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2: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流营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流营销论文

篇1

物流文化性涉及到共性与个性,共性即物流系统活动中表现出的文化氛围、文化价值、文化理念、文化制度、文化习惯;个性即渗透于物流系统各环节中的文化接触、文化联想、文化默契、文化共鸣、文化震撼。如果说共性解决的是消费者需求的规模(数量)化问题,那么个性就是解决消费者需求的深层差异化问题。需求背后是人性,人性连接着营销,营销过程有物流,物流操作隐含着文化。文化指导营销其一是用文化理念规范引导营销活动过程;其二是文化引导具体的消费行为。消费行为的种类有多种分法,为了解决营销的目的要求,我们抽取人类行为特性的自觉性、体验性、习惯性、灵活性、草根性等,借以探讨人性、文化性与消费需求深层的物流联动。

(一)自觉性与理性消费

自觉性就是消费者实现购买的自觉自愿程度,自觉性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关涉消费的理性和规划性。物流营销要通过文化引领促进诸如云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得出必然而非或然性意见、结论和行动,做到物流营销上的自然、自发、自觉以及文化上的守时、守纪、守信。

(二)体验性与参与性消费

参与性体验消费要清楚顾客的利益点和顾虑点在什么地方,根据其利益点和顾虑点决定在体验式销售过程中重点展示哪些部分。弄清楚了这两点,就找到了文化价值作用于物流营销的关键。物流体验可以让顾客参与物流服务的规划设计,参与物流的流程、流速、流效的策划安排,增加顾客的情感价值、过程价值、品牌价值。物流营销是体验经济,它以人性化服务为重点,通过身与身的接触,心与心的沟通,达到情感的交融和关系的忠诚。

(三)习惯性与常态消费

人与社会接触、碰撞、磨合产生习惯。习惯链接过去和未来,它使得过去沉积在感知、思维和行动中的经验复苏为鲜活的现实存在,并长时段地生成未来的生存经验和实践。习惯的生活方式一旦积久养成,就不易更改,如人类消费在不同国家、区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即文化使然。习惯是沉淀在人心底里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意志,是文化坚定的神经,物流必须服从、服务之。

(四)灵活性与感性消费

灵活性指人消费活动的弹性、敏感性和应变性,也是物流营销应对顾客需求多样性的重要砝码。为满足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物流营销要想方设法钻到顾客心眼儿里,了解客户的新需求,找寻满足这种需求的新资源、新技术、新手段,对市场急需、专需、特需做到有求必应、迅速有效,而且做到应的主动,应的及时,应的准确,在满足方式上不仅能做到“锦上添花”,更能做到“雪中送炭”。

(五)草根性与朴素消费

草根即平民,或可延伸到中小物流企业,虽然其个体掌握的可支配资源不多,但群体庞大,影响广泛,市场总的容量不可限量,物流营销应着力满足他们朴素的消费需求,像“双11”那样,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建立文化的链接,实现双赢。

二、物流文化力

文化是物流运作模式的主动脉,物流文化营销的核心支柱是文化力,而文化竞争力、文化融合力、文化平衡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创新力是其支柱中的重要支点。

(一)文化竞争力

物流竞争力是围绕企业的存在性、发展性、持久性问题,以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资源整合为本源,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最终目标,实现经营利益的最大化。在后现代物流营销中,虽然经济环境、竞争战略、营销策略不确定,但隐藏在物流产品和服务不确定背后的价值需求是确定的。价值关乎人性,价值牵扯文化。竞争战略确定靠文化,如源头之水,树木之根;竞争战略执行需要文化,像发动机之于车、船,雷达之于无人飞机。物流竞争战略的核心即物流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客户服务,文化竞争力就是首先发现识别客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并寻找满足这种需求的物流能力,赋予其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其次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所期望的服务,着眼于竞争战略总体来分析,物流总成本与客户价值关系应该是物流服务关注的重点。当物流行为对消费成本和客户价值(企业和客户互为成本、价值感受主体和客体)同时带来正面影响时,文化营销创新借助于相互触动心弦,在成本、价值的交汇区域得以实现,成本节约通过取消或压缩某些竞争因素而发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价值创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促进成本下降。否则,就是文化营销创新没做到或做得不够好。由此可见,文化是物流竞争的根本力量。

(二)文化融合力

物流是功能联系紧密的一体化系统工程,虽然参与的要素分属于不同企业或同一个企业里的不同部门,有各自独立或近乎独立的运作模式,在行“流”如水中,互不相让,但系统中功能相关的变量、组成部分或目标却能组成统一的整体,相互交错、融会贯通。在物流结构设计和运作中,尤其在物流营销中总有文化无时无刻的存在,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通过要素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文化融合力反映在物流环环相扣的链接上。文化如纲,营销似目,纲举目张。

(三)文化影响力

物流系统管理目标选择的是“有效”,即在客户服务、成本节约、规模优化等方面的有效;物流营销选择的着眼点是“适合”,即在产品、数量、价格、渠道、时间、地点、客户等方面的适合。物流营销是市场需求链中最集中、最具活力的环节,它的使命是围绕市场需求,计划最可能的供给路径,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成本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满足的产品:服务空间流动和时间延伸的需要。文化在物流营销中,作为一种隐性力量,其作用虽潜移默化却也历久弥坚,不容更动,可谓“软手段,硬作用”。当今世界物流系统发展变化极为迅猛,战略在变,结构在变,方式也在变,但为客户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在稀缺资源中,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物流不仅要在物质上实实在在地满足消费需求,还要在精神上千方百计地实施客户关怀,用文化维系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保留度和利润贡献度。

(四)文化平衡力

物流营销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平衡物流成本和物流客户服务,重效率更重效果,服务商流、保障生产和方便生活。无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F.德鲁克的“黑大陆”说,还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的“物流冰山”说,都指出了“物流成本管理是挖掘企业潜在盈利能力的重要渠道”。可见,物流合理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可以接受的物流服务,或以可以接受的物流成本达到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交替损益或效益悖反。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平衡,通过文化引领营销管理,从总成本的角度,能动地利用物流系统的优势,权衡得失,不求极限,但求均衡,均衡造就合理,均衡带来增值。平衡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物流要素流动时序、秩序的调整,即物流活动谁先谁后的安排问题,物流运作的系统化和服务网络化就是最好的例证。

(五)文化创新力

目前我国物流业虽取得显著的进步,但在发展上仍存在不稳定、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催生出许多服务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时间短、实践经验积累不足问题,也有物流管理工程的学科理论研究不够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文化创新力。物流营销变革、再造刻不容缓。“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变”是最完美的适应力。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营销模式都将被创新的模式所取代,营销创新是营销的主旋律。物流营销创新主要集中在客户价值倍增型的营销模式创新,新技术运用型的营销模式创新,策略及资源整合型的营销模式创新。这种营销模式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顾客。物流营销创新要把关注点聚焦在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质量上,并能理解质量背后的精神支持,做到文化创新、发展持续、领先持续。物流营销拥有了文化优势,就会拥有竞争优势、凝聚优势、平衡优势、效益优势、发展优势。

三、文化物流人

营销就是销售一种利益,营销是人的活动的集成。营销的对象(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物流营销给予外部客户特别的关注,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但由谁来实现对外部客户的物流服务,如何操作,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呢?在主体服务于客体这一确然结论下,还要思考营销的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销售是在解决营销主、客体“对立”中追求“统一”,即在投诉与纠错的互动中实现满意、忠诚,而顺利实现统一的关键环节就是文化。在营销主体与客体的比较中,主体应优于客体,因为没有主体的优越,肯定就没有客体的优越。所以,主体是物流应最先重视的稀缺资源,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

(一)关注“人”重于关注“事”

物流输出的产品是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也是销售的过程,服务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而且更强调个性化、人性化。一般意义的“人力”管理只是从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出发,就事论事,如此有量可考,有据可查,便于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只是抓住现象,而忽视了本质。物流绩效包括“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要以绩效结果和绩效行为双轮驱动整体考核,从中考核物流人的物质性和文化性,以至于逐渐形成关注“文化性”重于关注“物质性”的状态。

(二)关注“能力”重于关注“绩效”

物流人的核心是“人”,从“人本管理”,甚至从“能本管理”角度对人的评价和判断看,绩效是物流营销的结果(目的),能力(手段)是实现这个结果的本领。企业不能仅从“成王败寇”的狭隘逻辑出发去揣度,从而过分地看重眼前利益,忽视总的长期利益。因此,关注“能力”应重于关注“绩效”。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物流管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文化体系中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在“想做、可做、能做”中间找到交集,物流文化体现营销的文化渗透,总领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三)关注“发展”重于关注“待遇”

有学者研究指出,通常员工有四种怠工方式:出勤不出工,凸显管理问题;出工不出力,凸显心态问题;出力不出单,凸显效率问题;出单不赚钱,凸显效果问题。解决此问题要从体现“文化人”假设核心思想的人本管理中找到答案。物流人是内部客户链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物流人通过超强的黏合度,形成“客户链、价值链”,去应对最终客户不断增值的期望,实现物质与精神两获得,两手都硬,实现客户服务的动人、动情、动心。提升行业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离不开一流的物流人才;而人才队伍的建设更是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建设将影响人才队伍的素质、走向及发展。

四、物流文化营销

物流文化营销是文化掌控物流营销大局,利用文化与营销门当户对的拟合度,实现文化的领导力。文化在物流营销链上运行的动力系统中,是舵手,掌管着方向,也是推动营销前进的内驱力。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从物流工程的贯穿力、品牌的隐性力、策略的思想力中得到明显的体现。

(一)物流系统工程的文化贯穿力

系统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物流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单元构成的,是以完成客户物流服务为目的的综合体。物流系统受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要素影响,这使物流系统整体构成十分复杂,要素之间在目标、产权、运作上既存在协调,也有冲突,系统本部与外部环境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文化贯穿于外部环境与物流系统,通过渠道流、响应流、集合流、协调流和价值流,既适时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又执着于物流系统中,促使物流内部整体优化、合理化。文化物流人借消费者的自觉性、体验性、习惯性、灵活性、草根性所搭设的消费渠道,通过物流文化竞争力、融合力、平衡力、影响力、创新力实现内部协调、内外和谐,达到社会、企业和顾客所共同期望的最佳物流效益。

(二)品牌激发感性力量,创造隐性价值

物流从表面上看是理性消费,但实质更多的是感性消费。我国物流企业在盲目的发展过后,现已开始重新洗牌,具有竞争力的物流品牌已逐渐形成。品牌的发展是一个由商品价值向精神价值转移的过程,有文化内涵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力。品牌力是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的有机统一,品牌力的核心是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创造物流活动的隐性价值,强有力的个性化品牌能够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持续力。

(三)文化营销策略

物流营销是围绕市场需求,设计最佳的供给路径,在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成本控制下,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服务空间流动和时间延伸的需要。按照物流营销活动的成本控制、规模效益以及利润最大化原则,营销文化的内容包括营销哲学、营销价值观、营销道德与伦理。

1.物流营销哲学

物流哲学不仅在于认识物流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物流营销的目的需要。物流哲学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紧密关联,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物流营销价值观

物流营销价值是对物流活动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由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聚集而成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判断价值有无、价值大小的尺度和准则。物流营销的价值目标是通过思维的调整与跟进,贴近顾客需求,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重视顾客利益。若物流文化营销顾客服务效果远远大于客户期望的顾客让渡价值,客户就非常满意,否则,就一般满意甚至抱怨。忠诚客户是企业最好的营销资源,影响客户忠诚的价值观是出发点,也是终点,决定着物流营销的最终结果。

3.物流营销道德与伦理

物流营销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物流文化能量始终会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径去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具有赢利欲望无可非议,但决不可超越道德底线,物流服务尤为如此。物流文化是成员共同恪守的经济伦理,文化评价物流是对客户服务的价值力、吸引力、持久力。只有坚持了道德与伦理,才能赢得客户满意、客户忠诚、客户赤诚。

五、结语

篇2

(一)铁路物流的经济环境

长期以来,铁路货运量和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和铁路货运量呈正相关关系。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GDP增长6.9%,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市场需求出现积极变化。5月以来,出现了投资、消费转好的局面,出口虽有波动,但总体降幅收窄。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上升为50.5%,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以上宏观经济情况的变化对铁路物流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铁路大宗物流业务收缩的压力仍然比较明显经济新常态下,对粗放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冲击巨大。煤炭、钢铁等产业的产能过剩日益严重,整体发展形势严峻。煤炭和铁矿石在铁路货运中占比达70%,经济新常态意味着大宗货物运量的大幅萎缩。2.铁路“白货”市场大有可为投资、消费的上升说明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从工业用品角度,通用设备、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的产值增长幅度都在10%~20%之间。政府计划2020年国内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从目前的35%提升到50%。消费品如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加工食品、饮料、酒类等的产量近十年增速均超过10%。“白货”市场应成为铁路今后重点拓展的市场。另外随着铁路路网的逐渐完善以及中欧、中亚班列的开通,铁路在进出口物流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二)铁路物流的政策环境

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于铁路物流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进入国际物流市场将使铁路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国际集装箱物流、多式联运,可以发掘更多市场机会。同时“一带一路”对改革中的铁路而言是实现自我提升的大好时机,面对国际市场,铁路可以发现自身问题,学习国际物流先进经验。

(三)铁路物流的竞争环境

铁路物流的竞争者包括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目前铁路货运市场份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铁路、公路、水路的货运量占比分别为8.8%、77.4%和12.1%,铁路、公路、水路的货运量周转量占比分别为21.2%、47.2%、28.4%,铁路货运在全社会物流中的骨干作用已经受到很大挑战。

二、新常态下铁路物流的SWOT分析

(一)铁路物流的优势

安全、准时的优势。铁路货运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连续性强,线路和货场相对封闭,管理严格,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安全平稳。铁路的每一趟货运列车都严格按照运行图的规定运行,规律性强,准点率高。多种类、大运力的优势。目前铁路物流可以为客户提供适合各类货物的运输服务,并且车辆类型和装卸设备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不断创新。运输价格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铁路和公路的运价比是1∶3,铁路运输的价格优势比较明显。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价格在0.5元/吨公里左右,铁路货运的发改委指导价为0.1551元/吨公里,允许适当上浮,上浮幅度最高不超10%,下浮不限。货运组织改革后推行“一口价”收费原则,规范了装卸费、上门费等。节能减排的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节能经济是经济新常态的主题之一,铁路物流在这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铁路运输的能耗仅占公路运输的1/37、水运的1/3、航空的1/140。铁路电力机车几乎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同时,单位运量下公路和航空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铁路的4~12倍。

(二)铁路物流的劣势

“门到门”服务尚未达到客户要求。2013年铁路货运改革以来,适应“门到门”服务要求的铁路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具备接取送达服务能力的车站基本覆盖了全国大中城市,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接取送达的费用相对于公路运输明显偏高,以至于抵消了铁路运输的运价优势。其次,响应时间过长,无法保证按时接取,客户在时效方面的体验普遍较差。物流产品单一,服务主要集中在运输环节。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仓储、运输、分拣、包装、订单处理和配送服务之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增值服务,但铁路企业目前产品还比较单一,不能全面满足客户需求。物流网络有待完善,“最后一公里”的车辆、人员不能到位,直接导致客户流失。缺乏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时间还不长,缺乏市场营销人才的储备。另外由于行业和体制的原因,物流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的培养和激励机制都不完善,也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铁路物流面临的机会

“一带一路”为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带来了新的契机,有望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在这样一个世纪性机遇面前,铁路推出中欧班列、中亚班列、铁水联运班列等对应产品。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5年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这一建设任务已超额完成。2016年国家将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我国中西部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同时随着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铁路在中西部的布局将有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这种新的布局将有效解决中西部各地之间的物流通道缺乏的问题,为铁路在物流产业中奠定更强的竞争地位。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启动货运改革,铁路走向市场步伐不断加快。同时发改委等行政主管部门不断给铁路总公司“松绑”,为铁路物流市场营销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由电子商务带动的中国快递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且长期增速超过50%,铁路总公司抓住机遇开通了电商班列,拓展快递市场。

(四)铁路物流面临的威胁

铁路物流的竞争对手包括公路、航空、水运等都在不断发展创新。2001-2014年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增幅达到476%,而铁路营业里程增幅仅为60%。同期公路载运工具总吨位数增幅达494%,而铁路增幅仅为71%。公路物流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货车的实时追踪。甩挂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时效性,提高了货车的利用率。水运领域研发的快船技术,有效弥补了水运速度上的短板。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公路、航空的运价有了较大下降空间,铁路物流的价格优势受到了威胁。

三、新常态下铁路物流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一)铁路物流的整体产品策略

整体产品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1.铁路物流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利益。铁路物流的核心产品就是使货物发生符合客户要求的位移。客户对货物位移的要求涵盖安全性、准确性、时效性等方面。对于铁路物流的客户来说,符合要求的位移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铁路很长时间以来以大宗货物运输为主,货运组织改革后大规模进入“白货”物流市场,在控制“白货”货损货差方面还有待加强。铁路应加强场站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引进先进的装卸、分拣设备,整合流程,以满足客户在货差货损方面的要求。随着各行各业利润空间的压缩,很多企业要减少库存量以节约成本,铁路物流客户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应充分了解客户的生产和销售计划,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准时制物流服务,实现物流服务与客户生产经营的严密对接。2.铁路物流形式产品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可见的外在形态,或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铁路物流通过物流载体的外在特性,将位移核心产品转化为可以被客户感知的形式产品。同时客户由感知形式产品来判断和评估铁路物流能够给自己提供的效用和利益。铁路物流的形式产品包括品牌、线路、列车的种类型号、物流设备、场站仓库等基础设施的布局、货物在途信息展示、运营组织工作以及员工服务质量等。铁路物流服务不像实体产品可以向客户充分展示,让客户观察和试用,客户在选择时是有感知风险的。良好的形式产品能够帮助客户消除和控制感知风险,使客户做出有利于铁路企业的决定。铁路企业要加强物流品牌建设和宣传,让客户了解货运改革后铁路物流的新动向。完善受理方式,坚决实行敞开受理。优化铁路线路设计、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编制运行图。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创新货运列车开行模式。积极改造和新建符合“白货”物流要求的基础设施,采购先进的物流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明确各路局上传货物在途信息的权责,使客户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获取货物在途信息。重视员工培训和形象塑造,向客户展示良好的职业素养。3.铁路物流延伸产品铁路物流延伸产品是客户在购买位移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服务和利益。物流业只有和客户的供应链、价值链充分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铁路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采购、咨询、金融、培训、供应链管理、保税物流、运输等。

(二)铁路物流的渠道策略

渠道建设是铁路物流的短板之一。铁路货改之前零散货物运输已经停办了十年,期间很多货运网络节点被撤销。货改后恢复零散货物运输,全力开拓“白货”市场,铁路物流为保证向客户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需要重新构建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新建的物流服务网络必须跟客户对接,不断调整、强化和完善。铁路应该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这一新兴渠道。铁路物流客户均可依托12306网站平台查询货运信息、提报运输需求、预约物流服务、预订货运产品。自2015年4月开始试运营的铁路95306网站将会逐步取代12306网站的货运功能。铁路应加强宣传,使“买票到12306,发货到95306”的消费习惯深入人心。

(三)铁路物流的价格策略

2014年2月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铁路货物运价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铁路散货快运、铁路包裹运输价格,以及社会资本投资控股新建铁路的货物运价。拥有了更大定价权的铁路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成本、市场需求程度和竞争态势决定货物运输价格。铁路物流定价时应综合考虑客户类型、运输距离、货物品类、计费重量、所用车型、批量大小、物流时效、运输方向、回程空载等因素。

(四)铁路物流的促销策略

篇3

(1)市场挖掘工作不足。

很多物流企业虽然拥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拥有率,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挖掘不足的问题,使得企业物流业务量难以保持稳定或缺乏市场发展能力。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物流企业在进行营销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客户存在哪些特殊的、个性化的物流需求并据此提供深层次和高水平的专项物流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深化与已有客户的合作并获得更多订单;另一方面,营销部门对物流市场发展的动向缺乏深刻把握,因而无法满足新客户的新需求,即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不足。想要满足老客户的物流深度需求和提高新客户开发能力都离不开物流企业运行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2)物流产品未形成品牌。

我国物流企业的营销主要仍停留在传统的订单竞争层次,还未形成以品牌进行良性竞争的营销意识。这使物流企业将营销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关系营销、广告营销等初级营销模式上,忽略了物流企业营销的最主要形式-品牌营销。物流品牌建立在物流订制能力、物流服务质量和新产品创造等基础上,实现这些内容主要依靠的是物流运行部门,物流营销部门只扮演信息传递的功能。因此实现物流品牌的营销效果离不开物流技术部门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运行部门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综上三点,物流企业营销的主要症结在于物流执行与营销工作的脱节、对物流客户需求挖掘深度和广度的不足、物流产品本身不能为营销提供品牌营销效应这三个方面。这三个问题的发生都与物流业务部门未参与到营销环节中有关。想要提高物流企业在市场中的营销水平和营销效果,必须将物流运行部门引入到营销体系中来,充分发挥其在物流市场的作用。

2运营销一体化模式解决物流企业营销问题的途径

运营销一体化模式是使物流企业的物流运行部门与营销部门进行紧密合作的一种组织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来解决旧有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已有客户企业订单份额的增加。

运营销一体化的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模式是以单独客户企业份额的增加为起点开展的,一方面是因为开发新客户所需成本是维持现有客户成本的5倍以上,另一方面是物流企业更易保持现有客户的忠诚度。物流企业的运行部门与销售部门形成若干个专项运营销小组,每个小组只针对某一特定企业进行物流服务,小组之间的人员可以交叉和重复。运营销小组内部由营销人员负责与客户企业进行互动,包括维护客户关系、信息交流、沟通互动、订单洽谈、合作意向、价格敲定等。由物流技术人员根据客户企业的物流需求、企业特点、应用偏好等来制定个性化的物流计划,由营销人员和物流技术人员共同与客户企业沟通物流定制服务的内容,这样形成物流企业对客户企业的定制营销。定制营销能够使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物流企业的一般区分开,成为满足客户企业需求并获取其忠诚度的重要武器。物流企业通过这种营销与物流运行紧密结合的方式解决了物流运行与营销分裂的问题,增加自己在主要客户企业内订单份额的百分率,与客户企业形成长久稳定的共赢关系,使营销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运营销一体化营销模式对物流市场的深度挖掘。

物流技术和执行人员是直接接触物流各个环节的一线人员,其对物流市场发展动向的把握更为精准;物流销售人员则是与客户企业沟通最多的人,其更了解客户企业的物流需求。将物流技术、执行人员与物流销售人员组合在一起形成运营销小组,能够充分发挥原本不同工作岗位上人员的特长和优势,更敏锐地抓住物流市场的发展特点,准确地预测已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即将出现的物流需求并提前做好准备。未进行运营销一体化模式前,单独的物流技术人员或销售人员往往只从自身角度出发判断物流技术发展和营销发展趋势,导致企业所发展的物流技术不符合物流市场发展规律,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物流营销方式超出本物流企业现有物流技术的能力范围,使缺乏技术支持的物流营销成为空中楼阁,不能实现营销承诺,降低客户企业对本企业的信任程度。在应用运营销一体化模式后,物流技术人员更清楚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势,对客户需求的了解更加透彻,能够根据这些信息使企业发展的物流技术更具市场竞争力,为营销提供强大的后盾。同时,物流营销人员也能够根据企业自身技术特点形成有的放矢的营销方案。

(3)运营销一体化营销模式对物流品牌营销的推动。

①运营销一体化营销模式能够使物流执行人员更清楚企业营销的目的,能够配合营销人员根据营销目的更好地完成物流服务工作,使物流服务更符合预定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②与已有客户的良好合作和份额占有率的提高能够提高企业自身声望,与客户企业的共同发展能够随着客户企业知名度的提高而提高。同时获得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学习如何为大型企业进行物流服务奠定基础。比如广东保供储运有限公司为宝洁公司制定了专门的运营销一体化服务,随着宝洁公司的发展在物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并进一步与40余家集团企业达成合作关系。③运营销一体化模式使物流企业营销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加快,一体化的组织方式使企业推出物流新技术、物流服务新种类的速度更快,而新技术和新服务是物流服务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实行运营销一体化的物流企业在营销方面更具核心竞争力。

3物流企业运营销一体化模式的建立方式

3.1物流企业运营销一体化的营销组织模式由市场营销部门牵头,组织物流运作部及其他部门共同建成运营销小组。

根据营销的具体需要,运营销小组与物流运作部、市场营销部、物流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形成人员互动关系,形成人员流动机制。市场营销部门仍然负责传统营销模式下的新客户发展和老客户维护工作。此外,通过为老客户及其合作伙伴之间进行物流服务的过程结识新的合作客户。

(1)针对已经达成战略联盟的合作企业,物流企业应该组建专门的运营销团队。

团队的人员构成通常较为稳定,无论营销、技术还是物流运作人员都对战略联盟合作企业的物流需求和主要工作人员较为熟悉。通过经常走访、调查需求、物流服务满意度调查、组织物流资源链、物流技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供高于战略联盟合作企业期待值的物流产品,保持与战略联盟合作企业的稳定合作。

(2)运营销小组为老客户进行专项服务,因此针对老客户的运营销小组成员基本固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进行人员调动。

在为老客户进行一体化营销时,以增加在该企业的订单份额为目标。根据80/20定律,物流企业的老客户虽然只占客户企业数量的20%,但是能够带来的营销回报却占物流企业整体所得的80%[6],因此物流企业应将运营销一体化的重点放在这些老客户企业上,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订制服务。通过市场细分,努力将具有发展潜力和一定规模的老客户转化为战略联盟合作企业。

(3)虽然市场营销部负责绝大多数新客户的营销工作,但是针对一部分对物流需求较大的企业或在本企业即将开发新类别的物流市场时,运营销小组仍将发挥其特殊优势。

如某物流企业以前从未涉及到生鲜产品的物流,目前想开拓这个物流市场,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针对冷鲜物流的运营销小组,从物流产品设计、物流技术等方面支持新领域的营销工作。这种形式与传统的分部门管理方式相比,免去了物流企业内部多部门之间的二次信息转达,提供的物流服务更快速、为客户提供的解答更专业和直接、设计的物流产品更符合实际情况,将服务本身变成了营销的一部分,取得的效果更好。

3.2运营销一体化模式下的营销策略

运营销一体化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为客户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物流产品,通过产品带动营销工作的顺利进行。物流企业想要突出这一优势就要采取相对应的营销策略。

(1)一体化营销激发和引导客户的物流需求。

传统营销模式通过向客户施加影响使其对本企业所提供的物流产品产生兴趣,属于强势营销,施力方为物流企业,而主动方为客户企业。而一体化营销应该将营销的出发点放在如何为客户企业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取利益上,通过物流企业自身的产品来吸引客户企业。虽然施力方仍然为物流企业,但是由于物流企业应用了吸引力的方式,激发了客户企业对这些物流产品的需求,因此营销的主动方也从客户企业变成了物流企业。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并激发其需求的变化是运营销一体化模式对传统营销的根本性颠覆。

(2)通过外部联盟降低非核心竞争力的投入成本。

运营销一体化是物流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力,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到这一核心环节中能够最大化发挥物流企业的现有资源,获得最佳利益回报。物流企业不一定要完全拥有物流流程的全部功能,可以通过外部联盟的形式将较为边缘化的物流功能进行外包,将重点放在核心的运营销一体化业务就能获得最佳的投入/收益比。

(3)突出网络在一体化营销中的作用。

运营销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每次的营销过程都必须有物流技术及运行人员参与到每一个环节,现代化物流营销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降低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通过网络,物流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可以了解客户特点及需求并据此制订或修改物流产品、方案、价格等。同时,通过网络互动能够带动客户企业参与到物流方案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使客户提高参与感和控制感,增加其在营销过程中的积极性。

4结论

篇4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物流市场营销;应用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优点

1.1专业性更强,学生更拔尖。

因为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所以对学习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学生时常分析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以及技能,并且加以熟练。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相结合,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样课程能更快速的提高学生的技能,而且方便于实施。

1.2能够培养专业性创新型人才。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在物流市场营销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摆脱以往“一个模子”的教学方式。丰富的理论知识,亲身的动手体验,满足了学生对物流市场营销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资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低。对物流市场营销学科,年纪较大的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模式缺乏,这违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则。而年轻的教师,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还有一类教师,是来自于企业,这一类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院校的教师团队存在一些漏洞,教师团队一日不得完善,学生的进步之日可谓遥远。站在院校的角度,对物流专业的学生,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在某些院校,它还是学位课,重中之重。物流市场营销讲究的除了理论,还讲求实践者的能力以及经验。一味地在校园里,在课室中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难以理解。学好这一门课的捷径便是校企合作,一方负责赋知识,另一方负责予经验,可是这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力度也不足。院校一心想培养出本校心目中的理想人才,便在校内建造实训营,可是这始终是模拟的,学生终究不能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不能到真正的场地上实践,所以学生培养出来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3.1完善课程的考核机制。

物流市场营销这一门课程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那么考核机制也不能只是专注于卷面上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比如:“百分制”考核机制,平时学习成绩占30%,卷面考试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40%。这样的百分制考核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设置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该模式增强了考核的公平性和全面性,监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督促学生自觉学习。

3.2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深入到企业中实践学习或者定期地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岗位的规范操作以及职业道德要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相应法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3加强校企合作。

如:物流在学生眼中简单地说便是学生每天接触的快递,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东西,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市场营销,还需要把学生带到企业当中去学习,去了解。如果把学生放进京东商城,学生就会了解到当中的运作情况。如果把学生送进聚美优品企业中学习,学生就会清楚海外购以及极速免税是如何利用物流进行销售。在企业当中能学习到的知识真的是包罗万象,而学校是不能给予的。校企合作还可以汲取国外学工结合的方法,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目的为的是应用,基础便是理论知识。我国的校企合作也可以如此,教学的过程是在企业与院校双方交替进行,共同培养物流市场营销的应用型人才,就是部分学院制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的理论知识后,就可到企业跟师傅学习,一边在企业做工一边接受师傅的教导,另一边又在院校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总之,做工与学习交替进行。企业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协商开设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并与在校教师交流互相传授经验。

3.4改革教学方法。

一是角色扮演法,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个人,每一小组代表一间物流公司,每一位队员担当不同的角色,如总经理、策划员、客服人员、市场调查人员、销售员、财务人员等。每一组都必须完成一下的任务:公司的名称、商标的设计、市场状况调研、公司经营的项目、市场定位与细分、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略等。最后每个小组上交一份完整的综合的策划书,再站在台上向班上的同学推介并解释细节,并且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由台上的同学作答。最后,教师就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课堂上活跃轻松的氛围,并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决策能力、思考与创新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二是案例分析法,这将是以社会上实际存在的企业为例子进行剖析,教师搬出例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例如在物流市场分析跨国企业的营销环境,令学生自主收集国际营销文化环境的相关资料并自主整合,得到初步的观点。在堂上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案例的讨论,挖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最后会对整个过程以及学生所做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王少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物流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运用探讨[J].中国连锁,2014(05)

篇5

实习学生可在各类工商企业、外资企业、服务行业等领域从事市场开拓、营销策划、采购管理、营业管理、销售管理、办公文案管理、网络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等项工作。

二、参加实习班级、人数及实习形式

(一)实习班级及人数:d04营销1、2班,共计76人,

(二)实习形式:系部集中统一实习与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分散实习相结合

1、推荐实习就业

由学院、系部统一联系实习单位,原则上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对于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不再参与第二次分配,学生必须自行寻找实习单位。

目前的实习单位有:

张店牵引电机厂、山川医药机械有限公司、黄河龙集团公司、金帝购物广场、淄博糖酒站、淄博商厦、胜大集团、奥德隆集团、淄博可口可乐公司、大福源超市、桓台聚鑫化工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淄博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淄博分公司、淄博鸿运物流、淄博弘志外运、淄博新星集团、华光陶瓷、东泰集团等

带队教师:巩象忠、张长学、赵传波、白雪、刘萌、崔子龙

2、自找单位,自行实习

由学生自行联系单位,自愿组成实习小组,进行与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有关的实习活动。

具体指导教师:赵传波、巩象忠、张长学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袁长明毕思勇

组员:巩象忠、张长学、赵传波、白雪、刘萌、崔子龙

实习小组的任务是:

(一)帮助联系或落实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

(二)检查实习进度,反馈实习意见,帮助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联系实习指导老师及有关事项;

(四)考核学生实习成果。

四、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系部实习就业动员大会定在xx年1月9日下午14:00-15:00,地点6306教室。实习分为二个阶段,即毕业实习阶段和毕业论文撰写、答辩阶段。每一阶段的实习内容和主要目标如下:

(一)毕业实习阶段(xx年2月10日至xx年4月10日):所有学生均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岗位上进行实岗操作。具体实习单位原则上由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并结合日后工作意向自行确定。自行安排实习单位的学生须在2月20日前把实习单位接受函交与辅导员;没有联系到实习单位者,与辅导员联系,由系部协调安排。

1、实习要求:

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已学习过的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缩小理论教学与企业营销实践的差距,为以后学生很快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打下基础。

2、实习内容:

(1)在实习指导教师和所在实习单位有关管理人员的指导下,深入到企业营销活动的有关部门与科室的具体业务中去,进行实岗操作,尽快适应相关岗位要求和熟悉岗位技能。

(2)实习期间撰写实习报告,字数不少于xx字。

(3)结合工商系网站给出的论文参考题目、也可自行设计初步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

3、实习报告格式要求:

(1)、封面:论文题目(字体3号)、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字体为:黑体、四号。

(2)、正文:仿宋、小四号。

(3)、纸张:a4。用微机打印。

(4)、实习报告中须有实习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指导教师对实习报告写出评语,并根据实习情况评定成绩。

(5)实习报告不少于2千字,上交一式三份。

(二)、毕业论文写作、答辩阶段(xx年4月10日至xx年5月26日):

1、毕业论文写作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

(1)、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2)、检验学生专科阶段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3)、对学生科研能力的综合训练和全面检验

3、毕业论文要求

(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搜集、整理毕业论文题目的相关资料,拟订毕业论文的提纲,撰写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结构布局的基本格式由标题、中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个方面内容构成(具体参见工商系网站上的论文指导书)。

(3)在论文的撰写方面,要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专业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具体的分析,把观点和材料密切结合起来,力求做到:观点明确,材料可靠,分析透彻,论证有利,结论科学。论文不少于3千字。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凡毕业论文的书面主要内容为抄袭,或弄虚作假,伪造数据者,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4、毕业论文选题。各位同学请参考以下论文题目作为你的毕业论文选题,也可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题目。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见附表一。

5、论文指导教师安排见附表二。

五、实习成绩考核

(一)实习报告考核(占20%)

篇6

原文

网络营销,可译为cybermarketing或onlinemarketing。“cyber”一词在字典中的解释为“控制复杂系统的科学”在实际应用中,其含义演化为电脑和通信实现交汇的无形“空间”,主要指网络营销是在虚拟的计算机空间进行运作。有的译为InternetMarketing:指在互联网上开展的营销活动;NetworkMarketing:指在网络上开展的营销活动。这里的网络不仅仅是互联网还可以是其他一些类型的网络如增值网络,如VAN。目前,习惯上采用e-Marketing.e表示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既简单又直观明了而且与电子商务(e-Business)、电子虚拟市场(e-Market)等对应。

通过因特网,中间商作用将改变.生产商可与最终用户直接联系,中间商的重要性因此而有所降低.这造成两种后累:

1.由跨国公司所建立的传统的国际分销网络对小竞争者造成的进入障碍将明显降低.

2.对于目前直接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销售的生产商来说.其售后服务工作是由各分销商承担,但随着他们销售利润的消失,分销商将很有可能不再承担这些工作.所以在不破坏现存渠道的情况下.如何提供这些服务将是网上公司不得不面对的又—问题。

目录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1.1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1.2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1.3电子商务的分类及其服务内容

第二章网络营销

2.1网络营销的理念

2.2网络营销的主要内容

2.3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

第三章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3.1电子商务与物流

3.2物流概述

3.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参考资料

1.宋玲、杨卫东,电子商务,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2.王健,电子商务,学苑出版社,1999年

3.高缓、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9月1日

4.黄敏学、电子商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1日

5.吕廷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日

6.尚建成、电子商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1日

7.李洪心、电子商务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日

8.赵立平、电子商务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1日

9.宋文官、.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1日

10.弘道工作室、网络营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6月1日

11.李涛、电子商务篇、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6月1日

12.李丽、网络营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4月1日

13.钟强、网络营销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1日

14.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1日

15.吕廷杰、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1日

16.董惠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1日

17.宋玲、电子商务--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3月1日

18.350亿元:今年对IT业的投资、人民日报、2003.01.03第二版

19.中国电子商务前景看好、人民日报、2002.11.20第七版;

20.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2002年电子商务与发展报告》

21.陈志萱、法国上网购物人数增加、经济时报、2002.11.20

22.孙健、大力拓展电子商务欧盟紧追美国、经济日报、2000.02.04

23.suibin800、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幸福校园、2003.03.11

24.Bluesky、何谓网上营销、幸福校园、2002.12.26

25.电子商务与网上宣传,,2003-3-16

26.RaviKalakota&MacicaRobinsom、e-Business:RoadmapforSuccess、Addison-wesleyLongmanInc,1999

27.RaviKalakata&AndreB.Whinston、ElectronicCommerce:Amanager’aguide、Addison-wesleyLongmanInc1997

28.RaviKalakata&AndreB.Whinston、FrontiersofElectronicCommerce、Addison-wesleyLongmanInc1996

2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电子商务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1日

30..原著:JOHNTSCHOHL编译:陈齐美、电子服务--电子商务生存战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1日、

篇7

深圳大学自考本科专业:销售管理、物流管理、学前教育、金融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销售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经济法概论、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世界市场行情、市场营销策划、国际商务谈判、人际关系学、销售团队管理、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销售管理毕业论文物流管理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案例与实践、库存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学前教育自考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游戏论、学前比较教育、学前教育史、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电子商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随之改变。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向传统的企业营销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本文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商务中的大学生消费的特征和心理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企业面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的特征,应该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以应对他们的这种心理特征,以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模式的局限。

电子商务是基于国际互联网环境中的 B/S 架构开发出来的一种应用方式。在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中,买卖双方可以互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可以全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在线电子支付等商贸环节。电子商务将国际互联网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引入到商贸领域,对商业运作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被各行业广泛运用。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优势明显,因此众多现代企业都基于 B2C 模式开发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而企业在制定产品最终价格时,除了考虑成本、利润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略,即定价策略中的心理因素。

在电子商务这种彼此互不见面的特殊消费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充满不确定性,其表现更为复杂和微妙,商家对于消费者心理状态的把握更加困难,而这种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经营效果和发展空间。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企业良好地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改革开放使得产品种类和形式日趋多样化,消费者可挑选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市场也由最初产品匮乏的卖方市场向消费者掌握主动的买方市场转化。在消费者主导市场的时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卖方市场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模式中这些特点和趋势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便捷。现代社会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说,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购物模式,而传统的购物模式通常需要在规定的营业时间内到达购物场所、挑选购买产品,整个过程繁琐、复杂、耗时长,再加上往返路途上的时间,通常会消耗掉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网上购物恰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其方便、快捷、高效、24 小时不间断服务等特征符合现代人的消费心理。

追求物美价廉。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余地变大,因而价格就成为消费者较为敏感的因素之一。互联网上的网店相对于传统商店而言,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网页轻松地浏览商品、比较不同卖家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平台,这样省去了中间商环节的网上直销模式可以节省成本,最终降低产品价格,因而,电子商务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选择价廉物美产品的心理需要。

追求个性化。买方市场中消费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极为丰富,现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往往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示自我个性,通常希望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独一无二,这种心理对个性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只看商品的实用价值,而更重要的是看商品是否与众不同,是否能充分体现个体的特性,这也已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项重要指标。

追求独立思考。在消费品种类及数量急速增长的现代社会,随着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消费者独立思考的意识也在加强。面对传统模式下商家的各种宣传消费者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消费者通常会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产品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消费者会从自身分析比较的过程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从而降低购买产品特别是贵重产品的风险感,增强购物过程中的心理满意度。

追求表现自我。电子商务购物环境中往往消费者会占据主导地位,通常消费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到虚拟网店中浏览、对比并选择产品。在买卖双方彼此看不到对方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想法行事,这种思想会使得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购物模式中表现自我的心理体现的愈加明显。

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心理因素分析

虽然电子商务的网购模式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有大量消费者基于对互联网环境的不信任,进而对网上消费产生怀疑,对电子商务模式敬而远之,这会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这些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传统购物方式已深入人心。消费者在传统购物模式中已经习惯 眼看、手摸、耳听 的方式,这种方式与网上购物环境中通过图片、文字、视频、影音等方法了解产品是截然不同的。网购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手摸、眼看的特定心理,而习惯了传统购物模式特性的消费者往往会因此对电子商务产生怀疑和顾虑。

价格达不到消费者预期。在网络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通常期望能够得到质量相同但价格比传统商场中低很多的产品,据统计显示,目前的网上商品仅比商场中便宜 4%- 10%,再加上网购环节中的物流、配送费用,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实际享受到的价格优惠是十分有限的。价格上达不到消费者预期会使部分消费者宁可多花时间和精力采用传统购物模式,也不愿选择电子商务模式。

配送体系效率较低。电子商务模式中有形产品的运输无法通过互联网直接实现,必须借助物流配送体系才能完成,因此,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商品的配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仓库周转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而差错率却近乎于发达国家的三倍。低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感知,进而导致部分消费者不愿接触电子商务。

小结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的购物方式,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消费心理给企业传统的经营理念带来了新的挑战,商家必须适应消费者新的心理特征和变化,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建立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电子商务运作机制,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在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下获益。

参考文献:

[1]樊春阳,葛新旗。基于消费心理学的企业营销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27)

[2]江霞,谌洪茂。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优化[J].中国商贸,20XX,(4)

篇9

[论文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丰富和完善与专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则是高校办学特色之所在。结合我院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实践,探讨如何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旨在培养高素质适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来进行的商务活动,随着互联网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应用也愈加广泛。几年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普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优势,就在于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构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是目前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一、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商务环境的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才可使学生真正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性专业人才。从目前我校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实践教学课时及条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二是实验教学管理的脱节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电子商务实验变成了上网。

二、构建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体系

1.计算机网络及互联实验。计算机网络是电子商务实现的重要技术基础,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知网、组网、管网以及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2.网上交易模拟实验。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模式章节之后,可以通过网上交易模拟软件对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进行实验。目前网上交易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即B2B、B2C和C2C,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模式的网上流程、操作步骤和交易特点,以巩固和加深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理解。

3.电子支付与网上银行实验。学生学习过电子支付与网上银行章节之后,可以针对金融企业在电子商务中活动的作用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包括网上银行服务、电子钱包管理和证券电子商务。通过访问银行网站或使用网上银行模拟系统,了解网上银行服务的特点和主要功能,熟悉使用网上银行的申请步骤、服务流程等;也可以下载电子钱包,了解电子钱包的功能和使用流程;另外还可以进入中国银河证券网等证券交易网站进行实验,以掌握网上证券交易的交易流程和基本特点。

4.物流管理实验。物流系统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支持系统,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物流必须通过物流配送体系来实现。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课程后,可以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物流系统的具体操作步骤、运作流程、原理及管理策略等知识的掌握,提高对于物流系统各类流程的理解及其运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一定的物流管理控制能力。

5.网络营销实验。网络营销也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新闻组信息实验、网络广告模拟实验、搜索引擎实验、邮件列表实验及产品实操实验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新闻组的使用方法和流程,了解新闻组服务的安装与配置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于营销;了解搜索引擎的特点、结构和功能模块;了解网络广告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有助于学生设计和完善网络营销广告计划;了解邮件列表的用途、掌握邮件列表注册、订阅和创建的方法等;通过部分产品,在网上开店或通过中间商销售产品,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6.电子商务安全与认证实验。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实验内容包括数字证书的使用、CA认证实验、邮件的加密与数字签名以及网络攻击与防范实验等。在数字证书实验中能够使学生了解证书的申请方法和用途、掌握证书下载、导入、导出、安装、使用的具体方法;通过CA认证实验,可以了解数字证书管理的内容,掌握证书审批的操作步骤等。

7.电子商务综合运用实验。通过在网上访问实际应用的电子商务系统,对系统的网络平台、业务系统、经营模式、信用体系、安全措施、营销策略等进行深入的考查和比较,分析每个系统的特色、构成和竞争优势,启发和引导学生将电子商务知识综合运用于商业活动之中。具体实验内容和形式可灵活掌握,比如从某个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入手,对系统进行全面剖析,认识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及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作用,了解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过程,树立电子商务系统运营和实施的直观概念。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必须改革,替代的则是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要特征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此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加大实践训练,提高学生技能,实现能力培养预期。

积极采用先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相应的电子教案,采用多媒体教室授课,使课堂教学生动、直观,这样可以减少板书的时间。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应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环境,把用语言叙述非常困难的具体事物轻而易举的用图像、动画来表达,它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把一切因为条件限制而不能搬进课堂的情境,让学生感知,使学生产生一种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通过E-mail、博客等形式下载课程纲要、电子教案、演示文稿、习题库、案例集、实验指导等,从而强化学生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四、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反映实践能力培养的结果是一个什么程度,是否达到能力培养目标。首先,是考核内容的确定。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其考核内容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网络营销环节,一方面要考核其理论知识,更重要考核在网络上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是考核的标准要规范化。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考核质量分析制度。最后,是考核的方法要多样性。如闭卷与开卷笔试、闭卷与口试相结合、上机测试、作业与调研报告、论文与设计等相结合方法,改变传统一次性闭卷考试方法。

参考文献

[1]吴亚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6,(1).

篇1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前电子商务市场保持加速增长态势。可是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很低、就业难度很大。自2002年始,电子商务专业设置至今已有10年之久,很多高校都设有电子商务专业。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些电子商务人才不能为企业界所接受,高校应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自身的建设。

二、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就业现状

我们按照“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本科”的标准对全国各地的人才市场通过走访、函询、电询等方式做了相关的调研,同时访问了各大招聘网站(50余家)。需说明的是,“电子商务专业”未界定计算机类和经管类;“应届”意味着毕业生无工作经验;“本科”是学历标准。通过归纳总结调研情况,我们可以发现:

1.从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方向角度,就业主要集中在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等。

2.从电子商务专业岗位角度,职位包括:网站编辑与运营、网络运营、(旅游)电子商务营销专员、网站内容编辑、网站设计、实施工程师、物流流程规划、营销专员、储备干部等9大类。

3.从招聘单位选拔人才角度,调研显示,企业在计算机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计算机专业学生之间,更愿意选择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之间,更愿意选择后者。

三、基于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1.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各个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师结构一般包括: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通常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在组建专业或者专业建设过程中都能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与人才培养最密切的知识结构问题往往很难解决。原因在于,其一,电子商务专业所包涵的知识体系庞杂,很多高校以教师所学专业为知识结构的评判标准来划分并组建电子商务专业,而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也是以自己原有学科为基础完成自身的工作和提升,很少有系统化的专业资源整合和完善。由此造成这类教师整体的知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可见这并不适合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其二,专业建立若干年后,一些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始招聘经过系统化学习(本科,研究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但是这批电子商务教师目前就整体而言年龄较小,经验大多不足。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就目前整体而言仍需提高教师的各方面素质,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加快学术团队的建立和加强学术团队的协作。这样可以锻炼教师队伍,增强教师个人素质、整合教师资源、磨合教师队伍,使之能够适应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知识结构体系的更新。其次,电子商务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应注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参与名师的项目,锻炼自身能力;此外,联系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应注意的是,高校应从长远打算,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以人文本,给予政策支持。

2.电子商务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调整。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之初,很多高校结合中国高校EC协作组意见制定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时至今日,仍在执行,变化不大。

笔者认为,在教学计划方面,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及市场调查,充分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人才规格需求、全国专业布局及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方向定位和服务对象,在此基础上逆推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构成,制定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同时,大纲的制定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未来岗位要求和岗位职责出发,以学生可掌握为标准,达到知识结构体系的合理,既注重课程间的联系与衔接,又避免课程内容间的重复。

3.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大多高校设置了课程设计、实验、社会实践和各种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联系了实习基地,建设了专业实验室,如:ERP沙盘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等,进行沙盘演练及软件练习。通过上述手段,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以期满足教学要求。笔者认为,除常规做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实习过程中通常会邀请企业人员讲座。应注意人员的多样性,而不单单是所谓的“权威性”,如聘请企业高层讲座。应根据管理类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要,选择各个业务层面的人员,尤其是网络营销、物流等业务的基层工作人员不可缺少。

其次,课程设计、实验的选材最好能够以实习基地的业务为背景,以实际数据和实际情况等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设计。

最后,每次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时候,应为学生讲明实践的目的、方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当次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作用。因为,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单纯的看指导书等材料,大多数人无法理解和区分教学细节,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

4.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有待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但是近年来,由于就业情况不理想,很多电子商务学生早早就开始忙于投简历找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首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可以以试用单位的具体情况为背景,这样边找工作边做毕业设计(论文),既节省时间,又避免毕业设计(论文)空谈理论。其次,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可以考虑采用网上高校教师指导和面对面单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由学校制定管理制度,学生与企业沟通,共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