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15:2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篇1

为提升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将结合学校实际和自身情况,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充分发挥处教师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切实完成好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工作,多听课学习、课前备好课,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管理。

一、指导思想

作为教师要本着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总结并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学生情况分析,有针对的对往后工作争取更加完善,发扬以往的优点,尽可能弥补之前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好自己的学生做好准备。依据学校工作计划,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做到以教学为中心,抓好教学常规为辅,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坚持"塑班风,促学风,展个性,提质量"的管理思路,以促进学生形成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依据学校各处室工作安排落实到实处,其次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教师无私奉献、乐于学习、乐于从教的工作态度。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以深化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对教材、课标的驾驭与处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效率提升;以加强常规教学为指导,寻求教学质量的突破、教研特色的突破;以树名师、抓骨干来带领教师成长;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以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展示教师风采。

二、工作目标:

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将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再接再励,在做好上级安排的工作前提上,提升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成绩。我会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从抓常规管理、抓教研教改入手,力求实效、狠抓落实,完成教务处各块工作,并更好的落实到学校各块工作上。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转变教育观念,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开足开齐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加强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在教科研工作中以优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研究,以完善教学评价为抓手,切实把平时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几个教学基本环节: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检查考核、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升班风学风的培养、培养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等。

三、主要工作:

1.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了解学生是否存有辍学倾向,及时落实并做好家访劝学工作,结合乡(镇)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控辍保学工作方案,依照工作方案扎实有效开展控辍保学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到校日报制度,让学校辍学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零辍学。

2.重视教学研究,抓好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学校的教研活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将问题解决在平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教师工作岗位及课程安排,做好学校各项教学工作分配和落实到位。加大平时的常规工作检查力度,随时检查教师的到岗情况、尽职尽责,做好检查记录,总之要不遗余力地将教学常规工作抓得实在有效,让教学常规在全体教师心中有足够重要的位置,认识基础是备课,重点是上课,落实是辅导。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抓好午晚休纪律,抓好各班班风班级,保证好学生睡眠质量,从而提升学生课堂效率;抓好课堂纪律、安全工作排查,保证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从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

4.配合学校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使之成为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保证每周收假第一次班主任会议的本周工作任务传达,班会课的执行和效率保障,针对上周情况总结和反思,班主任之间的团结协作。

5.加强课堂教学效率,抓好教学进度,提升教学质量。做好课前一分钟,提前一分钟进教室清点学生人数、做好上课准备,维持好课前及课上纪律,抓好年级教师教学进度、备课、听课、工作纪律、作业批阅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6.开足开齐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来开足开齐课程,坚持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学思路,在教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多渠道开展课外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发展。

7.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研水平。抓好课程标准的学习,学校制定学习计划,有序组织自学、教研组学习、备课组学习等,学完后学校自制试卷组织教师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上交到中心校教务处备案;抓好教材的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材,抓实备课的质量,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教案书写要规范实用;抓好试题命题研究,收集近五年小考试卷,各校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做题或者统一测试,研究试题命题的依据、类型,梳理知识点,掌握教学的重点和考点。抓课题研究,改进教法,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各校要设置组织机构,精心设计组织教研活动,认真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本校有序、有特色,可推广的教研模式。组织教师撰写优秀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编写优秀教学设计集及课件集,积累校本教研材料。

篇2

一、职业规划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职业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同化,相互发展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说是相对同化的过程。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自身因素的发展与外界因素的制约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相互制约,相互成长,相辅相成。正是这种矛盾促進了教师专业的发展。”[1]从我们调阅的《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规划表》以及对教师近十年获奖统计分析中可以清晰看出,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目标的实验组甲组,经过努力,大部分慢慢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而乙组教师职业规划不够明确,获奖率也比较低(获奖类别为教学基本功、教具玩具制作、科研论文、读书心得体会、其他社会活动五大类)。我们从获奖类别、参与积极性、获奖等效果分析看得出,具备职业目标的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加快了教师职业也规划与专业发展的同化过程。 

(二)职业规划让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是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要素[2]。职业生涯规划让教师清晰地认知自己,规划自身职业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对自我的学历、能力、家庭情况、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整个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工作中爱幼儿,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具备娴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技能。除此外,职业规划要求教师进行终身学习,这也是教师职业素养之一。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幼儿教师学历普遍不高,这就使得很多专任教师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但通过相关部门引导和监督幼儿教师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幼儿教师更加清楚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技能,从而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三)职业规划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形成 

专业的教师会用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和处理幼儿的日常事件,更多地从其行为对幼儿的发展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细心而谨慎地选择与幼儿互动的策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地发展[3]。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先驱金斯伯格首先论述了人们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认为,就职业心理发展来看,从童年到青少年阶段个体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三个阶段[4]。幼儿教师职业规划,属于现实期,他们制定职业规划中的内容,和自身专业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教师们通过基本功提升、教案设计、教玩具制作、教学科研等提升自身专业发展能力,专业自我形成,并用专业教师的处事方式对待职业生涯中面临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经过系统的职业规划培训的教师在学历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遥遥领先,因此,职业规划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目标形成,这种目标意识又不断地促使幼儿教师提高能力,积淀专业素养。 

二、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规划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从事职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评价,通过对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展趋势,从自己的职业倾向来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具体实施步骤的计划[5]。农村幼儿教师,其专业发展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村幼儿教育,因此,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开展全面的、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自身优缺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做好职业思想、知识技能、学历提升等准备工作,具备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自我认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关注外部激励专项提升内在需求上,即以教师的自我认知为专业发展的基点,从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维度、职业生涯即达成等视角来分析教师的自我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外之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近年来,有关职业生涯的研究中,生涯自我效能是常被探讨的因素之一,我们从一些专家的著作和作品中可以领悟到,生涯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其生涯选择和适应有关行为效能的判断,也即个人对自己生涯能力的自我评估。笔者认为全面地了解和评价自己是认识自我的表现。釆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己”。农村幼儿教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必须从客观的角度剖析自己,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从自身的性格、专长、兴趣、知识水平、思维方式、道德素养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等来全面的剖析自己。这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一名成功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键。 

(二)确定目标 

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卢梭也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7]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定职业目标有助于帮助幼儿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幼儿教师树立现实的、科学的职业目标,也是促进他们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提升职业认同度 

教师职业认同是个体从心里认可和接受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而且能对职业的各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评价[8]。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高低,关系到他们对本职业的热爱和肯定程度,既是他们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又是幼儿教育成败的关键。当前幼儿教师职业社会认同度偏低,既有幼儿教师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这种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问题,在全球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已经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瓶颈,职业规划是解决这一瓶颈的关键。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在职幼儿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信息,了解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加强专业化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凸显职业的社会价值。作为幼儿教师职业,提升社会认同度的根本出路只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以此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 

(四)职业匹配 

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不同的,不同的职业队人格的要求也不同,只有当职业和人的人格相匹配,人工作时才心情愉快、干劲足、效率高[9]。每位教师同样需要关注人格与职业匹配。人格与职业匹配对于个人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专家研究表明,个人对职业的满意度和流动的倾向性,取决于个人的人格特征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因此,农村幼儿教师在确定职业时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良好的技能,更需要个人的人格与之匹配。当个人人格与职业匹配时,工作得心应手,态度积极,富有成就感,不仅所学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还会感到轻松愉快,产生很高的满意度。 

三、基于职业规划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凭现有的学历和知识技能,远远不能达到幼儿园教师的标准,因此在学校阶段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在学生进入幼儿教师岗位后,其职业规划的作用才慢慢体现,并与教师专业共同发展。 

(一)在校期间,落实职业规划教育各项内容 

1.切实落实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 

早期职业规划教育重点落在对专业认知和专业发展的介绍上,首先在招生宣传上,就应该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宣传,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日后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专业发展的流程都应向家长和学生进行充分宣传,避免一拥而上、随波逐流式的专业选择,造成学生日后因发现自身不适合这个行业而放弃对于专业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努力。 

中期职业规划教育,应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课程,在日常课程中专门开辟职业规划课程,从心理辅导、个别分析、意愿引导三个方向,建立职业规划,实施职业规划,修改职业规划这样的流程,让学生在离校前就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一步一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对于中期的职业规划教育还应建立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来确保职业规划教育的有效性。 

晚期职业规划教育,应将其理解为学生真正以幼儿园实习教师的身份或者幼儿园正式教师的身份进入幼儿园后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不是仅仅停停在学生在校期间的,而是应该伴随着农村幼儿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生命周期的,始终按照先规划再执行的模式一步一步实现专业发展。 

2.拓展职业理想与目标教育的途径。 

职业理想与目标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理想与目标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可以就职业理想与目标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3.打破常规教学机制,引进生本教学体系,激励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和热情。 

生本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充分地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给学生以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而这正是职业高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传统的应试式和师本式教学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失败者,如果在职业高中的各种教学中还是要延续这种教育和教学方式,学生继续成为失败者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只有引入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尝试激发学生自我学习活力,变传统的“教为主”为“学为主”,改“好教”为“好学”,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专业发展让农村幼儿教师成为幼教专家 

1.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种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对农村幼儿教师发展阶段提出了重新定位的要求。要根据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整合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高校资源,完善幼儿教师的资格和培训制度,以此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10]。高校、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三者各有其优势,是互补的关系:高校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力资源优势,但是缺乏实践性,而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需要共享高校人力资源与先进教育信息,同时也是是高校教育理念的优质实践场地。此外,城市幼儿园具备一定的区域示范性,可以为农村幼儿园提供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与组织、家园联系、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为农村幼儿园提供帮助。农村幼儿园也为城市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技能展示的平台。因此,高校、城市幼儿园、农村幼儿园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基于职业规划,建立多维度的教师专业培训体系。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个人专业规划表”的研究,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是有层次的,个人目标上,有的教师想成为专家型的幼儿教师,有的教师只要过得去就行,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学历不达标,教育教学能力弱面临转岗或辞职的边缘。因此,实施教师分层培训,制定基础型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分层培训计划和措施,依托课题研究和园本培训平台,积极争取并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着力构建点、线、面和谐发展的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真正实现面向全体教师,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制度和经费的保障。职业规划属于理论意识形态,只有真正落实到教师专业发展上,职业规划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促进作用。为此,建立有效的组织、制度、经费保障体系,是基于职业规划的教师专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将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 

总之,职业规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加快教师成长速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增进对职业的认识,明确目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升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本文为“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一般课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规划对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YJ20140615] 

参考文献 

[1]李黎波,纪国和,李国佳.浅析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08):104 

[2]古蓬勃.刍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师成长,2010,(12):75 

[3]刘占兰.重塑专业自我,做专业化的幼儿教师[J].学前教育研究.2007,(08):85 

[4]杨晓萍,李传英.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管窥当前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8,(12):18 

[5]李浩.中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6):85 

[6]殷凤.自我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26 

[7]赵英兰.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18 

[8]高晓敏.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8):44 

篇3

姓名

性别

年龄

任教学科

语文

现取得专业荣誉称号

发展

方向

目标

1.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不断学习,充实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加强个人业务能力培养,以“培养心智健全的学生”为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现状

分析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6年,工作态度端正,基本能够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地为教学所需服务,能够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能够与同事建立良好健康的关系,能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不过,个人课堂教学风格有待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方法选择使用上可以更灵活有效,要善于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基本功需要更上一层楼,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科研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年度

发展

目标

1.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实施行动研究,深刻领会课程理念;立足于新课程课堂教学,力争每年进行一项行动研究,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

3.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心人,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专业发展优势领域。

4.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自身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实施

办法

1.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学品质专业化。

2.勇于课堂教学实践,抓住机会,每学期至少进行一节公开课教学,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焕发活力。

3.培养学生独立钻研,敢于表达的好习惯,将比较容易的知识由学生自己来讲,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力争学生的文字作品能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4.勤于教学反思,让自己的工作更高效,教师的每一个教学安排都可以体现出师者的教学理念。

5.探寻科研课题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路子,做一名驾驭教材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6.读书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及时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促使自己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7.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一名教师,都务必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做有品位的教师。用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广播的知识积淀影响学生,实质性成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继续实施多做、多想、多听。

8.做一名快乐、简单、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管理经验,及时积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生活化、情景化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实效性。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为自己打造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善于思考,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争取机会参加区、市级优质课评比。

篇4

【关键词】“自我发展” 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表达了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心愿。教师专业化自上个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提出后,经历了群力专业化到个体专业化的转变过程,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化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教师群体专业化过程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制度保障,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但教师群体专业化无法保证每一位教师在专业素养水平上都能够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专业发展也不能只是一个被动或外控达到社会要求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主动发展、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我追求的动态过程。所以教师专业化自然要过度到个体专业化上来,最后达到个体主动专业化——即“自我发展”。 经过新课程改革十年的实践,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只有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时,才有可能促使其真正的实现专业发展,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逐步从外塑走向自主,从制度保障走向观念自觉。“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什么说“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专业发展的前提。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意识才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才有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我更新”状态,不断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这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参加什么样的高级培训,有多么严格的行政命令也无济于事,教师专业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其专业结构除专业理念、专业知能和专业服务精神外,还必须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走“自我发展”之路是教师特殊工作性质决定的。(1)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都在一线工作,繁忙的工作任务和每天都有几十个孩子等待着他们去教导的特殊工作性质决定他们无法长时间脱离岗位进行培训、进修,所以无论接受多少次培训也都是短暂的,其效果一定是有限的。然而自我完善的内塑式“自我发展”是可以伴随终身的。教师在“自我发展”意识的引领下,立足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发展潜能,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学习、积累,不断地丰富和武装自己,一定会逐渐形成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为进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促使其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2)每个教师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教育情境又都是独特的,没有重复性,所以别人的成功的经验不是拿过来就可以用的,不能简单模仿,而是要在学习借鉴其精神的基础上靠自己去感悟创新,使其为我所用,“活学活教”。所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走“自我发展”之路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需要获得新的发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新课程改革同时成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仅靠“外塑培训”是不可能真正获得有效发展的。而且一切外部培训也只有通过激发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意识,才能调动教师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中,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能。所以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必须走“自我发展”之路。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走“自我发展”之路是教师成人学习性质决定的。美国诺尔斯研究表明,“成人的学习是以生活场景为基本单位”;“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成人又有强烈的自我引导学习的需要”。“对成人进行教育要让其也参与到探索过程中,而不是向他们传递知识而后再评价他们运用的程度”。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它都在沿着“自我发展、”的方向发展。

那么,以“自我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呢?

篇5

【关键词】影响因素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48-01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在教师专业成长及专业成熟的过程中的相关要素、条件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本研究认为,以下策略对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 实施“人本管理”,为教师成长提供保障

从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来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涉及薪酬、工作环境、福利、社会地位等综合因素,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有力保障。对幼儿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实施考核“推优制”来鼓励教师,较好地避免了“扣分制”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模、聘任挂钩,废除幼教资格终身制,健全幼教工作评价体系。

二 立足教师三年规划,助其描绘“成长蓝图”

我们在调查中对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进行了思考,发现一部分教师缺乏规划设计的概念和意识。通过研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等专业书籍,明确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减少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再由管理层对教师的规划进行指导,帮助教师明确今后的个人发展规划。

三 有效开展园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园本培训是利用专业领域提升幼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幼儿园可以找准切入点,加强园本培训,从而促进幼师专业发展。

1.师德为先

为了贯彻落实“五有四禁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精神,不断推进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我园特举办“我身边的同事”“我的故事”师德演讲活动。此类活动既体现了教师的演讲技能,更折射出团队的互助精神、上进和阳光的状态。

2.技能为重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技能,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园进行了“教师简笔画比赛”、“钢琴音乐会”、“迷宫图制作”、“数学绘本制作”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幼儿为本

《标准》中强调要以幼儿为本,需要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落到实处,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游戏活动,甚至是一日活动中的细微环节,我们经常从本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学研讨中选取孩子们典型案例进行解析。在案例的学习、反思、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案例分析水平和案例撰写能力。

四 开拓多种学习途径,建立自身专业成长观念

1.为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途径,开阔教师视野

我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各优秀幼儿园参观学习,聆听各类讲座等,提高教师对目前幼儿教育的进一步认识。为了加强园际之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促进提高的目的,我园与临近幼儿园的高级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制定有递进性的培养内容,采用“一对二”的跟班式带教方式,以“一课二磨”的形式展开互动教学,促进师徒双方共同成长。

2.充分利用“反思论”培养模式,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专业成长。通过集体反思达到思想观念与教育行为的统一。在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方面,采取上课——集体反思——上课——集体反思轮回的方式,真正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这也是教师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最有效方式。

3.以“问题”为主线,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我园在教工室设置了问吧、答吧,由教师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研讨活动中,以“问题”为主线,研讨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根据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抛出话题,教师们根据自身实践思考谈认识,然后由年龄组、领域组及集体共同研讨,组内实行责任承包制和角色轮换制。

我们在行动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在经验中反思问题,在反思中收获成长的喜悦。通过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管理策略的探索,我们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空间,提供了支持与服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合作学习,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增进了团队精神,使幼儿教育新理念能更有效地得到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教师〔2012〕1号文件

[2]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6

一、注重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骨干教师的选拔。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教育战线的一线战斗员。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直接阻碍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明确培训目的与任务,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加校本培训力度,让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教学上。加强骨干教师的选拔的工作,创造各种学习机会,争取培训名额,努力让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教师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形成校领导、骨干教师、教师、学生共建的新课程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教研工作效率。加强教学资源共享。

新课改是一个创新过程,学校教研应建立一个制度完善的科研领导机构,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发挥教研的领导作用,提高教研的工作效率。加强教学资源共享,鼓励让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交流。并积累、分析、研究、总结经验。让可行的理论进行升华,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从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班主任工作,加强三教的互补性。

班主任是学校核心部门的管理者。班主任的特殊地位要求班主任必须把指导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因此学校的领导大力抓好班主任工作。善于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提高机会增加培训力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制度,提高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与责任感。努力创设班主任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班主任的成长。加强三教的互补性,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① 学校教育应视当地的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普及程度。结合地方的传统与优势。大力发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开发或选用合适的教育技能,做好学校教育。

② 有目的,有计划地作家访工作。通过形成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

③ 理清社会与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逐步获得某些必要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好教育关系。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的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教学中,按照新理念与新思路, 使学生发挥主体性,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尝试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流畅性、严谨性。进一步鼓励学生在思维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转变领导角色,加强合理使用人才资源

新课程是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资源的开拓者、教学手段的创新者。因此学校领导应转变领导角色,克服官本位的思想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少一些指令性的东西,多一些指导。让教师在宽松的环境里。去学习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并渗透到教育教学上,鼓励教师发挥出创设性的。

思维,去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并应用到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加强合理使用人才资源。

校领导则给教师提出更高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组织活动,换位思考、多启发多引导并合

理调动教师同时善于适当的减轻教师的压力,发挥出教师自我的特色,实现教师在多元

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者。

不辱使命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山西省永济中学 刘彦学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也必须有能力关注青年教师发展成长,因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方针要靠教师去贯彻,教育思想要靠教师去传输,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可见教师队伍的强弱对学校生存发展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再者、教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领路人、导航灯、教师会有“以素质提高素质、以品德熏陶品德、以人才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

同时,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知识时时都在翻天覆地的变化,谁不勤勉好学,与时俱进,势必会被历史淘汰,看来教师专业发展又有深厚的现实意义,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近年来,我主动要求参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从策划到实施,从理念到实践,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得教师队伍各种素质明显提升。我认为要抓好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做好下列几件大事。

1.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组,组织骨干人员负责指导制定实施方案,督导教师个人专业规划的实施进展,真正让规划变为行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工作组对已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合规定者,将要求其重新修正。

3.对新分配大学生和从外校新调入教师组织学习,指导其按规范制定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4.假期教师培训时要安排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生涯设计的专题讲座,使所有教师明确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5.规范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真正让规划人人关注,条条落实、起到提升教师素质、启迪教师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教学方法,发挥学生自主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6.每学期结束,要求教师反思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以利再战。

7.每学年根据教学实际组织一次经验交流表彰大会,由先进

年级、先进个人介绍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典型范例,指导激励所有人员积极参与,长足进步。

8.教师专业发展要树立“五心”,过“五关”抓“五点”。

通过专业培训,要使每位教师树立“五心”。

①良心:要有教育良知,不误人子弟。

②实心: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

③爱心:爱岗、爱业、爱生、爱校。

④静心:不浮躁,坐好学,做研究性、哲学性教师。

⑤雄心:不言输,争第一。犯其至难,图其至远。

通过发展道路,要使所有教师顺利通过“五关”。

①思想品德关:爱岗敬业、尊重学生、自尊自爱、遵规守纪、

严谨从教、一心扑在教学上。

②教学技能关:厚积成雄,博览做精,夯实底功,与时俱进,

练就一身硬本领。

③教材教法关:吃透教材、深钻细研、把握尺寸,见贤思齐、

做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④教育管理关: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发扬民主、爱生善诱,以管理促教学。

⑤教育科研关:潜心教改,致力教研、移植创新、从小做起,

树立科研也是生产力的观念。

教导处拟定教师典型成长路,抓紧“五点”。

①从教学模仿开始,集名师之经——成长的“着力点”。

听课、参观、拜师,上网不乏为好的举措。

②从读书开始,取他山之石——成长的“发展点”。

读好书,常读书,厚积薄发。

③从合作学习开始,大兴研究之风——成长的“契入点”。

同行互动,相辅相成,帮携成长。

④从教学反思开始,积优累经——成长的“充气点”。

多思考,常总结,日积月累,定会成功。

⑤从双研开始,让双研反哺教学——成长的“支撑点”。

教研、教科研是教育理念素养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中介和桥梁,肯定是教学迈向现代化的原动力。

9.为规范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科研处拟定规划之大框架

①首先应该明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从内心认为应该认真制定,与个人生涯价值息息相关。

②要有个人奋斗目标,二年胜任,五年达优,八年成家,要有做骨干教师,研究型教师的雄心壮志。做学生、家长、社会自己满意的老师。

③要有基本技能、学术研究、创新发展诸方面实实在在指标体系。

④要有完成指标体系的具体得力措施

⑤应有自己实施过程的评价方案和阶段性总结,以完善自己的规划。

10.从08年秋季开始,我校荣幸承担山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为此在教师专业规划中也需要突显如下几点:

①积极主动承担学科课改实验

②参与校本教材编写,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生选向,做到要什么,学什么,就选编什么。

③主攻专业,兼学多样,要做一专多能的新型教师,不拘一格,培养各种有用人才。

11、教师专业发展通过三个途径、三样对话、达到三种成果。

专家引领:理论与实践对话,成长达标。

同伴互动:同行与同行对话,成才优秀。

自我反思:自己与自己对话,成器名家。

总之,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真正让教师一专多能,

篇7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职前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师教育的主流话语,可以说,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成长,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教育改革和发展就不会取得成效。从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角度划分,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师范生从进校学习到毕业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过程。作为教师教育的起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职前教师教育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然而,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育职前教师的培养方面存在较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学计划的专业目标和课程设置与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匹配,实施的专业发展途径偏窄,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发展的意愿等。所以,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亟需改革,需要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使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发展取得实效。

一、改革课程设置。适应教师专业发展

叶澜教授在《新世纪教师专业索养初探》一文中提出:要建设一支能胜任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重任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加快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深入研究对未来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但涉及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的论文在逐年递减,涉及教师在职教育阶段的论文却以较大的幅度在递增。这说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及其不平衡。没有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脱离教师专业发展要求,缺乏科学发展性,这体现在教师培养方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师观去设计,或者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移植其他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忽视地方经济和资源优势,忽视学生实际和发展需求,脱离基础教育实际;有的则是采用公共教育学科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法+教育实习的模式设计教学计划;过分偏重信息技术专业学科特点而忽视信息技术教育性的问题,课程结构比例不尽合理等,致使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素养不能得到很好地培养。所以需要研究和改革课程设置,更好地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科特点。以促进职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应用地方经济和优势资源,立足基础教育实际,建构培养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教育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新课程体系。在建构课程体系时应把其作为一个系统,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设置,研究其要素即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选修课之间的地位、结构比例和相互联系,处理好课程设置的基础性、特色性、应用性及前瞻性,从而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满足地方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的需求。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近期和未来发展。

二、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追求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系统和完善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能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但我们认为,教学中培养学生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充分挖掘其教师发展的个人潜能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为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教师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逐渐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构建教师专业愿景,学生一入学就应对其进行教师专业愿景的指导,使学生尽早树立自己的教师专业理想、专业信念,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在自主发展中寻找体现自己专业发展价值的幸福点,从而产生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要特别重视指导职前教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其制订和实施过程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还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具有共性和个性化特点,其设计需要学习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需要结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时代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找准努力方向,作出有效安排和计划,设计出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远景规划可以是抽象不具体的,但应该有实现其规划的具体的可实施的小目标,还应该结合学校、地方等具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与同学、老师、专家和家长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持续的反思和动态的规划。关于职业规划可以结合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等。

2.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师的教学技能(如导入、演示、指导、提问、分组活动、媒体运用、沟通与表达、结束和补救等技巧)和教师教学能力(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能力)。

3.教师的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如学者型、艺术型、社会型等)和专业自我(如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未来前景等)。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的阶段目标主要包括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实施的目标和入职后才可实现的目标。而“学习”则是贯穿发展规划始终的也是终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现代教育发展观。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的而又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合理地规划和有效地调整规划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晰自己发展潜能和努力方向,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师形象和教育愿景,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其中体验其五味人生,追求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这里的至真、至善、至美是体现业务素质、思想素质、自身形象和人格魅力、人生价值,更重要的是把其升华成人生境界。

三、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信息技术职前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然而教学中又是问题最多的课程。首先是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的匮乏,二是教师在把握学生学习内容和形式要么偏重于理论知识,忽视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要么抛开理论知识的学习。纯粹训练教师基本功。此外,脱离基础教育,没有与新课程联系起来,不走出校门深入地方经济和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等。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发挥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论的课程建设,开发合适的信息技术教学论教材;需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学教学模式,使其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基础理论、先进的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设计实践、课堂教学实践等,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还应拓展教学时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中小学课堂资源,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供发展空间和拓展课堂教学。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小组教师素质训练周活动,并把周活动贯穿于教学论课程的始终,活动内容主要是教师技能训练和教学能力培养。小组活动开展的成效可通过课堂上进行活动交流和评价,并建立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及评价记录档案,指导小组开展活动,使其真正取得实效。教学中强调实践性,倡导“做中学”的同时,通过活动交流、评价、指导、小组活动总结和反思,上升到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而实现意义建构笔者教学中采用这种小组活动的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浓厚,参与度高,探究性强,一学期后他们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教师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教学中应融人鲜活的教学实例,使理论课教学从“抽象”走向“生动”,并把教学设计、试讲、试教、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整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和体验教学实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还可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论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培训,在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对职前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就是一个很有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通过职前培训,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未来信息技术教师在上岗前接受有关培训,具备就业需求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四、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研究能力和水平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将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的教育实践形式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实习,这种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所以,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学好专业课程,训练教师技能培养教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为走向教育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未来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主动创造教学实践机会,使教育实践多元化。如进行教育调研、教学观摩、模拟教学及教育实习等活动不断获得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篇8

关键词 专业标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31-04

1 前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贯彻落实,全国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纷纷出台,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大项目。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建设规范标准的幼儿园,更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新要求,而这些新要求的贯彻实施需要以一系列的研究为先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探索出科学的途径、方式与策略。

2 调查结果分析

《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在外部条件与内部动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过程,既包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包括幼儿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过程[1]。《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

1)素质全面:专业的幼儿教师应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统一体[2]。

2)利用条件:专业的幼儿教师应善于在幼教事业的“春天”抓住发展的机遇,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与学习。

3)自主发展:专业的幼儿教师应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从而提升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本研究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青岛市各级各类幼儿园教师、园长共200名(分别来自城市、乡镇、农村)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具体分析如下。

1)专业理念落后,专业能力偏低。

①专业理念与师德。如图1所示,近八成的教师对学前教育工作持一种较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但据调查,在师生比失衡的情况下,近四成的教师不能做到关注每一名幼儿;近九成的教师能做到保教结合,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但五成以上的农村幼儿教师不能以游戏为主要活动。

②专业知识。如图2所示,有七成教师能够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开展保教工作,也掌握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保教工作的知识,能够通过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幼儿。据调查,青岛市幼儿教师大多数来自于学前教育专业,这说明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工作比较到位,但还存在教育课程与方式的改进空间。有三成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太熟悉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及防范、救助的方法,这说明教师在职后培训中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其他在问卷中没有涉及的问题也应如此。

③专业能力。如图3所示,有五成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具备创设环境,支持幼儿学习、评价、沟通的能力。据调查,青岛市有六成以上的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但近五成的教师没有资格证,五成以上教师在30岁以下,六成以上的教师为大专学历。这些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工作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2)社会地位偏低,工资待遇不高。如图4所示,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社会认可度较低,还没被看作一门专业。据调查,大部分被试群体的工资待遇处于3000元/月以下。

3)外在发展条件欠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如图5所示,近四成教师认为幼儿园对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不够,近五成教师认为自己很少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结合访谈,多数教师认为虽然幼儿园教研活动频繁,但缺乏理论提升、专家指导、高校的合作等。

如图6所示,有八成以上的教师经常改进幼儿教育措施和方法,但只有两成教师为自己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据调查,青岛市近三成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六成以上教师没有职级,这说明部分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自主性。

3 对策与建议

《专业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唤醒功能[4],但要完成这一功能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分担。

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规划和制度保障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就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身份编制、培养培训、职称评聘等作出法律层面的明确规定。同时,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幼儿师范教育经费支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幼儿师范专业;建立一批规范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幼儿教师的学历起点和能力水平。

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推进幼儿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

1)明确统一目标。根据幼儿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幼儿教师教育可划分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既是连续的、相互联系的,又是有区别的。职前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产生职业认同,掌握综合知识、多元能力,主要由幼儿师范院校承担。职后培训应结合教师本身及幼儿园乃至整个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是一个不断调整、适应、提高和加深的过程。这一阶段的教育应多方协作,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和幼儿园、名师和专家等的优势,并根据教师成长的不同时期确定目标开展教育[3]。

2)合理设置课程。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相互衔接,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与时俱进。对于职前培养课程,幼师院校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层次,结合社会需求、学前教育发展形势等外部因素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相应调整。同时,目前我国有越来越多非师范类毕业生补充到幼儿教师行列中,资格证考试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后培训课程应该根据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设置课程,要既符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既针对每一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又要做好各个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前后衔接,避免盲目培训和资源浪费[3]。

3)探索多元实践。对在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幼儿师范院校应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延长见习、实习时间,并将实习教学化,成立以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对在职幼儿教师而言,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承担幼儿教师培训任务的主体,除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理论课程外,还应提供在不同幼儿园“挂职”的机会,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幼儿师范院校而言,有效将职前、职后实践模式统一的途径是校、园合作,协同育人,学校和幼儿园从不同的侧面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幼儿园:多措并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1)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

一是建立本园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包括教师简介、个人专业成长规划、自我学习进展、参加园本研修情况、参加培训情况、个人教研成果等。

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对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显著成果给予奖励,并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三是构建共享平台,可以是面对面的集中沟通共享,也可以是借助网络技术的在线沟通分享。

四是启动阅读工程,通过园内与园外相结合、自读与导读相结合等形式,将读书与教科研相结合,助推教师专业、快速成长[4]。

2)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

一是开展便捷式班本教研活动。引导幼儿教师以班级为基点进行在岗学习,这种教研以班级为活动场所,以班级经常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内容,以班级师幼互动合作为方式,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开展常态式园本培训活动。首先,以课例研究为抓手。通过观摩、评析、跟踪教育活动,进行深度教研,努力打造园本特色;再根据教研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荐专业文章让全体教师有目的地研读,深化园本特色。其次,以课题研究为引领。采用行动研究法,全员参与,在专家的合作下解决幼儿园实际问题[4]。

幼儿园教师:自主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应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幼儿教师应在终生学习过程中,拥有先进理念,具备综合知识,掌握多种能力 [5]。同时,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能力。

一是对幼儿教育行为的自我反思。专业的幼儿教师能够觉察到幼儿在活动中的需求和变化,并能通过活动的组织使幼儿活跃起来,并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去。

二是对幼儿教育经验的自我反思。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教育笔记、观察记录、教案书写、课题研究等途径和方式,对自身的教育经验加以自我反思,从而把握幼儿教育教学规律,得到自我发展。同时,教师在取得一定的幼儿教育经验和成功后,还要对幼儿教育经验进行继续反思,避免出现停滞性的“高原现象”,促进自身可持续性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12(7):7-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S].北京:2011.

[3]张根健.幼儿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的特征与构建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36-44.

篇9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49-01

校长与教师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校长的管理策略与教师的行为对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整合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的整体发展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小学阶段,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受教育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由于年龄较小,情感、认知、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没有定型、对任何外在的事物存在好奇心与期待,并具备某方面的潜在特质,因此,小学阶段的学校发展规划应该体现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体现一种个性化的培养思想,即全面加特长的办学思想。如某些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学校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音乐特长教育,开设音乐班;某些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学校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专门的计算机教育,开设计算班等。要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必须整合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专业教学能力,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胜任该层次的教学工作,而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也由此有效地将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有机地整合起来。

二、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校长应该结合本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具备地方特色、学校特点的课程。目前, 小学阶段的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如果学校只满足于这些课程,则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开设校本课程。如我校有优秀的漫画教师资源和规模巨大的生源,很多学生喜欢漫画, 开设漫画课程就具有强烈的校本特色。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课程教师有兴趣教、学生有兴趣学, 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内容方面找到了契合点,充分体会到了教学的乐趣,进而通过各种途径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将在教学中不断得到发展。

2.课程实施

小学校长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主要任务是依据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并带动学校成员落实教学目标;统合协调课程与教学事宜,均衡安排师资,确保各科教学正常进行。在目前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 语文周课时为6~8 节, 数学周课时为4~5节,英语周课时为2~3 节,一般安排在上午,其他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周课时为2~4 节,且一般安排在下午,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整体得到重视、得到发展,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在课程实施方面则体现在不仅要在量上保证实施教学计划,还要通过课程的质和量、以及时间的合理安排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所谓团队,是指有一定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从概念上来说,要把握团队必须做到3 点:一是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二是团队成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三是团队成员能够相互协作。教学团队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体现在建立教学团队的目标、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模式。

1.建立教学团队的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培养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阶段的发展规划应该是一个体现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的规划, 体现个性化培养思想的规划,教学团队的长远目标应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而短期目标应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具体步骤。小学阶段现有的教研组就是教学团队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其短期目标应该是打造一支校级、县区级、市级、省级以及全国既具有学科特色又体现学科整合、既具备教学技能又具备研究能力、既突显教师个人特性又充分体现相互协作的教师队伍。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所谓专业技能是指某一群体具备某一领域的特有的一种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则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等方面。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培训内容可分为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培训,具体表现为学生身心特点方面的教育心理学培训、新课程观、新教学观的培训以及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知识的培训; 培训形式可分为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的培训,学校内部的培训主要体现在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骨干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外部的培训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 即邀请知名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校讲学、做课,组织教师到全国、省市级示范学校参观学习等。

(2)教师自我学习

如果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途径,自我学习则是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内在的动力源泉,教师自我学习的方法很多, 有两点至关重要。

第一,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提到阅读,很多教师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就是教师,以前所学的知识足以应付日常教学, 不愿意主动阅读相关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殊不知阅读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阅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更是提高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10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有两句话大家很清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成长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引路人。什么是高素质专业化?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里提出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这十六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搞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是一条主要途径。为此,《刘希平同志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启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质量根本在于教师质量,学校办学水平根本在于教师水平。哪个地方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肯下力气、下大力气,哪个地方教育发展的潜力就会更大,未来就会更美好。在提高教育水平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步地抓教师培训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抓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才可能达到目的。靠抢夺好生源,那只能是暂时的,只有全面深入持久有效地抓好教师培训,才是根本所在。”因此,搞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对当前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全面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

二、要把握好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二章里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面实现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认定标准》中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革创新五项为一级指标,实际上这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方针。因此,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必须朝着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方向努力奋斗。

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科学性。科学性可以解决二个问题,一是确保我们做正确的事;二是确保我们把正确的事做正确。那么,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呢?

1.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在安排教师培训工作时要合理,要向农村,向薄弱领域、薄弱学科倾斜;结构要全面,既要重视专业素养的提升,又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培训模式上要不断完善,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统一。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做好内外协调工作。既要重视内部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想方设法增强协同力;又要重视与省教育厅师范处、市教育局、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及各中小学校的关系,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形成上下协同的工作局面,把工作做好。

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既满足当前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又能促进今后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处理好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重视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要重点做好培训内容的确定和授课教师的聘请等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实际上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把所处理的事物看做一个系统,既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整体出发把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加以处理和协调。因此,我们要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要统筹安排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相关工作,突出针对性、有效性、竞争性和选择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即《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和《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试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学校发展及本校在职教师个人成长计划、需求,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和各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任务与要求,按计划实施好本校的校本培训,统筹部署各类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要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求,认真制定个人5年成长规划和年度学习进修计划,按时完成报名、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服从任职学校的总体安排;各学科研究小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实际需要制定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五年规划和各年度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年度和一周期的专业发展培训任务。

四、要总结经验,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