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贸易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6:3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酒贸易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红酒贸易论文

篇1

1.3Steps!

每周做三次,加强抗霾

品牌强调的是:想要有更强大的排浊、抗霾效果,那就来点按摩手法。我们觉得你最好要在均匀涂抹了精华或面霜之后立刻做这件事。

Step1:三指紧闭轻按两颊淋巴,从颊淋巴到腮腺淋巴各三次。

Step2:三指沿下颌线到耳后淋巴各三次。

Step3:三指沿发际线滑到耳后淋巴,再到锁骨淋巴,每处轻按三次。

2.那么多抗氧化物,凭什么选红石榴?

・超全面的抗自由基好手

能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物质就是“抗氧化剂”,而相对一直被认为抗氧化效果超赞的葡萄和维生素E来说,石榴的能力却被权威论文证实更强大,抗氧化强弱顺序为:石榴汁>;葡多酚>;维生素E。除此之外,红石榴还含有亚麻油酸、B6、维生素C、钙、镁、锌和叶酸等,有抗炎症、保湿等效果,可谓对皮肤的护理超级全面。

・营养更高

石榴比葡萄含更多植物雌激素、抗氧化的类黄酮;VC含量也是苹果、梨的1~2倍;至于石榴中最重要的抗氧化、美白、抗癌成分鞣花酸,含量也比红酒、绿茶等都多。

・适合女性

含“女性荷尔蒙”类黄酮的红石榴,尤其适合你,调节气色特别棒,甚至还有抗乳腺癌的功效。

3.直接抹脸没效果

广泛用到的红石榴,需要特定生物发酵萃取才能将它的有效成分转化和加强,变成保养品中起到重要护肤效果的超级成分。所以,不要期待买回来石榴DIY敷脸,靠谱的,还是照着产品说明书来,边使用边享受还能疗愈压力的阵阵石榴香吧!

4.长知识的边角料

・医学博士豪尔德・穆拉德说:“当我们在SPF8的防晒产品中加入石榴所含的物质,其防晒效果可提高21%。”

・古代女人穿裙子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

・古代美容“小白鼠”杨贵妃,据说也是石榴的死忠粉。

・含大量鞣花酸的石榴不宜与螃蟹等海味食品同吃。

ESTEE LAUDER雅诗兰黛鲜亮焕采精粹水(清爽型)?480/200ml

不论是清爽型还是滋润型,它在为肌肤注入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的同时,还能排除PM2.5侵害导致的肌肤毒素。

1.THE BODY SHOP红石榴紧致活化眼部精华10ml

走珠式的眼部精华,含有机红石榴果籽油和来自公平社群贸易的危地马拉芦荟,紧致、淡纹。

2.BURT’S BEES ;抗皱修护精华

由抗氧化剂丰富的石榴提取物与月见草油等精华调配而出的100%天然成分精油,尤其适合用在眼周、嘴角和额头部分。

3.Sulwhasoo雪花秀与润夜间修复面膜?380/120ml

当归、石榴精华提亮肤色,是适合整晚敷用的睡眠面膜。

4.DONNA CHANG坤尚莉情醉红石榴泡泡沐浴露?268/500ml

丰富细腻的泡泡散发香甜石榴气息,闻着倍儿爽快。

5.Weleda红石榴紧致日霜30ml

很适合熟龄肌,紧致、弹实一瓶见效!含酒精,对此过敏或不喜欢则慎用。

篇2

忙乱中办理完住宿手续、收拾完行李,雨也停了。我拉着小安坐在眼镜湖边上歇息,这里一直被我认为是学校里最有人文关怀的角落,不大的湖中央有一座小小的木桥,湖的西侧是一大片草地――“情人坡”,草地上有一座木头房子,那是鸽子的家。黄昏时分常常有附近的阿姨奶奶们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远处就能望见女生宿舍楼――虹远楼,传说中这是“亚洲最大的连体公寓”,但这个名号还不足以成为噱头,每当给外校同学(特别是男生)介绍时,我们都简单明了地说:你看,那栋楼里住着一万个女生。

而我,作为这一万个里面新的一员,就这样开始了在惠园的新生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还有个非常不贴切的昵称:“猫大”。猫性是自由、慵懒而出世的,这都和贸大的气质截然相反。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贸大的氛围非常“入世”,海报栏永远有职前培训类讲座的宣传,不是“500强HR教你如何制作简历”就是“××银行实习宣讲会”,或是按照国企、外企、银行等分类清晰、目的明确的学长学姐经验交流会。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贸大学生自信、积极而强势。夕阳下情人坡上慵懒漫步的白鸽、蹦蹦跳跳的孩童和你侬我侬的情侣,从来只是配角,情人坡旁的主道上才是贸大的主角:他们是行色匆匆的学子,不是在去公司实习就是在去社团活动的路上,即便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人们也少有闲暇环顾身边书架上的各色书籍,手里不是捧着雅思托福书,就是CFA(注册金融分析师)、CPA(注册会计师)……总之,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我自知本科的日子过得太逍遥,除了一个拿得出手的GPA(平均绩点),简历上乏善可陈,尤其在参加了几个职前培训讲座和经验交流会后,愈发心慌,决心走出眼镜湖,加入主道中,开始成为主流中的一员。

金灿灿的秋天很快就过去了,随着白昼越来越短,天越来越冷,我也越来越忙,生活逐渐被社团、找实习、帮导师干活和应付并不简单的研究生课程充满,生活的关键词由原来的“逛街”“聊天”“约会”变成“网申”“笔试”“排练”“开会”“论文”……自然而然地,我和小安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他刚步入工作岗位,都在努力适应新生活的我们充满了不安,一些固有价值观的矛盾全都暴露无遗,常常电话里讲了两句就吵起来,但更多时候,对新生活应接不暇的我忙得甚至没有时间和他吵架。

我们大部分争吵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他有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你什么都想要。”这太不留情面又精准地反映了我当时的状态。刚入学时,一个学姐对我说,在贸大,大体有三条路:社团、实习和学习(包括考证),一般人主攻一个,而贪心的我三条路都不愿放弃。我常常黑白颠倒,却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忙什么,像在黑暗里打一场乱仗,疲惫不堪却连对手都看不到。我甚至开始想念考研的日子,生活虽单调似水,但简单得让人感动。

在我的前途和感情都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时,日子混混沌沌地到了期末。在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晚上,家里来的一个电话彻底击垮了我。我连夜买了第二天最早班的飞机,赶回去看到的却是外公已经冰冷的面庞。参加完葬礼回到北京,我和小安两年多的感情也终于走了到头。

那个黑暗的冬天我变得越来越不爱与人交流,除了和小柔、小晴。小柔是个很温柔的姑娘,有个本校的男朋友;小晴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姑娘,有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在外地。我们平时很少讨论感情问题,郁闷了只是一起吃火锅,就着涮肉的间隙聊一聊人生理想之类的东西。

小柔喜欢古典文学,小晴热爱艺术,我喜欢什么自己都说不清,但我们仨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太喜欢我们的专业――金融,又或者,有多少正在学这个专业的人真正喜欢它呢?甚至,有多少人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呢?这些话聊到最后,大多是归于沉默。把各自的心事藏在雾气腾腾的火锅里,继续没心没肺地吃喝。

期末考后我立马接受了一个公司的实习offer,原因之一是那份实习需要出差,而我太需要换个环境。临行前,小柔、小晴带来了两支红酒给我送行,那天我们都喝高了,说了好多好多话,在零下十几度的夜里我们在学校一圈一圈地走,最后停在眼镜湖边。

小柔第一次说起她的心结――男友亲口告诉她,有一天他喝醉了和另外一个女孩儿接了吻。她淡定地对一脸愧疚的男友表示既往不咎,并感谢他的“坦诚”,男友松了口气。这事儿看来风平浪静,然而自那以后里小柔常常从噩梦中惊醒――她那么爱他,哪怕再温柔和善解人意的女人在爱情里都是斤斤计较的。

小晴第一次说起她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个同样热爱音乐和艺术的男孩儿小黑。他和她是同班同学和晚会搭档,两人有时一起排练至深夜,音乐上的默契和人生见地的不谋而合常常让两人都惊异不已。一边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甚至心灵碰撞的小黑,一边是相处了6年早已熟悉如家人的青梅竹马,她不知所措了。

我第一次承认可能我并没有那么喜欢小安,只是他恰恰是一个合适的人,并且对我很好。就像我并不怎么喜欢我的专业,只是这恰恰是我的能力容易考上的并且好就业的专业。我放弃了小安,但苟且地抓着我的专业。

那天我们谁也无力安慰谁,只能给予彼此祝福,说一切迷茫和困顿都会过去的。天亮后,我飞去另一座城市实习,过了几天,小晴飞去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做交换生,而小柔留在学校上课、实习、考证。

实习的日子依旧忙碌。我所在的是一家咨询公司,“咨询”前些年被一些人神化得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它在金融人眼里则是一个很矛盾的行业。根据对哈佛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它在“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热度中名列榜首;但对比之下,在“10年后希望从事的工作”中则成了最不受欢迎的。调查并没有提及原因,但我想跟其行业特性脱不了干系:人跟着项目跑,多是“空中飞人”,常年不着家,项目进度紧张的时候加班至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所以,若不是有极大的热情支持,很少人会把这个不仅劳神、更是劳身的行业作为终身职业选择。

但是作为实习的选择,越是这种累得要死、吃青春饭的行业越是受欢迎(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因为大家本能地认为辛苦的程度和能学到的东西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其实,在咨询公司做实习生能学到多少东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跟的老板。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外资咨询公司,实习生并不会接触项目核心或是其他有技术难度的事情,多是搜集数据、搜集资料――仅仅是“搜集”,甚至连“整理”都不是你的工作,单调且乏味。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很信任我的老板,项目全程跟下来,我几乎接触到了所有我力所能及的工作,与之对应的就是和正式员工一起加班、加班、再加班。刚去的时候,项目进度很紧,项目组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做访谈,从员工到高管,而我在旁边负责记录,回去再把即兴而零落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有主题、有逻辑的文稿。一般现场记录只能记下一部分内容,我只能录音,回去再一遍遍地重听、整理。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我来说也并不轻松:工作量十分庞大,一天往往要录入和整理几万字的文档,再加上对一些业界术语不熟悉,有时一个地方要反复听上10次才勉强听懂,耗时费力。

彼时已接近年关,天黑得很早,每天回酒店吃晚饭的时候天已经全黑,吃完晚饭再去公司加班,一加就到凌晨。有时凌晨回到酒店,但工作还没做完,就睡几个小时半夜爬起来洗个澡继续工作,最忙的那周每天大概只睡3小时。刚经历过失恋、亲人离去以及一整个学期黑白颠倒的忙碌,身心原本就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再加了几天班立马就生病了。晚上,发着低烧,11点半还在办公室加班,我突然情绪就崩溃了。在洗手间哭了2分钟,把脸一洗回来接着干活――项目组人很精简,每个人都分工明确,今天的任务不做完,拖到明天还是你的活。

但有一次例外,我的同事老王大概看我笨手笨脚的,工作眼看着就要堆起来了,就主动提出可以帮我做一部分。那天是我那段时间唯一一天睡了超过6小时,第二天我才知道他为了完成我的那部分工作,熬到了凌晨2点,毫无怨言。

老王是怎样的人从这里可见一斑,年纪大我一轮还不止,却一点没有中年人的无趣和老成。他和妻子至今没有要小孩,平时有规律地健身,保持着每年一次出国旅游,并且多是很节俭的自由行,出门时身上一定有一本书,在外面吃饭哪怕是自助餐也没有一次不清盘。对生活的态度和他本人一样,真实、自由、节制而有趣,因此在外貌上也显得很年轻,外出见客户常常被误以为是“85后”。我和他完全没有隔阂,在看书品味上也十分接近,所以休息时间常常跟他聊天,并从他身上屡屡获得新的收获。

一天午休,我问他,“你想过自己什么时候要退休吗?”他说:“你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吧?”我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曾在给我推荐大前研一的书的时候说过,工作有三个境界,job, career 和calling。我问:“你的意思是找到你的calling,就不需要退休了吧?”他笑着点点头:“的确是,如果能找到自己的calling,那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只要在那一个领域做到最好,钱财、或者地位、名望都是自然而然会到来的事情,所谓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满足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种理想情况下,我可以永远也不退休。”我充满憧憬地继续追问:“那你找到你的calling了吗?”他不置可否。我略微失望,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理想范例也成了幻影。

沉默了一会儿,我鼓起勇气说起读研以来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的矛盾、感情的挫折以及成日忙忙碌碌却不知未来路在何方的迷茫无措,老王听完我一大通语无伦次的表述,只是很平和地说,人在当下遇到的所有挫折和迷茫,如果从10年后的角度看,就都不是事儿,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和健康,其他的,你想要的答案,我想要的答案,时间慢慢都会给你,不必急于一时。

我听了既感激又羞愧,我知道我犯了年轻人最容易犯的错误:浮躁而心急,恨不得在30岁之前把什么都得到、把什么都想清楚,却连踏踏实实地把最简单的工作做好的沉稳都没有。

这也许是现在整个社会的通病。今年的年度热词榜上一定会有“青春”,电影院里,大屏幕上不断上演各种现实的、不现实的五花八门的青春;现实中,青春里的人们忙着折腾,青春已逝的人们忙着怀念。一切似乎在告诉所有人:所有的成长只能在“青春”里完成,所有的浪漫只能在“青春”里挥洒,所有的对世界、对生命、对我们自身的好奇和思考只能假借“青春”的名义完成。因而,一旦“青春”不再,生命的成长便戛然而止,我们从此步入成人的世界,一切已然定型,我们只需要带着我们的样子去融入这个社会的规则,去一条又一条地应验口口相传的老话就好了。

但这不是事实。青春只是人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时间段而已。

对青春赋予过多的意义,让正拥有青春的人们无法好好享受青春。他们迫切地想最大化地利用青春,有的沉迷于声色犬马中挥霍青春;有的相信年轻就是资本,寄希望于在年华逝去之前用美貌找到一个终身依靠――或一张终生饭票;而更多的人,在青春中手忙脚乱,诚惶诚恐地想抓住一切机会,做大家认为对、而不是自己认为好的事情,来获得大大小小、形式各异的社会认可,并迫切地希望可以用这些“成长”,快一些、再快一些地换来成功的象征品,或是成人世界的必备品:车子、房子、户口,乃至权力、地位。

青春没有那么伟大,成长更不仅限于青春。成长是一生的事,你要的生活、你要的答案,时间会慢慢给你,但并不一定是现在。我终于明白我的迷茫和失望来自哪里。我听了太多的经验、太多的忠告,却唯独没有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4个月后,实习结束,我回到北京。日子还是一样流转,社团、实习、考试、论文。是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明白一些道理就一劳永逸地变得容易,生活还是会疑惑遍布,困难重重。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解决问题,慢慢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小柔、小晴和我再次相聚眼镜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下午,我们给刚从美国回来的小晴接风。小晴喝下一大口酒后告诉我们两个决定,一是她决定转修艺术,她说她最喜欢的插画师42岁才开始画画,而她今年23岁开始申请艺术类研究生还不算晚;二是她在美国的时间里想清楚了,回国后已经跟青梅竹马的男友道歉并和平分手,投入了一直守候着她的小黑的怀抱。在“习惯”和“爱”二者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小柔依旧待男友很温柔,旧日的伤疤随着时间逐渐淡去,虽然偶尔还会咯噔一下,但在一个她那么爱着的男孩儿面前,她选择了包容,拥有一份细心修补后的爱情。她也依然很乖地在考证、实习。她淡淡地笑着说,我不过多地去想怎么去选择一条对的路,我只想让我选择的路上开满鲜花。

而我,业余时间在一个教外国孩子学中文的夏令营做起了兼职,慢慢改掉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开始有了一笔小小的储蓄。至于要用这笔钱做什么,我还没有想好,可能会用于间隔年,也可能只是在合适的机会出去旅旅游。

篇3

【关键词】言语行为;陪酒女郎;自欺欺人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49-4.5

“陪酒女郎”这个术语,似乎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可以包含的意义有千千万万,本人也不知该用什么术语来更好给她们一个“名份”,毕竟这个群体人员的来源混杂,而且难以公开化。她们的言语和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呢?当前,有关方面对于上述职业群体的生活状态应该加以关注,尤其是频繁出现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和若干人群的堕落生活被曝光,更让我们感觉到有必要整治这样的从业人员和场所。本文试图通过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剖析此类从业人员和场所的违法倾向,并希望有关方面应该引起重视。

依照社会语言学的看法,语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作为社会的构成成分,其言语反映了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现状。作为个人,对职业的认可度直接影响了他的语言使用情况,换句话说,什么人应该说什么话,这就是所谓的言语风格(genre)。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其言语归属,如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高,就会积极表现自己的身份和自我评价,如果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低,就会积极隐瞒自己的身份和自我评价。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者深受社会对其职业的看法的影响,“被人看不起的职业”自然也就在言语过程中遮掩起来。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构建“陪酒女郎”这一“职业”的言语意义,分析其背后的自欺欺人的言语效果,并希望通过此类研究告诉人们,“一叶障目”、“掩耳盗铃”不能成为现实一直存在下去,而应该是各方人士共同努力,改变这样的现状,更好促进社会进步,家庭幸福。由于本次语料是在歌厅记录的,环境的嘈杂影响了记录的完整性和精确性,提前向读者表达歉意。

依照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看法,一个言语行为,要获得其有效性和合法性,需要同时满足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这三个有效性条件。换句话说,要让一个言语行为成为有效行为,其言语行为要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性,这涉及的主要是言语内容的真伪问题,其代表性语言理论是从弗雷格到达米特的真值语义学理论,考察句子与事态、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言语行为还要符合主观世界的真诚性,这涉及的主要是言语意图的真诚与否问题,其代表性语言理论是格莱斯的意图主义语义学,考察表述与其后的意图行为的结果是否一致的问题;言语行为还要符合社会世界的正确性,这涉及的是语言使用的规范与否问题,其代表性语言理论是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经奥斯汀到塞尔的语言使用论,考察的是言语行为是否在接受者范围内的确被证明是有效的,是否遵守有效的行为规范。

一、言语内容的真伪问题

所谓言语内容的真伪,就是指说话者所说内容是否为真,是否同客观世界的事实相一致的问题。言语表达的内容如果为真,就说明说话者所说的是事实,这是对说话者所说言语行为有效性的第一个标准。在语言学中的真值语义学这一领域更多地研究了这一主题,用公式表示就是“P是真的,当且仅当‘P是真的’。”作为表达命题的陈述性言语行为,使用的是基本命题句或者陈述句,也就是说,如果说话者使用的言语行为中的命题以及提供的信息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就是满足了言语有效性的第一个标准。这种言语行为表达的是说话者的客观化态度,是作为中立观察者对事件表现的客观描述或者陈述。请看语料:

问:你来这儿多长时间了?

答:一年半了。

问:你们这个怎么收费呢?

答:(每个女郎)两小时一百,这是H市的公开价。

问:那你们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答:每天六小时,一般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

问:哈哈,那可挣得不少,一晚上三百。还用给老板吗?

答:不给。

问:我进来的时候看到这个大院没有路灯,黑漆漆的,就看见车灯晃,每家门口都坐着几位女郎,这里有多少家这样的歌厅?

答:有六七十家吧。

问:像这样的大院在本市有多少?

答:我不太清楚,一般小型的有六七十家,大型的有一百多家。

问:有没有人经常来查?

答:一般是过节时候容易查。

问:那么查住以后怎么处理呢?

答:说是拘留、罚款,我没遇见过,也是听说,我就坐台,不提供服务。

对话的开始阶段是笔者对一些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时间、地点和基本情况的了解。很显然,被调查的这位女郎非常直接地告诉了这些基本信息,虽然在对话过程中也用到了一些诸如“一般”这样的模糊词,但也没影响其真实性。但是该语料段的关注重点不是前面几句所给出的回答,而是最后两个问话所给出的回答,即是否存在经营上的合法性问题。有人来查,会是拘留、罚款,但是无法得到证实,这说明是否查处以及查处方式的回答都面临真实性的考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难道这样的查处、拘留和罚款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吗?被调查者从事这一行业已经一年半了,还未真的见到被查处、拘留或罚款的情形,是她所在的场所不存在问题还是没人来查,这需要我们深思。另外,被调查者说自己只是“坐台”,而不提供“服务”,这一信息的真假需要我们认真考察,但是其内容预设了坐台是合法的,而提供服务是要受到拘留和罚款的,是不合法的。

通常来说,“灯红酒绿”是歌厅的典型标志,但是本文调查的歌厅是在一个大院子里,偌大的院子没有路灯,映入眼帘的是闪烁的车灯和各个歌厅门口的女郎,想必各位脑海中出现的电影中的镜头,而非现实生活,既然是陪酒,还需要这么黑漆漆干嘛?语境的朦胧告诉我们的是这个地点的阴暗,似乎也说明了女郎所从事的“职业”也是阴暗的了。这位女郎在听到笔者询问查处的方式时,首先表明自己只是坐台,不提供服务。显然,她想说的是自己只是陪客人喝酒聊天,并不提供特殊(性)服务。笔者在询问的开始过程中,并没打算直接询问是否这类歌厅提供特殊服务或者其他,而这位女郎首先亮明“立场”,这样看来,“坐台”和“服务”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业”了,依照此女郎的言语表达,是希望要笔者首先不要误解她的工作。说白了,这位女郎想说的是,“我只陪酒,不提供服务,我做的是正当职业”,但是真是这样吗?

答:一百多人吧。

问:你认识多少个?

答:十来个吧。

问:都是哪儿来的?

答:东北,四川,内蒙的多。

问:你是哪儿的人?

答:就是当地的。

问:你有家庭吗?

答:有。

问:有老公吗?老公知道吗?

答:不知道,他在外地工作。

问:他怀疑你吗?

答:有时候怀疑。

问:为什么知道他会怀疑?那你们的感情怎么办?

答:我对老公挺好的,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问:你们的感情生活怎么办?

答:我没注意这个问题。

问:你怀疑你老公吗?

答:不怀疑。

问:为什么?

答:感觉他对我挺好,就是一种感觉、直觉。

问:你老公做什么生意?

答:跑车。

此位女郎自称自己的老公不错而且自己也是清白,没有做什么对不起老公的事,显然她想说的是她有一个算是幸福的家庭,夫妻双方彼此恩爱信任。但是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老公整天外面跑车(所谓的“在外地工作”),媳妇在家里做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过问,这简直让人难以相信。是不怀疑(相互信任对方)还是不需要怀疑了(已经是既成事实了)?前面的语料已经提及了陪酒女郎都是夜里工作,老公也是整天不回家,家庭只能是一个概念了,还能谈什么真诚呢?口是心非成为了证明言语真诚性的直接证据了,“说的一套,想的是另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不仅是言行不一致,而且是心口不一致。夫妻信守诺言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了,被调查者声称自己的老公“不知道”,是不知道她有工作、不知道她在歌厅陪酒,还是不知道她除了陪酒、唱歌、跳舞还提供服务呢?按照常识来说,做老公的应该知道妻子有没有工作、做什么工作、什么时间工作,这与被调查者所说的内容显然相互冲突。老公应该是“知道假装不知道”,还是这位被调查者撒谎说“我的老公不知道”?请看语料:

问:大多数人为什么来这儿,你觉得?

答:大多数感情不幸福。

问:你觉得客人来这儿是什么原因?

答:就是谈谈事业家庭,畅所欲言,没有别的原因,我觉得就是随便喝酒唱歌。

问:你和你老公是怎么认识的?

答:来H市认识的,在饭店认识的。

问:那你以前在饭店工作呢吗?

答:对,以前在饭店,后来来这儿了。

问:那你为啥来这儿了?

答:是朋友介绍的,在饭店挣钱太少,她们说试试,我也是好奇。

问:如果你再回到一年半以前,你还会继续做吗?

答:这个问题我没想过。

问:在这儿之前是饭店服务员,肯定因为这个挣钱多了。

答:不知道,当时就是抱个试试看。

问:想没想过这地方会提供其他服务?

答:想到过,肯定有。来看一看。

问:人们相互之间有强迫吗?

答:没有,你想做就做。

依照被调查者的说法,客人来这儿大多数是因为家庭不幸福,找个诉说的对象,而她自己作为陪酒女郎,也就是陪着不幸福的人喝杯酒、聊聊天罢了。现在我们可以设问的是,陪酒女郎来这儿工作的原因到底有哪些?是想多挣钱、家庭不幸福、还是这个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而且好挣钱?为了更好地“生活”,该女郎选择了更赚钱的“职业”,自称是挣钱多,她的老公也不在饭店干了,转到了更挣钱的跑车业务上来了。朋友介绍个挣钱的好法,就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这个行业。她本人知道这个行业经常提供特殊服务,但是为了挣钱多,也管不了什么社会地位、负面评价和家庭幸福了。双方放弃了真正的家庭生活,整天沉溺在钱色之中,还口口声声说没做什么对不起对方的事情,还说感情挺好,这简直就是“好过了头了,好的不能再好了(就一直坏下去吧!)!”歌厅对于陪酒女郎的行为不闻不问,和陪酒女郎也没有雇佣或劳动关系,不是歌厅的工作人员,一切都是自愿,似乎女郎和客人谈什么做什么,歌厅都没有任何干涉。请继续看语料:

问:你和你老公是初恋吗?哈哈。

答:绝对是。

问:你觉得家庭比较幸福吗?

答:觉得还可以吧。

问:你老公是哪儿的人?

答:也是H市的。

问:你老公天天跑车吗?

答:他跑个五六天,回家一两天。

问:他都跑哪儿呢?

答:哪儿都去。

问:我听说跑车的大多数都有问题,你不担心你老公也有问题吗?

答:我没,绝对。你想写书吗?

问:我想写个调查报告。

答:你是干啥的?

问:我是搞法律的,你有什么问题想跟我说的吗?

答:没什么想说的。

问:社会对这个行业评价不好,你觉得呢?

答:肯定不好了,大家都评价不好。

问:你觉得对自己的评价怎么样?

答:自己肯定不说自己不好了。

问:你觉得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不好?

答:傻瓜也不会说自己不好。

问:你这些朋友们都过得幸福吗?

答:大多数是不幸福的。也有人问,就是不幸福,自己也不会说。

问:有没有你的姐们儿和来的客人诉说的?

答:有啊!

问:你认为是随便说说还是别的?

答:随便说说。

问:你遇到有相互诉说成为把子的?

答:有,有。

问:为什么你会认为会成为朋友?

答:我想一下,肯定会有,我不会。

(结账时间到了)

问:你愿意坐下来再谈谈吗?

答:我说的都是真话,别问了,就这些。为什么你是来这儿问这些?你给我100块钱,你先给我100块钱。

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与老公绝对是初恋,而且幸福感还可以(“可以”是什么意思?),那么我们就会问到,既然陪酒常常是“深夜的业务”,跑车是“外面的业务”,那么“家庭的业务”放在了什么时间呢?既然社会对这个行业评价不好,这位调查者还毫不犹豫地纵身进来,就连“傻瓜”都知道隐瞒自己所谓的“不好”,更别说“我自己”了。别的姐们儿会找到“把子”,也有客人来这找到了“把子”,但是被调查者自己马上声明自己没找“把子”,而且以“我说的都是真话”,似乎千方百计想让笔者认为她是清白无辜的,是正当的职业陪酒女郎。语言表达内容的真实性与言语表达意图发生了自我扭曲,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呢?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的夫妻双方,最起码应该知道对方做什么工作,而且信任对方、忠诚于对方、将爱情和家庭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钱放在第一位,这位女郎无论如何也没有满足所谓幸福家庭的几个最起码的条件。这就是说,被调查者不仅没有说真话,而且是满嘴谎言,“假得不能再假了”,不仅没有真诚对待老公和家庭,而且欺骗“客人”,“骗得不能再骗了”。整个言语行为的有效性条件已经违反了两项,那么第三项条件能否得到满足呢?

三、社会规范的正确问题

所谓社会规范的正确,是指说话者通过言语行为,实施或实现的事件后果符合社会既定规范,也就是说,其言语行为是符合公认的法律和社会规范。一份工作是否合法,就要看其行为是否触犯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陪酒女郎的言语行为,是否表达和实施的行为具有规范性和合法性,就需要看整个言后行为是否合法、言后效果是否合法。整个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的言语行为并没有直接导致违法行为产生,也就是说其言语行为的言后行为是实现了这次陪酒挣钱这一行为,而言后行为效果让我们得出结论是:被调查者在自欺欺人;歌厅是隐瞒和纵容提供服务的非法场所;陪酒女郎所从事的行为还极有可能在后续和客人的秘密交易中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此一言语行为的效果是违法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推理对陪酒女郎行为的规范正确性加以考察。

“陪酒”这一行为在此论文的语境下,依照被调查者的说法,可以分为“坐台”和“服务”两类。所谓“坐台”,其行为要素主要包括陪客人喝酒、聊天、唱歌和跳舞(笔者调查的现场就有女郎陪客人跳舞);所谓“服务”,其行为要素关键包括提供(易)。歌厅开的这么火,一个大院至少有六七十家,陪酒女郎有一百多人,工作时间一般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显然开歌厅在形式上是合法的,找女郎陪酒也没有明显违法。那么,被调查者到底提供不提供所谓的“服务”呢?如果在法庭上,肯定要求出示的是证据,除非拿出客观证据或者是逮个现行,不然就没有理由证明这位被调查者是撒谎、欺骗或者自欺欺人。语料分析表明,被调查者的言语显然存在着撒谎、欺骗或者自欺欺人,理由就是:被调查者在做陪酒女郎之前是饭店服务员,平时挣钱很少,受到朋友的引诱和劝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想挣更多的钱,她非常清楚陪酒这个行业的社会评价极低,但是自己觉得无所谓,想做就做。自己声称对得起老公,婚姻还算幸福,老公每天在外跑车,每周回家一两天,哪儿都去,自己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晚上8点到凌晨2点,大多数客人都是家庭不幸福,大多数陪酒女郎也是过的不幸福,怎么单单自己就是比较幸福的一员?如果真的是“家庭幸福”,“就连傻瓜都不会说自己不好”,也不会说自己不幸福,更何况这位女郎呢?

夫妻二人为了钱从饭店撤出,一个进入陪酒行业,一个进入跑车行业,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就是:二人都不“幸福”,而是“信钱”了,“家”成了一个摆设,各自外面挣钱混日,谁也不用再“怀疑”谁了。从歌厅本身营业来看,似乎并没有违法,但是歌厅的老板、工作人员和陪酒女郎非常清楚,这个场所就是客人和陪酒女郎极易进行秘密服务交易的地点。歌厅老板和工作人员都假装不知道这个场所所产生的违法结果,陪酒女郎和客人“秘密交易”也假装没人能知道,并且声称陪酒女郎相互之间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这就如同说,“我们都不说,谁能知道呢?”有句歇后语说得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法律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机械的规范,而是通过语言表达出的一致共识和信仰,而被调查者的言语行为似乎表明,自己一定是做了服务而不承认做过服务,就如同说自己没被抓住证据,就说明自己一定是清白的一样。言语行为的欺骗性告诉我们的是,这类从业人员和场所具有隐瞒欺骗性质,从法律的层面看,就是从业行为所潜在的违法性质。

四、尚未结束的结论

该女郎口口声声说自己只是“坐台”,家庭幸福感强,老公对自己非常好。但是语料表明,“谁会说自己不好呢?”“玩火者必自焚”,“什么苦水都得自己咽下”,自欺欺人就是对这个行业言语行为的最好概括了。被调查者的大多数朋友都是由于家庭不幸福而走上了这条“职业”之路,自己却说是因为“好奇”和“钱”而踏上这条道路,这里的“好奇、试试看”似乎不是寻常意义的受好奇心驱使,而是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之后断然的选择。既然感情已经不再有,就只能“贪(谈)钱不商(伤)感情”了。究竟是贪恋钱财把婚姻家庭葬送,还是家庭破裂之后选择了向钱看,这都显得不重要了,因为钱成为了个人生活中最最重要的指针,那么更多地挣钱就很少再考虑家庭幸福、社会评价等所谓的“次要因素”了,怎么挣钱也就不是需要慎重权衡的问题了。

在调查最后阶段,笔者并没有询问该女郎是否愿意留下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提供服务),因为依照被调查者的说法,要求提供服务的客人一般是和陪酒女郎电话联系,而不是面对面交谈,这样做的好处,对于交易双方来说自不待言。言语表达内容前后矛盾,言语意图始终是隐瞒掩饰,言语规范是明知违法却还继续干,言语有效性和合法性的三大要素都没有得到满足。陪酒女郎只能披着美发、说着谎话、喝着好酒、挣着好钱、有家难回、自欺欺人了。从上述个案我们可以知道,整个行业的行为都具有潜在的违法性质,给这些从业人员提供“饭碗”情有可原,但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应该清楚,此类行业具有危险后果,它不但让夫妻感情和家庭破裂,也让整个社会对娱乐场所的评价呈负面效应。法治社会给予公民以幸福和合法生活的权利,但也需要更好地规范这类行业,从而改变这个行业的性质,也相应地改变了社会对此行业的整体负面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法治的阳光下真正快乐幸福地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Haberms J.,On the Pragmatics of Social Interaction,translated by Barbara Fultner,MIT,2000.