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04:5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作文

篇1

张宇轩

中国有许许多多民间节日,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每到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放鞭炮等,我们家也不例外。

那天晚上,我们家包了许许多多种陷的饺子。吃饭的时间到了,我的眼里来回寻觅着,希望得到豆腐、钱和糖陷的饺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一个白色的,我心里想:不知道是糖的还是豆腐的。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往嘴里送。果然,是一个豆腐馅的,明年我可以有福了。然后,我们又去放鞭炮。一会儿,春节晚会开始了,我只好回去看了。

我国的民间节日,丰富多彩,真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而自豪。

篇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很讲究生活中的礼仪,对待父母和长辈我们要孝敬、尊敬他们;对待朋友要真心相待,绝不做背地里的“小人,”背后插刀;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或别人帮助我们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文明……如今社会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约束自己,弘扬正能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广泛,不仅有思想上、精神上的,还有很多文化上的东西。就比如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古筝、书法、兵马俑、武术等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今中国的文化吸引了许多外国人的喜爱,他们也会学习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来陶冶情操,这也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已走出了国门,被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到。这是我们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其实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在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时候消失了,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对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藏的学习,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就会失去它原有的魅力,到最后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我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明显。就拿春节来说,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挂上中国结、窗花,门外放着鞭炮声,走在大街上随随便便就能看到节日的氛围。在休闲的时候能泡上一壶茶,静下心来下下棋,听一曲古筝,这生活跟文人雅士并无区别。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前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有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望我们都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世界各地。

篇3

自古皆贵中华,中国文化历史悠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在我们身边,并且被我们完好的传承下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1静悄悄的新年像极了一个普通的周末。

昔日的年画、鞭炮和祭祖活动了无影踪,中国人最传统的新年文化似乎已逐渐被一次年夜饭、一台春晚和几条拜年的短信所取代。然而,安静的新年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个表现。当韩国的端午祭申遗成功,当我们内蒙古族的马头琴成为蒙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影戏成了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当埃及和韩国在争夺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权时,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在情人节的玫瑰和圣诞节的铃声中觉醒。我们应当重新回顾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昔日的辉煌为什么如此轻易的被我们遗忘?那些正在一日日流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似乎更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不容许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中华民族得以稳站世界民族之林的出路,那是一个以礼治国的民族得以丰富和充实的出路。

虽然那瑰宝仍以痛心的速度流失着,但我们还是看到关注的目光正移向它们。

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便是的例证,在那次盛会上,我们看到了千人击缶的恢宏场面,我们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古诵,我们被昆曲的悠扬感动,我们被活字印刷术的精妙而慑服。张艺谋倾尽心血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悠远的东方古国,也向每一个中华儿女诉说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珍贵。

当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把民俗民风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们又可以听到喜庆的鞭炮声和飞舞的秧歌彩带时,当在传统节日里我们都有机会去重温过去的习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不再是个让人永远担忧的问题,中华儿女终会将每一个传说每一处风俗留给后人,手手相承。

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通向光明。

那静悄悄的新年,有了鞭炮的祝福,有了庙会的欢庆,有了昔日的味道。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2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3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4“很有feeling!”“好欢型啊!”目前,像这样将英文直接嵌入汉语,似乎已成为国人的一种习惯,而汉英夹杂再遇上网络,就形成更为荒诞的语言风格。因此,我们应该净化汉语,重视汉语发展,传承中华文化。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载体,语言的纯洁性事关一国的凝聚力及软实力。我们最初是太想与国际接轨了,可过多地接“英语”的轨,却并未搭上真正的“国际”班车,就像“邯郸学步”的寿陵子,非但没有学好,还忘了自己的本真。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命脉,是民族独立的象征。国亡了,可以复;文化消失了,这个民族就很难在世上立足。犹太民族在历遭受了那么多的苦难,却依然生生不息,就是因为他们一直捍卫着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古国古巴比伦的消失,吉普赛民族的消亡,关键原因就是民族文化的丧失。

汉语表达英语化,汉字书写错字连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汉语的没落,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学的传承。假如有一天,我们再不能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假如有一天,我们再无法欣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假如有一天,我们再不能理解“仁义礼智信”——那就叫做“数典忘祖”!

因此,重视汉语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势在必行。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开始尝试改变:“汉字听写”“高考加大语文权重”“学校开设国学课”,一时之间,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下,“国学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

但“热”这个词让我又有些隐忧。因为“热”就意味“一时”,意味“潮流”,意味“盲从”,而复兴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办几所国学院、读几本经典书籍就能做到的。中小学中,引导学生“读经”成为时尚,30所学校引进台湾国学教材,却都未考虑是否适用。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在“老路”上翻捡“宝贝”,到别人家借家具用,应该放出眼光运用智慧,寻求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国学发展之路。

有人曾说,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系,根深才能叶茂。为这棵树施肥浇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动脑、用心,帮助人们重温经典,拥抱中华传统文化。

高三议论文传统文化5中华,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她孕育了所有的炎黄子孙,而经历过千百年时间的洗礼后,又传承给炎黄子孙许多精神上的文化!

爱国诗人陆游说“位卑未敢望忧国”。是啊,从古至今,有许多人,他们热爱祖国,为祖国而奋斗。岳飞是一名抗金英雄,正是由他带领的岳家军,使金军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而诗人文天祥面对元军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伟大精神将永垂不朽!

孝悌友爱,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更是一件首要的事。例如东汉时期的孝子黄香,他帮助父亲料理家事,还在寒冷的夜晚用体温温暖父亲冰冷的床。而黄香的孝行让我在感动之余多了几分敬佩。

当然,孝悌友爱很重要,尊师重教却也不可缺少,老师教给我们知识,也帮我们养成使我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他很敬重他的老师徐特立,不仅请徐老吃饭,还送给徐老在当时很珍贵的呢子大衣和暖水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讲诚信,上学后,老师也要求我们诚实守信,不欺骗他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甚至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由此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

“中国信义妈妈”李雪英,她打工7年为儿子还债75万!有人说她傻,儿子欠的债务,母亲没必要承担。她却坚定地说:“怎么可以欠人家的债呢?咱一定要还!“李雪英四处找工作,一干就是7年,她最终还清了欠款。她的事迹一经传出,便感动和影响了无数人!

“外甥有理打得舅”讲得是包公的故事,他便是明礼守法的典范,他断案时务求公正,不畏强权,不徇私情,包拯的从舅仗势霸占田产,不仅被包拯没收了田产,还被包拯打了一顿。所以,我们要积极学习他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勤学励志,历史学家司马光少时好学,他做了一个“警枕”,只要晚上读书枕在“警枕”上一睡着,他就会马上惊醒。还有西汉时的匡衡,凿壁借光只为了读书,那么微弱的灯光却使匡衡读得津津有味,我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

篇4

春节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有一年我们回去过年,刚出车站,就已经听到那噼哩啪啦的声音, “哦!”原来是脾气火爆的炮竹大哥呀!我赶快跑回我亲爱的家乡, 啊!多么有过年的味道呀!有时就连女孩子也忍不住放一个鞭炮。

最有意思的是那活跃的老太太们,甩着红绸子,扭秧歌,就连老爷爷们来敲锣打鼓伴奏,旁边的小宝贝们也在摇摇车里学老太太们扭秧歌,真惹人喜爱呀!

街上一派过年的气息。

篇5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多的是敬畏。历史的沿继,文化的继承,我们应该像敬畏大自然一样对待传统文化,文化也是自然的产物,古代许许多多人们的思想结晶,短小精悍的诗句,传达了多少情,多少义。中华文化承载的东西,往往要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那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同的人,面对的相同的文化,产生的是不一样的情感,文化是多么的神奇啊!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多的是呵护。历史的东西,是不可再生产的,他的珍贵,是值得我们呵护的。文化告诉我们一个朝代的崛起与萧条,这后面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传统文化承载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呵护并学习的。文化是不可摸、不可触,却有灵魂的东西,而这美丽的灵魂,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用心感受,来升华自身。文化的神奇、灵动,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体会其中的精华,体会史人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体会到那其中的真谛。修身养性,提升自我道德素质,品读感受文化,是我们成长中的一步。

篇6

春节就是过年,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一起吃年饭、放鞭炮、领红包。关于年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年是一种凶神恶煞的怪物。它的嘴巴大大的,张开嘴巴就像打开一个门洞一样,看得人毛骨悚然,眼晴一闪一闪像火电筒,尾巴长得丑丑的,难看极了。

有一次,春节来临时,动物们都冬眠了,只有年到处乱跑。年饿得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想跑到村子里找食物。年一进入村庄,村民们就惊慌失措,都担心年会跑到自己家里来,惶惶不可终日。

年到了一户人家门口,大力一推,把门打开了,用那杀气十足的眼神扫了一下屋子,里面空荡荡的。年再往屋里走,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怕得直发抖,年刚想扑过去吃掉那位村民,只见村民手脚摇摆起来大喊了一声,把年吓得屁滚尿流地跑了。

到了第二天年也学聪明了,用棉花塞住了耳朵再进村子,年心里想:这次我应该可以饱餐一顿了吧!年还是去了之前那村民家里。村民这次躲在一张又红又花的被子里,吓得满身大汗,衣服都湿透了。这次年看到红红的被子又给吓跑了。等年跑了,村民用竹子生起了火烘干衣服,这时年又来了,年看到火和听到噼噼啪啪的烧竹子声,跑得更快了。

篇7

关键词:传统法治文化;作用分析;法治建设

本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目标。

1传统法律文化包含很多优秀成分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2中国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法律文化

2.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2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

2.3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

3法治建设中要利用好传统法律文化

3.1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

篇8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总体竞技体育水平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秀运动员道德不断爆出,以及退役运动员就业难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唯有从根本上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逻辑推理法

三、研究结果

1后运动员时期之思考

笔者在这里提出后运动员时期,特指在运动员退役以后,她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对于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培养,大部分还是处于举国体制的范畴内,因而,无论是国家还是运动员个体,都需要对后运动员时期进行思考,并在整个运动员阶段予以逐步落实。如此,当运动员离开赛场的那一刻,个体知道自己的方向,社会也自然会有一个让运动员展现自我并为社会服务的舞台。这就是我们在培养运动员时,需要考虑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走入下一步,走入社会之根本。走入社会实际上就是运动员自身素养和能力真正地和社会群体结合起来,变成一个相对于个体的生活工作环境。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是无常、变动,经常变动是无常的,运动员必须具有与契合社会发展的结合度,否则迟早被无常的浪头卷走而销声匿迹。在运动生涯之时,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保证了他们都能够得到健康,但是是否身心健康,这一点,我们都注意到了,相当一部分不能达到。所以,在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中应提供养心之养分。

2.新时期运动员文化教育

运动员文化教育首先是保证运动动员的文化学习,其根本在于奠定运动员良好的道德修养基础,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国运动员道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运动员融入社会能力差的案例不断出现,这不仅损坏了运动员的良好形象,也必将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以及运动员个体的后续发展,因而凭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升运动员道德素养,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宝贵财富

新时期,无论是体育界、教育界还是文艺界,都出现了道德评价失范和非道德主义泛滥的现象,在这一道德困境中,进行道德建设,必须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主体加强道德文化的教育。褒善贬恶、追求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的精神支柱。

4.中华传统文化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的现代作用

目前阶段,运动员训练和接受文化教育的矛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会存在,因而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内容,寻找能从根本上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教育。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仁者爱人”的处世理念;“以义为上”的气节操守,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现代作用,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教育材料,有利于提升运动员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提升运动员退役后,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也必将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运动员培养社会责任之体现

从古到今,人的生存,都是不断去研究探索社会的发展,进而去创造,最后形成了我们的文化,形成了当下的社会。所以,运动员的培养唯有从遵循这一社会文化发展之规律,我们才能找到符合社会个体需要的路径。让我们简单思考一下,当我们这个社会一味地强化物质财富的创造,并将其中领先者,视为楷模,这个社会将变得越来越物质,而忽略了精神。显然,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除了物质的丰富满足以外,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满足,精神上面的一种丰富,这已经变成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特点了。而且我们精神越丰富越满足,我们对未来探索的也将越深刻。所以现在运动员因自己的运动成绩获得荣誉,和随之而来的物质丰富,已非常普遍,然而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运动员在这之后,所走出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这不但影响到社会,更影响到其自身的生活。所以,要使我们的运动员在后运动时期,使其产生远远超于物质价值社会效应,我们必须为运动提供一个掌握社会变化、学习新知识的技能,使他们面对丰富的物质,在享用的同时,也去分享,在社会需求中寻找自己可以胜任的部分,承担起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个体也好,社会也罢,无需去上纲上线地喊口号,运动员本质上只要记住,一切的素养提升本质是时为自己服务的,是为自己成就的,到一定程度,这个社会责任自然会呈现出来。一个运动员从事某项运动,大部分是因兴趣而入。但是,开始运动生涯之后,他们首先得为生存而奋斗,但是到一定程度这就不够,他必须得把社会责任装在心里,为社会去奉献、付出,去帮助大家,因此,他将会在为获得运动佳绩之后,再次获得新的努力奋斗的动力,去提升自己。从这个更大的层面上去努力去付出获得快乐,在这个社会更进一步的价值实现。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篇9

关键词: 南通柞榛家具 艺术价值 文化内涵

一、对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认识

柞榛木属于常绿小乔木或落叶灌木,心材蛋黄色,日久心材表面被氧化后呈红褐色,学名:柘木,桑科,柘树属。[1]柞榛树的叶、花、果、材质都与柘木相同,而与柞木不同,虽柞木也有刺,材质也发黄,但经研究人士的多方考证,柞榛树与柞树没有关系。由于水土的原因,我国西部、中部、东南部虽均可见拓木,但我们只把长江冲积平原上出产的柘木叫“柞榛木”,柞榛木可以认为是长江冲积平原出产的拓木专称,且以江苏南通地区产的柞榛木最为著名。

柞榛木生长期较长,木质坚硬,木纹清晰自然,美如山水画卷,因此在我国古典家具用材中被列为硬木,而且当时柞榛家具的制作工艺相当考究,通常不髹漆、不上色,以表现其流畅优雅的自然纹理,再经过打磨上腊后,光素清雅之美完全显现。柞榛家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保养后,可以形成一种红褐色的包浆,光如婴儿之肌肤,亮似月夜幽静湖面,古朴典雅煞,知音者流连往返。[2]

柞榛家具多出自江苏南通,地域性极强,多年以来,除南通及周边外,其他地区少有发现。对于南通传统柞榛家具,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由于南通近百年来交通不便,地域较封闭,柞榛木家具在做工上又独树一帜,因而成为苏式家具中的一枝奇葩。著名鉴定家马未都先生说:“江苏南通出产柞榛木,只在那个地区有,所以一见柞榛木家具,就知道从哪儿来的了。”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南通的柞榛家具就在全国赫赫有名了,南通富豪大修府邸,购置与豪宅匹配的家具,促进了家具业的兴盛,也就造就了几代专事家具制作的能工巧匠,他们对家具的设计、做工、雕刻、打磨十分讲究,这种利用南通本地特产的质地坚硬、纹理绚丽的柞榛木制作的精美家具,现如今已经因为原材料的稀少,以及制作工艺的后继无人,越来越稀有。如今,柞榛家具也入围了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二、南通传统柞榛家具的文化内涵

柞榛家具在长江冲积平原皆有遗存,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南通地区的柞榛家具最多并且最富有特色是不争的事实。明清留传至今的南通柞榛家具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南通地方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当今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我们在继承和研究柞榛家具文化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扬南通柞榛家具文化的责任。

1.取材配料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选取南通地区产的质优色美的柞榛木,其材质坚细油润、缜密鲜亮,图案幽深的旋纹似鬼脸一般灵动自然,选料就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和纹理优势,发挥硬木原料的自然美,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趣味和独特风格。柞榛木自明以来存世量相当稀少,搜寻较难,因为其生长十分缓慢,非数百年不成,空洞弯扭,有“十柞九空”之说,利用率低,原料尤其是大材十分珍贵稀有,而且柞榛木材质坚重,加工难度大,非能工巧匠不行。

通派匠师为了家具品质,整体一般都采用柞榛木,不与其他木料并做或者用其他木料代替。但是因大材稀有,常见方台拼版有5拼7拼乃至9拼,精品比例不过10%,所以匠师们在制作时,考虑家具的整体效果,桌、案面板采用红木、大理石等以提升档次;椅、凳、床、塌面板用细藤编成软屉、软枕以实用;花板、卡子等装饰部分用黄杨等镶嵌以美观。选取珍贵的辅材,反证了柞榛木原料的物以稀为贵;精于取材配料追求品质,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也体现了南通人合理利用柞榛木的特点,使柞榛家具更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2.造型线条

南通传统柞榛家具有椅、凳、桌、案、床、塌、几等造型,设计精巧,追求陈设意义和观赏价值,其突出表现在以座椅为代表的通作家具中。从1985年开始,一支古家具收购大军就在南通“安营扎寨”,发掘资源,黄花梨、紫檀和柞榛古家具车载船运,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现在留存下来可见的柞榛家具以太师椅、八仙桌和其他杂类居多。

其造型的特点,沿袭了明式家具的精髓,以明式家具为主样。除了具有明式家具古朴大方、风格典雅、造型简练、结构精巧的特点外,通作明式家具最具特色的就是线条美,但线条又与明式家具不同,明式家具是流畅秀丽的圆曲线,通作明式家具是端庄典雅的方直线。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以及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的匀称、协调,严格的比例关系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累赘,而且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表现出浑厚洗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和苏作明式家具一脉相承,成为明式家具中的经典。柞榛家具在造型上遵循陈设和使用并重、观赏和实用兼顾的原则,从文化层面上理解,如用太师椅歇息,虽不是最佳的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对于使用者而言,使用这种设计的家具更在于文化的慰藉。

3.结构比例

一是南通柞榛家具的制作沿用了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根据不同的部位设计不同的榫卯,是科学与艺术的极好结合,榫卯之间设计精密,经过二三百年的变迁,留存的家具仍然牢固如初,榫卯没有松动、脱落、开裂现象,可见其巧妙。榫卯结构是几千年来逐渐演变而来的,不用钉和胶,只是靠榫与卯的艺术结合,就使家具牢固无比,而且便于拆装和维修,在几个方向都可以开卯口,能兼顾结合同一点上不同方向的受力,合拢时成为一个高强度的完美整体。加上由于榫卯富有韧性,接合处有略微松动的余地,在结构力学里是柔性节点而不是像焊接的刚性节点,除了能达到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外,还不致发生断裂,它为中华民族的独创,是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成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审美观。

二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家具的结构科学比例得当。以太师椅为例,椅子两边扶手由前向后递高,靠背由左右两边向中间递高,背板搭脑为最高位置,寓意“步步高”,同时增强了座椅视觉的沉稳感和垂足而坐的舒适感。经过对各种太师椅的检测,发现座屉高与扶手高之比、靠背高与搭脑高之比、椅宽与背板宽之比均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据说“黄金分割”运用在弦乐器上会使音韵和谐动听,运用在器物上会使器物更具美感,这充分说明通派古典家具制作早已注入了这种科学理念。[2]

4.纹饰雕刻

南通柞榛家具在纹饰上同明式家具相较有了大的变化,摆脱了明式家具圆杆、圆柱的线条造型,变成了方杆、方柱为主的多种纹饰。以太师椅为例,明式家具的靠背与扶手的主线条为圆杆曲线,流畅秀丽,而通作太师椅的靠背与扶手的主线条为方杆直线,叫“拐子”纹,敦实沉穆、古朴大气。通作传统柞榛家具,桌、案、床、榻、几等造型的主体纹饰均为“拐子”纹,它是一种几何形纹样,是由古代勾曲纹(回纹)演变过来的,勾曲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盛行,在青铜器上尤为常见。在家具制作中运用勾曲纹是古为今用的典范,而通派匠师在运用时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在拐子上有的配龙头,有的配凤头,有的配灵芝,有的配寿桃。除典型的拐子纹外,太师椅的靠背上部的搭脑做成翻背(如铲地阳雕云纹),背板分三格,上格开光,一般为阳线浅雕吉祥纹饰(如龙纹雕饰);中格有的是光素板面,有的开光,为高浮雕吉祥纹饰(如杂宝类);下格亮脚,为镂空吉祥纹饰(如花卉等)。座屉下一般为束腰牙条,牙条上施有雕饰(如卷草纹),腿间为管脚枨。

再如茶几底盘,是在两根料的衔接处阳雕松、竹、梅;还有就是用长短不等的木料拼成万字花纹等。此外在同一件家具上常常运用阳雕、阴雕,圆线、凹线,浮雕、镂空相结合的技法,表现手法上则对称、呼应,写实、写意相结合。[2]柞榛家具上小面积的装饰得当、雕刻繁简适宜,不失朴素清秀的本色,而用吉祥图案来隐喻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人含蕴的气质,且多种雕饰手法的运用,也符合当时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这些南通人都很好地运用和传承了,成为通作家具的个性特点体现出来。

5.加工工艺

一是原料的处理工艺,耗时长、要求高。从柞榛树到家具用材,要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处理过程:浸水脱皮,需要一年左右时间;然后开料风干,自然脱水脱脂,由变形到定型,又需三四年时间;最后根据需要裁弯取直,精选用材。经过这样处理的古家具,事实证明不论气候如何变化,都不会变形松动。[2]

二是家具的制作工艺,做工和打磨并重,配以恰到好处的雕镂和镶嵌装饰工艺。首先做工是家具质量好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是用料的粗细,线脚的方圆、曲直,还是榫卯的大小、松紧,兜料的裁割、拼缝等都是直接显示木工手艺的关键,稍有出入就会影响家具的质量,好与差分厘之间都暴露在家具外形与表面上。虽然柞榛木十分坚硬,但通派匠师在制作框架时能做到准确无误,“一丝不差”。其次,因为柞榛木的自然纹理和沉稳本色令人陶醉,所以通作柞榛家具一般不着色、不髹漆,打磨上蜡后,体现素雅之美,打磨时间越长,纹理越清晰越光滑亮丽;再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呈现出红褐色的包浆,使用时间越长,包浆越温润,古香之感越浓重,而早期的柞榛家具做工上乘,包浆绝不逊于紫檀。最后,通作家具的“绝活”是雕刻技艺,许多家具本身就是很好的木雕作品,雕刻的线条光滑匀称,动植物栩栩如生,多种雕刻手法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通作传统家具的技术含量。

6.布局格调

古宅一般既高又大,通宅也不例外。大厅宽敞明亮,是家中举行典仪、接待宾客的场所,对家具的陈设布置十分讲究,要求对称平衡:正面靠墙摆放一张条案,两边安置高花几,紧靠长条案放一张八仙桌,桌的两侧摆着太师椅,大厅两侧间隔安放太师椅和茶几。布局方正对称,主次分明,整体风格显得端庄大气、平稳沉静。书房家具比客厅家具要小巧,家具一般不施繁缛雕饰,营造清净书屋的格调。对称稳健、典雅方正的陈设文化,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和中庸之道,也是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体现。

通作柞榛家具的格调高雅为贵,清新为重,其制作贯穿了以观赏陈设为主、使用功能单一的理念。通高130厘米以上的高花几,只能摆放盆景瓷玩,中间无设施,实用功能少,加入陈设之中体现高雅。茶几、棋桌的功能也不多,它们都可以在面板下面增加亮格或抽屉,以便更实用、更便利。追求高雅格调是受中国人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散逸优雅的舒适生活,对大自然抱有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并受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浪漫、高洁等情操的熏陶,在建园林、做家具时,追求一种清静的境界,保持一种诚朴的心态。

三、结语

我们在欣赏通作传统柞榛家具时,可从造型的神韵风姿、做工的“皮壳”“包浆”、榫卯结构、雕饰工艺等方面入手,了解它的特点有木材坚硬、纹理优美;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结构严谨、做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布局对称,格调高雅,等等。在欣赏形式美的同时,更要从中理解这些特点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特有审美诉求和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并且要同“农村做工”的柞榛古家具相区别。后者虽然也是几百年前的遗存,但是用料将就,做工简陋,文化含量低,只有使用价值,没有观赏价值,格调不高,不能与古典柞榛家具相提并论。

通作传统柞榛家具已成为南通的文化标志之一,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南通柞榛家具文化与南通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紧密相连,虽然江苏其他地区也有柞榛古家具,但是南通人要以开放的胸襟和公正的心态,看待这一独特的文化遗存,正确地理解柞榛家具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南通先人利用柞榛木及其特点所积累和创造的精神遗产,而不在于柞榛木本身。这是南通柞榛家具文化的研究、保护、交流和宣传的需要,也是传承南通地方文化的需要,丝毫不会影响柞榛家具的艺术及其风格和应有的历史地位。[3]

参考文献:

[1]有待保护研究的通派柞榛家具文化.

[2]朱贵煌.通派古典柞榛家具[J].收藏,2007,1.

篇10

三团队分工协作研发节目

《诗书中华》节目研发团队由模式组、真人秀组和题库组组成,共20多人,三个团队共同完成了节目研发。

《诗书中华》节目的创意源自中国古代民间传统习俗“曲水流觞”,节目模式组借鉴王羲之等人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选取42组选手沿“河”席地而坐,依“羽觞”漂流随机选取选手参加比赛,在电视荧屏上实现“曲水流觞”的古今“穿越”。

真人秀团队在模式组确定的整体概念之下提出了家庭型参赛关系。“到底要不要以家庭形式进行比赛?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过争议。因为家庭的答题能力相对个人而言是减弱的。通过讨论,节目组最终还是保留了家庭这一形式,因为真人秀团队坚持家庭能让观众在节目中看到更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中国人的家教、家风。”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东方娱乐独立制作人《诗书中华》总导演王昕轶介绍。

题库组根据真人秀团队确定的家庭比赛关系状态研发出“家有诗书挑战赛”“君子之争对战赛”两个体现家庭作战模式的比赛环节。“家有诗书挑战赛“环节要求选手背诵出含有节目组既定文字的古诗文,且要求参赛家庭两人一人说上句,另一人说下句,以此展现家庭整体风貌。“君子之争对战赛”环节,同样需要两人配合,且二人要意见相同,如果争执不下,只能放弃题目,或者被对手抢答。

王昕轶表示,《诗书中华》节目的核心思想是“诗入寻常百姓家”,所以题目设计力求深入浅出,希望通过选手的表达和嘉宾的互动,令观众产生参与感和代入感,从而更愿意了解、学习古诗文。

命题依据与录前测试

《诗书中华》的比赛题目由命题专家组、学术顾问和导演组分工合作完成。命题专家组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他们负责出题。学术顾问从命题阶段到节目录制现场一路把关学术专业性、严谨度。“命题不仅有古诗词,还包括古文。因为这是一档普及古诗文的节目,题目基本从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选取。此外,与家风传承相关的古诗文也是选题的重点。”《诗书中华》学术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方笑一向《综艺报》介绍。

导演组会根据专家命题进行观众接受度测试。每期节目录制前,《诗书中华》导演组会组织普通观众对近百个题目进行两到三轮的题目测试。第一轮测试观众是否愿意参与题目;第二轮测试观众是否愿意接受题目知识点;第三轮测试观众对于题目知识点是否有惊程度。最终节目组将保留60个左右观众反馈较好的题目备播。

现代科技将古韵视觉化

《诗书中华》异形地屏铺设出的“曲水流觞”效果和全景式、沉浸式的演播室设计,给观众以新颖雅致的感官享受。《诗书中华》舞美设计师李可娇表示,听到“曲水流觞”这个创意时,整个创作团队都很激动。这是舞美设计的全新尝试,且与我们想表现的节目形式和感觉非常接近。接下来,就是如何将“曲水流觞”视觉化。

导演组和舞美讨论了很多种方案,大家争论要不要做一条真实的河还原“曲水流觞”。“一条真的河,那是1600年前的事情了。我们一定要用现代的手段来呈现这条河。同样的人文内涵,我们要用今天的科技手段、今天的视觉表达,在电视节目中搭出一条河。”对此王昕轶非常坚持。

《诗书中华》最终呈现的“曲水流觞”是用一块巨大且不规则造型的视频地屏搭成的“河流”,演播室两侧用投影幕结合灯光来实现演播室整体场景和气氛的立体式融合统一。“曲水流觞”在节目中不单是视觉符号,还承载了答题的选择、整体氛围营造等节目功能。视屏“河”上漂流的虚拟“羽觞”是视频素材经过精准的对位计算呈现出的效果。《诗书中华》的节目演播室没有舞台和观众、台上和台下的区域划分,整体感觉像是42个参赛家庭的聚会。

演播室形式的变化,直接改变了传统的节目摄录方案。为了解决选手座位非常低、以及选手360度围圈而坐机位易穿帮等问题,导演组和导播团队研究决定节目录制采用电动滑轨、飞猫系统、电子伸缩炮等体育赛事中才会用到的设备。

以诗文展现家风、家貌

《诗书中华》的参赛选手以家庭为单位,增加了选手选拔的难度。王昕轶介绍,参加节目的42组选手来自5000组候选家庭,选手之间的关系几乎包括了全部的中国家庭关系,甚至家庭教育关系。节目组会和选手进行多次沟通了解,认真细致地讨论每位选手的特色,并综合考虑选手面对镜头的表达能力,是否热爱古诗文,是否有观众缘等因素,进行筛选。“像挑战主持人骆新接龙背诵《蜀道难》的六岁萌娃李泊廷,他在观众面前展现了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很好的真人秀人选,但是如果他没有古诗文储备,是不会成为节目选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