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动为话题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5:2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感动为话题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感动为话题作文

篇1

写法上,抒情议论是必不可少的,但要以叙事为基础,否则,抒情议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要注意叙事、抒情、议论的技巧,注意情与景的交融,事与理的渗透,情节与细节的打造,环境与情感的烘托与渲染等等。以记叙为主,将事情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然后引发必要的抒情或议论,是一种写法;依据行文需要,将事情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写成“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种写法;甚至只有叙事,将感情融入叙事当中,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揣摩,也未尝不可。

题记示例

学会感动,时刻感动,体验生活,珍惜生活。——题记

进取的勇气往往来源于平凡的感动。——题记

总是习惯被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动,今天突然发觉身边的人也在被我感动 。 ——题记

感动是生活的筛子那针孔般缝隙中摇落的细微感觉,是源于对于善良的厚积薄发。 ——题记

感动,点燃了精神家园的一瓣心香,萦绕着人的一生。——题记

心存感动,自己能真心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题记

我们一直在寻找感动,感动就在我们身边。——题记

幸福不是靠谁给的,把每一个小小的感动珍奇起来,我们离幸福的距离更近一点——题记

[例文]

四季的感动

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悄然流逝。朋友,千万别让这美妙的感觉如细细的流沙从你的指间溜走,请学会珍惜它吧。——题记

一、春

“这鬼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怎么一下子就……”我心里不住埋怨。又一阵冷风袭来,我不禁连打了几个寒颤,那喷嚏一个接一个,鼻涕老是不听招呼。我只好咬牙忍着,好不容易捱到放学,我顾不得招呼要好的同学,便赶忙向家里冲去……

“叮铃铃……”怎么没人接电话呀,哦,对了,爸爸妈妈都在医院值班。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我的头怎么这么昏,这么沉啊。我模糊看了看表,“啊,糟了!”已经8∶30了。我拿起话筒,传来熟悉的声音:“××吗?怎么还没到校,第一节课都下了。出了什么事吗?”“我……我昨天感冒,睡过头了。”“原来是这样,今后可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不过不用担心,今天就在家休息吧,耽误的功课我会想办法给你上补上。”“嗯!……”我使劲点着头,眼前又模糊了起来……

二、夏

太阳高挂在空中,操杨边的树热得直冒烟,那片片绿叶就像一张张干渴的嘴巴。一节体育课下来,我汗流浃背。同学们回到教室,挤在电扇下,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喝着美美饮料。我独自坐在座位上,强自安抚着老提抗议的嗓子,都怪我这记性,妈妈昨晚就替我灌好的水,早上出门时又给忘了,自己都记不清是多少回了。到小卖部买吧,钱包已赤字多时,唉,还忍着吧。

正懊恼间,眼前忽地钻出一杯正喷着凉气的可乐,我不由瞪大眼睛。“喝吧!”“可你呢?”“我嘛,还有呢。”“那,那就谢谢了!”“没事儿!朋友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嘛!”我忙吸管,猛吸一口,啊,一股凉意直奔心底,那可真叫一个——爽!

三、秋

枫叶红遍了山坡,落叶铺满了大地,如此美景岂能错过。

我一个人漫步在小路上,享受着这无边的胜景。远处,一男一女促膝而坐,我这个第三者可不想搅忧别人的幸福,便掉头向山坡爬去。走了一会儿,我忍不住又回头偷望那对亲密恋人。却发现两人正在激动地争着什么,没多久,那男的便气冲冲地走了,只留下黯然神伤的女孩。

我不由惋惜地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四、冬

寒冷笼罩着整个城市,我那冻得通红的双手,僵硬得不能动弹。母亲用她的那双温暖的大手轻轻揉搓着我的小手,然后捂在她的胸口。我望着慈爱的母亲,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泪,从脸颊滑落。

篇2

话题作文的特点:自由度宽,但不能离开话题。如果将原来的命题作文比喻为打乒乓球,场地很小的话,那么话题作文就像是踢足球,场地是很大很大的,但是踢足球也不能出界,所以话题作文因然天地广阔,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写,不能离开话题的范围,所以依然存在审题的环节。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九年级”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九年级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日记,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九年级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九年级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九年级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九年级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九年级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篇3

以第一天改卷的情况来分析,我评卷315份,80分以上的作文23份,约占7%,改变题目的作文有60份,约占20%,不及格的作文9份,约占3%。全组总评均分为35.65分。平均分基本上符合市控制线上,但高分作文较少,没有出现满分作文。

一、评卷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学生审题不清。写作要求是以“感动”为题,但他们看成了以“感动”为话题,当作话题作文来写。改题目扣2分,如果行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一般都还可以得35分左右。但从改题失分所占的比例来看还是很严重的。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平时在练作文时多练话题作文,对命题作文练得少。还有是学生不够认真,审题不清楚。

2、选材单一,不善于从身边熟悉的小事写起,部分作文主题不突出,鲜明。

从学生写作选材来看,多写地震中或雪灾中的材料。本来运用这些材料不会错,但在大家都用这些材料的情况下,就看学生运用材料的准确性,创新性。常常学生在引用材料的时候人物名称写不出来,情节也不够准确,这样严重影响了表达效果。本来以“感动”为题的作文可写的材料很多,但学生不善于从生活中的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写,想运用大背景下的材料又不熟知,考生多发人所发,言人已所言,必然优秀的作文就不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文章就变得很少了。部分作文扣题不到位,主题不鲜明、突出,也会严重影响得分。

3、结构不够完整,条理不够清晰,不能具体地叙述情节内容

考生写作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晰,这样的文章约有20%,他们行文大多是开始引用写作材,然后写一个很短小事例,阐述后就结束,大约是500字左右。因为写作要求是不少于500字,这20%的学生就写得太短了,500字左右写事还写不清楚,那论述就更不充分了。所以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写作要求的影响匆匆写,情节内容不具体,影响了作文的得分,这样的文章也只能得34分左右。

4、运用语言材料不灵活,不能生动表述文章内容

运用语言材料不灵活,不能生动表述文章内容,这是考生的通病,本来在考场尽量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考生并不能这样做到,除了在地震中体现的感动事例外,从古到今令人感动的事例太多,生活中的令人感动的情景也不少,但学生不善于运用已知的事例来表达,表述内容比较平板,不够生动。这样的文章约占25%,由于内容写得较多,结构也完整,一般这样的文章可得36-39分。

5、字迹不清楚,卷面不整洁。

这类作文约占15%,主要表现在,字写得太小、太模糊、有涂改,网上阅卷,由于字迹不清楚,卷面不整洁失分在1-3分左右。这类作文一般只得34分左右,如果内容具体生动才有可能得35分以上。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1、加强各类作文的训练,在训练时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特别是“为题”和“为话题”这两个短语一定要让学生分辨清楚。力求在中考时不在这方面失误。

2、选择材料要新颖,表达真善美,主题要鲜明突出。

激励学生多写身边的熟知的事物来写,如有可能老师可以写下水作文。在写作中教会学生构思、选材、行文、修改作文。主题一定要鲜明、突出,对于扣题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强调,最好是针对出现这个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3、训练学生写写作结构。

平时写作文时一定要训练学生写写作结构,结构平稳了,作文自然看起来就清晰明了。如果内容又具体生动,一定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4、选材要新颖,表达要生动具体。

写作要求是不少于500字,这是最低限,但老师在平时要求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学生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文章有600字以上,内容才具体,如果在生动上下功夫,选材又新颖,也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这样的文章得分必然不会低。

篇4

中考作文题目

北京:

以“阅读名著经验”为话题

天津:晒出我的_____

重庆:材料作文“爱的传递”

江苏南通:一次相逢一次暖

江苏无锡:读书滋味长

江苏扬州:苦趣

江苏淮安:回味

山东青岛:身边的风景也动人

山东青岛:赢得_____

山东东营:向_____鞠躬

山东德州:

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

山东济南:

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山东聊城:风景在路上

山东日照:

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行走

山东泰安:

“知音”材料作文

山东滨州:有你陪伴真好

山东枣庄:喜欢

山东淄博:有那么一棵树

浙江温州:月亮离我有多远

浙江宁波:

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浙江台州:材料作文“路”

浙江杭州:

材料作文“金克木读书”

湖南长沙:

书,我的良师益友

湖南邵阳:一封家书

湖南邵阳:()让我走出困境

《作文与考试・高分素材》最佳适用素材(精选)

2014年19-21期合刊133页:我与名著的亲密接触――致海伦・凯勒《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2014年29期17页:一起晒光阴

2015年5期14页:“笑脸照”:记录善意,传递温情

2015年5期13页:英国女孩与大猩猩分别12年后重逢

2015年14期19页:爱书情怀

2014年26期58页:“大地上的读书人”材料作文,主旨:从苦中获取快乐与趣味。

2015年16-18期合刊120页:半命题作文“怀念_____的日子”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5期62页:美,无处不在

2014年19-21期合刊89页:清华学子“捍卫PX词条”获赞

2015年14期8页:“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素材运用

2015年11期59页:命题作文“种在心里的_____”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14期47页微感动:国歌素材

2015年19-21期合刊69页:顾少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14期1页:像蜜一样慢

2014年35期24页:经典动画《玛丽和马克思》素材运用

2015年19-21期合刊117页:“成长路上有你相伴”素材运用指导

2014年23期65页:话题作文“我喜欢”素材运用指导

2014年29期1页:橡树

2014年29期22页:《离月亮有多远》

2014年19-21期合刊103页:“永不放弃”故事

2015年1-3期合刊127页:在路上

2015年11期17页:阅读之星

2015年14期19页:爱书情怀

2015年14期15页:一封家书的触动

2014年32期63页:_____是我制胜的魔杖

湖南益阳:画圆

湖南衡阳:爱的力量

湖南郴州:一同成长

湖南娄底:乐在其中

湖南娄底:诚信

四川成都:挥手自兹去

四川资阳:拐杖

四川眉山: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四川宜宾:背后

四川广安:_____去哪儿了

四川广安:发现

四川内江:距离

四川遂宁:风景

湖北武汉:材料作文“慢慢成长”

湖北十堰:最美的_____

湖北襄阳:“独自面对成长”

湖北鄂州:有种幸福在心间

湖北咸宁:是苦也是乐

湖北荆门:快乐的_____生活

贵州贵阳(毕节):相伴

贵州安顺: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贵州黔西南:珍惜

福建福州:让

广东佛山:

我真幸运成为你的_____

深圳:回家

广西贵港:

想念那段温暖的时光

江西九江:丢

陕西:我的老师

辽宁沈阳:_____小天地大

辽宁沈阳:安然握住

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伴我成长

黑龙江绥化:跨越_____

黑龙江绥化:感谢生命中的美意

黑龙江龙东:且行且珍惜

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待

2014年32期31页:谢霆锋:找寻最初的自我

2014年19-21期合刊86页:一句承诺,一股爱的力量

2014年32期68页: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2015年8期48页:2015年中考作文备考素材关键词:乐趣

2014年19-21期合刊93页:“校长吻小猪”,“诚信”公开课

2014年29期42页:告别

2015年1-3期合刊124页:我是你的拐杖

2015年14期56页:话题作文“温暖”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14期26页:超极限背后

2015年1-3期合刊85页:时间都去哪儿了――《少年时代》素材运用

2014年26期41页:黄金园的发现

2015年5期59页:话题作文“距离”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19-21期合刊111页:寻觅世界之美

2014年29期18页:林志颖新书《我对时间有耐心》素材运用

2014年32期20页:最美的人

2015年1-3期合刊83页:《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2014年19-21期合刊134页:话题作文“幸福”素材运用指导

2014年26期58页:“大地上的读书人”材料作文,主旨:从苦中获取快乐与趣味。

2015年1-3期合刊113页:快乐

2014年23期18页:温暖相伴

2014年32期54页:陪伴

2015年19-21期合刊66页:敬一丹:“60岁算什么,人生才刚刚开始”

2014年23期31页:惜物者天惜

2015年16-18期合刊90页:退让的境界

2015年16-18期合刊123页:“我是你的_____”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8期20页:打开心窗,让爱回家――最新电影《夜莺》素材运用

2015年16-18期120页:半命题作文“怀念_____的日子”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8期16页:“丢掉手机”,与钢琴大师约会

2015年19-21期合刊108页:师道二字值千金

2014年29期15页:“丑”照重拍,细小而可贵的进步

2014年26期35页:我爱你,谢谢你

2014年19-21期合刊129页微数字:王悦读书故事

2014年23期68页:命题作文“打开那扇门”素材运用指导

2014年32期89页:让感恩常驻心头

2014年23期31页:惜物者天惜

篇5

关键词:选材;意识;方法;误区

一、强化选材意识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市的中考作文命题或平时的作文训练,都降低了审题和立意的门槛,而注重起对学生的能力考查。因此,要写出能打动别人的佳作,除语言的运用和表达外,选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由于学生的生活层面狭窄和对材料运用的判断能力不高,在选择作文材料时往往出现雷同、落套、缺少新意的毛病。甚至有的依赖范文,把范文中的材料当成万能“钥匙”,随手捡来,不加甄别和筛选就塞进了作文中,造成张冠李戴、文不对题,读来让人啼笑皆非。由此看来,强化学生的选材意识,注重选材的指导和训练,走出选材的误区,是写好作文不可忽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二、讲授选材方法

1. 学会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具有个性化的材料。它既具有易于让人接受和认同的普遍性,又具有以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独特性。让人读了耳目一新,似有春风拂面的感觉。能起到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事物本质、强化中心的作用。比如,我校曾以“亲情”为话题,举行全校性的作文大赛。多数参赛者都桎梏在一般的思维层面,选取了父母亲对长辈的尊敬孝顺、对子女的关爱呵护作为写作材料,来表现家庭中的亲情。这些材料很真实,也符合命题的要求,但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显得雷同,缺少新意。而有一位姓贾的同学,却选取母亲对外来人的关爱来表现亲情。她写道:“母亲看见一些远离故土,疲惫奔波来村子里捡废品的外省的叔叔阿姨时,便动了恻隐之心,把家里那些旧纸皮、饮料瓶、破胶鞋等废品,用一个竹篓装好放在院子里的枇杷树下。母亲担心叔叔阿姨有顾忌,又用一块大木板写上‘这些废品你可以拿走’,并把木板挂到树干的显眼处。有时,母亲遇见捡废品的叔叔阿姨,还留他们喝喝水,歇歇脚,拉拉家常。当他们离开时,又告诉他哪家有狗,要提防着点。”贾同学独出心裁,精心选取了母亲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的关爱来表现“亲情”。这种选材打破了常人的一般思维定式,从广义上塑造出一种大写的“亲情”,这是对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的高尚品德的最好诠释。评委们都为这种典型的取材拍案叫绝。

2. 选择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

当代中学生处于伟大的时代,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新风尚和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每天都有许多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可歌可泣的故事。这样的大环境无疑为中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但由于中学生缺少直面社会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往往对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提起笔作文,便觉得无材料可写,于是他们便把文学作品中或电视上的人和事当成了写作素材,洒洒脱脱大树一番。例如,在一次中段考试中,作文题是《记一位我敬佩的人》。我班有一位同学却把鲁智深当成自己所敬佩的人来歌颂。文章的结尾处,还号召同学们要学习鲁提辖不畏、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的英雄气概,做一名当代的除暴安良英雄。我阅了此类试卷,感触颇深。学生作文出现这种毛病,一是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留意不够,观察不细;二是不注意平时材料的搜集和积累;三是见大不见小,没有学会挖掘小事和普通人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具有时代特色的材料,才会有强大的感召力和亲切感。同时,还要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去感受生活、留意生活、投身生活,在火热的生活中搜集和积累那些具有强烈时代气息、跳动着时代脉搏的鲜活材料。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地去搜集和积累具有时代元素的材料,也才有可能去运用这些材料,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来。

3. 转换思路,把老材料用出新意

有些材料大家都很熟悉,因此常常出现作文材料雷同的现象。这种千人一面、老生常谈、人云亦云的文章,缺少新意和亮点,很难打动人心,让人读罢宛如嚼蜡一样的乏味和平淡。因此,在别无选择要用大家都熟悉的材料时,要学会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把老材料用出新意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护送老太婆过马路是一个几代人用过的材料,在20世纪70年代采用的频率最高。最近我班有一位同学在写《学雷锋,见行动》的作文时,也选择了这个老掉牙的材料。但文章的重点不在于写如何“护送”,而是写在护送这位进城探亲的老太婆过马路时,向她介绍如何识别斑马线、红绿灯和其他的交通标志,让老人受到了一次直观的交通安全教育,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这种把“护送”写成“宣传”,让人读后如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佳境。由此可见,有些老材料,如果能转换思路,从另一个角度去切入、去引申、去扩展,也能表现出新意来。

三、明确选材误区

1. 选材要避免游离中心,突出一个“准”字

材料为主题服务,是文章的血肉。材料表现主题有三种情况:一是偏离中心,二是与主题挨边,三是完全吻合。因此,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能起到服务中心、突出中心的作用。比如,写“成功”“幸福”“感动”的话题作文时,有的同学都选用“考试考好了”这个事例来表现文章的中心。其实这个事例只与“成功”吻合,与“幸福”挨上了边,而与“感动”就文不对题了。所以在选材时,必须在“准”字上下一番工夫。

2. 选材要避免多而杂,突出一个“精”字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同学喜欢堆砌材料,总以为材料越多就越能突出主题。其实这种误解是不懂得材料不在乎多,而在乎精的道理。例如,有一位同学在以“变化”为话题作文时,罗列了住房的改善、餐桌上鱼肉的丰盛、服饰的新颖、交通工具的升级、楼上楼下安装了电灯电话等六七个材料。这样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材料,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了概念化、公式化、模式化的大忌。

“博学才能多才,远见才能卓识”,学生只有将学、见、才、识结合起来,用好材料,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慧兰.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个性[J].青年文学家,2009(18).

篇6

突破点一>>

抓“三主要”

“三主要”包括主要对象、主要关系和主要意向。主要对象即材料或命题的核心对象(词素),主要关系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意向即材料或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怎样抓“三主要”进而形成判断,下面分成两类来讲: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这一类作文,命意的关键在于抓住话题或命题中的核心词素,具体操作如下。

1.操作原则: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或者把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从大处引申。

如2007年上海卷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词“坎”可视之为喻体词,那么需对它进行具体化,“坎”意味着成长、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如家庭变故、升学受挫、心理失衡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抽象化,如诚信之坎、诱惑之坎、困境之坎等。

又如:2008年山东卷话题作文“春来草自绿”中“春”是关键词,把“春”这个比喻还原,大而言之,可以是盛世祖国的春天、和谐社会的春天、素质教育的春天等;小而言之,可以是个人成长需要的各种条件,如父母之爱、老师之爱、同学友谊或家庭的温暖、学校的关怀、班级的团结等。

2.操作方向:操作方向也就是朝哪些方向去具体化、抽象化主题,朝哪些方向小处入手或大处引申主题。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可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思考和挖掘。

3.操作方法:围绕核心词素进行遣词造句。即以该词或标题中的核心语素为中心词,组合成短语或造出表意明确的语句,这短语和句子本身有可能构成这篇文章的命意判断。

针对“望”这一话题,通过组句的方法可直接得出判断。如:望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是人生向前的动力;望,观望,冷静地观望,它是大是大非前的冷静,是大风大浪前的睿智;望,奢望,它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追逐,最终,在望中一切都可能变成虚无;望,望乡,望月,它是一种情思,是天上人间又一缥缈的情思。

又如今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主要对象(核心词素)是“自然”“生活”,有两对象就存在主要关系,主要意向很明确,是倾向于赞同或认可的,即在生活中要学会欣赏自然、尊重自然、彰显自由个性或提倡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等。具体操作时,需界定“自然”的内涵,可具体化为“自然界”,也可抽象为一种生活观,前者是在“自然”层面上的立意,后者是在“人生、精神”等方面的立意。如:在自然中生活,我们会发现内心深处无比向往的时光;自然地生活,可营造一颗诗意善感的心;自然地生活,让人诗意地栖居;自然地生活,是人生的精神突围;自然地生活,收获那一份淡定与从容。

这里需特别提醒的就是文章的主要意向即情感倾向,它是文章之根。乍看,高考作文题似没有情感倾向,其实,情感倾向早就被命题人埋藏于题目中了,只是需要你淘尽沙砾而已。如2006年北京卷题目《北京的符号》,其实是让写作者针对现在的学生过于浮躁、热衷于国外的精彩,使过去那份沉淀在国人心目中亘古不变的本土情结越来越显尴尬的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其间潜藏着脉脉含情的温馨提示:热爱你的家乡,热爱你的生活,热爱你脚下的那方热土吧。如果审题时悟出了题中蕴涵的这种特殊情愫,就会用饱满的激情,流畅的语句书写出浓情淋漓的文字,文章也定是上乘之作了。

(二)材料作文

对于没有提供话题的作文(主要是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更要抓材料中的“三主要”,确保不偏离。譬如下面一则材料:

《於陵子·人间》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它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被蚂蚁嘲笑。

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蜗牛(抓蚂蚁就不妥),主要关系是蜗牛与其梦想等,主要倾向是对蜗牛行为的质疑或否定。写作文在此基础上去命意就不会有任何偏离。

突破点二>>

做“三追问”

“三追问”即三层哲学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譬如“修身”这一话题,我们便可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分解。

1.是什么:谈修身的内涵,如炼人格、修骨气、静心、育意志,修正气等;

2.为什么:谈修身的价值,如修身与人生、修身与社会等;

3.怎么样:谈修身的方法,如读书、艺术、亲近自然、走进古迹等。

有了如上的化解,准确判断就显得轻松易得了,我们就可以从“修身贵在养气”“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读书以修身”等方面来立意。

2008年上海卷“他们”,可追问“他们是谁”“他们怎么样”“他们什么值得我关注”等。

再看《於陵子·人间》那则材料,分析时可围绕蜗牛的结局问“蜗牛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蜗牛最后郁郁而终”“为什么蜗牛没能实现其梦想”或“蜗牛怎样才不会这样”等,最终可以正确地命意,如“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心在当下”“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

专项训练

1.以“齐”为话题,做审题立意的设计。

解析:“齐”可以具体化为“见贤思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别人看齐”“齐心协作”“人心齐,泰山移”“百花齐放”等;进而可以加工成完整性的观点,例如:“百花齐放”是对团队的感召,对自私的救赎;“见贤思齐”是对更高人生的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一个有志者的使命。确定好具体的写作点后,才能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搜索素材,再根据素材的性质决定写作的文体。

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一位老者叹息说:“这是一条愚蠢的鱼。”

解析:针对以上一段材料,同学们可追问:文段主要对象是什么?怎样看待这条鱼的行为(肯定角度、否定角度)?这条鱼为什么有这种结局?从这几个追问中,便可得出准确的立意。

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做审题立意设计。

央视有一档公益栏目叫“圆梦行动”,走进湖南的那期节目至今令人难忘。

节目中的女孩叫黎川,来自长沙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考取了四川师范大学声乐专业,是村里多年来唯一一个大学生,家庭极为困难。学习声乐费用昂贵,她的父亲就利用农闲进城打零工,即使再难也没有拖欠过学校一分钱。

篇7

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把重心落足到作文技巧与形式的训练方面,关注作文而忽略学生生命主体,从而导致作文情感缺失、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等诸多问题。

探究其根本原因,是作文教学把“作文”当作教学终极目标和目的,把作文形式与技巧的训练当作是提升作文的主要途径,导致作文与生命情感的剥离。

由于重文轻人,从而淡化了人的主体地位,致使人的发展受到漠视。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相背离。

生态课堂的三态:生命态、生活态、生动态,尤其是生命态使学生的生命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立、完整、自由、发展的生命主体,才能有效地突破上述作文教学的弊端。而生命主体中与作文紧密相连的是情感,文是情感的产物,文因情而生,情之所至,兴之所发,思于心,发诸笔端所成。刘勰在《情采》中指出:情先乎采,是为文的基础。

爱是情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在文与人的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位教育家指出: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爱心。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章内容是学生心灵美丑的折射,要想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文章,必先要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思想品位,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热爱的情感状态,唯有如此,才能笔下生情,笔下传情,也才能用手中的笔去点燃高尚而闪亮的思想火花。

因此爱就成了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情感支点,如何以爱为支点进行生态作文教学,我作了如下探微:

一、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对爱的关注

学生作文最欠缺的是关注,如父母给孩子的可谓倾其所有,然而面对抒写母爱亲情的作文竟然提笔无言,谈到父母不少学生连好感都没有,甚至视父母如路人。

究其原因,不是学生无情,而是学生没有关注父母的意识与行为,尽管父母爱的付出如山似海,他们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导致他们的情感世界没有父母爱的身影,有的只是向父母索取,有的是自己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对父母产生的不满与报怨。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日常教学探讨艺术手法背后,教师必须挖掘蕴含其中厚重的爱。引起学生对自我情感的观照与反思,触动学生的情感认知,产生相应的关注行为。

如《〈宽容〉序言》中“宽容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尺度,也包括个体的范畴;不仅表现在思想上宽容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也表现在生活中对同学、对朋友、对家人等的尊重、谅解。利用此文让学生从宽容中关注爱,并以《解读宽容》为题作文。

再如《项脊轩志》中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缓缓渗透出来的亲情,也许在发生的时候,尚不能感悟,一旦在事后回忆,便禁不住热泪盈眶。可让学生从眷恋中关注爱,并以《记忆与感动》为话题作文。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整合,设立相应的关注目标,如:以《〈宽容〉序言》设立“记录微笑”,以《项脊轩志》设立“聆听母亲的叮嘱”,并要求持续观察一周以上,每天写出观察日记。

二、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爱的认同感

产生爱的基础是对行为的认同,之所以学生认识不到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认为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等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把自己放在一个理所当然承受爱的位置,缺乏认同。根据教育心理学,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培养认同感:

反思法: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因素与条件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从而纠正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爱的观念。比如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可以利用史铁生对不懂母爱的追悔,引导学生去反思自己,以《我能读懂母爱吗》为题进行作文。

案例法:最近在网上盛传并感动无数网民的著名演讲《感恩父母》,演讲家邹越用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因与父母发生矛盾离家出走的女孩子,用下跪来感谢给他一碗面的老板。但老板痛心地告诉她:孩子,你我素不相识,我只是给你一碗面,你就用下跪来谢我,而你的母亲给你煮了一辈子的饭,你非但没感激她,还弃她于不顾,我这碗面不应该给你吃呀!就这一句话深深地激起了出走孩子内心对父母爱的认同感,并促成了孩子的转变。

情景创设法:教师可以创设出真实的生活情景,并要求学生以此作文,比如:假如我没有了父母,我会怎么生活;如果我在泰坦尼克上,我将怎么办等。这样让学生换一个角度认识生活从而克服心理适应所带来的麻木感。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只有失去才知道拥有的珍贵。

移情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通过对“移情与亲社会行为”课题的多年研究指出,移情是孩子亲社会行为产生、形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移情力,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体验社会生活中不同角色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移情法让学生去亲近生活、理解生活、认同生活。

三、利用生活实践加强学生对爱的体验

体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经验形成教育,它具有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落实在教育行为上,就是要强调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道德体验。因此除了让学生从经验上去关注并认同爱,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爱,促进学生个性情感的发展。如,照顾社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写出行动报告。组织义卖活动,以此作文。

四、利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对爱的回报

知爱更需爱的回报。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而学生的思想境界决定着人对生活的态度与认识。会感恩的学生会更自觉地去留心生活的点滴,会更自觉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生活,会更自觉地用实际行动去回馈他人,做一个懂爱、会爱、回报爱的人。随着学生这种视野、认识、思想的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活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也随之不断扩展,生活既作文,因此作文的深度广度也随之提升。

培养感恩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以感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组织以献爱心为主题的捐赠活动等。

五、利用经典文章培养学生对爱的升华

经典文章不仅是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赵鑫珊《人是什么》,《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文章,还可以找很多文章来学习,可以提升爱,爱自己,爱所有的人。这样,学生才具有思辨、厚重的爱,这样的文章才是高考阅卷老师青睐的对象

教师应该以爱父母为发散点,用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去爱老师、同学、亲友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去爱家、爱社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自然。

随着爱的不断扩展与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就会随之扩展与升华,而对人、事、物就更能体察入微,产生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超然的审美状态。爱就如催化剂。因为爱老师,学生会更加留意老师的点点滴滴;因为爱学校,学生会对学校的一草一木格外有情;因为爱秋雨,雨也会因爱而在学生的心灵舞出最美的旋律;也正是因为有了爱的情感,学生才会把爱给予他人,给予世界。当学生把爱的给予当作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时,所抒写出的作文才会真正彰显人性最美的光彩。

篇8

生活中,理解是不可或缺的,有了理解,才会有宽容;有了理解,才会有原谅;多一份理解,就会多一份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理解作文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1#理解是芳香扑鼻的花朵,理解是搭建友谊的桥梁,理解是一碗浓浓的心灵鸡汤,理解无处不在。

记得那次,我和妈妈去外面散步。走着走着,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汽车喇叭声,把我吓了一跳。我转身望去,只见一辆满载沙泥的大卡车行驶过来,随着车身的颠簸晃动,车上的沙泥不时掉下来。更可恶的是车疾驰而过时,整洁的路面顿时蒙上了尘埃,灰蒙蒙的一片,有人呛得直咳嗽,有人赶快避开,还有人抱怨道:“唉,沙土车把道路弄得全是灰土,雾霾就是给这些人搞出来的,太讨厌了!”

路边的土还未散尽,又是一辆运输车飞驰而过,尘土再次飞扬起来,弥漫空中,随后,运输车接二连三地开过来,道路变得十分拥挤,路上满是灰土,刺耳的喇叭声,响成一片。

我实在忍不住了,带着抱怨的心情对妈妈说:“现在到处搞建筑工程,这些车来来往往,把地面都弄脏了。扬起的灰尘,迷住了行人的双眼,害得路旁的人家也不敢开窗,否则灰尘将逍遥法外,跑进屋里祸害。每当上下班时,路上拥挤不堪,汽车鸣笛声不绝于耳。这么多麻烦,还不如不建造了呢!”

妈妈听了我的话,便笑了,说道:“虽然现在尘土飞扬,道路拥挤,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呢!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私家车也越来越多,马路上经常堵成长龙,而这些工程是为了顺应时代,拓宽道路,现在的拥堵,将换来今后的通畅啊!”

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暂时的不便是为了以后的方便。看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理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平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这一次,我学会了理解,理解万岁!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2#那时一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烈日当空的日子。人们都说,天气影响心情。好天气,就应该是好心情。而我的心情却如同雨天一般,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时怎么回事呢?。想知道事情的具体经过,请看下文分解。

这是星期五发生的事情。那天下午,我一吃完午饭,就来到了学校。我兴高采烈地快速走进教室,等待着他的到来。因为他今天中午决定把我等待了很久的书带到学校里来,和我交换着看。

由于我非常兴奋,来到学校的时间特别早,班级里的人自然而然地也就特别少了。

我等待着,1分钟,10分钟,20分钟……12:40,他才来到学校。我期待着他手中的书。

他走进班级,来到座位上坐下。我飞快地跑到他的座位前,速度都快比风还快了。

他看到我的那双棕偏黑色的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那本书,有点儿于心不忍地说:“别急,等了那么多天还等不了几分钟吗?”

我说:“我哪里着急了,我这时兴奋,激动懂不懂?好了不说这个了,我要的书呢?快给我。”

他说:“给——,这是我表哥昨天刚还给我的。他都看了两个星期了,真是的。记住你不能这样,一个星期后还我。不要搞坏了,我买的书,我还没看呢!”

我说:“知道了,放心吧!给,这是你要的书。”

和他交换完书后,我就坐在我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

放学后回到家,我依然抱着它。就连吃饭,我都不肯放下。可是,意外发生了。当我读完30页,翻到第31页时,我将30页和32页一起翻,结果第31页被撕掉了一个口子。

当我犹豫要不要告诉他事实的时候,妈妈来到我的房间,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她说:“做错事,就要学会认错。”

星期一,我来到学校,告诉了他事实。他说:“既然你勇于认错,又那么爱书,想来也不是故意的。我就勉为其难地原谅你了。不过以后要小心点。”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3#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争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功成名就的人不是有志向的人。而我却想说:一个人,要尽力了就好,只要尽力了,你都是成功之人。可又有谁能理解我这份甘于平谈的心呢?

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父母也没有什么大作为,所以,他们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从小,他们就费尽心机地送我上各种辅导班,恨不得我能集全世界才华于一身。然而,我并不是一个神童天才,我既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没解起奥数速度如有神,更没像他们想象中的活在天天第一,事事第一之中。我的一切,令他们失望。

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一切并没令他们“半途而废”,折回初衷。“我们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能行。”这句话听得我已倒背如流。我无奈地笑了笑,是苦笑,是心领神会的笑,还是被父母之恩阔长高深感动得笑从双颊生?我不知道。

捧着拥有星罗密布的红叉的试卷回家,我矛盾极了,因为我不知如何交待。我不愿再看见那失望的眼神,低落的情绪。突然觉得,手中拿着的不再是试卷,而是父母两颗满怀期待的心。我把试卷放在桌上,母亲走过来了,带着无限希望走过来了,然后和往常一样,再好的心情都跌落在那份试卷上,似乎今天考差的不是她女儿,而是她自己。我咬着嘴唇,手心开始出汗。“做作业去吧,下次再努力。”终于,一句带着哀伤的嘱咐打破这寂静。我走向书房,隐约感觉到一股热泉涌出眼眶。我是多么希望母亲说一句“只要你尽力了就好,成绩好坏无所谓”啊,但我知道,我听见这句话的希望是多么渺小,我所能做,所能弥补的,就是努力,再努力。我什么时候取得第一,什么时候就是报答父母的最好时机。

我不愿父母失望,但是我却做不到。我真的好想说一句:“我已经尽力了,爸爸妈妈。”

白云需要天空的理解才会拥有飘逸,鱼儿需要大海的理解才会拥有快乐,爸爸妈妈,我需要你们的理解!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4#我渴望得到理解,因为,我也有属于我自己的的梦想,我也渴望用油彩粉刷我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在一排排树荫下飞快的奔跑,道路两旁的景物的从我的眼前匆匆闪过,在我的怀里,还抱着一张鲜红色的证书,在阳光的照射下,“证书”那两个金黄的大字闪闪发亮。我的心情也就像这阳光一般,无比灿烂、明媚。

突然,在跑回家的途中,手机响了,我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妈妈打来的,我正打算给她打过去,说出这个好消息呢!按下接通键,把手机贴在脸庞。

“妈妈,我告诉你……”

“我警告你,在十分钟之内快点回家,我和你爸有事给你说!”我还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她便挂了电话。

嗯……到底有什么事情呐?

于是,我又加快了速度,向家的方向跑去。转眼间,我便到了那条熟悉的小巷子里,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着……过了一会儿,我又迈开大步向家中走去,但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似的。我回头又看了一眼刺眼的阳光,仿佛没有刚才那么明媚了……

当我走进家门时,我看见父母正坐在餐桌旁边瞪着我,而那餐桌上,堆满撕碎的纸片,我知道,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

母亲生气的走过来,一把将我怀中的美术获奖证书和油彩抢过来,二话没说,当着我的面立刻撕成了碎片。

“我的画,你怎么可以这样?”这时的我,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顺着脸颊轻轻地落下来,又痛惜的看着那一张张的画。

“我们怎么了,不就是画么,我们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挣钱是让你好好学习,而不是用来干这事的,是是是,你有梦想,但是,这梦想可以让你考上好大学吗?”妈妈愤怒的向我大喊,她的眼里难道就只有学习吗?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呢。就连坐在一旁的爸爸,这时的目光也严肃了许多。

“我就是想让你们看看这奖状,你们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苦得来的这一张张奖状啊!”说着,我便举起了被撕碎的奖状。

“行了,说什么也没用了,从今以后,你休想画画……”说着,便已走出这间屋子,把门一摔,将我一个人留在原地,妈妈的话,还依旧留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

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份理解与关爱,渴望再次触碰画笔,粉刷我的世界,让它多一份理解。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5#因为你七年级的那次演讲而掉下的眼泪,使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好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都有自己的理想国界。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你。

你说你变成这样,一半是自身原因,一半是家庭原因,才使你变得自卑,没有安全感。你说到这句话时,我觉得你就像是河岸的柳枝,正随风摇摆,那样瘦弱,没有坚实的根基,但却在努力生长。

说着说着,你流下了眼泪,我是多么想替你拭去眼角的泪水,抱抱你,对你说没关系,有我来陪你。可是,在你的国度中,那弯月像一碗汤药灌进你的心房,把你的痛处一股脑的倾诉出来,我却不忍心打断你。

十多分钟的演讲结束了,在那一次,我第一次注意到你的眸子虽明亮但有些复杂,你的演讲,字字穿透我的心脏,让我不由自主地关注你。

但是,你的倾诉并没有使你改变,你没有变得自信,反倒和你的伙伴们开启了非主流的模式。我想试着去改变你,但请原谅我的胆小,不敢与你的伙伴去博弈,去夺回你,我也担心你会站到他们那边,毕竟我们没说过几句话。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在偷偷观察你,都会给你一个善意的微笑与关爱的眼神,我希望你会在班级里感受到爱的存在,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关注你,在爱着你。

可是一年过去了,你到底有没有发现我啊?我一直在敲着你的心门,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开门?

但,你知道么,我每天在殷切盼望你的同时,我也有过失落。那一天,因为我催你回到座位上,你对我喊了一声。当时我的确是愣住了,原来我一直想着你理解我只是在虚幻的童话世界,下过了一场大雨,我独自一人孤零零的回到了现实世界,却是那么的失落与彷徨。

当时我貌似反应过来了,你是在向我反抗么?平日里我在你眼里是否像一个长者,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还是我的微笑与眼神对你来说是一种同情?其实我没有,在那一刻,我觉得你貌似变得捉摸不透。

我是多么希望你能像普通孩子一样有着乐观的心态,有着明亮如水晶的眼睛。我也希望你能够放下保护自己的铠甲与锋利的武器,打开你的那扇心门,让我的爱照进你的心,让我做你的朋友。

多么,希望……

有关理解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有关理解的作文700字5篇

关于理解的作文700字汇总5篇

描写理解的作文700字左右

以写理解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初一作文关于理解的话题作文700字

以理解为话题的700字作文

以写理解为话题的700字作文

关于青春的理解作文700字

关于渴望理解的作文700字

篇9

命题作文审题有很多角度和方法,本文着重从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方面加以探究。命题作文标题的呈现形式不外乎这三种:一是单个词语,二是短语,三是句子(复杂短语)。在这三种形式中,词语是基础,因为短语和句子都是由词语构成的,如果标题是短语或句子,审题时则可以分解成若干词语加以审视,在搞清各个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即可。而命题的开放性特点,令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不好思考的方向,搜索枯肠,无从下手,或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审题时设置一些问题,用问题来引导思考的方向,缩小写作的切口。

首先,来谈谈单个词语的审题。

词语,从逻辑角度讲就是概念。词语的审题,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要搞清楚词语的本义(或常用义),看有没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还要明白词语适用的对象,界定范围,防止偏题离题。因为此类标题只是一个概念,表意不完全,所以通常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即在原有标题词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词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提出若干个问题,用来引领审题的方向。问题的设置,一般都应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一条认知思路。

比如2008年上海卷的作文题“他们”。这是个独词命题,范围太广,如果不用问题来引导思考方向,审题时似乎无从下手。不妨采用增词扩充提问法,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可以是哪些人?2.他们怎么样?3.我要写他们的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他们”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类型,而非某个个体,可以谈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根据2、3两个问题,因为“他们”所属类别的不同,立意时可以褒扬“他们”的崇高人格、拼搏精神,或批判“他们”的平庸生活、鄙俗志趣,或者可以采取中立的态度,谈谈“他们”的生存方式、酸甜苦辣。如此设置了几个问题,我们的思考就有了方向,甚至连立意选材和谋篇布局也能豁然开朗。

又如2007福建卷的作文题“季节”。可以设置这几个问题:1.“季节”的本义是什么?2.有没有比喻义?根据这几个问题,我们能想到的是,“季节”的本义是指自然的季节,如春去春会来,寒来暑往等。而“季节”的比喻义则可以是生命的季节,由此联系教材张洁的《我的四季》可知,生命的“季节”只有一次,于是在立意时,可以谈谈自然界中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特点,能给人不用的感受;根据“季节”的比喻义,可以谈人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作为,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今年高考重庆卷的作文题是“情有独钟”。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熟语,从意义上看,它只能作为一个单位,“痴情所向,十分专注”,相当于一个词语——钟情。审题时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谁对谁(什么)“情有独钟”?2.为什么“情有独钟”?3.怎样“情有独钟”?

其次,关于短语类标题的审题,因为短语有不同类型,所以在把短语分解成各个词语后,审题思考有不同的侧重点。

1.偏正短语类标题

对于偏正短语类的标题,侧重点应该在附加成分上。如2011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我的时间”,就可以分解成中心词“时间”和定语“我的”两个部分。然后据此设置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时间”?(2)什么是“我的”时间?第1个问题对于所有高中毕业生来说应该都不是问题。而第2个问题恐怕就让每一个考生都很苦恼了,而且还是这个作文题审题时不能绕开的一道坎。从理论上说,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拥有了造化赋予的不可预知的一定数量的时间,起于生讫于死,其间的年年月月昼昼夜夜乃至分分秒秒都属于每一个个体的“我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即时间,时间即生命。这个作文题要求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就是引导考生审题立意时去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不管你之前有没有关注过审视过。许多考生考前比较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关注的都是历史文化名人们的人生,即便也关注了当代名人(如“感动中国”人物),可是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明白人就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因为谁都不想让“我的时间”成为“屈原的时间”“司马迁的时间”。在搞清标题含义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以问来谋篇布局,如“我的时间”怎么了?“我的时间”属于谁?我要怎么把握“我的时间”?把短语增加一些词语构成若干表意完整的问句,审题立意就有了方向,何愁无从着手呢?

2011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题“旧书”也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审题时除了不能忽略定语“旧”字以外,还要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明白“旧书”指的应该是什么书,须要思考的问题还有:(1)谁的“旧书”?(2)什么样的“旧书”?(3)我是怎么看待(对待)“旧书”的?重点是第3个问题上。

2.动宾短语

对于动宾短语的标题,要抓住动词做文章,同时考虑宾语涉及的对象和范围。

如200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从标题看,这两个短语的宾语含义不难理解,应该是两种生活环境。所以,宾语前的动词就成了审题立意的重点。利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我是如何感受乡村的?我感受到了什么?在这个题目中“我”是主体,被掩盖(隐藏)在题目中,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我”体现出来,要让读者感知“我”的存在。因此在立意时,可以从“我”的视角,谈谈都市的繁华、喧闹、发达,以及快节奏、新气象;或者谈谈“我”对乡村生活的淳朴、宁静、和谐的感悟,也可以写“我”对感受到的乡村生活的美好或落后的思考。

再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1的作文题“期待长大”。可以分解成宾语“长大”和动词“期待”两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长大”。从个人角度看,“长大”就是意味着成熟。对于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还意味着发展壮大,标志着文明科学。其次,“期待”说明目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长大”的状态,对“长大”应该还是一种设想、祈望。审题时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要期待长大?怎么样去期待长大?

2011年高考作文题以动宾短语呈现的还有江苏卷的“拒绝平庸”、广东卷的“回到原点”和四川卷的“总有一种期待”,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加以思考。

3.联合短语

联合短语的审题,除了分别搞清楚两个词语的含义,关键是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用“增词扩充提问法”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仰望星空”?(2)什么是“脚踏实地”?(3)“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第1、2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搞清这个联合短语分解后的两个词语的分别含义。“仰望星空”就是人生的追求、奋斗的目标,而“脚踏实地”指的是要踏实肯干,勤劳付出。由此,可看出二者关系:人生要有追求,志当存高远,这是奋斗的动力和目标;与此同时,更应该把目标细化为每天的踏实付出。

又如“一步与一生”(2007四川高考作文题),可以提这样的问题:一步与一生存在什么关系?放眼整个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或者处在十字路口,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成也一步,败也一步。

4.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的标题,审题的重点应该在谓语成分上。

如“我能”(2007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总共才两个词语“我”和“能”,对于“我”是根本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因此宜把思考的重点放在“能”上。“能”是什么意思?“能”实际上是“我”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认识,“我能”,则体现了对自我的一种信心,对生活、学习、事业的一种信念。

最后,来谈谈句子类标题的审题。

这类标题,说是句子,其实也是主谓结构,所以在分解句子思考命题时,也应强调谓语。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2007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谓语“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审题的重点,为什么“想说爱你不容易”?这是个比喻拟人说法,谈的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作用,很热爱语文学习,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遭遇到的尴尬。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中,也有两个句子类的标题,即山东卷的“这个世界需要你”和安徽卷的“时间在流逝”。在审题时,同样应该抓住谓语来设置问题,如“你跟这世界有什么关系?”“这世界为什么需要你?”“你能为这世界做些什么?”“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该怎么办?”“我在时间的流逝中感悟到了什么?”等等。

篇10

一、 立足文本,关注语言训练

课文所学篇目都是极好的范文,立意新巧,构思严谨,且大多是名篇佳作,在名篇佳作教学中理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 仿写――仿出佳句

仿写为作文教学搭起应用课文语言材料的桥梁,激发学生积蓄和提炼库存语言材料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文字的能力。仿写的原则是由简入繁,由易到难。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景物描写为例,首先分析顺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一组整体到局部的画面,“不必说”描写的内容是静态的,“也不必说”描写的内容是动态的,一静一动,摇曳多姿。其次分析文章形容事物的技巧,形容颜色是“碧绿的”“紫红的”,鲜艳美丽,生机勃勃。“蝉”在夏天叫声用“长吟”,“黄蜂”肥胖的用“伏”,“云雀”C灵活泼则用“直窜”,不但准确,而且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再次要重“神似”,鼓励学生自己创造明确的中心意思,描写形象生动的景物。通过练习,学生仿出了:“不必说清清的河水,圆圆的鹅卵石,绿油油的水草;也不必说顽皮的鱼儿在水中嬉戏,优雅的白鹅在水上跳着芭蕾舞,勇敢的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单是那印在河滩上的一串串脚印,就有说不完的故事。”虽然这是模仿,可有美妙的意境,特别是最后一个句子让人浮想联翩。以课文优美语言为仿写对象,不仅激发了学生想象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不但描写景物学生能仿出佳句,而且仿写名言一样很成功。首先让学生读懂并且理解名言的深刻内涵;其次让学生找出原句形式特点,就可以自己写出名言。如: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以“你热爱你的生活环境吗?”为开头仿写一句话,学生写出:“你热爱你的生活环境吗?那么别乱扔垃圾,因为垃圾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对名言的模仿创新,体现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显示出学生的才能。使用某种修辞手法仿写,考查较多的是比喻、排比、拟人、对偶这几种,学生如能主动理解、真正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就能达到仿写目的,从而能运用优美的文字表情达意,增添文采。

仿写是学生综合基础知识的验收,也考查了学生如何依照特定语言环境将所学各类静态的语言基础知识化为动态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能力。

2. 连词――连出美文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连词成段”在于倾吐学生语言积蓄,成就学生习作。原则仍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例如:“月光、树影、笛”三个名词连成段。首先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语序合理;其次要求展开联想想象;再要求描绘一幅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的语言积蓄一点一点倾吐出来:“月明星稀的晚上,月亮就像一盏长明不熄的天灯,温柔的银辉洒向大地。树影随着月亮的移动而移动,就在这美丽的月夜下不禁使我想起席慕容的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那月光有些凄凉,带点香味的夜气交织在一起,使人觉得心情舒畅。”有修辞手法的运用,有联想、想象,一幅令人神往的月夜图便跃然纸上。学生的潜力其实是无限的,只要敢于挖掘善于挖掘。又如“苦涩、心旷神怡、咀嚼”,对词意的理解是首要的,其次可分词造句,有了这些“积蓄”,再开始连词成段。学生的练习也很有味道:“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坎坷,我皱着眉头,品尝了过去苦涩的日子,居然嘴角还留下一丝微笑。我这只小船,经过重重风浪,总算能健康地、自由地成长。慢慢咀嚼这人生的青橄榄,有很多回味和感动。”文段用词恰如其分,有明确的中心,又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而且有对人生的思考。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词、句、段入手初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作文“搜肠刮肚”“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二、链接生活,成就学生主体地位

过去作文教学只注重教给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技巧及好词佳句的运用,却忽视学生写作前期准备――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将写作视为畏途。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现成的教材,对生活的感受是写作积累的基本手段,能保证为写作注入“源头活水”。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

1.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能力

许多学生总觉得生活平淡,没有什么可感可写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设身处地地观察,正如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如何观察呢?从浅层次来说,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要“动之以情”。像鲁迅对百草园、神奇故事、冬天捕鸟的真挚观察;像朱自清见父亲攀上爬下买橘子的背影情真意切的关注。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放开五官,摄取各种外界信息,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体验。如学校看日出、日落,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察:刚出来时太阳“好似喝醉了酒似的”,又“像一条艳丽的红领巾,在苍苍的天宇间轻轻浮动”。日暮时太阳“仍然用自己最后的力量给周围涂上深深的白色,这时天空显得更加高远了,只在山拗口上调皮地露出一双小眼睛,山脊镶上一道金边,不情愿地向下落”。要引导学生留意形象的捕捉和美点的采掘。学生无论对人对事对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意象也可能感悟出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日出让学生感慨:“日出给人们带来新的一天,给人们新的生活,让人们在光明下努力。”日落,学生从太阳不情愿向下落的景象,发出“把最后的美丽留给人们,你无私奉献,至落不渝,无怨无悔”的赞美。只要培养好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的能力,就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2.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意识

教育家杜威说过:“生活即体验。”我们要培养学生有意识感受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白,一丝浅浅的微笑,一缕淡淡的心绪,就有可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契机和切入点。也可以结合课文,说说作家热爱生活,投身生活的意识。如莫怀戚《散步》意识到尊老爱幼的温馨;朱自清《春》由景物的描绘意识到和平安宁生机勃勃的美好。对生活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巧遇写作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例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引导学生谈幸福,学生意识到“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感激,是幸福;灯下读着朋友来信,品味友情,是幸福;坐一隅静静地听歌,凝神遐想,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下不经意的动作,都是幸福”。敞开心扉,把独有的意识存在作文中,行行文字记下生活中最熟悉最动情的“歌”,生活真正成了“写作的源泉”!

3.培养学生对生活“自作多情”

生活不应是“傻阋幌摺笔椒獗杖Γ而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综合性学习课积极的投入,古典诗词朗诵会踊跃的亮相,文艺晚会上的个性展示,科技节中精美的制作,体育场上动人心魄的竞技等。也可以带学生踏青郊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情声色味俱全的世界里获取种种形象,从而丰富感受,强化体验,把精彩的生活向他人诉说,展示自我,自然产生“我要写”的强烈愿望。

感受生活,把感受到的生活诉诸文字,你写下的喜悦要能让读者陪你笑;你写下的忧虑要能让读者陪你忧;你写下深深的伤感痛苦要能让读者为你无声地流泪。

三、注重评价,美丽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途径收集生活中的材料。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依据以上要求,我把评价的标准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