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5: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饥饿营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复制效应。2000年我国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439亿元。剥离13939亿元后,余额为13500亿元。但截止到2004年年初,按四级分类为16967亿元,增加了3467亿元;按五级分类则高达19880亿元,增加了6830亿元。由此可见,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仍然在惯性地催生不良贷款。
传递效应。由于隔离本身不能形成对创造不良贷款的“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创造不良贷款的机制正迅速传递到不良贷款剥离上。从2000年到2005年三次大规模的剥离都有趋同的特征:一是在呆滞类和可疑类中裹进事实呆账和事实损失类。财政部曾认为2000年剥离的不良贷款可回收4000亿元,由于呆滞贷款中事实呆账高达3987亿元,仅此一项就形成非处置损失1156.1亿元,不良贷款初始评估确值的安排也随之流于形式。二是从多层次的监管检查结果看,剥离前粗放处置,不仅造成非处置损失,而且稀释了国家投入巨额清算资金的实效,增加了处置难度。
波及效应。通过剥离把形成巨额不良贷款的责任事实上一笔勾销,也鼓励了债务人转嫁债务危机的热情。债务人作为既得贷款受益人从中看到了新的免责机会。从理论上说,自1999年到2004年,企业和城镇居民的年均存款分别以16.85%和13.78%的速度增长,偿债不是没有支持空间,然而剥离前后,通过各种手段逃废债的现象掀起了。据初步统计,2000年年末,仅在工农中建交五行开户的改制企业62656户中,经过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的逃废债企业就占51.29%,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
寻租效应。出现不良贷款“棘轮效应”的动力源泉是因为其中隐含着一个潜在的“公理”――损失都是国家的,它原本就归无所属,所以,理性的经济人会积极参与到“免费盛宴”中来,利用“游戏规则”的缺陷寻租。不良贷款处置诉讼靠、尽职调查靠律师、资产转让靠拍卖行、定价靠评估,这些既增加处置成本,又滋生衍生风险的做法,在程序上却是依法合规的。不仅如此,在“没有外资参与,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将不可想象”的舆论诱导下,一些外商的投机行为也显现出来。据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年末,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给国外投资人的不良资产平均回收率仅为3%,远远低于整体回收率20%的平均水平。
挤出效应。处置不良贷款指导政策规定的时间期限和激励约束不当,造成不良贷款回收率持续走低和专业化处置尽快终结的挤出效应。在规定的处置期限和考核机制的鞭策下,资产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尽快把不良资产转让出手,可是,大量的债权转手到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后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了结,仍然处在悬浮状态。
篇2
这款改良版的iPhone4让不少“果粉”失望,因为无论从外观、功能还是创新方面,都并非此前一则概念视频疯传的那么神奇。
然而,就在iPhone4S不到24小时,又传来了天才CEO乔布斯辞世的噩耗。一天前,“果粉”们还在热议新CEO带来的4S并不惊艳,一天后,人们开始担心:“乔帮主”一手创下的苹果帝国是否会随着他的离去而消逝?iPhone 4S能否像iPhone4那样创造新的营销奇迹?
饥饿的“苹果树”
杨震不仅是苹果控,也是苹果“黄牛党”。从去年起,他就把家里能发动的亲戚全发动了,专门倒苹果产品。他在iPhone 4销售最火的时候,一台手机能赚上三四百元,但此后却跌至200元左右。
如今全家只剩他和弟弟两个人继续做黄牛。“越来越不好干,苹果不像原来那么热,iPhone4都快成街机了。”杨震坦言。
面对万众期待的新款手机,杨震心里有些打鼓:以前苹果推出新品之前,中关村就有了消息,旧款价格趋平,旧品发货越来越少,他清楚地记得,去年此时,iPhone4推出,他手头的iPhone 3GS已经所剩无几。但今年iPhone4S“出世”前的征兆似乎不妙,消息一出,iPhone4立马卖不动了。对于杨震这样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积货该怎么办?
App Store软件开发专家刘顺华看法显然超越了杨震这样的黄牛党,他认为,吃腻了苹果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苹果的产品线布局得很好,不同类别之间产品相互关联,每个类别的新品对旧品确实是具有颠覆性的。比如当你体验过iPhone3,再有了iPhone4,你会觉得旧品太鸡肋了,新品无论从内核速度到显示屏、摄像头、电池,都要好过旧品。但是在促销上,苹果又能把握火候,比如提前一两个月就放出风提前清货(旧品),以保证新品出现后,旧品的库存量最小化。当然,对于黄牛党,苹果没有保护的义务。”
刘顺华的观点不无道理。早在半年前,各大IT论坛就发起了投票关于iPhone4S的新功能猜想,也有大量的评论文章。此外语音识别功能也让很大一部分人期待。
仔细分析iPhone4S上市前的种种迹象,你会发现与iPhone4上市前有着惊人的相似:苹果员工不慎将即将上市的测试机丢在了酒吧,警方出面调查;网上疯传新手机的概念视频;多渠道报道新产品供应商方面产能不足可能推迟上市;黄牛出击,离上市前还有一个月苹果店就开始接受预订……
也许这一切,都在乔布斯和他的继任者蒂姆·库克的掌握之中,饥渴营销已经让苹果公司玩到了极致。培恩国际公关高级客户经理洪磊认为,饥渴营销之后,苹果又开始打关联产品营销这张牌。
从iPod开始,苹果每推出一件新品,不仅让果粉们眼前一亮,也让同行们惊叹不已,甚至改变了行业格局。有消息称,明年苹果还将推出iOS电视机,如果真是这样,娱乐系统大有让苹果垄断的趋势:音响(iPod)、家庭电脑(iMac)、个人电脑(iBook Air)、掌上娱乐(iPad or iTouch)、个人手机(iPhone)、电视(Apple-TV)。
“苹果的产品往往是在不同产品线之间相互促进销售,而同产品线新品替代旧品,不形成自我竞争,这是与其他3C企业产品推出的最大不同。”刘顺华说。的确,很多果粉都是从一件入门级产品开始,慢慢爱上苹果,以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洪磊认为,iPhone4S的推出,很可能将成为一个终端,以此为中心把手中的苹果产品整合起来。不同的产品终端,是大大小小不同的屏幕,它们共用一个存储系统(库),以前是一个个苹果,现在共同组成了一株苹果树,彼此独立又彼此关联,“只有一部iPhone已经算不上苹果控了,看吧,马上包里装着Air、iPad,拿iPhone打电话将成为主要街景。”
Face Time视频通话是苹果产品几乎都具备的功能,类似于聊天软件的视频功能。视频功能完全可以通过QQ或MSN进行,但是果粉们依然要尝试通过Face Time实现。“这一功能在iPhone4或iPad上是免费的,但是苹果电脑要是加这个功能,就要付费。”张绍哲是个90后苹果控,仅仅因为好玩,他选择了在iMac上付费购买Face Time。
而从趋势来看,苹果会将各终端分别付费进行到底。比如在苹果终端运行的Office软件iWork,不仅需要对Word、Excel、PPT每一产品分别付费,也需要在iPad终端和iMac终端上各自付费。刘顺华告诉《中国经营报(微博)》记者,以前开发的App Store产品只在手机或iPad一个终端上运行即可,接下来的趋势是双终端均可运行。未来多终端运行,多终端付费是大势所趋。
从iPhone4S创意中延伸
iPhone4S上市,兴奋的不只是一批果粉,还有那些想打苹果主意的创意人员,江琛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朋友经营着一家饭馆,不少点子都是他出的。以前每晚8∶30起,这家饭馆都会投影一些老电影,饭馆的装修也颇有老式电影院的风格。
江琛向记者透露,看了iPhone4S之后,他就萌生了改变屏幕策略的想法:用iPhone4S把用户端的视频、文字、图片直接投放到电视上。
“比方说,有了微博之后,几乎每一场活动,都有微博大屏幕,网友们发的图片、文字会展示给更多的观众。经常有网友发‘求上墙’这样的内容,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网民们更加关注意见的自我表达,微博大屏幕恰恰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江琛认为,受条件的限制,必须通过微博的载体才能实现,但是一旦手机有了这些功能,用户的自我表达会更加畅通。
“朋友生日到饭店吃饭,热闹热闹,很多人喜欢拍一些照片、视频,回来传到网上分享,但是也有一部分朋友,并不喜欢被放到网上,借助手机新功能,大家不再是十几个人盯个手机屏看,而是有看小电影的感觉。”江琛说,这些点子也一定会被那些营销公司看好,例如在歌友会上,粉丝会把祝福语打在电视上,也会有一些卖场促销利用投影来搞活动,更具参与性和互动性。
江琛认为,一旦这些功能成为可能性,那些室内广告或灯箱广告可能会有改变,技术上并不难实现通过激光照射广告片的某一部位而发生新的变化,实现更加多样化的广告营销。
虽然iPhone4S没有一步到位实现此前业界预期的iPhone5的所有功能,但其技术路径选择已可见一斑。“也许未来,一条微博包含的不仅是文字、图像这么简单,还会有声音、视频,而传播路径也从单一的互联网转到了各个角落。”江琛告诉记者。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社交媒体 社会化营销 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营销渠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经营场所仍以实体店为主导
自商品交易产生以来,实体店就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延续至今。实体店具有体验真实、客流稳定等诸多优点。但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今天,产品的大范围开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长期的投入和各地市场环境的差异都为产品市场开发增加了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和难度。而在这一花费中实体店面维护涉及的人力、租金等成本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笔开支。文化遗产的开发无论从横向的门类开发还是纵向的深度开发,再到最终的商业模式,都还出于相当不成熟的地步,如果贸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成本,势必也将面临着很大的危险。
(二)营销手段丰富,但弊端显现
目前诸多现行营销渠道一大特点是形式的多样化,企业可以采用电视、报纸、广播、各类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进行营销,最大程度的扩大的受众的覆盖范围。然而B2C的传播模式以及自身固有的缺陷限制了这些营销手段营销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当前营销渠道的劣势主要有以下几种[1]:
1.灵活性差。受地理位置和时间要素影响,传统广告投放形式决定了目标群体只有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才能接收到广告,不具备宣传推广的随时随地性。而广告从推送到目标群体接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
2.互动性差。传统营销往往是单向传播的,目标群体往往也是被动地接受广告,从而缺乏目标群体的反馈和互动,削弱营销效果。
3.针对性差。传统营销渠道属于一对多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其传播的笼统性,不能更好地细分受众群体,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传播。
4.成本高昂。传统营销渠道资源位有限、成本投入高,长期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高额的费用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使产品丧失价格优势。同时营销的高成本也势必将占用研发资金,不利于产品的不断研发更新。
(三)文化遗产社会化普及度工作进展缓慢
文化遗产蕴含巨大的精神价值,其内容范围涉及美学、艺术、哲学、人伦等各个领域。但现阶段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利用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
1.文化z产的教育普及度低
教育方面,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在现行教育体系框架内所占比例已被压缩到历史最低水平。这也直接导致了国民对传统文化进而对文化遗产意识的淡薄。
2.文化遗产传播路径单一
目前对文化遗产知识的推广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图书馆教育、知识讲座等传统方式上,缺乏多样化的渠道和形式让大众更容易地接触到文化遗产知识。
(四)文化遗产营销现实状况及案例
现阶段我国在文化产品的推广营销上缺乏连贯有效的推动模式。营销渠道的固化,手段的落后导致文化遗产开发上没能产生一系列引发广泛社会效应的文化产品,营销效果微弱。
以安徽省歙县为例,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歙县,继承了古徽州绚烂的文化遗产,具备相当雄厚的文化资源实力。但近现代以来,受财政、行业行情等多方面影响,歙县在文化遗产在营销上一直处于比较落后和被动的境地,文化产品市场营销成效低微,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文化遗产式微的背景下,现有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文化遗产开发的需求。文化遗产的营销需要更加有效的模式创新。对此本文针对现有渠道营销模弊病以及当前营销传播领域最新动态提出文化遗产开发的新型思路――“电子商务+社会化营销模式”探究。
二、文化遗产的电子商务平台分析
(一)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普及率的日益提高,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交易、支付等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迅速。电子商务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不但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还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寻找商机、赢得市场,已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动力。
“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信息、交易和技术等服务企业不断涌现。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5.8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21万亿元。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热点。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3%。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围绕促进发展网络购物、网上交易和支付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与标准规范,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规律的电子商务政策法制环境做出了积极探索。预计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将达80%以上;网络零售额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以上。[3]
(二)文化遗产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优势
1.电子商务平台“轻”运作优势
电子商务的一大特点是不受时间、地域、渠道、实体成本的限制,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营销环节。这些特性对包括文化遗产在内的一系列传统事物的开发具有颠覆性的意义。从而真正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和商品的无障碍交易流通。
2.电子商务平台展现优势
(1)多类目承载优势
以京东、淘宝、亚马逊等主流电子商务购物平台为例,其产品类目和数量达到了任何一家实体商场所远不能比拟的程度。极度丰富的产品门类,方便的检索、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全国标准化服务体验无论从效率、效益、购物体验上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2)多媒体展示形式
网络多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无形产品的展示提供了极好的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与实体店真实体验的差距。相信伴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为产品的展现提供更好的形式,不断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
(3)电子商务平台功能优势
作为一体化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集合产品的研发、展示、售前、交易、售后等整个链条功能,打造购物流程一体化服务。方便顾客购物全程服务,大大提高顾客购物体验。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提高了整个运营链条的协调性和高效率。
(4)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优势
不久的将来将是大数据营销的时代,电子商务平台可对顾客进入平台前后的一系列行为习惯进行数据记录,通过数据计算为产品的研发、营销策略的制定等一系列行为提供数据基础,从而提高营销的针对性和效果。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亚马逊等都在大数据运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真正实现了对顾客消费行为习惯的全程跟踪。而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数据时代的绝佳入口。
(5)移动互联网趋势优势
继互联网经济后电子商务正逐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商务成为时代新宠。作为移动手机网的主要入口――手机与消费者的紧密性进一步促进了数据的深度挖掘。更重要的是移动商务带来了购物形式和体验的新变革。购物从根本意义上摆脱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正如手机淘宝移动购物端所宣传的口号“随时随地,想淘就淘”。移动互联网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3.数据库优势
近几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成为业界热点。通过建立文化遗产数据库、数字博物馆、门户网站等多种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记录备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再开发提供数据基础。一时间上至国家机关部门下至地方民间组织,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为例,该数据系统采用网站的形式,以遗产类别、地域分布、传承人、遗产展现形式等多种方式为分类依据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记载展现。一系列数据库的建设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进一步深化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借鉴。[1]
三、文化遗产社会化媒体营销分析
(一)社会化媒体营销概念
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在我国,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主要包括微博、微信、空间、博客、社区、论坛等。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背景
在社会化背景下,社会化媒体营销改并重新定义了商家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以及营销的概念。 社交媒体最大限度的拉近了商家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整个营销的完成由原来以曝光、传递信息为主转化为以互动、分享内容为主,最终由商家和顾客共同完成。而营销的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因此催生出许多新的营销名词,诸如口碑营销、病毒营销、事件营销、粉丝经济等。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优势
就社交媒体属性而言: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关系属性、强互动性、高度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因为成本低、定位准确、传播速度快、影响大等明显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机构关注与应用。诸如手机领域的苹果、魅族、小米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四、从“小米模式”看“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
(一)小米科技背景概述
小米手机自2011年开始发售以来就以井喷式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令整个手机行业惊叹的成绩。2014年1月2日,据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内部邮件中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小米在2013年总计售出了1870万部手机,增长160%;含税收入316亿元,增长150%。在经过了连续几年高达4倍的估值增幅后,2013年小米获得百亿估值,并成为中国极具号召力的企业之一。 综合分析小米“神话”不难发现。小米的成功除了超高的性价比、市场时机的把握等条件外,独特的营销模式成为小米成功的制胜法宝(下文简称“小米模式”)。
(二)“小米模式”分析
“小米模式”是“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典型代表。从整个平台架构来看,小米采取了官方网站+微博+微信+QQ空间的组合模式。从平台性质和功能角度分析:官方网站主要充当了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承载了小米手机的展示、购买、客服整个环节。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产品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而微博、微信、QQ空间以及官方网站的米粉论坛则以社交门户的身份走在小米与客户关系营销的第一线。灵活的社交营销策略达到了整体效益的提升,将“小米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小米模式”的优势主要有:
1.高效的传播速度。网络的便捷性使小米相关信息的、策略的调整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到消费者面前,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营销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强互动性。以新浪微博为主,小米拥有强大的媒体运营团队,随时与粉丝进行互动。内容涉及问题解答、产品调研、信息等与产品和消费者关系紧密的领域,增强粉丝的活跃度和强粘粘附性。
3.随时随地贴合式传播。移动互联网成为社交媒体的主要阵地之一,而手机成为人们随身必带、关系最为紧密的工具之一,这就为信息的随时和随地传递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4.低成本。社交媒体的互联网传播形式最大成都的节约了传统营销所难以避免的人力、物力投入,将营销成本压缩到最低。
社会化媒体营销不是简单的对社交媒体的应用,更需把握社会化营销的精髓,具备社会化营销的思维。小米团队在利用社交媒体特性的基础上,通过饥饿营销、口碑营销、病毒营销、事件营销进行宣传,极大地提升了小米手机的社会影响力和对用户的影响力。
(三)文化遗产营销对“小米模式”的借鉴阐述
结合前文所述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所遇到的成本高、风险大、社会关注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小米手机高效、低成本、社会化的营销模式无疑为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结合文化遗产的自身特性,对小米模式加以调整进行运用,这无疑是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小米模式不仅仅对文化遗产,对整个传统行业营销模式的转变升级都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五、文化遗产“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营销模式的构建
(一)循环模型
如图1所示,社交媒体、商务平台、文化遗产企业、消费者之间相互作用和支持,从而形成了闭合完善的营销系统。
(二)模式分析
1.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建立独立官方网站处理产品交易、客户服务等事务。与此同时在天猫、京东、亚马逊等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充分利用全网商务平台,促进文化遗产产品交易。与此同时,在PC端和手机端两条线路同步搭建购物综合平台,充分渗透购物空间。
2.社交媒体平台的搭建
建立微博、微信、QQ公众账号,同时在官方网站嵌入粉丝交流社区论坛或入口,全网络与客户进行互动交流。
根据社交媒体的不同社交属性可做如下具体安排:
(1)微博偏媒体属性,内容推送上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受众形态上强兴趣圈、弱关系圈,能产生比较大的社会效应。因此作为官方信息平台和粉丝互动平台。
(2)微信具有较强的沟通属性,内容的可读性和营销效果比较明显,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朋友圈,私密性比较高,具有强关系性的特点,综合起来比较适合小圈子进行交流。因此作为客服平台进行客户维护,同时辅以优质内容保持客户粘度。
(3)QQ空间与微信类似,内容的可读性和营销效果比较明显,但互动性和开放性较强一些,私密性相较弱些,因此可以作为推广平台和内容营销平台进行运作。
(4)官方论坛、社区则主要通过优质内容帖、回复、互动的形式,满足用户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信息需求。
社交媒体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新旧媒体的交替、同一社交媒体功能的演进变化都的不无不影响着营销,促使营销策略的及时跟进。但值得肯定的是伴随着社交工具功能的深入挖掘以及手机移动互联网新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交网络势必将渗透消费生活的c滴,与消费者贴合的越来越紧密。
3.内容平台的搭建
文化遗产相关产品的消费具有很强的内容性,产品内涵的了解的深浅与否对产品交易的完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建设过程中,内容建设将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投入。通过内容推送、用户自主分享、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构建内容讨论学习社区,为产品的营销提供文化内容支撑。现在已存在的淘宝微淘、豆瓣东西都是很好的借鉴范例。
4.衍生功能的发掘
平台及营销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
以创新商务网站“爱定客”为例,爱定客改变传统的先生产后销售的模式,采取顾客定制再生产的方式开拓新的市场,实现生产销售的B2C模式向C2B模式的转变。在销售产品的同时爱定客为产品设计研发者提品展示平台,并担任起产品生产的任务,而产品内容的创造者则以佣金的形式获得收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重新定义了顾客、销售者、生产者的地位和关系[4]。
这一模式在文化遗产弱开发、弱推广营销、沟通不畅的疑难困境下,无疑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启发。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与社交媒体营销的紧密结合,互相分工,试图系统打造一种高效率、多功能、强互动、针对性、低成本的营销新方式。
六、结语
电子商务和社会化营销作为时展的产物和大趋势已经在商务和营销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甚至是颠覆的作用,而结合文化遗产开发水平式微的现状,本论文所提出的“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营销模式无疑是挽救和振兴文化遗产的一条有效探索路径。
但针对这一模式存在两个疑问还需继续明确:
第一,作为整个营销活动的主体,文化产品研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营销环节的进行,在这一环节还需从政策、机制多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二,文化产品与“小米手机”在商品属性和消费需求上还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出于这种差异,营销模式各个环节展开进行时的可操作性以及效果是否能够保障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这一模式还需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
换一个层面,就整个经济形势而言,本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文化遗产领域开发,同时对具有相关问题的传统行业营销模式创新和升级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莹.浅谈依据互联网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资源[J].消费导刊,2008(5):202-203
[2]邓璐楠.社会化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013
篇4
【论文摘要】:凤凰卫视被受众认知之初就是与陈鲁豫、吴晓莉、窦文涛这些名字联系起来的,甚至受众对这些主持人的认知已经超过了凤凰卫视本身。在学界,这种现象被成为传媒明星制。文章从明星制的源头入手,从凤凰卫视的品牌建立的角度剖析凤凰卫视的明星制战略,并对其意义进行多层次的梳理,企图发现更多值得我国省级卫视借鉴的地方。
在电视传媒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全民娱乐已经成为口号,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开始不仅仅存在于电视节目当中,而是作为个体走入公众的视线,他们的节目风格、形象特色、个人生活等等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潮流下,许多媒体把主持人和记者推到前台,像对于影视歌星一样进行包装,塑造一种固定的、有个性的形象,以此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明星制的道路上,是凤凰卫视为走向产业化的中国媒体品牌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范式。他以传媒明星为核心战略手段,用推出和包装名主持人、名记者来推动栏目的发展,利用观众喜爱和支持的明星主持人、记者来占据固定的收视人群,从而在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扩张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一、凤凰卫视对于传媒明星制的实践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正式启播,由“今日亚洲”和“香港卫星电视”各占45%,中国银行旗下的华颖国际集团持有另外的10%,三家共同组建凤凰卫视有限公司,经营原来“香港卫星电视”除台湾地区以外的中文节目,刘长乐担任董事局主席和行政总裁。凤凰作为香港惟一一家全部用普通话24小时昼夜播出的电视台,“易帜”之后,在风险巨大、竞争激烈的电视传媒市场,开始寻找一条独特的求生乃至取胜之路。以“三名战略”(名主持人、名评论员、名记者)为主要特色的“明星制”就是凤凰卫视在媒介市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
明星制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强调演员(明星)为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为辅的商业手段,以此来获得更多的观众。它以明星为中心,剧本创作、词曲创作、服装设计、营销推广、传播宣传等都围绕明星进行,让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运用明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凤凰卫视根据“传媒明星制”不遗余力地打造明星主持人,他们按照成熟的市场化操作方法来协调节目和主持人,选择不同的明星包装路线。
首先,凤凰卫视不遗余力的增加主持人曝光次数,让主持人获得观众的熟悉感和亲近感。凤凰卫视为每个主持人量身定做宣传片,在每天的节目当中播放,加深观众的印象;同时,还为主持人安排各种公共活动,让主持人多贴近观众。此外,凤凰卫视还借助其它媒体对自己的主持人进行宣传,它1998年开通互联网站,让名主持人、记者和评论员的信息随着网络广泛传播;2000年创办的《凤凰周刊》专门开辟一个固定栏目《凤凰频道》,介绍凤凰最新资讯,刊登名主持人、记者和评论员的手记,充分满足了观众读者对于明星的求知欲。
其次,凤凰卫视对主持人进行包装,凸显主持人个性,量身打造符合主持人风格的节目。在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个性被发挥到极致。例如陈鲁豫拥有邻家女孩般的亲和力,她主持《新闻早班车》,开创了中国电视“说新闻”的前例,而《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给了她一个发挥自己独特人格魅力的舞台,让每一个被访问者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于是访谈总是充满既有深度又充满细节。又如穿长衫的杨锦麟在传统文化氛围里,用现代化的电脑来介绍资讯,言辞犀利、幽默风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主持的《有报天天读》获得2003年“中国年度新锐电视节目奖”。
再次,凤凰卫视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机会推销主持人。传媒明星的成功不光需要良好的外星、风度和亲和力,还离不开必要的宣传。如让名主持人、评论员等在各地大学进行演讲,扩大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力;对于刚刚出名的记者进行强势推广,如闾丘露薇从巴格达采访回国后,立刻被安排与网友聊天、接受其它媒体访谈、出版采访手记等等一系列活动,闾丘露薇立刻成为家喻户晓的“战地玫瑰”。
在“明星传媒制”的影响下,吴晓莉、窦文涛、陈鲁豫等一批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具有个性特色的主持人脱颖而出;闾秋露薇、鲁宇光等一批具有敬业精神的高素质记者为人们所熟识;曹景行、阮次山等一批具有良好知识背景,阅历丰富的评论员走入人们的视野。凤凰卫视在搞好节目策化和创作的同时,通过科学地包装和宣传推出名记者、名主持人,使聚集在这些名人身边的观众成为稳定的收视人群,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名牌节目,提升了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凤凰卫视。并且这些名人成为频道品牌的象征和外延,丰富了品牌内涵,能迅速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塑造品牌形象——传媒明星制作用的凸显
一个良好的媒体品牌形象,不是各类节目的简单相加,而要依靠融为一体的节目和记者、主持人,他们通过自身的个性特点为节目注入无可替代的、有较高辨识度的特色,形成独特的节目风格,吸引固定的收视人群,得到观众的肯定和喜欢。
明星制的推行很大程度上让观众有机会接触到比频道宣传理念、节目口号更为生动和丰富的“代言人”,这些名记者、名主持人与栏目紧密相联,一起构成了整个频道的统一形象,对提升频道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整个电视媒体市场,各个电视台都非常重视节目主持人的作用,但是像凤凰卫视一样对主持人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多层次的锻炼,属于先例。在凤凰卫视,这一群电视的台前工作者获得了集体成功,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关注与追捧,而且获得了自由发挥潜质的宝贵机会。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中无数次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无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都不再是单一的工作,而是采编播一条线全部掌握。这些实力的提升对于他们在同行中赢得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高贵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尊重。1998年1月,吴小莉被《中国青年报》评为“年度十大时尚人物”,同年9月,她又被《亚洲新闻》评选为五十位“当今您最应该认识的中国重要人物”之一。1999年,窦文涛以在《时事直通车》和《锵锵三人行》中的出色表现在《新周刊》中当选“年度节目男主持人”。同年12月,刘长乐因为带领凤凰卫视的卓越成就被《华声月刊》评为99年度“十大华声人物”之一。2004年,闾丘露薇被《新周刊》评为“最佳电视记者”,2003年获得《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奖”。
明星制的推行不仅为个人赢得了荣誉,也提升了凤凰卫视作为品牌的竞争力和价值。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刊出国际知名的盖洛普调查公司“中国对品牌的认知”的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选为国内最知名的品牌之一,与“麦当劳”齐名;2001年,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凤凰卫视被观众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华语卫视”;70.1%的观众认为"凤凰卫视是国内最受欢迎的境外媒体";74.7%的观众认为“凤凰卫视是正在走向世界的国际媒体”。明星制在赢得了丰富的无形资产之后,也为凤凰卫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凤凰卫视多年来致力于培养、打造全面的优秀的电视人,这些名记者、名主持人和评论员将自己的职业命运紧紧地和凤凰卫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才能、声望和名气就是凤凰卫视宝贵的隐形资源。这一切也给它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在吸引广告客户的过程中,凤凰卫视主持人团体成了极大的竞争优势。他们的群体形象健康、积极、向上,是新潮、时尚、高质量产品和公益活动李想的代言人。通过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凤凰卫视在广告市场上更容易得到信任,被更多的客户优先考虑,带来了越来越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提升竞争力——传媒明星制作用的升华
凤凰卫视自创业之初充分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走明星制的路线,以接近于明星包装的方式打造名记者、名主持人,成功地建立了栏目品牌,塑造了良好的频道形象,提升了综合竞争力,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享誉海内外的电视媒体。
名主持人和其代表性的节目使凤凰卫视拥有丰富的电视产品,满足了各阶层受众的需要,使凤凰卫视品牌深入人心。如新闻节目《凤凰早班车》、《凤凰午间特快》、《时事快报》、《有报天天读》等等,从早到晚播出新闻,满足了需要得到时事资讯的受众;访谈类节目《鲁豫有约》、《名人面对面》等等,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最爱;时事评论类节目《锵锵三人行》、《时事开讲》、《文涛拍案》等等,既讨论了时事,又给出了很多言论观点;还有青年人最喜欢的娱乐时尚类节目《娱乐风暴》、《完全时尚手册》等等。这些节目与它们的主持人陈鲁豫、吴小莉、许戈辉、窦文涛等等,相互成就,共承一脉,代表了凤凰卫视的形象。
名记者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为凤凰卫视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口碑。伊拉克战争中,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战争前线进行报道,得到宝贵的第一手新闻资料,她的独家报道成为华人的骄傲。凭着这种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她被世界称为“战地玫瑰”。[1]凤凰卫视也因此在全球华人中进一步树立了权威,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信息的垄断,让中国人第一次有了机会借助华语媒体来审视这场战争。西方因此有报道称凤凰卫视是“中文的CNN”。[2]
第三,名主持人、名记者的良好社会形象使凤凰卫视赢得更多的信任与尊重。如凤凰卫视当家花旦吴小莉,不仅在主持专业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将原有的名气延伸到公益事业的领域。2000年她成为第三届“饥饿30”慈善筹款活动的“爱心大使”;2001年她又当选为二十位“环球20世纪最具影响力世纪女性”之一。她的社会名气和地位当然不仅仅是个人的,她时刻代表着凤凰卫视。2002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揭晓,凤凰卫视名列前十名。[3]这些充分证明了凤凰卫视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随着市场经济的观念日益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电视媒体也逐渐被纳入市场营运的轨道,传媒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品牌的竞争,传媒明星制很快成为电视传媒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的核心战略手段。
凤凰卫视通过推行传媒明星制,成功地打造了一批观众熟悉和喜爱的名主持人、名记者,以及许多著名的节目。它通过正确的栏目定位、受众定位和品牌定位,以及不断更新的传播思维成功地打造出了凤凰卫视的频道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在了前列。
注释
[1]李志坚.《透过荧屏看凤凰——解密凤凰卫视的成功之道》,传媒人网.
篇5
关键词SoLoMo 移动图书馆 图书馆2.0 智慧图书馆
社会性网络
1引言
SoLoMo是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于2011年2月提出的概念,意为社交(So:Social)、本地(Lo:Local)和移动(Mo:Mo-bile),具体是指利用移动设备、基于地理位置并结合社交网络(SNS)特点而提供的网络服务。SoLoMo概念一经提出,立即成为硅谷创业的热词,被认为是Web2.0以来最具颠覆性的应用模式。
SoLoMo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所代表的事物并不是横空出世,在Web2.0大行其道的四五年前就已现端倪。由于社会性网络与移动互联网发生交融碰撞,产生了一批基于地理位置的“混搭”(Mashup)应用,这可以看成SoLoMo的源头。当时流行的手机天气预报应用,能根据你出差或旅游的位置,提供当地的天气预报。从图书馆行业来说,目前有不少OPAC系统也具有SoLoMo的特点,如OCLC的WorldCat,可根据上网的IP地址,“就近”推荐附近的图书馆,有些还能告诉你“借了这本书的读者,常常也会借某某图书”,等等。
近年来移动图书馆的开发在业界如火如茶,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图书馆的传统业务和服务都能够通过手持设备来实现,以RFID为标签的“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开发也不断见诸报道。但是“智慧图书馆”不应仅限于提供物理馆藏的定位管理和无人值守的自助式服务,还应该能够根据读者在社会性网络活动中的偏好,结合地理位置和情境信息,提供即时的个性化服务。目前图书馆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还刚刚开始,各类新技术的组合应用还不是很多,互联网产业正兴起的SoLoMo商务模式可以带来很多启发,LBS有望成为图书馆IT应用的下一拨热点,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图书馆界各类新型LBS应用的探讨,探索SoLoMo在图书馆应用的前景和可能性。
2 SoLoMo应用和研究现状
2.1背景
2011年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宣告我们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今年年初宣布,截至去年底,全球手机用户总数达59亿,而2011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已达4.877亿台,首次超越PC(包括平板电脑)。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今年初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已有近1/5的成年人拥有了平板电脑。苹果公司最近宣布,其后PC设备(iPhone、iPad、iPod touch)2011年的销量为1.72亿,其移动服务iCloud的用户已突破1亿人。
这些数据表明目前SoLoMo有巨大的市场基础。当前美国有68%的社会性网络用户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已有28%的美国成年人是SoLoMo用户。近年来各主要的社会性网络应用(如Face-book、Twitter等)随着移动Apps的推出而获得飞速增长,目前Facebook已有8.45亿注册用户Ⅲ,Twitter的注册用户也突破了5亿。我国的微博应用也得益于庞大的手机用户基数而获得惊人的发展,目前微博用户已有2.5亿之众,说明近半数的中国网民使用微博。这些都为SoLoMo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概况
SoLoMo可以看成是社会性网络(SNS)与移动应用混搭的产物。SNS是Web2.O的重要内容,而“本地“(Lo)是由移动带来的属性,因此SoLoMo可以认为是Web2.O中的SNS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基于位置信息的应用(LBS),也就是说:SoLoMo-SNS+LBS。任何社会性网络,如果不能在移动平台上使用,或者开发的移动应用与位置信息无关,都不能称为SoLoMo应用。
与Web2.0相似,SoLoMo既不是一项具体的技术,也不是一种固定的商务模式,而是一类有着共同“社会遗传基因”(Meme)的网络应用的总称。目前SoLoMo的核心应用,基本是那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服务,它们建立起一个虚实相联的广阔空间,能够为各类商家品牌推广、建立与客户的社会化联系服务,例如Foursquare、街旁、四方、切克、Yelp、SCVNGR、FoodSpotting、Groupon LivingSocial等;也有以提供照片、视频和兴趣爱好等分享为主,但背后有地理定位支撑的应用,如Pinterest、Insta-gram,Viddy等,还有一类很受欢迎的音乐分享网站,如Spotify和虾米网等等也可算作此类。除了上述“核心”应用,大量Web2.0时代声名显赫的社会性网络,都争先恐后地跻身于移动互联网,变身为SoLoMo,像Facebook、Twitter、Google+等,凭借数量庞大的用户优势后来居上,加入地理定位功能,创新无数,令SoLoMo呈现无限风光。
SoLoMo应用大多建立在为数不多的LBS平台之上,而目前提供LBS平台的多为外国公司,其服务国内大都无法正常访问。由此便在国内产生一种独特现象,国内以模仿为主的应用甚至比国外的被模仿对象发展得更快。2011年5月,新浪推出基于位置服务及社区互动的LBS产品“微领地”;2011年8月,街旁网最早在国内实现了近场通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应用,NFC签到全面覆盖了街旁网商户平台;2011年11月,开心网的Android和iOS客户端新增“位置服务”功能,支持“附近”活动的提醒和签到活动。
2.3类型
从应用架构上看,SoLoMo应用可分三层: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和地图数据的为第一层,称为位置数据服务商(L-DaaS:Location Data-as-a-service),在美国主要有Factual、SimpleGeo、PlaceIQ、Fwix和ESRI五家;提供基于位置的活动平台(LBEP:Lo-cation-Based Engagement Platform)的为第二层,例如Facebook、Google、Twitter、Foursquare等,它们往往是由Web2.0互联网应用巨头转型而来,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新浪、腾讯、百度甚至大众点评等,都开始跻身LBEP;第三层就是形形的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商(LBEA:Location-Based En-gagement Application),数量不胜枚举,较著名的有Instagram、Yelp、Pinterest等,国内有街旁、高朋、虾米、切客、推图等等。
从现象上看,目前国内外SoLoMo应用主要有基于位置的搜索,如图片上传、签到(check-in)、就近服务、信息告知、咨询、广告、微博等。若从应用类型上对它们进行分类,大致可分成:游戏、网络与终端工具、生活信息、内容(多媒体)消费和办公软件等5大类。这5类应用中,以游戏类应用数量最为庞大,用户数也最为庞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竞争也最激烈;内容消费类应用基本上是PC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移植,我国将其归人“手机出版”行业,2011年大约有35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颇具规模;而办公软件方面以国外传统软件巨头(如苹果公司)或者实力强大的开发者团体(如EverNote)占据主导。
2.4技术
SoLoMo并非全新的技术,它是技术的一种综合应用,涉及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社会性网络、数据挖掘、智能感知、物联网等多种技术门类,这种综合本身也是一种创新。相关技术还有:数字地图、移动定位、近场通讯、二维码(QR)、群体智慧、云计算、IPv6、语义网等新技术。当然,每一个具体的SoLo-Mo应用并不会涉及所有这些技术。
上述SoLoMo的相关技术可分为5个方面:
(1)定位技术。移动定位技术是位置服务的核心,目前主要有卫星定位、地面蜂窝网络定位和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其中,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即GPS)、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已经在一定精度上提供了开放的服务接口,基本能满足So-LoMo的发展需求。而利用二维码和手机拍摄功能的定位、采用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建立的接触式定位等,是目前定位技术的热点,正在成为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
(2)智能位置感知技术。经过数据挖掘、地图匹配、用户交互模式分析、用户环境判定等方式,得到用户的确切位置,还要把与此位置相关的、与用户的身份、兴趣、特征相关的社会性属性也呈现给用户。该服务依赖于具有位置感知的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服务。
(3)海量社会性知识发现技术。与地图信息、用户轨迹信息、位置知识和社会性网络信息相关的数据往往是海量的,其相关信息的关联、结构化、知识挖掘和发现技术也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包括网络信息(文本、视频、音频、图像)的位置知识发现技术以及未知位置的预识别技术。
(4)近场无线通讯技术和体验技术。这类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位置服务终端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用户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有助于“本地化”服务的开展。体验技术还包括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增强现实技术、三维显示技术等。
(5)公共平台支持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位置SaaS服务化接口技术、隐私保护技术等。
2.5研究现状
与SoLoMo的应用实践相比,目前学术界对SoLoMo的研究相对滞后。通过对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会议库及博硕士论文库进行查询,得到以“SoLo-Mo”为主题的文献仅37篇,大多来自经济类和IT通信类期刊和报纸。首篇文献发表于2011年5月的《中国图书商报》在图书馆领域,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学者发表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会议论文,指出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国内图书馆界尚没有直接论述“So-LoMo”及其应用的论文,但与SoLoMo相关的、图书馆2.0方面的研究文章近年来大批发表,移动图书馆的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也大量出现,智慧图书馆研究也在崭露头角,例如王世伟认为,智慧图书馆的要素是“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任何时间可用”、“任何地点可用”和“任何方式可用”,可见智慧图书馆的需求正是SoLoMo的功能,换句话说,SoLoMo提供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技术。
3图书馆的SoLoMo应用
SoLoMo与商品零售、餐饮、团购、旅游等行业领域的结合,在商业促销、广告等方面已显现出精准直达的特点,显示出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图书馆虽然不是营利性机构,但却是内容消费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信息公平和知识自由、培养和维持公民基本信息素养的职能,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一定的渠道整合能力。
3.1图书馆应用SoLoMo的意义
近年来很多图书馆开展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很多商家也针对这种需求,推出了解决方案。然而,是否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移动化,实现以手持设备来完成诸如查询、流通、阅览、预约和咨询等功能,读者就能纷至沓来?换句话说,是不是图书馆一旦有了用于移动服务的短信号码、WAP网址和Apps应用下载,读者就会蜂拥而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图书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拥有资源和提供简单的传播方式,而要跻身于各类媒体和通道的竞争中,参与媒体、通道、交互方式与资源的结合,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嵌入到读者的信息环境中,这正是图书馆2.0的灵魂,也是图书馆应用SoLoMo的价值和优势所在。
SoLoMo实现了互联网从技术性向社交性的转变,以及从内容平台向活动平台的转变。对于图书馆而言,SoLoMo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具有了时空性,隐含在图书馆馆藏体系内的时空特征经由语义技术而得以组织和揭示,与用户需求的时空特征进行匹配,从而使图书馆加倍具有了移动性,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社交化,更易于实现无所不在的贴心服务。
SoLoMo使支持移动设备成为所有应用的必须,而桌面应用反倒成了一种特例。就这一点来说,SoLoMo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以前的上网方式、信息获取、互动交流士方式,也改变了图书馆与用户的互动方式。
3.2SoLoMo应用的特点
上世纪90年代末,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进入Web时代之后,出现了两股发展潮流:2.0化和移动化,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两股趋势逐渐合流,SoLoMo就是合流的产物。可以认为SoLoMo在图书馆的应用就是移动图书馆的2.0版。其主要特征是:在各类功能初步实现“移动化”之后,进一步实现基于移动的“社会化”、“互动性”和“个性化”。
图书馆2.0业已实现了社会化,在Facebook、Myspace和Second Life中处处可见图书馆的身影;也具有了互动性:OPAC2.0允许读者注释、评分;“我的图书馆”彰显着个性化。引入SoLoMo之后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SoLoMo应用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它并不直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而是通过更多的情境信息的匹配,获得资源与需求兴趣的聚类参数,反过来应用于资源和服务的推荐或发现,这种基于情境的服务,让SoLoMo具有了智能的特征。社会化交互越是充分,个性化服务就越是准确。这也带来一个必然的要求:系统必须充分开放,否则就无法从其他服务中获取足够的情境信息,特别是这里的“我的图书馆”,必须方便地与各类网络应用(特别是2.0应用)交换数据甚至引用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个人体验,使图书馆的服务融汇于无所不在的社会性网络中,随手可得、随处可用,并在不知不觉中提供服务。
“位置”、“实时性”、“身份”和“交互性”是移动互联网有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关键特性,是移动互联网产生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的根源。这些特点与位置服务“随时、随地为所有人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宗旨是天然吻合的。SoLoMo应用场景首先要解决5W问题:who、what、when、where和why。对于图书馆来说,“Who”的主体就是读者,可以包括提供服务的馆员;“What”就是阅读,提供资源和服务;“When”可以是此时此刻,也可以预约;“Where”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设施,也可以是图书馆的虚拟空间;而“Why”除了通常的借阅需求,以及近年流行的“作为一种场所“的需求,可能还有很多由于读者参与而被发现的、图书馆员意想不到的功能,图书馆都可以挖掘和探索。
3.3SoLoMo在图书馆中可能的应用
(1)签到服务
签到服务是大多数SoLoMo服务的第一步,没有签到,就无法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和定位,从而就无法提供社会化的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存在大量类似签到的动作,例如进馆(甚至进入阅览室)要刷卡,办理借阅等手续需要出示读者卡或输入读者证信息等。
此外,内容的交互是SoLoMo的灵魂,而交互的好坏也有赖于签到系统的数据积累和挖掘。而有些应用也需要用户补充兴趣信息、上载图片、贡献内容等。因此,在不侵犯读者隐私的情况下,要让用户乐于签到,尽可能收集与读者个性化行为相关的独特信息。很多SoLoMo平台在发展初期,实现了“签到”功能之后,有一段瓶颈期,这时系统的黏着性就成为关键因素,服务和激励机制(例如积分奖励、证章获取和级别升级等)必须跟上。
签到,不仅是一个图书馆,也可以是整个城市各类图书馆服务点、阅览室乃至自助服务机的签到;不仅是图书馆的签到,每本书也可以签到,每个讲座、展览、会议、事件、设施、特殊的服务都可以签到。签到之后与“我的图书馆”功能相结合,享受各类个性化服务,以及各类奖励(证章、特别的服务等)。签到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图书馆信息终端(包括自助终端)进行,也可以用读者卡、二维码、NFC识别设备等。OPAC2.0曾经有个很好的设想——为每个馆藏对象生成一个单独的页面,人们可以留言、评论、标注等,但参与者少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SoLoMo通过一定的社会化参与和激励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问题得到改观。
签到服务的核心技术是资源定位,要解决各类资源(如地点、事件、人、物)的定位,首先要解决资源(终端设备)的自动识别问题,涉及到地理定位、RFID、NFC、二维码、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隐私保护,跨系统用户交叉认证等技术。目前RFID技术已经在图书馆界开始运用,其他技术尚未引起重视,综合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2)阅读推广
品牌营销和产品推广是目前SoLoMo应用最多的领域,可以直接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图书馆经典的阅读推广往往局限于书目推荐等,引导读者更多的阅读,却并不注重图书馆品牌和读者“忠诚度”的培育。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让图书馆界普遍感到了危机,而商业化的SoLoMo推广为图书馆员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传统的“阅读”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即图书线索一查询一选择一获取(或购买)一阅读,而网络时代的数字阅读,是一个各种方式、媒体交叉的碎片化过程,其路径是一个网状过程:各种来源的线索一社群评价一媒体选择一网络搜索一各类(包括P2P)获取方式一各种阅读方法一交流评论,等等。读者这时的阅读,不仅仅是内容的阅读,关于体验和满足更多需求的媒体形式和阅读方式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内容一交流(对话)一行动”达到目的,而SoLoMo提供了满足这类综合需求的理想环境。
图书馆可以借助SoLoMo系统地、有计划地举办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并通过软件平台跟踪和记录参与活动的每一个读者的有关情况,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估。结合新书推广、主题日或专题活动,对积极“签到”各类活动的参与者设定进阶“荣誉勋章”、评选“阅读达人”,赋以特殊权限,如赋予借阅更多书籍的权限、获赠讲座展览会门票或纪念品、积分可用于免除罚款或免费复印等等奖励;也可以配合图书馆年度工作目标,利用已有资源(例如免费外借的电子书阅读器),策划“饥饿营销”或其他类似方式,介绍朋友注册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成为图书馆荣誉志愿者、授予“阅读推广大使”荣誉称号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图书馆从单一的信息传播、单方面的推动中走出来,深度融入读者的日常生活,借助SoLoMo平台的交流、传播和互动,使读者的阅读成为一种社会化的互动阅读,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实现读者对图书馆的情感认同,最终实现对图书馆品牌价值的回报。
(3)本地化社区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面向读者推行的活动,而SoLoMo能够提供良好的“读者俱乐部”平台和工具,帮助读者自发建立交流空间,通过支持读者在空间中的各类相关活动,收集UGC(User Generated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内容,提高图书馆的凝聚力,反过来促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如果图书馆不具备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上建立这类本地化社区的条件,可以利用已有的SNS或So-LoMo服务,例如利用豆瓣社区。豆瓣这类应用是非常适合的平台,便于营造氛围、提供话题。通过允许读者发起话题或事件,以及购买、收藏等行为或喜欢(like)、表态(赞)等方式可以展示私藏或兴趣爱好。中国国家图书馆在豆瓣上的小组成员,已达5000多人,话题近万个。上海图书馆也与豆瓣建立了初步合作,目前主要是基于书目、封面、评价、评论等内容的揭示以及品牌显示度的互惠合作,并探索在豆瓣中建立“上图小站”,为今后上图读者进行社区的互动探索新的方式。
(4)作为空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空间,可以提供展览、阅读、会面、交流等;而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体系则构成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通过SoLoMo可以提供就近的借阅、上网等信息服务;图书馆的馆藏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空间,根据读者及其同好的查询、借阅习惯,提供馆藏推介或知识发现服务等。并可以根据虚拟空间的“签到”、“检索”、“利用”和“下载”等,绘制出学科热点地图,分析搜索趋势等。
线上线下(即020:Online to Offline)的空间建设和关联,能够为读者的互动提供无缝的体验。线下空间主要指图书馆作为一个物理场所所能提供的服务,线上空间则一般在社会性网络中建立。读者群落可从虚拟空间很容易地过渡到实体空间,系统需对空间位置等各类属性进行管理并提供工具。图书馆020模式可以通过二维码、RFID标签等方式来实现,利用支持二维码应用的智能手机实现各类签到功能,并获取服务信息。“我的图书馆”也可根据读者的二维码,与读者的个人兴趣、借还历史绑定,并且读者即使不带卡也能随时享受服务。
(5)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是智慧图书馆的特征,它不仅仅指采用了RFID技术、实现了自助办证、自助借还、智能盘点、馆藏架位智能管理、智能安全门禁等服务功能,而且能够实现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的关联,以及随时、随地、随心提供服务,这种“智能”体现在图书馆服务的每一个方面,需要图书馆IT系统照顾到每一个细节需求。
与物联网相似,自动感知、情境相关和基于语义,是智慧图书馆服务的三大特点。SoLoMo扩展了智能服务的范围和空间,使智能服务真正名副其实。目前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是割裂的,资源组织与用户需求缺乏动态关联,图书馆的各个业务子系统也缺乏相关性,信息搜索不能基于位置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等等。虽然不是说采用了SoLoMo,就能够立即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但至少是向智慧型服士务前进了一步。
图书馆要实现智慧服务,首先需要将自己的服务触角延伸到任何已有的SoLoMo平台中去,攻城掠地,争取足够的疆域、接触面和曝光率。通过进驻“街旁”、“切客”、“四方”等,在各类社会性网络和地理信息平台中让图书馆“无所不在”,让读者方便地找到图书馆和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应该珍视自己的品牌,积极组织各类活动,进行品牌营销。众多微博、人人网等SNS社区也是信息、联系网民的渠道和读者互动的空间。
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联系正是SoLoMo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智能感知和情境相关的实现。SoLoMo的大量技术都是关于位置感知的,这也是它最大的突破。基于此,才有以签到为基础的各类自动感知服务的研发和应用,并且正在混搭出为数众多的充满创意的服务。
3.4SoLoMo应用的解决方案
SoLoMo不具有统一的解决方案,它的应用建立在平台之上,而平台建立在更基础的地理信息服务之上,这种分层架构,也是SoLoMo的重要特点。这要求系统保证足够的灵活性,各子系统独立,且必须遵循业界标准,开放接口,才能有利于实现混搭,为后期资源的开发和服务的整合需求提供必要的条件。
图书馆可以利用已有的LBE平台,开发自己的LBE应用,也可以与现有的任何SoLoMo应用进行混搭,使自己现有的服务SoLoMo化。后者相对容易些,但对外部服务的依赖性很强,一旦某个应用发生大的改变,就需要做相应的改变。应用混搭的效果与自己原来的系统架构是否灵活有关,有时需要先升级改造原有的应用,才能符合web混搭的要求。当然,在进行SoLoMo改造时也需要首先支持现有的业务功能,在满足传统功能基础上升级为基于地理位置的系统。如,搜索功能增加基于位置的搜索,查询增加社会性推荐和就近馆藏推荐,阅览和获取能支持就近推荐和预约功能,并可在社会性网站中推荐朋友、人脉等。
4结语
所有的信息都以某种方式与时间和空间发生关系,不论是已经作为图书馆馆藏或即将成为馆藏的女信息,也不论这些信息以什么方式存在。智慧图书馆不仅使自己的馆藏知识化,将馆藏从文献形态转化为知识形态,标注、挖掘出地点、事件、时间、人和物而加以有机的组织,并通过智能化的感知系统,主动地参与到读者日常的知识交流过程中去,以一种平台、空间或工具的形式而泛在,通过提供各种搜索、发现、存储、传播、组织以及再创造的服务,使自己与人类社会的知识创造体系融为一体。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使知识独立于载体和传播方式、内容消解于无形的网络空间之后,图书馆必然的存在方式。
SoLoMo正在成为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如同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已成为物联网的主要人机界面一样,通过它们,读者能够扫描二维码甚至识读RFID标签,与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各类设施与服务进行完美交互,直接服务于人的任何信息需求。而图书馆则继续默默地在虚拟的知识宇宙中提供各类信息和服务,实践自己亘古不变的职能。
参考文献
1.Matt Murphy,Mary Meeker.Top 10 Mobile Internet Trends.2011-2-10.[2012-03-073.
6.Sandy Carte.Mobility Panorama:Three Headed Monster.[2012-03-073.
NIC:微博用户达2.5亿,近半数网民使用.2012-1-16.[2012-03-07].http://tech.省略/internet/detail 201201/16/12006555-0.5html
10.厉峥.刘大卫:“SoLoMo”是街旁重要方向.中国图书商报,2011-05-20
11.Aittola M,Ryha nen T,Ojala T.Smart 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International Syruposium on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2003(5):4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