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范文

时间:2023-04-03 09: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长经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长经历

篇1

——第五小学四年级(3)班 邢倩茹

我的成长经历和别的孩子差不多,过着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奶奶有病,爸爸妈妈又很忙,所以妈妈只好把我放在地头旁,一边干活一边看着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把我转到了一小,在这所学校里我没有感到一点儿的幸福和快乐,每天几乎都要被老师打骂。原本我很内向的性格从此变的更沉默了。上课我从来不敢正视老师的脸,怕又招来老师打骂。原来我有一个长辫子,老师一气就揪我的辫子,后来我给妈妈说了,妈妈就给我剪掉了。以上这些原因都是我学习太差,拉了班里的后腿,因此老师也拿不到奖金,评不上先进班,所以我成了眼中钉、肉中刺。老师从一年级就叫我混蛋,但我一直没有混蛋,到了四年级我才彻底的混蛋了。

在我童年的时候我曾恨过我的数学老师,她毁了我童年的快乐和天真,使我变成了非常特殊的一个我,一个不愿和别人说话、不敢看别人的我。还有,我怨过我的妈妈,她不应该不让我上托儿所或学前班,使我没有学习的好基础,使我成为了一个人们眼里很笨很笨的孩子。

篇2

当我初见别人跳绳时,就下定绝心一定要学会跳绳。妈妈给我买了一根小绳,我开始了学习。

我第一次跳绳时,只会跳一个,而且脚落到地上的声音极大。妈妈为了让我尽快学会,自己当起了我的老师,天天教我跳,可是,我就是学不会。最后我不想学了,我把这想法告诉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没有什么事你做不成。相信我,别放弃!”我听了妈妈的话,苦苦练习,最后终于学会了!

我想:我学会跳绳不光是因为我刻苦练习的结果,妈妈的功劳也不小,要不是妈妈鼓励我,我恐怕现在都不会跳绳!

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要做个有心人。

西安市碑林区何家村小学五年级:zuan

篇3

回想起来,我的成长经历是非常幽默的,小时候我闹出了许许多多的笑话,让我笑得肚子疼。

还未上幼儿园前,我跟着妈妈到处去玩,一次,我误打误撞的捡回了一个小“皮球”,我把“皮球”抱回了家,让妈妈和我拍“皮球”,妈妈笑着说:“这是西瓜,不是皮球。”我说:“妈妈坏,这就是皮球。”说完,我拿起“皮球”来,往地上一“拍”,只听见“啪”的一声巨响,一看,“皮球”裂成了两半,我急了,说:“皮球破了。”爸爸和妈妈听了都哈哈笑,说:“这哪是皮球啊!这是西瓜!”我惊呆了,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快瞪出来了,说:“啊!这不是皮球呀,气死我啦!”

上了幼儿园,我还是如此,经常闹笑话,记得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念儿歌,我念错了好几回,老师不耐烦了,便说:“听清楚再念.”这一次,我听清楚了,和小朋友们念到:“听清楚再念.”老师无可奈何,只好再教一遍了.

而上了小学,我可不敢再调皮了,因为,爸爸说:'学不好要打屁屁了.''我只好改了,爸爸的竹笋炒肉可不好吃.

你们看,这就是我以前的成长经历,相信我们大家的成长之路会越来越美好!

篇4

在小的时候我经常生病,爸爸妈妈就把我带到医院检查。可是检查的结果就像是一场大劫难似的。医生告诉爸爸妈妈:“这个孩子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病,要尽早的治疗,这样会对孩子会更好。”在爸爸妈妈听到这些消息后他们并没有放弃我这个孩子,而是尽可能的照顾我。在我生病时是妈妈或爸爸把我背到医院去治疗。就这样爸爸妈妈为了我奔波了几年后,终于有一次,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那一次爸爸为了救我为了付医药费,竟然拿自己的血给卖了500元钱,双手把钱给了医院。这500元远远不够医院的医药费,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亲戚那里也借了,朋友那里也借了,可是还不够医药费。在情急之下,爸爸做了一件蠢事,那就是在桥上他抢了别人东西,就因为这,爸爸被抓到警察局去了。妈妈到警察局去看看爸爸时,爸爸什么也不吃,只是在那很烦,很烦。

在爸爸出来后便没看见妈妈,经过打听才知妈妈回了娘家。爸爸知道后便去找妈妈,可是妈妈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而不肯原谅爸爸,就这样,他们离婚了。

后来爸爸在家里也呆不住了,便到城市去打工去了。妈妈也在黄冈找了一份工作。他们把我放在了奶奶家。

但是妈妈从没忘记我,经常来看我。在我的印象里没有爸爸这个人,因为从我记事以来我没见过爸爸,只是妈妈总是来看看我。所以在我的眼里妈妈是个好妈妈。

在妈妈的不放心和妈妈的努力之下,在我6岁那年妈妈把我接到了黄冈。当时是说把我接到那里去读书,可是妈妈刚开始的积蓄不多,所以在我7岁半那年才开始读书。

在我在黄冈没读书时,妈妈一放了假就把我带出去玩,我那时简直是个快乐的小天使一样。

但是读书以后让我烦恼的事情发生了,那也是我没想到的事情。

刚开始我在学校还好,经常得奖状,老师也夸我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可是在读四年级的时后令我不愉快的事发生了。

以前我以为读书的孩子会懂很多道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们是那么的可恶。但是有的孩子不是那样的。

在这六年当中,我在学校的烦恼事回家后唯一能诉苦的只有妈妈,每当我把这些讲给妈妈听时,妈妈就劝我要好好读书不要管他们怎么说。听了妈妈的话我平静了很多,但是这不管用啊,同学还是经常说我的事情,这令我特伤心,也特别想不开。

终于,在我五年级的时候我承受不了这些压力,我的成绩慢慢的下降了。一直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还是有人说我的病情,这让我彻底的失望了。

但是妈妈总是鼓励我,激励我。但是这些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因为同学们的嘴上永远闭不住的,我永远都会听见他们说:这个女孩有心脏病,别靠近她,要不,会传染的。”

篇5

我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个在我的小床底下角落布满灰尘的小熊,我抱起它,帮它拍去一身的尘土,它那双圆溜溜的眼珠子依旧水灵灵的,我望着它,不觉勾起了我那尘封在角落的回忆……

柔和的阳光下,一个小女孩抱着小熊开心地给小熊说故事,暖和的阳光映着天真的笑脸,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童话。不知不觉小女孩长大了,放下小熊,背起书包,走向了成长的路途。知识的海洋逐渐淹没了小女孩的稚气,而天真的微笑、纯真的目光依旧陪伴着小女孩。小女孩上小学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使小女孩顾不得其他,一直沉浸在书里,小女孩觉得很辛苦,可她并不埋怨什么,因为知识让她觉得很充实。妈妈的鼓励,让她更加奋发向上;爸爸的严厉,让她更加完美;同学和朋友的问候,让她有了无限动力。她觉得自己好幸福,小女孩脸上每天都挂着微笑,她总是乐观的去面对一切,可她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她会为电视上的一些感人情节泪流满面。同时,在小床角落底下的小熊,早就被小女孩遗忘了……

和许许多多的女孩一样,她也喜欢童话,喜欢娃娃,可现在她不得不放弃这些,为美好的未来去奋斗。她也因为失败而哭泣过,也曾为成功而喜极而泣,她也会跟妈妈撒娇,也会当一个大姐姐去照顾小弟弟、小妹妹……

她就是我,这个小女孩就是我,一个真实的我,一个享受着无限幸福的女孩。看着怀里的小熊,我想,我该长大了,我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了。我会好好准备新的一年的到来,迎接新的生活。同时,我将把小熊洗干净,好好收藏,就让这回忆一直延续下去吧,直到永远……

五年级:佘晓珊

篇6

——记我的一次音乐教研成长经历

朝晖初中 金丽娜

案例背景:

2009年4月下旬,区优质课评比紧张地进行着。按照比赛的要求,我们提前一周拿到了借班上课的内容:八年级15册第四单元《猎人合唱》。

教案设计和试教的过程被浓缩在短短一周之内。虽然之前自己的教学中也接触过这一单元,但当时设计的是欣赏课,而这次比赛要求设计以学唱作品为主的唱歌课。如何导入新课以及是否使用发声练习成了一开始构思的重点。

案例描述:

第一次设计:

自从新课改以来,练声曲就很少进入我们的歌唱课堂,所以我首先设计了一堂没有发声练习的唱歌课。试教下来发现几个问题:整堂课学生都在努力地学唱,可是结果却事倍功半。因为没有经过发声练习,学生的嗓子没有很好打开,歌唱的声音状态和音色都受到影响,无法自信、有感情演唱歌曲;歌曲后面有几处难点的解决较麻烦,和谐演唱二声部的目标也未能达成。

二声部谱例:

第二次设计: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又设计了一堂由节奏导入的唱歌课。就是将作品难点旋律的节奏型加以提炼,然后采用师生互动(用节奏打招呼:即边用手打拍子边喊出“嘿”)的形式开始新课。

虽然这一次使歌曲的难点节奏得到了很快解决,学生通过前面的边节奏边“嘿”嗓子也相对打开了,看似学生都在认真投入节奏练习中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自己熟悉的学生来说还是显生硬、枯燥了些,尽管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地配合着我。于是我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是面对借班上课的学生呢?完全陌生的学生也能够这样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吗?

第三次设计:

如何能够自然地引入新课,又能让学生觉得快乐,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呢?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既然已经搬出了歌曲难点的节奏型,何不把旋律也加入其中呢。在临近比赛的前两天我突然想到这点。我还是选择了发声练习。我决定要进行一次基于传统课堂发声练习的新的尝试。

于是在原节奏型的基础上我加上了歌曲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

以及双声部中上声部旋律:

然后根据借班上课学生与老师互为陌生的特点,我给这几条旋律编了歌词,而不采用传统练声曲中的母音,师生互动打招呼的形式类似于部队里战士的“拉歌”,按照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以下发声练习曲:

在熟练应答的基础上随调性的转变而不断变换自己的音调,从而达到练声的目的。

比赛那天,我将这一想法付之于行动,跟借班的学生一起开始了互动。由于歌词里面唱到了自己的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随着不断变换的调性用响亮的歌声跟我回应。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之前试教过程中从未感受过的这种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和自信。这种师生间的充分信任一下拉近了学生和我的距离。他(她)们的积极回应同时又调动了我的兴趣,我更加积极地、满怀信心地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在对歌剧的演唱形式和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作初步了解之后,整堂课在轻松、快乐地气氛下进入学唱的主题。因为有了之前对学生的信任,学唱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听辨、去模唱,学生也很认真地去做,学得很快。再加上一开始练声曲中难点的解决使后面歌曲学唱中的难点也都迎刃而解。因为有了对练声曲中上声部旋律的感觉,学生很快掌握了低声部与二声部的学唱,并能较和谐地将其唱出。在欢快、爽朗的歌声中,师生的共同表演将本堂课推向了。

案例启示:

1.激发学生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应扬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设计,要舍得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无论多完满的教学设计,我认为首先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学成为极富情趣的快乐之旅。从开始的互动打招呼到最后的合作表演,唱响自己班级的练声曲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又反过来调动了我的兴趣。

2.提高学生自信是有效教学的“保鲜剂”

在课堂上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挫折体验,教师要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及时进行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我将自己的班级融入歌词,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随着不断变换的调性用响亮的歌声跟我回应,这种师生间的充分信任一下拉近了学生和我的距离。接着,因为有了之前对学生的信任,学唱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听辨、去模唱,学生也很认真地去听辨、模唱,学得很快。再加上一开始练声曲中难点的解决使后面歌曲学唱中的难点也都迎刃而解。

3.开发课程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再生剂”

篇7

他以为他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断的稿费。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了杳无音讯。这使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失落,就走进了他的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杨教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们视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顿,杨教书继续说,当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在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听后,他若有所思。回去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技巧,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且本本畅销。

篇8

他以为他从此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猿源源不断的稿费。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了杳无音讯。这使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失落,就走进了他的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杨教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1英尺约合0。3米)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们视为“有魔法的毛竹”。

稍稍一顿,杨教书继续说,当然,世界上不是存在魔法,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在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储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听后,他若有所思。回去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同时,他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技巧,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且本本畅销。

篇9

我成长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我六岁的那一年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街,我一转眼看见一位老爷爷在卖小金鱼,好多五颜六色的小金鱼好看极了,爸爸妈妈看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金鱼看就问我还想要买呀,我开心的点了点头,妈妈就叫我挑两条我喜欢的,我挑了一条红色和一条黑色爸爸又给我买了一个小鱼缸,我开心的抱着鱼缸爱不释手。从那以后我天天给鱼换水喂鱼食我一有时间就趴在阳台看小金鱼希望它快快长大。

一天一天过去了,小金鱼就有一点点变化,一直到大年初一小金鱼终于长大了,我高兴极了。然后就跟爸爸妈妈去逛大街了,可是我出门时竟然忘了锁门,回来一看鱼要被小猫吃了,我急忙扑上去还好发现的及时小金鱼安然无恙。经过这件事我天天看着门。

一天爸爸妈妈对我说小金鱼留在我们家不安全快把它放了吧不行但是小金鱼想爸爸妈妈呀我想了想说:那好吧,尽管我心里有千万个舍不得,但是我想它到了小河里能够更加幸福更加安全。就这样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将它放入小河里,望着它慢慢地游向远方。

五年级:cfsss

篇10

在海外求学几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进步,更多的是思想的升华和性格的磨练。

初到加拿大温哥华这座“最宜居”的城市,我被它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宜人的气候迷倒。我加入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大脑研究中心”是加拿大知名的神经科学研究所,聚集了一大批前沿研究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这里良好的实验条件,活跃的学术氛围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让我印象深刻,也对周围每个实验室的研究充满了好奇。

但生活的舒适和刚到实验室时的新奇,很快就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首先,我的研究方向从大学时的植物生理学转向了现在的神经生物学,相关知识的积累要从零开始。

其次,语言的障碍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带给我不小的挑战。

此外,由于研究环境的变化,我的科研项目进展得也相对缓慢。

由于没有实验成果,一个感觉势在必得的奖学金与我失之交臂,刚出国时的斗志和自信在这时降到了谷底。我开始怀疑自己出国的决定是否正确,自己的才能是否会无从施展。

受挫的我几次尝试寻找通往成功的捷径,但现实告诉我,要成功就没有捷径。可能是“穷则思变”,在失去了前进动力时,一次次的失利和打击让我开始正视差距并认真思考: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时正值2008年初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我和其他众多的海外学子们一样,最直接地看到了欧美媒体在阻碍圣火传递过程中的歪曲报道。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年的我,在赞同发达国家的先进方面之余,还深刻了解到其社会制度的缺陷。

在同年的汶川地震中,海内外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团结让我感动并再次触发我的内省。我逐渐认识到只有将国家、民族的命运与自己连在一起,将自己的知识用以帮助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才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值得我追求的,是真正对国家、社会和人民有实际贡献的事情。要实现目标,就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钻研。对我而言,就是要努力学习加拿大和其他先进国家已有的知识,将自己的生物高科技创新能力用于国家的建设。

知止为始。新的人生目标给了我更为持久和强大的动力,我开始积极调整心态和学习重点。

当我了解到国家“十一五”规划把新药创制作为重大专项之一加以重点发展,突显出国家对于科技创新实际应用于人民健康的重视时,我将实验课题转向研究神经疾病的分子机理和开发用于脑中风的治疗药物。

心态的转变和长远目标的激励让我更勇敢地面对生活和科研中遇到的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研究最终获得了突破性的新发现。

我所选择的新课题并非实验室资助的传统研究方向。但幸运的是,我的研究导师麦克斯・施耐德(Max Cynader)教授的宽容和鼓励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从他那里,我学到的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对问题的宏观审视,以及对团队合作的重视。

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言传身教帮助我与其他研究组顺利开展合作,这将我的研究领域延伸至多种神经疾病,让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研究手段。我的视野在这些合作中得以开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人员交流的技巧和自信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为了展现中国留学生的科学发现和促进中加学术交流,我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了第一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位论文演讲竞赛。几轮过关斩将后,我最终获得了全校第二名和最受观众欢迎奖。

在面对加拿大社会大众的讲演比赛中拿奖,这不仅说明我的新发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关注,更表现出了加拿大社会对于华裔科学家和学者研究能力的肯定。能够以自己的表现为在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争得荣誉,我感到很荣幸。所有这些经历让我确信,小至一个科研课题,大至一个社会问题,它的重要性就决定于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和贡献。

留学几年以来,我在思想认识上和科研能力上的提高都离不开导师麦克斯・施耐德教授的指导。王玉田教授、宋伟宏教授、贾韦国教授等许多已有卓越成就的海外华人教授的亲身传授,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鼓励和支持,让我在生活和科研中受益良多。

然而在与身边同学的沟通中,我意识到由于学习压力和信息传达不畅,很多和我一样有着种种困惑的中国留学生却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交流渠道。

我深知,要完成像大飞机制造、“神舟”与嫦娥计划、蛟龙深海探测等切实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宏大工作,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计划也是一样的,它需要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海外留学人员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实现祖国的强大,只有众多海外留学生都怀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有机会得到有学术成就的教授指点,切实提高大家的学术能力,才有可能真正帮助到国家的建设。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决定为本地区的海外中国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及研究人员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互相交换研究心得,拓展科学网络,同时还可以和海内外知名华人教授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指导。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很多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华人教授的支持,在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组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生物学中国学者联系会(BioNECS)”,一个为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从事生物学研究的高水平学者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组织。我们一方面邀请了这些教授传授他们的研究经验和事业发展策略,一方面也积极倡导和鼓励大家为祖国作贡献。

随着中加学术交流日益紧密,来加拿大交流的中国知名大学和企业逐渐增多,BioNECS也有幸承办了中国大学代表团和国外留学人员的见面会,为海外学子提供了更多建立与祖国联系的机会。

在加拿大留学,我收获了学业上的进步,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还获得了多个学术奖励和奖学金,这段经历对我心智的磨练和志向的升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临近博士毕业时,我有幸成为2010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之一。这个奖项的分量和意义都不同于以往我所获得的其他荣誉,因为它代表着祖国对我的关怀和对我留学成绩的肯定。我在感到荣幸和激动之余,也感到自己对祖国建设的责任和义务。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已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在今后的求学道路上,我将继续将我所学和社会所需联系起来,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国家需要时,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光,2010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留学加拿大。

1982年出生,2005年获武汉大学生物技术系学士学位,获优秀毕业生称号和优秀毕业论文奖。同年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神经科学系深造,2011年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脑中风及相关神经损伤机理、衰老机制和新药开发研究。目前,已在SCI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8篇学术论文和多篇会议摘要,申请了1项新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