. One day you wake up and they are there. Ready and waiting like a new Buick with the keys in the ignition.[3]
某一天,你醒过来,它们就在那里了。一切就绪,等在那里,向一辆崭新的别克,钥匙插在点火器上。[3]
对于这两段文字中出现的Avon 和Buick,译者直接音译成了“雅芳”和“别克”。相比之下,采用了与Popsicle 和Kleenex截然不同的译法。此举还是鉴于文化意义的差异。音译属于比较突出的异化手段,其目的是将译语中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完整地引入到译语文化中。[5]Buick汽车知名度高,中国读者对其并不陌生,不具有文化意义上的模糊性。因此,直接的音译忠实于原文,同时又没有造成译文的模糊。更重要的是,化妆品品牌和汽车的品牌对于化妆品和汽车而言的意义与面巾纸的品牌对于面巾纸的意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两种对商品名称的翻译“一种提高了源语言的模糊度,一种基本保持了源语言的模糊度,但都取得了不错的翻译效果,并在注释的介入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4]这都是得益于作者深厚的跨文化功底。
三、结论
该译本对大量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文学翻译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从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到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评价与流传都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6]但从文化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丰富的跨文化知识背景,整个翻译过程流畅自如。这启示我们学习翻译技巧和方法固然很重要,但同时也扩充自身的跨文化知识,综合考虑翻译的整个流程和文化的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 Chesterman Andrew.Proposal for a Hieronymic Oath[J].The Translator,2001:2.
[2] 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1997(6):55-60.
[3]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J].潘帕,译//芒果街上的小屋[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 9,21,29,52,63,77,194,215,158, 167,174,201,205,217.
[4] 王卓.文化翻译视阈下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从《芒果街上的小屋》译文中的注释说起[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7,31(4):71.
篇4
论文摘要: 《礼记·乐记》作为
乐黛云在其著作《跨文化之桥》中写到:“追求和谐是东方各民族共同的传统精神”。“和”是中华民族永恒鲜活的文化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体验和理性思考。《乐记》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它的内在灵魂就是“和”。《乐记》以天地为思维的两极,运用整体思维和模糊思维,以意象化的语言阐释了“和”的思想,不仅在当时,乃至今天都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乐记》的“和谐”思想探讨
要想真正弄清楚《乐记》“和谐”思想的含义,就不能不涉及
“乐”与 “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礼”将人们区分开来,分清尊卑;“乐”则让不同等级之间的人和睦相处。而“和”则是体现出礼乐教化所要达到的一种人际关系上的美好境界:“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三)人与天的和谐
人与天的和谐,即人与 自然 的和谐,也就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今人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蔡仲德先生在其著作《
其次,在方法论视阈下,《乐记》的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抵制腐朽文化,发扬先进文化。随着科技的 发展 ,文化也 日新月异。在文化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高雅与低俗并存,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正宗主流文化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而铺天盖地的低俗消极文化正消蚀着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心智和斗志。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文化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文化对道德的影响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到《乐记》那里寻找答案不失为一良策。《乐记》作为一部儒家经典,不仅是 音乐 史上的巨著,更是一部伦 理学 和社会学著作,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上面对《乐记》和谐思想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乐记》的和谐思想具有很强的伦理价值,对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音乐具有改良社会风气,改变社会陈规陋习的作用。礼,即道德规范对人们道德修养的作用一目了然,而乐对社会风气,道德修养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
《乐记》主张音乐对个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作用,“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慈、良之心油然生矣”。乐教不仅对个人有重要影响,还有促成群体关系和睦的重要一面,“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昕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乐教再配以礼教,则“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的良好社会风气指日可待。 所以 ,学习《乐记》、研究《乐记》、从《乐记》中汲取智慧,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谐、把握和谐,更有助于我们发展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 文献 :
[1]《国语·郑语》
篇5
关键词:影视;审美文化;传承;流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49-01
一、中国古今审美文化一脉相承
在人们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批评中,存在一种很普遍的倾向,即容易将当代审美文化趣尚的“世俗化”解读为“低俗化”,进而对之表现出鲜明的不屑和否定态度,认为它的出现即意味着审美活动中人文精神的丧失。片面强调审美和艺术的非功利性及其终极关怀价值的形而上的绝对性。这实际上是用西方在宗教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那种纯粹的“超越论”美学“原理”来审视、解释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果。而在西方这样的超越论美学话语中,人们对天国、神性、彼岸等所谓本体界域的憧憬往往远甚于对世间、人性、此岸等经验世界的关注。在这种美学话语中,审美或艺术被理解为人性向神性、世间向天国、此岸向彼岸、感性向理性飞升的一种典范形式。
在感性的快乐和享受中仍然要求一种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应当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方式。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绝对不是滞留于感官层面、欲望层面的低俗文化,而是在生活世界、现实领域里追求理想,实现超越,特别是通过审美愉悦的而非宗教禁欲的方式来“世俗性”地实现着理想,完成着超越。
所以,如果将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趣尚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来审视,放在与古代传统有着更多文化血缘联系的市民社会中来考察,我们就不会用西方的“超越论”美学观念来对这一趣尚进行片面的指责和简单的否定,就会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多一些学术宽容和深度理解,就会充分考虑到其深厚的传统审美文化历史积淀的背景,而用一种更加合理的学术立场来解释它,进而更健康更科学地推动它、建设它。
二、“少年派”带来的审美冲击
以华人导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李安以往的作品,也不乏其哲学思想的流露,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伦理的阶段。游走于东西方世界中的国际公民李安,最擅长的是用东方的哲学思想去驾驭西方题材。
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作品,李安的“野心”似乎更大,片中所显露的哲学思想、宗教情结,如此之多,如此之直白,他不仅要表达东方佛学的禅意,还要表达西方基督教的信仰力量,甚至于古印度宗教里的宇宙的本质、人的本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少年派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在大海共存亡的情节。一只随时能将人吃掉的猛虎,在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少年派活下去的最大支柱与动力。在渺无人烟的大海,最大的恐惧,其实不再是对肉体造成威胁的猛虎,甚至也不是险恶的环境,而是孤独,远离人世、深不可测、无法预知未来的孤独,这才是最深的恐惧,比起猛虎那种有形的恐惧,无形的才更可怕。在与猛虎对峙的过程中,少年派求生本能被无限激发,相比起同类型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无论是书还是影片,比前两者更进一步的是,除了表现出人类在战胜恐惧与险境过程中,所表露出的巨大的令人敬畏的力量。
三、审美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 是把审美原则贯穿于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的产物。随着文化领域中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性的增强, 其内在原则越出边界, 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也是高级形式, 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 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审美文化就是使生活审美化, 它是以非功利的目的为目的的那部分文化或以反抗功利的态度对待功利而显现出自由感的那部分文化。
在目前的情况下, 最好的选择就是扩大共识, 寻求大多数人都可能接受的理解。把审美文化理解为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的文化。重视了审美文化的审美因素, 也有助于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大格局中理解审美文化, 但难以有效地说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因此,可策略性地使用这种解释的概念, 以重新理解古今中外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 特别是被传统的美学史研究所忽视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把审美文化理解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或文化的高级形式, 突出了审美文化的当代性, 能够从当代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理解审美文化, 也有助于抵制各种以审美文化名义出现的非审美或反审美的文化, 但有可能把大量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排斥到审美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外。因此,也可以策略性地使用这种解释的概念, 以有效地理解当代文化的变化, 并以审美文化的方式介入文化现实, 参与当代文化的建设。
篇6
有关新闻的重要性《论语•子路》篇记载,鲁定公问孔子:“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说:“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不可以简单地这么说,但有近似于这样的话。孔子认为一个国君如果能够明了“为君难”的道理,即懂得做国君责任的重大,能够克制自己的贪欲和虚荣,不滥用君主的权力,认真做事,就可以一言兴邦,反之则会一言丧邦。这些话用于现在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完全可以用来形容新闻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离不开新闻,新闻传媒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和提高自身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新闻能提供日常生活服务,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实施舆论监督,鞭挞社会丑恶,提高社会的整合力,推进社会变革,新闻的力量确实可以达到兴邦、丧邦的程度。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说:“百行之本,一言也。一言而适,可以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周易•系辞上传》中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制造祸乱可以借言语为媒介。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利用新闻媒体颠覆了委内瑞拉阿本斯政府,兵不血刃。20世纪80年代苏联正是由于新闻舆论的失控,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的动荡,导致苏联的最终解体。孔子特别强调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讷是说话谨慎的意思。《论语•述而》篇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和鬼神之事。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心去钻研邪端异说,这就是祸害啊。怪力乱神,邪端异说,乱人视听,诱发思想混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孔子作为当时的社会名人,不谈论怪力乱神、邪端异说,慎言自重,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是我们后世学习的楷模。孔子对于慎言的重视从另一个侧面给我们指出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中国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社会体系更加多层次化,人们的观念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新问题交织叠现。在这样一个时代,新闻事业作为沟通社会、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与工具,需要肩负起更为重大的责任,更好地指导社会与民众,剧变的社会更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总书记曾说:“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牢记这一点,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懂得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社会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进步,民族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团结,国家会因有这种责任而更加强大。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取信于民的必备条件,如果事实虚假,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也就会失去新闻应有的作用,失去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更谈不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目前在新闻界,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却屡见不鲜,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在《论语•卫灵公》篇中又强调:“巧言乱德。”可以说,正是“道听途说”和“巧言”制造了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道听途说的事情,它的真实性是应该大打折扣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喜欢传播这种小道消息,摇唇鼓舌,飞短流长,一些记者未经仔细查证,就把它公之于众,造成恶劣影响。这是一种浮躁、懈怠的工作作风,它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浮在上面,不愿深入调查研究,马虎草率,胡乱凑数;有的采取“拿来主义”,把其他媒体刊登的报道稍作加工,“移花接木”到自家媒体上;有的干脆从互联网上直接下载,换个面孔“梅开二度”;有的出入高档宾馆,双脚不沾“地气”,靠泡会议、打电话完成发稿任务;有的则更“聪明”,直接将意图告诉通讯员,让对方采写,最后自己署上大名,还放在前头……巧言现象在新闻界也不少见,有的捕风捉影,有的夸大其词,有的歪曲事实,有的甚至凭空捏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追逐名利。有的人为了出名,不惜公然造假,制造轰动性“假新闻”,如2004年获得摄影界最高奖“荷赛”三等奖的南方某报摄影作品《非典时期的婚礼》。有的人为了稿件好发,歪曲事实,如2001年全国爆炒的“女儿状告爸爸热吻”。有的人将媒体作为经营牟利的工具,打着“监督”的旗号,要钱要物,敲诈勒索,而后在报刊上胡写一通,沦为金钱的奴隶。
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只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会招致很多怨恨。二是屈从于广告商。在商品化的现代社会,一些广告商和广告大户成为许多媒体的食父母”,媒体一般不敢得罪他们,明明有问题,偏说没问题;明明是大问题,偏偏说成是小问题。三是媚俗低俗。“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这是我们一些媒体媚俗低俗之风的写照。在2003年夏季,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和“人造美女”炒作中,媒体谄媚和低俗的表演发挥到了极致。一味媚俗低俗必然会夸大粉饰,虚假不实。怎样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孔子给我们标举出了一个“德”字。他说道听途说是道德所唾弃的,巧言会败坏道德,也就是说这种事情有德之人不为也!新闻界要改变这种状况,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提升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新闻真实性从浅层意义上看是一种业务要求,从深层意义上讲则应该是一种道德要求。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规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但是,再完备的规范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漏洞,再完美的法律也不可能制止犯罪。因为这种要求只是一种外在要求、强制性要求,而道德要求则是一种内在要求,强调主体的内化作用。只有把新闻的真实性作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才能在现实社会的种种诱惑面前,守住自己的良知,保持自己客观公正的形象和“无冕之王”的权威。有了这种高境界的追求,令新闻界和社会头痛的“有偿新闻”之类的问题,才有希望得到根本解决。新闻工作者要发扬深入实际采访的优良作风,切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论语•子罕》篇说:“子绝四:毋意(臆),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觉避免了四种毛病: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告诫我们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能人云亦云。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阐发得更为具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了解一个人,要看他处事的目的和动机,观察他采取的方法,还要分析他的兴趣和好恶,这样,又有谁能够隐瞒呢?视、观、察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既有外在的审视,又有内在的思虑。我们新闻工作者亦是如此,只有深入采访,认真观察,审慎思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首先,需要深入采访。多采访一些人,多掌握一些背景资料,访谈视角要宽泛。其次,需要认真核实。不能怕费事,一定要找相关部门核实相关情况。最后,需要认真思考,然后作出正确判断。只有经过认真核实、深入思考,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防止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现象的出现。有关新闻的语言要求海涅曾说:“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通过新闻媒体传播于世,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因此,如何使用新闻语言,也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论语》中孔子的一些观点对于新闻写作的语言运用很有借鉴意义。第一,“辞达而已”。这是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的一个观点:言论只要能够表达思想就行了,这句话对于新闻写作尤为适用。新闻语言以能够准确简洁地报道事实、传达思想主旨为原则,而不以精巧为目的。既然是达意,文辞该多就多、该少就少,而且不求富丽,因为它不是文学作品。但达意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因为要把意思表达得清楚、准确,没有很高的表达能力是做不到的,所以,对文采和结构的考虑已经在其中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文采放在达意之上。
篇7
充分认识坚持三贴近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三贴近是城市电视台发展的保障。首先,根据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是一个“传者”(媒体)和“受者”(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归宿。只有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体发展才有保障。作为城市的主流媒体,城市电视台必须坚持三贴近,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从群众的角度看,他们总是关注那些发生在身边、与自身利害有关的问题和动向,城市电视台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吸引群众,从而保障媒体发展的受众基础。其次,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保障城市电视台的播出内容有源头活水。传媒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传媒业是靠提供信息服务来吸引受众的注意,然后将受众的注意力二次售卖给广告商,从而获得广告收入。因此,传媒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其提供的信息内容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
第二,坚持三贴近是城市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广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广电传媒在经营和发展中胜过竞争对手的核心资源和能力的总和。①对该概念从微观层面分析,主要是指广电产业内部各个企业(媒体)的经营与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竞争力,它具有价值优越性,独特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延展性的特点。②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市电视台虽然没有中央媒体、省级媒体那么大的覆盖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正是其体现竞争力的关键。城市电视台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人文特色等,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电视内容,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当前,随着传统强势媒体的整合、扩张和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对于受众面相对较窄的城市电视台来说,打造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发展的保障。这就要求城市媒体工作者坚持三贴近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生活,了解情况,为打造特色节目奠定基础。
第三,坚持三贴近是城市电视台提升舆论引导水平的需要。城市电视台是地方党和人民的“喉舌”,其任务不仅是传播信息,还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大局的历史使命。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很多媒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效益,各种低俗的电视节目充斥着荧屏,舆论引导水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电视台应把握正确的方向,以三贴近为原则,抵制荧屏低俗化,担负起舆论导向的历史使命。只有贴近了实际,才能实事求是地进行新闻报道;只有贴近了生活,才能真实地反映火热的生活;只有贴近了群众,才能有效引导和服务于广大群众;只有沿着“三贴近”指明的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城市电视台才能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在竞争中求发展。
坚持和实现“三贴近”的主要手段
第一,以内容生产与建设为保障,落实三贴近。媒介产业的本质是内容和创意,如何生产出受众欢迎的内容产品是其发展的核心,也是坚持三贴近的落脚点。
首先,加强民生新闻报道。作为城市主流媒体,城市电视台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应坚持把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意愿统一起来,把离百姓生活最近、与百姓利益相关的事情作为最主要的报道内容,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让百姓说话。同时增强节目的服务功能,根据需要,把天气预报、商场信息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纳入节目中。
其次,打造精品电视节目。除了新闻类节目外,各类情感、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电视台在制作节目时,不仅要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不断增强节目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更重要的是要贴近当地群众的心理需求,贴近社会实际、贴近情感生活。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表现手法,都要采用平民视角,尽量使节目具有感召力和亲和力。必要时,邀请普通百姓走进镜头参与节目制作,这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最后,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典型报道及互动性的大型活动。这类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较强。不管是主题报道还是典型报道,都要抓住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采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方式反映平民家庭的生产生活。大型活动则可邀请群众直接参与节目,加强互动,拉近媒体与群众的距离,真正让群众成为主角。
第二,以受众调查为动力推动三贴近。在媒介形态多样的信息时代,受众始终是各媒介间竞争的主角。在当前这种围绕受众而进行的“眼球大战”中,城市电视台要想不被淘汰,首先要对受众进行调查,了解受众所需,才能“对症下药”,谋求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受众调查关乎电视节目的定位。节目制作者只有首先明白该节目是为哪类受众而设定的,才能根据其需求制作电视节目。也只有经过调查后制作的节目才能被受众所接受,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受众调查能使电视节目更加贴近生活。一切电视节目都源自生活,通过对受众收视行为、态度、习惯以及选择偏好等方面的调查,可以透析受众的生活方式、习惯,从而创新节目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让节目更生活化,更加贴近实际。同时,通过调查,还可以按照受众的收视习惯更合理地安排节目编播次序。城市电视台由于受众面有限,调查起来也相对简单,应该定期对受众进行调查,从当地受众构成(如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等)、受众的接触行为与选择偏好、受众需求等方面入手展开调查,从而了解什么才是受众真正想要的电视节目,并制作出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有特色的节目。
其次,要做好受众反馈工作。这也是了解受众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城市电视台都忽略了这一点,他们只管做节目,却不管受众对节目的评价,不管受众喜不喜欢,导致节目脱离受众需求。城市电视台应设立受众反馈机制,请受众对节目作出评价,从而进行改进。
第三,以队伍与制度建设为基础,落实三贴近。人才资源是媒体发展的核心,是落实三贴近的主体。没有人才,其他资源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没有人才,再多的信息内容也难以传达。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对人才起到激励与促进作用,从而更好地施展才能,激发潜力,为媒体落实三贴近提供人才保障。
首先,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相比,城市电视台人才短缺的问题更明显。那么,城市电视台应通过一系列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来留住与吸引优秀人才,如电视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应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领导要关心、爱护员工等。同时,还要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如绩效薪酬、奖金、红利等,适当的时候,还可以授权给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
其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除了考察人才的专业能力外,还要注意选取适当比例的本地人才,他们对于本地风土人情、地理习俗比较了解,更容易与群众沟通,更容易实践三贴近。
再次,城市电视台要对员工实行以实践“三贴近”、改进采编作风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培养推出一批实践“三贴近”的采编人员典型,使“三贴近”内化为媒体工作者的采编习惯和工作准则。
坚持三贴近要防止低俗之风
坚持三贴近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就是贴近群众需求,节目形式、语言等要做到通俗易懂。但是,贴近并不是一味地迎合群众的需求,通俗也不等于低俗。贴近,是对贴近对象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主动接近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善意的行为。表现在新闻报道上,是对受众的一种体贴、一种尊重、一种沟通。而迎合,是指揣度别人的阴暗心理以便无原则地顺从,投其所好,借以谋取自己的利益。表现在新闻报道上,就是故意揣度受众的敏感心理,用刺激性的文字或图片,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乃至猎奇心,从而争取受众,获取经济效益。③通俗,在内容上表现为现世性、日常性和大众性;在形式上表现为参与性、时俗性和公开性;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简单性、通俗性和世俗性。而因媚俗导致的低俗则无论是内容、形式还是风格都刻意迎合普通民众生理、心理和行为的低俗欲求,满足观众当下的感官冲动,具有明显而强烈的商业目的。④
可以看出,迎合和低俗的共同点就是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电视媒体的低俗化受到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批评,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舆论引导水平下降。城市电视台应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高度贴近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导向,不迎合、不媚俗,以社会效益为主导,坚决抵制低俗化。
注 释:
①郑保卫、唐远清:《试论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开发》,《论媒介经济与媒介集团化发展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朱金玉、巢立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③王世农:《在“三贴近”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青年记者》,2007(7)。
④段建武:《试论电视低俗化原因及对策》,《把握导向?摇形成合力――“2007年全国电视台长论坛”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8
[关键词]严肃音乐 流行音乐
从上世纪起,音乐界就一直存在着关于“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争论。这两者高雅与通俗的区别形成了人们不同的见地。纵观中外音乐史,对雅、俗的看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视角。因此。何谓俗,何谓雅,要根据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不可笼统论之。
一、什么是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
“严肃音乐”通常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一切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音乐。并且,“严肃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其内容严肃、形式严谨,通常题材重大,体裁大多为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等。它泛指欧洲从18世纪到20世纪时期的音乐作品。也有人把中国20世纪以后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成为严肃音乐。其作曲技法比较复杂,对位模仿、十二音序列等是常用手法:常以多声部发展、专业性强,诠释深刻的命题,追求音乐技巧的创新和完美。严肃音乐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音乐。严肃音乐的文化精神决定了它至高的审美性,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高雅音乐”。因此,严肃音乐作为一种“精英文化”。它的创作者、演奏者、欣赏者都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其特点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力和哲理,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心理准备:其二,具有民族意志和时代精神,它常常具有严肃的社会主题。实际上很难想象脱离时代、脱离民族精神能产生丰碑式的严肃音乐来:第三,严肃音乐被赋予的美感和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每一个严肃音乐虽产生于历史的某一瞬间,但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具有永恒的价值。例如《贝五》虽然产生于他那个时代,但二百年来,那种与命运决战。并以光明彻底胜利而告终的激越乐章,世世代代鼓舞着世间的人们,它丝毫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殒它的光辉:第四,严肃音乐与通俗音乐相比,它具有“凝重”的品格。
流行音乐是与严肃音乐相对而言的,它不同于严肃音乐,因为严肃音乐常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和一些专门的知识层面,需要听众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细细领悟、品味。而流行音乐对于听众来说,其形式短小、通俗,唱起来上口,并且对于听众不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仅依靠对音乐的心领神会与感性认识就能理解,如流行歌曲、轻音乐、摇滚乐等。其音乐体裁短小,题材贴近大众生活,旋律单一,支声部少,且多以歌曲形式出现。充满了时代气息。流行音乐的特点是:器乐作品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多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作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
二、严肃音乐、流行音乐不是评翔作品质量的标准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他们都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怎么能够绝对的区分高雅与低俗?古典音乐结构复杂。就是说,它除了形象美之外还具有形式美。从爱好者来说,要理解其中的全部奥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它那些曲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等等都比较专业。但是,如果你借助它优美的旋律而深入进去,你就会发现其中另有一片天地。它能够扩展人的想象空间,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深八地欣赏古典音乐绝对有助于提高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它也就会有助于你在其他领域的工作或者研究。我想,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把音乐欣赏能力作为一个人综合参数一个方面的原因吧,因此,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没有必要对不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不屑一顾:而不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也没有必要对欣赏古典嗤之以鼻。而流行音乐能够和广大群众连在一起。无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它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俨然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然而流行歌曲不仅是艺术,也是娱乐、精神寄托,更是反应百姓生活的写实记录,甚至是大众思想、意识型态的指标,所以,如何看淡雅俗,关键在于音乐的本质要素――它所表现的思想、情绪、情感给听众是什么样的影响和熏陶,不能简单地将“严肃音乐”全部视为高雅的,都能够发挥音乐积极的感化作用,也不能简单地将所有的“流行音乐”全部视为低俗的、只能给人感官刺激的音乐。雅乐可以“雅赏”,俗乐也可以“俗赏”,有的还可以“雅俗共赏”。因此,音乐只能要能给人的健康、积极、有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就有内在的价值。它不仅能调节个体的情绪情感,还给人以知、意、行上的引导。“雅俗共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正如的生动比喻那样,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
三、严肃音乐的现状及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周遭充斥着各种时尚的、流行的,甚至于是有些极端的、浮躁的等等不同风格的音乐……曾几何时,在世界音乐中占着举足轻重位置的严肃音乐,却已被大家抛至九霄云外?!
20世纪80年代以流行歌曲为主的流行音乐席卷华夏大地,获得许多年轻人的欢迎,也被一些专业音乐人士视为一个音乐品种加以承认。严肃音乐的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严肃音乐产生年代久远。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作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反映的内容也与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2、严肃音乐题材深刻且体裁重大,在社会快节奏发展的今天,人们已无暇顾及这些庞大的作品。
3、由于以上两种原因,严肃音乐在今天较难被大众理解,欣赏它的人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音乐的艺术性更多地体现在音乐技巧中,不经过专业训练很难驾驭。因此,技巧复杂的音乐作品自然会产生曲高和寡的现象。高雅的音乐品种不易为多数人自娱自乐,所以也就难以流传。
严肃音乐是历史上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的文化遗产,它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其完美的音乐表现力让现在的许多音乐家感到惊叹。所以,普及严肃音乐成了一个十分必要的问题。
篇9
[论文内容提要]收视率为什么从“科学化手段”演变为“万恶之源”?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把所有可以证实的社会生活侧面都尽量简单化和量化、把无法证实的社会生活方面置诸不顾”的管理思路。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剖析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从业者与电视节目评价价值系统重构的原则。
如果从观念演变史的角度考察收视率,我们会发现:当初人们认为“收视率……是电视台实现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收视率……成为衡量节目质量的重要方法”,短短几年,情况已经演变为“造成中国电视的文化混乱和理性迷失的市场原因,万恶之源是中国的收视率”。有学者对北京地区283位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其中电视从业者占50.8%),大多数从业者认为“‘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收视率/发行量/阅读率压力’对喉舌取向是负影响”。
同样是收视率,为何前后评价迥异?本文试图探讨当下收视率评价观念嬗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收视率是什么
收视率是什么?借用一家之言:“所谓收视率,是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在拥有电视机的总人口(或家户)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收视率只是一些数据、指标等,是人们运用的工具,是人们手中的指挥棒。
二、收视率为什么沦为批判对象
如何运用收视率这一工具,通常由运用之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观念或动机系统所决定的。即实际有什么需要,收视率就有可能被怎么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一个价值系统就是一个实际的行为的观念或动机系统……”,而价值系统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实际的需要。
收视率的实际需要即电视台管理的需要、评价的需要。基于这些实际需要自然会形成评价价值系统。“可以说,近代社会的优势价值是普遍主义的业绩本位价值,即业绩价值。这种价值观念促进了经济活动……”,根据这一原理,便不难发现收视率其实被作为业绩价值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使用,并且,收视率作为业绩价值衡量标准后,客观上确实不同程度地促进电视台的经济活动。久之,收视率被作为整个电视界追逐的惟一目标。
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电视台都会走上以收视率(业绩价值)作为强势的评价手段的道路?并进一步提出:为什么会恰恰选中收视率作为衡量业绩价值的标准,而不是其他手段?比如,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其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曼海姆在评价西方文明危机特征时指出:“在社会生活层次上,这种‘危机’则既体现为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倾向大行其道,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体现为人们以实证主义和惟理智主义(或者说惟科学主义)的眼光看待一切,把所有可以‘证实的’社会生活侧面都尽量简单化和量化,同时把无法‘证实的’社会生活方面置诸不顾。”正是这种思路使电视台管理者与广告商把收视率作为强势评价标准。
三、片面强调收视率带来的影响
从理论层面上分析,片面地以收视率为主要指标建立起来的业绩价值评价体系,会在实践中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业绩价值与传统价值观念不同,“它无法限制欲望的扩张。在这个意义上,业绩价值给社会体系的‘动机调整’活动制造了一个难题,这便是所谓的‘无序的问题’”。即业绩价值能促进电视台的经济收入,但不能抑制电视台无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而后者会带来所谓的“无序问题”。
根据价值社会学的原理:“可将无序分为个人性无序和社会性无序。”结合传播实践,个人性无序大体上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价值内在化不充分时会产生个人性无序。……例如当它与传统价值冲突,不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个人便陷入无序状态”。这里的“价值内在化不充分”,具体指的是业绩价值观念(即以收视率为惟一追求目标的现有价值观念),被某些从业者吸收、接受得不够充分。但业绩价值观念对从业者来讲,又确实是不得不遵循的强势价值观念,由此与传统价值观形成冲突便在所难免。通俗来讲,为了获得高收视率,从业者有时需要迎合大众,而自身的传统价值观对这样的做法又有排斥心理,于是当事人往往会表现为迟疑、怀疑、矛盾等心理。
另一类个人性无序则与之不同,“即使个性体系的价值内在化要件得到满足,因业绩价值在本质上具有无法被社会体系完全制度化一面,当期望一次次落空时,个人也会陷入无序状态”。也就是说,即便业绩价值完全占据一个人的价值体系,不存在与传统价值观冲突的问题,也就是只要收视率高怎么干都行,管它低俗不低俗,这样的人同样也有个人性无序问题,原因在于“个人的有机心理构造,不存在限制追求幸福快乐等欲望的机制”。通俗来讲,一个人赚再多的钱也不会满足,不知道多少是尽头,因此,这类人内心也处于无序状态。综上所述,由于收视率的强势评价价值标准的引导,导致了从业者处于或内心焦灼或因单一追求利益而得不到满足的心理无序状态,这是职业传播者的一种非正常心理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都表现为个人性无序的电视从业者,上述两类人其实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对制造低俗化节目的电视从业人员,批判的时候应该区别对待。
另外,还需要探讨一下有关社会性无序的问题,社会性无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价值的制度化不够充分时,就会产生社会性无序。”具体到电视传播而言,就是指社会对电视节目某些方面的评价要求基本处于无统制状态。通俗来讲,社会性无序在该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为:由于受“无法量化衡量的便置诸不顾”的管理思路影响,社会对电视节目低俗化相应的管理、制约机制有所缺乏,在“收视率为惟一追逐目标”的内力推动下。一些电视节目便不惜以低俗化为代价换取高收视率。
四、重构评价价值系统
根据社会性无序和个人性无序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分别反思与重构现有的评价价值系统。从理论层面上分析,针对从业者个人的评价价值系统,重构原则可以参照库利有关竞争精神所阐述的原理,评价价值系统分为低层次激励价值评价系统与高层次激励价值评价系统。库利指出:“我不想忽视或贬低金钱动机。作为一种对生活中更直观的资源进行控制的象征,金钱在引导和刺激我们的努力方面,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为了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以金钱作为一定的激励手段,使人们努力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但是这种动机对人类本性更高层次的激励是不够的。大部分的时候它们以一种肤浅的方式控制着我们,如果允许金钱动机诱导而不是跟随我们人格中深层次律动的话,它将使我们降格为贪婪者和物质主义者。如果它成为人们行为的唯一的或者是主要的主导方式,则此人显然是一个可怜虫。”库利显然认为光有金钱激励的手段是不够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便是应该有一个高层次的激励机制与低层次激励机制相配套。高层次激励机制主要的指向是:希望通过评价价值体系的调整,从而引导从业者乐于为公众生活作贡献的精神状态,在竞争的场域下,也可称之为贡献性竞争。因为“真正在支持并激励着他们的是他们希望他们在为公众生活作贡献。对医生、工程师、科学工作者而言,同样如此,我们希望对律师、记者、政府官员而言也能如此”。这种贡献性竞争精神状态的倡导便弥补了单一的金钱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
篇10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节目空前繁荣,中国电视进入商业化发展的黄金时代。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探寻新闻类节目娱乐化“度”的把握和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走向泛滥。
一、引言
电视新闻娱乐化最早在国外盛行,可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但是我国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这类新闻娱乐节目。尼尔·波兹曼曾经说:“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电视传播理念的悄然改变,形态多种多样的电视新闻节目大量涌现。这些节目具体表现即在新闻报道中软硬结合。软新闻的比重大幅上升,硬新闻也在此基础上被尽量软化;既突出硬新闻的本质要求,同时以软来增加新闻与生活的关联度、亲和力,强调在硬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内容和形式上愈发注重报道那些具有娱乐色彩的新闻,偏好现场却轻视解说地对节目进行包装。在新闻价值取向中,趣味性、娱乐性的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编排手法上多用娱乐的方式来传递新闻,走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的道路。节目后期动用多种制作表达方式,比如主持人的另类评述,音乐、影视素材的加工利用,字幕、漫画、Flash的应用等,以此充分调动受众的试听阅读兴趣。不能否认的是一些新闻类电视节目渐渐丧失了媒体的责任,缺乏理性和自觉,违背了娱乐化存在合理性的度。如果对当前新闻娱乐化日益泛滥的现象不加防范的纵容,一直发挥着政治舆论武器的电视新闻节目作用将改变并发生扭曲或异化,很容易偏离健康、良性发展轨道,进而沦为娱乐的工具。
二、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存在的“度”
(一)传播主体的“度”
笔者看来,娱乐化的“度”,这不仅仅表现为节目的量度,更是在态度、法度、公信度、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体现。有了度就会防止节目制作一味追求娱乐性地盲从而丧失新闻本来意义。我国法规、政令中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从业人行为都有所监管。电视媒体在传递信息进行报道时必需对社会公众负责,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以人性化角度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在现行法律制度的范围内完成自我约束更好的为受众服务。要履行好、牢记住、发挥出自己把关人的身份和作用。报道有意义的选题,精选新闻信息内容。而最重要是应遵循把握以下两点:
1.把握新闻节目的本质内涵
电视新闻作为新闻中的一个分支,因各自所具有不同的传播优势,与广播、报纸、互联网形成了新闻传播领域中新的格局。电视新闻节目是当前观众了解社会新闻、国家政策走向的重要平台和途径。作为电视媒体本身来讲,一直追求公信力,提高观众兴趣打造吸引力提升节目品牌。但娱乐化的新闻势必会影响到新闻的公信度。面对残酷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新闻一定要回归本位,以“内容为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新闻的社会守望功能,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肩负新闻传播的诸多传统功能。否则会因漠视新闻内涵,无法涵盖新闻价值丧失节目本质失去新闻灵魂。
2.明确电视媒体责任意识
当前电视媒体处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电视媒体更要意识到自身“社会公器”的角色切不可失职。要自觉地把握自身社会文化角色,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作用和教化引导的社会功能。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文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转变思维层防止片面追求收视率加强媒介的自律。其实,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也折射出现今我国电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粗制滥造和盲目跟风的弊端。开拓前进的动力在于努力创新。只有大胆创新才能提升魅力。电视新闻媒体应该真正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通过制作和把关,传播有价值、客观、公正的信息,制作出高品格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提高关注度认可度。
(二)接受主体的“度”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今电视事业步入多元化、立体化时代,同一空间多套电视节目将通过多种形式播出。加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确立,多元化和市场化促使社会结构向自主分群转变,信息数字化时代的革命,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个阶层的受众对于电视媒介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复杂。这些因素加速了大众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地位的确立,并为之建立社会基础。受众的意见也直接左右着电视制作人的思路和考量,引领着媒体传播的趋向。因此,在新闻节目大肆娱乐化时作为接受主体的电视观众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正确的认识看待娱乐化
从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现状来看,尤其是新闻极端娱乐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使得人们对娱乐新闻的这种认识已经陷入误区。有人观众欢迎支持表示赞同,也有观众深表担忧的反对。我们可知娱乐潮流无可避免,既然大众媒体的功能包括娱乐性,必须正确认识辩证对待杜绝其无限膨胀,轻重颠倒。如若过度强调夸大娱乐功能或刻意地吹捧娱乐化,压制其它功能易导致新闻和娱乐的错位流向低俗失去受众。反之则亦然。娱乐并不等同于低俗也并不排斥高雅。我们的观众应该理性分析辩证把握,在轻松的语言风格和活泼氛围中分享到新闻资讯,了解节目价值取向和定位。
2.提升电视受众的整体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经营体制都发生着变化,广播电视受众等媒体接受者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自觉抵制媒体从业人员因为素养低下引发节目中利益的渗透和诱惑。避免道德伦理的滑坡及自身追求的人文精神缺失。诸如一些观众对于播报新奇怪内容时放弃良心和原则的围观,节目主持人念稿出错时看热闹心态,事后对于新闻报道胡乱吹捧或发表看似新潮另类实则哗众取宠的评论,对新闻事实的随意解读。忽略了自己言行会对周围环境和群体带来恶劣影响,同时严重损害受众自身形象。
三、结语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存在有着种种的合理性,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新闻节目中媒体的普遍做法都是为节目注入娱乐化元素,并且这一现象在一定的阶段内肯定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娱乐化作为一种电视新闻传播报道地制作方式和手段,它需要有一个度,并正确拿捏好这个尺度。
度是中庸中平衡的状态,也是在动态变化的状态。当然,度的看法和标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大环境不断改变着。人们对度的认知也不停地发生变化产生着偏差,但始终都循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发展前进,即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在制作新闻节目时,电视节目应该紧紧遵循“三贴近”原则,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力图有深度、负责任,树立精品意识真正赢得观众,最大限度的优化节目内容,不损伤新闻本身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以此来保持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长久公信力,保持节目的旺盛生命力。受众也应该真诚地观看节目提出自己的见解。各方因素相互协调制约,有节有度才能防止出现偏差,避免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走入同质化、低俗化、商业化的误区,让我们的电视荧屏更加健康丰富和精彩。
参考文献:
[1]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2]张玉坤,李大敏.浅议新闻娱乐化对媒体发展的影响[J].新闻知识, 2009(09):35-3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2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