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12:5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核心;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篇2

【关键词】先秦时期 礼玉六器 方色理论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觐、社交、军旅等相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先秦时期[1]是我国古代传统方色理论的形成时期,先民将方色思想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中国方色文化。

一、前言

方色理论运用于传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礼玉之上,不仅对于研究礼玉六器的功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揭示六器的深层次含义。一些学者也在对礼玉六器与中国传统方色思想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涉及这一问题。例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色理论之于礼玉六器等各种礼器,是其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的体现[2];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一文中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指出中原地区“五方色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历法制度以及宇宙观念的具体发展存在联系[3];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一文中认为“六器”有阴阳之分,指出其与四神阴阳说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它们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进行探讨[4];肖世孟也注意到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5],但没有做进一步介绍。

回顾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少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厘清方色与六器的对应关系。

二、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配伍的阐释

中国传统的方色理论基本内涵表现为五色配伍五方,由于中国魍车氖笨展叵当硐治时间决定空间,因此方位被赋予颜色,也就意味着时间被赋予了颜色。下面,笔者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及其衍生的相关问题来阐释“六器”之含义。

1.以苍璧礼天

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而成,多为扁平状圆形,中央有穿孔。商周时期玉璧均为圆形,较前期较小。以苍璧礼天的原因据西周史墙盘铭言“青幽高祖,在微灵处”可知一二,“青幽”指天色[6],又因璧多作圆形,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苍璧礼天则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以黄琮礼地

距今5000年前玉琮就已出现,为内圆外方、中有直孔的柱状玉器,少量内外俱圆者。商周时期玉琮数量逐渐减少,形体偏小且多素面,一般作为礼器使用,是权力的重要象征。琮作为祭地之器,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观念。《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土以黄,其象方。”又有《白虎通义・号篇》曰:“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可见,黄色是五行中央土之正色,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以黄琮礼地便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以青圭礼东方

玉圭由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发展而来,多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玉圭三代时多为天子、诸侯等有身份之人参加典礼时拿在手中的信物,真正的玉圭出现于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之分。周代玉圭长条形为主,多素面。《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亲执耒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汉代,《后汉书・明帝记》记载“亲执壁,恭祀天地”,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张乾元先生《〈画缋〉考辨》一文中认为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又“云从龙”。按古代天干东方属甲乙木,以青圭礼东方表达了先民祈求东方行雨以保佑农业丰收的期望。

4.以赤璋礼南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已有玉璋,商早期流行,商中晚期逐渐减少。“半圭为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形式有多种,其中用以祭南方之神朱雀的为赤璋[7]。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8]。红色代表南方。按古代天干南方属丙丁火,又《诗经》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故以赤璋礼东方表示的是先民希望天下太平、稳定的美好期许。

5.以白琥礼西方

白琥表面刻有虎纹,有的钻孔或无孔。钻孔的称为虎形玉佩,可佩戴;无孔的称为玉虎,可作。又按其功用可分为白虎和虎符,其中用以祭祀西方之神白虎的玉器为白琥。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按古代天干西方属庚辛金,以白琥礼西方表达了先民对避邪、禳灾的期望及农业丰收的向往。

6.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为弧形扁平状,两端有穿孔,可系绳佩戴。商周时期成为人们流行的佩戴物,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兴盛。所谓半璧为璜,如果说璧象征天的话,璜则为一半的天,喻意权力、等级的削减[9]。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按古代天干北方属壬癸水,严冬之时,以玄璜礼北方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三、结语

上文笔者通过对礼玉六器与方色配伍的阐释,大体上理清了“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所形成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礼玉六器的功用及代表意义的论述上,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注释:

[1]本文所指的先秦时期取其狭义,主要指夏商周三代.

[2]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考古学报,2016,(4):65.

[3]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J].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54.

[4]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J].民族艺术,2014,(3):76-77.

[5]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O].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54.

[6](美)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J]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集雅轩主.祭祀山川之礼玉:玉璋[J].陕西档案,2015,(2):6.

[8]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22.

[9]青林.浅述六器与中国玉礼文化[J].东南文化,2012,(5):11-13.

参考文献:

(1)(西周)周公旦著,徐正英,常佩雨译.周礼(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2)(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注.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97.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65.

(5)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156.

(6)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N].光明日报,2016-07-08(5).

(7)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32.

篇3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5.04.02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5)04-086-0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建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则必须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微调。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教学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一味上纲上线,提升其意识形态性。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为主。根据地方文化资源类别,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传承,也有文化传承的物质固化,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物质方面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认知目标,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文化遗迹,要着重于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精神体验。

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增补

现行高校思政课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一种载体,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主流性等特点表现突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全部使用统一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为规范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得力措施。但是,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内容因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不足,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着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取舍。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要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是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教学内容。比如一二九师革命精神就适合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其次,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主题。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选取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否则,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穿插其中,阐释爱国与友善的意义。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的灌输法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而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将大大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博大精深的赵文化、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拳文化以及雄壮激越的红色革命文化。在思政课中,这些丰富的内容,可结合专题演讲、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展示和再解读,将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专题演讲。专题演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邯郸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演讲题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开展课堂演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课堂情景剧。课堂情景剧是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由学生自设情景、分配角色并在课堂上以短剧形式再现的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邯郸历史名人事迹为依托,引导学生做穿越式情景剧表演,在课堂上既可再现赵武灵王的英姿飒爽,也可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可现场挑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微电影制作。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把微电影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可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方式把邯郸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紧密联系,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式,用镜头记录生活,凝聚微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其目的性而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也担负着培养道德情感和传承价值观的责任。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比较重视,对情感培养则相对忽视,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倾向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部分高校推行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将有关教学内容不再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直接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这种改革方向,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则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以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特点。知识和价值观接受过程,必然涉及到情感。不带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毫无生命活力、毫无热情的价值观说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人不仅是理性的精灵,还是感性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只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真实的获得,学生对知识或内涵于其中价值观的体验,也只能是想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体验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又进一步拓宽了这一渠道。例如邯郸成语典故众多,联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继承传统文化部分,可以将学生引领到与成语故事有关的文化遗址,进行讲解,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帮助。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即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与对照。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尤其是物质文化遗址场所的介入,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例如教师可充分发挥邯郸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和一二九师司令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新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以思政课中所学观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以“邯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舌尖上的邯郸”、“杨氏太极文化的发展”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实地参观、调查走访、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分析处理,形成观点、撰写论文。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题、以课堂为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饱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借力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

[2]叶静漪.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北京教育,2013(2):6-8.

[3]戈丽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园,2013(31):18-43.

[4]胡新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52-53.

篇4

关键词: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传承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4-01

一、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庆阳市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致使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文化产品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庆阳的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庆阳香包刺绣、庆阳剪纸、环县道情皮影、陇东窑洞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类,民俗文化产品也是种类繁多,既包括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也包括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同时,围绕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民间文化风情也很具有独特性。由于开发程度的差异,庆阳的民俗文化以庆阳香包艺术文化最为典型。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显、文化产业化之路基本形成。根据庆阳市统计局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4月17日,庆阳文化产业名录库核查入库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法人单位共计423家,其中全市有民俗文化产业公司110多家,正式注册的56家,对外设立营销窗口43个。2012年第10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展出民俗文化产品200余万件,吸引参观人员达10万多人(次),累计销售113万件,销售额达1123万元。2012年庆阳市八县区文化产业投资完成7.9827亿元,从业人员70220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8254亿。

二、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品牌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主导行业的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主导行业的发展则需要品牌产品的带动。庆阳市虽然提倡以香包为主导产品,但是特色不明显,生产厂商缺乏品牌意识,行业内生产厂商由于涉猎的产品种类繁多,行业内分工层次较低,因此主要产品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该产业发展受到重视的程度较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较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中没有形成以核心产品为牵引的经营机制,追求全面且简单地发展模式,生产厂商涉猎的产品种类多,但是该行业内不同厂商生产差异化程度很小,生产趋同现象明显。

(三)产业发展市场化水平不高,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尚处于继承传统文化的阶段,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企业的运营模式没有完全地市场化,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行为尤为明显,文化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不足;利用市场手段对于文化企业的调控不够,政府进入和干预的程度过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适当和低效率;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有待提高,主要是民营资本与国营资本待遇不对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性受挫,部分民俗文化资源存在国家垄断。

三、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进一步加快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建设步伐。民俗文化产业化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的传播,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因此民俗文化产业化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以市场化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提供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二是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构筑完备的市场竞争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开放的程度,允许更大范围的民营资本进入。

(二)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保护的法制环境和行业准则。构筑完备的法制环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前提。完备的法制环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行业的健康发展,极大的保护民俗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正当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企业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有效的规范文化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文化企业的运行效率。

(三)创新营销模式,加快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庆阳民俗文化产品营销更多是政府搭建平台,主要以各种艺术节的形式来进行营销,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单一,除此之外的营销手段都比较简单,利用现代化营销模式较少。因此,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营销,搭建快捷全面的营销平台,一方面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营销的范围,扩大其影响力。

(四)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原始积累,在产业原始积累阶段,产业项目的带动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各种项目的带动,可以进一步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以项目带动为出发点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园项目是《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计划建成一处集公共文化服务、民俗文化产品研发交易、文化产业孵化培植及旅游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的层次将会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石齐;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 2006(03)

[3]黄立群;贵州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1

[4]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J].新华文摘.[5]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6]中国.庆阳网http:///

篇5

巴蜀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卫聚贤先生在1941年出版的《说文月刊》第3卷第4期上发表的论文《巴蜀文化》。在随后半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于巴蜀文化的概念提出了多种解读,主要集中在巴蜀的地域范围、巴蜀文化的内容和巴蜀文化的时间界定上。巴蜀最初是指长江上游两个比较大的部落,也是两个区域名,以后又相应成立了巴、蜀两个国家,主要在今四川、鄂西、贵州等境内。今天狭义的巴,指川东的重庆地区;蜀,是指成都平原[2]。“巴蜀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巴蜀文化”一是指先秦巴蜀文化,二是指考古学意义上的巴蜀文化[3]。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广义的巴蜀文化概念,指从古至今的四川文化[4]。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既有中原文化的特点,又有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风格。

2川酒及其包装对巴蜀文化的传承作用

川酒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的物质与精神瑰宝的积淀。源远流长的川酒发展历史中,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文化为传播形式,既丰富了巴蜀文化资源,也对巴蜀文化实现了传承和发展。川酒在众多白酒品牌中,独树一帜,名扬海内外。四川独具特色又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和涵养了川酒独树一帜的酿造技术和其它酒文化形态[5]。而从古至今,酒都不是单纯的一种饮品,它承载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历史悠久的川酒更是如此,它蕴含着巴蜀文化的独有的地域特色,不论是其酿酒的技术、历史,还是饮酒的文化、礼仪,亦或是盛酒的器皿、包装,无一不是具有巴蜀文化烙印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川酒是巴蜀文化的载体,那么川酒的包装则是巴蜀文化最直接的视觉传播形式。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而言,包装设计就是设计师将一定的信息转化成视觉符号传递给消费者的传达过程,因此,川酒的包装设计就是将巴蜀文化符号视觉化后传递给消费者的过程。川酒的包装是川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消费者最直接感受川酒地域文化特色的视觉基础。融入了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川酒包装,为消费者营造了巴蜀文化语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在建立川酒文化品牌特色的同时对巴蜀文化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3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使用原则

在川酒包装设计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不仅要考虑与酒的品牌定位契合,还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信息传达是否到位,能否将巴蜀文化与川酒包装融为一体,成为商品与消费者情感沟通的媒介,能否通过这些巴蜀文化符号传递给消费者完整、真实的巴蜀文化信息。因此在巴蜀文化符号的提取和运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巴蜀文化符号内涵的可理解性

将巴蜀文化符号运用在川酒包装上,要考虑到这些符号信息内涵的传达效果,不仅要让本地消费者见到符号后,能理解其传递的历史、精神等内涵,还要考虑到其他更多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理解度,因此,一是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巴蜀文化符号,以此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同时吸引和引导一些不了解巴蜀文化的消费者认识和熟悉巴蜀文化;二是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和设计要使其符号特征鲜明,能形象的传达巴蜀文化,易于消费者辨识和理解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

3.2巴蜀文化符号地域的可识别性

巴蜀文化符号要突出其地域性,才能使消费者在众多同质化的酒类商品中,准确快速识别出商品的地域特征,加深对商品的地域属性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巴蜀文化符号的使用上,要用巴蜀文化特有的、与众不同的那些符号来传递其地域性。例如,一些巴蜀的历史古迹、人物传说等,都是巴蜀文化资源的独有的符号。

3.3巴蜀文化符号情感的可体验性

现代包装设计,不仅是物质化的设计,更是精神化的设计,要为消费者创造情感体验。在川酒包装中,通过使用巴蜀文化符号,可以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巴蜀文化的语境,使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过程中,自然感受到巴蜀文化的魅力,融入到巴蜀文化的意蕴中,使消费者体会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带来情感的共鸣。

3.4巴蜀文化符号视觉的可审美性

很多巴蜀文化符号本身就是具有地域风格的艺术符号,具有视觉审美的功能,富有艺术的价值。将其自然而协调的形式美感,质朴而纯真的民族美感,融入到川酒的包装设计中,都能使包装更生动,更具艺术感染力。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对于巴蜀文化符号的利用,不是对已有造型、纹样、色彩等元素的简单“移植”,而是应该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对这些符号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艺术美感。

4巴蜀文化符号的提炼及在川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包装设计,是一种符号传达性的设计。要将巴蜀文化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去,首先需要将巴蜀文化提炼成典型的视觉符号,然后将这些符号与包装设计要素相结合,构成包装的功能与形式,使消费者通过解读这些符号能理解包装中传递出的巴蜀文化内涵。

4.1巴蜀文化视觉符号的提炼

巴蜀文化资源丰富,既有有形的物质资源,也有无形的精神资源,例如各种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等等。而并非所有的巴蜀文化元素都能适用于川酒包装设计上,所以从视觉传达的角度而言,在视觉符号的选取上,应根据巴蜀文化的内容,与川酒的包装特色相结合,一是选取巴蜀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二是选取其中能与川酒包装相契合的符号。如三星堆遗址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等等历史文化类的巴蜀符号,丰富多元而又带有神秘色彩,将这些充分展现了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符号提炼,并应用到川酒包装中,可以增加川酒的历史文化厚度,激发消费者对巴蜀文化和川酒的探秘感。如在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金器、玉器,特别是其中的一些酒器的造型、纹样、材质都可以运用到川酒的包装中,让消费者感知古蜀文明的绚丽多姿、内涵宏大的历史文化。再如建筑古迹类的巴蜀文化符号。巴蜀之地,山峦叠嶂,河流纵横,道路险阻,因此自古就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勤劳智慧的巴蜀先民,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困难,创造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巴蜀建筑景观。如民居建筑、都江堰、峨眉山等一些人文建筑和自然景观提炼成的造型、图案符号,运用到川酒包装上,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巴蜀的文化特色,突显川酒的地域特色。巴蜀文化中,民间文化形式多样,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巴蜀文化的重要象征,是极具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文化精髓。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传统的技艺和手工艺品等濒临失传,因此亟需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如将川剧的脸谱、四川皮影戏等一些巴蜀民间文化元素符号的造型和色彩运用到川酒包装设计中,赋予川酒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也是对这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4.2巴蜀文化符号在川酒包装中的运用

将巴蜀文化提炼成符号后,需结合川酒的品牌诉求,再从包装设计的主要元素入手,即将包装的形态、纹样、材质、色彩元素中融入巴蜀文化符号进行川酒的包装设计。4.2.1巴蜀文化造型符号的运用酒包装的造型包括外包装和内包装,是包装设计实现形式与功能统一的基础。在川酒包装设计中,通过借鉴巴蜀文化中丰富的造型符号,为川酒包装提供了更多样的造型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包装造型更多的文化信息。例如图1所示,五粮液的酿神系列上品的酒瓶造型采用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造型元素,通过对青铜人面像的眉、眼、鼻、耳的夸张变异特点的描摹,用拟人化的设计手法将酒瓶设计出了青铜人像的庄重、威严的神态,好似千年的巴蜀酿酒故事也被生动呈现了出来。4.2.2巴蜀文化图案纹样符号的运用巴蜀的图案纹样符号广泛而丰富,有神秘的青铜器纹样,有极具生活气息的建筑纹样,有传统的皮影、年画图案等等,这些图案纹样的装饰性强,地域色彩浓厚,极具情感寓意和审美价值。在川酒包装中,这些图案纹样符号既可以作为装饰主体,也能作为点缀,在起到视觉装饰效果的同时,也能超越文字、语言的障碍,充分传递出巴蜀文化的内涵。例如图2所示的泸州老窖之泸州醇系列酒,其外盒和酒瓶包装采用镂空的窗格纹样符号,表现川西居民的特点,同时在酒盒上展示了酿酒和卖酒的场景画面,记叙了泸州老窖起源传说中创始人王氏师傅开“前店后坊”小作坊的故事,通过这些纹样和画面将悠久的川酒文化娓娓道来,形象而生动。4.2.3巴蜀文化材质符号的运用材质是包装设计的物质载体,借助恰当的材质表现,能更好地烘托造型、色彩和图案纹样元素。川酒的包装设计,同样需要通过材质符号元素来体现巴蜀文化的意境,如传统的青铜、土陶材质表现三星堆、金沙文化,民间的竹编、藤编材质肌理表现巴蜀手工艺文化等等。例如图3中的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水井坊的陶瓷酒器装的设计就模仿了三星堆出土的陶盉的造型和材质,表现了巴蜀悠久的饮酒、酿酒历史。4.2.4巴蜀文化色彩符号的运用包装的色彩符号是最具有视觉刺激和最富有情绪感染力的符号。中国白酒最多见的就是红色和金色,主要表现出喜庆、吉祥、尊贵等寓意。在川酒的包装中,可以尝试运用更为丰富和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色彩,同时结合造型、图案和材质符号,更准确的表现和传递巴蜀文化信息。例如图4,水井坊的菁翠酒因为利用了竹炭淬取的酿酒工艺,为表现其蜀南竹海的选材和竹文化背景,包装外壳和酒瓶底内凹处采用了翠竹的绿色,在表现酒品柔和、净爽的特质的同时,也利用色彩和竹叶的纹样,表现了特有的巴蜀竹文化。

5小结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常熟市作为江苏省“两个率先”的排头兵,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益最多、协调发展成效最好的时期。

但是,面对物质财富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我们的精神财富发展显得极不相适应,出现了两个文明建设失衡的现象,社会生活中出现一些令人忧虑的不良倾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各种矛盾正在日益显露出来。与此同时,低俗之风乘机泛滥,一些落后的、腐朽的精神垃圾时有滋长,污染社会风气、腐蚀人们心灵,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认识上存在某些片面性。正因为如此,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分重要和迫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还反映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现实斗争中。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两种最突出的价值体系,两者核心价值观的区分,也构成两种社会制度区分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和价值观渗透始终没有停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大问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自觉抵制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的企图,有效防止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对我们青年一代的腐蚀。

“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用精辟深刻的阐述,高度评价了先进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巨大作用。时代在变,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却始终不变。它体现于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标志,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兴国之魂”。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思想道德特别是世界观,处于核心地位和指导地位。执政党的世界观的建设,也就是它的指导思想的建设,是精神道德最重要的内容,决定着社会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质、发展方向和基本面貌,也决定着执政党自身的兴衰成败。以人体来作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则是灵魂。由此可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如何建设,特别是在具体做法上,并未形成明确共识。当前人们对文化的多样化与认同感差异很大,在文化建设上还存在相当大的误区。

例如:

①重经济,轻文化。一些把文化看成手段,有剩余力量才搞文化。一些人嘴上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实,经济是基础,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才对,文化是主角。

②重有形,轻无形。少数干部喜欢重实绩,象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等,美其名“打造文化名城”。但真正的实,应该是市民素质才对。,文化名城靠的不是打造,而是修炼,因为文化建设是内功。

③重人为,轻规律。人心浮噪,急功近利,没人愿意为事业献身,追求的是功利性的“等价交换”。单位要求员工每年发多少多少论文。但质量高的有多少?

④重科技,轻人文。科技可以转化为生产力,能赚钱,这些当然有必要。但关键不能仅仅只重。科技、人文的功能不一样,可以说,人文作用更大。科技讲“怎么”“什么”,人文讲“为什么”。科技发达了,人文跟不上,要坏事,环境污染就是最好说明。科技发明了原子弹,但用得不好,会反过来威胁人类自己。

⑤重过程,轻结果。也叫重阶段,轻连续。“只顾眼前,不计后果”。带来草率行事,还说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追求新奇,追求刺激,新奇过后,空虚,一片茫然。甚至有一些不科学的决策半途而废,造成极大浪费。

⑥重模仿,轻创意。城市建筑、规划一个面孔,就象克隆的,形象工程到处有,但千人一面,没有特色。

⑦重西方,轻传统。西方文化的渗入。外来节日越来越多,不要仅看做商业炒作,应看成是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国内的文化思想令人担忧。

诸如此类,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极大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划清了大是大非的界限,褒奖了真善美,贬斥了假丑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我市城乡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文化建设是综合工程,提高市民素质是长期任务,而它们都离不开我市城乡的文化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还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应该说,象常熟地区的城乡差距并不很大,但依然有发展空间。城区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农村有广阔的人文基础,完全可以进一步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农村推动城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常熟,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几年来常熟的文化建设形成了特色,唱响了品牌,积累了经验。如今,我们要在推进全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应结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历史文明,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建设是一场持久的全社会的公民社会运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树立和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针对常熟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应着力抓好以下措施:一是切实加强城乡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市民、教育市民。要在广大市民中努力建设共同理想、建设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大力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艰苦创业教育,引导市民勇于进取、富于创造、勤劳致富。要扎实推进全市公民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不断增强市民的法制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

二是实施城乡文化统筹工程,以镇文化活动中心,以村、社区、企业、文化活动室为基础,形成完备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常熟市民间文化十分丰富,喜闻乐见的白茆山歌、徐市灯谜、王庄戏曲,受到了群众的欢迎,这些活动应进一步支持展开。同时还应整合优势资源,如红色沙家浜文化品牌、虞山尚湖生态休闲的山水文化、古城历史文化、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的现代文化体验,让人们在娱乐中受到教育,精神得到升华。

篇7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石阳小学明确提出“重文化、厚积德、树品牌、创一流”的办学目标,扎实有效的管理给学校带来了“校风盛、教风正、学风浓”的良好校园风貌,整个校园处处充满文化气息,处处洋溢勃勃生机,处处彰显教育的魅力。

一个民族因为有文化,而变得更强大,一个人因为有文化,而显得更尊贵,一所学校因为有文化,而更彰显魅力。石阳小学以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巧妙设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

走进石阳小学校门,可以看到一扇由中外名人画像组成的墙,被称为“励志墙”,它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室走廊上,张贴的“弟子规”“古诗词”像一本无声的“国学教材”,是教材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上下楼梯,随处可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由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图案组成的温馨提示语,像一本行为规范手册,无声地滋养孩子的心灵,规范着孩子们的行为。学校精心设计的“庐陵文化厅”,内涵丰富,列举了庐陵名人、庐陵书院、庐陵名胜、庐陵将军、庐陵特产以及井冈山红色文化等知识。孩子们在课间畅游其间,得到心灵的启迪。

“润物细无声”,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内涵丰富、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成为石阳小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了让校园文化深入师生的思想,融入师生的行为。石阳小学编印了《石阳小学校园文化读本》,每天早读前10分钟,由教师组织学生诵读,然后由思品课教师利用思品课给孩子们进行解读,每学期还要求学生写校园文化心得。这样的品读,让校园文化在学生中得到了很好的内化。

石阳小学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解读活动,将校园文化融入学生的行为。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诵读校园文化、弘扬民主精神”和“品读经典、诵读人生”等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热情高涨。师生们在诵读中积淀知识,在诵读中感知世界,在诵读中明白人生哲理。如今,常规化的诵读已成为师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了。

课堂教学的魅力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快乐更来自学生。学生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成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基于这种认识,石阳小学积极倡导“和美课堂”的课堂文化建设。“和美”就是和谐美好之意,和谐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和谐,以及课堂氛围的和谐,美好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美好,也就是教师引领学生经历美好的过程,取得美好的效果。

学校以构建和美高效课堂入手,努力探究其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和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体现师生的生命活动过程,让学生真正“享受课堂、享受学习、享受成功”。让课堂成为孩子的最向往的地方,这是“和美课堂”永恒的美丽追求。

打造专业团队――和美课堂的关键。教师是和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要拥有精良的师资,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尚的师德,健全的人格、和善的态度、合作的意识、精湛的技能及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石阳小学坚持通过专题研讨,专家讲学、异地取经、岗位练兵、同上一堂课、青蓝工程等多种形式与渠道锤炼教师的教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形式多样的磨炼活动,盘活了师资,提高了教师的“底气和灵气”,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勤于奉献、勇于开拓的教师团队。学校现有省、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4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意识,尊重学生,给学生安全感,让孩子们在和谐、宽松、民主的状态下学习,孩子才会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活泼开放的语文课,自主探究的数学课,寓教于乐的英语课,充满人文情怀的阅读课……孩子们陶醉其中,幸福并快乐着!

多元合作,自主探究。新课程下的和美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谐而智慧的课堂应是充满问题探索的。“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给他们以帮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解答走出课堂,让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构建开放的和美课堂。学校提倡将和美课堂向校园、家庭、社区辐射,变封闭性课堂为开放性活动课堂。如带领孩子们前往农村与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做农家饭和种花种树,每月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劳动实践基地白鹭洲公园,开展捡拾果皮纸屑、垃圾清扫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盎然的体验考察活动,进工厂,下农村,爬青山,钻树林,踩沙漠,参观纪念馆,考察文化楼,游览北京城,驻足科技馆,让学生尝试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

科学精神使教育有魂,人文底蕴使教育生根。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文化土壤,而且民族的文化积淀越厚,越能造就自己日后成长所需要的文化底蕴。石阳小学倡导师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让“唯有学习的精彩才有人生的精彩,唯有学习的成功才有事业的成功,读书的人最美”的理念深入人心。

做书香教师,促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学校始终把读书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书香教师、奠定书香校园的基石不断夯实。为此,石阳小学成立了“小橘灯”读书会。学校要求教师制定读书长远规划,使读书内容层次形成体系,让教师读好书,多读中外名著和教育理论专著,且做到读书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开展了“最是书香能致远”“学名师做名师”“名著陪我成长”等活动,促使教师从读论文到读专著,从做摘记到做笔记,从写学习笔记到写教学反思,使读书真正收到实效。

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近两年,石阳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古诗词吟诵活动。以“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为主题,以《石阳小学校园文化读本》为基础,让学生直面经典,从传统文化精髓中吸取营养,学校每周开放一节“古诗诵读”指导课,自编了校本教材《校园文化读本》《经典诵读步步高》,全体师生还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文艺汇演――“读经典 庆六一”活动,师生们或诵读,或吟唱,或表演经典,多种形式的解读,活跃了校园,更滋养了师生的心灵。

亲子共读,延伸阅读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读书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通过家校活动,要求家长每天半小时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如今,“开门见书山,推门闻书香”的家庭读书氛围已悄然形成。

与书同行,与书为友。读书是提高个人修养和学识的重要途径,是形成精神财富的有力保障,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与书同行,与书为友”的读书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领域,为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学校自编校本教材《经典诵读步步高》供学生阅读。

篇8

[关键词]大众文化;兰白都市文化圈;文化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0-0042-02

建设文化圈是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在发展文化上早已确定的战略选择,一个以兰州为中心、以兰州及周边地区众多文化设施和人文景点为重点的中心文化圈已经初步形成。作为这一战略选择,无疑走在经济圈战略选择的前面,在一定意义上为经济圈建设打下了文化基础。

如何在建设经济圈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文化圈的建设,让文化圈的建设成为经济圈的助推器,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思考与探讨。

一、大众文化对于促进兰白都市圈文化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圈内文化价值

大众文化在文化价值及其价值实现上给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这个启示在于只有满足了大众需求,文化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彰显。大众文化的这个启示,为精英文化的大众化、主流文化的大众化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路径,自然也为圈内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资源实现其价值提供了可选择路径。

(二)有利于催生圈内新型文化产业的诞生

文化产业依托大众消费群体,迎合和满足大众消费群体而得以快速发展,大众文化消费热的兴起又进一步促使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成和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就在这一相互作用下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重视大众文化,引导大众消费,必然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有利于推进圈内公民社会的进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大众文化的主体是大众,它具有一种依托大众、趋向民主的品格和指向开放的、双向交往的多元化意识形式。这一切悄然地改变着中国当代的意识形态,在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场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当我们进一步以更加自觉的意识为大众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时,实际上就在推进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的进程,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圈内人们文化意识的提升和文化主题的生成

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文化主题才有可能逐渐变得清晰,得到彰显,大众文化素养才能得到普遍提升,文化意识与自觉才能得到普遍加强,从而进一步体现出较为突出的竞争力。因此,注重发展大众文化是进行文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五)有利于促进圈内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促进甘肃走出文化边缘化

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只有大众文化的发展才能为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提供可能性与现实性,才有可能改变甘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才有可能改变外界对于甘肃的认识与意识,才有可能使甘肃走出文化的边缘化状态。

二、兰白都市经济圈大众文化发展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作为支撑大众文化消费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甘肃省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四库全书》藏书楼,投入近1.1亿元巨资扩建甘肃省博物馆,投入数千万元改建甘肃省图书馆和省档案馆。兰州市也投入1800多万元资金,将金城大剧院改建为全省条件最好的剧院;将文化项目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建起了文化内涵丰富的百里黄河风情线、水车大观园、金城关文化区、兰州碑林、龙园、生命之源雕塑广场等一批人文景点。与此同时,兰州周边地区也涌现出一批新的人文景点,如和政古生物化石馆、永靖恐龙足印化石群、榆中青城古居、景泰黄河石林及影视城、康乐莲花儿基地等。这一切为兰白文化圈的形成奠定了硬件基础。

(二)引领大众文化发展的精英团队初步形成,精品成果不断涌现

作为甘肃省文化中心的兰州,拥有全省最重要的文化艺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汇聚了全省最重要的文化艺术人才,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产品:享誉海内外的《读者》杂志和舞剧《丝路花雨》,目前已成为甘肃的两张“名片”。另外,就舞台艺术而言,至2009年,新创排的舞剧《丝路花雨》、舞剧《大梦敦煌》、陇剧《官鹅情歌》、京剧《丝路花雨》、话剧《老柿子树》、秦剧《大河情》、杂技剧《敦煌神女》等一大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剧目,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可以说甘肃文化精英们通过文化诠释着甘肃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作为大众文化重要资源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得到空前重视与保护

甘肃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文化意识浓厚,不仅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也体现在对各种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上,使甘肃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显得名副其实。甘肃的文化资源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二是丰富的红色文化,三是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四是具有一定实力的现代文化。如敦煌和天水麦积山的石窟文化,还有彩陶文化、长城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都是古代文化在甘肃省的遗存。对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的重视,无疑为大众文化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四)作为大众文化最重要技术基础的大众传媒也已普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甘肃的大众传媒也得到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的普及自不待言,作为信息传递与交流主要手段的网络也逐渐从城市向乡村延伸、普及,手机作为新的大众文化媒体尤其发展迅速。另外,报刊杂志为了争得更多的消费大众,也在增加娱乐版面,从而保持其在大众传媒中应有的地位。

(五)作为大众文化的市场主体逐渐得到培育,并初步形成

甘肃的文化市场经历了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单一到多样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历程。经过不断繁荣发展,目前包括演艺、娱乐、网络、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三、在兰白都市经济圈的背景下,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大众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圈内文化的大发展

(一)以《读者》品牌为依托,打造文化主题

《读者》作为甘肃“名片”之一,属于大众文化品牌,是打造大众文化的成功范例,其在坚守文化应有的价值与实现文化应有的价值方面实现了有机统一,为克服大众文化标准化、模式化等消极方面树立了典范。当前,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品牌,进一步打造圈内的文化主题。

(二)以整合资源为基础,大力打造文化圈引擎

兰州和白银两地在历史、文化资源上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具有共同开发、整合优势的先天条件。在兰白文化圈建设上,需要更新观念,建立统一的文化产业项目库,通过共同融资、开发来整合资源,实现文化圈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要以发展旅游业作为圈内文化建设的引擎,有效激活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发展旅游上,要注意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圈内的旅游文化内涵。要以原有的精品舞剧为基础,注重继续打造大型原生态场景剧或舞台剧精品,使之成为文化圈的灵魂和象征。

(三)以提升媒体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为基础,引导大众文化向正确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众传媒文化,大众传媒影响或主导着大众文化消费。因此,发挥好大众传媒的作用,是进行大众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关注的问题。发挥好大众传媒作用,关键又在于人,在于大众传媒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有效理清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信息、教育、引导功能,使大众文化更加符合大众的精神和心理需要,从而建构健康、文明、向上的媒介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篇9

历史到了新的拐点,推进文化产业化人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继往开米,再创辉煌,将黄梅戏的特色与电视技术的优势进一步融合,使黄梅戏电视删成为安徽文化新的品种和新的业态,从而支撑起梅开三度的大旗,一切的一切,就在于我们要认清优势,抓住特色,理清思路,整合资源,集全力打造精品剧目。具体说来,首先,要从重温往日的辉煌中增强丌拓未来的信心;其次,要在总结历史经验上荻取创新发展的动力和启示;最后,要在科学的理性思考指导下勇于实践和探索。

一、金芝改编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考

金芝埘黄梅戏艺术拓展性的贡献、也是他艺术人生的最辉煌的亮点,就是他顺应艺术发展潮流的需要,将一人批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作品改编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使历史文学名著与当代传媒、一批文学大师的思想精华、广大观众的审美、传统的戏刷艺术与现代电视技术做到了完美的联接与整合。于是一种崭新的戏曲形式即戏曲电视剧应运而生了。

(一)金芝对文学作品的创造性的改编

金芝呕心沥血、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创作改编了许许多多的文学名著和黄梅戏电视剧,在时代转型和现代化时期,为黄梅戏的拓展新生面和创新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先后改编了巴金的三部曲《家》、《春》、《秋》;改编了张恨水的长篇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改编了“五四”时期的作家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了安庆当代人物传记作家石楠的《画魂》;改编了当代优秀红色题材小说《红岩》;可能还有其他一些文学作品。在将这么多文学作品改编为黄梅戏电视剧之时,金芝先生进行了大量的二度创作,其辛劳是可想而知的。

黄梅戏电视连续剧《祝福》是金芝先生根据鲁迅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2005年伊始分别在安徽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放。金芝说:“关于《祝福》的改编,我曾于2004年撰写一文,陈述文学本的构思和期盼.要把鲁迅的名作《祝福》改编为四集黄梅戏音乐电视连续剧,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策划,闻之已感惊讶,受之更觉艰难。那是2002年11月的事。当时深感有三难:一难:为时正当对《阿Q正传故事》等鲁迅作品改编的电视剧大兴讨伐之时,本来改编鲁迅作品就很难,此时如何把握?如何增删?如何发展?更添难度,更有压力。二难:

《祝福》早有袁雪芬主演的越剧改本《祥林嫂》,成名在先,要想跨过这两道高坎,那就好比《二月》之比电影《早春二月》,

《潘张玉良》之比电影《画魂》更有难度。即使只求避同求异,也非易事。三难:当然,我们有主要的优势,那就是黄梅戏的抒唱。乍一看,黄梅戏那带着淡愁浅悲的唱腔与祥林嫂的悲情苦泪是非常贴合的,其实,仔细想来,鲁迅笔墨是高度精炼的,人物是非常典型的。祥林嫂是悲连着苦、苦连着悲,很少透出一点亮点,这就与黄梅戏洋溢着青春、亮丽、温馨的风格又相去甚远,乃至格格不入,还是一难。”

(二)金芝改编文学作品的经验和体会

金芝先牛乐此不疲,自觉自愿地长期为之。为什么?这要从金芝先生对此举的深刻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准备说起,主要的体现在三个方而:

一是金芝对把优秀作品改编为戏曲电视剧的意义有其深刻的认识。金老很重视现代传媒的作用,很重视黄梅戏能与现代科技、大众化媒电视、电影、VCD、磁带的结合。他认为,黄梅戏在上个世纪50年代能迅速地崛起,上个世纪80年代后存多数剧种走向衰落,黄梅戏仍挺立于戏曲舞台中央,其生产和传播手段得到了多种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的扶持、资助有很大关系。对此,金芝先生有自己的独特表述:“借助了黄梅戏的声誉,又扩火了黄梅戏的声誉;借助了黄梅戏的观众,又扩大了黄梅戏的观众;借助了黄梅戏的艺术,又传播了黄梅戏的艺术。”这是金芝先牛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为黄梅戏电视剧的重要的工作理念和思想基础。

二是金芝先牛对改编的原则、方法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把名著改编为戏剧,重点和难点都是如何做到人物关系、精神风貌等一切戏剧要素不脱离原著,但又不能等同于原著。在这里,原著相当于实际牛活,改编相当于原创。改编必须既“源于”原著又“高于”原著。对此,金芝先生也有自己的经验之谈。他把原著改编为戏剧的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就是对原著要尊重,对原著要理解,对原著要感悟。金芝先生认为,改编也是创作,是一次有规范、有约束的再创作,只有做到了心态上尊重原著、思想上理解原著、理性认识上感悟原著,才能写出好的戏剧作品,拍出的戏曲电视剧才会有人看、有人赞。具体的改编方法,他说,他每次改编都要过三道关:首先是剧中的人物关。其次是情景关。要彻底搞清何时、何处、何事、何故、何景物等。第三是观众关。要熟悉观众的心思,知道他们存哪里要哭、要笑、要赞扬、要唾骂。这就是创作、改编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道理。三道关都过了,才会写人物、写唱词,才能做到情景交融,人、情、词合一。

三是金芝先生认为要准确地把握小说、戏剧、电视三者间的同与小同的关系。把优秀文学作品改编为戏曲电视剧,实际上就是把三种不同的东西往一起捏,难度是很大的,关键是要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点,努力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小说对人物的刻画和对事物的捕写是不受限制的,可以任意地发挥。戏剧不同,它必须受到时空和表演的限制。戏曲是演唱的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写意性、以及程式化的特点。但是,电视剧不是这样。电视剧是画面艺术。它的叙事和抒情是直观、具体的画面直接地去表达。真实、直观、具体是其艺术的灵魂。金芝先牛的改编,使三者达到了有机的结合。

(三)金芝关于搭“三座桥”的设想

金芝一生创作改编用之不竭的动力和不懈的追求,也是他作为一个文化人、埘一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传承、如何做一点奉献的深层次思考与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实践。金芝先生在《搭三座桥――由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勾起的联想与思考》这一长篇论文中说:我们将优秀文学名著改编为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究竟要做什么?究竟为什么?蓄积心中的一句话,就是要搭二座桥。哪三座桥?“第一座桥:名著与时代感应之桥。名著所以成为名著,就是它那个时代出现的一座丰碑。故而,名著的改编,就是为名著和当前的时代搭一座桥。这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第二座桥:戏曲与电视的艺术融合之桥。这是我们在一连多部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创作中,一直艰难建造的一座桥。最人的难点还是戏曲之虚与电视艺术的之实如何更好地糅合、融合为。体。应该说,我们有过探索、有过收获,但并未完善。第三座桥:戏曲电视剧与观众的审美沟通之桥。戏曲电视剧的诞生,是基于戏曲要生存与发展的渴求,电视要拓展与丰富的需求,观众既想守着电 视、又想看到戏曲的要求。在这三人需求中,观众的需求是决定性的。他们守着电视,不想上剧场,但却还想看戏曲,初始只想看看转播舞台的剧目,渐渐地觉得只从电视上看舞台,并不能达到剧场里看演出那种直接交流的,还应该把电视艺术的优长也发挥出来,于是便有了融二者之优为一个艺术整体的‘戏曲电视剧’。金芝先生作为一个文化人和戏剧工作者,从这里,他道出了他改编文学作品为戏曲电视剧的精神境界、艺术追求和最终目的,同时,在这里,也强烈地体现出金芝改编创作生涯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社会文化学的理想。”

二、胡连翠导演黄梅戏电视剧的成就和思考

胡连翠将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结合,将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开拓并举,使已经走出安徽、走到全国,并走向海外的安徽文化事业土特产――黄梅戏,在紧密贴近时代中走向未来,在更加大众化豹过程中走向现代,在保持民俗传统的同时,走向更加辉煌。

(一)胡连翠导演黄梅戏电视剧的艺术成就

1987年,胡连翠开始运筹黄梅戏电视剧的拍摄,从此拉开了这一宏图美梦的序幕,从而也使她进入到其艺术历程的更加辉煌的第三个阶段。1988年,她导演黄梅戏音乐电视剧《西厢记》,该片获第六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创新奖”利全国第三届戏曲电视剧“金三角”奖。1989年,胡连翠导演了黄梅戏音乐电视刷《朱熹与丽娘》,该剧获全国第九届电视剧“飞天奖”戏曲二等奖和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1990年,她导演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遥指杏花村》。该剧获得了全国第十届电视剧“飞天奖”戏曲二等奖,以及全国第赢届电视剧多本剧二等奖和全国第二届“乌金奖”特等奖。1992年,胡连翠导演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该剧获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剧“飞天奖”戏曲二等奖,以及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和全国第七届戏曲电视剧三等奖。1993年,她导演了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半把剪刀》,该剧获全国第八届戏曲电视剧二等奖和第十一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1994年,胡连举导演了黄梅戏电视剧《玉堂春》,该剧获由中国艺委会、中央台举办的首届戏曲展播优秀戏曲片奖,以及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戏曲片奖。1995年以后,她及她培育起来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编导及摄制团队,先后制作了《啼笑因缘》、《家》、《春》、《秋》、《孟丽君》、《二月》、《潘张玉良》、《祝福》等多部影响广大的戏曲片。这是一条创业、丌拓、探索、追求之路。胡连翠成功了。在全国第七届戏曲电视剧的评奖巾,胡连翠获全国戏曲电视剧优秀导演奖。

(二)胡连翠导演黄梅戏电视剧的若干思考

现代电视与传统戏曲的结合,是社会进步和时展的产物。传统戏曲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促使自身的牛产过程和表现形式的现代化时尚化,这是传统戏曲艺术的创新和进步。胡连翠在导演制作黄梅戏电视剧的战线上捷足先登,一马当先。存风格特色上虽说不上已成流派,但不同点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在对戏曲电视剧的思想认识上,明连翠在《戏曲电视剧走向的探时》一文中说:“作为一个戏曲电视剧的导演,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艺无定规,技无定形,怎样去摄制都有自己的道理,无须用框框限制自己,也不必求全责备。应该在实践中反复探索,促使戏曲电视剧迅速发展,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展现它的光明前途。”(《胡连翠导演艺术》毛小雨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P91)。二是在剧目生产的选材上,胡连翠所选的是重大历史事件题材或者是古典名剧题材。三是在电视剧表现的形式上,胡连翠所展现的是优美的电视画面加黄梅调,就是电视话剧加唱,而有的导演展现出的是源于舞台,“逼真”和“具体”于舞台。就是说用足电视长项,允分展示传统戏曲的魅力。四是对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j二,即要不要和如何保留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和特长,如音乐唱腔、语言、锣鼓、人物造型、表演程式等,胡连翠的做法是以电视艺术的需要为主,不太顾及传统戏曲的虚拟性、写意性和程式化的特点和要求。而有的导演做法则是力求保留戏曲文化的精髓和表现剧情的传统特色。五是对电视画而与戏曲嘴段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置上,胡连翠的处理是唱段为画面服务,唱段必须服从画而,要长则长,要短则短,要则要,小要则略。而有的团队则认为,电视画面必须为唱段特别是核心唱段服务,画面必须服从戏曲人物的演唱。六是存启用剧组演员上的不同点,胡连翠躯于她对戏曲电视剧文化传播性影响的广泛性和现实性考虑,刚的演员人多是话剧演员,然后邀请一些黄梅戏演员米配唱,可以称之为演与唱两套制。而有的导演用的基本上是戏曲演员。将以上六个方面与他人的不同高度地概括起来,总之,胡连翠的做法靠近电视近一些,有的人贴近舞台近一些。

(三)胡连翠导演取得成功的若干因素

胡连翠导演为什么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在笔者看到的一些评论文章中,有的论者提出胡连翠之所以成为获奖大户,是因为胡连翠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虽然论者对其没仃展开分析,但我细细想来,此话不无道理。

所谓“天时”,是指胡连翠把握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两个时代人潮:一是电视技术和艺术迅猛发展的人湖,二是传统的戏曲舞台艺术在恢复中迎来大发展,同时又迅速衰落萎缩的大潮。卜一届三中伞会后,巾央提出要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家用电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视机很快成为普及性的商品,迅速进入到寻常百姓家。电视机由黑白到彩色的更新换代也很快。存此情势下,只有将浩如烟海的民族的火众的传统的文艺形式充实到电视文艺中去,才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于是乎电视台文艺节目播送传统戏曲就成了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戏曲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普及、繁荣和发展。各地各剧团翻箱倒柜、搜肠刮肚地寻找可以演出的剧本。但好景不长,各行各业实行责任制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牛活的多元化的变化,随着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整个社会联系方式和交往形式的变化,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戏曲舞台很快萎缩、滑坡。底蕴深厚的传统戏曲一定要存留下米。于是,这两股大潮合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生了电视戏曲这一新的文化艺术形式。

所谓“地利”,简单地说,是指胡连翠充分利用了安徽“两黄”的得天独厚的两火资源。安徽既是黄梅戏艺术的发源地,又是戏剧艺术之乡,安徽还拥有数以千万计的黄梅戏迷,因此,安徽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推进黄梅戏文化创新发展的土壤、空气和阳光条件。安徽是人杰地灵之境,自古江淮多豪杰、吴头楚尾多悲歌,因此,安徽拥有太多太多的人间真情和悲欢离合需要借助戏曲影视形式进行诉说和抒发。安徽是山川秀美之地,皖江两岸河川纵横景秀,皖南皖西山峦叠翠,因此,安徽的山水为影视文化艺术外景地拍摄可提供众多的目不暇接的瑰丽的天然景致。这一切都在胡连翠的思想理念与视野之中。

所谓“人和”,是指胡连翠充分发挥了人才优势和闭 队精神。在胡连翠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的团队里,除摄制组外,演员队伍是流动的。为了创作质量的需要,胡连翠不拘一格地选择人才和使用人才。

二、再创辉煌与今天的思考

黄梅戏电视剧是新时期安徽文化艺术品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的最为耀眼的亮点。数以千计的安徽艺术家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剧作家金芝和电视剧导演胡连翠是这些创造者中最为杰出的代表。温故而知新。金芝先生的“搭三座桥”的思考没有过时,搭三座桥的基本要求是希望传统戏曲与现代电视能成功对接。胡连翠的成功经验也没有过时,所谓天时,就是我们必须要紧紧抓住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时代机遇;所谓地利,就是我们必须要十分珍视和彰显安徽黄梅戏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人和,就是我们必须要继续发扬集体拼搏的团队精神。当前,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新的艺术品种和文化业态在不断地涌现,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必须振兴黄梅戏电视剧这一一特色文化。为此。特作以下思考。

(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文化定位

振兴黄梅戏电视剧的文化艺术,要以文化创新的思想为指导,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要求,坚持“两为方向”和“”,在坚持传播民族的、大众的、先进的思想文化过程中,争当主力军,唱响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以创作更多的立得起、传得开、站得住的精品佳作,更好地彰显黄梅戏电视剧的个性特色和艺术魅力。

为此,要努力做到“四个立足,四个面向”,牢牢把握住自身的文化定位。一是立足安徽,面向海内外。振兴黄梅戏电视剧首先要强化地域个性特色,无论是选材和观众群的设计都要立足于皖风徽韵。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具有个性特色的,才是珍贵的。实践证明,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在本土真正热起来,才能在更大的范围引发轰动效应。二是立足新的文化业态的创建和发展,面向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文化生态,特别是日益增强的产业化,商品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社会人文环境。三是立足黄梅戏艺术的优势和特色,面向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氛围和未来发展。黄梅戏剧种是在农业文明的时代萌发和生长起来的,其风格特点深刻地打下了民风民俗等那个时代的烙印,历史前进了,时展到以科技进步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如何改革创新使其发展,但又不使黄梅戏这一艺术奇葩变味变种,这是…个难以把握的课题。能否在振兴和推进黄梅戏电视剧的进程中加以破解?我们认为,这既是‘次机遇、挑战,也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四是立足雅俗共赏,面向广大城乡的人民大众。戏曲的根基在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以及赖以生存的民间节气和民俗活动,一句话,在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和喜怒哀乐。黄梅戏电视剧的文化品位,只有得到精准地确立,受众而才有可能扩人。

“四个立足和四个面向”,反映了振兴和推进黄梅戏电视剧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振兴和推进黄梅戏电视剧的发展思路、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同时,也表明了振兴和推进黄梅戏电视剧的经营理念。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发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大胆探索的精神,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中,把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商业性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振兴和推进黄梅戏电视剧的创新发展。

(二)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

传统戏曲和现代电视虽同属文化范畴,确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各有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表现肜式、手段和方式方法,各有各的发展规律。戏曲艺术具有综合性、虚拟写意性、程式化的特点。它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等程式化的表演,把虚拟假定下的一定时空场景中发生的故事情节叙述出来,着力于意境的创造和人物感情的抒发。从观众说来,观看和欣赏戏曲要靠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和想象,往往是情绪得到发泄、慰藉,心灵受到感染。电视剧则不同。电视剧对故事的叙述强调的是真实、自然、具体、直观。电视剧对故事情节发生发展过程和人物思想行为的交待,一切靠流动的镜头配以人物语言来表现,电视剧表现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依托具体真实的时空场景和人物故事而变换电视画面图景来实现。观众观看电视刷与看传统戏曲的心理要求和感受也不相同。传统戏曲与现代电视剧的共同点尽管都是“说故事”,但不列点是显而易见的,表现的平台不同,戏曲以固定的舞台为中心,电视剧则以流动的外景地为主轴;表现的意念和品位不同,戏曲是以虚拟的时空场景为理念,电视剧则以具体、真实、直观的时空场景为理念;表达和叙述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戏曲是讲究演员的唱和程式化的表演,电视刷则要求演员进入角色的“说”和生活化的“做”;还有其他一些差异和区别。如何从异中求同,如何突破非此即彼的僵化模式,如何在二者中寻找到相互联系的纽带和结合点,如何在艺术的综合和融汇中创建出新的艺术形式,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把传统戏曲与现代电视融合起来,特别的作为一利,新的艺术形式来创造,必须做到对各自都有取有舍且有轻有重,使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一定的审美观念指导下,着力创建独特的艺术个性,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文化品位,最后形成独特的文化业态。那么,这种独特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实现呢?笔者想着重指出三点:

一是在叙事和表达方式上,要着力强化和发挥黄梅戏音乐的优势。戏曲艺术的音乐声腔是戏曲艺术的主要特色,是戏曲剧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全吲各地人民群众喜爱黄梅戏,主要是受到黄梅戏音乐声腔的魅力吸引。黄梅戏的音乐声腔清新优美、好唱好听,我们要深刻地认清这一优势、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想方设法地发挥好这一优势,我们要利用好黄梅戏电视剧与其他的电视剧相互区别的这一特色,想方设法地强化好这一特也。不仅要把黄梅戏音乐声腔作为整个电视剧的外包装,也要作为全剧的核心和内胆,全剧重要的不可小视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地讲,一要将黄梅戏音乐作为故事情节的推进和表现的有机部分,贯穿全剧的全过程,还要将黄梅戏音乐渗透到故事情节的一切方面,使全剧自始至终、坐里外外都有黄梅戏音乐的氛围和戏味。再说白一点,黄梅戏电视剧就是“戏曲人物故事”和“戏曲音乐美感”的“二元结构”的电视剧。二要用黄梅戏音乐喝腔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塑造。这里特别强调,丰要人物要有火段人段的核心唱腔,不能都是“花腔”、“四句一回头”。男女平词是黄梅戏剧种的标志性唱腔。以平词为核心的成套的大段唱腔强化了突出了,剧中主要人物的情绪情感才能倾泻出来,戏味才能溢出,观众的心理才会满足。任何削弱戏曲唱腔的做法,都是在淡化戏曲电视剧的韵味,都是一种有害行为。三要用黄梅戏音乐描绘全剧的环境背景,烘托全剧的气氛,渲染情境,用黄梅戏的音乐特色将整个电视剧的格调提高到诗化的境界,使观众的听觉、视觉、感觉都有传统戏曲的感受。黄梅戏电视剧在叙述和表达的方式方法上的侧重点必须靠近传统黄梅戏,这是打造和创建戏曲电视剧艺术上的个性特色的首要条件之一。如果剥黄梅戏的音乐声腔这一优势重视不够,运用得不到位,黄梅戏电 视剧那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品位将难以展现出来。其审美个性也将被淹没。

二是在艺术品位上要集中打造意境。“意境”是艺术品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志。集中打造情景交融、见景生情、触目兴叹的意境是传统戏曲的特长。传统戏曲中那些喜怒哀乐、悲欢离散,叫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倾诉场面,都是通过打造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景场面来实现的。现代优秀电视剧也有一些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的画面镜头(如“韩剧”)。可以说,打造富有悬念和情感的意境是戏曲和电视剧的共同点。现在的问题是,要自觉的主动豹把打造意境作为黄梅戏电视剧创作和传播的艺术重点和着力点,使“戏曲”真正做到电视化,电视剧真正做到戏曲化。从这个角度上说,创作“戏曲电视剧”与创作纯戏曲和电视剧是各不相同构,黄梅戏电视剧《家》中“鸣凤之死”,《七仙女与董永》中的“寒窑托子”,《讨饭国舅》中“李娟欲嫁”等,都是黄梅戏电视剧中的一些意境经典佳作,都是该剧中的精美的亮点。

三是在选材上,黄梅戏电视剧的创作有其独特的要求,主要是以人物故事为主,注重表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即使是历史事件的题材,也是在事件的来龙去脉展开的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侧重于对人物命运的刻画、交待,着力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传统的戏曲对传奇的人世间故事和传奇的人物命运情有独钟,将来黄梅戏电视剧尽管题材将会扩展,但万变小离其宗,不能丢火戏味,只有坚持人物命运和人的情感作为着力点,戏曲电视剧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特色才能凸显出来。“人”和“情”是戏曲电视剧的两大支撑点,二者不可偏废。如果戏曲电视剧不把调动人的内心情感即感染人作为吸引人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它的艺术生命力也就会失去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否以人的命运和情感为工心,足戏曲电视剧与其他电视剧豹重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