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6:5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强国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自觉要求。出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是出版的中心环节,在建设文化出版强国的进程中,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编辑决定着出版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出版的前途和盛衰,没有编辑的出版是不可想象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开展做中国好编辑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好编辑要牢记历史和时代使命。中国编辑的命运从来与国家的命运、时代的使命相连,编辑的脉搏随着时代跳动。被誉为“民主战士”的邹韬奋,就是坚持使命的中国好编辑。他投身出版正值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陆续创办《大众生活》《生活日报》《抗战》《抵抗》《全民抗战》等报刊和出版社,积极宣传团结抗战主张,力挽民族于危亡。今天,我国又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全民族、全中国人民的梦,是一个伟大的梦。中国好编辑要响应时代召唤,义无反顾地为实现中国梦倾注全部心力和智慧,要把眼光投向全民族、全中国,投向子孙后代,心中要装着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牢记编辑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而不能落伍于时代。
中国好编辑要成为引领思想的大家。编辑是思想者 ,是用思想引领工作、推进潮流、启发读者、教育大众。编辑大家和编辑匠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编辑思想,中国好编辑自然是编辑思想的引领者。中国近代出版的翘楚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其创始人都是思想大家,都有鲜明的编辑思想。例如张元济,他的主张是“吾辈生当斯世,他事无可为,惟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致因时事而失坠”。宣传、保存中华文明,这就是他的编辑思想。叶圣陶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将读者放在首位”,也是他的编辑思想。有编辑思想,才能眼界开阔,才有目的和方向,才能团结带领大家为实现编辑思想而努力。
中国好编辑要立志编辑精品。编辑的职责是编书、编出版物,但不是编一般的书和出版物,也不仅是编一般的好书和好出版物,而是要立志编精品、编传世之作。好编辑和一般编辑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刘杲曾说:“我们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每一本书都能传世。但是,就图书出版的总体而言,我们应当下决心攀登高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出版传世之作是图书编辑工作的最高要求。”精品和传世之作要求内容可以传世,并具有很高的语言文字质量。精品要精编,编辑加工质量应当是高的,装帧形式也应当是美的。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在参加“积极向上”笔读专题时将自己的编辑经验归纳为“书不厌精、文不厌细”八个字。他要求把书编得很精,做得很细,一批精品经他的手面世,一连串响亮的名字进入他的作者名册。“他们的作品纷纷落足海豚出版社,形成一排排立得住的诱人的图书”。海豚的书大都是漂亮的精装,优良的质材,名家的设计,精细的加工。他追求书的精美是要面对网络围困另辟蹊径,求得传统图书的生存发展,他要把书做得有品位、好看、可以传世,使网络不能轻易取代。这就是一位中国好编辑志存高远的坚守和承诺。(下转第7页)
(上接《卷首语》)
篇2
关键词:“中国梦”;会计文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3-0120-03
引言
“中国梦”由许许多多不同的元素构成,而文化元素则是其中之一。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的文化)是阶级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带来较大影响和作用。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但包括文化的物化形态,同时也包括文化的价值形态,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有质的区别。文化的物化形态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发展上。物质生产是人类兴衰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力发展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梦”需要物化文化基础的保障。因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文化的价值形态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中国梦”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包括提供理论支撑、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中国梦因有了文化力量推动而变得高远而磅礴,鼓舞着中华民族不懈努力、不断奋进。高校会计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梦”的文化元素植入高校会计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以高校会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高校会计文化建设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差距及其原因,并从实现“中国梦”的视角下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办法,它对改善高校教育环境、保障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
一、“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概述
1.“中国梦” 的概述。党的十以来,“中国梦”一词为国人热议,受世界关注。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增强。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中国梦”实际上是一个目标,而每一个目标都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元素。它在国家层面上表现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在个人层面上表现为人民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中国梦”既包含着“强国”与“富民”两者之间的融合,还包含着国家、民族和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及其对理想的追求。
2.会计文化建设的概述。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与“中国梦”一样,会计文化建设的问题是学者们近年来研究的重要内容。袁婷在《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研究》中认为:“会计文化是一个包含层次很广的复杂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2]学者唐玉玲认为,会计文化建设具有“指导、凝聚、约束、增值”等功能[3],许多学者能根据目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会计文化建设的路径。孙方在《我国特色会计文化的建设研究》中提出:“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与保障,为会计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4]基于“中国梦”的文化元素,可以将会计文化建设归纳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方面。
(二)“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党的十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为我们追寻和实现“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学者们对“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认为“中国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化引领的最高境界,而高校会计文化则是千千万万“个体梦”之一。“中国梦”与高校会计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中国梦”对会计文化起到统驭、控制和指导作用,会计文化则对“中国梦”起着辅助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发展,互为因果。在国家这个大时代,要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依托无数“个体梦”的凝练。每个会计都会有一个小梦想,她是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也是“中国梦”的延伸和发展。“中国梦”要发展壮大离不开“个体梦”的实现。
1.物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础。任何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物质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也是如此。教育作为富民之本,强国之基,一定要有足够的发展经费做保障。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道:“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又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5]。会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办教育离不开会计物质文化的发展。每个会计发展的背后都是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艰辛付出,会计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也是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2.制度文化是助力中国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制度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它是助力中国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从国家层面来说,制度一般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除国家层面的制度外,由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以及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因此,也会有许多行业制度、单位制度以及岗位制度等,制定这些制度的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能够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会计制度,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所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6],按照法律的构成、制定机关和效力的不同,我国法律规范的层次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相应地,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层次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必须纳入国家管理范围且不能与宪法有所抵触。而各省(市)人大常委会在同宪法、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也属于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会计制度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以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以规范资金支付、强化财务管理和强化资金监管为切入点而制定的会计行为规范和准则。加强高校会计制度文化建设目的在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助力中国发展进步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3.“中国梦”的价值导向功能是会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的依托。高校会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为改善高校教育环境、保障教学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的。而随着高校经济活动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发展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会计行为失范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必然会扰乱国家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和改革发展稳定。而“中国梦”的精神元素为会计工作者指引着人生的方向,带给其前行的希望和勇气。因此,加强高校会计文化建设,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出路。
4.“中国梦”与会计文化建设互为依存共同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是高校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的产物,两者之间不仅仅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二者更多的表现为相互依存和发展的动态的融合的唇齿相依的内在联系,需要相互之间的依托发展才能实现的良性循环。两者相互关联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梦”。主要表现在:“中国梦”为高校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一种内核精神,是高校会计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梦”为高校会计文化提供价值导向作用,并成为高校制定各种财务管理制度等行为规则的思想基础;“中国梦”通过对理想的展望和对会计人员的历史使命的教育来充分发挥和展示财务人员的才智和积极性,并成为凝聚和激励财务工作者为实现“个人梦”而努力工作的一种正确的方法;而高校会计文化建设也为“中国梦”提供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通过“中国梦”向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渗透或延伸,在两者价值观念相互交融。这些互动关系,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高校会计文化建设与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差距及其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仍有许多不适应,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还不适应,教育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随着“中国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日益深入,以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探寻“中国梦”背景下的高校会计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改革发展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物质文化相对薄弱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各种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地区间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办学资源有限与高校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管理职能的多元化使高校内外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广大财会工作者支持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会计物质文化建设不均衡。例如,会计的工作环境较差,会计核算工具五花八门,会计信息技术难以支撑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为核心的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运行系统,会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缺乏既懂会计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既懂国内会计又懂国际会计业务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人才,会计理论研究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高校会计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不足和水平不高等。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来切实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高的新期待。
(二)高校会计制度文化相对滞后
实现中国梦,必须予以制度保障。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作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规范的会计制度建设是财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7],而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法律建设、制度改革、管理文明等的落后。尤其是,高校会计制度文化与现实不相适应,其信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会计制度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会计制度文化建设不完善,缺乏政策杠杆调节,无法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三)高校会计精神文化素养缺失,观念扭曲
精神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含义,主要指的是团队文化内涵。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矛盾突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也有相当部分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会计人员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一些会计人员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8],尤其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存在假账泛滥、腐败频发、诚信缺失、正义淡化、意志消沉、责任冷漠等。这些现象不但影响每一位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价值观念的扭曲。
三、“中国梦”背景下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夯实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助力“中国梦”实现
高校要推进会计文化建设,首先要夯实会计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一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改善会计工作条件,完善会计所需的办公场所、现代化核算工具、信息系统等硬件设施;二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要在国家会计政策体系发展的框架下,加大对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在高校实施高层次会计人才、青年后备会计人才以及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同时要加强高校会计队伍梯队建设,不断夯实会计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三要充分利用高校国际办学的契机,积极开展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高校会计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建立健全会计学术交流机制,深入开展会计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活动,加大会计理论的指导力度,重点抓好会计课题研究,在全国会计领域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不断提升高校会计理论研究水平。
(二)加快完善高校会计文化制度建设,为“中国梦”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要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加快完善高校会计文化制度建设。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是具体化的会计文化,具有强制性。它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标准统一,内容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并在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工作中维护着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会计文化制度建设是我国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种会计行为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而完善高校会计文化制度则是国家财经方针政策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体现,它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和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时期,一定要加强高校会计文化制度建设。一要加快完善高校新会计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要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努力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能力;三要贯彻落实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制度,积极推进高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执行;四要对高校会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会计工作存在的困难以及在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和高校新会计制度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从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达到以制度加强管理,以制度推进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三)培育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内核精神,自觉引领“中国梦”的实现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是立人、强业的灵魂。培育高校会计文化建设的内核精神,就是要在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中,塑造独具魅力、振奋人心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高校会计精神。一要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会计的行业精神,注重强化会计人员朴实、诚实、务实的品格和高效、准确、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会计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特别是要注重抓好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建设,引导高校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要注重增强会计工作的荣誉感,引导会计人员崇尚诚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务本致效,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要培育会计工作者的自信心和责任心,让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我国会计事业迈入“会计强国”的行列。
会计小梦想,国家大时代,每个会计发展的背后是单位行业的发展,是国家社会的发展,是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和广大会计一起,努力推动会计文化建设,推动会计行业进步。
参考文献:
[1] 深情阐述“中国梦”[N].新华时报,2012-11-30.
[2] 袁婷.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80-81.
[3] 唐玉玲.中日会计文化比较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孙方.我国特色会计文化的建设研究[J].经济师,2013,(12):13-14.
[5]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4-09-09.
[6] 项怀诚.中国财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94-394.
篇3
一、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充分说明国学将是未来特色学校的品牌课程之一,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1.利用学校已有的国学特色,夯实内涵式发展的根基
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校,可以夯实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福建省厦门松柏中学,从2006年福建省高中语文课改增设国学校本课以来,已经在国学教育方面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即两岸国学教育交流特色。台湾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得比大陆好。通过加强两岸国学教育交流,吸收台湾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经验,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夯实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坚持做好国学特色,还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设全国一流的品牌学校。
2.创建学校未来的国学特色,明确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随着《纲要》的颁布,“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受到各级大学的重视。很多大学也开始招收国学特长生。如果学校继续致力于推广国学教育,使学生形成特长,学校更具特色,就能够为全国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特色人才,这将使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更富生命力,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方向。
三、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实施方案
1.成立国学领导小组,加强国学特色教育的领导
《纲要》还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霍普金斯也指出“教师的发展能够为学校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为凸显学校国学教育的特色,学校应成立国学推广领导机构,号召有兴趣致力于国学教育教学推广的各学科教师,本着自愿原则,成立国学工作团队,建设一支国学教育骨干队伍,在国学特色校建设、交流与推广过程中,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缔造者和有力保障。
2.实行各处室总动员,充分挖掘国学特色
以国学构建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各部门各处室要凸显出国学教育的特色。
一是教务处可利用其管理职能,构建内涵式发展。如开设国学诵读课,在早读课或阅读课上实施,组织学生进行系列经典诵读,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可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安排诵读内容。如初一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初二诵读《百家姓》《千字文》,高一诵读《论语》《大学》,高二诵读《孟子》《中庸》等。
二是鼓励根据教师特长开设个性化的国学特色校本课。学校可组织教师开发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并开设国学校本课,将国学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国学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有力补充,形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国学教育特色。语文组可以经典为主,如古代诗词歌赋、《古文观止》等;历史组开设以文化历史名人为系列的校本课,或发展史、史书史料、出土文物鉴定方面的校本课等;政治组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等;音乐组开设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的课;美术组开设古代名画欣赏、书法欣赏等;体育组开设太极拳等;数学组可以组织研究《九章算术》等。有些课程若难以找到与国学的关联,也不必勉强,可以自成特色,建设学校“一校双翼”的多元品牌。
三是总务处在学校整体环境的设计、规划上,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既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可营造富有国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广大师生沐浴在古香古色的典雅环境中,使学生在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国学,学习国学。
3.开展以传统文化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德育
一是开展国学主题系列活动。利用升旗仪式、班团活动、重大节日、报告会、家长会等,广泛开展多种包含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国学主题班会纳入班级考核进行评比。以国学文化立人,培养不拘形式、大胆创新的优秀学生。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等开展社会服务活动,设立创新性国学活动主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开设“德育国学大讲堂”,引导师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传统美德,认识国学内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努力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国学教育模式。
4.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本培训、评比和研究
一是开展国学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让教师参加校外国学培训课程或研讨会;以学校国学发展阶段需求为中心,邀请名副其实的国学专家来校指导。
二是每年开展国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促使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不仅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还可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获取各类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便捷,面对大学生阅读持续下滑的现状,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社会教育的实践者,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寻求有效途经和措施,搭建各种平台,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强化终身阅读学习的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教化育人职能。
一、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民族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是大学生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和发展的过程。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知识和文化的培养,阅读不仅能把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下来,同时,还能和不同时代的人对话。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更需要主动学习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各种先进和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就要努力让主动阅读的习惯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引领前行,这需要有阅读的力量来支撑。
二、大学生阅读现状
(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阅读新媒体的类目丰富,形式多样。高校大学生用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现象日益盛行:公共场所无论在操场、广场、食堂、公交车还是地铁上,或者在排队等候的时候,随处可见很多大学生用手机在来消遣闲暇,通过调查大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阅读网络流行小说、玄幻小说,就是查看微信、微博、短信、还有扑面而来的各种广告和和娱乐八褂,浏览方式大多都是快速浏览,形成的这种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风潮,它有便捷、快捷、经济的优势,呈现出简短、零碎、易读的特点,造成了注意力难以持久、无法进行深入思考、阅读力退化等浅阅读带来的弊病。
(二)由于就业岗位竞争激烈,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使大学生阅读价值取向也随之改变。对读者借阅情况进行分析,通常阅读是以拿证、考研、做毕业论文设计为主。发现很多读者借阅图书是为了应付各类型考试,从借阅图书的时间和内容就能反映出来,还有参加到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公务员大军中的读者,他们所借图书的类型大多为考试类、辅导类专业教材及解题集等,还有一个借阅专业书籍高峰期就是毕业生做论文设计的时候,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用心阅读,做阅读笔记的大学生读者少之又少。
(三)当代大学生阅读量少,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阅读量较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以及大学仍然沿袭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很多大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学习习惯。这种只重视教科书而不重视课外阅读、经典阅读的习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必然会暴露自身知识的缺陷和不足,在竞争日益激列的当下很难在岗位上担当重任。
三、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的困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除了高校图书馆自身原因外,还有来自制度、体制,人员素质、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缺乏有效监督的长效机制,没有总体的布局和长远规划。有的高校设立了负责阅读推广活动的学生组织,有的高校设立了类似的组织,还有的高校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立负责阅读推广的组织机构。已经成立的学生组织和类似组织并非高校和图书馆的直属机构,因为没有相关的资源,也没有赋予他们相关的权限来组织和协调阅读推广活动,从而影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顺利实施。有些图书馆甚至没有设立相关组织,而未设立专门机构的高校图书馆,往往会临时组织一些人员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有的甚至会把阅读推广的任务临时分配给其他部门,阅读推广活动没有整体的规划,不具备延续性,更难产生全校师生阅读推广联动性的效应。
(二)其次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缺乏创新。首先是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规划阅读推广活动中,缺乏整体的规划。经常基于惯性思维,缺乏与大学生读者深层次交流与互动,没有事先调查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对读者的需要不清楚,即便已经开展了阅读推广活动,学生参与意愿不强,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有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受内容限制,需按照指定的书目开展一校一书活动来进行,很多生对指定的这一本书根本就没有兴趣,更谈不上阅读推广活动引起读者的共鸣。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不是科班出身,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入门门槛不高,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多,更加制约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因此也就很难规划、执行有水平的阅读推广活动。
(三)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时,较少针对全校所有师生开展联合阅读活动来促进学校内的阅读推广的实施。所以没有建立基于高校图书馆全校师生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和协调机制,就不能形成阅读推广活动的规模和联动效应,就大大限制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和效果。
四、改进措施与途径
高校图书馆要加强对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读者的影响和强调自身在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建立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结合高校大学生读者的真实需求,增加活动形式和内容中的创新元素;结合自身的馆藏优势、设施特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人才的外部引进;增加对现有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投入,尝试现代化设备的应用,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
(一)成立高校阅读委员会,建立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成员分别从图书馆、学工处及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班,由一名校领导分管,阅读委员会办公室可以设在图书馆,馆长兼任主任。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阅读推广的整体规划及方案,牵头协调阅读推广活动的整体推进,具体任务、职责分解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相关职能部门及责任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高质量地推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
(二)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中,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宣传部、学工处、团委、图书馆等都是阅读推广的主体,都应担负起责无旁贷的阅读推广工作。教务部门可以考虑把阅读纳入公修课或选修课的课程,通过选修阅读课来修学分,学分纳入学位评定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宣传部门在活动前,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和微信、微博、短信提醒做好阅读推广的宣传和造势,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学工部门和团委可以利用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同时把阅读活动嵌入其中,充分利用暑期活动,招募阅读推广活动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他的资源优势,提供各种文献资源,除了做好新生入学期间的入馆教育,还要加强阅读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为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提供更多专业人才。
(三)广泛动员各二级学院老师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中来。让老师参与推荐好书、推荐经典和各种专业书,并分门别类指导学生的阅读推广活动。
(四)高校图书馆需要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力量和资源。联合当地图书馆、高校周社区书屋,书店,开发制定科学适用的阅读推广机制,有效地扩大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联合高校师生和周边社区人人参与,就能掀起阅读推广浓厚氛围,做到活动前有预案,活动中检查督促,活动结束有总结评比,肯定成绩,查找不足,这样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就能达到理想效果。
五、结语
阅读推广活动不仅是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高校图书馆更应担负起阅读推广的义务和责任,只有学校和各级政府组织高度重视,落实好责任,建立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阅读推广工作才能达到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让我们一起共同阅读,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文化强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有序扎实推进。
【参考文献】
[1]杨莉,陈幼华,谢蓉.高校图书馆开展专业阅读推广的实践探析[J].图书馆杂志,2015(12):29-37.
[2]万慕晨,欧亮.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效果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72-78.
[3]许天才,杨新涯,王宁,魏群义.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多元化趋势研究――以首届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大赛为案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02):82-86.
[4]王宇,王磊,胡永强,付瑶,杜洋.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和理论的新进展――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讨会综述[J].高校图书馆学报,2016(04):17-22.
[5]苑世芬.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3,01:74-77+81.
篇5
1、新世纪文化认同策略实施过程中美国动画电影的创作趋向
1.1从国际化逐步走向全球化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以后的20年时间里,美国动画电影经历风风雨雨和跌宕起伏的历程,完美的开展美国动画电影的新历程。新的电影制片制度、新进的年轻导演以及新的电影主题等,新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市场也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欢迎,并且电影票房的经济收益可以和国内市场的达到持平状态。在这一时期,美国动画电影呈现国际化的主要特征是电影演员中至少有一名是外籍演员。新世纪的美国动画电影,将发展目光放在全球社会的一致性、标准化、全球资源之间的协作性以及全球市场的共性探寻等,不在强调电影的国籍是否与电影制作的国籍相同。在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观众在审美以及生活方式变得比较相似,在部分价值观念上也逐渐趋向于美国化。
在全球化战略的背景影响下,美国动画电影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创作制片策略的转向。美国动画电影的全球化制作和发行,以一种规范的制度化操作形式在好莱坞电影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例如跨国艺术家彼此之间的交叉参与、首映礼等;或者是《功夫熊猫》系列作品,不仅充分调动中国本土行业资源,还对中美观众的文化习惯进行充分了解,并在动画电影中有针对性的单独设计等。
随着美国动画电影逐渐走向多元化和拥抱全球化,迪士尼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位重要的角色。不仅制作出延续经典风格具有里程碑标志意义的作品,如《小美人鱼》、《狮子王》等,还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参与亚洲动画电影的制作发行,如《我的邻居山田君》、《千与千寻》等一些列作品,这些非美国动画电影作品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贴上了美国动画电影的标签,同时为美国进军海外,参与当地电影行业提供经验和铺垫。在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好莱坞的各大巨头将动画电影制作面向全球市场进行制作,同时还面型市场的文化多样性制作,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满足更多的观众需求,并且这种合理的配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杂糅不同文化进入大制作,并对美国动画电影进行重新定义,使其成为好莱坞推行文化认同的重要战略。
1.2去民族化与本土化
目前,好莱坞电影工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球化的结构性调整,而去民族化内容处理是其基于传统、面向未来的主要改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在本土上的各种族裔其信仰、喜好和文化都存在一定差异,谨慎且巧妙的选择电影主题,还要对叙述故事的方式进行全面考虑,这些举措是争取到更多观众的关键。历史相关经验说明,部分族群身份地位、对大众心里的基本情感诉求和向往进行普遍放大,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国家意识形态之中。对此,去民族化的相关处理成为各种族裔的观众比较容易建立起美国人概念中的共性认同。基于此,美国动画电影在题材、故事模式和角色塑造等内容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表现出创作者的智慧。在新千年之前,主要以迪士尼为重要代表,并且出品的动画电影都是根据相关的经典童话和戏剧等进行改变得来,如《白雪公主》改编自德国著名的《格林童话》,《花木兰》选材于中国北朝著名民歌《木兰辞》等。去民族化这一策略将这些题材以一种新的美式文化内核进行呈现,将原著的民族气息和文化风味进行替换或者消除等,这种改变经典的手段,相对比较保守,还比较安全可靠。
新千年以后,迪士尼等各大巨头更加倾向于原创动画作品。去民族化的策略一直在发挥自身的作用,但异国的文化符号包装和美国价值观导向的角色表演与人文景观的并存,在电影中越来越隐秘。而全球化市场的影响下,根本上是将好莱坞之前的讨好本土观众扩大到世界观众面前,可在其动画创造中发生细微的变化。首先,故事发生的背景可以使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部落或者文化区域,但在动画电影中却有意的将对应过度进行适当的弱化。其次是民族性表征下的角色形象发生变化;最后是全球本土化战略。对美国动画电影而言,本土化与去民族化策略在本质上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尽量避免各类人群的排斥,并且获得全球范围内的认同。
2、美国动画电影中的文化图式建构
2.1文化图式和美国精神
一般情况下,图式主要是指人类在大脑中储存的知识内容和经验方式。而文化图式则是指人们对文化信息和概念在大脑中形成一种知识结构的板块,可以在各种熟悉场合影响人们的行为的相互关联。很明显,美国动画电影带给观众的就是美式文化的事实和概念图式。从历史来看,美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主要源自于基督教精神、资本主义和民主精神三者混合的产物。在17世纪时期,第一批移民踏上美洲土地的时候,促使其追求平等、自由和个人主义等精神基调。同时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作为早期美国动画电影的主旋律。例如《白雪公主》和《小美人鱼》等。除此之外,北美大陆也是一个给人们带来新开始和新机会的伊甸园,致使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的移民来到这里,从而形成一种多元文化并存的客观环境。在改革和民权运动后,虽然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是阶层差异和身份地位依然存在,因此,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等成为美国梦典型的叙述方式和文化图式印记,如《虫虫危机》等,从而促使动画电影的文化情景更加深入和细腻。
2.2美国动画电影的文化图式建构路径
(1)感官层面
美国动画电影主要是借助文化图景的视觉奇观为人们带来观影体验和审美的趣味。动画技术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从而保证人们对观影的视觉奇观,美国在这一领域处于遥遥领先。在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科技在视觉效果上的出色表现,促使动画电影在想象力和文化表达更上一层。如《海底总动员》中美丽的大堡礁海底世界,《机器人瓦力》中浩瀚的太空等,无论是自然奇景,还是社会万象,动画影像都将其作为异世界风貌风情的一种审美载体。三维技术的应用,使人物角色更加丰富细腻,具有生命力。如《怪物公司》和《功夫熊猫》等,这些动画影片的视觉特效镜头比例有所提高,队伍里镜像的模拟和细节表现越来越好。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先导的技术美学品位,并且流行起来,成为美国动画电影的招牌符号。
(2)自我认同方面
美国动画电影超脱当下的生活以及身份的归属,合理利用付诸身体修辞进行叙事,将大众对个人自我实现、抗争以及追求等代入到故事角色的冒险历程之中。部分美国动画故事中的人物角色都被赋予一段相对有成长意义的冒险历程,从而实现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的整个镜像。如《卑鄙的我》主要是讲述一个孤独并且被社会群体鼓励的个体,狐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53.html" title="档案论文" target="_blank">档案衤吃诤凸露喝鲂∨⒔患校右愿盖椎纳矸莩沙ぃ钡阶涑晌嬲挠⑿酃适隆6杂谡庑磁炎颂⑶以诔沙す讨卸愿髦秩ɡ某晒μ粽剑讶怀晌拦缬巴瞥绲母鋈擞⑿壑饕搴妥晕疑矸萑贤谋曛拘宰⒔猓拦缬敖湟芽ㄍń巧菀锍隼矗佣菇ǔ鋈碌娜宋锿际健Ⅻ/p>
(3)价值认同层面
美国动画电影主要是通过现实隐喻、解构和反讽等手法,将经典的善恶二元论谱写成一部部美式神话,呈现出完美的价值观和情感,促使民众与其达到共鸣和精神向往,从而接触不同的文化内核对观念图式进行扩展建构。如《疯狂原始人》是关于家园、彼岸的一部神话,《冰雪奇缘》则是关于责任的神话等。动画电影中的各种符号和节都是美国社会相对应的各种现状和问题,如主人公兔子朱迪代表的是美国中西部小镇的一个农村女孩,狐狸尼克则代表的是都市白人贫民的投机者,表面上讲述的是与美好的美式民主生活唱反调,实际上却是主人公对正义的追求和乐观勇敢等,这才是整部影片的重点,美国梦不仅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维系美国认同的内在纽带。
篇6
关键词 《中国青年报》 节日报道 缺陷 特色
节日报道是类型化新闻报道中重要的新闻品种之一,节日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内容、切入角度和信息选取等各个环节对于提升节日报道质量至为关键,而这些均属于节日报道特色研究范畴,因此探讨节日报道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的文本分析,总结其特色及问题,通过材料的收集和论文的写作,希望本文能够对节日报道发展完善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特色分析
1、精心策划,节日新闻集群出击
《中国青年报》在节日报道中精心策划,节日新闻集群出击,在传播节日文化方面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以《中国青年报》国庆报道为例,2012年63周年,《中国青年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精心策划,新闻集群强势出击。国庆期间累计刊出15 篇节日报道稿件。这些稿件中有关于国庆节活动的消息报道,也有国庆假期引发的评论,还有关于国庆的深度报道以及相关图片。在9月28日《中国青年报》就有了国庆的气象,报纸拍摄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巨型花坛,宣告节日的喜庆氛围。而2012年国庆节与中秋节相连,《中国青年报》抓住这一契机,将国庆新闻与中秋新闻相结合,侧重关注百姓长假旅游。节日新闻大多是关于节假日旅游的报道,如《最长黄金周故宫如何分流游客》、《大同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部分景区长假有优惠》等,为民众节日生活提供实用信息,方便群众出行。国庆当天《中国青年报》不仅刊出政府的庆典,还报道了一些特殊的纪念庆祝活动。例如《中国青年报》选取了10位10月份出生的小朋友参加集体生日会的情景,庆祝方式新颖独特,令人眼前一亮,为国庆节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祝福。
《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往往能够精心选材,有效规划,形成规模式报道,烘托节日喜庆氛围,深化节日主题,为节日增添靓丽色彩。
2、图文并茂,营造节日氛围
新闻图片具有现场性、即时性、瞬间性、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能够透过视觉感知直接与读者对话。《中国青年报》善于图文并茂配合推出节日报道,文字呈现深度,图片形成冲击,在强化报道效果之余,让受众感受到亲切美好的节日氛围。
春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好日子,人们带着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希望下一年能红红火火。《中国青年报》2013年春节报道巧妙运用装饰性很强的流行色调,剪纸年画春联与稿件套印,图文并茂,营造了节日喜庆氛围。报道运用大图片、大标题,栏目连贯、版面勾联。此次春节报道共使用五幅新闻图片,有一张长镜头拍摄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的现场图片。这张鲜活的新闻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无需多言,人们迎新年的欢乐心情溢于言表。另外四张图片有春节期间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女子中队辅警关明明与王宁、王琳琳列队上岗的情景,有广州花市一对父子嬉戏的场景等。另外2012年,2010年《中国青年报》也大幅运用图片,把人们过年的美好愿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中国青年报》善于通过对材料的取舍和选择,对文字和照片有机而巧妙的组合,使有限的版面能够容纳和传达出尽量丰富的信息,形式生动新鲜,别具一格,正因为如此,《中国青年报》才能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
3、与热点事件结合报道,彰显节日意义
《中国青年报》善于寻找节日与热点的契合点,既抓住节日主题又能出新出彩,彰显节日意义。3月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它是妇女们独立、解放、革命、建设、牺牲精神得到认可的日子。妇女节报道送祝福是年年如一的话题。而在2011年妇女节当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系列普通妇女的事迹,例如《“科技妈妈”奋战创新前沿》、《戎冠秀》等等。她们虽然平凡,但充满了牺牲无畏的奉献情怀,彰显着妇女特有的奋斗精神,让受众理解了妇女节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更加尊重妇女。
此外,《中国青年报》把正在召开的人大会议这一热点与妇女节相结合,报道大会主席团向各位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致以节日的祝贺,同时介绍了两会中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提案,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妇女节并非只是简单的纪念性节日,它更是一种观念性节日,标志着妇女“能顶半边天”时代的真正到来。
4、内容丰富,满足群众节日需求
《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全面多样,既有关注过节人群,体现人文关怀的,又有涉及节日安排,服务百姓节日生活的,还有凸显节日文化,呈现节日意义的,另有节日小贴士,介绍节日知识。2013年春节《中国青年报》则刊登了题为《饺子“古突”一起吃——藏汉民族共同除旧迎新》的报道,讲述古城拉萨在春节除夕和藏历新年“古突”之夜,既吃饺子,又吃“古突”,节日报道中普及了何为“古”、何为“突”的节日小知识,增长了读者的见识。而《“云端”春运》报道为过年回家的人送上温馨的天气预报,切实服务于百姓节日生活。
《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内容的多样性,令读者丰富了节日知识,开阔了生活眼界,满足了群众节日需求,为读者送来节日期间的贴心问候。
二、《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的缺陷剖析
1、部分民俗性节日展现力度不足
民俗节日既包括大家熟知的春节、清明、端午等节日,也包括我们较少提及的腊八、冬至等节日。笔者翻阅了2009到2013年的《中国青年报》发现,《中国青年报》对国家的法定假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的报道年年都有,但对部分民俗节日如冬至、腊八、重阳等报道力度不足。2009年到2013年的节日报道中关于重阳节的只有2010年的2篇,五年间没有一则关于冬至的相关报道。《中国青年报》只把报道重点放在国家规定的节假日上,而忽视了部分重要的民俗节日,使得传统节日文化深层内涵挖掘不足。这种对部分民俗节日的冷淡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当前媒介对传统节日的“不作为”或“少作为”的现实状况,长此以往,不仅报纸的报道思路受限,而且也会使部分重要的民俗节日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2、针对特定人群的节庆报道相对不足
针对专门人群的节庆报道能够体现一种关注、一种平等,因而意义重大。《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往往忽视了一些特定人群节日。如每年的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环卫工人们为保持干净美丽的环境,每天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的奉献值得我们铭记,然而笔者翻阅了2009年到2013年的中青报,竟没有找到一则关于环卫节的报道。由此可见,对于一些特定人群节日、纪念日,《中国青年报》往往不够重视,这一点值得反思。
3、对某些纪念性节日关注较少
每个纪念性节日都有其来由,有其价值。如世界环境日为人们敲响警钟,表达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世界电信日是为了强调电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世界气象日是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此外,还有世界地球日、世界睡眠日、世界爱耳日等等。这些节日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如能合理配合报道,在民众中阐发节日意义,就能号召社会关注这些纪念日所涉及的环境、人口、气象等问题,但《中国青年报》在此方面关注较少,近年来关于这些纪念性节日的报道几乎为零。
三、完善《中国青年报》节日报道的可行方案
1、加强对民俗节日的重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媒体应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觉性,为提高传统节日在整个中华民族和华人华侨中的影响力,保护并传承寓意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因此,《中国青年报》应加大民俗节日的报道力度,做到民俗节日全关注,同时在报道中,一方面传播相关传统节日知识,一方面展示民俗节日趣味性,从而达到传承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终效果。
2、突出本土特色,透视节日意义
区域、文化差异导致人们在节日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分歧。节日报道应该结合地方特色,适应目标受众群体的文化口味要求,在突出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报道,新闻中传递的节日意义才能更为受众所认可、接受。如在建党节,《南方周末》推出“南方的纪念”八版节日报道策划。报道从广东地域、历史传统及社会现实等方面出发,典型与“剪影”相配合,图文并茂,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忆党史、说党绩、歌成就、励奋进,全方位地进行深入报道,在新的高度上实现了舆论导向的政治性与宣传报道之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历史和现实在受众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节日意义的展示。
3、加大对特定人群节日及纪念性节日的关注力度
关注特定人群节日,代表着对群体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尊重,《中国青年报》若能在特定人群节日报道方面加以重视,就能进一步彰显报纸人文情怀,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此外,纪念性节日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厚的背景意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能关注纪念性节日,普及节日意义,就能唤起民众对这些纪念性节日所代表的社会问题的广泛注意,推动社会问题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廖冬梅:《节日浮沉问节日的定义结构和功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01
②侯露露、季晓莉,《中外古今节假日报纸一瞥》[J].《新闻与写作》,2005(11):35
③杨为民、张玺乾,《热点舆论放大器——如何进行热点引导》[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④冉昆玉、董金权,《传统节日文化生存发展策略——写在传统节日法定化之后》[J].《青海民族研究》,2009(2):21
⑤蒋蕴,《媒体报道如何过节度日》[J].《新闻实践》,2009(1)
⑥蔡小伟,《报纸要讲一讲必读性》[J].《总编辑手记》,2009
⑦高春艳,《崛起与拓展:论文化新闻的发展态势》[J].《新闻界》,2009(6):78、85、86
篇7
关键词:冈仓天心;日本美术;新日本画;东洋的理想;日本的觉醒;茶之书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出现了两大基本文化取向,一个是以战略思想家福泽谕吉为代表的“脱亚入欧”论,另一个是以冈仓天心为代表的“亚洲一体”论。从基本立场看,前者是基于对儒教文明全面否定的西方化价值观。后者则是基于通过“爱”与“宽容”,使东方成为一体的理想的东方文化观。
在日本的近、现代史中,福泽谕吉与冈仓天心提出的基本命题不断变换为不同形态,甚至也曾被日本军国主义者加以利用。但作为日本人对待世界、尤其是对待西方文明的基本态度,他们却非常具有象征性意义。在世界文化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是追随西方文化潮流还是固守东方本土文化这样的价值判断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作为思考问题的立足点,正视东方文化紧张的事实却是无法回避的。
那么,这位敢于同福泽谕吉分庭抗礼的冈仓天心到底何许人也?下面,仅就冈仓天心的生平、功绩及其作品,试作若干探讨。
1 冈仓天心的生平
冈仓天心,1863年2月14日出生于横滨的一个藩士家庭,1913年9月2日卒于新泻县赤仓。他幼名角藏,后更名为觉三,天心是他的雅号。
1880年,天心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日本文部省从事美术教育、古代美术保护工作。娴熟的英语和出众的才气促成了他与美国著名学者阿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F.Fenollosa,1853-1908)的相遇,两人在拯救日本古典美术遗产、倡导日本传统美术方面的合作,被称为“东方美术与现代鉴赏力的相遇”。此外,天心还和费诺罗萨一起组织鉴画会,扶持狩野芳崖、桥本雅邦等人的创新活动。在全盘欧化的潮流中,他主张保护和发展日本的传统美术,兼取各派,并采用西方绘画写实手法,创造新日本画。
1889年,在天心及费诺罗萨等人的努力下,日本第一所近代美术学校-东京美术学校成立,次年,天心担任东京美术学校第二任校长,兼任帝国博物馆理事、美术部长等职。天心强调以重视日本传统的美术教育为基础,加上执掌日本美术行政的手腕,在当时的日本美术界有着绝对影响力。1893年起,天心多次到中国、印度,考察了龙门石窟等多处文化古迹,加深了对东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天心的理想是走一条从事教育的政治家之路,然而,艺术家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断送了他政治家之路的发展前景。1898年,天心与文部省当局在办校方针方面意见不合产生分歧,文部省以天心婚外恋、嗜酒成性等个人生活问题为由,逼迫他辞去了校长职务,学校约半数教职员也随他一起辞职。后来为了跟官学对抗,他带领桥本雅邦、横山大观、菱田春草等人另建私立美术学校,称“日本美术院”,领导新日本画运动。但此后仍然受到种种排挤,使得他不得不到日本以外的世界去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倒促成了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树,使世界历史上多了一位思想家。
1904年起,天心应聘为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中国?日本美术部部长,往返于日美之间,其间还兼任文展审查员、国宝保存会会员,并且几度探访中国和印度。正是这样的海外生活,使天心能够以宽阔的文化视野、亦文亦史的精粹文笔写下后来的几部传世之作。
2 冈仓天心的主要贡献
他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三点:
1.拯救与保护日本古典艺术遗产。
明治政府曾下达神佛分离令,寺院、佛像等古代美术作品遭到破坏,有些甚至流失海外。在近畿地方调查古代寺院的天心,对日本古典艺术遗产的未来忧心忡忡。尤其是1884年,他和费诺罗萨首次进入法隆寺自创建以来一直紧闭双门的梦殿,看到殿内用白布包裹着的救世观世音佛像,并在旁边发现了一卷丝织物。这卷丝织物就是现在闻名于世的日本国宝“狮狩文锦”。当时殿堂内的景物给天心带来的震撼和感动,是他「一生の最快事なりというべし(一生中最愉快的事情),这件事促使他下定决心尽全力拯救和保护日本的古典艺术遗产。
1886年,天心向文部省递交了奈良地区的古代神社寺院现状调查的报告书,最早提出了有关拯救保护日本古典艺术遗产的建议。1889年,天心就任帝国博物馆理事及美术部长,努力从事日本古建筑、神社、寺庙的调查记录及美术品的研究分类工作。后来在日本美术院,成立了以奈良为据点的国宝修理部门。去世前不久,天心抱病出席了古代神社寺院保存会会议,并向文部省提交了保存法隆寺壁画的建议书。
天心在拯救古典艺术作品、保护文化遗产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及其卓越见识,在1897年政府公布的《古社寺保存法》里充分体现出来,成为了当今日本文化财产保护规范的基础。
2.推动日本美术复兴运动,领导新日本画运动。
明治维新前后,随着西方绘画的涌入,传统的日本画受到了猛烈冲击,日本一度出现对西方的盲目崇拜。美国学者费诺罗萨最早认识到了日本画的价值,在费诺罗萨的影响下,冈仓天心提倡积极采纳西方的透视与立体效果,重新找回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并且领导了日本美术复兴运动与新日本画运动。他1889年创建的东京美术学校和1898年创立的日本美术院,先后成为新日本画的中心。
新日本画以恢复传统为目标,借鉴西方绘画的长处,在天心的东方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指导下,横山大观、菱田春草等日本画家继承传统、学习西方,运用西方的光、空间等表现手法,大胆否定了东方传统的线,创造朦胧体,建立了浪漫主义新风,使日本画面貌焕然一新。
3.向全世界宣传日本及东方文化,使之走向世界。
冈仓天心终生致力于美术事业,他不仅是日本现代美术的开拓者和指导者,还是东方文化的鼓动者和宣传家。他宣传东方文化艺术的优越性,强调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作为国粹派理想主义者闻名于世。
1904年,冈仓天心在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发表了《绘画上的近代问题》的演讲。在波士顿美术馆期间,他也曾多次发表演讲和论文,积极向欧美人介绍东方艺术和日本文化。此外,他还用英文写了《The Ideals of the East》、《The book of tea》等几部向世界讲述东方文明的作品。
3 冈仓天心的主要著作
天心用英文写了三本闻名于世的作品:
-《The Ideals of the East》 (1903年著,1938年译为日文版《|洋の理想》)
在《The Ideals of the East》一书中,冈仓天心独创性地从亚洲文化中抽取出“爱”和“宽容”这样一种统一精神,使亚洲各民族在精神上形成一个统一体。这不仅是天心个人营建的观念中的统一体,同时,也是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对亚洲各民族文化命运和前途的一种思考。
他指出“亚洲简朴的生活,在今天因蒸汽和电力而形成的与欧洲文明的强烈对比中,丝毫没有感觉可耻的必要。……因为他们处在自由的崇拜中。”天心指出,世界文化正走入歧途,走入忽视人生理想、“为了物质而束缚精神”的歧途;而亚洲文明是“用精神去战胜物质”的真正文明。因此,目前亚洲的衰落不只是亚洲的悲哀,更是反映了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世界文化的悲哀。天心这种对东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信,构成了他思想的独特性。
-《The Awakening of Japan》 (1904年,1938年译为日文版《日本の醒》)
《The Awakening of Japan》成于旅行印度的途中,篇幅不大,是一本缩型的日本近代史,讲述日本如何从半开化中“觉醒”,走出中世纪,历经西方文明的冲击、励精图治进行明治维新,终于跻入世界强国之列。书中不惜重墨描述日本文化传统,并表述文明开化过程中继承传统的必要。书末有“日本与和平”一章,表明日本国民要求和平的心迹。
这本书的深远影响正如日文版译者村冈博在前言中写到的:目前真正了解日本的外国人日益增多,但本书出版前后的那个时代(笔者注:书成于1904年),世界上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日本的存在。又或有人略知皮毛,但对日本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尤其精神生活的方面仍不甚了解。为此,冈仓天心满怀感情,以英文写下此书,犹如燃起一支松明,照亮原来隐约在黑暗中的日本乃至东亚的实状,以期世人明察深知。
-《The book of tea》 (1906年,1929年译为日文版《茶の本》)。
《The book of tea》是天心在波士顿美术馆就职时写的,在休闲优雅的文字中展示了学贯东西的深厚功底以及他促进文化交流的一番匠心。
在这本薄薄的小书中,天心深入浅出地为“茶”的身世作了一次说明、剖析。从第一章的《The cup of humanity》开始,冈仓天心就以其独特、自信的美学观点为东方与茶之间,作了历史上游的勘查。随后,在第二章《The schools of tea》中细数茶的诸流派,在第三章《Taoism and Zennism》中分析道与禅的关联,继而以与茶相关的茶室、艺术鉴赏、花道做相关阐述。
一盏握在手中的温馨热饮,既展露出东洋文化特征,也代言了不同时代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他的述说中,茶的原理也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更渗透生活,成为美学想象的体验及发现。
这些著作在西方世界广为传颂,成为当时欧美了解东方文化的代表性读本,其中《The book of tea》更是经久不衰。此书1906年由纽约Fox Dufield出版社出版,一于美国付梓上市,便席卷了美国全土,不仅为大、中学教科书所转用,更被两、三家不同出版社发行,甚至穿越海峡,陆续译为法文、德文版本,遍及全欧洲。
通过这些著作,冈仓天心作为一个东方学者向世界发出了宣言,向世界讲述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即“爱”与“宽容”,这使他超越了地域和民族的界限,最终完成了从“日本的天心”到“亚洲的天心”再到“世界的天心”的生命历程。
4 结语
冈仓天心坚信东西方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同时,他向西方呼吁:现在已经到了抛开固有的观念和傲视亚洲的偏见,来真正理解东方的时候了。他超出一般亚洲人所容易陷入的、抱怨西方的被动态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向西方提出应由以往的“施与者”转变成“接受者”,东方也要自豪地向西方发出既“古老”又“崭新”的声音。这就是热爱艺术、热爱和平的冈仓天心所追求的“美的共有”、“艺术的共鸣”的最终理想。
笔者以为,要认识日本普通民众的“心”,需得读冈仓天心的书,需得了解冈仓天心。
参考文献
[1] 坪内隆彦(著).}天心の思想探LD迷走するアジア主x[M].劲草书房,1998.
篇8
关键词:科技传播;障碍;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1-0124-02
一、科技作品的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也更加密切。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世界上80%以上的科技论文首先用英语发表。另外,世界上半数以上的科技期刊用的都是英语。如:《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科学(Science)》、《自然(Na~tre)》等。那么科技作品具有哪些特点呢?
(一)行文简洁
文学作品会使用大量修饰性文字去追求一种意境,而科技作品摈弃那种拖沓冗长的句子,力求简洁、明了。对于科技作品来讲,基本事实讲清楚即可。如:Archimeds first discovered the principle ofdisplacement ofwater bv solid bodies阿基米德最先发现了固体排水的原理。如果是文学作品我们可能会这样处理: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经过常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固体排水原理,相比,科学作品更为简洁。
(二)立场客观
科技作品不像文字作品掺杂了大量的个人观点而是侧重于叙事推理、要求客观准确。根据英国利兹大学John Swales的统计,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三分之一是被动态。大量使用第三人称叙述,采用被动语态是科技作品特质之一。如: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the machine.应当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很少说: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the machine.你们必须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
(三)逻辑严密
科技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严密。对于科技作品,差之毫厘就可能谬以千里。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概念,为使其逻辑准确常常会用一些很长的句子。如:The efforts thathavebeenmadet explain opticalphenomenabymeans ofthehypot-hes is ofa medium having the same physical character as an elasticsolid bodyled.为了解释光学现象,人们曾试图假定有一种具有与弹性固体相同的物理性质的介质。
(四)专业性强
科技文章大都是叙述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其用词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大量专业词汇的引入就成为了专业英语翻译的一大特点。
二、国际间科技传播所面临的翻译障碍
在经济技术全球化、跨文化交流高速发展的今天,国际之间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愈来愈频繁。但科技传播却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语言、文化间编码、解码困难。
(一)语言、文化背景障碍导致编码、解码困难
1.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翻译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通。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正确地理解原文是准确翻译的基础,但由于民族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宗教等环境里形成的,因此,不同背景的文化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和碰撞。比如《红楼梦》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人将其翻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红楼梦》是中国的经典名著,里面充满了道教和佛教的色彩,如果把“天”译‘God’,就会使西方人误认为中国人和他们一样相信基督教。若将之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用“Heaven”(中国古代人民心目中自然界的主宰)替代"God"就传达了原文中刘姥姥信佛教的宗教背景。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E.A.Nida所指出的:“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笔译与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
2.思维模式不同导致的翻译障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有机整体性,比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同时中国人的思维一般是“螺旋式”的,即中国人与人交流是一种间接式的。西方国家与中国恰恰相反,他们一开始就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因而形成了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此外,英美民族主张个人利益至上,说话做事情不喜欢“拐弯抹角”,属于直线式的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方式对语言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汉语一般把表达观点、判断和推理的部分放在句群和句子的后面,加深印象;而英语则往往把强调的部分放在句子的开头。这样给译者的工作带来了障碍,可能导致原语与目的语语境的断裂。
(二)传播内容特殊性导致翻译障碍
1.传播符号的专业化。科技传播符号本身在传播之后就会离开传播者和受众独立存在,对于科技传播活动的传受双方来说,只有当它具有足够的相同理解的含义,才能参与传播并成为信息传播的基础,反之则可能成为有效传播中难以克服的障碍。当我们从他人那里接收信息时,我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思维和过去的经验进行解码。当前科技传播符号的过于专业化已经给普通民众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对于阅读本国文字尚且有困难的公众来说,即便是译者精准地翻译了原著,读者也不见得就能准确理解,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讲,根据自己尚不确切的知识来进行翻译,更会给作品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2.噪音。科技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之间有一系列中间环节:发送者使用一定的符号系统将科技信息编码,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发送科技信息,受众(信宿)通过解码还原为原来的科技信息。这些中间环节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发生损耗或产生偏差。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技术、社会或个人等方面。如科技信息由于传播渠道或噪音影响而无法被正确解码。
(三)传播渠道、反馈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翻译障碍
1.权威传播渠道及反馈机制的缺乏。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复杂的原因,科学技术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仅仅
依靠一些学术论坛、国际会议以及不知名网站的不甚准确的资料根本无法推进科技传播的发展。再加上翻译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但又无从汲取更多的知识,此外,很多传播渠道根本未设反馈机制,即使读者有了什么疑问也无处诉说,如果翻译人员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无法精准的编码,这也使得科技翻译任重而道远。2.传播渠道和反馈机制效率的低下、方式的间接、以及技术的滞后性同样制约了科技传播的发展。由于一些网站、论坛很少更新,导致翻译人员无法获得最新、最尖端的科技信息;信息多源化也使得翻译人员无法得到最精确的信息,也就无法传达出最准确的信息;滞后的技术也为翻译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三、障碍解决方案
科技传播是人类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含科技传播主体、科技传播媒介、科技传播内容、科技传播受传者、科技传播效果五个基本要素。本文从科技传播的这五个要素入手寻找解决方案。
(一)增强译者的文化意识,寻找或者培养熟悉两国或多国文化的专业翻译人士
文化的多样性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也给交流带来了障碍。在翻译活动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源语中的文化意义最大程度地用目的语保留并呈现出来,一直是翻译界中争论的焦点。正如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一书中指出的:“文化翻译是如何对待文化问题,如何处理具体的文化形态表现,如何转化具体的文化信息、原语文化信息到目的语文化信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我国的四字成语典故“东施效颦”的翻译,简单采用“异化”手段而译成“dongshi imitatesxishi”,原文的含义未译出,还会让读者一头雾水。简单采用“归化”手段而译成“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the ugly becomes worse)”,源语所表达的意义是被传递出来了,但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却被遗失了。所以要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最佳的“契合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有些内容根本没有契合点,如中国的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等。这也就越迫切的需要有两国或多国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士的参与。
(二)尽量摈弃那种专业用语
摈弃那种专业性过强的文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通过例子使得文章通俗易懂。科技工作人员和翻译人员应该明白科技作品并不仅仅是给专家看的,更主要的是给广大受众看的。信息也只有在发送者进行准确编码、传播渠道通畅、接受者准确理解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如果科技作品更多牵涉的是晦涩的科技原理、科技精神等,这使得一般受众难以理解,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目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采取一些“异化”的手段进行合理处理,使翻译后作品更加贴近受众接受能力。
(三)建设权威传播渠道、完善反馈机制
篇9
关键词:人才 人才评价 评价机制 胜任力
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加剧和改变着国与国之间竞争的方式,但究其根,实质都是围绕着人才竞争展开的。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人才。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高效地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人才、客观地评价人才、正确地引导与开发人才,才能使我国真正做到人才强国。本文正是着眼于此,对人才评价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对其作用与方法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人才评价现状,分析总结我国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期人才评价趋势进行分析。
一、人才及人才评价的内涵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给出了人才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人才评价是通过多种客观和科学的方法,从知识、能力、技能、职业倾向、动机和个性特征等特定方面,对人才素质进行测试与评价 。
二、人才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929年,德国心理学家建立了一套挑选军官的多项评价程序,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Duoglas.Bray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进行的管理进步研究,促使这项技术发展成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部分心理评价被引进到国内,国内学者修订了一部分比较经典的心理测验。到90年代初,国家开始借用现代人才评价技术对公务员录用进行人才评价。90年代后期,人才评价有了大力发展,并在人力资源领域得到认可并逐渐普及,人才评价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我国进入一个人才测评技术及其应用的繁荣发展时期。
三、我国人才评价面临的问题
由于人才评价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我国的人才评价始终处于传统模式评价与创新评价的矛盾之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人情文化过重,人才评价不重法规建设,缺乏原创。
二是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缺乏定量研究。评价理论科学虚弱,技术手段的不足。
三是评价主体缺乏专业素质。人才评价对评价者的知识结构、基本素质以及专业技能要求也较高。人才评价是集哲学、心理学、数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跨学科体系。我国目前虽然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评价人士,但从总体看,合格的专业性人才不足,硕士毕业的高层次专业性人才更少,严重制约了人才评价工作的发展。
四是人才评价指标缺乏操作性。人才评价指标基本停留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操作中实际业绩、内资素质以及群众反映是最常用的评价指标,这些都属于外显指标。而根据人才价值的冰山现象,内隐行为所产生的潜价值却占人才价值的80%之多;而且大多数指标都是静态指标,没有考虑人才素质的动态性。
五是没有社会化的、令人信服的评价组织或机构。我国的评价组织均是依照某一需要进行的人才评价而由单位或部门组建起来的,担任评价工作人员的评价资格也是由单位或部门推荐确定的。
四、 人才评价的发展趋势
第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才评价机制必须要有国际化标准。但仅仅以国际性为唯一标准来评价与选拔人才也是有缺陷的。人才评价机制还应有本土化标准,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更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二,建立更科学客观的基模、条模和点模。基模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才评价模型。这种模型亦名“母模”,其它所有子模系均由基模而派生。条模即在不同的行业应用的切合本行业实际、行之有效的人才评价模,这种模型具有明显的区分性,体现了行业的特色。点模即直接用于现场的、具有岚位特色的人才评价系统。
第三,人才评价的专业化、产业化。
第四,人才变为被动被评价。通过各种客观数据和痕迹挖掘人才(人才被发现)。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可以出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他可以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公司效力,人才国际化将全方位开启,人才战争将比以往更为激烈。谁能尽早把大数据体系建立起来,掌握分析海量数据的能力,谁就能在茫茫数据的世界里找到想要的人才,在新一轮人才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肖鸣政,李冷.人才评价及其问题思考[J].第一资源,2011(1)
[3]Bbdullah,A.H., Musa,R.,& Ali, J.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Practitioner Competency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1,6,11:240-255
篇10
一、重视两种“知识”概念,重视两种基于数字知识传播的创新模式
“知识”是一个不断被言说的概念,柏拉图、孔德、利奥塔、波兰尼、卡斯特都为之做出过广为人知的表述。但究其实,可归为两种经典表述:一是以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认为“知识”是被看作正确的,是被验证过的,是被大家使用和相信的一种陈述;二是以传播学家曼纽尔・卡斯特为代表,认为“知识并不是一个所谓的生产物质对象,它是一系列的网络和信息的流动”,知识并不是由个人产生的,是人和人之间交互的过程产生的。知识概念经过了精英性界定向社会性界定、从单向性传播向互动性传播、从先验性向经验性的转变。我们认为,不同时空条件下对“知识”概念的界定,依然可以被我们当下所兼收并蓄,因为这两种“知识”概念依然存在其深厚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社会基础和产业支持。事实上,对知识理解的差异已经造成了当下中国知识传播模式和知识创新模式的分野。一种是基于对知识“单向性传播”的理解,以传统出版业为产业内核,形成了精英阶层学术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即核心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知识分享、精准化、互动与创新,是数字时代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新趋势。一种是基于对知识“互动性传播”的理解,以自媒体为产业内核,形成了用户生产内容、多元互动的知识生产、传播、创新模式,也被称为“活”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自媒体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分享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喷涌而出,蔚为大观。知识在个体的转发、评论、修改中,不断被创新,成为不断流动不断完善的“活”的知识。尽管在数字媒介环境中,两类产业呈现出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但二者对知识理解的差异、主导型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区分也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数字知识传播生态的多样性和创新模式的丰富性。
二、中国要抓住成为世界核心知识生产、传播和创新强国的机遇
数千年的世界历史证明,技术革命既会改变知识传播的形态,也会重新勾勒世界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版图。知识与创新不仅是文化人的个体创造,也是一种国家战略资源。一个国家要想获得世界领先地位,必须把知识生产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二战以来,美国一直把知识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并在此理念指导下成长为世界的经济中心、知识传播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数字时代,善于抓住这一技术驱动知识创新趋势的国家,往往也会成为世界知识传播的中心、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论文产量也从过去的第二十五位上升为世界第二,但是在世界知识传播的版图中,每年市场价值390亿美元的核心知识生产与传播,我们却只占0.1%。如何让中国核心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抓住因技术变革提供给我们的建设世界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的历史机遇,进而重新勾画世界知识版图,是有关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中国梦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三、数字知识传播新范式呼唤管理制度的重新构建
如何构建公正的利益平衡的数字知识传播管理规则,是数字知识传播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要求。目前,在数字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消费领域,网络开放与网络封闭的矛盾,软件付费还是开源的纷争,网络结构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思考,Copyright(版权)还是Copyleft(非盈利版权)的争论,都无疑在表明:固有的管理体系和规则面临新的挑战。有能力构建利益平衡的知识管理新秩序的国家,将最终有可能培育出强大而富有活力的数字知识传播业。我们认为,数字知识作为社会公共财产,本身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以智慧的方式合理使用数字知识,可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维持社会群体并创造新的身份认同,是创立、管理网络社会资源共享的新准则,是未来联合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新经济模式之基础。
四、基于数字知识传播的“开放式创新”将成为创新的主要模式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探索创造包容开放的知识社会(Knowledge Societies)的未来经济发展方式。在21世纪,权力和利润的取得将日益取决于知识水平,知识在许多领域业已成为最宝贵的资源,中国也正在探讨建设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从技术上讲,语义网和数据开放为知识再利用奠定了基础,开放知识服务实现了公共机构、私营企业与个人协作创新和“双赢”模式,鼓励年轻人主导创新管理和开发过程,鼓励投资方、创新者、社会组织等找到自己的利益点,共同参与创新服务,对数字知识(这一潜在的公共财产)实现再利用,共同投资、分享利益。开放式创新管理全面打开了研究、投资、经营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界限,合作、共享与创新是数字知识传播的核心群。通过越来越精准的数据分析和计算,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也理应成为数字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最终目标。
五、数字知识传播新生态期待研究方法的创新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演讲中这样描述了数字知识传播的未来:“我们正处在两大科学的交会之中:人文和计算,马上要出现一个海啸了。一边是生物学家掀起的巨浪,开始真正了解身体;一边是计算科学掀起的巨浪,也就是达尔文遇见图灵。”今天,知识创新越来越表现为艺术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业界人士的一个社会协作过程,因此,我们特别呼吁在对数字知识生产、传播与创新模式的研究中,重视人文研究方法与数据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数据科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跟新兴研究方法的断裂。相反,能够将人文社会学科的历史积淀、理论建构甚至传统方法很好地跟数据科学方法有效地结合甚至整合,将更能催生具有生命力和启发性的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讲,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快速膨胀呼唤团队合作和超学科研究。传播学者只有提出具有理论深度和人文关怀的问题,才能在一个传播和数据融合的时代做出本学科应有的贡献。社交媒体以及社会传播的普及让数据的内涵和意义也在发生改变:从数字就是数据,到文本就是数据,再到图像就是数据。传播研究需要打通不同类型的数据,让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对话。
数字知识传播与国家发展,不仅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需要面对和关心的问题,也理应成为发展中国家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赞同“知识”比“信息”对个人的成长、民族的复兴、人类的进步更重要,那么理应对数字知识传播多一份深入的理解与研讨。为了中国的创新发展,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号召学界和业界要极其关注“数字知识传播”,深入研究“数字知识传播”,通过我们的研究,让“数字知识传播”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