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2 09:0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天的雨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4课。
2、学美文,悟真情。在指导学生品味秋天之美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又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三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采用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的教学方法。
2、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一句的正确理解。学生往往会疑问:“现在不是不能乱砍滥伐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2、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强调生字词。
丁丁(zhēngzhēng)青鳊 (b1ān)鱼寥(liáo)阔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3)教师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鼓励学生纵情朗诵。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注意细节?揣摩感情。
(4)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表现了作者歌颂秋天、歌颂丰收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3、品味;
(1)仔细读课文,哪些词语体现出诗歌所描绘的乡村秋景?
明确:岭雾、白霜――秋。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蟋蟀 (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2)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每一节都是一 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幅图画拟个标题。(分组讨论合作完成。)
示例:①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②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③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3)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理由。
教师示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嗅觉的角度展示丰收的图画,极具诗意。又耐人寻味。如果换成“那割过无数额稻谷的镰刀”,语言就盎得抽象空泛,表现力和美感就逊色多了。
4、背诵;
(1)齐背。
(2)指名背。
(3)全班狂背。
5、作业;
课后阅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六、预设学生行为
1、准确朗读诗歌。
2、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技能鉴赏其它诗文。
七、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八、板书设计
秋天
(1)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2)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3)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九、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评价
篇2
“关于《蓝色的树叶》一课的教学:师生研读完课文后,还有7分多钟的时间,就开始布置学生画蓝树叶或绿树叶送给同学,于是同学们纷纷开始画起来,画完后就送给了同学,接着一节课就结束了。学生间没有任何的交流,老师也没在进行任何总结。到底为什么要画树叶送给同学,学生根本不知道。再如,《草原》一课的教学:当研读到:姑娘们表演起民族舞蹈,老师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起民族舞蹈。学生随意舞起来。跳的到底是什么舞,为什么要跳这些舞,学生很茫然。还有《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用胳膊当尾巴摇起来,看看狼和狗尾巴摇动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没有细致的观察,有很多就是乱舞。”
以上这些画面的出现确实使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高涨了很多。但细细地品味、回味,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到底是一节什么课?学生在这节课到底收获了什么?用现在一些教师的观点来说:现在的语文课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这就造成了语文课华而不实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于学科整合的认识出现了误区,不知道自己的学科整合到底为了什么,缺乏目的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独有性质,无论何时,语文学科都姓“语”,都应该“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与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相结合,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
在《从现在开始》一课的课堂上,教师在学完前三个自然段后,让学生总结出二、三自然段的结构,接着小组合作想象如果是其他动物会怎么做,然后按这个结构编成故事演一演或讲一讲,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更发挥了语文课例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想象、口语表达等能力。
在《秋天的雨》一课的课堂上,师生研读完课文后,师总结:秋天的景色很美,通过这几天和以前你对秋天景色的观察,你能把秋天的景色画下来吗?学生就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色画了下来,然后在全班展出,使学生对秋天景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观察、想象、绘画等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并且熏陶了学生的情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这样的理念愈来愈得到语文教师们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过度强调朗读的作用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虚情式”朗读。我认为:可能是老师在指导朗读时,片面加强表达技巧的指导。如:哪些词该读重音、哪些地方要停顿、哪里要“愉快”地读,或是让学生模仿录音或老师和优等生的范读,而疏于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文章的语言和感情。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对词句及内容的深入理解,情感未能真正激发,也就难以有感情的朗读。
情境描述(一)
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选自人教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11课《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一位学生读)
师:美不美!谁能读得更美些?(一优等生十分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多美呀!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一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一读。
评 析:
在上述课例中,老师让多数学生模仿优等生的朗读,不少学生会因此抛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成为他人的传声筒。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会丧失自己去体会的欲望,而只知道一味地模仿他人。这是造成虚情式朗读的原因之一。
情境描述(二)
那么“如何避免虚情式”朗读呢?我们再来看同样的教学内容另一位老师不同的处理:
(1)抓住词语,结合生活,理解“五彩缤纷”
师: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师:好多的颜色啊!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这一段,边读边用彩笔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
师:谁来把你发现的描写秋雨颜色的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写板书:黄色、红色、金黄、橘红、紫红、淡黄、雪白。
师:秋雨中的颜色可真多呀,但秋雨中只有这些颜色吗?(引导学生去发现省略号)
师:你知道秋雨中还有什么颜色吗?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秋雨把 色给了 , 。)
师:秋雨中的颜色真多,有黄、有红、有白……真像书上说的――五彩缤纷。
(2)引导品味朗读
师:在这么多的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把那句话好好读一读,一会儿读给大家欣赏。(学生练读)
谁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请大家一边用心听他读一边回想你见过文中描写的情景吗?
(一生读银杏叶一句)
师:大家看,这就是银杏树叶,它的形状多像一把小扇子啊,一片一片黄色的树叶从树上慢慢地落下来,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慢慢地扇啊扇啊,就这样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的树叶多好的小扇子啊!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读的真好。我仿佛感觉到了一把把小扇子在我身边慢慢地扇哪扇哪,好凉快!请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练读、指名再读)
(一生读枫树叶一句)
师:咦?为什么说枫树叶像邮票呢?(生:邮票是给人们寄信用的,会给人们带来信件,现在说枫树叶像邮票是因为枫树叶给人们带来了凉爽。)
师:你说的真好。红红的枫叶飘啊飘啊,给人们邮来了凉爽。请你把这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听你一读,我仿佛看到了红红的枫叶在慢慢地飘,可真美呀。请同学们都来读读这句话。(练读、齐读)
(一生读田野一句)
师:田野里,黄澄澄的玉米,金灿灿的谷穗,饱满的黄豆都成熟了,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起起伏伏,真像金色的海浪在涌动。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果园一句)
师:看来,橘子、柿子是真多呀,“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一生读一句)
师:听你一读我仿佛看到了各种颜色的在秋雨中竞相开放。真美呀!
(3)配乐真情朗读
师:读完了这一段,我们发现秋雨真的是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大地上的万物都染上了缤纷的色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整段吧!(练读)
师:谁认为自己读的比较美?老师给你配上音乐读给大家欣赏。(指名读)
师:我们大家也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评 析: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共设计了三个环节激发学生真情朗读。第一,通过抓词语,带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第二,通过品析文本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秋天的美丽。在这个环节,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了“银杏树”和“枫叶”这两个句子。第三,通过配乐等辅助手段创设一种意境,激发学生真情朗读的欲望,享受朗读带来的乐趣。这样就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走进语言文字,感受秋天的美好和语言的美。这样层层深入的指导使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朗读时也必然表达出了自己的真情。
反思与研究: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朗读,不是技巧问题,是读者与文本对话后真实感情的流露。“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文章中去,有了真切的体验,才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了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文章中去,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模拟现实。这种做法是在课堂中创设一个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产生真切的体验。
2.回忆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与课文描述相类似的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情感,由于情景的相似性,这种情感会迁移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来,从而更好地朗读好课文。
3.展开想象。语言属于符号系统,抽象的语言符号只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才有意义。特别是那些写人的课文,阅读时可以借助想象,把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转化为更加具体生动的形象。
4.角色体验。我们经常听到“换位思考”这个词,站在对方的角度,更能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阅读也应该“换位”,站在文章角色的角度,更容易理解语言行动等背后的东西,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感情朗读就不会虚张声势。
篇4
手足无措
孩子呱呱落地,背着可爱的书包,踏着轻盈走进教室,走进我们的心。此时的我是激动的,像一个妈妈一样,恨不得把一切美好都给他,为他挡尽一切风雨。他那么小,怎么舍得让他受一点伤。和他做游戏,和他聊天,语气娇嗲得不像自己,在课堂上看着他笨拙地端坐,怯怯地举起小手回答问题,他的每一次发言,每一刻成长都让我们异常兴奋,我想我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吧!
焦头烂额
爱,原来是有期限的。日常教学让我忙得像个陀螺,不停地转。上课,作业,教研,会议,我的生活,我的呼吸都充斥着教学的味道,这样的生活让我充实又害怕。此时,耐心在忙碌中消退。作业没有按时交,本子弄得又折又卷,字写错了用手擦,上课不听讲……我像一个巫婆一样一点一点地挑错,每天都生活得歇斯底里。嗓子哑了,黑眼圈重了,孩子们看到我,怕了。看看自己,除了满身疲惫,我还收获了什么?生活被工作充斥。教学没有进步,课堂没有高效,作业没有优质,孩子越来越不受控制。每天都是愤怒,发火,不停地循环。我想我一定是个坏妈妈。
静等花开
停下脚步,想一想。其实,我是爱这些孩子的,想要他们是我的第一批孩子,独一无二,无可取代。那到底是什么把这些爱消磨了呢?是急躁,是没有方法。我迫切地想把十八般武艺都传授给他们,却忽略了他们的感受。教学需要方法,爱需要途径。工作繁多就需要列出先后主次,不要让冗务消磨了教学的激情。放在最重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备课,把课备精、备实、备全。课备好了,重难点抓到了,作业做起来就能又快又准。错误少了,纠错的时间就少了,就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了,就能上出更精致的课了。这就像是一个良性循环,让繁忙的生活豁然开朗。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稚嫩的种子,我们要相信他们必定能开出美丽的花。只不过时间长一点。我们要浇水、施肥,为他修剪枝叶。不要着急,一切都有办法。浇水,施肥,修剪枝……如果还不开花,请不要着急,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让孩子接受雨露与阳光的滋润,等待教育的发酵。
篇5
关键词:歌曲教学 小学音乐 想象
随着小学艺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理念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音乐是一种非语义性的信息,是一种非具象的艺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关键之一既是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感情融合进诗情画意的情景中。音乐课如何由浅入深、由远到近、由具体到抽象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做了以下初步探究:
一、引导启发想象
先让学生听—些直接模拟的音响,如鸟的鸣叫,汽车的滴滴声,海浪声等音乐模拟声,引导学生想象。这些熟悉的自然音响,他们一听便能理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很有成效。然后从学生生活出发,启发学生想象,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组成音乐欣赏,学生也容易接受。如教授《可爱的动物》一课时,可先在多媒体中出示一幅图片:在茂密的森林中,有大象、黑熊、小鸟、白兔;然后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图,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相联系。一般学生都能想象出“小鸟在树林中唱歌”、“大象甩动着长长的鼻子在草地上走动”、“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摘蘑菇”、“笨重的大黑熊在吼叫”等动人情景。这样反覆听反覆讲,就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的音乐课本都有插图,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如老师弹奏后可问学生:“你们听了这段音乐好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使学生的思维随着音调的起伏而加深联想。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会说出各种各样的联想,课堂教学的气氛也随之活跃。在鼓励学生想象时,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归纳小结,这样使学生感到歌曲并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是有趣味的“活动图画”。在《木偶的步态舞》欣赏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欢乐情绪和愉快情感。在这两个环节中笔者更注重学生听后的自身感受:有的学生觉得小木偶是不想练琴溜出去玩后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的学生认为是小木偶第一次来到主人家参观主人家房子时和名猫之间的故事……总之每个学生经过启发后都有自己的理解,虽然不是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但笔者也给予了肯定。
二、语言表述形象
在教学中,既要教会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展开丰富的联想,还要启发他们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学会用准确的语言来描绘自己所感觉到的形象。如教唱人音版《小雨沙沙》这首描绘大自然风景的歌时,要启发学生联系生活的感受议论、想象:唱了这首歌后面前有没有出现一年四季“雨”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把你想象的画面讲给大家听吗?学生纷纷回答:“春天的雨,像千万条丝线从天空飘洒下来,沙沙沙沙,就好像谁在拨动琴弦”;“夏天下起瓢泼大雨,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雨水哗哗地流着”;“秋天的雨,带着凉意,唰唰唰唰,把空气过滤得格外清新”;“冬天的雨,是纷纷扬扬的雪花,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白地毯”……这样透过孩子们的眼光,勾画出一年四季“雨”的不同声音和形态,充实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把《小雨沙沙》这首歌曲唱得感情充沛。在教唱《摇船调》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时,可以采用听范唱、读歌词、再听范唱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首歌写的什么?”“是写小船儿出发了,要去美丽的台湾岛”,一个小朋友抢先回答。“这首歌,在我的想象中是这样的:蓝色的大海,风平浪静的海面,小船扬起风帆,飘向美丽的台湾岛,又载回了台湾的小朋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己的激情。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有助于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真是一举多得。
三、渲染诗情画意
为了运用形象的语言对歌曲的艺术境界进行具体的描述,笔者在教《大海摇篮》一课前,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边有多么迷人的景色啊!在海滨游泳,在海滩散步,可以兴高采烈地拾贝壳,可以兴趣盎然地观日出……蓝天和大海在远处相连,海面上白帆点点,海鸥自由地飞翔,交织成一幅幅多美的侧面。经过如此渲染,诱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后,笔者让学生观看了一系列彩色的海滨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艺术境界的理解。
再如《拍手拍手》是一首欢快流畅的歌曲。根据歌词的特点,曲作者将旋律写成两个乐段,并采用了领唱与副歌交替出现的形式,领唱部分比较自由,带有叙述性副歌部分配上二部合唱,呈现出欢快的场面,情绪热烈较有声势。在音乐的熏陶下歌唱团结、友谊、发扬文明新风,让学生引申理解,加上歌曲本身欢快的节奏,力度的变化,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很有节奏的为歌曲拍手,完成间奏,细腻地抒发了孩子们的情感。
四、领悟音乐真谛
儿童歌曲的体裁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表现出完整的思想内容,塑造一定的音乐形象和体现感情,自然会运用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①。而旋律的发展、变化、的出现和歌曲的艺术形象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旋律中,也常常借助于节奏、和声和织体等方面,前呼后应、时急时缓、有强有弱才能生动地体现音乐形象。
如《金扁担》节拍的变化,第一、三乐段四三拍,活泼跳跃而富有舞蹈性,描绘汽车进山寨的欢乐情绪,第二乐段四二拍,形成对比,舒展而富有歌唱性,描绘大路宽广美丽。这使整个歌曲既统一又有对比,既优美动听又适于载歌载舞。
又如《时间象小马车》中,让学生认真体会小马车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节奏变化,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并导出“渐强”、“渐近”两种记号,并引导学生用它们来演唱歌曲,指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为歌曲伴奏,并在课后让学生探究本次课的内容,让他们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五、结语
总之,老师每教一首歌曲都要通过理性分析,展开形象思维,先把握音乐形象,然后引导学生在听与唱中展开想象的彩翼,再现歌曲描写的具体情景,使学生情绪饱满、体验丰实,逐渐提高感受能力。让我们像有经验的导游那样,悉心引导学生去探幽寻美,启发学生自己去采掘美的智慧花朵,让孩子们幸福地歌唱,让孩子的感情触合在歌曲的诗情画意之中!
参考文献:
[1]孙睿,孙暾.有效教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基础教育,2008,(01).
[2]黄缨岚.从评价中反思有效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10,(06).
篇6
关键词:任务;初中语文;表现性评价
评价引领着教学。一节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怎样的?如何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些都离不开即时有效的表现性评价。何为表现性评价?简单地说,表现性评价就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①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国外兴起至今,表现性评价的研究与运用是二十年多来美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初中学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学科,课堂教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人才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一.基于语文任务,关注语文表现
语文任务是用语文的方式做事情,需要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做事的能力等各种方面的综合素养,体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特点。表现性评价通常要求学生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具有情境性、综合性、活动性。教师的核心教学目标是评价推论的依据,表现性任务是教师形成学生评价意见的证据。任务的设计是整个评价的核心,正确选择表现性评价任务,是整个表现性评价的核心问题。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应不同的任务设计,限制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写一份报告、制定一项工作计划等;扩展性表现性语文任务:如一项主题调研、一项观察研究报告、写一份考察报告等;作品展示性语文任务:如把已有的学习成果和作品以主题形式进行展示、文学作品展示、校园书报编辑等。
二.基于阅读任务,规范阅读行为
课程是浓缩的世界图景,是独特的生命体验,是真实的学习经历。在课程变革的实践中,运用基于语文任务的表现性评价,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在阅读中建构、体验和审美。在阅读任务中,品读文学作品,体会其中的生活气息,以真实的问题,带动学生理解诗歌,赏析诗歌。文学作品以意境为主,审美人不同,角度不同,效果就不同。作为任务的阅读,需要的进入作品意境的深度阅读,体会文章意境,再作重点赏析。同时,回到事情本身的语文任务,要求学生能够看懂文章的主题和立意。《济南的冬天》一文最后,为什么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而不是这就是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为什么不说“四季的雨”,而说“雨的四季”?显然,这与文章的主旨相关,在《济南的冬天》中要表达的是老舍对济南这个城市的喜爱,借济南的冬天写出来;而在《雨的四季》中,刘湛秋是要通过雨的四季来表现对雨的喜爱。能够理解和说出这样的道理,也就读懂了文章。基于任务的表现,是把语文教学转化为具体的实际的事务,从事件的视角看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品,引导学生留意行文的节奏,行文的自然,看作者是如何自然而然地叙事的。如《秋天的怀念》,写的是一件母亲想要推着儿子去北海看的事,事情细小,语言也是平淡的。看似平凡的母亲,在看似平常的日子里,一言一行中却藏匿了对孩子无限深沉的母爱。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任务:介绍一下“我”的母亲,说一说“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人?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情况,“我”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说是“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怀念母亲”?鼓励学生努力去读文章,尽力去思考和品味。
三.基于诵读任务,优化学生表现
语文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语文诵读基于语言,蕴含文化,包含审美,体现思维。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制定评价规则,定向诵读探究文本,依据规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基于诵读表现的课堂评议。诵读是表现与评价的结合,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是思维的外显,体现学生的阅读理解程度;诵读也是语言的内化,通过诵读可以深化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能力。诵读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是适合表现性评价的课堂活动。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语文诵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诵读基于语言,语言蕴含文化,文化作为文本的内容,也作为文本的背景,构成了诵读的背景,在诵读中品味语言的文化世界,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更深刻地感悟、理解语言文字。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同时,诵读包含审美,体现思维,联系起了语文学习的主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纽带作用。在循环往复的诵读中,语文阅读水平得以提高。表现性评价须有表现性任务,这种任务首先基于诵读特点。何为诵读?诵读有三个层次:读出声音、熟读、能够背诵。诵读可以作为测量学生文言水平的手段,以诵读作为前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以诵读作为后测,可以检验本节课学习的效果。而以诵读作为过程和方法,可以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进程。诵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语文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在诵读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诵读深化了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语文诵读的关键在于诵读目标的制定。诵读目标是评价的基准和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别化、有弹性的诵读目标,交给学生具体的诵读任务。在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不同表现,差异发展。学生自主选择诵读目标和任务,制定诵读计划,教师参与计划并指导他们的诵读,师生共同制定评议规则,学生在学习和讨论后陈述诵读情况,师生就陈述进行评价和讨论,学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再学习,形成“教-读-评-读-教”的循环。诵读有学生自由的不定向的诵读,也有教师指导下的定向诵读。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设计表现评价表,设立评价标准,以此评价学生语言的熟练度、思维的准确度、美感的感知度、文化的理解度。教师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明确诵读的指向性,在定向诵读中进行文本探究。学生有目标地主动地参与诵读任务,展示自己的诵读状况。教师或者同学详细反馈诵读结果,指导诵读过程。维金斯认为,最好的反馈是能根据目标和标准非常具体地、直接地揭示或细微地描述对表现者来说是非常清晰的、可利用的实际结果……换句话说,最好的反馈就是纯粹的描述。②语文诵读更需要教师在研读课文后基于标准逆向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表现性评价。崔允漷教授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表现性评价开发程序: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确定评分纬度与要素;确定各要素的子要素及其不同的表现特征;选择评分规则类型;进行等级描述;拟订评分规则;不断修正、完善评分规则。③按照这样的开发程序,结合语文诵读的特点,制定初中语文诵读表现性评价表。按照诵读评价表,在分层次、分角色诵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心理。如读冰心的《荷花母亲》,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在诵读中了解作者在说什么,要表达什么。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文章先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接着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最后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爱恋与感激。通过诵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行文技巧。《荷花母亲》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宁的心绪散尽”,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对花的命运的关注。结合文章意象引导诵读,在诵读中探究文章的表现技巧。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作者又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更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诵读中品味文章深层的意味。《荷花母亲》一文中,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保护着红莲,寄托着作者对坚强、无畏精神的赞美,对呵护、扶持新生和美好事物的行为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地得到了升华。在反复诵读和体悟中,深入体会文章意蕴,逐渐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素养提升、立德树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周文叶著.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和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53页
②威金斯(Wiggins,G)著.教育性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篇7
关键词:微笑;教育;力量
法国作家雨果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这句话在我当了多年班主任后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用微笑面对学生,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更能赢得学生的爱戴,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影响;微笑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微笑”体现了对学生的宽容与坦诚,“微笑”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心与希望,“微笑”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微笑”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发挥出微笑的“正能量”。
微笑,传递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用微笑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远比长篇大论更加省时、省力、省心。至今还有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小事,那次我下课后正要走出教室,听到教室后面的一个女生小声地对同伴说:“这个老师书教得不错,就是太‘凶’了点,不然效果会更好。”当时我有些吃惊,为什么那女生会那样说我呢?我静下心来反思:从教以来,在教学上和班主任工作中总是信奉一条,即“严师出高徒”,用一副严肃的面孔对学生,学生才会尊敬你,才会怕你,听你的课;而现实是我的学生非常怕我,有如“猫见老鼠”,我并没有真正进入学生的心里去了解他们。我决定改变我的“凶”形象,以“微笑大使”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在上课时总是“微笑”面对每个学生。当学生的课堂问题回答得很准确时,我会微笑地对他说:“好样的!”;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会微笑地对他说:“再想想,离正确答案还差一点,努力!”学生这时也不紧张了,经过努力得到了正确答案。微笑会给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上课时教师走进课堂甘甜的笑,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彩。
在面对学生的小小错误时,以微笑代替“批评”,微笑能以柔克刚,起到“滴水穿石”的功效。美国钢铁大王说过:“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特别是对于学生,他们在思想等各方面尚未成熟的成长期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老师一遇到学生违纪,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不利于教育学生,反而有可能造成师生对立,甚至毁了他的一生;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观察,耐心等待,当发现这类学生有“闪光点”时,就恰到好处地表扬他,恰如其分地向他提出希望,并始终以亲切的微笑关注他,在这种微笑力量的感召下,“问题学生”粗野的“刚性”将被“柔化”,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篇8
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高标准的完成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本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的放矢进行写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七年级上册语文所要掌握的生字、新词;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提高文字敏感度;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与答辩的习惯。
2、人文素质目标: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3、德育目标: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语文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四季如歌”。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有利于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了学生发现美的眼力,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第二单元“呵护亲情”。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讴歌了母爱的博大深沉。《散步》表现了祖孙三代之间的浓浓亲情。《金色花》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荷叶·母亲》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爱恋之情。《世说新语》两则是文言文。
第三单元“趣味童年”。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默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鲁迅选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名篇。
第四单元“感悟人生”。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思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自己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第五单元“走进动物”。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六单元“瑰丽想象”。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这些作品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本单元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还要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48班的语文教学,由于他们刚步入初中,需要接触到一些新的知识,所以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导学框架”为课堂训练模式,推动学生跳出“被学习”状态,全面提要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1
入学教育
1
2
《春》
3
3
《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4
4
《古代诗歌四首》、写作
4
5
国庆假日
6
《秋天的怀念》、《散步》
4
7
《散文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
6
8
写作、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6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
6
10
《窃读记》《论语》十二章
6
11
写作、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
6
12
期中考试
13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
《走一步,再
走一步》
6
14
《诫子书》写作、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6
15
《猫》《鸟》《动物笑谈》
6
16
《狼》、写作、《皇帝的新装》
6
17
《女娲造人》《诗二首》、《寓言四则》
6
18
写作、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6
篇9
面对上述现象,在短暂的困惑后我重新梳理思路,上网查找有关课改的资料。在领导的指导下、同事的研讨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拨云见日。我终于明白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前面所说的现象,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背后表现更多的是放任、随意、低效。很明显,这并非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合作首先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之上才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了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提升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学生的合作学习究竟该怎样做?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组建,便于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核心力。
(二)制定一个捆绑式评价机制。进行组间评比、组内评比。明确学生,小组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随机选派成为这个小组的代表。这个代表展示的内容是这个小组全体成员智慧的结晶,也是他本人一个素质的体现。还有,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这样,这个小组的优生就会主动去帮助差生,差生也会主动去寻求帮助。这样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为,每个人都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谁也不想给本组同学丢脸。
(三)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后,首先明确组长权力。组长确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制定本组的制度,布置学习任务等等,组长就是这个组的领头雁,这个组的优劣,组长有直接责任,组长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组长是这个小组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与教师联系的纽带。因此,选好小组长,直接关系小组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败。其次,这个组的各个成员要人人有活干,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做到有分工,有合作,形成一个有核心、有凝聚力、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小团体,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合作学习能力绝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训练,学生才能掌握方法:一是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中心发言,能把自己探讨、发现的结论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二是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养成一人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三是学会质疑、反驳,能听出与别人的相同点、不同点,能以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四是学会更正、补充,能在别人结论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五是学会,以开放的心态进行学习。
这么一来,有了机制,有了评价,有了学习方法,学生会学习了,有兴趣学了。
篇10
关键词:学科整合;练习设计;策略;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6-0041-04
始于21世纪之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这对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的学科教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实现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理所当然,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环节的练习活动,也应该主动适应课程整合的改革要求,引导学生体会学科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激活各科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知识、能力的会通融合,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一、深刻理解“整合”: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学科整合的练习设计,就是指把分门别类的学习科目,以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练习结构,以实现不同学科的共同价值和独特价值的练习设计方式。学科整合的练习设计是对传统的单科练习和单一学习方式的突破,也对练习活动的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
(一)教师“整合”是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实施的前提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但因为每个教师都有着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经历等,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和专业特长,需要在教学中取长补短,互相合作以共同完成学科整合练习活动的指导任务。而且,教师合作的方式、技巧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整体实施自己的练习活动,重点突出而又整体兼顾,使练习活动更富有生机和效力。
(二)全面“整合”是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的关键
基础教育课程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价值追求[2]。在练习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结果的整合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握。
1.练习目标的整合。与以往的单科练习活动不同,学科整合的练习活动目标是一个开放的、不断丰富的体系,不仅涉及到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包括了活动过程中多种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等。并且,练习目标的预设只能是一个大致的粗线条勾勒,随着活动的进展,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情境都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学生的知、情、意等成长的诸方面都会遇到新的挑战,动态地生成许多新的目标。
2.练习内容的整合。学科整合的练习活动超越了以往森严的学科壁垒,我们要善于从不同学科课程教学中寻求内在联系,围绕合适的练习“主题”,系统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巧妙地把多学科内容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所学知识、能力的把握。
3.练习过程、方法和结果的整合。学科整合的练习活动过程和方法具有整合性,学生需要根据活动的实际情况,确定活动方法,并随时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使活动更好地指向各科学习的需要和综合素质的发展。由于过程和方法的整合性,练习活动的结果也是丰富多样的。而且这种结果不一定是终结性的,可以是阶段性的成果,将来还可以通过后续活动来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准确把握“整合点”: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的主要策略
学科整合的命题设计不是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简单拼合”,它需要老师在吃透各学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智慧,把各学科有机地糅合到一起,开展体系性、系统性的练习活动。“整合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以学习“主题”为整合点
在教学中,各门学科在知识、能力、思想内涵等方面经常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这些内在联系点往往可以归纳为某个“主题”,可以以此把各门学科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以主题来开展练习活动,具有整合学科知识、能力、情感等功能,开放地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1.以“知识”为主题进行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比如,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了语文课《泉城》《西湖》《雨》、数学课《认识升和毫升》、科学课《生命之源——水》、美术课的《画水的现象》、品德与生活课的环保主题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以《美丽水世界》为主题进行一次保护水资源的专栏宣传创作。通过这项主题练习活动,学生可以整合数学、科学、美术等多学科中有关“水”的知识,既巩固了知识,又学会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发展了科学理性,又激发了人文情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2.以“能力”为主题进行学科整合型练习设计。比如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音乐、美术、数学等学科都有学习怎么观察、用什么观察、表达观察结果的学习要求,在经过教学之后,可以设计《观察与表达》的单元练习,要求学生到集市、商场、游乐园等场所进行观察训练,并尝试运用语言、图画、舞蹈动作、数学统计等多种手段表达观察结果。通过各学科协同,体会不同学科的审美特点和趣味,促进各学科能力之间的沟通、迁移与转化。
(二)以“学科延伸”为整合点
学科与学科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另外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之间有时可以互相“解释”。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与《秋天的图画》一组内容时,在教材中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老师布置了“寻找秋天”的活动任务。要求利用课外时间,用图画和照片把自己找到的秋天记录下来,并准备开一个交流会。
在这则案例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巧妙地通过“寻找秋天”的活动,实现语文与美术之间的相互延伸,通过画画、拍照、图片展示等活动为语言学习运用找到了秋天的“底色”,丰富了经验和情趣;通过讨论协商、展示介绍等活动,灵活而富有创造地运用了课内所学关于秋天的词汇和语句,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提高了对图片审美能力。
(三)以“综合实践”为整合点
综合实践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以综合实践的方式开展练习设计有利于学生实现单一性认知学习向体验型学习、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向,为学生综合性地运用学科知识提供了良好途径,能够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比如,一位五年级老师就给学生布置了《了解家乡的环境》综合实践作业。
要求学生:
(1)了解当地大气污染的情况,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为改善家乡的大气环境出一份力。
(3)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这次练习围绕家乡的环境这一主题,通过资料搜集、调查了解、手抄报制作、研究报告的撰写等活动整合了科学、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课程知识和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科的知识积累,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各种能力,推动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整合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渐渐认识到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必须开放练习的空间、拓宽练习的渠道,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练习实践,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机会。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达成这一效果,并且将练习活动转化为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调用多课程知识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应用。
例如,《我喜爱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研究性作业活动,就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收集有关民间体育运动的来历演变、运动方法、规则、图片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主题。然后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在这项练习设计中,信息技术与整个学习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地理、历史、美术、音乐等多种课程知识,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和编辑能力、版面设计美化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学科整合型练习活动的评价机制
课程整合型的有效练习设计强调课程之间的联系、渗透、辐射、整合,对学生而言,考查的不仅是记住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其知识的融会贯通,及其在练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提高、方法的掌握、态度的转变、情绪的体验等,因此,课程整合的练习评价要具有开放的视野,确立多元智能观,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整合型练习设计得以实施的保障。
随着智能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智能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式,它应该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除了语言、逻辑这两种智能外,人类还具备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等。多元智能观认为所有正常的学生都拥有这些智能,而且认为智能是生物潜能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只要有充分的条件,这些智能都可以不断发展[3]。
多元智能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启发我们,在课程整合的练习评价中不能局限于单一课程知识的掌握,而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的,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标准,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认识每一个学生,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的发展和向其他智力领域的迁移。
比如,语文与美术的整合练习评价,就要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学生是不是能够通过语言的表达,加深对事物形象的理解,是不是能通过图画促进对事物形象的进一步的感知,从而使语言描述与图画形象更好地表现事物的特征,促进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共同提高。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加强学习,整体把握基础教育课程知识和多种智能的特点,根据学生练习的实际内容,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兴趣和能力,并给予每一个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
另外,在课程整合的练习评价中,量化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是全部的价值。走向量化与质化整合的评价是课程整合练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首先,主张积极的评价设计。教师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发挥优势智能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第二,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程整合的练习评价不仅要多课程老师的参与,更需要学生主体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第三,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是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它主要是学生自己选定的资料的汇编,其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也包括学生对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和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学和家长对作品的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整体意义上的考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整合型的练习设计对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如教师之间的合作、跨课程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业评价等方面也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锐意进取,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自身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真正使课程整合的练习活动成为推动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实践和创造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