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15:2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像艺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准
音准不仅仅靠歌唱的耳朵,更收到呼吸的影响。没有足够呼吸的支撑,稍不注意,音准就会出现跑偏。如同水面上的小船。如果水面不稳,那么小船也会东倒西歪。所以说呼吸不稳,音准也会跟着不稳。
(二)呼吸影响声音的音色
好听的音色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没有良好的呼吸的支撑。使得音色过于白,过于暗,都是不好听的。在呼吸的包围中,发出通透的,既明亮又柔和的音色是非常吸引人的。
(三)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域
“混声”的发声是当今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式。它通过呼吸的作用,配合声带振动,产生一种明亮,又柔美放松的声音。使得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获得声音上的统一。解决了普遍存在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问题。要想活得良好的“混声”,实现音域的扩展,呼吸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呼吸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我们演唱歌曲是为了抒感。情感变化需要呼吸的变化来做支撑。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声音的强和弱,长和短等对比实现的。要想灵活的控制声音的变化,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呼吸作为基础。凡是能够唱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歌声,一定有良好的呼吸作为支撑。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呼吸
既然呼吸对于声乐艺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呼吸,当然是指“呼”与“吸”这两个状态。吸气时,肩膀,胸部放松,使气息垂直吸入肺的底部。横隔膜下降挡气,两肋拉开,气息一定要吸得深。气“沉于底”,声“灌于顶”。这个道理就像拍皮球一样,要想使皮球弹得高,一定要用力往下拍。气息也同样如此。呼气时,要控制气息一点一点呼出去。切忌把气一下吐出来,导致漏气。要想找到正确的呼吸的状态,可以作用以下几种方法作为借鉴。第一种体会打哈欠时的状态。打哈欠时喉咙是打开的,是正确的发声的状态。第二种,平躺在地板上,把几本书放在靠肋骨的腹部上。吸气时,把书推起,呼气时,用书的重量把气息压出。通过这个练习,很容易领会呼吸的作用。第三种,慢呼慢吸的练习。慢吸,同时数五下。保持住气息,同时数十下。慢呼,同时数五下。多次循环,逐渐增加保持气息的时间长度。第四种,快呼快吸的练习。设想一件令你惊喜的事,来帮助你学习快速的吸气,快速的吐气。也可以称为“蛤蟆气”,可以体会和锻炼膈肌的弹性。通过慢吸慢呼和快吸快呼的练习,可体会和锻炼膈肌的控制力。第五种,打嘟噜练习。用气息推动双唇发出“嘟嘟”的声音,这种练习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后,可配合着做一些音阶的练习。
三、结语
篇2
1.1图书馆员外在形象
公众对图书馆员大多留有刻板的印象,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由部分推至全体的认识[2]。人们认为图书馆员大多古板、严肃、保守甚至冷漠,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他们主要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待遇较低,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图书馆员形象基本已经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女性图书馆员,似乎全世界的图书馆员都是这样的行头:middle-aged,withglassesandherhairinabun;wearsconservativebusinesssuits;oftenshushesthereaderswhomadeanoise.即:中年,戴眼镜,头发向后梳成一个抓髻,穿着保守的工作服,经常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示意安静,总体上给人一种古板的四眼老太(oldladyfoureyes)的感觉[3]。在影片《哈利波特》中,IrmaPince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图书馆员,她终日表情严肃,没有一丝笑意,总是用非常严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且不让学生碰她自己喜爱的图书。在《黑侠》中,由李连杰扮演的徐夕在暴露身份前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图书馆员。他经常呆坐在图书馆里看书,从来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同事要和他打麻将,他拿出300元就当自己输了。
1.2图书馆员内在素质
在人们印象中,图书馆员的服务模式大多都是“看门守摊式”,他们素质不高,只会从事借书、还书、上架、打扫卫生等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当读者查阅资料遇到问题时,图书馆员也不会起到任何有效的帮助作用。在电视剧《牵手》中,主人公小雪终日穿着蓝色大褂,百无聊赖地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上班的时候,她经常走神,从未把图书馆员这一神圣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她对工作没有任何责任感。外界对图书馆员职业形象和职业特点的认识有些模糊,还有些误区,造成了图书馆员对这个职业产生自卑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加深了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矛盾。事实上图书馆员并非外界所理解的形象,相反,很多名人都做过图书馆员。1918年在北大图书馆任图书管理员;沈从文1925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任图书管理员;冼星海1926年在北京大学任图书管理员;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华罗庚兼任过清华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图书管理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原为保定某部图书管理员。如何转变公众对图书馆员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通过对影视作品角色的分析,重塑图书馆员形象
2.1图书馆员拥有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资源、文化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于需求者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和专业领域的不同,产生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要积极转变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资源需求,从过去的被动提供服务转向主动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增值服务。图书馆员不再只是文献资源的保管者,而是信息咨询员,拥有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知识、技术等综合能力优势,将形成的信息产品推荐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在影片《木乃伊》中主人公Evelyn是一位典型的信息处理专家,在去往埃及金字塔的途中,她把自己拥有的这种能力完全展现给观众,她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和勇气最终阻止了木乃伊不可战胜的预言。Evelyn有一句话让所有图书馆员感觉到振奋,“我或许不是探险者,不是冒险者,不是财富的探求者,也不是杀手,但是我为能成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而骄傲”。影片对Evelyn角色细节的描写体现出来就是图书馆员对信息资源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准确地将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分析和加工,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有用的信息资源推送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2.2图书馆员是优秀的信息导航者
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近程、远程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电子出版物的剧增,信息生产的广泛化和无序化,网络资源的急剧膨胀和复杂化,把用户带入一个无所适从的信息海洋[2],这就造成了用户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的时间没有缩短反而延长的现象。因此,图书馆员要成为数字时代中信息的管理者、传播者和信息检索利用的导航者,为用户提供快捷的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用户的信息技能培训,引导用户利用技术设备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在《水银蒸发令》中,BruceWillis所扮演的探员阿特·杰弗里为了追查给他发邮件的神秘人,来到图书馆中寻求馆员的帮助,这位馆员利用数据库有关资源迅速找到神秘人的地址,为其尽快破案提供了巨大帮助。
2.3图书馆员是复合型人才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对馆员整体素质的要求更为严格。一名合格的馆员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搜索以及检索各种数据库等技能,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并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与此同时,随着交叉学科不断出现,用户的需求也逐渐呈现综合性的特点,要解决某一问题,往往需要几门学科的知识。图书馆员不但要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其他专业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迎接不断变化发展的信息资源的挑战。好莱坞影片《图书馆员》三部曲就是以图书馆员探险为主要题材,讲述了主人公Carsen保护命运之矛、寻找所罗门王的宝藏以及阻止吸血鬼王子利用圣杯作恶的阴谋。图书馆员Carsen是一个拥有22个学位的高才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在短时间内学会一种又一种古老文字,推算出一个又一个藏宝地点。他在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用智慧和勇气,捍卫了图书馆的尊严,保护了人类的财富。在影片中,Carsen就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极高。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当代社会对合格馆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3图书馆员改变自身形象的实践活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在网上开办了图书馆商城,出售图书和与图书相关的装饰品等,这些饰品可以由馆员自己设计,把他们的创新想法融入设计中,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图书馆员。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推出商品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图书馆的印记,使公众对图书馆不再陌生,缩小人们与图书馆的距离。《鼓山十九号》是由高雄市立图书馆拍摄的影片,它讲述了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情况,把一些不为人知的工作细节展现给大家,将图书馆员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让公众更加了解图书馆员的实际工作,减少对图书馆员的误解。在当今时代,网络和传媒的力量不可忽视。馆员可以把馆内举办活动以及工作的情况拍摄成微电影在网上或者大屏幕上放映,也可以将图书馆员形象制作成海报在公众集中的地方进行张贴宣传,向公众展示新时代图书馆员多元化的形象。
4结语
篇3
山水画代表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其展现了我国的自然风貌,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以及思想主张。中国山水画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儒道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孔子与庄子思想。从夏商周时期开始,人们开始了对大自然的开发与利用,而且对大自然的观念从起初的恐惧慢慢转变为崇敬与欣赏。从中国的发展历史记载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一直在寻找一种平和的相处关系,而且对驾驭大自然充满了信心。从儒道文化产生以来,可以看出人们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其对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
2儒道文化对前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我国的前山水画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的自然风光,通过画者对山水以及人物的处理,也可以看出画者的心理特征以及思想观念。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张无为而治,主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其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老子在分析中国山水时,主张天人合一的山水观念,其认为人们在“无为”的状态下,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庄子是老子的学生,其对老子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庄子认为“天”与“人”具有对立性,认为自然与人为是对立的概念,人只有抛弃功名利禄,自由自在的生活才能从“伪”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的去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所以,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具有洒脱的意境,这也是道家思想对山水画观念的影响。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对当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较大影响,儒家与道家文化是影响中国艺术风格的基石,这些哲学家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以及审美观念有着深深的影响,而且改变了很多画家的山水观念。孔子主张“人和”的理念,其创造的学说主要是以“仁”为核心,而且约束着当时社会对美学的观念。“人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一直在寻求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孔子对关于山水的理论有着独到的见解,其影响着当时社会的审美思想,其主张将人与山水的道德以及艺术风格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的关系。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人们对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增添了崇敬以及欣赏之情,为人们不断开发自然提供了信心与力量。老子、庄子、孔子都不是绘画方面的学者,但是其对当时山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而且还创造出了较多有价值的观念以及理论,其创造的儒道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美学艺术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子是我国重要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学家,其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审美标准,而且加入了“善”与“美”的元素,其对后期中国美学艺术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山水画艺术风格必须在体现“美”的前提下,发挥出“善”的道德规范性,这也是孔子建立的社会审美标准。他的美学标准,艺术在“据于德,依于仁”的人性境界中树立并开创“善”“美”,对治理国家起到了教化作用。他的思想观点历来深受统治阶级的尊崇和欢迎。他的主要观点完全能使有艺术修养的艺术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创造的艺术在各个统治阶级中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也在各个时代演绎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一儒家思想已在中国历代人民的思想形态中根深蒂固。对大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和对山水“善”“美”的认识及崇敬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山对于孔子来说宽厚仁慈、稳重、包罗万象,巍峨屹立;水更是具有“和善”、“秀美”、动静相和、母仪之德。孔子将山水人格化,形成中国文化的人格定义,对山水这个艺术符号似乎存有“父亲”的伟大和“母亲”的美与善,这种人格精神的导向是后人认识山水、描述山水、绘画山水、寄情山水的重要形成元素。山水不仅是让人“乐”的对象,而且还具备了“乐”的属性,使人格的倾向和人生的终极目标相结合,从山水中领悟到人生之“道”。从“中和之美”到“乐山”、“乐水”,都是教育人们解脱世俗烦恼,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找寻到保持人固有的“仁慈”、“善良”的本性。随着人们对“天人合一”、“乐”、“游”思想境界的追溯,后人“好山水爱远游”这种阐述自然成风,从而艺术家的“卧游”、“神游”、“心游”这种优雅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促进了山水画的成型,加快了艺术家和理论家的出现,儒道学说成为人对山水、对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和心境的一种供奉。
从古代山水画中不难看出当时汉代时期人们已合理处置山川、河流、人物、通道、树木之间的关系,懂得了以小见大、前后有序的中国画透视技巧。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为行军打仗提供有力的帮助,满足统治者及社会的需要,也印证了《山海经》中所说“图”。地图的出现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专管天下地图的官,秦朝更有“荆轲刺秦王”中“图穷匕首见”的典故流传。在这些秦汉时期的文献及出土的器物中发现的这些地图,足以证明山水画的起源是这些早期应用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理性绘画,生活中他们简单的用绘画的方式描绘了自然山川的形貌物象资料,也可以说这是中国山水画形成的条件之一。当今童书业老师也在《中国美术史札记》中提出这一观点,他例举了张衡的《地形图》、杨修的《两京图》、戴勃的《九州名山图》等,都是“山水画起源的条件之一”这一观点的证据。
3结论
篇4
1.1人才培养目标
在内科学课程设计时要明确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培养紧缺人才。经过3年时间,使学生成为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及技能,能从事放射诊断、超声诊断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2应具备的能力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等;熟练掌握常见病的放射诊断、超声诊断基本知识、理论,具备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临床工作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做出正确影像诊断的能力。
1.3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该专业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课程包括内科学等。
2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
2.1突出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色及就业岗位需要的知识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对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综合素质类课程兴趣不高。因此,内科学课程设计不能模仿和照搬本科课程,也不能把中专的课程简单地组合起来。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相应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适当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打破原有课程设计界限,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技能训练,以突出操作能力、注重临床教学、加强技能实践、适应基层需要为原则,设置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内科学课程体系。近年来我们按照这个思路,以“实际、实用、实践、实效”为原则,在制订内科学教学计划时重点选择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以增强动手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体现岗位需要的知识。
2.2明确内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1明确内科学的地位
开始授课前向学生介绍内科学与专业课程、临床工作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其涉及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等系统的常见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
2.2.2明确内科学学习的意义
内科学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为日后学习其他临床学科和从事临床实践或基础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想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其涉及面广,整体性强,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密切相关,其诊疗原则与方法亦适用于其他临床各科。
2.2.3明确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体格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给出合理治疗方案。
2.3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3.1重视“三基”教学,强化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
“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科学学习以疾病为中心进行讲解,包括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如学习“慢性支气管炎”时,先让学生复习支气管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炎症的病理特点,咳嗽、咳痰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再进行讨论并提出诊断依据,给予合理治疗,从而达到基本理念与临床知识的有机结合,为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奠定基础。
2.3.2重视疾病间影像诊断的鉴别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图像,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作出诊断。内科学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肺炎链球菌肺炎、肺结核病早期,病变部位病理改变为渗出性炎症,影像学检查表现为相似的X线征象,但这两种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不一样,如发热症状,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呈稽留热,肺结核病人多表现为长期低热,于午后或傍晚开始,次日晨降至正常。通过对这两种疾病的介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科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检查,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影像诊断,从而为临床医生明确诊断提供依据。
2.3.3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为了增加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弥补临床见习中的不足,通过多媒体展示临床病例后再进行教学。如讲授“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时,先以病案形式展示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学中还可通过对解剖、病理生理知识的复习来阐述疾病的演变和表现、两种病之间的联系、影像诊断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诊治方案,不仅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其分析、探索问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4强调教学总结和复习
教学中对一堂课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和复习,使学生明确重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课堂导入和结束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如教师对“肺结核”一病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明确“肺结核”临床分5型,每型的影像特征不同。
2.3.5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重视课间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意识,从而提升学生操作技能。改革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通过病例分析引导学生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明确岗位需求、就业要求,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教师的能力评价对教师的业务发展具有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只有一部分教师有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的经历,大部分教师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医院最新技术引入教学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职“双师型”教师已成为主要的师资力量。教师应定期深入临床,熟练掌握临床技能,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了解社区医疗、农村卫生室岗位需求;认真备好、写好教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4选好教材
篇5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影响;对策
1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据有关部门调查,至2006年底,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和障碍,每年大约有超过45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损最为严重,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受损呈明显上升趋势。事实证明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就仍然很大。
(1)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国外越筑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的技术性壁垒面前,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国门之外。
(2)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出口成本,使出口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或者因为延误时机而失去市场机会。
(3)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名目繁多、变化频繁,且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使我国一些经验不足的出口企业应付不及,被动地陷入贸易纠纷,致使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被扣留、查封甚至销毁。而且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志。
2我国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2.1政府应建立技术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灵”、信息“渠道不畅”、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的咨询服务等。具体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真正形成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为主体的多层次产业预警系统,政府作为建立机制的发起方,应主动承担整个预警机制的协调规划工作,同时依托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数据库系统,建立起为出口企业服务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和完善预警机制的建议和意见;(2)形成一套有效的通报、评议、咨询、审议制度;(3)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国外的TBT系统,按出口对象和产品类别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TBT信息,建立相应的TBT信息中心和信息数据库;四是建立高效的TBT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预警信息。通过对TBT问题的认真研究,及时作出预警分析,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寻求我国商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切入点。
(1)建立并完善我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法规体系。
我国应针对已加入WTO的情况,建立健全技术法规和技术体系,构筑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将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作为贸易技术法规建设的重点,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把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
(2)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大力推动标准化。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设置了一些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我国为了达到其市场准入标准,导致生产、加工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我国建立技术贸易保护体系,维护国家利益,跨越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特别是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体系标准认证反映了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水平,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成为国家之间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采用国际标准,可以使国内企业积极迈向国际市场,与国际环境接轨,不仅能给本国技术、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使生产更加便利,也更容易了解国外市场需求,打破贸易技术壁垒。
②适应我国出口贸易需要,调整我国标准结构。我国目前是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标准化体系,改变了无标生产的状况。
③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的活动。WTO要求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参与各种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争取主动权,特别是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工艺品等纳入国际标准,将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变化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并推荐为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
2.2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企业应该和政府紧密配合,制定企业的应对之策。面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掌握WTO的游戏规则和TBT协议的要求,熟悉目标市场的有关规则和标准。企业要从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获益,就要熟悉、掌握WTO的游戏规则,以减少进入国际市场的盲目性,必要时运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2)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标准意识。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是否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3)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及贸易对象国的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采用国际标准是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在出口企业中己形成一种共识。企业要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技术法规、标准、检验与认证制度,把与企业出口商品相关的内容加以吸收,并制定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穿透对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建立适应质量管理科学和环保所要求的清洁生产需要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环保要求能经得起国际上各类认证的考验,通过贸易伙伴国的各种检验和要求,积极推行ISO9000族、ISO14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和环保体系标准及注册认证。
最后,在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即立足于国际市场,针对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创新能力、技术标准、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在WTO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篇7
如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虽然仍旧身处在校园中,但是却面临着来自社会层面的巨大压力,在这些压力中,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占据着首要的地位,这些压力的长期堆积,如果没能很好的内化,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学生的性格也会随着压力的增大变得抑郁、逆反等。影视艺术会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治疗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积极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参加影视艺术的教育活动,既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提高自己的修养,又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影视艺术可以使大学生的心态得到一定的调整,释放潜在的压力,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1.影视艺术有利于大学生塑造人格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生长和生活环境下所形成的人格存在很大的差距。具有固执、自卑、抑郁以及孤僻等性格特征的人,一般生活在苛刻、贫困、压抑以及愚昧的环境中。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偏激或者个性固执,如果大学生的性格随和的话,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会很高,在与别人沟通交流等方面也会表现的很好。人的防御心理在影视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会比较低,因此,人们会受到影视艺术的影响,将潜藏在自己内心里的不良情绪、压迫的情感释放出来,并重新构建,会形成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的特殊群体来讲,影视艺术中的优秀作品无疑就是很好的教材,不仅具有的净化心灵和塑造人格的作用,也可以寓教于乐,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大学生在汲取美的视觉盛宴的同时,反思自我,疏导心理,塑造自己的人格。
2.影视艺术有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影视艺术所带给人们的微妙的情感,会让人们保持协调稳定的情绪,会让人们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影视艺术传达给我们的是爱、友情、亲情以及善良等情感,这就使处于当今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在精神层面得到了需求的满足,丰富和弥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调节了人们的不良的情感与情绪。欣赏影视艺术的同时,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放松和释放自己一直压抑的情绪,身心放松,而且可以为大学生的情绪宣泄提供一定的渠道和途径,这样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能得到很好的调整。
3.影视艺术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影视艺术可以教育大学生人生的很多道理,培养他们的拼搏奋斗的精神,促使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影视艺术中的励志题材的作品,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着示范、引导作用。
二、影视艺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方面的消极影响
并不是所有的影视作品都适合观看,部分影视艺术作品违背了我国的文化发展的需要,宣传推广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这些影视艺术在大学生中的流传致使大学生受到错误的引导,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很不利。大学生由于受影视艺术作品中所宣传的“拜金主义”、“英雄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在生活中表现的很自我,认为自私自利并不是合作观念和集体意识的缺失等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影视艺术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这种消极的影响只要科学的引导和教育,就可以避免大学生受到这些东西的污染,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上,教育从业者和学校、社会要对影视作品进行把关,对待一些影视艺术传播领域中的不良倾向要及时发现与制止,而影视艺术从业者不能因为收视率或票房的因素而媚俗、低俗,要有大局观与职业道德。正如所说:“文艺作品不能作市场的奴隶。”
篇8
关键词手术室音乐心率变异性生理
Operting-theaterMusicHeartrateVariabilityPhysiology
音乐是种特殊的语言,有时可帮助改变人的行为举止。美妙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使人精神愉悦,而且可在生理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我院手术室自1997年12月开始对820例手术病人播放背景音乐,经随访满意率达到95.7%。为进一步探讨音乐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我们在国内率先对22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病人进行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的测试,观察音乐对手术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影响和病人情绪变化,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病人:男7例,女15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2岁。麻醉选择:全麻3例、颈丛麻醉19例。文化程度:大学2例、高中(中专)12例、初中7例、文盲1例。
2、方法
2.1测试项目:用Spacelabs多功能监测仪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PBP)、平均压(MAP)、心率(HR);用HDX-I型多功能监测仪测定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各项指标: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高频均衡性(L/F)、总频谱(L+H)。
2.2测量方法:病人进手术室即刻测量HRV上述各项指标,接着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5min、10min、15min各测量一次,然后开始播放音乐,听音乐后同样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各测量一次。音乐选择慢节奏、抒情、流畅的轻音乐,曲目基本相同。为避免术前镇静剂的影响,本组病人测试前均不用术前用药。
3、结果
3.1血压、心率变化:没听音乐情况下,血压、心率所有指标与基础相比较P值均>0.05。听音乐前后血压无明显改变。听音乐前心率无明显差异,但在听音乐后5分钟、10分钟时逐渐减慢、15分钟时心率减慢明显,与听音乐前及基础值相比,P值<0.05。
3.2HRV各项指标:反映心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的低频成分(LF),听音乐5分钟时P值为0.05;10分钟时P值为0.019;15分钟时P值为0.0048,与听音乐基础值相前比较有显著意义。高频成分(HF)受迷走神经张力的调节,是迷走神经活性的指标。当听音乐到15分钟时,其P值<0.037。总频谱(LF+HF)听音乐15分钟时,P值<0.04。与听音乐前基础值相比较都显示有显著差异。高低频均衡性指标(LF/HF)听音乐前后无显著改变。
4.讨论
4.1心率变异性特性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使得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和波动。迄今已有大量研究揭示,HRV正常心血管系统稳态调节的重要控制,反映了心脏交感迷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和均衡性。近年来,围术期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已开始得到关注,围术期创伤、应激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病人的自主神经系统,使HRV出现显著改变[1]。HRV分析方法为深入了解围术期自主神经活性与均衡性的改变及其与各种因素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测试手段。
4.2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HRV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两种。时域分析法计算较简单,指标意义直观,但灵敏度、特异性较低,不能进一步区别交感或迷走神经的作用及均衡性。故在围术期HRV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频域分析法即心率功率谱分析法(heartratepouerspectrum,HRPS)。本组实验采用频域分析法。另外HRV的变异性很大,个体差异非常明显,但每个个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故本组实验采用自身对照法。
4.3.1心率变异性测试结果分析从测得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当病人听音乐后,血压无明显改变,心率逐渐减慢,LF、HF、LF+HF指标与听音乐前比较都显示有意义下降,说明交感和迷走神经活性,随着播放音乐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而显示整个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由此可见,优美、动听的旋律,通过听觉产生美感,会使人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2]。在手术室紧张环境中应用音乐疗法,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使感情、情绪镇静化。有利于稳定病人情绪和手术顺利进行。美国新泽西州一家医院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同样表明,给在外科候术室等待手术的病人播放他们喜爱的音乐,可有效地减轻其焦虑和紧张情绪[3]。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日本心脏血压研究所曾报道[4],对47名进入ICU3-5d后出现心肌梗塞及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音乐欣赏疗法。其采用植物神经活动和心率变化的频率数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付交感神经活动指标的高频率成分在用音乐欣赏法后呈有意义上升,交感神经活动的低频率成分和高频成分的比值则有意义地下降。提示用音乐欣赏疗法可使交感神经活动系统活动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而我们测得的结果是高频成分和低频成分同时有意义下降,本组高低频均衡性指标无显著差异,更进一步说明整个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
4.3.2在随访过程中有位当教师的病人反映,过去只听说国外手术室有播放音乐,没想到国内手术室也有播放音乐,真是太好了。她还说:治疗疾病应心理、生理与音乐相结合;术前、术中听音乐可放松紧张情绪,十分符合其需要。播放音乐对病人生理作用的研究,我们尚在探索中。副交感神经变化不大可能由于室内环境时有干扰的缘故。另外音乐对不同文化层次的作用,可能有所差别,有待今后积累病例,进行专题讨论。
篇9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兴趣,灵动礼仪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了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礼仪课程中《重阳节》一话题,我们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感恩;初步了解重阳节的来历;知道在重阳节中可以参加的活动与重阳节的美食,更是希望通过幼儿的行动来感动家长,感动社会。在以往,教师开展此类活动都是花很长的时间做准备:画图、找材料、作观察等等,费时、费力、又费钱,收集的资料也非常的有限。而幼儿在有限的材料下又不能很完整、清楚,完全地理解活动的意义,于是我们完成的教育任务也就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活动准备更便捷,活动形式更丰富,幼儿接受的知识也更具体。同样刚才教师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直接利用报纸上的相应图片或者网上的图片,经过Photoshop编辑插入课件,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带给孩子一个真实的场景感受。在生活活动《九九重阳》中,我们视频的环节是老人们要先登山、再吃重阳糕。在老人的登山途中,当树林传来小鸟的声音时,有些幼儿已经开始感叹“山上的空气真好,有这么多的小鸟,我真喜欢啊!”再看到重阳糕出炉的一刹那,小朋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简直太逼真了,热腾腾的还冒着蒸汽。有的幼儿已经大声说出“我要吃重阳糕,好香啊!”,接着教师就出示了一套PPT展示了做重阳糕的7个步骤,幼儿卷起袖子自己看着图一步步象模象样地作了很多的重阳糕,带回家跟爷爷、奶奶一起分享,表达自己的一份敬意与爱心。
信息技术就是以这样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好地实现礼仪课程内容的传递。
利用信息技术发现生活教材,完善园本礼仪课程
新课程的开发需要的是不断的实践和再创造,课程资源不单单只是书本的参照,更多是来自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生活即教育”。礼仪课程的宗旨:培养幼儿成为“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一代。我园一直在不断努力研究与尝试,开发适合本园的课程资源。
我园坐落在江南最美丽的华夏第一镇——盛泽。幼儿园的生源大部分都是本地生,于是我们上网查找和用拍照上传形式,把盛泽各个有名的景点资料集中在一起,制作了一个盛泽的景点图放在电脑里,开展了礼仪活动《我是盛泽小导游》。幼儿通过点一点,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盛泽主要的建筑与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事物,对自己家乡有了更全面、直观的认识。每次开展此活动幼儿都非常激动和兴奋,因为这是他们最为熟悉的大环境,在活动中不仅让幼儿对家乡产生了热爱之情,还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大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再如:我们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特意邀请班级一名家长,在家拍摄自己是如何精心、细致地照顾自己的小宝贝的情形,然后在班级生成主题活动《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简简单单的生活场景与小事,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让我们发现生活,爱上生活,不仅促进了幼儿的成长,也使我们的课程更加丰富,更加完善。
巧用信息技术架起桥梁,共创家园一致礼仪教育
幼儿园课程要开发与开设,参与的人群除了教师与幼儿外,家长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何更好地把家长和孩子一起带入礼仪课程建设的全过程,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该怎么做,从而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家长真正成为礼仪课程开发的资源人。
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架起家园之间这座桥梁。平时家长工作很忙,每天都让爷爷、奶奶接送,很少能亲自来幼儿园。我园便加入了苏州家校路路通网络学校,解决了这个阻碍。不见面也能通过这一平台来进行交流和联系。我园更是通过在校园网建立了各班论坛和QQ群,教师及时将近阶段幼儿在园礼仪教育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幼儿在园礼仪教育中的表现、发展情况以及需要家园配合的内容通过以上渠道告诉家长。家长可以由此迅速获得孩子在园日常礼仪表现的信息,也可以随时将孩子在家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告知老师,邀请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及时改正。
家庭是幼儿园礼仪课程实施的重要渠道,只有在家园一致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才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幼儿的成长也更为健康。信息技术的便捷让我们的礼仪课程更有成效。
妙用信息技术大胆创新,实现理想礼仪教学
教师们为了创设出更适合幼儿园礼仪课程的新内容,会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和研究。通过信息技术把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巧妙地呈现在幼儿的眼前。礼仪教学活动《热爱大自然》中各种花朵开放的瞬间,幼儿是很难见到的,可当幼儿点击课件的一刹那,他们都在感叹“太美了!”幼儿还可以反复倾听课件的讲解,从而了解在春天里开放的花朵结的是什么样的果实。可见,课件的加入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
篇10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艺术;民间艺术文化;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5 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