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22:0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西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山西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陕西;茶文化;茶马互市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82—06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以其独特的自然功效和文化内涵,深深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陕西作为中国古代长期的文化及政治中心,其茶业发展同样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在茶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在对相关历史记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陕西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神农氏与陕西茶文化

对于国人饮茶的起源,以往学者多据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间的《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之记载,将神农氏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但据陈文华等学者的考证,今本《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神农氏“得荼”或“得茶”解毒的记载,类似的记载晚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所以,以往的研究多属以讹传讹。此外,以往学者所常引用证明“神农氏得荼”的《淮南子》等书中也仅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记载。目前看来,最早明确将神农氏与中国饮茶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七之事”中又引《神农食经》的“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为佐证,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

神农氏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成书的《周易》“系辞下”:“包犧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其部落活动的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据《庄子·盗跖篇》的记载,神农时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说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又以北首岭文化最为典型。从北首岭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墓葬制度来看,它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从时间和地域上判断,北首岭文化很可能是由神农部落所创造的。而考古工作者在当地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又可与《山海经》的神话互为印证。北首岭文化形态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此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有“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分开。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世经》将神农和炎帝神农氏合并记载,而将神农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此后,古籍多把两者合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经过笔者考证,发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这是关于炎帝生长地的最早记载。此外,《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也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帝王世纪》又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和“尚羊”分别指今天陕西华山亦即秦岭之南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指出:“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据此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在少典氏与有蠕氏家中诞生的。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这位神农氏及继承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何光岳先生则进一步判断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其他地方诞生的炎帝无疑都是他的后裔。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曾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此后,又在阪泉败于黄帝后,退往湖南。所以,笔者赞同张辉杰、路笛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而神农氏则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应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篇2

【关键词】山西 文化贸易 发展对策

一、政府层面

(一)完善文化贸易政策及制度

政府在文化贸易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文化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必须需要政府在政策、法律法规、财政税收上给予正确引导,以营造一个健康的发展环境。

(1)政府应加大文化贸易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由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可知,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付转移增加能够带来文化产出的增加。政府可以增加对本省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如补贴购买用来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质载体的硬件产品和硬件设施;也可以补贴有关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的用以艺术创造和表达工具的软件产品。

(2)政府应加大文化贸易的金融投融资力度。

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投融资体制,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为文化产业部门加快改革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政府应加大文化贸易的宣传力度。

山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根祖文华、佛教文化、晋商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以及山水边塞文化等。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加大对山西丰富文化资源的包装。正如俗话所说“好马还需要配好鞍”,山西丰富的文化资源还需现代文化语境的重新阐释,使其重焕新生。

(二)积极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建立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发展文化产业集团

单一弱小企业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文化贸易市场,这就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建立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以支撑起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政府应积极统筹规划,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包括市场化投资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在内的产业运作机制,以便同类产品生产形成范围经济,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规模经济的优势。

(三)加强法制建设,保护文化产业的顺利开展

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版权问题,只有尊重著作权人,保护创造力应得的价值,文化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只有立法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维护文化产品创作者(生产者)权益,鼓励文化创新才不至于落空。文化产品还是一种特殊产品,一旦被大量销售,它将给公众带来巨大的扩散效应。所以在文化产业中易出现“寻租”行为,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公平竞争,所以有必要通过立法,遏制这种“寻租”行为的产生。总之,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产业之一,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

二、企业层面

(一)整合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很多大企业的形成并不是依靠资本的原始积累,而是依赖于资本运作,资源整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魅力,借助证券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等资本运作平台,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整合。由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可得,稀缺资源若能得以充分利用,内部劣势变成优势,外部威胁变成机会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二)打造名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

山西文化要进入外国主流文化市场,必须按照文化生产传播消费规律办事,用名牌企业推动名牌工程,并创造和推销名牌产品,这样才能占领国际文化市场。比如,山西的关羽闻名海内外,为历代统治阶级、多种教派、平民百姓所崇敬。若关羽的价值能够得以充分挖掘,其作为山西文化符号而享誉全球也是可预期的。

(三)避免“文化折扣”现象,准确定位国际市场

要用国外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销我们的文化产品。中国的武术、杂技在世界上比较有名气,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种国际上熟知的流性元素为文化载体,以成功承载出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增强文化产业的渠道建设

在当前国际文化贸易中,贸易流量和路径的多样性是成正比的。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渠道越是多样和广阔,它的文化出口能力就越强。“渠道就是王道”说的就是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因此理顺国际市场主要销售渠道,完善中介机制,形成合理销售通道是我们做强文化产业的内在要求。

篇3

1.1量化考核的定义。量化考核是现代企业中常用的经营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量化考核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其能够有效地评价员工的个人能力。量化考核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特定的评分标准,其次量化考核要同利益关联。良好的量化考核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个人潜能,从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1.2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细化岗位职能和责任,将工作环节和任务细化。精细化管理主要的特点就是重视细节、重视过程,在具体的工作中,精细化管理要专注做好每一件事情,注重个人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细化管理的定义逐渐发生变化,其能够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发生改变,但其追求数字化、精细化等最基本的理念是一贯的。

2当前矿山救护队的管理现状

2.1救护队员素质不高。由于救护队招聘具有特殊性,从而无法保证救护队员的综合素质,在整个救护队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后期的培训方法和方式有所不同,个别救护队没有完善的系统训练,这就造成了救护队员素质低下,无法满足高强度的工作需求,严重降低了救护队整体素质水平,削弱了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2.2救护队员实战能力较弱。在救护训练中,多数训练与实际脱轨,救护人员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导致其实战能力较弱,在实际的救护工作中不能发挥全部的作用,再加上近些年我国煤矿安全性有所提升,安全事故大量减少,救护人员参与实际救护的机会减少,导致很多救护队员没有真正参与过救护,使队伍整体经验不足,实战能力较弱。2.3救护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救护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训练不够科学、合理,在救护队伍整合之前,救护队没有将训练纳入到制度管理中,训练具有随意性,而且强度不高,同时有些部门为了省力而简化了训练程序,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科学的训练和演习,阻碍了救护队员个人能力的发展,其次有些救护队长期没有开展体能和业务训练,导致救护队员身体素质下降,业务技术生疏,拉低了队伍整体水平。

3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法

事实证明,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有必要提升救援质量,加强救援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实战能力。为了够进一步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救护队的实战能力,相关组织和部门要重视救援管理工作,逐步将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矿山救护队管理中,从而将矿山救援队打造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高效队伍[1]。3.1量化考核同薪资关联。首先在救援队内部要将薪资和任务挂钩,按劳分配,组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系统,系统可包括:业务能力、军事化管理水平、备战能力、任务完成进度等方面,按救援中队划分,获得排名靠前的中队可以得到较高的薪资,以此类推,逐步完善薪资制度。其次在指战员的考核中,分别设置负重蹲起、2000米跑、引体向上等考核项目,根据项目完成程度进行打分,将个人素质同薪资关联。同时救护队要采取双向考核,实施大队考核后还要进行中队考核,其中考核可分为安全技术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详细地得出每个人的具体分数后再进行薪资计算,从而良好地调动救护队员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个人潜力[2]。3.2精细管理策略。救护队除了要采用量化考核制度,还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救护队建设,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精细化管理要将具体的量化考核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从每名救护队员的技术、创新、素质上全面进行科学管理。在日常的训练和演习中,救护队要采用考评制度,可设置设备操作、业务理论、工作任务等项目,并根据救护队员的表现给出具体的分数;其次在具体的实战中,救护队要根据队员的表现给予嘉奖,并记录分数,同时要积极鼓励救护队员进行技术创新,队内要举办创新大赛,并根据队员表现记录具体分数。在完成上述管理后将分数相加,得出每个救护队员的总分。这些分数是救护队队员综合能力的体现,能够为今后人才选拔提供重要的依据[3]。

4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在矿山救护队管理中的效果

4.1救护队员素质得到了提升。救护队采取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为突出的就是救护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在长期的量化考核制度下,救护队员不但强化了身体素质,同时还增强了个人文化素养。事实证明,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救护队员个人发展,使救护队员养成了良好的救援习惯;其次指战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安排工作的执行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今后战备管理和抢险救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4.2实战中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救护队员的意志品质决定了救援效果和质量。在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下,队员不但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养成了顽强的意志品质;其次科学的管理模式为救援队伍树立了良好的规章制度,在长期遵守制度的情况下,队员具有了较强的执行力。在实施了量化考核和及细化管理之后,救援队员在实战中不畏艰苦,积极进取,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但使救援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还为今后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4.3指战员的业务水平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在实施了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之后,救援队的指战员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要我学习,要我训练”转变成为“我要学习,我要训练”,由此可见大家的训练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随之而来全体指战员取得了较高的考核成绩。此外,在没实行安全技术工作量化考核前,安排工作时经常遇到推诿扯皮现象,服从意识不强,实行安全技术工作量化考核后,各中队从事安全技术工作的热情得到了大幅提高[5]。

5结语

综上,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救护队管理中缺一不可,两者科学的应用能够提高救护队的凝聚力,显著提高了救援水平和质量。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是加强安全技术、业务水平、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在应用了这样的管理方式之后,实战救援效果有所改善,因此相关组织要积极探索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应用中的问题,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将矿山救援队打造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实战能力强的高效队伍。

参考文献

[1]全新.精细管理量化考核[J].化工质量,2015(6):28.

[2]刘庆普.量化考核和精细化管理在矿山救护队管理中的运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8):68-69,83.

[3]张爱岭,王延明,覃时满,等.量化考核在学员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3):13-15.

[4]何彩娣,黄丽君.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23):66,78.

篇4

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经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同意,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定于7月26日至2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论坛由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与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主办,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届时,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将出席论坛并讲话,法院文化分会名誉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会长、副会长(部分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委员(部分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论文作者将出席论坛,参会人员约200人,将有50篇优秀文章进行论坛大会发言。

本届论坛是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自去年11月5日成立后举办的一次重大活动,是该分会贯彻最高人民法院领导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法院文化分会成立时作出专门批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充分体现人民司法事业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法院及法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职业道德以及行为准则等,既具有完美的精神内涵,又具有丰富的物质内涵,既表现为外在形象,又表现为内在素质。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法院文化建设是全社会的大事,更是人民司法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大事。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各级人民法院都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这项工作,使法院文化建设伴随着人民司法事业共同发展、共同前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对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各级法院应集聚智慧,在人民法院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上切实迈出新步伐、走出新路子,为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他强调,要大力培养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用“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引领风尚、弘扬正气,是当前各级人民法院的一项重大宣传教育任务。

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会长李玉成就本届论坛的组织和筹备多次作出部署,他指出,本届论坛旨在深化广大法院干警对法院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丰富法院文化内涵,充实干警思想,在增强法院干警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促进审判水平和审判作风的提升,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促进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为创建学习型机关作出积极的努力。

另据了解,本届论坛论文征集成果丰硕,全国法院系统广大干警积极参与,认真撰写文章,踊跃投稿。据初步统计,各高院组织论坛文章800余篇,向法院文化分会报送224篇。这些文章紧紧围绕“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的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法院文化的现状、内涵,深刻发掘人民法官的思想、行为特征,并紧密结合三项重点工作及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阐述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培育和引领人民法官的职业品格和价值追求。

篇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信息化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经济发展领头人的集团公司更是信息化潮流的必然波及者,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有着复杂机构、众多员工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无疑对企业运作效率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完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其中,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它的主要任务:一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后者指的就是您在各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归档,而且要做到齐全完整,真实有效。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将要实现四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二是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是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四是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文档一体化,归档双轨制和确保网络安全。

文档一体化,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

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就是按照我国国家档案局的要求,将电子文件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因为尽管电子文件已经大量产生并在日常工作中应用,但是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仍然还没有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着。

确保网络安全,这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所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首先机密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应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等;其次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和实时更新的杀毒软件,对归档信息定期进行下载备份等;同时还包括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等多项措施。

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有助于明确档案管理建设的目标,明确档案管理建设发展的方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政府、企业都要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高效率的档案管理运作。

二、我国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中居绝对控制地位的控股公司,在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多种连接纽带决策、影响、引导众多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战略、产品类型、市场定位乃至对一个国家、地区、产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作用。集团公司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庞大的机构必须依赖高科技水平的信息化来提升效率。

但是目前我国的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论落后。这主要是档案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跟不上档案信息管理实践工作的现实需要,档案信息管理理论虽然来源于档案信息管理实践,但它同时又指导档案信息管理的实践活动。所以,档案信息管理理论必须面向应用研究和工作实践,能给档案信息管理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工作人员也应注重档案信息管理理论的研究,以便增强档案信息管理理论指导实践的适应性。而一些集团公司常有这样的观念: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经验还是管理技术甚至管理理论,都是在具体实践形成的,即使没有理论基础,只要较好的模范前人的做法,工作也能够继续进行,而理论研究则是理论工作者的任务,但是在从事此理论研究的很多人中,很少或者无法联系档案信息管理活动的实际状况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发展,从而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纯理论的演绎和归纳。

二是集团公司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一些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和服务手段,有些档案工作者对这种原始工作程序的相对熟练,再加上一些领导者对于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政策上和管理上也不够重视。

三是部门之间缺乏合作,低水平重复运作。集团公司本身的机构庞大,甚至很多部门之间还有空间上的距离,因此作为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各下属机构之间,容易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意识,对于共同的问题各自为战,导致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和运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另外,在很多企业中,档案管理部门与其他信息管理部门合作也很匮乏。

四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不高,缺乏规模性。很多集团公司为了宣传效应也建立了一些象征性的网站,网站上也上载开放一些档案目录,并部分开放档案原文、照片、录音、录像等,但是往往是缺乏一定规模,能产生一定影响的更是微乎其微,而且各类档案信息的不平衡,某些信息贫乏而某类信息过剩,通常一些档案信息在加工处理和流通过程中失真;档案信息加工迟滞,使信息价值受损,甚至失去价值;信息服务缺乏针对性和预测性。

五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现代化基础条件不足。档案信息管理体系是一个由先进设备和技术、管理、数据和人所组成的结构性综合体。尽管大部分集团公司掌握或者开发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在档案管理上的应用却不够,这主要与企业高层的重视有关。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人才,目前许多单位档案管理操作人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专业素质低,缺乏对现代化管理科学和计算机功能的高层次认识,大多数单位还存在档案人员兼职或身兼数职的情况,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结构产生了严重的不合理的现象。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集团公司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等决定它们都有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条件和实力,所以相对与小企业来说建设成本较低。

总之,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它引领着其他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三、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些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首先从思想上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集团公司的档案是其重要信息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因此集团公司应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建立科学、适用的文件归档、保管和利用管理系统,正确处理循序渐进与整体提升的关系,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2.在战略上,集团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同时应加强对所属及控股子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保证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其次,集团公司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改革与流程再造相结合,与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要积极开展对企业档案信息化的研究,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

3.在管理上,建立健全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建立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档案管理系统。根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的形成、流转、处置和监控制度,收集、归档、鉴定和销毁制度,利用和保密制度,安全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切实落实各项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

重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管理软件的选择与开发。企业档案管理系统应与企业有关管理系统(如设计、生产、经营、财务、材料、管理、服务等)相衔接,确保档案部门对本企业各类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收集、整合、控制和传递。依据国家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定、规范,档案管理软件应具备适应多种文件存储格式、支持实时浏览、具有互联网及内联网检索功能,能够实现收集整理、数据存储、检索浏览、借阅管理、权限控制、统计报表、鉴定销毁、数据输入(输出)及格式转换的控制与管理,满足集团公司文档一体化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4.在技术投入上,要做好对计算机系统及数字设备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数据)的采集、归档、存储和管理工作,做好对已有纸质、照片及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工作,为企业提供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确保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全面推动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要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以管理统领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创新。企业档案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手段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要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管理的需要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整体要求。

篇6

关 键 词:山水画教学 观赏 临摹 写生 基础训练 创新思维

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古老画种,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历来绘画美学思想也曾有过各持己见的观点,譬如有的在艺术实践上过分偏重于师承古人笔墨,强调继承性而忽视结合生活实践的创造性;有的过分强调抒情、写意“神采为上”,而忽视性质、理法;有的过分强调毫发毕肖“谨毛失貌”。但是,优秀的传统始终起着引导的作用。一个山水画家必须懂得两个法则:其一是古人之理法;其二是自然之理法。只有把客观自然景物和主观情感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将状物与抒情、摹景与运情相统一,才能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黄宾虹先生是近代山水画史上一个集大成者,他贯通古今未来的秘诀为“于传统溯求本源,与未来以求开放”,就是说要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大胆变革,要有“创新思维”,要注入“时代精神”。要学习传统文化中最本真的东西,就是继承有生命力的部分,剔除其过时的陈旧的糟粕部分,代之以新的内容,这就是发展。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继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临摹和写生辩证统一的训练与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学生对传统绘画接触甚少,所以在山水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WWw.133229.cOm学生必须“观赏”历代名画,教师要通过对历代作品的研究分析和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概况、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正确引导学生读画、临画、摹画,先会“古人之心”,与古人对话、交心,从而揣摩优秀作品的意境、气韵与笔法、墨法。在读画、临画、摹画的同时,还要注意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这是山水画教学的根本。

我们借鉴运用传统技法,目的还是在于表现自己对现实的感受,反映“时代精神”,创作出有自我个性的作品来,因为技法的产生毕竟是认识对象和表现对象的结果。如何了解和学习古人作品中的传统技法,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山水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要深入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这样必然和当今时代绘画美学思想、理论探讨等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历代有许多画家在不断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深入生活,观察自然。宋代郭熙力主“饱游饫览”;元代赵孟力主“久知图画非儿戏,满眼云山是吾师”;明代董其昌力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可作画”;清代石涛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又如近代画家齐白石画螃蟹,案头养螃蟹为师,日夜观察,方能画出栩栩如生、姿态多变的螃蟹。他们在深入了解自然、了解生活的基础之上,把握自然万物之灵魂,从而创作出许多造诣颇高的作品。所以,一个成功的山水画家,脱离不了“传统文化”的支撑,脱离不了“自然造化”的支撑,脱离不了“创新思维”的支撑。在山水画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握好,处理好这个基本原则。

一、课堂临摹是掌握古人理法的重要途径

在山水画学习中,临摹可以使学生对历代优秀作品留下极深的印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在具体的学习中,对那些优秀作品的意境营造、构图经营,以及皴、擦、点、染等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有计划地临摹研究,才能懂得何谓传统,传统涵盖了哪些因素,才能科学地把握传统,才能将自然观察所得的深刻领悟重现于笔下。

临摹分对临、摹临、背临三种。在山水画基础训练中,更注重于对临、背临,使学生对范画作最大限度的再现。

在对临教学中,“形似”易而“神似”难,所以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先会古人之心”,教育学生“师古人之迹不如师古人之心”,要首先体会大师作画时的背景和心境;其次用心揣摩其笔墨关系和用笔的力度、节奏。有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古人笔意,可以将范画某一个局部进行放大研究,去体会其用笔的抑扬、顿挫、徐疾、轻重、虚实和墨的焦、浓、淡等感觉,从而临出范画的精神内涵。黄宾虹说:“名家临摹古人,得其笔墨大意,疏密参差,而位置不稳,位置妥帖,浓淡淆杂,而远近不分。树木有根株,或偶失其交互;泉流有曲折,或莫辨其去来。苟能瑕不掩瑜,论者犹宽小节。画贵神似,不在貌求。”明代董其昌说:“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临摹贵在把握范画的精神内核,而不在一笔一势。先要合古人,后要离古人。在具体对临中,要求学生用笔有力度,笔在指间,指实掌虚,运用腕、肘、臂、肩,去体会平、圆、留、重、变的感觉,去体会笔笔见功夫、笔笔有通情、笔笔有醒透、笔笔有脱尘、笔笔有相生的主要感受,从而求得“形似”和“神似”的效果。

背临,是在对临的基础之上,离开范画从而进行临摹,通过对范画的深刻印象,而再现其风貌,使学生逐步稳定自己所学的各种技法,使学生的表现能力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课外写生是掌握自然理法的重要环节

在山水画教学中,一要重临摹,二要重写生。

写生,是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继续和深化。通过写生,使学生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更加熟悉自然、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界风景佳胜、名山大川、城市园林、村野乡居、舟桥楼宇、亭台楼阁、山川烟岚的规律。写生不同于临摹。临摹,对象是静止的范画,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写生要受到环境、气候、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界山川、烟云,远近不同色,早晚不同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这样的记述:“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看如此,侧看又如此,背看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所以深入生活要深刻领悟自然界变化无穷的魅力,要了解远山近山,正面山侧面山的多样变化。自然界的树木、烟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节也不同。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荫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萧萧,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杳杳漠漠,莫非吾画。”这是说,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一山百态,一树百态,百山一理,百树一理,有势的把握,有质的探微,有景外之意,有意外之妙。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自然,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要讲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后繁,由静到动,从而循序渐进。

1.树木写生

学生初到自然界写生,因不了解树木形象特征及其结构,可先用铅笔或钢笔对树的正面、侧面、背面等各个角度进行写生,使其了解树的生长规律,然后再用毛笔,先由树干下笔,注意用笔的笔势、力度,在画树干的同时添枝加叶。这样既能认识它的生长规律,又可兼顾造型练习。同时重视用色用墨的观察、体会和写生。在写生树木时,在深入观察对象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要有所取舍。注意树在四季的各种状态、早晚的各种状态、南方树与北方树的不同状态、山林树与平原树的不同状态、背光树与受光树的不同状态……从而善于准确地捕捉自然中最美、最生动的素材入画。在写生中,还要注意到自然界包罗万象、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树木枝叶美的穿插组合规律,不是自己能凭空想象的,而是要用对比、平衡、节奏、统筹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去锻炼构图处理的。

2.云水写生

潘天寿说:“山无水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活。”山水家要“青山洗面,白云为衣”,要了解大自然的烟云万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毛笔或铅笔对自然界云、水进行写生表达,了解云、水在不同时节的变化特点。当直接用毛笔写生时,注意水墨浓、淡、虚、实的变化,体会春夏云水和秋冬云水的不同,体会大山云水和平原云水的不同。用真心、真情去体味中国画笔墨在表现自然云水时的无穷变化,力求学生胸有大千,囊括万象,这样才可创造出“画中有龙蛇”“腕低有鬼神”的作品,才可营造出富有时代人文精神的新境界来。

3.山石写生

山水画以树、石为骨肉,以云、水为灵魂。树木、云水、山石是一幅山水画的最基本要素。所以,画好山石也是写生练习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写生中同样要求学生先运用铅笔或钢笔,具体而严谨地勾画出山石外形,山石本质结构,使学生对山石在各种状态下的丰富变化熟记于心,用心去体味自然山川的精神内核。然后用毛笔去寻找自己的感受,利用线条本身的粗细、长短、疏密、组合、交错等去表现山石、山川形态的微妙变化,把握自然山川在潮汐阴晴风霜雨露中的千变万化。用笔要有顿挫、刚柔、转折、虚实。一张画中只有线是统帅,是首要的,像建筑中的钢架,没有线,墨、色都是零散的、松垮的,要求学生力求中锋用笔,线要遒劲,要毛,要沉着,不能草率;用线要追求毛、涩、辣、变,沉着入纸。龚半千谈到用笔时曾说:“线忌草、忌梗,要遒劲。”草,就是软弱;梗,就是枯硬;遒劲,就是内在的,像崩着的弓,箭还没有放出去,有内在的力。古人在山水画中用笔力求“点如高山坠石,横如万里阵云,垂如万岁枯藤。”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写生中,在把握用笔用墨的同时,更要体味山川的精神,要用哲人的头脑、诗人的情怀,去体味大千自然,用真情去感悟自然山石、山川。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用心灵与自然沟通,用思想与自然对话,以求“物我共化”的心境,从而给山石铸入灵魂。

三、创新再生是艺术教学的精神内核

在山水画教学中,通过临摹、写生教学的有机结合,还要使学生充分发扬个性,与时代合拍,使学生在提高审美水平的同时,对优秀传统绘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集各家之长,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握“古人之理法”和“自然之理法”,把传统技法与自然感受加以“生化”,从而写出“胸中之山”。潘天寿说:“学画时,须懂得了古人理法,亦须懂得自然理法,作画时须舍得了古人理法,亦须舍得了自然理法,即能出人头地而为画中龙矣。”山人曰:“于无心处写鱼,于无鱼处求美。”就是说,绘画不可照搬,而要注入人文内涵与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山水画本真的东西最终还是要“于无心处写山,于无山处求美。”要信手拈来,妙然天成,纯任自然,才为画中龙矣。近年来,由于一些教师或打着课程改革的幌子,忽视传统研究,宣称“当随时代”;或观念陈旧,墨守成规,泥古不化,宣称“弘扬传统”,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只注意把具象如实的稿子经过所谓的取舍加工再现于画面,或把拍摄到的自然山水不加修饰地照抄过来;或让学生无的放矢盲目寻找所谓的创新感觉,出来的作品表达什么,学生自己都说不清楚。这种简单、刻板、幼稚的创作和教学观念,对开发一个人表达自我感悟,对提高生活的认识、对提高艺术审美水平来说,都是一种无形的束缚。他们给学生想象力赋予的不是翅膀而是包袱。真正的继承不是打上强心针使其延续,真正的继承是“泥古而化之”,是“先合后离”,是“先过河,再拆桥”。创新不是“拔苗助长”,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像练武一样,先练熟了“十八般武艺”之后,新招术自然“水到渠成”。这才是真正的突破、再生、发展、创新。所以,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割的。身为美术创作前沿的教育者,必须追溯古人之法,体悟自然之法,探索创新之法。要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受传统文化,不懂传统文化的人,犹如没有吃母奶的婴儿,总是缺乏营养的滋补。所以,我们要以现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去了解自然,了解生活,力求以自己的主观精神和创造意识赋予山水新的品格,营造新的意境,寻找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感觉。只有深入挖掘和培养个人生活感受,由具象的形“生化”为意象的境,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才会开辟出一个新境界。所以,山水画教学中不仅要训练学生勾、皴、擦、点、染的笔头功夫,更要通过欣赏、临摹、写生等灵活多变的方法,给学生以新方法、新思想、新理念、新感觉的传导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黄宾虹谈艺录》南羽河南美术出版社

[2]《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上海远东出版社

[3]《石涛与画语录研究》 韩林德江苏美术出版社

[4]《黄宾虹论画录》赵志钧浙江美术学院

[5]《潘天寿谈艺录》潘公凯浙江美术出版社

篇7

[ 关键词 ] 旅游 对策 竞争力

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素有“中国地上文物宝库”之盛誉,旅游资源丰富。武汉大学旅游学院王凯先生对省际旅游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山西旅游资源总丰度居全国第一,分值为0.814;云南第二,分值为0.721;浙江第三,分值为0.707;山西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度居全国第三,分值为239;四川第一,分值为257;云南第二。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古迹,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19处,山西的地上文物为全国之最,因此有5000年中华文明看山西的说法。以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为重点的历史人文旅游;以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旅游;以西侯度、丁村为典型的华夏古文明遗址游以及执中国近代金融业之牛耳的独领的晋商文化游等。除此之外,山西有众多奇特瑰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北岳恒山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有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瀑布;有风景迷人的庞泉沟、关帝山、历山、蟒河等自然保护区。这些都是山西的优势,山西的旅游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但却是旅游经济弱省。200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5578.79万人次(全国达11亿人次),国外游客29.5767万人次(全国达417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0.48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2.35%,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5.27%。这与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居全国第三的地位不相称。

一、山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忽视了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性,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会展节庆游、修学旅游、工农业旅游等产品开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理念的滞后和发展思路的不清晰是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1.能源新产业与旅游业难以兼容

山西是全国污染第一大省。由于采煤炼焦严重污染空气,排放的二氧化硫严重超标,主要污染物处于高排放水平,采空区、塌陷区面积越来越大,山西烟尘、工业粉尘和工业固废排放强度都居全国第一位。山西省环境污染负荷在全国位于首位,平均单位面积SO2、烟尘、COD、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物负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7倍、1.4倍和20倍;人均烟尘、SO2、粉尘的污染负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8倍、2.43倍和2.04倍。2006年7类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排在全国最后一位,山西新生婴儿缺陷率全国第一。要健康还是要旅游是旅游者来山西的困惑。

2.政府及社会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投资严重不足

旅游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投入不足是影响山西旅游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政府投入不足,吸引投资的软环境也较差。省委、省政府虽然己经将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但资金的投入总量还不如对一个中小型煤矿的投入多。由于投资不足,旅游产品体系无法完善。旅游饭店的档次和整体服务水平偏低,大型娱乐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致使游客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许多旅游线路被游客普遍认为是廉价线路、便宜产品。旅游支线公路和景区内交通不畅也一直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旅游资源品位虽高,但长期以来宣传不足,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整体形象打造上缺乏大动作、大投入,导致了旅游产品在国内外知名度与实际价值极不相称。

3.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陈旧

近年来,一直未能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景区(点)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职能交叉、互相掣肘。全省旅游企业小、散、弱、差,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利用率低。吸引人才的向心力差,人才流失严重.

二、山西省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

1.大力开发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的发展有路径依赖问题,它表现为工业发展要依赖现有的知识与能力,但这一事实并不是要我们保持原有的产业结构,我们必须进行大量改革,把现有的能力转移到新领域。

鲁尔区的 “IBA计划”运用国际博览会形式,通过工业旅游开发,达到区域复兴,值得借鉴。鲁尔区把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向那些工业化时代留下来的大批厂房、车间和机械构架等工业纪念遗址。从1998年开始, 国际建筑展览组织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先后通过博物馆开发、休闲、景观公园、购物游乐中心、现代工业科学园区等模式将许多工业垃圾、遗迹改造成为旅游资源并辅之工业园区独特建筑样式,制定了一条区域性的工业遗产旅游路线。造就了以全区主要的工业遗产旅游景点整合而成的著名“工业遗产旅游之路” ,25条旅游线路将19个工业遗产旅游景点、6个国家级的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聚落,以及9个利用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而成的了望塔, 连接在一起为提升鲁尔区的区位地位和形象焕发活力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目前鲁尔区拥有200个博物馆,175家画廊,8个剧院,2个交响乐团,250个节日,3500个工业文物,240万游客,470万酒店过夜用房量。旅游产业已成为鲁尔区的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样,旅游业也被列为山西的四新产业,旅游业是山西发展新兴产业的一大重点。

在山西省2006年的实施意见中,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的主要思路是:建设以太原、大同、运城为中心的三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努力打造沿大运高速、沿黄河、沿太行山三条旅游经济带,精心建设佛教古建游、晋商文化游、晋南寻根觅祖文化游、沿黄风情游、晋东南太行风情游、太行吕梁红色游等六条旅游精品线路。全面提升我省旅游业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把山西打造成中西部旅游经济强省。

在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山西发展旅游业比鲁尔区有更大的优势和可行性。在旅游资源禀赋上,山西得天独厚,资源更为丰富。在2006意见中,山西尚并未提出整体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及思路。而鲁尔区的工业旅游却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值得借鉴。山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能源新产业与旅游业的兼容,即来此旅游的人经常会陷入要旅游还是要健康的困境。面对山西资源枯竭企业和区域的日益增多,面对污染如此严重的现实,发展对工业废气地改造的工业遗产旅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山西目前只是有零星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规划来实现。把人文社会旅游、自然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及休闲产业结合起来,把山西打造成文化强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2.整合资源优势,实施精品战略

按照“打破地域界限,大搞区域联合,实施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大市场开发思路,在空间结构上,选择资源基础好、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旅游景区作为实施精品战略的主体,组合形成三圈(大同、太原、运城),以此带动大运高速、太行山、黄河三条旅游带线路产品的质量升级。在产品内容上,形旅游、自然生态旅游、修学旅游、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多样化格局。

3.打造品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重塑山西城市旅游新形象

做大做强山西旅游产业,最终要依靠客源的不断增长和旅游消费的不断扩大来实现.一个城市如果缺乏鲜明、独特、整体性的旅游形象,是难以长久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形象的建设势必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武器和竞争工具。为此,一定要规划先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着力打造名牌。

同时要有市场意识,树立促销就是开拓市场、创造市场,就是刺激消费、创造需求的观念。注意形象策划,运用专家的智慧,社会的力量提高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增强景区景点的可读性。加强营销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旅行社和导游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宣传、展示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开拓旅游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加大政府投入,积极探索、创新促销方式,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打造“人文三晋、风光山西”的整体旅游形象。

目前,各景区出版的介绍山西文化的书籍、光盘、宣传品很少,层次高的作品就更少。优秀的文化功底深的解说词、解说员也很少。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把山西文化的魅力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也是当前的一个繁重的任务。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优化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交通顺畅了,游客才能走进来。旅游首先是旅途,其次是游览,都离不开一个“行”字,交通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联系方便了,人们才能了解山西。所以要改善旅游交通条件,解决交通制约、主要景点和辅助景点分割独处、难以配套、形不成区域环形线路、景区难以连线成片,支撑点不强、道路状况不佳、可进入性差等问题,尽快形成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

调整旅游产业结构,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投资力度,改善旅游配套设施,延长旅游“产业链”,改变目前山西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业主要依靠单项旅游资源而不是依靠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有限的旅游收入主要集中在门票收入上的初级化的“门票经济”状况,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真正让旅游业起到“一行带百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龙;翻译;文化错位;补偿措施

一,"龙"的英译浅析

自从黄佶副教授主张"为龙正名"之后,译界对"龙"的英译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潮。龙的英译从dragon,chinese dragon, long, 到chinese long,最终loong的音译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与青睐。

对dragon的英译发起质疑是在七年前,有译界学者问:"以dragon英译中国龙,行吗?"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供奉。然而在西方人眼里,dragon代表邪恶和恐怖。所以当今英语中,dragon 还被用来指代凶恶的人,悍妇。由此看来,中西方对"龙"的意象是完全两样的。因此,用dragon来翻译中国"龙"是行不通的。

后来,有学者提出用龙的音译Long来代替dragon。咋眼看来,是个好主意。然后long在英语中是'长的'的意思,对应的汉语音译又为'狼',这不仅有煞龙的形象与威望,而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动物。又有学者提出另起炉灶引进一个外来词'loong'。它不仅发音与'龙'相近,而且在字形上颇有中国象形字的意味:首先loong从字体长度来看就有诠释龙形象的感觉,体长拖尾;其次多加入的一个'o'能够排除long被质疑有'独眼龙'之嫌。更重要的是,loong作为一个新创造的词汇,本身不含有任何文化内涵,可被赋予全新的,完全属于中国龙的涵义。

二、中西文化错位现象

"龙"的翻译之所以引来如此的麻烦就是由于不同中西文化,而造成的文化意象错位所引起的。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讨论文化错位现象:

(一)历史文化的错位

中国龙之所以被赋予神般的形象,与中国历史有密切联系。汉语中还有很多习语与历史有关,如"朝秦暮楚"、"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三顾茅庐"、"破釜沉舟"、等等。相应的,与西方历史文化有关的习语也很多。英国文化起源于古罗马,所以就有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 Appeal to Caesar(诉诸最高权力机关)等等。

(二)宗教文化的错位

作为信仰对象,宗教文化在人们生活和思维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西方dragon的形象早在《圣经》中描述过,并被确切地定义为魔鬼。中国宗教文化背景为佛教、道教、儒教,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和宗教有关的习语,如佛教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道教的"天道酬勤";和儒教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相应地,在西方,基督教贯穿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圣经》的影响更是深远,因而有大量的习语、格言都来自《圣经》和基督教,如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Judas' kiss (死亡之吻),Noah's ark(诺亚方舟)等等。

(三)地域文化的错位

从中国的历史起源来看,当时的人类最早生活在中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从一开始他们见到的就是富饶的土地,离海洋较远,所以对海洋有神秘的敬畏之感,固有"海底捞针"、"天涯海角"、"海誓山盟"等体现汉民族对海洋的心理状况。相反英国是还上大国,在航海中产生了许多词汇和习语,如fishwife(渔妇、泼妇),all at sea (茫然不知所措),on the rocks (触礁、处于困境)等。英汉语言文化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错位的例子就是雪莱的Ode to the West Wind。直接翻译过来应该是《西风颂》,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在汉语言文化中,由于中国地理环境,从西方吹来的风往往是刺骨的。所以西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寒冷"。所以汉语中有"喝西北风"这样的习语指没有东西吃。这样说来,歌颂寒冷的"西风"有点行不通。

(四)社会文化的错位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分(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如sister同指姐妹,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le可指叔、伯、舅、姑父;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姐、表弟、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

三,汉英翻译中文化意象流失的补偿

(一)创造新词或直译加注

当文化对应出现空缺的时候,可以采取创造新词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文化虽然具有共性的东西,但也存在不少的个性,如"龙"对于英语世界而言,就是一个它不拥有的文化意象。对于英语语言里没有的东西,我们不能将其生搬硬套地将其与其中的某个词对应。最初将"龙"与"dragon"对应就是生搬硬套地结果,而实质是,他们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和文化内涵。如果用新创造的词"loong"不仅象形,而且本身不含有任何文化内涵,可被赋予全新的,完全属于中国龙的含义。

(二)意译加注

然而不是所有异国词汇、习语都能够被成功引入的。譬如有很多汉语成语背后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故事,如"背水一战"、"步步为营"等,故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意译加注的方法,把原语典故转换成目的语读者所熟悉的典故。如"杀鸡取卵"可以归化成为源自《伊索寓言》的成语: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在上下文没有相应语境的情况下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成Butterfly lovers不如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类比,译成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三)意译不加注

此方法主要针对的是社会文化的错位。所以译者在碰到了"吃了没"、"上哪儿去"等类似寒暄语可以直接翻译为"How are you?"汉文化推崇谦逊原则,当对方称赞自己时,习惯否认,贬低自己。如"您真是一个大好人啊!""哪里,哪里,请不要这么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回答,而在西方,突出得体原则的他们,会对赞扬欣然接受,所以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就应该是:"You are such a kind person!" "Thank you." 古语道:"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译者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视具体情况作相应的文化转换,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而产生失误。

四、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该既要分析原文中蕴含的原语文化特征,又要系统了解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并根据译文的语篇类型,其在译语文化中所居的位置,和译语读者的熟悉程度,在译语文化中的兼容性,从而准确地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得体地传递原文的文化因素,并对翻译中流失的意义进行适当补偿。

参考文献:

[1]谢天振. 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秉钦. 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此次赴美,是雷建德继1997年至今,先后到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及前苏联等国进行国外大百科全书有关评介《西厢记》的探寻考察之后,又一次走出国门,将《西厢记》国外评价收入囊中。

《法国大百科全书》:“十三世纪中国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元曲中是篇幅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这是爱情的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充满了迷人的情趣。”

《英国大百科全书》:“《西厢记》这个戏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它的篇幅比其他元曲长出几倍,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日本大百科事典》:“积极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就使《西厢记》成为元曲的最佳作品。”

《苏联大百科全书》:“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美国大百科全书》称西厢记“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戏剧。表现着罕见的美。”可以说,对这种美的追求。贯穿雷建德的一生。从1988年7月出版旅游民间文学《西厢轶事》起,几十年来,雷建德结缘西厢,从未止步。在矢志不渝的坚守与坚持中。他成就了《西厢记》七部曲,《西厢记》也成就了他。

如今,在《西厢记》研究、普及、再创作行业里,在爱情故事圣地普救寺旅游点周边,提起雷建德,可谓人人尽知,家喻户晓。他头上罩着瞩目光环,却能白天在本职岗位尽责服务行业报刊,晚上在他的淡然书斋里潜心研读偏袒了大半生的《西厢记》,既不为名所累,又不为利所困。雷建德置身于竹雨松风琴韵、茶酒梧月书声之中。悠哉乐哉。

五十六年前,雷建德出生在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风陵渡。由于父母从医问药的缘故,合辙押韵的中药“汤头歌”的韵律便成了他日后舞文弄墨的启蒙老师。高中毕业正赶上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于是中条山下、黄河岸边的永济蒲州村里多了一个酷爱钻故纸堆的“青年老学究”,《西厢记》杂剧中的名言警句,雷建德能够倒背如流。插队点不远处的普救寺院,不但是他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更是他寻求创作灵感的圣地。三年后,他被安置在普救寺下的一座偏僻的变电站当了一名运行工,使他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串串有关西厢记的民间传说故事和神话故事。这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雷建德工暇或抱着《西厢记》原著如痴如醉地通读,或游走在乡间村落向老人们搜集西厢相关故事。他一边收集、一边整理、一边研究、一边写作、一边发表。所撰写的系列有关西厢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先后被《山西民间文学》《山西妇女报》《运城报》等多家报刊连载,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

翻看当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山西日报》《中国水利电力报》《火花》等媒体对《西厢轶事》的评介文童,谈起研究“西学”第一阶段后于1988年7月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处女作——旅游民间文学集《西厢轶事》,雷建德仍然兴味十足,如数家珍。该书的出版。被时任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西厢戏剧专家马少波誉为“填补了《西厢记》研究的一项空白”。该书出版时,马老又欣然命笔专门写来贺词:“离愁千缕从何剪,全凭着情真意坚。有情人都成美眷,早些也月儿圆,迟些也月儿圆。”可谓迎来了个“碰头彩”,出师大捷。《西厢轶事》篇篇故事都与普救寺相连、与《西厢记》相关。可以说既解决了游客在旅游中不谙掌故、游不出趣味的烦恼,又让游客体会到了民间传说的微妙。把旅游和民间文学、神话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堪称其文的一个追求;力求出手的传说故事质朴新颖、雅俗共赏,堪称其文的一个特点;“张生酬韵借西轩”“莺莺考琴结良缘”“蒲州柿苦透莺莺”“红娘遇难变鸟”等篇民间传说“金线穿珍珠”可谓其文的又一大特点。这些民间传说,篇篇可独成格局,但连起来看,分明又紧紧围绕了《西厢记》的故事主线。可以说,这些来自民间的传说是一部民间的《西厢记》,且人为地为普救寺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不少浓墨重彩。

人民艺术家、西厢记研究会会长寒声在《西厢轶事》的序中曾有这样的评价:“把有关《西厢记》优美的口头文学记录下来,加以研究整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一番再创造的工作……是作者对西厢民间传说的第一次整理。”好一个“第一次”!现在。当初仅定价1.2元的《西厢轶事》,在互联网上已卖到15元一册了。

普读、精读、研读的过程,是一个学者、专家成长的必由之路,更是一个无异于常人的人想千出不寻常成绩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雷建德还对相关的西厢遗迹、西厢趣话、西厢诗抄及与西厢记相关的文化产品(泥塑、剪纸、火花、鼻烟壶、糖人、宣传画等)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研究,《西厢轶事》出版时,这些成果作为该书的一部分一并问世。当时成为业余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人民群众的精神快餐。需要补阙的是,许多民间艺人,好多是农村的老太太,根据他早前创作的西厢故事,创作了几十幅剪纸作品,《西厢轶事》首次将其中的“酬韵”“传简”“进香”“佳期”等十几幅收入书中,并套红印刷,也成为该书的亮点之一。

从此,雷建德一步一个脚印,时有新作面世。

1989年9月,他的第二本著述《电视文学故事西厢记》正式出版。著名的书画大家董寿平专门为其题写了书名。最难得的是全国著名的西厢专家王季思不顾年迈体衰,戴着老花镜酌字逐句审看了样书,在百忙中为该书作序题词,称其作“突破了原著的局限”、“纠正了前人的误解”。时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寻先生也为该书的出版题了贺诗:“普救寺内一片情,牵动多少儿女心,坚贞岂止传元宋,莺莺塔上有回声”。

不久,1991年11月雷建德的第三本著述——《白话西厢记》也相继出炉。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章回体小说。二十个章回《白话西厢记》的面世,使王实甫的古典戏剧《西厢记》以另一种语言状态与广大读者见面,人为地扩大了受众面。海内外著名学者吴晓铃在序言中有言如兹:“章回体小说《白话西厢记》应该是返祖之作。其文笔流畅,雅俗共赏:上焉者能咀嚼其选用的王作原本佳句,下焉者能提高欣赏水平……”我国著名戏剧大家郭汉城为此书题诗一首印入扉页,诗曰:“蒲关驿道去行人,小院梨花谁掩门,一度凭窗肠一断,中条山竹染啼痕。”

正是基于他的不俗成绩。“西学”研究的王(王季思)、吴(吴晓铃)二位泰斗才不顾耄耋之年,为他的作品作序。这既是前辈对晚辈的提携,更是对他的认可和肯定。要知道,雷建德与二位现已故去的文学泰斗成为忘年之交,一切,全凭着作品的分量说话。

之前1990年11月。由雷建德编剧的《西厢记与普救寺》电视风光专题片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黄金时段相继播出,全国和省级主要媒介予以评介,此剧同时获得国家级大奖。《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对此评介:“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既展现了新修复的普救寺的俊逸风采。又撷取了《西厢记》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首次将普救寺的风光和历史名著相交流,充分体现了‘西厢’‘普救’连理红的主题”。

雷建德不唯书、不唯古。只唯实求真。面对《西厢记》这样一部厚重的历史名著,面对王实甫这样的大手笔,雷建德敢于鸡蛋里挑骨头。他认为,原著唱词中的关于枫叶的部分,应为当地柿叶所误。不管是从历史记载也好,从他身临其境也罢,蒲州是没有枫树的,倒是漫山遍野长满了柿子树。此可称其为“纠正了前人的误解”。原著中类似于此类的“误解”经他纠正了达十几种几十处之多。

在雷建德的笔下,一改元稹原著《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色彩。而是将结局赋予了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力求使崔张二位古代人物有新的更符合现代人们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大圆满结局。至少,是一种勇敢的期待。这是一大进步。这与古人元稹、董解元、王实甫的历史局限和今人众多专家学者的“按图索骥”式的研究有迥异之别。

在《西厢记》电视专题片的结尾,翩翩欢舞的鹳鹊定格为一行大字:“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文人投笔如刀枪,应该说,雷建德的“投笔”,给数百年前的名剧以漂亮的“一刻”,这是反封建反奴性反礼教的“一刀”,这种“投笔”是符合广大读者审美需要的,也是符合真正文化人的性格的!

凡事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又能推动量变。其间,雷建德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刊上的万字论文——《与纵横向比较》,将13世纪我国的元杂剧《西厢记》与17世纪英国沙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世界公认的反封建反礼教作品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从二者的题材(爱情)、体裁(戏剧)、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作品的悲喜剧因素等方面,都进行了同中见异、异中有同的比较研究。该论文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雷建德对《西厢记》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新的高度。

1997年12月,著名画家林兰子根据雷建德的《西厢轶事》。将其改编成连环画画册。为普救寺增色不少。序者说:“《西厢轶事》画册的问世,展示的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呼唤,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一种超越自己的付出,一种凄婉悱恻的情感……”

由雷建德作词的民族交响叙事曲作品由《初遇》《听琴》《幽会》《离别》4个乐章组成,早在1993年5月就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时隔14年后的2006年7月,经音乐大家谱曲、配器的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也在香港正式出版。时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兼党组书记,现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杨波为其作序。认为“《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也可谓举足轻重。《西厢记》的各类版本很多。但用民族交响叙事曲的手法表现这部名剧,还是头一次。有关专家认为,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不但具有原始性创新,而且它还填补了中国西厢记拓展的一项空白,同时也填补了用民族交响乐手段描写历史名剧的空白。专家相信。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如果在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以歌言情,以词抒意,其效果也毫不逊色。”

大家公认的研究《西厢记》的著作明代有69种,清代有50多种,近现代有45种,雷建德多年来沉迷于原著及百十多种业余研究专著当中。结出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果实。《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新闻出版报》《文艺报》《文艺界通讯》《时代人物》《中国水利电力报》《中国电力报》《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火花》《国家电网》《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工人报》《山西文艺报》《华北电力报》《运城报》《黄河晨报》《永济报》等报刊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广网、中旅网、中经网、中华人物网、中电新闻网、山西新闻网、黄河新闻网、世界晋商网、运城新闻网、永济市人民政府网等数十家网站予以评介。尤其是《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每次都在主要位置编发他出版西厢新书的消息,使他成为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西厢记研究学者之一。

西厢记研究,曾经南有王季思(中山大学教授)、北有吴晓玲(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之誉,他们都对雷建德作品给予了热情的肯定。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中谦二、时任荷兰国立大学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伊维德等专家学者也对他的研创成果予以好评。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歇笔,案头依然放着一册册《西厢记》原著。2012年底。雷建德的《研究成果集锦》一书面世。收录了其研究《西厢记》的主要著述成果。以图片形式分类展示。著名书画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林籣子为之题词曰:“一部西厢描有情眷属不朽实甫。半生心血酬因果菩提立言建德。”两句题词谈古论今,既点明了《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更生动概括了雷建德的西厢情缘。

篇10

一传统文学思想研究与当代文论建构

传统文学思想与当代文论建设的关系在理论界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无论是进行古代文论研究的学者还是致力于当代文论建构的学者都要对这个基本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在这个基本问题的视域之下,一系列的相关问题都成为学者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如何认识自己的传统?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展开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如何为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定位?与几年前理论界热烈讨论的“理论焦虑”现象相比,此次会议出现了一批学者的研究成果,正在试图以具体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建设夯实根基,在中国文学思想研究领域发出更加坚实有力的声音。这些研究成果当中既有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和反思,也有具体的个案研究;既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清理,又有开掘理论研究新视角的探索,正如主持分会场讨论的程正民教授谈到的感受:过去谈的“多元”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描述和要求,今天的“多元”则有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一)考镜源流,彰显传统理论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在《〈文心雕龙〉“物以情观”说》一文中以刘勰《文心雕龙》反复提出的“情”的范畴为讨论对象,认为刘勰对于文学情感问题的贡献在于他全面揭示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运动。他指出,研究者们关注中国文学的“情”的传统,却忽略了中华古文论中“情观”论,即情感的移出过程。刘勰所提出的从“物感”论到“情观”论,恰好构成了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全部运动。因此,研究者应对刘勰的“物以情观”的理论以更多的关注。南开大学的卢盛江教授在《蜂腰论》一文中认为“蜂腰”应以《文镜秘府论》的解释为准,蜂腰为什么是病犯,是考虑到句中节奏点。永明诗人提出蜂腰,诗作又犯蜂腰,是因为声律追求自身有矛盾,一些病犯规则从理论的提出到创作中实际运用有一个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在《唐宋类书“文部”的文献文体学价值》一文中认为,中国古代类书尤其是唐宋类书最丰富、最集中、最系统地把中国古代文体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具有“综罗文体资料文献”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书瀛教授在《关于“评点”》一文中认为,“评点”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典型形态和主要样式之一;通过对评点源流、理论形态特征、组成因素的清理和分析,他认为“评点”这种批评方式最切合中国人把握对象、感受对象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李壮鹰教授在论文《“选官”与“选佛”》中探讨了士林与禅林的风习的交相影响,并重点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唐后士人在贡举中形成的文人集团的组织形式是受了禅家“选佛”机制的启发,二是唐代的“秀句”、“格”、“式”等诗论著作形式也是士人选官与禅僧选佛交相影响的结果。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在《论高启诗歌审美观念的转变》一文中对高启的诗学观念进行了考察,认为入明之后,其诗学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张格、意、趣的兼顾,表现在创作上则是台阁诗与咏怀诗的兼顾。但由于明初严酷的政治环境,从而使其诗学理想与创作实践同归于失落。首都师范大学吴相洲教授在《“绮靡”解》中认为:陆机《文赋》中所说“绮靡”是指诗歌声律而言;“诗缘情而绮靡”实际上承袭了儒家对诗歌的一贯看法;后世学人对“绮靡”的种种指责其实是一种误会。北京师范大学姚爱斌副教授在《王夫之〈诗•小雅•采薇〉评语的症候式解读》当中认为王夫之在评语中提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的观点,不但与诗意不合,也有悖其本人的诗歌情景观。忻州师范学院刘淮南教授认为《文心雕龙•原道篇》在文学理论基础的建构和文化血脉的承接方面,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北京语言大学郭鹏教授在《论“邵康节体”》一文中探讨了“邵康节体”作为一种特色化诗体从开始确立到流传的过程,辨析了包括《沧浪诗话》在内的宋人诗评中所谓“邵康节体”的本来含义。安庆师范学院方锡球教授认为明代中后期,唐诗学研究出现大量论争,最著者乃是“唐无五古”、“唐人七律第一”、“李杜优劣”等争议。在这些论争中,包含艺术理想范型与诗歌、范型与诗歌衰落的关系,关涉“诗变”问题。

(二)理论话语资源的重新审视香港教育学院的陈国球教授在《“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以陈世骧之说为例》一文中集中探析陈世骧的中国文学史论,对“抒情传统”的提出背景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的清理和辨析。值得关注的是,本篇论文以翔实的资料展现出陈世骧站在中西比较的角度来阐明自己观点的文化立场,已经表现出那一代学人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时,重新审视自身文化传统的自我意识和努力。他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陈世骧“抒情传统”的论断在解释中国文学和文化时,仍有不小的理论阐释空间。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试图激活传统文论中的“感兴”传统,为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当代文学研究拓展阐释空间。他认为无论是“典型”还是“意境”这些来自古典传统的批评术语,都要回到“感兴”。他提出要把感兴和修辞论结合起来,即:感兴修辞,以弥补中国现代文论术语缺乏的困境。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在《从道器角度观察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知识建构》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应注重其具体的理论学说,范畴命题,以及演变发展的通史,更应注重背后的精神价值的开掘与承传。要使中国古代文论走出以古释古的范围,与当代文学活动相融汇,变为当代文论发展与延伸的精神资源,这种创造性的精神阐释与承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p#分页标题#e#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的吴子林副编审以历史主义的精神透视、辨析了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诗》可以兴,可以群,可以怨”两个诗学命题,提出追求理想的人格精神和生命存在的完美境界,是孔子诗学思想的最高旨趣;孔子的诗学思想与其说是“实用”的或“功利主义”的,毋宁说是重视自我人格修养之人生实践的生命诗学。中国社科院彭亚非教授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可以说是一种哲思文化,正是中国哲思文化与智慧文化特有的终极追问意识,影响了乃至决定了中国文学、中国诗学的特有本性。这一特有本性与中国文学、中国诗学的文构示意性叙事形式的结合,便形成了中国文学理念中相应的感知、意会的诗歌接受与阐释传统。中国传媒大学张晶教授则从中国文论及艺术理论中发掘中国美学中的生命感及空间感。以此来重新观照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物色”范畴以及“气化”思想,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特征打开了一个新鲜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程正民教授认为,中国的文论研究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通过国际交流,通过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在世界文论的大背景和大格局中突显中国文艺思想的独特价值、地位影响。他着重介绍了巴赫金“外位性”理论对于文学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西南大学代迅教授认为中国的文论研究要摆脱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础的世界主义观念,吸收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同民族国家的跨文化资源,中国文论在异域的传播并富于建设性地融入西方文论体系,在世界主义文论话语的建构过程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辽宁大学的高楠教授认为,文学理论的品格在于向着文学生成,因此他提醒研究者要始终着眼于从文学经验的维度出发来进行理论的阐发和开拓。北京师范大学毛峰教授则借鉴了传播学的理论资源来探讨中国文学思想的研究。北京语言大学的黄卓越教授在《批评史、文论史及其它》中指出,在目前所称的“文论史”的概念中,应当关注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批评史”概念的独特性,这源于批评史的概念在提出时所注入的特定内涵。由此可见,文论史的概念不仅不能全部囊括批评史的意义,而且二者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某种裂隙与紧张。通过对文论史概念的批判性反思,“理论之后”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因此黄卓越教授将批评史、文论史两个概念的区分作为重新理解学科史范式及其转换的重要命题。

(三)方法论的阐释与反思

作为对文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探索而提出的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李春青教授对“文化诗学”这一理论方法的来源和走向进行了梳理和阐发。在《论“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一文中,李春青教授指出:“中国文化诗学”虽然借用了来自西方的“诗学”和“文化诗学”概念,但它的含义却是指面对中国独特的文学现象而产生的独特阐释理念与方法。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诗言志”到“知人论世”,再到“文变染乎世情”,形成了中国式的古典阐释学传统。追溯中国式的古典阐释学传统,并使这种传统活跃在现当代的理论阐释系统之中,这一点成为“文化诗学”这一极具方法论意义的命题的要旨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叶舒宪教授提出“诗学”的概念应该重新进行清理,即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探讨其阐释背景和理论规定性。叶舒宪教授提醒学者们要谨慎使用西方的理论概念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现象做概念化的图解。他提出了四重证据的研究方法。第一重证据是四库全书等传世文献;王国维把地下挖掘出来的甲骨即甲骨文叫做第二重证据;第三重是联合国命名的口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重是地下新发现的考古学物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方喜教授也认为,“文化诗学”的概念需要澄清,但他强调这个概念不必跟西方文论中的“文化诗学”对应起来,因为这个提法不仅在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中存在,而且应该有它独特的理论内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胡继华教授认为,方法论蕴含着学术伦理,体现出建构意识,同时与中国古典文化精神有着隐秘的关联,支配着对西方文化的取舍立场。

除了方法论的探讨之外,还有一批卓有成效的个案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李衍柱教授谈到了审美视野观照下的的《大秦帝国》并论述了杂文学观、纯文学观、大文学观的互动与转换。北京师范大学陈太胜教授在《叶公超的现代诗学与新旧诗之争》一文指出,叶公超以“音组”为基础提出了关于新诗格律的基本主张。新诗能够与中国古诗相媲美的不是它的吟唱性,而是基于“说话的语调”为基础的对现代生活的切入与表现。北京师范大学李怡教授试图用“民国机制”来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阐释框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唐晓敏教授探讨了从韩愈到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梁淑媛教授对台湾鸾堂劝化赋及其内容进行了分析;台湾政治大学的侯雅文教授以李梦阳诗学为例,讨论了和同文化与中国古典诗学之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唐宏峰讨论了晚清小说中的风景描写问题。此外,山西大学郑伟《郑玄、郑樵〈诗学〉比较论》、北京舞蹈学院吴海清《魏晋南北朝文体建构活动与社会权力结构的关系》、彭民权《话语建构与政治言说中的文学——论〈淮南子〉对〈庄子〉的接受》等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二海外汉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