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9:14: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安全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项目安全管理论文

篇1

1.1人力资源问题严重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受煤炭行业工作艰苦、环境偏僻等固有印象影响,矿建相关专业学生对进入煤炭行业具有排斥感,许多学生毕业后转入其他行业,或者即便进入煤炭行业也因无法适应环境而选择离开。加之部分矿建企业人员关系复杂,对专业人才不够重视,提供的待遇与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匹配,难以吸引高校毕业生,导致人才大量流失,增大了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难度。作业人员综合素质偏差。施工单位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矿井建设作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综合素养较差,安全意识薄弱,且可塑性差,培训工作开展难度大且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导致矿建企业培训意愿度低,忽视培训工作,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1.2安全文化建设薄弱

矿建企业的安全导向有误,安全管理让位于经济利益。矿井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为进度、成本、质量控制,多数企业为尽早达产获利,要求施工方尽量缩短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容易被忽视。矿建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或形同虚设,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管理及作业人员怀有侥幸心理,致使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贯彻,原有的安全隐患虽经多次整改但仍然存在。

1.3安全投入不足

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安全投入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收益,且安全收益表现为事故减少、财产损失减少、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难以被直观计量;同时矿建单位往往被拖欠大量工程款、生存压力大,致使安全投入动机不足,技术、设备、工艺难以得到及时更新,甚至出现装备老化严重、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情况,留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利用不足,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安全管理的手段十分落后。

1.4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涉及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多方单位,容易导致安全责任不明确甚至丢失。监理工程师配备不合理,现有监理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对矿井建设项目全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管。此外,缺乏必要的手段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进行检测实验,致使监理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对策

2.1强化引导、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高校及其他资源,吸收具有理论素养或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并重点培养,唯才是举,为技术与管理人才成长提供充足舞台;对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提高其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狠抓作业岗位培训。采取“以师带徒”、“技术比武”等各项活动,细化岗位培训工作,让所有作业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应知应会技能知识和安全常识,培养其发现和处理隐患的能力。

2.2营造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建企业领导层应树立“安全零借口”的理念,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方针,实施“安全零借口”管理。推动员工的思想由“要我安全”逐步向“我要安全”转变,使员工树立好“一切事故可避免,一切危险可控制”的安全理念,营造好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生产文化观念,使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安全理论得到充分的贯彻。

2.3加大安全投入

树立“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尽可能地以机械化作业替代高危、高强度作业的劳动用工。矿井建设施工企业应当编制设备投入计划,及时维修更换老旧设备,通过推广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来保证安全施工。与相关专业的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对威胁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的难点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如加快研发相关探测技术、探测设备,实现对采空区、积水区和火区范围的超前探测,从而为矿井建设工作创造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

2.4加强安全风险控制

从矿山建设项目系统安全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可能引发灾害的各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将矿建系统风险降至最低,从根源上消除危险的发生。如在建设初期,便应该收集矿井地质、水文、气象、周边老窑采空区等涉及安全问题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此外,应建立健全安全评价系统,对于工程项目中可能面临的重大威胁,应编制合理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方案。

2.5完善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等。切实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单位及政府相关部分的安全责任,针对具体的安全隐患,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总监理工程师押证制度,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发监理工作热情,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行为。

3结语

篇2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引起的:第一点是由于当前土木工程项目较多,造成了很多没有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加入到土木工程施工中去,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发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的下降,也就是很多的豆腐渣工程,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效益。没有资质和能力单位往往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盲目追求工期,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工程的长期安全性;第二点就是我们的施工单位表面上打出“安全第一”的旗号,事实上没有实际的付出行动,没有在施工单位内部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制定详细可行安全标准,而且对于破坏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个人和行为,没有严格的制止和教育。而且在质量和工程进度相冲突的时候,果断选择了工程进度为先,所以会导致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第三点就是我们的工程建设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做到居安思危,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在施工和操作中,不带安全帽,不遵守操作章程,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教育置若罔闻,不仅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缺乏认识,更重要的是没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往往在事故发生后不能有效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二、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首先,我们的土木工程施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仅是在践行安全第一的理念,更是保证土木工程施工项目长远质量的实现。因为只有安全管理,安全的施工,我们土木工程所建造的项目才不会盲目追求进度而忽视了质量。而且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能够创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更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感,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就是加强土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单位发生人员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还能提高工作的品质和效率。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工作的中去,当每个员工都在践行安全管理时,整个施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就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因此施工企业必然拉大和不注重安全管理的企业的差距,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毕竟施工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长此以往,必然会生产出质量安全的产品,建造的单位也会长期稳定,那么施工企业的信誉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所以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施工单位越快行动就越快有效果,安全管理的效果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回报,也能促进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行业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

1.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开始前,要召开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对于土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一一做出相应的备案。同时对设计图纸仔细研讨,确保设计图纸不存在诱发安全隐患的问题。然后便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并且制度要以人为本,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当然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标准都离不开所有员工的遵守,所以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召开相应的大会,让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认同安全规制制度和安全管理标准,并且根据跟单位的不同情况,组织单位员工认真学习相应的内容,通过一些列培训活动,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除此之外,相应的采购部门,必须做好安全物资设备的采购贮存,做到供应充分及时。以上就是做好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前期准备的核心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从物质基础和安全理念两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行分阶段,分区域的针对性安全管理。土木工程施工中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比如在混凝土施工阶段,要重点做好水泥和钢筋的安全监测,规范操作平台的设置,注意相关车辆的进出管理,纠正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搅拌技术。比如在后期验收阶段,要统筹兼顾,对施工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尤其是平时不留意的细微地区,认真检查,不放松一点安全标准。至于分区域的安全管理,要求不同施工区域的单位,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安全标准。在管理上也有所区别,比如经常夜间施工的区域和单位,必须做好灯光的照明和噪音的控制,尽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夜间施工带来的影响。

3.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必须要做到赏罚分明。对于违反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的个人和单位,不论身居何种职位,还是哪个单位,都必须按照规章严惩不贷。如果施工企业放纵这些行为,并将引发整个施工质量的剧烈下降,进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遵守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施工企业应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并在单位内部大力宣传,争取在施工企业形成全体员工争创安全标兵的氛围。只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发挥制度的激励和抑制作用,才能逐渐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而提升施工企业的质量和水平。

四、结束语

篇3

论文关键词:从百年大计看当前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

 

在施工项目工程工序的建设中,施工项目工程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百年大计和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其实,施工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所以,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施工项目工程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从百年大计的角度,针对建筑管理中的项目控制问题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实施项目控制的必要性

项目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的中间结果可能与预期目标不符,甚至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及时调整人力、时间及其它资源,改变工作方法,以期达到预定目标。如果这样做仍不能奏效,就不得不调整或修改目标。这个过程就称为项目的控制。我国基本建设中浪费现象十分惊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失控、工期失控、质量失控的情况相当严重,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项目管理论文,因此加强项目控制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干扰因素很多,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这些干扰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材料设备的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环境因素。在国内,一般认为人的因素对实现项目目标的干扰最大,如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用行政手段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项目,使项目失误;或者工人技术水平低,文化程度不高,责任心差等。其次是材料、设备因素的干扰,如材料价格上涨,引起成本失控;材料供应跟不上,延误工期;设备制造企业不履行合同,设备质量低劣;设备不能按时到货等。如果我们能设法找到项目干扰因素,试图预先控制中间结果对预期目标的偏差,就可以对项目实行主动控制。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二、项目控制的主要内容

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涉及生产人员人身安全的目标管理,应给予高度重视论文怎么写。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在施工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近年,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生产实践表明: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安全专职机构,加强安全部门的领导,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这是搞好安全生产有力的组织保证体系。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其主,人人有其责”。每个施工项目应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和特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配备规定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员项目管理论文,做到按专业、岗位、区域等包干负责。同时随着项目的推进开展文明施工竞赛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考评、有奖惩。

2、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如:单方面强调质量,忽视了成本;单方面做到供货及时,但忽视昂贵的价格等。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并确保工资发放到工人手上。

3、信息管理

由于施工管理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各部门和单位需要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频度也在增加,相应地对信息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管理中,目前采取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是基于纸介质进行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信息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流动。这往往影响到获取工程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将各种信息化技术引入项目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进度、合同、材料、预结算、工程资料等的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论文,通过这些软件将项目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变成一个端口,利用Internet将各端口相互连接并汇总到一个终端(项目经理)。即有信息的互通又有集中的管理使项目运行的每一环节符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

4、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顺序和持续时间进行规划、实施、检查、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动用时间目标的实现。为了工程项目有计划地进行施工,需要制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也就是说,控制是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定进度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计划是组织或个人为达到即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是对将要进行活动所做的事先安排。对于工程进度,项目管理中主要是督促承建单位,在开工前按合同要求,安排整个工程的进度计划,检查其合理性。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承建单位按季、月安排实施计划,检查其执行情况,与此同时对原材料、设备、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也给予充分的注意,及时掌握其动态,当发现某一环境脱节时,除在有关的人员参加例会上加以阐明外,同时还应及时向承包单位计划部门及至上级计划部门提出,以便采取补救措施。因此,承建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报价到项目竣工、验收,应始终抓住计划这个环节,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进度控制,以实现合同对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 5、质量控制 项目的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论文,是为了确保实现合同商定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论文怎么写。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施工质量,而且还取决于勘察、设计质量、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项目投入使用过程的质量。因此,它是由建设全过程中各阶段质量组成的一个整体概念。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有质量控制的任务。 6、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应充分运用企业自身优势尽量提高经济效益,以取得最大利润。施工阶段资金需求投入量、资金筹措、资金分配等方面应有计划、有措施地协调运作,努力达到合理稳妥地控制投资。项目部相关部门应充分了解工程单价或总价的构成,掌握施工中的资金流动。施工过程的资金运动不是资金简单地循环和周转。在施工过程中,资金不仅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而且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从成品资金的形态最后转变为货币形态—最终结算和支付。在流动资金形态转变中分离出利润,给工程带来生产能力,通过工程运行获取收益。

7、组织与协调

组织协调是指在一个工作系统内,通过信息交换、会议沟通、函件往来、感情联络和研究讨论等方式,消除系统内机构运行产生的矛盾、问题和障碍,确保系统内各个组织机构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段。利用会议进行协调。工程例会是进行协调的重要方法,参加会议的各方对工作的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除例会之外,专题会议也是协调的方法之一。

项目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管理,也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古今建筑业的结晶,其形象状态从古代人居住的石穴、草房过渡到当今的高楼大厦以及地下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积累中不断的得到发展,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程建设管理者应不断积果经验,学习高效的管理技能,努力实现项目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1]陈恒.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6(01) [2]吴向东.铁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新理念—战略成本管理[J].2002(01) [3]王生谦.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4)

[4]田世宇.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日)藤井隆雄编著.控制理论[M].科学出版社.2003

篇4

一、企业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国内外专家对企业文化所涵盖的内容与范围,有着不同的研究成果与表述,而较有共识的是:企业文化应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这就清晰地确认企业文化并不是作为精神、意识的虚无形态而独立存在,而是可以渗透在企业的运行过程、经营过程、管理过程以至产生物质成果过程当中。其中制度文化与企业的主体经营理念关系非常密切,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非常大的分量,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这个重点。只有实现文化与管理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只做表面文章、空提概念口号、满足表层“效果”的误区,而扎根于企业管理的沃土之中,突显其生命力。

经营一个企业,一是靠人才,一是靠管理,管理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一套的完善的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果说,企业的体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手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处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提炼先进的管理理念,培育良好的管理行为,就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必须“结缘”,才能使企业在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中实现持续发展。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关系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法治手段”,企业管理的运行是以企业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章程的有效执行来维持的,具有显性、刚性的形态特点,员工一旦进入企业,就必须认真执行维护企业正常运行的管理制度,没有可执行,可不执行的选择。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倡导的“道德规范”,企业文化的确立是以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的培养和有效践行来实现的,具有隐性、柔性的形态特点,员工在企业中有认同或不认同,或逐步认同、或认同另一种理念的选择。企业的经营决策者要善于提炼、倡导、培育有本企业特色、对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激励、导向、促进作用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中,与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并让员工感受到这种融合,对形成严谨而和谐的管理氛围、严密而高效的管理效果,推动企业发展、使员工受惠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在严格中感觉宽松,在压力中感觉自如,再鞭策中感觉激励,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产生剂、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使员工既有制度化的规范,又有价值观的导向,显性与隐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实现“刚柔并举”。这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一种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也因此发挥了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载体的作用。

公司在两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紧紧抓住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为企业管理提炼出管理理念,让员工所认知、认同、接受,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从“要我执行”变为“我要执行”,从“刻板执行”变为“创新执行”,实现了公司管理的高效、优质运行,公司管理水平也由此提高。

三、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运行方式

企业管理由整体管理和分项管理组成,分项管理是整体管理的基础,整体管理是分项管理的统领。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分为整体导入和分项导入。

关于整体导入。*年初,在公司的年度行政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提出了“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的经营管理理念,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达成理念的共识和价值观的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员工的默契、习惯和氛围,从而使企业内部环境更加和谐,管理更加顺畅,内耗大大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企业文化理念的培养和形成,为公司同时进行的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念支撑。公司把主体理念导入公司整体管理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即业务流程再造)当中,企业文化成了业务流程再造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流程再造以前瞻性的眼光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前设计,这本身就是提出了一种文化,新理念的要求;也就是说,没有新文化、新理念的支持,流程再造就会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公司的每一流程又反映了企业文化的特征,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理顺了公司的管理流程,就是完善了公司的制度文化。

关于分项导入。更好地诠释“诚信、和谐、关注业主、关心员工”:对市场,诚实守信是我们的第一承诺;对企业,和谐协调是我们追求的环境氛围;在市场,顾客是我们第一关注的焦点;在企业,员工是我们第一关心的对象。把这个主体理念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在这一经营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按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品牌管理以及对业主的回访服务等分解出具体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为公司各项业务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导向作用。

工作理念作为管理思想境界,具有引领作用和目标性的特点;工作模式作为管理行为习惯,是优化了的流程和手段。前者引导后者,后者实现前者。对每项管理提出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有利于引导员工培育、形成并规范有本业务管理系统特点的精神动力指引与工作行为准则,激发员工提高本业务系统的管理层次,打造管理工作品牌。

在项目管理上,导入了“用精品回报业主,靠诚信链接市场;用管理提高效益,靠团队实现目标”的项目管理理念。引导员工认识项目管理是公司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离不开建设优秀的项目文化,以优秀的项目文化激励员工为实现项目和公司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在局提出推进“三大文化”(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建设后,公司对“三项文化”建设的目标、措施、任务作了系统的分解,使项目部及员工知道“三项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切实将局提出的项目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融入到项目管理、安全管理和廉政建设中。

四、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的具体成果

在业务流程再造中,公司按业务分类和参照国际工程公司部门设置模式调整组织机构,为公司按照现代施工企业的特性和适应市场运作的需要建立管理体系,提供了保证。同时,公司编制出版一系列的业务管理程序,把公司的各项业务纳入程序管理,使公司的经济活动按规则运行,并以此推动资源高效整合,显性、刚性形态的企业管理体制、管理规范初步形成。公司按照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的工作思路,将隐性、柔性的形态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培育起来,促进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形成,营造出和谐、顺畅、高效的管理行为、管理习惯和管理氛围,使业务流程再造“如虎添翼”,使管理流程的执行“事半功倍”。企业管理导入企业文化催生了公司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生成又推进了公司的现代管理。

在确定了各项业务管理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后,各业务管理系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标准,明确了自身的工作目标,并按局“争港工第一,创建筑一流”和公司“建设水工工程施工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的要求,提出本业务管理系统争创同行一流管理水平。如: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项目成本过程可控,提高了盈利水平;材料、分包集中采购,确保了预期效益;资金集中管理,极大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规范合同管理,规避了法律风险;资源、信息共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优化船机结构,增强了竞争实力;实施经营策略和诚信履约,培育了主业地域市场和扩大主业市场占有分额;实施科技战略,打造了优质品牌等。业务流程的有序运行使公司逐步实现按现代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运作。通过管理创新,使公司达到低消耗、高效益的目标,加快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公司对业务流程再造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了“高效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管理”的公司管理工作品牌,获得“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正申报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公司在施工企业管理杂志上发表的《资源整合推动持续快速发展》、《以文化力打造企业品牌》等文章,引起国内多家管理科学研究机构及论坛广泛关注,被确定为征集、交流论文。公司《强化施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整合管理》、《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经验材料,在局*年度企业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公司选定采购管理、QS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作为*年创管理工作品牌具体项目。公司召开了第三届青年管理论文、技术论文交流会,相关部门、项目部撰写了《采购业务中流程管理的瓶颈与展望》、《项目QS成本核算报表编制及成本管理工作》、《QS制度及其在“四航二”的应用》、《项目的合同管理》、《创新安全理念全面提升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7S架构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等一批管理论文交流,获得一批管理工作品牌成果。这些成果是各业务部门在管理工作导入文化理念,又以文化理念引领管理水平提升的总结。

篇5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面对非可再生能源的逐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能源的消耗并有效的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效果,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工程建设理念,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和使用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普遍规模大且工期长使得投资及建设等各个方面仍然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解决,而这些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及造价控制都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各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更大的价值和实在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点分析

1.1招投标方面的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启的第一步就是招投标这个模块,在招投标过程中,本身作为国家政府组织建设的公益性工程的水利水电工程在经过我国相关部门的审批后,需要施工单位满足在建筑资质、建设资金及人员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相应要求,并且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完善相关资料的编制,招投标这个过程关系到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成败,是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相关部门加强重视。

1.2工程及人身安全管理

工程及人身安全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是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一旦在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不但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成本输出及进度的进行,同时也会对施工的各个组织部门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要求项目管理过程中制定出相应的严密且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应的操作流程规范,对施工人员及各个组织部门进行约束和监督,一方面控制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另一方面保证各个施工单位及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1.3项目的组织管理

在组织管理方面,一方面要讲求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进度,另一方面在项目投资及经营方面要求结合市场化思维及社会发展特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涉及的各个模块的整合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实现组织管理的效率并保证工作的质量,真正意义上的将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理念与国际工程建筑理念形成融合。

1.4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的完成的实际质量、工程项目的实际具备功能及在使用中产生的实际价值、工程建设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这三个大的方面,而这也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能够在技术、成本及安全等方面实现良好的沟通和联系,以确保各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和最终效果的完整体现。

1.5项目管理中涉及的生产要素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求对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管理,包括建筑材料、项目的资金管理、施工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力成本管理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求相关部门和组织能够结合各个要素的特点进行利用和分析,进而在施工及管理过程中使各个要素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从而在最大限度的利用具备资源的同时,使施工各个部分能够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

2: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应分析

2.1通过静态控制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造价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规模大、工期长等因素,导致造价控制方面的负担很大,因此,需要通过静态控制与动态控制结合的方式,静态控制指的是制定硬性的制度和约束,动态控制则是具备及时调整和改进造价方案的机制,形成双向控制能够有效的避免和减少造价控制中的弊端和疏漏,进而更好的对投入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

2.2形成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中我们能够发现造价控制之所以出现各类问题,与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的不当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具备工程造价管理职能的单位或机构,以使政府及工程主管部门在造价控制职能上得到强化,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的能力,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造价控制制度和方法的制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要求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部门能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协调好各个资源,形成造价控制工作的工作流程并积极进行总结,及时形成造价控制的处理办法和监督办法。

2.3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在施工和竣工结算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影响特征,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势必对施工的进度、质量等各个方面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能够对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建设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具备相应的严格的审核标准和流程,同时,对于造价控制的资料要及时的进行整理和保存,一方面可以作为今后工程造价控制的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工程的后续总结工作提供直接的数据说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周期长、投资大、管理环节多等特点,加强项目管理及造价控制的相关研究并形成处理办法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并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除此之外,也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控制能够不断的总结经验并不断探究,整理和总结出更为适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方案和措施,进而实现我国通过水利水电工程达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和能源开发的效果。通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使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为丰富的能源供应,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文建设、政治优化等各方面发展起到良好的能源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季,顾冲时,赖道平,苏怀智;水利水电工程转异诊断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篇6

论文摘要:阐述了变电仿真培训如何针对不同层次培训对象采用相应的培训方案,指出现有的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仿真;培训

随着电网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电力职工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职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而变电运行岗位是供电企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岗位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变电运行人员责任重大,技能水平要求高,培训需求迫切。变电仿真培训是对变电运行人员进行的各类技术培训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仿真变电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根据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及接线进行设计,为受培训学员提供一个近似的变电站工作平台。培训学员可以在仿真设备上进行相应的操作,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变电运行技术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因此,目前仿真培训已成为变电运行人员取证、复审、考核、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技能竞赛等首选的手段和工具。

一、变电仿真培训分类

电力培训中心开展多层次的变电仿真培训,提高全体变电运行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根据现有的仿真系统培训目标的定位,培训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岗位取证培训

岗位取证培训主要分为上岗取证培训和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两大类。

上岗取证培训的人员,目前主要是新进员工,他们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其跨度相当大。他们具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缺乏,仿真培训将为这种跨越提供成功的对接。上岗取证培训,主要学习调度规程、倒闸操作规程,编写相对简单的倒闸操作票并根据操作票进行规范化的倒闸操作训练、设备的巡视及进行相对简单的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为他们快速胜任变电运行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对于取证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授、示范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为主。

2.岗位复审培训

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培训,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复审培训则以新版或新修订的与变电运行相关的规程、规定中新修订条款为内容进行宣贯,开展省调年度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及运行规定要点及反措宣贯、“四新”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的介绍和变电运行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判断和处理、现场运行经验交流研讨。使受训的运行人员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对于复审员工的培训主要以讲座、讨论交流、分析判断处理为主并辅以必要的技术讲解。

3.职业技能鉴定前的培训和鉴定

以职业技能鉴定促进运行人员运行技术技能的提升,仿真站为将要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提供了事故分析判断和处理的训练及技能鉴定的平台。帮助参加技能鉴定的人员较系统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熟悉各种事故和故障的现象、特点、分析判断和处理的方法,快速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仿真站的应用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地在变电站中进行推广和运用,新规程规定的不断实施,使变电运行人员,特别是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面临着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需求。开展事故预想并进行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推广执行任务令,二次回路操作规定,典型事故处理,大二次、调控一体化信号的分析处理,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安全管理培训,撰写专业技术、管理论文或总结(心得),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技能竞赛前集训和竞赛

为提高变电运行人员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会定期地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推动了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而仿真站是选拔参赛选手和赛前集训及竞赛的最好场所。近年来的这类比赛均在仿真站进行,因此以竞赛为目的的仿真训练比以提高运行技术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仿真培训更具针对性。改变了过去由于变电站操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竞赛考试只能“纸上谈兵”的局面。

二、变电仿真培训存在的问题

1.仿真系统的仿真能力还不尽如人意

(1)硬仿真变电站。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硬仿真变电站受不可更改的模拟盘结构的限制,只能是一个相对典型的变电站界面,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培训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直观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但可扩充性差,而且不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目前已经被淘汰了。

(2)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可扩充性较好,而且具备远程培训的功能,使用操作方便,系统反应速度较快,分组操作互不影响,但组内操作互相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不足。

(3)三维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是集控模式变电站仿真系统,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软仿真系统比较,主要是按照设备实物进行三维建模,形象逼真,具有较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视功能。多人同时训练、互不影响。异常情况仿真能力有所提升,但设备异常等仿真方面与现场实际情况相比仍然存在较多的差异。三维操作复杂,系统反应速度慢,对于年龄偏大、计算机“玩得”不是很熟练的学员,在仿真系统使用操作上造成较大的困难。

(4)集控站仿真系统(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是在集控模式仿真变电站上发展起来的,是仿真一个地区或省网部分地区的若干个变电站组成假想的电网,潮流和计算精度均存在问题。而且仿真集控站难以跟上电网发展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仿真系统与变电运行人员真正面对的工作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集控站运行人员在监盘、事故处理的训练上针对性虽然有所提升,但还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2.工学矛盾突出

由于电网迅猛发展,变电站也愈来愈多,运行人员总人数却不增反减。由于各供电企业实施少人值班、减人增效、减少培训成本等措施,执行定岗定编,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抽调已经定岗的运行人员脱产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工学矛盾相当突出。

3.对资深学员培训缺乏经验

目前的变电仿真培训主要是取证与复审两大类,对这两类培训无论是培训内容还是培训方法都是比较成熟的。但对资深人员的培训,如:变电运行班组长及以上人员的培训或技师、高级技师鉴定前的培训目前还比较缺乏经验,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三、对策

我们应客观地对待变电仿真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培训中心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突出重点,注重变电运行人员关键技术、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且采取以下的措施。

1.进一步发展与提升仿真变电站功能,确保仿真的正确性、易维护性、易扩充性

仿真系统应具备操作简单、易于修改,便于维护的功能。用户可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各自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贴近实际运行中的变电站。同时还应提供与现场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相连接的接口,即可获取现场的实时数据,使仿真系统的基础数据更真实可信,尽可能地使仿真系统与现场保持一致性。

2.仿真系统的仿真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三维操作的便捷性,提升系统的反应速度

操作的便捷和系统反应快速,可以让培训的学员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提升专业技能上。另外,变电仿真系统不是建得愈多愈好,建得再多,也不能仿真系统内的所有变电站。关键在于能仿真系统内变电站的主要类型,关键在于完善,建一个站是一个站,每个站都能派上一个站的用场。否则,不仅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财富。

3.软仿真变电站完全采用软件的形式实现,具有完善的远程培训功能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依托电力系统局域网的技术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目前远程培训主要是针对已取到上岗证的员工定期复审轮训,因为这部分员工的工学矛盾特别突出。

4.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适度的超前性原则

培训教师必须深入各供电企业调研培训需求,找出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学员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取最新技术设备信息,分析整理制作成课件后作为培训的内容。例如: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各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由原来的运行人员抽调来的)急需进行岗位培训。培训中心主动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通过调研后确定培训的内容为:主要设备典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动作条件及配合;地区调度控制中心信号类型、分类原则、分析处理;电网的理论知识;电网的倒闸操作和电网的事故处理等。从去年开始举办了十多期地区调度控制中心监控人员上岗取证培训班,使监控人员技能水平迅速提升,快速适应新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