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园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4 03:05: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烈士陵园观后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烈士陵园观后感

篇1

物,给孔子的一封信,草船借箭缩写,“感恩父母”(转小烈士陵园观后感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烈士陵园观后感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王立军与夫人小姐上门

夏天,雨点哗啦啦。天上的雨点像筛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碎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这时候,一个高个子青年人匆匆忙忙 地朝了钢口跑去。他头上戴着鸭舌帽,鸭舌前吊着一副蓝色的眼镜,满脸通红,流着汗水,脚穿帆布袜子和厚鞋,手上戴着帆布手套。,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红领巾

篇2

关键词: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创新

小学少先队是由小学生组成的一个特点鲜明的特殊群体。由于小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正确的指导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在小学学生的教育和少先队员的培养中凸显其重要的意义。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应紧密结合小学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同时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需要有目的的开展。

一、在主题教育活动中转变组织思想

在过去旧的教育观念中,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经常被强调的比较多的是活动过程,以及如何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其中主要强调教师教育的能力,综合以往经验和案例可以发现,这样的对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认知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应该认识到小学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对象不是老师,而是学生。只有小学生认识到主题教育活动本身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主题教育活动学习的必要性,使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真正实现少先队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只是指导方向和鼓励辅助的作用。改变的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思想,利用转变后的思想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例如,小学德育的少先队员观看有关道德教育视频,事先不进行任何的道德思想的灌输,但请一部分少先队员看影片,然后将感受分享给每个人,让少先队员自发地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觉得做出道德行为是光荣和自豪。教学片面的注重知识的灌输,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必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道德模范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道德行为的主体。可以让少先队员写影片的观后感,优秀的文章应当给予奖励,并张贴到学校公告栏,在升旗仪式进行宣讲,学生在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和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组织形式,有效提升主题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

二、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

现阶段,小学的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中有许多传统活动形式,如参观,又如演讲。学生经历重复、雷同的主题教育活动,势必会对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都产生排斥和抵触,不利于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改善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组织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具有的发展性很强的特点,对新事物感兴趣,对旧事物往往缺乏耐心。充分意识到学生群体特点后,针对这一特点,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内容,重视主题教育活动的创新,一方面,提高创组织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应积极结合当前先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理论和组织形式。例如,可以在当地的养老院为每个老人分发的一些特殊印刷小红花,告诉老人将小红花给帮助他们的少先队员。然后,在小学少先队员开展的主题“照顾老人,得红花”活动。少先队员到当地养老院帮助老人,通过实际行动获得小红花,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在活动结束,统计每个少先队员收集的小红花,小红花收集最多的学生,给予“帮助老人小标兵”的证书和徽章鼓励,以鼓励其他少先队员对老人的帮助行为。此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创新组织方式、组织难度不大,也不违背少先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和特征,可行性高。广泛开发的少先队员这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对少先队员教育活动的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

三、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细化组织方法

小学生的认知还不够成熟,一些不好的或不完整的组织的活动可能会对其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产生一种厌倦情绪,并会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必须注意细节,高度重视活动过程中,的方法。精心安排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环节,所细化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可以让教育活动组织者在组织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依据进行工作,不至于由于方案细节的误差而造成活动组织的不当,细化的活动组织让少先队员在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主题教育活动的魅力,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的细化,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科学教育和负责任的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对于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烈士公墓,许多小学在组织的过程中,忽略对学生访问的效果反馈,简单组织参观,结束后布置简单的观后感作业,这样的活动组织并未反映“细化”的要求。细化“参观烈士陵园”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应当是:在访问之前,向学生宣传烈士的故事和学生交谈,让学生广泛了解和认识烈士陵园参观意义,产生敬畏情感,访问期间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讲述的关于烈士的内容和故事,讲述爱国主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访问结束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访问做一些调查,了解主题教育活动效果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主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的缺陷,为了更好地发展在下次活动的组织工作。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相对完整、详细的进一步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在主题教育活动中重视实践过程

小学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很容易落入一个误区,是重结果,轻实践。一些少先队员盲目追求评价的结果,采用机会主义的方法,把结果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过程,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是实际的道德、能力和质量并进。在这方面,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该正确的理解,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过程和巧妙安排,重视结果更加注重实践的过程。例如,作文评选中,不仅要注意语言,文章的修辞,更应该结合学生的写作,高度重视文章传达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学生投机取巧,为了避免学生抄袭网络上的文章,促进学生做一些真正的活动而获得奖励,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达到提升教育活动的目标效果。小学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的组织,有明显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活动,必须紧密结合小学生群体的特点,按照基础教育主体的要求,注重创新,可行性和科学、全面提高主题教育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我们通过行政会、班主任及教研组长会和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并在会上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每周四的教职工例会上,坚持组织学习时事,学习有关文件,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广大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渗透,提高效果

坚持以周一晨会、政治课、班会为德育教育主渠道,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并在各科计划和教案中要求具体体现德育内容。

3、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通过开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扎实每周一升旗仪式和早会、班会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守则、规范,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守则、规范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我们紧紧围绕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断赋予德育工作以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分别为各年级制订了《德育系列化方案》,并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结合“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相关节日开展各有关主题系列活动。如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学校里出现了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四月份,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过电影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结合德育系列化方案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做合格中学生”、“理想与人生”、“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为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职工中开展了“神圣的事业”演讲及师德建设大讨论,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增强了教职工爱岗敬业的精神。配合“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我们始终坚持组织学生文明执勤、多次组织学生上街清扫街道,清理非法张贴物。为激励学生的意志,我校开展了“制作座右铭”活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都贴出了自己的座右铭(包括三部分:崇拜的人,追赶的目标,信奉的格言),每个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伟人的语言时刻激励自己上进,学校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4、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合力

我们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要求每班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会,利用家长会开展“家长教育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传授各种丰富的知识并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别具一格的教育;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假期中号召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感受到多方位的教育,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提高了教育的效益。

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矗因此,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校始终把法制教育摆在重要的地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的法律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的脑子里装上法律这根弦,遇事知道用法律作为准绳来衡量。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 作业设计 新课程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02

在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这种传统作业模式已在总体上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历史作业更具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为健全的人格,培养更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新课程理念为历史作业赋予的新的内涵。

一、当前我国高中历史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形式看单一化的问题非常严重

虽然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历史作业已有了一些变化,但仍是书面作业一统天下,作业就是做习题;虽然越来越多的习题应用了新情境和新材料,但题目的形式脱离不了选择题和材料型非选择题两种形式,这从本质上说仍是将历史作业作为应试的重要训练手段,希望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便熟悉高考试题的形式。

(二)从内容看完全围绕高考考试内容

1.高中历史作业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仍然过于紧密,许多题目的设计过于强调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十分有限。

2.大多数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根本谈不上是设计,只是“选择”。严重者,为学生订一本教辅用书,指定完成相关内容;部分教师会选择一些难度适宜的题目或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真正原创的、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特征的、有效的设计十分稀少。

3.作业内容狭隘单调,学科知识内部的联系性和系统性不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也很缺乏,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作业评价依据单一

大多数作业批改的依据就是参考答案,客观题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选项,但是所谓“正确”从另一个角度看,本身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学生在选择大量习题练习后,通常能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即使对知识点不能真正理解、运用,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究竟掌握到何等程度,就目前客观题的设计而言,还很难进行评测。高中历史作业的评价仍基于学生的近期发展,甚至就是为了高考,真正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评价亟待建立。

(四)从效果来看,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

学生掌握的很多知识是一种机械记忆,学生形成的也是一种定向、定势思维,没有真正“神入”,无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形成冲击力,历史学科也就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人文价值,完全依靠其在高考中的地位而存在。历史作业的布置缺乏层次性。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自由探究,这样的作业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一)历史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练习,使不同的学生在历史复习中有不同的地发展。练习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练习要有基础题,也要有发展题,还要有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学习的要求。练习设计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

(二)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放性特点

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一选择;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的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开放题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

(三)重视对学生设计课外作业

所谓课外作业就是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内容。有条件的学生要观看和摘要记录每天的“新闻联播”或“晚间新闻”(一周要闻),关心国内外大事;阅读课堂上未讲的其他选修内容;每学期要求学生阅读2―3本课外书籍。如《大国崛起》、《上下五千年》等。对于课外阅读内容教师主要通过课堂提出相关知识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开发乡土资源

社会人文与自然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正是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无论是乡土人文资源,还是乡土自然资源无疑对于学生而言是较为熟悉的,且便于参与“实践”其中;同时,熟悉与亲近感更可以使学生避免对作业产生畏惧与厌恶。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历史实践性作业,能够让学生树立起认识家乡、亲近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形成爱乡与爱国的有效结合理念,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真正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本义。根据这一主题,我设计了一个有关丰都革命历史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参观丰都县革命烈士陵园后写观后感,学生积极参与,作业的完成效果很好。

(五)影视和歌曲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