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启示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09:3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的启示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动物对人的启示可能是微小的,但即使是微小的启示也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比如说:
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船桨模仿了鸭的蹼,就连平常所用的锯子,也是鲁班根据锯齿草发明而来的,这难道不是微小的启示吗?然而绣闼雕甍,桂棹兰桨,均是因为这些小启示而存在的。
篇2
--河南省许昌市实验小学三(7)班
《许昌晨报》 015号小记者李馨童
寒假时,我从哥哥家借来一套崭新的光碟,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充满神奇的动物世界。它们有爬行类、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等等,精美的画面让我白看不厌。
生活在陆地上的绿曼巴蛇,浑身绿得像一根翠竹,头和身子一般细,能灵活的在树枝间跳跃;黑曼巴蛇的毒牙很大,它专门捕食小型蛇类;眼镜蛇喜欢听唢呐的声音,还会跟着音乐跳舞,进攻猎物时头部的肌肉膨胀的很大;响尾蛇的尾部一旦翘起,发出“沙沙”的响声,就代表它要向猎物进攻了;爬树对于沙蟒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它常常在树上攻击食物,只见它的两眼死死盯着一只小牛,用尾巴紧紧缠在树干上,上半身猛扑过去,张开血红的大嘴向食物咬去,牛背上立刻出现了两排血印,不一会儿,小牛就倒地身亡了。
毒蛇是天生的杀手,但捕鸟蛛却是毒蛇的死对头。假如它捕到一条小蛇,几分钟后,就会发现捕鸟蛛拖着一条长长的蛇皮从洞穴中爬出。跳蛛是弹跳专家,她有八只眼睛;蟹蛛是个美丽的杀手,她可以根据花朵的颜色改变自身的颜色,吸引昆虫自投罗网;狼蛛号称蜘蛛中的巨无霸,她不结网,在黑夜直接捕食,她也有天敌——甲峰……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同样神奇。“园丁鱼”的胆子很小,但视力却非常好,只要它看到一粒石子动静,就马上躲藏到巢穴中;“小丑鱼”自身的颜色和海葵的颜色相似,所以从来没被海葵的毒针蛰伤过,如果雌性小丑鱼死去,雄性小丑鱼会在一周后变成雌性,继续完成抚养小丑鱼宝宝的任务。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呀!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篇3
1 出题形式单一,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
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遇到的作文形式常常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大多数教师拘泥于课本中所制定的作文教学内容,很少根据学生实际和农村实际情况来出题。
2 作文内容重复,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学生所写内容大都是"假期中的一件事"、"我的家庭成员"、"我敬佩的一个人"、"一件难忘的事"等等。而农村学生大都生活单一,遇到人和事也少之甚少,更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和记忆。此类作文对学生没有任何兴趣和吸引力,如何能写好。
3 作文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和个体差异
为了方便布置,方便讲评,教师在布置作文时,大都是千人一题,无论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无论学生是否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教师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缺乏针对性。
单一的形式,重复的题材,统一的要求,扑灭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扼杀了他们想象的能力,以至于学生觉得作文难、作文烦,渐渐地失去了作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成长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应及时更新作文的设计理念,使作文设计的思路更开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等这些崭新的理念为教师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⑴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爱写作。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首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的作文热情,以兴趣为先导,逐步让学生爱上作文。
① 画配话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信手涂鸦是他们的最爱。这时,老师可让他们将自己所画的画配上"话"(语言文字),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② 给作文穿上美丽的新装。
高年级的学生,大多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注重个性的展示,可让他们为自己的作文本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起一个美丽的名字,为每次的作文配上可爱的插图。当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表扬时,可让学生在这次作文旁画一个笑脸,作为对自己的奖励。
③ 我的作文发表了
能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收到稿费,是每一同学都梦寐以求的事,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从每次作文中选出几篇比较好的文章,以书信的形式告之学生,某某同学,你的作文《xxx》,被《明日之星》(班级墙报的名称)杂志所采用,转寄稿费一元。喜欢交际的学生能收到别人写给自己的信都很兴奋,何况还有象征性的稿费,这无疑也会促进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让学生首先爱上写作,乐于写,这样还愁以后写不出好文章吗?
⑵ 以生活为源泉,让学生会写作。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光有浓厚的兴趣还不够,还要有写作之"米"(材料),这"米"从哪里来呢?可以是教师给的(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也可利用一些生成的资源,作为写作的材料),也可以是学生自找的(这里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积累)
① 培养观察能力,力求让学生发现"米",加工"米"
A 什么是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它是学生写好习作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学生只有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感受事物。
观察实物
教师可结合看图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一幅图,要以怎样的顺序来看,告诉学生内容不同观察的方法也不同。还可在课堂上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说出这些实物的颜色、形态、特点、大小等。
B 观察生活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指导他们认真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雨前和雨后的景色是不一样的,不同季节的雷声响的也不一样。还可把学生带到菜地、集市等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让他们观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有什么特点。在观察充分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可以植述看到的景象,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既可积累写作素材又可练笔,而且还可使学生从小养成关心现实,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的好品质,可谓一石三鸟。
② 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米"
在学生自找"米"的同时,教师还可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米",使学生有话可写。某教师在进行一种动物的习作训练时,上课后自带一种小动物进教室,让学生给这个小动物起个好听的名字,再近距离地观察它。使学生和小动物有了亲密的接触,在充分了解小动物的基础上教师故意制造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学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等学生的各种活动停止后,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用各种形式写下自己想说的话。
这样的情境创设,既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又帮助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减少了写作的束缚,使学生能够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⑶ 以需要为切口,让学生要写作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写作的材料,并不表示他能将这种写作的激情坚持到底,只有将写作和学生的需求联系起来,再通过相应的目标诱导和刺激强化产生一种行为,让学生养成有话就记在本子里,有发现、有感受、有体验就写下来,使这种写作行为演化为一种需求,进而成一种习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时,这种激情才会长久。
篇4
从材料本身来看,它涉及有动物管理局、狼、小兔、小龟、小狗和小松鼠,还有培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对象的多样化决定了审题立意的多角度性。依次看材料的关键信息,可以发现小兔子是受害者,害人者是动物管理局,批判的矛头直指动物管理局。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是正面理论的倡导者。而狼、小兔、小龟、小狗、小松鼠和培训教练野鸭则是陪衬角色。
如果把这道作文题放在高考作文的“场”中予以观照。就会发现它继续延续了2006年以来的命题思路,是新材料作文,虽不是中国民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却远距离辐射现实――所有的寓言故事都是这样――暗合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大背景。而且这道作文题符合高考作文的两大原则:一是熟悉,二是公平。大部分考生看到这则材料,都不会觉得太陌生。不会觉得难下手,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这就为考生写作设置了一道较低的“门槛”,换言之,它没有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所给材料没有一个明确的“靶心”,立意比较多样化,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不容易“跑偏”或者离题。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审题容易也有弊端,大部分考生在立意上会不分高下,比较雷同,想写出新意比较难。因此,想写出高分作文还要另辟蹊径,做到立意新颖,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个性。做到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真功夫。
立意是写作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来为这则材料立意呢?从材料的思想性方面切人思考,可以有如下的立意:一是从小兔的角度切入,写每个人都应当扬长避短;二是从动物管理局的角度切入,写只有美好的愿望,而没有科学的方法,做事是不会成功的;三是从评论家青蛙的角度切入,写人应该发展自己的专长,扬长避短;四是从思想家仙鹤的角度切入,写人应该全面发展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说这些立意都是合乎材料的精神实质的。但是从狼的角度看竞争的优胜劣汰,从小龟、小狗的角度谈人的发展。从培训教练野鸭的角度谈成功与汗水的关系。则明显偏题。
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应该都可以出彩,但文体必须明晰,不能出现文体交叉,写成“四不像”作文。
最后谈谈这个作文题目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是平时要重视作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注意谋篇布局力求巧妙,语言表达力求生动,阐发哲理力求深刻,抒发感情力求真切,也就是说,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努力提高运用材料的能力以及文字掌控的能力。二是要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尤其要培养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以便写作时能从常规思路中跳出来,让评卷老师“耳目一新”,赢得高分。三是写作的角度要小一点,而且内容要集中一点,不能这个角度说几句,那个角度说几句,这样势必导致文章散乱不堪,杂乱无章。
全国卷Ⅱ的题目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稳中求变”的命题趋势,具体来说,它完全沿袭了去年的命题模式,不同的是,今年有三个不同的故事梗概作材料,去年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多则材料的审题会有一定难度,本题也是这样。一是三个雷同的材料,本身构成了一种相互之间的干扰;二是材料叙述文字较长,可能误导考生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以偏概全;三是色盲、方便面、干洗剂本身并不相干,考生不容易正确理解并准确把握三者的共通点,确定最佳立意有障碍。这是该作文命题呈献给考生的客观事实,然而,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也许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既想考查考生的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又怕考生读不懂材料,影响写作水平发挥,所以设立了三个雷同的材料。以便他们能找到写作的入口与突破点。
审读材料中的三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的机理:矛盾的发现解决与问题的出现探求。色觉的差异、面条供不应求和污渍的出现,都是矛盾和问题。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又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而色盲症的发现和方便面、干洗剂的发明就是矛盾和问题的最终解决。把握到这里,我们会获得这样的提示:凡事要多问个为什么,追根究底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完成审读材料任务的同时,弄清了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写作立意的角度也就会随之变得清晰。
基于上述分析,下面几个角度的立意均应视为符合题旨的中心立意:①用创新的眼光关注身边生活,成功将无处不在;②规律是客观的,要认识规律,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认识真理需要探索的过程;④关注细节是事业成功的翅膀;⑤不忽略小事,小事可以成就伟大;⑥态度铸就成功;⑦好习惯成就人生;⑧偶然的发现,若能够抓住不放,深入思考和探索,必将带来不一样的成功;⑨对生活中的现象勤于思考,可以发现客观世界的奥秘;⑩坏事常常能转变成好事,关键在于我们的主观努力。
篇5
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寻找大自然的素材
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由此可见,多方面、多角度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1.投身大自然,收集自然景物的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要下马观花,寻找大自然的多种多样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到山川、田野、公园去观察花草树木、去观察自然景物。例如观看山上的桃花、梨花、山茶竞相开放,到处是春暖花开、万紫千红的景象;可以听到春雷敲着响鼓,春雨淅淅沥沥的响声;青蛙跳出洞口,呱呱地叫着……通过观察再布置学生写作文《春游》《春天的田野》《春天的脚步》等等。学生通过观察,耳闻目睹,不愁没有素材。
2.跟随父母、亲友去旅游,了解景物的特点。利用节假日、暑假、寒假跟随父母、亲友去旅游。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可以先购买一张名片、照片和旅游景点介绍,再跟随父母去观看景物,听听导游小姐介绍景物和传说故事。要仔细观察,抓住景物中最突出的特点,记好旅游日记、作文。
3.多倾听大自然的响声,收集各种摹声。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把收集到的这些摹声运用到写作中去,作文就生动了,不会枯燥无味。
4.多观察,熟悉花草树木的颜色。我们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景物,熟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和果实的颜色。例如花的颜色五颜缤纷: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火红的石榴花,金黄色的;树叶有碧绿的翠竹,嫩绿的柳叶,枫叶红似火……观察这些花草树木的颜色,写文章就能准确地描写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文章就能栩栩如生,生动感人。
二、多观察小动物,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要写好动物,可组织学生去观察家禽、家畜,或组织学生去动物园观看各种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包括头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胡须),身躯(长、短、胖、瘦)、四肢、尾巴,还要观看它的皮毛颜色。例如画眉鸟的外形很美观,它的羽毛是绿、黄、灰、白相间,它的头上有一对圆溜溜的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条弯弯的白线,很像人的眉毛,所以称它为“画眉鸟”。还有一个俗语:“嘴如钉,眉如线,身似葫芦,尾似箭,眼水透,腿如牛筋能打斗。”这就是对画眉鸟外形的生动写照。动物的习性包括吃、行、住、宿等方面,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如猫头鹰夜间在野外捕老鼠,牛会反刍 ,燕子会衍泥垒窝等。只有掌握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三、多进行小制作,让学生有素材可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让学生“有米可炊”,写出实实在在的事,教师要有目的让学生先学后做,先做后写,做中仔细观察,悉心体会,积累素材。通过进行小制作,多观察,多积累素材,让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例如,一位学生,当看见奶奶的菜地里遇到小鸟吃豆子这个难题时,小作者动脑筋想办法,从“扇子赶鸟”中得到启发,产生做“孙悟空看豆子”的想法,最后将做成的“孙悟空” 插到地里,为奶奶排忧解难。这篇作文写得栩栩如生,荣获了“春雨杯”一等奖。
四、开拓玩境,抓住“乐趣”,写自己爱玩的事
玩是儿童的天性,玩极大地丰富了儿童的生活阅历和情感。它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让学生有作文内容可写。组织同学们参加许多快乐、有趣的活动。例如在校外有参加春游、秋游、登山、野炊、钓鱼等活动;在校内有参加拔河、跳绳、赛跑等体育活动,以及参加作文、画画、书法竞赛活动……让学生玩得开心,认真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例如一位同学写了《一次有趣的猜哑谜活动》一文,小作者通过游戏活动,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突出活动的有趣,又突出中心,深化主题。
五、引导学生,变平淡材料为生动有趣的文章
通过多种观察,有了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变平淡材料为生动有趣的文章呢?
1.多读好书,下笔如有神
许多文学家、诗人、科学家,他们对读书深有体会,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自然会汲取知识和营养,借鉴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高尔基曾经说:“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被愚蠢和下流淹死。”由此可见,多读好书,能使自己终生受益。
2.多让学生摘抄优美词段,背诵优美词语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布置学生每天阅读两篇课外文章,摘抄四条优美词语,背诵默写三条,还布置学生做成优美词语卡片,放在口袋里,有时间就读。这样就能积累许多优美词句,同时把优美词句灵活用到作文上,作文就自然生动、形象了。
3.多写多练,巧用修辞、俗话等手法
篇6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酸甜苦辣艺考路
乐业 乐学 乐见——宣化一中新课改见闻
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启动
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现状及报考建议
2010年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评析
化“分装”为“原装”——用“构造法”解立体几何题
“八字法”压缩语段
2011年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热点解析
哪些高校(专业)对考生有特殊要求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及策略
201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例说
数列求和型不等式的证明
河北高校强势特色学科“连连看”(之二)——燕山大学篇
备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谈谈自备文学作品的朗诵
触摸旋律,感知意境——音乐与美术类专业
解密计算机类专业
回眸处的坚守——回忆高中的岁月
那些熠熠闪光的日子
枯木里面有龙吟
封面名校
解读港澳高校报考政策
招飞体格检查的项目及其注意事项
2009年河北省使用学校艺术专业加试或自测成绩录取统计
河北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考生使用联考成绩分院校分专业录取情况统计
区域地理复习指要
高考英语“必胜客”
如何构建向量与和差公式的知识结构与常见模型群
高考作文,决胜高考
教你提高英语书写水平
《中国古代史》备考思路
播音与主持专业报考全攻略
那一路的灯火
英语作文两篇(英文)
汗水诚可贵,方向价更高
花之物语
优化人际关系,享受魅力高三
秋天快乐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家长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创造铸就自我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李石院长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2008年河北省高考专科二批定向及统招第一志愿投档情况表
2008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命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2008年河北省高考英语试卷命题评析及改进建议
浅析2008年河北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
我对2008年河北省高考生物试题的几点看法
通观2008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及启示
第三届华北、东北地区普通高校招生协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2009年河北省对口招生文秘类专业将合并到计算机类
有的放矢的高三人文地理复习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关爱动物即是呵护人类——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简介
多难兴邦
爱的颜色
迎战 高三
启航
篇7
和前几年一样,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18道作文题(见上表)。其中,广西仍然使用全国大纲卷,而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Ⅰ,海南、云南、、新疆、贵州、青海、甘肃、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11省区则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Ⅱ。
总观总览,并比较于往年,今年的18道高考作文题,又有哪些变化、哪些特色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浏览浏览、比对比对。
一、依然重视理性思辨。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提高考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高考作文命制一些颇具理性思辨色彩的作文题,是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透露出非常浓的哲理思辨性。
在今年的18道作文题中,很容易发现浙江卷的“门与路”、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这三道带有“与”字的作文题,题面上就显示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要求考生思考、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此外,像山东卷、辽宁卷、湖北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也都暗含着某种哲理性与思辨性。以全面的观点、思辨的观点看待问题,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思维特点。
譬如,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启示我们思考,人是自由的,同时又是不自由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穿越沙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又是不自由的。人生就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舞蹈,高明的舞者能够舞出人生的精彩,而低劣的舞者,却往往会囿于人生的困境不能自拔。写这道作文题,考生们一定要具有一种思辨思维,才能把握住题意,从而写出佳作。具体举个例子吧,人在什么状况下是自由的,在什么状况下又是不自由的呢?人只有在超脱了自私自利,一心向善、为善,提升了自身境界的状况下,才能抵达心灵上的、精神上的自由,一个高尚的灵魂,才能获得自由。而那些小肚鸡肠、患得患失的人,从来都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名利所累,困于名利不能自拔。
浙江卷的作文题“门与路”,也是极具思辨性的。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我们可以思考,要抵达一个“门”、进入一个“门”,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路”上,一定要付出艰辛和汗水,一定要学习、探索、创造等等。入门的不易,和路上的艰辛,才是真正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二、更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必然带来生活的改变,传统的东西渐行渐远,现代的东西势必取代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然会成为高考作文的话题。今年的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触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就是明证。如北京卷的“老规矩”、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等,都比较明显地要求考生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如北京卷的“老规矩”,明显是要求考生作出判断,一些传统、一些老规矩还要不要。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传承的,好的老规矩当然就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当然是不能不要的、不能不继承的。再如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过去的老照片虽然不多,虽然不够清晰,但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感情记忆,现代的数码照片虽然多,虽然清晰,但总是缺少某些东西,据此,对胶片的怀念,就是对亲情的怀念。
总之,人们既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传统。
三、多道作文题指向了“风景”。作文题一露脸,大家立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有多道作文题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风景”。如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是在哪里”、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以及山东卷的“开窗看风景”等。
高考作文题同时都关注风景,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当然,这里的“风景”决不是单单指自然风景,而更多的是指社会风景、人文风景、精神风景。此“风景”只是一个触媒,必须透过这个“风景”,去思考,去追寻,从而明晓道理。
四、紧贴时代,弘扬正能量。像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之探究”,紧跟了新课改的潮流,紧贴考生的实际生活,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全国大纲卷的“老王生病”,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从而也去帮助别人,就是一道弘扬正能量的作文题。
五、新材料作文完胜其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全都是新材料作文,这是一目了然的最新变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退场,命题作文也不见了踪影。这也足见新材料作文的强盛生命力。我们大可以断定,新材料作文,将是未来作文训练的主战场。
六、更加要求文体明确。在给考生自由选择文体时,更加注重文体清晰。有的干脆规定文体,如江西卷、福建卷、湖南卷均规定,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其他没有这样明确规定的,也都特别强调而打出了“文体特征鲜明”或“文体明确”的字样。
七、赋分有所变化。继江西卷出现小作文后,北京卷也出现了小作文。在赋分方面,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均为70分,而江西卷和北京卷的大作文50分,小作文江西卷15分,北京卷10分。其余的试卷的作文题均为60分。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到底孰优孰劣呢?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不妨再来排排座、颁颁奖。
特等奖(2名):“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福建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湖南卷)。
获奖理由:我始终认为,一道作文题命制得好不好,关键看两点,一是是否有利于考生写作,二是是否新颖,不和过去作文题重复。一道作文题,考生看到了,不仅能写,而且想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这才是真正的好作文题。一道作文题,总是过去旧题的翻版,无新意可言,也总是不足的。基于这两点来看,仔细比较、琢磨18道作文题,相对而言,我觉得还是福建卷和湖南卷略胜一筹。
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此题既具哲思,又饱含诗意,且观点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悬崖”,即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也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栈道桥梁”,即出路或走出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可以进行双向立意,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你也可以进行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桥在心中路在脚下、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遇到问题而不被所困、(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
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此题新颖,且富于诗意。题中的“风景”可以理解为业绩、成绩、成就等等,而“心”则可以理解为专心、用心、恒心等等。一个人如果用心、专心、恒心做事,一定会做出业绩、成绩、成就的。据此,可以这样立意:用心的硕果、恒心的魅力、心儿催开风景花、汗水灌溉结硕果、潜心让世界惊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风景心打造、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成功缘自品格、坚守成就美丽……
一等奖(3名):“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上海卷)、“门与路”(浙江卷)、“两人过独木桥”(课标卷Ⅰ)。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观点也是开放的,写作角度比较多,能够激发写作热情。
上海卷的“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极具思辨色彩。理解好“自由中的不自由、不自由中的自由”这种辩证关系后,可以有多种立意:冲破不自由的藩篱、为自由而战、戴着镣铐的舞蹈、心开自由花、自由来自境界、名利的藩篱是自由的死敌……
浙江卷的“门与路”,也具思辨色彩。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可以这样立意:奋斗之路、学习探索创造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入门的艰辛、起点终点路上行、路后必定入门、启开人生门踏上人生路、路上的风景门外的情、走好大学路打开世界门、学习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大学非终点……
课标卷Ⅰ的“两人过独木桥”,这道作文题既生活化,又不失新颖。变一人过桥为两人皆过桥,靠的是创新、智慧、变通……而有异议则代表着要不要遵守规则。据此可以立意:在竞争中的合作双赢、创新的魅力、智慧的力量、遵守规则、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规则下的灵活变通、是对手也是朋友、规则是公平的保证、设计规则的漏洞……
二等奖(3名):“课内外学习探究”(江西卷)、“胶片与数码时代”(广东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课标卷Ⅱ)。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让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但真正说起来,又说不太好,圆合观点有一定的难度。
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探究”,这个题目最贴近考生的生活,因为当下正在进行课改探究。探究是教师上课的新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学生非常熟悉,有着切身感受。但是要写出深意又是不易的。好的立意有:探究的魅力、探究成就辉煌、我探究我快乐、探究驱动历史车轮、探究的收获、探究的花架子、作秀探究课、都是探究惹的祸……
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关注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问题。新生活有新生活的不足,旧生活有旧生活的长处。胶片时代照片虽然少而模糊,但留存的却是珍贵、真情、真意;数码时代照片虽然多而清晰,却往往忽视真情、真意。据此可以立意:老照片的珍贵、被遗忘的美丽、留住人间真情、真情一路风雨行、时代的变迁真情的永恒、容易失去的才是美好的、简单的年代保留着永不褪色的记忆、拥有与珍惜、越得不到越追求、幸福年代也有值得我们珍惜的……
课标卷Ⅱ的“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这道作文题颇具针砭时弊的作用。生活好了,出游多了,本是好事,可一些游客就是不文明、不遵守公则,肆意喂食动物,使动物失掉觅食能力。可立意为:好心办坏事、破坏物性、不守规则、文明的缺失、只顾自身快乐、倡导文明守则、真正的关爱、溺爱非爱、温室里的秧苗长不大、培养人的自主独立、高福利带来的懒惰、过度教育的危害……
三等奖(3名):“什么是不朽”(江苏卷)、“山顶的风景”(湖北卷)、“开窗看问题”(山东卷)。
获奖理由:这三道题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一目了然。但如果深思、理解了,还是比较好写的,立意也是多元的。
江苏卷的“什么是不朽”,给出的材料有点费解,有点绕的感觉。但是,思考清楚了什么是不朽的,还是可以迅速入题的。可以这样立意:奋斗是青春不朽的秘密、挫折成就青春、梅花香自苦寒来、信念不朽人生不老、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恒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此题和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点撞车的感觉。无论是对于山脚、山腰,还是山顶的风景,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于风景好坏的评判,也完全可以是见仁见智的。参考立意:只要有心风景无处不在、最高处的风景、追求不同风景不同、心在风景在、目标与理想的差别……
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动,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即什么眼光看到什么,什么境界看到什么。这正如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胸怀、眼光和见识,是因人而异的,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参考立意:心态决定物态、眼界决定视界、谈心外无物、心灵的世界、社会阴暗面之我见、怎样看待牢骚、如何面对打击迫害、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坎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奖(6名):“祖孙俩看风景”(辽宁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四川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安徽卷)、“租房”(重庆卷)、“老王生病”(全国大纲卷)、“老规矩”(北京卷)。
获奖理由:这六道题,有的比较生硬、有的比较隐晦、有的观点比较单一、有的比较陈旧、有的是写烂了的老题。
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漂亮,爷爷说过去的星星美丽,各执一词。反映的是两代人的差距,代沟的问题永远存在。此题显得比较生硬,但如果要写,可以有这样一些立意:理解消除隔阂、沟通缩小差距、风景这边独好、科技改变生活、变与不变的道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美在科技还是美在自然……
四川卷的“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观点单一,只能肯定,不能否定,写作范围过窄。题目还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理解“站起”二字的意思。“站起”即为站立、自立、独立、自强等等。主要是指一个人精神层面、人格层面的“站立、独立”。参考立意: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为生命奠基、勇敢面对挫折困难逆境、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总之,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站起后”才可能有地位,才可以趾高气扬,才可以不任人宰割,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显得比较隐晦,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其实,这则材料是对演员能否改动剧本一事的辩论,旨在要求考生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演员、剧作家。演员认为可以改动,理由是表演需要;剧作家认为不能改动,理由是改动违背创作原意。两者的说法不一,又各有道理。据此,可以这样立意:不能拘泥程式需要的就是好的、应该随情势而变、在创新中突破、个性发挥、要坚持底线、要有原则性、要遵守规则、规范的作用、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辩证地看待目的与效果、外界限定与个性发挥……
重庆卷的“租房”,也比较隐晦。从房东关心房客,到发现房客的一些不好习惯,最后取消租房的一系列举动上看,其题旨隐含着:爱心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总之,这道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全国大纲卷即广西卷的“老王生病”,题目老旧,没有新意。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反过来去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平时无数次写过的回报呀、感恩呀、爱心接力呀、爱的传递呀等等老话题么?此题写作,仍然是写这些范围,没有多少新意。
北京卷的“老规矩”,就更陈旧了,写烂了。此题无非仍然是说,一些老规矩、老传统不能丢。如勤劳、孝道、尊重他人是绝对不能丢的。现在的北京生活节奏加快,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与之的相处,一些人变得功利和更加自私。空巢老人孤独的守望、富人的铺张浪费、无良媒体挖别人隐私等等,与老规矩留下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在批评中肯定坚守老规矩,意义更大。
最差奖(1名):“假如有一款芯片”(天津卷)。
获奖理由:有人说这道作文题新颖,想象空间大,而我却认为它存在着严重的导向问题,它比以往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更逊色。哦,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奋斗吃苦,只要移植了一块智能芯片,人就什么都知,什么都晓了,人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就一劳永逸了,这是典型的不劳而获思想在作祟。这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习染。社会上大有人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一些人去抽奖想发大财,一些人想选秀出名,一些人想做官发财……这都是一劳永逸、不劳而获的思想使然。命制这样的作文题,客观上会起坏作用、坏影响,不知道命题者有没有想过这种不良导向呢?人类的知识成果、能力水平,无不是通过艰辛汗水所获,如果一块小小的智能芯片,就取代了人们的奋斗历程,人类必将衰退。这种价值取向,应该是作文题所力避的。古人云,文章天下事,文章经国之大业。好文章、好命题一定是要发扬正气、弘扬正能量的。
即使不往一劳永逸方面去想,就是从积极层面上想,此题也写不出多少新意,无非就是以下一些惯性思维立意:知识改变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为人类带来快捷与方便、知识不能发挥想象、知识不能代替创造……分析知识与能力、想象、创造的关系,强调人类创造性的可贵等等。
篇8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式也要随之进行革新。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模式上需要不断创新。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作文教学;方法模式;创新途径
写作是学生重要能力之一,小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作文是教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熟练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训练选材、构思、组织语言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释放天性,自由表达。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简要概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综述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多数是注重写作相关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新课改的社会背景下,教学目标逐步倾向于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着重讲解作文的类型、结构、语法标点、布局安排等系统理论知识,对于启发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略有欠缺。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不仅无益于沟通,而且不易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抒发内心真实情感表达,失去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注重作文的思想深度,更偏爱于中心思想有道德观念以及思想性的作文,并倾向于最后的总结段。其实这一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偏高,小学生年龄在五至十二周岁,普遍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味地强调作文的高度思想性,易导致小学生死记硬背套话,作文矫揉造作,内容失去真实的情感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方向
小学作文形式上是对语言文字的熟练运用以及生活的外在表达,实质上是要不断培养学生正确表达主管思想,抒发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引导。小学学生的意识多数较为感性,学习、实践往往是依旧兴趣爱好,这启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增强趣味性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作文训练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乐于表达”,这正照应了教师要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让一二年级的学生愿意与用文字表述事件,表达情感。而中年级学生要“自由表达”,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扩展思维,鼓励中年级学生不受束缚地表达。高年级学生要“学会表达”,在这一阶段,突出了写作的技巧性与规范性。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一)鼓励开拓思路,创新选题
选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传统的命题作文容易禁锢学生的思路,尤其是学生阅读了很多范文之后,很难拓宽思维,寻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选择过于保守老旧的题目,根据教材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选择一些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更有兴趣去表达,作文的形式与内容不仅真实,而且有益于激发学生真实情感。
(二)增加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学生年龄较低,普遍活泼贪玩,如果作文教学只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对写作产生一种抵触情绪。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创新,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增强实践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习作八:编写通话故事。引言叙述了小花猫因为不讲卫生而生病的故事,内容生动,贴切生活。习作的要求是编写一个童话故事,帮助小朋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并通过图片展示、漫画展示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路。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小动物类的漫画,让学生自由讨论小动物们的行为是否正确,生活习惯是否良好,如何帮助它们改掉不良习惯,并引申内容,避免学生的思维收到束缚。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堂上即兴表演童话故事短剧,使内容更加贴切生活。
实践活动在课堂是主样式情景模式的创设、作文互评、故事大赛等等,这些活动气氛轻松愉悦,学生乐于参加,教师寓教于乐,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并应用到作文练习中。课堂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如春游、参观博物馆等,启发学生思考,鼓励自主观察,这样帮助学生增加素材量。小学生的经历较少,留下深刻记忆且能正确表述的内容不多,写作上经常会遇到不知道写什么的困境,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灵活教学,鼓励学生创新思路,提高写作兴趣。
(三)多种形式授课,丰富课堂
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板书,有的教师甚至直接口述,省略了板书。这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未必过于枯燥。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主要的辅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利用多媒体与网络,丰富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画作品、相关美术图片等等,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例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内容:家乡的名人或者家乡名人事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家乡名人的图片,播放相关人物纪录片等影像资料,布置一些课外书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要针对小学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模式,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实现小学作文课程基本目标,提高习作素养,而且为学生以后各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静.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09)
[2]邱笑红.人教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系统研究[D].2009(03)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培养 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心灵的雷达,张开它,才能将知识的信息一一捕捉。要想写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那是绝对不行的。没有对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就不会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对江边景色的仔细观察,就不可能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而在观察活动中,意识是最活跃的因素,积极、正确的意识活动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的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意识。
一、树立典型意识,使表达抓住事物特征
面对事物将目之所及的部分尽收眼底,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面面俱到的“大杂烩”。
比如写一个人的外貌时,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特征进行观察描写的话,那么写出来的人物外形就会相差不大,甚至会出现描写这个人或那个人都可以使用的词句,可谓千人一面。写到人物就会这样:一头乌黑的头发,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同样是眉毛、眼睛、鼻子,人与人却长得不一样。只有让学生树立典型意识,抓住被观察者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每当星期天,我总忘不了交给学生一项特殊的作业——利用和妈妈逛街的时候注意观察各种人,然后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人把他们的特征写下来。学生往往能注意选取典型的人物,把他们的特征表现出来。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前面花花绿绿的衣摊上高高地站着一个男人,黝黑的脸庞,身披一件镶着金边的女式汗衫,腰间斜斜地挎着个黑色的钱袋,一手拿着小扩音喇叭,一手举着一件粉色的女式衬衫,声嘶力竭地叫卖着:亏本卖啦,十元一件,走过路过,不可错过……”把一个卖服装的刻画得惟妙惟肖。
二、树立联系意识,使表达井然有序
教学中,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但是叙述时却七零八落,没有中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在观察时对事物的整体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把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集中表达一个中心。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意识,应该培养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眼光观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个局部就贸然下结论、以偏概全。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观察有序。静止观察时要注意远近、上下、里外、左右、前后、南北、高低等。如观察一种植物,教师在指导观察时,首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植物由哪几部分组成?这几部分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按什么顺序去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使学生既注意了全面观察,又不忽视植物有特点的部分。移动观察时要做到景随步移,记叙时把观察点交代清楚。如“我走进这条大街……”、“我来到了大街最热闹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尽头……”,把观察点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随步子的移动而变化,读者就不会感到突然和凌乱了。当然,观察时的顺序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我们还可以用时间顺序、由此及彼的顺序……但是一定要给人以完整的印象,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了。
三、树立细节意识,使表达生动具体
细节,就是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包括万事万物的瞬息变化。细流之汇,可成大海。指导学生观察和描写时,不可忽视细节。小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喜大求全,导致提笔难言,甚至有题材也写不具体,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知道,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发生呢?然而,细节却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树立细节意识,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别让那些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细节悄悄地从眼皮下溜走了。
班里一学生是这样写她的奶奶的:窗外闪过一个熟悉的背影,“奶奶!”我赶紧跑了出去,寒风中的奶奶是那么苍老,几缕花白的头发被吹到额前,脸上的皮肤就像一片即将干枯的树叶。她用老树皮般的手颤颤地解开胸前层层的扣子,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手帕“包裹”,然后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捻给我两张带着奶奶体温的一元纸币……正是这个小小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一位贫穷的老人对孙女真挚的爱,也使得我在读了这段文字后潸然泪下。如果不注意细节的观察,写出来的作文就不会如此的具体生动。
四、树立想象意识,使表达更富感染力
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想象。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与的知觉过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只有边观察边想象,才能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事物;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如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就想到了“银河”,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老舍先生看到林海万古长青的美景,想到了兴国安邦,才萌生了对兴安岭、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的感情。如果只看不想,作家们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本质、产生独特的感受,自然也写不出传诵千秋的佳作了。所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在写作文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五、树立情感意识,使表达声情并茂
读过《草原》的人,大都会被文中的“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所感染。文章为什么会有这种艺术效果呢?从课文中,我们领悟到:作者一到草原,就被那里明朗的天空、清鲜的空气、绿毯般的平地和小丘、大花般的羊群所陶醉,被好客的蒙古同胞所感动,正是对于草原的热爱、对蒙古同胞的热爱,使他写下了声情并茂的佳作。
这篇课文给我们一个启示:要让学生写出声情并茂的作文,首先必须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培养他们以一种积极的、热情的、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人物、事物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对其熟悉,并为之激动,然后将这份爱或憎的情感倾注于笔端,文章自然就会理真、情切而意达了。
六、培养长期意识,使观察成为习惯
篇10
不能弱化的引领——关于习作指导情境创设的点滴思考
系统观照,凸显汉字的意义教学——以“栽”字为例谈汉字教学
把平淡的内容教得风生水起
长城啊,长城——《长城》教学解读
本位不同,同样精彩——特级教师王崧舟《与象共舞》同课异构教学赏析
延迟性评价:与精彩有个约会
作文教学要粗讲解、细修改——人教版四上“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教学思考
读出味写出味——以《石榴》第二课时教学为例
教学“羊”字的故事
怎一个“绝”字了得——《伯牙绝弦》备课历程
小语五年级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领略景观之奇妙——“自然景观”习作指导课实录
给孩子一段“奇思妙想”的生活
写字教学,赢在起跑线上——一年级写字教学指导手记
追求变化——创造第一课时的精彩
回到原点,提高效率——阅读课第一课时教学的理性思考
精导妙引,有效感知——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的几种途径
还第一课时以完整的教学目标
遵循学习规律,实施有效教学——《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语文教师应该像中医
行走在作文教学改革之路上——访上海特级教师徐鹄
《一枝白玫瑰》教学片断及赏析
走在绿草如茵的路上
仅有感悟体认是不够的
言语表达与阅读积累
《上好小学语文课》:诗意与理性精神的交融
说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方式——兼谈“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说课教研
改弦更张教服务学
开心一刻
古文教学的可贵探索——朱文君老师执教《蜀鄙二僧》的启示
“水”到渠成——《水》体验习作教学实录
享受本色之美——读贾志敏老师《我们怎样看课》有感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与你相见恨晚
朴实些,再朴实些——三教《钱学森》
让写“挤”进课堂——对《望月》不同效果的“写”引发的思考
小语常识性课文教学例谈
让课堂呈现文化的源远流长——《孔子游春》的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