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章程范文

时间:2023-03-28 05: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章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章程

篇1

 

一、章程的起草过程

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我校十分重视学校章程的研究、起草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级领导为组员的章程起草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任组员,负责学校章程起草的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对章程起草进行了分工落实,稳步推进章程起草工作。

工作小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多方收集资料,形成《永安乡小学章程(初稿)》;学校行政会议对《永安乡小学章程(初稿)》进行研究、讨论、修改,形成《永安乡小学章程(征求意见稿)》;然后将《永安乡小学章程(征求意见稿)》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向师生员工征求意见;学校章程起草小组专题讨论,根据征求意见反馈的意见建议,对学校章程进行修订,形成《永安乡小学章程(公开稿)》;教职工大会专题会议,对章程进行审议、表决,全票通过无异议。

校长办公会议对章程进行审议,根据教代会的决议,决定同意该章程。

学校章程制定程序完毕,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二、学校章程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学校发展与学校文化  3、学校治理机构与运行机制  4、教育教学管理  5、学生  6、教职工  7、学校资产  8、学校与家庭、社会  9、附则

 

教代会审议讨论意见

 

 

同 意

校长办公会议审核意 见

 

 

同 意

校长:

 

年    月    日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意 见

 

 

 

 

                                     (公章)

篇2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使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来,使他们能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教师共同加强对学生培养和教育,同时为使家长学校工作更加规范、科学。现制定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如下:

1、学校每年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和家长委员会机构,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机构,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以便开展工作。

3、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开放日,使广大家长能够定期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来。

4、学校每年召开两次家长会,家长、教师互相反馈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向。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xxx,是xxx同学的家长。在这里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感谢大家的信任与厚爱,我很荣幸地当选为本班的家委会成员之一,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相关事宜。我们选择实验小学这所名校,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通过近一个月的教育,我们的孩子逐渐成熟起来,老师们落落大方的举止、生活朴实的作风、勤奋好学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让他(她)们在这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与谆谆教导,使每个孩子都有可喜的进步。在此,我代表与会的各位家长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需要我们所有家长一起共同努力。家委会就是在培养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沟通学校、家长与孩子们的桥梁与纽带,为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家委会要当好老师的好帮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好参谋,实现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努力把本班办成本校的优秀班级。

为履行好家委会的职责,我想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就是做好基础工作,发挥家委会组织职能。因为,今年我们是第一次组建家委会,因此,8月28日学校第一天报到时,本着“自愿报名、积极参与”的原则,有13位家长朋友们自愿报名承担家委会的职责,经与各位家长沟通并报经学校班主任同意,一(1)班家委会今天正式成立。家委会成立后,将按照学校、家委会工作要求,制定家委会工作章程、计划与岗位职责,明确每位成员的工作目标,并由家委会及时在班级网上进行公布。

目前,家委会成员组织构成如下:由家委会主任(1人)、家委会副主任(1人)、家委会下设三个部门,财务部(2人)、办公室(若干人)、业务部(若干人)组成,以后将根据具体情况再设置一些部门。

二就是密切联系,当好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家委会将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班级工作等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向学校反溃家长朋友们今后对学校的管理与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其他要求,随时可以与家委会联系,我们一定会尽职尽责,及时把家长的心声传达给学校与老师,让学校与老师及时解家长们所关注的孩子学习与生活方面的主要问题。

家委会将建立班级通讯名册,搭建qq等群多样化的沟通平台,建立高频、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本班同学之间、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联系,就孩子的成长、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活动交流金点子、好经验,互通信息,交流情感,从而起到连接同学、家长、学校与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

篇4

您好

我是进校一年的学生。在这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遇到了许多有趣事情。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体会到在学校里的乐趣。在学校里的一年,我交到许多朋友,他们都教会我许多我曾经不懂的东西。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的同学、朋友支持我、鼓励我;每当我伤心的时候,都有老师或是同学在我身边安慰我、陪着我。在这里我诚心地跟你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一年时间里的帮助和指导。”

从我进入这个集体,到现在,到今天,只有一年。在这一年里,我懂得了很多。我知道了日月星辰为何会移动,我明白了月亮的阴晴圆缺;我了解了汉字的来历;我知道了之乎者也的运用;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我了解了不同人的心情……我懂得了学习了很多很多。

在这一年里,我尝到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感受到了悲欢离合的心情,了解到了胜利后是有多么的喜悦,了解到了失败之后的悲伤、不甘,明白了失望之后会有怎么样的心情。

学校是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我们找寻知识的海洋。我们在学校里面能够学到知识,能够锻炼自己,接触新的事物,学到新的方式去待人处事。我们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是我们读书的环境,也是我们到知识的海洋探索的第一步。在我们需要老师的同时,我们同样也需要学校!

我们的成长是无法离开学校的,学校的发展,就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源泉。祝 :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篇5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校长是学校之魂。”开学第一天,用先进的理论来引领师生,用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师生,用实践活动来打造师生,实施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为教师、学生创造宽松、和谐、舒畅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打造一支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师生队伍。

一、第一次深入师生,为师生投入新学期工作学习“奠基”作为校长,首先要积极走进师生中间,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难,为教师消除因生活和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投入新学期的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深入到师生宿舍、教室、办公室了解教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并努力挖掘各种资源,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合理需求,为师生排忧解难,让他们一开始就能感受到领导的关爱。这样有利于师生将个人的需求逐步与学校的发展目标趋于一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品德,形成团队精神。

二、组织第一次学习,为教师专业成长“揭幕”开学始,充分为教师搭建民主、平等、发展的平台,真正落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理念。制定适合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督促教师不断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第一天就开始通过领着教师学、逼着教师学、督着教师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学然后知不足,广大教师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读书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让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与生命需求。要努力使全体教职工学习“工作化”,将学习作为教师生命内涵的一部分。校长要组织帮助每一位教师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理想,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成就感,让教师共同提高素质,在学习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加快教师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过程,让教师专业水平再度提升,为教师实践的升华,为教师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6

关键词 新教师;教学成长

近几年,青年教师在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中比例越来越高,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力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教师队伍中最有生气、最活跃的力量,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基础好,富有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是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不长,教育教学经验相对较少,教学技能水平不高,要实现从新手阶段尽快走向适应阶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每个青年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一、追求终身学习,在读书中获得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青年教师的继续学习对于自己的教学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青年教师读书,要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学科资料与书籍,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教师教学成长的基础,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带动学生读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青年教师读书,要读专业学科书籍,读名家经典作品、最新前沿的研究成果,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学成长的核心条件,只有扩展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青年教师读书,要读教育科学书籍,读教学论、课程论书籍,教育学科知识是广大青年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使教师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的运用原来知识、经验开展教学。

我们可以发现,名师们都有着儒雅的风度、广博的素养,造成这样一个共同特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工作累了,捧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读上一段,在喧嚣中寻得一份悠然。总之,青年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终身读书的习惯与信念,在读书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给自己以更深的激励和启迪。

二、探寻名师足迹,在模仿中学习

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情和激情,希望自己能够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他们拥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但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对教育过程与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环境的深入了解,缺乏将理论结合实践的驾驭能力。这时就需要从其他名师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多观摩,多模仿。特级教师薛法根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到:“我的教学功底是在一堂堂模仿课中练就的。移植别人优秀的、成功的科学成果,虽然是一路简单的验证性的实验研究,但对刚刚踏入教学和科研大门的青年教师来说,依然不失为一条捷径――既能体验教育科研的过程,又可以夯实自己的科研基本功,还能缩短从教之初的适应期,取得明显教学效果。” 首先要学习。青年教师在优选经验基础上参考优秀教师的教学教案材料,观看优秀课例录像,参加名师公开课,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教学设计方法、教学实施技巧和教学评价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模仿。就是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照搬照做,模仿的初级阶段是再造性模仿,“这是一种侧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模仿,是一种完全的不加改变的模仿。”青年教师可以整体模仿,“依葫芦画瓢”整节课整节课的将名师的教学模式转移到自己的课堂上,也可以局部模仿,在一节课的某一个教学环节模仿名师的教学思路和指导方法。最后是创造。当青年教师的再造性模仿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学技能日渐提高,能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灵活应对,举一反三。“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求体现个人的教学特色,从而达到模仿的高级阶段――创造性模仿。”

三、利用网络资源,在交流中成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爆炸时代,网络飞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其对教育的巨大影响及作用。网络信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可以作为青年教师补充专业知识、扩大专业视野的大平台,青年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良好的教学资源,如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课件等等,学习名师经验,改进教学策略。网络资源更新快,青年教师对于新思想的接受能力较强,可以不断受到新理念的熏陶,发生新思维的碰撞,从而更新教育观念。

近年来,由于具有“开放、合作、共享”的特性,网络新生事物――QQ群组、论坛和博客,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青睐。QQ群组、论坛和博客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为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给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塑造了一个平等、互助的交流氛围。在班级QQ群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讨论,倾听学生最真实的声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逐渐改变自身,改变课堂,改变学生,师生间的情感也会更加融洽。在教育论坛中,信息共享可以发展到资源共享,思维共享,生命体验共享,为群组教师创设了一个即时学习、即时互动的新环境。使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在群体教师的帮助交流下,得到更多意外收获。在博客上,青年教师利用日志的形式将自己的教学经历、心得体会、生活感悟等写成文章,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资源积累库,让别人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同时推广自己的学术观点。通过长年累月的记录,青年教师在开放交流中得到启迪,在教师同仁的激励下学习和进步。因此可以说网络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四、挑战小课题,在研究中积淀

教师的教学成长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实践只有在理论支撑的基础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用课题研究来推动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认识,非常值得青年教师们采用。小课题研究是青年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实际问题进行观测、调查、分析和思考,从而找出日常教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的活动。具有“小”、“近”、“实”等特点,适合正在从事一线教学、科研方法能力尚不全面的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小课题的“小”要求青年教师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进行学习研究;“近”就是要求小课题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实”就是实在,要求小课题实实在在,研究效果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小课题研究小、近、实的特点符合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际,是青年教师教学成长的有效途径。小课题研究在准备阶段,根据教学成长的需要,选定课题,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制定研究方案。在收集资料阶段,要广泛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地考察,实施问卷调查、访谈等获得相关材料。在整理分析阶段,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在完善结论阶段,撰写研究报告。小课题研究与大课题研究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青年教师正是通过一个个小课题研究的锻炼,积累了经验,为他们以后参与大课题研究夯实了基础,能有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

总之,青年教师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要通过模仿名师提升专业思想,通过读书来扩充专业知识、利用网络扩展视野,通过研究小课题提高专业能力。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专业化发展目标,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中坚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

[2][英]弗兰西斯・培根.培根随笔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4).

[3]薛法根.人生三堂课―我的成长故事[EB/OL].http:///book/Con-tents.Asp・ID=270,2012-03-12.

[4]夏立新.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怎么走[N].北京:中国教师报.

篇7

特色学校 传承非遗 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特色,越来越凸现出它所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对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增强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就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造性劳动,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发展学校的个性。特色学校就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立足于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自主发展和优化了学校的个性特长,整体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文化特征的学校。新海小学地处新浦西部城区,成立于2001年,已走过十年光景,十年奋斗,十年求索,逐渐理清了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

一、与时俱进,理念先行

只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路,才可能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能够促进师生尽快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优化的思路上;需要我们找准自身具备的适应客观发展要求的“生长点”,再经过全体教职员工长期的经营逐步形成特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论有许多新的突破,基本解决了诸如“特色学校”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学校特色的结构与功能、文化选择与构建、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和途径等问题。但在特色学校研究和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肤浅化”理解,“去特色化”仍占主流,以“特长”代替“特色”。有眼光的校长应该审时度势,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最后实现从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飞跃,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准确定位。

“文化的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在目标设计和构建学校文化时,必须突出并形成学校的“主题文化”,一个学校没有主题文化,学校规划就没有章法。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尤其是主体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长需要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课程、课堂、学生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位于黄海之滨的古老而神奇的苍梧大地,沐浴着古中华文明的慧泽,北接治国以礼、至仁至义的齐鲁文化,南融平和婉约、细致精巧的淮扬文化,西通气度雄浑、孜求大同的楚汉文化,融汇成就连云港以海古神幽为文化特质的精致典雅、开放包容、勤勉大气、敢为人先的海洋文化。

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产生了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文化承载空间,它们不仅印鉴了云台山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更蕴涵了黄海之滨横亘古今的文化意蕴。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秦始皇东巡朐阳,徐福浮槎渡东瀛,孔夫子登山望海,齐鲁夹谷大会盟,麋竺慷慨助刘备,宋江鏖战白虎山;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苏轼赋诗古海州,石曼卿情系石棚山,吴承恩构思《西游记》、李汝珍著成《镜花缘》;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孕育了流行两淮及海赣沭灌地区的淮海戏、将祭祀与表演融于一体的海州童子戏,汉代的虎戏和角抵戏、宋元明清时的叶子戏,活泼高亢的淮海锣鼓、罗阳锣鼓,明清盛行于海州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催生了充满乡土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锻铜艺术、黑陶艺术、贴画艺术、淮盐制作、剪纸柳编以及葫芦艺术等。这些郁夷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非遗”文化,是港城人民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它蕴含着先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先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连云港非遗文化是地方厚重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是我们进行“民族根”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也基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我们确定了传承“非遗”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名片”,经过长期的实践,从而完成特色学校的构建。

二、历练队伍,丰厚底蕴

总理说:“教育要符合时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经过“普初”“普九”,继而经过“两基”建设,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一定的质量,够上一定的档次时,要与时俱进,寻找新的“生长点”,显然,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就会激活整个学校向前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为发展而教育的能力,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

其一,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敏感地捕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总结、评估和创新。

其二,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

其三,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教师应当有能力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思想、宽阔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其四,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富有教育机智。“科研型”教师日益为世人所关注,并成为新世纪教师形象代表。这就要求教师热心教育改革,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给受教育者自由的空间。

拥有一支高素质、有个性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学校指派管理人员市文化局非遗中心研讨参特色学校建设,邀请专家进行特色理论专题讲座,参观名校,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策划能力和推动力。每年利用暑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邀请专家做专题辅导,举办个人才艺展示,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形成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优良的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群体。

三、整合资源,引领课程

学校主题文化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它首先体现在总结、提炼并孵化出教育管理哲学上,通过管理哲学来凝结学校的品格、气质、智慧和思想,学校管理哲学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学校的主题文化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有生命力。课程文化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主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从课程入手,构建学校主题文化,能够充分的展现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呈现学校丰富的内涵和品质,内在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1.通过校本课程来拓展主题文化。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连云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地域文化,这些遗存着原汁原味的文化资源,有着的鲜明的个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我校主题文化的底色,涵载着蓬勃的精神冀望,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生生不竭的资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遗中心密切合作,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山海印痕》,把千百年来流布连云港地区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谚童谣纳入其中,将“非遗”带到孩子身边,让他们与港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主动爱上了文化,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技艺的热情。因为,有爱才能传承。使新海校园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过活动课程来实践主题文化。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活动作为支撑,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形成学校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和精神,这就产生了特色学校。活动课程通过对话 交流,实践活动,建立一种知识性、社群性与文化性沟通的文化场,体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学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遗展览室,在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和师生零距离接触中,通过活动课程、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久远浓缩成他们手中的绝活,得以传承和褒扬。

新海小学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挖掘传承内涵,开发本课程,注重学科渗透,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凝炼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团活动,构建有效载体,脚踏实地推动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 2009

\[2\]王建强.别滥用了特色学校这个“筐”\[N\].中国教育报,2009-07-28

\[3\]彭智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 \[J\].人民教育, 2009,(3―4)

\[4\]陶西平.谈高色办学 \[J\].中小学管理,2009,(8)

\[5\].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篇8

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发展;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开发的课程要注重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农村学校应紧密联系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民就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城市化进程等因素。

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立足于当地的特点,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地方需要什么人才,而国家课程中又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尽量避免重复教学。

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开发课程,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来实施课程。

第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同时,不同的学生个性是有差异的,不同年龄的学生,兴趣、爱好也不相同。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第四,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考虑是否能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如何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

第五,学校对每门课程的开设必须有课程纲要,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规定,对校本课程要有评价方案,要认真进行评价。

第六,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充分认识学校自身的利于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学校的资源优势,广义地说是指学校拥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狭义地说是指学校拥有的各种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途径。我们所说的学校资源优势,是指学校拥有的形成校本课程的因素来源、实施课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条件。认清自身的优势,是成功开发校本课程的第一步。也只有认清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优势,才能开发出体现学校特点、突出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况

基本情况。自2008年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按照新课程设置标准,以校本教研为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制度,现已完成三轮校本课程的开发,每届每个学生校本课程学分完成率100%。2011届参与开发校本课程63人次,开发校本课程51门,2012届参与开发校本课程50人次,开发校本课程48门,2013届参与开发校本课程45人次,开发校本课程65门。每届以高一高二四个学期分四批开展校本课程选修,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占一线教师98%以上,先后总开发校本课程165余门,并成册定型30余本,如《东归文化》《弟子规解读》《和静县旅游资源介绍》《和静县矿产资源分布》《法律课堂》《论语选读》《乒乓球》等深受学生喜欢,其中《东归文化》《和静县旅游资源介绍》《我的职业我做主》入选和静县地方教材。

具体措施。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体现出学校办学特色。我校通过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终身学习的基础“必修内容+选修课程”,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历史事件故事和环境发展,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感,提高学生学习原动力,增强建设家园报效祖国的信念。

与教师特长相结合。在有专家称,能把成绩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才的学校和教师,固然是好学校和好教师;但能把成绩“非一流”学生转化出色的学校和教师,同样是好学校和好教师,甚至是更好的学校、更好的教师!因此,学校校本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主动地去发现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以成就学生来成就自我为教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科组教师的积极性开设自己所熟悉领域或自己专业特长方面的校本课程。如《东归文化》《汽车技术》《吉它入门》《手工刺绣》《跆拳道》《计算机图片处理》《Flas制作》《桥牌入门》等。

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后,不断地完善导师制,通过双向选择,争取每一位学生入学就有自已的导师,从人生规划、成长记录到毕业选择,实行“一站式”服务,尽可能争取在生活学习上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结合高中生的实际需求,学校指导部分有能力的教师开发指导学生学会生活的校本课程。如《经典著作(论语)解读》《中外青春励志讲座》《法律讲堂》《法律与生活》《故事哲学》《成语故事》《营养与健康》等。

与学科设置相结合。课程设置的标准是统一的,但课程设置的结构要因人而宜。学校根据学生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采用相应举措,调整必选课程的组合,提高学习效率,并鼓励教师开发与学科相结合的,致在提高学生学科能力的校本课程。如《化学平衡》《化学实验》《高考数学探索》《化学竞赛辅导》《生物基础知识专题辅导》《英语语法》《数学文化》《初等数学研究》《—走进大后方》等。

与学生兴趣相结合。高中生学习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学生除了繁重的学业负担外,或多或少有自已所感兴趣的领域,为了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支持鼓励老师向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末知领域方向探索。如《原声电影欣赏》《趣味数学》《历史事件探秘》《看电影、学地理》《对联趣事》《生物探秘》《化学探究实验》等。

与地方职业培训相结合。利用社会社区资源,也是丰富校本课程建设方法之一,我校和县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系,聘请技术专家或技能老师以培训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开设校本课程,受到学生喜欢,并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如《美发师》《美容师》《插花师》《手工艺品制作》等。

与地域特色相结合。和静县是东归历史名城,不仅有厚重的东归文化精神,而且是旅游资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的经济大县。我校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东归历史》《和静县旅游资源介绍》《和静县矿产资源介绍》《我的职业我做主》《维语速成教程》《蒙汉对照日常用语手册》等。

今后的目标

从2014届开始,我校注重校本课程的内涵,把学生喜欢的、具有相同背景的、潜在开发价值的校本课程进行整合和补充完善,开发出“走进和静,走进和高”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使非一流的学生享受到适合自已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将我校打造成中考学子首选的理想知名学校。

在原有《东归文化》《东归历史》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相关校本课程,积极组织历史教师并邀请东归博物馆东归历史专家开展交流座谈会和指导教材的开发方向,使东归历史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亮点。

结合我县地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南疆钢铁生产基地),在现有《和静县矿产资源分布》《我的职业我做主》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一定的友好关系,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资料,提升对和静县经济发展的认识,在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驱动下,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我校高中生专业选择针对性拓宽渠道。

通过探索“走进和静”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可以使我校能够借助主题为“东归文化和东归精神”的校本课程而走出区域特色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方案,也可为我州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具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公民。

需要突破和改进的方面

思想认识上必须要统一。在分数至上和升学第一的质量观的误导下,大家往往会忽视生源实际,单纯地以高考分数和升学率来评判学校和教师,从而导致优质生源高度集中,形成学校间恶性竞争和两极分化的局面,使得二线学校的路子越走越窄,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内涵发展,创建别具一格的特色品牌学校,才会有出路。

篇9

乐,是一种态度,构成的词语有乐学、乐教。只有当教师热衷于读书学习、教书育人,他的身上才会散发出迷人的风采,才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和职业威信。

我考大学时志愿的第一选择是法律,师范只是最后一个选项,教师是我最无奈的选择。当了教师的我觉得前途一片灰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当时红遍全国的名师魏书生的一套讲座磁带,他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乐”字。身为一名工人(当时能做工人特别让人羡慕)的魏书生,却写了150余份报告要求当一名教师(当时教师被称为臭老九,为大多数人所不屑),这需要有多大的热情来支撑。正是对于教育的痴情,才成就了他非凡的教育业绩。在魏书生精神的感召下,我改变了对教师形象的认识,逐渐爱上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而有了对职业的爱,我读书学习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在几年的时间里,恶补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大量大学期间没有认真学习的理论著作,强化了语法、修辞、逻辑等当时语文教师特别看重的专业知识。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也是借阅量最高的老师之一。而这一切,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中。

杂,是一种需要,与其对应的词语是广博、博识、渊博等,构成的词语有杂学、杂家。我当了20年中学教师、10年大学教师,我深知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后者需要专一、精通,需要深度开掘,最终成为专家;而前者则需要眼界开阔,学得广、懂得多,最终成为杂家。我曾撰文强调,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就得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而要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光有满腔的热情或慈母般的关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有专长。但仅有某种精深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天文地理、农林医工、军事体育、政史文哲、心理伦理等丰富的知识,虽不必样样精通,却须有所涉猎。也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关注的话题,使自己读的书始终能跟上学生的步伐。由于拥有大量的杂见杂闻,我备课变得游刃有余,课堂教学变得自然灵活。更重要的是,这些杂学成为我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无论学生谈论什么话题都能插得进去,无论学生搞什么活动都能搭得上边。30年来,虽然我没能成为大学问家,以教学能手自居的我却并不感到惭愧。在课堂上,我的杂识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学生也对我的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而这种因杂而生动的课堂教学风格也一直延续到我的本硕教学和师资培训之中。

思,是人或者人类成长的一种手段、方法,与其对应的词语是打算、想法、考虑等,构成的词语是思考、反思。教师善不善反思,不但是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而且是其优劣成败的标志。几乎每个名师都是反思高手,他们在反思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勇于在实践中突破自己。名师们善于剖析自己的每节课,反思能使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最终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我在担任中学教研处主任的时候,就大力倡导教师写教学后记。为了起到表率作用,我逼着自己加强反思,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后记。因为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我能够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也因此能够在与名师的交往中提出恰当的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指点。因为有效反思,我才能总结出一些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见诸报刊杂志,为更多的人所借鉴。

走向名师的路有千万条,但是,都离不开这“三字诀”。谁能够做到乐而有致,杂而有神,思而有法,总有一天,他就能够叩开名师殿堂的大门。

篇10

一、会议的组织原则

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全校性的政治学习和有关会议,必须坚持做到班级、教研组的局部小会服从全校性的全局大会。任何班级、教研组及个人不得以上课、私事、局部小会为由拒不参加学校召开的会议。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参加上级或学校召开的各种会议、政治学习及教研活动都进行考勤登记且建档考核。

二、会议纪律

1、参会人员必须按通知时间提早到会,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2、各种会议每个教师都要带上笔记本,做好笔记。

3、参会人员必须自觉维护会议纪律,开会时不能在会场外面逗留或闲逛,开会时不能随意在会场中走动,更不能中途离会,不准大声喧哗或三三两两“另立会场”,不准带小孩入会场哭闹,不得翻看与会议无关的报刊杂志或小说等。

4、对会议内容或安排有异议的,会后与召集人沟通,不得在会议室无视会议纪律或无理取闹,否则,情节严重者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纪律处分。

三、会议考勤

1、学校各种会议(包括全校性会议、班主任会议和教研组会议等)实行签到或点名制。每次会议或政治学习由召集人按通知时间顺延5分钟开始点名,点名不到记迟到。召集人可视会议情况于会议期间随时点名,点名不在者记早退,两次以上点名不在会者视为缺会。迟到的参会人员到会时自觉在点名处消缺席,否则视为缺会。

2、参会人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必须在会前向召集人请假,并说明原因,经批准后,方能生效,否则一律视为缺会。

3、因学校安排公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员,也必须提早向召集人请公假,经召集人同意后按公假处理。

四、奖惩措施

1、根据绩效考核考勤分值进行考勤。缺席会议,每次扣0.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0.1分(当天已办理教学请假手续的不计扣);因公开会或出差请假,经学校相关科室同意后只考勤不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