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1 00:1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名人读书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名人读书故事

篇1

我从电脑里找来了一些名人读书故事来读。我每读一个故事就感受到一种读书的感觉,但是,每一种感觉我都有一种相同的感觉,那就是非常的艰难。

因为古代这些名人的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家里买不起书,但是,这些名人还是爱看书。

一本书是什么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

:“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记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是人世间必不可少的东西。”

篇2

王辰昊

我与书之间的故事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书店买书的那件事。

那次,妈妈要去市场买菜,担心我自己走丢了,就先送我到书店读书,一进书店,我就一头钻进书里。

我津津有味的读起来,好像来到了书的世界里,成为了书博士似的。“啊!”我叫着,我喜欢的名人故事全都在这里,有一代伟人《的故事》,还有无数名人的故事,如聂耳、孔子、诺贝尔等,应有尽有。

我正津津有味的读着,忽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心里好烦,心想真讨厌,打搅我读书。可回头一看是妈妈站在我的背后。妈妈催我回家,我说什么也不肯走。妈妈硬拖着我回了家,我一路哭着回了家,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就要名人故事书。”回到家我也闹得鸡犬不宁,妈妈没办法,只好给我买了名人故事,我马上破涕为笑。

篇3

关键词:阅读的兴趣 选择课外读物 阅读方法指导

我常常和我的那帮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们说,学习靠的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我深知学生们单靠在学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此一来,课外阅读是对学校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呢?面对我所带的六(3)班48个学生,根据高邮市教育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从一开学,我就奏响了“阅读指导四步曲”。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刻苦读书,正所谓“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个“苦”,就是一些成年人也望而却步,更别说孩子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讲故事。我喜欢给学生讲故事,这样便于把学生吸引到书本当中来。我给学生讲童话故事、神话传说、中外名人故事等,尝试在绘声绘色地讲到关键处就戛然而止,然后向孩子推荐合适的读物。这时孩子急于了解故事的下文,很容易产生读书的兴趣。当孩子读完以后,还可以请孩子讲讲故事的内容并加以鼓励,进一步强化孩子的这种兴趣。以趣引读,读中生趣,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2.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3.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其整个人生。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现如今“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可能需要辨证地去看待,并不是所有的书籍对人类都有益。特别是当前,儿童的读物很多,有价值的书却是凤毛麟角。由于儿童缺乏鉴赏能力,我们老师更应该谨慎选择其所读书目,并予以正确指导,比如市教研室向小学生推荐的书目就非常适合各学段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吸收书中的精华和作者的智慧。

1.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去读书。因为班级里的男孩子人数是女孩子的双倍,我发现班上的男孩子们最喜欢读内容紧张离奇,曲折有趣的书,体裁是童话、寓言、故事(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等书,还喜欢小说,特别是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因此,我积极支持他们选择喜欢的书籍去读,这样的书对他们才更有吸引力。

2.结合课文学习推荐选读。由课文的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与课文内容学习相关的书籍,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学完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我向孩子们推荐了《鲁滨孙漂流记》;学完课文《三打白骨精》,我向孩子们推荐《西游记》;学习完《海轮凯勒》,我向孩子们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3.组织订阅少儿报刊。我自己一直订阅《读者》《意林》等刊物,所以我也鼓励学生们订阅自己喜爱读的有关报刊,这样可以品尝到新鲜的课外读物。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1.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在课堂上,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字、词、句、段、篇入手,把握文章中心并理解文章内容。这样学生们才会将文章读得更“透”!所以在课堂上,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选准切合点,并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课文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2.学会精读和略读。略读,就是“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精读,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是本册教材《精读和略读》课文中提到的。我让孩子们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要求他们精读,熟练成诵。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进行略读。

3.学会使用工具书。我让孩子们一定要备一本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百科知识全书》。在课外阅读时,通过查阅释疑,培养他们独立阅读能力。

4.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让孩子们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的进行摘抄记录,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相信定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是推动学生广泛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开故事会,佳作欣赏会。学生最爱读故事、听故事,也爱讲故事。上周的班会课时,我让学生们把在课外阅读到的精彩内容向大家作介绍,进行交流汇报。孩子们准备得充分,说得也精彩,气氛很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相推荐好书。我让孩子们之间对阅读过的新书、好书进行介绍推荐,可介绍新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也可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同伴们“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并且把“好书推荐”放进了我负责的校园红领巾广播中,希望带动全校的孩子们一起去读书。

篇4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其次要教会学生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要让学生把书读好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篇5

一、书香弥漫,化雨润物无声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指导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1.班级文化巧布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就是要赋予它们教育的内涵。如在教室里张贴学生喜爱的读书名言,悬挂班级“读书状元”的照片;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学生们的读书体会、摘录的精彩片断等,提高大家对参加课外阅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室阅报栏上放置《语文报》《小学生周报》等为学生喜爱看的刊物。此外,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聚焦新闻”、心语信箱等,让学生在班级里不断汲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学会做人的道理,沐浴着班级文化的光辉,涵养自己的文化底蕴。

2.书香氛围巧营造。上课伊始,教师可不急于向学生强调读书的好处和重要性,而是在课堂上不经意地散播书香气息。如诵读书中的美言佳句、古诗词、至理名言、精彩片断等,以求收到佳作共赏、潜移默化的效果;讲一两个趣味十足、意味深远的小故事,以求收到如痴如迷、不读不快的效果;做一下小测试,看看谁的知识最丰富,以求收到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效果。平时,教师还应从自身做起,手不离卷,让课堂内外弥漫浓郁的书香,并且要求学生家长予以配合,营造书香家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学习、爱上书籍。

二、趣字当头,点燃阅读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活泼好动,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教师要巧用兴趣这把钥匙,去点燃他们阅读的欲望。

1.树立榜样,诱发意识。根据学生崇拜名人、乐于模仿的特点,教师可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读书的典故,如匡衡“凿壁偷光”的精神、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气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等,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对于名人的崇拜。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现身说法”,给学生讲讲自己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老师是怎样学习的。

2.内容诱读,引发欲望。故事的吸引是无可比拟的,学生都是故事的忠实“粉丝”。对于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这一方法可算是一剂良药。指导课上,教师可常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情节,讲到精彩之处,故意不讲,让他们自己去看书。如《将相和》一课,讲到蔺相如与廉颇和好后,秦王又开始刁难赵国了……话到此处,教师猛然停住,不再继续讲下去。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都迫切希望知道结果。教师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要想知道结果就去查阅《史记》中关于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学生被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纷纷要求借阅。这样让学生在享受奇妙的故事境界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主动去阅读。

3.因势利导,激发兴趣。电视、网络的普及转移了孩子读书的兴趣,但也为我们提供了鼓励学生读书的契机。如学生喜爱观看《水浒》《西游记》等电视剧,教师可主动与他们讨论电视情节中精彩和不足的场景,鼓励他们与原著对比。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捧起书本,久而久之就会体会到书的韵味与精髓。此外,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学生说出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都要抓准时机,极力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读书乐此不疲。

三、善于选择,方能开卷有益

课外阅读好处多多,但开卷未必都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上下工夫。

1.紧扣课标选读物。针对不同年段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选读与该年段学习内容相关的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学习了课文《迟到》,就可以向学生推荐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适度超前选读物。《易经》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为了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漫化和幼儿化的倾向,教师应特别注重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即名著选读,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心灵。

3.因人而异选读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女生喜欢读童话、民间故事为多,男生喜欢读科幻小说、历史故事、人物传记。因此,教师可以同时推荐几种不同的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不要强制学生读某本书。

以下是我与学生课上的一段对话:师: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加干涉,你们会根据什么来选择图书?生:自己的兴趣;别人推荐;对自己有帮助的……师: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书对我们有益?什么样的书对我们有害呢?学生议论纷纷,最后一致认为:中外名著、科普读物、名人故事等书籍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意志力,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应多看多读。但玄幻、网游、暴力、污秽、恐怖等书籍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应该远离。

对于同学们的交流成果,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还提供了一个选书的小窍门,就是选择好的出版社,这样能保证图书的质量。最后我倡议:好书如挚友,终生不相负,让我们放开双手,去拥抱它。

篇6

一、选择书籍下功夫

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像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

2、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学生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喜欢文艺、体育的学生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诱,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因为,“强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欢乐更大的兴奋剂”。让小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兴奋就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3、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也可以挂在学生的卧室里,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五、鼓励先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篇7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 《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篇8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

    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里,我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几种方法谈谈自己的薄见,给同仁们以抛砖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 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 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 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 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篇9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会或者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调动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12生肖的故事,最后我说:为什么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么小,还怕猫,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的说,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可津津有味的读得可起劲了。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唱游的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还可以在书上写写你喜欢那个人物或动物,另外,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孩子阅读的平台。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另外,我们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质疑、交流、提问。由此引入创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扩展性阅读方法,进行直接的再造想象,进行延伸对比,进行开放式立体型、甚至是甄别对与错的思考,进行体现个人风格的自由想象和联想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研究性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引用、搜集、探索、批评、质疑……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创见。

总之,教师要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同时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合理运用。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他们就会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阅读能力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